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第二章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从我国长期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中可以看出,人为的因素造成交通事故占到99%左右,驾驶员是道路交通安全的维护者,对是否造成交通事故起着关键作用。

2.1 驾驶员的直接原因

事故发生的前一瞬间内,驾驶员所做的行为使得增加了发生事故的风险就是直接原因。在驾驶员因素而发生交通事故中,直接原因有很大的份戏。

2.1.1 超速行驶

驾驶员在驾驶车过程中大脑活动的过程:发现外界刺激信息---注意---大脑接受---分析---判断。注意、分析、判断三者属于思维范畴,是每个驾驶员从接受外界刺激信息进行心理活动的必然程序和规律。驾驶员接收信息是为分析判断提供材料,驾驶员的动作措施则是分析判断的结果。在超速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注意力和判断机能降低,接收外界信息减弱,随之而来的分析、判断、动作就容易产生失误,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2.1.2 酒后驾驶

酒精对人体作用很大的,特别是对驾驶的人危害更严重。当驾驶人员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8mg/10ml时发生交通事故是血液不含酒精的2.5倍。酒精会造成注意力下降、思维能力下降、情绪不稳定,对外界的判断准确性降低、理性降低、处理信息的能力降低,动作和思维不协调一致。所以酒后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2.1.3 差错行驶

人的差错的狭义含义是指在执行特定任务时发生失误(或做了禁止的动作)而导致预定操作中断或引起财产损坏和人员伤亡。其广义含义,人的差错定义如下:引起未预料到的后果的人类行为以及超过某一容许范围内的人类行为集合的一部分。人的差错对系统的影响随不同的系统而不同,造成的后果也是不一样。对于道路交通系统中,人的差错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将付出血和生命的代价。

【1】

驾驶员由于在行车时受到各方面(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使接受有效信息的能力下降,导致在行车过程中或者没有感知到信息、或者感知到错误的信息、或者没有感知到所有的信息、或者过多感知信息。进而在做出

判断的决策过程中,由于受驾驶员的认识能力、知识水平和驾驶经验等的不足而使自己的动机与实际不相符,因而出现判断决策失误,引起交通事故。

2.2 驾驶员间接因素的分析

在交通事故中,影响驾驶员在完成安全驾驶而需要信息的条件或状态就是交通事故的间接原因。间接原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

2.2.1 疲劳驾驶

疲劳驾驶是指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出现腰酸背痛,眼睛模糊,手指和身体不灵活,反应迟钝、判断不准等驾驶能力低落的现象。

从理论上讲,驾驶的速度和强度、驾驶时间、睡眠、体质、驾驶技术、驾驶环境、营养条件等都对疲劳具有直接的原因。从生理上看来,驾驶员为了更好的处理行车过程中所遇到各种复杂情况,驾驶员的眼睛和神经在长时间内一直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尤其在高车速的情况,眼睛的负担很大,这样连续工作一长,人的感觉机能弱化,听觉和视觉敏锐变低,严重时还会引起错觉。随着疲劳的延长,复杂刺激的选择反应与时增长,动作准确性下降,从而引发不安全行为。

2.2.2 反应时间

在驾驶员行车过程中实际感觉到信息和其采取躲避行动的一瞬间的所需时间称为驾驶员反应时间。驾驶员在完成这个动作中做了两个过程:一、驾驶员视觉或者触觉接受到信息并判断信息所需要的时间。二、驾驶员换脚到踏板,手转动方向盘等使制动器开始生效的时间。所以在行车有险情突发时,驾驶员首先要通过大脑思考对突发有险情况在有限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而再做出正确反应。当然这个过程中是相当短暂的,一些人体工程研究者认为对于一般人,当预先接收到大脑中某一信息发生,集中注意力于这一信息时,反应时间约2秒。可是,在行车过程中往往事先并不知道什么时间会发生情况,从反应时间的表现过

程来看,从驾驶员发现情况,至右脚从加速到踏板,所需时间包括反应情况在内的反应时间大大延长,这样就会由于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2.2.3 驾驶员的素质

驾驶员有的素质低,还有一些个体联户、租赁承包的在用车辆安全运行状况比较差,制约当前的交通安全管理。据统计发生交通事故的驾驶员中,相当一部分存在着刚拿到驾驶证、驾驶技术不熟练,高速路上行车经验不足,在一定程度

上难以适应社会的复杂交通环境;而且还存在着法制观念薄弱,缺少驾驶员应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驾驶作风;在道路的行使过程中,为了取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超载等短期行为和冒险行为相当严重;在一些紧急情况下驾驶员为了赶程,有时候会盲目地违章超车、超速,危险会车,越线行使,疲劳驾车和车辆带病行使等等。这些因素常常发展成为交通事故。

2.3 周围因素的影响

在高速公路上行车尽管很少有人从路面穿过,但还是有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是指道路范围内为车辆安全行驶提供服务的设施。它包括照明设施、交通标志、路边防护设施、路标线与标记、视线读导标、服务设施等,这些设施对车辆安全行驶起着直接的安全防护和引导作用。调查表明,安装路灯后英、美、瑞等国高速路的事故率下降 40%一60%,一般公路下降 30 %一70%,城市安装照明设施后则下降 20%一50 %,这说明道路照明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2.3.1 行人分析

