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之我见

浅谈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之我见
浅谈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之我见

浅谈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之我见

温江区燎原职业技术学校王忠羲

论文摘要: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部分学生身上存在许多不良行为习惯,没有升学的压力.学校应想方设法把学生的过剩精力引导到学习能力、品德素养、行为习惯的培养和专业技能训练上来。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定合理的目标,注重过程管理,正确评价学生,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感受进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提高抗挫折的能力,是培养现代劳动者的必要措施。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生行为习惯过程管理德育管理劳动者

德育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也决定着所培养学生的素质高低,劳动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大小。中职学生不仅没有过重的学习负担,而且思想活跃。

如果不想方设法地把学生的过剩精力引导到学习能力、品德素养、行为习惯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上,就容易出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以培养大批家长满意、企业中意、遵纪守法,适应社会的现代劳动者。

一、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我国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不高,学生往往没有正确的人生

观,学生往往因文化课成绩不好而无奈地选择中职学校,以致学生在进校后思想情绪不稳定,极易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堕落思想。

所以,及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意义非常重大。

将人生观和专业思想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并结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进行。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使学生了解相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帮助他们树立学好专业课,掌握一技之长的信心;其次要讲明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明白读中职一样有前途;最后要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使学生尽快了解并熟悉本专业概况及人才需求特点.以便调整自己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

二、树立学有所长的信心,确立人生的奋斗目标。

我国的教育特点和考试制度往往忽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片面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造成学生目标定位不科学。对学习失去信心,并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怀有强烈的不满情绪。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明白自己的优缺点;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分清哪些事该做,该怎样做;重新审视自己,设计好将来。要求学生在学习进步的同时.还应加强自身能力和特长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不求出类拔萃但求与众不同,形成良好的品质,保持严谨的生活作风,培养现代劳动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过程管理。

1.将礼仪规范融入到平时的班级训练中,让学生养成彬彬有礼、礼貌待人、勤于动手、勤于思考、勤于劳动的习惯

2.建立规范的管理激励机制

首先,根据教育厅制定的中职学校学生《三禁两不》和《十不准》文件精神,制定常规的《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课堂常规》等,并对照标准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按照“低起点,小台阶,不断进步”的原则,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抓起,强化组织纪律观念教育;贯彻常规从小事抓起的思想,控制好学生的到校、课上、课下、放学、课间活动等日常情况下的言行举止,注意每一个细节,力争做到管理精细化。从严要求并正确引导学生,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还应同步把行业规范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为就业做好铺垫。

其次,建立激励机制。出台奖学金、助学金方案,以及进步学生奖励条例等,及时组织各种奖励发放仪式,给每个学生都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强化其意志力。

再次,学生活动常规化。在思想方面,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法纪教育,引导学生成长为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利用各种活动实施德育教育。经常组织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创卫”劳动、乒乓球赛、篮球比赛、趣味运动会、跳绳比赛、行为规范板报设计、为贫困地区、灾区捐款捐物等活动,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感恩心理,还使他们的各方

面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进一步规范了他们的行为习惯。

在学习方面结合专业开展技能竞赛,并组织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普通话等级测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竞争的存在,在活动中认真地体会发展和表现自我的成功喜悦。以激发学生不断开拓、不断进取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从而打牢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基础。

3.营造“严肃、和谐、专业”的校园氛围。

校园是每一个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离不开的空间。因此.有必要把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当作德育建设的一种隐性投资,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用名人画像、名人名言、箴言警句、礼仪常规、学生优秀作品展等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教育。4.开展教师一助一、一助几活动。

情感教育,往往能收到其他教育手段无法比拟的功效,在学校开展教师和“品德不良”学生一助一活动。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通过沟通、访谈,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平等地看待他们,从发掘“品德不良”学生内在积极因素人手,做好思想转化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转化工作,帮助他们提高纠正不良行为习惯的意志力,激发他们的上进心。5.设立心理辅导专职教师,抓好心理健康与德育上的衔接。

一个人心理素质的优良与否,直接决定其各项能力和潜

力能否充分地得到发挥,从而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中职学生一

般都有较强的自卑心理,他们认为自己是差生。而他们的年龄又

正处在青春期,此时生理上的变化、新的环境压力和实践课程负

担的加重,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心理问题。因此,在过渡期加强对

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除了要加强日常教育外.开展心理咨询活

动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心理咨询,学生的情感可以得到宣泄和

沟通,教师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和心理特点,告

诉他们“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使其树立信心,勇于接受自

己,然后开始一种崭新的生活。还可以对个别存在心理障碍的学

生进行矫治,对他们正面引导,帮助消除心理障碍,使学生奋发

努力,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

6.班主任工作要勤,要细。

首先,要有“爱心”。在教师的心目中学生无论多调皮,教师都应该理解并加以引导。要把调皮视作“活泼”,就能够感到他们的可爱之处。有了这种思想,教师就会主动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不会对他们有讨厌的神情、挖苦讽刺的语言、粗暴的手段。

