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RO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CRO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CRO发展前景分析

CRO的中国引力

发布时间:2007-11-02 来源:网络责编:崔灵灵

世界市场继续膨胀

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陶剑虹在《中国医药外包市场和竞争分析》的主题报告中勾勒出一幅清晰的CRO世界发展版图。

外包业务将在企业研发预算中占有越来越重的份额。依据Reuters Business Insight的分析数据,2006年,医药企业的内部研发费用为680亿美元,CRO研发项目费用为190亿美元,而到2010年两数据将分别上升为910亿美元和360亿美元。

这一趋势在过去的十年中已经初露端倪:全球医药CRO业务的年增长率保持在13%,而整体医药研发投入的年增长率保持在11%。

未来的3年,医药整体研发年投入增速将有所放缓,为9.6%,但CRO增势将加快,达到16.3%。

CRO业务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有3个:第一,CRO业务范围已经从原来单纯提供临床研究,扩展到新药研究的各个领域和阶段;第二,制药公司越来越倾向于将数量多、规模更大以及时间更长的Ⅲ期和Ⅳ期临床研究外包出去,这些执行期更长的合同最终推动了外包业务的增长;第三,制药行业早期研发产品的大量涌现也推动了外包行业的发展。

具体来看,在CRO的研发产品增长中,大分子药物的增长势头较小分子药物强劲。

CRO业务外包能够为制药企业缩短30%的研发时间,更早上市产品相当于增加了潜在1.2~1.5亿美元的收入,这还不包括节省的企业内部人员和设备配置费用在内。

在这个迅速膨胀的CRO市场中,欧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并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这个地位。有数据显示,西欧占88%,东欧占10.7%,印度和中国分别占0.7%和0.5%。

对此陶剑虹特别指出:"随着发达国家人力、原材料等资源成本的增高,CRO业务已经在向低成本市场转移,预计在2010年欧洲整体将减少3.2%的市场份额,中国可能从中获得0.6%的份额,整体达到1.1%,也就是约4亿美元的合约量。"

中国态度极具引力

过去十年是中国CRO从无到有的起步期。中国不论从政府层面还是企业自身都主动地参与其中,涌现出一大批CRO企业,其中不乏赢得世界掌声的企业。

"中国政府对于CRO的重视和各个生物科技园区所提供的良好政策非常具有吸引力,中国CRO企业的生存条件比美国同行要好得多!"美国Pharmalytica公司分析研发部门副总裁陈志宏最近一年频频回国,颇有感触。

南京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邵强介绍,作为国家级开发区,他们将生物医药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建立了一个3000万的基金用于中小型的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其中提供生物医药CRO服务是他们的重点。

中国从医药生产大国向医药研发大国进军,医药研发外包(CRO)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0年全球CRO市场将达到360亿美元,要从中分得一杯羹,中国准备好了吗?在第二届中国南京生物医药研发暨服务外包国际研讨会上,来自中美的100多位代表分析了中国CRO的机遇。

相关

ABO的集群经验

中国生物技术外包联盟(ABO)10月20日举行签约仪式,当天签约额近5千万元。

企业规模较小、资金不足,无法承接国外大订单是当前CRO企业发展的瓶颈,而联盟被认为是一个有效平台,但联盟的管理和协调并非易事。由此,ABO的经验颇为业界关注。

在上海张江高科,有一半以上的生物医药企业提供CRO服务。而不论上海、南京还是北京的园区,除了提供企业发展基金外,都在公共平台上不惜投入巨资,形成外包产业集群。正在建设的南京高兴生物医药平台副理事长介绍,他们的平台将依据国际的GLP标准建设,确保在其中完成的CRO服务能够获得国际认可。

CRO企业自身的建设是CRO水平的根本推动力。目前中国CRO企业的服务内容,从临床前试验、临床试验到咨询申报都已完成布局。

目前咨询申报CRO企业数量最多,处于多、散、小的状态,临床前试验和临床试验CRO 则涌现出规模较大、赢得跨国公司认可的企业,如药明康德、北京依格斯、万全科技等。

同时,各个环节上的专业CRO公司从产业链的角度紧密合作,如北京中关村生物医药外包服务联盟、上海桑迪亚&联友CRO服务联盟,使得需要CRO的企业能够实现在中国的一站式采购。

接轨国际赢得大单

在中国展开CRO合作的方式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向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方向拓展,包括知识产权的共享、商业化后的利益分享,中国的CRO企业在逐步依据国际标准完成服务的同时,也开始将眼光放大到了全球市场,尤其是临床前试验领域。

目前CRO公司"全球三强"是昆泰(Quintiles)(15%)、Covance(9%)和MDS Pharmaceutical Services(8%)。其中Covance已经在上海张江成立了全球第五个中心实验室。其全球总裁表示,在中国建立这个中心将为中国承揽全球新药研发合同增添重要砝码,他们将和中国CRO企业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

辉瑞对外研发CRO的年订单超过500份,其全球研发亚洲中心外部研究经理范学东在论坛上强调研发的战略性采购,认为这是亚洲寻求药学研发潜力的途径之一,也是国际CRO 的最新趋势。制药公司的研发外包将把单一学科组合成综合学科,包括了如先导化合物的优化、临床候选的配送等,而不再是简单的毒理学、筛选等孤立环节。

白鹭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盛泽林介绍了自己的国际化研发联盟模式:该公司在上海组建的海外团队直接按照ICH GLP标准建立实验室,开发世界市场的新型化合物,同时与美国的新药研发公司Terraces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公司共享联盟的专家库,并分享亚洲和北美市场的商业化权益,双方可互相授权获得对方的化合物使用许可。

中国CRO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数量多、规模小,除了高端的几家发展势头强劲的企业,数小企业还在从事技术含量比较低的服务。而阻碍大多数企业成长的瓶颈在于GLP标准还未达到国际标准。另外,专利法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也让不少海外CRO订单提供者犹豫。(记者张莉摄影报道)

从上海张江起步,到北京中关村,短短三四年时间,合同研发机构(CRO)在中国火爆兴起,并迅速形成一个新兴产业。

目前,为全球领先制药企业提供专业化学外包服务的上海药明康德公司,在天津的新基地正式投产;一些大学和大医院成立了专门的CRO,为国内外制药企业提供新药临床试验服务;原来的中介型CRO面临生存挑战。中国的CRO产业,其未来激烈的竞争场面已部分呈现。

随着跨国制药公司将中国CRO纳入其外包范围,中国逐渐融入了全球药品研发体系。我们对于CRO的期待是,通过为全球领先制药商服务,摸索、积累继而走出一条新药研发之路,尤其是最为薄弱的化学药研发领域。

东移到中国

CRO于上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随着美国新药研发管理法规的不断完善,新药研发过程变得更为复杂、更为耗时且费用更高。由于临床前实验和临床试验费用占据了整个研发费用的2/3,制药企业不得不借助外部资源减轻费用和缩短时间。而CRO可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起一个高度专业化、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研究队伍,并能降低制药企业的管理费用,为制药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化服务。CRO正是社会分工专业化和风险平均化的产物。

数据显示,1998年以来,全球制药业研发外包比例均超过22%,2005年达到24.7%,总金额达到163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360亿美元的规模,年均增长率达到16.3%。

一方面全球药品研发外包市场在扩大,一方面新药发现越来越困难,研发成本大幅上升,跨国药企纷纷将研发东移,在中国相继设立研发中心。这样的背景直接促使了中国CRO的诞

生。

业界认为,当前我国制药业所处的阶段与美国上世纪80年代初颇为相似。日趋严格的新药审评制度使得新药开发中技术含量日益增加,对临床试验设计和实际操作的要求更加严格,所需投入也更大。

不仅是跨国企业,国内制药企业对研发外包也有诉求,中国的研发外包市场潜力可观。中山大学医药发展中心总经理凌翔告诉记者,我国自1月1日起推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LP),新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必须在经过GLP认证、符合GLP要求的实验室进行,GLP认证平均投资要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中国绝大部分企业无力投资,只能选择外包。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于明德将目前中国的CRO归纳为3类:第一类是生物外包,业务包括蛋白质、基因工程中间产物及现代生物技术;第二类是化学外包,业务包括药物前体发现、筛选与合成;第三类是临床研究外包,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区域。

