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期末论文

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期末论文
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期末论文

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期末论文

中国为日本经济复苏提供正能量

学院:经济学院

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

学生姓名:刘佳莹

学号:32011030197

指导教师:朱月

完成时间:2012.12.23

题目:中国为日本经济复苏提供正能量

摘要:

关键词:日本经济复苏中日贸易

正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经历过很多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既创造了长期高速发展的经济奇迹,于1968年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此后,又成功地克服了两次石油危机,成就了一时的经济辉煌。然而,在90年代初泡沫经济的出现,致使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经济萧条。在这“失去的10年”中,日本进行了经济制度上的改革与创新,与此同时,在众多国家的经济拉动下,日本再次走上经济复苏的道路,经济重新“复热”。那么导致这场危机的原因是什么?还有这将近十年的经济大萧条又有着怎样的特点?我将在下文中给予资料与数据,以及相关分析和我的一些个人看法。

一、90年代日本经济大萧条的原因与特征

1、劳动力过剩,失业率增加

在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由于企业倒闭数大量增加,而未倒闭企业受到市场滞销、银行资金惜贷等影响,迫使企业减产裁员,从而导致失业率剧增。失业率直线上升,这是日本经济长期萧条最突出的特点。在日本经济概论【1】一书中更有数据显示,泡沫经济崩溃后,以制造业为中心的中小企业大量破产,大企业“重组改革”的大量裁员,使失业率明显上升,1995年突破3%,1998年突破4%,2002年更达到5.4%失业人口达300万人次以上,有效求人倍率在1999年6月下降到0.46倍,这也是有统计记录以来的最低点。

日本社会出现的这种由于经济萧条带来的高失业率现象会同时带来更为负面的后果。就像我们在经济学基础中学到的那样,随着失业人口数量的增加,国民收入也会呈现下降的趋势,而这将必然会导致需求的减少,与此同时,需求的减少会使产出减少,进而引起企业生产减少,效率降低,乃至倒闭。当然,更多的企业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就会要求更高的效率,于是他们会进一步裁员,以提高效率,这样循环下去的结果就是,导致更多的失业人口,经济更加恶化。

2、消费不足,四是私人设备投资减少。

呈例上述所论,作为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环节,消费的不足必然会导致经济的衰退,个人消费的下降会使整个社会的需求也呈现下降的趋势。与此相关的是,由于企业的设备过剩,使得私人的投资也呈现大幅下降趋势。根据我平时的学习中学到的知识,消费与投资是两大最重要的影响需求的因素,日本的经济衰退与这两方面的缺失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3、日趋严重的通货紧缩

日本的通货紧缩主要表现在物价水平方面持续的下跌,根据百度文库中《日本失去的十年》【2】一文提供的数据,1991年至2000年的十年里综合批发物价指数有八个年份呈下跌态

势,1999年和2000年,不仅综合批发物价指数分别比上一年下跌了3.3%和0.1%,综合消费者物价指数也分别比上年下跌了0.3%和0.7%,另外物价下跌的商品范围也极其广泛。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分析看出日本经济在上述阶段始终呈现出一种“过冷”的状态,在银行背负大量不良债权、企业存在人员、设备、债务三过剩的情况下,通过紧缩会使实际债务负担增加,导致银行的融资活动变得更加慎重,企业的投资欲望也越来越低,最终将引起经济的严重下滑。

在通过分析造成日本“消失的十年”的原因和当时日本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后,我想再来谈谈日本经济的复苏过程,在经历了大萧条后的日本是如何使经济再度复苏的呢?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又将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我在下文会继续阐述。

二、日本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以及中国对其起到的作用

拉动外需对于日本来说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改善经济萧条的办法之一,在外需持续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日本企业经营业绩出现根本性改观,根据一篇来自新浪博客名为《浅谈近年来日本经济复苏动力》【3】的文章中给出的数据资料,2002-2004年,来自中国的外需推动了日本经济前期复苏。据日本海关统计。2002年日本出口总额仅仅增加107.24亿美元,但是对中国直接出口竟然增加了121.61亿美元,这意味着日本当年对其他国家出口总体是下降的,但是对中国出口足足抵消下降的损失之后还有富余。

