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免费下载岭南版美术第一册教案(全册)

001免费下载岭南版美术第一册教案(全册)
001免费下载岭南版美术第一册教案(全册)

Ling nan ban 美术教案1ce

下马渡镇云盘町完小杨军收藏

第1课《美妙的小世界》

单元主题

走进大自然

单元重点

微观与宏观体验美的乐趣

课题名称:美妙的小世界

教学准备

欣赏图片、单色画笔

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作业内容

画画自己身边的小世界

课时建议:1—2课时

知识重点

感知自然中的色彩、花纹、形状

注意事项

培养大胆发言,大胆作画的习惯

技能要求

用线条自由表现细节形象

单元概述

本单元的教学理念主要是激发儿童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美术学习的兴趣,从微观与宏观不同角度,引导儿童在多试点的美术探秘活动中,科学的观察、比较、体验、描述身边的自然美和艺术美,初步感悟“美无处不在”的道理。本单元由《美妙的小世界》和《神奇的大世界》两课组成,两课关系是欣赏对比的一种递进关系。

一、教材分析: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儿童进入美术学习的起点。本课一开始就以“美与自然”为主题。从动态的视觉感知活动切入,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多视点的美

术探秘情境,去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从而能初步感悟到:“美”是无所不在的,“秒”在如何去发现美、创造美。这是本课课题的深刻内涵之一。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自然美的感知活动和情感美的表达活动,引导儿童“观赏自然和美术作品的形与色,用简短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见《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本课选择自然界中的小生物、小动物作为观赏对象,引导儿童科学地学习“观察与欣赏”、“想象与评述”的方法,此为本课重点;借助科学手段从微观角度观察小世界,并进行欣赏。评述,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应及时提供多种视觉造型语汇给学生作评述参考,如“色彩、花纹、形状、外形、形态、鲜艳、生动、美丽、奇特、画面……”。

总之,本课从自然科学与人文内涵的文化底蕴,到生态式的审美观念及自由式的作业呈观方式,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活动空间,教师可酌情抓住学生的多个兴趣点,循序渐进的开展若干个美术探秘活动,也可以分小组选择教材内容进行合作式探究与交流发展的活动。本课教学可视条件在室内或室外进行。

美术探秘活动设计:

探秘1——它是谁

“走近些”——猜猜小圆圈里有什么?(花海中的一朵花……)

“再走近些”——猜猜大圆周里有什么?(花瓣、花蕊、小昆虫……)

说一说——我发现了什么?(美丽的鲜花,勤劳的密封……真美妙!)

探秘2——他们在干什么?

假设与联想——扒开身边草地、拨开地上落叶,细看书上、石头,你会发

现很多忙碌的小生物,他们是谁?在干什么?

观察与欣赏——小蜜蜂、小蚂蚁的外形,花纹、色彩、动态怎么样?

联想与表达——小生物的名字与故事。

探秘3——它们有什么特征?

找一找——春夏秋冬的色彩有哪几种。

说一说——不同季节的小生物在干什么?

议一议、画一画——逆向选择什么季节的色彩和什么工具,画什么小生物?

探秘4——这是什么?

观赏显微镜、放大镜下的物象——这是什么?

说一说——奇怪的形状、奇妙的组合、绚丽的色彩。

想一想——这些形状、色彩、花纹、动态都像什么呢?

探秘5——画家祥和小朋友说什么?

说说——我看到了什么?(花叶、昆虫)

猜猜——画面给我的感受是什么?(春、夏、秋、冬,奇妙、生动)

找找——画家用什么色彩表现小世界?(绿、黄……、田园一角)

想想——画家想告诉我什么呢?(美是到处都有的。就看你会不会发现)学学——我喜欢想画家学什么?(学画大自然中的小世界。)

教学环节

“教”的过程

“学”的过程

过程调控

课前准备

欣赏图片,放大镜

小画片,画纸,画笔

教师指导资料收集

课堂导入

1、创设自然环境:树林,草丛,花丛,池塘……

设问:小朋友在寻找什么?(探秘1)

2、创设由远而近的情境。

设问:你发现了什么?(探秘2)

3、板书课题。

1、观察与思考,集体回答……

2、小组议论:发现了勤劳的小蜜蜂、团结一致的小蚂蚁。

3、思考与自由发言:

我认为“小世界”有些什么?什么是“美”?什么是“妙”?

·设置悬念,吸

引学习兴趣。

·重点引导对形

与色的注意。

·教师不作结论。

转入下一个环

课堂发展

1、观察比较四季图片

设问:你能寻找哪几种不同的色彩(探秘3)

2、设问:用放大镜、显微镜又能看到什么?(探秘4)

3、导赏大师与儿童作品。

设问:上述图片中那些地方使你产生“可爱、生动、神奇、惊喜、美丽、很小、奇怪”的感觉?(探秘5)

1、语言评述季节特征

2、思考想像:用词组描述科技手段带来哪些冲击力强的视觉感受。

小组派代表对自选图片进行讨论与评述:

美(形态、色彩、花纹)

妙(动态、花纹、生活……)

3、动手表达:怎样学习画家表现小世界

·鼓励学

生大胆发言,

提出见解,教

师不作任何裁判。

·引导学生抓

住自己感兴趣的

细节,进行视觉

语汇描述。

反思评价

提供反思的内容:

1、小组收集()份资料

2、我能观察,发现()种小生物

3、我能用()描述小世界的美的形态、色彩、花纹

我学会关注()

1、联想与表达

每人画一种小生物,合作创作小生物世界:临摹与变化——全临摹或举临摹《显微镜下的肥皂泡》

2、各组组长组织反思评价:可以自由选择其中集体进行评价。

自评,他评鼓励、

自信

提示学生注意:

美无所不在,但要画出细节

课后延伸

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

思考:保护身边环境,怎样从我做起。

预计效果

活动过程令学生兴奋。

作业效果有差异,不必苛求。

二、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方法: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活动方式:小组合作探究式。

教学模式:以问题情境与美术探秘活动贯穿全课。

教学后记:低年级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论,持续性注意力比较弱,教师注意抓

住学生的兴趣点,以激发他们关注大自然和追求美的情感表达;绘画引导单色勾

线为主,可诱导学生更多的关注事物细节的描述,并尽量画面画满。

第2课《神奇的大世界》

一丶教材分析

本课试图在让学生了解、认识自己知道或仍未知道“神奇景象”的基础上,激起他们探究自然世界的兴趣和欲望。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来探秘、表现自己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与感受。

素材和资料的收集是本课拓宽学生对神奇大自然了解、认识思维空间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授课前要更多地引导和准备多种素材,特别是有关国内外的《国家地理杂志》、《人与自然》等方面的资料,教师通过筛选,有针对性、有效地引导、激发学生走进神奇的大世界,从而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二、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自主阅览所收集和提供的图片资料;

2、能说一说自己对这些资料、图片的感受;

3、掌握用色彩或黑白表现图形的方式方法;

4、从小培养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学习欣赏资料、图片;构思、构图、表现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

怎样引导学生把激发起来的感受转化为画面可视而生动的图形。

处理难点的设想∶

1、指导学生学会自主欣赏资料、图片;

2、引导他们把自己对所看到、听到、想到的感受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基本方式;

3、鼓励学生不要机械地照资料、图片进行临慕,要画得与图片、资料和别人不一样,这样更具有创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方法设计种种

1、直观法-----通过播放课件或多媒体等素材资料,引导学生直接进入课堂教学情境;

2、讲故事、表演导入法-----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故事或儿歌等引入,再展开师生扮演角色(包括哑剧)等方法,激发学生了解、探究的兴趣。

3、形象导入(课件中的形象设计)法------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或人物的形象为引子,有针对性地介绍或说明神奇世界中符合他们年龄特征欣赏、表现的资料和知识等,以引起学生的创作热情。

4、 5、6、……

(二)师生互动过程

1、欣赏过程要穿插能让学生思考、语言表述等交互过程;

2、欣赏时要与学生的记忆、默记环节相联系。如观赏资料、图片后能否用记忆等游戏、表演形式,让学生说一说、记一记刚才所看过的资料图片中的形象等过程;

3、教师的示范如何表现神奇的大世界的方法。做到既有引导、示范,技能技巧的表现方式方法,又能使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不被示范所约束。

(三)学生作业过程

1、学生作业前的欣赏过程中,要适当引导和强调画面的位置安排,即必要的构思、构图方面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以后的设计学习和绘画表现。

2、在作业过程中,对画面构思、构图、内容做得比较好的学生作业进行适当表扬时,特别要鼓励和强调其他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创造不同于别人的画面,以避免向被表扬作业靠拢或摹仿,失去个性与独特创意的倾向。

(四)作业评价过程

1、要引导学生学习评价自己作业或别人作业的方法;

2、说出自己心中想到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实活实说;

3、评价既可以评课堂作业,也可以评课前、作业过程中、课后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自己或别人的表现等情景;

4、教师评价尽量用个人的看法,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自主想法,以便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评价环境。

教学后记:

欣赏评述是本课的重点,在上课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大世界的形与色,并感知大世界的神奇、壮观的美。此外,教师在示范表现神奇的大世界时,要多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表现画面,而不是模仿老师的范例。

第3课:手拉手,找朋友

知识目标

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能力目标

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其它

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

培养对美术学习的新兴趣。

教学难点

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法选择

课件演示、实物观察、师生共议、自己评价

学法指导

1、说;大家议、个别说、教师说、大家议。

2、观察、引导、欣赏、发现、再说。

3、评价

课堂组织

形式

以班级为整体,小组合作,个人参与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

教具媒体

组合应用

素材库、实物、图片、评价表

课前准备

教具

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

学具

学生自己最满意的美术作品,现有的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前绘画经验

引语: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要完整。

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那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

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那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

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些?为什么?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二、引导观察思考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

课件展示:

1、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

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来完成的吗?

