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性风格: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的新视角

心理科学进展2010, Vol. 18, No. 4, 691–698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同一性风格: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的新视角*

刘楠1张雅明2

(1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保定 071002) (2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保定 071002)

摘要近年来, 自我同一性问题的研究由关注同一性状态转向关注同一性风格。同一性风格是指个体在建立与维持同一性时表现出的社会认知策略方面的偏好, 包括信息风格、规范风格和扩散/逃避风格。研究者围绕同一性风格与社会认知加工策略、人格、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学业表现等方面关系展开了丰富的研究。未来的研究方法和被试样本应该更加多样化, 跨文化比较研究及干预性研究也有待进一步开展。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 同一性风格; 信息风格; 规范风格; 扩散/逃避风格

分类号B848

Erikson指出形成稳定连贯的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期的一个中心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是Erikson关于人格发展的同一性渐成理论的核心概念, 他认为同一性是个体关于“我是谁”以及如何定义自己的思想或观念, 是个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时空中对自己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 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王树青, 张文新, 张玲玲, 2007)。在Erikson提出自我同一性概念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 学者们对同一性问题的研究主要依据的是Marcia提出的同一性状态范式(identity status paradigm)。在该范式中, Marcia根据Erikson 同一性理论中的两个基本维度——探索(exploration, 即个体对价值观、信仰以及目标等的探寻程度, 探索过程意味着尝试不同的社会角色、计划以及思想观念等)与承诺(commitment, 对一套信念、目标以及价值观的信奉与坚持)定义了四种同一性状态:同一性获得(identity achievement, 具有高探索性与高承诺性的特征)、同一性延缓(identity moratorium, 具有高探索性与低承诺性的特征)、同一性早闭(identity foreclosure, 具有低探索性与高承诺性的特征)和同一性扩散(identity diffusion, 具有低探索性与

收稿日期:2009-08-17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业不良儿童自我同一性状态、风格及心理救助问题研究”(DBA 090291)成果。

通讯作者: 张雅明, E-mail: zhang1969ming@https://www.360docs.net/doc/c712570494.html, 低承诺性的特征) (Soenens, Duriez, & Goossens, 2005)。

Marcia的模型引发了大量有关同一性发展的实证研究。同一性状态范式主要关注的是同一性形成过程所产生的结果, 也就是主要从持久的结果与稳定的倾向性特征方面描述同一性。而近年来, 许多研究者开始从社会认知角度展开了对同一性问题的深入研究, 进而提出了同一性风格的概念。其中, Berzonsky提出的有关同一性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模型在该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

1 同一性风格的概念、类型和理论

1.1 同一性风格的概念

在同一性问题的研究上, Berzonsky等人所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同一性发展的结果和处于不同同一性状态的个体所具有的特征, 而是社会认知策略与信息加工风格在个体构建与修正其同一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Berzonsky (1990)将同一性概念化为一种自我理论, 一种关于自己的自我建构理论。根据他的观点, 同一性的概念不仅包含一种结构, 还包含一个过程。作为一种认知结构, 同一性具有个人参考框架的功能, 用来解释经验、与自我相关的信息并回答有关生活意义和目的等问题。作为一个过程, 同一性用来指导个体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当适应性的努力受挫时, 负面反馈会创造一种修正同一性结构的需要。因此, 由同一性结构支配的同化过程和由个体的生活环境支配的顺应过程不断持续、辩证地交替发生, 这导致了同一性的发展。

-692-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

Berzonsky (1989, 1990)认为青少年在如何对待与同一性相关的任务和问题方面存在确定的风格差异, 他们表现出不同的社会认知加工取向, 这种不同的社会认知加工取向被称为“同一性风格”。具体而言, 同一性风格是指个体在建立与维持同一性时表现出的社会认知策略方面的偏好, 也就是个体在加工与同一性相关的信息、做出个人决定以及处理与同一性相关的问题时所采用的方式。这些风格被认为是个体同一性的重要决定因素。不同的同一性加工风格反映了个体在做出决定、处理个人问题、解决冲突与压力、维持连贯的自我感、建立社会关系以及管理和调节自己生活时所使用策略的不同。而这些差异反过来又会影响个体处理各种同一性问题的有效性。1.2 同一性风格的类型

Berzonsky (1990)通过研究确定了三种同一性风格:信息风格(informational style)、规范风格(normative style)和扩散/逃避风格(diffuse/ avoidant style)。

