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优秀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优秀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优秀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

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深情朗诵《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中这样几段话,“当历史的年轮压过奥斯威辛,听到的是男人的怒吼与女人的尖叫,看到的是母亲的哭泣与孩子的惊恐。而今,奥斯威辛的天空湛蓝而且透明,一排排高耸的建筑直插云霄,似要打破这里的宁静。

“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谁都不想让奥斯威辛的哥特式建筑真正打破世界的宁静,但这也不会影响到我们记忆中的伤痕,它只会作为我们的一个和平的标志,以示警钟长鸣。”

“时间永远不会将奥斯威辛风化在记忆底层!”

同学们,刚才这几段话是选自今年山东省高考满分作文《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它之所以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是源于这篇作文关注了人类的记忆,涵盖了世界的记忆,是的,在人类的记忆中,有些事情不能忘记,有些伤痛不能愈合,就像奥斯维辛,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它实在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了,但我们还有要说的话,那句话就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法,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和场面,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报道形式。大家看标题是不是太不可思议了?同学们,你们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时,有什么感受呢?”其实这篇新闻不只是标题特别,就是新闻本身的写法也很独特,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然后讨论交流一下,说说它和一般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二、背景知识介绍

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威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威辛主营、布热津卡营、莫诺维策营。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的标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说没有新闻呢?既然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文章呢?请用文中的原文回答。

明确: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这里访问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2.本文主要是以参观者的行踪路线来展开的,请同学描绘出行踪路线。

明确: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这部分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

四、研习课文

1、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并回答问题:文章说布热金卡“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

明确:结合下文可知,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作者踏进集中营,却吃惊地发现两种不相称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可怕”。作者虽无直接控诉,却强烈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愤懑,让读者感到一种沉重感。

2.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没有直接写法西斯是如何残暴。而是通过参观者的反应和感受来写法西斯的滔天罪行。本文中有许多地方描写了人们参观时的表情以及动作变化,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出来,然后请一位同学说出自己的结果。并说说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明确:人们的感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令人发指。

3.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描写人们看见东西呢?请同学们找出其中的细节描写,并说明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侧面烘托,正是作者高明之处,这也是许多佳作常用之法。

细节描写往往会成为事情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篇佳作往往离不开一些细节描写,本文也不例外,有些细节描写耐人寻味,如:“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4.句子赏析:“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5.句子赏析: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明确:作祷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着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6.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明确: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

(教师补充: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

“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五、归纳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一般新闻的特点)

2、视角独特。从“平静”中找到新闻。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心中的感情波澜。他们都受到了震撼,从而更加热爱和平自由。这是善与恶的对立。因此,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这一类新闻有别于纯客观报道人和事的新闻,被称为“印象性报道”。

3、多用否定句: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标题就是一个否定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仍感到非写不可,表现了记者的良心,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呼应前文,突出主题。

六、师生共同总结

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明确: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这时候我们回头再看看标题是不是也会读出点感情来呢?

明确:既是深沉的控诉——法西斯的残暴

原来标题潜藏着一个令世人经久难忘的特大新闻———在所谓“事过境迁”的13年之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但参观者依然如此恐怖战栗,那么当时的奥斯威辛又是怎样的一种人间地狱?!这难道不是一句深沉的控诉么?

也是沉重的提醒——勿忘历史

正如德国总理施罗德所说的:“尽管遗忘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记者的使命,使得作者不得不写下该文。作者参观后觉得不应该让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的惨案成为旧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引起世人的警戒。通过文章,作者希望我们牢记灾难,铭记历史。因为忘记苦难就是新的苦难的开始。

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明确: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4、经以上学习讨论,你觉得本文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讨论明确: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这篇文章中作者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重点来写,字里行间凝聚着个人的情感,也正是这一做法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可谓神来之笔。

