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镜检的对比分析

尿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镜检的对比分析
尿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镜检的对比分析

尿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镜检的对比分析

--------------------------------------------------------------------------------

核心提示:[关键词]干化学分析;尿沉渣镜检;对比分析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是诊断肾脏疾病及泌尿道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并可为临床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随着尿干化学技术的普及,其简单、快捷的优点被人们所接受,但由于试纸带在测定过程中易受尿液中化学因素的

[关键词]干化学分析;尿沉渣镜检;对比分析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是诊断肾脏疾病及泌尿道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并可为临床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随着尿干化学技术的普及,其简单、快捷的优点被人们所接受,但由于试纸带在测定过程中易受尿液中化学因素的干扰,且由于操作人员操作错误等因素,易造成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本文对800例标本进行了干化学和沉渣镜检分析,以探讨干化学方法的可靠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800例我院近期门诊和住院病人新鲜晨尿,收到样本后2 h以内测定完毕。

1.2 仪器及试纸条

桂林市医疗电子仪器厂生产的uritest(优利特)100 A型尿液分析仪及其配套生产的尿10项专用试纸条。SB-30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1.3 方法

用一次性洁净塑料杯留取晨尿约30 ml,取10 ml置于特制塑料刻度离心管中,将试纸条完全浸入约2 s取出在尿分析仪上,严格按照仪器的说明书进行10项干化学测定。完毕后,将尿液以1 500 r/min离心沉淀5 min,弃去上清,剩余沉渣0.2 ml上机分析。

1.4 参考范围

连续镜检10个视野:WBC:0/HP~5/HP;RBC:0/HP~3/HP;透明管型:0/Lp。

1.5 结果判断

干化学结果正常,镜检结果异常视为假阴性;干化学结果异常,镜检结果正常视为假阳

性。

2 检测结果

800例尿标本中,干化学分析结果异常者358例,经沉渣镜检有38例属于正常,其假阳性率为10.61%;干化学结果阴性者442例,经沉渣镜检有12例结果属于异常,其假阴性率为2.71%。结果见表1。358例干化学检测异常者,进一步分析,见表2。表1 尿干化学分析与沉渣检测结果比较(略)表2 尿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结果比较(略)

3 讨论

尿沉渣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尿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两者的原理截然不同,报告方式也不同。由于干化学方法受尿中许多化学因素的干扰,误导临床医生对病人的病情判断,应与沉渣镜检综合分析。

尿液中亚硝酸盐测定是诊断尿路感染的指标之一,其存在的量与泌尿系统的感染密切相关。但亚硝酸盐只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本文15例亚硝酸盐阳性标本有14例不同程度有细菌感染,但它不能反应治疗前后细菌数量的改变。亚硝酸盐的检出率受尿中是否含有硝酸盐还原酶,尿液是否在膀胱停留4 h等因素的影响,有些细菌不含能引起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的还原酶[1]。致使尿镜检有细菌而亚硝酸盐为阴性。当尿中维生素C含量超过一定浓度时会造成假阴性结果,标本放置过长造成假阳性结果,故应综合判断。

干化学法检测蛋白是根据染料结合的蛋白误差法原理。蛋白质与染料结合形成复合物产生色变,特别是对白蛋白的反应比对球蛋白、血红蛋白、本一周氏蛋白和粘蛋白更为灵敏,据报道[2],静脉滴注大剂量青霉素的患者干化学法测定尿蛋白产生假阴性结果。高比重尿、高缓冲尿、碱性尿和清洗剂之类物质都有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free指出,显微镜是检查管型的唯一方法[3]。

尿液分析仪中检测红细胞的原理是根据血红蛋白的接触活性法原理,通过血红蛋白的类过氧化物的作用催化分解过氧化物,释放出新生态氧,使邻联甲苯胺氧化呈色。干化学法隐血试验既可检测完整RBC内的Hb,又能检测游离的Hb。强氧化剂、肌红蛋白等可干扰测定结果产生假阳性,大量的维生素C会造成假阴性结果。有报道[4],菌尿也是引起假阳性的原因之一。本文表2结果表示,干化学对RBC测定的阳性符合率较低,此结果与尹济群等[5]人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这一结果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尿白细胞检查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其检测属间接反应,主要是基于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含有特异性脂酶,不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反应。因此,对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就会漏诊。肾移植病发生排斥反应时尿中以淋巴细胞为主,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淋巴细胞尿会产生阴性结果。有文献报道[6],尿中有大量头孢拉定或庆大霉素时可使结果偏低或出现假阴性,而尿若被污染有甲醛或含有高浓度胆红素或某些药物如呋喃妥因,可产生假阳性,尿白细胞中闪光细胞超过10%,多考虑肾盂肾炎[3]。

综上所述,只有在尿干化学全部阴性情况下,干化学法才能作为尿常规的筛选方法。

中华医学会经过研究制定初步筛选标准[2],即在干化学试纸质量合格,尿液分析仪运转正常的情况下,测定结果中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及亚硝酸盐全部为阴性时可免去显微镜检查,但肾脏疾患,不论干化学结果如何应做沉渣镜检。在工作中,不能完全依赖干化学法。结合镜检纠正干化学的假阳性、假阴性结果,为临床提供正确的报告。

参考文献:

[1]王春燕,张淼发.sysmexVF100尿沉渣分析仪对尿路感染疗效的监测[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0,15(2):80.

[2]冠丽筠,陈宏础.临床基础检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0:136.

[3]顾可梁.尿沉渣镜检[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0,15(2):6870.

[4]丛玉隆,马俊龙,邓新兰.尿液常规分析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研究体会[J].临床检验杂志,2001,19(4):241.

[5]尹济群,冯敬池.尿分析仪测尿隐血假阳性原因剖析及排除方法[J].临床检验杂志,1992,10(1):31.

[6]丛玉隆,王淑娟.今日临床检验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36239.

(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天津301800)

尿干化学检测潜血与镜检红细胞结果对比分析

--------------------------------------------------------------------------------

核心提示:作者:林成良作者单位:842200 新疆阿克苏沙雅,阿克苏沙雅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已经成为检验科的常规仪器,部分实验室已不再对尿液标本进行显微镜镜检,笔者就尿干化学法和显微镜镜检法检测尿液中潜血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用无

作者:林成良作者单位:842200 新疆阿克苏沙雅,阿克苏沙雅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已经成为检验科的常规仪器,部分实验室已不再对尿液标本进行显微镜镜检,笔者就尿干化学法和显微镜镜检法检测尿液中潜血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用无菌尿杯留取500份就诊患者新鲜中段尿液标本,严格按照仪器说明,并采用配套试剂(GEB-600型尿液分析仪及GEB-600型11A试纸)进行检测(仪器检测完有异常者,用目测法复核结果均与仪器测得一致)。同时取混合后标本8~10ml,以1500rpm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将约0.1~0.2ml尿沉渣滴于一次性洁净载玻片上,加盖玻片覆盖镜检。高倍镜下连续计数10个视野中红细胞数,以RBC≤0~3个/HP为阴性,RBC>3个/HP为阳性进行结果分析。