要保障高速交通安全,光让司机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须要行人的密切配合。因为道路交通事故大量的受害者与横穿马路的行人和不遵守交通管理的行人有直接的关系。其主要原因是交通安全法规意识淡薄,人们有着省能心理、省时心理和侥幸心理严重。行人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3.2 其他的影响

在当前交通管理制度不完善情况下,监控的力度不够等原因很容易使驾驶员产生侥幸心理,忽视交通安全法规,违章行使,强行驾车等现象严重。现在的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使驾驶员在行车的过程中心情变化不定和为了经济利益

不顾安全的现象特别严重。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使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涣散、情绪不稳定等情况严重地制约了驾驶员的反应能力和获取正确信息、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另外车内的温度、湿度、座椅的舒适程度等小的环境。这些影响因素的负面影响常常使驾驶员获取正确信息和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下降,造成事故隐患,当遇到激发事件的刺激就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

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道路因素也是个影响比较大的因素。在天气影响道路的湿度、滑度等以及道路的设计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3.1 道路线性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3.1.1 直线的道路

直线道路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距离最短的特点。在很多情况下会采用直线的设计方式。但直线的过短或者过长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驾驶员的视觉,从而产生视觉疲劳,就会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浅谈交通安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浅谈交通安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一、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 二、造成城市道路拥堵,事故频发的原因 1、驾驶员素质良莠不齐,安全隐患多 2、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违章现象比较严重, 3、道路交通设施不完善 4、交警队伍力量薄弱,难以适应交通快速发展的需求 5、经费、装备和科技投入不够,科学管理手段落后 三、改善交通安全的现状,消除道路交通事故隐患的对策 1、提高驾驶员的素质 2、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 3、完善道路交通设施的配置,不断改善道路条件 4、加强交警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管理力量,提高政府整体管 理交通水平 5、加大投入,改善装备,提高科技监控能力

浅谈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内容提要: 观我国道路交通的现状,近两年来,虽然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交通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笔者就严峻的交通事故形势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措施。 关键词:人、车辆、驾驶员、交通事故、道路安全 一、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汽车数量持续增长,交通事故也急剧增加。据相关是数据统计,交通事故与死亡人数稳居世界第一。就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与2006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51572起,下降13.6%;死亡人数减少7806人,下降8.7%;受伤人数减少50697人,下降11.8%;直接财产损失减少3.0亿元,下降19.5%。其中,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交通事故1472起,造成5781人死亡。与2006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221起,下降13.2%%;死亡人数减少1007人,下降15.2%%。发生一次死亡五人以上交通事故266起,造成1756人死亡。与2006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60起,下降18.4%%;死亡人数减少488人,下降21.7%。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26起,造成389人死亡。与2006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2起,下降31.6%%;死亡人数减少169人,下降30.2%%。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为5.1,同比减少1.1。2008年1至9月份,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95319起,造成50682人死亡、229484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7.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0.1%、12.7%、21.2%和14.5%。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3起,同比持平。奥运会期间(8月8日至8月24日)和残奥会期间(9月6日至9月17日)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8%和2.6%。近两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交通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二、造成城市道路拥堵,事故频发的原因

人为因素对安全系统地影响及控制

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及控制 船舶营运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船公司的经济效益,更关系到船员、船舶、货物、港口的安全和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海洋环境的保护。随着船舶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船舶正向大型化、高速化和高度复杂化发展,最终将向安全、环保、尖端技术型方向发展。船舶动力装置也逐步向热能、原子能应用方面转化,轮机管理已由人工操作向机舱集控和驾驶遥控管理过渡,大型船舶和新型船舶进入了自动化无人机舱管理模式的高级阶段。现代科学技术的全面介入,给航运业带来效率和收益,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但由于船上设备和系统构造功能全面而精化,科技含量和自动化程度极高,对航海相关人员在理论知识、技术应用、操作控制和维护管理等方面提出高标准、高要求。同时高科技产品的不可靠性以及内在难以发现的不足和隐患,常导致设备突发性故障、损坏和系统运作的混乱,给船舶航行安全带来一定的危害。为此,只有通过船员在操作时及时发现设备和系统的不正常情况,经过分析和探讨,熟悉其性能、掌握隐患点,并进行有效调整,然后采取应变措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因素和直接作用。 1 海上安全人为因素研究的状况 IMO在1997年11月27日第20次大会上,通过了A850(20)决议《国际海事组织有关人为因素的范畴、原则和目标》,及附录《人为因素的作用、原则和目标》.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成立了人为因素工作组(WPHE),旨在基于船舶检验研究如何应用人类工程学原理减少潜在人为因素的原则,制定出一系列规则、指南,指导各船级社制定本社的检验规则和从事检验工作,以保证船舶及人命安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1.1 关于人的生理、心理特征研究 日本山冈正美通过对具有不同经验的航海人员的适任效果的对比,分析得出了在海难事故的人为失误中,由于人的经验、海上工作经历的长短以及人的生理条件的不同可能造成的失误大小也不同的结论.伦敦理工学院的R.G.Curtis利用模拟实验对海员操船所需的反应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在不同的生理条件制约下,从对方船舶改变运动状态到本船采取决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J.Hagart和C.M.Cramshaw利用卡特尔16因素个性测试法和模拟操船的方法对船员个性与操船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统计研究,探讨了个性外向者与内向者操船行为的不同.根据四类距离(最近通过距离、最近决策距离、平均通过距离、平均决策距离)与外向性的相关系数和标准差相关系数证明,个性外向者通常比内向者较晚采取行动且采取行动时具有多变性.李建明在疲劳对船员行为的影响一文中,以全球海事统计为依据,对海事发生率居高不下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得出,在人为因素起主要作用的海事中,疲劳因素可能高达75%左右的结论,并提出,建立合理的工作时间制度尤为重要.澳大利亚海上安全机关1997年发表了由A.W.Parker博士等人对该国船员的调查报告.该报告将船员的自然状况、身体条件、工作压力和疲劳状况以及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造成的行为都列入潜在的危险因素.尽管报告中没有统计由于这些因素造成的船舶事故,但鲜明地阐述了这些因素在造船和船舶运行管理中必须加以考虑. 1.2 关于船员行为可靠性的研究 日本杉畸昭生等人利用问卷调查和实况调查的方法,运用可靠性理论对船员望行为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不同会遇状态下船员望的可靠性指标.原洁、翁长一彦分别对船员避让操船行为可靠性和各种视认方法进行了研究,最终提出了各种情况下如何正确采取行动的建议.李少军在海事预防中人的因素的作用一文中,对如何减少人为失误,以预防海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人为失误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定性分析,提出了利用人为差错率对人的动作可靠性进行定量预测的模型. 1.3 关于人员选拔与人为因素关系的研究 许多文章定性地分析了在人员选拔和人事安排时考虑船员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尤其是性

