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学生数学计算中粗心的“毛病”

如何纠正学生数学计算中粗心的“毛病”
如何纠正学生数学计算中粗心的“毛病”

如何纠正学生数学计算中粗心的“毛病”

二年级邓晓娟计算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算得对,是学好数学的基本要求。你也许还不知道,由于小学四则运算不过关,不仅影响当前的学习成绩,还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的人可能不信,正是因为20以内的加减法不熟练,有的考生失去了关键的几分,使自己痛失升入大学的机会。由此看来,算得对并不是一个简单问题。大量材料说明,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计算的正确率反而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这是为什么呢?追本溯源,关键是小学的基础没有打牢,这不能不说是个严重的问题。有人说,影响计算正确率的原因是粗心,不是不会做。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的人粗心,有的人细心呢?我们认为归根结底还是个思维问题、智力问题。粗心的人往往思维不严谨、不全面、不深刻,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较差。你要想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就必须从思想上看到自己的不足。经过长期的研究,我认为出现计算方面的错误,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数学的基础知识没有学好,基本计算能力没有形成;二是缺乏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减少或消灭计算时的错误,我们觉得应该用“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我们建议同学们按如下几条来改改自己的毛病。

1. 抄题必对,先对后算。也就是说,抄题的时候,要先与原题进行核对,然后再进行计算。目的是谨防抄错数或抄错题。

2. 认真审题,思考周全。也就是说,拿过一道题,要仔细看看,认真想想:看看题目的内容和要求,数字的特点;想想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能否简算。尤其对四则混合运算,要做到层层审题。

3. 字迹清楚,书写整齐。也就是说,要把字写清楚,就是在草稿纸上写,也要写得工工整整。特别是小数点、进位点、退位点等都要书写清楚、醒目。算式要排列整齐、合乎规格。目的是谨防因字迹潦草而出现错误。

4. 细心检查,坚持验算。也就是说,做完题后,要细心地检查,看看结果是否合理,然后进行验算。验算绝不能摆样子,走过场。这是避免错误的关键一步。

5. 有错必改,引为戒鉴。也就是说,对错题一定要改正,还要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总结应记取的教训,找出防止错误的办法,绝不允许有未加改正的错题。

总之,粗心是小学生的通病,教师和家长一方面要重视,另一方面也不必过于担心,只要教给孩子自我反思和改正错误的方法,适当引导,孩子改正错误的过程也是探索成功的过程,随着他们身心发展,粗心问题是能克服的。

小学生计算出错现象成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出错现象成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现象,错误的形式也多种多样,这时常困扰着教师和学生。这些错误往往归结为粗心,不认真,仔细推敲这仅仅出现错误的部分原因。那么,学生计算失误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追其根源大致来自二个方面: 一、知识方面的原因 每一类计算总是和相对应的知识点紧密联系,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口算不准,方法不当将直接导致学生的计算失误,表现出计算基本功不扎实这个现状。 1、概念不清,算理不明。 数学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基础之上的。概念和算理是学生实行数学学习的重要依据。只有准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算理才能准确地实行计算。否则,无法依据法则、定律、性质、公式等实行准确的计算。 例如:计算除法时,学生如果对“占位”理解不够,就会出现545÷5=19,420÷2=21等这个类错误。在学习分数乘法后,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学生如果对分数加减法法则理解不准,就会出现1/2+1/3=2/5,分子相加得分子,分母相加得分母的怪异现象。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的使用是学生出错率较高的一个地方,对出现的错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基本上是对乘法分配律的使用不够清楚,就会出现25×(40+8) =25×40+8这样分配不到位的错误。此外,学生对“退位”,“进位”,“商不变性质”,“分数性质”,图形周长公式、面积公式、体积公式等理解不够,也会出现相对应的计算失误。 2、口算不准,方法不当。 计算的精准首先取决于口算的熟练度和准确性。20以内的加减,乘法口诀,以及100以内的乘除法口算是实行多位数计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也是分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任何一道乘除法笔算以及整数、分数、小数混合运算都能分解成一系列基本的口算。例如:327×43,大致能够分解为三步32 7×40=13080,327×3=981,13080+981=14061,还能够进一步细分为每一个相对独立的一位数乘法和加法,如果其中一个细小的口算不熟或不准都会导致整道题的计算结果出现错误。 学生计算准确除了口算精准之外,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例如在计算除数是两

小学生数学计算常见错例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数学计算常见错例分析及对策 毕节一小李菊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小学数学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是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全部内容的主线,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每个阶段的计算都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目标,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无论老师如何强调,学生做错计算题的情况却屡见不鲜,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减少学生的计算错误率,是摆在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头等大事。 现在的学生做计算题是一种任务,不是错写、漏写,符号写错就是小数点点错,对计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得无所谓,改正就可以了。其实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社会对学生生活的一种要求。因此,减少小学生计算错误,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现在甚至将来一段时间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我通过对四年级学生作业错误题进行了分析。 一、错误分析 (一)知识性错误 1、对数学概念掌握得不好 如:1400÷70 =14÷7 =2 错误分析:学生对商的不变性质的认识比较模糊,对相似相近的数据常常感知失真,造成错误。这道题就是因为学生对“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感知粗糙,而导致错误。 2、对运算法则的模糊。