信息风格指个体在做出决定之前不断探索, 搜寻并评价与其同一性相关的信息。持有信息风格的青少年个体对他们的自我概念持批评态度, 对新信息持开放态度, 并且在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信息时乐于修正其同一性。这种对自我建构付出认知努力的方法可以帮助个体形成一种包含良好分化和整合结构及假设的自我理论(Berzonsky, 1990, 2004a)。概括来说, 该同一性风格具备以下两方面特征:其一, 高水平的自我反省以及积极的信息加工; 其二, 开放性地对待新信息。

规范风格指个体在遇到与同一性相关的信息或问题时依赖于重要他人(例如父母或权威人物)所持有的规范和期望。持有规范风格的青少年个体对于威胁其核心价值观与信仰的信息持封闭态度, 并且坚守其已有的经过严格组织的同一感。这种相对自动与直觉的自我建构方法可以导致个体形成一种严格组织化与定型化的自我理论(Berzonsky, 1990, 2004a)。概括来说, 持该风格的青少年被认为具有坚定的信仰与价值体系并信奉传统、保守的观念。

扩散/逃避风格指个体不愿意直接面对与处理同一性问题, 尽量拖延决定直到情境要求迫使他们做出行为反应。持有扩散/逃避风格的青少年个体会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调整其同一性, 而这种调整只是暂时性的行为或口头上的遵从, 而非长期的决定或同一性结构的稳定改变(Berzonsky, 2004a)。扩散/逃避风格的青少年不仅缺乏组织良好的、稳定一致的信念系统, 他们还设法避免与自我相关的负面反馈。他们常常以一种冲动的或不在乎的方式进行反应, 对于负面结果会很快找到借口并否认自己的责任(Berzonsky & Ferrari, 2009)。Berzonsky指出该同一性风格会导致一种分裂的、无组织的、不能很好整合的同一性结构和不一贯的、反复变化的或空泛的需要不断被享乐经历、消费品、他人认可等来填充的自我理论(Berzonsky, 1990, 2004a)。扩散/逃避风格所具有的最大特征就是低水平的积极信息加工与问题解决。

研究显示到了青少年晚期, 大多数正常个体都具有与三种风格相联系的社会认知加工能力(Berzonsky & Ferrari, 1996; Berzonsky & Kuk, 2005)。个体同一性风格方面的差异主要反映了相对稳定的个体偏好而不是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差异。当然, 个体具体采取哪种风格依赖于多种因素, 例如情境要求、环境后果、个人卷入度、文化与社会的期望以及风格方面的偏好等等(Berzonsky, 1992)。

许多研究考察并证实了同一性风格与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Soenens et al., 2005)。同一性获得与延缓状态的个体通常采取信息风格处理同一性问题; 同一性早闭状态的个体通常表现出规范风格; 而与同一性扩散状态对应的则是扩散/逃避风格。还有一些研究发现在同一性获得与规范风格之间也存在正相关(Berzonsky, 2008a)。

1.3 内隐认识论假设

研究发现具有不同同一性加工风格的青少年关于自己、知识和世界持有不同的内隐认识论假设(implicit epistemology assumptions)。信息风格的青少年持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假设和有机的世界观。他们认为自己在建构自我概念时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目标、自知和独特的心理状态定义自己, 更多强调个体的自我属性(例如“我的看法”、“我的梦想”)。规范风格的青少年持一种机械的世界观。在他们看来, 现实是客观、可靠并且已经被决定的。他们认为自己

第18卷第4期同一性风格: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的新视角 -693-

是被动的, 其人格由社会力量决定。对于真理和

自我他们具有明确、绝对化的观点, 并根据集体

的自我属性(例如“宗教”、“家庭”和“国家”)来定义

自己。扩散/逃避风格的个体所持有的认识态度还

不是非常清晰。有研究发现他们认为“自己是谁”

