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业人口大国的工业化之路中国降低农村贫困的经验上

一个农业人口大国的工业化之路中国降低农村贫困的经验上
一个农业人口大国的工业化之路中国降低农村贫困的经验上

一个农业人口大国的工业化之路:中国降低农村贫困的经验(上)

2013年03月04日15:35 来源:《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12期作者:章元许庆邬璟璟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02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总结作为农业人口大国的中国在降低农村贫困方面的成功经验。本文认为中国通过优先发展城市工业部门来推动工业化并推动经济增长和降低农村贫困有其必然性,在人多地少的条件下优先发展附加值较低的农业未必是一个好策略。中国首先通过城市倾向政策推动工业化,创造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创造大量非农就业岗位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而贫困农户能够进入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部门就业并获得更高收入,这是他们分享工业化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蛋糕”并脱离贫困陷阱的关键渠道。

关键词:中国奇迹,农村贫困,工业化,中国经验

一、引言

改革开放给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带来了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从而被誉为“中国奇迹”。同时,中国在减少农村贫困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例如UNDP在《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按照每天1美元的贫困标准,中国的贫困发生率自1990年以来已经下降了一半,提前完成了千年发展目标。”世界银行前行长Paul Wolfowitz在2005年10月访问中国时也曾说:“众所周知,中国在过去20年里是亚洲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并在此期间帮助4亿多人口脱离了每天1美元的贫困线。自1980年以来,中国的脱贫人口在发展中国家脱贫人口中占75%——这是一个惊人的事实,中国的减贫成就举世瞩目。”这些评价肯定了中国在降低农村贫困方面的巨大成就。

中国作为农业人口大国,在降低农村贫困方面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对于世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一事实引发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中国降低农村贫困的经验是什么?中国降低农村贫困的经验是否具有普适性可供其它发展中国家借鉴?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都很重要。蔡昉(2008)指出:“中国迄今的改革、开放与发展都是史无前例的,形成许多成功的经验,为发展经济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目前总结中国减少农村贫困和经济发展经验的研究并不多。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经验较早的一个总结来自林毅夫等(1994),他们阐述了为什么当初经济落后的中国会选择赶超战略和实现了经济腾飞,并总结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Naughton(1994)和Che&Qian (1998)总结了乡村工业对于中国经济转型成功的意义,Xu(2010)则从制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原因;Swinnen&Rozelle(2006)基于中国和其他国家农业改革的成败对比研究,认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在于有“白下而上”的推动和“自上而下”的认可,这两者对于农业改革的成功缺一不可。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一个最近的总结来自是Ramo(2004)发表的《北京共识》(The Beijing Consensus),自那以后“北京共识”一词便不胫而走。在Ramo看来,建立在“北京共识”基础上的中国经验具有普适价值并可供其他发展中国家参考。

除了上述文献外,只有极少数研究总结了中国降低农村贫困的经验,例如,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观点普遍强调中国农业部门的增长在降低农村贫困方面“更重要”(World Bank,2001;Ravallion and Chen,2004;Montalvo and Ravallion,2009),但是也有一些研究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例如CSLS(2003)

的研究发现,中国工业部门的生产率增长对于降低农村贫困比农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更重要,在控制了不同部门的生产率水平之后,他们发现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是贫困降低的主要动力,而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与贫困降低只是微弱的正相关,他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农产品价格相对于工业产品价格更低,使得农业人口无法从农业生产率的增长中获得相应的好处。

这些少数文献总结的中国降低贫困的经验只是从农业部门的角度展开的,这显然不够全面和深入。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新中国过去60多年所走的就是工业化之路,中国经济增长与农村贫困降低的成就无疑与它密切相关。然而,工业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工业化所推动的经济增长能否通过渗透效应(trickle-down effect)降低农村贫困?如何才能够使得贫困农户更好地分享经济增长的好处?这些问题的答案构成了总结中国降低农村贫困经验的基础。