“还有一个小类,是专门从事植物药的分离、提取和纯化业务。跨国公司对植物药很感兴趣,带动了这方面的外包业务。”于明德说。

京沪主力军

上海张江药谷聚集着大大小小30多家CRO,并初步形成了涵盖新药研发各阶段的外包服务链,服务对象以跨国制药企业为主,真正意义上的中国CRO起步于此。

张江第一家CRO“开拓者”确实成为了这个新生产业的开拓者。2002年,“海归”惠欣回国创业,依靠10万元初始资金在张江创建了“开拓者化学”。当时美国礼来正在国内寻找研发外包公司,惠欣抓住了这个机会,“开拓者化学”顺利获得了美国礼来的合约。礼来的合约使创立不久的“开拓者化学”迅速稳固了规模和品牌。此后,来自欧美的订单源源不断地找到了“开拓者化学”。2003年4月,惠欣成立开拓者生物医药,并在旗下设立“睿智化学”。凭借“开拓者化学”积累起来的服务经验,“睿智化学”的成长势头十分迅猛,目前年收入大约5000万美元。

在拓荒牛中还有药明康德。与“开拓者”相比,药明康德后来居上,它从4年前的一个小公司,快速成长为全国最大的研发外包企业。据了解,药明康德目前已超过3亿元的年服务收入,为70多家欧美及日本客户服务,客户包括世界前20名药企中的18家以及前10名生化制药公司中的8家。药明康德总裁李革凭着留美经历和多年跨国制药公司的工作经验,积累了广泛的资源。目前药明康德专注于化学外包,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从发现药物前体到最后吨级合成工艺每个环节的研发服务。

随着跨国公司外包业务量的增长,张江在悄然间冒出了几十家CRO,并已成为跨国药企中国研发中心的聚集地。

上海起步之后,北京紧随其后,并成为中国拥有CRO最多的城市——仅仅中关村就有至少40家CRO。

目前CRO的业务涵盖了几乎所有外包环节,甚至包括药政注册服务。在本土CRO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万全科技旗下的万全PDS和万全VPS,前者正致力成为亚洲第一家从普药到创新药的完整新药研发外包服务机构,后者则是目前国内惟一一家提供临床和临床前研究综合性外包服务的CRO,包括了药政咨询、注册服务。

此外,跨国药企研发东移也带来了一些跨国CRO。全球医药临床研究领域排名第一的昆泰公司(Quintiles),已在北京设了分支机构。虽然目前昆泰在中国的业务集中在临床药理检测环节,但其所瞄准的无疑将是整个临床研究外包领域。其余跨国CRO中还包括了科文斯(Covance)、MDS和保诺科技。合资型CRO公司,如北京凯维斯,目前在中国不超过10家,服务对象以小型跨国公司及大型本土企业为主。

术业需专攻

据了解,本土CRO以承接临床试验外包居多,而其中不乏不具备服务平台、类似中介机构CRO。这类公司一头拉制药企业,另一头联系临床基地,万全科技CEO郭夏称之为“小舢板”。

不过,随着近年来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医药临床资源丰富的大学相继成立专门的CRO,这些中介型CRO正逐渐失去阵地。

以中山大学为例,中山大学在3年前成立了专门的CRO——中大医药发展中心。据中山大学药学院院长黄民介绍,该中心目前主要给国内大型企业提供药物临床试验服务,“今年,动物实验中心将投入使用,以后中心的外包业务将集中在动物实验和临床人体试验。”而中大医药发展中心最终的目标,是搭建一个针对国际市中大医药发展中心、能够把新药研发外包各个链条穿起来的综合性技术服务平台。

于明德有一句口头禅是,“攻自己的强项”。他认为,做研发外包“一定要专门化,详细分工,全都做了,谁都做不精。”郭夏也同意这个观点,她认为,所有的CRO都应该有自己的专业分工领域,而不是多元化发展。因此,中介型CRO被认为“将来肯定会失去立足之地”,而背靠大学的CRO和专业的CRO则能生存发展。

业内认为,CRO的兴起,将对中国制药业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使国内企业能够更专注于核心业务,而国际化的CRO还能帮助国内的企业实现国际化。于明德强调,本土CRO主力军,能够凭借为全球领先药企的外包服务,积蓄起自身新药研发的经验,从而为将来建立自身原创药物研发打下基础。

行业人士认为,未来CRO将往两极发展,一种是高端研发路线,另一种则停留在同质化竞争层面。药明康德、开拓者等都冀望通过为跨国公司提供研发外包服务机会,培育自身的新药研发体系,从而为未来转型从事新药研发做准备。

--------------------------------------------------------------------------------

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西铁房临床试验爱好者网)

评分12345

2008-08-07 17:22:52 文章主题: 本土CRO发展:机遇与挑战同在No. 3

Admin

西铁房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8-04-24 20:23:29

文章: 889

来自: Shanghai

离线

来源:寻医问药网

在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和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集中并活跃着一些这样的公司:他们提供诸如新药产品开发、临床前试验及临床试验、数据管理、新药申请等技术服务,被称为CRO——合同研究机构。从1997年国内第一家CRO公司诞生,已有10年,我国的CRO 如今处在什么样的状况?其发展之路面临哪些优势和障碍?是高枕无忧,还是身处险境?

日前,由复旦大学药学院和美国药学会在沪联合主办的“面向世界的中国药学CRO,CMO 国际研讨与合作会”上,参会代表就我国药物研发CRO和合同生产机构(CMO)现状及相关政策法规、中美CRO和CMO服务能力概述与比较、药物研发CRO的选择标准与信息沟通、CRO服务提供者与需求方对该领域的改进策略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让我们走近这次研讨会,聆听业内人士的声音。

■充分发挥优势

万全阳光临床服务集团是我国临床研究领域规模最大、惟一具有海外上市背景的知名CRO 公司,总经理宋雪梅博士多年来一直从事CRO服务工作。她介绍说,CRO的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当时,随着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新药研究开发管理法规的不断完善,药品的研发过程的日趋艰辛,制药企业必须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缩短新药研发时间,控制成本和减少风险。通过合作,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CRO由此现身于世界制药业之中。CRO作为制药企业的一种可借用的外部资源,在短时间内可以迅速组织起一个具有高度专业化和具有丰富临床研究经验的研究队伍,降低制药企业的总体成本和风险,因而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据统计,2005年,全球制药业用于新药研发的投资约为660亿美元,而其中约163亿美元的业务外包给CRO进行的,比例达到25%左右,并以每年约14%的速度增长。其中,美国和欧洲在全球CRO产业中居主导地位。

宋雪梅博士的职业生涯和我国的CRO一起成长,因而对本土CRO的现状有着深刻认识。她谈到,伴随着全球医药外包服务业增长迅速,我国和印度等国家已渐渐成为西方制药企业进行新药研发外包的首选地。除了成本方面的考虑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些国家的病患多样化且数量大,即有着庞大的人口数量和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的疾病群体,这使得在进行新药试验时,能够在短时间内招募到所需要的样本数量,人力成本更加节约,从而可使新药研究步伐加快。

目前,我国的CRO已多达400多家,主要集中分布于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临床前和临床试验阶段。而且,近年来CRO的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得以拓展。宋雪梅介绍,像万全阳光的技术服务几乎涵盖了新药研发的整个过程,能够提供临床前药理、Ⅰ期及生物等效、Ⅱ-IV期临床研究、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临床研究用药品生产、药政服务、专业培训、CRA租赁、产品策划及市场推广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目前已经完成涉及内分泌、神经、精神、心血管、消化、抗感染、肿瘤等10多个治疗领域的各80余个研究项目。此外,随着一些跨国制药企业陆续在中国启动研发业务,外资CRO或与外资合建的CRO进一步刺激了中国CRO的成长。

与外资或合资的CRO相比,她认为,我国本土的CRO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熟悉本国的医药政策,了解本国的医药状况、地域特点和管理方式,与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基地有良好的关系,收费低。

专家估计,目前我国CRO业务的市场规模应在80亿元左右。但据调查,目前国内CRO业务的实际规模不到5亿元,这说明国内CRO业务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宋雪梅认为,CRO 给中国带来的最大机遇来源于中国巨大的市场,因此中国医药市场的增长是CRO发展的最大动因。

