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解密

科学家解密

科学家解密“最强大脑”:瞬间记忆与智商有关

有时候大家在思考为什么有人能一目十行,不到几分钟,就可讲出书中的内容

,连具体的数字也能复述出来?这种“瞬间记忆”的大脑“路线图”究竟是什么

?他与人类的智商到底有什么关系?“最强大脑”是先天本能还是后天习得?

近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李澄宇课题组采用先进的光遗传方法,证实了“瞬间记忆”的幕后“操纵者”为大脑内侧的前额叶—额头后面的一片大脑区域。当“瞬间记忆”正在进行时,内侧前额叶负责信息的“暂时存储”,而当“瞬间记忆”任务基本完成后,信息的“续存储功能”就会转交给其他脑区,这时,内侧前额叶会转而负责发出抉择行为的指令。该研究成果已

于24日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上发表。

“瞬间记忆”的学名为“工作记忆”,是一种用“秒”来衡量的短时记忆。“它好比电脑里的‘临时缓存’,负责存储思维的中间结果。例如,做心算28×71时,工作记忆强的人,就能把中间过程的计算结果预存在大脑里,最后完成相应运作。”李澄宇说,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项智能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工作记忆的参与,这就是为什么身患老年痴呆、中风等疾病和衰老的人,他们的工作记

忆会出现缺陷。

李澄宇说,大脑前额叶占人脑皮层总量的30%,现有研究已初步证实,“瞬间记忆”的好坏与人类的智商存在着相关性,与先天的基因也有相关性,但后天的学习和训练也能提高“瞬间记忆”能力

老科学家简介

江门市科协邀请中科院老科学家名单 (2014年3月)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简介 一、钟琪(荣誉团长)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荣誉团长、中国科学院老 科学家科普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曾任中国科学院新技术局副局 长、中国科学院信息咨询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高技术 企业局总工程师等职。获全国科普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政府 特殊津贴。 演讲题目: 1、做人好德,育人因材(适宜教师)。医生救命,教师救 人;一份爱心,一份宽容;伟大科学家的光辉人生。 2、如何做好科普报告(适宜教师)。对科普报告人的要求; 对科普报告的要求;科普报告的技巧;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成长道路。 3、发挥潜力,成就精彩人生(适合中学生) 二、孙万儒(荣誉副团长)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微生物学 通报”常务副主编。主要从事酶学、酶工程、基因工程和生化工 程研究。参与我国北方生物工程中试基地筹备和建设工作,主持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科学 院重大项目等。首先在国内开展手性生物合成研究,在利用基因 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解决手性药物与手性化合物的生物合 成问题的研究中,取得多项重要成果。获多项国家发明奖、科技 进步奖、中国科学院奖。发表论文90余篇,专著4本。曾获北 京市、中国科学院科和全国科普先进个人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 殊津贴。 演讲题目: 1、改造生物的技术(适合中学生、教师与公务员)。转基因食品能吃吗?复制生物的技术-克隆;人和灭绝的动物能克隆吗?生物计算机和生物探测器;生物武器;战胜疾病的锐器-基因治疗和干细胞;生命的启迪;糖尿病的故事。 2、人类与疾病的抗争(适合中学生、教师) 3、细菌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敌人(适合中小学生、公众)。如果你在显微镜下看看针尖,可能会吓一跳,因为你会看到那里有许许多多你从来没有看见过的生物,它们就是细菌。细菌在我们地球上生存了36亿年,是地球生物的最古老祖先。细菌存在于我们人的身体内外,并与我们共同生活,没有它们我们无法生存,细菌又给人类带来许多疾病。细菌与我们的健康、生活、工业和农业生产、环境,我们的世界有什么关系?你听了这些故事就明白了。 4、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与生物技术(适台高学生和公务员)。我国在能源、矿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的总量与人均占有量在国际上属于比较贫乏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压力的增加与自然环境、资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当务之急必须解决的问题。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已成为我们