2 结果

尿干化学分析500例标本,53例潜血阳性标本经镜检5例阴性,48例阳性;447潜血阴性标本中,镜检11例阳性,436例阴性。

3 讨论[1]

尿干化学法测定尿中潜血时,多数情况下可以真实反映尿中红细胞情况,但在某些情况下与镜检结果不一致。当镜检未见红细胞而尿潜血阳性时,在排除血红蛋白尿及肌红蛋白尿后,应考虑是否因饮食、药物引起的假阳性;反之,当镜检阳性而干化学潜血阴性时,则为假阴性。笔者实验结果显示假阳性率为9.4%,假阴性率为2.5%,与国内报道尿液分析仪准确率、敏感度基本相符。

尿干化学法检测潜血,其灵敏度高,易出现假阳性。多为某些患者尿中含有对热不稳定性过氧化物酶可使试纸显色出现假阳性;脓尿(菌尿)亦可出现假阳性。尿液放置的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低渗尿、碱性尿情况下红细胞被破坏而不能被显微镜检出;高浓度还原物质、酸性尿及某些药物影响可使结果假阴性。因此,必须采用新鲜标本,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

肾病科患者尿中红细胞常因肾脏结构改变被破坏,干化学法潜血为(+),而镜检RBC则为(-)。

尿干化学法可以灵敏地反映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存在,但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镜检可以排除大多数假阳性和假阴性,并可发现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等有形成分,是对仪器检测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因此,尿干化学法潜血阳性而镜检阴性时,必须结合临床综合分析。若可以排除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则多数为假阳性,应以镜检为准。

综上所述,尿液分析仪检测法是一项基本的技术,可作为一种很好的尿分析过筛方法。现在各医疗单位标本量很大,特别是门急诊条件下,对一份尿标本,按常规操作:取样、物理、化学试验、离心沉淀、吸样显微镜下仔细检查会花费很多时间。且各医院都存在人员配备少,这样如何按时完成任务?但尿干化学法又有很大局限性,它不能检测各种管型、上皮细胞、结晶等有形成分。至于何种情况下需进行尿沉渣镜检,有人提出三条,可作为参考:(1)临床医师要求做;(2)检验科与本院临床协议规定要做(如用了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肾-泌尿系疾病、糖尿病,妊娠);(3)干化学试验任何一项结果出现异常结果时。因此,笔者认为尿干化学法的过筛检查的作用还是肯定的,为了弥补其不足,在超过仪器能力的限度时,必须用更可靠的方法进行复检也是肯定的。两者的相互结合,是尿常规分析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133-136.

声明:各媒体转载请自觉注明文章来自《中华检验医学网》(https://www.360docs.net/doc/ce16551932.html,)!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ce16551932.html,/html/20101227/13262.html

生理实验报告尿生成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和利尿药的作用 实验目的 1.学习膀胱插管 2.分析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实验原理 尿生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凡是能影响这些过程的因素都能影响尿生成和尿量的变化。 实验步骤 麻醉 气管插管 分离右侧迷走神经左侧颈总动脉 膀胱插管 实验记录 正常尿量:13d/min 20ml生理盐水:20d/min 2uADH:6d/min 10ml葡萄糖:16d/min NE: 8d/min 速尿:25d/min 剪断并结扎右迷走神经:1d/min 结果分析 快速注射生理盐水时: 1.大量快速输入生理盐水→血浆白蛋白稀释→血浆胶渗压↓→有效滤过压↑→GFR ↑→尿量↑ 2.大量快速输入生理盐水→血容量↑→左心房扩张→心肺感受器(+)→迷走神经传 入↑→抑制ADH的合成与释放→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 3.大量快速输入生理盐水→肾血浆流量↑→血浆胶渗压升高的速度减慢→滤过平衡点 靠近出球小A端→产生滤过作用的毛细胞血管长度↑→GFR↑→尿量↑ 注射ADH: 1.主要:ADH与V2受体结合→兴奋性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cAMP↑→激活蛋白激酶A→AQP-2镶嵌在管腔膜上→管腔膜上的水通道↑→对水的通透性↑→渗透浓度梯度→重吸收的水量↑尿量↓ 2.增强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增加内髓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提高髓质渗透浓度,有利于尿的浓缩,尿量↓ 注射葡萄糖时: 葡萄糖浓度超过肾糖阈→小管液葡萄糖浓度↑→渗透压↑保留一部分水→ Na+被稀释

→重吸收Na+↓,小管液中Na+↑→渗透作用→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 注射去甲肾上腺素: 1. NE+α受体结合→入球小A和出球小A收缩→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有效滤过压↓→GFR↓→尿量↓ 2. NE+近球细胞β2受体→刺激球旁细胞释放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增加肾小管对钠离子的吸收→尿量↓ 3. NE+ 近端小管和髓袢上α1受体→对钠离子、氯离子和水的重吸收↑→尿量↓ 注射速尿: 呋塞米抑制髓袢升支粗段 Na+-K+-2Cl-同向转运体→降低管内外渗透浓度梯度→尿量↑ 刺激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传入释放Ach→心肌细胞M受体→心率↓→心输出量↓,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尿量↓