■勇敢迎接挑战

优势虽然具备,但是,“我国的CRO在国际上依然缺乏竞争力!”现任美国伯明翰阿拉巴马大学医学院肿瘤药理中心实验室主任的张瑞稳博士一语刺中我国本土CRO的软肋。早在几年前,张博士与我国著名药学家周海钧教授合编了《现代新药发展指南》一书,其中就有一章阐述了“新药合同研究”,指出了合同研究是当今药物研究与开发的新趋势。作为在国内较早提出CRO的学者,他的分析近乎尖锐,却让人警醒。

他强调,最大原因在于CRO在中国的法律地位不明确。CRO在我国的药物临床评价体系中,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为国家所认定的产业。比如药店、药厂这些企业都在国家的法律中有明确的概念和定位,但CRO并没有。张博士还形象地打了个比方,CRO好比奶妈,一个好的奶妈不仅要形象好、信誉佳,提供的奶水还应是高质量的,因而不是每个有奶水的女人都可以当奶妈的。但是传统文化造成的影响是——奶妈的社会地位很低。

其次,CRO规模太小,过分专业化也是问题之一。有文章称,目前我国的CRO数量虽然不少,而总的业务收入却仅为2500万元左右。这个数字不仅很难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连印度也比不上,2005年印度CRO市场总值约为1.2亿美元。张博士指出,规模太小则难以形成不了气候。在这些大大小小的CRO中,能够承接国际外包业务自然就屈指可数。药物研发中的每个环节分得过细,小而全、小而偏都不好,有些公司可以提供新药研发过程的全方

位服务,有些则以提供某一环节如临床或临床前研究、某一治疗领域的研发为主营业务并以之为核心竞争力,但有些就仅能以其中的一个过分专业的点为服务业务,如只能做药代或只做生物利用度,后者从竞争力来说显然是不如前两者的,也是不利于CRO的发展的。

民族制药业的落后也成为制约CRO参与国际竞争的瓶颈。张博士始终强调的一句话是:“没有创新的民族制药业,就没有CRO的明天”。CRO是随着创新药物发展起来的一个行业,如果没有新药的研发活动,就谈不上CRO的存在。但是,与目前CRO快速发展态势严重脱节的是,国内很多制药企业还不具备独立研发新药的能力。如果我们的民族制药业始终在低谷徘徊,始终只是把创新挂在嘴边,而拿不出实实在在的东西,CRO的健康发展势必会受到阻碍。

■积极弥补不足

“这些状况不得以改善,我国CRO势必处于危险境地!”张瑞稳博士进一步敲响了警钟。

从外部来说,一方面,国外大规模、经验丰富的跨国CRO正式登陆我国,虽然目前以提供对外服务为主,而不从事对我国国内企业的CRO服务,但是他们正在等待机会,一旦我国的有关法规进一步完善,一夜之间,他们就会成为国内的外包研发业务强有力的竞争者,本土CRO则会被打得一败涂地。另一方面,随着综合性的外国大型制药企业陆续把研发中心建在中国,而中国本土的CRO没有外资背景很难生存,其对外业务之路基本就被堵死。从内部来说,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各项法规制度的完善,一批不适应市场竞争或有着这样、那样问题的国内药企会被迫关闭。那他们干什么去呢?张博士认为,其中一部分会利用他们原有的资源和优势,改而从事CRO的业务。不难想象,本土CRO的内部竞争,也将使他们处于两难境地。

宋雪梅博士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她认为,现在国内CRO发展迅猛的形势中暗藏挑战。当前,在全球新药研发外包市场中,大型跨国CRO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并成为新药研发外包市场的主要驱动力。除了来自跨国CRO的进入,还有很多海归人员带着巨大的资本和丰富的国外管理经验在国内市场上寻找创业的机会。另外,国内其他行业的投资者也看好CRO 的发展机遇准备跻身其中。

张瑞稳博士为此建议,政府应把CRO作为一个产业、一个行业来扶持,建立一个有助于技术创新的大环境,提高我国制药产业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比如,可以把CRO集中起来,形成互相交流、互相扶持的氛围,这样不但可以提升我国新药研发整体的竞争力,还有利于进入国际市场。去年,北京22家中关村医药科技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关村CRO联盟”,他倡议在上海也应该建立这样的联盟。单个CRO因规模较小,资金不足而无法承接大订单的公司,借助这样的平台,可以通过整合多家CRO的质量优势和价格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即利用成员企业之间的互补性,把几亿元的大订单在内部分解消化,让大家从中受益。“我们的CRO不能仅把注意力放在内部竞争,而要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CRO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CRO是申办者和临床前药理机构、临床试验机构或政府之间的一座‘桥梁’”,宋雪梅博士对CRO做出这样的比喻。虽然我国的政策环境还存在着需要完善之处,比如临床试验的审批时间太长,但CRO的发展更需要行业的自律。这个自律机制应该是靠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形式来完成的,在这样的组织框架下企业将会受到约束,

而不会进行恶性竞争。她忠告说:“任何恶意的东西都来自短势,中国的CRO要眼光长远,并要积累经验。”

宋雪梅博士还以自身的从业体会强调,我国的CRO必须提高自身的服务,而不要仅凭单纯的价格竞争来争取业务。因此从这点来考虑,我国CRO不能将自己的优势定位在低成本上,而应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技术优势。虽然国家大力推进了GMP、GCP及GLP等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逐渐向西方发达国家的质量标准体系靠拢,但我国这些方面的差距仍然是明显的。对于一些要在我国上市的新药研发的外包业务,仅仅满足我国的质量标准就可以了;然而对于国外真正意义上的新药研发的外包业务,如果不能达到西方国家的质量标准,那就不可能分吃他们的“蛋糕”了。

两位人士均表示软件方面的差距也是应该改进的地方。宋雪梅博士的意见是,提高CRO人员的质量意识、建立规范、进行人员培训都很关键。而张瑞稳博士则认为,中国的CRO是专业性的,是技术员,但是我们除了需要专业有所长的教授外,更需要的是大学校长这样的管理型人才。

全球的新药研发外包服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作为CRO企业的一员,宋雪梅博士表示,随着相关法规体系的完善,CRO自身素质的提高,她对我国本土CRO的前景依然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白毅

【记者感言】

采访之中,感触最深的就是张瑞稳博士的一句话:“没有创新的民族制药业,就没有CRO 的明天。”

对于我国的制药企业来说,新药研发无疑是产业链上最为薄弱的一环。我国的CRO自诞生就肩负着这样的一个历史使命:提高我国制药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虽然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我国新生的CRO还不能游刃有余地生存和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的压力挑战,但在国际新药研发外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可以弥补我国本土制药工业整体研发能力不足的缺陷,还能为我国制药工业的结构调整提供一条捷径。也正是如此,创新在这个时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对于创新这个话题,我们已经谈论的太多太多。然而冷静地想一想,究竟我们为创新付出了多少努力?采取了多少有实际意义的行动呢?有人虽然总在振臂高呼要创新,要发展,但雷声大雨点小,不仅看不见些许的行动,就连真正有建设性的支言片语也没有抛出。面对国外药业的虎视眈眈、伺机而动,我们再也不能把创新作为一种噱头!创新的口号、振兴民族制药业的口号应该落实为一种具体的行为,可以执行的行动。如果我们的创新真的能在国家扶持、企业的协助、药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那么我们CRO 的明天,我们民族制药业将会拨开浓雾,驱散阴霾,迎来春光明媚的艳阳天。

“锐意领航中国GCP,让世界为中国CRO喝彩!”一直被作为万全药业的使命,相信这也是张瑞稳博士和宋雪梅博士所共同期待的,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所共同期待的。

【相关链接】

从组织形式上来讲,我国从事CRO业务的机构主要有四类:1.大学及公共研究机构这类机构的特点是不以追求赢利为目的,而以著作、论文发表数目及所申请的专利数目来作为衡量标准;在管理模式上是一种典型的学术管理体系。

2.外资CRO这部分CRO主要是由跨国CRO或外资在中国建立的全控股份公司,比较有名的象Quintile、PPD等。

3.本土CRO像北京的万全阳光临床服务集团、依格斯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上海的NewSummitBiopharma等。

4.合资CRO在这类机构中,比较有名的如KendleWits、EPS等。

从业务内容上来讲,我国的CRO又可以分为三类:

1.从事临床前研究的CRO这部分CRO主要从事与新药研发有关的化学、临床前的药理学及毒理学实验等业务内容。比较知名的就是无锡的药明德康和北京的Br-idgePharmaceuticals,上海的美迪西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等。

2.从事临床试验的CRO大部分的外资及合资CRO都属于这一类,如北京依格斯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KendleWitsMedicalConsulting等。