二、关于中国工业化之路的争论

1.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批评与争论

经济学家们长期以来都在不断地讨论农业生产率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好几代的发展经济学家都强调把提高农业生产率作为成功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必要部分。例如,Nurkse(1953)认为:“每个人都知道,如果没有工业革命之前的农业革命,壮观的工业革命就不可能发生。”类似地,Rostow(1960)则认为:“农业生产率的革命性变化是成功的经济起飞的基本条件。”其他还有很多发展经济学家也持有类似的观点(Gillis et al.,1983;Hayami and Ruttan,1985;Todaro,1989)。然而,当中国经济于1978年开始腾飞时,却并没有发生“壮观的农业革命”。实际上,中国经济发展启动时所面临的却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小农经济。例如,黄宗智(1992)研究了长三角地区从明代初到20世纪80年代小农经济和乡村社会的变迁历程,认为从明初开始长达600年的蓬勃商品化和城市化并没有给长三角地区的小农经济带来质变,农民家庭经营实际上日益陷于“内卷化”状态。解放之后开始的集体化和农业现代化,也没有打破这种“过密化”状态,现代化生产要素投入本可以发挥的作用,但是却被巨大的人口增长所吞噬。类似地,张培刚(1992)也分析了大国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就中国而言,她所面临的难题包括沉重的人口压力、严峻的就业问题和薄弱的农业等,这表现在大国的农业中不仅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人地矛盾十分尖锐,而且农业生产技术十分落后,生产工具非常原始,农业生产率极为低下,其结果是农业经济停滞和农民普遍贫困,而这种状况反过来又阻碍了工业化的进行。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并通过以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形式的城市倾向政策转移农业利润来加速城市部门的工业化进程,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战略遭到很多发展经济学家的批评。例如,Kmeger(1992)曾批评说:“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精英们曾经达成了一个强烈的共识,那就是将经济发展作为他们追求的主要社会目标,但是这一共识却被理解为工业应该被高度鼓励,进而被误解为大部分农业部门代表了落后,他们认为农业产出对激励不会产生反应,所以农业可以被歧视,剥夺农业剩余来补贴工业并不会付出高昂的经济成本。然而遗憾的是,这些想法虽然得到了政策的支持,却没有受到当时的经济学知识的挑战。”同样地,有很多研究曾批评中国早期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城市倾向政策不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农村贫困降低,例如,Carter(1997)认为城市倾向政策会使得农业增长的速度下降,同时还造成了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扭曲。Yang(1999)认为中国实行的城市倾向政策会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并进一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从而将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不利。Yang&Cai (2000)也认为城市倾向政策给经济造成了扭曲,并最终会导致农业的增长速度以及整个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

然而,尽管发展经济学家们都一致强调农业发展水平对于经济腾飞的重要,尽管中国实施了不利于农

业经济增长的城市倾向政策,但是中国经济从1978年以后却保持了3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并且农村贫困人口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另外,虽然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观点认为,中国的农业增长对于农村贫困的降低“更重要”,但是章元和许庆(2011)对此进行了反思。第一,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的农业增长远不如整体经济增长那么快,例如1981-2008年,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98%,农业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只有4.8%,然而农村贫困发生率却从1980年的26.8%迅速降低到了2007年的1.6%。第二,农业的增长可能来自产量的增长、投入的增加、农产品价格的上升、生产成本的上升等众多因素,如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快速上升推动农业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即使农业总产值增长了,也未必会增加农户的纯收入,更未必会降低农村贫困;在农业生产利润非常低或者为负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的增长并不必然降低农村贫困;而且,由于“谷贱伤农”规律的作用,农业总产量的增长也并不必然降低农村贫困,甚至还有可能加剧农村贫困。第三,我们不能否认农业增长对于降低农村贫困所可能具有的直接作用,但是也不能忽略非农产业的增长对于降低农村贫困的间接作用。例如Yao(2000)的研究发现,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农村贫困的降低。

上述研究结论实际上形成了关于中国农村战胜农村贫困和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谜——到底是什么力

量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了三十多年并取得了战胜农村贫困的胜利?为什么中国经济起步时面临着一个人多地少的薄弱农业,却实现了腾飞并战胜了农村贫困?为什么中国经济起飞后农业的增长速度很低,但是降低农村贫困的速度却很快?另外,林毅夫等(1994)认为,由于违背了资源的比较优势,人为地推行重工业优先增长的发展战略使得中国的经济结构遭到严重扭曲,由此丧失了本来可以达到的“更快的增长速度”;过密的资本构成抑制了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比较优势的发挥,加剧了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相互分离的二元经济结构现象,由此丧失了本来可以达到的劳动就业和城市化水平;依靠积累维持的经济增长扭曲了国民收入的分配,致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扭曲的产业结构还导致经济的封闭性,造成既不能利用国际贸易发挥自身的优势,又不能借助于国际贸易弥补自身的比较劣势的局面。基于上述论述所产生的另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中国已经创造了一个经济增长的奇迹,而如果当初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能够设计得更好并达到“更快的增长速度”,那么中国将创造一个“奇迹中的奇迹”,而创造这个“奇迹中的奇迹”的力量又是什么?

