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

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
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004年12月,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同志在会上指出,一年多来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仅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全党同志深化了对科学发展现的认识。他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切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当前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那么,我们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并切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开山垦荒,让我越开越穷;退耕还林、种草养牛,让我发家致富!”这是2005年4月,人民日报记者在陕北采访时,一位老农说的一番话。它既道出了老农的心声,也道出了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党始终为之奋斗的根本任务。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承担起带领人民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党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后来,由于受“左”的错误影响,在一段时期内使发展走了弯路,经历了曲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国情、正确把握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我们党毅然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提出并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是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进一步把发展问题同党的执政问题联系起来.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阐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战胜来自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的各种困难和风险,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十六大以后,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化,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围绕如何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我们党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和第一要务,而且要正确认识“什么叫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十六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我们究竟应怎样来认识和领会呢?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在全面把握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既是“加快发展机遇期”,也是“各种矛盾凸显期”。细说起来,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不少,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还在扩

大,就业压力继续加大,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高度重视、全面把握、正确应对,努力促进经济健康持续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更好地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任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既是一个经济更加发展的社会,又是一个民主更加健全的社会;既是一个科教更加进步的社会,又是一个文化更加繁荣的社会;既是一个社会更加和谐的社会,又是一个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这样一个宏伟目标,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里程碑,既令人鼓舞,又十分艰巨,绝非轻而易举就能完成。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创新发展观念,完善发展战略,拓宽发展途径,切实抓好用好战略机遇期,努力实现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

再次,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长期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历程,也是我们对发展规律的探索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有艰辛的探索,又有各种风险的应对;有成功的欢乐,也有曲折的教训。十六大在深入总结这段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为我们继续前进提供了指导。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特别是抗击非典的实践,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对以往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四,科学发展观是在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科学审视国际形势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各国发展实践的推进,人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注重社会变革的发展,从提出可持续发展到注重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发展,都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特别是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许多国家都在围绕抢抓发展机遇,调整发展战略。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对此,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努力取得发展的主动权。

以上这几个方面,就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践基础、现实依据和时代背景。只有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才能全面深刻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和指导作用。

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发展是硬道理,是贯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主题。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改革就不能实现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只有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造福人民的发展观。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执政兴国的目的是造福于人民。科学发展观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

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充分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体现了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发展观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符合我国国情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持久永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科学发展观是整体推进的发展观。发展既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和其他方面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不仅要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而且要适应社会的深刻变化,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使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拓宽了发展的视野和领域,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以新的时代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和平发展的发展观。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发展目标,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坚定不移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进步的潮流和中国人民致力于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崇高志向。

科学发展观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环节,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贯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用一系列富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思想、新观点,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和发展目的的认识。

总起来说,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前人又勇于创新,深刻阐明了发展的本质和基本内容,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深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又实现文明发展、和平发展、又快又好发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其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统领全局的新要求

科学的理论指导着实践,实践的成果印证着理论。

从东部的新跨越到中部正在崛起,从西部大开发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人们处处感受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浓厚氛围: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自主创新、科技进步,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生态治理、资源节约,等等,亿万中华儿女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探索着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一是要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的实际,深入学习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牢固树立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观点,着力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节约资源。牢固树立统筹兼顾的观念,始终注意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以改革促发展的观念、坚决冲破、改变、革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观落实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弊端。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观念,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观念,用求真务实的作风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既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又使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有了更加明确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

“五个统筹”实质上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我们党长期执政过程中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的战略方针。

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做到统筹兼顾。要抓紧制定统筹兼顾的政策和规划,加快相应的体制、制度、机制和法制建设,特别是从财政、税收、投资、分配等方面采取有利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为我们科学驾驭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辩证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下更大气力解决好“三农”问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努力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全面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三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各级干部的行动中。“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要牢固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把是否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是否遵循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是否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否对子孙后代负责、对长远发展负责,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实实在在地创造业绩,坚决纠正那种盲目攀比、铺摊子、乱上项目、留下一堆“胡子工程”的做法,坚决纠正那种“新官上任三把火”、热衷于标新立异、贪大求奢、朝令夕改的做法,坚决纠正那种急功近利、寅吃卯粮,只求本届有政绩、不给下届留财富等追求短期效益的做法。要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形成促使广大干部肯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正确导向。

四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认真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中。能否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终要靠解决广大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的成效来检验。当前,要重点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

作,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维护好群众的各项权益。特别是要注意防止和纠正征地拆迁、企业改制、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农民工工资发放、环境污染等方面存在的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制定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在子女上学、就医、住房等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使人民群众从亲身体验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力量。

五是要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中。能否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是对新形势下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富民安邦的基本思想,表明我们党对执政使命的认识更加自觉,对执政任务的理解更加完整,对执政规律的把握更加深刻。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各项部署,不断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统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能力。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查找和解决党的建设和干部作风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以及消极腐败现象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风和干部作风有明显改进。

放眼神州大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热潮正在涌动,亿万人民建设自己美好生活的奋斗激情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就一定能够变为现实!

深度阅读

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求是》2005年第1期

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2004年3月1日《人民日报》

相关链接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人民日报社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004年12月6日《人民日报》与时俱进看发展——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前不久,一些省市在调研中发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学习贯彻在逐步深入,干部群众的认识在不断提高,但也有一些同志提出疑问。有人说,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不是说以前的发展思路错了?提出以人为本,是不是说要肯定人本主义?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不是说全党的工作中心要改变了?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是什么关系?提出坚持和平发展的方针,是不是说不要再强调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只有澄清这些模糊认识,才能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一要义在发展

发展,是当今中国叫得最响亮的一个词,是贯穿改革开放20多年的主旋律。

我们党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前进而不断深化的。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

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论著,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动力等一系列理论观点。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等一系列理论观点。这些重要思想理论观点,都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来源和重要内涵。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如果没有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问题的思想积累,没有改革开放20多年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科学发展观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可见,科学发展观没有丢掉而是继承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一贯思想。它强调以人为本,是突出了党的根本宗旨和发展目的;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突出了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它不是不重视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围绕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丰富了对发展的认识,创新了发展的理念。说到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

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航程中,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到3000美元,是一个重大跨越。在我们面前,摆着两种前途:一种是跃起腾飞,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盘桓不前,导致贫富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能否争取前一种而避免后一种前途,这取决于我们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科学发展观着眼于解决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对党的发展理论作出了新的概括,提出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通向光明前景的正确航道。

以人为本是本质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它既吸收了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有益内容,又与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以人为本的观念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最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他在《管子·霸言》中指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荀子、墨子、黄宗羲等我国古代思想家都对民本思想进行了论述,逐步形成了“民本君末”、“民贵君轻”、“民主君客”的思想。这些在客观上有利于减轻当权者对老百姓的剥削和压迫。但是,他们提出以人为本或民本思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

经历了中世纪的漫漫长夜,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兴起,西方社会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学说,来对抗以神为中心的神本主义。它高扬人的价值,强调保护个人权利,反对神学统治和封建特权,在历史上具有进步作用。但人本主义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从抽象的人和永恒不变的人性出发来考察社会历史运动,其历史观必然是唯心主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本主义逐渐蜕变为一种口头宣言,实质上成为维护资本主义统治、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工具。

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人和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出发,从社会历史现象中找到了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认为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无产阶级只有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实现共产主义。这就科学指示了人的本质,为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充分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精神。毛泽东同志把人民比作“上帝”,邓小平同志把人民比作“母亲”,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胡铸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激情纵言:“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

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吸收了人本主义思想中的有益成分,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它强调的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是指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