3.从事新药研发咨询、新药报批等业务内容的CRO我国当前的CRO机构中单纯从事这类业务的占了绝大多数。(文章出处:59(总第3367期))

评分12345

2008-08-07 17:29:25 文章主题: 面临人才设备等问题CRO绚烂前景下的忧虑No. 4 Admin

西铁房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8-04-24 20:23:29

文章: 889

来自: Shanghai

离线

伴随着国际制药行业的战略调整,研发外包迎来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转移的新趋势,这给中国带来了无限商机。然而,尽管不少研发外包企业因此而得以迅速壮大,但整个产业仍面临不少障碍。

投资热

任何一项新药的研发流程包含新药分子发现、分析、成分筛选、合成、动物实验、样品制作以及临床试验等诸多中间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实验设备和大量研究人员,单个大型医药公司很难独立完成。

因此大型制药企业委托合同研究机构(即CRO)进行技术开发和临床试验,在发达国家这种研发外包已非常普遍。

在过去的20来年里,随着世界制药业研发的日益专业化,全球CRO公司的数量已发展到1000余家,其中600余家集中在美国。

根据有关报告,目前CRO承担了全球将近1/3的新药开发组织工作,CRO服务的全球市场以每年20%~25%的速度增加。2010年全球CRO的市场将达到360亿美元的规模,年增长率达16.3%,大大高于同期全球R&D投入9.6%的增长幅度。

近年来,拥有智力、人才、成本优势的印度、中国、新加坡、东欧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成为新一轮研发投资的新宠,跨国制药巨头纷纷在这些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其中印度、中国成为转移的重要目的地。

今年以来,国外医药研发公司来华考察设立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企业已形成一股热流。

今年上半年,丹麦CCBR公司决定投资1000万美元在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建立GC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研究基地;美国Bridge公司则投资400万美元和北京实验动物中心合建能够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实验动物服务公司。

8月,全球第二大医药研发服务商科文斯(Covance)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成立其全球第5家中心实验室。另外,在中国西部的成都、西安等地也能看到不少国际医药研发公司的身影。

上述现象并非偶然,它说明全球医药研发外包发展的大好时机已经来临,而中国则成为各方资本普遍看好的投资地。

迅速壮大

当前国际医药研发成本中,人力成本已经占到50%以上,中国不但拥有高素质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以及众多病人样本,而且巨大的消费人口极具市场潜力。

尽管起步较晚,但在巨大的需求刺激下,中国的CRO企业迅速壮大。

今年8月9日,无锡药明康德(WX.NYSE)在美国纽约交易所正式挂牌,成为中国第一家赴纽交所上市的医药研发外包公司。目前,全球最大的制药商辉瑞以及美国新泽西

州的默克公司都是药明康德的客户。

作为中国的文化教育和科研中心,北京同样是承接医药研发外包的热土。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聚集了数十家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企业。

除了龙头企业的崛起,一些刚刚起步的小公司则自发组合,集体对外承接外包订单。2005年9月,在北京汇龙森企业孵化园,7家生物医药企业成立了中国生物技术外包服务联盟(AllianceofBiotechOutsourcing.China简称ABO联盟),共同应对国际生物医药外包服务市场。每年7家企业集体参加各种国际医药研发大会,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医药研发外包的市场规模已达到40亿元人民币,并以年均100%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的北京、上海、天津等多个城市都把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列入本地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内容,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障碍显现

尽管美国CRO的整体成本要大大高于亚洲,但在过去几年里,美国CRO业务仍增长近10%,占据全球CRO业务的60%,而亚洲却下降了2%,仅占全球业务的9%以下。

美国MQI公司总裁兼CEO马扬威表示,CRO业务的增长并不完全取决于成本,还取决于CRO公司是否了解国际标准、是否了解将要服务的项目、是否有相关的业务经验、团队的专业水平等。

尽管中国医药研发外包服务的市场前景看好,但是当前的发展依然面临一些障碍。

首先,具有实战经验的高端人才缺乏。以前,中国国内药品生产以仿制药为主,自主研发的很少,因此真正接触过新药研发工作和方案的技术人员很少,导致国内可供的人才和企业需求不匹配。“国内很多人的基础知识和素质不错,但没有国外研发工作经验,承担研发外包任务的人才十分缺乏。

其次,仪器设备投入高。医药研发外包服务是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依赖大量精密昂贵的仪器设备。粗略估计,承接年订单500万美元的研发规模至少需要500万美元的设备投入。国内众多从事医药研发服务的企业都处于起步阶段,知名度和规模都有限,因此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第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知识产权是医药企业的生命,因此,外国企业在外包的时候十分注重技术的安全保障。目前中国国内的研发外包企业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到位,员工的意识还需要培养,企业措施制度还需要完善。

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与改革局副局长刘文虎说,中国大多数医药研发外包企业还具有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发展快,底子薄,融资、管理能力差,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特别是随着快速扩张,未来服务外包企业的管理整合问题将日益突出。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建议,中国众多的CRO企业首先要加强国际标准知识的教育,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市场开拓和公关工作。可用在跨国药企研发部门工作多年的海归人才带领本地人才组成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团队,在业务上只开展药物的早期开发、临床前和临床I、II期研究,这样既成本低又可充分利用中国的资源

航天技术的发展的新特点以及趋势

航天技术的发展的新特点以及趋势 随着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的成功,我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向着空间站的建立又迈近了一步。在航天领域的发展不仅增强了我国对这一领域的发言权以及相应的军事及政治影响,同时为我国未来空间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空间技术与科学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看见,世界航天发展在一些方面已经开始呈现出低成本化的趋势。 运载工具方面:航天飞机回归飞船 在航天运输工具方面,这种趋势表现为航天飞机开始向飞船回归。 随着2011年7月21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着陆,结束其“谢幕之旅”,美国30年航天飞机时代宣告结束。事实上,当1969年美国宇航局提出建造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的时候,就希望能通过提高运载工具的使用率来降低航天活动的费用。 当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第一次进入太空的时候,这种飞行器成为当时乃至到现在都是功能最强、用途最广的万能运输器。航天飞机运载能力超强,能将一些无法用运载火箭发射的航天器送上太空;其上设置有起重能力很强的机械臂,可以在轨道上精确布置各种类型的有效载荷,国际空间站就是由航天飞机组装起来的;能够在轨回收、检修卫星,更换或升级卫星的组件;可以作为实验平台,在成员密封舱内进行医学、生命科学、对地观测、天文观测、材料加工、制药等实验。 可是,在最关键的降低发射成本上,却没有达到预先的目标。实践证明,航天飞机每次发射费用高达4至5亿美元,主要是因为它返回地面后要进行大量维修工作。而由此导致的发射间隔变长,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使用成本的提高。而且,由于航天飞机实现的功能过多使其过于复杂使其安全性大打折扣。至今5架航天飞机有两架失事,共14名航天员牺牲。 美国的航天飞机在技术上是很先进的,就是在其退役后今天看也是如此。但是,它在追求技术先进性的同时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导致得不偿失。现在,美国的航天运载工具又回归到飞船上,开始研究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更安全、多用途可重复使用的飞船。据新闻报道,美国航天局计划于2014年初,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对猎户座飞船进行飞行测试,未来它将替代航天飞机的人员运输功能,而货物运输将由无人的货运飞船完成。 至此,各航天大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使用技术成熟可靠成本相对低廉的飞船作为主要运输工具。 人造卫星方面:卫星小型化平民化 迄今各国已经向绕地轨道上发射了数千颗人造卫星,它们几乎都是政府和公司斥巨资推动的庞大工程的成果。数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卫星构造日益复杂,设计时间有增无减,设计生产需要和使用众多项目科学家及研究中心的参与。然而近年来,由于电子器件、太阳能发电及其他技术取得的进展,卫星已经可以大幅度瘦身,微小卫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通常把1吨以下的卫星统称为微小卫星。而立方体卫星是微小卫星中发展较快的一种。 立方体卫星的大小跟玩具的包装盒差不多,其背后的构想是为卫星开发人员提供统一的卫星尺寸和重量规格,并把多颗卫星整合成火箭的一个有效载荷,通常搭乘其他费用更高的