尿干化学分析的影响因素

尿干化学分析的影响因素 发表时间:2010-12-02T13:59:57.4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2期供稿作者:季秀兰 [导读] 酮体检查是检测尿液中乙酰乙酸,一些色素标本或含有大量左旋多巴的代身产物可引起假阳性 季秀兰 (黑龙江省鹤岗市新一人民医院 154107)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2-0074-02 【关键词】尿液分析化学检测 随着尿分析仪的普及和尿沉渣分析仪的飞快发展,手工方法已被淘汰,由于尿液干化学析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够理想,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惑,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造成漏诊和误诊,众多因素影响分析结果,大部分是由于临床用药,患者的生活习惯,及患者本身疾病引起的。现将这些影响因素提示给临床医生。 1.尿糖试验 一般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为葡萄糖特异性反应,如果临床用药给异烟肼,水杨酸,静脉给糖可致假阳性;而利尿药,大量维生素C 可致假阴性;试纸条长期暴露于空气中氧化变色而呈假阳性;菌尿由于细菌利用葡萄糖使结果偏低。 2.酮体的测定 酮体检查是检测尿液中乙酰乙酸,一些色素标本或含有大量左旋多巴的代身产物可引起假阳性;尿液中的乙酰乙酸和丙酮都是易挥发物质,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尿液被细菌污染时,酮体消失使测定结果偏低或呈假阴性。 3.pH测定 首先做到标本必须新鲜,通过大量实验证实pH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温度下氢离子活动不同所引起的,在室温20℃时pH及其他项目结果接近靶值,故测定时,实验室的温度应该控制在20℃。 4.胆红素测定 正常情况下检测不到尿液中有胆红素的存在,当患者接受大量氯丙嗪或血尿时呈假阳性;尿液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及大量的亚硝酸盐可使结果偏低或呈假阴性反应。 5.比重测定 异常尿色可使尿比重偏低;尿液本身的PH对尿比重的影响较大,当PH<5结果偏高,当PH>8时结果偏低;此外蛋白质葡萄糖本身可引起指示剂颜色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比重测定使结果偏高。 6.潜血测定 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和一部革兰氏阳性菌可造成结果假阳性,输血不合,溶贫,肌红蛋白尿,强氧化剂艾导致结果假阳性,大量的维生素C,高度缓冲的碱性尿导致结果假阴性。 7.PH值测定 健康人随意尿PH在4.6-8.0之间,尿PH的变化对试带中其它项目检测影响罗高度缓冲的碱性尿会使比重葡萄糖,潜血,尿但原偏低或假阴性,尿蛋白呈假阳,菌尿或被细菌污染的尿,细菌分解尿液成分,高蛋白饮食都会引起PH偏低。 8.蛋白测定 尿蛋白试带反应对白蛋白比球蛋白,血红蛋白灵敏,“阴性”结果并不这些蛋白在尿液中的存在,尿标本中含有分泌物或较多细胞成分时,可引起尿蛋白阳性,尿液受到含氯化物的皮肤消毒剂和清洁剂的污染,受全血代替品均使结果呈假阳性,临床有些疾病仅有蛋白尿而镜检无异常。 9.尿但原测定 尿但原在阳光照射下氧化成胆红素,因此标本避免阳光照射,否则导致假阴性,尿中高浓度维生素C亚硝酸盐而呈假阴性。有些药物产色干扰试验,如利福平,核黄素可使尿变黄色。 10.亚硝酸盐测定 原理基于细菌将尿液中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再与试纸中重氮盐反应显色,高比重,高蛋白饮食,高抗坏血酸,尿液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可导致假阴性。送检标本时间太久而无细菌感染情况下亚硝酸盐试验出现假阳性。 11.白细胞测定 当尿液在膀胱停留过长或标本放置过久,可导致白细胞破坏,特异性脂酶释放到尿液中以及有上皮细胞或粗颗粒管型的尿标本结果呈假阳性。高糖尿,高蛋白尿,高胆红素尿,尿中含有大量的头孢酶素或庆大酶素等均可使结果出现阴性。某些药物如呋喃坦啶等可产生假阳性。 12.维生素C测定 当尿中有其他还原剂时,可使维生素C结果偏高,如半胺氨酸、硫代硫酸钠等。在碱性尿中维生素C极不稳定,应及时测定,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13.讨论 干化学法在测定血尿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尿中维生素C的存在会导致干化学法红细胞检查的假阴性;在泌尿系统感染中,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和某些革兰阳性菌可能释放氢过氧化物酶活性物质或本身为了代谢需要,在繁殖过程中合成触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这些物质和酶在干化学法测定尿红细胞时,都能使试带中的过氧化氢茴香素或过氧化氢稀枯分解出游离氧,后者使色带源呈色而出现假阳性。尿十联试带上,尿胆红素与尿胆原试剂为不同的重氮盐,前者与胆红素交联呈现红色,而后者尿胆原迅速反应形成红色偶氮染料,两者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反应。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未吸进试带上的多余尿液,生成的有色产物渗入临近的尿胆原试带上,尿胆原本身性质不稳定,易于氧化成尿胆素而不能与试剂发生反应,故尿液不新鲜时会出现假阴性。当尿液中含有甲醛防腐剂或亚硝酸盐大于每升0.05g也可降低反映的灵敏度,所以一般情况下易出现假阴性结果,而导致假阳性的产生是因尿液中存在胆红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吸尽多余的尿液,对仪器检测的胆红素及尿胆原结果均为阳性且尿胆红素在“+,+”以上的标本应通过手工对照来进一步确定检验结

[尿液,分析仪,因素]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结果影响因素探讨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结果影响因素探讨 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检验技术的创新,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以其使用简便、怏捷、准确性好等优点在全国各大中小医院普遍使用,尿液分析由常规手工操作法进入自动分析仪器时代,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检验灵敏性和准确性较高,检测的参数较多,检测速度较快,临床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尿液分析对肾脏疾病,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定位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被称为体外肾活检 [1]。但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易受到仪器的稳定性、灵敏度及试纸条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尿液分析作为三大常规检验项目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泌尿系统疾病、肝脏疾病、代谢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监测有重要的价值,为临床提供许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虽然尿检取样比较容易,所用检验设备比较简单,但由于受到仪器、试剂等方法、原理及灵敏度影响,加之标本的留取、收集、预处理等诸多环节难以控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假性结果。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影响因素 1 检验前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 1.1 标本的采集、收集 负责标本收集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医生和护士需对患者留尿进行指导,务必使尿道口保持清洁。收集和运送尿液的容器应干净、防漏,并由透明且不与尿液成分发生反应的惰性材料制成,容器及其密封装置不带干扰物质,用于标本收集和运送的容器不可重复使用。尿标本须在2 h内及时送检,以免发生细菌繁殖、蛋白变性、细胞溶解以及尿胆原等物质因光照分解或氧化而减少等。收集时段尿时,应告知患者时间段的起点和终点,起始时先排空膀胱,三杯试验留尿时间要分段明确,做好标记。随机尿液标本的留取无特殊时间规定,但必须在标本容器上注明留取时间,患者必须有足够的尿量,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尿量最好50 ml,最少不得低于15 ml,适用于门诊或急诊患者。住院患者尿常规最好留取清晨第一次尿,即晨尿,也可把在上午7时~8时留取的尿液作为第二次晨尿,适用于可疑或已知泌尿系统疾病的动态观察及早期妊娠实验等[2]。午餐后2 h收集的尿液,即餐后尿,对病理性糖尿和蛋白尿的检出更敏感,适用于尿糖、尿蛋白、尿胆原等检查。 1.2 标本的保存、运送 检测的标本应新鲜,不需防腐剂,尽可能在2h内完成。如果标本收集后2 h内无法完成分析,可2 ℃~8 ℃冰箱冷藏,6 h之内完成检测,在尿标本中加适量防腐剂,根据不同的检查目的的选用不同类型的防腐剂(目前大多使用400 g/L的甲醛溶液,每升尿液加入5 ml。应注意甲醛过量时可与尿素产生沉淀物,干扰显微镜检查)。在工作中发现留取的尿液标本在25 ℃下,2 h后有时会出现改变,外观尿液颜色变深,透明度变混或尿气味带有氨味;化学成分出现葡萄糖,胆红素、尿胆原、维生素C下降,亚硝酸盐升高,pH与蛋白质升高或下降;镜检出现RBC、WBC管型下降,结晶或细菌升高。所以送检单上必须注明留尿时间、送检时间。 1.3 标本的标记与接受 标本的容器必须有标记,包括:患者姓名、特定编码(或住院患者的病区、床号)、标本