中国古代十大科学家

中国古代十大科学家 1、张衡(公元78—139 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2、张仲景(公元150 —219 )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 医圣" ,奉" 伤寒" 、" 金匮" 为医经(唐宋以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中医" 四大经典" ,张仲景一人就完成了两部。他所确立的" 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张仲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学说哺育了世代名医,至今依然是" 道经千载更光辉". 3、祖冲之(429 -500 ),字文远,范阳遒(今河北涞水)人。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他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л)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 到3.1415927 之间。他提出约率22/7 和密率355 /113 ,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他编制的《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44 个闫月。推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1481日,误差只有50秒左右。为了纪念祖冲之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祖桓,祖冲之的儿子,字景烁,生卒年代无可考。 祖冲之的杰出成就主要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他研究过《九章算

科学家的故事教案

《科学家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前人科学发明的过程,培养学生勤动脑、善思考的行为习惯。 2、知道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了解科学家的成长故事,学习科学家高尚的品质。 3、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树立动手动脑解决生活问题的积极态度。教学重点:知道科学家、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好品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生活问题的积极态度。 学法指导:讲授法活动法启发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科学家画册各种资料小红花白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上课前放映好幻灯片首页,让学生静息,控制课题纪律。 利用第二张幻灯片上的“灯泡”图片导入新课。让学生通过“灯泡”来展开想象。“请小朋友们看白板,看到这个灯泡你们想到了什么?”引出爱迪生,对爱迪生进行简要介绍:爱迪生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有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被称为“发明大王”。 讲授新课 爱迪生的故事: (一个大雪天的夜晚,爱迪生的妈妈突然生病了,爸爸急忙找来医生。医生说:故事: “你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开刀做手术”。那时候只有油灯没有电灯,油灯的光线很暗,一不小心就会开错刀。爱迪生突然想起一个好办法,他把家里的油灯全都端了出来,再找来很多小朋友拿来镜子放在油灯的后面,让医生顺利的做完了手术。医生说:“孩子,是你的智慧和聪明救了妈妈。” 爱迪生拉着妈妈的手说: “妈妈我要制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请学生拿出课前搜集好的资料放在桌子右上角,老师来检查。请收集到爱迪生资料的同学讲讲爱迪生的故事。老师放映幻灯片,出示“爱迪生的故事”这张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学生将完后奖励说得好的学生一朵小红花。 读儿歌 带学生有节奏地拍手读课本第63页的儿歌,读完后教师简单讲解。 引出今天的“故事会”。 问学生:“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的故事?来讲一讲吧!”同时放映幻灯片。 4、张衡 用幻灯片引导学生,首先让学生观察ppt上“数星星”这一张图片。师:“我国古代也有一位数星星的伟大人物,他还发明了地动仪,知道他是谁吗?”引出张衡。然后请学生讲张衡的故事。 。。。。。。。 5、谈启发 听完故事后,请学生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在学生回答后,把他们说的好的一些答案写在黑板上,如:爱观察,坚持...引导其他学生回答,参与教学。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进行归纳整理。 6、幻灯片出示华罗庚的图片,问问学生认不认识,说出名字。 7、教师简要介绍华罗庚:著名数学家。主要贡献是华氏定理。然后让学生自己讲故事。讲完故事后教师点评,让学生谈谈自己学到了什么优秀品质?同样写在黑板上引导其他学生。 8、竺可桢 教师简单介绍竺可桢: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让学生看幻灯片,仔细阅读上面的文字,听老师讲竺可桢读书时代的故事。。。。。。。 9、牛顿 出示牛顿被苹果砸头的漫画图片,让学生观看,提问学生这位科学家的名字? 教师简单介绍牛顿: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万有引力。让学生讲关于牛顿的小故事,教师点评总结。