解读CRO行业-CRO行业概况

导读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CRO现在已成为制药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几乎覆盖药物研发的各个部分。本文从CRO行业产生的背景、药物研究与开发过程、CRO 行业的服务范围、临床试验CRO 的主要服务内容、临床试验的参与方法律关系及主要责任、CRO 与临床试验机构的区别等六个方面对CRO行业进行了概况描述。 2012年8月17日,本土临床试验CRO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交易所举行了创业板上市挂牌仪式,股票名称“泰格医药”,股票代码300347。从2004年底成立到现在,不到8年时间,泰格医药已在全国增设数十个办事处,员工600余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CRO行业发展的迅猛。20世纪70年代,CRO兴起于美国,到现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CRO己成为制药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那么,我们对CRO了解有多少呢?泰格医药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里对CRO行业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以下是其中的节选内容。 一、CRO行业产生的背景 CRO 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早期的 CRO 公司以公立或私立研究机构为主要形式,规模较小,只能为制药公司提供有限的药物分析服务。20 世纪80 年代开始,随着美国FDA 对药品管理法规的不断完善,药品的研发过程相应地变得更为复杂,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开始将部分工作转移给CRO 公司完成,CRO 行业进入了成长期。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大型跨国制药企业加速了全球化战略,不断投资海外研发机构并将其纳入到全球研发体系中。这些措施一方面帮助了跨国制药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扩张,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其研发成本,制药企业不得不面对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压力。 1、研发投资成本巨大:2009 年全球制药企业的研发总投入达到1310 亿美元,研发新药的平均成本从1975 年的约1.4 亿美元,上涨到 2009 年的约 12 亿美元。

木糖醇市场调研报告

木糖醇市场调研报告 说起口香糖,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它。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口香糖由西方传入。也不知从何时起,口香糖和木糖醇成了“连体婴”,甚至木糖醇的名气盖过了口香糖,尽管不少人还不太清楚木糖醇究竟是什么。人们渐渐已经习惯在超市里随手拿一盒木糖醇口香糖,似乎有了它,口香糖由原来的“一无是处”,变成如今的清洁口腔预防龋齿同时还能够减肥的“良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木糖醇市场调研报告,欢迎来参考! 鉴于木糖醇的优点,它大有取代蔗糖成为第一甜味剂的趋势。它从最早的口香糖已经衍生出了许多其他食品,甚至还有专门的“无糖食品专卖店”,其中商品琳琅满目,不仅有休闲小食品,还有大米、面粉等商品。似乎在食品中加入木糖醇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为什么木糖醇能享此殊荣,它真有那么神奇吗? 看上去、吃起来都像糖的东西到底是不是糖 几年前,当超市出现木糖醇口香糖的时候,虽然价格比普通口香糖要贵出5倍,但是好奇的顾客们都会顺带买上一盒,尝尝到底是什么味道。咀嚼上一到两块后,会发现味道也是甜丝丝的,和普通口香糖甜味相差无几。再仔细阅读产品包装的说明书后,会发现,据说这种含有木糖醇的口香糖

还可以防止蛀牙。于是,经过商家不遗余力的宣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木糖醇口香糖的忠实拥趸。 “没错,木糖醇和口香糖真是一对黄金搭档。”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教授安辛欣对于木糖醇在食品中的运用有着很高的评价,理由很简单――木糖醇不是糖但却像糖。 安辛欣告诉记者,木糖醇原产于芬兰,是从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植物甜味剂。在自然界中,它的分布范围很广,广泛存在于各种果品、蔬菜、谷类、蘑菇等食物之中。 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木糖醇也不是一种“舶来品”,它本就是我们身体正常糖类代谢的中间体。一个健康成年人即使不吃任何含有木糖醇的食物,血液中也流动着0。03~0。06毫克/100毫克的木糖醇。 木糖醇学名叫做戊五醇,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属于一种多元醇,而且是多元醇中最甜的一种。纯的木糖醇是白色晶体或呈白色粉末状晶体,如果不是特别说明,无论是看起来还是尝起来,人们都很难将其同蔗糖分辨开来。如果低温品尝效果更佳,其甜度可以达到蔗糖的1。2倍。木糖醇入口后往往伴有微微的清凉感,令人感觉舒服,这是因为它易溶于水,并在溶解时吸收一定热量。

深海鱼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深海鱼油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7) 2.1项目提出背景 (17)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19)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9) 2.3.1促进我国深海鱼油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0)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0)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1)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1)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1)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2)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2)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3) 2.4.1政策可行性 (23) 2.4.2市场可行性 (23) 2.4.3技术可行性 (23) 2.4.4管理可行性 (24) 2.4.5财务可行性 (24) 2.5深海鱼油项目发展概况 (24)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5)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5)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5)

中国空间技术发展前景

中国空间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 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等待着人类去开发利用,当然这一切都要取决于有先进的空间技术作为奠基。可以想象空间技术是未来人类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是灾害与天气预测,通讯广播,导航定位技术,还是发展新能源新技术,甚至是星际移民,星际战争,都需要空间技术。而目前需要我们做的就是打好发展空间技术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随着神舟发射,天宫升空,嫦娥奔月,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且已经逐渐迈进了航空航天大国系列,但是我们要发展自己的空间技术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毕竟我国的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虽然近年来迅猛发展但现如今和美国这样的航天大国比较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幸运的是我国政府一直把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在大力投入,年年都有新进展。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系列完整、配套的航天器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发射、测试和运营体系。但是为了更深层次的探索发展,这还远远不够,而且空间探索并不是为了探索而探索,这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因为未来世界中不管是在经济,科技,政治还是军事上空间技术都占有很大的地位。 目前我们所开展的探测项目跟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比较起来,项目还比较少,像美国对太阳系的其他天体都进行了探测,我们除了地球之外只对月球进行探测,所以升空探测仅仅迈出了第一步。虽然我们有一个卫星搭载俄罗斯的运载火箭去探测火星,但是毕竟是属于搭着人家的车,还不是完全独立自主地探测火星。虽然我们开展的项目比较少,但是有我们自己的特色,比如我们探测目标的选择、科学预期的选择等等有自己的特色。总体来讲虽然我们跟美国和欧洲空间局比较起来在空间探测方面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独立自主,比如说载人航天、运载火箭、飞船等等完全是我们独立做的,而且在国际上独立自主开展载人航天的研究工作除了美国和前苏联之外我们是属于第三家,欧洲空间局虽然探测技术比较领先,但是它还没有独立自主地开展载人航天的工作,是跟美国合作的。应当说我们从火箭、从飞船、从卫星等等都是我们自己独立自主研制的,实际上我们跟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毕竟是自己积累的经验,经验也是未来发展的基础,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经验积累之后,我们会有跨越式的发展。 现在全世界空间技术都在高速发展,可以想象未来世界空间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目前综合分析我国未来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可分为三方面: 一是空间科学发展战略目标:开展针对重大科学问题的前沿探索与研究,在黑洞、暗物质、暗能量和引力

中国CRO行业市场概况、竞争格局及趋势

中国CRO行业市场概况、竞争格局及趋势 目录 一、行业背景 (1) (一)药政改革带来CRO行业发展的新机遇 (1) (二)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加快奠定CRO行业发展的基础 (2) (三)国际研发外包服务向国内转移促进CRO行业进一步发展 (2) (四)多层资本市场为CRO行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3) 二、市场分析 (3) (一)市场概况 (3) (二)竞争格局 (4) 三、CRO行业发展趋势 (5) (一)CRO行业未来将呈现纵向一体化发展趋势 (5) (二)行业整合加速,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6) (三)业务模式向风险共担模式转变 (7) (四)竞争趋向全球化 (7) (五)信息化与人才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 (8)

一、行业背景 (一)药政改革带来CRO行业发展的新机遇 医药行业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性,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药政改革措施,对CRO行业从兴起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给CRO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增量;优化新药审评审批程序、加快对临床急需创新药的审评,提升了CRO行业潜在的客户需求;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rketing Authorization Holder,MAH)制度试点,CRO企业作为具有丰富研发经验的机构,迎来多样性的发展机遇;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实行备案管理、支持临床试验机构和人员开展临床试验,为CRO企业带来了突破以往临床试验发展瓶颈的历史性机遇;临床试验由“批准制”改为“默认制”,加快了国内药物临床开发进程,提升了研发外包服务需求;带量采购倒逼企业加速转型、重视研发,CRO作为研发外包服务的提供者同样持续受益。 (二)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加快奠定CRO行业发展的基础 在国家鼓励药品创新等药政改革措施的影响下,国内医药企业面临创新转型,医药行业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由2014年的94亿美元提升到2018年的171亿美元,2015年以来投入增速明显加快,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493亿美 元,2018~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cagr为23.4%①。国内医药研发支出的长期稳定增长,为国内CRO行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此外,未来几年平均每年将有数十种新药失去专利保护,其中不乏年销售