这个问题是由命运或自己不能控制的因素预先

决定的。其它研究发现扩散/逃避风格的青少年认

为知识与世界是混乱、复杂的, 有大量的选择可能, 而合理、确定的东西或理性判断则十分有限。按照这种观念, 持该风格的个体主要依赖于个人

偏好、情绪和享乐主义欲望行事, 并根据社会的

自我属性(例如“声誉”、“名望”及“自己给他人留

下的印象”)来定义自己(Berzonsky, 2004a)。

1.4 同一性风格的测量

Berzonsky先后编制和修订了不同版本的同

一性风格问卷(The Identity Style Inventory),其中

第三版(ISI-3)应用较广泛。该问卷包括信息风格、规范风格和扩散/逃避风格以及承诺四个分量表,

共40个项目。该问卷或其译本已经在多个不同

的文化背景中使用过。Berzonsky等人2007年又

在ISI-3的基础上重新编制了ISI-4, 此量表克服

了ISI-3的一些缺点, 研究显示其信效度指标良

好(Berzonsky, Soenens, Smits, Luyckx, & Goossens, 2007)。

2 同一性风格的相关研究

2.1 同一性风格与人格、家庭环境

Erikson认为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是生理、心理与社会文化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王树青等, 2007)。一些研究考察了同一性风格的潜在决

定因素, 包括人格差异和家庭环境两个方面。在

人格方面研究发现信息风格与责任心和开放性

成正相关, 规范风格与高水平的责任心和宜人性

以及低水平的开放性相联系(Berzonsky & Kuk, 2005), 而扩散?逃避风格与其他两种风格, 特别

是信息风格比较起来, 神经质得分较高, 而开放性、外倾性、宜人性及责任心几个维度得分则较

低(Berzonsky, Nurmi, Kinney, & Tammi, 1999)。

家庭在诸多环境因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家

庭环境对总体上的同一性形成以及具体的同一

性风格的发展都起着部分决定作用。研究发现青

少年的信息风格与其知觉到的权威型教养方式(Berzonsky, 2004b)以及父母鼓励自主的做法(Berzonsky, Branje, & Meeus, 2007)相关。规范风格则与其知觉到的专制型教养方式(Berzonsky, 2004b)、严格的父母控制(Berzonsky et al., 2007)以及缺乏开放表达的家庭氛围(Adams, Berzonsky, & Keating, 2006)相关, 同时也与权威型教养方式(Berzonsky, 2004b)、积极的父母子女关系(Berzonsky et al., 2007)及有凝聚力的、彼此信任、关心、情感紧密联系的家庭氛围(Adams et al., 2006; Berzonsky et al., 2007; Mathis & Adams, 2004; Passmore, Fogarty, Bourke, & Baker-Evans, 2005)相联系。而扩散?逃避风格则与专制型和放任型父母教养方式(Berzonsky, 2004b)、父母的心理控制和较少的行为控制、消极的父母子女关系(Berzonsky et al., 2007)以及缺乏开放表达的家庭氛围(Adams et al., 2006)相关。我国学者(王树青, 陈会昌, 石猛, 2008)也发现, 父母教养权威性对信息风格有正向预测作用, 对扩散风格有负向预测作用, 而对规范风格不存在明显影响。Smits 等人的研究(2008)显示父母支持可以正向预测信息风格, 父母支持与行为控制可以正向预测规范风格, 而扩散?逃避风格则由父母的心理控制正向预测, 由母亲的行为控制负向预测。以上的一些研究还发现了一些不太一致的结论, 例如Soenens等人发现处于青少年中期的个体所具有的信息化风格与父母的心理控制相关(Berzonsky et al., 2007); Berzonsky等人(2007)发现处于青少年早期的个体所具有的信息化风格与父母对子女情况的追踪询问相关; Smits等人的研究(2008)也发现父母的心理控制可以正向预测青少年的信息化风格。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同一性风格的关系还需更深入的研究, 同时未来的研究还可以考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格共同和交互的影响对于同一性风格的预测作用。

Adams等人认为环境可以直接影响, 也可以通过社会认知因素(同一性风格、自我信念等)来间接影响同一性发展(王树青等, 2007)。Berzonsky的研究(2004b)发现同一性风格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同一性承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另一项研究(Berzonsky et al., 2007)发现规范风格在青少年知觉到的与父母的开放沟通及其同一性承诺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我国学者王树青等人的研究(2007, 2008)显示同一性风格在亲子沟通与同一性状态以及父母教养权威性与同一性状态的关系中均起重要的中介作用。这些都验