五、教师总结

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现在,我们正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不让战争的阴霾再次笼罩在我们头上。最后,老师向用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一百多年了,我们在寻找家乡;一百多年了,我们试图平静地生活,种下一棵树、铺好一条路……我们一边梦想一边作战。一百年的战争和恐怖使我们伤痕累累,但不曾毁掉我们的梦想──我们百年来对和平的梦想……”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将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提升整体阅读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的强烈愤怒,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文化传承与理解:牢记历史教训,培养学生远离战争,抵制暴力与罪恶,热爱和平的思想。 【学习重点】 1.分析作品如何表达作者的感情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预习说明】 1、结合学案内容,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相关历史。 2、梳理文章结构,划出本新闻的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部分。 3、根据以往所学,小组讨论本文的独特之处。 【知识链接】 ⒈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⒉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这里,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⒊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教学过程】 一、基础落实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凝重(nínɡ)纳粹(suì)焚尸(fén)雏菊怒放(chú) B.婆娑(suō)嬉笑(xǐ)撰写(zhuàn)明媚温暖(mèi) C.沼泽(zhǎo)凋谢(diāo)废墟(xū)步履蹒跚(lǚ) D.戕害(qiānɡ)窒息(zhì)祷告(dǎo)销声匿迹(lì) 2.下文横线处的句序已被打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①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 ③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 ④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

精讲《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抓住文中语言描写体会作者表达的强烈感情,理解文章的表达意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课外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 (2)、小组通过阅读、讨论,揣摩文章字句,学会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体会战争的残酷,培养爱国情操; (2)、培养爱好和平的品行,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学会以乐景衬悲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关键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影片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简短画面,再现战争残酷的场面,让学生讨论战争所带来的危害,自由回答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受害人的同情从而导入课文。影片直观而形象,让学生更易体会战争的残酷,与文本语言相互融合,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起学生共鸣。 (二)质疑课题激发兴趣 由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学生质疑的问题与课文内容有关的

则板书到黑板上。学生对课题提出疑问,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文章。把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做上记号,把想到的问题写下来。学生对课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探讨。读书思考能提高读书效率,增加对文本的了解。 (三)走进奥斯维辛体会作者情感(重点) 1、交流对奥斯维辛的认识 ⑴学生分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奥斯维辛的资料,谈谈看法,之后请小组代表上讲台前向大家讲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学生分组交流,有利于培养其合作精神,学生通过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够取长补短。通过学生自己的交流,更能深入了解战争带来的罪恶。 ⑵课件展示: 展示一首来自奥斯维辛的诗《蝴蝶》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让学生通过这首诗歌来简单体会一下奥斯维辛的悲凉,这首诗和文章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景渲染悲凉气氛。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集中营的残酷。 2、自主学习,内容探究 ⑴让学生当“导游”,老师做“游客”,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做好“导游”解说词,同时进行文章分段,别的同学加以评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⑵文本细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课文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波兰布热金卡电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土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详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13级中文一班梁渝【教材分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人教版必修一中的一篇新闻写作,这篇新闻稿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整篇新闻稿突破了以往新闻写作所采用的零度语言,在语言风格上更具有文学色彩。本文运用对比,侧面描写等诸多表现手法,一方面表现出纳粹杀人无数的残酷罪行,一方面又暗示和平和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希望仍然会笼罩在世界上空,人们的生活将幸福美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准确、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新闻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课文,寻找作者在文章中交代的有效信息。观看图片,身临其境地感受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面的氛围。分析文章中侧面描写的句子,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作视角,深刻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背景,感受战争的残酷,树立崇尚和平维护和平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法西斯的罪恶。 分析作者采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为标题的意图。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视角,感悟作者对和平的歌颂和对战争的控诉。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图文情景创设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课前通读课文,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5秒) 有这样一个地方,叫做布热津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暖和,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四周的草地上,儿童在追逐游戏。但这里曾是最恐怖的杀人工厂,见证者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没有什么新闻的奥斯维辛,作者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 二、整体感知(一分钟) 下面,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都参观了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面的哪些地方? 点拨: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和绞刑室。 三、品语言、悟情感(三分半) 思考,作者采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为标题的意图。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写作背景分析句子,感受作者的情感,进而深刻体会生命的价值。) 接下来,大家抬头看着课件,我当大家的导游,带你们去看一看这四个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子。 一列列火车把囚徒们从这道门中运送进去,从这一刻起,人便不再是人,而