2.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与战胜农村贫困

从发展经济学中我们可以找到对上述问题的答案:新中国过去60年走过的道路归根到底是一条工业化之路,而工业化又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张培刚,1992),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实际上是走着一种“结构主义”的增长道路——通过城市倾向政策推动工业化,工业化所推动的资本深化创造了大量非农就业岗位,从而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以及消化隐性失业),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进入城市工业部门,这不但没有降低农业的总产出,反而额外增加了工业产出,从而有利于推动整体经济的增长。上述事实所表明的是经济增长所必需的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力)在中国的增长,正是这两种要素的增长以及它们在农村和城市两个部门之间的结构性转换,才构成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农村贫困降低的核心动力。

一方面,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城市倾向政策支持下的工业化构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及与之相应的计划经济体制解决了在一个经济十分落后的发展起点上把积累率提高到15%以上的问题,并以较快的速度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林毅夫等,1994)。可以说,新中国早期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大国的工业化和经济起飞具有关键意义,也为1978年的改革开放和随后的持续快速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另外,工业化对于农村经济的重要影响还在于它能够打破农业生产的“内卷化”,例如,黄宗智(1992)就认为长三角地区小农经济真正的质变来源于集体化后期开始的乡村工业化。通过从农业向乡村工业转移劳动力,极大地缓解了农业劳动力过剩

的状态,并且使农村居民的收入出现了实质性的增长。

另一方面,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优先发展农业未必是一个好的发展战略。理由在于:首先,由于中国的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低下,因此农业所生产的大部分产品必然被国内人口所消耗掉,而能够出口的数量极其有限,因此中国要通过农产品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并不现实。其次,由于中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低,因而其成本高,再加上农产品的出口量有限,所以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价格决定权非常弱,这一系列因素决定了中国在经济发展的早期不可能通过大规模的农产品出口来推动农村贫困降低和经济增长。最后,出口优先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总是面临着各种障碍,例如刘易斯认为:“很难通过制成品出口开始工业化,通常一个国家是通过在熟悉和受到保护的国内市场销售制成品开始的。”他的这种观点被日本的经历很好地证实了,日本是唯一一个不是通过西欧移民而在1850-1914年“世界经济大增长”时期成功工业化的国家。日本是作为原料丝出口商开始集约化增长的,但到1900年棉纺织品已经成为出口的主要产品了。日本通过发展总贸易公司、众所周知的综合商社来解决进入外国市场的问题。在韩国和土耳其分别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开始模仿以前,这些贸易公司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欠发达国家,就规模和范围而言,都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尽管有很多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倾向政策的批评意见,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首先,中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要在一个极其落后的发展起点上开展工业化,就必须积累庞大的资本,在无法从外部获得资本的条件下,就只能主要依靠内部积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城市倾向政策固然在短期内对降低农村贫困和农业增长不利,但是如果没有城市倾向政策的支持,中国几乎不可能在短期内积累起实现经济腾飞所必需的资本,从而很难参与国际市场中的工业品市场的竞争,并几乎不可能实现经济的腾飞,也就不可能有农村贫困的持续快速下降。其次,在一定历史阶段中依赖城市倾向政策完成了推动经济腾飞的历史使命后,中国政府开始逐步推进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逐步扭转城市倾向政策(和计划经济)所造成的资源配置的扭曲,并成功地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三、工业化的渗透效应:实证检验

到目前为止,只有非常少的文献考察了从微观的角度考察中国的工业化对于农村贫困人口的渗透效应。Bavallion(2001)曾指出,虽然现有证据表明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确实能够分享总产出的增长,但是不同国家内的贫困人口分享总产出增长的程度有很大差别,他们所受到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异。跨国研究往往被数据问题所困,并且会掩盖真实的福利影响,从而会对发展政策造成误导。所以,他认为有必要对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变化进行深入的微观实证分析。Bardhan(2004)也认为,虽然有很多研究试图利用跨国宏观数据建立经济增长与降低贫困之间的正向联系,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有计量方法上的缺陷。因此,下面我们首先提出度量工业化的渗透效应的方法,然后运用农户面板数据展开实证研究。