生理学实验报告_家兔尿生成的影响因素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谭晓东学号:20102501024 专业:生物科学年级、班级:10科四 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实验项目:家兔尿生成的影响因素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时间:2013年5月28日 实验指导老师:黄俊柅实验评分: 一.实验目的 学习输尿管、膀胱插管技术和尿液收集的方法;了解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尿量的调节 二.实验原理 尿生成的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三个过程。凡能影响上述过程的任何因素,均可影响尿的生成并可引起尿量及尿的性质、成分的改变。本实验以家兔为实验对象,采用膀胱插管术收集并记录尿量,主要观察不同因素或药物对尿量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 1.动物:家兔 2.试剂:生理盐水、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20%葡萄糖注射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20%甘露醇. 3.器材:手术器械、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压力传感器、注射器 四.实验步骤 1.家兔麻醉:称重、麻醉:2%戊巴比妥钠,2ml/kg,耳缘静脉注射。固定:仰卧位固定2.气管插管术:剪毛、中线剪开颈部皮肤(6~7cm)、钝性分离颈部肌肉等组织,暴露气管、气管穿线、软骨环上做T形切口、棉签去气管中的血块、插气管插管,结扎。 3.分离右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 4.泌尿系统插管——全身抗凝:静脉注射肝素,注射剂量10mg/kg (1ml/kg) A、输尿管插管:分离两侧输尿管,各穿2棉线备用;一侧输尿管结扎近膀胱端-—结扎处往上做1/2切口—-向上插管——绑线、动脉夹固定。 B、膀胱插管:分离两侧输尿管;输尿管下穿线,结扎与尿道连接的位置;用大注射针头刺破膀胱壁,从穿孔处将插管插入膀胱内,结扎并固定,如膀胱未充盈,可先注射生理盐水,让膀胱壁变薄 4.仪器连接,观察正常尿量 5.改变影响因素 (1)。快速注射30ml生理盐水,记录尿量变化. (2).静脉注射肾上腺素0。2~0.3ml,记录尿量变化. (3).静脉注射20%葡萄糖15ml,记录尿量变化。 (4)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单位),观察尿量变化 (5)静脉注射10%NaSO4(4ml),观察尿量变化 (6)刺激右侧迷走神经5~10 秒,观察尿量变化 (7)静脉注射20%甘露醇,观察尿量变化

尿液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法的对比分析

尿液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法的对比分析 尿常规检查是医院中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之一。其目的是用以了解肾脏的一般情况和改变,而且不少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尿成分的变化。因此,尿常规检测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诊疗手段,它的意义亦远远超过了单纯对肾脏疾病本身的诊断、治疗和监护的范畴。笔者就近几年来尿液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法检测的优点及局限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如下。 1尿沉渣镜检法 1.1优点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它通过显微镜的放大作用,直接将细胞等有形成分直观真实的呈现在镜下,如细胞、管型及偶可发现的寄生虫等,这些病理情况的物质必须由镜检才能确定和鉴别。目前,不管多么先进的尿分析仪,都不能完全取代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特别是检测肾科病人尿液时,以镜检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和观察疗效指标,以及疑有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尿液标本等都需用显微镜检查。 1.2局限性耗时、影响因素多,不适于大量健康人群的筛查。 2干化学法 2.1优点干化学法是通过化学产生的颜色变化进行测定的,其优点是需要尿量少,结果快,从传统的(+)号这一模糊的定性表示法进入半定量报告方式,有利于对治疗的观察,特别有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提高了检查效益及测试的标准化,减少了目测误差。 2.2局限性干化学法为化学定性的过筛方法,但对一些有临床意义的成分指标如尿中球蛋白、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则检测不出,如肾移植病人发生排异反应时,尿中以淋巴细胞为主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单核细胞尿,用干化学法不能发现这些细胞。干化学法测定受食物、温度、pH、药物等多种因素干扰,如高浓度维生素C可干扰葡萄糖、尿胆原及亚硝酸盐等测定。 干化学法对有形成分如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管型、滴虫、精子的检查并不能代替镜检。试纸条在潮湿处或阳光下容易失效,分析仪测定可导致误差,当实验结果与临床不相符时,应深入了解,寻找原因,切不可根据一次测得的阳性和阴性结果就作定论。另外,试纸条应放冰箱内保存。 3尿沉渣镜检与干化学法的质量控制 3.1尿沉渣镜检的质量控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方法如何统一,严格的讲操作步骤应该是:取充分混合的新鲜尿液10 mL,用水平式离心机离心,以1 500 r/min离心5 min。取出离心管,弃去上清液后留下约0.2 mL,混匀管底沉淀物,用吸管取出沉淀物约20 μL,滴入载玻片上,用(18×18)mm盖玻片覆盖后镜检,先用低倍镜

影响尿生成实验报告doc

影响尿生成实验报告 篇一:生理学实验报告——家兔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谭晓东学号:XX2501024 专业:生物科学年级、班级:10科四 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实验项目:家兔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类型:验证实验时间:XX年5月28日实验指导老师:黄俊柅实验评分: 一. 实验目的 学习输尿管、膀胱插管技术和尿液收集的方法;了解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尿量的调节 二. 实验原理 尿生成的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三个过程。凡能影响上述过程的任何因素,均可影响尿的生成并可引起尿量及尿的性质、成分的改变。本实验以家兔为实验对象,采用膀胱插管术收集并记录尿量,主要观察不同因素或药物对尿量的影响。 三. 实验材料 1.动物:家兔 2.试剂:生理盐水、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20%葡萄糖注射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20%甘露醇。

3.器材:手术器械、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压力传感器、注射器 四. 实验步骤 1.家兔麻醉:称重、麻醉:2%戊巴比妥钠,2ml/kg,耳缘静脉注射。固定:仰卧位固定 2.气管插管术:剪毛、中线剪开颈部皮肤(6~7cm)、钝性分离颈部肌肉等组织,暴露气管、气管穿线、软骨环上做T形切口、棉签去气管中的血块、插气管插管,结扎。 3.分离右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 4.泌尿系统插管——全身抗凝:静脉注射肝素,注射剂量10mg/kg (1ml/kg) A、输尿管插管:分离两侧输尿管,各穿2棉线备用;一侧输尿管结扎近膀胱端——结扎处往上做1/2切口——向上插管——绑线、动脉夹固定。 B、膀胱插管:分离两侧输尿管;输尿管下穿线,结扎与尿道连接的位置;用大注射针头刺破膀胱壁,从穿孔处将插管插入膀胱内,结扎并固定,如膀胱未充盈,可先注射生理盐水,让膀胱壁变薄 4.仪器连接,观察正常尿量 5.改变影响因素 (1).快速注射30ml生理盐水,记录尿量变化。(2).静脉注射肾上腺素0.2~0.3ml,记录尿量变化。(3).静脉注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 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 尿的生成过程:血液流入肾小球入球小动脉,进入毛细血管网,滤过后形成的原尿进入肾小管中,由于肾小管有重吸收的功能, 可以把很多一部分水和几乎所有的葡萄糖,氯化钠等重吸收回血液中,之后肾小管还有排秘功能,能排酸,排钾.形成尿液 尿生成是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进行的,包括三个环节:①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②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③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一部分水、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物(包括少量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白)都可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内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凡能影响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的因素都能影响尿的生成。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主要因素是: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有效滤过压和肾血浆流量。 1.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