(完整版)十个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小故事

十个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小故事 一、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很喜欢动物。有一次,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只狗和一只猫,牛顿收到礼物非常高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的新朋友,为了便于狗和猫出入房间,牛顿在门边挖了两个洞,一个大一个小,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挖一大一小两个洞呢,牛顿回答说:“狗从猫洞里能过去吗?” 牛顿的童年是不幸的,出世前三个月爸爸就去世了。两岁时,妈妈又改嫁到邻村。牛顿只好与外婆相依为命。他从不乱花钱,唯一的爱好就是搞一些小工艺,把零用钱聚起来,买了锯子、钉锤等一类工具,一放学就躲在房子里敲敲打打。 牛顿学习时精神很专注。有一次煮鸡蛋,心里想着数学公式,竟误把手表当作鸡蛋丢进了锅里。还有一次,从早晨起就计算一个问题,中饭都忘了吃。当他感到肚子饿时,已暮色苍茫。他步出书房,一阵清风,感到异常的清新。突然想到:我不是去吃饭吗?怎么走到庭院中来了!于是他立即回头,又走进了书房。当他看到桌上摊开的算稿时,又把吃饭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立即又伏案紧张地计算起来。 二、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 只上了3 个月学, 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 常常把钱节省下来, 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 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

爱迪生12 岁的时候, 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 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 卖完了报, 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 有一次, 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 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 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 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 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 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 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有一次, 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 还有一次, 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晴。他没有被危险吓倒, 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 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 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 实在太累了, 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懈地努力, 终於找到了合适的灯丝, 发明了电灯.后来, 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 三、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是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

中国古代的十大科学家

关于古代科学家的资料 中国古代十大科学家1、张衡(公元78—139 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2、张仲景(公元150 —219 )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 医圣" ,奉" 伤寒" 、" 金匮" 为医经(唐宋以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中医" 四大经典" ,张仲景一人就完成了两部。他所确立的" 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张仲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学说哺育了世代名医,至今依然是" 道经千载更光辉". 3、祖冲之(429 -500 ),字文远,范阳遒(今河北涞水)人。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他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л)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 到3.1415927 之间。他提出约率22/7 和密率3 55 /113 ,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他编制的《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 44 个闫月。推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1481日,误差只有50秒左右。为了纪念祖冲之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

古代科学家的详细简介

古代科学家的详细简介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详细简介 1、张衡(公元78—139 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 夏村),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张衡共着有科学、哲学、和文学着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着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2、张仲景(公元150 —219 )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 穰东镇)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着《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 医圣" ,奉" 伤寒" 、" 金匮" 为医经(唐宋以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中医" 四大经典" ,张仲景一人就完成了两部。他所确立的" 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张仲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学说哺育了世代名医,至今依然是" 道经千载更光辉". 3、祖冲之(429 -500 ),字文远,范阳遒(今河北涞水)人。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他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л)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到之间。他提出约率22/7 和密率355 /113 ,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他编制的《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44 个闫月。推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日,误差只有50秒左右。为了纪念祖冲之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4、郦道元(446 或472 -527 )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并且爱好游览,足迹遍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江苏、内蒙古等地,每到一地,都留心勘察水流地势,探溯源头,并且阅读了大量地理着作,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他参阅了

