浅论唐代官府工匠的身份变化_魏明孔

浅论唐代官府工匠的身份变化_魏明孔
浅论唐代官府工匠的身份变化_魏明孔

媒介的身份认同研究

经营性报社的身份认同研究 ——以R报社实习经历为例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社会学一班李亚宁 目录 一、引言 (2) 二、国内研究背景 (2) 三、理论基础 (3) 四、关于经营性报社身份认同的研究 (5) (一)经营性报社的利益最大化的实现是自我认同的前提和基础 (5) (二)媒介人的自我认同倾向是经营性报社认同的核心倾向 (6) (三)受众的认同对经营性报社的自我认同影响越来越小 (7) 五、总结 (8)

摘要: 媒介是我们日常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媒介的身份认同研究是一个很好的提议。笔者对报社这一重要的传统媒介兴趣颇丰,尤其是对转企之后的经营性报社的运行和发展很感兴趣,本文主要以在R 报社的实习经历为参考背景,用参与观察的方法,从社会学角色理论和组织运行的角度对报社这一传统媒介的身份的自我认同做一个比较微观的分析,目的在于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报社这一实体。 关键词:经营性报社角色理论自我认同 一、引言 中国的媒介角色在社会认知的范围内处于阶段变化性的状态中。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媒介角色大体稳定。改革开放之后,媒体角色开始发生变化,媒介的各种功能也开始在人们的试探中得到开发和使用。1媒介环境的变化决定了媒介角色的认知。报社作为最早的媒介之一,它的意识形态功能根深蒂固,其发展和变革受到大的社会环境的变化的影响。现在经营性报社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身份认同与其角色的扮演息息相关,其自我认同也主要是从其角色和功能方面体现出来。 二、国内研究背景 中国的媒介改革每一阶段都带有不同的特征,而每个阶段的媒介特征都与面临的问题密切相关。总体而言,改革开放30年来媒介制度特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媒介复兴阶段,第二阶段是媒介产业化酝酿阶段,第三阶段为媒介产业化推进阶段。 1978-1991年间,在面对媒介发展的两大矛盾,媒介事业体制的行政拨款制与事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媒介事业单位的财产权与创收要求之间的矛盾,在具体1中国媒介制度变革论/陈鹏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1

身份认同困境读后感

《身份认同的困境》读后感 通过阅读,对本书的一些理解如下: 首先要是身份认同。作者在引言部分提出理解社会中的人需要两步,其一,借助符合逻辑合理性和道德评判一致性的思考——智慧;其二,认识到身份的多重性和群体完全不具备单一属性。对于后者,作者认为属性是个体属于一个群体的事实——群体之间的共同生活或拥有共同关联、利益,同时个体行为受到群体的内部制约,也可能是群体外的排他性制约。与其说作者关注内部制约,不如说他更关注由群体外部的排他性所强加的身份认同所造成的不公平。当外部强加给个体或群体身份的时候,是应该接受还是反抗?这之中有着千千万万种可能,当面对歧视,面对受过伤害或伤害过他人的集体记忆,面对强势的国内或国外政权,面对全球化的文化传播,面对持续同化的力量,这时承受身份的主体往往会对自身的身份认同产生混乱。如果出于公平的目的,那么定义其身份的客体,也面临着复杂的挑战,这正是作者带着不确定性的初衷建议读者使用智慧这一工具的原因。并且作者对如何归纳身份的多重性和冲突提出了建议——我的身份是我属性的总和,且存在一个综合与主导它们的某种东西。 其次,身份认同的困境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当我们确信身份认同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我们便可以在方方面面中来发现并且界定这种复杂性下的身份认同。这里,我主要想基于自身的身份认同来谈一些不同的地方。 领土与人民。首先将讨论一个问题,当我们自称中国人的时候,是指我们是中国公民,中华民族,抑或是生活在国内的人民?这三个说法其实是不完全等同的,中国公民指代具有中国国籍、依法纳税、享有政府公共服务的群体,中华民族强调拥有共同关于民族的集体记忆的群体,生活在国内的人民指代在中国领土内生活的群体,一个具有中国国籍的普鲁士人显然属于中国公民范畴,但却不属于中华民族,一个具有美国国籍却长居北京的汉人属于生活在国内的人民范畴,或许属于中华民族,但绝不是中国公民。虽然现实中我们却常常将此混淆,但或许我们会有一个权变的主导身份。正如一个未来或许会加入美国籍的中国籍在美留学生,当自认为美国副总统对中国的用语有所不妥时,他的中华民族身份会突然站起来,要求副总统道歉,虽然不知他应对哪个范畴的身份道歉(针对拜登的言论,张反驳说:“我的祖先挑战正统观念甚至早于他的祖先前往美洲。”他还驳斥了对他反应过度的批评,称“在经过4年辛苦学习后,毕业典礼演讲者突然对你说,你和你的国家糟糕透顶。你会有什么感受?”)。这之中还有一个使问题更加复杂化的因素——时间——如作者所说,随着时间的推进,所有的身份都可以改变,特别是当身份是集体性的时候。这里可以接着案例说,假如这位从小生活在美国,同时具有父辈灌输的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现实接触的美利坚民族的集体记忆,那么他的哪一个民族身份会站起来呢?当他站在中国领土上因为浑浊的空气无法自由呼吸,他的哪一个民族身份会站起来呢?这里并不是讽刺他,而是为了说明随着时间的变

