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专题讲座动点问题20121103答案解析二版专题11 动点问题20121103

四边形专题讲座动点问题20121103答案解析二版专题11 动点问题20121103
四边形专题讲座动点问题20121103答案解析二版专题11 动点问题20121103

杨老师专题讲座动点问题20121103

1、(2011江苏泰州,28,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边长为a (a 为大于0的常数)的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P ,顶点A 在x 轴正半轴上运动,顶点B 在y 轴正半轴上运动(x 轴的正半轴、y 轴的正半轴都不包含原点O ),顶点C 、D 都在第一象限.(1)当∠BAO =45°时,求点P 的坐标;(2)求证:无论点A 在x 轴正半轴上、点B 在y 轴正半轴上怎样运动,点P 都在∠AOB 的平分线上;

(3)设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h ,试确定h 的取值范围,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1)当∠BAO =45°时,∠PAO =90°,在Rt ⊿AOB 中,OA =

22AB =a 2

2

,在Rt ⊿APB 中,PA =

22AB =a 22。∴点P 的坐标为(a 22,a 2

2

) (2)过点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则有∠PMA =∠PNB =∠NPM =∠

B PA =90°,∴∠MPA =∠NPB ,又PA =PB ,∴△PAM ≌△PBN ,∴PM=PN ,于是,点P 都在∠AOB 的平分线上;

(3)

2a <h ≤

a 2

2

。当点B 与点O 重合时,点P 到AB 的距离为2a ,然后顶点A 在x 轴正半轴上向左运动,顶点B 在y 轴正半轴上向上运动时,点P 到AB 的距离逐渐增大,当∠BAO =45°时,PA ⊥x 轴,这时点P 到AB 的距离最大为

a 2

2

,然后又逐渐减小到2a ,

∵x 轴的正半轴、y 轴的正半轴都不包含原点O ,∴点P 到x 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

2

a <h ≤

a 2

2

。 2、(2011山东)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 ,两条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P 是射

线AB 上任意一点,过P 点分别做直线AC 、BD 的垂线PE 、PF ,垂足为E 、F . (1)如图1,当P 点在线段AB 上时,求PE +PF 的值;

(2)如图2,当P 点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求P E -PF 的值

.

【解】(1)∵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C ⊥BD .

∵PF ⊥BD ,∴PF //AC ,同理PE //BD .∴四边形PFOE 为矩形,故PE =OF . 又∵∠PBF =45°,∴PF =BF .∴PE +PF =OF +FB =OB

=cos 452a a ?=

.

(2)∵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C ⊥BD .∵PF ⊥BD ,∴PF //AC ,同理PE //BD . ∴四边形PFOE 为矩形,故PE =OF .又∵∠PBF =45°,∴PF =BF . ∴PE -PF =OF -BF = OB

=cos 452a a ?=

.

3、(2011湖南永州)探究问题:⑴方法感悟: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为DC ,BC 边上的点,且满足∠EAF=45°,连接EF ,求证DE+BF=EF . 感悟解题方法,并完成下列填空:将△AD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 ,此时AB 与AD 重合,由旋转可得:AB=AD,BG=DE, ∠1=∠2,∠ABG=∠D=90°, ∴∠ABG+∠ABF=90°+90°=180°,因此,点G ,B ,F 在同一条直线上. ∵∠EAF=45° ∴∠2+∠3=∠BAD-∠EAF=90°-45°=45°. ∵∠1=∠2, ∴∠1+∠3=45°.即∠GAF=∠_________. 又AG=AE ,AF=AF ∴△GAF ≌_______.∴_________=EF ,故DE+BF=EF .

3

2

1G

E

F

D C

B

A (第25题)①

⑵方法迁移:

如图②,将AB C Rt ?沿斜边翻折得到△ADC ,点E ,F 分别为DC ,BC 边上的点,且

∠EAF=2

1

∠DAB .试猜想DE ,BF ,EF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⑶问题拓展:

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 中,AB=AD ,E ,F 分别为DC,BC 上的点,满足DAB EAF ∠=

∠2

1

,试猜想当∠B 与∠D 满足什么关系时,可使得DE+BF=EF .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必说明理由).

【答案】⑴EAF 、△EAF 、GF .⑵DE+BF=EF ,理由如下:假设∠BAD 的度数为m ,将△AD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m 得到△ABG ,此时AB 与AD 重合,由旋转可得:AB=AD,BG=DE, ∠1=∠2,∠ABG=∠D=90°,∴∠ABG+∠ABF=90°+90°=180°,因此,点G ,B ,F 在同一条直

线上.∵∠EAF=?m 21 ∴

∠2+∠3=∠BAD-∠EAF=?=?-?m m m 21

21∵∠1=∠2, ∴∠1+∠3=

?m 2

1

.即∠

GAF=∠EAF 又AG=AE ,AF=AF ∴△GAF ≌△EAF . ∴GF=EF ,又∵GF=BG+BF=DE+BF ∴DE+BF=EF .

⑶当∠B 与∠D 互补时,可使得DE+BF=EF .

4、(2011江苏盐城)情境观察将矩形ABCD 纸片沿对角线AC 剪开,得到△ABC 和△A′C ′D ,如图1所示.将△A′C ′D 的顶点A′与点A 重合,并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点D 、A (A′)、

E

F

D

C

B

A

(第25题)②

3

2

1G

E F

D

C

B A (第25题)②解得图

E

F

D C

B

A

(第25题)③

B 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2所示.

观察图2可知:与BC 相等的线段是 ▲ ,∠CAC ′= ▲ °.

问题探究

如图3,△ABC 中,AG ⊥BC 于点G ,以A 为直角顶点,分别以AB 、AC 为直角边,向△ABC 外作等腰Rt △ABE 和等腰Rt △ACF ,过点E 、F 作射线GA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P 、Q . 试探究EP 与FQ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拓展延伸

如图4,△ABC 中,AG ⊥BC 于点G ,分别以AB 、AC 为一边向△ABC 外作矩形ABME 和矩形ACNF ,射线GA 交EF 于点H . 若AB =k AE ,AC =k AF ,试探究HE 与HF 之间的

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情境观察AD (或A′D ),90

问题探究结论:EP =FQ .

证明:∵△ABE 是等腰三角形,∴AB =AE ,∠BAE =90°.

∴∠BAG +∠EAP =90°.∵AG ⊥BC ,∴∠BAG +∠ABG =90°,∴∠ABG =∠EAP . ∵EP ⊥AG ,∴∠AGB =∠EPA =90°,∴Rt △ABG ≌Rt △EAP . ∴AG =EP . 同理AG =FQ . ∴EP =FQ .

图4

M

N

G

F

E

C

B

A

H

图3

A

B C

E

F

G

P

Q

图1 图2

C'A'B A D

C

A

B

C

D

B

C

D A (A')C'

拓展延伸结论: HE =HF .

理由:过点E 作EP ⊥GA ,FQ ⊥GA ,垂足分别为P 、Q .

Q P H A

B

C

E

F

G

N

M

∵四边形ABME 是矩形,∴∠BAE =90°,

∴∠BAG +∠EAP =90°.AG ⊥BC ,∴∠BAG +∠ABG =90°, ∴∠ABG =∠EAP .

∵∠AGB =∠EPA =90°,∴△ABG ∽△EAP ,∴AG EP = AB

EA

.

同理△ACG ∽△FAQ ,∴AG FP = AC

FA .

∵AB =

k AE ,AC =k AF ,∴AB EA = AC FA =

k ,∴AG EP = AG

FP

. ∴EP =FQ .

∵∠EHP =∠FHQ ,∴Rt △EPH ≌Rt △FQH . ∴HE =HF .

5、(2011山)如图,ABCD 是一张矩形纸片,AD =BC =1,AB =CD =5.在矩形ABCD 的边AB 上取一点M ,在CD 上取一点N ,将纸片沿MN 折叠,使MB 与D N 交于点K ,得到△MNK .