错误分析:第(1)题百分位数字相加,学生忘了向十分位进1;第(2)题是连续退位减法,学生忘了十分位再减1,因而导致错误。 (三)心理因素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错误

任何计算都是在心理活动调节下进行的,学生解答计算题时出现的错误,大多不是计算过程的错误,而是学生心理上的问题所造成的。具体的表现形式有: 1、思维定势干扰 学生的思维定势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觑。消极的思维定势具有习惯性、成见性、想当然等特性,会严重地干扰和抑制学习的顺利进行。如:在“120÷60、360÷40、240÷20”等题后夹一道“400-80”,很多学生往往错算成“400÷80=5”。 2、注意不稳定 学生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时不专心,在计算过程中常出现抄题目丢0添0,抄错数字或符号等顾此失彼,丢三拉四的现象,出现误认、误写。 (四)计算习惯方面 不少计算错误,问题并不出在算理算法上。也不出在能力上,而是出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在计算方面,常有以下一点不良的学习习惯: 1、心不在焉 这是在长期生活学习中养成的坏习惯。这类学生,总不善于把注意力集中在计算对象上,计算时不专心、粗枝大叶。反应在计算抄题目时不仔细,往往抄错数字、运算符号,或是做作业时粗心大意,遗漏某些计算环节,常使计算致错。 2、操作程序混乱 一些计算,方法很简单,却常常出错误。如连续进退位的多位数加减法,分析出差错学生的计算过程,往往发现一个明显的共性:进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引言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它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从某种意义上能够反映出一个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和学习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的错误原因, 很多人仅仅归咎于学生的“粗心大意”。事实上, “粗心”只是暂时的, 有它的偶然性, 很多学生计算时犯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们就不能简单地把它归咎于“粗心”。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有其固有的特点, 计算中产生的错误有其特有的复杂性, 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一) 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是一种具有指向性的心理活动, 小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 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分配性和转移性发展不成熟, 注意的广度小[1]。同时, 小学生由于注意力范围的局限性, 在同一时间内他们很难将自己的注意力分配在多个活动对象上, 因此, 在计算上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二) 思想不重视 计算题往往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 趣味性不强, 许多学生就会错误地认为计算题很简单, 在思想上就降低了重视程度, 总认为快点把结果算出来就可以了;当遇到数据较多或较大时, 往往表现出没有耐心, 很快地将题目一扫而过, 对于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根本就不思考, 一律从前往后算, 这样必然会导致错误的产生。 (三) 基础不扎实 部分学生对简单的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表内乘法掌握不熟练, 对一些常见的简便计算形式不熟悉。例如125×8, 15×4, 看着眼熟, 但就是不知道用哪种简便计算形式, 得数是多少就是算不出来, 这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原因之一。 (四) 算理不理解 在学习小数加减法时,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小数点以及小数点后各数位

小学二年级学生计算题错误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赵老师资料

小学二年级学生 计算题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赵金仙 华宁县宁州镇示范小学

小学二年级学生计算题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小学生计算错误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很多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点就通,可是一算就错。二年级是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阶段,千以内数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除法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但是计算中的错误是最让我们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阐述了笔者记录的学生作业和考试卷中出现的两大类问题、十三种错误情况,并针对这些情况讲述了笔者总结出来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计算题、错误、对策 小学生计算错误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很多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点就通,可是一算就错。二年级是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阶段,千以内数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除法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但是计算中的错误是最让我们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将学生作业和考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做了详细记录,并根据学生出现的错误研究了一些解决办法。下面就谈一谈我两年来研究分析的学生出现的两大类问题、十三种错误情况。 一、计算法则不熟的错误原因及对策 批阅学生作业时,我发现有三种情况是属于学生计算法则掌握不

熟产生的错误。 第一种: 4×8=36 、36÷4=8 、6×7=32、6×9=45。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记不住乘法口诀,没有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 第二种 错误原因是不理解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算理。 第三种75+25 =100-100 =0 针对以上三种错误,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三种应对策略。 1、口诀不熟“逆推记”。 学生的第一种错误是乘法口诀记忆不熟悉导致的,我引导学生运用“逆推理解记忆”法计算,如:看到“4×8”就倒回去想“3×8=?”,因为3×8=24表示3个8的和是24,那么4×8就表示求4个8的和,就用3个8的和24加1个8得32,就推出“四八三十二”。记“六七四十二”时倒回去想“六六三十六”,记“六九五十四”就倒想“六八四十八”。这种推理既能理解口诀所表示的意义,又容易记住口诀的正确得数,有效地减少了第一种错误的出现频率。 2、算理不解“念歌诀”。 针对学生总是不理解被减数中间的“0”退位后发生变化的算理,我就巧妙地引导学生将退位减法中:“哪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1’当‘10’再减”变成一句歌诀:“0上有点变9减”。在理解算理的基