生自由议论。

6、课件再次展示(结合作品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

大家现在可以猜出我们要找的朋友是谁了吗?

7、怎样爱护这些工具和材料。

第4课《圆圆、方方和尖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j了解、掌握用几何形进行概括的方法;k运用这一方法认识、观察

表现各种事物和人物。

2、能力目标:j拓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创新意识;k初步体验运用几何形造

型的乐趣;l发展学生运用几何形这一绘画语言进行表现的能力,学习更好的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3、其它:

教学重点:学习用简单的几何形观察世界、认识世界、表现世界。

教学难点:用方形、圆形、三角形组成美好画面,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策略:

1、教法指导:采用故事、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直观感觉和记

忆、想象综合运用,加深学生对圆形、方形、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2、学法指导:通过触觉、视觉等直观感觉,探索总结出运用几何形认识世界、表现物体的方法及规律。

3、课堂作业形式:个人独立完成或合作均可。

4、教具媒体运用:实物、范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讨论、思索:

1、故事引入:从前有三个小朋友,它们的名字叫圆圆、方方和尖尖,有一天,它们发生了争吵,都说自己的本领大、朋友多,圆圆说:“我的本领可大了,圆形的物体可多了:太阳是圆的,星球是圆的,皮球是圆的……”;方方说:“我的本领也不小,而且我的朋友也很多,你们看:电视机、房子、盒子……;尖尖说::“我的本领也不马虎,你们看:山峰、火箭是尖的……

2、提问,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回答:小朋友,想一想:1、“它们谁的本领最大呢?”2、“它们的用处都很大吧?”

3、“你也来帮圆圆、方方、尖尖找找朋友,好吗?”

二、

游戏、感受:

游戏1、感觉——用三个袋子装着三种不同形状:三角形、方形、圆形,请学生摸一摸,分辨形状,并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游戏2、找朋友——出现包含三种形状的图片(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图画),请学生从上面找出各种形状。

三、

认识、理解:

1、游戏3:对比找不同——用实物照片和用几何形概括了的图画进行对比,让学生找出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学习用几何形来概括和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形状,便于掌握简单、概括的绘画语言)。

2、欣赏大师绘画作品和学生的绘画作品,看看画面上是怎么用几何形状表现主题的、表达思想的。

四、

练习、探索:

1、动动脑、动动手:老师准备好多个三角形、方形和圆形,请同学们摆一摆,摆出各种画面:如:三角形、方形可以组成房子;几个圆形可以组成动物,圆形、方形、三角形可以组成人物……

2、请学生根据刚才自己的认识、实践和自己的构思——用“方方、圆圆和尖尖”创作出美丽的画面。

五、

小结、评价:

1、比一比:

看谁说出的方方、圆圆、尖尖最多?;看谁创造出的几何形物品最多?;谁画出的用几何形组成的画面,谁最美?

3、讲评形式:师评、自评、他评结合。

[作业要求:]

1、看谁创造出的几何形物品最多?

2、谁画出的用几何形组成的画面,谁最美?

[教学建议:]

1、教学中加强直观感觉、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激情,可以让学生通过身体、肢体语言这种表现形式更好的体验学习。

2、可采用同一物体不同表现形式的比较法(例如:建筑可以有方形、圆形、三角形等造型……),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知识面。

教学后记:这一课让学生感知圆形、方形、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基本形,学生通过欣赏复杂的物象,从而理解复杂的物体都是有三种基本的形组合或变化而成的。学生通过学习能用线描的方法表现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的物象。

第5课请你认识我

教学目标:学会观察,通过看、说、想、画表达自己。

认识自我、认识同学、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教学重点:学会发现、联想、表现所想。

教学难点:发现认识自己方法,准确介绍自己,表现自己。

课前准备:师:课件(图片、画像)

生:纸、彩笔、彩纸。

作业要求:画一张彩色画片,让学生认识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范画——美术老师自己的画像

师:请同学们说出这是谁,你知道是谁画的吗?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作的欲望)

生:是美术老师。

师:像吗?为什么?说出教师的特征。(从年龄、头型、脸型、发型、五官)

师:老师用画自己的方式把自己介绍给小朋友认识。小朋友想不想把你自己也介绍给同学们和老师呢?

生: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请你认识我”。

(二)发现方法

1、观察、思考

师:同学们想怎样把自己介绍给小朋友?

生:画自己,告诉姓名、喜欢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书上小朋友是如何介绍自己?

生:用名字、自画像。

师:小朋友动脑筋想想还有其他的方法介绍自己吗?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生:英文名字、属性、喜欢的事、身体特征

师:你们想的真好,又有特别、独特的见解,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同学的自我介绍,小朋友想不想认识他们。

师:出示画片资料:①各类同学的自画像②名人的自画像③以名字、人的特征表现自己④喜爱的事。(感染学生,通过多种方法介绍自己,让学生有中亲切感,让学生互相认识,互相吸引,很容易记住同学外形特征)

(三)表现自己

师:同学们观察录像,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探究学习怎样画出来)

生:先可以拿出小镜子观察自己的长相,也可以姓名的联想。

师:分小组,同桌说出自己的特点,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师:指名汇报,把自己观察的结果告诉同学们。

师:好主意,同学们都把想好怎样动手表现自己,现在就动手介绍自己吧!好吗?

(四)绘画制作表现(方法自选)

(五)介绍自我(推广自己、表达自己、介绍自己)

(六)讲评

通过同学们自己画自己介绍自我,让同学们有一种亲切感,很容易互相认识,同时很容易记住同学的特点,加深印象,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如何表现自己,认识自我。

教学后记:学生刚进校园不久,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并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点、线、色等知识。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来设计制作作品。

第6课变幻的画面

一﹑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二﹑学习课时:1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卡纸、彩笔、小木棒、胶水、双面胶等

2.学具准备:范作﹑画纸﹑剪刀等

四﹑教学设想:

采用了以情景导入和故事发展为主要线索,引导学生观察出变幻造型特征,思考变幻的起因,进入画面构图、润色、美化。鼓励学生互相帮忙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勇气,通过学生体验游戏,分享乐趣。

五﹑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①运用点、线、色、基本形设计正、反面的物象。

②知晓图像重叠产生视差的视觉原理。

2. 技能目标:①学会对折、剪、画、粘贴小木棍的制作方法。

②在欣赏和“玩”中,感受快速转动与画面重叠的现象。

3.审美目标:在欣赏和表演中感受快速转动与画面重叠所带来的美。

六﹑教学重点:正、反面物象的表现。

七﹑教学难点:背景的留白位置与主体的关系;小木棍的粘合要牢固;体验“视觉暂留现象”解决难点的办法:

1. 由于本课的学习难点是在背景的留白位置与主体衔接正好吻合。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动手能力的有限,先把纸对折,在正面画出主体物,然后用硬的铅笔用力勾画轮廓,使之能够透过反面看见主体轮廓,这样方便处理留白位置。

2.在粘贴小木棍时,在棍头破个小口,插上一张小纸,增大它的粘贴面,就会牢固了。

3.可以按照让学生“玩一玩”、“想一想”、“做一做”的过程,先感受,后给出概念,体会“视觉暂留现象”这一科学现象。

八﹑兴趣点:

欣赏和表演中感受快速转动与画面重叠所带来的美。

九﹑教学过程:

(一)导课:(分钟)

1.创设情景:教师请同学讲述一个《孙悟空翻跟斗云》的故事,使课堂活跃起来,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一个疑问:怎样画一个活灵活现的孙大圣。

2.出示教具,导入课题:老师带来了一个“活”的悟空,我请一位同学仔细看看,这个悟空与你想象的更翻跟斗云的悟空有什么不同?在观察它的背面有什么?为什么有个杆子?你能不能快速转动一下,看看有什么效果?

3.同学们相互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4.这就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变幻的画面》。

(二)新授(分钟)

1. 同学们交替玩玩教具,思考变幻画面的效果与转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回答:转动的越快,重叠的效果越好,这是一种科学现象,我们把它叫视觉暂留现象,这是因为人的眼睛有一个有趣的特性,就是能够把它看到的东西在视网膜上保留片刻。比如:你对着灯看一眼后,马上闭上眼睛,灯的形象还能在视网膜上保留一点时间,这就叫视觉暂留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和视觉暂留有关。例如:在京剧《大闹天宫》里,当孙悟空迅速挥舞金箍棒的时候,金箍棒看上去就像是围绕着演员的一团金光,非常好看,这也是视觉暂留现象。

2. 提问:为什么孙悟空翻跟斗云正好踏在云朵上呢?