2018高考素材 从打工妹到谷歌首席科学家 她成了所有美国人的偶像

2018高考素材 从打工妹到谷歌首席科学家她成了所有美国人的偶像 自从阿尔法狗战胜棋王柯洁,人工智能算是彻底火了。一位全球顶级华裔女科学家,人工智能领域绕不开的传奇女子李飞飞进入国民视野。 “科学家是最不能跟风、追求时尚的,科学家一定是追求原则性和原创性的东西。” “人生最难的就是在热爱和生计之间做选择。” “愿每个人这一生,既对得起梦想又担得起生活的责任。” 她如此说也如此身体力行: 1976年出生的她,16岁被父母带去美国,当时一句英语都不会.天天睡4个小时,忙打工却考进名校,大学里打工攒钱借钱给父母开了家洗衣店,周末回家帮忙,人称“洗衣妹”。她从小向往真理,认为了解中医和藏医就是了解中国文化,于是1999年大学毕业后放弃华尔街十万年薪去西藏研究一年藏药。三年成为斯坦福最年轻教授,2017年3月利用美国传统七年一体的学术假加入谷歌。 她说自己不了解AlphaGo,没追过《西部世界》,也没读过《失控》。自从干了学术,盯准就干,从不关心热点。所以才有了今天的ImageNet (计算机视觉系统识别项目)。 李飞飞一直都是个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凭着天赋和顽强的毅力,在一流计算机期刊上发表合计超过100篇的学术论文。33岁时便获得了斯坦福的终身教授职位,她不仅是斯坦福AI实验宣唯一的女性,也是计算机系最年轻的教授,现在担任斯坦福欠学人工智能实验室总负责人。 多向运用 人工智能是现代文明成果,它的出现已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而它的崛起离不开为之孜孜以求的科学家的付出。 一、从学术研究的角度,适用论题:①另辟蹊径,采撷创新之花;(最佳角度)②专注一点,水滴石穿;(最佳角度)⑧学术研究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④{#宁静无以致远;⑤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二、从热爱和生计关系的角度,适用论题:①热爱是成功的催化剂;(最佳角度)②面包总是需要的;③平衡热爱和生计的关系;④不为五斗米折腰。 三、从梦想与生活责任关系的角度,适用论题:①不逃避现实的苟且。又有诗与远方;(最佳角度)②我们首先要做一个有担当的人;③让梦想照进现实;④每个人都在跑,凭什么你一定领先。 写作示例 例1 另辟蹊径,采撷创新之花(规范示例) 李飞飞说:“科学家是最不能跟风的。”确实,人人都能研究的东西便没有什么新意可言了。只有另辟蹊径不跟风,才能采撷到美丽的创新之花。(观点句:由材料人物的观点引申出自己的观点)科研如此,创业也如此。正如马云,他没有走一条寻常的创业之路,而是另辟蹊径,采用互联网+商业的模式,因而创建了只属于他的商业帝国,成就了互联网时代个人创业的不朽传奇!正如北大学子陆步轩,他没有走寻常的白领或仕途之路,而是另寻他途,卖起了猪肉,并且卖出了自己的品牌,开了连锁店,因而成为了屠户大王,人生精彩逆袭。(材料句:紧扣观点引用两个典型的创新之路取得成就的例子)如果马云和陆步轩也步人后尘跟风创业,也许他们会过上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但绝对不会有今天这般成就。(分析句:假设论证推理)由此可见,创新路上,跟随大流平生庸,另辟蹊径花盛放!(结论句:用简洁话语小结,升华主题)

科学家的故事

一、牛顿的故事 三百多年前的一天晚上,一位青年坐在花园里观赏月亮。他仰望那镶着点点繁星的苍穹,思索着为什么月亮会绕着地球运转而不会掉落下来。忽然,有个东西打在了他的头上,这并不很重的一击,把他从沉思中惊醒。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熟透的大苹果从树上掉落下来。他捡起苹果,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苹果不落向两旁,不飞向天空,而是垂直落向地面?这一定是地球有某种引力,把所有的东西都引向地球。青年眼睛一亮:苹果是这样,月亮也是如此,月亮一定是在地球引力的吸引下做高速运转。因为有引力,使它不能远离地球;因为有速度,使它不会像苹果一样掉落下来……夜渐渐地深了,青年手中拿着苹果,开心地笑了。他就是发现万有引力的英国科学家牛顿。这一年,他才24岁。 二、爱因斯坦的小板凳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女教师。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小男孩,相信他第二天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纷纷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大家都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小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韧性,无论做任何事,他都要力求做好,让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 三、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