小学数学四年级计算错误原因分析

小学数学四年级计算出错原因分析 通川区一小 郝莉莉 刘旭东 1、注意力发展不完善 小学生的注意力既不易集中又不善于分配,有意注意总是让位于无意注意,并且注意到的范围也比较狭窄 。 学生在观察试题中抽象的数字 、 运算符号时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 对事物的观察缺乏整体性,而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因此常发生抄错数字(如图1) 、 写或算错符号(如图2,3)以及漏写数字等所谓的粗心错误 。 例如图1中,前面第一步运算顺序及计算都没问题,第二部就将259错写成25,造成计算结果错误。 图(1) 图(2) 图(3)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定律、概念、公式和法则是运算的主要依据之一,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算理不明、运算法则、顺序、定律运用不正确等知识性错误信息在头脑形成,是主要原因,如图(4)(5)(6)(7),运用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进行乘法的简算时,学生知道直接凑整和分解凑整进行简算,但由于对乘法意义的模糊,不知道什么时候算式之间用加号 ,什么时候用乘号,之所以想到加号,是与乘法分配律相混淆。如图(8)(9)就是对乘法分配律的数据及结构两大特征没有清晰的认识导致的错误。 图(4) 图(5) 图(6)

图(7)图(8)图(9) 3、经验负迁移 经验迁移有着正面的好处,有时也有负面的影响。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薄弱,主要依赖感性经验的传递,加之思维定势影响较大,在计算方面,往往看不到题目的变化,仍旧以旧经验去解决新问题。总是受到容易计算部分、能简便计算、比较熟悉部分等强刺激的作用,以至于把运算的法则、定律等知识忽略掉,对于相似的知识点往往难以区分。例如: 计算25×4÷25×4这道题时,25×4=100这是一个强烈的刺激信息,学生一味想简算,却忽略了运算顺序,又如图(10 )这道题出现在乘法分配律单元考试卷中,定势思维的与乘法方面的巧算联系起来,像处理347×98,把它化成347×(100-2)那样,直接选A选项,却忽略了这里的运算时加法。 图(10) 4、不良学习习惯 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决定了学生计算的正确性。部分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最主要就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不能认真审题,例如图(11)没有仔细的分析图文的联系,把微波炉的单价错写成电饭煲的单价;图(12)还没把算式看完就忙着计算,造成计算错误;其次是没有认真书写的习惯,字迹潦草,自己写的数自己不认识,或者抄错写错数;再就是没有检查、检验的习惯,计算后不知道回过头去检查、验算。 图(11)图(12)

小学计算题常见类型分析

小学计算题常见类型分析 小学计算题常见类型分析小学计算题常见类型分析一、小学计算题的分类: 1、按算理分,有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包括有大、中、小括号的运算)。 2、按算法分,有口算(含估算)、笔算(含竖式计算、脱式计算、简便计算等)。 3、按数的性质分,有整数运算、分数运算、小数运算、百分数运算、混合运算等。二、小学需要进行计算的内容:化简(化成最简分数、化成最简比),通分、约分,互化(分数、小数、百分数互化),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列式计算,解方程,解应用题等等都需要通过某种计算来完成问题解决。三、小学计算题的意义及算理: 1、无论何种运算、无论什么数,最终结果都是按规定算理或算法将其变为一个数。对运算有如下规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加法:将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合为一个数的运算。减法:一种是加法的逆运算,另一种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个数的运算。乘法:求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除法:一种是乘法的逆运算,另一种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运算或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运算。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与整数的意义是相同的。 2、整数四则运算的算理加法:合在一起数一数。减法:去掉一些再数一数还剩多少。乘法:一个一个地加以共有多少。除法:一个一个地分每份是多少。小数四则运算的算理加、减法: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乘法:小数乘整数,一是运用小数加法,二是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把小数变为整数、先按整数的乘法运算,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把乘得的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小数乘小数依据小数乘整数第二种方法的算理。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一是运用单位的进率把小数变为整数再按整数的除法运算,二是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把小数变为整数、先按整数的除法运算,再根据商的变化规律把商缩小相同的倍数;小数除以小数依据小数除以整数第二种方法的算理。分数四则运算的算理加、减法:相同分数单位相加、减。乘法:分数乘整数,一是运用分数加法,二是根据分数的意义;分数乘分数依据分数的意义。除法:分数除以整数,根据平均分;一个数(整数、分数)除以分数,其算理分三步,第一步是求‘单位1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第二步是求被除数里有几个一。第三步是根据乘法的意义,表示出一共有多少。 四、小学计算题的算法整数四则运算的算法加法:低年级初学,多种算法,合起来后数;其中一个数作基础接着数;凑十法等等。中高年级,对齐数位相加。减法:低年级初学,看减想加法(20以内的减发);借助小棒去掉一些再数;中高年级,对齐数位相减。乘法:低年级初学,乘法口诀;中