道路交通的风险分析与控制

道路交通的风险分析与控制 本文对道路交通系统(人、车、路)进行了风险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降低道路交通风险的技术管理措施。 道路交通伤害是一个重要但又被忽视的公共安全问题,必须协调各部门共同努力开展持续有效的预防工作。在人们每天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中,道路交通伤害是最复杂也是最危险的。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伤害,受伤者多达5000万人。因此,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是安全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而又艰巨的工作。 1道路交通系统 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由人、车、路构成的动态系统。系统中,驾驶员从道路交通环境中获取信息,这种信息综合到驾驶员的大脑中,经判断形成动作指令、动作指令通过驾驶虱的操作行为,使汽车在道路上产生相应的运动,运动后汽车的运行状态和道路环境的变化又作为新的信息反馈给驾驶员,如此循环反复,完成了整个行驶过程。因此,人(机动车驾驶人员、非机动车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车(机动车、非机动车)、路(含整个道路环境)被称为道路交通系统的三要素。因此,必须采用系统的观点,综合考虑,协调好人、车、路三者之间的相互

关系,从而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2道路交通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2.1人的不安全因素 驾驶人员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超速行驶等。行人、乘车人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违章穿行行车道、违章拦车扒车、违章跳车、违章跨越隔离栏等。 2.2车辆的不安全因素 车辆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车辆超载、制动失效、制动不良、转向失效、灯光失效等。 2.3路的不安全因素 路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非法占用挖掘道路、视距不够、路拱不符、超高不符、路面光滑、路面损坏、路肩松软、急弯陡坡等。 3道路交通安全的控制措施

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五大因素

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五大因素 影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是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加剧。2002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近2141万辆,是1986的5.9倍。全国有机动车驾驶员9147万人,是1986年的9.1倍。全国公路客运量高达146.6亿人次、公路货运量高达110.6亿吨,分别是1986年的2.7倍和1.8倍。2002年,全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约为8平方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25平方米的水平。36个大城市百辆车停车位不足20%,城市中心区停车困难。随着客、货运量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道路建设和安全管理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形势发展,这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风险几率增加,道路拥挤堵塞明显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公路质量低,通行条件差。城市道路瓶颈路、断头路、畸形交叉口多。不少城市热衷于修主干道,不注重次干道、支路的建设,道路密度低,交通流过于集中,主、次干道、支路比例严重失调,特别是在主、次干道过渡或衔接路口、路段通行能力低。由于历史原因,相当多的公路修建的等级低、质量差,86%的公路为3级以下公路和等外公路,一些公路线型设计存在严重缺陷,形成急弯、连续的弯路、陡坡或连续长坡、宽路窄桥,而且缺少标志、标线和安全防护设施。

三是道路交通工具总体构成不合理,安全性能差。到2002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亿辆,其中汽车2141万辆,仅占26.85%,大部分为摩托车、农用运输车、拖拉机等安全性低的车辆。货运车辆“大吨小标”、超长超宽、超大吨位,以及大量拼、组装的摩托车,低质量的农用运输车和简易机动车等问题非常突出。人车混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交通方式直接影响了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 四是违反交通法规现象十分普遍,交通秩序不好。国民的整体交通法律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不高,道路通行秩序差。2002年,全国共处理交通违法2.59亿人次,处罚1.97亿人次。违法通行、交通秩序混乱是影响通行效率、造成交通拥堵,危害交通安全、导致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 五是管理道路交通的整体水平不高。目前我国道路建设、交通组织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建设中设计标准低、功能不足、设施不全、通行能力低。交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公共交通发展滞后。现有道路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管理水平偏低,科技含量少。