人们看到,在偏僻山区,在困难国企,在遇难矿工的家里,在抗击非典的生死战场上,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水乳交融;改革和完善信访制度,提高征地拆迁补偿,解救在海外被绑架的人质,帮助海啸中的受难者,追讨拖欠的农民工工资,重奖贡献卓著的科学家,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以人为本的自觉实践。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已退居次要位置,而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无论现在还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经济发展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全面发展,绝不是撇开发展谈全面、偏离经济建设中心求发展,而是要克服过去在某些方面存在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财富、轻精神财富,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偏差,经济社会发展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强调协调发展,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要统筹兼顾、相互促进,而不能彼此分割、各行其是;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注重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体现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协调共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平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适应。

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各级党和政府的自觉实践。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一项项重大工程稳步推进,西部开发的节奏在加快,东北振兴迈开实质性步伐,中部崛起的号角已经吹响。所有这些表明,促进城乡、区域共同发展正在不断扎实推进。“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声音响彻中华大地,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绿色GDP,这些崭新的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绿色GDP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缩写,是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的经济产出总量的一个指标。但它只反映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没有反映负面影响。

20世纪中叶开始,一些国家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把计算结果称之为“绿色GDP”。绿色

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

目前,虽然有些国家已开始试行绿色GDP,但还没有公认的绿色GDP核算模式。

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地、辩证地看待GDP指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保持GDP的持续较快增长始终是至关重要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要体现在GDP的持续较快增长上。但我们不能片面强调GDP而忽视社会生活的其他指标。作为综合经济考核指标,GDP也有着不容忽视的缺陷。它不能反映社会成本、体现增长代价,也不能反映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因此,对于GDP指标,既要给予应有的重视,也不能作为惟一指标去刻意追求,而要在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使经济社会综合指标全面提升。

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过去我们讲两个文明一起抓,后来发展为三大文明全面推进,现在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们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发展包含社会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就必然提出社会和谐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以新的时代内涵。

我们党从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中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有了经济的增长、政治的发展、文化的进步还不够,还必须重视社会建设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城乡、区域和社会群体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社会矛盾和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如果单纯重视城市发展而忽视农村发展,像有些国家那样,出现“发达的城市、凋敝的农村”,高楼大厦掩映着大片的贫民窟,社会冲突加剧、动荡不安,那么,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产生这样的结果,不仅现代化建设将走入误区,而且反过来会制约经济、政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在推进三大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关注财富怎样分配,利益怎样协调,矛盾怎样化解。三大文明建设的成果要体现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上,要让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人们普遍分享发展的成果,使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

构建和谐社会与三大文明建设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能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和谐社会又为三大文明建设创造社会条件,它们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进程中。

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世界上有人担心,有人猜疑,也有人诽谤,“中国威胁论”至今在一些地方还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和平发展的方针。对此,我们究竟如何看?

从历史上来看,一些大国在发展中为了争夺资源和市场,往往对其他国家采取战争、强权、奴役等手段。英、法等欧洲国家原始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对殖民地的大肆盘剥;美国的早期发展,与对太平洋、加勒比地区的掠夺分不开;日本近现代的发展,也是建立在对中国等

亚洲国家侵略和掠夺的基础上的。无论它们现在用什么遮羞布,也难以掩盖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的血腥和罪恶。

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国人民饱受侵略和战乱的历史。内忧外患阻滞了中国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历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封锁,受到了霸权主义的挑衅和威胁。中国人民深切地感受到,和平的国际环境来之不易,它和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一样,对于我们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正是得益于和平安定的国内外环境。

中国的发展,只有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而不可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靠军事扩张和掠夺来发展自己。在历史上,我们的祖先为人类贡献了四大发明,却没有侵占过别人一寸土地。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强大船队,不是去侵略和掠夺,而是带去了友谊和先进的文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不会以牺牲别人为代价来发展自己。别说中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就是今后强大了,也永远不会搞侵略和扩张。

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妥善处理国际间的各种矛盾和纠纷,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对我们党正确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国际上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必须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在涉及我国主权和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原则;在其他一些具体问题上,则要把握好斗争的时机和分寸。应该看到,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但国际上总有一些人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强大,总会千方百计制造各种事端。对此,要充分相信党和政府有能力、有办法妥善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广大群众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应该充分肯定,但表达的行为和方式必须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否则,可能会在一时一事上占据上风,但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于事无补,甚至得不偿失。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开放的、健康的国民心态,始终站在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立场上看问题、办事情,绝不能图一时之痛快,而损长远之前景。

深度阅读

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求是》2005年第1期

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2004年3月1日《人民日报》

相关链接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版求是杂志社论:《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继续前进》,《求是》2005年第1期

钟轩理:《天地之间莫贵于民——如何正确理解以人为本》,2004年9月13日《人民日报》

“有形的手”显威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003年以来,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中央作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对于这次宏观调控,一开始就有一些不同说法和意见。经过两年来的实践,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缓解,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发展势头。事实说明,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是完全正确和十分及时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重要作用,又要注重发挥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的重要作用。

调控决策果断及时

众所周知,市场机制在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增强经济活力的同时,也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自发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甚至破坏性。

市场机制的盲目性,如果在全社会范围扩散,直接后果是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害。20世纪头40年,美国经济运行曾发生过8次剧烈波动,都导致经济衰退,特别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造成了大萧条。惨痛的教训,使资本主义国家认识到必须对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进行引导和调控,发挥好“有形的手”的作用。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村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应该比资本主义国家更为自觉,也更为有效。在这些年经济运行的实践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调控体系,改进调控方式,提高调控水平。2003年开始的这次宏观调控,就是党和政府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一次生动实践。

2002年下半年,我国经济明显呈现出新一轮的增长趋势。到2003年第一季度,GDP增速已经达到9.9%,是1997年以来的新高;第二季度以后,虽然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一度使经济增速放慢,但很快又恢复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对此,中央始终保持冷静,在进一步激发经济潜力、保护经济活力的同时,高度关注经济运行中新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

2002年下半年,特别是2003年非典以后,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一方面,粮食播种面积连年减少,粮食产量连续下降,人均粮食占有量大幅度减少,粮食供求关系趋紧;另一方面,新开工项目多,在建规模大,一些行业和地区投资扩张加速,尤其是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等行业出现增长过热的趋势。这两方面的问题又进一步引发信贷规模过大、煤电油运紧张、基础产品价格上涨等问题,有的还相当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后果不堪设想,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就可能发生逆转。

党中央、国务院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果断作出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

2004年1月,中央发出1号文件,出台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建立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把土地管理定位为国家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2月,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严格控制钢铁、电解铝和水泥等部分行业过度投资;3月,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和扩大再贷款浮息范围;4月,国务院发出通知,提高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投

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集中整顿土地市场;5月,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方案;10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1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就这样,充分运用各种经济、法律手段,同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打出了一套漂亮的宏观调控“组合拳”,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国民经济这艘大船平稳较快地航行。

“组合拳”初显威力

实践是最好的答案。两年来,这次宏观调控的一整套“组合拳”,逐步在实践中显出成效。我国经济发展过热的局面得到初步改变,呈现出稳步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04年,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播种面积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的趋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增长6.8%,增长速度是近几年最快的;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整体增幅回落20%以上,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增速明显趋缓,货币信贷增势减缓;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财政收入2.57万亿元,增长2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突破1万亿元,增长38.1%;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增长35.7%,外商直接投资突破600亿美元;城镇新增就业98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9%,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这些成绩说明,这次宏观调控使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得到缓解,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避免了经济运行大的起伏,使国民经济保持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活力比较强的良好势头,实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是一次成功的宏观调控。

具体来看,这次宏观调控有四个不同以往的突出特点:

一是有预见性的主动调控。改革开放以来,根据经济运行态势,我们共进行了五次收缩型的宏观调控。前四次宏观调控,针对的都是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的超过11%的“大起”高峰,都是经济的全面过热或总量过热,都是难以为继而不得不进行的调整。这次宏观调控,对于过热的部分行业来说,是及时的调控;对于整个经济运行的全局来说,是见事早、行动快,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主动调整。

