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复习《劝学》《鸿门宴》过关小测

高职复习《劝学》《鸿门宴》过关小测
高职复习《劝学》《鸿门宴》过关小测

高职复习《劝学》《鸿门宴》过关小测

姓名:________座号:____成绩:____

一、填空题(每个1分,共10分)。

1、《劝学》的作者是,他是先秦__家学派的最后一位大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请用原文回答)。

2、《鸿门宴》选自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____的____体通史《____》。

3、按原文内容填空:

故不积跬步,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

________,朽木不折;________,金石可镂。

二、指出下列加黑词语古今意义的区别(每题2分,共12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3、用心一也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4、约为婚姻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5、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6、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三、无需判断词性,解释下列句中加黑的词语(每个1分,共14分)。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________,________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

3、度我至军中________

4、相去四十里________

5、冰,水为之而寒于水________

6、杀人如不能举________

7、金就砺则利________

8、吾令人望其气________

9、沛公起如厕________

10、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_______

1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________

1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_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下列加黑字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意思(每个2分,共18分)。A名词作状语B名词作动词C形容词作动词D形容词作名词

E动词作名词F数词作形容词G使动用法H意动用法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________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_______

4、用心一也()________

5、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________

6、吾得兄事之()________

7、籍吏民,封府库()________

8、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__

五、找出通假字,指出本字并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通__,解释为________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__通__,解释为________

3、张良出,要项伯__通__,解释为________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通__,解释为________

5、令将军与臣有郤__通__,解释为________

六、判断下列特殊句子的句式类型(每题2分,共18分)。

A判断句B定语后置C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D 被动句 E 省略句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吾属今为之虏矣

()4、沛公安在

()5、为击破沛公军

()6、此亡秦之续耳

()7、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8、客何为者

()9、长与臣

七、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每题3分,共18分)。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竖子不足与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加题:

以第六题中的一个句子为例,试分析定语后置或者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的判断过程,答完整者加10分。

《孙权劝学》过关测试卷(含答案)

《孙权劝学》过关测试卷 班别:姓名:学号: 请62班的学生仔细答题,祝你考得优秀!满分:100分,85分为优秀。一基础知识(44分) 1字词积累(29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 卿.()邪.()孰.()遂.()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通(),意思是()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2分) 卿.今当涂 ..: )..掌事(卿.:)(当涂 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务: ..) 孤常 ..) ..读书我,(孤.:)(常: 见往事 ..耳(见:往事:耳:) 蒙乃.始就学(乃:) 及.鲁肃过.寻阳(及:)(过:) 卿今者才略 ..(才略:) 非复 ..吴下阿蒙(非复:) 即更.刮目相待(更:) 大兄 ..之晚乎(大兄:)(见事:)..何见事 (4)古今异义(8分) 治经为博士 .. (古义:今义:) 见往事 ..耳(古义:今义:) 但.当涉猎(古义:今义:) 及鲁肃过.寻阳(古义:今义:) 即更.刮目相待(古义:今义:) 2 填空。(15分) (1)《孙权劝学》选自()(朝代)()《》 编纂的一部(),其目的是“观古今之通变,明治乱 之得失”。4分 (2)成语“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 4分

这一成语的意思是:2分 (3)成语“刮目相待”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 。 3分 这一成语的意思是:2分 二阅读理解56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5分)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分)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分)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5分) 2 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5分) 3 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5分) 4 孙权是如何劝说吕蒙的?(用原文回答)(5分) 5 你知道哪个成语出自这个故事吗?写出来并解释。(5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4孙权劝学》教案【优】

4孙权劝学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成语。 2.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3.分析人物对话,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4.认识开卷有益的道理,重视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一、导入新课 三国鼎立时期,英雄辈出,刘备、曹操、孙权可谓水火不容,但是,曹操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能让对手如此赞叹,可见孙权非同一般。孙权手下有员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孙权信赖。可是他就是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现在孙权又来劝说了,今天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孙权劝学》。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读译课文,理解文义 1.作者作品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