回答:位置对好,内容相一致。

老师总结:正、反面的内容要有联系,比如:正面企鹅,反面可以选择冰川;正面机器猫,反面可以选择天空或者房间等等,但我们要注意它们的位置要吻合,不然会使我们作品显得不自然。

3. 出示教具,发散学生思维

这儿有一支老虎,你想把老虎放在什么地方?(森林、笼子)共学生选择,灌输环保意识,引导学生把立意定位于环保,同时取一个非常好的题目《让老虎回家》,观察选择什么工具﹑材料来完成的?

4.播放制作步骤图:、

①画:正面和反面

②折:对折

③插:旋转木杆

④粘合:正面和反面与木棍粘合牢固

(三)作业布置

①基本要求:能用点、线、色绘制自己喜爱的形象,并能进行粘合制作小动画。

②较高要求:能设计制作出主体造型生动、背景相吻合的动画小制作。

③个性探究:能设计制作外形独特、想象力丰富、对称粘合、转动自如的动画小制作。(四)巡视辅导

①根据作业要求巡视2-3遍找出共性的问题进行重点突破(于本课的学习难点是在背景与主体吻合方面。背景留白……)

②对于这种种问题,我采取对于上手快的学生先学会,再让他们一起帮助能力低的部分同学。对于作品的要求不定得太高或过于精细,对孩子们来说大特征大外型能抓住就算很成功了,给予表扬。

(三)结果(分钟)

1. 作业评述:

展示作品,自我评价:制作是否细致,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装饰,特别之处,他是怎么想的(提问学生本人)。最后让学生上台表演,用自己的制作表演一个故事。

2.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折﹑剪﹑画﹑粘贴的方法制作可爱的旋转小动画,运用点﹑线﹑面﹑色装饰美化。在欣赏和评述中也感受到旋转动画的美,制作过程中体会到设计制作的愉悦和与人交往的乐趣。

3. 课后拓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科学现象带来的美,感受快速转动产生的图像重叠现象,欣赏到了有趣的“动感画面”,回家我们再思考还有哪些由于快速移动带来的视觉暂留的现象?人们是怎样利用它们,创造出美的形象?

第7课哈哈镜笑哈哈

教具准备:学生:彩笔、图画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电脑图片、实物教具

教学目的:·巧妙利用折纸的方法制作出“会变”的画面。

·利用这张“会变”的画来讲故事(或作游戏活动)。

·培养学生创作意识和想象力。

教学设计:

一、引导:

欣赏一节COCO龙带小朋友照哈哈镜的影片片段和一

些小朋友照哈哈镜的图片。

1、提醒学生在欣赏的时候注意观察镜子里的人物与我们

平时照有什么不同。提问“你们有无照过哈哈镜?跟这些图里的有无不同?”

2、请同学把观察到镜里倒镜的形象特征描述出来。看谁讲得最好。

3、用实物教具现场变一下给同学们看,边变边讲故事。

二、设计制作

1、示范一下折法,展示实物作品,对比不同折法,提问“大

家思考还有什么不同的折法?怎样装饰画面更好看?”

2、用折纸添画的办法,做出一张会变化的画。

3、学生制作,老师辅导,提醒同学们不同的折法可以带来不同的变化效果。

4、在添画的时候注意多发挥想象,可以用一个小故事作为

主题进行创作。

三、欣赏评述

让同学到讲台表演,把画变一下给同学们欣赏,给自己作的画编一个小故事,比一比看谁的故事最有趣,谁的画变得最神奇。

①拿出已经做好的画,讲出它的故事。例如老师所做的两张。一张是一个娃娃的脸,她说她今天去钓鱼了,那么老师问她鱼在哪?她张开嘴巴笑嘻嘻,噢!鱼在她嘴里了。另一张是一个贪吃的小胖妞,吃太多了会怎样呢?啊?把纸拉开,变胖了!

②除了跟实际生活有联系的故事外,你也可以编一个神奇的想象故事。但注意故事要有一定的意义。

③每组选出几个最踊跃的小朋友带头,最好能带动其它小朋友,让大家都有表演的机会,表演得最好的以小奖品鼓励,不是太好但勇于尝试的也尽量给予一些鼓励夸奖他。

教学后记: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让学生用折纸添画的方法表现变形夸张的人物和动物。本课第一次接触人物画,所以不强调人物五官的画法或人体比例,只引导学生运用基本形的组合和点、线、色的表现便可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良好。

第8课我爱我家

教学目的:通过对家庭成员的人物绘画,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长辈、团结和睦的美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表现出家庭和谐的气氛。

教学难点:如何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性格特征。

课前准备:1、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或多全家福的照片、水彩笔、铅笔等。

2、收集有关图片、作品、歌曲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让爱住我家》的音乐,提问:你们联想到什么?

二、讲新课:

1、老师出示全家福的照片,把自己的家庭成员介绍给学生认识,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形象,特别是他们的表情,并告诉学生一家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在做什么,气氛怎么样,总结出照片上反映了全家人的幸福生活,自己很爱家里人,同时说明为什么爱他们,提问:你们爱自己的家里人吗?为什么爱他们?

2、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给其他同学认识,概括他们外貌特征,并说说自己爱家人的原因。

3、让学生回忆一家人聚在一起经常做什么事情,如吃饭、旅游、逛街购物、过生日会等,当时的情景是怎么样的?他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4、欣赏图片、学生作品等拓展学生的思维。

5、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家庭成员画下来,画下自己觉得最开心的一幕,让大家相互分享每个家庭幸福和睦的生活,作业中充分体现这一主题。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播放突出家庭温馨气氛的背景音乐)。

四、组织作品展览,学生相互交流体会,自我评价,教师总结,

五、教师出示几个简易的相框,告诉学生可以课后可继续装饰作品。

教学后记

第9课快餐美食店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橡皮泥的搓、捏、压等基本制作技法;能根据自已的想象大胆制作出各种各样的食物,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制作过程中与同学互相合作;初步了解我国的饮食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食品的种类,橡皮泥的基本制作技法。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思维,使学生制作出丰富多样的食物。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录像、美食图片、各种颜色的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吃什么样的食品?鼓励学生说出自已曾吃过的各种各样的食品。(学生回答:蛋糕、鸡腿、汉堡包……)教师总结:食品的种类是丰富多样的,今天我们自已来当回小厨师,做几款自已喜爱的美食。

二、讲授新课:

1、介绍地方饮食文化:

教师一边播放录像一边讲解,在我国、国外,不同的地方有不同风味的食品,它们的特色风格都各不相同,如天津狗不理包子、北京灌汤小笼包、烧卖、东北水饺、国外的汉堡包、蛋糕、薯条……各种不同风格的食品。

2、总结食品的几种类型:

中餐类:面食、粥米、凉拌类、清炒烹炸……

西餐类:蛋糕、西饼……

3、提问学生:怎样制作这些精美的食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怎样制作。并让个别学生上讲台示范制作过程,其他的学生指出要修改的地方。

4、教师示范制作橡皮泥食品的基本技法:

搓长条:把小团橡皮泥在手心来回搓,把它搓成长条状。

搓圆球:把小团橡皮泥放在手心,两个手掌夹住不停转动。

压圆饼:把搓好的圆球的从中间对压,再在四周用力均匀地捏好,直至成饼状。

让学生说说自已想做些什么样的食品,一起交流各自的想法,对有独到见解的构思给予一定的鼓励。

三、布置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制作2~3种自已较喜爱的快餐美食,和其他同学的美食组合成美味的快餐,并摆放在不同的碟子里。

四、讲评:

把各种不同风格的学生作业摆在一起,大家互评互议,再一起“品尝”美食。

五、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泥塑的基本技能,并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通过美食欣赏和造型活动,了解一些中外美食文化,探究喜欢吃的食物,知道美食与健康成长的关系,感受父母的爱。

学生通过学习能塑造自己喜欢的“食物”。教学效果良好。

第10课生肖动物大聚会

教学目标:

1、了解十二生肖的传说。

2、认知不同动物不同的外形和习性特点。

3、运用点、线、面的要素进行组够、添加自己喜欢的生肖动物。

4、通过讨论、评价的方式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能抓住生肖动物的特点,概括表现。

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手法表现生肖动物的外形、花纹、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课前,请同学们听一个小故事。

2、播放录音:十二生肖的故事。

3、故事听完了,请同学们回答两个问题:故事里讲了哪些小动物的故事?这些小动物一起参加什么聚会?

引入课题:“生肖动物大聚会”,并将课题字样贴在黑板

二、学习

1、给生肖排序

现在,我们再给十二生肖按次序的先后排队,请知道这个顺序的同学一起大声说出来!