二是把握全局、有抑有扬的调控。既坚决抑制部分行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又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农业等薄弱环节;既控制投资、信贷、土地等重点环节,又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既加强供求总量控制,又注重调整结构。有人讲,这次宏观调控是拿非公有制企业“开刀”,打压“民营经济”。这是一种误解,更不符合实际。这次宏观调控不是以所有制划线,而是坚持一视同仁、依法办事。无论对何种所有制企业和单位,符合法律法规的,都坚决支持;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则严肃查处。事实上,2004年上半年,私营企业投资同比增长近56.2%,高于国有企业投资42个百分点。2005年2月,国务院又进一步出台了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三是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的调控。中央根据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新情况,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正确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在信贷手段的运用上,重点从源头上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控制货币信贷规模;在投资手段的运用上,重点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严格市场准入;

在价格杠杆的运用上,重点突出价格信号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在法律手段的运用上,坚持依法行政,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通过综合运用各种办法,达到调控的目的。

四是治标和治本相结合的调控。这次宏观调控不仅仅是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而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加强宏观调控同推进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实践中深化改革,通过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消除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障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出新措施,农村税费、出口退税、增值税转型等税收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投资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国有保险企业改革等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明显。

归结起来,这次宏观调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的一次重大实践,使我们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实践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是符合我国实际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无论是消除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还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都要求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并切实加以贯彻落实

巩固成果勿松懈

有人说,既然这次宏观调控已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不是就可以见好就收,以免把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打压下去,丧失发展机遇?这种观点对不对,关键是如何正确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

在充分肯定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些成效还是阶段性的,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制约经济平稳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

首先,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有缓解,但基础还不稳固。2004年虽然粮食增产较多,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仍然偏大,反弹压力很大,特别是新上项目较多,投资结构不合理,新的盲目投资有所显现;煤电油运紧张的矛盾仍然突出;国际市场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仍处高位,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推波助澜,使社会零售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加大。

其次,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企业产成品库存和应收账款明显增多,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比较突出;非法融资活动加剧,金融领域风险隐患增加;在解决瓶颈制约过程中,又出现了电站项目等无序建设的情况。目前,在建电力总装机规模达到2.8亿千瓦,其中相当一批是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机组或燃油机组,不仅加剧了煤炭供应、交通运输和发电设备制造能力紧张的矛盾,严重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而且潜伏着高耗能工业与电站建设相互推进、恶性循环的可能性,给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特别是从长远和全局来看,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有不少。经济增长的粗放方式还未根本改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农业基础脆弱、产业技术水平不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已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推进协调发展刻不容缓;体制不完善、改革不到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根源,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刻不容缓。

在这种情况下,不是要不要宏观调控,而是必须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如果我们稍有放松,就有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前功尽弃,那就不得不花费更长的时间、采取更大的调控措施、付出更大的代价。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长期性和艰

巨性,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的自觉性。

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一般来说,宏观经济运行存在三种基本状态:第一种是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第二种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需求过度膨胀;第三种是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但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应的主要是结构性问题。面对这三种不同的宏观经济状态,应分别实行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财政政策。

稳健财政政策是趋于中性与支持发展的辩证统一,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具体来说有四个取向:既不扩张也不紧缩、“松紧适度”的增量平衡取向,“有保有控”、“有进有退”的结构优化取向,大力推进改革、实现制度创新的市场化取向,完善财政增收节支机制的效率取向。

就当前来说,主要是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重点。坚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过快增长,继续搞好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土地政策的协调配合,把好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防止某些行业无序建设、过度扩张出现反弹:认真落实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政策间的相互配合,将政府投资的功能和使用方向转向推动结构调整、加强薄弱环节和促进“五个统筹”上来;努力促进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供需衔接,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加强物价监管,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继续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坚持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引导经济发展的水平。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宏观调控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总结,注意借鉴其他国家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努力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规律,不断增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深度阅读

温家宝: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04年3月6日《人民日报》

温家宝: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3月6日《人民日报》

相关链接

马凯:《全面正确积极理解和贯彻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的决策》,2004年11月5日《经济日报》《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发展——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2005年3月1日《人民日报》

李德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对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几点认识》,《求是》2005年第7期

从《财富》500强的新变化谈起——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财富》杂志是美国一家颇有影响力的财经类媒体。它每年对全球范围内各种企业,按照实力的大小进行排名,评选出当年的500强。时至今日,一个国家有多少家企业入围《财富》全球

500强,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该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一个反映。前些年,我国内地入围的企业还是凤毛麟角。到2004年,已有15家企业入围,它们都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全球500强排名的这个变化,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近些年来我们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包括产权改革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

近几年我国内地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情况

年份数量企业名称

1998 3 中国银行、中化集团、中粮集团

1999 5 中国石化、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粮集团、中化集团

2000 9 中国石化、国家电力、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信、中国银行、中化集团、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粮集团

2001 11 中国石化、国家电力、中国石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信、中国银行、中化集团、中国移动、中国建设银行、中粮集团、中国农业银行

2003 14 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人寿、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信、中化集团、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宝钢集团、中国农业银行、中粮集团、上汽集团2004 15 中国石化、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人寿、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信、中化集团、宝钢集团、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南方电网、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粮集团、一汽集团

不懈探索的结论

我国的国有企业,原来叫国营企业。“国有”与“国营”虽只有一字之差,定位却迥然不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企业是由国家来“经营”的,国营企业作为政府计划的生产单位,并没有经营的自主权。企业如果挣钱了,利润全部上缴;如果亏损了,损失由国家承担。在这种方式下,企业一无动力、二无压力,很难有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们党一直都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之路进行积极探索,努力寻找从根本上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的办法。

197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允许企业在完成国家配额的前提下,有部分采购与销售的自主权,并且利润可以留成,开始了国有企业放权让利的改革。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1988年,国务院又发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作为落实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一种形式,承包经营的改革开始推行。

1992年,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要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积极推进股份制试点。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自此,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方向得到明确。

1997年,十五大提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强调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

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通过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搞活国有小型企业。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改组国有企业,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

2002年,十六大提出,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积极推行股份制。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就这样,在国有企业改革的长期探索中,我们对产权和产权制度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断深化。实践充分证明,无论放权还是让利,无论承包还是租赁,虽然都在解决国有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方面发挥了作用,但仍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问题。归根到底,必须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这是其他方面改革的基础。

必须坚持的方向

2004年,围绕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问题,曾在国内引发一些争论。那么,到底怎样评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成效,如何看待中央确定的改革思路和方向呢?

大家知道,从1998年开始,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政企分开迈出重大步伐,国有经济布局得到改善,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逐步推进,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深刻变化,企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大幅增长。

1998年到2003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从14.9万亿元增加到19.7万亿元,净资产从5.21万亿元增加到8.36万亿元;2003年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分别为4951.2亿元和8104.5亿元,均占全国工商企业的1/2。

这些数字变化有力表明,中央确定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大方向必须坚持。

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首先是要从整体上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也就是说,要着眼于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和质量,不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十五大以来,通过结构调整,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了一批国有中小企业。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国有经济分布仍然比较宽泛,投资涉及的领域太多,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必须进一步加快调整和改革步伐。

就企业层面来说,推进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中心任务是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步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近年来,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03年底,全国4223家国有大中型骨干

企业中,有2514家通过多种形式改制成为多元持股的公司制企业,改制面近60%,国有中小企业的改制面达85%左右。通过股份制改革,推动了国有资本的流动重组,放大了国有资本的功能,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促进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了企业融资能力,促进了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有大型股份制企业,实现了国有经济与其他所有制经济的更好结合。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前提。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没有完备的产权制度作保证,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将无所依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任务。近年来,为了适应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入的需要,我国在国有产权制度改革和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在产权登记、资产评估、资产转让、国有股权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推进产权有序流转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产权制度改革还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需要,必须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使现代产权制度早日得到确立。

积极稳妥地推进

有人说,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导致某些人借机席卷国家财富,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因此产权改革走错了路。那么,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不是必然带来国有资产流失?