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2.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和通假字。 卿.(qīng)岂.(qǐ)涉.猎(shè)孰.(shú)遂.(suì) (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疏通文意,理解重点文言词语。 当涂:当道,当权。 辞:推托。 及:到,等到。 才略:才干和谋略。 涉猎:粗略地阅读。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 更:重新。 4.帮助学生梳理出重点文言现象。生边梳理边完成,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整理笔记。 三个字音:当、为、更。 这几个都是多音字。“当涂”意即“当道,当权”,应读作dāng;“但当涉猎”的“当”作“应当”讲,也应读作dāng。“为博士”“自以为”中的“为”都作动词,读wéi。“即更……”句中的“更”释为“重新”,具有动词意味,读gēng。 三个多义词:事、以、见。 “掌事”之“事”,可当“事务”讲,含有一定的“责任”;“往事”之“事”,即“事件、事情”。“以”,在“以军中多务”中作介词“用”;在“自以为大有所益”中与“为”组成“认为”。“见”在“见往事耳”和“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分别为“了解”与“知晓”的意思。 三个古今异义词:治、博士、但。 “治”,古指研究,今为治理;“博士”,古指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为学位最高一级;“但”,古义为只,只是,今为转折连词。 三个句末语气词:邪、耳、乎。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句末的“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见往事耳”,句末的“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句末的“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三个称谓:孤、卿、大兄。 古时王侯自称“孤”,孙权即是。古代君王对臣子、朋友以及夫妇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为“卿”,前者如孙权称吕蒙,后者如鲁肃称吕蒙。“大兄”即长兄,文中是吕蒙对朋友辈鲁肃的敬称。 三个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士别三日”即读书人分别后三天,或说是有道德和才能的人相隔了一段时间,特指有了明显的长进。一般与“刮目相看”连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褒奖久违的友人有能耐或者本事大等等。“刮目相待”即用新的眼光看待,也作“刮目相看”。 三个古汉语句式:非复、何见事。 “非复吴下阿蒙”译作“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是个判断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作“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何见事”即“见何事”,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是个倒装句。

鸿门宴知识点总结

《鸿门宴》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二、1.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通“彩”,颜色 2.距关,毋内诸侯/毋从俱死也/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距,通“拒”,把守;毋,通“无”,不要;内,通“纳”,接纳,进入。 3.张良出,要项伯通“邀”,邀请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违背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早些 6.令将军与臣有却通“隙”,隔阂,嫌怨 7.因击沛公于坐/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座”,座位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通“否”,否则,不这样 9.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通“骖” 二、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出入:偏义复词——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表示意义,另一个陪衬,此处偏在“入”。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存亡”,偏在“亡”。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以南。今义:分别指河北省和河南省。 5.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 6.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古义:不超过。今义:用在后半句的开头,表示转折,对上半句话加以限制或修正。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沛公军霸上/还军霸上/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驻扎 2.沛公欲王关中/秦地可尽王也称王 3.亡去不义/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恪守信义 4.籍史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登记 5.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6.若入前为寿上前 7.刑人如恐不胜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 8.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二)名词作状语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项伯复夜去在夜晚 2.吾得兄事之像兄长一样 3.日夜望将军至在白天在黑夜 4.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5.头发上指向上 6.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已去,间至军中从小路 (三)形容词作名词 1.此其志不在小小的方面