其次.要有“诚心”。当他们犯了错误、有了缺点时,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认识不足改正缺点,语重心长地和他们平等交谈,即使批评也要摆事实讲道理。有时个别学生不能理解教师的苦心,应允许他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千万不能急于求成。通过几次帮助,慢慢改变他们原来的思想.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再次.要有“耐心”。“差生”在前进道路上反复性是很大的,“差生”之间还会相互感染。忽好忽差,进进退退,是“差生”在前进中

的正常现象。教师这时切忌急躁,要耐心地不断变换方式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做学生思想工作要有此毅力。7.组织参加社会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感,感受自己的社会价值。

生活是第一课堂,现实更具说服力。通过参加义务植树、义务整理街道、义务照顾孤寡老人、为社会献爱心等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学生不计报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也能从活动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四、发现学生的优点,正确评价学生,运用好赏识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优秀的方面,哪怕是极差生,且很在乎教师的评价,在意教师能否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地对待自己。因此,班主任必须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

1 . 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给与学生同等的关注。

2 . 欣赏和信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尽量给与鼓励和热切的期待。

3. 爱心投入。多与学生交心谈心,使之觉得老师在乎、关心、信任他们,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学生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自我管理。

4. 因势利导、以情动人。用真诚和鼓励,唤起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感受进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提高抗挫折的能力,等等,走出自卑的阴影,体味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愉悦和幸福。

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确实是既繁琐,又充满挑战的一项艰巨任务,

做好这项工作,也是我们中职德育教师的光荣使命。在工作中不断总

结,勤于探索,不断改进,寻找恰当的教育方法,与时俱进,才能进

一步扮演好德育工作者的角色,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懂技

术、守纪律、有素质的新型劳动者

2

011/10/9

学校德育工作浅谈

学校德育工作浅谈 所有的学科中,德育是比较抽象的,但是,抽象的德育又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德育是一切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只有保证学生思想好,成绩好,才能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否则,就可能使学生成为次品甚至危险品。所以,加强德育教育,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怎样才能搞好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呢?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要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中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对真善美、假丑恶的界限划分不清,容易误入歧途。这时候,需要我们老师帮助他们划清正确和错误的界限,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思想品德。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第二、老师要起表率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作出榜样。在日常的教育工作或生活中,教师要起带头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要求学生尊重老师、团结友爱、礼貌待人、勤劳俭朴,老师也应该同样要求自己。要尊重学生,遇到学生顶撞老师的行为时,要冷静对待,坚持以理服人。不大声训斥,更不讽刺挖苦,要重视用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行为去感化学生,用自己崇高的精神境界去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四、要教育学生把远大的理想和现实紧密结合起来。青年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可能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有些不切实际。这时候,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学生把远大理想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防止学生把理想建立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上。既要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也要教育学生丢掉幻想,脚踏实地,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勤奋学习、艰苦攀登。 第五、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要经常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规章制度。定期请派出所、司法所的同志给学生上法制课。要邀请先进人物来学校,向学生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接受教育,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总之,学校德育工作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成败。德育工作与其他各科知识的教育息息相关,一个德育不好的学生,一般情况下,其他知识也不会好。我们老师要充分认识德育的作用,切实抓紧、抓好德育工作,使德育与其他工作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浅谈中职教育中的德育