1.工业化渗透效应的度量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主题,它对于农户的渗透效应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工业化使得工业部门快速增长,直接创造非农就业机会,而当农业劳动力转移进入工业部门之后,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第二,工业化也同时给农业生产带来效率更高的生产设备和投入要素(如机械、化肥、生物技术等),这些要素将会直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并增加农业收入。基于此,我们用农户从事非农生产的时间占全部劳动时间的比重L2/(L1+L2)来度量工业化的渗透效应,其中,L1和L2分别表示农户从事农业和非农业的劳动时间。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 梅方权 20世纪50~6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到了8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只是处于走向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在全球学术活动的舞台上,人们对于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和发展似乎失去了过去的那种高度热衷。这不仅因为受到发达国家转向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影响,而且更由于对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后的农业将走向何处,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我们对过去20多年的实践探索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现代化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中国将在21世纪40年代完成农业现代化建设。 一、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特征的变化,具有不同的基本内涵。建国以来的近50年间,有三次发展。 第一次是在50年代中国开始现代化建设的初期,处在学习苏联模式的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指农业实现“四化”:即农业机械化、农业化学化、农业水利化、农业电气化4类技术指标。 第二次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总结了过去的历史经验,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发展,实现三化:农业基本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内涵扩大了,延伸到了经营管理,指标也有所增加。 第三次是在90年代中后期,是在中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出现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广泛吸收了国内外的发展发验,在大量调查研究和指标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明显的新发展,要实现六个方面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消费现代化,农业经济结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其基本内涵已经扩大到农民生活消费和农业资源环境,注意了吸收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教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且经过大量指标分析,提出7类22项评价指标,可以比较全面科学地判断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为跟踪、判断、评价农业现代化的状态,农业现代化阶段的划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中国将在21世纪前半期实现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可以认为是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这是因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目前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很不相同。其中,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环境特征,是处在全球走向信息化时代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迅速崛起,全球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之下。 过去,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所处的环境,是在探索寻找现代化技术的工业化时期,是在探索寻找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工业装备农业的时期,是在以工业化大机器替代手工劳动和简单的手工农具的时期,是在没有成熟的农业现代化技术可以借鉴的时期,也是在基本没有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以及现代石油工业带来严重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和遭受严重破坏的背景下建设农业现代化。 现在,中国农业现代化所处的国际环境,是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相当成熟的时代,是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走向产业化的时代,是在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是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现代化而正在走向信息化时代的过程中和正在建设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是在全球日益重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并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建设农业现代化。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技术,不必完全重走发达国家走过

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

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什么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首先,中国有七八亿农民,人均耕地1.41亩,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用工业化的思维抓农业,依靠科技来提升农业,依靠农业机械化来进行规模经营,依靠农业龙头企业来组织高效农业。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可以概括为: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产品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作用,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供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这是在总结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概括许多专家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户的经营规模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人力资本积累少,这是我们的国情,因此,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其实现途径如下: (一)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农业基础建设既包括深化农业基础地位认识,保障农产品供给,又包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还包括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内容。第一,完善强化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第二,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第三,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第四,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五,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村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二)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约束的"瓶颈"。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要以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目标,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科技进步。要在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在加大保护资源环境力度的基础上,走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建立以国家为主体,企业、农民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确保在农业科研和推广方面的经费投入以及科技成果的及时推广应用。 (四)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竞争力。政府应制定支农、惠农、强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城乡统筹的发展方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五)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现代农民。实现农业现代化固然必须提高农业的设备和武装水平,但归根结底,还必须依靠现代农民。针对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必须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储备人力资本。政府部门必须多形式多渠道地大规模培训农民,不断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继续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百万中专生计划",扩大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范围,构筑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大

中国建国后农业发展概况

天空之城 可做一页引言 农业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 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取得动植物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农业包括的范围也不同。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或农作物栽培业;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有的经济发达国家,还包括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的前部门和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后部门。现阶段,中国农业包括农业(农作物栽培,包括大田作物和园艺作物的生产)、林业(林木的培育和采伐)、牧业(畜禽饲养)、副业(采集野生植物、捕猎野兽以及农民家庭手工业生产)、渔业(水生动植物的采集、捕捞和养殖)。 根据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农业可分为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近代农业指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向机械化农具转变、由劳动者直接经验向近代科学技术转变、由自给自足的生产向商品化生产转变的农业。现代农业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现代生产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农业的根本特点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受生物的生长繁育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产品大多具有鲜活性,不便运输和储藏,单位产品的价值较低。中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农作物类型和作物栽培制度都不相同,从一年三季、一年二季到一年一季,区域间差异十分显著。按地理、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的不同,可分为热带农业、亚热带农业、温带农业和寒温带农业;从东南沿海到西北高原,随着自然条件和资源类型的变化,又可分为农区农业、半农半牧区农业和牧区农业。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非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要受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制约。 中国农业发展最基本的问题在于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力水平落后。因而改变落后的生产条件和环境,大力加强农业基本建设,就是解决发展问题的一个最基础最关键的任务. 三年困难过后,党中央把农业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领导农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方针,发扬战天斗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开展了一场持久的以全面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为目标的群众战争。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用了十五、六年时间,使中国农业生产状况发生了历史的改变 其主要成就是: 1、完成了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基本上控制了水患,变水害为水利 几千年来农业都是靠天吃饭,洪涝和干旱是威胁农业安全的最大的自然灾害。为此,从50年代初,在毛泽东关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等一系列号召下,就开始对一些水患严重的江河进行治理,并结合兴修水利。至60年代,各地治水规模和投入进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阶段作出的、将载入史册、有世界影响的重大战略决策。(2020年时,一个将具有14亿人口的基本实现工业化的中国,将超过现有27个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人口的总额(9.265亿),从而使全球范围内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的比重大大提高,加速整个世界的工业化进程,这无疑是一件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如何深刻理解、正确实践这一重要决策,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国之大事、党之大事、民之大事,不得不察。 下面谈三个看法,跟大家交流学习上述论述的体会,不足之处望各位批评。 一、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所谓工业化,一般认为工业化是指从传统的以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向以现代的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转变的历史过程。这一概念包含了工业化的三大特性:一是过程性,工业化不是一个时刻概念,而是一个时期概念;一个国家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往往要化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比如英国从18世

