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7例分析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7例分析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7例分析

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的适应症手术规范及注意事项

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的适应症手术规范及注意事项

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的适应症、手术规范及注意事项 ——对于有绝对手术适应证的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正确的手术方案是控制病情、保存和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环节。 一、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相对于传统减压手术的优势: 重型颅脑损伤常因颅内血肿挤压、创伤后或术后脑水肿加重,合并严重的颅内高压,病死率高达42%一70%。急诊开颅手术是国内外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见的治疗措施,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最主要的方法,但疗效并不理想。 小骨窗及传统的额颞瓣、颞顶瓣或颞肌下减压骨窗难以明确出血来源,不能充分暴露额极、颞极以及颅底,难以彻底清除坏死脑组织及对出血来源的止血,同时由于减压不充分,会导致恶性脑水肿、脑膨出,脑组织嵌顿而死亡。 一直以来对于外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疗效存在争论,但最近国内有Meta分析结果显示:标准外伤大骨瓣(STC)组病死率低于有限骨瓣(LC)组;STC组的有效生存率和存活率均优于LC组,STC 组病人颅内压下降速度和程度优于LC组;但两组常见术后并发症

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Standard Trauma Craniotomy),能清除约95%单侧幕上急性颅内血肿,比常规开颅减压术具有如下优点:①暴露范围广,骨窗位置低,直视下可对额、颞、顶叶及前、中颅窝的挫伤组织和血肿进行清除和术中止血。②减压充分,由于骨窗范围前达额骨颧突,下缘达颧弓,颞鳞部和蝶骨嵴外1/3被咬除,消除了脑肿胀对侧裂血管、大脑凸面静脉的压迫,可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脑膨出,达到充分外减压目的。③必要时切除额极、颞极充分内减压,使颅内组织有较大的代偿空间,有助于缓冲颅内压增高,顺利度过脑水肿高峰期。④避免因骨窗较小造成术后脑组织在骨窗处嵌顿、坏死。 二、外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的适应证: 其手术适应证不统一。多数学者认为,首先具有幕上血肿的手术指征,再加上下面两种情况:①有明显意识障碍,伴有瞳孔开始变化的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②术前CT显示脑挫伤、脑水肿严重,中线移位≥O.5 cm以及侧裂池、脑基底池压窄、消失,或侧裂池、第三脑室压窄消失。就宜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若颅内压力较高时,可同时行去大骨瓣减压。 三、外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方法: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两院就诊的4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患者治疗效果通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法进行评分,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半年颅内压、GCS评分变化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42例患者进行6个月时间随访,术前GCS评分为(5.3±1.4)分,术后半年GCS评分为(10.5±2.9)分,患者术后半年GCS评分相对于术前有所升高(P<0.05)。本组42例患者中20例术后恢复良好,8例出现轻度残疾,6例出现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6例患者死亡。共有36例患者存活,存活率高达85.7%,死亡率为14.3%。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患者预后,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标签:重型颅脑外伤;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疗效分析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意外事故发生率越来越高,其中重型颅脑外伤是最为严重、凶险的一种意外损伤类型,患者常常会伴有颅内压升高、颅内血肿及脑挫裂伤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患者很可能预后不良,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1]。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率高达20%~50%左右,致残率甚至超过80%[2]。目前临床治疗该种疾病的关键在于快速降低患者颅内压,争取更多时间抢救患者生命[3]。常规骨瓣开颅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都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两种治疗手段,为了进一步探讨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两院就诊的4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治疗的相关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两院就诊的4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同时排除了病史不完整患者、同时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患者或者单纯硬膜外出血患者。42例患者中男17例,女25例;患者年龄(50.2±2.5)岁;致伤原因:重物砸伤者7例,因高处坠落受伤者13例,因交通意外伤者19例,其他3例。 1.2 方法 本次患者均实施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术中实施全身麻醉处理,皮瓣从颧弓根部上方及耳屏前方1 cm左右开始,顺着发际边缘在患者耳屏前缘转到耳廓后乳突上方,然后再以弧形方式转到顶骨正中线处,最后向前止于患者前额发际处。放开皮瓣,钻颅去骨瓣形成的骨瓣面积大概11 cm×16 cm左右,骨窗下缘应低至和颧弓同一水平,并且磨除蝶骨嵴。骨窗顶部应和中线矢状窦距离2~3 cm,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7-12-27T15:26:56.80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5期作者:周海凌[导读] 将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应用到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在降低颅内压、提升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出现率上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株洲市中心医院湖南株洲 【摘要】目的对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SLTC)治疗重症颅脑损伤(STBI)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患者使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分为对照组,58例患者使用SLTC治疗,分为研究组。对比不同组别治疗前与治疗1、3、7d后颅内压以及随访半年后手术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颅内压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1、 3、7d后均有所降低(P<0.05),但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良好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死亡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并发症出现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可降低患者颅内压、提升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重症颅脑损伤;颅内压 重症颅脑损伤(STBI)患者初期容易发生脑水肿、颅内压升高、脑组织迁移等问题,甚至造成脑死亡[1]。治疗关键在于对降低颅内压。常规骨瓣开颅术不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减压效果差、范围小,在颅内占位清除与止血上效果不佳。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SLTC)可有效改善这些问题。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10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SLTC治疗STBI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48例、研究组58例。全部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3~8分。对照组男女比例28:20例,年龄9~66岁,平均年龄(35.6±4.6)岁,车祸伤、暴力打击伤分别30例、18例,颅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伤分别32例、9例、7例;研究组男女比例32:26例,年龄9~65岁,平均年龄(35.1±4.5)岁,车祸伤、暴力打击伤分别34例、24例,颅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伤分别34例、13例、11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全麻,保持仰卧体位,头向健侧偏,用枕头垫着,在颞顶或额顶开口,清除血肿与已经梗死的脑组织,行内减压术与外减压术。 研究组使用SLTC:切口从颧骨上耳屏前到耳廓上方后延伸到顶骨正中线,直到前额发际。顶骨骨瓣成形应旁开2至3cm中线,在颅骨上钻5至6个孔,游离或带颞肌骨瓣,将骨瓣向颞侧翻,骨窗前、后、上、下分别到额极、乳突前方、矢状窦、平颧弓。咬除蝶骨嵴,将蝶骨平台与颞窝显露出来,取出骨瓣,清楚血肿,对颞肌、皮瓣创面进行止血,缝合,将引流管放置在硬膜下。全部患者术中防脱水、抗感染、维持呼吸道的畅通状态。 1.3研究指标 (1)不同组别治疗前与治疗1、3、7d后颅内压。 (2)手术效果。随访半年记录手术效果。良好:基本接近正常人;中度残疾:生活基本自理;重度残疾: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植物生存:昏迷状态或去皮质、去脑强直状态;死亡。 (3)并发症情况。 1.4数据处理 借助SPSS20.0版本软件检验组间数据差异,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的描述方法分别为“均数±标准差”、“构成比”,检验方法分别为t和χ2,且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的条件。 2.结果 2.1不同组别治疗前与治疗1、3、7d后颅内压 治疗前,两组患者颅内压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1、3、7d后均有所降低(P<0.05),但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不同组别治疗前与治疗1、3、7d后颅内压( ±s,mmHg) 2.3并发症情况