小学数学计算错题分析及对策研究(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计算错题分析及对策研究》研究方案 西堡小学四年级数学课题组执笔:李亚琴【摘要】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生在计算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现象,我们必须找出错误原因,有针对性地预防,纠正计算错误,提高教学效果,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计算错误错误类型原因分析矫正策略研究计算正确率提高教学效果方法计算能力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技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所占的课时居于首位,从低年级的一两位数加、减法计算,到中高年级的多位数乘、除法计算,从口算到简便计算和四则混合运算,可以说计算贯穿了整个小学数学阶段的学习,这足以说明计算教学的重要性。计算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而计算能力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之一。但是,近几年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由于计算错误,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并且直接阻碍了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容易忽视的是,我们的许多学生,包括部分老师认识上的错误,把学生计算上出现的错误都归为“粗心”,一部分老师只重视方法和思路的引导,对计算过程的合理性、简捷性缺乏足够的指导,以致丧失了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训练的最佳时机。因此,怎样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与说明 1、年级:四年级全体学生 2、计算:口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简便计算、列式计算、计算速度。 3、计算错误案例:学生在学习、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以及教师在多年教学中遇到的典型错例。 4、本课题旨在分析、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

小学生数学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学生数学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近几年,不少老师感觉到这样一个问题:新教材在编排中,把计算和应用进行了合并,基本计算题较少,学生作业中计算题出错率比原来高。我们从质量监测试卷中也发现: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在下降,不该出错的题都做错了。对于上述情况,我们在教学视导时,和老师们一起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从学生的计算习惯及非智力因素入手,同时对学生审题、草算、书写等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出现的错误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感知原因 由于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略和不具体的,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而小学生进行计算,首先要感知由数据和符号组成的算式。由于感知的特点,小学生对算式缺乏整体性感知,遇到相近或相似的数字、符号,往往没有看清楚就动笔算,抄错题、抄错符号、将小数点点错等现象常常发生。 2.年龄特征的原因 受年龄的影响,小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不高,有研究发现:7—12岁的儿童中,不同的年龄段,注意力维持时间的长短不同,最长的不会超过30分钟,小学生同样不善于注意的分配和转移,所以,小学生在计算时容易造成错误,特别是计算数目较大或计算较多的题目时,由于注意力分配差,常常顾此失彼,出错是必然的。 3.记忆因素的原因 小学生记忆具有不清晰、持久性差的特点。课堂中的反映是:学生当堂的知识记忆很好,也会运用,可过一段时间后,不少学生感觉想不起来了或干脆忘了。分析原因:主要是在计算过程中的信息储存或提取容易出现错误。 针对上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县新课改的教学实际,我们需要从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入手,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1.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积极培养学习计算的兴趣。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小黑板、卡片视算,听算、限时口算,学生自编互解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兴趣。 2.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大多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切实保证,在计算训练时,要求一定要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一看:就是认真对数。题目都抄错了,结果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要做好以下三点:①题抄好后与原题核对;②竖式上的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③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二想: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动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单的算法,然后才能动笔算。另外,计算必须先求准,再求快。