纪30年代工业革命发生到19世纪40年代它基本实现工业化经过了100多年的时间,比如我国从建国后即推进工业化的进程,经过50多年的努力,至今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艰巨的历史任务;二是先进性,强调的是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的转变,先进具有相对和动态的含义,相对是对传统来讲的,动态是说先进本身也具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比如机器化工业与手工业相比,是现代工业,而电气化工业与机器化工业相比是现代工业等等;三是体系性,强调的是整个经济体系的转变,而不单单是工业的发展;不仅工业要用先进技术武装,而且其他产业也要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改造,从而实现整个经济体系的的现代化,包括价值观念的更新、生产方式的变迁、经济组织方式的演变,经济结构的演进、经济体制、制度的改革等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不同历史阶段含义不同。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这是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作为承上启下的阶段不可逾跃。道理很简单,只有工业化,才可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装备,知识经济才能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比如信息产业、计算机产业、基因工程等产业的关键设备如芯片等都是工业经济的产物。工业化也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代化作为一个社会发展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人的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

资本农业引领中国农业现代化走向光明前景(一)

资本农业引领中国农业现代化走向光明前景(一) 摘要: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表明,大农场排挤小农场是不可逆转的客观经济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并没有过时,所谓“小农经济富有生命力”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两大实践难题是如何实现小农制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如何培育和发展资本农业,归结起来就是“人往哪里去”和“钱从哪里来”。 关键词:小农制;小农经济;现代农业;劳动集约型;资本集约型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其基本内涵是指“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生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但在中国,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在农民群众方面,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1](p934)。时至今日,在我国13多亿人口中仍有9.49亿农民和2.6亿多个小农户分散居住在380多万个自然村,其中包括63%的农业人口、60%的劳动年龄人口、66%的老年人口和70%的少儿人口。下一步,我国如何实现小农制与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成为理论界和政府部门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实践课题。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做一番回顾性阐释,无论是从思想史还是从现实需要的角度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科学论断的回顾性阐释 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以后,无论是在斯密的自由经济论中,还是在李嘉图的国民分配论中,都是没有自耕小农和小农制的历史地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就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的应用。高利贷和税收制度必然会到处促使这种所有制没落。资本在土地价格上的支出,势必夺去用于耕种的资本。生产资料无止境地分散,生产者本身无止境地分离。人力发生巨大的浪费。生产条件日趋恶化和生产资料日益昂贵是小块土地所有制的必然规律。对这种生产方式来说,好年成也是一种不幸”2](p910)。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灭亡和衰落。……资本主义的大生产将把他们那无力的过时的小生产压碎,正如火车把独轮车压碎一样是毫无问题的”3](p485)。所以,恩格斯晚年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反复强调指出:“我们永远也不能向小农许诺,给他们保全个体经济和个人财产去反对资本主义生产的优势力量。我们只能向他们许诺,我们不会违反他们的意志而强行干预他们的财产关系。……假如我们不得不等到资本主义生产到处发展以后,等到最后一个小手工业者和最后一个小农都变成资本主义大生产的牺牲品以后,再来实现这个改造,那对我们可就太糟了。我们在这个意义上为了农民的利益而必须牺牲的一些社会资金,从资本主义经济的观点看来好像只是白花钱,然而这却是一项极好的投资,因为这种物质牺牲可能使花在整个社会改造上的费用节省9/10。在这个意义上说来,我们可以很慷慨地对待农民”3](p500-501)。总的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并没有过时,尤其是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夺取国家政权后如何对待农民的态度以及如何改造小农生产方式的方针政策和策略,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然而在19世纪末,一些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却提出:“用不着有丝毫怀疑,农业的每一部门在中小生产内就如同在大生产内一样可以同样合理地经营,而且甚至和工业的发展相反,农业中集约耕作就使小经营较大经营有极大的优越性。因此,在农业的资本主义发展中并没有走向大生产的倾向,恰恰相反,在农业发展的范围以内,大生产并不常是较高的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精)