-694-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

证支持了Adams的理论模型。

2.2 同一性风格与社会认知加工策略

根据Berzonsky (1989, 1990)的理论, 三种同一性风格可以根据两个基本维度加以区分。这两个维度一是“对同一性相关信息和问题积极全面的加工与表面肤浅的加工”, 二是“持有传统保守的观念与开阔灵活的思维”。前一维度主要可以区分信息风格与扩散/逃避风格, 而后一维度主要区分的是信息风格与规范风格。以下将从这一视角出发介绍有关同一性风格与社会认知加工策略关系的研究。

2.2.1 对信息与问题积极全面的加工与表面肤浅

的加工

许多研究表明信息风格与扩散/逃避风格主要可以由适应性与非适应性的信息加工方式区别开来。例如信息风格组的青少年显示出高度的认知复杂性, 在决策情境中采用警觉、系统化的加工风格。相反, 扩散/逃避风格组的青少年则显示出低水平的认知复杂性, 在决策情境中常常表现出惊慌失措, 采取包括决策前的拖延与回避以及决策后的合理化与找借口等非适应性的决策策略(Berzonsky & Ferrari, 1996; Soenens et al., 2005)。同样地, Berzonsky等人(1999)发现信息风格组的个体采用适应性的认知与归因策略(例如高成功预期和极少与任务无关的行为), 而扩散/逃避风格组的个体却依赖于非适应性的归因策略(例如找借口)。

另外, 早期一些资料(Berzonsky, 1990; Berzonsky & Ferrari, 1996)显示使用信息风格的个体偏爱理性分析的信息加工方式, 而近期一些研究(Berzonsky, 2004a, 2008a)又进一步发现这些个体在处理同一性及个人问题时既依赖于理性的又依赖于自动的推理方式。扩散/逃避风格与理性加工方式存在负相关而与直觉加工方式存在正相关(Berzonsky, 2008a), 这与之前的发现——持该风格的个体较为情绪化, 不太注重理性思考与逻辑性(Berzonsky, 1990, 2004a)——是一致的。规范风格与直觉加工方式存在正相关(Berzonsky, 2008a), 这与认为持该风格的个体会相对自动地内化与采取重要他人和同类群体赞同的价值观、标准和规章制度等的观点(Berzonsky, 1990; Soenens et al., 2005)是一致的。此外, Berzonsky 的研究(2008a)还显示同一性风格在两种推理方式与同一性形成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应对策略的差别也主要存在于信息风格与扩散/逃避风格之间。研究发现信息风格与适应性的应对策略(也就是解决问题和寻求社会支持的策略)相关, 而扩散/逃避风格与非适应性的应对策略(也就是逃避、幻想等情绪化的应对策略)相关(Berzonsky, 1992; Berzonsky et al., 1999)。较早的一些研究显示规范风格与寻求社会支持, 同时也与非适应性的应对策略(例如逃避)存在相关(Berzonsky, 1992; Berzonsky et al., 1999), 而Soenens等人的研究则显示出相反的结果, 规范风格组也倾向于使用指向问题的应对策略, 它更接近于信息风格组而非扩散/逃避风格组(Soenens et al., 2005), 二者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Berzonsky (2008b)还考察了同一性风格与防御机制类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信息风格与通过认知策略控制焦虑和威胁的防御机制相关, 规范风格与通过否认、扭曲等手段不让自己意识到威胁性的观点和信息的防御机制相关, 扩散/逃避风格则与敌对他人和自己等非适应性的防御策略相关。

还有研究(Berzonsky & Luyckx, 2008)考察了不同风格个体向内的自我探索过程。结果显示信息风格同适应性的自我反省和对内部状态的觉知成正相关, 扩散/逃避风格与对内部状态的觉知成负相关, 与非适应性的自我反刍成正相关, 规范风格与自我反刍成正相关。

以上研究均显示信息风格与积极、适应性的社会认知策略相关, 扩散/逃避风格与逃避、非适应性的策略相关, 规范风格则处于两者中间。信息风格与规范风格都与坚定的目标、投入、方向和目的感以及相对有效的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 当环境或情境发生变化, 青少年个体需要安排自己的事情, 监控自己的行为, 更多地承担个人责任时, 规范风格的个体就会变得较为不适应。

通过以上发现, 我们可以预期信息风格与扩散/逃避风格在适应性的心理功能方面的巨大差异会触及多个生活领域。研究已经发现, 扩散/逃避风格的青少年很有可能出现大量的行为与个人问题, 包括较差的同伴关系、学业困难、低自尊、毒品使用与酗酒问题、抑郁反应、神经质和饮食与行为失调等等(Adams et al., 2001;