浅谈中职教育中的德育 发表时间:2012-09-11T08:43:02.29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2年10月总第65期供稿作者:隋光利 [导读]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而中职教育的对象——中职生是未成年人的一部分。 隋光利山东省齐河县职业中专251114 摘要: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中职教育的灵魂。各种现象表明,中职德育现状已成为令人担心的问题,为此,文中论述中职德育重要性、紧迫性和中职生德育现状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培养中职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关键词:中职教育中职生德育高技能人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对高技能人才(将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在国家的文件中被冠以人才的名称)的需求越来越急切。于是,国家采取政治、经济等各种手段刺激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得各地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中职生将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素质的高低,因此,国家非常重视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师,应针对中职生的特点,注重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为将来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中职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而中职教育的对象——中职生是未成年人的一部分。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正处于逐步形成的过程,尚未定型,而且变化快,可塑性大。在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环境中,一方面为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给中职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许多社会现象反映出来的中职生人生观价值取向多样性和不一致性、道德标准和道德行为存在反差、看重金钱的观念比以往更加凸现、以我为中心的倾向增强、生活和学习中缺乏目标和动力,以及现实生活中的违法犯罪事件增多等等,无不说明加强和改进中职生思想道德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我国中职教育中的德育现状 现在我国中职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是平时我们说的德育,主要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热爱劳动的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法制安全教育、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教育等等。 现今的整个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得进入中职教育的中职生绝大多数都是普通教育的“失败者”,其中一部分学生在人格和心理方面都存在缺陷,中职生在道德认知和行为表现方面的失范现象往往高于普通教育的学生。上述的这种忽视学生心理年龄和心理特征,千篇一律的灌输式德育教育在当今的中职教育中收效并不理想。这种教育的结果使中职教育的领导、老师天天像消防队员一样,学生哪里出了问题就上哪里灭火,可以说是疲于奔命、狼狈不堪。 三、中职教育中的德育措施 1.提高教育者的素质,促进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 中职教育是中职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的品德和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和言行,他们的道德修养和自身的品行素质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虽然目前中职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错,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社会上仍有一部分教师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不起诱惑,形成了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他们把这种思想带进了学校,带进了课堂,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加强中职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前提。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塑造自己完美的教师形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自己的学生,推进中职生思想道德建设。 2.使中职生主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形成良性循环 首先,德育教师要深入学生中。一方面多看、多听、多了解学生中的各种情况,另一方面也要广泛收集、了解和分析社会上出现的且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素材,经常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警示教育,使道德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反映生活、融入生活,并帮助学生不断发现、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实困惑和道德难题。 其次,德育教师要设法增强中职生的社会责任感。中职生的自我意识很强,但他们很少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与他人、社会、国家相联系的。因此我们要注意挖掘传统的伦理教育的精华,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阶段对学生进行传统的美德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人生的价值,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对民族的义务,逐步学会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原则、伦理规范,思考自我道德的选择与完善。 最后,所有教师都应注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教师应把学生中现有的或可能产生的思想道德倾向,适当地、巧妙地与各学科内容和其他活动内容有机结合、合理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这样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就会自觉地审视自己和他人的言行,通过对照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3.重视社会实践的核心作用。 道德原则和规范都是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完善的,要让中职生到社会这个真正的大课堂去实践,组织学生到社会生活中进行具体的道德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独当一面,适应真实的社会环境,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总之,中职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有结合我国中职教育和中职生的现状,采取多样、灵活而实用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更大的教育成效。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之我见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之我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佛山外国语学校文毅 [摘要]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主题就是:适应新生活, 帮助儿童顺利实现这种转变。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和谐师生关系。 从上幼儿园到上小学,对于一年级的儿童来说,这是他们生活中的 一个重大转折。“上学”开始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相应的他 们的社会角色、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活动环境都将由此发生巨大的 变化。他们的生活由原来的自然状态,进入一种“文化式”“文明式” 状态,由原来依循自然需要的安排方式,进入一种有目的的理性安排方式。 这一生活方式的转变是缓慢而长期的,一年级是这一过程的开始。因此,适应生活方式的转变,顺利开启另一种存在状态,是一年级生活 引导中的重大主题。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上册的教育主题,就是帮助儿童 顺利实现这种转变。对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我浅谈几点自己的 观点。 一、回归儿童生活 正如在水中才能学会游泳一样,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学会生活。道德 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道 德和做人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书本学习,而必须是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 (一)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生活既指人在生物学上的生存、活动,又包括人的思想、情感、愿 望等精神内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一节课,不管课是怎样上的, 学生都在生活。因此,要想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效,就必须在教

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社会生活与学生内心世界的联系。教学 主题、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都应该关注和围绕儿童的现实生活,适合 儿童生活实际,满足儿童的需要。《开开心心上学去》是《我是小学生啦》单元里的第一课,我校是全日制寄宿学校,为了使刚离开幼儿园的 儿童完成新入学的角色适应。形成对新环境的认同感与喜悦感,获得积 极愉快的心理情绪。我在这节课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是 小学生了,请大家说说幼儿园的生活和小学的生活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啊?请举手回答。由于题目贴近生活,简单易答。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有的说“小学每天要上很多课,还要写作业。”有的说“小学有好多老师,好多同学。”有的说“小学的学校好大。”有的说“嗯,小学每天 要在学校吃饭,不能回家,看不到爸爸妈妈。”有的还说“我晚上睡觉 的时候想爸爸妈妈,还哭了。”……同学们在争先恐后的回答中,不知 不觉得完成了幼小心理上的衔接,完成了对“我是小学生”的角色认同。这时候老师再进一步提醒同学们思考:小学和幼儿园上课的时候有什么 区别呢?如果上课的时候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又会怎么样呢?在对这 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学生初步认识到课堂常规的重要性。 (二)以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为依归。 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教学应该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能力(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技能、行为习惯)为依归,指导和引领儿童的生活实践。也就是说,我们要实现课程、教材、教学向儿童生活的回归;还应该致力于使课程、教材、教学再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对儿童的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发展儿童的生活能力,引领儿童更好地生活。我在上第二单元课间十分钟这个内容的时候,除了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外,还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一年级的教室都在2、3楼,在课堂上教会了孩子们两种适合课间玩的