中国农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突显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农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农业将逐步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化、科技化和生态化农业转变,从而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农业、高原夏菜、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近25%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22%以上的人口。中国农业的发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不难看出中国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因此,21世纪中国农业将要经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及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问题。20世纪末,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有力推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形势一直保持旺盛势头[1]。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自1999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已稳定在5亿吨以上,成为世界最大产粮国,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每年都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人均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非农产业发展迅速。1978年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财政收入的1/4、创汇的1/3、工业增加值的1/2、农村社会增加值的2/3、农民收入的1/3来自乡镇企业。

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1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及科学内涵 思想路线的内容:党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善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个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是真理,而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7“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1】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相较于改革开放前,片面强调生产关系) 2】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结合第11章) 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在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的辩证统一中,全面准确的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9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0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是提出“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形象描绘了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历史过程,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愿景。 中国梦的思想内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时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的实现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1毛泽东思想内容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最新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①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还处于一个相对低的水平。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显示: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从传统农业发展和过渡到现代农业,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正面临哪些困难,这些问题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迫切且现实的问题。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现在是一个人口接近十四亿的大国,而耕地总量约为13000万公顷,人均耕地小于0.1公顷。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许多地方有只搞经济而忽视了农业发展的现象,农业中土地、人力、农业资源等大量流失。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政府在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促进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措施,使得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有了提升。当前中国的粮食问题,使得市场上出现了有的地方过剩而有的地方短缺的问题,这个问题使得当前整个农业生产面临着一个矛盾,从而导致了农产品价格在总体上持续低,因此,农民要增加收入很困难。 (二)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首先,我国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农家庭生产方式居主导地位。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经济,所以劳动生产率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在生产方式上回到了中国以前传统的小农经济,这种生产方式落后、停滞不前。其次,自给自足、很少依赖外界提供物资和服务的传统,使得农业经济很难具有现代化的条件。再次,集约型的劳动生产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它带来的结果就是农民不愿意投入过多的劳动力去进行农业活动。而且,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对科技知识缺少认识也是制约农业增产的因素。最后,农业生产规模小,加上资源的不足,投入过多但收益甚少,缺少技术支持和资金来源,也是一大问题。

浅论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

浅论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 论文摘要]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回顾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刻。发展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既要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国情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本文提出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信息化三者互动发展,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论文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毛泽东在建过初就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强调全党要高度重视农业。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现代化道路是解决农业问题的出路。建国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大致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2O世纪5O年代初至5O年代末期。我国农村经过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产权的明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时,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设想和目标。1954年9月,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构想。1955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实现这一构想的“两步走”的战略步骤,即,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由此初步形成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即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改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条件出发,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第二阶段:2O世纪6O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进行第一次调整,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指导下,强调农业的基础作用,提出以农业为基础,按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并指出,经过2O年到25年的努力,基本上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对这一目标的追求被中断。 第三阶段:20世纪7O年代末8O年代。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全面部署,同时,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作了扩充,增加了农业布局,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农畜产品加工以及小城镇建设等。8O年代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全面实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产生了极好的效果,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了农业现代化实验区和示范点,更加丰富了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与实践。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商品化、生产要素市场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为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从而大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逐步深刻。跨人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加入唧后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强,学界认为,研究农业现代化要以“农民大国”为背景,重视对农村文化的研究,跳出农业、立足整体国民经济研究农业现代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研究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问题.。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从广义上理解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吸收了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还认识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应将农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纳入农村这一大系统之内综合分析,从农村和农业与其他相关社会经济方面的相互关系中研究农业发展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谈论农业自身的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一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 化的战略部署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历史性、国际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就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 理方法和理念来管理农业。 农业现代化包括生产手段、生产过程、生产条件、经济结构、经营管理、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的现代化。其追求目标是:在优化生态环境、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加工增值率,实现农区产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包括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电子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包括培育优良品种,使动物、植物、微生物有一个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用现代方法去控制和改善环境条件。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产前、产中、产后等方面及各环节上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采用现