外伤大骨瓣手术方法

外伤大骨瓣手术方法 外伤大骨瓣手术方法介绍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死亡率平均为30%-40%,其中约80%的患者死于发病1 周以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伤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难治性的高颅压。对于这类患者,开颅清除颅内占位病变,去除骨片,最大程度降低颅内压,是急性期挽救病人生命的最后希望。据资料显示,对于外伤后出现高颅压脑疝的病人,施行紧急开颅手术治疗死亡率为32%,而未进行手术的病人死亡率高达97%。从理论上讲,去骨片的面积越大,可使颅腔代偿的容积越大,降颅压的效果越好,但不能无限制的扩大,否则会有加重病情和增加并发症的危险。究竟开多大的骨瓣最好?如何制定手术方案和进行有效的操作?目前在国内尚缺乏规范,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作者结合国内外资料和个人的经验,对标准外伤大骨瓣的手术方法做一总结,供神经外科/ 创伤外科同道参考: 手术方法 一.手术适应症: 1.严重广泛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占位效应明显; 2. 急性硬膜下血肿出现脑疝者; 3. 弥漫性脑水肿/脑肿胀; 4. 外伤性颅内占位病

变所致双瞳散大者。 二.手术方式: 根据导致难治性高颅压的病变部位,常分为2 种术式:1. 一侧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术:适合于病变位于一侧或多发伤以一侧病变为主的难治性颅高压病人;2. 双额冠切大骨瓣开颅术:适合于病变位于双侧额颞或弥漫性脑水肿/ 脑肿胀,无明显中线移位的顽固性颅高压病人。 三.手术操作 1.一侧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操作技术(见图ia-g):①.体位:仰卧,头偏对侧位约45度,手术侧肩下垫高20度;②.头皮切口:起自颧弓向上一耳屏前1.5cm—绕过耳廓一绕顶结节后一至矢状线中点沿中线向前一至前发际一形成大“ ?”形瓣;③.骨窗:向前平皮缘,向下平颧弓上缘,向上距离中线2cm,其余部分紧邻皮缘下开窗,范围相当于一侧幕上颅骨的2/3以上面积,平均12X15cm大小;④. 硬膜:十字或放射状剪开硬膜,大小接近骨窗,并有利于行硬膜减张成型缝合;⑤.颅内操作:仔细检查,彻底清除血肿及挫裂/ 坏死组织,止血确实;⑥. 术后要进行硬膜扩大减张成型缝合,以恢复颅腔的生理密闭性。硬膜修补材料可以是自体骨膜,颞浅筋膜,阔筋膜或人工硬膜补片;⑦.术后逐层缝合颞肌,筋膜或骨膜,帽状腱膜及头皮。术后因创面较大,渗血较多,通常放置皮下和/或硬 膜下残腔引流管。引流袋的高度一般与头部同一水平即可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或常规去骨瓣减压手术方式分两组,分析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判预后恢复情况,两组患者的死亡及中残/良好的患者比例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颅脑损伤中具有显著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颅脑损伤 高病死率及高致残率使颅脑损伤成为神经外科医生非常关注的疾病类型,如何降低病死率减少伤残率则是他们面临的重要课题[1]。目前,临床上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05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15~68岁,平均39.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8例,高空坠落15例,打击伤7例,入院时GCS评分:3~5分34例,6~8分26例[2]。经CT检查60例患者均有颅内出血和中线移位>1 cm,排除单纯硬膜外血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30例颅脑损伤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常规骨瓣减压术。取颞顶或额颞马蹄形切口,去除骨瓣10 cm×10 cm,骨窗底部高于耳廓上方,放置引流管。治疗组30例颅脑损伤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手术切口始于颧弓上耳屏前1 cm,于耳廓上方向后上方延伸至顶骨正中线,然后沿正中线向前至前额部发际内,去除骨瓣12 cm×15 cm,顶部骨瓣必须旁开正中线矢状窦2~3 cm,切开硬脑膜,暴露额叶、颞叶、顶叶、前颅窝和中颅窝,清除硬脑膜下血肿和挫裂坏死的脑组织,彻底止血,采用颞肌筋膜或人工脑膜减张缝合硬脑膜,硬膜下放置引流管,缝合手术切口。两组患者均在术前予以利尿,脱水降低颅压。术后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对估计短时间内不能清醒者尽早行气管切开,潮气量不足者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防治呼吸道感染,保证足够的营养支持,头部抬高15°,防治高热和癫痫,使用促醒药物和高压氧治疗。 1.3疗效评价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疗效评估[3]。 1.4统计学处理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采用SPSS 11.0软件完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外伤性颅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外伤性颅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5-10-21T16:17:00.147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9月作者:王宽[导读] 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441800 通过实验研究患有外伤性颅脑出血的患者使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压同时预后效果较好,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441800【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患有外伤性颅脑出血的患者使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进行治疗的实际应用与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 月一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38名经专科医生诊至确诊患有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进行对比治疗,通过对比结果,研究出两组的差异程度。