(1)若∠1=70°,求∠MNK 的度数.(2)△MNK 的面积能否小于

1

2

?若能,求出此时∠1的度数;若不能,试说明理由.(3)如何折叠能够使△MNK 的面积最大?请你利用备用图探究可能出现的情况,求出最大值.

(备用图)

【答案】 解:∵ABCD 是矩形, ∴AM ∥DN ,∴∠KNM =∠1. ∵∠KMN =∠1,∴∠KNM =∠KMN . ∵∠1=70°,∴∠KNM =∠KMN =70°. ∴∠MNK =40°.

(2)不能.过M 点作ME ⊥DN ,垂足为点E ,则ME =AD =1,由(1)知∠KNM =∠KMN . ∴MK =NK .又MK ≥ME ,∴NK ≥1.∴11

22

MNK S NK ME ?=?≥.∴△MNK 的面积最小值为

12,不可能小于1

2

.(3)分两种情况:情况一:将矩形纸片对折,使点B 与点D 重合,此时点K 也与点D 重合.设MK =MD =x ,则AM =5-x ,由勾股定理,得

2221(5)x x +-=,

解得, 2.6x =. 即

2.6

MD ND ==.∴

1

1 2.6 1.32

MNK ACK S S ??==??=. (情况一)

情况二:将矩形纸片沿对角线AC 对折,此时折痕为AC .

设MK =AK = CK =x ,则DK =5-x ,同理可得 即 2.6MK NK ==. ∴1

1 2.6 1.32

MNK ACK S S ??==

??=. ∴△MNK 的面积最大值为1.3.

6、正方形(2012贵州铜仁,18,4分以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中心O 为端点,引两条相互垂直的射线,分别与正方形的边交于A 、B 两点,则线段AB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解析】如图∵四边形CDEF 是正方形, ∴∠OCD=∠ODB=45°,∠COD=90°,OC=OD , ∵AO ⊥OB , ∴∠AOB=90°,∴∠COA+∠AOD=90°,∠AOD+∠DOB=90°,∴∠COA=∠DOB , ∵在△COA 和△DOB 中

,∴△COA ≌△DOB ,∴OA=OB ,

∵∠AOB=90°,∴△AO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AB==OA ,

要使AB 最小,只要OA 取最小值即可,根据垂线段最短,OA ⊥CD 时,OA 最小,∵正方形CDEF ,∴FC ⊥CD ,OD=OF ,∴CA=DA ,∴OA=CF=1,∴AB=

OA=

【解答】2.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垂线段最短、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知识,题目具有代表性,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本题关键是判断AB=2OA 时,AB 最小,即OA 与OB 分别与正方形边长垂直时AB 有最小值。

7、(2012江苏省淮安市,27,12分) 如题27图,矩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点A (0,4),C (2,0).将矩形OABC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l35o,得到矩形EFGH (点E 与0重合).(1)若GH 交y 轴于点M ,则∠FOM = °,OM = . (2)将矩形EFGH 沿y 轴向上平移t 个单位. ①直线GH 与x 轴交于点D ,若AD ∥BO ,求t 的值; ②若矩形EFGH 与矩形OAB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个平方单位,试求当

0

【解析】(1)据题意,∠AOF =135°,所以∠FOM =45o,显然∠OMH =45o,在Rt △FOM

中,OH =OC =2,即可求出OM 2)①若AD ∥BO ,则四边形ADOB 是平行四边形;②矩形EFGH 与矩形OABC 重叠部分的图形分三种情况讨论.

【答案】解:(1)45o,2)①若AD ∥BO ,则四边形ADOB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OD =AB =2,如图11-1所示.OE =t ,则ON =t ,EN ,NH ,DN ),

因为OD =AB =2)+ t =2,故t 2;

②有三种情况:ⅰ)当0<t ≤2时,如图11-2所示.显然重叠部分是三角形,面积

S =S △ODE =1

2t 2;ⅱ) 当2<t 如图11-3所示,重叠部分是直角梯形.作EN ⊥CB 于N ,

则EN =DN =2,CD =t ?2,重叠部分面积S = S 梯形OEDC =

1

2

(t +t ?2)×2=2 t ?2;

ⅲ) 当t 时,如图11-4所示,重叠部分是五边形. 作EN ⊥CB 于N ,则

EN =DN =2,CD =t ?2,OM =OK = t ? 重叠部分面积S = S 五边形MEDCK =12 (t +t ?2)×2?1

2

(t

?2=12

t 2

t ?6.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图形的旋转,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然后将所求的题目具体化,从而利用所学的知识建立模型,然后有序解答.解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8.(2011·安徽)在△ABC 中,∠ACB =90°,∠ABC =30°,将△ABC 绕顶点C 顺时针旋转,旋转角为θ(0°<θ<180°),得到△A ′B ′C .

(1)如图1,当AB ∥CB ′时,设A ′B ′与CB 相交于点D . 证明:△A ′CD 是等边三角形;

图1

(2)如图2,连接A ′A 、B ′B ,设△ACA ′ 和△BCB ′ 的面积分别为S △ACA ′ 和S △BCB ′. 求证:S △ACA ′∶S △BCB ′=1∶3;

11-1 图11-2 图11-3 图11-4

图2

(3)如图3,设AC 中点为E ,A ′B ′中点为P ,AC =a ,连接EP ,当θ=______度时,EP 长度最大,最大值为___________.

图3

解 (1)∵AB ∥CB ′,∴∠ABC =∠BCB ′=30°, ∴∠A ′CD =60°. 又∵∠A ′=60°,

∴∠A ′CD =∠A ′=∠A ′DC =60°, ∴△A ′CD 是等边三角形.

(2)∵∠ACA ′=∠BCB ′,AC =A ′C ,BC =B ′C , ∴△ACA ′∽△BCB ′,相似比为AC ∶BC =1∶3, ∴S △ACA ′ ∶S △BCB ′=1∶3.

(3)120°;3

2a .

当E 、C 、P 三点不共线时,EC +CP >EP ; 当E 、C 、P 三点共线时,EC +CP =EP ; 综上所述,EP ≤EC +CP ;

则当旋转120°时,E 、C 、P 三点共线,EP 长度最大,此时EP =EC +CP =12a +a =3

2a .

9、(2011·淮安)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8,BC =6,点P 在AB 上,AP

=2.点E 、F 同时从点P 出发,分别沿PA 、PB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 、B 匀速运动,点E 到达点A 后立即以原速度沿AB 向点B 运动,点F 运动到点B 时停止,点E 也随之停止.在点E 、F 运动过程中,以EF 为边作正方形EFGH ,使它与△ABC 在线段AB 的同侧,设E 、F 运动的时间为t 秒(t >0),正方形EFGH 与△ABC 重叠部分面积为S .

(1)当t =1时,正方形EFGH 的边长是__________; 当t =3时,正方形EFGH 的边长是__________; (2)当0<t ≤2时,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 (3)直接答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当t 为何值时,S 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解 (1)2;4.

(2)当0<t ≤6

11时(如图),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是:

S =S 矩形EFGH =(2t )2=4t 2;

当611<t ≤6

5

时(如图),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是: S =S 矩形EFGH -S △HMN =4t 2-12×43×[2t -34(2-t )] 2=-2524t 2+112t -3

2

当6

5

<t ≤2时(如图),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是: S =S △ARF -S △AQE =12×34(2+t ) 2-12×3

4(2-t ) 2

=3t .

(3)由(2)知:若0<t ≤611,当t =611时S 最大,其最大值S =144

121

若611<t ≤65,当t =65时S 最大,其最大值S =185; 若6

5

<t ≤2,当t =2时S 最大,其最大值S =6. 综上所述,当t =2时S 最大,最大面积是6. 10、(2011·南充)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D =AB =CD =2,∠C =600,M 是BC 的中点.求证:△MDC 是等边三角形;

(2)将△MDC 绕点M 旋转,当MD (即MD ′)与AB 交于一点E ,MC 即MC ′)同时与AD 交于一点F 时,点E 、F 和点A 构成△AEF .试探究△AEF 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如果存在,请计算出△AEF 周长的最小值.