浅谈“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德育教育优先于其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开展体现出学校对学生的作用,教师师德对学生的作用,班级德育教育对学生的作用,学生之间品德的作用。 【关键词】德育教育;学校教育;教师师德;学生品德 中华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经久不衰传统美德代代相传,除去社会的约束外.更是中华民族重视德育教育的结果.从孔子授徒首开先河到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再到近代教育家陶行知......,从《论语》到《师说》再到今天的素质教育,每个时期都有德育教育的身影,特别是在现代这个知识和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质的民族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站稳脚跟,才能发挥其应有的贡献。 德育教育优先于其它教育. 素质教育的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首先提出了德育教育,说明德育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没有了德育教育作为先提条件,就像地基不稳定的建筑,摇摇欲坠,没有了德育教育的教育,无论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都无法保证社会的正常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教育的长效性和艰巨性,知识可以武装人的头脑,但优秀的品德才是立人的根本。 德育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德育教育优先于其他教育。 德育教育已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为教育目的,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以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为最终的结果,使学生明善恶、晓礼仪、通优劣、知荣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德育的基础上开展其他的教育。 德育教育的结果决定了德育教育优先于其他教育。 德育教育的结果是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这正是完成其他教育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良好的品质在其他的教育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们说德育教育优先于其他教育,那么该怎样开展德育教育呢? 1 德育教育中学校对学生的作用。 1.1 结合学校特点,多渠道开展德育教育.首先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寓教于乐,寓德于课堂。课堂教学在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传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推进有重点地进行德育教育.其次发挥课外活动的辅助作用,以多样化的活动,多侧面,多角度的培养和教育学生.再次面向社会,开展共建活动,是学生认识社会的窗口,更是拓展学生视野的良好渠道,从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课内与课外相辅相成,学校和社会相互补充,不但拓宽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渠道,同时也为深入开展德育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浅谈学校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浅谈学校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主讲廖厚荣 德育工作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在古代,“教”是“训”的意思,“育”则是针对教育而言的,“教育”是从“教学”演化而来的,从学生的身心健康着眼,注重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强调活动、兴趣和熏陶,追求愉快教学,课堂教学应成为点燃学生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的第一朵花。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注重学生德育的培养,都是死啃教材内容,这是不行的,面对现代教学改革及教学的最新要求,要改变这种观念。只要平时你细心注意结合教材,在各科教学中对学生适时引导,避免空洞的说教,把课堂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设法触动儿童的心灵,你会发现德育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表现、去总结良好的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愉快,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德育工作的好坏,不但能体现一个学校的活力所在,还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养成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从心理品质的角度讲,健全的人格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是学会做人的先决条件,著名教育家诺尔特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里,他将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里,他将学会暴力;如果孩子生活在嘲讽里,他将学会害羞;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耻里,他将学会罪恶;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里,他将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赞美中,他将学会欣赏;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里,他将学会公正;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感里,他将学到信心;如果孩子生活在肯定中,他将学会自爱;如果孩子生活在接纳和友谊中,他将会喜爱这个世界。” 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对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发表一点肤浅的建议,其主要做法是:

浅谈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理念与方法

浅谈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理念与方法 摘要:中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中等技能型人才的场所,目前学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生技术的培养上,对于德育教育却有所放松,殊不知在任何时候,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都是最为重要的。针对中职生的现状,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一系列德育教育,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中职生爱校尊师重道感恩诚信 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学生的教育需根据社会的变化,时代的进步而调整、改进。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通过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德育教育对学生的精神提升 和人格完善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总结本人的实践和中职学生的现状提出一些教育 方法,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而提高其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立足社会并服务社

会的道德品行。 一、加强“以校为荣,爱校护校”的教育 曾看到过有些学校的学生在网络上发一些 不利于学校言论的帖子,很多抱怨很多牢骚。造成了一些非常不良的影响。学校是个培养人才的地方,特别是现在国家加大对中职学校的扶持,学校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不可能十全十美,实际问题固然存在,但不至于成为学生厌烦学校,谩骂学校的理由。 要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除了要及时解决问题之外,学校还要正确利用舆论,通过刊物、电子网络和宣传栏、电视媒体等积极倡导本校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要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可以结合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开学、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举行对外活动时,鼓励学生多多参与,不仅让他们树立了主人翁的意识,也增强了学生了解学校的机会,培养

浅谈中职学校德育课实践教学形式.doc

浅谈中职学校德育课实践教学形式- 针对目前职业学校德育课实效不尽人意的现状,提出了德育课可以通过实践性教学的方式提高实效。德育课的实践性教学,可采用课堂模拟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性教学两种不同的形式,两种形式互相衔接,互为补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运用恰当的手段,将实践性教学融入教学,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 职业学校德育课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目标,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而认识又能进一步指导实践。目前,职业学校专业课大力提倡实践性教学,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对于德育课而言,进行实践性教学也势在必行。 一、职业学校德育课的特点 职业学校德育课的目标是通过职业道德、法律经济常识、哲学常识、职业生涯设计的讲授,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品行,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职业修养,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思想引领性。德育课与其他学科一样,让学生获取知识是第一要务,但德育课更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为将来的职业道路典型良好的思想教育基础。 2.综合全面性。德育课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人文学科,包括经济、法律、哲学、道德等多门学科知识,在教授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全方位的知识,而且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培养人、教育人的目的。 3.实践性。职业学校德育课与专业课教学一样,都有实践

性的要求,职业道德的培养需要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体验,在体验中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才能进一步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习惯、职业行为,达到德育课的教学目标。 二、德育课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 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抓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文化理论课,是学校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德育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行为教育、法律意识教育、职业规划和职业意识教育。 为提高德育课的实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外,还应充分利用实践性教学形式,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和职业习惯的养成。德育课教学遵循的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就更应加强实践性教学手段的运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养成,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内化为习惯和行为,切实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性教学方式,能让学生脱离枯燥的课本知识束缚,走进岗位、走进社会、走进企业,在体验中产生对职业的眷恋,明确职业的道德要求、行为要求和素质要求,从而树立良好的职业信念,设计美好的职业规划。 三、德育课实践性教学形式 1.课堂模拟实践性教学。德育课的教学效果集中体现在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上,所以只是一味讲授理论性知识常识是达不到教学目标的,德育课更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实践性教学,通过实践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例如,在教授职业道德课程时,教师可让学生提前搜集自己所学专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在课堂情景模拟体验,通过资料的搜集、整理、加工和课堂情景