鸿门宴练习题答案版

《鸿门宴》复习题 一、选择题 6、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8、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到达鸿门向谢罪项羽,认为自己不居功,两人有了隔阂是因为小人从中作梗,讨好项羽的同时还除了内患,突出了刘邦老谋深算、随机应变的人物特点。 B、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目的是向项羽表明自己的忠心。 C、范增有远见,认为如果不借此机会杀了刘邦,以后就会成为刘邦的阶下囚了,但项羽却为人心肠太软,下不了手,所以就与项庄合谋要借舞剑杀了刘邦。 D、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但项羽不加制止。可以看出他是不主张杀死刘邦的,反映项羽胸无城府、优柔寡断、刚愎自用。 9、选出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c)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 A.沛公则置车骑//置之坐上 B.乃令张良留谢//则与斗卮酒,哙拜谢 C.樊哙从良坐//因击沛公于坐 D.毋内诸侯//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12、下列句子的句式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A ) A.大王来何操 B.亚父者,范增也 C.得复见将军于此 D.若属皆且为所虏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让:谦让。 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督过:责备。 C.大王来何操操:拿,携带。 D.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再拜:第二次拜。 二、翻译填空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作者是司马迁,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鸿门宴》就是节选自项羽本纪。它被鲁迅评论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孙权劝学》测试题答案 (1)

初二《孙权劝学》练习题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______ _》。此书是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 2.司马光,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3.“治经”中的“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邪()即更.() 三、划分朗读的节奏: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四、找出句子中古今义不同的词,并解释。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今: 五、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权谓吕蒙曰谓: 2.卿今当涂掌事今:当涂: 3.蒙辞以军中多务辞:以: 4.自以为大有所益以为:益: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岂:治经:为: 邪: 6.但当涉猎但:涉猎: 7.见往事耳见:往事:耳: 8.孰若孤孰:若: 9.蒙乃始就学:乃:就: 10.及鲁肃过寻阳及:过: 11.卿今者才略才略: 12.非复吴下阿蒙非复: 13.即更刮目相待即:更:刮目: 14.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遂:而: 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七、回答问题: 1、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孙权劝学和吕蒙学有所成。 2、孙权劝吕蒙读书是因为吕蒙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但起初吕蒙以军中多务为理由加以推辞。(用原文填空) 3、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用原文填空) 4、表现吕蒙学习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有哪些?(用原文填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表现鲁肃敬才爱才,和吕蒙情投意合,也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惊人长进。 6、说说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善于说服别人,对部下要求严格 (2)吕蒙:虚心肯学,进步快,也很有幽默感。 (3)鲁肃:敬才爱才 7、写出本文出现的成语,并解释。 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浅薄。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心的眼光看待。 8、“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对部下要求严格的态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惊叹赞美的态度。 9、文中与“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0、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1)读书学习很重要。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11、写出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诗句、格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2、与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相照应的成语:开卷有益

人教版语文初一下:4孙权劝学(2017)

4孙权劝学 01积累运用 1.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卿()涉()孰() 遂() 岂()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 ..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但当涉猎 ..() (4)见往事 ..耳() (5)自以为 ..大有所益() (7)及.鲁肃过寻阳() (6)蒙乃.始就学() (8)即更.刮目相待() (9)大兄何见事 ..之晚净()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 (2)卿言多务,孰若孤? 译文: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比喻人学识尚浅。() (2)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6.对加点词的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 B.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古时王侯的自称) C.非复吴下阿蒙 ..。(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D.大兄 ..何见事之晚乎!(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7.班里举行了《孙权劝学》课本剧表演活动,以下是课本剧的一个片段,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金碧辉煌的大殿里。孙权坐在龙椅上,。(填写人物神态) 孙权:(自言自语)。(设计独白) 吕蒙:(从门外大步进入大殿,跪下)大王,不知您找微臣有何事? 孙权:爱卿,今天孤找你是想劝你读书! 吕蒙:主公您有所不知,我哪有空啊? 孙权:你事务有我多吗?我常常看书,觉得挺有收获。 吕蒙:(不住地点头)(设计人物语言) 8.学完《孙权劝学》一文后,某校七年级(6)班决定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60字左右) 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诗书,则有豪放之气。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 你的帖子: (3)假如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几句话劝说妈妈。(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不超过100字) 02课内精读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经为.博士邪(为:成,当) B.蒙辞以军中多务.(务:事务) C.见.往事耳(见:了解) D.但.当涉猎(但:然而,却) 10.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 (2)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译文: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文: 11.用原文回答。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2)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鸿门宴》知识点自测试题