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前景分析

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前景分析 李趁201211012910 教育技术学 【摘要】本文通过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奖现状进行概述,并阐明中国科学家在这方面的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笔者的意见及看法。 【关键字】中国科学家;自然科学;诺贝尔奖 1.诺贝尔奖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概述 1.1 诺贝尔奖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概念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和生物学奖,自从1901年设立以来,已届百年,各国共有380多位在以上学科有重要发现和发明,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荣获此项举世瞩目的权威性国际大奖。 1.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现状 从1901年至2014年这114年间,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家共授予575人次、572名科学家;亮度获奖的科学家有3人,分别是法国的M·S·居里(1903年物理学奖和1911年化学奖得住)、英国的F·桑格(1958年和1980年化学奖得住)、美国的J·巴丁(1956年和1972年物理学奖);其中,物理学奖项颁发111次,获奖人数199人(次);化学奖颁发110次,获奖人数169人(次);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109次,获奖人数207人。 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人数的多少,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科技政策、科学精神和科学传统的综合反映。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分布,是国家自然科学发达水平的标志。根据美国科学史家普赖斯和日本学者汤浅的研究,英国、德国曾经是科学的中心,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百分比很高。战后,美国成了世界科学的中心,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人数几乎占了整个获奖数的一半。 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国家,不仅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科技大国,也有一些相对较小的国家,比如瑞士,意大利等。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中,也有一些海外华人,他们是李政道、杨振宁、李远哲、丁肇中,崔琦、高行健、钱永健等,但他们都是以外籍华人的身份获奖,他们从事的研究是在国外进行的。严格地说,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百花园中,中国至今还是一个空白。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12个最新版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一): 袁隆平,经过6年多的时间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最后在海南岛找到了雄性不育植株。然后 又因为十年动乱差点断送了他的全部实验成果,幸好他的助手帮他藏了4钵稻苗,还能够进 行研究,最后研究出了杂交水稻。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二):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也许无法想象眼前这位鹤发童颜、乐观开朗的老先生,就是年逾8 旬的著名数学家:步履矫健,连小伙子有时都赶不上;思维敏捷,稍不留神就跟不上他的思绪。 2001年2月19日,82岁的吴文俊从国家主席江泽民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这位平时十分低调的科学家顷刻间成为举世瞩目的新闻人物。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三): 中国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早年为了支持抗日战争,把日本侵略者早日赶出去,他就将自己家 中积蓄的白银、首饰全都献给了祖国。1961年,当国内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钱财十分短 缺时,身在苏联的王淦昌就将自己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十四万卢布(约合人民币2至3万元)交给中国驻苏大使馆转赠给祖国和人民。1982年,王淦昌又将自己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的奖金三千元全部都捐赠给了小学。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四):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早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苦读六年,取得了地质学硕士学位。他的老师 鲍尔敦教授劝他留下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后再回国。李四光谢绝了老师的好意,他回答说:不,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贡献给我的祖国。1920年回国工作,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为止。之后,一度出国,在国外仍坚持地质学的研究工作。到1950年,他放下国外优厚条件,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毅然从英国绕道回国,作为新中国的地质部长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卓 越功勋。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五):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1946年应聘到美国讲学,很受学术界器重。当时,美国的伊利诺大 学以一万美元的年薪,与他订立了终身教授的聘约。华罗庚的生活一下子舒适起来了,不仅仅 有了小洋楼,大学方面还特地给他配备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员。新中国成立后,一些人总以 为华罗庚在美国已功成名就,生活优裕,是不会回来的了。然而,物质、金钱、地位并没有能 羁绊住他的爱国之心。1950年2月,华罗庚毅然放下了在美国阔教授的待遇,冲破重重封锁 回到祖国。途经香港时,他写了一封《告留美同学的公开信》,抒发了他献身祖国的热情。他 满腔热忱地呼吁: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 之地。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六):