浅谈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浅谈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论文摘要:一个民族,没有科技,一打就垮;一个民族没有文化,不打就垮。学校是一个国家科学文化的标志,学生的文化程度与掌握科技的水平关系着国家的水平与科技发展状况。虽然今天的学校教育已不再是精英教育,但是作为大众教育的今日之学校一样对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德育;学校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蔡元培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学校教育关系着国家的发展与稳定,决定国家的昌盛与繁荣。说文解字中说“教育”的“育”字是“教子使作善也”,教学生能够做善人,首先得有德。 一、了解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背景是做好德育管理工作的前提 1.社会环境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1)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消极的双重效应。当前学生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新行为规范的认识有不少差距。如何以社会主义为导向,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法制观念和行为规范对他们施以正确教育,防止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侵入思想道德领域,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不至于论为鼠目寸光,见利忘义的金钱拜物教徒。 (2)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政治生活日趋完善和透明,经济、文化生活己以“三个有利于”来判别,学生对民主要求和参与意识大大增强,对政治教育的选择明显增强。我们既要鼓励发展青少年的民主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又要提高他们的政治判断能力,增强法制观念。 (3)文化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社会文化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五颜六色纷繁复杂的。如何探求学生道德成长与文化环境的本质联系,给他们以正确的价值观,进行道德选择,将新思想、新观念与封建渣滓,外来污毒区别开来,成为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4)其他环境变化的影响;社会心理环境、生活、消费方式变化,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2.教育对象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1)思想开放、道德取向多样化。他们在思维方式上由求同转向求新求异,在思想观念上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平等探讨:在集体生活中由被动追随到主动参与;在审美需求上,从他择转向自择;在家庭生活中不再把父母教导奉为行为指南,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办。他们思想言语的独立与行动有较大的反差,独立意识和独立行为不一致,顺利时的独立性与挫折时的软弱性、依赖性很明显。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意志力的脆弱,心理发展不成熟。 3.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

浅谈中职学校德育工作

浅谈中职学校德育工作 发表时间:2016-09-16T16:28:47.44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2期作者:代咏梅[导读] 进而成为促进学生改造自我、谋求发展、成长成才的源动力。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能具有时代性、实战性和有效性。 辽宁省本溪市商贸服务学校117000 摘要:本文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现状,阐述了德育工作必须适应时代诉求,体现科学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特点,更新德育理念,创新育人模式,增强学校管理德育的效能,抓住立德树人这个职业教育的根本和灵魂,德育工作才能更具时效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德育立德树人育人模式德育效能中职学校作为培养“四有”新人的摇篮、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德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适应时代特征,反映时代诉求,体现科学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进而探索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多方位、多层面、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培养,才能增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一、更新德育理念,探求德育规律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纪律散漫,整体素质偏低,因此,德育工作者应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德育工作思路及模式,与时俱进,树立新的德育理念,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现代化,既要坚持德育方向的正确性,又要尊重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的选择性;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又要承认思想观念的层次性,从而坚持德育的正确导向。尽管当代中职学校学生的缺点较为突出,但学校有责任关心、关爱他们,充分肯定中职学生的正面素质,注重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尊重所有的受教育主体,分类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需要。要把立德树人与学生的潜能挖掘、学生职业成长、个性发展结合起来,使德育工作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而成为促进学生改造自我、谋求发展、成长成才的源动力。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能具有时代性、实战性和有效性。 二、创新育人模式,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要充分挖掘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首先政治理论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政治课教师应利用教材内容加大德育教育的力度。例如:在讲授市场经济时,要强调诚实守信意识的作用;在讲授货币经济时应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金钱,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谋不义之财”;在讲授职业素质时,强调劳动者知识、能力和个性品质,通过劳动实践发展自己。其次,其它学科教学也应该渗透德育的理性内容,这也是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各学科任课教师都应树立德育意识,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注意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教育,多方面影响学生的德育发展。最后,学科教育不仅限于教师讲授知识,还应适当创新教育方法,适当增加教学活动内容,增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空间,努力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德育内化效果。因此,可把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结合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如座谈、演讲、讨论、文体活动等,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悟知识、感悟美丑、感悟人生,多渠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三、一切为了学生,增强德育效能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渗透到学校管理的所有环节中去,因此学校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如何更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进而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使之更好地发挥其德育功能。学校除教职工参与管理外,还要对学生会干部和班团干部进行专门培训,促使学生干部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管理体系,聘请地方公安、检察院、法院的有关领导做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时、定专题给学生讲课作报告,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双向交流学生情况,动员和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管理工作。“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不仅仅是口号,而且是目标,并要付诸行动。中职学校的领导和教职员工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中职教育成败的关键,必须亲自参与到实践中。只有坚持塑造人与服务人相统一,坚持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教相结合,坚持塑造人与发展人相统一,才能增强中职学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有益的校园氛围,才能促进中职学校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四、立德树人,强化德育工作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要为企业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突出立德树人。职业教育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面临的学生群体文化基础相对较差、自尊心受损、自信心受挫、行为不规范、没有成功感等,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既不能靠单一的文化知识传授,也不能靠单一的技能培训,因为他们是应试教育的直接“失败者”。鉴于上述原因,如何做好德育工作便成为中职学校必须深思的重要课题。只有将德育与学生的潜能挖掘、职业成长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德育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只有因材施教,去关爱他们,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去撞击出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火花,才能激发学生学知识、练技能的热情,才能使学生在职业学校成长成才。因此,破解职业学校德育难题应在立德树人上下功夫,多元切入,其关键在于捕获学生心灵,循序渐进,进而使其自觉生发出改造自我、谋求发展的动力,使学生真正自尊自立自强。可以说立德树人就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人格,这在职业学校尤为重要,这也是当代中职学校学生特点所决定的。因而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和灵魂。