解 (1)证明:过点D 作DP ⊥BC 于点P ,过点A 作AQ ⊥BC 于点Q ,

∵∠C =∠B =60°,∴CP =BQ =1

2AB ,CP +BQ =AB .又∵ADPQ 是矩形,AD =PQ ,AD

=AB ,故BC =2AD .由已知,点M 是BC 的中点,∴BM =CM =AD =AB =CD,

∴在△MDC 中,CM =CD, ∠C =60°,故△MDC 是等边三角形.

(2)解:△AEF 的周长存在最小值,理由如下:连接AM ,由(1)得?ABMD 是菱形,△MAB, △MAD 和△MC ′D ′是等边三角形,∴∠BMA =∠BME +∠AME =60°, ∠EMF =∠AMF +∠AME =60°,∴∠BME =∠AMF .在△BME 与△AMF 中,BM =AM, ∠EBM =∠FAM =60°,∠BME =∠AMF ,∴△BME ≌△AMF (ASA ).

∴BE =AF, ME =MF ,AE +AF =AE +BE =AB .∵∠EMF =∠DMC =60°, ∴△EMF 是等边三角形,EF =MF . ∵MF 的最小值为点M 到AD 的距离2·sin60°=3, ∴EF 的最小值是3,∴△AEF 的周长=AE +AF +EF =AB +EF , ∴△AEF 的周长的最小值为2+ 3. 11. (2011福建福州,21)已知,矩形ABCD 中,4AB cm =,8BC cm =,AC 的垂直平分线EF 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垂足为O .

(1)如图10-1,连接AF 、CE .求证四边形AFCE 为菱形,并求AF 的长;

(2)如图10-2,动点P 、Q 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出发,沿AFB ?和CDE ?各边匀速运动一周.即点P 自A →F →B →A 停止,点Q 自C →D →E →C 停止.在运动过程中, ①已知点P 的速度为每秒5cm ,点Q 的速度为每秒4cm ,运动时间为t 秒,当A 、C 、P 、Q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 的值.

②若点P 、Q 的运动路程分别为a 、b (单位:cm ,0ab ≠),已知A 、C 、P 、Q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a 与b 满足的数量关系式.

【答案】(1)证明:①∵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D ∥BC

∴CAD ACB ∠=∠,AEF CFE ∠=∠ ∵EF 垂直平分AC ,垂足为O ∴OA OC =

A

B

C D

E

F

图10-1

O

图10-

2

备用图

∴AOE ?≌COF ?

∴OE OF =

∴四边形AFCE 为平行四边形 又∵EF AC ⊥

∴四边形AFCE 为菱形

②设菱形的边长AF CF xcm ==,则(8)BF x cm =- 在Rt ABF ?中,4AB cm =

由勾股定理得222

4(8)x x +-=,解得5x = ∴5AF cm =

(2)①显然当P 点在AF 上时,Q 点在CD 上,此时A 、C 、P 、Q 四点不可能构成平行

四边形;同理P 点在AB 上时,Q 点在DE 或CE 上,也不能构成平行四边形.因此只有当P 点在BF 上、Q 点在ED 上时,才能构成平行四边形

∴以A 、C 、P 、Q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PC QA = ∵点P 的速度为每秒5cm ,点Q 的速度为每秒4cm ,运动时间为t 秒 ∴5PC t =,124QA t =- ∴5124t t =-,解得

4t = ∴以A 、C 、P 、Q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

43t =

秒.

②由题意得,以A 、C 、P 、Q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点P 、Q 在互

相平行的对应边上. 分三种情况:

i)如图1,当P 点在AF 上、Q 点在CE 上时,AP CQ =,即12a b =-,得12a b += ii)如图2,当P 点在BF 上、Q 点在DE 上时,AQ CP =, 即12b a -=,得12a b +=

iii)如图3,当P 点在AB 上、Q 点在CD 上时,AP CQ =,即12a b -=,得12a b +=

综上所述,a 与b 满足的数量关系式是12a b +=(0)ab ≠

12、(2010重庆,26,12分)如图,矩形ABCD 中,AB =6,BC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点O 是AB 的中点,点P 在AB 的延长线上,且BP =3.一动点E 从O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A 匀速运动,到达A 点后,立即以原速度沿AO 返回;另一动点F 从P 点发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PA 匀速运动,点E 、F 同时出发,当两点相遇时停止运动,在点E 、F 的运动过程中,以EF 为边作等边△EFG ,使△EFG 和矩形

ABCD

图1

图2

图3

在射线PA 的同侧.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t ≥0).

(1)当等边△EFG 的边FG 恰好经过点C 时,求运动时间t 的值;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设等边△EFG 和矩形A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请直接写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和相应的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

(3)设EG 与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的交点为H ,是否存在这样的t ,使△AOH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大,求出对应的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实际问题列二次函数关系式;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1)当边FG 恰好经过点C 时,∠CFB =60°,BF =3﹣t ,在Rt △CBF 中,解直角三角形可求t 的值;(2)按照等边△EFG 和矩形ABCD 重叠部分的图形特点,分为0≤t <1,1≤t <3,3≤t <4,4≤t <6四种情况,分别写出函数关系式;

(3)存在.当△AOH 是等腰三角形时,分为AH =AO =3,HA =HO ,OH =OA 三种情况,分别画出图形,根据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求t 的值. 解答:解:(1)当边FG 恰好经过点C 时,∠CFB =60°,BF =3﹣t ,在Rt △CBF 中,BC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tan ∠CF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C

BF

,即tan 60=错误!未找到引

BF =2,即3﹣t =2,t =1,∴当边FG 恰好经过点C 时,t =1;

(2)当0≤t <1时,S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t +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当1≤t <3时,

S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t 2

+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t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当3≤t <4时,S =﹣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t +2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当4≤t <6时,S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t 2

﹣1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t +3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存在.理由如下:在Rt △ABC 中,tan ∠CAB =

BC

A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AB =30°,又∵∠HEO =60°,∴∠HAE =∠AHE =30°,∴AE =HE =3﹣t 或t ﹣3,1)当AH =AO =3时,(如图②),过点E 作

A

O

B

P

F E 26题答图①

A

D

26题图

EM ⊥AH 于M ,则AM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H =,在Rt △AME 中,cos ∠MAE ═错误!未

找到引用源。AM

AE ,即cos 30°=3

2AE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E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即3﹣t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或t ﹣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t =3﹣或t =3+错误!未找

到引用源。,

2)当HA =HO 时,(如图③)则∠HOA =∠HAO =30°,又∵∠HEO =60°,∴∠EHO =90°,EO =2HE =2AE ,又∵AE +EO =3,∴AE +2AE =3,AE =1,即3﹣t =1或t ﹣3=1,∴t =2或t =4; 3)当OH =OA 时,(如图④),则∠OHA =∠OAH =30°,∴∠HOB =60°=∠HEB ,∴点E 和点O 重合,∴AE =3,即3﹣t =3或t ﹣3=3,t =6(舍去)或t =0;综上所述,存在5个这样的t 值,使△AOH 是等腰三角形,即t =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或t =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或t =2或t =2或t =0.

13、(上海市)已知24AB AD ==,,90DAB ∠=

,AD BC ∥(如图).E 是射线BC 上的动点(点E 与点B 不重合),M 是线段DE 的中点.(1)设BE x =,ABM △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5分);(2)联结BD ,交线段AM 于点N ,如果以A N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ME △相似,求线段BE 的长.