工作身份认同转变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711280646.html, 工作身份认同转变研究述评 作者:马珂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3期 摘要:在不同的职业类别或工作场所,人们所拥有的工作身份并不相同。然而,人们可 以在不同的工作身份之间进行转变。本文就针对这种现象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然后阐述了其影响因素和转变过程,最后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认同转变 身份转变指脱离原来核心的、行为锚定的认同,转向探索新的可能自我,并最终形成新认同的过程。身份转变经常伴随着职业变化的产生,因此工作身份转变逐渐成为组织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给出了与工作身份转变相关概念的定义,然后对工作身份转变的影响因素及转变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有关问题做出了展望。 一、概念的界定 1.身份认同。首先理清“身份”、“认同”及“身份认同”间的关系。三个概念源自同一个英文“identity”。对identity概念的早期研究以哲学范式为主,并翻译为“认同”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同性恋者、少数族群等群体运动风靡欧洲,关于identity问题的研究引起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关注,并仍将其译为“认同”。八十年代,Ashforth 和 Meal(1989)将社会认同理论引入到组织研究中,并将组织认同界定为社会认同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此对identity的研究分化为两个词汇:“identity” 与“identification”,其对应的中文分别为“身份”与“认同”。“身份”在汉语中有多种意思,张淑华等(2012)把身份总结性的看成是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及地位的标识和称谓。对认同的定义,Weeks (1998)认为认同即你和一些人有何共同之处,以 及你和他者有何区别之处。个人与他人或其他群体的相异、相似的比较构成了个人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从而确定了身份,认同也就融合了身份认同的意思。身份认同的含义错综复杂,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不同群体所指的身份认同是不同的。Deaux(1993)认为,身份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归属哪个群体的认知。何洪涛(2010)认为,身份认同是人们对自我身份的确认。 2.工作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试图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工作中,我(我们)是谁?针 对工作身份概念的问题,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Dutton等(2010)认为工作身份指在 群体、团队、组织或职业活动中与成员关系相关联的员工身份与自我定义。Buche(2008)认为,工作身份是对个体对自己与雇佣环境相互交往的自我感知的一种社会性、建构性的表示。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董磷茜(2012)将工作身份认同界定为人们对于工作角色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以及人们愿意在工作角色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并通过其实现个人价值的一种心理状态。

城市群市民身份认同影响因素、路径分析及反思性

城市群市民身份认同影响因素、路径分析及反思性 摘要:城市群市民身份认同是指城市群子城市市民对于自己市民身份的划归和对城市群市民身份的接纳程度。实证研究发现:影响城市群市民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有城市群发展评价、政府角色认同度、城市群政策知晓度、城市群发展预期、社会互动。城市群市民身份认同在政策路径和互动路径下生成,是被建构的社会事实,同时是对社会记忆理性选择的反思性身份认同。 关键词:城市群市民身份;身份认同;社会建构 Abstract:The recogni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citizenship refers to citizenship identity they belong to and acceptance of their urban agglomeration citizenship. 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acceptanc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citizenship ar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the degree of citizen support the government,awareness of city policy,expecta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The acceptanc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citizenship which can be generated by policy and interaction is a constructed social reality. It is also the self-examinational identity after the rational choice of social

身份证变更证明需要哪些材料

身份证变更证明需要哪些材料 1、包括主项人口信息:姓名、曾用名、民族、性别、公民身份号码及户口迁入本市时间; 2、非主项人口信息:住址、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服务处所、职业、出生地、籍贯等。㈤《人口信息主项变更申请审查表》(16周岁以上申请主项变更提供)(原件1份)。 身份证是每个成年的公民都有的证件。身份证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上面填写的信息是会伴随我们一生的。可是在生活中,由于很多实际的情况,我们需要对身份证的信息进行变更,比如姓名,出生日期等信息需要重新改的。所以,对于身份证变更证明需要哪些材料的问题,大家必须搞清楚。 一、内容: 准许变更人口信息 二、条件: ㈠居民户口簿登记内容或电脑人口信息记录内容或居民身份证登记内容与本人真实身份不相符;

㈡需变更的项目(强调姓名变更要有充分正当的理由)要有导致发生变更的法律事实并提供相应证明。 三、身份证变更证明需要哪些材料? ㈠《户口项目变更更正申请审批表》(原件1份); ㈡居民身份证(复印件1份,验原件); ㈢居民户口簿(复印件1份,验原件); ㈣提供变更项目的证明材料。(复印件1份,验原件); 1、包括主项人口信息:姓名、曾用名、民族、性别、公民身份号码及户口迁入本市时间; 2、非主项人口信息:住址、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服务处所、职业、出生地、籍贯等。 ㈤《人口信息主项变更申请审查表》(16周岁以上申请主项变更提供)(原件1份)。 四、具体变更事项所需资料:(以上材料原件复印件一并提供) ㈠变更姓名:十六岁以下可变更一次:到派出所领表 1、申请人的户口簿、身份证、出生证 2、监护人的身份证、户口簿