结果:通过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发现,治疗组的良好率明显好于对照组的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颅内压。结论:通过实验研究患有外伤性颅脑出血的患者使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压同时预后效果较好,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常规骨瓣开颅术;颅脑出血【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844-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据统计发现我国患有外伤性颅脑出血的人数不断增加,同时也由于外伤性颅脑出血而导致死亡的人数也不断的增多。经过调查得知,患有颅脑的患者出血大部分是损伤性疾病,由于头部遭受外力作用导致损伤,其特点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由于以上原因,现如今国内外对外伤性颅脑出血的研究越来越重视,通过如何快速治疗外伤性颅脑出血的研究课题也不断增多,所以如何有效,经济,有方法并迅速的缓解外伤性颅脑出血成为当前的研究热门[1]。本文通过收集2013年1月一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38名患有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患有外伤性颅脑出血的患者使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进行治疗的实际应用与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一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38名患有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生命体征和其他疾病进行统计学分析,如年龄,体重,心率,血压,其他疾病等。然后经专科医生通过CT或者核磁共振等辅助检查确诊患有外伤性颅脑出血后,与参加研究的研究对象签订知情同意书[2]。其中对照组中,女性患者9名,男性患者10名,年龄在23到73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65士3.12岁,平均升高身高为168. 11士5. 56 cm;其平均体重为63. 25士6. 96 kg。其中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有3名患者,硬膜外血肿伴脑挫裂伤4名患者,患有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有5名患者,患有单纯硬膜外血肿有2名患者,患有单纯硬膜下血肿有1名患者。治疗组研究对象,女性患者有8名,男性患者有11名患者,年龄在22到73岁之间,平均年龄76士0.78岁,平均升高身高为166. 11士5. 76 cm;其平均体重为64. 25士6. 96 kg。损伤类型:弥漫脑水肿1 名患者,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3名患者,硬膜外血肿伴脑挫裂伤3名患者,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5名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过程为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将头摆向健侧方向,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与病变位置选取不同的额瓣、颗顶瓣、额颗瓣等部位开颅减压,清除脑梗死组织,和处理水肿的部位。最后使用内外减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头部偏向健侧,在颧弓上耳屏周围作为切口,切口由耳廓上方到顶骨正中线,然后沿着正中线至额部发际。处理硬膜外血肿部分,进行减压,硬脑膜呈T字形切开。切开以后,清除脑内的血肿与硬膜下血肿,并进行充分的比血。缝合时使用硬脑膜减张缝合技术[3]。术后,两组研究对象均使用降低颅内压,抗凝和抗感染等手段。 1.3观察指标 术后的1.3.7小时对所有患者的颅内压进行测定,同时记录相关的并发症。并在术后行1个月进行不定期的随访。根据我国的最新颁布的有关颅内损伤的分级规定,对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级。1级,患者能够正常功能和学习,即为良好;2级,患者能够生活自理,即为中残;3级,患者需要别人照顾,即为重残;4级,患者长时间昏迷,表现为去脑强直,即为植物生存;5级,为死亡[4]。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实验研究患有外伤性颅脑出血的患者使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进行治疗的实际应用与治疗效果,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生命体征和其他疾病进行统计学分析,如年龄,体重,心率,血压,其他疾病等。然后对实验得出的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两组实验数据使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良好率是52.63%,对照组则为21.05% ,观察组的良好率较之于对照组显著更高,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如下表1所示。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