牛(头上有一对角,身躯较大,鼻孔大。常见有黄牛,水牛,奶牛。)

虎(有很尖利的虎牙,身躯较大,有浓密皮毛,程黄色,上面有黑色条纹,额头有类“王”字条纹。书食肉动物,性格凶猛暴躁。)

兔(长耳朵,三半豁嘴前腿短,后腿长,尾巴短,皮毛常见有白色、黑色,瞳孔有黑色或红色。爱吃胡萝卜、青菜。)

龙(中华民族的图腾,传说中的动物。传说中的龙是多种动物的组合,马或狮的头,鹿的角,蛇的身体,鱼的鳞片,鹰的爪。)

蛇(爬行动物,没有四肢,靠身体的鳞片和地面摩擦行进,身体细长灵活,上面有不同花纹作保护色或用来迷惑猎物,舌头分叉,非常敏感。)

马身躯较大,头部,颈后。。。。。。

3、将游戏与绘画结合

老师:现在我们的十二生肖要和大家作个游戏。

规则:四人一组,每一组画一种动物,可以按照提供的图片画,也可以发挥想象,小组讨论绘画。看哪个组能在最短时间里最快最好地抓住生肖的特征。

要求:动物外形特点突出;

点、线、面组织合理;

色彩美观,形式多样。

三、学生分组操作,老师随堂辅导。

第11课可爱的小虫

教学思路:

小虫是低年级学生常常注意的动物,他们对小虫的活动充满很强的好奇和兴趣。充分把握和利用学生这一兴趣点。通过观看有关昆虫的小影片课件,自然的引导学生观察小虫的外形、色彩等的形体特点,了解一些常见昆虫的名称、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展开积极的

讨论和思考,始终保持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更强的探索学习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情感。有了一定的情景感受和情感基础,再过渡到泥塑学习的环节,训练学生用橡皮泥做出不同的昆虫泥塑作品,尝试做泥塑过程中的捏、压、揉、粘、卷等技能,尽情体会玩泥巴这种艺术活动的无穷乐趣。最后通过相互欣赏作品谈感受,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表现水平。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昆虫的外形、色彩、名称、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2.尝试用泥做不同昆虫的泥塑作品,训练做泥塑过程中的捏、压、揉、粘、卷等技能。3.激发学生更强的探索学习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情感。

重点:尝试用泥做不同昆虫的泥塑作品。

难点:学生评价时描述的多角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手拿一只蜻蜓模型玩具,在教室里“飞”一圈。

师:在大自然里,只要你留意观察,你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美丽的小虫。他们有的在空中轻舞飞扬,有的在草丛中悠闲的散步;有的在地洞里忙着搬家,有的却在树叶上沐浴阳光……下面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走进奇妙的昆虫世界,去看看多姿多彩的小昆虫。

2.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有关昆虫的影片。教师扳书课题。

二、感受

师:你们看了这些美丽的昆虫,你最喜欢那一种昆虫?为什么喜欢呢?

1.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昆虫,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2.教师归纳板书:形状、颜色、习性。让学生明白了解的要点。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昆虫,它们马上就要来到你们中间了。请你们互相说一说这种昆虫,讨论完后每组选一名同学来介绍它。

3.教师发给每组学生昆虫的模型或玩具,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来介绍这种昆虫?选一位同学来介绍。

4. 学生介绍完那一种昆虫,教师就在实物投影仪上就出现这一种昆虫形象(橡皮泥塑作品)。请学生看是用什么做成的。

三、表现:

师:这里有一些橡皮泥,我也想来试一试。

1.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做2只昆虫。一边做一边讲故事情节。

师师:捏一块泥巴揉一揉,揉成细条放一边。粘上两个小泥球就成小眼睛,好象还看着我们笑嘻嘻呢。再搓出两个大两个小的泥球,压成圆块成翅膀,粘上花纹更美丽,蝴蝶夸我真能行……

2、学生分小组进行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师给每组学生发一两片树叶,让学生将“昆虫”摆放在树叶上。)

四、四、评价:

师:师:同学们做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小昆虫,你们看,它们正在开联欢会呢。去欣赏一下,他们是谁?美在哪里?

1.将学生的作品摆放在展台上,学生分组欣赏参观。

2.教师随便拿一只“昆虫”放在投影仪上,同学们说一说哪些地方好看。作者自己说一说学会了什么?

师:这节课你们收获很大,你将如何处理你的小昆虫呢?是送给好朋友,还是放在家作小摆设,或就扔掉呢?

3.引导学生将作品保管好。

第12课节日的小彩旗

教学目的:

一、教养方面:感受对称与不对称的美感形式,掌握“撕、剪、粘、贴”技能。

二、教育方面: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学会与人合作、共享成果。

三、发展方面:在“摆、拼”活动中,发展设计思维。

教学重点:小彩旗“形与色”的设计与剪裁制作。

教学难点:旗面色彩对比的搭配,运用对称与不对称的形式装饰旗面。

教学准备:制作范例,彩纸、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播放课件,欣赏不同的彩旗,增加对彩旗的认识

二、尝试与感觉

1. 摸一摸:感觉不同纸材(软、硬、粗糙、光滑------)。

2. 看一看:色彩与挂历纸有什么不同?(单一色彩、丰富色彩。)

3. 撕一撕:哪些纸可以撕?(随意撕一个大的基本形,感觉直线撕、弧线撕、对折撕。)

4. 剪一剪:哪些纸可以剪?(随意剪一个对称的具象形,感觉对称的折剪法。)

5. 比一比:剪与撕的效果。(撕:风格粗犷、自然、生动;剪:边缘光滑、细腻、生动。)

三、发挥主体

1、出示基本形,师示范几种在基本形上加以变化,要学生自己尝试剪一剪。

2、示范制作步骤,要学生摆一摆什么颜色搭配最好看。装饰什么图案?

3、学生学会做一做:运用“剪、折、粘、贴”的制作技能;运用对称与不对称的设计方法。

三、发展主体

1、运用一连串的小彩旗装扮教室,感受“节日庆典”的气氛。

2、评一评:选出我最喜欢的一面小彩旗进行自评:外形美、色彩美、装饰美;运用点、线、面、色和对称、不对称的审美原则。

岭南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第一课:漫游飞行世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对飞行有和初步的了解。 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3.了解梦中美丽情景,使学生产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教学重点: 飞行的梦想。 三.教学难点: 描绘出与众不同的美丽梦景中的情景。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海底世界多奇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对海洋有和初步的了解。 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3.画出你想象中海洋生物的摸样,使学生产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教学重点: 海洋生物的摸样。 三.教学难点: 描绘出与众不同的美丽海洋生物的摸样的情景。 四.教学过程:

第三课:五彩的泡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对色彩初步的了解。 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3.通过吹泡泡,使学生产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泡泡在光线下呈现出五光十色,观察色彩。 三.教学难点: 色彩的搭配。 四.教学过程:

第四课:七彩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对色彩初步的了解。 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3.通过画彩虹,使学生产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教学重点: 画出心中的彩虹故事。 三.教学难点: 色彩的搭配。 四.教学过程:

第五课:快乐的小鸟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爱护小鸟。 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小鸟形态和漂亮的花纹。 3.通过画小鸟,培养学生关爱精神。 二.教学重点: 画出一群快乐的小鸟。 三.教学难点: 小鸟的不同形态和漂亮的花纹。 四.教学过程:

岭南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程教案

岭南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说飞行世界的形;色;声;光,能模仿飞行的动态。 过程与方法:能用简单的视觉语汇和动作传达飞行世界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喜欢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从造型;色彩等欣赏要素中体会艺术作品。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视觉语汇和动作传达飞行世界的特点。 教学准备:有关飞行世界的图片或录象短片,课件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 1;小朋友知道鸟的特征吗?你们能学一学小鸟飞的样子吗?引导学生欣赏鸟飞行的图片。 2;你们有过飞天的梦想吗?引导学生欣赏人类尝试飞行的图片。 重点给学生介绍: 飞行器:达芬奇设计草图,表达了人类模仿鸟类,在蓝天自由飞翔的梦想。 图腾柱“雷鸟” 二;欣赏学生作品 1;欣赏同龄人的优秀作品。 2;小组讨论,发表见解。 3;师小结。 三;学生体验创作

1;生探讨自己的飞天梦。 2;用绘画方式表达自己的飞天梦想。 3;生创作,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 1;展示有代表性作品。 2;进行评价活动。 板书设计: 漫游飞行世界 如何表现? 天空 背景 地面教学后记: 2;海底世界多奇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初步运用相关的欣赏语汇说说海底世界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在视;听等教学方式中发展想象;通过观察;比较感受海底世界的美;在学习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喜欢大自然的情感;有自主;合作学习的愿望。 教学重点:从造型;色彩等欣赏要素中体会艺术作品。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传达海洋生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有关海底世界的图片或录象短片,课件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探秘一——认识一位新朋友 猜一猜:他是谁?《小小潜水员——明明》你知道他要去哪儿吗? 说一说:你们想和他一起漫游海底世界吗? 二;探秘二——海底世界多么神奇壮观呀! 说一说:谁能说说海底世界的故事? 找一找:海底有哪些奇妙的生物? 想一想:它们都有些什么形状;颜色和花纹? 做一做:你能学做几种海洋生物的动作? 三;探秘三——我眼中的艺术家 说一说:艺术家的作品有哪些色彩?这些色彩中哪些是主要色彩? 猜一猜: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想一想:这是什么?它像什么?《珊瑚》你知道它是怎样想像出来的吗?