一个充满颠覆欲望的人——访加拿大华裔科学家汤友志-论文

HE PA TRIOTIC OVERSEAS CHINESE 海外赤子T 一个充满颠覆欲望的人——访加拿大华裔科学家汤友志 ■ 本刊特约记者 刘晨曦 与汤友志博士相识很多年,也许是太熟悉的缘故,所以从未想过要采写他。直到最近,当我在阅读加中两国新能源合作前景的相关研究文章时,多次看到他撰写的文章和观点,对他,以及他所从事的清洁技术和低碳发展有了新兴趣。 我们有过几次交谈,虽然漫无目的,但启发颇深。 生在颠覆的年代 我一直觉得: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中国人,无论从经历、磨难和肩负上说,可以说是1949年后新中国历史发展的活证。譬如汤友志就是这群体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1959年,汤友志出生在中国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他父亲是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的着名教授,母亲在学校图书馆任研究员。其时正是全中国进入近乎癫狂的“大炼钢铁”、“亩产过万斤”的跃进时代,也是政治意识对科学观的野蛮颠覆。父母做梦也想不到,汤友志的降临决定了他的未来必须肩负起全面颠覆这种高污染、高能耗、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革命科学观”的使命。 一个肩负改变未来的人,必要先历 经磨难。 汤友志这代人生长于60年代初的 “经济困难”时期,到了启蒙就学时,中国 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中学适逢“学工 学农”,高中毕业再遇上山下乡,他基本 上错过了读书和吸纳知识的最佳时光, 好在他的父母知道知识的重要,家中不 乏藏书,几经浩劫,依旧书香满屋。 “那时我们好像没有很远大的理 想,”汤友志回忆往事口气相当的平淡。 “我在农村插队时,因为读书可以打发时 间,就找来一些旧的课本自学中学课程, 包括学习外语,那时完全没想过读书可 以改变命运,因为每个人的命运都不在 自己的手上。”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汤友志第 一次尝到了颠覆命运的甜头。那年他凭 着多年自学的知识,在广东百万高考大 军中成功突围进入高校学习,四年的本 科学习眨眼即逝,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分 配到广东省环保局工作。 八十年代能进入省级环保局当国家 干部的人是命运的宠儿,加上他又是“开 放改革”后国家培养的第一代科学技术 人员,这“宠儿”绝对是“天之骄子”。不 过,这一切对汤友志来说微不足道。其 时他的眼光已经越过国界,聚焦于世界 领先科技领域。当年他向加拿大多所大 学发出留学申请,由于他有很好的专业 背景,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些大学纷纷向 他发出录取通知书和应允提供优厚的 奖学金,最终他选择了位于加拿大东海 岸哈利法斯(Halifax)的达尔豪斯大学 (Dalhous ie Univers ity)。这是1982年的 事情,他第二次颠覆了自己的命运。 “我不想做个纯科学家” 以前我们的父辈经常用一句被看作 是励志的名言来鼓舞我们:“不想做将军 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假如我们套用这句 名言,则是:“不想做科学家的博士不是 好博士。” 我与汤友志面谈时提到这句话,他 笑了笑说:“以前我也这么想,但后来我 颠覆了这句话,今日我的解读是:只想做 科学家的博士未必是好博士。” 他举李开复为例,问我看过他的 《M aking a w orld of diffe re nce》没有, 我说这本名为“世界因你不同”的自传 在中国卖疯了。汤博士笑着说:“当年李 开复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 攻读博士时,院长海博曼教授告诉他,读 82

中国十大科学家-推荐下载

李四光 (1889—1971) 湖北省黄冈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为中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邓稼先(1924—1986) 安徽怀宁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 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 步奖特等奖;邓稼先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等问题试工作护装置

钱学森(1911-2009)浙Array江杭州人。中国共产党优秀 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 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 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之一。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 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2011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 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1年12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的 钱学森图书馆正式建成对外开放。