《鸿门宴》知识点自测试题 设计人:茹清平 1 2 3 4 5 二、成语典故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3、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三、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时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4、沛公……约为婚姻 5、亡去不义 6、所以谴关守将者…… 7、而听细说 四、词类活用(请在原句中划出活用的词) (一)名词作状语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2、吾得兄事之 3、头发上指 4、常以身翼蔽沛公 5、道芷阳间行 6、间至军中 7、持剑盾步走 (二)名词作动词 1、沛公军霸上 2、籍吏民,封府库 3、范增数目项王 4、道芷阳间行 5、刑人如恐不胜 6、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7、若入前为寿 8、沛公欲王关中 9、秦地可尽王也 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三)一般动词的使动用法 1、项伯杀人,臣活之 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4、拔剑撞而破之 (四) 动词作名词:此王秦之续耳 (五) 形容词作名词: 1、君安与项伯有故? 2、此其志不在小 (六) 形容词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 五、特殊句式(口头翻译) (一)判断句 1、亚父者,范增也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4、所以谴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6、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7、此天子气也 8、此亡秦之续耳 9、此其志不在小 10、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1、籍何以至此? 2、沛公安在? 3、大王来何操? (2)介词结构后置句 1、具告以事 2、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物 3、得复见将军于此 4、因击沛公于坐 5、长于臣 6、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三)被动句 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若属今为之虏矣 (四)固定句 1、孰与君少长? 2、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3、军中无以为乐 4、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孙权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测试题 姓名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是_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 2.司马光,_ ________(朝代)___ _______家、__ _________家。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 遂.()邪.()即更.() 三、划分朗读的节奏: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四、找出句子中古今义不同的词,并解释。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五、重点字词解释 1、卿今当涂掌事()(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 3、治经() 4、但当涉猎()( ) 5、见往事/耳()( ) 6、蒙乃始就学() 7、及鲁肃过寻阳()() 8、卿今者才略() 9、即更/刮目相待()() 10、与蒙论议() 11、孰若( ) 12、非复( ) 1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六、一词多义 就蒙乃始就学 指物作诗立就 但当涉猎 当卿今当涂掌事 可不可不学 皆有可观者 辞旦辞爷娘去 蒙辞以军中多务见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七、回答问题: 1、文章写两件事是和。 2、孙权劝吕蒙读书是因为吕蒙,但起初吕蒙以为理由加以推辞。(用原文填空) 3、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用原文填空) 4、表现吕蒙学习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有哪些?(用原文填空) 5、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6、说说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 (2)吕蒙: (3)鲁肃: 7、写出本文出现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8、“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的态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的态度。采用了的手法来证明。 9、本文主要写。采用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10、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11、写出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诗句、格言: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梳理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梳理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全部) 良乃入,具告沛公(“具”通“俱”,全部)— 3.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4.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5.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6.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7.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则) 二、古今异义 1.范增说项王曰(说:古义:劝说,劝告;今义:说话。) 2.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3.亡去不义(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固:古义:本来;今义:坚固。) 5.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古义:交往;今义:游玩,游览。) 6.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寿:古义:敬酒并祝人长寿;今义:祝寿。 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7.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8.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9.公敢入乎(敢:古义:能够;今义:有勇气、有胆量做某事。) 10.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谢:古义:谢罪,道歉;今义:感谢。) 11.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古义:现在别人;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1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北:古义:黄河以北;今义:指河北省。 河南: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指河南省。) 13.而听细说(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 1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鱼肉:古义:鱼和肉;今义:鱼的肉。) 15.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走:古义:逃跑;今义:步行。) 16.再拜献大王足下(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三、词类活用 1.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称王。) 秦地可尽王也(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称王。) 3.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 4.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与……交好。) 5.项伯乃夜驰之公军(夜:名词作状语,连夜。) 6.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词用作名词,危急之事。) 7.亡去不义(义:名词用作动词,合于义。)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义:名词用作动词,合于义。) 8.君安与项伯有故(故:形容词用作名词,老交情。) 9.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 10.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1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触,沾染。) 12.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造册。) 13.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1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动词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15.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言:名词用作动词,告诉。) 16.范曾数目项王(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示意。)