岭南版九年级(上)全册美术教案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齐白石徐悲鸿 学习目标: 1、能自主收集两位美术家的生平及经典代表作等资料。 2、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评述,表达自己的感受。 3、能积极探索美术家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学习美术家继承优秀传统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学习重点:了解齐白石、徐悲鸿的生平及其艺术特色。 学习难点:用较为专业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评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环节: 课前准备: 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收集有关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图片、文字资料,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前置作业。 课堂导入: 展示齐白石、徐悲鸿的照片。 2、板书课题:齐白石徐悲鸿。 生:学生回答。 说一说对这两位大师的简单认识(时代、代表作、艺术主张等)。 可分小组派代表发言。 课堂发展: 2、重点分析:齐白石的作品《祖国万岁》和徐悲鸿的作品《奔马》图片对比。 提供简明的表格让学生填写比较报告。 想一想:两幅画在题材和意境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与传统绘画相比,他们分别有哪些创新? 3、简单小结。 4、观察分析: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形式、情感及技法等方面讨论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提问:你知道这幅画创作的时代背景吗?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我们向美术家齐白石、徐悲鸿学到了什么? 生:观察,感受,对比,讨论,分享感受,填写报告。 展示与评价: 评价:评选出本节课的最佳评论者,看谁描述得最清楚、最准确、最精彩。 课后延伸: 还有哪些美术家通过对国外艺术的学习、吸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2课达·芬奇毕加索 学习目标: 1、能够了解两位大师的生平及代表作特色。 2、能赏析比较传统油画与现代油画的异同。 3、能积极探索时代与文化背景对艺术作品产生的深远影响,及两位大师创新的轨迹。 学习重点:达·芬奇和毕加索的艺术生平及其代表作特色。 学习难点:如何读懂毕加索的艺术作品。 教学环节: 课前准备: 师:收集两位大师的代表作品挂图、作品资料和视频资料等。 生:课前布置作业,分组收集两位大师的不同资料。 课堂导入: 1、提问导入:达·芬奇和毕加索的图片导入。 提问:你认识这两位美术家吗?他们的艺术特征有何不同,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些什么呢? 2、板书课题:达·芬奇毕加索。 课堂发展: 1、欣赏感受:达·芬奇和毕加索代表作品欣赏。 2、重点分析:达·芬奇作品《蒙娜丽莎》与毕加索作品《哭泣的女人》图片对比。 提供简明的表格让学生填写比较报告。 想一想:为什么同样是女人像,表现出来的完全不一样?你更喜欢哪种表现风格?为什么? 3、欣赏分析:通过宗教故事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内容、人物表格等角度分析讨论《最后的 晚餐》。 4、创设情境:视频播放:“二战”视频片断。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欣赏,以《悲怆奏鸣曲》 为背景音乐,并加入马嘶叫的声音、母亲呼喊女儿的声音等。 5、我们向达·芬奇、毕加索学到了什么? 展示与评价: 展示:分小组展示自己最喜爱的一幅大师作品。 评价:评选出本节课的最佳评论者,看谁描述得最清楚、最准确、最精彩。 课后延伸: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选取本单元介绍的两件美术作品作为欣赏内容,撰写一份简明的欣赏比较报告,比较项目可任选一两个,如构图、构思、题材、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等,看看有什么特点,

岭南版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美术教案第一册第 1 课 《美妙的小世界》单元主题走进大自然单元重点微观与宏观体验美的乐趣课题名称美妙的小世界教学准备欣赏图片、单色画笔学习领域欣赏评述作业内容画画自己身边的小世界课时建议1—2 课时知识重点感知自然中的色彩、花纹、形状注意事项培养大胆发言,大胆作画的习惯技能要求用线条自由表现细节形象单元概述本单元的教学理念主要是激发儿童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美术学习的兴趣,从微观与宏观不同角度,引导儿童在多试点的美术探秘活动中,科学的观察、比较、体验、描述身边的自然美和艺术美,初步感悟“美无处不在”的道理。本单元由《美妙的小世界》和《神奇的大世界》两课组成,两课关系是欣赏对比的一种递进关系。一、教材分析: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儿童进入美术学习的起点。本课一开始就以“美与自然”为主题。从动态的视觉感知活动切入,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多视点的美术探秘情境,去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从而能初步感悟到:“美”是无所不在的,“秒”在如何去发现美、创造美。这是本课课题的深刻内涵之一。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自然美的感知活动和情感美的表达活动,引导儿童“观赏自然和美术作品的形与色,用简短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见《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本课选择自然界中的小生物、小动物作为观赏对象,引导儿童科学地学习“观察与欣赏”、“想象与评述”的方法,此为本课重点;借助科学手段从微观角度观察小世界,并进行欣赏。评述,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应及时提供多种视觉造型语汇给学生作评述参考,如“色彩、花纹、形状、外形、形态、鲜艳、生动、美丽、奇特、画面……”。总之,本课从自然科学与人文内涵的文化底蕴,到生态式的审美观念及自由式的作业呈观方式,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活动空间,教师可酌情抓住学生的多个兴趣点,循序渐进的开展若干个美术探秘活动,也可以分小组选择教材内容进行合作式探究与交流发展的活动。本课教学可视条件在室内或室外进行。美术探秘活动设计:探秘 1——它是谁“走近些”——猜猜小圆圈里有什么?(花海中的一朵花……)“再走近些”——猜猜大圆周里有什么(花瓣、花蕊、小昆虫……)说一说——我发现了什么?(美丽的鲜花,勤劳的密封……真美妙!)探秘2——他们在干什么?假设与联想——扒开身边草地、拨开地上落叶,细看书上、石头,你会发现很多忙碌的小生物,他们是谁?在干什么?观察与欣赏——小蜜蜂、小蚂蚁的外形,花纹、色彩、动态怎么样?联想与表达——小生物的名字与故事。探秘3——它们有什么特征?找一找——春夏秋冬的色彩有哪几种。说一说——不同季节的小生物在干什么?议一议、画一画——逆向选择什么季节的色彩和什么工具,画什么小生物?探秘4——这是什么?观赏显微镜、放大镜下的物象——这是什么?说一说——奇怪的形状、奇妙的组合、绚丽的色彩。想一想——这些形状、色彩、花纹、动态都像什么呢?探秘 5——画家祥和小朋友说什么?说说——我看到了什么?(花叶、昆虫)猜猜——画面给我的感受是什么?(春、夏、秋、冬,奇妙、生动)找找——画家用什么色彩表现小世界?(绿、黄……、田园一角)想想——画家想告诉我什么呢?(美是到处都有的。就看你会不会发现)学学——我喜欢想画家学什么?(学画大自然中的小世界。)教学环节“教”的过程“学”的过程过程调控课前准备欣赏图片,放大镜小画片,画纸,画笔教师指导资料收集课堂导 入1、创设自然环境:树林,草丛,花丛,池塘…… 设问:小朋友在寻找什么?(探秘 1)2、创设由远而近的情境。 设问:你发现了什么?(探秘 2)3、板书课题。1、观察与思考,集体回答……2、小组议论:发现了勤劳的小蜜蜂、团结一致的小蚂蚁。3、思考与自由发言:

岭南版美术教案(第四册完整版)

岭南版美术教案(第四册完整版)Lingnan edition art teaching plan (Volume IV, complete edition)

岭南版美术教案(第四册完整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岭南版美术教案(第四册)第1课画家眼中的儿童岭南版美术教案(第四册完整版) 【教学目的】初步感知中国画和油画不同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感知中国画的“文房四宝”和油画的“油彩和画布”,在比较中体会作者对平凡美与生活美的发现与创作情感;体会画家对生活美的感受与表现生活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教学时间】第1周 【教学准备】范作 【教学内容】画家眼中的儿童岭南版美术教案(第四册完整版)

【教学过程】 一、体验活动:创设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的情景。 摸一摸:让学生在触摸中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初步感知两种不同材料、工具的特点。 画一画:用毛笔和油画笔画“点”和“线”,观察两者有什么不同。 找一找:你认为教材中哪些作品选用了“文房四宝”,哪些选用了“油彩画布”?你是从哪里观察出来的? 二、体验活动:比较工笔画与意笔画的不同。 想一想:比较《小庭婴戏图》、《牧牛》、《蒲公英》三张作品,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流畅细腻的线条,哪些地方用了粗犷的线条表现? 说一说:流畅细腻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粗犷的点、线给你什么感觉? 三、探究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画进行欣赏与评述。 选一选:你喜欢哪一幅作品?它给你什么感受?(提供选择词语:欢乐、吉祥、热闹、乡土气息、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可爱、大自然气息、有趣、文静、调皮、生动、亲情等)说一说: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引导观察作品的形与色,体会不同画种、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及生活情趣。)