将日本对中国直接、间接出口增长因素全部估计在内,可拉动2002年日本名义GDP增长0.46个百分点。

2004年5月,我国政府出台宏观调控局部经济过热措施,当年10月从日本进口增长开始放慢,对日本经济拉动作用才趋缓。可以说2002—2004年间中国因素对日本经济摆脱衰退、走出谷底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中国在出口市场以及海外生产基地两方面支撑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增长。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效日益明显,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经济总量日益上升。据数据显示,到2014年上半年止,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这样的成绩当然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于一片低靡状态,中国也不例外,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了几个百分点,失业率陡增,出口额下降。为寻求世界经济复苏,西方国家联手中国举行G20国峰会,讨论如何合作发展。实践已证明,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起了领跑者作用,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引擎。在2009年实现了经济增长突破8%的目标,2010年中国政府又投入40000亿,目的是刺激经济增长,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我们借次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合作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进城市经济文化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新一任领导人的上台,提倡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加大反腐力度,增加一些行业向民间资本开放,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与政治环境。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发展,即科学发展。为实现其目标,中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正由“粗放型”向“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因为从长远来看,只有节约型增长方式才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中国当前是市场经济。 “三农”问题是历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为此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继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提高养老金的发放金额,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房地产市场”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热点,改革开放特别是1998年以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观念明显转变,住房消费有效启动,房地产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推进城镇化发展,改善居民住房条件,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发展中也出现了诸多矛盾,普通居民没有能力购买高档房,而且部分商家从中在此“炒作”,使房地产市场秩序不太规范,为此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运行。 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明显,人民币汇率逐渐上升,对此有利有弊。西方国家都强烈呼吁中国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此来促动其自身的外贸出口,因为中国劳动力比较丰富、廉价,是以加工业为主要出口的,一旦汇率有较大波动,中国出口将会减少。所以对此问题,自2007年人民币汇改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平稳的汇改政策,以此来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当代中国经济课程论文-论土地私有

《当代中国经济》课程论文 题目论土地私有 姓名与学号 指导教师 年级与专业 所在学院(系)

论土地私有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引起极大关注的热点之一。而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前后,国内外学界和媒体均发出强大的要求农村土地私有化的声音。各方学者对农村土地所有权该不该私有化这一问题众说纷纭。本文将结合时事及各专家观点,总结土地私有化的可能带来的好处与弊端并分析了其可行性。 关键字:土地私有、农民利益、社会保障 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获得较大提高。但与此同时,增长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三农”问题就是近年来引起极大关注的热点之一。而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前后,国内外学界和媒体均发出强大的要求农村土地私有化的声音,且其中大部分来自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各方学者对农村土地所有权该不该私有化这一问题众说纷纭。虽然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用明确的语言重申:“土地家庭承包制”是中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并长久不变。但是关于土地私有制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本文将结合时事及各专家观点总结土地私有化的可能带来的好处与弊端及其可行性,并谈谈个人看法。 土地私有化的可能带来的好处 好处一:土地私有化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此观点来自产权学派和制度学派的科斯定理,认为市场交换的前提是产权的界定。该理论在土地私有的语境中被具体表述为:农地的产权强度越高,作为生产要素,它被合理配置的可能性越大。并且土地私有可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农业长期投入土地私有者认为土地私有之后,土地是农民自己的,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将会提高,而且农民会尽力培养土壤肥力,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和农产品产量的增加。然而土地私有可以提高效率的理论到底有没有在土地领域得到充分的实践证明,是支持和反对土地私有的人们的巨大分歧。反对方认为土地

中国经济发展论文【精品】

中国经济发展 通过十周的学习,这门通识课让我获益不浅,在老师的讲解和同学小组的合作讨论下,我了解并知道了许多有关经济方面的知识,以及东西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在学习中,我重点了解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历史与前景。在这里我谈谈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的了解以及对其背后的不足的一些看法。 一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把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启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形成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于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 二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开放的世界需要中国必须开放,它符合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规律,它是我们的必然选择。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挨打。我国的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既对所有国家,又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开放。开放不是依赖别人,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社会主义要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以及作为有益补充的私营经济,都应当而且能够为社会主所利用。政权在人民手中,又有强大的公有制经济,这样做不会损害社会主义,只会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十一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获得巨大的发展。开放市场,引进外资,在逐步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使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市场。邓小平就说道:开放也是改革,不仅要对外开放,也要对内开放。当中国的经济体制前进一步,就会遇到旧开始朝经营权不断向地方和部门分散,企业经营自主权不段扩大、管理手段更加接近国际通行做法。尤其加入WTO后,我国对外开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迅速发展与转型,通过融入国际特别是东亚地区的生产体系与价值链创造,中国已经演变为全球的制造与贸易中心,并在2009年成为世界出口与贸易盈余的第一大国。在这一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专题2018期中 参考答案