道路运输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

汽运公司道路运输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汽运公司车辆运输进行风险识别、分级和管控。 二、编制依据 参照相关地区《道路运输行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体系工作方案》及其他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相关政策等要求。 三、术语和定义 1、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2、风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辨识风险因素存在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3、风险分级 根据风险的大小将风险分成四级,风险分级原则如下: A级: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B级:橙色风险\高度危险,必须立即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的风险。 C级:黄色风险\中度危险,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风险。 D级:蓝色风险\轻度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的风险,但仍需进行监控,防止风险升级。 四、指南使用 汽运公司在开展风险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

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风险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工作的单位,可以将辨识工作与《指南》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指南》中的内容融入到单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1、现场对比 汽运公司统一部署,组织各岗位人员,一一对照各自岗位的实际情况,包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环节/部位”所有的设施设备、操作行为、作业环境等现状,确定: (1)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存在《指南》描述的各个“风险因素”,或者是否有相近的情况; (2)讨论实际情况与《指南》内容的不同点,确定更多相似和相关的“风险因素”状况; (3)结合本单位特点,讨论《指南》中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是否可行。 2、现场应用与实施 依据《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中主要防范措施,逐一确认落实,并评估其效果。将其中难以短期内解决的问题,应将相关问题汇总上报,研究制定防范计划并实施。 存在B级以上(含B级)风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张贴岗位风险提示卡。 3、举一反三 对汽运公司内有相似情况的风险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估,采取适当的防范改进措施并落实。并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定期对风险因素的防范措施进行评估,尤其在作业现场或工程作业的设施设备发生变化后要及时对防范措施进行改进。

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五大因素(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五大因素 (新版)

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五大因素(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影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是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加剧。2002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近2141万辆,是1986的5.9倍。全国有机动车驾驶员9147万人,是1986年的9.1倍。全国公路客运量高达146.6亿人次、公路货运量高达110.6亿吨,分别是1986年的2.7倍和1.8倍。2002年,全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约为8平方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25平方米的水平。36个大城市百辆车停车位不足20%,城市中心区停车困难。随着客、货运量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道路建设和安全管理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形势发展,这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风险几率增加,道路拥挤堵塞明显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公路质量低,通行条件差。城市道路瓶颈路、断头路、畸形交叉口多。不少城市热衷于修主干道,不注重次干道、支路的建设,道路密度低,交通流过于集中,主、次干道、支

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I If 编号:SM-ZD-24250 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 Orga nize enterp rise safety man ageme nt planning, guida nee, inspection and decisi on-mak ing. en 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 审核: 时间: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从我国长期的咼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中可以看出,人为 的因素造成交通事故占到99%左右,驾驶员是道路交通安全的维护者,对是否造成交通事故起着关键作用。 2.1驾驶员的直接原因事故发生的前一瞬间内,驾驶员所做的行为 使得增加了 发生事故的风险就是直接原因。在驾驶员因素而发生交通事故中,直接原因有很大的份戏。 2.1.1超速行驶驾驶员在驾驶车过程中大脑活动的过程:发现外界 刺激 信息---注意---大脑接受---分析---判断。注意、分析、判断三者属于思维范畴,是每个驾驶员从接受外界刺激信息进行心理活动的必然程序和规律。驾驶员接收信息是为分析判断提供材料,驾驶员的动作措施则是分析判断的结果。在超速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注意力和判断机能降低,接收外界信息减弱,随之而来的分析、判断、动作就容易产生失误,从而导

人为因素与航空安全

人为因素与航空安全 __浅谈影响航空安全的三大人为因素 随着飞机的出现,交通运输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航空运输以方便、快捷的优势吸引着大量的旅客。世界间的距离随之“缩短”,朝发夕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航空安全一直是困扰着人们选择出行的一大难题。在航空运输发展的初期,由于科学技术较为落后,因飞机本身的机械故障而引发的飞行事故居高不下,占据主要原因。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的大量使用,飞机已是高新科技的代表作,自身的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航空事故比例大大增加。据统计数字显示近七成事故由人为原因导致,成为制约航空安全的最大障碍。这一现象已引起业内专家的高度重视,于是逐渐探索出通过加强机组资源管理,从而有效降低人为因素的不安全隐患,达到提高航空安全水平的目的。 航空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人、机、环境三大环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行环境的不断完善,人为因素已成为制约航空安全水平的首要环节。 影响航空安全的三大基本人为因素 一、技术因素: 众所周知,航空器是诸多尖端科技的综合产物,以高速安全的特点帮助人类实现了许多梦想、缩短了世界各点之间的距离、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加速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在享受这些便捷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它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航空人员是不同于一般群体的特殊人员,航空器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具备高度的专业素质和精湛的驾驶技术,不但要全面了解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对航空器的工作原理谙熟于胸,不但要熟知各个系统还要在出现异常时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要能够熟练操纵飞机做各种机动而且还要能够从容应对特殊情况的发生,发扬人的聪明才智发挥飞机的最大性能从而确保航空安全。 从我国培养飞行人员模式的变化即可看出对从业人员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是培养飞行员的摇篮,其前身仅为一般的技术专科学校,随着民航的不断发展逐渐升格成一所综合性本科学院,所培养的人才从单一的航空器”司机”到今天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除传授综合性的专业知识以外更加注重再学习能力的培养以适应航空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并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从而有效合理的利用和再创造,为营造良好的人机环境、够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航空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从飞行员的后期培训来看,近年来增加了新雇员培训、公司运行政策培训、应急训练和定期复训等,培训体系已向系统化、职业化发展。教学模式也从师傅带徒弟的经验型转变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型,侧重于传授技术而不是简单的技巧,所有这些改变都为今后的航空安全储备人才,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人为因素这一重大环节。 二、法规因素 航空法规是从事航空运输的行为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初始飞行学员到成熟的机长要经历许多法规制度的培训,其中包括《飞行基本规则》《民航法》