岭南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程教案2016年

1.漫游飞行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说飞行世界的形、色、声、光,能模仿飞行的动态。 过程与方法:能用简单的视觉语汇和动作传达飞行世界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喜欢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从造型、色彩等欣赏要素中体会艺术作品。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视觉语汇和动作传达飞行世界的特点。 教学准备:有关飞行世界的图片或录象短片,课件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 1、小朋友知道鸟的特征吗?你们能学一学小鸟飞的样子吗?引导学生欣赏鸟飞行的图片。 2、你们有过飞天的梦想吗?引导学生欣赏人类尝试飞行的图片。 重点给学生介绍: 飞行器:达芬奇设计草图,表达了人类模仿鸟类,在蓝天自由飞翔的梦想。 图腾柱“雷鸟” 二、欣赏学生作品 1、欣赏同龄人的优秀作品。 2、小组讨论,发表见解。 3、师小结。 三、学生体验创作 1、生探讨自己的飞天梦。

2、用绘画方式表达自己的飞天梦想。 3、生创作,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 1、展示有代表性作品。 2、进行评价活动。 板书设计: 漫游飞行世界 如何表现? 天空 背景 地面 教学后记: 2.海底世界多奇妙

知识与技能:能初步运用相关的欣赏语汇说说海底世界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在视、听等教学方式中发展想象;通过观察、比较感受海底世界的美;在学习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喜欢大自然的情感;有自主、合作学习的愿望。 教学重点:从造型、色彩等欣赏要素中体会艺术作品。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传达海洋生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有关海底世界的图片或录象短片,课件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探秘一——认识一位新朋友 猜一猜:他是谁?(小小潜水员——明明)你知道他要去哪儿吗? 说一说:你们想和他一起漫游海底世界吗? 二、探秘二——海底世界多么神奇壮观呀! 说一说:谁能说说海底世界的故事? 找一找:海底有哪些奇妙的生物? 想一想:它们都有些什么形状、颜色和花纹? 做一做:你能学做几种海洋生物的动作? 三、探秘三——我眼中的艺术家 说一说:艺术家的作品有哪些色彩?这些色彩中哪些是主要色彩? 猜一猜: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想一想:这是什么?它像什么?(珊瑚)你知道它是怎样想像出来的吗?

七年级岭南版美术教案

第五单元——历史不会忘记他们(3课时) 群星灿烂(1课时) 1.课的类型:讲授,实践课 2.教学方法:发现,思考 3.教学目标:从绘画中掌握人物群体画的构图特点,掌握对表意画的义意、创作所在。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表意画的创作思路及表现。 难点:如何在绘画中表现自我的意识。 5.达标程序:导入新课——视点转移——作品分析——教师示范——小结 6.教具准备:静物卡 7.学具准备:铅笔、橡皮擦、图画本 8.教学过程: 对上一节课的优秀作品作个别的展示,以达到“好东西,大家分享”的共同学习效果。 一、导入新课 学生看书三分钟,以自学的方式,让学生寻找课文的知识点与重点所在。 提问:什么是“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其意义,结合书本的作品《请历史记住他们》 二、视点转移: 以书本的作品,分析油画、雕塑和国画在不同的绘画形式中是怎样表现“两弹一星”的历史意义和怎样用绘画的方式歌颂他的。 知识点讲说: 1、构图:结合上两面三刀节课的风景构图和静物构图,对群体人物画的构图作分析。 2、表现:联系海报式的表现,突出其意义的表现,区别以往的写生画作品。 三、作品分析 综合科学名人作品分析,抓住其表现和人物的历史功绩进行,请个别学生分析,教师引导总结。 重点是人物的历史意义。 对最后的《雅典学派》的构图表现与《请历史记住他们》作对比,区别中国画构图——散点透视;外国画——空间感透视 四、教师示范 示范如何以海报的形式表现画面的意义,对个别的习惯构图作讲说。 五、学生实践。 结合历史课本,让学生从自己所学的伟人中,去认识和表现,画出传人群体人物画构图,注重其人物的了解,要求作个别文字上的说明,以达到画好的表意效果。 六、小结。(略) 教学后记:这节课学习从绘画中掌握人物群体画的构图特点,掌握对表意画的义意、创作所在。同学们基本上理解从中的意义。

岭南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岭南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岭南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岭南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与人文、社会科技、学生活的联系,找出了结合点。 2、注重基础性,均衡和全面地安排各学习领域,把握不同课型的特点。 3、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图像世界,关注多视角的观察要点。 4挖掘、拓展教材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5、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实施三维教学目标,注意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与特点。 6、灵活设计评价要点,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预期目标 1、学生由学前班转入小学,这是学生心理的一大转折,在心理接受能力与学习方法上要有一个大的转变。 2、学生的绘画习惯养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3、美术课的课堂常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加以指导。

4、学生来自不同的学前班,所学技能与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差别。 教学措施 1、重抓习惯养成教育,美术课堂是较为活泼,但所接触的材料也较多,这就需要学生们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重视想像画、主题画的训练,以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并能把自己所想像的表现在美术作品中。 3、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把生活中的多种材料综合到美术课堂中来,让学生能应用多种材料表现美好的事物。 4、有机渗透法制教育。 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 第一周准备课(认识美术课) 第二周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 第一课美妙的小世界 第三周第二课神奇的大世界 第二单元 点线色,你我他 第三课手拉手找朋友 第四周第四课圆圆、方方和尖尖 第五周第五课请你认识我

第六课变幻的画面 第六周国庆长假 第七周第七课哈哈镜笑哈哈第八课我爱我家 第八周第三单元玩泥沙,好快活第九课快餐美食店 第十课生肖动物大聚会 第九周第十一课可爱的小虫 第十二课节日的小彩旗 第十周第十三课有趣的吊饰 第十四课多变的纸拉花 第十一周第十五课漂亮的小彩灯第十二周第十六课指偶真好玩第十七课我心中的太阳 第十三周第十八课月亮的故事第十四周第十九课雪孩子 第十五周第二十课遥远的星空第十六周主题创作奇异的树 第十七周期末复习与考核(美术)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期末复习与检测

岭南版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

岭南版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 学年度第一学期备课本科组美术班级五 年级任课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阳光下的世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用美术术语说出自己对画家笔下的阳光下的世界的感受;能观察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段阳光照射下的变化或画一幅表现阳光的作品。 2、通过观察、比较感受画家对阳光下多彩世界的赞美;通过视、听、讨论体验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3、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欣赏画家对艺术的追求。教学重难点重点:从名家的作品中感受阳光给世间万物所带来的迷人色彩。难点: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课前准备CAI多媒体光盘教学流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程说一说、议一议: 清晨、正午、夕阳、日落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感受阳光不仅孕育着生命,也给世界带来了温暖和亮丽的色彩。课堂发展 1、欣赏探密一莫奈为什么长期迷恋于阳光与色彩的表现?看一看:清晨、正午、夕阳、日落雪景时的麦草堆的色彩有什么不同?色调变化如何?议一议:莫奈为什么要表现不同时段的麦草堆?

2、欣赏评述你欣赏莫奈的作品吗?听一听:一些对莫奈作品所作的评论、莫奈的生平及艺术地位。想一想:你对莫奈作品的有何感受?你欣赏他吗?议一议:为什么欣赏或不欣赏?让学生从色彩的冷暖、色调的变化去分析作品给人的视觉感受。对大自然的色彩、光与影产生千变万化效果的研究。教学流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发展说一说: 你对莫奈作品《麦草堆》系列作品的欣赏小评论。 3、欣赏探密二中国画技法任何表现阳光?看一看:作者用什么方法表现阳光下沐浴的三个游泳者?想一想:作者为什么选择较难表现阳光的中国画技法?说一说:你对作者大胆创新的做法联想到什么? 4、拓展欣赏阳光下的世界,真美!看一看:课外收集的阳光下的世界(绘画作品、摄影作品等)说一说:充满活力的阳光,不仅孕育着生命,也给世界带来温暖和亮丽的景色,你在生活中对阳光的感受如何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上分析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审美能力。艺术创作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临摹、变化创作。学生独立艺术创作,教师辅导。课堂评价引导学生从光、色、影等各方面进行评述。 鼓励自信进行学生自评、他评。德育(环境教育)渗透内容通过学习感受阳光不仅孕育着生命,也给世界带来温暖和亮丽的景色,、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板书设计阳光下的世界光、

岭南版一年级美术教案

第一周第1课美妙的小世界(欣赏)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中微小世界的色彩、花纹、形状。 2、能用简短的话语描述自然界和画家作品中色彩、花纹、形状,表达自己的感受。 3、能用线条描绘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学习“观察与欣赏”“想象与评述”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微小的世界。 (解决难点的方法:适当进行引导与鼓励,并提供词汇供学生参考。) 3、兴趣点:发现的乐趣。 教具准备:图片、范画、树叶、常用的水彩笔、油画棒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自然环境”:集体探密一:各小组派代表寻找“小秘密”。 2、板书课题:美妙的小世界 二、课堂发展: 1、美术作品里的小世界 集体探密二:创设由远及近的情景。如果我们变成小人走进自然界,会看