第18卷第4期同一性风格: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的新视角 -695-

Berzonsky, 2004a; Berzonsky & Kuk, 2000; Nurmi, Berzonsky, Tammi, & Kinney, 1997)。

2.2.2 持有传统保守的观念与开阔灵活的思维

研究表明, 信息风格与规范风格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系列有关经验开放程度的社会认知变量方面。同Berzonsky的模型相一致, 持信息风格的青少年显示出对于自己和个人同一性方面信息以及对于信息总体上高水平的开放性(Duriez, Soenens, & Beyers, 2004)。Soenens等人(2005)的研究也发现信息风格与封闭需要、偏见和保守主义均成负相关。与此相反, 持规范风格的青少年显示出对结构与封闭的高度需要, 他们对于个人和同一性的信息以及其他各类信息总体上均表现出封闭的态度, 对价值观、行为和思想观念表现出低度开放性(Duriez et al., 2004)。Soenens等人(2005)的研究也证实该风格与偏见和保守主义成正相关。此外, 具有规范风格的青少年倾向于使用曲解事实的防御机制(Berzonsky et al., 1999)。当遇到冲击自己观念的信息时, 这些青少年还会采用一种假设维持策略, 也就是用一种确定性的偏见保护自己的假设不被评价(Berzonsky, 1999)。以上这些研究均证实具有信息风格的个体对信息持开放态度, 而具有规范风格的个体对可能威胁其核心价值观与信念体系的信息则持封闭态度。

2.3 同一性风格与心理健康、幸福感

Erikson认为成功的同一性形成是与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相联系的(Vleioras & Bosma, 2005)。已有的研究考察了同一性风格与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关系, 但结论却不太一致。其中一些研究主要考察了同一性风格与各种适应性和非适应性行为方面的指标以及幸福感的负性指标之间的关系。例如White等人发现扩散?逃避风格的个体比其他两种风格的个体依附性更强, 并且更为悲观(Phillips & Pittman, 2007)。Nurmi等人(1997)发现扩散?逃避风格与较高水平的抑郁症状相关。以上研究均显示扩散?逃避风格与个人幸福感和积极的发展结果是相悖的。Nurmi等人的研究(1997)显示了信息化风格与幸福感的各项指标, 例如成功应对压力与焦虑、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经验的开放性成正相关, 而与焦虑的消极影响、对幻想的依赖、情绪逃避等成负相关。另一方面, 扩散?逃避风格则与自尊、同伴关系质量、学业成就等成负相关, 而与焦虑的消极影响、情绪逃避、抑郁反应等成正相关。总的说来, 信息风格与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成明显的正相关, 而扩散/逃避风格则与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成明显的负相关, 规范风格与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则不甚清晰。它与幸福感的不同侧面或成正相关, 或成负相关(Berzonsky, 1990, 1992)。

Vleioras和Bosma的研究(2005)只证实了扩散?逃避风格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负相关。他们的研究考察了同一性风格与整体的心理健康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 避免应对同一性问题与较低的心理幸福感相联系, 而不论个体如何应对同一性问题, 只要应对就与较高的心理幸福感相联系。这可能由于此研究考虑了承诺的作用。Berzonsky的研究(2003)也显示, 承诺在同一性风格与幸福感的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Phillips 和Pittman (2007)研究了同一性风格与青少年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扩散?逃避风格的被试与信息风格和规范风格的被试相比较, 自尊、乐观和效能感较低, 而无望感、违法态度得分较高。信息风格与规范风格在这些因变量上没有显著差异。这里可能存在的一个原因是个体并未遇到同一性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冲突。如果这种冲突出现, 则两种风格的个体在心理幸福感方面就会出现差异。Berzonsky (1990)的理论认为, 信息风格对于个体的同一性形成以及心理社会功能总体上是有助益的。与这一观点一致, 研究发现信息风格与同一性巩固(Berman, Schwartz, Kurtines, & Berman, 2001)、个人主动性(Berzonsky & Kuk, 2000)、自尊(Nurmi et al., 1997)等存在正相关。由此可以认为, 对于同一性巩固和幸福感而言, 信息化风格更为可取。然而, 另外一些研究却显示信息化风格与幸福感的一些指标(例如抑郁症状和自尊)之间并没有显著相关(Passmore et al., 2005; Vleioras & Bosma, 2005)。基于以上不一致的研究发现, Luyckx等人(2007)考察了大学生的因果定向及认知定向在信息风格和同一性巩固及幸福感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在高自主性和高自我反省的条件下, 信息风格对于同一性承诺、同一性整合、抑郁症状和自尊感才是最理想的风格。因此未来研究应进一步从理论上确定同一性风格与心理健康、幸福感之间的调节变量。