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从2000年9月起,总局党委组成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研究”专题组,分成7组到9个分局和部分农场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垦区各方人士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分别在北京与哈尔滨两地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顾委专家对《规划》进行咨询论证,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权 威性。 2000年11月6日,《规划》在北京通过专家论证。这次论证会得到了省政府和农业部、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开发银行的关怀和支持。出席论证会的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研究员卢迈,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柯炳生,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食品学科评议委员李里特,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于新华,水利部松辽委副总工程师、规划研究室主任李金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教授杨志福,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产品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外经贸部WTO农业谈判组组长程国强,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 农业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信乃诠等专家和学者。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何启动农村市场,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朋友服务,成为民生重点,也是我们社会尤为关注的话题。农村市场在市场结构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借此寒假机会,我粗略地调查了一下辛集农村的有关情况。总的来说,要改变目前农村消费市场不利局面,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高度重视农村消费市场,充分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最大程度地释放农村的潜在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促进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我对抽样调查几个村民的消费情况,我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 一、农村消费市场的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逐年上升,农民年均纯收入也是有大的改观。但是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城市城区相比,农村市场消费发展依然滞后,城乡消费结构比例与人口分布比例严重错位。据调查,大多数农村人口,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仅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4%,占全市人口13%的城镇人口的消费品零售额为56%。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存在着许多制约的因素。 (1)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也是影响农村市场的重要原因。农民收入的多少,将直接决定农民在市场消费中支付能力的大小,从而也决定了农村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农产品的出售和劳务收入。近年来,乡镇企业发展困难,城市下岗职工增多,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钳制,农民的收入增长趋缓。

(2) 农村消费环境滞后,市场不健全。市场开拓上从暂时的功利目的出发,采取重城市,轻农村的对策,致使农村消费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还是因为基础设施比较差,交通不便利,通讯设施落后,限制了一大批商品进入农村,如电价高、电压不稳、接收信号弱等等,限制了许多电器产品进入农村市场。软件上,农民还普遍缺乏使用法律手段来保护消费权益的意识,不法分子坑农骗农现象时有发生,农民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在消费观念上,农民往往一次性地把钱投入到建房、娶亲嫁女上,影响了农民的消费质量。此外农村商品流通渠道不畅,流通环节多,商品网点少,服务功能差,市场不健全,也是制约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 (3) 农民消费中惜购现象较为严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许多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且部分农民家庭已经进入小康富裕行业。按理论,收入增多必然带来较多的消费,但有关调查结果并非如此,农民普遍存着惜购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农民要承受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压力。不仅要承受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并且要独自承受社会和生活保障各方面的风险,因此农民大多数把收入作为一种风险金转向储蓄。二是生活的消费观念影响。我国农民自古以来就崇尚勤俭朴素的生活习惯,把节衣缩食、勤俭节约视为美德。加之钱来之不易,就更舍不得花钱。即使有钱,也主要用于“盖新房,娶媳妇”,很少把钱用在“吃、穿、行、娱”上。三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生、老、病均由农户自行承担,虽然政府为农民办理了医疗保险,但报销的额度极小,因此农民在本来就很低的收入中除

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中国远远不是一个农业强国。虽然中国的城市现代化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但是中国的农村却没有相应地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而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农业必须实现现代化,才能解决当今中国出现的诸多问题。本文试论述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关键词】三农问题;现代化;实现途径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基础牢固的农业,就不可能有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农民的小康生活,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更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解决好农业的发展问题始终是全党乃至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城市化的进程发展迅速。但中国的农村却没有得到相应地发展,中国的三农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此,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

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农业现代化指的是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一种从旧的模式转变为新型模式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现代农业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因而现代农业应是发达的科学农业,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的、可持续的农业。”①很显然,中国农业离现代农业的距离是很大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农业随着经济、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呈现不同的面貌,发展水平也大相径庭,农民的收入情况和经济条件也很迥异。例如东三省的农业发展农业发展状况和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就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我国东北地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良好的适合农业发展的环境,再加上东北地区工业发达为现代化农业提供了现代化设备,因此东三省地区农业发展先天条件优越后天设备先进,很快地很好地走上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但是,中国西南、西北等偏远地区由于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现代化机械设备少,那里的大部分地区依然保留着一户人、一头牛、一把锄头的传统耕作方式,导致人力投入大反而农业产量少,农民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改善,仍旧保持着贫穷的面貌。因此,中国的农业需要实现现代化迫在眉睫。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谈到农业,多数人会想到我国粮食问题。随着我国人口增加,粮食产量逐年下降的趋势来看,粮食问题早已不是个新话题了,“节约粮食”更是我们从小便熟知的字眼。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国家粮食局借鉴国际上的一些做法,在全国中发起倡议,倡导自愿参加“饥饿二十四小时”,以更好地警醒世人“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 可是,饥饿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在不断扩大。 据预测到2030年粮食需求将会提高30%至40%,全球新一轮粮食危机的到来似乎已无法避免。抛开资料,环顾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上述情形照应场景:白藤坑小学,一顿午饭,每个孩子都是带着自家饭菜到学校煮熟着吃,没有一点肉,没有一点菜,只有一块细长的菜脯,如果某天多了一点菜,那便是幸福的,甚至是奢侈的……但在仅仅几十公里外的地方,一群人,把米饭当成自己的塞牙之物,不屑一顾,将大量粮食丢弃!而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正因饥饿而在死亡的边缘上挣扎?很多非洲难民因饥饿瘦骨嶙峋、饥不择食,最终饿死在街头那惨不忍睹的情景……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饥饿需要我们用力量去驱赶!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仿佛只是我们生活中的小事,却是全球七分之一的人生命中的大事! 回首上个世纪,粮食曾在人们心中拥有崇高的地位,在人们的努力下,饥饿像一只失败的恶狼扭头远去。如今,我们却又迅速淡忘了饥饿的痛苦!这样无处不在的浪费行为什么时候会再次引来这只恶狼的血盆大口呢?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未来被我们“节约”与