2018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前四题必答,后两题任选一题 必答题: 1.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取决于以下四方面的因素: ?生产要素的增加,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0.5分)由于自然资源受国土面积限制,劳动力受人口增长速度限制,资本积累是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0.5分) ?产业结构的升级(0.5分)如果将生产要素从低附加值的产业部门转移到高附加值的产业部门,即使要素投入不增加,经济也可以实现增长。 ?技术进步(1分)即使产业结构不变、各种要素不增加,如果技术取得进步,就能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产出,带来经济增长。 ?制度的完善(0.5分)完善的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和技术,使生产位于生产可能边际曲线上。 以上四个因素中,技术进步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关键,因为其他三个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技术变迁的可能性和速度。(1分) ?技术进步与资本积累:维持较快技术变迁,以打破资本边际回报递减的规律,维持较高的资本积累的积极性。(可引《改造传统农业》一书的理论)(1分) ?技术进步与结构变迁:新技术的产生是产业升级的前提(0.5分)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制度作为上层建筑,要与实际的经济状况相适应(0.5分) 2. 科学革命主张利用数学模型来表述假说、用可控制实验来检验假说,是一场方法论的革命。(1分)工业革命也是一场方法论的革命,其本质在于技术变迁的加快。(1分) 科学革命对工业革命有两方面的贡献:其一,方法论上的贡献,提供了可控制实验作为试错的方法和手段。(1分)其二,推动技术分布曲线向右移动。(1分) 更为重要的是,利用可控制实验发明新技术在遭遇到瓶颈时,可以通过基础研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从而使技术分布曲线不断向右移动。(2分) 因此在欧洲出现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变迁的速度才能得以不断加快。 所以说,科学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基础。 3. 农业合作社的成功在于集体生产比个人生产更具有规模经济。(1分) 农业生产的特性是难以监督。(1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投入比较难以监督,工序也没有严格的标准。要让一个农业合作社能够维持下去就需要每个人进行自我监督。 在农业合作社中,自愿原则非常关键。退社自由对努力干活的人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权利,同时对偷懒的人是一种实质的威胁。(2分)因为越来越多人不努力干活会造成人员不断退社,最终导致合作社解散,偷懒的人也必须回去单干,得不到规模经济的好处。 如果剥夺退社自由,合作社的解散或能干的人退出就不再是一种威胁,那么偷懒的人会继续偷懒,努力的人因为没有退社选择,也会不再努力工作。在没有退出权的一次性博弈中,偷懒才是所有人理性的选择,因此越来越多人不努力干活,生产力水平下降,导致合作社失败。(2分) 4. 自生能力是指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在不需要外力的扶持保护下,即可预期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1分)

中国经济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c317193259.html, 中国经济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国经济论文选题参考 1、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水平的能值分析 2、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 3、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4、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 5、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挑战 6、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7、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 8、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1952—1998 9、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和相关性研究 10、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结构和效率的影响 11、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 12、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对创建“中国经济学”的思考 1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 14、中国经济波动的新轨迹 15、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差异与中国经济增长 16、外商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和区域分析证据 17、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及前景分析 18、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收入分配变动 19、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

https://www.360docs.net/doc/c317193259.html, 20、企业家的创业与创新精神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中国经济论文题目大全 1、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分析 2、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英文) 3、中国经济发展:为增长而竞争 4、中国经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分析 5、中国经济增长与CO_2排放演化探析 6、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的实证研究 7、气候变化挑战与中国经济低碳发展 8、中国经济如何跨越“低中等收入陷阱”? 9、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 10、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东亚奇迹”和中国经济的再解释 11、打破通货收缩的恶性循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挑战 12、理解中国经济增长 13、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的问题 14、中国经济波动——基于新凯恩斯主义垄断竞争模型的分析 1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16、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效率与潜在增长水平 17、气候变化挑战与中国经济低碳发展 18、中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总量控制(上) 19、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与财税改革