-696-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

2.4 同一性风格与学业表现

研究者们考察了不同同一性风格的个体在学业表现上的差异。研究证实不同同一性风格的个体间不存在智力方面的显著差异(Berzonsky & Ferrari, 1996; Berzonsky & Kuk, 2005)。Berzonsky 和Kuk (2000)发现信息风格与建立教育目标和发展学业自主性存在正相关; 扩散?逃避风格与这两项学生发展任务成负相关; 规范风格的大学生更具有目标定向,与建立教育目标存在正相关, 然而他们在建立学业自主性这一发展任务上与信息风格存在显著差异。这意味着在组织良好的教育环境中他们可能与信息风格的个体表现一样成功, 但是在强调独立性与自主学习的环境中, 学业自主性的相对缺乏就会置其于不利之地。其他研究(Berzonsky & Kuk, 2005; Boyd, Hunt, Kandell, & Lucas, 2003)也发现信息和规范风格与学业成功预期成正相关, 而扩散?逃避风格的学生则报告自己缺乏清晰的学业目标, 预期自己达不到学业要求, 并很难管理与计划自己的时间。方向感与自主性的缺乏加上非适应性的认知与应对策略使得该风格的学生很容易遇到学业与适应困难。Berzonsky和 Kuk的研究(2005)发现在学习同样课程的情况下, 信息风格量表上得分较高的学生比扩散?逃避风格的学生学业成绩更好, 规范风格与学业成绩没有直接相关。然而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同一性风格与学业表现之间的相关至少部分是由学业自主性水平中介的。Soenens 等人的研究(Soenens, Berzonsky, Vansteenkiste, Beyers, & Goossens, 2005)也显示信息风格与自主因果定向成正相关, 而扩散?逃避风格的学生则采取非个人因果定向, 他们不相信自己能够有效控制管理自己的行为。规范风格与控制因果定向成正相关, 持该风格的个体根据外部控制与约束来组织自己的行为。

2.5 性别及年龄差异

大量研究发现, 男女两性在有关同一性形成的大多数方面均不存在差异, 但也有一些研究发现了同一性风格存在性别差异, 比如男性的扩散?逃避得分高于女性(Berzonsky, 2008a, 2008b; Soenens, Berzonsky et al., 2005), 而女性更多使用信息风格(Phillips & Pittman, 2007)或规范风格(Soenens, Berzonsky et al., 2005)。还有研究(Berzonsky, 2008b)发现了同一性风格与年龄之间的交互作用, 比如信息风格的得分与年龄成正相关, 而扩散?逃避风格的得分则与年龄成负相关。另一项研究(Berzonsky, 2008a)发现年龄较大的被试在信息风格上得分较高, 规范风格的得分则较低。Phillips和Pittman的研究(2007)所报告的中学生中扩散?逃避风格所占的比率要高于其他研究所报告的大学生中该风格的比率。

3 研究的意义与展望

3.1 同一性风格问题研究的意义

首先, 青少年同一性风格的相关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研究意义。同一性是一个多侧面的构念, 包含着过程、结构、功能、情境及内容等多个相互依存的维度(Berzonsky, 1992)。仅仅使用同一性状态范式对其进行研究显然存在很大局限。而Berzonsky提出的同一性社会认知加工过程模型及同一性风格理论则提供了一种解释同一性问题的新框架、新视角。不同的同一性风格是形成不同同一性状态的一个基础, 深入研究同一性风格问题并将其与同一性状态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无疑可以使同一性理论更加充实、明晰。

此外, 该问题的研究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研究者们对于通过有效地干预同一性形成过程来促进青少年同一性的健康发展越来越感兴趣, 而发展可操作的、有效的干预措施又需要更深入、具体地了解同一性的形成过程。青少年同一性风格的研究充实了有关同一性形成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以及青少年同一性健康发展的理论研究, 同时也为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教育干预提供了理论指导。由于同一性状态主要由个体的承诺水平决定, 相比之下, 青少年的同一性社会认知加工风格更易改变(Soenens et al., 2005),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认知干预等手段来帮助在不同情境中由于采取非适应性的同一性风格而遇到问题的个体, 使其走上更加积极、健康的良性发展轨道。