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的适应症、手术规范方案与注意事项

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的适应症、手术规及注意事项 ——对于有绝对手术适应证的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正确的手术方案是控制病情、保存和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环节。 一、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相对于传统减压手术的优势: 重型颅脑损伤常因颅血肿挤压、创伤后或术后脑水肿加重,合并严重的颅高压,病死率高达42%一70%。急诊开颅手术是国外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用的治疗措施,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最主要的方法,但疗效并不理想。 小骨窗及传统的额颞瓣、颞顶瓣或颞肌下减压骨窗难以明确出血来源,不能充分暴露额极、颞极以及颅底,难以彻底清除坏死脑组织及对出血来源的止血,同时由于减压不充分,会导致恶性脑水肿、脑膨出,脑组织嵌顿而死亡。 一直以来对于外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疗效存在争论,但最近国有Meta分析结果显示:标准外伤大骨瓣(STC)组病死率低于有限骨瓣(LC)组;STC组的有效生存率和存活率均优于LC组,STC组病人颅压下降速度和程度优于LC组;但两组常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Standard Trauma Craniotomy),能清除约95%单侧幕上急性颅血肿,比常规开颅减压术具有如下优点:①暴露围广,骨窗位置低,直视下可对额、颞、顶叶及前、中颅窝的挫伤组织和血肿进行清除和术中止血。 ②减压充分,由于骨窗围前达额骨颧突,下缘达颧弓,颞鳞部和蝶骨嵴外1/3被咬除,消除了脑肿胀对侧裂血管、大脑凸面静脉的压迫,可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脑膨出,达到充分外减压目的。③必要时切除额极、颞极充分减压,使颅组织有较大的代偿空间,有助于缓冲颅压增高,顺利度过脑水肿高峰期。④避免因骨窗较小造成术后脑组织在骨窗处嵌顿、坏死。 二、外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的适应证: 其手术适应证不统一。多数学者认为,首先具有幕上血肿的手术指征,再加上下面两种情况:①有明显意识障碍,伴有瞳孔开始变化的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 ②术前CT显示脑挫伤、脑水肿严重,中线移位≥O.5 cm以及侧裂池、脑基底池压窄、消失,或侧裂池、第三脑室压窄消失。就宜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若颅压力较高时,可同时行去大骨瓣减压。 三、外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方法:

(2015)中国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专家共识

(2015)中国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专家共识 中国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神经损伤专业组 一、概述 去骨瓣减压术是用于治疗重型颅脑创伤难治性颅高压、脱水利尿等降颅压无效病人所采取挽救生命的最后手段和有效步骤,但其疗效存在争议[1-4]。特别是2011年4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澳大利亚学者Cooper等发表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弥漫性外伤性脑损害》,引起了国内外神经外科医师的极大关注和热议。他们的RCT研究发现早期采用双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能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和缩短在ICU的治疗时间,但不能改善病人预后[5]。中国神经外科医师是继续坚持还是放弃采用去骨瓣减压技术抢救危重颅脑创伤病人?我们组织中国颅脑创伤临床专家,参考国内外主要文献,结合中国国情伦理和临床经验,制订中国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专家共识,有助于我国神经外科医师正确认识去骨瓣减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时机和方法及其相关问题的处理。 二、颅脑创伤病人颅内高压的发生机理 在颅缝闭合后,颅腔体积已相对固定。颅腔内容物包括脑组织(1400g)、脑脊液(75ml)和血液(75ml),正常情况下,此三者的总体积与颅脑总容积保持动态平衡,维持颅内压在正常水平。由于脑组织体积比较恒定,尤其是在急性颅内压增高时