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题试卷分析

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题 试卷分析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题试卷分析 一、考试结果: 四年级共有25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测试,总分2034,平均 81 分,及格率为 96 %,只有两名学生得满分,成绩不理想。 二、试题情况分析: 试题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题口算、第二题竖式计算、第三题脱式计算共三大题,测试时间30分钟,题量与难易程度适中,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题口算每题一分,主要包括(1)两位数的进位和退位的加减法口算,两位数或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这道题平均87 分,这些都是简单的口算题,根据得分来看可见错误率较高。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加法忘记进位,减法忘记退位,乘数的末尾有零忘记在积的末尾加零,除法口算出现的问题较少。 第二题竖式计算每题2分,主要包括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或连续进位乘法,加数是四位数或三位数的进位或连续进位加法,被减数和减数是四位数或三位数的退位或连续退位减法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本题平均 87分,加法和除法竖式计算出现的问题较少,减法竖式计算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借位后变成十几减几,学生在计算这一步时出现了问题,乘法竖式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较多,主要原因有(1)粗心大意把第三步的加法计算也算成了乘法,(2)忘记加进位,(3)加进位时出现错误。 第三题脱式计算每题4分,主要包括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乘除、加减以及与括号相结合,本题学生失分较多,平均71分。所有学生在计算时运算顺序都没有出现错误,主要错误原因是计算不过关,有的第一步计算错误,有的第二步计算错误,错误率很高。 三、学生面卷分析: 学生口算能力差,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连简单的整数加减乘除计算不过关,竖式计算和脱式计算有个别学生确实不会算,但多数学生主要错误原因出现在加法乘法的进位上和减法的退位上,这些问题只要估算就可以检查出问题,但学生没有养成用估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一.知识方面的原因。 任何数的计算总是与其相应的知识密切联系的。如果学生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口算 不熟、笔算不准,计算时必定会产生错误。主要表现在: 1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数学知识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正 确掌握了与四则运算的有关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例如,笔算加法计算法则是由 “数位”、“个位”、“相加”、“满十”、“前一位”、“进一”等数学概念组成,如 果学生没有弄清楚这些概念,就无法依据计算法则进行笔算。又如,计算 2600÷400=26÷4=6……2,余数算成了2,反映了学生的数值概念比较模糊,在应用“商 不变的性质”计算时,对余数相应要发生变化的道理缺乏理解。再如,做小数加法和减法 运算时,必须相同数位对齐后再进行加或减,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才能正确做加减运算。 学生练习时出现6.9+1=7,5.4-4=5等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自如地正确运用计算 法则。 2口算不熟,笔算不准。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表内乘法和除法是进行多位 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任何一道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 算都可以归结为若干基本的口算。基本的口算不熟练,计算时只要有一步口算错误,就会 导致整题计算结果出错。 二.心理方面的原因。 造成计算错误,学生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是不能忽视的。我们常说学生“粗心”,其实“粗心”大多是由学生感知、情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因素造成的。 1感知粗略。小学数学中的式题都是一些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算式,计算时先 要对算式中的数和运算符号作全面而准确的感知。但是,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尤其是感知 水平的制约,对式题的感知往往比较粗放而不够精确,常常表现为把式题中的数据抄错或 看错运算符号,如把65写成56,把“-”号看成“÷”号,把“+”号看成“×”号,这 必然造成计算结果错误。 2信息干扰。学生对试题的感知往往伴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从而 忽略对整体的认识,学生会将一些新奇的、感兴趣的强成分首先摄入脑海,而掩盖了其他 的弱成分。由于“0”和“1”在计算中的特殊作用,以及“凑整”往往可以满足简便计算 的要求,这些因素均会对学生产生强烈刺激,使他们在计算时忽略了运算顺序、计算法则,导致计算出错。如计算“125×8÷125×8”一类式题,他们会不假思索地误认为是一道两 个积相除的式题。 3注意不稳定。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 转移能力都尚未发展成熟,他们不仅难以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保持在某一事物或活动上,

人教部编版小学1到6年级数学计算题易错点详解

人教部编版小学1到6年级数学计算题易错点详解 易错点盘点 1.知识的结构性缺失 这类错误属于知识点缺失,或是知识点没掌握牢固。 例1:竖式计算,数位位置错乱。 错因分析:学生没有理解数位和加法的意义。(在今后乘法的运算和除法“商乘减比落”时,更容易犯错。)例2:竖式计算时,忽略了进位。 错因分析:满十进一的概念缺失,或是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进位,导致遗忘忽视。也有小朋友没有养成进位要标记的习惯。 例3:乘法竖式加积为果时依旧用乘法。 错因分析:乘法竖式计算的知识点没掌握,乘法的意义理解的不透彻。 例4:乘除法甩添0出错 错因分析:没有“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的概念,凭感觉做题。 这是相对比较容易解决的一类问题,因为只要把知识点补上就可以了。 2.非知识性错误 ①、知识点掌握不牢固

同样的题,有时能算对,有时却会出错,这种一般都是知识点掌握不牢导致的。遇到这种问题可针对不熟悉的知识点进行巩固练习,在练习时理解题目和解题的含义,尝试举一反三。 ②、心理方面的原因 A、受思维定势的影响。 4.9+0.1-4.9+0.1 错误:=4.9+0.1-(4.9+0.1) =0 更正:=(4.9-4.9)+(0.1+0.1) =0+0.2 =0.2 错误分析:在这类四则混合运算中,孩子往往受题目某些数的特点和某些运算符号的影响,产生心理错觉,而引起计算错误。在这道题中,不少孩子认为“减号两边的数字相同”,导致计算错误。(也有部分孩子是由于“减号添去括号要变号”的知识点缺失而做错题) B、小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视觉记忆能力较弱的影响。 80+14×5-90 =80+70 =150 340×45=1530

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f13085483.html, 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王秀玉 来源:《内蒙古教育·理论研究版》2011年第04期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学生数学计算的正确率随着年级的升高却大大下降,这种现象着实令人难以理解。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大量的错例分析后可知,计算法则未掌握造成的仅占一小部分,而大多是由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及其导致的不良计算习惯所致。 一、缺乏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如书写时乱涂乱改,在涂改中不仅卷面不整洁,而且常产生误看、误写的错误,7、2混淆,0、6不分。由于铅笔太粗或太细,造成书写上的模糊而出错。计算不论数的大小,能口 算的全部口算,有的虽有算草,但写得乱七八糟。思想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计算上的经常出错。 二、缺少计算后自觉验算的内控心理素质 其中一些学生学习过于自信,计算后从不检验;而有一些学生只想作业尽快完成,根本就不想检验;更有一些学生知道自己无把握全部正确,就依赖于家长代为检验,或等教师批改后,有错再检查订正。由于上述这些不正确的心态,许多学生就养成了计算后不检验的坏习惯。 2005年我接了一个五年级班,对63名学生期中测验中计算错误统计如下: 从上表中可清楚看出,由于计算习惯、书写习惯不良所造成的错误次数为45,占 81.6%,而计算方法错误所致的错误次数为10,仅占18. 4%。 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我采取了如下一系列对策: 1.激发愿望 加强思想教育,引发学生对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学生在发现自己计算错误后,往往以“粗心”为由原谅自己。为了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我在测验后的试卷分析中,要学生做下面两件