绍兴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 学。1940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 微物理学奖金。曾任法国国家科 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导师, 并获法兰西荣誉军团军官勋章。 1948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物理 系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 究所(后为原子能研究所)副所 长、所长,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 处秘书长,二机部(核工业部) 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 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12年科学规划的确定,与钱伟长、钱学森一起,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 被誉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中国两弹之父”。杰出科学家。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16个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16个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一): 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了3个月学,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常常把钱节省下来,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 爱迪生12岁的时候,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卖完了报,就做各种趣味的实验. 有一次,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立刻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和爱迪生一齐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有一次,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还有一次,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晴。他没有被危险吓倒,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

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懈地努力,终於找到了适宜的灯丝,发明了电灯.之后,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二): 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很喜欢动物。有一次,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只狗和一只猫,牛顿收到礼物十分高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的新朋友,为了便于狗和猫出入房间,牛顿在门边挖了两个洞,一个大一个小,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挖一大一小两个洞呢,牛顿回答说:“狗从猫洞里能过去吗” 牛顿的童年是不幸的,出世前三个月爸爸就去世了。两岁时,妈妈又改嫁到邻村。牛顿只好与外婆相依为命。他从不乱花钱,唯一的爱好就是搞一些小工艺,把零用钱聚起来,买了锯子、钉锤等一类工具,一放学就躲在房子里敲敲打打。 牛顿学习时精神很专注。有一次煮鸡蛋,心里想着数学公式,竟误把手表当作鸡蛋丢进了锅里。还有一次,从早晨起就计算一个问题,中饭都忘了吃。当他感到肚子饿时,已暮色苍茫。他步出书房,一阵清风,感到异常的清新。突然想到:我不是去吃饭吗?怎样走到庭院中来了!于是他立即回头,又走进了书房。当他看到桌上摊开的算稿时,又把吃

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崔征教授来学院讲学

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崔征教授来学院讲学 4月1日下午,泰州国家医药高新区联合我院邀请了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病理学教授崔征博士在学院报告厅作“从抗癌小鼠的意外发现到全新的粒细胞抗癌疗法”的专题学术报告。 崔征教授是麻省大学生物化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医学/生物化学博士后。现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名校维克森林大学担任医学院生物化学、病理学终身教授。 报告中,崔征教授就粒细胞抗癌技术的研发背景、基础研究、临床试验以及未来临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专业严谨、系统全面的介绍。崔教授说,1999年,他在一次实验中意外发现一只小白鼠有超常的抗癌能力,经过多次试验研究,他发现这只小鼠的粒细胞有主动攻击癌细胞的能力。随后,他发现人体内长期被忽视的粒细胞同样能主动攻击并消灭癌细胞。据此基础上崔教授和他的团队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抗癌疗法:粒细胞成分输血提高抗癌免疫力的疗法。目前一期二期临床试验已在世界各地展开,泰州的中国医药城医院也即将进行临床试验。学术报告会还设置了现场互动环节,现场观众就一些问题向崔教授请教。报告厅里提问踊跃,气氛热烈,崔征教授对每一位观众的提问都予以细致的解答。 此次学术报告会崔征教授以严谨、科学的学术态度,深入浅出、旁引博证的报告,让同学们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科普知识面,唤起了对科学技术发明的浓厚兴趣,更启迪了思维,开阔了眼界。 泰州国家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露、紫金财产保险公司泰州中心支公司总经理王京苏、泰州市中心血站副站长顾芳、中国医药城医院副院长倪理琪、许正昌、学院党委副书记唐靖辉、副院长郭冬梅和各院(系)团总支书记、学生代表、市民群众共700余人聆听了次此学术报告会。泰州广播电台、《泰州日报》和《泰州晚报》等相关媒体做了专题采访报道。