不能被压缩,颅内压的调节就在脑血容量与脑脊液量间保持平衡。在正常情况下,为维持脑组织最低代谢所需的脑血流量为32ml/100g/min(正常为54~ 65ml/100g/min),全脑血流量为400ml/min(正常约700~1200ml/min),脑血管内容量应保持在45ml以上,脑血容量可被压缩的容积约占颅腔容积的3%左右。脑脊液是颅内三内容物中最易变动的成分,在脑室、脑池和颅内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量,约在75ml左右,约占颅腔容积的5.5%。当发生颅内高压时,首先通过脑脊液减少分泌,增加吸收和部分被压缩出颅以缓解颅内压升高,继之再压缩脑血容量。因此,可供缓解颅内高压的代偿容积约为颅腔容积的8%左右。 急性颅脑创伤病人因为颅内出血、广泛脑挫裂伤、tSAH、脑水肿、脑梗死、弥漫性脑肿胀等病理现象,当其增加体积超过代偿容积后,即可出现颅内高压症。如颅内压增高超过了颅内代偿机能限度,颅内压不断持续升高,则可引起脑血流量调节功能发生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严重,加重了脑水肿,使脑组织体积增加,颅内压更上升,可使脑组织移位形成脑疝,终致脑干受压造成呼吸、循环中枢衰竭而死亡。 三、颅脑创伤病人颅内高压的临床分期 颅内压增高的发展过程,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生理特点,分为代偿期、早期、高峰期和晚期(衰竭期)四个不同阶段。对于特重型颅脑创伤病人分期并不明确。

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的适应症、手术规范及注意事项

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的适应症、手 术规范及注意事项 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的适应症、手术规范及注意事项 ――对于有绝对手术适应证的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正确的手术方案是控制病情、保存和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环节。 一、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相对于传统减压手术的优势: 重型颅脑损伤常因颅内血肿挤压、创伤后或术后脑水肿加重,合并严重的颅内高压,病死率高达42%—70 %。急诊开颅手术是国内外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用的治疗措施,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最主要的方法,但疗效并不理想。 小骨窗及传统的额颞瓣、颞顶瓣或颞肌下减压骨窗难以明确出血来源,不能充分暴露额极、颞极以及颅底,难以彻底清除坏死脑组织及对出血来源的止血,同时由于减压不充分,会导致恶性脑水肿、脑膨出,脑组织嵌顿而死亡。 一直以来对于外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疗效存在争论,但最近国内有Meta分析 结果显示:标准外伤大骨瓣(STC)组病死率低于有限骨瓣(LC)组;STC组的有效生存率和存活率均优于LC组,STC组病人颅内压下降速度和程度优于LC组;但两组常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Standard Trauma Craniotomy),能清除约95%单侧幕上急性颅内血肿,比常规开颅减压术具有如下优点:①暴露范围广,骨窗位 置低,直视下可对额、颞、顶叶及前、中颅窝的挫伤组织和血肿进行清除和术中止血。②减压充分,由于骨窗范围前达额骨颧突,下缘达颧弓,颞鳞部和蝶骨嵴外1 /3被咬除,