滤过膜上有许多裂隙,形成大小不等的小孔,滤过膜的通透性就是以物质分子量大小是否能通过小孔来决定的(图6 -2)。由于血浆中小分子的葡萄糖、尿素、尿酸、肌肝和各种离子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因此,滤液中这些物质的浓度都与血浆内的浓度近似。大分子物质如白蛋白(分子量为6.9万)极少滤过。分子量超过7万的物质如球蛋白、纤维蛋白等则不能滤过。一般以分子量7万为滤过膜通透性的界限。Hb(血红蛋白)的分子量虽6.4万,但它和血浆中的结合珠蛋白相结合,成为分子量较大的复合物,所以也不能滤过。只有当Hb大量被破坏,产生溶血,Hb浓度超过结合珠蛋白所能结合的量时,末结合的Hb才能进到滤液中,从尿中排出,这种尿液称为血红蛋白尿。在一般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是比较稳定的。 2.有效滤过压 ①肾小球毛细血管压是推动血浆通过滤过膜的主要力量,用微穿刺法直接测得鼠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平均为45mmHg。 ②肾小囊内压是阻止血浆滤过的力量,平均为lOmmHg。 ③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是阻止血浆滤过的主要力量,在入球端约为2OmmHg,随着水分滤出,胶体渗透压不断上升,在出球端约为35mmHg。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影响因素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影响因素 尿液的干化学分析在各级医院甚至诊所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各品牌的尿分析仪及其配套试纸虽略有差异,项目代码也略有不同,但检测原理基本相同: 一、葡萄糖(GLU) [反应原理]:采用酶法测试,用两种酶,分别是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现在几乎所有的试纸都是采用酶法,因为酶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反应时间短等优点。不同型号的试纸所选用的指示剂有所不同。 [临床意义]: 1. 生理性糖尿为一过性糖尿,是暂时性的,排除生理因素后恢复正常。主要有三种:①饮食性糖尿,即在短时间内服用大量糖类,引起血糖浓度过大;②应急性糖尿,在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周期性四肢麻痹等情况下,延脑糖中枢受刺激,使肾上腺激素或胰岛素分泌异常,可出现暂时性的糖尿;③妊娠中后期多可见糖尿。 2. 病理性糖尿也可分为三种:①真性糖尿,既胰岛素的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使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尿糖检查不仅可以诊断糖尿病,还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决定胰岛素的用量、判断疗效;②肾性糖尿,即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减退,新生儿的近曲小管功能未完善也能出现糖尿;③其他糖尿,如生长激素过多(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过多(甲亢)、肾上腺激素过多(嗜铬细胞瘤)、皮质醇(Cμshing综合症)、胰高血糖素等都可使血糖浓度高过肾糖阈而出现糖尿;另外,肥胖病、高血压也可能出现糖尿。 [注意事项]: 1. 因为尿糖分析试纸的后一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当尿液中含有比色素还原能力更强的物质时,可使测试结果偏低甚至出现假阴性。如尿液中含有维生素C时就能使测试结果偏低甚至假阴性。 2. 抗生素对班氏法糖定性、糖定量测定结果都有一定的影响,而对干化学法的测试结果无影响。尿液存放时间过长也能使尿糖被细菌分解使浓度下降,但含有抗生素时几乎不下降。 3. 高浓度的酮体尿可引起假阴性;尿液比重增高,可降低试剂带对尿糖的敏感性;服用大量左旋多巴时,该药物的代谢产物会对测试反应产生抑制作用,使测试结果偏低或出现假阴性;尿液被过氧化物或次氯酸盐等强氧化性物质污染的时候能出现假阳性。 4. 试剂带采用的使酶促反应,测定的结果和温度及时间有关,因此应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内测定。 二、胆红素(BIL)、尿胆原(URO) [胆红素反应原理]:在酸性条件下,重氮盐作用于胆红素的中央,使其断开并与重氮盐偶合形成2分子的偶氮胆红素,从而产生颜色变化。 [尿胆原反应原理]:尿胆原分析试纸的反应原理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尿胆原在酸性条件下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发生醛化反应(即尿胆原与醛缩合生成红色的缩醛化合物,既常见的欧氏试剂)。另一种是重氮盐法,即尿胆原在酸性条件下,与重氮盐偶联生成紫红色的偶氮化合物。 [临床意义]: 1. 胆红素的检测对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尿胆原更加灵敏的反映肝功能。 2. 胆红素的检测有助于诊断黄疸。在败血症、蚕豆病、异型输血等情况下使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溶血性黄疸,此时虽然胆红素大量增加,但大部分是间接胆红素,因此,尿中的胆红素还是阴性。

尿液潜血干化学分析仪与镜检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分析_0

尿液潜血干化学分析仪与镜检结果不一致 的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潜血干化学分析仪与镜检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分析。方法收集我院596例患者新鲜尿液标本采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两种方法,对相同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尿液分析仪测定结果与镜检结果不完全相符,假阳性,假阴性均存在。结论显微镜检查尿中红细胞是尿液分析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临床上应将尿液分析仪潜血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联合进行。 关键词: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镜检 干化学试带法是依据试带上各模块化学反应后的颜色变化,间接判断细胞有无及大致数量;显微镜法则是直接观察并计数细胞等有形成分。由于两者检验原理不同,标本在存放过程中的某些成分发生改变等。本文对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与显微镜镜检查红细胞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引起误差进行了原因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596例门诊患者新鲜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尿液标本仪器检测完毕同时进行显微镜尿沉渣镜检。

1.2试剂和仪器双目生物显微镜,仪器:优利特-330型尿液分析仪,试剂:采用优利特-330型尿液分析仪配套试剂(优利特尿10项试纸条)。质控品:多项目尿液化学分析控制品 1.3检测方法①检测原理: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的原理是利用血红蛋白具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以催化H2O2作为电子受体使色原氧化呈色,其颜色深浅与血红蛋白含量成正比。尿液镜检主要利用显微镜的放大作用,直接将细胞等有形成分呈现在显微镜下,通过观察能够真实反映底物的情况;②方法每份标本分装于2支试管(各5ml),1支试管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于混匀的10ml新鲜尿液中浸入尿试条1s后取出,上仪器进行测定,自动打印结果。结果报告分为:(-、+/-、+、++、+++、++++)。使用优利特-330尿液分析仪及其配套的尿分析试纸条。另1支试管以1500rpm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将0.2ml尿沉渣混匀后,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覆盖镜检[1];高倍镜连续计数10个视野中红细胞数,以RBC≤0~5个HP为阴性,RBC>5个HP为阳性[2]。结果判断:将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镜检红细胞阴性判为假阳性,尿液分析潜血反应阴性,镜检红细胞阳性判为假阴性。 2 结果 对我院596例患者的尿液用分析仪潜血反应检测和镜

