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_2[1].0_1

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_2[1].0_1
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_2[1].0_1

编号:版次:1.0 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

实施日期:2009/11/25 第 1 页,共 8 页编制:审核:批准:

1. 目的:

明确了电镀部件的电镀验收准则,对来料外观检验提供作业方法指导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金属电镀部件的检验,生产外观检验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3. 工作职责:

IQC检验员负责按照本标准对相关来料外观进行检验,IQC工程师负责监督执行。

4. 工具:

4.1 卡尺(精度不低于0.02mm)。

4.2 图纸

4.3 限度样品用来帮助检验不易定义的外观问题

5. 外观缺陷检查条件

5.1 距离:文中描述的相关检验应在4-10 倍放大的前提下辅以适当的照明进行

5.2 时间:10秒钟内确认缺陷。

5.3 角度:15-90度范围旋转。

5.4 照明:60W日光灯下。

5.5 视力:1.0以上(含较正后)。

6. 抽样方法

依据《IQC抽样检验作业指导书》执行。

7.外观检验项目及要求

7.1可接受镀层

7.1.1 镀层平滑,纹理精细均匀,并伴有光滑发亮的糙面效果

7.2不可接受镀层

7.2.1 过度受热/腐蚀(灰白/乳白表面)

7.2.2 粗糙,纹理不均

7.2.3 有污物/褪色现象

7.2.4 裂纹、树状纹理或表层脱落

7.2.5 部件上粘有工艺化学品或其它污物,如灰尘、油脂、指纹、油污、污渍等

7.2.6 边缘和转角处存在过量堆积物,超过正常表面0.25mm/0.010”。在如下区域不得有明显的堆积物:腔体/调试盖板接面、谐振杆凸起部/谐振杆接面或其它关键接面区域

7.2.7 螺纹孔有过量堆积,致使无法与螺距规、螺钉、固定装置或接头相适配

7.2.8 内层油漆或底层材料暴露可见

7.2.9盲区或凹槽/深孔区域镀层覆盖厚度不足

7.2.10 镀层中含有异物

7.2.11 镀层类型、光洁度或色泽不合要求

7.2.12 外观色泽或亮度不正常

7.2.13 镀层表面有刻痕或凹痕

7.2.14 结瘤

7.2.15 粘合不足、脱皮、脱层、气泡、空穴或孔洞

7.2.16 定位痕迹–只允许在零部件图纸中指定的区域内存在

7.2.17 在镀层中/表面/下部有锈迹或其它腐蚀现象

7.2.18 刮痕

7.2.19 污物斑点

7.2.20 污渍

7.3不可接受状况示例

7.3.1 受热过度/腐蚀(灰白/乳白表面):暂无示例

7.3.2 粗糙,纹理不均:暂无示例

7.3.3 有污物/褪色现象:暂无示例

7.3.4 裂纹、树状纹理或表层脱落:暂无示例

7.3.5 部件上粘有工艺化学品或其它污物,如灰尘、油脂、指纹、油污、污渍等:暂无示例7.3.6边缘和转角处存在过量堆积物,超过正常表面0.25mm/0.010”。在如下区域不得有明显的堆积物:腔体/调试盖板接面、谐振杆凸起部/谐振杆接面或其它关键接面区域:暂无示例7.3.7 螺纹孔有过量堆积,致使无法与螺距规、螺钉、固定装置或接头相适配

7.3.8 内层油漆或底层材料暴露可见:暂无示例

7.3.9 盲区或凹槽/深孔区域镀层覆盖厚度不足,如下图

7.3.10 镀层中含有异物:暂无示例

7.3.11 镀层类型、光洁度或色泽不合要求

7.3.12 外观色泽或亮度不正常

7.3.13 镀层表面有刻痕或凹痕

7.3.14 结瘤

7.3.15 粘合不足、脱皮、脱层、气泡、空穴或孔洞

7.3.15 粘合不足、脱皮、脱层、气泡、空穴或孔洞(续)

7.3.16 定位痕迹–只允许在零部件图纸中指定的区域内存在

7.3.17 在镀层中/表面/下部有锈迹或其它腐蚀现象,包括孔中渗出的流体

7.3.17 在镀层中/表面/下部有锈迹或其它腐蚀现象,包括孔中渗出的流体(续)

7.3.18 刮痕

7.3.18 刮伤(续)

7.3.19 污物斑点

7.3.19 污物斑点(续)

7.3.20 污渍

7.3.20 污渍(续)

7.4.1 盖板内表面(A 侧)

7.4.1.1 不可接受状况(另见5.2 和5.3)

a. 盖板上紧固(夹具)区域的任何刮痕

7.4.1.2 可接受状况

a. 镀层下面存在瑕疵和表面缺陷,但没有隆起,且位于制造图纸和检验模板中标注的非关键区域(约束盖板和腔体之间的接面定位)

b. 打磨痕迹

7.4.2 盖板外表面(B 侧)

7.4.2.1 不可接受状况(源于7.2-详见7.4.2.3)

7.4.2.2 可接受状况

参见7.4.1.2

7.4.2.3 以下状况也是可接受的

a. 非腐蚀性的小范围脱色/污点,但没有锈斑

b. 7.2.2.6 中的转角/边缘堆积物(但不在孔边)

c. 7.2.2.12 中的色泽/亮度异常

d. 7.2.2.13 中的刻痕或凹痕,但底漆或底层材料不得暴露于外

e. 7.2.2.18 中的刮痕,但数量和深度不能超过一定限度,且底漆或底层材料不得暴露于外。

8. 修改履历

版本修订日期修订页次(条款)修订内容说明编制审核批准

1.0 2009.11.25 Initial Release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作者:————————————————————————————————日期:

制定日期 1. 目的 为保证公司的产品表面、外观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2. 适用范围: 电镀产品的检验。 3. 定义: 3.1产品表面的分类,依产品安装后所观察到的面分类.(附件一) 3.1.1A面:产品安装后,从正前上方可观察到的表面。 3.1.2B面:产品安装后,观察者需左(右)水平转动90°产品才可看到表面,即产 品两侧面。 3.1.3C面:其余面均为C面。 3.2表面电镀不良:产品在电镀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表面缺陷。 3.2.1 起泡:镀层与基层之间因附着力不强,造成在表面隆起的现象。 3.2.2 脱皮:镀层与基层结合力不够,镀层从基层起皮脱落。 3.2.3 烧焦:局部镀层与其它表面镀层产生色差,表面粗糙。 3.2.4 露黄:镀层未能完全覆盖基层,而露出黄色的镍层(零配件可盖住的部分除外)。 3.2.5 麻点:镀层表面细微的小点。 3.2.6 杂质:镀层表面因附者其它金属颗粒(凸状物),而造成表面粗糙。 3.2.7露基材:产品表面未被镀层完全覆盖。 3.3非电镀表面不良:产品不是因电镀原因而造成的表面不良。 3.3.1 碰伤:镀层表面因碰撞而产生的凹状痕迹。 3.3.2 划伤:镀层表面被尖锐物体划出线状痕迹。 批准者审查单位制定单位 郑姣 修订日期修改人批准修改内容

制定日期 3.3.3 擦花:镀层表面被硬物擦的轻微线状痕迹。 3.3.4 白膜:电镀后,留在镀层表面的电镀液。 3.3.5 砂纹:抛光不良造成的表面单条或多条细线状痕迹。 3.3.6 砂眼:铸造、压铸件在抛光后,表面留下有较大凹坑。 3.3.7 气孔:铸造、压铸件在抛光后,表面留下较深的凹坑。 4. 权责 品管部。 5. 内容 5.1 外观检验: 5.1.1 检验条件及方法: 5.1.1.1 在40W日光灯下,产品距光源900mm左右的条件上目测。 5.1.1.2 检验员与电镀品之间间距300mm左右(检验员的矫正视力1.0以上,并 无色盲)。 5.1.1.3 依据产品重要面、次要面、隐蔽面(A、B、C面)检验。(附表一) 5.1.2本体类产品电镀检验标准。(附件一) 5.1.3 小龙头类产品电镀检验标准。(附件二) 5.1.4 把手类产品电镀检验标准。(附件三) 5.1.5 出水管类产品电镀检验标准(附件四) 5.1.6 面板类产品电镀检验标准。(附件五) 5.1.7 零配件类产品电镀检验标准。(附件六) 批准者审查单位制定单位 郑姣 修订日期修改人批准修改内容

电镀件检验规范

电镀检验标准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冲压件加工之电镀品和电镀-封漆品的最终检验和出货检验。 2 引用标准 GB/T 2828.1-2003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6461-2002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GB/T 6739-2006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 1733-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3 定义 3.1 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 可能导致危及生命或造成非安全状态的缺陷,或可能损坏重要的最终产品的基本功能的缺陷(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3.2 严重缺陷(majoy defect) 不构成致命缺陷,但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缺陷(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3.3 轻微缺陷(minor defect) 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缺陷(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3.4 致命不合格品(critical defective) 包含一个或多个致命缺陷,可能包含严重缺陷和(或)轻微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3.5 严重不合格品(major defective) 包含一个或多个严重缺陷,可能包含轻微缺陷但不包含致命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3.6 轻微不合格品(minor defective) 包含一个或多个轻微缺陷,但不包含致命缺陷和严重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注:本规范将不符合有电沉积覆盖层和相关精饰单位产品规定要求的所有缺陷视为严重缺陷。 3.7 检验批(inspection lot) 由同一生产单位在同一时间或大约同一时间内,按同一规范在基本一致的条件下生产的,并按同一质量要求提交作接收或拒收检验的同一类型的一组镀覆产品。 3.8 样本量(sample size) 取自一个批并且提供有关该批的信息的一个或一组产品称为样本。样本量即样本中产品的数量。

电镀件外观检验规范

电镀件外观检验规范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电镀件检验规范 1. 目的: 明确了电镀部件的电镀验收准则,对来料及成品外观检验提供作业方法指导。 2. 引用标准: GB/T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6461-2002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3.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金属电镀零部件的检验,质检、生产时外观检验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4. 工作职责: 来料检验(IQC)负责按照本规范对相关来料外观进行检验,成品检验(FQC)参照本规范进行外观检验,品质部主管负责监督执行。 5. 外观缺陷检查条件 距离:目视距离一般30~40cm左右; 角度:15-90度范围旋转; 照明:40W日光灯下; 视力要求:视力以上,弱视和色肓者不宜进行外观检验。 6 .产品缺陷定义 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 可能导致危及生命或造成非安全状态的缺陷,或可能损坏重要的最终产品的基本功能的缺陷(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严重缺陷(majoy defect) 不构成致命缺陷,但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缺陷(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轻微缺陷(minor defect) 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缺陷(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7.其它规定 针对有弹性要求的镀层工件若电镀不良第一次可以进行重镀,第二次报废(清洗除外),以防止工件弹性失效以及折弯处断裂。 8. 表面分区