消除了脑肿胀对侧裂血管、大脑凸面静脉的压迫,可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脑膨出,达到充分外减压目的。③必要时切除额极、颞极充分内 减压,使颅内组织有较大的代偿空间,有助于缓冲颅内压增高,顺利度过脑水肿高峰期。 ④避免因骨窗较小造成术后脑组织在骨窗处嵌顿、坏死。 二、外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的适应证: 其手术适应证不统一。多数学者认为,首先具有幕上血肿的手术指征,再加上下面两种情况:①有明显意识障碍,伴有瞳孔开始变化的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②术前CT显示脑挫伤、脑水肿严重,中线移位>0. 5 cm以及侧裂池、脑基底池压窄、消失,或侧裂池、第三脑室压窄消失。就宜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若颅内压力较高时,可同时行去大骨瓣减压。 三、外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方法: ①切口:手术切口开始于颧弓上耳屏前1cm (注意尽量保留颞浅动脉主干),于耳廓上方向后上方延伸至顶骨正中线,然后沿正中线向前至前额部发际下,部分额叶损伤严重患者可延伸至眉间(见附图)o②骨瓣:采用游离骨瓣或带颞肌骨瓣,顶部骨瓣必须旁开正中线矢状窦2?3cm o骨窗下缘尽量平前颅底及中颅底,故颅底的打孔尤为重要;第一孔要打在额骨颧突后方(关键孔),第二孔为 额结节下并尽量靠近中线,第三孔在耳前尽量靠颞底,其余3?4孔均沿着切口打即可。颅底近蝶骨嵴处尽量向颞底扩大骨窗。③清除硬脑膜外血肿。④切开 硬脑膜:从颞前部开始切开硬脑膜,再作“T字弧形切开硬脑膜,并悬吊硬膜。硬脑膜切开后可以暴露额叶、颞叶、顶叶、前颅窝和中颅窝。⑤清除硬脑膜下 血肿、脑内血肿,彻底止血。⑥减张缝合硬脑膜,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四、手术注意事项: ⑴尽量缩短术前时间是救治的关键,记住黄金1小时” 颅脑损伤后造成患者的占位效应,其脑细胞缺血、坏死后刺激脑血管,造成脑血管痉挛和脑灌注不足等。病灶区血流量逐渐减少,其减少到一定程度时,患者脑细胞线粒体功能衰竭,ATP生成减少,钠泵功能衰竭,造成过量的水和钠 在患者脑细胞内积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脑水肿程度。如早期及时实施大骨瓣开颅手术,则可以及时清除患者的颅内血肿及部分失活的脑组织,并可以阻断颅脑损伤病理过程的发生。 ⑵骨瓣要足够大,通过扩大颅腔容积而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 ⑶骨瓣需要尽量靠前,并咬除蝶骨嵴,清除额叶、颞叶的血肿和肿胀坏死组织,充分缓解侧裂区血管的压力,减轻脑的回流障碍。 ⑷骨窗下缘尽量平中颅底,暴露颞底,解除侧方脑组织对脑干的压迫。还可清除中颅窝的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江基尧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是美国临床常用的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手术,能清除约95%单侧幕上急性颅内血肿,并达到下列手术要求: ⑴清除额颞顶硬脑膜外、硬脑膜下以及脑内血肿; ⑵清除额叶、颞前以及眶回等挫裂伤区坏死脑组织; ⑶控制矢状窦桥静脉、横窦以及岩窦撕裂出血; ⑷控制颅前窝、颅中窝颅底出血; ⑸修补撕裂硬脑膜, 防止脑脊液漏等。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方法: (1)手术切口:手术切口开始于颧弓上耳屏前1cm, 于耳廓上方向后上方延伸至顶 骨正中线,然后沿正中线向前至前额部发际下(见图); (2)骨瓣:采用游离骨瓣或带颞肌骨瓣, 顶部骨瓣必须旁开正中线矢状窦2~3cm; (3)清除硬脑膜外血肿; (4)切开硬脑膜:从颞前部开始切开硬脑膜, 再作“T”字弧形切开硬脑膜。硬脑膜切开后可以暴露额叶、颞叶、顶叶、前颅窝和中颅窝; (5)清除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彻底止血; (6)缝合硬脑膜和手术切口:颅内手术完毕后,应尽一切可能缝合硬脑膜,若因脑张力大硬脑膜无法缝合时,应采用腱膜或其它组织修补缝合硬脑膜。 缝合硬脑膜的理由:①防止术后硬脑膜外渗血进入蛛网膜下腔;②减少术后大脑皮层与皮下组织的粘连;③减少术后脑脊液漏和脑脊液切口漏;④减少术后硬脑膜下脑内感染;⑤防止脑组织从切口膨出,避免脑组织切口疝形成; ⑥减少术后外伤性癫痫发生率。(7)硬脑膜缝合完毕,放回并固定骨瓣,缝合手术切口。近年来,我 们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清除百余例急性颅内颅内血肿,效果满意。 (本文发表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4:381,1998)