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一第10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

客观的事实主观的印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策利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 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在场的主观印象,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这篇新闻强烈的情感冲击力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是借助于结构、细节、语言的精心安排。 一、精巧的结构 先看标题,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从受众心理讲,这种欲擒故纵之笔很吊读者胃口。 再看导语,1-3自然段是本篇导语。先用对比手法突出如今阳光明媚、花香鸟语的布热金卡曾经是“人间地狱”,现在“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再用一组排比句点出布热金卡是一个世人瞩目的地方。导语部分用如诗般的语言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氛围,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接着看主体,4-13自然段是这篇新闻的主干。大致按先整体概述后局部分说的顺序展开。4-5自然段介绍集中营的方位、居民、环境、历史等概况。作者援引具体数据与个人回忆录要点等确凿事实证明这里曾经是“杀人工厂”。第6自然段交代写作动机,“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一句呼应标题,强调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出于记者职业的神圣使命感,出于对遇难者在天之灵的告慰,他不能不向世人报道他所见到的一切。这就再次拉近了记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8-13自然段叙述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大体依照参观地点的转换,即“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地下室”的顺序,择要记录参观者的印象。这里作者运用了多重视角,不仅写历史遗迹(物)的特征,而且刻画参观者的表情反应;不仅写参观者的观感印象,也写自己对参观者反应的反应。尽管第一人称“我”在文中并没有出现,但我们可真切地体验到作为一名特殊的参观者的记者,他那犀利的目光、深沉的情感。 最后看结语。“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一句再次点题,呼应第6自然段首句,这不仅使全文结构收尾圆合,而且激发读者旧事重拾,温故知新。“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呼应首段,反复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的安谧、秀丽的风景,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幸福。 二、精彩的细节 恰当的细节描写对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极为重要。本文细节刻画细致传神。有对历史遗迹、遗物的细节特征的描画,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个细节象征着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再如“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按新闻的导语、背景、主体、结语几方面概括一下这篇新闻的内容。 一、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导语:布热金卡阳光明媚但曾是人间地狱(1~3)。 三、背景:引入奥斯维辛背景材料介绍奥斯维辛可怕的历史(4~6)。 四、主体:随参观者脚步而行(7~15)。 五、结语:再次强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6)。 2、这篇新闻有没有写到有关奥斯维辛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本新闻并没有写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新的事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3、既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作者还要去报道?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是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奥斯维辛虽然是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和窒息,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4、那么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四、精读课文 1、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 不协调的事物叠合在一起。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2、文章开头写“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结尾又写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结构上:首尾呼应,显得文章首尾连贯,浑然一体。 (2).写法上:以乐景衬哀情。 (3). 内容上:突出文章主题,表达出了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对受害者的哀悼,对历史的反思。 3、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4.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公开课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公开课教案 开课学校:龙岩八中 开课教师:段慧慧 开课班级:高一(1)班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报导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3、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培养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参观者神态表情变化的把握,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 【教学难点】 仔细揣摩、品味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 【教学设想】 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理解记者在新闻事件中的作用。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受 1、展示银幕再现的历史。结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用一个词来形容罗森塔尔笔下的奥斯维辛给你带来的感觉。并且从文中找到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说这个词。(“恐怖”“讽刺”“噩梦”“挣扎”等) 2、那么文中的参观者又有何感觉呢? 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浑身发抖——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沉思——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这里有不忍,有愤恨,有震惊,有惊惧。 二、探究细节 1、那么作者有没有更不一样的感觉呢?作者是通过什么来传递出这种特别的感触?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出示图片——集中营的大门上有三个词,组合起来就是:“劳动使人自由”。)看了这一细节你会有什么感觉? 2、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讨论,找出文中细节,思考它们所引发出来的思想。 ①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哪一个词表示了作者的惊讶? 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热金卡出现了这种景象,布热金卡的历史与此太不相配了,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与它最相配的景象。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无一句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同时在开头给读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压抑。 ②“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③文章中“参观着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为什么? 