电镀件外观检验规范

电镀件外观检验规范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电镀件外观检验规范 1. 目的: 明确了电镀部件的电镀验收准则,对来料及成品外观检验提供作业方法指导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金属电镀部件的检验,生产外观检验时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3. 工作职责: 检验员负责按照本规范对相关来料外观进行检验,装箱员参照本规范进行产品件外观100%检验,品质部主管负责监督执行。 4. 外观缺陷检查条件 距离:目视距离一般30~40cm左右; 角度:15-90度范围旋转; 照明:40W日光灯下; 视力要求:视力以上,弱视和色肓者不宜进行外观检验。 5 .产品缺陷定义 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 可能导致危及生命或造成非安全状态的缺陷,或可能损坏重要的最终产品的基本功能的缺陷(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严重缺陷(majoy defect) 不构成致命缺陷,但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缺陷(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轻微缺陷(minor defect) 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缺陷(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印 能有明显的水渍、水印 A 面水渍水印面积≤,40cm 处观察不明显 √ B 面水渍水印面积≤,40cm 处观察不明显 √ C 面水渍水印面积≤10mm 2 ,40cm 处观察不明显 √ 发黑 发白 产品表面不能有明显的异色斑迹 电镀件表面有明显的白印或黑印,面积≥ √ 白印或黑印面积<,40cm 处观察不明显 √ 漏镀 产品表面不允许有镀层未镀上的情况 电镀件A 面或B 面有漏底材现象,不可接受 √ 电镀件A 面或B 面有相关镀层未镀上,不可接受 √ 电极点周围有未镀上痕迹,组装后不能完全遮盖,其外露面积不超过,且40cm 处观察不明显 √ 电镀件凹位或阴角位明显发黄,组装后又不能够遮盖的,不可接受 √ 电镀件内部出现发黄面积超过其所在面的1/3或,在组装后基本可遮盖,可接受 √ 电镀件内部未镀上的地方生锈,不能接受 √ 尺寸 各控制尺寸符合产品标准规定 控制尺寸稍超出公差,但不影响装配 √ 控制尺寸超出公差,现场无法装配 √ 膜厚 镀层厚度符合产品标准规定 镀层厚度严重低于客户给定的下限值 √ 镀层厚度稍低于下限值,且盐雾测试合格 √ 耐腐蚀 镀层的防腐能力达到规定要求 盐雾测试不通过,不可接受 √ 起泡---电镀件表面出现小泡点或凸起现象: 脏污---产品表面有手印、油污或其它脏污:` ----产品表面有明显的纹路或划痕: 斑点---产品表面与明显的凹凸点、麻点、亮点、氧化点: 电镀层表面凸起,有一个小泡点,NG 镀层表面脏污呈云状块,面积过大,NG 正面纹路明显,NG 侧面有纹路但无刮花现象,OK

《电镀件检验标准》word版

电镀件检验标准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电镀产品的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原则 和包装与贮存。 二、引用标准:镀膜划格试验、镀层铅笔硬度测定法、镀膜耐冲击测定法、耐中性盐雾性能测定。 三、产品分类:按硬度可分为装饰性和耐磨性;按颜色可分为镀铬、镀锌、镀镍、镀铜等。 四、一般表面不良现像 1.麻点:在电镀和腐蚀中,在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坑或小孔 2.白印:因材质本身光洁度不一致或氧化以及电镀处理不当而在电镀后表面呈点状或块状的白 色痕迹。 3.起泡:因电镀处理不当而造成镀层表面呈气泡状斑点。 4.脱皮:电镀层成片状脱离电镀件本体的现象。 5.水渍印:电镀后清洗水质不佳或烘干操作不当,在镀层表面留下的印痕。 6.黄印:电镀过程中电镀液未完全洗尽而残留在表面形成的黄色痕迹。 7.磨花(黑):产品因摩擦或碰撞而导致表面形成的花斑或变色。 8.电镀毛刺:高电流沉积和镀层过厚而形成的尖锐突出细角。 9.黑点(印):电镀时异物沉积在镀层表面或空气中杂质沾附在产品表面而形成的黑色不良。 10.色泽不均:因电镀液成分变化或时间控制不当而导致的色泽差异。 11.露底:部分位置没有电镀层覆盖面暴露出底层的材料。 12.纹印:表面经过人手触摸而产生的印痕。 13.刮花(划伤):被利器刮过而形成的线状痕迹。 14.变色:由于氧化而引起的金属或镀层表面色泽的变化(如:发暗、失色等)。 15.表面粗糙:电镀结晶颗粒粗大而导致表面明显粗糙感。 16.变形:因电镀过程中受到异常因素影响而造成之不规则形状。 17.撞伤(花):因电镀过程中运输过程中产品互相碰撞而引起产品表面之伤痕或花点。 五、产品四面定义法 1.A面指的是产品外观最直观的正面部份,产品在使用状态时,目光直视得到的地方。 2. B 面指的是产品的侧面,在通常使用状态下直视不到的地方,但目光易看到的地方。 3.C面指的是产品的背面和底面,在通常使用状态下,目光难看到的地方。 4.D面指的是产品的里面,直接看不到的地方。

常用电镀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常用电镀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质量检验规范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 常用的检验项目为: 1.膜厚; 2.装配检查; 3.镀层附着力; 4.硬度测试; 5. 耐磨测试; 6.耐酒精测试; 7.高温高湿测试; 8.冷热冲击测试; 9.盐雾测试;10.排汗测试;11外观;12包装; 一?膜厚: 1 .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其原理是使用X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膜厚一般为0.02mm最大不超过0.03mm.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5pcs 二.装配检查: 1.确认是否符合图面标出的重要尺寸;装配后有否影

响外观及功能,手感;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2pcs ;0「 二.镀层附着力: 1.将3M胶纸粘贴在刀切100格(每小格为1MM T 1MM 的电镀层表面,用橡皮擦在其上面来回磨擦,使其完全密贴后,以45度方向迅速撕开,镀层需无脱落现象。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 a)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b)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d)不可有起泡之现象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2pcs ;… 四?硬度测试: 1.用中华铅笔以45度角并且以1mm/s的速度向前推进,擦试后镀层不能有划痕;. 其中: UV镀测试:3H铅笔,500g力 真空镀:2H铅笔,500g力… 水镀测试:1H铅笔,200g力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2pcs ;