计算题出错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计算题出错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作为家长,不应一味地责怪、怀疑孩子的学习态度和认真程度。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帮助孩子对计算错误进行心理分析,找出具体原因,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并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细致的防范措施和规则,对症下药,查漏补缺,扫清计算上的障碍,为进一步提升计算能力做好基础工作。 1、视觉迁移引起的感知错误 小学生特别是中段学生,其思维特征是由现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极易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混淆,因而经常出现抄错数据、抄错运算符号的错误;还有忘记进位、退位,漏写、漏抄、出现运算顺序错误。 2、注意力发展不完善,注意稳定性不高 小学生由于注意品质不佳,特别是低年级儿童,还不善于有意识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常表现为,思维与书写不同步,注意力不是集中,而是一方面手中在抄写,另一方面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下一步计算方法上。小学生这个“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事物缺乏整体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生理、心理特点就使他们容易产生计算错误。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正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注意的品质还很不完善,把23看成32是注意的指向性、集中性尚待发展;把9写成6是注意的选择性较差;把4位数写成3位数是注意的广度和分配能力不够。有研究发现,7~10岁儿童的注意力可持续20分钟,10~12岁儿童为25分钟,12岁以上儿童可持续30分钟。因此在解答结构步骤较简单的题时,正确率比较高,而解答结构步骤较复杂的题时容易出错。这也正说明了为什么低年级的计算正确率高,而中高年级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如低年级的原因之一。 3、短时记忆较弱、记忆错漏 一道计算题往往包括多步计算,中间得数需要进行短时记忆,而小学生由于急躁、抢时间、怕麻烦,使得储存的信息部分消失或暂时中断,造成“记忆性错漏”。比如,在连续退位减法中忘了退1,导致计算结果错误,像4020-199,学生很容易算成4020-199=3931,这就与中间得数的储存与回忆不完整有关。 4、不良学习心态的影响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心态主要有三种: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0-11-07 20:05:46) 转载▼ 分类:教学反思 标签: 杂谈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计算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的要求是:使学生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同时新课程的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的错误,却是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在批改作业时都会发现,有很多学生并不是不会做计算题,而是会做而做不对。比如,我发现学生计算错了,我想了解学生错的原因,我便让学生再做一遍,学生又做对了。计算错误屡见不鲜,也不是只在差生中出现。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但我认为主要是知识、心理和不良习惯造成的。 一.知识方面的原因。任何数的计算总是与其相应的知识密切联系的。如果学生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口算不熟、笔算不准,计算时必定会产生错误。主要表现在: (1)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数学知识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正确掌握了与四则运算的有关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例如,笔算加法计算法则是由“数位”、“个位”、“相加”、“满十”、“前一位”、“进一”等数学概念组成,如果学生没有弄清楚这些概念,就无法依据计算法则进行笔算。又如,计算2600÷400=26÷4=6……2,余数算成了2,反映了学生的数值概念比较模糊,在应用“商不变的性质”计算时,对余数相应要发生变化的道理缺乏理解。再如,做小数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必须相同数位对齐后再进行加或减,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才能正确做加减运算。学生练习时出现6.9+1=7,5.4-4=5等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自如地正确运用计算法则。 (2)口算不熟,笔算不准。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表内乘法和除法是进行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任何一道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都可以归结为若干基本的口算。基本的口算不熟练,计算时只要有一步口算错误,就会导致整题计算结果出错。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题各种类型易错题型

简便计算练习题1 姓名得分 158+262+138 375+219+381+225 5001-247-1021-232 (181+2564)+2719 378+44+114+242+222 276+228+353+219 (375+1034)+(966+125) (2130+783+270)+1017 99+999+9999+99999 7755-(2187+755) 2214+638+286 3065-738-1065 899+344 2357-183-317-357 2365-1086-214 497-299 2370+1995 3999+498

138×25×4 (13×125)×(3×8) (12+24+80)×50 简便计算练习题2 姓名得分 704×25 25×32×125 32×(25+125) 88×125 102×76 58×98 178×101-178 84×36+64×84 75×99+2×75 83×102-83×2 98×199 123×18-123×3+85×123 50×(34×4)×3 25×(24+16)178×99+178 79×42+79+79×57 7300÷25÷4 8100÷4÷75