3、学校在变更表上签意见并盖章 ㈡增加曾用名:到派出所领表 1、提供三个曾经使用过该名的有效证件 2、户口簿 3、身份证 4、到首次迁入攀枝花的派出所查找户籍迁移档案 5、单位在变更表上签意见并盖章,辖区民警审核并签名 ㈢变更民族:到派出所领表 民族宗教事务局的变更证明,身份证,户口本(卡),户籍迁移档案(到首次迁入深圳的派出所查找),单位在变更表上签意见并盖章,辖区警签名(未成年人还需要提供监护人的户口本及身份证)。 ㈣身份号码纠错:到派出所领表 1、错号(重号)证明(发现机构出具) 2、身份证 3、户口本 4、户籍迁移档案(到首次迁入深圳的派出所查找)

身份证号码变更证明

身份证号码变更证明 篇一:公民身份证号码变更证明 公民身份号码更正证明 当事人姓名:XXX 当事人住址:-------------------- 更正前公民身份号码 --------------- 更正后公民身份号码---------------- 更正原因:------ 申请人住址:------ 申请理由:---------- 申请人签名:----------- 联系电话:----------- 经办人:更正日期: -年-月-日 派出所会电脑打印出一份你的户籍证明,上面有你的详细户籍资料,同时派出所在上面再注明,此人原来的身份证号码是XXXXX,现在的身份证号码是XXXXX,这两个号码是属于同一个人,盖上派出所章子就行了。 公民身份证号码变更证明 本辖区公民_______(曾用名_______),住址: _________________。原使用的公民身份证号码为: 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有关规定及公民身份证号码的编制原则,为确保公民身份证号码的准确性和惟一性,自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将原号码更改为:

特此证明。 (县级公安机关名称并盖户口专用章)年月日 注:请为申请人____________办理公民身份证号码变更的相关事宜。此件为原件,如需要请留存复印件。 发函单位联系电话: 篇二:公民身份证号码更改证明 公民身份证号码更改证明 本辖区公民_________(曾用名______) 住 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使用公民身份证号码为: 系(重/错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有关规定及公民身份证号码的编制原则,为确保公民身份证号码的准确性和唯一性,自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起将原号码更正为:特此证明。 (县级公安机关名称并盖户口专用章) 年月日注:请为申请人_____________办理公民身份证号码变更的相关理宜,此件为原件,如需要请留存复印件。 篇三:身份证号变更证明 身份证号变更证明身份证号变更证明 公民身份证号码变更证明 本辖区居民:性别:民族

日本身份认同的演变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2009年12月 江 南 社 会 学 院 学 报 D ec .2009第11卷第4期 JO UR N AL O F J IANGNAN SOC IAL UN IVERS IT Y Vol .11No.4日本身份认同的演变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3 代小丹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政治理论教研室,上海200433) 摘 要: 身份认同概念这一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要素,长期潜在地影响着中日关系的发 展进程。建构主义提出身份决定利益,利益决定行为。以中日关系为例,在以往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中日两国都经历了几次角色身份的转变,随之对应的是外交决策的转变,进而影响到两国外交关系的发展。21世纪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建构主义有助于弥补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不足,更好地诠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探索解决国家间矛盾的新途径。 关键词: 日本;身份认同;外交决策;中日关系中图分类号:D82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026(2009)04-0057-04 在国际关系主流理论中,身份认同概念通常只 被看作是辅助性的分析要素。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建构主义将其归入外交政策的分析框架中来,身份认同概念开始纳入国际政治理论主流。建构主义学者提出,国家的身份是一个变量,身份不同,利益自然不同,从而决定了外交决策的差异。就中日关系而言,两国在漫长的交往过程中,经历了几次角色转换,每一次角色身份转换都一定程度上促进或制约着两国关系的发展。本文意在探索身份认同要素在中日关系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挖掘促进中日关系良性发展的积极因素。 一、认同的含义 “认同(identity )”这一概念最初来自社会心理学,也是建构主义理论核心概念之一,其内涵是指某行为体所具有的和展示出的个性及区别性形象, 这类形象是通过与“他者”的关系而形成的。[1] 这是从国际体系的角度来定义国家身份,即身份是在国家互动实践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属于国家身份 的外在层面。[2] 国家的身份与国家实践没有关系,或者是把国家身份的国内建构搁置起来。从国际层次角度考虑,国与国的关系不断地重新定位,是敌人、朋友还是非敌非友,在不同的问题领域,表现可能不同。不同的角色会赋予国家不同的利益,而不同的利益将规约国家的行为。 然而,认同是有意图行为体的属性,它可以产生动机或行为特征,同时根植于行为体的自我领 悟。所以,国家身份在与其它行为体互动之初是有自己身份的,认同也可来源于国家内部建构,属于国家身份的内在层面。国内发生的政权更迭、体制改革、战争等都会引起权力的重新配置,获得权力的一方会把它们的观念和认同强加到法律政治与社会结构之中,并使之制度化。一旦这种文化被积淀为社会事实后,就会对国家的行为产生重要影 响。[3] 国际和国内两个层次的结合形成了国家身份认同的整体,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实行。 二、身份认同的演变过程及其外交决策 日本对自身角色认同的变化应从明治维新说起。明治维新使日本完成了一次从区域小国到亚洲大国的角色转变,伴随而来的是其领袖人物从一心致力于国内发展的改革家蜕变成对外侵略扩张,挑起战争的疯狂侵略者。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使日本的侵略扩张野心膨胀,最终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并与德、意结成法西斯同盟,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无论是战争的胜利,还是脱亚入欧与西方侵略性大国为伍,这些在国际层面上都是日本对自身国际地位的认识发生变化的体现,也是日本在当时追求一种“大国身份”的体现。 然而,战争的失败打碎了日本人的大国美梦,其当权者清醒地认识到在战后世界舞台上,日本仅仅是一个美国庇护下的小角色,这种自我认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日本外交决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 — 5—3收稿日期作者简介代小丹(),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政治理论教研室助教。 7:2009-09-22 :1982-