五.耐磨测试: 1.头施500g力,用于被测产品来回试擦50次,往返为一次,不能变色,脱镀及露底材;e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数量:n>2pcs ; 六?耐酒精测试: 1.用500g砝码外包8层棉布,再将白棉布沾湿浓度为95%勺乙醇,以不下滴为宜,将砝码与镀层面垂直,在同一位置往退,移动距离1英寸为一次,共100次, 镀层不能有反应;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测试数量:n>5pcs ; 七.高温高湿测试: 1.ABS底材温度设定为60度,PC底材温度设定为90度,湿度90沧95%测试时间6小时,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6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测试数量:n>5pcs ; 八.冷热冲击测试: 1.零下1度30分钟常温2分钟,70度30分钟为一个回合,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

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

————————————————————————————————作者:————————————————————————————————日期:

目的 明确电镀件来料品质验收标准,规范检验动作,使检验、判定标准能达到一致性 1.0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所有电镀性来料检验 3.0检验文件 3.1 照明条件:40w日光灯或自然光 3.2目光与被测物距离:30-45CM 3.3灯光与被测物距离:100cm以内 3.4检查角度:以垂直正视为准±45度 3.5检测工具:灰卡、卡尺、胶带、样品、盐雾测试仪、高低温测试仪、耐磨测试仪、 4-10倍放大镜 4.0抽检方案 全检 5.0 定义 A面:指的是产品外观最直观的正面部分 B面:指的是产品的侧面,在通常使用状态下直视不到的地方,但目光易看到的地方。 C面:指的是产品的背面和底面,在通常使用状态下,目光难看到的地方。 色差:指两个颜色给色觉的差异 麻点/砂粒:在电镀和腐蚀中,于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点、小坑或小孔 起泡:因电镀处理不当而造成镀层表面呈气泡状斑点。 脱皮:电镀层成片脱离基本体材的现象。 变形:因电镀过程中受到异常因素影响而造成之不规则形状。 刮花(擦伤、划伤):被利器刮过而形成的线状痕迹。 水渍水印:电镀后清洗水质不佳或烘干操作不当,在镀层表面留下的印痕。 碰伤:因电镀过程中运输过程中产品互相碰撞而引起产品表面之伤痕或花点。 电镀毛刺:高电流沉积和镀层过厚而形成的尖锐突出细角。 白印:因材质本身光洁度不一致或氧化以及电镀处理不当而在电镀后表面呈点状或块状的白色痕迹。 黄印:电镀过程中电镀液未完全洗尽而残留在表面形成的黄色痕迹。 露底料:部份位置没有电镀层覆盖面暴露出底层的材料。 6.检验内容 色差表面镀层颜色 不能超过所签 样品0.5级 ○1在40W日光灯或自然光下,视力 在1.0以上,物件放置于人体视角 45度处,无明显色异。 √○2如果颜色有差异,但组合后整体√

电镀件外观检验规范

明确了电镀部件的电镀验收准则,对来料及成品外观检验提供作业方法指导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金属电镀部件的检验,生产外观检验时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3. 工作职责: IQC检验员负责按照本规范对相关来料外观进行检验,FQC检验员参照本规范进行外观检验,品质部主管负责监督执行。 4. 外观缺陷检查条件 4.1 距离:目视距离一般30~40cm左右; 4.2 角度:15-90度范围旋转; 4.3 照明:40W日光灯下; 4.4视力要求:视力1.0以上,弱视和色肓者不宜进行外观检验。 5 .产品缺陷定义 5.1 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 可能导致危及生命或造成非安全状态的缺陷,或可能损坏重要的最终产品的基本功能的缺陷(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5.2 严重缺陷(majoy defect) 不构成致命缺陷,但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缺陷(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5.3 轻微缺陷(minor defect) 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缺陷(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6.其它规定:针对有弹性要求的PIN针、MDC-103、MDC-10-001铜壳若电镀不良第一次可以进行重镀,第二次报废(清洗除外),以防止PIN针弹性失效及铜壳折弯处断裂。 7. 表面分区

8. 缺陷分类表

9.电镀件外观不良示例 9.1起泡---电镀件表面出现小泡点或击起现象: 9.2脏污---产品表面有手印、油污或其它脏污: ` 9.3划伤、刮花----产品表面有明显的纹路或划痕: 9.4斑点---

电镀品检验标准

电镀品检验标准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电镀产品检验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镀产品的表面分区、表面质量要求、降级接收标准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镀产品表面质量检验。 2表面的分区 产品在安装之后,按照人们观看产品的习惯,是否容易观察到产品的表面来区分产品的主要外露面、次要外露面和不易看见的面。(见表1) 表1 电镀产品表面的分区 3表面质量分类(见表2) 表2 电镀产品表面质量分类

4产品质量要求 合格的电镀产品按表3执行,降级接收的电镀产品表面按表4、表5执行。 表3 电镀合格品标准 表4 电镀镜光表面的麻点、斑点、小泡点、凸起颗粒点降级接收要求尺寸单位:mm

注:1.缺陷点所在的表面积是指A面、B面和C面的表面积。 2.无论产品上存在的是麻点、斑点,还是小泡点、颗粒点,表中规定了产品允许存在的缺陷 点总个数。 3、缺陷点为二个以上时,两缺陷点间距大于10-20毫米。 4、电镀拉丝表面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缺陷点。 表5 不露出镀层底层的轻微擦花线条降级接收要求尺寸单位:mm

