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测绘调研报告

Hefei University

古建筑测绘论文Ancient Architecture Mapping

论文题目: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导师姓名:

完成时间:

浅谈皖南徽派古民居特色

合肥学院12建筑学<1>班胡超、张烨、李思源【摘要】

徽州古民居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一个成熟的建筑流派。徽州古民居以清新淡雅为其基本色彩,马头墙和天井别具风味,木质结构的梁架构件坚固稳定、造型奇巧、雕刻精美,室内装饰和陈设古朴雅致,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及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其中皖南传统民居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本文通过村落环境、建筑色彩与形式、建筑架构、建筑材料以及装饰工艺五方面的阐述,简单分析了皖南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对皖南传统民居以及现代新民居的设计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

徽派建筑古民居测绘马头墙

一、村落环境

传统民居集聚而成的徽州村落,

融合于山水之间。村落一般都是座落

在缓坡上,随着地形、道路方向逐步

延伸。从徽州传统村落总体来看,都

是溪水依托山势,村落顺延溪水。房

屋群落与周围环境巧妙结合,村落顺

溪水走向展开,形成优美的村镇风

貌。

徽州村落总的来说呈现出对外封闭的形态,其布局主要

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线型布局。这种布局通过沿巷道的建筑

群完成,或者通过各建筑群的轴线关系延伸。线型布局总有

一条主要干线,序列感强,民居一般均可得到良好的朝向与

景面。线型布局当主干线过长时,交通、生活稍有不便。例

如西递,在我看来就是线型的布局方式。第二种是散点型布

局。在地形复杂的山地地段环境中,民居各处于适宜地带,

呈散点状。散点型布局可使建筑隐于山林,有利于保持自然

风貌,很适合于小自然村的形式。但此种方式有时显得凌乱,

各户联系不够紧密。在安徽黄山地区,位于山腰和山脚的村落大多如此。第三种是集聚型布局。它适于规模不等的各种村镇。这种布局方式占地少、紧凑,而且因为建筑集中,封闭性较强,如屏山。

二、建筑色彩和形式

1.色彩

徽州古民居的色彩,以清新淡雅为基本风格。它

采用当地的自然材料,充分发挥其本身的不同色泽、

质感和特征来构筑,房舍都是白色粉墙、黑色瓦片和

灰色青砖,墙脚多采用灰色的条形青石或鹅卵石堆

砌,黑、白、灰组成了古民居建筑的主色调。徽州古

民居建筑没有艳丽的色彩,白墙、黑瓦这样单纯质朴

的颜色,与当地清幽秀丽的山川景色,丰富多样的自然植被,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风融为一体,给人一种特有的人性的美感。

徽州传统民居,一般都是青瓦白墙和褐红色的木质构件,给人以淡雅明快之美感。虽然这种简单朴素的色调重复复重复,但却并不使人感到厌倦,反而给人以整体统一和典雅美的总体印象,就像在观赏一幅幅水墨画一样,渲染出徽州传统民居那极具地域性的基本风貌。

2.形式

传统徽州民居的特色,很多来自

屋顶。屋顶很讲究,连接的也很复杂,

随着平面的不同,屋顶形式也会不同。

为了避免山墙檐距屋面高差过大,采

取向屋檐方向逐渐跌落的方式,既节

约材料,又使马头墙面高低错落有致,

富于变化。

传统马头墙是一种防火墙,在满

足功能的前提下,人们为了美观,为

马头墙点缀了各种装饰。而现在的徽

派新建筑的马头墙,已成了一种纯粹

的装饰符号。

马头墙的运用,打破了墙壁的单调重复感,增加了建筑整体的美感。房屋所处地势的高低不一,房间进深的不同,马头墙的高低也随之有所变化,形成了丰富变化的空间。

马头墙从建筑群到村落,再从村落到集镇,形成一组组交错、连续、渐变、跌宕起伏的“优美乐章”,成为皖南古民居所特有的“主旋律”;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用在这里则是再恰当不过了。马头墙是徽州民居最具象征性的建筑造型。

三、建筑架构

徽州古民居的梁架构件均为木质结构,不

仅坚固稳定而且构造奇巧,雕刻丰富多彩,具

有很强的地域特征。梁架整体宏大壮美,中段

常雕刻多种图案,立柱雄而不笨,明代多做成

具有优美轮廓线的梭形柱。梁架上的构件,如

梁托、瓜柱、叉手、雀替、斜撑、替

木等大都进行镂空细雕,装饰以精美

的花纹、线脚。房屋天井四周的檐下

撑木,多雕成各种神仙、飞禽走兽等,

栩栩如生,美轮美奂。梁架上的叉手

和雀替,则多做成云朵状,其相互勾

连迂回的流畅线条,飘逸俊俏,美不

胜收。

这些梁架构件的制作,巧妙地将技术与艺术相互结合、渗透,达到珠联璧合的境界。它们虽不施以彩漆,只涂以桐油,却显得格外古朴雅致,诠释着徽州传统的文化内涵和高格调的审美观念。