1.身份认同法

1.身份认同法 1)身份标签+场景认同 身份认同法指的是通过描述特定人群的身份标签或所在场景,吸引与之相应的群体,帮助他们对号入座,使他们有兴趣看下去。 描述的身份或场景,可以是自己的、朋友的,也可以是热点人物的、目标用户的。 2)身份标签有哪些? 可以视为身份标签的,如:年龄、学历、薪资、社会角色等普适性身份状况。 例:94年、23岁、月薪8k、无房无车、怀孕、土木、转行、单身等等。 作用:这些标签所表达的身份是很多人有的,或期望有的。用户可以从标签判断这篇文案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是否可能有自己想要的信息。 3)场景认同有哪些? 环境、地点、心理活动等都可以看做是一种针对特定人群搭建的场景。 例:拥挤的地铁、加班、北京五环以外、排队排到令人崩溃。 作用:搭建一个场景,让置身其中的人自然而然地产生共鸣,从而点开内容。 举例 一般以身份标签+场景认同为主: 94年女,单身,只身从农村漂来北京,放弃了多年的土木专业,孤 独地在北京另谋生路,月薪上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虽然尴尬, 但也觉得很有冲劲儿。 非英语专业,大学一次性通过英语四六级。为了工作和旅游重新学 口语,进来了开始陆陆续续使用过42款口语app。在此,良心安 利多款亲测好用又有趣味的口语app,帮助各位2个月内英语入门, 一年内与外国人日常沟通无障碍。 也有单独场景认同为主的开头:

问题:《怎么在一个月内让英语听力有明显的提高?》 开头:很多小伙伴有过这样的体验:偶遇一个外国人想你问路,你 听不懂只能边sorry边微笑而过。答主接下来为各位小伙伴推荐亲 自实践的精听+泛听方法,让各位一个月提高听力,与外国人愉快 对话 问题:《好用的手机修图app有哪些值得推荐?》 开头:你是不是手机装了很多修图app,但是拍出来的照片依然平 淡无奇?每当小伙伴放出好看的照片时,你私聊请问是什么修图 app,发现手机里好好的躺在那,为什么自己就修不出那么惊艳的 效果?为什么人家随便摆点pose都像是在维密走秀,而自己拍出 来就是一米五在风中凌乱…… 4)如何利用这种方法撰写开头?以知乎为例 第一步:什么问题适合场景认同法开头? 问题的选择上没有特别多限制,身份认同法尤其适用经历、状态、知识/经验分享相关的问题。 举例 《25岁后去矫正牙齿(带牙套)是什么体验?》《30岁还不结婚是什么体验?》《年轻人如何精致地生活?》《怎么在一个月内让英语听力有明显的提高?》 ◆◆◆◆◆提炼用户身份标签①分析问题高赞回答的身份标签;②分析高赞回答下的用户评论,提炼出用户的身份标签和需求。◆◆◆ ◆◆挖掘自己可写的身份和场景 以自己开头可以写的有:年龄、性别、毕业院校及专业、城市、工作、薪资、生活状态、感悟状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例: 宝妈,传统企业、工作了9年、准备辞职、公务员、事业单位、奋 斗、稳定、朝不保夕、按时上下班,周末,年薪,国假,相亲,工

更名证明(范本16篇)优品精选

特此证明。 更名证明》 更名证明(一) : 个人更名证明(派出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有关规定及公民姓名的专一性,为 确保公民身份的准确性和唯一性,自 为: 特此证明。 户口专用章 更名证明(二) : 公司名称变更证明 XX 电信营业部: 单位落款: 更名证明(三) : 个人更名证明(单位) 兹证明我单位员工 xxx (身份证号:XXX ),因为藏(cangzang )为多音字,因 为经常被人叫错名字,感到很难过,因此期望将名字 xxx 更换为 xxx 。 公司 本辖区公民: 公民身份号码为: 曾用名 ),住址: 日起将原姓名更正 市公安局 派出所 我公司原为 XX 公司,现变更为 XXXXX 熔司,特此证明!