注:1、缺陷点所在的表面积是指A面、B面和C面的表面积。 2、擦花条数为2条以上时,间距≥50毫米。 3、电镀拉丝表面降级接收标准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一条擦花线条,沿拉丝纹路方向。5检验方法 电镀层表面外观采用目力测试,视力达以上,目测距离为45±5cm,在220V 50HZ 40W的日光灯下。双手带作业手套握持电镀件,产品在长度方向先水平放置目测,再以长度方向为轴,用手旋转一定的角度目测,逐步检查每一面。在水平方向目测完后,将产品以铅垂方向为轴,旋转90度,先用手上下倾斜目测,再以长度方向为轴,旋转一定的角度目测,逐步检查每一面。 螺杆、螺孔电镀后,相互配合件的配合性,试配组装检验其符合性。 镀层结合力试验 5.3.1试验仪器 5.3.1.1百格刀:6个切割刃的多刃切割刀具,刀刃间隔为1mm。 5.3.1.2软毛刷 5.3.1.3 3M胶带 采用的胶带宽度为15mm左右。 5.3.1.4目视放大镜 手把式的,放大倍数为2倍到3倍。 5.3.2操作方法 5.3.2.1用刀口宽约10mm-12mm的百格刀横向与纵向,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10(100个)的正方形 小网格,以1mm为间隔,每一条划线应深及基材。 5.3.2.2用软毛刷向格阵图形的两对角线轻轻地向后5次,向前5次的刷测试样本表面。 5.3.2.3用3M胶带或等同效力的胶纸牢牢粘住被测试的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 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 5.3.2.4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速扯下胶纸,用放大镜观察表面。 5.3.3 实验面分等级按表6 表6 实验结果分级 分级说明发生脱落的十字交叉切割区的表面外观 0 切口的边缘完全光滑,格子边缘没有任何剥落_________ 1 在切口交叉处有少许镀层脱落,但交叉切割面积受影响不能明显大于5%

电镀检验标准

电镀检验标准 常用的检验项目为: 1.膜厚; 2.装配检查; 3.镀层附着力; 4.硬度测试; 5.耐磨测试; 6.耐酒精测试; 7.高温高湿测试; 8.冷热冲击测试; 9.盐雾测试;10.排汗测试;11外观;12包装; 一.膜厚: 1.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其原理是使用X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膜厚一般为0.02mm,最大不超过0.03mm.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5pcs 二.装配检查: 1.确认是否符合图面标出的重要尺寸;装配后有否影响外观及功能,手感;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2pcs ; 二.镀层附着力: 1.将3M胶纸粘贴在刀切100格(每小格为1MM*1MM)的电镀层表面,用橡皮擦在其上面来回磨擦,使其完全密贴后,以45度方向迅速撕开,镀层需无脱落现象。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 a) 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b) 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d) 不可有起泡之现象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2pcs ; 四.硬度测试: 1.用中华铅笔以45度角并且以1mm/s的速度向前推进,擦试后镀层不能有划痕; 其中: UV镀测试:3H铅笔,500g力 真空镀:2H铅笔,500g力 水镀测试:1H铅笔,200g力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2pcs ; 五.耐磨测试: 1.头施500g力,用于被测产品来回试擦50次,往返为一次,不能变色,脱镀及露底材;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数量:n>2pcs ; 六.耐酒精测试: 1.用500g砝码外包8层棉布,再将白棉布沾湿浓度为95%的乙醇,以不下滴为宜,将砝码与镀层面垂直,在同一位置往退,移动距离1英寸为一次,共100次,镀层不能有反应;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测试数量:n>5pcs ; 七.高温高湿测试: 1.ABS底材温度设定为60度,PC底材温度设定为90度,湿度90%-95%,测试时间6小时,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标准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 常驻的检验项目为: 1.膜厚; 2.裝配檢查 3.鍍層附着力; 4.硬度測試; 5.耐磨測試 6.耐酒精測試; 7.高溫高濕測試 8.冷熱沖擊測試; 9.鹽霧測試; 10.排汗測試; 11外观; 12包装; 一.膜厚: 1.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 (X-RAY),其原理是使用X 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膜厚一般為0.02mm,最大不超過0.03mm. 2.檢查周期:每批; 3.測試數量:n>5pcs 二.裝配檢查: 1.確認是否符合圖面標出的重要尺寸;裝配後有否影響外觀及功能,手感; 2.檢查周期:每批; 3.測試數量:n>2pcs ; 二.镀层附着力: 1.將3M膠紙粘貼在刀切100格(每小格為1MM*1MM)的電鍍層 表面,用橡皮擦在其上面來回磨擦,使其完全密貼後,以45度方向迅速撕開,鍍層需無脫落現象。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 a) 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b) 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d) 不可有起泡之现象 2.檢查周期:每批;

3.測試數量: n>2pcs ; 四.硬度測試: 1.用中華鉛筆以45度角並且以1mm/s的速度向前推進,擦試後鍍層不能有劃痕; 其中: UV鍍測試:3H鉛筆,500g力 真空鍍:2H鉛筆,500g力 水鍍測試:1H鉛筆,200g力 2.檢查周期:每批; 3.測試數量:n>2pcs ; 五.耐磨測試: 1.頭施500g力,用於被測產品來回試擦50次,往返為一次,不能變色,脫鍍及露底材; 2.檢查周期:一次/3個月 3.數量:n>2pcs ; 六.耐酒精測試: 1.用500g砝碼外包8層棉布,再將白棉布沾濕濃度為95%的乙 醇,以不下滴為宜,將砝碼與鍍層面垂直,在同一位置往退, 移動距離1英寸為一次,共100次,鍍層不能有反應; 2.檢查周期:一次/3個月; 3.測試數量:n>5pcs ; 七.高溫高濕測試: 1.ABS底材溫度設定為60度,PC底材溫度設定為90度,濕度 90%-95%,測試時間6小時,看鍍層有無拱起,起泡或脫落; 2.檢查周期:一次/3個月; 3.測試數量:n>5pcs ; 八.冷熱沖擊測試: 1.零下1度30分鐘,常溫2分鐘,70度30分鐘為一個回合, 看鍍層有無拱起,起泡或脫落; 2.檢查周期:一次/3個月; 3.測試數量:n>5pcs; 其中: UV鍍測試:5回合; 真空鍍:2回合; 水鍍測試:1回合; 九.鹽霧測試:

电镀品检验标准

电镀品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检验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镀产品的表面分区、表面质量要求、降级接收标准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镀产品表面质量检验。 2表面的分区 产品在安装之后,按照人们观看产品的习惯,是否容易观察到产品的表面来区分产品的主要外露面、次要外露面和不易看见的面。(见表1) 表1 电镀产品表面的分区

3表面质量分类(见表2) 表2 电镀产品表面质量分类

4产品质量要求 合格的电镀产品按表3执行,降级接收的电镀产品表面按表4、表5执行 表3 电镀合格品标准 表4 电镀镜光表面的麻点、斑点、小泡点、凸起颗粒点降级接收要求尺寸单位: mm

注:1.缺陷点所在的表面积是指A面、B面和C面的表面积。 2.无论产品上存在的是麻点、斑点,还是小泡点、颗粒点,表中规定了产品允许存在的缺陷点总个数。 3、缺陷点为二个以上时,两缺陷点间距大于10-20毫米。 4、电镀拉丝表面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缺陷点。 表5 不露出镀层底层的轻微擦花线条降级接收要求尺寸单位:mm

注:1缺陷点所在的表面积是指A面、B面和C面的表面积。 2、擦花条数为2条以上时,间距》50毫米。 3、电镀拉丝表面降级接收标准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一条擦花线条,沿拉丝纹路方向。 5检验方法 5.1电镀层表面外观采用目力测试,视力达1.2以上,目测距离为45土5cm,在220V 50HZ 40W的 日光灯下。双手带作业手套握持电镀件,产品在长度方向先水平放置目测,再以长度方向为轴,用手旋转一定的角度目测,逐步检查每一面。在水平方向目测完后,将产品以铅垂方向为轴,旋转90度,先用手上下倾斜目测,再以长度方向为轴,旋转一定的角度目测,逐步检查每一面。 5.2螺杆、螺孔电镀后,相互配合件的配合性,试配组装检验其符合性。 5.3镀层结合力试验 5.3.1试验仪器 5.3.1.1百格刀:6个切割刃的多刃切割刀具,刀刃间隔为1mm。 5.3.1.2软毛刷 5.3.1.3 3M 胶带 采用的胶带宽度为15mm左右。 5.3.1.4目视放大镜 手把式的,放大倍数为2倍到3倍。 5.3.2操作方法 5.3.2.1用刀口宽约10mm-12mm的百格刀横向与纵向,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X10(100个)的正方形小网格, 以1mm为间隔,每一条划线应深及基材。 5.3.2.2用软毛刷向格阵图形的两对角线轻轻地向后5次,向前5次的刷测试样本表面。 5.3.2.3用3M胶带或等同效力的胶纸牢牢粘住被测试的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 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 5.3.2.4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速扯下胶纸,用放大镜观察表面。 5.3.3实验面分等级按表6 表6 实验结果分级

电镀件的检验标准

电镀件的检验标准

电镀件的检验标准 1 电镀品和电镀检验和出货检验。 2 引用标准 GB/T 2828.1-2003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3 定义 3.1 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 可能导致危及生命或造成非安全状态的缺陷,或可能损坏重要的最终产品的基本功能的缺陷(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3.2 严重缺陷(majoy defect) 不构成致命缺陷,但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缺陷(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3.3 轻微缺陷(minor defect) 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缺陷(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3.4 致命不合格品(critical defective) 包含一个或多个致命缺陷,可能包含严重缺陷和(或)轻微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3.5 严重不合格品(major defective) 包含一个或多个严重缺陷,可能包含轻微缺陷但不包含致命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3.6 轻微不合格品(minor defective) 包含一个或多个轻微缺陷,但不包含致命缺陷和严重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注:本规范将不符合有电沉积覆盖层和相关精饰单位产品规定要求的所有缺陷视为严重缺陷。 3.7 检验批(inspection lot) 由同一生产单位在同一时间或大约同一时间内,按同一规范在基本一致的条件下生产的,并按同一质量要求提交作接收或拒收检验的同一类型的一组镀覆产品。 3.8 样本量(sample size) 取自一个批并且提供有关该批的信息的一个或一组产品称为样本。样本量即样本中产品的数量。 区域特性范围重要程度A面主要外露面指产品的正面,即产品安装后最容易看到的部位。极重要 指产品的侧面、向下外露面、边位、角位、接合位、B面次要外露面 重要 内弯曲位。

电镀电泳件外观检验标准.docx

电泳件外观检验标准 1、目的 制定本标准以有效地控制电泳产品的质量。 2、范围 本标准使用于本公司电泳产品外观的质量验收。 3、表面区分 区域特性范围重要程度 指产品的正面,即产品安装后最容易看到的部位。或 A 面主要外露面物料的外观面对最终产品的外观、功能、客户使用有极重要 重大影响或客户有要求。 指产品的侧面、向下外露面、边位、角位、接合位、 B 面次要外露面内弯曲位。或物料装配成产品后,对产品的外观要求、重要 客户使用无影响或此面对功能调试没有影响。 指产品安装后的隐藏位、遮盖位。或物料装配成产品 不易看到的 C 面后,对参数调试无影响,纯属设计需要或此面有喷漆一般重要 面 要求,或非喷漆面不外露面。 4、定义 气泡:指因为电泳工艺原因产品表面出现的气泡。 脱落:指电泳产品表面涂漆层掉。 漏漆:指电泳产品要求电泳面实际未涂漆。 花斑:指电泳前因基本材料腐蚀、或者材料中的杂质、或者材料微孔等原因所造成的、与周围材质表面不同光泽或粗糙度的斑块状花纹外观。 黑点:指电泳产品表面存在的黑色圆点。 发黄:指电泳产品表面的颜色显示黄色状态。 色差:指偏离标准色度的量。 凸起:指因材料本体或外来物出现高于平面的现象。 水印:指电泳后因为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印迹。。 砂眼:指表面的疏松针孔。 挂具印:指电泳表面处理生产过程中,因装挂用于辅助工具的遮挡而使其与零件相接触的部位局部无膜层的现象。 颗粒:指因材料杂质或外来物的影响而在表面形成的、颜色与正常表面一致的凸起现象。