3.2 问题与展望

首先, 目前绝大多数研究均采用自我报告的

受到了共同方法变异及自利倾向、记忆偏差等的影响。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考虑结合更多样的方法(例如观察法、实验法等)并从多种渠道收集更接近真实情况的数据。同一性风格问卷也需要不断的修订使之具备更好的心理测量特性。同时, 大

第18卷第4期同一性风格: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的新视角 -697-

多数研究数据都是同时获得的, 因此未来需要更多地使用追踪研究和变量间的交叉滞后研究设计从发展角度解释研究结果, 并进一步了解同一性加工风格从青少年到成年的一般发展过程、稳定性以及个体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等等问题。此外, 为了更深入细致地了解青少年同一性的形成过程及相关因素, 质化研究的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 多数研究选取的被试均为处于青少年晚期的白人大学生, 这限制了相应研究结果的推广性。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青少年早期、中期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个体以及非白人群体的同一性风格问题, 从而验证并丰富同一性风格理论。

再次, 有关同一性风格的研究主要是在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进行的。其中有研究(Berzonsky et al., 1999; Vleioras & Bosma, 2005)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的同一性风格问题, 并发现在某些情境下确实存在一些文化间的差异。然而, 有关同一性风格的跨文化比较研究还很缺乏。关于不同文化背景下, 特别是东西方国家以及不同群体中青少年的同一性风格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跨文化和跨群体比较研究。

最后, 许多研究者都提出可以通过认知疗法等手段对青少年个体的同一性风格加以干预, 但目前还未见相关的干预性研究。根据已有的研究发现, 我们可以假设, 认知干预等手段可以指导青少年个体的同一性形成过程, 帮助他们采取更为适宜、有效的同一性风格来处理同一性相关问题。那些由于采取扩散?逃避风格而可能出现不良发展结果的青少年就最有可能从有目的的干预措施(例如鼓励有意义的探索、积极地做出决定、解决问题、设立目标和延迟满足等活动)中受益。此外, 通过鼓励探索、自主等措施促进规范风格的个体在需要的情境中更多地采取信息风格, 他们就可能以一种更加开放、无偏见的态度或更独立的方式来对待同一性问题。因此, 未来应加强相关的干预性研究, 使同一性风格理论真正具有现实意义。

致谢:作者衷心感谢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Cortland的Michael D. Berzonsky博士提供的文献资料和疑难解答。

参考文献

王树青, 陈会昌, 石猛. (2008).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

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权威性、同一性风格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2), 65–72.

王树青, 张文新, 张玲玲. (2007).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1), 59–65.

Adams, G. R., Berzonsky, M. D., & Keating, L. (2006). Psychosocial resources in first-year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role of identity processes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5, 81–91.

Adams, G. R., Munro, B., Doherty-Poirer, M., Munro, G., Petersen, A. M. R., & Edwards, J. (2001). Diffuse/ avoidance, normative, and informational identity styles: Using identity theory to predict maladjustment. Ident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and Research, 1, 307–320.

Berman, A. M., Schwartz, S. J., Kurtines, W. M., & Berman, S. L. (2001).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in identity formation: The role of style and competenc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4, 513–528.

Berzonsky, M. D. (1989). Identity style: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4, 268–282.

Berzonsky, M. D. (1990). Self-construction over the life-span: A process perspective on identity formation. In G. J. Neimeyer & R. A. Neimeyer (Eds.), Advances in personal construct psychology (Vol. 1, pp. 155–186). Greenwich, CT: JAI Press.

Berzonsky, M. D. (1992). Identity style and coping strateg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0, 771–788.

Berzonsky, M. D. (1999). Identity styles and hypothesis- testing strategie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9, 784–789.

Berzonsky, M. D. (2003). Identity style and well-being: Does commitment matter? Ident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and Research,3, 131–142.

Berzonsky, M. D. (2004a). Identity processing style, self-construction, and personal epistemic assumptions: A social-cognitive perspective.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 303–315.