更名证明(四): 学生更名证明 XXX同学,性别男,系XXX中学学生,学籍名为XXX户籍名为XXX因学籍名与户口名不一致,现申请将学籍名XXX改为户籍名XXX曾用名为XXX 特此证明 XXX-6-4 XX中学 更名证明(五): 个人更名证明(校园) 兹有我校_______ 级学生陈xx,男,因户口本的名字陈虎与校园档案的名字陈 崚虎不相符,现需更正为陈崚虎与校园档案名字相符。 特此证明。 校园(盖章) 201 更名证明(六): 个人更名证明(医院) 现有(母亲)_______ 、(父亲)_______ 之婴,性别: ________ ,年龄_____ ,住院号:因于20 年月日至20 年月日在我院科住院治疗,由于患者入院时未能带给相关身份证明,故 住院期间患者的各种医疗文件资料中其姓名写成_________________ ,现更正为 特此说明。 市第三人民医院 更名证明(七):

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作者:贾虹生 国家认同 中国人的身份认同,首先应体现在国家认同上。当今世界仍然是以国家为实体组成的,现实中没有人生活在国家之外,不管你是身在祖国,还是侨居他乡。我们13亿之众的中国人,99%以上就只能生活在祖先留下的这片国土上。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国家,既是社会统治的机器,也是世界各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载体和基本形态。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国古代先贤两千多年前概括的这一点,至今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那么,各国人民的福祉必然和他的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点也没有根本改变。国家利益至上仍是现今世界必然的行事逻辑,爱国主义也就成为各国人民的行为准则,家国情怀自然就被纳入到人们的道德标准和根本利益范围。这一串的关系绝不是道德说教,而是影响每一个人的活生生的现实课题。 笔者曾经两次去过美国,令我颇感震撼的不是那里的先进发达,而是两件小事。一次是代表团参加一个大型活动,成千上万人聚集在广场,生性自由活泼的美国人,看似无拘无束地嬉笑打闹。但当三名海军陆战队士兵护卫着星条旗正步走入广场时,人们立刻安静下来,右手按在左胸前,表情庄严地注目他们的国旗,偌大广场只听见三名战士的脚步声。可畏的是并没有人提醒,大家都是自觉的。另一次是在饭馆吃饭,当电视里响起“星条旗高高飘扬”的国歌声时,所有正在用餐的美国人,不约而同地站起来,表情严肃地按住心口,直到国歌声结束。我当时就想,美国人的爱国情怀,绝不输于任何国家,美国人的国家认同感与美国的强大有着必然关系。 国家认同,离不开对国家基本状况和发展道路的认同。我们的国家,是从一盘散沙、外强瓜分、军阀割据、战火频仍的状况下重新站立起来的。无论说它是“睡着的狮子”,还是说它“东亚的病夫”,都是任人宰割、欺辱的对象。除了掠夺你的资源财富,没人关心你的人民疾苦,国民也变得越来越愚昧和麻木,就像鲁迅先生无情鞭挞的那