异物:指由材料、模具、环境或机器设备中的灰尘、夹杂物、污物等影响而形成的与表面不同 色的斑点。 电泳前划痕:指电泳或氧化之前因操作不当、或对明显缺陷进行粗打磨等人为造成的基体材料 上的划伤或局部摩擦痕迹,一般呈细线型。 浅划痕:膜层表面划伤,但未伤至底层(即底层未暴露);对其他无膜层表面则为: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深划痕:表面膜层划伤,且已伤至底层(即底层已暴露出来):对无膜层表面则为: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检验方法、抽样方案、接收的确定、检验过程以及相关进货检验按《零部件进货检验程序》中 规定。 检验条件及检验环境的规则如下: 6.1.目测距离:人眼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300cm~450cm; 6.2.时间:每片外观检查时间不超过3—5 秒(如果 5 秒内看不出的缺陷可以不算在内); 6.3.检查角度:以垂直正视为准±45°; 6.4.照明: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 日光灯或 60W 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6.5.检查视力:不低于 1.0,且视觉正常,不可有色盲、斜视、散光等。 6.6.检查顺序:先正面顶部侧面底部反面。 7缺陷分类表 项目要求 起泡电镀层、油气 层不能有起泡 现象 脱皮电镀层、油漆 层不能有脱落 现象 色泽电镀或烤漆颜判定基准 A面不应有小气泡 B面 10cm2 内有直径> 0.5mm 的小气泡不超过 1 个 B 面 10cm2 内有直径≤ 0.5mm 的小气泡不超过 2 个 C 面 10cm2 内有直径> 0.5mm 的小气泡不超过 3 个C 面 10cm2 内有直径≤ 0.5mm 的小气泡不超过 5 个A面不应有电镀层或油漆层脱落现象 B面有镀层或油漆层脱落面积 S≥ 1mm2 C面有镀层或油漆层脱落面积 S≥ 3mm2 C 面有镀层或油漆层脱落面积1mm2≤ S<3mm2 颜色错误,不可接受 色与色板 / 卡、与色板/卡、样件颜色有明显差异,或存在明显阴暗面 样件一致 与色板 / 卡、样件颜色略有差异,但整体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差异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方法及流程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方法及流程 电镀端子的检验是电镀完成后不可缺少的工作,只有检验合格的产品才能交给下一工序使用。通常驻的检验项目为:膜厚(thickness),附着力(adhesion),可焊性(solderability),外观(appearance),包装(package).盐雾实验(salt spray test),对于图纸有特别要求的产品,有孔隙率测试(30U”)金使用硝酸蒸气法,镀钯镍产品(使用凝胶电解法)或其它环境测试。 一膜厚: 1.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其原理是使用X 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鉴别镀层厚度及成分。 2.使用X-RAY注意事项: 1)每次开机需做波谱校准 2)每月要做十字线校准 3)每星期应至少做一次金镍标定 4)测量时应根据产品所使用的钢材选用测试档案 5)对于新产品没有建测试档案,应建立测试档案 3.测试档案的意义: 例:Au-Ni-Cu(100-221 sn 4%@0.2cfp Au-Ni-Cu----------测试在铜基材上镀镍打底再镀金的厚度。 (100-221 sn 4%-------AMP铜材编号含锡4%的铜材) 二.附着力: 附着力检测为电镀基本检测项目,附着力不良为电镀最常见不良现象之一,检测方法有两种:1.折弯法:先用与所需检测端子相同厚度的铜片垫于需折弯处,用平口钳将样品弯曲至180度,用显微镜观察弯曲面是否有镀层起皮,剥落等现象。 2.胶带法:用3M胶带紧牢地粘贴在欲试验样品表面,垂直90度,迅速撕开胶带,观察胶带上有载剥落金属皮膜。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 3.结果判定: a) 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b) 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c) 在底材未被折断下,折弯后不可有严重龟裂及起皮之现象。 d) 不可有起泡之现象 e) 在底材未被折断下,不可有裸露出下层金属之现象。 4.对于附着力发生不良时应学会区分剥落的层的位置,可用显微镜及X-RAY测试已剥落的镀层厚度来判断,借些找出出问题的工站。 三.可焊性 1.可焊性为镀锡铅和镀锡的基本功能与目的,如果有焊接后工序要求的,焊接不良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2.焊锡试验的基本方法: 1) 直接浸锡法:根据图纸规定,直接将焊锡的部分浸上求求的助焊剂,浸入235度的锡炉中,5秒钟后应缓缓以约25MM/S速度取出。取出后,冷却至常温时用10倍显微镜观察判定:吃锡面积应大于95%以上,吃锡部位应平滑光洁,无拒焊,脱焊,针孔等现象即判合格。 2) 先老化后焊接,对于部分力面有特别要求的产品,样品在作焊接试验前应使用蒸汽老化试验机对样品进行8或者16个小时的老化,以判断产品在恶劣的使用环境下的焊接性能。四.外观: 1.外观检测为电镀检测的基本功能,从外观上可以看出电镀工艺条件的适合性及电镀药