Berzonksy, M. D. (2004b). Identity style, parental authority, and identity commitment.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3, 213–220.

Berzonsky, M. D. (2008a). Identity formation: The role of identity processing styl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4, 643–653. Berzonsky, M. D. (2008b). Identity processing style and defense mechanisms. Polis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39,

1–7.

Berzonsky, M. D., Branje, S. J. T., & Meeus, W. (2007). Identity processing style, psychosocial resources, and adolescents’ perceptions of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27, 324–345.

-698-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

Berzonsky, M. D., & Ferrari, J. R. (1996). Identity orientation and decisional strategi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 597–606.

Berzonsky, M. D., & Ferrari, J. R. (2009). A diffuse-avoidant identity processing style: Strategic avoidance or self-confusion? Ident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and Research, 9, 145–158.

Berzonsky, M. D., & Kuk, L. S. (2000). Identity status, identity processing style, and the transition to university.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15, 81–98.

Berzonsky, M. D., & Kuk, L. S. (2005). Identity style, psychosocial maturity,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9, 235–247. Berzonsky, M. D., & Luyckx, K. (2008). Identity styles, self-reflective cognition, and identity processes: A study of adaptive and maladaptive dimensions of self-analysis. Ident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and Research, 8, 205–219.

Berzonsky, M. D., Nurmi, J., Kinney, A., & Tammi, K. (1999). Identity processing style and cognitive attributional strategie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 across different contexts.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3, 105–120.

Berzonsky, M. D., Soenens, B., Smits, I., Luyckx, K., & Goossens, L.(2007). Revised Identity Style Inventory (ISI-4). Unpublished test,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Cortland, Cortland, NY.

Boyd, V. S., Hunt, P. F., Kandell, J. J., & Lucas, M. S. (2003).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ntity processing style and academic success i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4, 155–167.

Duriez, B., Soenens, B., & Beyers, W. (2004). Personality identity styles and religiosity: An integrative study among late adolescents in Flanders (Belgiu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2, 877–910.

Luyckx, K., Soenens, B., Berzonsky, M. D., Smits, I.,

Goossens, L., & Vansteenkiste, M. (2007). Information- oriented identity processing, identity consolidation, and well-bein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utonomy, self-reflection, and self-ruminat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3, 1099–1111.

Mathis, S., & Adams, G. R. (2004). Family climate and identity style during late adolescence. Ident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and Research, 4, 77–95. Nurmi, J. E., Berzonsky, M. D., Tammi, K., & Kinney, A. (1997). Identity processing orientation,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strategies and well-be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1, 555–570.

Passmore, N. L., Fogarty, G. J., Bourke, C. J., & Baker-Evans, S. F. (2005). Parental bonding and identity style as correlates of self-esteem among adult adoptees and nonadoptees. Family Relations, 54, 523–534.

Phillips, T. M., & Pittman, J. F. (2007).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by identity styl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0, 1021–1034.

Smits, I., Soenens, B., Luyckx, K., Duriez, B., Berzonsky, M. D., & Goossens, L. (2008). Perceived parenting dimensions and identity styles: Exploring the socialization of adolescents’ processing of identity-relevant information.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1, 151–164.

Soenens, B., Berzonsky, M. D., Vansteenkiste, M., Beyers, W., & Goossens, L. (2005). Identity styles and causality orientations: In search of the motivational underpinnings of the identity exploration process.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 427–442.

Soenens, B., Duriez, B., & Goossens, L. (2005). Social– psychological profiles of identity styles: Attitudinal and social-cognitive correlates in late adolescenc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8, 107–125.

Vleioras, G., & Bosma, H. A. (2005). Are identity styles important fo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8, 397–409.

Identity Style: A New Perspective on Adolescents’ Ego Identity Study

LIU Nan1; ZHANG Ya-Ming2

(1 Faculty of Education,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2, China)

(2 Faculty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2,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focus of empirical research on ego identity has been turned from identity status to identity style. Identity style refers to reported preferences in the social-cognitive strategies used to engage or to avoid the tasks of constructing and maintaining a sense of identity, including the information style, the normative style, and the diffuse/avoidant style. Numerous investigations have examined the linkages between identity style and social-cognitive processing strategies, personality, parenting, well-be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etc. More diverse samples and measures are needed in future research.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s and interventions also need further development.

Key words: ego identity; identity style; information style; normative style; diffuse/avoidant sty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