国内糖精过去2008-2012年生产情况

国家定点糖精企业的年度生产计划执行情况 关键词:糖精,糖业协,年度生产计划 2012年2月27日至3月3日,受工信部委托,中国糖业协会对四个国家定点糖精企业的年度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由协会具体负责同志和生产企业抽调的财务人员组成专门检查组,按照工信部《关于对2011年度糖精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精神,具体组织和落实检查工作,对平煤集团开封兴化精细化工厂、上海福新化工有限公司、天津长捷化工有限公司和天津北方食品有限公司进行检查。 检查组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按照工信部要求检查了各糖精企业2011年年度财务报表、总账、明细账、产品成本计算单、仓库收发存日报表。 2011年糖精生产计划执行情况:2011年度国家发改委下达的糖精生产计划19000吨,其中内销计划3200吨,出口计划15800吨;实际完成18204.34吨,完成计划的95.81%,其中内销2872.51吨,完成计划销售89.77%,出口14361.84吨,完成计划的90.9%。 检查组根据历年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一是调整企业提供资料内容,进一步提高检查结果可靠性,除目前总帐与明细账外,适度增加会计凭证,根据检查情况适当抽查与帐表进行核对;二是通过对四家糖精企业的检查,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部分企业出现了亏损或徘徊在亏损的边缘。从财务账目上看,主要生产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升高,糖精销售价格普遍下滑。建议加强对非定点企业的查处力度,整顿糖精市场秩序,加大对定点生产企业生产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中国糖市]中糖协对四家国家定点糖精企业的年度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2011年04月06日17:10来源:文华财经 欢迎发表评论字号: 文华财经(编辑整理那娜)--2011年3月13日至3月19日,受工信部委托,中国糖业协会对四家国家定点糖精企业的年度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协会主要负责同志组成专门检查组,按照工信部《关于对2010年度糖精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精神,

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新论

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新论

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新论* 蔡立辉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创新理念、人本主义理念、效率理念和服务理念是推动世界各国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因素,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实现跨部门信息与服务的整合、再造行政业务流程、提高政府部门管理效能与公共服务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推行办公自动化开始,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运用实践验证的逻辑对这段时间里的电子政务建设进行总结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与走向,这对于推动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作用、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走向 一、中国电子政务理论研究的反思 我国电子政务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都还处在初始阶段。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实践,建构电子政务理论体系的研究十分薄弱。研究成果大多是对西方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过程的介绍、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历史描述,或者是以案例的形式对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不同部门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进行的描述,成果具有知识普及性、介绍性和总结性的特点。根据理论发展的逻辑和实践验证的逻辑来评估我国关于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一)对电子政务实践进行总结和介绍的成果多,电子政务的原创性研究少。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对已经在实践中实行的一些具体做法、各部门的具体业务应用系统进行描述和介绍,缺乏主倡性、原创性和现实指导性。电子政务理论研究及其成果没有针对政府公共管理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来研究电子政务产生、发展的规律性,从而没有很好地研究和体现电子政务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没有让实践者感受到电子政务理论究竟是什么。虽然有些研究成果涉及到了电子政务与行政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但只是抽象地讨论了电子政务对传统行政体制和政府组织结构产生影响的表现形式,并没有深入地研究信息化是如何影响传统行政体制和政府组织结构的、优化行政业务流程优化的具体途径和方式等问题,致使研究成果对实践缺乏实际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我认为,电子政务研究不能只是在政府部门的要求下被动地进行,更不能只是对已有电子政务实践进行总结和介绍;而是要根据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存在的问题主动地进行研究,提出主倡性、实际指导性和咨询性的电子政务建设理论与方法。 (二)单一学科取向的成果多,多学科取向的研究成果少。以往的电子政务研究并没有从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的角度研究电子政务与其相关学科理论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表现出公共行政学、管理学与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之间“两张皮”的现象,以计算机知识、信息科学知识代替了必要的管理知识,电子政

降血脂保健品市场调研报告

降血脂保健品市场调研报告 一、行业分析 我国投资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保健食品企业约占总数的20%投资10万元到99万元的企业约占总数的42%投资10万元以下的企业约占总数的38% 2009年底,全球保健食品销售达到2200亿美元。美国 保健食品销售额为750亿美元,日本保健食品销售额为320亿美元,欧洲共同体保健食品销售额为600亿 美元。2009年,我国保健食品销售额60亿美元,约420亿元(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信息中心),保健食品生 产的企业总数、产品品种、年产值和实现利润已占医药类企业总量的22%^上,成为中国工业经济新的增长 点之,国民经济的个新兴行业。 保健食品产业之所以蓬勃发展,主要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目前,我国城乡处于温饱向小康的过渡阶段,东南沿海些大中城市和地区已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人们的消费观念、健康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促进城乡保健食品消费支出以每年 13%的速度快速增长。同时,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保健食 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随着社会竞争愈演愈烈,生活工作奏不断加快,给人们生理和心理机能带来巨大冲击,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不断扩大。为规避不健康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使人们求助于保健食品,使得保健食品的开发和生产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热点”。 再者,多层次的社会生活需要,为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除了在家庭和事业双重压力下的中年人逐步加入保健食品消费行列之外,老年人和青少年人群是保健食品消费的主力军。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中_____________ 现代家庭对独生子女成长的期望,使家长舍得在营养保健食品上投资,这就为滋补壮体型、益智型、营养均衡型、食疗型等保健食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在“送礼送健康”新时尚潮流的引导下,保健食品成为假日送礼的重要选择之,中秋、国庆、元旦、春期间这5个月的保健食品销量占到全年销量的46% 以上,成为保健食品产销旺季预测,2010年,我国保健食品销售总额将突破570亿元。这里个数据表明, 保健食品市场将继续扩大,保健食品行业将继续保持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地位。 目前,我国营养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已经占据40%其产品占全国销售额的80%^上,有 10多种产品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印发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首 次被列为我国重点发展的行业。 《规划》指出,到2015年,我国营养与保健食品产业将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0%形成10家以上 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下一步,国家还将重点推动研发和生产优质蛋白食品、膳食纤维食品、新功能保健食品等。

我国航空航天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教学文案

我国航空航天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航天技术的春天。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把航天技术列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之一。"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对我国航天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描绘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前景的蓝图,一致认为载人航天是我国继人造卫星工程之后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发展目标。1992年1月,党中央批准研制载人飞船工程。自此,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1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此后,又分别把神舟2、3和4号送上九重天。在1992年开始研制载人飞船之前,我国"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曾为研制哪种运输器这个问题进行了几年的研究,即对从研制飞船起步和越过载人飞船直接发展航天飞机的多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比较和分析,甚至还激烈地争论过。 2003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顺利升空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千年飞天的理想。它也打破了美国和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多年垄断格局,成为世界第3个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这对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振兴中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不过,由于载人航

天技术与无人航天技术有很大差别,主要反映在安全性、复杂性和成本高三个方面,所以从1961年第一名航天员上天到现在,它还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用途。但从可以预见的未来来看,人类现在面临的资源枯竭、人口急增等急待解决的几大问题,只有通过开放地球、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来解决。即使在当代,发展载人航天也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首先,它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提升国际威望。因为航天技术的水平与成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科学和技术实力的综合反映。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载人航天的突破--用本国的载人航天器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标志。发展载人航天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水平、发达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迄今为止,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实现了载人航天。其他拥有一定航天技术基础或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虽欲染指载人航天,但因力不从心,所以只能求助于与他们合作,出钱出资,用俄、美的载人航天器将本国航天员送上太空,以图逐步加入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的大国地位。所以,我国航天员进入太空,也能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两弹一星"那样,引起全世界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全民的凝聚力。 其次,它能体现现代科技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现代科技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需求,从而可以大大促进整个科技的发