电镀件外观检验规范

1. 目的: 明确了电镀部件的电镀验收准则,对来料及成品外观检验提供作业方法指导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金属电镀部件的检验,生产外观检验时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3. 工作职责: IQC检验员负责按照本规范对相关来料外观进行检验,FQC检验员参照本规范进行外观检验,品质部主管负责监督执行。 4. 外观缺陷检查条件 4.1 距离:目视距离一般30~40cm左右; 4.2 角度:15-90度范围旋转; 4.3 照明:40W日光灯下; 4.4视力要求:视力1.0以上,弱视和色肓者不宜进行外观检验。 5 .产品缺陷定义 5.1 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

可能导致危及生命或造成非安全状态的缺陷,或可能损坏重要的最终产品的基本功能的缺陷(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5.2 严重缺陷(majoy defect) 不构成致命缺陷,但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缺陷(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5.3 轻微缺陷(minor defect) 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缺陷(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6.其它规定:针对有弹性要求的PIN针、MDC-103、MDC-10-001铜壳若电镀不良第一次可以进行重镀,第二次报废(清洗除外),以防止PIN针弹性失效及铜壳折弯处断裂。 7. 表面分区 8. 缺陷分类表

电镀件内部出现发黄面积超过其所在面的1/3或,在 组装后基本可遮盖,可接受 √电镀件内部未镀上的地方生锈,不能接受√ 尺寸各控制尺寸符合 产品标准规定 控制尺寸稍超出公差,但不影响装配√ 控制尺寸超出公差,现场无法装配√ 膜厚镀层厚度符合产 品标准规定 镀层厚度严重低于客户给定的下限值√ 镀层厚度稍低于下限值,且盐雾测试合格√ 耐腐蚀镀层的防腐能力 达到规定要求 盐雾测试不通过,不可接受√ 9.电镀件外观不良示例 9.1起泡---电镀件表面出现小泡点或凸起现象: 9.2脏污---产品表面有手印、油污或其它脏污:` 电镀层表面凸起,

电镀件的检验方法与判定标准

电镀端子的检验是电镀完成后不可缺少的工作,只有检验合格的产品才能交给下一工序使用。通常驻的检验项目为:膜厚(thickness),附着力(adhesion),可焊性(solderability),外观(appearance),包装(package).盐雾实验(salt spray test),对于图纸有特别要求的产品,有孔隙率测试(30U”)金使用硝酸蒸气法,镀钯镍产品(使用凝胶电解法)或其它环境测试。 一膜厚: 1.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其原理是使用X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鉴别镀层厚度及成分。 2.使用X-RAY注意事项: 1)每次开机需做波谱校准 2)每月要做十字线校准 3)每星期应至少做一次金镍标定 4)测量时应根据产品所使用的钢材选用测试档案 5)对于新产品没有建测试档案,应建立测试档案 3.测试档案的意义: 例:Au-Ni-Cu(100-221 sn 4%#0.2cfp Au-Ni-Cu----------测试在铜基材上镀镍打底再镀金的厚度。 (100-221 sn 4%-------AMP铜材编号含锡4%的铜材) 二.附着力: 附着力检测为电镀基本检测项目,附着力不良为电镀最常见不良现象之一,检测方法有两种:1.折弯法:先用与所需检测端子相同厚度的铜片垫于需折弯处,用平口钳将样品弯曲至180度,用显微镜观察弯曲面是否有镀层起皮,剥落等现象。 2.胶带法:用3M胶带紧牢地粘贴在欲试验样品表面,垂直90度,迅速撕开胶带,观察胶带上有载剥落金属皮膜。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 3.结果判定: a) 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b) 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c) 在底材未被折断下,折弯后不可有严重龟裂及起皮之现象。 d) 不可有起泡之现象 e) 在底材未被折断下,不可有裸露出下层金属之现象。 4.对于附着力发生不良时应学会区分剥落的层的位置,可用显微镜及X-RAY测试已剥落的镀层厚度来判断,借些找出出问题的工站。 三.可焊性 1.可焊性为镀锡铅和镀锡的基本功能与目的,如果有焊接后工序要求的,焊接不良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2.焊锡试验的基本方法: 1) 直接浸锡法:根据图纸规定,直接将焊锡的部分浸上求求的助焊剂,浸入235度的锡炉中,5秒钟后应缓缓以约25MM/S速度取出。取出后,冷却至常温时用10倍显微镜观察判定:吃锡面积应大于95%以上,吃锡部位应平滑光洁,无拒焊,脱焊,针孔等现象即判合格。 2) 先老化后焊接,对于部分力面有特别要求的产品,样品在作焊接试验前应使用蒸汽老化试验机对样品进行8或者16个小时的老化,以判断产品在恶劣的使用环境下的焊接性能。 四.外观:

2017电镀产品质量检验规范.

电镀产品质量检验规范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 常用的检验项目为: 1.膜厚; 2.装配检查; 3.镀层附着力; 4.硬度测试; 5.耐磨测试; 6.耐酒精测试; 7.高温高湿测试; 8.冷热冲击测试; 9.盐雾测试;10.排汗测试;11外观;12包装; 一.膜厚: 1.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其原理是使用X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膜厚一般为0.02mm,最大不超过0.03mm.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5pcs 二.装配检查: 1.确认是否符合图面标出的重要尺寸;装配后有否影响外观及功能,手感;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2pcs; 二.镀层附着力: 1.将3M胶纸粘贴在刀切100格(每小格为1MM*1MM)的电镀层表面,用橡皮擦在其上面来回磨擦,使其完全密贴后,以45度方向迅速撕开,镀层需无脱落现象。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 a)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b)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d)不可有起泡之现象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2pcs; 四.硬度测试: 1.用中华铅笔以45度角并且以1mm/s的速度向前推进,擦试后镀层不能有划痕; 其中: UV镀测试:3H铅笔,500g力 真空镀:2H铅笔,500g力 水镀测试:1H铅笔,200g力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2pcs; 五.耐磨测试: 1.头施500g力,用于被测产品来回试擦50次,往返为一次,不能变色,脱镀及露底材;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数量:n>2pcs; 六.耐酒精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