生理学实验报告——家兔尿生成的影响因素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谭晓东学号:20102501024 专业:生物科学年级、班级:10科四 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实验项目:家兔尿生成的影响因素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时间:2013年5月28日 实验指导老师:黄俊柅实验评分: 一.实验目的 学习输尿管、膀胱插管技术和尿液收集的方法;了解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尿量的调节 二.实验原理 尿生成的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三个过程。凡能影响上述过程的任何因素,均可影响尿的生成并可引起尿量及尿的性质、成分的改变。本实验以家兔为实验对象,采用膀胱插管术收集并记录尿量,主要观察不同因素或药物对尿量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 1.动物:家兔 2.试剂:生理盐水、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20%葡萄糖注射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20%甘露醇。 3.器材:手术器械、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压力传感器、注射器 四.实验步骤 1.家兔麻醉:称重、麻醉:2%戊巴比妥钠,2ml/kg,耳缘静脉注射。固定:仰卧位固定2.气管插管术:剪毛、中线剪开颈部皮肤(6~7cm)、钝性分离颈部肌肉等组织,暴露气管、气管穿线、软骨环上做T形切口、棉签去气管中的血块、插气管插管,结扎。 3.分离右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 4.泌尿系统插管——全身抗凝:静脉注射肝素,注射剂量10mg/kg (1ml/kg) A、输尿管插管:分离两侧输尿管,各穿2棉线备用;一侧输尿管结扎近膀胱端——结扎处往上做1/2切口——向上插管——绑线、动脉夹固定。 B、膀胱插管:分离两侧输尿管;输尿管下穿线,结扎与尿道连接的位置;用大注射针头刺破膀胱壁,从穿孔处将插管插入膀胱内,结扎并固定,如膀胱未充盈,可先注射生理盐水,让膀胱壁变薄 4.仪器连接,观察正常尿量 5.改变影响因素

尿干化学分析课程

第十章尿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第一节尿干化学分析仪 (1)分类(2)检测原理(3)检测参数(4)临床应用(5)质量控制(一)分类干化学试带操作方便,测定迅速,利用肉眼观察试带中颜色的变化与标准色板进行比较,得出相应数值,结果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尿液分析仪(又称尿干化学分析仪)的出现,给临床实验室尿液分析带来了一个飞跃。随着高科技及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尿液分析已逐步由原来的半自动分析发展到全自动分析,检测项目由原来的单项分析发展到多项组合分析,尿液分析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二)检测原理 1.尿液分析仪组成:尿液分析仪通常由机械系统、光学系统、电路系统三部分组成。 2.尿液分析仪试剂带:试带以滤纸为载体,将各种试剂成分浸渍后干燥,作为试剂层,再在表面覆盖一层纤维膜,作为反射层。尿液浸入试带后与试剂发生反应,产生颜色变化。多联试带是将多种检测项目的试剂块,按一定间隔、顺序固定在同一条带上的试带。使用多联试带,浸入一次尿液可同时测定多个项目。多联试带的基本结构采用了多层膜结构:第一层尼龙膜起保护作用,防止大分子物质对反应的污染;第二层绒制层,包括碘酸盐层和试剂层,碘酸盐层可破坏VitC等干扰物质,试剂层与尿液所测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第三层是固有试剂的吸水层,可使尿液均匀、快速地浸入,并能抑制尿液流到相邻反应区;最后一层选取尿液不浸润的塑料片作为支持体。有些试带无碘酸盐层,但相应增加了l块检测VitC 的试剂块,以进行某些项目的校正。 不同型号的尿液分析仪使用其配套的专用试带,且测试项目试剂块的排列顺序是不相同的。通常情况下,试带上的试剂块要比测试项目多一个空白块,有的甚至多参考块又称固定块。空白块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尿液本身的颜色在试剂块上分布不均等所产生的测试误差,以提高测试准确性;固定块的目的是在测试过程中,使每次测定试剂块的位置准确,减低由此而引起的误差。习题:尿试带结构中哪层具体结构可以破坏尿液中维生素() A.尼龙膜 B.碘酸盐层 C.吸水层 D.塑料底层 E.绒制层 『正确答案』B 3.尿液分析仪检测原理:尿液中相应的化学成分使尿多联试带上各种含特殊试剂的膜块发生颜色变化,颜色深浅与尿液中相应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将多联试带置于尿液分析仪比色进样槽,各膜块依次受到仪器光源照射并产生不同的反射光,仪器接收不同强度的光信号后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电讯号,再经微处理器由下列公式计算出各测试项目的反射率,然后与标准曲线比较后校正为测定值,最后以定性或半定量方式自动打印出结果。试剂块颜色的深浅对光的吸收、反射是不一样的。颜色越深,吸收光量值越大,反射光量值越小,反射率越小;反之,颜色越浅,吸收光量值越小,反射光量值越大,反射率也越大。换言之,特定试剂块颜色的深浅与尿样中特定化学成分浓度成正比。 (三)检测参数 从最初的单一测试到现今的多项测试,尿分析仪检测参数随尿试带的发展而发展。尿试带常依测试参数分为两类:①用于初诊患者及健康体检使用的8~11项筛检组合试带。8项检测项目包括酸碱度(pH)、蛋白(PRO)、葡萄糖(GLU)、酮体(KET)、胆红素(BIL)、尿胆原(URO)、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或隐血(ERY或HB)和亚硝酸盐(NIT);9项检测项目在8项基础上增加了尿白细胞(LEU,WBC);10项检测项目又在9项的基础上增加了尿比密(SG);11项则又增加了VitC。②用于已确诊疾病的疗效观察,如尿糖、尿蛋白等单项试带和各种组合型试带。 1.酸碱度采用酸碱指示剂法。pH试剂块含有甲基红(pH4.6~6.2)和溴麝香草酚