当代经济与政治论文题目大全

当代经济与政治论文题目大全 1、某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及其增长对策分析 2、某地区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分析 3、某地经济增长中出口贸易的作用分析 4、某地出口贸易与FDI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5、某区域国际垂直分工与跨国公司投资行为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6、某地跨国公司投资对其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 7、国际产业转移与某地利用外资的关系分析 8、某地国际贸易与其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研究 9、某地区新兴产业的兴起与其传统产业的关系研究 10、某国基础能源价格水平变化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分析 11、政府货币政策变化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 12、某地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的实证分析 13、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与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14、中国存款准备金政策及其效应分析 15、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及其效应分析 16、我国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17、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承载力分析 18、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19、农民工市民化的困难与途径 20、提高劳动者报酬的理论基础与途径

21、我国外汇储备的收益、风险与投资途径 22、人口老龄化对储蓄和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23、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影响的实证分析 24、淘汰落后产能的动因与治理机制 25、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26、我国投资效率与国际比较研究 27、公共政策影响居民消费率的实证分析 28、工资提高对企业经营影响程度评价及优化建议 29、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驱动作用 30、论金融中介与经济发展 31、当前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分析 32、民营银行的地位和与发展机制 33、知识经济与现代企业的制度创新 34、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35、我国当前扩大内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36、农村流通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农业现代化 37、农村土地经营方式创新中的利益保障制度 38、边境区对外开放大通道建设实证分析 39、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历史变迁与现状分析 40、农村城市化的现状与趋势 上海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0年上海全年举办的展会数量居全国首位,会展年总收入占全国近50%,已成为国内会展业实力最强的城市。通过世博会的举

经济发展论文关于经济发展的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关于经济发展的论文 我国增值税转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增值税是我国的主体税种之一,在整个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增值税转型具有拉动投资的效应,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但也有可能带来未来投资的过度膨胀。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经济发展 2004年9月我国东北地区率先试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消费型增值税是否是我国增值税类型的最佳选择,一直是国内理论界的专家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增值税转型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也存在着不同的见解。一种观点认为增值税转型将对我国财政收入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第二种观点认为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每个人观察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所以产生意见分歧是完全自然的。但是仍然可以看出来,无论何种观点,大家对增值税转型的长远积极影响均持肯定态度,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大的收获。 1 增值税转型对总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主要有两个:一是要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二是物价水平要基本稳定。 增值税转型改革,在维持现行税率不变的前提下,是一项重大的减税政策。将消费型增值税转变为生产型增值税有利于消除我国当前生产型增值税制中的重复征税因素,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实际税收负担;有利于鼓励投资和扩大内需,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增长出

现明显放缓势头,一些国家甚至出现经济衰退的迹象,金融危机正在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推出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此次增值税转型,在短期内不可避免地将出现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但是,从长期影响和我国宏观均衡发展需要看,这一财政减收无疑又相当于我国政府为企业注入了大量的现金流。鼓励新技术的使用、促进基础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长期存在的技术落后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此番增值税转型所要发挥的作用,可能会在若干年后收到明显的效果。从长期看,因增值税转型带来的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也将促使税收收入总量随之逐步增加,增值税转型的正效应终究会大于负效应。 3 增值税转型对促进投资的分析 (1)消费型增值税推进投资增长的作用显著。有关数据表明,在国内生产总值、法定税率、投资增加额完全一致的情况下,由于增值税的类型不一样,造成实际税收负担也不一样。实施增值税转型后,将起到结构性减税的效果,其影响将是减轻企业实际税负,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增加经济活力。相比较而言,在消费型增值税下,当年的投资增加额越大,实际税收负担比率越低;投资越少,实际税收负担比率越高。投资增加对增值税实际税收负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由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__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 背景: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将呈现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再平衡,经济格局重构和治理机制改革等新特征。2013年的中国经济形势仍可以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来概括,将会呈现经济增长适度下降和同伙膨胀加剧并存的局面。在“十二五”规划刚刚起步的这个时期,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效日益明显,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经济总量日益上升。据数据显示,到2010年上半年止,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这样的成绩当然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于一片低靡状态,中国也不例外,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了几个百分点,失业率陡增,出口额下降。为寻求世界经济复苏,西方国家联手中国举行G20国峰会,讨论如何合作发展。实践已证明,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起了领跑者作用,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引擎。在2009年实现了经济增长突破8%的目标,2010年中国政府又投入40000亿,目的是刺激经济增长,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我们借次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合作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进城市经济文化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发展,即科学发展。为实现其目标,中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正由“粗放型”向“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因为从长远来看,只有节约型增长方式才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中国当前是市场经济。 “三农”问题是历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为此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导读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对分享经济下的概念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从对共享经济的定义和概述中可提炼出三点:一是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二是共享平台高效供需对接;三是资源供需双方的积极参与。 共享经济概述 (一)共享经济的成因和内涵 共享经济是一种新兴经济形态。1987年,美国学者马科斯·费尔逊、琼·斯潘思提出分享消费是在满足日常需求的同时愿意与他人建立关系的经济活动。雷切尔·波茨曼、鲁斯·罗杰斯在《我的就是你的:协作消费的崛起》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分享消费的观点,指出客户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使用需求获得满足。罗宾·蔡斯在《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一书中,把共享经济的含义