四、建筑材料

徽州古民居的建筑材料,在地面上大多使用一

些灰色或青色的花岗岩铺砌,一些较大型的住宅地

下也会使用方砖正铺或者斜铺。较小的住宅也会使

用墙砖铺砌而成。

楼面之上多使用木材楼板,大多还会在其上铺

一层天然防水的材料,如干草,箬叶。部分清朝晚

期民居,会使用双层楼板,上层楼板薄,下层楼板

厚,之间夹一层油纸。防止落灰,漏水。

柱、檩条、椽子、屋面板多选用杉木制作,经

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也有选用白果树、柏树制作。杉

木躯干较直且抗蚁,不翘曲,少开裂,而且古代工

匠在实践中懂得杉木暴露在空气中不易腐蚀,柱子

表面不做地仗,不饰油漆。

外墙面皆为涂抹有白垩的白粉墙,白垩是一种

柔软、易碎的白色粉状碳酸钙沉积物,在现代还多

做粉笔。其作为外墙涂料价廉物美,既可反射阳光以隔热,又可阴雨时防潮驱湿保护木构架。

砌筑墙体和砖雕门罩在砖的使用上略有区别,墙体砌筑所用的是一种按长度一尺一寸、宽五寸、厚一寸的大开砖,门罩和门楼制作所采用的砖是经过洗浆沉淀的细土制坯烧制而成,其色泽青灰,质地细腻,便于精雕细作。

五、装饰工艺

建筑雕刻艺术是徽州民居最主要、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徽州民居建筑中几乎每一种建筑材料都可以用来雕刻,每一建筑构件都加以雕刻,形成一种清丽高雅的建筑艺术格调。雕刻分为砖雕、木雕和石雕等几种方式。

其中砖雕的主要装饰处为门罩、门楼、

八字墙及马头墙的端部。其镂刻的内容、题

材极为丰富,凡神仙人物、亭台屋宇、飞禽

走兽、花草静物应有尽有。为了表现人物的

逼真和楼台的主体感,多采用高浮雕、透雕

和半圆雕的技法。

木雕比砖雕使用的地方更多,一般多用

于檐口、梁架、门窗、栏杆和室内陈设。由

于木质细韧,较砖石易于加工,故木雕的

刀工更为细腻,线条更为流畅,人物表情、

衣襟更为清晰。不少民居留下了珍贵的木雕

艺术品。

石雕主要用在祠堂、寺庙、牌坊、桥,

以及民居的庭院、门额、栏杆、水池、花台、漏窗、

照壁、柱础、抱鼓石、石狮等上面。内容多为象征

吉祥的龙凤、仙鹤、人物故事等;主要采用浮雕、

透雕和圆雕等手法,质朴高雅。

浑厚潇洒“三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成为徽

州古民居建筑的一大亮点。它不仅具有鲜明的地方

文化特色,而且还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的创造精神。

六、关于徽派建筑的思考

在皖南古民居到新民居的演变过程中,平面型制的变化,装饰的简化,建筑新材料的运用等,这是人们一直积极努力探索新生活的热情和天然创造力的表现,也是我们应该正视和学习的地方。地域更新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建筑文化的不断发展创新将是历史的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转变。徽州民居作为徽派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更迭告诉我们创新并不是抛弃传统,相反只有不断的发展创新才是对传统最好的继承和保护。同时,面对信息化的时代,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作为徽派文化的重要载体,徽派建筑的创作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当前,面对传统与现代所发生的碰撞,如何创作出“现代的”地域

性建筑?

在安徽省内也有众多建筑师留下了许多

有价值的作品。如黄山轩辕大酒店、合肥亚明

艺术馆、徽州文化园、安徽省徽文化博物馆。

这些建筑作品从多角度对徽派传统建筑进行了新的诠释,

反映了对徽州传统建筑特色的思考以及在实践中达到的

新的高度。因此,新徽派建筑在经历了上世纪的创作高峰

后,在今后必然会引起更大的关注和发展,必然会在中华

的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单德启《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9

[2]汪兴毅、管欣《徽州古民宅木构架类型及柱的营造》安徽农业大学

[3]百度百科及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