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及 对策正式版

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道路交通发展也越来越快,导致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在此研究道路交通安全、探寻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来寻求相应的对策,改善和提高交通安全状况,建立起人、车、路、环境等达到协调的理论框架,以及能最大程度上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道路交通系统具有动态性、随机性、因果性和再现性等特点,这就直接导致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的复杂性。交通事故的

影响是巨大的,其影响因素包括诸多方面,认真研究每一项事故成因都将为社会带来显著的效益 汽车的广泛使用在带给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带给人们工作生活快捷和方便的同时,也带给人类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如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直接危及人们生命安全的道路交通事故等。因此,对每个公民而言,在工作、生活中应以积极的心态充分利用汽车带给人类社会、人们生活的正面效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理性对待汽车使用过程中的负面效应,以科学的方法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这对于保护自身生命安全、避免交通伤害具有积极的意义。 道路交通安全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管理

交通安全隐患有哪些

交通安全隐患有哪些 交通安全隐患是指交通参与对象在参与交通活动过程中的交通违法行为及周边环 境中存在的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的因素。针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使车辆、行人能在一个安全、便捷、通畅的交通环境下进行有序的运行。 交通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一)交通设施不配套。 由于缺乏综合协调机制,道路建设部门在修建道路时,没有把交通安全设施作为道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有的道路修建完成后,相关的交通安全设施没有建设便交付使用,允许机动车通行,因设施不完善造成的交通事故经常发生。有的道路在后期建设交通安全设施时不完善不健全,特别是在一些乡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甚少,交通标志标线、信号设施几乎一片空白。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点、段和事故隐患大量存在。 (二)道路等级低,道路通行条件较差。 近年来,随着交通建设步伐的加快,乡村道路建设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但是,“村村通”道路建设的等级低,大多数公路在原有路基上修建,弯多、路窄,有的道路养护工作不到位,发生损坏现象后得不到及时维修,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三)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载客、接送学生,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农民出行及乘车需求增加,受经济条件限制,使用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载运进城务工人员和上下学的学生越来越多,给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带来了很大隐患。这些车辆往往是满满一车,歪歪扭扭地行驶在公路上,险象环生,违法现象让人触目惊心。加之一些道路状况差、地形复杂、加上车辆安全性能差,遇有突发情况,极有可能引发重大交通事故。 (四)车辆技术状况差,改型改装车辆更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潜在隐患。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小四轮、手扶拖拉机、农用三轮车等“五小车辆”成为农村主要的耕作工具。农忙时,作为农田耕作工具,农闲时,稍加改装,便作为交通运输工具,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这些变异车辆,便纷纷上路载人运货、超载、超员、多拉快跑。这些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车辆成为交通安全的隐形杀手。 (五)路面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801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When Carrying Out Various Production T asks,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Ensure Safe Production, Conduct Economic Accoun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Win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y Reducing Product Cost, So As T o Realiz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Safe Produc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通用范本

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贯彻执行各项生产任务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同时进行经济核算,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赢得更多商业机会,最终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管理。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从我国长期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中可以看出,人为的因素造成交通事故占到99%左右,驾驶员是道路交通安全的维护者,对是否造成交通事故起着关键作用。 2.1 驾驶员的直接原因 事故发生的前一瞬间内,驾驶员所做的行为使得增加了发生事故的风险就是直接原因。在驾驶员因素而发生交通事故中,直接原因有很大的份戏。 2.1.1 超速行驶 驾驶员在驾驶车过程中大脑活动的过程:发现外界刺激信息---注意---大脑接受---分析--

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 分析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包括人员因素、设备因素和管理因素3大类。 1.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最关键因素,包括驾驶员、行人、乘客等。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通过感官(主要是眼、耳)从外界接受信息,产生感觉(主要是视觉和听觉),然后经过大脑一系列综合反映产生知觉,在此基础上形成所谓“深度知觉”。驾驶员就是凭借这种“深度知觉”形成判断(如目测距离、估计车速等)。可见,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素质及反应特性对保障交通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大约90%的道路交通事故与驾驶员有关。机动车驾驶员必须取得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道路运输,并严禁酒后驾车。 行人的遵章意识、交通行为会对道路交通安全产生明显影响。一些交通事故就是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导致的。加强行人的法律法规教育,规范他们的行为,将会对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产生重要作用。