自我身份认同的几种研究视角述评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291自我身份认同的几种研究视角述评 王 亮1 吕春娟2 (1.广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10006;2.兰州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个体关于自我的身份认同问题,是个体无法逃避而又经常追问的话题。现代性的深入。特别是个体人的现代性的苏醒和发展,个体关于自我的身份追问,更是一个时时关注的话题。关于个体自我身份的追问,有本质主义的自我身份认同视角,结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以及自我叙事建构等理论视角。 关键词:自我身份认同;研究视角;理论述评 中图分类号:G91-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291-3 人类的生存特点决定了认同问题是人类与生俱来而不能回避的问题。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会面临着“我是谁?”的疑问。身份认同探讨的就是个体关于“我是谁”这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普遍性的话题。身份认同对个体来说,十分重要。埃里克森指出,“个体社会化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一种稳定的身份感,这种身份感将在这个人面临不同的情景转换时仍相对长期地维持。无法取得一种确定的身份就会造成身份弥散,它将使个体因恐惧被他人取代而不能做出承诺或进入(与他人的)紧密的关系”。通过对自我的身份认同,个体可以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获得心理上的归属感和自我存在的意义,一旦个体无法认同某种身份,就会陷入认同危机之中,处于仿徨和焦虑状态。在个体关于 “我是谁”的身份追问方面,概括起来,从时间序列上看,有以下几种研究视角。 一、本质主义的自我认同视角 本质主义是一个非自明性的概念。作为一种认识论视角,本质主义在早期的代表人物有笛卡尔等人。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十分明确地强调了人的意识的自为自在能力。思想的我就是自我身份认同的内在核心。从笛卡尔开始,到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西方社会哲学的大家们都在高扬、推崇、论证人的主体性,对人的理性意识无限肯定,认为“存在着一个自我或内核,像灵魂或本质一样一出生就存在,虽然最终会有不同的可能发展,但在人的一生中会保持不变,由此生发出连续感和自我认同。”这种片面强调个体认识的绝对性的观点,我们把它称之为本质主义的认识论。本质主义认识论体现在自我认同观上,即认为自我是不依赖身体而独立存在的能思想的精神实体。换句话说,“自我”像一个自然物体那样,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着。认为个人的自我身份认同是个体人自然拥有或生成的,是通过个人的意愿和理想而获得的。用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来说,自我身份认同就好比孩子在镜中第一次照见并发现自己,从而在主体和镜像的合一中形成了自我的身份。随着一些学者所宣称的“后现代社会”的来临,一些社会科学家,强调在现代性社会中,个体开始成为存在者的中心和尺度。人成为决定一切存在者的主体。这些思想,笔者认为代表了自我及自我身份认同上的本质主义认识论的一种视角。 本质主义的自我及自我身份认同观,一方面体现了唯心论的认知观。强调个体具有超越制度制约的能力,个体能通过对自我生活的有意识计划创造自我实现和自我把握的方案。不可否认,自我身份认同关注的是个体的主观世界和主观选择。但个体的自我身份认同真的可以超越社会和文化吗?亚历山大指出,不论任何历史阶段上的个体,都只能在所处的社会文化结构中被理解。事实上,任何个体的人都是嵌入到具体的社会结构中的。另一方面,这种无“他者”介入的封闭式空间中形成的自我身份认同是静止的、稳定的、自足的,但也是脆弱和不堪一击的。 一旦当个体由和谐的“想象界”进入冲突的“象征界”,在由多重他者所构成的视域中观照自身,参照物的杂乱和错综可能使个体陷入无所适从的“身份危机”之中。 二、结构主义的自我身份认同视角 本质主义自我身份认同强调个体的自在自为,认为自我是个体心智的产物,体现在自我身份的认同观,则主张身份认同是一种个体的纯心理认知活动。这种认同观的实质是强调个体的身份认同完全是形成和根植于自我定义和自我理解之中。而在结构主义视野下,认为一切社会现象的性质和意义都是由结构决定的,结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作用。自我只是结构中的一个“代码”或“符号”。个体所具有的各种身份,也是社会结构的产物。对于自我的身份认同,则强调自我的身份及身份认同是由社会的结构所决定的,是形成和根植于他人存在、社会存在之中。即形成于有些学者称之为“他者“或“他人”的影响和制约之中。泰勒在谈及自我认同时强调,“一个人不能基于它自身而是自我,只有在于某些对话者的关系中,我才是自我。”即“我是谁”的意识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个体中萌发,而是他者影响的结果。正如法国社会哲 作者简介:王亮,(1972—)女,甘肃天水人。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从事城市社会学 方向的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失地农民的市民化研究”项目编号:10YJC840068的阶段性成果。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社区认同视角下的外国人社区治理模式研究--以广州市非洲裔外国人为例”项 目编号:GD10YSH02的阶段研究成果。 网络出版时间:2012-10-10 11:43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c711280646.html,/kcms/detail/53.1133.D.20121010.1143.183.html

身份认同与符号消费的关系及研究展望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7, 6(3), 269-274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c711280646.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711280646.html,/10.12677/ass.2017.63036 文章引用: 罗舒伦. 身份认同与符号消费的关系及研究展望[J]. 社会科学前沿, 2017, 6(3): 269-27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ntity and Symbolic Consumption and Research Prospect Shulun Luo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Feb. 22nd , 2017; accepted: Mar. 13th , 2017; published: Mar. 16th , 2017 Abstract Symbolic consumption is also called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It is the consumption of the sym-bol value of the commodity. Through this kind of consumption, people can satisfy their own sym-bol consumption psycholog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main psychology of symbol consumption is identi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generation of symbolic consump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ntity, and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ntity and symbolic consump-tion through the concept of symbolic consumption and the concept of identity, the perspective of money and values. And it probes into the angl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n the symbol consumption. Keywords Identity, Symbolic Consumption,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身份认同与符号消费的关系及研究展望 罗舒伦 西南大学,重庆 收稿日期:2017年2月22日;录用日期:2017年3月13日;发布日期:2017年3月16日 摘 要 符号消费也叫炫耀消费和象征性消费,是对商品符号价值的消费,人们通过这种消费,满足自身对于符