这就是灾难岁月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生命的消亡,更是尊严的绝望。为什么会“羞红了脸”?因为尊严受到冲撞。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944年,在纳粹的一个集中营中,关押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有一天,他的妈妈被杀害了,小女孩哭泣着问,我的妈妈到什么地方去了,人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去了,不久就会回来,小女孩真的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她甚至唱起了妈妈曾经教给他的许多儿歌,还不时的爬上窗户张望,盼望他的妈妈快点回来。一天,小女孩和许多犹太人被押上了刑场,他们将被活活埋掉,当一个纳粹士兵要将小女孩推入深坑的时候,小女孩睁着她那漂亮的眼睛说:“叔叔,请你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我了。”这是发生在纳粹集中营中的一个故事,这样的悲剧在40年代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每天都在发生,在上演。那是一段没有人性,没有良知的历史。今天我们将在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新闻名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带领下,走进这段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历史,今天我们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然如此漂亮,这节课不仅是本次听课活动中最精彩的一节课,也是近年来难得的好课。后来,我到网上查王老师的获奖情况,发现她曾获得深圳市语文优质课第一名,广东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中南六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在一定程度上,王老师这节课代表了深圳的水平。我自叹弗如,并从中学习很多。 上课流程如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特殊的新闻《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可写》。题目很有意思。本来是新闻,却说没有新闻……罗森塔尔说没有新闻,一经刊载,却吸引很多人眼球,各大报刊转载,最后获得了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奖。原因何在?原因有很多,但这个标题功不可没,它吸引我们的眼球。这篇文章写作不合常 理。大家预习文章,文章中不合常理的地方有很多。要求同学们找出这篇文章很多不合常理的地方。 【多么巧妙的一个切入点啊。由题目导入,引出“不合情理”,这是适合本文本课,亦成为全课的总纲。妙!】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反思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反思 高一语文王惊宇 一、教学内容与过程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描述了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德国法西斯杀人工厂的见闻和感受。通过纳粹德军犯下的滔天罪行,警醒人们,不要因为现在的阳光明媚,就忘记了现在的残酷战争。 在似乎平淡的事实之中,作者以独特环境中的见闻和感受,发现到了不平静的风暴,感受到了罪恶与善良的对立。通过学习本文,我想反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珍惜和平生活,反对战争,反对罪恶。 在导入新课、通过相关背景图片后,引导学生跟随作者一起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找出参观者看后的表情与反应,来突出作者别具一格的新闻报导方式---零度写作,并把零度写作的特点作全面介绍。零度写作不是不要感情,而是将感情降到冰点之后,让读者产生理性之花,由此引导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分析。 借助德国战后对战争的反思一些背景材料,引导学生讨论论日本法西斯南京大屠杀和战后日本对待历史不同的态度对比,让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二、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虽然教学工作了十四年,但我始终坚信:只有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才能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学习局面。才能真正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 课前学生去搜集有关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资料,加深对纳粹罪恶的了解,学生搜集的过程本身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搜集整理的过程中他们也会产生自己的思考;同学小组内交流材料,并选代表课上展示最让本组同学震撼的一张图片,体现了合作交流;课上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出问题,生生互动,互相启发;探究学习,是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寻求问题的答案的学习方式,本课中我也给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教师在这堂课上起到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的作用。 三、不足之处 在我们的课堂上,总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不敢大胆积极发言。以后应该在如下方面提高学生的课堂答题能力。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 学生分析: (1)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2)情感比较丰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融入悲情题材作品的难度不是很大; (3)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 (2)过程与方法: ①课外收集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 ②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设计思想:《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本设计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重点而不求面面俱到。努力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着力于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又不忽视双基训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留下较大的空间,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播放影片《南京大屠杀》、《辛得勒的名单》中的简短剪辑镜头,导入新课(多媒体)。 (选用的《南京大屠杀》和《辛得勒的名单》是高中生熟悉的影片。播放的剪辑氛围与课文相似,易于引导学生入情。通过简短的影片展示,把学生们带进一个悲情的森林,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从而自然引出课题,让学生在肃穆悲壮的作品境界中受到情感美的教育,也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唤醒民族精神。) (2)交流资料和感受:投影展示同学们在课前收集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边看图片边介绍边谈感受。教师也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使老师和学生在情感上寻找共鸣点。 (3)介绍写作背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4)质疑解难,探究写作意图:一个如此有名的记者为什么要写一篇早已众所周知的新闻呢?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什么又重新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请学生阅读课文,将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圈画出来,指导他们开展小组交流,相互质疑。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重点研讨题: ①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某种意义”指什么?②“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策利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在场的主观印象,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这篇新闻强烈的情感冲击力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是借助于结构、细节、语言的精心安排。