必须承认,这几年在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确实出现了一定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而且有的案例数额巨大,令人触目惊心。

对实践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作粗略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有的是财务审计不严,资产评估不实,虚构虚增成本,转移企业资产;有的是产权转让不规范、不透明,低估贱卖国有资产;有的甚至内外勾结、违规审批、隐匿转移、侵占私吞国有资产。剖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我国产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产权交易监管不到位等。

也应看到,准确判定国有产权在转让中的价格是十分复杂、非常不易的。还应该看到,如果大量的国有资产长期闲置,或者虽然也在从事生产,但效益低下、竞争无力,最终被市场挤在角落里,甚至被淘汰出局,这对国有经济的损失和危害更为严重。要解决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根本的途径还是继续推进产权改革,建立健全各项产权制度,保证产权转让规范有序地进行。

事实上,国家有关部门在促进和规范产权的流动和转让方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特别是针对前一段时间争论最激烈的管理层收购问题,明确作出规定,在目前情况下,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企业不宜实施管理层收购并控股;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可以探索试行管理层收购或控股,但要切实做到规范推进、公开公正,有效维护出资人、债权人和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也有人说,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实质上就是要推行“国退民进”。对此该怎么看?

现在,确有一些地方、一些人把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演绎为“国退民进”,主张“国有经济从一切竞争性领域退出”;有的采用下指标、派任务、定时限、赶进度的做法,用搞运动的方式要求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有的把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卖”字,把国有企业当作包袱急于甩掉,一卖了之。

这些理解和做法都是片面的、错误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目的,绝不是让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中都退出来,更不是把国有企业都卖掉。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坚持

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做到“进”而有为,“退”而有序,使国有经济更好地发挥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把握“进”与“退”的关系,总的来看,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资本不但要进入,而且要争取做大做强,发挥主导作用。对于非关键性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则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但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决不能搞“一刀切”,用行政命令推进国有企业改制,更不能一阵风,盲目出售国有资产。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决不能因为出现一些问题而否定改革的方向和取得的成效,放慢改革步伐;也决不能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任其发展。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监督管理等多方面努力,使改革在推进中不断规范,在实施中不断完善。

深度阅读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99年9月27日《人民日报》《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

相关链接

国资委研究室:《坚持国企改革方向规范国企改制》,2004年9月29日《人民日报》

经济日报编辑部:《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2005年1月19日《经济日报》

破解“三农”问题的一把钥匙——如何理解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在2004年9月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是新形势下破解这一难题的一把钥匙。

“两个趋向”如何看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对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科学概括。

一般来讲,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体地位,为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应当用农业积累支持工业发展;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为使工农业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实行由农业哺育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

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到工业对农业反哺期时,如果及时扶持农业,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就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如果继续忽视农业,就会导致农业萎缩,城乡差距扩大,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加剧,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以日本、韩国为例,它们分别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末,当各自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开始转向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实现了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加快了工业化、现代化进程。

从我国的情况看,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迅速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1952年,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有50多美元,农业所占比重达70%,农业劳动力占83.5%。在这样一个水平上实现工业化,农业必然成为筹集工业化资金的主要来源。据测算,1979年以前的29年,农业为工业化提供的资金约为4500亿元。这种向工业倾斜的政策,从全局来看是必要的。但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得不到应有的改善,使本来就落后的农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而且,还由于长期实行城乡分割体制,造成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虽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那么,现在我国是否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呢?据测算,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美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值结构约为15:85。这说明,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根据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在我国工业已经发展壮大的情况下,应该由以农业支持工业转入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样一个新阶段。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不仅是由我国工业化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的,而且也与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所具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有关。对于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扶持和保护农业,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我国人口60%以上居住在农村,农民安居乐业对于政权的稳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社会稳定才有坚实的基础,工业才有广阔的市场,城乡关系才能协调,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可靠的保障。

正是在深刻分析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基础上,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战略思想,为新形势下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以工促农如何促

现在,工业已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国家税收和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万亿元,财政收入2,6万亿元。从国家财力来看,我们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实力。

我们这里讲以工促农,不是让工业企业直接支持农业,而主要是指通过适当的政策,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总的来说就是六个字:少取、多予、放活。

首先是要少取。种地纳粮,天经地义,几千年来一直如此。在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后,党和政府决定200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征农业税,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农民种田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这是实施以工促农的重大举措。免征农业税,将为农民每年减轻900多亿

元的税收负担。广大农民为此欢欣鼓舞,真正感受到支农政策的实惠。

美、欧、日对农业的支持政策

美国:通过立法来保护农业发展,并对农业采取有力的价格保护和收入支持政策。主要是:为生产者提供充足的贷款,实行农产品价格补贴和农作物灾害保险补贴政策,实行农业税收优惠政策等。据统计,每年对农业的补贴达到几千亿美元。

欧盟:取消各成员国之间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关税和其他限制,实行自由流通,统一农产品价格,实行价格支持制度;对外严格实行贸易保护,建立共同的农产品关税、非关税壁垒,对农产品出口予以扶持,对农产品进口实行许可证制度。每年对农业的补贴也达到几千亿美元。

日本:通过立法形成农业法律支持保护体系,通过建立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和各种各样的农业信贷等财政金融政策对农业发展提供支持,通过建立价格管理制度、价格稳定制度、保证最低价格制度等价格政策保证农民收入和保护国内农业生产。

其次是要多予。继续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坚持和强化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将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围,加大对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小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2005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进一步增加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投入,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对农村困难群体的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第三是要进一步放活。少取、多予说到底毕竟还是外部条件,解决“三农”问题还是要靠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在全部取消农业税以后,要全面启动以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核心内容的改革;从体制和法律上建立起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着眼于控制耕地征占规模,着眼于保护农民合法利益,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以城带乡如何带

2001年,浙江取消了农民进城控制指标和“农转非”计划指标,对进城落户人员的待遇享受作了政策规定,建立了全省相对统一的户籍改革政策体系。据统计,近几年来,浙江城镇净迁入人口超过300万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浙江的农民得到了城市发展带来的实惠。

以城带乡的核心,就是推进城镇化。它是一个重大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过程,其集中表现就是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这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2003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0.53%,与同等工业化程度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目前,发达国家城镇化平均水平则在70%以上。根据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城镇化水平在30%—70%期间,是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才能基本稳定。可以预见,未来20年,我国将处于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

据专家分析,以2003年为起点,若城镇化率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

57%,城镇总人口8.28亿,比2002年增加3.26亿。这意味着从现在起到2020年,将有2.89亿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其数量之大,在世界上前所未有。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

实施以城带乡的战略方针,关键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统筹中心城市发展和小城镇发展、城市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问题,推进城乡的一体化发展和共同繁荣。

一是要切实加快城镇化进程,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进城就业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要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切实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真正一视同仁,平等竞争;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继续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增加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提高进城务工农民的素质。

二是要创造一个农民进得来、留得住的制度环境,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农民工占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已经高达46.5%,占建筑行业就业人员的80%。农民工这么大的一个群体,尽管他们中许多人已经在城市工作了多年,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由于收入低,无法实现在城镇买房定居的愿望,长期处于流动状态,很难成为稳定的城市居民。因此,要调整城市建设的思路,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公共卫生、文化生活、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以城带乡,目的是要在城乡互动中构建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即使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顺利推进,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发展面临的困难,到2010年农村人口仍在7亿左右,到2020年还会有5亿左右。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丝毫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农业和农村自身的发展。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使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联系起来,在理顺城乡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平等的经济社会发展新体制。要进一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加快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步伐,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同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让所有农民共享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带来的好处,真正建立起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平等和谐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深度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1月31日《人民日报》

相关链接

王梦奎等主编:《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

陈锡文等主编:《中国农村公共财政:理论、政策、实证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关注民生话就业——如何看待当前的就业再就业形势

就业是民生之本。这几年,积极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始终是党和政府最为关注、最为操心的一件大事。2004年,经过艰苦的努力,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80万人,510万下岗失业