【答案】解:(1)取AB 中点H ,联结M H , ∵M 为DE 的中点, ∴MH BE ∥,1

()2

MH BE AD =

+。 A

O (E )

B

P

26题答图④

A

O B

P

E

26题答图③

A

O B

P

E 26题答图②

又∵AB BE ⊥,∴MH AB ⊥。 ∴1

2

ABM S AB MH =

△,得12(0)2y x x =+>。

(3)由已知,以A N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ME △相似,又易证得

DAM EBM ∠=∠。 由此可知,另一对对应角相等有两种情况:①ADN BEM ∠=∠;

②ADB BME ∠=∠。①当ADN BEM ∠=∠时,∵AD BE ∥,∴ADN DBE ∠=∠。∴DBE BEM ∠=∠。 ∴DB DE =,易得2BE AD =.得8BE = ②当ADB BME ∠=∠时,∵AD BE ∥,∴ADB DBE ∠=∠。∴DBE BME ∠=∠。 又BED MEB ∠=∠,∴BED MEB

△∽△。

DE BE BE EM

=,即

2

B

E E M D E

= ,得

22

(4)x +-, 解得12

x =,210x =-(舍去).即线段BE 的长为2。综上所述,所求线段BE 的长为8或2。

【考点】梯形的中位线性质,勾股定理,两圆外切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14、(上海市)操作:将一把三角尺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上,并使它的直角顶点

P 在对角线AC 上滑动,直角的一边始终经过点B ,另一边与射线DC 相交于点Q .

图1 图2 图3

探究:设A 、P 两点间的距离为x .(1)当点Q 在边CD 上时,线段PQ 与线段PB 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试证明你观察得到结论;(2)当点Q 在边CD 上时,设四边形PBCQ 的面积为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3)当点P 在线段AC 上滑动时,△PCQ 是否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可能,指出所有能使△PCQ 成为等腰三角形的点Q 的位置,并求出相应的x 的值;如果不可能,试说明理由.(图1、图2、图3的形状大小相同,图1供操作、实验用,图2和图3备用)【答案】解:(1)PQ =PB 。证明如下: 过点P 作MN ∥BC ,分别交AB 于点

M ,交CD 于点N ,那么四边形AMND 和四边形BCNM 都是矩形,△AMP 和△CNP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1)。∴PQ =PB 。

(2)作PT ⊥BC ,T 为垂足(如图2),那么四边形PTCN 为正方形。

∴PT =CB =PN .

又∠PNQ =∠PTB =90°,PB =PQ ,∴△PBT ≌△PQN (HL )。

∴S 四边形PBCQ =S △四边形PBT +S 四边形PTCQ =S 四边形PTCQ +S △PQN =S 正方形PTCN

=CN 2

=(1-

x 2

2

)2=21x 2-x 2+1

∴y =

21x 2

-x 2+1(0≤x <2

2)。(3)△PCQ 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 ①当点P 与点A 重合,点Q 与点D 重合,这时PQ =QC ,△PCQ 是等腰三角形,此时x =0。

②当点Q 在边DC 的延长线上,且CP =CQ 时,△PCQ 是等腰三角形(如图3)

此时,QN =PM =

22x ,CP =2-x ,CN =22CP =1-22

x 。

∴CQ =QN -CN =

22x -(1-2

2

x )=2x -1。 当2-x =2x -1时,得x =1。【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正方形的

性质。【分析】(1)过点P 作MN ∥BC ,分别交AB 于点M ,交CD 于点N ,可得四边形AMND 和四边形BCNM 都是矩形,△AMP 和△CNP 都是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角的互余关系进行代换可得△QNP ≌△PMB ,故PQ=PB 。(2)由(1)的结论,根据图形可得关系S

四边形PBCQ

=S △四边形PBT +S

四边形PTCQ

=S

四边形PTCQ

+S △PQN =S

正方形PTCN

代入数据可得解析式。(3)分①当点P 与点A 重合,与②当点Q 在边DC 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讨论,分别讨论答案。

15、(2011安徽,23,14分)如图,正方形ABCD 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平行线1l 、2l 、

3l 、4l 上,这四条直线中相邻两条之间的距离依次为1h 、2h 、3h (1h >0,2h >0,3

h >0).(1)求证:1h =3h ;

(2)设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S ,求证:S=2

1221)(h h h ++; (3)若12

3

21=+h h ,当1h 变化时,说明正方形ABCD 的面积S 随1h 的变化情况.

【答案】(1)过A 点作AF ⊥l 3分别交l 2、l 3于点E 、F ,过C 点作CG ⊥l 3交l 3于点G ,

∵l 2∥l 3,∴∠2 =∠3,∵∠1+∠2=90°,∠4+∠3=90°,∴∠1=∠4,又∵∠BEA=∠DGC =90°, BA=DC ,∴△BEA ≌△DGC ,∴AE =CG ,即

1h =3h ;(2)∵∠FAD+∠3=90°,∠4+∠3=90°,∴∠FAD =∠4,

又∵∠AFD=∠DGC =90°, AD=DC ,∴△AFD ≌△DGC ,∴DF =CG ,∵AD 2=AF 2+FD 2,∴S=2

1221)(h h h ++; (3)由题意,得1

2321h h -=, 所以

5

4

52451

452312

11212

12

11+??? ??-=

+-=+??? ??-+=h h h h h h S ,

又???

???-?02

310

11h h ,解得0<h 1<32∴当0<h 1<52时,S 随h 1的增大而减小;

l l l l

l

l l l

当h 1=

52时,S 取得最小值54;当5

2

<h 1<32时,S 随h 1的增大而增大.

16、(2011浙江省)如图,在五边形ABCDE 中,∠BAE=120°, ∠B=∠E=90°,AB=BC ,

AE=DE ,在BC ,DE 上分别找一点M,N ,使得△AMN 的周长最小时,则∠AMN+∠ANM 的度数为( )A . 100° B .110° C . 120° D . 130°【答案】C

17. (2011湖北武汉市,12,3分)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 =BD ,点E ,F 分别在AB , AD 上,且AE =DF .连接BF 与DE 相交于点G ,连接CG 与BD 相交于点H .下列结论: ①△AED ≌△DFB ; ②S 四边形 BCDG =

4

3

CG 2;③若AF =2DF ,则BG =6GF .其中正确的结论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①③.C .只有②③. D .①②③.【答案】D

18. 2011四川重庆,10)如图,正方形ABCD 中,AB =6,点E 在边CD 上,且CD =3DE .将△ADE 沿AE 对折至△AFE ,延长EF 交边BC 于点G ,连结AG 、CF .下列结论:①△ABG ≌△AFG ;②BG =GC ;③AG ∥CF ;④S △FGC =3.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答案】C

解析 经过折叠,有△ADE ≌△AFE ,AD =AF ,∠D =∠AFE =90°,∴AB =AF ,∠B =∠AFG =90°.又∵AG =AG ,∴△ABG ≌△AFG ;设BG =FG =x ,则CG =6-x ,EG =2+x ,EC =4,由勾股定理,得(2+x )2=42+(6-x )2,解之,得x =3,所以CG =BG =3;画

FH ⊥GC 于H ,△GFH ∽△GEC ,有FH EC =GF GE =GH GC ,FH 4=35=GH 3,∴FH =125,GH =9

5.在

Rt △CFH 中,tan ∠FCG =FH CH =1253-95=2,在Rt △ABG 中,tan ∠AGB =AB

BG

=2,∴∠FCG =

∠AGB ,∴AG ∥CF ;S △FGC =12GC ·FH =12×3×125=18

5

≠3;

故结论①、②、③正确.

E

第12题图

19. (2011山东德州16)长为1,宽为a 的矩形纸片(

12

1

<

a 的值为_____________.