一、精巧的结构 先看标题,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从受众心理讲,这种欲擒故纵之笔很吊读者胃口。 媚、花香鸟语的布热金卡曾经是“人间地狱”,现在“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再用一组排比句点出布热金卡是一个世人瞩目的地方。导语部分用如诗般的语言渲染了一种庄

严肃穆的情感氛围,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接着看主体,4-13自然段是这篇 部分说的顺序展开。4-5自然段介绍集中营的方位、居民、环境、历史等概况。作者援引具体数据与个人回忆录要点等确凿事实证明这里曾经是“杀人工厂”。第6自然段交代写作动机,“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一句呼应标题,强调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出于记者职业的神圣使命感,出于对遇难者在天之灵的告慰,他不能不向世人报道他所见到的一切。这就再次

拉近了记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8-13自然段叙述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大体依照参观地点的转换,即“毒气室→ 参观者的印象。这里作者运用了多重视角,不仅写历史遗迹(物)的特征,而且刻画参观者的表情反应;不仅写参观者的观感印象,也写自己对参观者反应的反应。尽管第一人称“我”在文中并没有出现,但我们可真切地体验到作为一名特殊的参观者的记者,他那犀利的目光、深沉的情感。 最后看结语。“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一句再次点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详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材分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人教版必修一中的一篇新闻写作,这篇新闻稿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整篇新闻稿突破了以往新闻写作所采用的零度语言,在语言风格上更具有文学色彩。本文运用对比,侧面描写等诸多表现手法,一方面表现出纳粹杀人无数的残酷罪行,一方面又暗示和平和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希望仍然会笼罩在世界上空,人们的生活将幸福美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准确、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新闻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课文,寻找作者在文章中交代的有效信息。观看图片,身临其境地感受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面的氛围。分析文章中侧面描写的句子,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作视角,深刻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背景,感受战争的残酷,树立崇尚和平维护和平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法西斯的罪恶。 分析作者采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为标题的意图。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视角,感悟作者对和平的歌颂和对战争的控诉。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图文情景创设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课前通读课文,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5秒)