“浪费”的一念之差所控制。粮食危机是恶化还是逐步改善,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行动。 小伙伴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尽自己的一分力量,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减少浪费;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 如果,大家都这样做,那么“饥荒”会减少;粮食产量会提高; 世界会更加美好! 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就是要我们把节约变为自觉、成为习惯。节约身边的每一滴油、每一粒粮,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富有,我们的祖国才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我国新型工业化的特征和实现路径

我国新型工业化的特征和实现路径 【摘要】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应对国际发展形势和国内发展结构变化的必然选择,十八大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就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和理论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就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中国特色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工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从国际看,欧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进程加快,高端制造业不断回流;新兴经济体利用资源要素成本优势,吸引传统制造业向本地转移,对我国工业发展形成双重挤压。从国内看,消费需求不足,要素成本上升,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工业下行趋势明显。加速新型工业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方向,是提升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撑,是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一、工业化是缩小发展差距的必然选择 所谓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别,从已有实践来看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发展程度的不同。自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的数百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发达地区经过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已经进入或正在向后工业化阶段迈进,而随着对工业化的“觉醒”,欠发达地区也逐步踏上了工业化发展的征程,欠发达地区在加快工业化的生动实践中逐渐证实,农业、服务业由于商品经济落后和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供给制约,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无力承担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必须通过工业化来逐一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诸多矛盾。而放弃工业化发展道路必将使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持续拉大,导致自身内生增长能力的萎缩与竞争力的不断削弱,最终陷入“贫困-低水平工业化-落后-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经济取得飞速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成了工业化大国。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连续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内需不足,严重依赖外资、外需,政府投资带动经济,这些都将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十多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先后都在实践新型工业化这一战略举措,大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已取得了突出成效,然而由于自身工业基础的薄弱,人力资源的匮乏,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等原因,要真正推行新型工业化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我国工业化进程 我国的工业化是从19世纪60年代清朝晚期洋务运动开始,但是到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仍然是农业为主的国家,工业十分弱小。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

世界农业大国

第一章农业及其地区差异 第一节世界农业大国 [教学目标] 1、知道农业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知道我国是农业大国,各项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 3、理解现代化的农业发展 [重点和难点] 1、衣食住行与农业息息相关 2、现代化的农业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讲述法、课件演示、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言)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研究了中国地理环境方面的有关知识,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将一起学习和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和熟悉我们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以及保护环境方面的知识。 在人类的所有活动中,人们最早从事的活动就是农业生产活动;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古国,早在7000多年前就已经从事农业生产了,农业生产的地位至今都居各业之首。 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了解我国的农业生产。 (板书)第一章农业及其地区差异 第一节世界农业大国 (提问)1、农业生产为什么能成为人们最早从事的生产活动?

(总结):两个原因,一是生存必需,即所谓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都是农业生产的产品;二是生产技术相对简单,人们易发明和掌握。 (板书)一、农业与“衣食住行” (提问)什么是农业?我们首先要明确农业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广义上的农业或叫大农业,即通常所说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展示)农业的分类图片 请学生一一读出各业的主要产品并分析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特别注意补充农业生产的内容,不仅种粮食,还种棉、菜、油、糖等作物。 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农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需的吃、穿、用等物质资料。 请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 (展示)分别展示纺织厂、陶坛储酒车间的图片。 (提问)图中展示的是什么生产?(纺织工业) 这种工业生产的原料有什么?(棉花)棉花是农业产品。 这张图片展示的是什么生产?(造酒,是酿造工业) 原料是什么?(粮食,所以叫米酒) (展示)农机作业图片 (提问)图中的机械是农民自己制造的吗? (回答)(不是,它们是工业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