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的比较

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3-11-18T15:08:01.3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0期供稿作者:钱国萍 [导读] 尿试纸浸取尿液时间过长也可导致此现象。 钱国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河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 311222) 【摘要】目的对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尿干化学分析使用美桥-600分析仪,尿沉渣镜检使用奥林巴斯显微镜和90-1台式离心机,检测500份尿液标本,对尿液红、白细胞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干化学分析法尿镜检法 【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0-0143-02 尿沉渣镜检是尿液常规检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泌尿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笔者对临床就诊的500例患者尿样标本用干化学分析法和尿沉渣镜检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和结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收集我院2012年8月份门诊患者和健康人群普查的随机尿液500份于1h内检测完成,其中男211例,女289例,并记录实验结果。 1.2 仪器与试剂干化学法:深圳美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Mejer-600型尿11项分析仪及配套的尿11项试纸条。镜检法:尿沉渣镜检使用奥林巴斯显微镜和90-1台式离心机、玻片等。 1.3 质控检测物使用上海伊华医学科技公司尿液质控物。 1.4 测定方法及步骤干化学法:每天用质控物进行质控合格后方可进行患者标本的测定,测定时用尿液离心管取充分混匀的10ml尿液,将试纸上的试剂部分全部浸入样本中2s后取出,并在滤纸上吸去多余尿液,置于传送盘上,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并将结果打印出来。 镜检法:取混合均匀尿液10ml于尿液离心管内1500r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残留尿和沉渣0.2ml,充分混匀后取约0.02ml滴于载玻片上镜检,高倍镜计10个视野所见细胞数,并记录数据。 2 结果 在500份检测标本中,红白细胞两项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对比显示白细胞:干化学法阳性为50例,阳性率10%。镜检法阳性为83例,阳性率16.6%。红细胞:干化学法阳性为76例,阳性率15.2%。镜检法阳性为42例,阳性率8.4%。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 3 讨论 本次实验共检测500份尿液标本,其中白细胞干化学法阳性人数50例,阳性率为10%,镜检法阳性人数为83例,阳性率为16.6%,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别较大,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显示尿沉渣镜检法阳性率高于干化学法。由于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是用中性粒细胞酯酶反应的特异性,只能检测中性粒细胞,而某些以淋巴,单核细胞感染为主的患者标本就会漏检。此外,白细胞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女性病人白带增多,阴道分泌物的污染,在随机选取的女性尿样中阳性结果较高,尿液在膀胱中潴留时间过长或尿液标本放置时间过久,尿中pH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都会造成干化学试验阳性。红细胞干化学法和直接镜检法的阳性率分别为15.2%、8.4%,干化学法阳性而镜检阴性的有21例,约占总样本的4%,镜检未见红细胞,找到大量结晶,尤以草酸钙结晶为主。此外,尿液由于其新鲜程度,以及某些肾病患者尿中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造成干化学阳性镜检阴性。尿试纸浸取尿液时间过长也可导致此现象。由以上种种原因显示应将两方法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后再出报告,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这个实验证实两种操作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干化学法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镜检法操作比较麻烦,但较准确。应加强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把两种方法相互结合,综合分析,才能提高尿液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参考文献 [1]朱辰,王鹏飞,杨琛.尿干化学法及尿沉渣镜检等手工法对2005年浙江省军校招生体检尿液中部分成分的对比分析.中国疗养医学,2006,15(3):231. [2]袁玉德,张显达,张文陆.两种尿沉渣定量检测结果差异原因分析.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5,28(7):753-754. [3]徐银萍,王胜奎.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的比较分析.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6,21(3):72. [4]丛玉隆,马俊龙.菌尿对尿液分析仪测定红细胞的影响.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2):205-207.

尿液分析仪原理

一、尿液分析仪原理 此类仪器一般用微电脑了控制,采用球面积分仪接受双波长反射光的方式测定试带上的颜色变化进行半定量测定。试剂带上有数个含各种试剂的试剂垫,各自与尿中相应成分进行独立反应,而显示不同颜色,颜色的深浅与尿液中某种成分政权比例关系,试剂带中还有另一个“补偿垫”,作为尿液本底颜色,了对有色尿及仪器变化待所主生的误差进行补偿。 将吸附有尿液的试剂带放在仪器比色槽内,试剂带上已产生化学反应的各种试剂垫被光源照射,其反射光被球面积分仪接收,球面积分仪的光电管被反射的双波长光(通过滤片的测定光和一束参考光)照射,各波长的选择由检测项目决定。其结构示意图见图8-1 仪器按下列公式自动化计算出反射率,然后与标准曲线比较,自动找印也各种成分的相应结果,尿液中某种成分含量高,其相应试剂垫的反射光较暗,否则较强。 反射率分式:R(%)=Tm.Cs/TsCm×100% 式中的R(%)为反射率;Tm为试剂垫对测定波长的反射强度;Ts为试剂垫对参考波长的反射强度;Cm为较准垫对测定疵长的反射强度;Cs为校准对参考波长的反射强度。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二、尿试带试验方法 1.尿PH检查:结果有二重含义:①反映体内酸碱代谢状态;②由于尿蛋白、尿比密的测定原理是基于膜尬上最后PH试剂的颜色变化,因此分析PH变化还有监控尿PH变化对其它膜尬区反应的干扰作用。 2.尿比密检查:尿比密测定曾采用悬浮法和折射仪法,主要测定尿内固体物浓度随着10项尿液分析仪的问世,试带法测定尿比密得到广泛使用,其膜块中主要含有多聚电解质(甲乙烯酸酰马不酐)、酸碱指示剂及缓冲物,这是采用酸砖瓦指示剂法,其原时是根据经过多聚电解质的Pka改变与尿液离子浓度相关原理。麻剂条中的多聚电解质含有随尿标本中离大浓度则解离的酸性基团,离子越多,酸性基团解离子越多,而使膜尬中的PH改变,这种改变可由膜块中的酸碱性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显示出来,进而换算成尿液的比密值。 不同的干扰因素对上述三种方法的测量的比密结果影响也不同:第一是尿液中的非离子化合物增多时,可使悬浮法和折射仪法测得的比密结果偏高,而试带法只与离子浓度有关,不受其影响;第二是尿液中蛋白增多时,三种方法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以试带法最为明显,折射仪法次之;第三是试带法易受PH的影响,当尿液的PH>7时应在测定结果的基础是增加0.005作为由于尿液PH损失的补偿。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尿试带法简单、快速、用尿量少,但由于试纸法尿比密结果间隔较大,不能反应细微的比密变化,故不能用于浓缩稀释试验。加外试带法对高或过低的尿比密均有敏感,故不宜用于这两种情况,如新生儿尿就不适用。因此只能用于一般性筛选,在上述情况下以折射仪更为理想。NCCLS建议折射仪结果作为干试带法的参比方法。 3.尿蛋白检查尿液分析仪尿蛋白测定是根据指示剂蛋白误差原理,膜块中主要含有酸碱性指示剂枣溴酚兰、枸橼酸缓冲系统和表南的活性剂。在PH3.2时,溴酚产生的阴离子,与带阳离子的蛋白质(白蛋白)结合后发生颜色变化。 干化学法测定尿蛋白操作简单快速,但在使用应注意:①病人服用奎宁和磺胺嘧啶等药物引起的强碱性尿时''会使干化学法出现假阳性结果而磺基水杨酸法出南假阴性结果.可用稀乙酸将尿液PH调5-7''再行实验''借以区别是否由于强碱性尿而导致假阳性.②研究证明几十种药物可使尿蛋白检查出现假阳性''有学者对用大剂量青霉素患者给药前后进行了尿蛋白的检测''结果表明:滴注250万单位组2小时\320万单位3组小时,480万单位组5小时可能对磺基水杨酸法产生假阳性,对干化学法产生假阴性。③不同测定方法对病人尿液内不同种类蛋白质检测的敏感不同,双缩脲定量可以对白蛋白,球蛋白显赤似的敏感性,而干化学测量球

