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社会期望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角色期望来看这属于【A】。

A.素质期望

B.形象期望

C.职业期望

D.师德期望

【答案解析】:

社会按照各类社会角色所规定的希望模式对社会成员的要求就是角色期望。角色期望分为素质期望、形象期望、职业期望。素质期望指人们对教师的思想品德、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的要求;形象期望侧重角色的外部特征;职业期望指的是对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2.奥苏贝尔认为学校应主要采用【C】。

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B.无意义的机械学习

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D.有意义的合作学习

【答案解析】:奥苏贝尔主张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材料应该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学生将所学的内容加以内化,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它可以而且也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3.对儿童少年尤为重要的道德情感是【D】。

A.事业感

B.自尊感

C.集体主义情感

D.义务感

【答案解析】:义务感是责任感和羞耻感,对儿童少年尤为重要。

4.教师先准备预备性材料,设想教学进程,然后呈现给学生,并从中抽象出新信息的教学策略属于【B】。A.概念形式策略

B.先行组织者策略

C.认知发展策略

D.行为练习策略

【答案解析】:先行组织者策略源于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其步骤为:准备预备性材料,设想教学进程,然后呈现给学生,并从中抽象出新信息,通过活动强化。

5.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D】。

A.教学大纲

B.学生综合水平

C.教材的特点

D.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

【答案解析】: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6.学生在几次学业成绩测验中得分比较一致,则说明这个测验具有测量的【A】。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答案解析】:信度指所测量特征的前后一致性程度,即测量的可靠性。效度指一个测验能够正确测量特征

的程度,即测量的正确性。区分度指测量项目对所测量特征的区分程度。难度指测量的难易程度。

7.下列关于正负强化与惩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

A.正强化的性质与奖励相同,负强化的性质与惩罚相同

B.奖与惩两种手段使用的目的相同,都是制止某种不当的行为

C.在教育中,可以多使用施予式惩罚,多使用剥夺式惩罚

D.在教育上使用惩罚时,只有在积极的目的下,使之符合负强化的原理,惩罚才会产生教育价值.

【答案解析】:强化并非仅指奖励,惩罚不是负强化,强化的目的都是加强行为,而惩罚是抑制行为的过程,它只是暂时停止行为,不能根除,因此应慎用。通常惩罚一种不良行为与强化一种好行为结合才能产生教育价值。

8.某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说明该教师还处于【D】。

A.关注发展阶段教师资格考试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答案解析】:刚进入教学领域的新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情况,处于关注生存阶段。当他们更多关注如何教好每堂课时便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若注意学生个别差异,注意因材施教,便进入了关注学生阶段。

9.【A】是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

A.组合律

B.活动律

C.强度律

D.差异律

【答案解析】:组合律表明,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

10.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叫【D】。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答案解析】: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地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1.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下列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A】。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答案解析】: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能力属于稳定的内在不可控原因;努力属于不稳定的内在可控原因;任务属于稳定的外在不可控原因;运气属于不稳定的外在不可控原因。

12.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B】。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答案解析】:发现教学也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方法。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创设问题情境属第一步。

13.“学习风格”概念的提出者是【B】。

A.桑代克

B.塞伦

C.布鲁纳

D.加涅

【答案解析】:学习风格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塞伦于1954年提出来的,用以研究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在西方被誉为“现代教学的真正基础”。

14.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D】。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答案解析】: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15.小王花了十分钟就把《静夜思》背下来了,然后他又继续读了五分钟,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属于【C】。

A.深度加工

B.运用记忆术

C.适当过度学习

D.合理进行复习

【答案解析】:过度学习指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深度加工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记忆术指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page]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小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其学习往往是分步的,一般是先达到_____,再提高至_____。

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_____、_____和评价三个过程。

3._____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4.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的阶段依次为_______、认同、_____。

5.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_____,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_____。

6.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着抽象程度不同的两种类型,即_____和_____。7.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_____。

8.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常常采用_____的评价手段,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量表以及谈话等。

9.课堂教学环境包括_____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10.皮亚杰认为儿童5岁以前是“无律期”,他们通常以“______”的方式来考虑问题。

11.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_____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

12.美国心理学家奎伊在其研究的基础上,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分成行为型、人格型和_____三种类型。13.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_____,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

14.儿童多动综合症是一种以_____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症状的综合性障碍。

15.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_____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的不必要的盲目摸索。填空题答案

1.符号学习水平概念学习水平

2.获得转化

3.教学媒体

4.依从内化

5.有效控制人际交往

6.感性概括理性概括

7.发现学习

8.非测验性

9.课堂物理

10.自我中心

11.学习行为和结果

12.情绪型

13.专业知识和技能

14.注意缺陷

15.由内而外[page]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桑代克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教育的指导意义。

【答案解析】:

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认为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而是建立刺激一反应联结,即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下与某种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其中不需要观念或思维的参与。

2.简述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特点。

【答案解析】: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包括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两种。

(1)场独立型:对客观世界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2)场依存型: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权威人士的影响,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场独立型学生一般偏爱自然科学,且成绩较好,学习动机往往以内在动机为主,比较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场依存型学生一般偏爱社会科学,易受暗示,学习欠主动,由外在动机支配,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需要教师的明确指导和讲解。

3.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解析】: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是一个无道德规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儿童在游戏中只是个人独立活动,没有合作,也没有规则。

(2)权威阶段(6~8岁)。此阶段又称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3)可逆性阶段(8~10岁)。此阶段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

(4)公正阶段(10~12岁)。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这时的儿童往往更多地从行为的动机而不单纯是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责任,而且与成人的关系也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

4.简要说明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

【答案解析】:

(1)指导教学模式。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在具体应用中不断给以提示。

(2)程序化训练模式。程序化训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

(3)完形训练模式。完形训练就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

(4)交互式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它是由教师和一小组学生(大约6人)一起进行的。

(5)合作学习模式。在这种学习活动中,两个学生一组,一节一节地彼此轮流向对方总结材料,当一个学生主讲时,另一个学生听着,纠正错误和遗漏。然后,两个学生彼此变换角色,直到学完所学材料为止。5.简述晕轮效应在教育过程中有何不良影响。

【答案解析】:

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如果对学生的某个特征产生强烈的印象,以这个印象为中心而形成总体印象,从而掩盖了学生的其他特征,这种以点概面的偏觅

叫晕轮效应。晕轮效应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教师掌握学生的信息很少而作出总体判断,它使教师难以正确地了解学生和公正地评价学生。克服晕轮效应的关键是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实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切忌一叶障目。

6.如何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案解析】:

在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主要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首先,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其次,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即心理健康有高低层次之分。再次,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最后,心理健康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page]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智技能的培养。

【答案解析】:

对小学生进行心智技能的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确立合理的心智技能原型。由于形成了的心智技能一般存在于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头脑之中,由此模拟确立模型的过程实际上是把专家头脑中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经验“外化”为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活动模式的过程。用模拟法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一般分为两步进行:创拟确立模型和检验修正模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由于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训方面必须分阶段进行练习

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为提高分阶段练习的成效,必须充分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采取有效措施。

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心智技能的学习是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任何学习任务的完成,均依赖于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培养工作中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以激发主体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完备性是指对活动结构耍有清楚的了解,不能模糊、缺漏。独立性主要是指从主体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确定或理解活动的结构及其操作方式。概括性是指要变更操作对象,以利于活动在直觉水平上的概括。定向映象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不同,影响活动的定向映象,进而影响活动方式的执行顺序与迁移。

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心智动作是借助于内部言语而实现的,因此言语在心智技能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④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2.试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答案解析】: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

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从哪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