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八九年级数学教材目录(完整版)

初中七八九年级数学教材目录(完整版)
初中七八九年级数学教材目录(完整版)

初中数学新教材目录(2012修订)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7~9年级)各章目录及课时参考

(2012修订)

七年级上(62)

第1章有理数(19)

1.1 正数和负数(2)

1.2 有理数(4)

1.2.1 有理数 1.2.2 数轴 1.2.3 相反数 1.2.4 绝对值1.3 有理数的加减法(4)

1.3.1 有理数的加法 1.3.2 有理数的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4)

1.4.1 有理数的乘法 1.4.2 有理数的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3)

1.5.1 乘方 1.5.2 科学记数法 1.5.3 近似数

第2章整式的加减(8)

2.1 整式(3)

2.2 整式的加减(4)

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19)

3.1 从算式到方程(4)

3.1.1 一元一次方程 3 .1.2 等式的性质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与合并(4)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4)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5)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16)

4.1 几何图形(4)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4.1.2 点、线、面、体

4.2 直线、射线、线段(3)

4.3 角(5)

4.3.1 角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 4.3.3 余角和补角

七年级下(62)

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4)

5.1 相交线(3)

5.1.1 相交线 5.1.2 垂线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5.2 平行线及其判定(3)

5.2.1 平行线 5.2.2 平行线的判定

5.3 平行线的性质(4)

5.3.1 平行线的性质 5.3.2 命题、定理、证明

5.4 平移(2)

第6章实数(8)

13.1 平方根(3)

13.2 立方根(2)

13.3 实数(2)

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

7.1 平面直角坐标系(3)

7.1.1 有序数对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3)

7.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7.2.2 用坐标表示平移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2)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1)

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4)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3)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2)

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1)

9.1 不等式(3)

9.1.1 不等式及其解集9.1.2 不等式的性质

9.2一元一次不等式(4)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

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

10.1 统计调查(3)

10.2 直方图(3)

八年级(上)(62)

第11章三角形(8)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2)

11.1.1 三角形的边 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11.1.3 三角形的稳定性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3)

11.2.1 三角形的内角7.2.2 三角形的外角

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2)

11.3.1 多边形11.3.2 多边形的内角和

第12章全等三角形(11)

12.1 全等三角形(1)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6)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

第13章轴对称(14)

13.1 轴对称(3)

13.1.1 轴对称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13.2 画轴对称图形(2)

13.3 等腰三角形(5)

13.3.1 等腰三角形13.3.2 等边三角形

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

14.1整式的乘法(6)

14.1.1 同底数幂的乘法14.1.2 幂的乘方14.1.3 积的乘方

14.1.4 整式的乘法

14.2 乘法公式(3)

14.2.1 平方差公式14.2.2 完全平方公式

14.3 因式分解(3)

14.3.1 提公因式法14.3.2 公式法

第15章分式(15)

15.1 分式(4)

15.1.1 从分数到分式 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

15.2 分式的运算(6)

15.2.1 分式的乘除 15.2.2 分式的加减 15.2.3 整数指数幂15.3 分式方程(3)

八年级下(62)

第16章二次根式(9)

16.1 二次根式(2)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2)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3)

第17章勾股定理(9)

17.1 勾股定理(4)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

第18章平行四边形(15)

18.1 平行四边形(7)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8.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

18.2.1 矩形18.2.2 菱形18.2.3 正方形

第19章一次函数(17)

19.1 变量与函数(6)

19.1.1 变量与函数19.1.2 函数的图象

19.2 一次函数(7)

19.2.1 正比例函数19.2.2 一次函数19.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第20章数据的分析(12)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6)

20.1.1 平均数20.1.2 中位数和众数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2)

九年级上(62)

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13)

21.1 一元二次方程(1)

21.2 降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7)

21.2.1 配方法

21.2.2 公式法

21.2.3 因式分解法

21.2.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3)

第22章二次函数(12)

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6)

22.1.1 二次函数22.1.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

22.1.3 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性质

22.1.4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

22.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1)

22.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3)

第23章旋转(9)

23.1 图形的旋转(2)

23.2 中心对称(3)

23.2.1 中心对称23.2.2 中心对称图形

23.2.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第24章圆(16)

24.1 圆(5)

24.1.1 圆24.1.2 垂直于弦的直径24.1.3 弧、弦、圆心角

24.1.4 圆周角

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5)

24.2.1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4.3 正多边形和圆(2)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2)

第25章概率初步(12)

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3)

25.1.1 随机事件25.1.2 概率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3)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3)

九年级下(44)

第26章反比例函数(8)

26.1 反比例函数(3)

26.1.1 反比例函数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6.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3)

第27章相似(14)

27.1 图形的相似(2)

27.2 相似三角形(7)

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7.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7.2.3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27.3 位似(3)

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12)

28.1 锐角三角函数(6)

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4)

第29章投影与视图(10)

29.1 投影(2)

29.2 三视图(4)