乘客的行为也会对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产生影响。乘客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一旦事故发生能够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有助于减少事故发生或降低事故的损害程度。 2.设备因素 道路交通中的设备因素包括道路、车辆和安全设施等。 道路因素与路面、视距、线形、交叉口特性等有关。 车辆具有良好的行驶安全性,是减少交通事故的必要前提。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主动安全性指车辆本身防止或减少交通事故的能力。它主要与车辆的制动性、动力性、操纵稳定性、结构尺寸、视野和灯光等因素有关。被动安全性是指发生事故后,车辆本身所具有的减少人员伤亡、货物受损的能力。提高车辆被动安全性的装置有:安全带、安全气囊、安全玻璃、安全门、灭火器等。 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标志、路面标线、护栏、隔离栅、照明设备、视线诱导标、防炫设施等。安全设施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对驾驶员和其他出行者进行引导和约束,使驾驶员对车辆的操纵安全而规范,使其他出行者与机动车流保持合理的隔离,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另一方面

道路交通风险分析与控制

道路交通风险分析与控制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道路交通风险分析与控制 道路交通伤害是一个重要但又被忽视的公共安全问题,必须协调各部门共同努力开展持续有效的预防工作。在人们每天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中,道路交通伤害是最复杂也是最危险的。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伤害,受伤者多达5000万人。因此,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是安全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而又艰巨的工作。 1道路交通系统 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由人、车、路构成的动态系统。系统中,驾驶员从道路交通环境中获取信息,这种信息综合到驾驶员的大脑中,经判断形成动作指令、动作指令通过驾驶虱的操作行为,使汽车在道路上产生相应的运动,运动后汽车的运行状态和道路环境的变化又作为新的信息反馈给驾驶员,如此循环反复,完成了整个行驶过程。因此,人(机动车驾驶人员、非机动车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车(机动车、非机动车)、路(含整个道路环境)被称为道路交通系统的三要素。因此,必须采用系统的观点,综合考虑,协调好人、车、路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2道路交通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2.1人的不安全因素 驾驶人员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超速行驶等。行人、乘车人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违章穿行行车道、违章拦车扒车、违章跳车、违章跨越隔离栏等。 2.2车辆的不安全因素 第 2 页共 6 页

车辆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车辆超载、制动失效、制动不良、转向失效、灯光失效等。 2.3路的不安全因素 路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非法占用挖掘道路、视距不够、路拱不符、超高不符、路面光滑、路面损坏、路肩松软、急弯陡坡等。 3道路交通安全的控制措施 3.1提高入钓安全性 (1)制定和实行速度限制 速度摄像仪和雷达测速器可以捕获驾驶员超速驾驶的画面,提高驾驶员对限速法规的依从性,并显著减少碰撞事故和伤害。近期有一项研究分析了几个国家的经验后发现,自动拍摄驾驶员速度的仪器能使道路交通死亡和重度损伤人数下降14%。同时,在车内安装限速装置也很有效。重型货车上的限速调速器能够使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率减少约为2%。 (2)制定和实行酒精限制 可以通过普遍实施随机呼气测试,加强大众传媒的广泛宣传,以及迅速而明确的处罚(比如,若驾驶员未能通过呼气测试或拒绝接受测试,则吊销其驾驶员的驾驶执照),来增强公众对酒后驾车危险性的认识,有效降低酒后驾驶频率。澳大利亚的三个州在所属地区加强随机呼气测试,每年有1/3至3/4的驾驶员接受测试,使酒精相关性车祸死亡人数下降至36%一42%。 (3)避免疲劳驾驶 可以通过限制商用车辆驾驶员每次驾驶的最长小时数,规定商用车辆每天行驶的时间,为驾驶员提供充足的时间和设施供他们在旅途中停下来休息、进食和小睡,保证驾驶员的精力和体力,有效降低疲劳驾驶 第 3 页共 6 页