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的适应症、手术规范及注意事项

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得适应症、手术规范及注意事项 ——对于有绝对手术适应证得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正确得手术方案就是控制病情、保存与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挽救患者生命得重要治疗环节。 一、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相对于传统减压手术得优势: 重型颅脑损伤常因颅内血肿挤压、创伤后或术后脑水肿加重,合并严重得颅内高压,病死率高达42%一70%。急诊开颅手术就是国内外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用得治疗措施,就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得最主要得方法,但疗效并不理想. 小骨窗及传统得额颞瓣、颞顶瓣或颞肌下减压骨窗难以明确出血来源,不能充分暴露额极、颞极以及颅底,难以彻底清除坏死脑组织及对出血来源得止血,同时由于减压不充分,会导致恶性脑水肿、脑膨出,脑组织嵌顿而死亡。 一直以来对于外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得疗效存在争论,但最近国内有Meta分析结果显示:标准外伤大骨瓣(STC)组病死率低于有限骨瓣(LC)组;STC组得有效生存率与存活率均优于LC组,STC组病人颅内压下降速度与程度优于LC 组;但两组常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Standard TraumaCraniotomy),能清除约95%单侧幕上急性颅内血肿,比常规开颅减压术具有如下优点:①暴露范围广,骨窗位置低,直视下可对额、颞、顶叶及前、中颅窝得挫伤组织与血肿进行清除与术中止血。②减压充分,由于骨窗范围前达额骨颧突,下缘达颧弓,颞鳞部与蝶骨嵴外1/3被咬除,消除了脑肿胀对侧裂血管、大脑凸面静脉得压迫,可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脑膨出,达到充分外减压目得。③必要时切除额极、颞极充分内减压,使颅内组织有较大得代偿空间,有助于缓冲颅内压增高,顺利度过脑水肿高峰期。④避免因骨窗较小造成术后脑组织在骨窗处嵌顿、坏死. 二、外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得适应证: 其手术适应证不统一.多数学者认为,首先具有幕上血肿得手术指征,再加上下面两种情况:①有明显意识障碍,伴有瞳孔开始变化得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②术前CT显示脑挫伤、脑水肿严重,中线移位≥O.5cm以及侧裂池、脑基底池压窄、消失,或侧裂池、第三脑室压窄消失.就宜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若颅内压力较高时,可同时行去大骨瓣减压。 三、外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方法: ?? ①切口:手术切口开始于颧弓上耳屏前1cm(注意尽量保留颞浅动脉主干),于