初中数学教科书代数内容分布的国际比较研究

初中数学教科书代数内容分布的国际比较研究 : 一、问题提出 纵观百年来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历次教育改革,基本都以科技的发展为背景,以课程的改革为核心。譬如20世纪50-60年代的“新数运动”、70年代的“回到基础”、80年代的“问题解决”以及90年代的反思,新世纪到来之际爆发的“数学 战争”,再次强调基础,均是从课程开始改起的,并且是以数学课程改革作为导火索或者突破口。数学学科一直是世界各国历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心,引领着基础教育改革。而其中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始终是数学历次课程改革的最基本问题,选择什么课程内容?选定的课程内容各部分如何分布?在各个年级如何分布?前后之间有什么关联?这些需要进行研究取证,找到部分令人信服的证据,而不是建立在经验层面上。 课程内容在各个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有不同程度的规定以及相应的年级安排,如康?h媛对澳大利亚第一个全国统一课程标准The Australian Curriculum Mathematics研究分析,“数与代数”在1-10年级分布都是最多的;刘长明,孙 连举曾对中美初中学段“数与代数”内容标准进行了比较:康?h媛,曹一鸣对中 英美三国小学、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内容主题、内容总体分布等做了量化分析;曹一鸣、严虹以中国大陆、新加坡、韩国、芬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美国、南非12个国家最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首先 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微积分、其他共五个知识领域中对于标准的内容条目进行统计比较。但是,数学课程标准是宏观架构思考与设想,并且在各个国家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地位与作用差异悬殊,其规定详略也不一致。相对而言,数学教科书中对课程内容表述更为详细具体,对其研究更有意义。 代数在学校课程中的重要性和学生学习代数面临的困难,是世界各国数学教学具有共性的问题。因此对各个国家教科书代数内容进行量化比较分析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获得更多信息。我们曾对中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韩国、新加坡、日本与俄罗斯十国的现行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包括测量)、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进行了比较,初步了解分布状况。代数作为“数与代数”领域核心组成部分,需进一步整体与局部进行细化研究。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国家

初中数学教材人教版与北师大对比

数学《人教版》《北师版》对比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猜想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阅读与思考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2.2 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方程”史话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3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阅读与思考几何学的起源 4.2 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长度的测量 4.3 角 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4 部分中英文词汇索引北师版: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New)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 展开与折叠 3 截一个几何体 4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New) 1 有理数 2 数轴 3 绝对值 4 有理数的加法 5 有理数的减法 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7 有理数的乘法 8 有理数的除法 9 有理数的乘方 10 科学记数法 11 有理数的混和运算 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New) 1 字母表示数 2 代数式 3 整式 4 整式的加减 5 探索与表达规律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New) 1 线段、射线、直线 2 比较线段的长短 3 角 4 角的比较 5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New) 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3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水箱变高了 4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 5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6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New) 1 数据的收集 2 普查和抽样调查 3 数据的表示 4 统计图的选择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综合与实践(New) ⊙探寻神奇的幻方 ⊙关注人口老龄化 ⊙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形盒子课题学习(New) 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形盒子总复习(New)

研究论文:浙教版和东京版初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117876 数学论文 浙教版和东京版初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1问题的提出 各国、各套教材的设计思想和编排格式多并不相同,而是各具特色,分析这些国外教材,借鉴有益经验,对我国数学教材的编写质量和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必有重要借鉴价值[1]. 东京书籍株式会社出版的教材在东京以及其他地区被广泛采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本研究选取东京书籍株式会社20xx年出版发行的《新数学2》(以下简称东京版)与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以下简称浙教版)作为比较对象.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都是特殊三角形,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同时具有一般三角形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这些特性在几何证明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也是研究其他三角形和多边形的基础[3].《新数学2》第5章第1节为“三角形”,与之相应,我国浙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二章为“特殊三角形”,这两部分内容相近,存在一定可比性.

2编排顺序比较 首先,为了说明两种教材在此部分内容上的差异,笔者将两部分内容纵向展开,对章节内容进行对比,整理得出图1.由图1和分析教材可知,东京版教材上行单元学习了“平行和全等”,浙教版教材上行单元学习了“三角形的初步知识”,两单元内容均学习了全等等知识,与本单元联系密切.东京版教材的下行单元是概率,浙教版教材的下行单元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与本单元均无显著联系.两版教材此部分内容学习的整体顺序相同,都是先学习等腰三角形,其间穿插等边三角形的学习,再学习直角三角形.但东京版教材“三角形”整块内容相比浙教版教材进度快,浙教版教材是学习过图形的轴对称后才进入等腰三角形的讨论.图1特殊三角形课程编排顺序 3引入方式比较 两版教材“三角形和四边形”与“特殊三角形”引入方式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两版教材在章首引入方式上存在不同.浙教版教材的引入方式与东京版教材相比更为简单,仅采用章头图和引导语引入.东京版教材在“三角形与四边形”的章首,由传统技艺――剪纸引入,让学生即兴剪出一个形状,让学生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