【答案】35或34

第一次操作

第二次操作

专题:二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2(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

y x O 二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二) 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 一、技巧提炼 1、二次函数y=ax 2 +bx+c 的图像和性质 a >0 a <0 图 象 开 口 对 称 轴 顶点坐标 最 值 当x = 时,y 有最 值是 当x = 时,y 有最 值是 增减 性 在对称轴左侧 y 随x 的增大而 y 随x 的增大而 在对称轴右侧 y 随x 的增大而 y 随x 的增大而 2、平行四边形模型探究 如图1,点A ()11,x y 、B ()22,x y 、C ()33,x y 是坐标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点D ,使得以A 、B 、C 、D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求出点D 的坐标。 A B C x y 图1 图2 如图2,过A 、B 、C 分别作BC 、AC 、AB 的平行线,则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有三个。

由已知的三点坐标可根据图形平移的坐标性质,直接写出第四个顶点的坐标。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和直线l2: 当l1∥l2时k1= k2;当l1⊥l2时k1·k2= -1 4、二次函数中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 解题思路:(1)先分类(2)再画图(3)后计算 二、精讲精练 1、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相交于A、B两点(A、B分别在原点的左右两侧),与y轴正半轴相交于C 点,且OA:OB:OC=1:3:3,△ABC的面积为6,(如图1)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点M、A、B、C为顶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在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动点P,△BCP面积最大如果存在,求出最大面积,并指出此时P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

初二数学-特殊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教师版)

特殊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及解题方法 1、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AD=24cm,AB=8cm,BC=26cm,动点P从A开始沿AD边向D 以1cm/s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边向B以3cm/s的速度运动.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外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 (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为等腰梯形? (3)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为直角梯形? 分析: (1)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时PD=CQ. (2)四边形PQCD为等腰梯形时QC-PD=2CE. (3)四边形PQCD为直角梯形时QC-PD=EC. 所有的关系式都可用含有t的方程来表示,即此题只要解三个方程即可. 解答: 解:(1)∵四边形PQCD平行为四边形 ∴PD=CQ ∴24-t=3t 解得:t=6 即当t=6时,四边形PQCD平行为四边形. (2)过D作DE⊥BC于E 则四边形ABED为矩形 ∴BE=AD=24cm ∴EC=BC-BE=2cm ∵四边形PQCD为等腰梯形 ∴QC-PD=2CE 即3t-(24-t)=4 解得:t=7(s) 即当t=7(s)时,四边形PQCD为等腰梯形. (3)由题意知:QC-PD=EC时, 四边形PQCD为直角梯形即3t-(24-t)=2

解得:t=6.5(s) 即当t=6.5(s)时,四边形PQCD为直角梯形.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判定,难易程度适中. 2、如图,△ABC中,点O为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外角平分线CF于点 F,交∠ACB内角平分线CE于E. (1)试说明EO=FO; (2)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3)若AC边上存在点O,使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猜想△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分析: (1)根据CE平分∠ACB,MN∥BC,找到相等的角,即∠OEC=∠ECB,再根据等边对等角得OE=OC,同理OC=OF,可得EO=FO. (2)利用矩形的判定解答,即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利用已知条件及正方形的性质解答. 解答: 解:(1)∵CE平分∠ACB, ∴∠ACE=∠BCE, ∵MN∥BC, ∴∠OEC=∠ECB, ∴∠OEC=∠OCE, ∴OE=OC, 同理,OC=OF, ∴OE=OF. (2)当点O运动到AC中点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 如图AO=CO,EO=FO, ∴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 ∵CE平分∠ACB, ∴∠ACE= ∠ACB, 同理,∠ACF= ∠ACG, ∴∠ECF=∠ACE+∠ACF= (∠ACB+∠ACG)= ×180°=90°, ∴四边形AECF是矩形. (3)△ABC是直角三角形 ∵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

特殊四边形动点问题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汇编

特殊四边形动点问题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一)已知,如图,点D是△ABC的边AB的中点,四边形BCED是平行四边形, (1)求证: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平行四边形ADCE是矩形? 证明:(1)因为四边形BCE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BD=CE且BD∥CE, 又因为D是△ABC的边AB的中点, 所以AD=BD,即DA=CE, 又因为CE∥BD, 所以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 (2)当△ABC为等腰三角形且AC=BC时,四边形ADCE是矩形 理由:∵AC=BC,D是△ABC的边AB的中点 ∴CD⊥AD,即∠ADC=90°, 由(1)可知,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DCE是矩形. (二)如图,已知E是?ABCD中BC边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AE交DC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ABE≌△FCE. (2)连接AC、BF,若∠AEC=2∠ABC,求证:四边形ABFC为矩形.

(三)如图,O为△ABC的边AC上一动点,过点O的直线MN∥BC,设MN分别交 ∠ACB的内、外角平分线于点E、F。 (1)求证:OE=OF (2)若CE=12,CF=5,求OC的长 (3)当点O在AC边上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证明你的结论 (4)在(3)的条件下,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为正方形,并说明你的理由。 (1)证明:∵CE平分∠ACB ∴∠ACE=∠BCE ∵MN∥BC ∴∠OEC=∠BCE, ∴∠ACE=∠OEC, ∴OE=OC, 同理:OF=OC ∴OE=OF (2)∵CE平分∠ACB ∴∠ACE=∠ACB/2 ∵CF平分∠ACD ∴∠ACF=∠ACD/2 ∴∠ECF=∠ACE+∠ACF=∠ACB/2+∠ACD/2=(∠ACB+∠ACD)/2=180/2=900 在Rt△ECF中,EF2= CE2+ CF2= 122+ 52=169 ∴EF=13 由(1)可知OE=OF ∴OC=EF/2=13/2 (3)、当O运动到AC的中点时,AECF是矩形 证明: ∵O是AC的中点 ∴AO=CO ∵OE=OF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由(2)可知∠ECF=900 ∴四边形AECF是矩形 3、△ABC为直角三角形,且∠ACB=90时,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 证明: ∵∠ACB=900,MN∥BC ∴∠AOM=∠ACB=900,

初二平行四边形的动点问题提升

平行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 1.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给出下列四个条件: ①AD ∥BC ;②AD=BC ;③OA=OC ;④OB=OD 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 点E ,F 分别是边AD ,AB 的中点,EF 交AC 于点H ,则的值为( )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90°,AB=12,BC=21,AD=16. 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射线BC 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 同时从点A 出发,在线段AD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D 运动,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 的面积是梯形ABCD 的面积的一半; (2)四边形PQCD 能为平行四边形吗?如果能,求出t 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3)四边形PQCD 能为等腰梯形吗?如果能,求出t 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答:解:(1)由已知得:AQ=t ,QD=16﹣t ,BP=2t ,PC=21﹣2t , 依题意,得 12)22116(2112)2(2 1?-+-=?+t t t t 解得; (2)能;当四边形PQDC 为平行四边形时, DQ=PC ,即16﹣t=21﹣2t 解得t=5;

特殊平行四边形:动点问题

特殊四边形:动点问题 题型一: 1.已知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 ⊥BC ,AD =2,BC =DC =5,点P 在BC 上移动,则当PA +PD 取最小值时,△APD 中边AP 上的高为( ) A 、17 17 2 B 、 17174 C 、 17 178 D 、3 2.如图4,在梯形ABCD 中,AD ∥BC ,AD =6,BC =16,E 是BC 的中点.点P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 出发,沿AD 向点D 运动;点Q 同时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C 出发,沿CB 向点B 运动.点P 停止运动时,点Q 也随之停止运动.当运动时间t = 秒时, 以点P ,Q ,E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E 是BC 的中点,AD=5,BC=12,CD=42,∠C=0 45,点P 是BC 边上一动点,设PB 长为x. (1)当x 的值为 时,以点P 、A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直角梯形. (2)当x 的值为 时,以点P 、A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3)点P 在BC 边上运动的过程中,以点P 、A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构成菱形?试说明理由. 4.在一个等腰梯形ABCD 中,AD//BC ,AB=CD ,AD=10cm ,BC=30cm ,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D 边向点D 以每秒1cm 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Q 从点C 开始沿CB 边向点B 以每秒3cm 的速度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1).t 为何值时,四边形ABQP 为平行四边形? (2).四边形ABQP 能为等腰梯形吗?如果能,求出t 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动点问题中的平行四边形

动点问题中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内容:动点问题中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要求: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动点中的相关问题 2、领会转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动点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2、几何作图的关键 二、新课 1、情境引入,探究已知三点确定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 1.1、张大伯家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池塘,如图1所示,张大伯打算把池塘在原有的基础上,把面积扩大一倍后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帮张大伯找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么?并说出你的理由! 图1 图2 1.2、小结方法:如何确定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你的依据是什么? 1.3、趁热打铁: 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1,0) , B (0,2), 则平行四边形AOBC 的顶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

1.4、变式练习: 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B(0,2),求以A、O、B、C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顶点C坐标,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如何求点的位置,你的依据是什么? 1.5、举一返三 1、如图3,在梯形ABCD中,A D∥BC ,在AD边上有一点P从点A到点D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在CB边上有一点Q从点C向点B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已知AD=8,BC=12,若P、Q同时运动,当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时,P 运动多少秒时?