《鸿门宴》同步测试

《鸿门宴》同步测试 一、课内阅读(86分)(一)阅读文章第一段,完成1-5题。(19分)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3分,每3字1分)①沛公欲王()关中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③范增说()项羽曰④好()美姬⑤皆为()龙虎⑥未得与项羽相()见⑦使子婴为相()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分,每词0.5分)①旦日飨士卒()②范增说项羽曰()3.解释下列多义词。(7分,每空0.5分)⑴军①沛公军霸上() ②为击破沛公军()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④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⑵相①未得与项羽相见 ()②使子婴为相()⑶为①为击破沛公军()②皆为龙虎()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⑷在①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②此其志不在小()34567891011131415 2019-09-10 一、课内阅读(86分)(一)阅读文章第一段,完成1-5题。(19分)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 1.给下

4 孙权劝学-学案

4 孙权劝学 一、自主学习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2)但.()当涉猎 (3)见.()往事耳(4)自以为 ..()大有所益 (5)及.()鲁肃过寻阳(6)即更.()刮目相待 (7)蒙乃.()始就学(8)权谓.()吕蒙曰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2)见往事耳 往事: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3)但当涉猎 但: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4)孰若孤 孤: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分别用成语造句。 ①比喻人学识尚浅。()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语段 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三国志·吕蒙传》节选)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过:(2)诣:(3)就:(4)悉: 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3.句子翻译 (1)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译文: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译文:

(完整版)鸿门宴练习题

《鸿门宴》练习题 一、选择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姬(jī)鲰生(zōu)以飨士卒(xiǎng)按剑而跽(jì) B.樊哙(kuài)卮酒(zhī)瞋目视之(chēn)目眦尽裂(cì) C.玉玦(jué)参乘(shèng)切而啖之(dàn)不胜桮杓(bēi) D.刀俎(zǔ) 彘肩(zhì) 戮力攻秦(lù) 从百余骑(jì) 2.选出有三个通假字的一项( ) A.①距关,毋内诸侯②皆为龙虎,成五采 B.①张良出,要项伯②令将军与臣有郤 C.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②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①沛公奉卮酒为寿(敬酒并祝健康长寿)②约为婚姻(儿女亲家) B.①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去、进来)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意外的变故)C.①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黄河以北)②沛公不胜杯杓(经受不起) D.①范增数目项王(多次使眼色)②竖子不足与谋(不值得) 4.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起,立而饮之②拔剑切而啖之 B.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②客何为者 C.①樊哙覆其盾于地②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D.①因之于饥馑②不如因善遇之 5.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沛公军霸上B、沛公欲王关中C.籍吏民,封府库D.吾得兄事之 6.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范增数目项王B.常以身翼蔽沛公C.刑人如恐不胜D.道芷阳间行 7.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项伯杀人,臣活之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C、拔剑撞而破之D.秦地可尽王也8.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秋毫不敢有所近 A.素善留侯张良B.此其志不在小C.君安与项伯有故D.头发上指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军中无以为乐D.毫毛不敢有所近 10.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为击破沛公军B.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C.毋从俱死也D.欲呼张良与俱去 11.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本文。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二、填空训练 1.将下面的文学文化常识补充完整。 (1)司马迁,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夏阳(现在陕西省韩城南)人。与同时期的合称“文章两司马”。 (2)《》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二十四史”的开篇,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 2.根据原文,填写上句或下句。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完整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完整) 帅本明整理 一、注音 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 鲰(鲰,zōu,卑微,浅陋) 生说(读“shuì“劝告,劝诫)我曰奉卮酒为寿(卮zhī,酒器)戮(戮,lù联合,一同) 力瞋(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 目目眦(眦,zì眼角)尽裂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 彘(彘,zhì,猪) 肩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不胜杯杓(胜古读shēng,桮bēi,杓sháo,杓,同“勺”,酒器) 沛公欲王关中(王wàng,称王)沛公参乘(shèng) 奉卮酒为寿(祝酒)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亡去不义(逃跑)沛公起如厕(到,往) 请往谓项伯(请允许我)礼不辞小让(辞:回避让:责备)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罪)再拜献大王足下(献两次)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 若入前为寿(你) 二、通假字 1.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①距,通“拒”,把守。②毋,通“无”,不要。