理论热点面对面(最新版)

“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连载一:天翻地覆慨而慷——如何从新中国辉煌的60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从即日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等媒体对《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进行连载。本文为连载第一期。 岁月铭刻着奋斗的艰辛,历史映射着真理的光芒。2009年,我们伟大祖国迎来了60周年华诞。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创造了震古烁今的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60年的辉煌历程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越来越彰显出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越来越得到亿万人民的广泛认同和衷心拥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 如何看待新中国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生灵涂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但都壮志未酬。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目才为之一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受侵略的黑暗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黑暗历史,彻底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历史,实现了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始了新的纪元。 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但成立之初的共和国却面临着严峻考验。旧中国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市场混乱,民生困苦,失业众多……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克服重重困难,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斗志,开始了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英雄壮举。 新中国60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在中华大地上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新型国家政权的建立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从国民经济的恢复到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到各方面制度的不断完善……6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却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了全球发展的格局和世界历史的走向。 这是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的60年。一个曾经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60年的奋斗,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三,粮食、钢铁、水泥、原煤、有色金属等一大批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载人航天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振奋人心,青藏铁路、三峡大坝、南水北调等一批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抗击特大洪水、战胜非典疫情和特大地震灾害的斗争取得伟大胜利,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等一批重大活动的成功举办举世瞩目……神州大地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根本改善的60年。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1949年到2008年,我国人均GDP从35美元增加到3266美元,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80%和90%分别下降到37.9%和43.7%,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足100元增加到15781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不足50元增加到4761元,人均预

理论热点面对面

理论热点面对面:怎么保持物价稳定 https://www.360docs.net/doc/c114186298.html, 2011-11-25 来源:江苏公务员网 【字体:大中小】 2011年伊始,历时1个月的“汉语盘点2010”活动揭晓,“涨”字排名第一,获选年度国内字。人们选“涨”,主要表达了对物价上涨的强烈感受:菜价涨、米价涨、油价涨 (2010) 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同比涨幅一路攀升,连续突破3%、4%、5%、6%,2011年6月达到了6.4%。 物价既反映宏观经济运行,又直接影响百姓的衣食住行,是民众感受的“温度计”。虽然说物价波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但是物价过高、涨速过快,就会造成百姓生活压力过大、心里不安,甚至会引发恐慌。可以说,物价稳,人心才稳、社会才稳;物价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影响全局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 “汉语盘点2010” ——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2010年的中国和世界。2011年1月5日,经过网民推荐、专家评选、网民投票等,评出国内字、词和国际字、词,分别为“涨”、“给力”和“乱”、“军演”。 ◇组合拳:成效初显压力仍大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物价一路走低。随着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揽子计划的实施,我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加上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内外重要大宗商品价格止跌回升并大幅上涨。在这种情况下,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转正,12月升至1.9%,通胀预期有所显现。进入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上涨,5月上涨3.1%,10月为4.4%,11月达到5.1%;2011年物价继续在高位运行。为什么物价上涨这么快? 深度解读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英文缩写为CPI,反映一定时期居民所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我国统计的商品和服务项目,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8个大类。 成本上升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各类资源性产品价格不断升高,并引起劳动力、土地等价格相应上涨,而这些生产要素是计入生产成本的,其价格上涨也最终体现到了商品价格中。 大宗商品

2020年公务员申论热点面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20年公务员申论热点面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核心问题 长期以来,基于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消耗来推动,国民 经济的发展也所以一贯表现出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益、高污染的典 型粗放式增长特征。 以2006年为例,该年我国以占世界总量15%的能耗、30%钢材消耗、54%的水泥消耗的巨大投入和消耗仅产出了占世界产值总量5.5%的国内生产总值。而同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未达到“十一五”限定的年均 目标,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根本好转。为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 和效益,降低增长成本,提升和保持经济增长方式的可持续性,早在1987年政府即提出要将粗放经营逐步转变为集约经营。1995年更在提 出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的同时,明确提出要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力求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高投入、低产出,高增长、低效 益的状况。由此,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 逐步开始了从粗放到集约的第一个历史性转变。 不过直到今天,在我国经济迄今为止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原有的 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四高一多” 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但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而且又积累了较多值 得高度重视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但表现为以投资消费关 系不协调、“一二三产业”发展比例不协调、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 协调、国际收支不协调和自主创新水平低下为表征的不稳定因素的存有,也表现为以收入差别的扩大及其所引发致一系列经济、社会矛盾 和问题为特征的经济发展中不和谐因素的存有;不但使我们为经济增长 所付的代价日益增大,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也使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的矛盾。

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完美打印版)

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考生在申论复习训练过程中,须结合公务员申论考试的特定要求和申论考试通常所涉及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有策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来开展复习,作理论的积累以及重要热点难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并不能覆盖公务员申论考试热点的全部,考生应有选择地展开阅读,阅读积累中要讲究策略,重点关注某一个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的产生,影响,原因,对策思路以及理论评述性的文字内容,像201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及各省地方公务员申论考试很可能会出现的重大社会热点主题,比如节能降耗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城市拆迁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政府信息公开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抗震救灾中的民族精神、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我国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主要问题、人口老龄问题、经济快速发展与保民生、保稳定的关系等,并未出现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当中,考生在利用这本通俗理论读物开展复习申论的实际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申论主题热点范围的扩展,同时要根据申论持点和要求有策略地加以利用本书。 那么,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在复习备考申论过程中,到底应该如何科学地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这体通俗读物来应对申论考试呢?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金波老师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供考生参考,并结合两个理论热点问题举例说明利用本书复习备考申论的策略方法。 第一、根据申论考试的持点,有选择、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展开阅读和领会 在众多的理论热点中有些理论热点,肯定不会在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出现,比如第9章如何看待民主社会主义,第10章为什么不能把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说成是“普适价值”。其中也有些理论点,不太可能出现在公务员申论考试中,比如第2章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8章如何理解“中国式民主”。其中这样一些理论热点,是值得考生重点关注和领会的,比如第1章如何从新中国辉煌的60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因为今年是持殊的一年,改革开放30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两大主题交织的一年,2009年中央机关公务申论考题的主题,考的就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性问题;那么2010年中央机关及地方公务员考试会不会出现与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相关的主题呢,如果出现,也最容易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来切入。第5章和第6章可以结合起来当作一个主题来切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定位为“三保”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所体现的宏观思路就是科学发展。最值得考关注的是第7章、第11章、第12章、第13章、第17章、第19章以及第21章的内容,其中第13章怎么看网络反低俗行动,第19章“三鹿事件”的警示(为何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第12章如何理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第21章为何提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引起广泛共鸣,无疑应引起考生高度重视,并开展精细化阅读和领会。 第二、根据申论命题的持点和规律,有策略地开展重点阅读、提炼和积累,为应对申论作答的基本问题展开训练 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型不论怎样变,都逃不出基本原始题型的制约和限制,因此,考生每面对其中一个重大申论考试热点问题时,都应抓住问题本身,状况+影响,紧迫性和原因,对策思路和中心论点论据等关键线索开展积累训练和复习,因为申论主题不论怎样变化,材料信息都始终如一地紧密围绕上述关键线索展开,变不出什么新花样,也翻不出什么新招式来,理由就在于申论测试考生的四大基本能力类型,几乎是固定而流于规范的。那就是,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重点测考察考生四种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归纳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对四种基本能力的测试,就决定了作答要求的具体题型,翻不出什么新花样来,难逃申论题型的三大家族题型的限制和范围,纵观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以及地方公务员考试,其申论题型概莫能外,都遵循着三大家族题型的支配和主宰。 第三、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充分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 针对一个重大申论热点问题展开复习时,应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细心收集和提炼出针对申论考试热点的中心论点论据,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意识地作些文字表达方面的合成、归纳、写作的训练。书中材料所提出的极为重要、带有结论性的语句和观点,要重点收集和整理,避免临场发挥时挤牙膏或提炼不出规范贴切、经典权威的结论和论点来。阅读本书时,一定要先做有心人,用申论的眼光和要求去审视本书中的重点材料和表述,用申论的规范语言归纳原因,提炼对策思路以及针对该问题展开论述和写作的思维角度,是复习阅读时要把握住的着力点。多作写作思路的设计和训练,是申论写作成功的致胜法宝。只要写作思路开阔,论点论据信手拈来,不愁写不出好的申论文章。要仔细研读经典段落,看别人是从哪些角度切入并展开的,论点的分层和确立正是以切入点为根据的,因此要细心留意别人从哪些方面来设计、提出、设置论点论据的。申论复习一旦得法,找到突破口,申论成绩可在短期内提高10—15分都是完全可能的,这正是考生在应对申论这种主观试题所具有的潜能和优势。 第四、阅读《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时,要认真领会党和政府最近最新提出的基本国策和政策方针由于近几年公务员申论考试开始转向当前重大社会现实问题背后的基本国策、大政方针的测试,要求考生在领会中央精神、基本国策、大政方针基础上来应对现实社会问题,展示自己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因此,考生在阅读《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一书时,要认真领会党和政府最近最新提出的基本国策和政策方针,尤其是一些重要观点和最新提法,往往隐藏着重要的宏观思路和视角,需要考生细心体味和理解,比如该书中第59页所提出的“为什么既要保增长又要保民生、保稳定?”,关于三者关系的辩证论述,十分重要而精彩,也传达出中央决策和宏观调控的重大思路,社会经济发展中一切调控思路,都要服从这一宏观思路,值得考生细细琢磨和品味。2010年中央机关公务员申论命题思路,一定会从某一个角度或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切入到中央决策的主轴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宏观思路上来,这一定是考生关注的重中之重、热中之热。具体哪些问题与保增长有关、哪些问题与保民生有关、哪些问题与保稳定有关,尤其值得考生细心体会领会的。