德国著名科学家卡尔

德国著名科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有"数学王子"、"数学家之王"的美称、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四位数学家之一"(阿基米德、牛顿、高斯、欧拉)。人们还称赞高斯是"人类的骄傲"。天才、早熟、高产、创造力不衰、......,人类智力领域的几乎所有褒奖之词,对于高斯都不过份。 高斯的数学研究几乎遍及所有领域,在数论、代数学、非欧几何、复变函数和微分几何等方面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还把数学应用于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磁学的研究,发明了最小二乘法原理。十分注重数学的应用,并且在对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磁学的研究中也偏重于用数学方法进行研究。 高斯开辟了许多新的数学领域,从最抽象的代数数论到内蕴几何学,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从研究风格、方法乃至所取得的具体成就方面,他都是18─19世纪之交的中坚人物。如果我们把18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系列的高山峻岭,那么最后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巅峰就是高斯;如果把19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条条江河,那么其源头就是高斯。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你们今天替我算从 1 加 2 加 3 一直到100 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 加 2 等于3,3 加3 等于6,6 加4 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 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 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科学家的故事 人物介绍

主要人物介绍 毕昇 毕昇一开始只是雕刻工场里的一名普通雕刻匠,他意识到了“雕版印刷”的弊端,决心进行改革。最终,他凭着自己的执著、自信和坚持不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向我们证明了成功总会属于那些有准备、肯动手的人。 林巧稚 林巧稚是我国最有权威的妇产科专家,她顶着社会上重男轻女的压力,通过自己的勤奋苦读成为一名合格的妇产科医生。她每天都在拯救着母亲和婴儿的生命,却牺牲了自己当母亲的机会。她坚强、不服输,并且有着始终为病人着想的无私精神,不愧是医学界的巾帼英雄。 华罗庚 华罗庚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数学家。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数学,经常为了做数学题而废寝忘食。后因敢于指正大学教授所犯的错误而成为清华大学的旁听生,一发不可收地陶醉在了数学研究中。最终,他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刻苦和聪明在数学领域取得了不菲的成就。 哥白尼 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虽然他生活的年代一直流行着地球中心说,并且教会还将这一学说作为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但是哥白尼不迷信教条、勇于追求真理,最终通过科学的天文学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同时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牛顿 牛顿是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他小时候由于家庭的不幸而沉默寡言,但是喜欢做些小东西,并且善于思考,有着一股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他痴迷于科学,经常为了进行科学研究而废寝忘食。正是这种对科学的执著和热爱使他在数学、物理学等方面获得了卓越的成就。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是法国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她一生致力于研究放射性元素,并将科研成果无私地贡献给社会,自己却一生清贫。她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科学上的成就,更是她那种视名利如粪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毫不夸耀、谦虚忘我的独立不羁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

科学家故事

科学家的故事 一.居里夫人 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 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 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二.法拉第 法国着名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小时候因为家庭贫穷,无法上学,12岁就成了报童。他一边卖报,一边从报上学习识字。一年后,他进了一个印刷厂当图书馆装订学徒,这又给了他一个学习的好机会。他一面装订图书,一面阅读学习。 就这样,他不仅学会了认字,还能看懂越来越多的书籍。后来,他对自然科学越来越有兴趣,开始阅读《大英百科全书》,并把爱好集中到电学、力学方面。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一位顾客,经他介绍,法拉第终于有机会进皇家学院听着名科学家戴维先生的讲座。法拉第非常仰慕戴维,鼓起勇气给他写了信。戴维被这个好学和不屈服于逆境的年轻人打动了,决定接收他为助手。在随后的日子里,法拉第从戴维教授那儿学到了一手精湛的实验技术,还结识了不少当时欧洲着名的科学家。 他不懈的追求和努力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果实,1834年,他发现了电解定律,震动了整个科学界,这一定律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以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三.焦耳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 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 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 一点把哥哥踢伤。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 焦耳的情绪。他和咯咯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 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 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 湖里。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 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顾不得躲雨,拉 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 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 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焦耳听了恍然大悟。 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 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四.牛顿 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 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老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 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原来牛顿忙于计算,胡乱把怀表扔到了锅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