人为因素分析

今年2月2日,载有近1400人的埃及“萨拉姆98”号客轮在红海海域沉没,酿成了震惊世界的重大海难。400多人生还,近800人失踪。据悉,恶劣天气是造成客轮沉没的主要因素。但驾驶人员玩忽职守、船龄严重老化、船员缺乏必要的应急训练等等也是导致这次海难的重要原因。这次海难再次引起了各国政府对船舶航行安全的高度关注。加强影响船舶航行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确保船舶航行更安全,成为海事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 船舶安全一直是航运界非常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世界各海运国家在船舶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然而,随着近年来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船舶碰撞、搁浅、火灾、爆炸、污染等事故屡屡发生,并造成了严重后果。综合分析这些事故,可以发现,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船舶因素和环境因素三方面。 1.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是船员的误操作、责任心不强或人员素质不高等造成的事故。IMO在ISM规则中指出,海上事故的发生约有80%是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因此,研究人为因素,客观分析航运中人员操作行为的风险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生理、行为能力等方面存在缺陷或问题,导致事故的发生成为可能。当驾驶员在船舶航行中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紧张、激动、孤独,就很容易造成感知错误,继而错误判断,再就是操作失误。生理因素主要包括船员身体健康程度和疲劳两方面。船舶长期在海上航行,船员不仅要能够长时间持续工作,还要承受不同航区气候的变化。因此,船员的身体健康与否会对船舶航行安全构成直接影响。同时,驾驶员的大脑疲劳在生理上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不准确且灵敏性降低,在心理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反应慢,心情烦躁等,因此,疲劳会使不安全行为增加,船舶操纵质量下降,避碰反应速度变慢,导致船舶安全事故或潜在安全事故增加。 人的行为能力则较集中地体现在船员的专业技能上,它不仅与船员的知识有关,而且与经验、工作岗位和语言能力有关。如对航路不熟悉,错误使用仪器等,容易给航行带来潜在危险。随着船舶本身导航仪器以及通讯方式、通讯工具的不断复杂化,航运业对航海人员知识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船员需要理解避碰规则等法规。很多海难事故的发生仅仅是因为船员对避碰规则的不理解造成的。驾驶员还必需具备一定的航行经验。STCW公约对船员发证时要求必需具备一定的海上服务资历。 2.船舶因素 船舶因素包括船舶本身和船舶管理两方面。船舶质量、船舶适航是船舶安全航行的前提。当然,船舶自身因素还包括机舱各种消防和救生、机械电气设备、安全措施、驾驶室的导航设备及各种自动化系统等是否正常运行等。 前面已经提到,海上事故约有80%是由于人为因素引起,而人为因素中约有80%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加以控制的,即通过强化公司的内部管理和船舶的安全管理加以控制。海事检查发现,地方和民营船公司所属船舶的安全缺陷明显多于国家骨干航运企业所属船舶。只有有效的管理,才能使公司的各个部门、船上各个环节和不同的个体,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减少事故的发生。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指天气、海况、水域等。也包括船舶自身环境。影响海运安全的气象海况条件包括能见度、风(浪)、洋流和潮汐等。海上是自由选择航路的水域,但海域航道宽度、航道