文化身份认同指的是从精神方面来讲

文化身份认同指的是从精神方面来讲,一个种群对自身文化的回归或在不同的环境中对该环境文化的一种心理确认。美国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是主调,有色人种的文化处于附属的地位,两种文化在相互排斥和不平等中相互融合,黑人文化在寻找自身定位时茫然困惑,同时随着黑人的地位的提高及奥巴马的当选,寻根追源已成为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黑人文化身份认同困境 一、困惑与困境 美国黑人文化的根源来自于非洲,非洲文化因素在美国并非是原来意义上的非洲文化,它借助美国黑人的创造精神和适应能力,在新的环境下经过种种变化,成为美国黑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白人文化为主流社会的主要旋律的美国,盎格鲁撒克逊种族是人类天生的统治者。《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主张废奴的杰斐逊也是个种族主义者,他主张解放后,将其迁移到不致造成血统混杂的地方去,希望在非洲建立一个国家,将美国国内所在的黑人全部转移到该地。这种主见完全把黑人塑造成不开化和愚昧的状态。在黑人民权运动胜利后,黑人对自身的文化完全处于一种丢失与困惑的状态,他们的文化定位是什么——那被时间和空间已经疏远的非洲文化对他们还有无意义,在探寻自己文化根源的时候,出现彷徨与困惑,他们认为:只有接受了白人的文化,他们才能被美国社会所接受,才能改善自己的不平等待遇,也才能改变‘他们与生俱有的黑人性。’ 由于历史一代一代为种族主义所渲染,黑人文化的弱势地位加强,黑人在不知不觉中将白人的审美标准内化。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便展示了由白人强势文化冲击下黑人心灵文化迷失的悲剧,表现了黑人女性在种族和性别双重压迫下造成的自我身份迷失和对主流文化的盲目追求。

整个19世纪黑人对非洲文化是感到困惑的,一方面,有部分黑人希望靠重建非洲故土来建设民族性,另一方面,有少部分黑人希望摒弃非洲传统文化,将黑人文化看成是低劣的,认为应该向白人学习。黑人权利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出现了盲从,他们摒弃了黑人在美国的传统文化,他们盲目的追求自己的文化优秀的一面,对于那种被殖民的文化给予拒绝,黑人在彷徨中寻找自己的文化领地,也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本位。 二、复归与融合 随着黑人政治力量的觉醒,文化相对主义的深入,许多黑人开始正视自己的文化,美国社会对黑人的包容文化因素有所扩大,这有利于黑人文化身份的认同。20世纪初,许多黑人团体明确了自己的非洲文化。 马库斯加维是一位具有牙买加黑人血统的美国人,他提倡黑人的民族主义,哪里有黑人自己的政府?哪里有黑人自己的国王?哪里有黑人的总统、国家、大使、陆军及其重要人物?我找不到他们,我宣布‘我将帮你们建造这一切。’世界黑人进步协会,其机关报《黑人世界》周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黑人报纸。领导人加维宣传黑人祖先的光荣历史,提出“回到非洲去”的纲领。他认识到在西半球文明化的过程中,黑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希望通过使美国黑人加入协会来激发黑人的自豪感,但是纲领缺少可以行动的可能,在经济危机后,黑人没有基本的生存保证,何来精神追求。黑人普遍赞成杜波依斯的观点,他是一位出身于黑人家庭的学者,著有《黑人的重建》、《世界与非洲》等书,他是泛非运动的创始人,他以精辟的言论说明了黑人和非洲文化对美国和世界的贡献,认为有色人种应和白人共同承担义务,同那些为民主而战的白人同胞和盟国肩并肩得紧紧团结起来。

身份证证明样本

身份证证明样本身份证证明样本 公民身份号码更正证明 当事人姓名:XXX 当事人住址:-------------------- 更正前公民身份号码 --------------- 更正后公民身份号码---------------- 更正原因:------ 申请人住址:------ 申请理由:---------- 申请人签名:----------- 联系电话:----------- 经办人:更正日期: -年-月-日――――――――――――――――――――――――― 公民身份号码更正证明 本辖区公民 XXX 第一条为了证明居民身份,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领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正在服现役的人民解放军军人、人民武装警-察,不领取居民身份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颁发军人和武装警-察身份证件。 第三条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使用全国通用的文字填写。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决定同时使用本民族的文字或者选用一种当地通用的民族文字。 第四条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限分为十年、二十年、长期三种。十六周岁至二十五周岁的,发给有效期十年的居民身份证;二十六周岁至四十五周岁的,发给有效期二十年的居民身份证;四十六周岁以上的,发给长期有效的居民身份证。 第五条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统一印制,颁发和管理。 第六条公民应当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户口登记机关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并按照规定履行申请领取手续。 第七条华侨回国定居的,在办理户口登记手续时,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第八条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满或者登记内容有变更、更正或者证件严重损坏不能辩认时,应当按照规定申报换领新证;丢失证件的,应当申报补领。 第九条公民被征集服现役的,在办理注销户口手续时,交回居民身份证;退回现役后,发还居民身份证或者再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第十条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和被劳动教养的人以及被羁押的人,尚未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在服刑、劳动教养和羁押期间,不发给居民身份证;已领取居民身份证的,由执行机关按照规定收缴其居民身份证;释放或者解除劳动教养后,由本人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或者将原居民身份证发还本人。 第十一条公民出境按照规定需要注销户口的,在办理注销户口手续时,交回居民身份证。第十二条公民死亡的,由公安机关收回居民身份证。 第十三条公安机关在执行任务时,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被查验的公民不得拒绝。执行任务的公安人员在查验公民的居民身份证时,应当出示自己的工作证件。 公安机关除对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被执行强制措施的人以外,不得扣留公民的居民身份证。 第十四条公民在办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权益的事务时,可以出示居民身份证,证