德育工作之我见(一)

德育工作之我见(一) 文/徐红梅 一提到教师,一些人自然也会谈到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德育工作是班级工作,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每个教师应担负的重要责任之一。我认为德育就像是方向,方向对了,才不会走岔路,走弯路,路才会越走越宽,前途才会更光明。 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的奠基人赫尔巴特曾说:道德普遍 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到:徳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会为非作歹愈大。可见德育教育是多么的重要,而学校,课堂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德育工作的主战场。回想我从教十几年的德育教育工作,现粗略地谈谈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看法。 首先,要因人施教,对症下药,做好学生的“心理医生”。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两 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学生的个性、兴趣、知识和才能等都是有很大差异的,而且受不同的家庭教育,自然环境的影响,对同一问题,同一件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日的工作和教学中走近学生,善于观察,总结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生长环境,然后针对他们的情况和问题,对症下药,各个突破,因人施教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其次,要循循善诱,不急不躁,富于爱心和耐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逐步进行,持之以恒,循循善诱。既要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又要注意教育的方式和言辞;既要招准突破口,指出其问题和不足,又要善于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长处与闪光点。同时在和学生沟通,交流时,要表现出足够的爱心、耐心和热情。正如王丽老师在空间里说的那样:爱心是春天里的一场细雨,是心灵枯萎的人特别感到情感的滋润;爱心是黑夜里的一座灯塔,使迷失方向的航船找到停靠的港湾;爱心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使铁石心肠受到震撼。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只要有了爱心并能让它在我们心里扎根,耐心和工作热情也必然作为副产品滋生出来共同发挥它们的巨大作用。 再次,结合课内课外时间,采用渗透式,多途径去践行。德育工作非一日之功,教化一个人绝非易事。我们平时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见缝插针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和问题学生面对面地谈心、交流。既可以当面教育,也可以通过作业本上写激励语或传纸条或眼神呀,肢体语言呀传达我们对某些学生的鼓励、警示之意。 最后,我们要不断学习德育教育的新方法,了解不同时代学生的特征并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及时了解新时代学生的思想、思维方式,紧跟他们的脚步才不会落伍,才能融入学生内心,达到通畅有效的沟通。

浅谈小学德育的现状及措施

浅谈小学德育的现状及措施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目前,加强德育工作已成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我们对于德育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实效性较差,德育工作陷入了困境。石鸥指出:“尽管德育被提到首位,巨大的德育实践并未收到应有的道德效果。”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卓有成效地落实道德教育,如何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界乃至全社会一项重大的课题。 1德育问题的现状 近些年来人们对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地位、任务总体上是趋于认同的,但存在着社会、家庭与学校认识不同步、不一致现象。不少学校和地方党政部门都意识到学校德育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并且进行了社区、家庭与学校齐抓共管的大量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对市场经济、社会的不可控因素认识不足,没有形成综合治理的机制和规范。人们对社会和家庭影响因素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作用增强的趋势还没有充分估,因而导致了社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或配合不当。当今社会小学教育以

教学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得还比较牢固,学校德育建设对教学工作的目的性和动力意义,还未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有些学校还错误地认为教学工作上去了,分数成绩上去了,学校的德育就无可指责。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并无多少异议,但如何统一全社会对于学校德育的认识,却是国家和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现在,学校的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教育者把道德规范传递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道德的过程。德育的组织者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德育过程往往只限于向学生传授一套固定的道德规范,而忽视了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的参与,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表现在德育过程中,常以批评、禁止、训斥、说服、榜样、奖励、与惩罚等方法,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发展,教育过程强求一律性,阻碍学生个性与主体性的发展。“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烁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的现实的主流特征”。由于忽视或否定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德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2德育在当今社会的时效性 今天的德育教育面临的是改革开放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一些负效应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就很现实地对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由于每个人的各方面的素质不同,主观能动性有差异,所以德育在每个人身上所表现的感触