2、如图4,抛物线1417 452++-=x y 与直线y =12 1+x 交于A 、 B 点,过点B 作BC ⊥x 轴,垂足为点C (3,0).动点P 在线段OC 上从原点出发以每秒一个单位的速度向C 移动,过点P 作PN ⊥x 轴,交直线AB 于点M ,交抛物线于点N . 设点P 移动的时间为t 秒,MN 的长度为l 个单位,求l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 的取值范围;设在(2)的条件下(不考虑点P 与点O ,点C 重合的情况),连接CM ,BN ,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BCMN 为平行四边形?

初二平行四边形的动点问题学案 (含答案经典)

第十一讲平行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时间:年月日刘满江老师学生姓名:一、兴趣导入 二、学前测试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2.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个条件: ①AD∥BC;②AD=BC;③OA=OC;④OB=OD

交AC于点H,则的值为() ∴= 三、方法培养: 知识要点: 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边:对边平行且相等 角:内角和为______,外角和___________,邻角______,对角__________ 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叫 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推广: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平行线段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例11.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90°,AB=12,BC=21,AD=16. 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射线BC 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 同时 从点A 出发,在线段AD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D 运动,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 的面积是梯形ABCD 的面积的一半; (2)四边形PQCD 能为平行四边形吗?如果能,求出t 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3)四边形PQCD 能为等腰梯形吗?如果能,求出t 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考点:等腰梯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直角梯形。 专题:动点型。 分析:(1)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表示线段的长度,再利用:S 梯形ABPQ =S 梯形PQDC ,列方程求解; (2)只要能满足DQ=PC 即可,由此建立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3)当四边形PQCD 为等腰梯形时,作PE ⊥BC ,DF ⊥BC ,垂足为E 、F ,需要满足QE=CF , 由此建立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解答:解:(1)由已知得:AQ=t ,QD=16﹣t ,BP=2t ,PC=21﹣2t , 依题意,得 12)22116(21 12)2(2 1?-+-=?+t t t t 解得 ; (2)能;当四边形PQDC 为平行四边形时, DQ=PC ,即16﹣t=21﹣2t 解得t=5; (3)不能 作QE ⊥BC ,DF ⊥BC ,垂足为E 、F , 当四边形PQCD 为等腰梯形时,PE=CF , 即t ﹣2t=21﹣16 解得t=﹣5,不合实际. 点评:本题考查了梯形计算面积的方法,根据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的性质列方程求解的问题. 变式练习: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90°,AB=12,BC=21,AD=16.动点P 从点 B 出发,沿射线B C 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 同时从点A 出发,在线段A D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D 运动,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设△DPQ 的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PCDQ 是平行四边形? (3)分别求出当t 为何值时,①PD=PQ ,②DQ=PQ . 考点:直角梯形;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答:(1)解: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90°,BC=21,AB=12,AD=16, 依题意AQ=t ,BP=2t ,则DQ=16﹣t ,PC=21﹣2t , 过点P 作PE ⊥AD 于E , 则四边形ADPE 是矩形,PE=AB=12, ∴S △DPQ =DQ ?AB=(16﹣t )×12=﹣6t+96. (2)当四边形PCDQ 是平行四边形时,PC=DQ ,

动点问题(四边形动点专题)

动态几何问题--------动点问题(四边形动点专题) 【动态几何问题的特点】 动态几何是以几何知识和几何图形为背景,渗透运动变化观点的一类试题;用运动的观点研究几何图形中图形的位置、角与角、线段与线段之间的位置及大小关系。 几何图形按一定的条件进行运动,有的几何量是随之而有规律地变化的,形成了轨迹和极值;而有的量是始终保持不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定值。动态几何就是研究在几何图形的运动中,伴随着出现一定的图形位置、数量关系的“变”与“不变”性;动态几何问题常常集几何、代数知识于一体,数形结合,有较强的综合性,题目灵活、多变,动中有静,动静结合,能够在运动变化中发展空间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近几年中命题的热点。 【动态几何问题的解决方法】 解决动态几何题,通过观察,对几何图形运动变化规律的探索,发现其中的“变量”和“定量”。动中求静,即在运动变化中探索问题中的不变性;动静互化,抓住“静”的瞬间,使一般情形转化为特殊问题,从而找到“动与静”的关系;这需要有极敏锐的观察力和多种情况的分析能力,加以想象、结合推理,得出结论。解决这类问题,要善于探索图形的运动特点和规律,抓住变化中图形的性质与特征,化动为静,以静制动。解决运动型试题需要用运动与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研究图形,把握图形运动与变化的全过程,抓住其中的等量关系和变量关系,并特别关注一些不变量和不变关系或特殊关系. 【动态几何问题的分类】 动态几何问题是以几何图形为背景的,几何图形有直线型和曲线型两种,那么动态几何也有直线型的和曲线型的两类,即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中的动态几何问题,也有圆中的动态问题。有点动、线动、面动,就其运动形式而言,有平移、旋转、翻折、滚动等。根据其运动的特点,又可分为: (1)动点类(点在线段或弧线上运动)也包括一个动点或两个动点; (2)动直线类; (3)动图形问题。 【典型例题】 例1.如图,在梯形ABCD 中,3545 AD BC AD DC AB B ====?∥,,,.动 点M从B点出发沿线段BC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动点N同时从C点出发沿线段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D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求BC的长; (2)当MN AB ∥时,求t的值; (3)试探究:t为何值时,MNC △ C

动点问题与特殊平行四边形(1)

例一: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是坐标原点,抛物线y=?x2+bx+c(c>0)的顶点为D,与y轴的交点为C,过点C作CA∥x轴交抛物线于点A,在AC延长线上取点B,使BC=AC,连接OA,OB,BD和AD. (1)若点A的坐标是(?4,4). ①求b,c的值; ②试判断四边形AOB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是否存在这样的点A,使得四边形AOBD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A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二:如图,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经过点A(?2,0),点B(4,0),点D(2,4),与y轴交于点C,

作直线BC,连接AC,CD.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E是抛物线上的点,求满足∠ECD=∠ACO的点E的坐标; (3)点M在y轴上且位于点C上方,点N在直线BC上,点P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若以点C,M,N,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求菱形的边长。 例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ax?3a(a<0)与x轴交于A,B

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经过点A的直线l:y=kx+b与y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CD=4AC. (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b用含a的式子表示); (2)点E是直线l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若△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5 4 ,求a的 值; (3)设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在抛物线上,以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矩形?若能,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例四:如图,Rt△OAB的直角边OA在x轴上,顶点B的坐标为(6,8),直线CD交AB于

二次函数中动点问题——平行四边形(练习)

2018年04月28日187****6232的初中数学组卷 一.解答题(共5小题) 1.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1,0),点B(3,0)和点C(0,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顶点E的坐标; (2)点C是否在以BE为直径的圆上?请说明理由; (3)点Q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点R是抛物线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Q、R,使以Q、R、C、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R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过点A(﹣3,0),B(﹣2,3),C(0,3),其顶点为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点M(1,m),当MB+MD的值最小时,求m的值; (3)若P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PC的面积的最大值;(4)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C相交于点N,E为直线AC上任意一点,过点E 作EF∥ND交抛物线于点F,以N,D,E,F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点E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A,C两点,其中点C的横坐标为2. (1)求A,B两点的坐标及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 (2)P是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P与A,C不重合),过P点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E,求△ACE面积的最大值; (3)若直线PE为抛物线的对称轴,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D,直线AC与y轴交于点Q,点M为直线PE上一动点,则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四边形DMNQ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及点M,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点H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F,使A、C、F、H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F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3x﹣3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y=x2+bx+c经过A,C两点,且与x轴交于另一点B(点B在点A右侧).