到什么奇特的东西呢 四季有什么色彩你发现了什么美在哪里(板书:形态、色彩、花纹、动态。)2、画家在画里面画了什么 集体探密三:欣赏《万众一心》、《团结合作的小蚂蚁》、《蚂蚁和西瓜》看看它们在干什么看《蝈蝈黄花》,猜猜大师想说什么 3、想一想我可以画什么 三、学生创作 1、你能观察到什么美妙的小世界,能把它画下来吗 2、学生独立创作,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评 我们还可以在画上添画什么(让我们继续去发现生活中奇妙的美吧。) 五:板书设计 板书:1美妙的小世界 形态色彩花纹动态 课后反思:

第二周第2课壮观的大世界(欣赏)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简短的语句,说出大自然美丽神奇的色彩与形状。 2、能用简短的句子描述画家作品中的神奇和壮丽。 3、能用通过观察初步发现“大”与“小”的对比表现手法。 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大世界的形与色、大与小。 2、教学难点:感知大世界的“神奇”“壮观”之美。 (解决难点的方法:提供词汇供学生选择,学习口头表达的程序和方法。) 3、兴趣点:惊叹大世界的庞大、高大、壮丽的形态与气势。 教具准备:课件、常用的水彩笔、油画棒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探秘一:大象 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比一比:大象有多大 说一说:大象有什么特征(形状、色彩、皮纹。) 想一想:它们成群结队到哪去给你什么感受(气势庞大、线条粗犷、壮观、有力量)

岭南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xx 美术第九册教案 一、认识中国画 教学目的: 1、认识了解写意中国画的艺术特色,感受独特的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的独特技法,人文精神。 2、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 3、认识中国画用具,学习写意国画简单的笔法、墨法。 教学重点: 认识感受写意国画的艺术特色,认识学习写意国画的笔法、墨法。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简单的国画笔法墨法,并可以随意画张画。 学具准备: 毛笔、XX、宣纸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写意国画,感受国画艺术特色。 1、实物投影欣赏优秀国画作品,直观感受国画的艺术特色。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从题材、构图、笔墨色彩的运用等角度初步全面接触感受国画的艺术特色。 三、初步学习简单的笔墨。

1、认识国画的墨色。 2、认识国画的笔法。 四、尝试运用简单的笔墨技法随意画张画。 五、XX共同评点习练。 二、XX和辣椒仲国画) 教学目的: 1 、通过临摹,初步掌握写意画法的表现技巧,学习南瓜和辣椒的写意画法。 2 、进一步认识感受国画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习XX和辣椒的写意画法。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画XX 辣椒的简单笔墨技法。 学具准备: 毛笔、XX、宣纸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二、小练笔,感受笔墨特色。 三、欣赏相关画作,学生自主探究笔墨技法,并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四、大胆尝试,动手画一画。 五、xx 共同评点。

六、提高性习练。 三、XX佳果(中国画) 教学目的: 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临摹中国画。 学习荔枝的写意画法,进一步学习国画的笔墨技法,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 学习荔枝的写意画法。 教学难点: 掌握画荔枝的简单笔墨技法。 学具准备: 毛笔、XX、宣纸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 二、欣赏相关画作,自主探究笔墨技法,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发现。 三、大胆尝试,练习荔枝的写意画法。 四、学生自评互评,互相促进。 五、提高性练习。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岭南版上册二年级美术教案

岭南版美术教案(第三册) 第1课民间玩具世界岭南版美术教案(第三册完整版) 教学重点:感受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1、活动一:教师问:“你发现什么?它们叫什么?” 欣赏课本提供的玩具图例,找出它们的名字。 2、活动二: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A、教师提供“泥、纸、竹、皮、面、木、布”等多种材料,让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B、感受民间艺人心灵手巧及民间艺术特色。岭南版美术教案(第三册完整版) 3、活动三:它们“想说”些什么? A、让学生讨论民间玩具的产地、寓意及有关的故事。 4、活动四:民间玩具美在哪里?为什么? A、提供描述的感觉词语(如:材料美、装饰美、对称美、质朴、饱满、逼真), 玩具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B、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 5、活动五:学习民间艺人,可利用岭南版美术第三册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小玩具或描绘自己感兴趣岭南版美术教案(第三册完整版) 的民间玩具。 6、布置作业。 A、尝试收集大家画的民间玩具。 B、布置师生共同收集民间小玩具集市。 教学后记:基本能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书中的作品. 第2课玩具世界岭南版美术教案(第三册完整版)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能说出现代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玩法等特点。 教学难点: 比较民间与现代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玩法等特点的异同。 教学过程: 1、活动一:分享与表现。 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回来与同学分享,并向大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如何玩? 同学们都毫无拘束的交流玩具玩,并且大胆的探讨玩具的特点。 2、活动二:发现与探秘。 我们来到什么地方?你发现了什么?它们叫什么?谁知道他们的故事?它们会动、 会说、会唱的秘密在哪里? 通过讨论他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3、活动三:欣赏与描述。 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民间玩具,说说玩具给你什么感觉?什么地方使你这种感觉? 4、活动四:比较与探究。 A、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民间玩具与一件现代玩具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B、探究现代玩具逗趣与科学益智结合的特点。 C、探讨玩具功能与审美性的双重作用。 第二课时 5、活动五:创作与评价。 A、用线条设计自己喜欢的、想象中的现代玩具;

最新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艺术与科学交融的美 第一课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第二课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第二单元校园采风 第一课校园风景 第二课新伙伴 第三单元多姿的团队美术活动 第一节传情达意的环保贺卡 第二节中国象棋趣味造型 第三节科学,艺术考察活动的策划 第四单元汽车畅想曲 第一节汽车的造型 第二节想象的汽车 第五单元静物的构图与色彩 向画家学构图 第二节我们的调色板 第六单元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第一节群星灿烂 第二节扬起想象的风帆 第一单元艺术与科学交融的美 第一课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教具:文本资料,相关图片 课型:综合型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特点。 2.通过对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范例赏析,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 教学重点难点:1.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特点。 2.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原理,造型风格。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出示打火机一支提问:大家都知道现在人们生火用的是打火机但古人是怎么样取或的呢? 学生谈感受。 (以提问导入课题,提出观点。) 老师:这一发展历程有什么奥秘? 学生踊跃作答 老师:很好!那么有谁知道古人最早将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例子吗?(设问形式制造悬念。)

三、课堂发展 1.观察感受经典范例导赏:赵州桥、四羊方尊、编钟、长信宫灯。 2.老师口述:从出土的无数珍贵文物中,我们可以发现,古老的文物既是规范性的工艺品,同时也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你们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特性吗? (提问并看课本上的提示) 3.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各范例并打开幻灯机,老师逐个讲解分析。 例如:四羊方尊 实用性:酒器美观:奇特、厚重、的独特的造型和独特、精美的纹饰 科技:高超的冶金铸造技术 4.建议学生可以自己试用一句简短的话语将书中介绍的作品从科技和艺术两方面概括出来,比如:“赵州桥---古老拱券石桥,历经千年风雨,神秘蛟龙穿岩,精雕栩栩如生。 其后可另加一些课外的图片,尝试对不同的艺术形式,围绕艺术月科技结合的主题,发表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四、课后延伸 教师运用对比手法(点出此画与前面主体造型作品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引起学生注意与思考,不需要作结论,看到下一课“物之道”与“无尽无极”,为下节课作好铺垫。 五、课堂作业 1.继续查找资料,为下一课作准备。 2.观察生活中的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典型现象,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第二课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教具:相关作品及图片 教学目的:感受了解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使学生的学习、创造与探索向艺术创造与艺术表现能力的更高层次发展。 教学重点:认识现代生活中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学科综合学习的思考。 教学难点:对现代艺术(建筑、工艺设计)形式美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出示上一节课古代灯具与本课现代灯具。 老师提问:有何启示? 学生谈感受 2、欣赏书本雕塑与国画,问其奥妙之处(学生思考) 三、课堂发展 1、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本,并提出问题讨论,引导欣赏有创意、有科技含量的作品,感受现代艺术与科技交融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能力) 2、赏探析活动,引导学生回忆现代生活中最具有现代意味和气派的作品。认识材料的多样性及其带来的材质美感。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扩大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敏锐地感受现代生活与现代艺术和科技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3、分组讨论交流,运用上节课学过的欣赏评述的方法,进行书面作业练习。 四、总结 1、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始终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

岭南版美术教案(一年级完整版)

岭南版美术教案(一年级完整版) 岭南版美术教案(一年级)一年级美术(上) 题:画方形物(记忆画) 两时岭南版美术教案 教材分析 运用线条表现物体形状,岭南版美术教案是美术造型的基本训练。学会用几何形去观察和概括物体形象,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表达力的一个重要训练。教材要求的是在学生掌握画线之后,岭南版美术教案进一步学习用方形表现自己所观察、认识、记忆的客观事物。要学生运用直线表现各种方形物体。方形物,在家庭里,在学生的学习用品中随处可见。学生对这些是印象鲜明的。方形物,有正方的和长方的;平面的和立体的。如本里示例的挂包、书包、热水器、洗衣机、燃气炉、电话机之外,还有学生作品中所画的镜框、电视机、储物柜、书架、电冰箱、碗柜等。此外,学生的桌、本、黑板、铅笔盒等都是方形物。启发学生把记忆中的方形物画出,变化是无穷无尽的。一年级学生的线描能力还比较低,要画出四边直线,构成四个“直角”的方形,有一定难度。岭南版美术教案一年级http://anxue教师宜多作画法示范,使学生能逐步掌握直线画法。

