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生创新技能的培养-精品文档

注重学生创新技能的培养

改革数学教学方法,是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近年来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现代创造理论表明,以创造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技能不是靠传授而得到的,也不是手把手教出来的,它往往是创造者经过心理的“烘热期”和“脑风暴”后的“顿悟”。因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必须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到创新思维的技巧。

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为“解决问题”序列的探究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所面对的都是些经过人类长期积淀和锤炼的间接经验,让学生快捷地懂得这些成果或者沿着一条“简洁、顺畅的道路”,重复推演一下当初科学发现的过程,无疑是一条高效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途径。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意地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需要开辟新路才能消除困惑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是十分有益的。中科院王梓坤院士说,对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我们只是看到了成功的结果,那些逐步抛弃的中间假设则从不公布,是很可惜的,因为其中蕴含了许多经验教训。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将某些要揭示的概念、证明的规律纳入待“解决问题”的序列之中,将学生学习概念、规律的过程设计成对这些问题的“再发现”、“再解决”的创新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在经历了探索过程的弯

路、岔路和纠偏过程后受到创新思维方法的启迪,从而增进创新技能。

一、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创新环境

宽松和和谐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学习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它能把学生引进愉快积极的思维境界,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创造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个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程主动探索知识,让他们敢想、敢说、敢问,有充分表达机会,另一方面,应适时应运激励性?有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鼓励和赞赏,让他们在克服困难后满足和喜悦,维系创新热情。

二、营造学生创新意识的心理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创造活动的一般发展是心理的安全与自由,所以在教学中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教师要做到:(1)提供想象条件鼓励学生大胆假设,让学生在猜中学习。教师要相信学生都具有创新潜能,关键在于怎样去引导他们,把学生的创新有效地发挥出来;

(2)要多提供非常规问题,让学生在求异中思索,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提出新设想,敢于质疑问题对那些用不平常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三、数学教学要重视创新教育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实例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

和作用,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意义和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动机,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创新,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一是要加强数学培养,形成创新技能。二是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地想象,训练学生创新思维。三是要开发情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美国学者阿瑞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指出“尽管创造者要具有一定的能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可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形态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后盾。采用“解决问题”序列的教学过程,一要注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二要引导学生面对问题前进,探索解决问题的新路。

鼓励学生大胆幻想,以幻想目标激励学生,然后启发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架设通向幻想目标的桥梁。对事物的未来大胆地幻想是创新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史上的许多事物的过去和今天都表明,“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进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激励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寻找各种将幻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增进创新技能。

扩大学生信息吸纳量,激发学生产生新思想。戈登?德莱顿说,“一个新的想法是老要素的新组合”。“最杰出的创意者总是专心于新的组合”。由此可见,拥有丰富的信息,并且善于组合它们是创造者产生新思想的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摒弃狭隘的“单科”思想,确立各种知识相互贯通、渗透和融合的意识,为学生广泛联想、移植、改组所掌握的知识,从而产生新念头,提供丰富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地尝试各种各样的新组合,激发其新思想的诞生。

总之,创新技能是创新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