学校德育金点子成功案例征文

学校德育金点子成功案例征文 篇一:德育“金点子” 德育“金点子” 作为重新开办的重渡村小学,开展德育活动,进行德育教育是势在必行的,也是完全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就重渡村小学的具体情况,开展了以下几项德育活动: 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中,自己首先做一个爱劳动的典范,从而引导、带领孩子们体验劳动之美。在课上,在课下,在生活的角角落落绽放教师的劳动之美,在学生面前起一个表率作用。 二、运用多媒体播放《孔融让梨》等中华德育小故事,展开讨论,并写出观后感进行交流,号召学生学习其精神。 三、开展“我为爸妈炒菜”“我为爸妈洗衣”“我为爸妈洗脚”等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劳动的艰辛和快乐,进行交流。 五、在特殊的节日(如植树节、清明节、劳动节、老人节等)里,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六、间周举行一次劳动主题班会,对学生的值日情况进行总结表彰,让优秀的劳动之星从班集体中脱颖而出,并借助学校的宣传栏进行宣传,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从而树立学生积极地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进行四规教育:校规、班轨、餐规、舍规。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强化“规范教育”的基础上,围绕“自我管理”,鼓励孩子制定自己的“班规”和“舍规”。因为既然是营建一个温暖团结的“家”,那班规就是“家规”,每个学生都是“家庭成员”。订家规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激励,是教给孩子一个支撑一生的东西。 八、教室和宿舍都有专属的“自留地”,学生在墙上写写画画,既可以针对自己的“小习惯”做自我警示,也可以抒发“豪情”。 九、喊响:餐桌文化,直击偏食和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就餐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轮流把饭菜分发到餐盒里,70个孩子就餐,餐厅鸦雀无声。 十、让学生懂得“孝道”。发动孩子们制定了一个《班级孝道制度》,并把学生周末返家的那天定为“孝道日”。他教给了孩子具体“行孝”的方法:进门先问候,出门说再见,外出打招呼,按时回家;帮家人拿拖鞋、倒茶、捶背揉肩, 自己床自己铺,自己衣服自己洗,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大人问话积极响应,主动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主动与家庭成员交流??布置“爸爸妈妈谢谢您”、“我想对您说”两个“感恩作业”,并通过“家校反馈本”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要求家长将学生在“孝道日”的表现情况写在本子上由学生带回学校。 十一、把评价权交给学生,推行“学生评价班干”,班干信任度低于80%的,要积极改进,改进不好的要“引咎辞职”;推行“学生评价教师”,教师满意度低于80%的必须反思自己,取消当年的“评先”资格。 十二、校园活动管理,全部交由学生组织和评价,学校的重大活动都由学生策划、组织和实施,学生们围绕“养成”和“作风”,成立了“校风督查队”,就寝、就餐、两操、卫生等日常工作全部由学生自己管理。

(可行性报告)浅谈学校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浅谈学校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当前,关于德育概念的界定有很多,可概括为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就专指道德教育,而广义德育包括的范围很广: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等。鉴于一个词的多层面的意思同时在一个特定环境中一起使用的不切实际性,在这里我们就将德育局限在道德教育的范围。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使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的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在此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为其主体。 据王希尧教授主编的《教育学》中关于学校德育过程的见地,提取出有关学校德育的定义。学校的德育,是在学校环境条件下,引导学生通过掌握一定的思想行为规范,形成是非、善恶、美丑等的观念,并用以自觉指导自己的行动以发展理性完美的人格的教育。学校德育的核心功能在于传播伦理文化,使德育对象完成伦理、政治等方面的社会化,同时,使之具有伦理、政治文化等等的创生能力。学校德育在立足于社会现实的同时,适应现实,并且注重对于德育对象品德与人格的具体塑造。 在我国,学校德育较之于家庭、社会等而言,普遍被认为是德育的主要场所。这是因为:在校学习期间,正是一个人生理、心理逐步成熟和良好思想道德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夸美纽斯曾说过:“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才能成其为人……知识、德行、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但是,实际的知识、德行、虔信却没有这样给我们……一个人,可以自动长成一个人形(正如任何野兽类似它的同类一样),但是,若非先把德行和虔信等灌输到他身上,他是不能长成一个理性的、聪明的、有德行和虔信的动物的。这种不走应该在幼小的时候去实现。”青少年时期,也是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打基础和定向的黄金时代。他们的思想品质、世界观等也正在形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模仿性也很强,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在这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影响个体,甚至延展到一生的关键时期,适时开展德育,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发现问题,对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将是十分必要而且迫切的。学校教育,在提高人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灌输思想道德伦理理论、意识等方面,起着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西方很多国家,例如美国等,将家庭、社会作为德育的主要场所,现象就

浅议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

论文题目:浅议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作者单位:门头沟区工读学校 作者姓名:李志民 论文撰稿日期:2007年3月15日

论文题目:浅议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 内容提要: 论文从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性、学校德育工作内容的多重性、德育工作的过程呈现阶段性和渐进性、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是独立性、养成性和渗透性的统一四个方面对学校德育工作特点谈了自己的认识,目的在于探讨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在规律,富有成效的开展德育工作。抛砖引玉,供大家讨论。 关键词:学校德育特点 参考文献:《义务教育法》及相关学习资料