四边形动点问题(初二用平行四边形和面积问题总结)

四边形动点问题(初二用平行四边形和面积问题总结)

2015-2016学年度???学校3月月考卷 1.如图,矩形AEHC是由三个全等矩形拼成的,AH与BE、BF、DF、DG、CG分别交于点P、Q、K、M、N,设△BPQ, △DKM, △CNH 的面积依 次为S 1,S 2 ,S 3 .若S 1 +S 3 =20,则S 2 的值为 ( ). A.6 B. 8 C. 10 D. 12 2.如右图所示,ABCD是一个正方形,其中几块阴影部分的面积如图所示,则四边形BMQN 的面积为。

3.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BCD=Rt∠,AB=AD=10cm,BC=8cm.点P从点A 出发,以每秒3cm的速度沿折线ABCD方向运动,点Q从点D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线段DC方向向点C运动.已知动点P、Q同时发,当点Q运动到点C时,P、Q运动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 (1)求CD的长; (2)当四边形PBQD为平行四边形时,求四边形PBQD的周长; (3)在点P、点Q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BPQ的面积为20cm2?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图,△AEF中,∠EAF=45°,AG⊥EF于点G,现将△AEG沿AE折叠得到△AEB,将△AFG沿AF折叠得到△AFD,延长BE和DF相交于点C.

H G N M F E D C B A (1)求证: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2)连接BD 分别交AE 、AF 于点M 、N ,将△ABM 绕点A 逆时针旋转,使AB 与AD 重合,得到△ADH ,试判断线段MN 、ND 、DH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EG=4,GF=6,BM=32,求AG 、MN 的长. 5.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在直线MN 上,点O 是对角线AC 、BD 的交点,过点O 作OE ⊥MN 于点E ,过点B 作BF ⊥MN 于点F . (1)如图1,当O 、B 两点均在直线MN 上方时,易证:AF+BF=2OE (不需证明) (2)当正方形ABC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至图2、图3的位置时,线段AF 、BF 、OE 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 并选择一种

平行四边形的动点问题(尖)

平行四边形的动点问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3,0),(0,6),动点P从点O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C从点B 出发,沿射线BO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以CP,CO为邻边构造□PCOD.在线段OP延长线上一动点E,且满足PE=AO. (1)当点C在线段OB上运动时,求证:四边形ADEC为平行四边形; (2)当点P运动的时间为3 2 秒时,求此时四边形ADEC的周长是多少?

2.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OA=5cm ,E 、F 为直线BD 上的两个动点(点E 、F 始终在?ABCD 的外面),且DE=12OD ,BF=1 2 OB ,连接AE 、 CE 、CF 、AF . (1)求证:四边形AFCE 为平行四边形. (2)若DE=13OD ,BF=1 3 OB ,上述结论还成立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若CA 平分∠BCD ,∠AEC=60°,求四边形AECF 的周长. 3.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若E 、F 是AC 上两动点,E 、F 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以2cm/s 的相同的速度向C 、A 运动 (1)四边形DEBF 是平行四边形吗?说明你的理由. (2)若BD=10cm ,AC=18cm ,当运动时间t 为多少时,以D 、E 、B 、F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矩形.

4.如图,M、N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BD上两点. (1)若BM=MN=DN,求证:四边形AMCN为平行四边形; (2)若M、N为对角线BD上的动点(均可与端点重合),设BD=12cm,点M 由点B向点D匀速运动,速度为2(cm/s),同时点N由点D向点B匀速运动,速度为a(cm/s),运动时间为t(s).若要使四边形AMCN为平行四边形,求a 的值及t的取值范围. 5.如图,在?ABCD中,AB=2,BC=4,∠ABC=60°,E,F分别是BC,AD上的两点,且BE=DF,连AE,BF,DE,CF分别交于点G,H. (1)求证:四边形GEHF是平行四边形. (2)若E,F分别是BC,AD上的两个动点,设BE=DF=x,试推断当x等于多少时,四边形GEHF是矩形.

四边形中动点问题的解题策略

四边形中动点问题的解题策略 动点问题集代数、几何知识于一体,有较强的综合性,题型灵活多变,解题方法渗透了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本文以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为例,谈谈此类问题的解题策略,供读者参考. 策略一动中寻静 在“静”中探求“动”的一般规律,获得图形在运动过程中具有的某种性质,从而抓住变化中的不变因素. 例1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AP、BP的中点,当点P在线段CD上从点C向点D移动时,线段EF的长度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当点P在CD上运动时,线段E F始终为△ABP的中位线,所以,总有EF=1 AB,因此线段EF的长度不变. 2 例2 如图2,在Rt△ABC中,∠B=90°,AB=3,BC=4,点D是BC上一动点,以AC为对角线的所有≌ABCD中,DE最小的值为( ) (A)2 (B)3 (C)4 (D)5

分析当点D在BC上运动时,在□ABCD中总有DE=2OD.易知,OD取最小值时 OD上BC,且此时OD=1 2 AB,这样,DE最小值=2· 1 2 AB=AB=3. 注例1中抓住不变量EF=1 2 AB,例2中抓住不变量DE=2OD.这些等量关系不 随动点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策略二化动为静 “静”只是“动”的瞬间,化动为静就是抓住动的瞬间,将一般转化为特殊,从而找到动与静的关系. 例3 如图3,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点M在DC上,且DM=2,点N在线段AC上运动,求DN+MN 的最小值. 分析结合正方形的性质和轴对称相关知识,不难找到DN+MN取最小值时点N的位置,如图4.此时,DN+MN=BN+MN=BM. 在Rt△BM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BD= 10 = ∴(DN+MN)最小值=BM=10. 注处理好动态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不能被动点所迷惑,要通过猜想与证明,确定满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 第18章 平行四边形——动点问题(尖子生必练)(无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第18章平行四边形——动点问题 1、如图,在边长为4的菱形 ABCD 中,BD=4,E 、F 分别是AD 、CD 上的动点(包含端点),且AE+CF=4,连接BE 、EF 、FB . (1)试探究BE 与BF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求EF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2、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B=90°,AD=24cm ,AB=8cm ,BC=26cm ,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D 边,以1cm/秒的速度向点D 运动;动点Q 从点C 开始,沿CB 边,以3cm/秒的速度向B 点运动。 已知P 、Q 两点分别从A 、C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假设运动时间为t 秒,问: (1)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 是平行四边形? (2)在某个时刻,四边形PQCD 可能是菱形吗?为什么? , 3、如右图,在矩形ABCD 中,AB=20cm ,BC=4cm ,点P 从 A 开始沿折线A — B — C — D 以4cm/s 的速度运动,点Q 从C 开始沿CD 边1cm/s 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 、Q 分别从A 、C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点D 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t 为何值时,四边形APQD 也为矩形? A B C D P Q

A M O F N E B C D 4、如图所示,△ABC 中,点O 是AC 边上的一个动点,过O 作直线MN//BC ,设MN 交∠BCA 的平分线于点E ,交∠BCA 的外角平分线于F 。 (1)求证:EO FO =; (2)当点O 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 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5、(1)如图1,纸片□ABCD 中,AD =5,S □ABCD =15,过点A 作AE ⊥BC ,垂足为E ,沿AE 剪下△ABE ,将它平移至△DCE '的位置,拼成四边形AEE 'D ,则四边形AEE 'D 的形状为( ) A .平行四边形 B .菱形 C .矩形 D .正方形 (2)如图2,在(1)中的四边形纸片AEE 'D 中,在EE '上取一点F ,使EF =4,剪下△AEF ,剪下△AEF ,将它平移至△DE 'F '的位置,拼成四边形AFF 'D . ①求证:四边形AFF 'D 是菱形;②求四边形AFF 'D 的两条对角线的长。 C B A E E'D E E' F F'D A 图1 图2 6、在正方形ABCD 中,过点A 引射线AH ,交边CD 于点H (点H 与点D 不重合).通过翻折,使点B 落在射线AH 上的点G 处,折痕AE 交BC 于E ,延长EG 交CD 于F . (1)如图①,当点H 与点C 重合时,可得FG FD .(大小关系) (2)如图②,当点H 为边CD 上任意一点时,猜想FG 与F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在图②中,当AB=8,BE=3时,利用探究的结论,求CF 的长。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动点问题练习.doc