16800÷120 30100÷2100 32000÷400 21500÷125 49700÷700 1248÷24 3150÷15 4800÷25 2356-(1356-721)1235-(1780-1665)75×27+19×2 5

第一种 (300+6)x12 25x(4+8) 125x(35+8) (13+24)x8 第二种 84x101 504x25 78x102 25x204 第三种 99x64 99x16 638x99 999x99 第四种 99X13+13 25+199X25 32X16+14X32 78X4+78X3+78X3 第五种 125X32X8 25X32X125 88X125 72X125 第六种 3600÷25÷4 8100÷4÷75 3000÷125÷8 1250÷25÷5 第七种 1200-624-76 2100-728-772 273-73-27 847-527-273 第八种 278+463+22+37 732+580+268 1034+780320+102 425+14+186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讲解学习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计算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的要求是:使学生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同时新课程的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的错误,却是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在批改作业时都会发现,有很多学生并不是不会做计算题,而是会做而做不对。比如,我发现学生计算错了,我想了解学生错的原因,我便让学生再做一遍,学生又做对了。计算错误屡见不鲜,也不是只在差生中出现。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但我认为主要是知识、心理和不良习惯造成的。 一.知识方面的原因。任何数的计算总是与其相应的知识密切联系的。如果学生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口算不熟、笔算不准,计算时必定会产生错误。主要表现在: (1)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数学知识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正确掌握了与四则运算的有关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例如,笔算加法计算法则是由“数位”、“个位”、“相加”、“满十”、“前一位”、“进一”等数学概念组成,如果学生没有弄清楚这些概念,就无法依据计算法则进行笔算。又如,计算2600÷400=26÷4=6……2,余数算成了2,反映了学生的数值概念比较模糊,在应用“商不变的性质”计算时,对余数相应要发生变化的道理缺乏理解。再如,做小数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必须相同数位对齐后再进行加或减,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才能正确做加减运算。学生练习时出现6.9+1=7,5.4-4=5等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自如地正确运用计算法则。 (2)口算不熟,笔算不准。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表内乘法和除法是进行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任何一道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都可以归结为若干基

三年级小学生计算题易错分析

小学生易错计算题案例分析(三年级) 梁杰 1.除法口算题:400÷8=? 对于这道除法口算题,部分学生经常会把结果算成500,原因:对于几百或者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学生掌握的方法是先不看被除数末尾的的零,用零前面的数先去除以除数,除完之后再补零,但学生往往会忽视这道题不能看成几个百去除而是要看成几十个十去除,这样就导致结果会多一个零。措施:不能让学生死板的去记忆计算方法,而是做每一道除法口算题时都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在明白算理的基础上再去总结计算方法。 2.估算:83÷9≈? 刚开始学习两位数或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估算题时,学生会很迷茫,在之前所接触的估算题中,学生所留下的映象都是根据一个数的大小把它往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或者整千去估,而这学期所接触的除法估算,并不是都是这么单纯的去估算,出现了“灵活估算”,如上题,按照学生以往接受的知识去做,就会把83往整十估算,就应该是80,而80÷9,学生算不出整数来,这个时候我给他们讲解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灵活估算,估算出一个最接近这个数的数再去算,但这个估后的数代入到算式中你必须会算,如上题,可以把83估算成81去算。之后,学生在做这一类型的估算题时,还总是会做错。 措施:先让学生掌握把一个数估算到整十整百的方法,按照排火车的做题方式让学生从11开始一直一个数一个数的往后估,通过这种方法,达到让绝大多数的同学都会这种估法后,再出各种类型的估算题,让他们先用一般的估算方法(把一个数往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去估)去算,不能算时,再采取灵活估算。通过大量的练习,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估算的方法。 3.笔算除法:309÷3=? 这道题,学生经常算出的结果是13.原因:总是忘记要用0去占位。措施:经常找这一类的错题让全班学生一起纠错,让他们从自己的纠错中对此类错误的计算加深印象,再次经常出这类题型,让学生多做多练,对于还是会出现此类错题的学生,要求他们先掌握用普通的笔算方法去计算,在掌握简便写法。通过练习,有一定的效果。 4.笔算乘法:19×19=?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观察与成因分析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观察与成因分析》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们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对每个人来说,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有益的事。自2 001 年推行课程改革之后,小学数学的计算内容与要求有了较大的调整,删去了大量繁琐的计算内容,同时,也适当降低了计算的要求。我校在试用了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第四个年头,我们明显的感觉到课改后学生的总体计算能力不如以前使用旧教材的学生,无论是计算的准确率还是计算的习惯上都有所下降,而且越到高年级计算问题越多,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了障碍。因此,我们提出此研究课题, 力图就使用新教材的中探索出更多的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从而促使教师关于计算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上都能有所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成因研究,分析学生产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对策,并在实践中检验对策的可行性,找到降低学生计算错误率的有效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为学生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更好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搭建一个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平台。 三、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各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2、调查研究法:在实验开始前,对学生计算能力通过问卷进行前期调查,采用谈话,问卷摸清学生已有的计算基础。在实验过程中实施过程调查。后期进行效果调查,