重型颅脑损伤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的比较

重型颅脑损伤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的比较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本院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临床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后,其临床症状都得到明显的好转,但是观察组患者的好转程度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所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良好,且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比较小,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and routine craniotomy in treatment of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Methods Based 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60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1 to March 2014 were allocated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30 in each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whil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routine craniotomy.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clinical treatment,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improved,but the improve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difference of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in treatment of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has better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Routine craniotomy;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1-3],而交通事故导致的颅脑损伤也正在以逐年增长的态势发展中,颅脑损伤作为一种临床脑外科常见而具有多发性的疾病,严重困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且对城市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4-6]。重型脑颅损伤患者的病程发展速度极快,致死致残率极高,随时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7-9]。因此,对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基于6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两种临床治疗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所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 d、治疗7 d、治疗14 d不同时间点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脑梗死面积、中线结构位移情况以及治疗效果(死亡、植物生存、重度残疾、中度残疾、恢复良好)。结果治疗7、14 d,两组患者GCS评分、脑梗死面积、中线位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84.8%,高于对照组的5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提高存活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疗效 大面积脑梗死会导致脑水肿、脑组织缺氧等不良情况,病情进展快,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现于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选择在本院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现对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6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 2.46±10.23)岁,起病至手术时间6 h~4 d,平均时间(2 3.46±2 4.85)h,术前GCS评分3~8分,平均GCS评分( 5.67±1.23)分;对照组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52.83±10.55)岁,起病至手术时间8 h~4 d,平均时间(23.82±24.06)h,术前GCS评分3~8分,平均GCS评分(5.42±1.73)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全身麻醉后进行顶枕大骨瓣、颞顶、额颞开颅,并在梗死位置行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患者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患者全身麻醉后,施术者在距离颧弓上耳屏前1 cm处行一切口,向上方延伸至顶骨正中线,并以弧形状从顶结节位置折向前行,之后沿着正中线延伸至前额部发际下,且在顶部骨瓣正中线矢状窦旁开2 cm,保证骨窗与颅底接近,将颞骨、蝶骨嵴外1/3处咬除,保证脑中轴压力降低并使侧裂血管回流改善,减压骨窗位置向下到达颅窝底,向后接近横窦,将额叶、顶叶、颞叶、枕叶、枕顶、枕底枕叶、枕底、颅中窝以及颅前窝完全显露出来,提吊骨窗边缘硬脑膜并切开,切口型为Y型,并在非主侧半球进行选择性病变脑组织切除,术前中脑搏动差且有小脑幕裂孔疝术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临床应用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1-08-18T14:48:38.5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13期供稿作者:王军董举峰马金福[导读]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疗效优于小骨窗及常规骨瓣开颅术。 王军董举峰马金福(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新疆昌吉 831100)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3-0043-02 【摘要】目的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并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2例中存活27例, 其中恢复良好22例, 中残3例, 重残2例, 死亡5例。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幕上单侧颅内血肿及额颞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的首选手术方法。 【关键词】外伤性颅内血肿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我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3月至今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2例,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中男25例, 女7例, 年龄3-72岁, 致伤原因:坠落伤6例,车祸20例, 打击伤6例。着力部位: 额颞部24例,枕部8例。 1.2意识瞳孔变化术前所有患者均有意识障碍,GCS评分3-5分6例, 6-8分18例, >8分8例。术前单侧瞳孔散大18例,双侧瞳孔散大4例,无瞳孔变化10例。 1.3手术时间从受伤至切开硬脑膜为止,少于3h7例, 3-6h16例, >6h9例。 1.4CT表现额颞顶急性硬脑膜下血肿16例,额部、颞部或颞顶部急性硬脑膜外血肿12例,其中合并额颞脑挫裂伤10例,弥漫性脑肿胀3例,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1例。中线结构移位均>1cm,环池、基底池受压18例,消失5例。 1.5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上身抬高15度,头向对侧旋转45度。头皮切口起自颧弓水平耳屏前1cm,于耳廓上方向后延伸至顶结节, 然后向前至额部中线发际内。采用游离或带颞肌骨瓣。颞下骨窗平中颅底水平,咬平蝶骨嵴外侧部分。术前病情急剧恶化者先做颞肌下减压,即在颞部耳屏上方迅速切开头皮,分离颞肌,颅骨钻孔,切开硬脑膜,清除硬脑膜下或硬脑膜外血肿,降低颅内压,然后常规开颅。放射状切开硬脑膜,清除血肿及挫伤坏死脑组织,彻底止血,缝合硬脑膜或取颞肌筋膜减张缝合硬脑膜,硬脑膜外置负压引流管一根。根据具体情况去骨瓣、部分去骨瓣或保留骨瓣。 2 结果 本组存活27例,术后3个月根据GOS结果分级标准, 恢复良好22例,中残3例,重残2例, 死亡5例。死亡原因为原发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多发血肿合并晚期脑疝导致脑干功能衰竭、多器官系统衰竭等。 3 讨论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疗效优于小骨窗及常规骨瓣开颅术。小骨窗及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有以下缺点:(1)骨窗面积小,减压不充分, 膨出脑组织易在骨窗边缘嵌顿, 形成切口疝,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2)术中遇到颅内压高, 挫裂及失活脑组织由切口处膨出, 并有散在的脑出血, 造成止血困难;(3)由于中颅窝底与前颅窝底减压不充分, 致颅底池受压, 脑脊液循环受阻;(4)对冲伤多在额颞底部及额颞极,由于骨窗边界多靠上靠近中线而不是靠近中颅窝底与前颅窝底, 难免遗漏脑底面血肿;(5)侧裂静脉受压, 静脉回流障碍, 引起额颞部脑组织肿胀, 侧裂动脉受压与痉挛, 加重脑缺血缺氧与脑水肿。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骨窗贴近颅底, 能很好地显露前颅底和中颅底, 尤其适合清除对冲性额颞脑挫裂伤、额颞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和基底池积血。在清除颞部或以颞部为主的硬脑膜外血肿方面, 特别是血肿已经延伸到中颅底者,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有其独到之处。在幕上的闭合性颅脑损伤手术中, 除了颞后顶枕部硬脑膜外血肿或其他冲击伤外,几乎所有的颅内血肿都可以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来清除, 它具有显露充分、操作方便、减压彻底等优点。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急性颅内血肿和脑挫裂伤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保留或部分保留骨瓣,无需再次手术修补颅骨。 注意事项:(1)术前患者病情急剧恶化,出现脑疝症状时,应紧急先行颞下减压术,吸除部分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 暂时有效地降低颅内高压, 缓解病情;(2)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常遇到脑组织张力增高甚至急性脑膨出, 最有效的直接措施是控制动脉收缩压以缓解脑血管的急性扩张,并行去骨瓣减压术,可取得较好疗效;(3)尽可能缝合硬脑膜,如果脑张力高,可取颞肌筋膜、帽状腱膜或人工硬脑膜减张缝合,这样也有利于防止硬膜外血液渗入蛛网膜下腔,减少术后脑皮质粘连及脑脊液切口漏,避免切口疝形成,并能降低外伤性癫痫的发生率;(4)合并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者,术中撕破蛛网膜反复冲洗,留置硬膜下引流,以引流出血性脑脊液,能减轻术后脑血管痉挛和减少硬膜下积液的产生。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显露充分,操作方便,减压彻底,能够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是幕上单侧颅内血肿及额颞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的首选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江基尧,朱诚主编.现代脑损伤[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144-152. [2]董吉荣,江基尧,朱诚,等.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及防治[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1):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