中考数学动点专题 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 , 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 类开放性题目 .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 , 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 关键 : 动中求静 . 数学思想:分类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注重 对几何图形运动变化能力的考查 从变换的角度和运动变化来研究三角形、四边形、函数图像等图形,通过“对称、动点的运动”等研究手段和方法,来探索与发现图形性质及图形变化,在解题过程中渗透空间观念和合情推理。 选择基本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图形在动点的运动过程中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需要理解图形在不同位置的 情况,才能做好计算推理的过程。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性质是解决数学“动点”探究题的基本思路 , 这也是动态几何数学问题中最核心的数学本质。 二期课改后数学卷中的数学压轴性题正逐步转向数形结合、动态几何、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方向发展.这些压轴题题型繁多、题意创新,目的是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 包括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从数学思想的层面上讲:( 1)运动观点;(2)方程思想;(3)数形结合思想;(4)分类思想;(5)转化思想等. 1、已知:等边三角形 ABC 的边长为 4 厘米,长为 1 厘米的线段 MN 在△ ABC 的边 AB 上沿 AB 方向以 1 厘米 / 秒的速度向 B 点运动(运动开始时,点 M 与点 A 重合,点 N 到达点 B 时运动终止), 过点 M 、N 分别作 AB 边的垂线,与△ ABC 的其它边交于P、Q两点,线段 MN 运动的时间为 t 秒. (1)、线段 MN 在运动的过程中, t 为何值时,四边形MNQP恰为矩形并求出该矩形的面积; (2 )线段 MN 在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MNQP 的面积为S,运动的时间为t.求四边形 MNQP 的面 积 S 随运动时间 t 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 C Q P A M N B 2.梯形 ABCD中, AD∥BC,∠ B=90°, AD=24cm, AB=8cm,BC=26cm,动点 P 从点 A 开始,沿AD边,以 1 厘米 / 秒的速度向点 D运动;动点 Q从点 C开始,沿 CB边,以 3 厘米 / 秒的速度向 B 点运动。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专训2 利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巧解动点问题(含答案)

专训2利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巧解动点问题 名师点金:利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解动点问题,一般将动点看成特殊点解决问题,再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将特殊点转化为一般点(动点)来解答. 平行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 1.如图,在?ABCD中,E,F两点在对角线BD上运动(E,F不重合),且保持BE=DF,连接AE,CF.请你猜想AE与C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第1题) 菱形中的动点问题 2.如图,在菱形ABCD中,∠B=60°,动点E在边BC上,动点F在边CD上. (1)如图①,若E是BC的中点,∠AEF=60°,求证:BE=DF; (2)如图②,若∠EAF=60°,求证:△AEF是等边三角形. (第2题)

矩形中的动点问题 3.在矩形ABCD中,AB=4 cm,BC=8 cm,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D,BC于点E,F,垂足为O. (1)如图①,连接AF,CE.试说明四边形AFCE为菱形,并求AF的长. (2)如图②,动点P,Q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沿△AFB和△CDE各边匀速运动一周,即点P自A→F→B→A停止,点Q自C→D→E→C停止.在运动过程中,已知点P 的速度为5 cm/s,点Q的速度为4 cm/s,运动时间为t s,当以A,C,P,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的值. (第3题) 正方形中的动点问题 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 cm,E,F,G,H分别是AB,BC,CD,DA上的动点,且AE=BF=CG=DH. (1)求证: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 (2)判断直线EG是否经过一个定点,并说明理由. (第4题)

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四边形动点问题期末复习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四边形动点问题期末复习及答案 1、如图,E 是正方形ABCD 对角线AC 上一点,EF ⊥AB ,EG ⊥BC ,F 、G 是垂足,若正方形ABCD 周长为a ,则EF +EG 等于 。 2、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一点,将△ABP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能与△CBP′重合,若PB=3,则PP′= 3、在Rt △ABC 中 ∠C=90° AC=3 BC=4 P 为AB 上任意一点 过点P 分别作PE ⊥AC 于E PE ⊥BC 于点F 线段EF 的最小值是 4、如图,菱形ABCD 中,AB=4,∠BAD =60°,E 是AB 的中点,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则PE+PB 的最小值是 。 5、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12,ABE △是等边三角形,点E 在正方形ABCD 内,在对角线AC 上有一点P ,使PD PE 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C A B P F E E D C A P A D E P B C

6、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正方形AEFG的边长为1cm.如果正方形AEFG绕点A旋转,那么C、F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为cm. 7、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C=12,BD=16,E为AD的中点,点P在BD上移动,若△POE为等腰三角形,则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个. 8、已知:如图,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为矩形,A(10,0),C(0,4),点D是OA的中点,点P 在BC上运动,当△ODP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则P点的坐标为。 9、如图,在边长为10的菱形ABCD中,对角线BD=16.点E是AB的中点,P、Q是BD上的动点,且始终保持PQ=2.则四边形AEPQ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

动点问题中的平行四边形.doc

动点问题中的平行四边形

动点问题中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内容:动点问题中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要求: 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动点中的相关问题 2、领会转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动点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2、几何作图的关键 二、新课 1、情境引入,探究已知三点确定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 1.1、张大伯家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池塘,如图 1 所示,张大伯打算把池塘在 原有的基础上,把面积扩大一倍后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帮张大伯找到这 个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么?并说出你的理由! B B y C A O A x 图1图2 1.2、小结方法:如何确定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你的依据是什么? 1.3、趁热打铁: 如图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1,0) , B( 0, 2),则 平行四边形 AOBC 的顶点 C 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____

1.4、变式练习: 如图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B(0,2),求以 A、O、 B、 C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顶点 C 坐标,则点 C 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如何求点的位置,你的依据是什么? 1.5、举一返三 1、如图 3,在梯形 ABCD 中, AD∥BC, 在 AD边上有一点 P 从点 A 到点 D运动, 速度为每秒 1 个单位,在 CB边上有一点 Q从点 C 向点 B 运动,速度为每秒 2 个 单位,已知 AD=8,BC=12,若 P、Q 同时运动,当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时, P 运动多少秒时 ? A D C B 图 3

八年级下册四边形动点问题和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四边形动点问题专题 1、如图,E 是正方形ABCD 对角线AC 上一点,EF ⊥AB ,EG ⊥BC ,F 、G 是垂足,若正方形ABCD 周长为a ,则EF +EG 等于 。 2、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一点,将△ABP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能与△CBP′重合,若PB=3,则PP′= 3、在Rt △ABC 中 ∠C=90° AC=3 BC=4 P 为AB 上任意一点 过点P 分别作PE ⊥AC 于E PE ⊥BC 于点F 线段EF 的最小值是 4、如图,菱形ABCD 中,AB=4,∠BAD =60°,E 是AB 的中点,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则PE+PB 的最小值是 。 5、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12,ABE △是等边三角形,点E 在正方形ABCD ,在对角线AC 上有一点P ,使PD PE 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6、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cm ,正方形AEFG 的边长为1cm .如果正方形AEFG 绕点A 旋转,那么C 、F 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cm . C A B P F E E D C B A P A D E P B C

7、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C=12,BD=16,E为AD的中点,点P在BD 上移动,若△POE为等腰三角形,则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个. 8、已知:如图,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为矩形,A(10,0),C(0,4),点D是OA的中点,点P 在BC上运动,当△ODP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则P点的坐标为。 9、如图,在边长为10的菱形ABCD中,对角线BD=16.点E是AB的中点,P、Q是BD上的动点,且始终保持PQ=2.则四边形AEPQ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 10、如图所示,在△ABC中,分别以AB.AC.BC为边在BC的同侧作等边△ABD,等边△ACE.等边△BCF. (1)求证:四边形DAEF是平行四边形; (2)探究下列问题:(只填满足的条件图所示,在△ABC中,分别以AB.AC.BC为边在BC的同侧作等边△ABD,等边△ACE.等边△BCF.,不需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