教学目的 认识方形物的共同特点,学生用方形概括的方法观察记忆物象,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凭记忆作画的能力。 作业要求 要求徒手画线,能画出方形物的大体和基本特征。 前准备 一、教师准备几种不同的方形实物如书本、方形盒子等,再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白纸各一张。 二、把准备好的实物画成线描示范图。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用谈话方式向学生介绍,生活中很多物象都有一个基本相似的形,如书、橱、电视机、邮票、信封等,这些都叫方形物。 二、说明方形物的特点。把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白纸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比较,认识其特点。 三、启发学生谈谈哪些是方形物,让学生从谈话中加深记忆。再启发学生讲讲方形物内还有些什么(教师指明:记牢方形物的外形后,还要仔细观看方形物内部有什么,在什么位置,就会画得像了); 四、布置作业,让学生把自己熟悉或喜欢的方形物都画出,看谁画得多。 五、学生作画,教师辅导检查(注意辅导学生画出方形物的特点)。 六、下前把能在堂上缴交的作业择优评讲,布置学生在外多观察方形

岭南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三年级(美术五册)教案(1) (岭南美术出版社) 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学要求: 1、重点:形、色、责感、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组合设计、装饰与欣赏。 2、侧重探索美术与身边事物相连系的活动能力(创作、表演、展示、发展)。 二、教学课时安排: 1、绘画(15)课时 2、欣赏(2)课时 3、设计(4)课时 4、校本课程(4)课时 三、教学方法: 1、做到丰富多样、灵活有趋趣。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他们生动活波地学习、大胆地进行创新和发展个性,教师加强示范,充分利用课件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四、教学进度表:

第1课各式各样的民居 一、 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民居的多样性,初步了解造成民居多样性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因素。 了解表现民居的艺术词汇和语言。 能用形、色、材质、使用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现家乡民居的特征。 2、 过程和方法: 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民居的多样性。 在资料收集、分析、讨论中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索中学会思考和体验发现的乐趣。 尊重传统,能感受生活和艺术的联系。 二、 教学要点: 1、重点:了解中国主要的五种民居类型,比较南北民居及造型上的不同特点,并思考它们与环境、气候的关系。 了解民居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多样性。 欣赏和描述民居的造型艺术特色。 2、难点:了解民居的人文性质。 3、兴趣点:辨别不同地域的民居,画出自己喜欢的“老房子”。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各种民居图片、 2、课件、学生带油棒、色笔、。

课后记:学生对现代的建筑是很了解,对家乡的建筑和有特色的民居了解的太少,所以上这节课学生对这方面说的太少。 第2课:走近现代建筑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建筑的多样性、能用语言简单平述现代建筑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 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民居的多样性。 在资料收集、分析、讨论中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感受现代建筑与科学的联系、尊重科学。 二、教学要点: 1、重点:了解现代经典建筑的造型特点和艺术特色。 2、难点:理解建筑与科技的联系。 3、兴趣点:新颖的建筑设计与三维动画的真实效果。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各种现代建筑图片、 2、课件、学生带油棒、色笔、。

岭南版美术教案(二年级)

岭南版美术教案(二年级)Lingnan art teaching plan (second grade)

岭南版美术教案(二年级)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二年级美术(上) 课题:捏一只小动物(泥工)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用“捏”的方法根据动物的特征制作泥塑小动物,初步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 课前准备: 一、准备好课堂作业用物; 1、粘土或橡皮泥; 2、硬纸板(安放泥工作用); 3、抹布(擦手、擦桌用)。 二、收集小动物图片;制作示范作品,以供课堂教学之用。 教学过程: 一、小结学生前课作业情况,表扬学生优秀作品,导入新课。 二、板书课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让学生谈自己对课本各

图的理解(教师着重补充说明把粘土搓成团和搓成条的作用)。 三、教师讲授捏制小动物的方法(边讲边示范)。 四、学生开始作业,教师进行辅导。 五、下课前小结课堂学习情况,对未完成作业可留在课外完成。 课题:橡皮泥贴画(泥工)岭南版美术教案(二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运用色彩橡皮泥贴画,培养学生形象概括的表现能力和创造性。 课前准备: 一、学生应准备好制作用物: 1、色彩橡皮泥; 2、底板(白板纸或塑料平底盘); 3、竹片、笔杆等。 二、教师制作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指导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并介绍橡皮泥的特点。 二、按课本要求说明制作方法(教师边讲边制作示范): 1、先在底板上画出贴画的轮廓。 2、将橡皮泥按贴画需要用搓、揉、捏、团等手法制出条状

岭南版美术教案第一册 第3课:手拉手,找朋友

岭南版美术教案第一册第3课:手拉手,找朋友 Lingnan art lesson plan Volume 1 lesson 3: ha nd in hand, find friends

岭南版美术教案第一册第3课:手拉手,找朋友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 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 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 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 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3课:手拉手,找朋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 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 的新认识。手拉手找朋友能力目标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 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 料的联想。手拉手找朋友其它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岭南版 美术教案手拉手找朋友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 悦与成功感。教学策略教学重点培养对美术学习的新兴趣。教 学难点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教法选择课件演示、实物观察、师生共议、自己评价学法指导 1、说;大家议、个别说、教师说、大家议。 2、观察、引导、欣赏、发现、再说。 3、评价课堂组织形式以班级为整体,小组合作,个人参与 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教具媒体组合应用素材库、实物、图片、 评价表课前准备教具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学具学

岭南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课画家眼中的儿童 教学目的: 初步感知中国画和油画不同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感知中国画的“文房四宝”和油画的“油彩和画布”,在比较中体会作者对平凡美与生活美的发现与创作情感;体会画家对生活美的感受与表现生活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教学过程: 一、体验活动:创设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的情景。 摸一摸:让学生在触摸中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初步感知两种不同材料、工具的特点。 画一画:用毛笔和油画笔画“点”和“线”,观察两者有什么不同。 找一找:你认为教材中哪些作品选用了“文房四宝”,哪些选用了“油彩画布”?你是从哪里观察出来的? 二、体验活动:比较工笔画与意笔画的不同。 想一想:比较《小庭婴戏图》、《牧牛》、《蒲公英》三张作品,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流畅细腻的线条,哪些地方用了粗犷的线条表现? 说一说:流畅细腻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粗犷的点、线给你什么感觉? 三、探究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画进行欣赏与评述。 选一选:你喜欢哪一幅作品?它给你什么感受?(提供选择词语:欢乐、吉祥、热闹、乡土气息、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可爱、大自然气息、有趣、文静、调皮、生动、亲情等) 说一说: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引导观察作品的形与色,体会不同画种、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及生活情趣。) 四、评述活动:评一评我喜欢的好作品。 描述:作品中描绘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提供一些美术语言,让学生选择。) 分析: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在作品中找出使你产生这种感觉的地方。(引导欣赏作品的造型与色彩)

岭南版小学美术 《我的第一次》教案

《我的第一次》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图画日记的表现形式,结构特点。 2、能用图画日记的形式和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我的第一次”。 过程与方法: 1、记忆—联想中,大胆想同学描述自己“第一次”经历时的神情、动态。 2、在欣赏与构思中,探讨表现手法。 3、在观察与临摹中,体验画家简练、夸张的艺术手法。 4、在构思与创作中,运用图画日记的表现形式和结构要素进行创作。 情感: 1、唤起对往事的回忆,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2、自由获得身心的和谐,完善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用图画日记的形式大胆表现“我的第一次”发生的事。 能用图画日记的形式和夸张的手法、表现“我的第一次”经历时的神情、动态。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情境:激发记忆和联想思维,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1)激发记忆思维。教师取出有关“我的第一次”的照片或日记,想学生讲述自己的“第一次”经历的故事,特别是描述自己当时的神情、动态,激发学生对自我、生活、社会、自然的感受。 (2)激发联想思维。听声音联想:如歌声、踢足球、炒菜声、大叫声、闹钟声等等:观看场景联想:如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等场景。 2、欣赏作品,激发构思、探讨表现手法。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自己第一次的事。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 (1)表现“第一次”的内容,是学生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踩高跷、放风筝、养鸟等是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

(2)表现“第一次”的神情、动态,描绘我在“第一次”尝试中的表情。 4、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我的第一次?如何成功、失败、难过、惊恐、后悔、惊心动魄、可笑等动作和表情。 3、小组活动:讨论通过欣赏后,你把自己的第一次的经历说出来,与全组共欣赏。 (三)作业布置: 能用图画日记的形式,画出我难忘的第一次,表现我的神情、动态。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作业评述: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1、教师小结:能凭记忆想象、大胆尝试表现的作品进行表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