实地检测等形式,了解学生现有状况及教师反馈的信息,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并进行动态调整 3 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典型错例和课例的分析,找到问题的实质,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4、实验研究法: 在常态的教学情况下,每年级选取两个教学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形成研究成果过后,再大范围地推广。 5、经验总结法:通过实际进行归纳、检测、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四、研究的对象与时间 研究的对象为一至六年级学生,研究时间为一年。并对第一轮课改实验年级的学生毕业时进行计算方面的测查。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0月】 (1)建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研究方案,促进课题研究工作的稳步开展。首先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翻阅相关文献资料,主要是研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以及《小学数学教学法》,另外还利用网络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 (2)分析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计算的速度变慢和计算正确率下降的原因。 抽样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学校一线的部分数学教师进行了你认为学生计算

小学数学计算出错原因分析和矫正方法

小学数学计算出错原因分析和矫正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做计算题差错多,准确率低,学生的计算错误仅仅是因为粗心大意吗?他们计算出错的原因有哪些呢?要想培养好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首先分析小学生计算出错的一些常见原因。 一、出错原因的分析 1、注意力发展不完善 小学生的注意力既不易集中又不善于分配,有意注意总是让位于无意注意,并且注意到的范围也比较狭窄。他们在观察试题中抽象的数字,运算符号时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对事物的观察缺乏整体性,而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因此常发生抄错数字,写错符号以及漏写数字等所谓的粗心错误。例如有的学生在列竖式时计算及结果是正确的,可写到横式上时却抄错了。 2、概念、法则不清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只有概念明确才能判断正确,运算推理才合乎逻辑,概念不清便会引起计算错误。 3、感知不准确 小学生的感知特点是比较笼统,模糊,往往只注意到算式的某一部分,感知的印象缺乏整体特征,再加上感知本身的选择性,很容易出现感知错误,有的学生把35看作是53,把“+”看成“÷”。 4、负迁移的干扰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薄弱,感知试题时,总是受到容易计算部分,能简便计算,比较熟悉部分等强刺激的作用,以致于把运算的法则,定律等知识忽略掉而造成干扰,对于相似的知识点往往难以区分。如:25×4=100是一个强信息,很多学生再计算24×5时受到干扰而产生错误。 5、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 思维定势既有着积极的作用,又有着消极的影响。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则主要依赖感性经验的传递,受思维定势影响较大。在计算方面,则会看不到题目的变化与独立性,仍旧以旧经验去解决问题。例如:教学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学生习惯了用“凑十法”进行计算,而见到不同的“8-6”之类的题目,往往会不假思索得到“14”。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的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负责人:吴清桃 负责人所在单位:九寨沟县第一小学 课题组参与成员:席兰梅郑代美 一、课题研究的进展 本次小课题从2013年4月开题至2015年4月结题,历时12个月;我们的课题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逐步开展: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4年4月~2014年6月)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2月)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年3--4月) 从开题至今,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有关小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错例的记录、收集、整理工作,并形成了“常见错例集”;同时,我们将完成第二阶段分析错例出错原因的工作,将形成“学段常见错例分析报告”和“单元易错题小卷”三项成果。具体进展情况如下:(一)实时、映像记录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数学作业中常见的错例,整理成“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作业常见错例集”。常见错例的收集要求如下: 1.对象及范围:小学数学作业、一年级至六年级数学书和练习册中常见的错题。所谓常见错例,主要是指本班有15%以上的学生出错的习题。 2.收集方式:带课数学教师,用照相机及时将学生作业中的错例拍下

来;然后将其电子文稿存下来;课题组负责老师每月负责收集、整理一次。 3.成果:2015年1月之前,课题组老师将自己负责年级的、本学期数学作业中的常见错例进行整理,并制成“年级数学作业常见错例集”,以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方式存档。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现在,我们课题组已经完成了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数学作业常见错例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在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课题组老师将每位带课老师收集的错例进行了再次的优化和集中,最终形成了每个年级约30道典型错例、六个年级共计约200道的典型错例,制成了电子版和纸质版两个版本的“数学作业常见错例集”,包括:一年级常见错例集、二年级常见错例集、三年级常见错例集、四年级常见错例集、五年级常见错例集和六年级常见错例集。(二)分学段(小学低段、中段和高段)对常见错例进行分析、解析,完成“学段常见错例分析报告”。 完成了小学数学作业常见错例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后,课题组成员分学段,即:小学低段(一二年级)、中段(三四年级)和高段(五六年级)对每个学段学生数学作业中的常见错例进行了分析,并完成了“小学低段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报告”、“小学中段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报告”和“小学高段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报告”三份材料,在分析报告中,我们主要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1.本学段,学生数学作业常见的错例有哪些类型? 2.小学数学作业常见错例的出错原因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