有这样一个地方,叫做布热津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暖和,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四周的草地上,儿童在追逐游戏。但这里曾是最恐怖的杀人工厂,见证者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没有什么新闻的奥斯维辛,作者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 二、整体感知(一分钟) 下面,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都参观了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面的哪些地方? 点拨: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和绞刑室。 三、品语言、悟情感(三分半) 思考,作者采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为标题的意图。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写作背景分析句子,感受作者的情感,进而深刻体会生命的价值。) 接下来,大家抬头看着课件,我当大家的导游,带你们去看一看这四个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子。 一列列火车把囚徒们从这道门中运送进去,从这一刻起,人便不再是人,而是任纳粹屠宰的玩偶,他们在这个用“劳动获得自由”作为虚名的地狱中接受各种实验,最后走向死亡。 这是我们要参观的第一个房间,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士兵的押送下走进了这里。顿时浓烟四起,囚徒全身巨痒难忍,有人甚至抓瞎了自己的眼睛。喉咙仿佛被掐住一般,烈火灼心无法呼吸。许多人开始出现了大小便失禁,随之而来的就是溃烂,流脓和死亡! 接下来,这些便是焚尸炉,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要焚尸一万具,人油熬制的肥皂在全德国范围内使用,数不清的头发被制作成垫子畅销于市场上,后来发现了一些有精美而奇特质地的灯罩,你们一定想不到,那些柔和的灯光竟是人皮在闪耀! 跟紧我的脚步,走到这里来,看到这些盒子了吗?它们是用来装人的,在这样大的一个盒子里,每晚要塞进五到十个人去,拥挤,恐惧和死亡应该是她们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三个词语。一夜间,这一双双明亮的双眸将全部泯灭。 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这是受害者处绞刑时站的木块,生命就在这两个木块拿开以后戛然而止,结局除了死亡还有什么呢?还有这一车有一车的堆积成山的尸体。现在我想大家也会对我说出参观者对导游说的那两个字“够了!”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试讲稿

精心整理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报道,这篇新闻无疑是非常优秀的,它按照“零度写作”原则从客观角度描写了香港回归这一举世瞩目的时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篇新闻报道,与《别了!不列颠尼亚》不同的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了“零度写作”的原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的41页,快速地浏览这篇文章。(板书)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 2 工厂” 1 2 → 3 ” →(我听到有同学说反语,是的,作者在这里用的正是反语,现在的景色固然美好,但是它却和布热金卡的历史并不相配。作者认为这里应该是“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色。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的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了,因此感到可怕。另外还有一点是值得同学们特别注意的,就是作者写这段话的用意是(板 书)(设置悬念,为下文铺垫)。关于这一段,我们等下还会有所涉及。 4、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看第7-15段。看好了吗?有什么发现吗? →(没错,这几段话为我们描述了(板书)(二、参观者的参观顺序:)它们分别是什么?让我们来一起找出它们,(板书)(毒气室和焚尸炉——死囚牢房——女牢房——试验室

——纪念墙——绞刑室) 文本研习 1、知道了参观者的参观顺序后,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在参观这些地方的时候,人们都有些什么反 应,我想请同学们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 →(找好了吗?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些句子。 ●在第42页的第九段开头,当参观者们参观毒气室和焚尸炉的时候“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还有当看到死囚牢房的时候“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接下来是第十段当一个参观者看到女牢房时,作者这样写道“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 ● ● →那就是2、 3 (板书) 秘的→ 4、下面请同学们看第14段的这一细节描写,这里写道“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祷告一般有两种作用,一种是寻求庇护,一种是请求宽恕,在奥斯维辛,犯人们寻求庇护却难逃一死,而纳粹也不会去请求宽恕,所以祷告根本没用,也就不用祷告了。) 5、最后请同学们看文章的最后一段,“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这句话有何深意? →(大家还记得第一段的描写吗?第一段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非常美好的和平景色,而最后一段再次展现今天的布热金卡环境的安谧,风景的秀丽,值得同学们注意的是这里所采用的首尾呼应以及用乐景衬哀情的方法,虽然今天的奥斯维辛早已是“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并不远的草地上,儿童在嬉戏,打闹。”这是一幅欢乐的景象,但在作者和了解法西斯暴行的人眼里,这里曾经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地方,眼前虽然是一幅阳光明媚,欢乐祥和的景