最新CRO行业分析报告

CRO行业分析报告

1.1 生物医药行业及发展趋势 即将过去的2015年是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稳步增长中实现结构调整、创新不断加速、新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内运用日新月异的一年。全球生物医药产业2015年预计全年较上年增长5.6%,将达到10690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1820亿美元,达到143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2%(见图1), 这一成绩还是在过去五年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取得的。其中美国依旧保持其霸主地位,中国从2012年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代医药市场后,地位越来越稳固,市场达到1152亿美元,2010年-2015年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4.2%,未来5年内中国的医药市场增长将放缓,但在范围内的增长速度也仅次于巴西、俄罗斯两国,年复合增长率将到达6-9%,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医药市场将到达1500-1800亿美元。 医药产品的结构将逐步调整,生物药和精准医疗相关的诊断技术比重大大提高。未来5年内,全球专利药到期将达到高峰,特别是重磅炸弹记的单克隆抗体,重磅炸弹的龙头修美乐(humira)将在2016年12月到期,各大跨国药企为应对这样变化,早早布局,而且过去随着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工具的产生,催生出很多新的靶点,新的疾病机理研究成果,这也大大促进的新药研发的速度;未来五年内各大跨国药企获批创新药物将大大增加。因此未来五年内创新药方兴未艾,将和仿制药“二分天下”,从FDA近年来审批新药的数量趋势和目前在临床三期预计在今后五年获批的在研创新药的数量完全可以支撑这一趋势;不仅在欧美,在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的生物医药领域内海归创业,国内出现了一大批从事创新药

物研究的该技术企业,国内药品许可人制度的诞生也大大提高国内新药研发机构参与的积极性。中国市场增长尤其突出、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新技术、创新技术增长很快、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未来创新药物(原研药)在药品消费中的比例逐步提高! 基于精准医学的临床检测IVD、基因测序、基因数据分析等方向也成为热点,传统化学药物结合精准诊断技术进一步深挖,小分子靶向药物、复方制剂、联合用药、老药新用成为化学药物深度挖掘的方向,同时化学药在制剂领域和二次开发成为重点之一。中药开发方向也在向着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单体以及重要复方的方向发展。 生物医药行业结构化调整是全世界的趋势,专利药、特药新药与普药及OTC 药物将两级分化,特新药、专利药、品牌药物包括新的治疗技术(干细胞及免疫治疗)、靶向药物、再生医学技术在未来几年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热点,也是各国医药医疗监管机构面临巨大挑战的时刻,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学同时也促进了新的医学和药学技术的诞生。 好的医药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及时预测到行业下一个热点,提早布局,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2新药研发行业及服务外包CRO行业发展及预测 1.2.1新药研发定义 从新化合物、分子的发现、生物工程到新药成功上市的过程通常被称为新药研发。新药研发是一项系统的技术创新工程,其通过试验不断改进药物性能,并证明该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经过严格的科学审查,最后取得发给的允许上市的证明文件。从完整意义上说,新药的研发过程需要历经“药物发现”、“药物临床前研究”及“药物临床研究”三个阶段。通常,“药物临床前研究”及“药物临床研究”这两个研究阶段又被统称为“开发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工作相互关联并且各有侧重点。 “药物发现”环节是药物研发活动的开始,具有浓厚的科研探索性质,旨在找到并确定针对某一疾病具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此阶段工作内容包括作用机理的研究、大量化合物的合成、活性研究等以寻找先导化合物为目的的研究工作,涉及到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甚至基因组学等学科。药物

2019年1-6月中国糖精及其盐(29251100)进出口统计报告

2019年1-6月中国糖精及其盐(29251100)进 出口统计报告

目录 1.分月份统计 (2) 图表1:2019年1-6月中国糖精及其盐(29251100)进出口数据统计 (2) 2.按贸易国、地区统计 (2) 图表2:2019年6月中国糖精及其盐(29251100)进口数据按贸易国、地区统计 (2) 图表3:2019年6月中国糖精及其盐(29251100)出口数据按贸易国、地区统计 (3) 图表4:2019年1-6月中国糖精及其盐(29251100)进口数据按贸易国、地区统计 (5) 图表5:2019年1-6月中国糖精及其盐(29251100)出口数据按贸易国、地区统计 (6) 3.按贸易方式统计 (9) 图表6:2019年6月中国糖精及其盐(29251100)进口数据按贸易方式统计 (9) 图表7:2019年6月中国糖精及其盐(29251100)出口数据按贸易方式统计 (10) 图表8:2019年1-6月中国糖精及其盐(29251100)进口数据按贸易方式统计 (10) 图表9:2019年1-6月中国糖精及其盐(29251100)出口数据按贸易方式统计 (10) 4.按收、发货地(省市)统计 (11) 图表10:2019年6月中国糖精及其盐(29251100)进口数据按收、发货地(省市)统计 (11) 图表11:2019年6月中国糖精及其盐(29251100)出口数据按收、发货地(省市)统计 (11) 图表12:2019年1-6月中国糖精及其盐(29251100)进口数据按收、发货地(省市)统计 (12) 图表13:2019年1-6月中国糖精及其盐(29251100)出口数据按收、发货地(省市)统计 (13) 声明: (14)

电子政务发展七大趋势

电子政务发展七大趋势 从目前国内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虽然自从“金”字工程和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开展以来,我国政府信息化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纵观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仍远远落后于世界主要国家。但是从十六大精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以及国家计委颁布的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等来看,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是我们国家“十五”期间一项重点工作,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多次就电子政务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因此,未来几年内我国将会奋力追赶世界主要国家政府信息化步伐,逐步缩小与这些国家之间的信息差距。根据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历程以及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未来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将会显著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发展趋势。趋势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继续扮演国家信息化“领头羊”的角色,政府先行,带动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发展。我国政府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中的特殊地位,是由我国政府在社会中所处的特殊角色所决定的。从国家一系列的指导精神和规划路线来看,未来数年内我国将继续延续一条“以政府信息化带动企业和社区家庭信息化,促进社会整体信息化发展,同时以信息化建设带动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人才成长,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路线,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电子政务建设将继续扮演国家信息化的“领头羊”的角色。趋势二:客户关心管理思想将逐步渗透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并将最终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引导理念。客户关系管理源于盈利性的企业组织,其应用初衷在于通过了解和深加工客户信息,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以挖掘、维护以及争夺客户资源,从而获取最大的企业利润。对政府而言,其非以盈利为其生存目标,但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是为公众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也将是决定政府命运的一个主要因素,于是提高公共服务的品质、服务提供的高效性及主动性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未来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其次,政府另外一个主要职能就是对社会的监管,对社会公众和企业信息的掌握和深加工,也将是决定政府监管高效的一个非常关键因素。因此,客户细分、把握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注重客户满意等等客户管理理念逐渐渗透到电子政务建设中,并随着政府监管能力的提升,最终会成为引导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理念。趋势三: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从注重引入先进思想和理念的“务虚”阶段,走向注重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的“务实”阶段。电子政务是一个新鲜事务,全球都在探索信息技术对政府管理和新经济带来的变革,电子政务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其涵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们认知程度的加深在不断拓展,因此电子政务概念在我国诞生之日起,首先被关注的是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的涵义以及国外主要国家电子政府发展的情况。在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和建设目标没有清晰的阶段,各级政府以及学术界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引入其它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中应用到的先进思想和理念,以探索我国电子政务的定位问题,于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公共管理的变革相结合的课题研究便应运而生。而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酝酿和摸索,对于电子政务如何在中国本土生殖和成长有了一定的认识,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也逐步明确了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线,近几年中国电子政务将朝着以应用促发展、注重提供政府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的“务实”路线发展。趋势四: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在政府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政府公共服务也将从品质上和提供模式上得以巨大创新。政府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目标,但是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公共服务品质的提升和创新将逐步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下一个中心目标。公共服务的创新不仅表现在内容本身上,而且还表现在服务的供给模式上。电子政务将创新传统政府服务的供给形式和手段,使政府部门逐渐向以公众需求为中心转变,如图所示。首先,政府各部门之间不再孤立,而通过信息技术形成互动网络;其次,服务供给手段多样化,除了基于web的传统政府柜台服务以外,主要的服务都

某市深海鱼油可行性报告(主要内容)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 项目概述............................................1 1.2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2) 1.3建设单位基本情况......................................3 1.4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4 1.5 研究结论和建议........................................4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6 2.1 项目背景..................................................6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24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29 3.1 自然条件........................................... (29) 3.2 社会经济................................................34 3.3 交通及基础设施条件.........................................34 第四章项目工艺技术及设备...................................... 37 4.1工艺技术.........................................37 4.2 设备系