影响航空安全的人为因素

影响航空安全的人为因素 随着飞机的出现,交通运输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航空运输以方便、快捷的优势吸引着大量的旅客。世界间的距离随之缩短,朝发夕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航空安全一直是困扰着人们选择出行的一大难题。在航空运输发展的初期,由于科学技术较为落后,因飞机本身的机械故障而引发的飞行事故居高不下,占据主要原因。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的大量使用,飞机已是高新科技的代表作,自身的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航空事故比例大大增加。据统计数字显示近七成事故由人为原因导致,成为制约航空安全的最大障碍。这一现象已引起业内专家的高度重视,于是逐渐探索出通过加强机组资源管理,从而有效降低人为因素的不安全隐患,达到提高航空安全水平的目的。 航空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人、机、环境三大环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行环境的不断完善,人为因素已成为制约航空安全水平的首要环节。 影响航空安全的三大基本人为因素 一、技术因素: 众所周知,航空器是诸多尖端科技的综合产物,以高速安全的特点帮助人类实现了许多梦想、缩短了世界各点之间的距离、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加速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在享受这些便捷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它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航空人员是不同于一般群体的特殊人员,航空器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具备高度的专业素质和精湛的驾驶技术,不但要全面了解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对航空器的工作原理谙熟于胸,不但要熟知各个系统还要在出现异常时的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不但要能够熟练操纵飞机做各种机动而且还要能够从容应对特殊情况的发生,发扬人的聪明才智发挥飞机的最大性能从而确保航空安全。 从我国培养飞行人员模式的变化即可看出对从业人员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是培养飞行员的摇篮,其前身仅为一般的技术专科学校,随着民航的不断发展逐渐升格成一所综合性本科学院,所培养的人才从单一的航空器司机到今天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除传授综合性的专业知识以外更加注重再学习能力的培养,以适应航空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并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从而有效合理的利用和再创造,为营造良好的人机环境、构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为航空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从飞行员的后期培训来看,近年来增加了新雇员培训、公司运行政策培训、应急训练和定期复训等,培训体系已向系统化、职业化发展。教学模式也从师傅带徒弟的经验型转变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型,侧重于传授技术而不是简单的技巧,所有这些改变都为今后的航空安全储备人才,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人为因素这一重大环节。 二、法规因素 航空法规是从事航空运输的行为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初始飞行学员到成熟的机长要经历许多法规制度的培训,其中包括《飞行基本规则》《民航法》《公司运行手册》《安全管理手册》及各自驾驶机型的《使用手册》《快速检查单》等。所有这些都是保证航空人员在一定的环境和范围内,合法合理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行动指南,也就是我们所讲的行为规范化和法制化。所有法规都是根据民航发展的需要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还有些是从惨痛的教训中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及风险管理研究 汲庆同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及风险管理研究汲庆同 发表时间:2019-07-16T09:44:22.18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8期作者:汲庆同 [导读] 客观条件使得社会各界不得不重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以期能够降低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问题发生率、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山东荣兴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山东临沂 276017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我国城镇人口数量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的推动了城市道路交通业发展,车辆数量持续增加,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多。客观条件使得社会各界不得不重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以期能够降低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问题发生率、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 安全风险; 风险管理; 1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问题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快速增长的城镇人口数量,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又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并形成良性循环。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很多城市在经济、社会、科技、人文等方面都已经比肩或是赶超国际化城市。城市人口数量激增,一方面有效的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交通阻塞以及各种交通安全问题屡见不鲜,充分说明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理质量不佳。全面掌握当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问题,并以之为依据积极设计问题解决、防范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态势恶化发展已成“当务之急”。 1.1 因城市交通道路布局、组成结构复杂导致的风险问题 大城市的交通布局均以网状格局为基础模型,国道、高速公路等均以放射线状态向周边延伸。由于城镇规模限制了交通道路的布局,为了保证交通需求,交通结构一直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复杂化发展,道路交通结构反复交错,虽然提高了交通便捷的程度,然而也增加了安全问题发生时的控制难度。例如,城市道路出现了火灾或是连续碰撞问题常常会诱发大面积交通阻塞,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交通系统瘫痪。与此同时,城市交通道路的结构组成极其复杂,交通工具种类比较多样,自行车、汽车、摩托车、重卡等性能不一、使用人群不一,各种车辆可能同时处于同一个道路交通体系。因而车辆之间的矛盾发生概率极高,容易诱发各种风险问题。 1.2“人因素”导致的风险问题 强化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毋庸赘述,让人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系列措施加大了相关的管控力度,我国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数量相较前几年而言有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然而从细节角度看来,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概率仍然较高,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仍然是威胁社会大众生命财产的一大隐患。除了城市道路布局组成结构复杂提高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外,“人因素”也是导致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出现风险问题的一大原因。例如,很多城市居民并不重视交通法规,没有较强的安全风险意识,各种违背交通法规的现象频繁出现,这无疑会消减政府部门的交通安全风险管理的实施效力,进而诱发各种安全风险问题。 1.3 其他因素导致的风险问题 除了道路因素、人因素之外,导致城市道路交通出现安全风险问题的原因还有很多,如包括季节变化、天气变化、暴风雨等在内的自然条件,道路交通的标志不明显、路灯设置不科学等也都是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因素,在强化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理时应对之加以重视。 2 强化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理的策略 城市道路交通存在众多安全风险因素,严重威胁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城市道路交通带给社会大众的交通便捷是毋庸置疑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不可能被消除,但可以通过强化相关管理、制定相应措施控制风险因素影响,努力将风险损失控制于最小范围。例如,对于季节变化,天气变化等人为不可控因素可设置相应的预处理方案,在灾害发生之后及时控制影响范围、降低损害。对于道路交通标志不明显、路灯设置不科学等风险问题,可利用优化道路标志设计、合理布置路灯等方式予以解决。强化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理是当前一项紧迫且重要的任务,笔者认为,在具体落实此项工作时,应将重点落于如下几点: 2.1 从“人”角度出发的风险管理策略 首先,当前阶段我国城市人口的交通安全观念普遍比较淡薄,很多人对交通运行法律法规视而不见,因人因素所导致的违反交通法行为屡见不鲜。就一项最新的研究调查资料显示,在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中,有超过9成事故原因是社会居民不遵守交通法规。因此,应该加大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力度,要帮助城市人口正确认识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要使城镇人口能够严于律己,自主防范各类违规交通法规的行为,并努力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其次,虽然当前阶段城市已经严格执行了车辆限号制,然而车辆数量增长速度一直未能被有效控制,车流量每日都在增加,包括抢道、占道、超车、超载、超速、酒驾等不文明行车行为也都增加了城市交通安全风险率。因此,除了应该加大相关教育宣传之外,还应该从法律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惩处措施,对违反交通法律驾驶的驾驶人员予以严厉惩罚,要尽可能的减少人因素对城市道交通安全的影响力。 2.2 从道路交通角度出发的风险管理策略 当前阶段,很多城市都修建了大量的人行天桥。人行天桥修建的本意是为了方便行人和车辆,防范各种交通事故发生。然而很多地方的人行天桥设置不科学,原本只有三五分钟的行程被增加成为十几乃至二十几分钟的行程,很多行人因为时间问题冒险穿越马路,这无疑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与此同时,很多地铁口被修建于交叉路口处,人流量、车流量大,往往会使得本就拥堵的道路更加拥堵,这无疑也会增加道路交通事故的风险率。因此,应该重视道路改建以及车辆占道问题,善用道路改建解决车辆拥堵,善用惩处措施杜绝车辆乱停乱放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车辆乱停乱放问题主要发生于没有监控或是监控存在漏洞的道路交通路面,因而道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应该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共同提高监管力度或是增加监控设施的投放力度,借助严格惩处以及全面监督覆盖消除乱停乱放问题。 2.3 从道路管理角度出发的风险管理策略 城市交通道路布局组成、结构复杂是社会交通需求导致的结果,想要消除现阶段城市交通道路布局组成、结构复杂问题是不切实际的。因而应该从强化道路管理角度出发降低风险影响。众所周知,城市道路所处环境比较复杂,各种因素的存在都会影响城市道路的使用性能,因而城市道路不可避免的会遭遇维修或是改建问题。路面维修或是改建需要时间,且改变了原有的交通格局,这必然会增加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问题。因而在路面维修改建时,一方面要确保合理安排改建路线,要尽可能分时间、分段完成改建,要尽可能的缩短完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