读理论热点面对面心得体会.doc

读理论热点面对面心得体 会

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从xx年至今已连续出版了8部,在通俗理论读物方面独树一帜,业已成为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喜爱的理论品牌,不少专家学者对它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最近出版的七个“怎么看” ——理论热点面对面·xx~,针对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理论和现实热点难 点问题,紧紧围绕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反腐倡廉等关于民生的重大课题,进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解答,依旧体现了它独有的贴近群众生活、紧扣时代脉搏、针对现实问题、通俗形象生动的风格,同时又保持了理论的深度和洞察力,朴实而不玄虚,浅显而不肤浅,成为集理论性、现实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精品力作。 一 理论联系实际是通俗理论读物的基本特征。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就必须走出书斋,来自生活,解读生活;来自实践,服务实践。架起理论与群众的桥梁,是通俗理论读物的重要使命。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一旦有了对科学的需求,就能lc-t ‘所大学更能推动科学的进步。同理,广大干部群众一旦有了对党的理论的需求,就能赋予党的理论发展以巨大的动力,而满足理论需求的最好途径,就是研究和回答人们关心的理论问题。如果党的理论能不断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党的理论就会蓬勃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现实社会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就是理论常常滞后于生活实践。为此,黑格尔曾用诗意的语言比喻,作为理论思维之结晶的哲学,就像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总是在黄昏时候才起飞。列宁为提醒人们注重实践,不要死抱理论,强调“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 他曾经引用歌德的诗句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因为实践之树始终莲蓬勃勃,充满生机,总是不断抽出新的枝条和叶芽,当然是常青的。而那些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体理论,一旦实践发展变化了,具体理论的真理性就会打折扣,甚至完全丧失,变成灰色。事实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着错位现象,有的问题在实践中提出来了而理论难以回答,有的问题在实践中已经解决而理论没有及时概括。这既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困惑的问题,也是广大干部群众特别关心的问题。

理论热点面对面 名词解释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英文缩写为CPI,反映一定时期居民所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我国统计的商品和服务项目,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8个大类。 大宗商品: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主要包括三个类别:一是能源商品,如原油、煤炭等;二是基础原材料,如铁矿石、铜、铝、铅等;三是农副产品,如玉米、大豆、小麦、稻谷等。 量化宽松: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大量印钞或者买入债券等方式,向银行体系注入一定数量的超额资金,目的是创造新的流动性。2010年11月初,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宣布8个月内购买6000亿美元的国债。此前曾推出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购买了1.7万亿美元的资产。 流动性:通俗地说,就是在经济体系中流通的货币数量的多少。一般来讲,流通的货币越多,流动性就越充裕,社会的购买力就越强,引发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就越大。 “热钱”:是指为追求高回报而在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它与正当投资的最大区别在于以纯粹投机为目的,而不会为社会创造财富。“热钱”炒作的对象包括股票、期货、原油、黄金、货币、房地产乃至一些农产品。从2001年至2010年10年间,流入中国的“热钱”平均为每年25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同期外汇储备的9%。 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最初于1995年组织实施,主要内容为:在收费站设立专用道口,对整车合法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给予“不扣车、不卸载、不罚款”和减免通行费的优惠政策。2010年12月1日起,绿色通道扩大到全国所有收费公路,而且减免品种进一步增加,目前主要包括新鲜蔬菜、水果,鲜活水产品,活的畜禽,新鲜的肉、蛋、奶等。 翘尾因素:是指上年物价变动对第二年的延伸影响。物价指数通常按年距环比计算,即当年各月的价格指数以上年同月为基期计算。因此上年物价变动会对当年造成影响。如,某种商品2010年前11个月的价格均为1元,12月涨到2元,然后一直保持到2011年12月。虽然这个商品的价格在2011年全年都保持稳定,但在计算2011年前11个月的价格指数时,需要与2010年相同月份的价格相比,因而结果就为200%,这一“涨价”就全部由翘尾因素导致,而直到2011年12月,价格同比降为100%,翘尾因素才得以消除。 外汇占款:是指一个国家的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对中国来说,由于人民币是非自由兑换货币,外资引入后需兑换成人民币才能进入流通使用。国家为了外资换汇,要投入相应的人民币资金,增加了人民币的需求量,形成了外汇占款。 存款准备金率: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它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可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就越少,信贷扩张能力也越差。在我国,最低存款准备金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 “米袋子”省长负责制:1994年以来,我国实行粮食省长负责制,即所谓“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规定各省区市的行政首长负责本地区粮食的供需平衡和粮价的相对稳定。实践证明,“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是保障供应、稳定价格行之有效的做法。2010年11月以来,国务院多次强调要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细化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地方政府责任,确保粮食的生产和供应。 “菜篮子”市长负责制:1988年,为保障城市农副产品供应,国务院批准实施“菜篮子”工程,提出实行市长负责制。20多年来,“菜篮子”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市场体系逐步完善。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提出了12项主要任务。最近国家发改委还明确,对市长负责制设量化考核指标,建立问责制,对月度价格涨幅较高的城市进行通报。 三次分配机制:社会分配机制主要有三个层次: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初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培训课件