读《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有感

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有感 几日前细细的阅读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给我的感觉只有震撼,只有悲哀,只有无奈。 即使是同样的题材,文笔的好坏也可以影响读者的情感,好的文字可以感染人,罗森塔尔就做到了这点。这篇文章一字都没有提到奥斯维辛死难者的惨状,也一字都没有提到法西斯对死难者是如何如何的残忍,却在那些看似美好的文字中渲染出一种令人泫然欲泣的悲哀。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这篇文章开头就给了我深刻的印象,阳光明媚,绿树婆娑,儿童嬉戏,这是多么的勃勃生机,而作者却称其为“可怕”,一开始我不大理解,可深思过后,却引以为然,因为布热金卡不是普通的地方,它是死难者的坟墓,不,应该说是乱葬岗,它曾经容纳了那样多的冤魂,不过六十几年过去了,那曾经连恸哭也发不出的魂灵们就湮没在这尘埃中,除了奥斯维辛,再无一丝他们受苦受难的证明,这是怎样的悲哀!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我沉默着读到了这里,又一次被震撼了,雏菊怒放,这在别的地方将是多么正常的事,可在奥斯维辛,在毒气室和焚化炉的废墟上,它是多么的不可思议!这里曾有那么多生命不甘的逝去,可雏菊花却在怒放!“怒”,这字用得多么的好,逝去生命的不甘与雏菊的欢欣绽放,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在奥斯维辛,没有上帝,因为在六十多年前,这里曾有那么多的生灵作过祷告,乞求上帝解救他们,可上帝没有听见,或者,连上帝也抛弃了这个地方,这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作者对法西斯的痛恨和控诉,是作者对死难者深切的同情,是一种用言语无法表达的深深的痛! 读完此文,我唯有学学鲁迅,长歌当哭了。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说课稿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 各位老师晚上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第一课的一篇新闻特写,该单元系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本文描述了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德国法西斯杀人工厂的见闻和感受。通过德军犯下的滔天罪行,警醒人们,不要因为现在的阳光明媚,就忘记了现在的残酷战争。在似乎平淡的事实之中,作者以独特环境中的见闻和感受,发现到了不平静的风暴,感受到了罪恶与善良的对立。此文使高一学生感悟新闻追踪时代的特有价值,了解新闻中记者的感情渗透其中,以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的写法。本文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本文是表达人们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残酷事实的控诉,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学习本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珍惜和平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一篇新闻稿,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新闻稿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以及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通过采用学生高度参与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自主探究奥斯维辛背后的故事。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既应着力于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又不忽视双基训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留下较大的空间,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抓住文中语言描写体会作者表达的强烈感情,理解文章的表达意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课外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 (2)、小组通过阅读、讨论,揣摩文章字句,学会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体会战争的残酷,培养爱国情操; (2)、培养爱好和平的品行,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学会以乐景衬悲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关键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有人说过去的100年是血腥的世纪。现在请同学们点击“20世纪十大天灾”。这是天灾部分,也就是大自然造成的灾难。面对天灾,不论危害多大,在不可抗力的情形下,人们只能一边痛惜天灾所带来的伤痛和损失,一边坦然承受。还有人祸,人祸指人为造成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约 3千万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大战死亡人数则超过5千万人,著名的例子有,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南京大屠杀”。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大屠杀中遇难的中国人达30多万人,二战期间,中国军民的死伤人数达到3500万,相当于如今一个福建省的总人口数。在日本法西斯横行中国的同时,在欧洲,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在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的德军专门设置的人间地狱里,约有400万犹太人被严刑拷打,随意杀戮。二次大战后至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战事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不下一次大战的死亡人数了。 通过刚才的数据能否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预设:人祸远比天灾让人恐慌) 明确:20世纪的种种“人祸”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让人类伤亡惨重、涂炭生灵的,更多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2.关于奥斯维辛: 请看网页上的介绍 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 (预设:可怕,惨绝人寰,恐怖等等) 刚才是图片给我们带大的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富有良知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血腥的历史,看看这篇文章是否也能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3.写作背景: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二、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感受新闻内容,并思考,作者将主要的笔墨放在哪里? 预设: 参考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与感受 参观了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文本的学习。 三、细部揣摩: (环节一)讨论探究: 课前准备:请同学们预习,并找出能触动自己心灵的或者不理解的细节描写的句子,每个学生写3—5句 针对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整理出排行榜: 1“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