浅议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 新颁的《义务教育法》三十六条指出:“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学习《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条款,使我们对学校德育工作有所反思,德育观念有了新的提升。学校的工作简言之就是教书育人,德是人的灵魂,是独立人格的方向。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从社会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年龄出发,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德育工作的客观规律,才能做到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的统一,才能取得全面育人的效果。根据本人教育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就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讨论。 一、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性 任何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性都在于育人,在于培养接班人。学校德育的目的性,如同教育的目的性是客观存在的。在阶级社会,任何一个阶级办教育,办学校,都通过系统的德育工作宣传本阶级的意识形态,实现本阶级的教育目的。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存在没有目的的教育,都不存在没有目的的德育。社会主义的学校从不隐瞒自己的办学目的,社会主义教育就是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目的是服从于这个目的的,是和这一目的一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对目前我国的教育目的做了全面的阐述,为我们办教育指明了方向。回顾建国以来我们办教育的历史,不难看出,我们的教育目的和德育目的有忽“左”忽“右”的偏差;有政治运动、政治斗争、全盘西化的干扰和影响,但是,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的目的是明确的,是一贯的,是一致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的德育工作也要遵循这一规律,牢牢把握德育工作的大方向,一如既往的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和德育工作的目的。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坚决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封建迷信思想的干扰和影响,大力宣传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通过各种有益的教育活动,帮助我们的青年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具有多重性 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具有客观性,决定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具有多重性,规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丰富多彩。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是有层次的,是多方面的。对这个问题必须有个清醒的认识,才能理解德育工作的丰富多彩以及它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才能自觉的按德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办事,减少盲目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政治教育是解决人的政治立场的,是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即解决人的人生观问题,这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培养的人应该是立场坚定、政治合格的接班人。如果我们的青年学生政治立场出了问题,站在人民的对立面,站在祖国的对立面,站在党的对立面,站在社会主义的对立面,我们的教育工作、我们的德育工作岂不可悲?所以政治教育必须加强。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

浅谈中职学校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普 敏

浅谈中职学校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普敏 发表时间:2015-06-19T10:30:59.00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5月总第157期供稿作者:普敏 [导读] 这是整个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特定优势,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既教书又育人。 普敏云南工业技师学院655000 摘要:德育课程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笔者根据多年从事中职德育教学工作的经验和学生思想变化的一般特点,把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渗透分为“五个层次”和“两个融入”,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有效性渗透 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关注,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新一代技术人才,成为当前德育工作的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导向,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多年从事中职德育教学工作的经验和学生思想变化的一般特点,我把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指导、创业教育作为授课重要内容,并贯穿于品德养成的全过程,同时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将来从业岗位对思想品德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把中职德育工作大致分为“五个层次”,即入学前、学习中、实习期、毕业前和就业后。 一、入学前的启始教育 要对新生进行初步的德育教育,并进行集体主义和组织纪律性教育,培养学生的爱校之情,促进班集体的尽快形成,使职校生把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人格的完善,为今后各阶段德育工作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二、学习中的养成教育 这是整个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特定优势,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既教书又育人。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挖掘文化课、专业课内在的德育内容,结合有关知识的传授,实施有机的思想品德教育,配合教学进程反复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技巧的需要,开展既有专业特点又富有德育色彩的教学活动,积极开辟课余活动,如“课余兴趣活动小组”、“专业技能培训班”等。要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教师,不间断地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具有一专多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在课外活动及节假日期间,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宣传、社会服务和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并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渠道,采取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在职业学校学习的优越性。 三、实习期的自我教育 实训实习既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其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教育和促进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时期,可结合生产实习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是非判别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要着重加强三个环节的教育:一是实习前的教育。要使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意义、内容、步骤、要求,了解实习单位的生产环境、劳动条件、劳动纪律等有关情况,建立由学校、实习单位和家长三方面代表组成的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计划、落实措施。二是实习中的教育管理。学校、实习单位、家长三方要搞好分工协作,及时互通信息,解决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还应加强带队老师的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实习期间德育工作的骨干作用。同时,要注意发挥校团组织和学生干部的桥梁和带头作用,组织学生开展自治、自理、自我教育活动。三是实习后的思想鉴定。实习期间,对实习生既要抓专业技能、技巧的训练,提高,又要抓思想的提高,结合专业技术成绩的评定,进行思想表现鉴定,从而切实有效地加强实习期的德育工作。 四、毕业前的职业观教育 这一时期,学生摆脱了平日的学业压力,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自己的毕业去向和职业选择的问题上。学生思想矛盾主要表现在如何处理个人愿望与社会需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问题上,这是毕业前德育工作应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要多采取对话会、恳谈会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思想,让学生正确理解“三结合”就业方针的实质,引导学生客观地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了解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可组织举办毕业生联欢会、毕业成果汇报会、优秀毕业生汇报等开展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五、就业后的跟踪教育 学校要建立毕业生跟踪档案,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毕业去向、工作情况,并与学生建立必要的业务上的联系和指导,既关心、扶持他们健康成长,又通过信息反馈,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德育工作。要积极收集整理部分优秀毕业生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大力宣传表彰。一些毕业生回校汇报工作情况,教师也应对学生进行热情耐心的指导。 总之,中职德育工作要适应职校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在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必须注重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必须有特色、有创新才能让学生感到愉快。要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