第四章:优先战略保民生 ——怎么解决就业难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拥有13亿多人口的我国来说,就业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然而,2011年春节前后,招工难现象却再度发生。在不少地方,曾经熙熙攘攘的劳务市场,如今却显得有些冷清;曾经是农民工“一岗难求”,如今却是招聘企业“一工难求”。面对缺工困境,不仅东南沿海很多企业奔赴中西部地区上门“请工”,当地企业也纷纷开出优惠条件,家门口“留工”。一时间,招工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冷热两重天:就业难与招工难 2011年春节前后,劳动力市场上再度出现就业难与招工难两难并存局面。 一面是年复一年的就业难,一面是再度出现的招工难,看似相互矛盾,却又“两难”并存。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不禁疑惑:当前的就业形势到底应该怎么看? ◇解析“两难”局面: 招工难难掩就业难 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现象,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人认为,招工难表明农民工就业难问题已经“逆转”;也有人表示,招工难只是特定时期的暂时现象,没必要大惊小怪……要认清当前的“两难”局面,必须透过表象,深入分析,把准就业形势的“脉”。 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加快发展,其农民工薪酬与东部地区农民工薪酬的差距逐渐缩小。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的调研显示,东部地区打工者月收入为1455元,中部为1389元,西部为1382元。东部比西部仅高5%,而5年前为15%。 先看招工难。据对16个用工大省的调查,招工难,主要难在用工需求较大的东部沿海地区,难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难在薪酬待遇较低的企业和岗位,尤其在春节前后的特定时间段表现得更加明显。可见,招工难具有区域性、行业性、季节性等特点,而不是全局性、普遍性的难。 [权威声音] 就业主要矛盾仍然是供大于求 尹蔚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主要矛盾仍然是供大于求。最近几年中国一些地区出现的招工难,主要发生在制造业、服务业的一线,这主要是结构性矛盾造成的。“人口红利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结束。 出现这一现象,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比如,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用工需求普遍增加;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了一批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完善和落实,不少劳动力返乡务农;部分企业薪酬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权益没保障,拴不住心,留不住人;

生态文明理论热点面对面公务员必备~

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连载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这首人们熟悉的优美歌曲,唱出了人们对海南优美环境的赞叹。从2000年9月开始,海南省推动以“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截至2008 年4月,共建成文明生态村7774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33.4%。当地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增加,文明程度提高,琼岛处处盛开生态文明之花。海南省抓住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发展的突出优势和长期依托,坚持生态立省,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了出来,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生态文明的迫切愿望,必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影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生态问题是人类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既影响着发展的全局,也决定着发展的可持续;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的命运,既影响着人类的现在,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辉煌的中华文明与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状况息息相关,而印度河流域的宜居环境则塑造了古印度文明。人们也不会忘记,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等等所经历的由繁荣走向衰败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地区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使得文明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前车之鉴,要时刻牢记。当代世界的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无不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如今的伦敦环境优美,但它曾经被人们称为“雾都”。19世纪50年代,伦敦是一个被各种工厂包围的城市,烟尘笼罩在城市的上空,工业污染严重,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特征。长期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物质生产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消费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对地球资源的索取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和认识日益深

第一章 焦点理论

第一章焦点理论 起源:20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 创始人:史提夫.笛.夏德和茵素.金.柏格夫妇。 适用范围:学业困难、夫妻问题、亲子、精神疾病、药物滥用、家庭暴力、性虐待等。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是后现代疗法的一种(叙事也是),强调文化的多元,以开放的视野看待个体和事物,重视个体对事物认知的合理性,鼓励不同“文化成见”的沟通。 含义:包含了三个关键词:焦点、解决、短期。 “焦点”和“解决”紧密相连——以问题的解决为焦点。 “短期”——最少的侵入来访者的生活,尽快结束咨询关系。 传统咨询——包含“探索问题成因”,“问题归类”,“提出解决办法”三个要素,“焦点”只有最后一个要素:短平快的解决问题。 举例:传统与焦点的区别——小芬,女,27岁。 【传统咨询】 访:这两天我和我丈夫在一起总是很不愉快,我觉得我特别不能忍受他和别的女人交往。可他们公司的一个女的总是打电网给他,我心理就很烦。他说他们没什么,就是朋友,人家是问他事的。可我就想,为什么总问他啊。 咨:所以你很担心。都问些什么问题呢? 访:一般都是问电脑的事。一会儿说电脑坏了,让他帮忙重装一下系统;一会说弟弟要买电脑,问他该买什么牌子;一会又说什么程序出了问题,问他该怎么办?我就想,她为什么不问她老公去,干嘛问我老公啊? 咨:每次她打电话来时你的感觉怎么样? 访:就觉得特别生气,我生那女的的气,觉得她没有尺度;也生我老公的气,就想他干嘛老帮她,帮一次两次就算了。 咨:能再多说一些吗? 访:反正我不喜欢这个女的,我觉得我老公在对女性方面,就特别不坚定,以前也是帮一个女同学,他看她一个人在外挺可怜的,就帮助她吧,我想也是,就没管。后来那个女同学居然表达喜欢他,真让我受不了,气死我了! 【焦点咨询】 访:同上 咨:所以,你很担心。那你怎么知道今天来这里对这个问题是有帮助的呢?

理论热点面对面之九

理论热点面对面之九: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近年来,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的美国高盛公司的长篇研究报告--《北京共识》,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报告认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进步,其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中国创造了一种适合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模式。中国以繁荣发展的崭新面貌,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成功,也向世界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正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当今世界,各国由于历史演进和具体国情不同,政治发展道路和民主制度模式总是多种多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由中国的历史发展和具体国情决定的,是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在长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作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然而,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深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救亡图存,许多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奋力抗争,各阶级、各阶层、各种社会势力围绕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提出了种种主张,展开了激烈斗争。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但是,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地,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最终在各种反动势力的扼杀下夭折。自那以后,旧中国的政治制度,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没有能根本改变其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利益的本质,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地位。 中国人民从长期的艰难探索和不懈奋争中逐步认识到,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一条走不通的路。要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必须彻底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全新的人民民主制度,真正由人民当家作主。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现了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发展,人民民主的内容不断扩大,人民的各项权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政治保障。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 的重大决定;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张;党的十七大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第一次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

中国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中国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内容摘要】 近日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通俗理论读物《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出版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本书围绕“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怎么看教育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败现象”作出了深入浅出的回答。在这七个怎么看中,我就中国的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行相关的了解,并就此展开一系列的相关讨论。 【关键词】发展平衡热点国内 目录 一、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1) (一)国家发展不平衡为何引起关注 (1) (二)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所在 (2) (三)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2) 二、参考文献 (3) 一、怎么看国家发展不平衡 (一)国家发展不平衡为何引起关注。 浙江省杭州湾跨海大桥,长达36公里,总投资约118亿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这是在中国。 云南省泸水县六库镇,当地村民只能通过滑索掠过怒江江面去对岸,在江上架一座桥仅需四五十万元,但对于贫困地区来讲十分不易。这也是在中国。 重庆市解放碑商业区,高楼林立,商贸云集,夜幕下斑斓闪烁的霓虹灯和川流不息的人群折射出这里的繁荣与活力。这是在中国。 而就在不到200公里外的重庆市武隆县大山深处一个贫困村,对这里的大多数村民来说,每月几元钱的电费已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仍然是在中国。 …… 在同一个国家有着如此截然不同的经济状况,真的很让人想不明白到底那个才是真正的中国。而这种现象的日益突出,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也引起了广大民众的热烈讨论。 (二)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所在 发展不平衡,概括地说,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不匹配和不和谐的关系。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无论在全球还是在一个国家

2011年理论热点面对面整理

https://www.360docs.net/doc/c114186298.html,/?wt.mc_id=bk4828由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说起——怎么遏制腐败现象蔓延 2010年5月26日,一项重大制度开始实施,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项制度 就是《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它涉及全国100多万名县处级以 上领导干部,要求他们定期报告婚姻变化和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从业以及收 入、房产、投资等情况。这是我们党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应当说, 包括这一制度在内的反腐倡廉系列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表明我们党反腐力度正不断 加大,反腐之剑将更加锋利。 腐败好像人体内的毒瘤,任毒瘤扩散,生命就难以维持;任腐败蔓延,党的健 康肌体就会被侵蚀,党就有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能不能解决好腐败问题,直接关 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是我们党必须抓 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我们党面临的严峻挑战。 ◇成效问题并存:反腐不可松劲 腐败问题,并非今日才有,也并非中国独有,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个全 球性顽症。中国共产党与腐败水火不容,从党诞生之日起,就视腐败为天敌,始终 对腐败保持高度警觉,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持续加大反腐败斗争的 力度,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效,有力保证了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推进。事实证明,我 们对腐败分子是真打、狠打、善打,敢于动真格,坚持严查深挖抓“老虎”,不论 职务多高,只要搞腐败,就一查到底,绝不手软。特别是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工作创 新,努力把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改革的推动力、纠风的 矫正力、惩治的威慑力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反腐倡廉建设的强大合力。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目前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呈现出系统治理、 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据国家统计局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2003—2010年,人民 群众对反腐败的满意度从51.9%提高到70.6%;认为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 的比例,从68.1%上升到83.8%。国际社会也给予了积极评价。 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腐 败现象在一些领域仍然易发多发,少数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仍然比较严重,腐败 案件类型、性质和作案手段等出现新变化,领导干部作风和廉洁从政方面仍然存在 不少问题,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现阶段反腐败斗 争正面临“三个并存”的复杂局面:一是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二是防治力度河北中公教育总部