国内外CRO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

国内外CRO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 CRO(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 称为合同研究组织, 其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通过事先确立的合同关系, 委托某一机构、组织、甚至个人来完成产品研究开发和市场营销策划这一系统工程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工作。在此过程中, 被委托的机构、组织或个人即被称为CRO。狭义的CRO 通常专指被委托进行临床试验的组织,是Clinic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的缩写。本文论述的是广义的合同研究组织。 20 世纪80 年代初, 美国FDA 药事管理法规不断完善, 对新药的审批更加严格。制药企业用于新药研发的费用不断上涨, 且研发过程也变得更为复杂、更为耗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制药企业必须提高新药研发的效率, 降低成本和风险。在此环境下, 促进了CRO的产生和发展。根据Barnett International BenchmarkingGroup 报告, CRO 承担的项目与申办者承担的项目所需时间相比, 大约可以节省1/3~1/4 的时间。随着CRO 不断发展和完善, 已经成为制药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 1。国外CRO的发展现状 20 世纪90 年代后期, 在美国FDA 提议下, 陆续有14家CRO 公司上市, 并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目前全球CRO 公司已经发展到近千家。据美国Frost&Sullivan 资料显示, 2003 年全球CRO 营业额约125 亿美元, 预估2005年将达163 亿美元。2000~2005 年平均成长率约为13.7%[1]。由于临床测试业务占新药研发各种业务比重最大。在一般情况下, 投入研发的费用20%用于新化合物的发现, 80%用于各期临床研究工作, 因此临床外包服务业成为合同研究组织中最活跃和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 1.1 美国CRO 的发展现状 目前, 美国的CRO 公司已发展到300 多个, 在全球CRO 市场上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2003 年市场占有率62%, 且呈逐年上涨的趋。美国有许多著名的CRO 公司, 例如世界排名前列的昆泰(Quintiles)、科文斯(Covance)、PPD、ICON、PharmaKinetes 等, 这些公司有着庞大的资源网络和良好的市场表现, 约占了全球CRO 市场份额的30%[1]。美国的CRO 产业发展比较成熟, 具有较完善的配套设施和管理团队, 服务内容灵活多样。能够提供早期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各期临床试验、药物基因组学、信息学、政策法规咨询、生产和包装、推广、市场、产品发布和销售支持、药物经济学、商业咨询及药效追踪等一系列服务。 1.2 欧洲CRO 的发展现状 欧洲约有150 多个CRO 公司, 市场规模全球第二, 仅次于美国。2003 年市场占有率25%[1]。近年来, 受到欧洲市场药品价格控制的影响, 制药公司新药研发的积极性不高, 加上欧洲民众及动物保护团体对CRO 公司使用动物试验极力反对, 且欧盟各国医药法规不一, 尚未进一步整合, 致使CRO 发展速度变缓, 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预计到2005 年市场占有率将下降到23%[1]。 1.3 日本CRO 的发展现状 日本CRO 产业起步于20 世纪90 年代初, 1997 年日本以国际化为标准的新GCP 颁布, 厚生省( 卫生部) 对临床实施规范和数据质量要求上升, 促使了日本CRO 的发展。日本药品制造商协会( JPMA) 的多数成员公司因为海外开发的基础设施有限, 所以多利用CRO 实施海外计划。目前日本约有60 余家CRO 公司, 2003 年营业额已达到513 亿日元, 就业人口约3700 人。如今日本的CRO 市场正以每年30%~40%的速度在成长。日本著名的CRO 公司有EPS(Ever progress system)株式会社和CMIC 株式会社。前3 家龙头企业占日本CRO 市场50%的市场份额。EPS 株式会社创建于1991 年, 是日本CRO 领域起步最早、规模最大的公司, 2001 年7 月成为日本该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2003 年总营业额达60 亿日元。在我国投资设立了日恒( 北京) 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4 亚洲其它国家CRO 的发展现状 亚洲人口众多, 而且医疗成本相对低廉, 正在吸引跨国CRO 前来进行药物研发及临床试验。近年来亚太CRO发展迅猛, 但多以临床试验为主, 因为尚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还没有详细的运营统计资料。

中国制糖行业分析与糖期货常识

我国食糖产量分布 (一)我国食糖产量及其分布 我国18 个省区产糖,沿边境地区分布,南方是甘蔗糖, 北方为甜菜糖。甘蔗糖占全国白糖产量的80%以上,近三年 达到90%以上,2003/04 榨季,全国食糖总产量1002 万吨, 甘蔗糖产量944 万吨,占94.1%,甜菜糖产量59 万吨,占 5.9%;2004/05 榨季全国食糖总产量917.4 万吨,其中甘蔗糖 产量857.10 万吨,占93.4%,甜菜糖产量60.3 万吨,占 6.6%(如图八所示)。 主题图片.jpg

资料来源:中国糖业协会。制图:商品交易所。 我国白砂糖产地主要集中在:、、、、 、、等省和自治区,其中,全国产糖量的 95%集中于、、、、五个优势省区(如 表二和图九、图十所示)。 表 2 1993/94-2003/04 榨季我国食糖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吨 榨 季93/94 94/95 95/96 96/97 97/98 98/99 99/00 00/01 01/02 02/03 03/04 04/05 全国合 计602.3 542 623 680 811 882 687 620 849.7 1064 1002.3 917.4 甘蔗糖小 计502.1 447 494 538 677.91 756.8 621 551 747 939.6 943.57 857.1

123 108 111 122 149 150 99 75 104 1 16 98.5 112.1 其 中:82 69 75 77 99 95 59 55 82 87 73 90 .1 222 174 231 235 321 366 306 300 443 5 61 588 532 81.6 96 84 111 124 164 149 130 143 18 9 195 159 23 18 21 24 29 26 33 25 30 42 4 1 38.5 20 18 16 18 19 17 7 3 6 9.6 6 .8 5.7 其 它32 33 30 27 37 32 26 18 19 21 14 9.6甜菜糖小 计100 95 129 142 133 126 66 69 102 124 5 9 60.3

中国电子政务趋势分析

中国电子政务趋势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进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内部电子办公已全面向“电子政府”或数字化办公转移,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蓬勃进展的新时期。与之相应,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空间,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it产品采购量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 政府采购154.9亿元 据赛迪顾咨询调查显示,2002年上半年,中国各级政府it设备采购情形良好,销售额达到154.9亿元人民币,中国各级政府机构电子政务基础it设备采购量迅速增加。 从电子政务的产品结构分析,2002年上半年中国政府机构硬件产品采购额为107.3亿元,软件产品采购额为21.1亿元,信息服务投资额为2 6.5亿元。 可见,硬件设备投资仍旧是电子政务市场投资的主体部分。此外,当前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软件和信息服务的投资比例还比较低,两者相加仅为30.7%。 由于硬件产品采购幅度的连续增加,截止到2002年6月底,中国政府机构各类硬件产品的拥有量已有明显提升。 近两年,电子政务建设的高潮迭起,为高速进展的中国软件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而电子政务的专门性为民族软件企业的进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据赛迪顾咨询统计,2002年上半年,中国政府机构电子政务建设

软件投资额达21.1亿元,占软件总体市场的比例为14.7%。其中:平台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和系统及网络治理软件)的采购额为6.60亿元,中间软件(包括中间件、网络安全软件)的采购额为1.79亿元,应用软件的采购额达12.71亿元。可见,在各个细分的市场中,政府机构对电子政务软件的采购规模都十分可观 网络服务迅速增长 政府上网工程 我国电子政务的构架包括统一政府信息网络平台和政府业务处 理系统。中国“政府上网工程”的重心一直集中在政府专网建设、政府信息收集、交换和公布改革等方面,纵向网和跨部门网络建设连续呈快速进展之势,业务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也取得了令人中意的成绩。据赛迪顾咨询统计,截至2002年6月底,通过“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已有81.1%的省、部级政府部门建立了主页,57.5%的省市级政府部门建立了政府网站,并提供主页开展公众信息服务。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 2002年上半年,中央政府和部分省市政府职能部门的纵向业务系统建设力度连续加大。据赛迪顾咨询调查,截止到2002年6月底,81.7%的省市级以上政府部门建立了核心办公类应用系统,93.2%的政府部门建立了辅助业务治理信息系统,30.1%的政府部门建立了领导决策支持类应用系统, 应该看到,有关于网站和内部办公系统的建设,中国电子政务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