③内,通“纳”,接纳,进入。 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 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 8.令将军与臣有却。却,通“隙”,隔阂,嫌怨。 9.秋豪不敢有所近。豪,通“毫”。 10.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采,通“彩”,颜色。 1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通“俱”,全部。 12.坐,通“座”,座位。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②因击沛公于坐 1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古时乘车。 14、沛公奉卮酒为寿(“奉”通“捧”) 三、词类活用 1. 沛公军霸上。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完整版)《鸿门宴》练习题及答案

《鸿门宴》练习题及答案 【识记与理解】 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鲰(zōu)生美姬(jī)飨(xiǎng)士卒要(yāo)项伯 B、玉玦(qué)瞋(chēng)目目眦(cī)尽裂孰与君少长(cháng) C、戮(lù)力刀俎(zǔ)与臣有郤(xì)按剑而跽(jì) D、樊哙(kuài)姓靳(jìn)置车骑(jì)奉卮(zhī)酒为寿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叔父)沛公起如厕(去,往)窃为大王不取也(私下里) B、乃令张良留谢(感谢)其意常在沛公(神情,神态)大王来何操(品德,品行) C、若属皆且为所虏(辈,群)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亡去不义(逃跑) D、度我至军中(估计)不胜杯杓(能承担,能承受)孰与君少长(和……相比,哪一个……) 3、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 D、备他盗之出入于非常也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勿内诸侯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令将军与臣有郤 D、杀人如不能举 5、下列句子与“为击破沛公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得复见将军于此 B、吾属今为之虏矣 C、竖子不足与谋 D、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按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沛公军霸上(2)范增数目项王(3)籍吏民,封府库(4)刑人如恐不胜(5)素善留侯张良(6)项伯杀人,臣活之 (7)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8)沛公欲王关中(9)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10)吾得兄事之 A、(1) (2)(3) (4) (8)/ (6) (7) (9)/ (5) /(10) B、(1) (2)(3) (4) / (6) (7) (9)/ (5) /(8) (10) C、(1) (2)(3) (4) / (6) (7) (8) (9)/ (5) (10) D、(1) (2)(3) (4) /(5) / (6) (7) (9) (8) /(10) 7、下列句子中与“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中的“因”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 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C、为山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樊哙覆其盾于地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B、客何为者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或师焉,或不焉 D、寿毕,请以剑舞籍何以至此 【阅读与鉴赏】 ◆课内阅读 (一)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

《孙权劝学》测试题答案

《孙权劝学》测试题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是 _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 2.司马光,_ ________(朝代)___ ________家、__ _________家。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邪()即更 ..() 三、划分朗读的节奏: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四、找出句子中古今义不同的词,并解释。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五、重点字词解释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治经() 4、但当涉猎(∕) 5、见往事耳(∕) 6、蒙乃始就学() 7、及鲁肃过寻阳()()