财政学推荐书籍

推荐书籍 注:部分书籍在明秀校区图书馆,请移步过来借阅。 1.与官员谈财政税收,王东京,F812/52 2.公共财政与百姓生活,财政部,F810/236 3.推开宏观之窗,韩秀云,F015/118=3或F015-49_/1 4.寓言中的经济学,梁小民,F0-49_/13 5.图解经济学,唐译,F0-64/3 6.谁在谋杀中国经济,郎咸平,F279.23/551 7.听厉以宁教授讲故事(F0/212) 8.与官员谈经济学名著,王东京,F0/134或F0_/168 9.与官员谈西方经济学,王东京,F01_/9或F091.3/83 10.经济学的故事,F0-49/19 11.生活中的经济学,F737.123/4=2 12.读经济学书,F0/185 13.古今中外话财政 14.趣味经济学,于跃龙 15.与中国官员谈经济学,F0/452 16.图说经济学,黄友牛,F0-49/123 17.故事中的经济学(王玉霞) 18.大学生活“经济学”,TS976.15-49/15 19.看不懂的中国经济,韩秀云,F12/308 20.中国新趋势,韩秀云,F124/343 21.中国财政情况(2013-2014) 22.经济学的8个聊天室(F0/217) 23.生活在经济中(王玉霞F0-49/34) 24.自由选择(F171.23/6) 25.牛奶可乐经济学(F0-49/198) 26.图解经济学,苏陌,F0-49/188 27.大家的经济学,岑科,F0-49/23 28.好好学点经济学,唐华山,F0-49/76 29.中国超过美国还要多少年,叶楚华,F124/209 30.趣味经济学100问,黄典波,F0-49/87 31.论经济学方法——与林老师对话,林毅夫,F011/11 32.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保罗?海恩(Paul Heyne),F0/329

《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丛书学习心得

《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丛书学习心得 是XX最新发布的《《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丛书学习心得》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这里给大家转摘到XX。 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回答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热点难点、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破解热点难点问题。关键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如何认识、如何破解。怎么更好地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体现理论的价值,展现理论的魅力。就是要通过入情入理地分析热点难点问题产生的原因、深入浅出地阐释和解读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满足群众的理论需求,不断推进理论大众化,读物理论通俗化,是推进理论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架起理论与群众、政策与百姓之间的桥梁,让理论走进群众、让政策走进百姓。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职责。 怎么保持物价稳定、怎么解决分配不公、怎么解决住房问题、怎么解决就业难、怎么解决看病难、怎么实现教育公平、怎么解决发展不平衡、怎么遏制腐败现象蔓延等8个问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语言阐述理论,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直面“怎么看”中一点一滴,都是老百姓心中的所思所想。抛出“怎么办”的一丝一缕,全是老百姓心中的所盼所期。敢于聚焦热点难点,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勇气,尽显“情为民所

系”的核心所在。用生动鲜活的事例讲述问题,似家人谈心,亲切自然,如沐春风,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阅读学习中得到理论的熏陶、政策的解读、智慧的启迪。由浅入深回答群众关心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做到直面问题、聚焦热点。真正把准社会脉搏,摸清群众所思所想。学习《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紧密联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联系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坚持用全面、辩证、联系、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体现逻辑力量、思想力量、感情力量的统一,给人以启发和思考,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而不盲目乐观、奋发有为而不动摇懈怠。学习《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未来走向,深刻认识当代年轻人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更加自觉地把个人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来很有教益。通过深入浅出地阐释和解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全面准确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从普通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问题,到大学生就业、“民工娃”上学问题,再到涉及全局的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范文写作用百姓话语娓娓道来。我们透视社会现象、分析问题原因,目的就是要释疑解惑、明辨是非,而根据问题对症下药则是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解决“怎么看”和“怎么办”,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是全面解读党和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方针政策,更充分阐明对群众的相关利益“怎么办”的回答。从“转稳健、保供应、畅流通、强监

申论资料:2020理论热点面对面(16)

申论资料:2020理论热点面对面(16) “凤还巢”再展翅(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16) ——如何促进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 安徽省是我国的劳务输出大省,农民工有1165万人。为促进农 民工就业,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近年来,安徽省实施“凤还巢”工程,把“走出去”的农民工视做凤凰,把家乡建设成 他们的栖巢,建立起一整套吸引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长效工作 机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春节前夕,安徽省返乡农民工 达615.8万人,其中1/3是由于企业关停、裁员等非正常原因返乡。安徽省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凤还巢”工程的力度,安排资金l.5 亿元,计划兴建100多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通过政策、场地、培训、服务和维权等五大扶持措施,帮助返乡农民工在本地创业,并 带动乡邻就业。截至2009年5月,安徽全省已有70余万农民工返 乡创业,创办各类企业30余万个,吸纳22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实 现就业。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和安徽省一样,去冬今春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民工集中返乡的现象。对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果 断地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大力促进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 为什么今年农民工就业压力这么大? 农民工,现在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一个词,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或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 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 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 部分,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农民 工总量为2.25亿人,占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57.6%、第三产业从业 人员的52%。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亿人,占农民工总量的 62.3%,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主要从事 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

读理论热点面对面心得体会文档

读理论热点面对面心得体会文档Reading theory hot spot face to face experience docume nt 编订:JinTai College

读理论热点面对面心得体会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读书学习群体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从xx 年至今已连续出版了8部,在通俗理论读物方面独树一帜,业已成为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喜爱的理论品牌,不少专家学者对它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最近出版的七个“怎么看” ——理论热点面对面·xx~,针对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理论和现实热点难 点问题,紧紧围绕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反腐倡廉等关于民生的重大课题,进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解答,依旧体现了它独有的贴近群众生活、紧扣时代脉搏、针对现实问题、通俗形象生动的风格,同时又保持了理论的深度和洞察力,朴实而不玄虚,浅显而不肤浅,成为集理论性、现实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精品力作。

理论联系实际是通俗理论读物的基本特征。理论要为群 众所掌握,就必须走出书斋,来自生活,解读生活;来自实践,服务实践。架起理论与群众的桥梁,是通俗理论读物的重要使命。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一旦有了对科学的需求,就能lc- t‘所大学更能推动科学的进步。同理,广大干部群众一旦有 了对党的理论的需求,就能赋予党的理论发展以巨大的动力,而满足理论需求的最好途径,就是研究和回答人们关心的理论问题。如果党的理论能不断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党的理论就会蓬勃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现实社会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就是理论常常滞 后于生活实践。为此,黑格尔曾用诗意的语言比喻,作为理论思维之结晶的哲学,就像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总是在黄昏时候才起飞。列宁为提醒人们注重实践,不要死抱理论,强调“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 他曾经引用歌德的诗句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因为实践之树始终莲蓬勃勃,充满生机,总是不断抽出新的枝条和叶芽,当然是常青的。而那些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体理论,一旦实践发展变化了,具体理论的真理性就会打折扣,甚至完全丧失,变成灰色。事实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着错位现象,有的问题在实践中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