身份认同是人生的分水岭

身份认同是人生的分水岭 以我的经验,在名校里面依然排名在前的学生,都早早形成了自学思想和自学方法。一个孩子要真有出息,必须有自己的思想,而且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自己给自己指明出路,这才是最大的高明。有思想的孩子,都认真琢磨过,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身份的人。认同更高的身份,是进取人生更高等级的信号。 有妈妈说,孩子在学习上,有各种各样的毛病,改起来很困难。确实如此,不过也不用跟行为较劲。一个人只盯着行为改变,这是低层次的改变。高层次的改变,是改变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关乎你的世界观、你对自我的定位与评价。改变身份认同,就是改变看待自己的方式。想象两个抽烟的白领,他们都觉得抽烟有害健康,想戒烟。假如别人递来一根香烟,第一个白领拒绝道:“不要不要,我正在戒烟。”这话听起来,似乎合理,他确实在戒烟。但是他依然认为自己是一个吸烟者,只是在努力戒烟。第二个白领则拒绝道:“谢谢,我不吸烟。”两句话差别虽小,但第二句话传递出身份认同的转变。第二个白领已经不把自己视为吸烟者的身份。真正有效的行为改变,来自身份认同的转变。你只有相信自己是某种人,才会做那种人应该做的事。 我一直对自己学生说,不管你现在是不是在读名校,不管你现在班里成绩如何,你一定要相信自己是一名佼佼者,可以考进重点大学,以后可以为

社会做出大贡献,实现你的个人成就感。人和人最终差距颇大,影响因素虽然很多,但有没有热烈积极的人生态度,尤为关键。有的人心怀向上热情,有的人冷淡无所谓,不同的心态,让两个人最终差距极大。热情是翅膀,冷淡是龟壳。人生最低的几个台阶,可以龟速爬上去,但最高的台阶一定是飞上去的。梦想的翅膀是孩子努力学习的第一推动力。 成为一个佼佼者,这应该是小朋友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英语“身份”一词的拼写identity源自拉丁文“重复的存在”。这告诉我们,不断重复去做符合身份的事情,我们就能实现更高的身份。不断重复的行为,就是身份认同的具体化。比如,每周打一次网球不足以让你产生“运动者”的身份认同,但是每周打七次网球,就会让你有“运动者”的自我形象。人越是重复一个行为,就越强化与那个行为相关的身份认同。这是渐进式的演化。一天一天、一周一周持续行动,每个行动都像是一个暗示:“嘿!我是这样的人。” 在本文第二章,我给同学设计了一张“精准努力积分表”。在积分表里面,我们采取的每个行动都像是一张选票,投给你想要成为的那一种人。随着选票数据积累,新身份就浮出水面,行为习惯就是通往新身份的道路。每积一分,就踏出一个小步伐,实现你渴望的身份。 当孩子认同自己是未来的佼佼者,孩子遇到事情,就会想“牛人是怎么做的?”一切以牛人为对标,孩子就是牛人。牛人看问题,是看到更深的层面。普通人看问题,往往看表面。以足球为例,中国足球在国际赛事表现不佳,

身份证号变更证明

身份证号变更证明 篇一:公民身份证号码更改证明 公民身份证号码更改证明 本辖区公民_________(曾用名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使用公民身份证号码为: 系(重/错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有关规定及公民身份证号码的编制原则,为确保公民身份证号码的准确性和唯一性,自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起将原号码更正为: 特此证明。 (县级公安机关名称并盖户口专用章) 年月日注:请为申请人_____________办理公民身份证号码变更的相关理宜,此件为原件,如需要请留存复印件。 篇二:公民身份证号码变更证明 身份证号码变更证明 第一条为了证明居民身份,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领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正在服现役的人民解放军军人、人民武装警-察,不领取居民身份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颁发军人和武装警-察身份证件。 第三条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使用全国通用的文字填写。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决定同时使用本民族的文字或者选用一种当地通用的民族文字。 第四条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限分为十年、二十年、长期三种。十六周岁至二十五周岁的,发给有效期十年的居民身份证;二十六周岁至四十五周岁的,发给有效期二十年的居民身份证;四十六周岁以上的,发给长期有效的居民身份证。 第五条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统一印制,颁发和管理。 第六条公民应当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户口登记机关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并按照规定履行申请领取手续。 第七条华侨回国定居的,在办理户口登记手续时,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第八条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满或者登记内容有变更、更正或者证件严重损坏不能辩认时,应当按照规定申报换领新证;丢失证件的,应当申报补领。 第九条公民被征集服现役的,在办理注销户口手续时,交回居民身份证;退回现役后,发还居民身份证或者再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第十条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和被劳动教养的人以及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