实验报告(3)影响尿液生成因素

影响家兔尿液生成的因素 一、目的:学习输尿管插管或膀肮插管技术和尿的收集方法。观察刺激迷走神经和静脉注射 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对尿量及尿中某些成分的影响,分析这些因素 的作用机制。 二、原理:尿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及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肾 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而有效滤过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肾 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囊内压。正常情况下,囊内压不会有明显变化。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主要受全身动脉血压的影响,当动脉血压为80~180mmHg时,由于肾血流的自身调节作用,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均能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但当动脉血压 高于l80mmHg或低于80mmHg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就会随血压变化而变化,肾小球 滤过率也就发生相应变化。另外,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会使有效滤过压增高,肾小球 滤过率增加。影响肾小管、集合管泌尿机能的因素,包括肾小管溶液中溶质浓度和抗利 尿激素等。肾小管溶质浓度增高,可妨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因而使尿量增加;抗利 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与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 三、关键词: 家兔泌尿系统调节 四、材料和方法 1材料:家兔、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赛米松(速尿)、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膀胱插管,压力换能器。2方法: 2.1手术准备 2.1.1.1麻醉固定按1g/kg体重剂量兔耳缘静脉注射200g/L氨基甲酸乙 酯。待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2.1.1.2腹部手术从耻骨联合向上延中线作长约4cm的切口,沿腹白线 打开腹腔,将膀胱轻拉至腹壁外,先辨认清楚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位 置,用止血钳提起膀胱前壁,选择血管较少处,切一纵行小口,插入 插管后结扎。使插管的引流处低于膀胱水平,用培养皿承接由引流管 流出的尿液。如膀胱容积仍较大,可用粗线将膀胱扎掉一部分,使膀

尿液干化学检测

尿液干化学检测 (一)检验目的 对泌尿系统疾病、肝胆疾病、糖尿病等疾病进行辅助诊断与疗效观察,对安全用药进行监护,以及评估健康状态。 (二)测定方法以及体系 干化学试带法:包括尿液分析仪,分析仪试剂带;尿的干化学试带可检测的项目有蛋白质、葡萄糖、酮体、隐血、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比重、pH值等。快速敏感的干化学试带技术和自动化分析技术在尿液检查中得到普遍应用,上述指标的检测极为简便,而且提高了检验质量,为尿液化学检查开拓了更广阔的领域。 (三)检测原理及干扰因素 尿液分析仪检测原理:尿液中相对的化学成分使尿多联试带上各种含特殊试剂的模块发生颜色变化,颜色深浅与尿液中相应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将多联试带置于尿液分析仪比色进样槽,各模块依次受到仪器光源照射并产生不同反射光,仪器接收不同强度的光信号后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再经微处理器由下列公式计算山各测试项目的反射率,然后与标准曲线比较后校正为测定值,最后以定性或半定量方式自动打印出结果。用于对尿液进行定性和 半定量检测。 1.葡萄糖检测 (1)原理:尿糖形成的原因和机制为:当血中葡萄糖浓度大于8.8mml/L时,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量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即可出现糖尿。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释放新生态氧[0],新生态氧[O]再还原碘化钾,发生颜色变化。 (2)干扰因素:本实验对葡萄糖豹检测是特异性的,大量维生素c可使实验出现假阴性结果;高比重碱性尿,亦可造成糖检出偏低,使低糖浓度尿呈阴性。 2.胆红素检测 原理:直接胆红素在酸性条件下与二氯苯胺重氮盐偶联,生成偶氮染料。 干扰因素: (1)标本必须新鲜,以免胆红素在阳光照射下成为胆绿素; (2)尿液中含高浓度维生素C和亚硝酸盐时,抑制偶氮反应使胆红素测定呈假阴性; (3)检验对象接受大剂量氯丙嗪治疗或尿中含有盐酸苯偶氮吡啶的代谢产物时呈假阳性。 3.酮体检测 原理:乙酰乙酸、丙酮在碱性条件下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 干扰因素: (1)尿液必须新鲜,及时送检.以免因酮体的挥发或分解出现假阴性结果和结果偏低; (2)不同病引起的酮症,因酮体的成分不同,同一检验对象不同病程可使分析结果有差异。 4.比重检测 原理:采用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尿中以盐类形式存在的电解质(MX)中的M阳离子(以Na 为主)与离子交换体反应置换出氢离子,氢离子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发生颜色变化。该检验不受尿液中某些不含离子成分(如葡萄糖)的影响,也不受不透色的染料的影响,高度缓冲的碱性尿液会给出相对于其他方法较低的读数。 干扰因素:当尿中含有蛋白质(1g/L一7.5g/L)时可使比重读数偏高。 5.潜血检测 原理:血红蛋白具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可使过氧化物分解释放出新生态氧,使邻甲苯胺变成邻甲联苯胺,出现颜色变化。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

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 尿的生成过程:血液流入肾小球入球i小动脉,进入毛细血管网,滤过后形成的原尿进入肾小管中,由于肾小管有重吸收的功能, 可以把很多一部分水和几乎所有的葡萄糖,氯化钠等重吸收回血液中,之后肾小管还有排秘功能,能排酸,排钾.形成尿液 尿生成是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进行的,包括三个环节: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②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③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一部分水、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物(包括少量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白)都可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内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凡能影响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的因素都能影响尿的生成。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主要因素是: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有效滤过压和肾血浆流量。 1.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 滤过膜上有许多裂隙,形成大小不等的小孔,滤过膜的通透性就是以物质分子量大小是否能通过小孔来决定的(图6 -2)。由于血浆中小分子的葡萄糖、尿素、尿酸、肌肝和各种离子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因此,滤液中这些物质的浓度都与血浆内的浓度近似。大分子物质如白蛋白(分子量为6.9万)极少滤过。分子量超过7万的物质如球蛋白、纤维蛋白等则不能滤过。一般以分子量7万为滤过膜通透性的界限。Hb(血红蛋白)的分子量虽6.4万,但它和血浆中的结合珠蛋白相

结合,成为分子量较大的复合物,所以也不能滤过。只有当Hb大量被破坏,产生溶血,Hb浓度超过结合珠蛋白所能结合的量时,末结合的Hb才能进到滤液中,从尿中排出,这种尿液称为血红蛋白尿。在一般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是比较稳定的。 2.有效滤过压 ①肾小球毛细血管压是推动血浆通过滤过膜的主要力量,用微穿刺法直接测得鼠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平均为45mmHg。 ②肾小囊内压是阻止血浆滤过的力量,平均为lOmmHg。 ③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是阻止血浆滤过的主要力量,在入球端约为2OmmHg,随着水分滤出,胶体渗透压不断上升,在出球端约为35mmHg。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入球动脉端有效滤过压:45-(20+10)=15(mmHg) 出球动脉端有效滤过压:45-(35+10)=0(mmHg) 3.肾血流量 肾脏在血压变动于80-18OmmHg范围内时,依靠其自身调节可使血流量保持稳定。正常人安静时两侧肾脏血流量每分钟为1.2升,每昼夜从肾小球滤过的血浆总量可达170-180升,约为体重的3倍。 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重吸收作用是指滤液(原尿)流经肾小管与集合管内时,其中水和某些溶质全部或部分地透过肾小管与集合管上皮细胞,重新回到肾小管与集合管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去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