8、卿今者才略()9、即更刮目相待()()10、与蒙论议()11、孰若: 11、孰若: 12、非复: 1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六、一词多义 蒙乃始就学但当涉猎 就指物作诗立就当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旦辞爷娘去 可皆有可观者辞 蒙辞以军中多务 见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八、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七、回答问题: 1、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和。 2、孙权劝吕蒙读书是因为吕蒙,但起初吕蒙以为理由加以推辞。(用原文填空) 3、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用原文填空) 4、表现吕蒙学习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有哪些(用原文填空) 5、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6、说说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 (2)吕蒙: (3)鲁肃: 7、写出本文出现的成语,并解释。 8、“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的态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的态度。采用了的手法来证明。 9、本文主要写。采用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4.《孙权劝学》及答案

1《孙权劝学》练习 班级:姓名: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1.阅读文言文要注音字的读音,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②涉()③邪()④孰()⑤遂()⑥岂()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2分) ⑴卿.今当涂 ..掌事⑵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务.: ⑶孤岂.欲卿治经为为.⑷.蒙乃.始就学乃: ⑸孤常 ..读书孤.见:往事:耳: ⑺.及.鲁肃过.寻阳及:过:⑻.卿今者才略 ..才略: ⑼非复 ..吴下阿蒙非复:⑽即更.刮目相待 ⑾大兄 ..之晚乎大兄:见事: ..何见事 (4)古今异义(8分) 治经为博士 ..耳(古义:今义:过去的)..(古义: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见往事 但当涉猎(古义:今义:表转折的连词)即更刮目相待(古义:今义:更)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⑵蒙辞以军中多务。 ⑶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⑷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C.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答: 4、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 答: 5、孙权是如何劝说吕蒙的(用原文回答) 答: 6、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答: 7、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 8、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孙权:三国时吴国国君。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 吕蒙:吴国名将。知过能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鲁肃:吴国谋士。文人雅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9、人物的语言往往体现人物的语气和心理,请分析下列人物语言的作用。 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答: ⑵卿言多务,孰若孤 答: ⑶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答: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三、拓展阅读: 《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

浙江省平阳县第三中学高一语文 鸿门宴测试题 苏教版

浙江省平阳县第三中学高一语文鸿门宴测试题苏教版 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飨.(sūn)美姬.(jī)鲰.生(zōu) B.戮.力(lù)玉玦.(jué)樊哙.(kuài) C.刀俎.(zhǔ)跽.(jì)目眦.(zì) D.参乘.(chénɡ)啖.(dàn)瞋.目(chēn) 2、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飨:犒劳 B.秦时与臣游.游:游泳 C.沛公起如.厕如:到……去 D.刑人如恐不胜.胜:尽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距关,毋内诸侯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D.张良出,要项伯 4、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例:亚父者,范增也 A.得复见将军于此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此天子气也 D.吾属今为之虏矣 5、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今入关,财物 .. ..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时,…… ..也 D.沛公居山东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6、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礼不辞小让.让:谦让 B.度.我至军中度:估计 C.沛公则置.车骑置:置办,准备 D.会.其怒,不敢献会:遇上 7、下列各句中的“为”与“为击破沛公军”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何辞为? D.公为我献之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道芷阳间行”中的“道”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范增数目.项王 C.常以身翼.蔽沛公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9、下列句子与“大王来何操?”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B.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C.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王曰 D.沛公安在? 10、下列对人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一向待人傲慢,但在项羽面前谦词卑礼,惟恐有所不至,出来未辞而觉得于礼不合,表现了他能伸能屈的性格。 B.樊哙是一员有胆有识的武将,其劝说沛公及时脱身的一席话,足见其雄才韬略。 C.沛公也是一代枭雄,但是在西楚霸王面前,却也不免卑怯,因此,在发怒的项羽面前,带来的礼物也不敢拿出,只能在逃席后托张良转送。 D.项羽虽是西楚霸王,曾取得了赫赫战绩,但是他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最后终不免于失败。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