归为三部分:产能过剩(闲置资源)、共享平台、人人参与。共享经济鼓励物品的所有权者与目标使用者基于共享平台,提高闲置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倡人与人之间以互信的方式交流、生活。 从对共享经济的定义和概述中可提炼出三点:一是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二是共享平台高效供需对接;三是资源供需双方的积极参与。 共享经济包含共享平台、供给方、需求方三个必须主体。 1.共享平台 基于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把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位置应用大数据基本算法等精准实时对接供给端与需求端,平台本身对共享的物品与服务没有所有权,未对其进行相应的固定成本支出,提供的仅仅是必须的服务与法定的监管,属于轻资产运营,收入来自交易的抽成。 2.供给方 供给方无论是个体或是组织,只要拥有闲置可用的资源,并且愿意为获取一定收益而暂时性转移产品使用权或服务,供给方的本质是在获取额外收益的同时而不自觉地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当代中国经济论文.doc

第一,适度的区域经济差距促进生产要素区际流动,优化资源配置。由于要素禀赋和地理区位的差异,要素在各个地区之间自由流动并最终达到动态平衡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获得最高经济效率的必由之路。适度的区域经济差距符合各地区的现实状况,并且引导要素进一步从过剩向稀缺地区集中。张秀生和陈慧女(2008)认为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使沉淀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实现最优配置,而这是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理论的。改革开放初期,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的策略显著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总量,充分验证了 这一点。 第二,适度的区域经济差距减小了全国经济发展的风险。在改革开放初期,出于国情的复杂,我国选择了渐进式改革道路。这个渐进不仅表现在时间上也表现在空间上,最终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这实质是以发展速度的稍微减慢获得了较低的改革风险,符合风险最小化的方式。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沿海沿江发达地区肩负着为后进地区探索改革经验,提供开放窗口的任务,同时也相应获得了更高经济水平的“风险溢价”,这是有其内在合理性的。 第三,适度的区域经济差距是区际分工和竞争的基础。各个地区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经济发展的客观现象,并为整个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潜在可能。这是因为后进地区的经济主体不甘于较低的分工水平和不利的交易条件,必然要努力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而发达地区的经济主体面对后进地区的竞争和追赶,为了保持较高的利润率,也不会放下前进的脚步。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使区际分工合作成为可能,并加剧了区际经济在竞争中发展。 消极效应 第一,过大的区域经济差距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在分税制财政体制条件下,地方政府的税收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如果法制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就成为了地方政府利己动机的必然结果。于潇和范力达(1998)认为区域发展机会不均等与区域不平衡扩大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加剧了区域经济的封闭性,影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在区域发展机会不均等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加剧的条件下,各地为了维护本地区的利益将纷纷采取地方保护政策,限制商品自由流通,最终阻碍整体经济的长期发展。 第二,过大的区域经济差距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固定汇率并且资本账户管制下,发达地区在获得贸易收益的同时也可能输入通货膨胀并提高要素报酬水平。当区域经济差距过大时,随着流动要素过度流向发达地区,通货膨胀将不可避免地由发达地区向后进地区传导,而后进地区滞后的收入水平加剧了后进地区承受通货膨胀的压力,最终使国民经济发生停滞和动荡。 第三,过大的区域经济差距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经济差距过大将不可避免地使后进地区失去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必要要素和技术基础,并进而使发达地区失去升级产业结构的动力。张军扩和冯杰(2006)认为对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等传统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经历长期快速增长后,增速回落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和理性成分,对其造成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是负面的,但长期来看,则有利于促进这类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 面对如今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作为国家能够为这一现状做出何种努力呢? 1.加快中西部地区体制创新。 在我国现阶段,制度因素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西部产业结构升级必须在国家相关产业结构政策指导下进行,政府必须不断进行体制创新,为中西部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支持。相对于东部而言,中西部地区当前最大的特点就是市场化

中国经济专题课后习题答案详解完整版

第二章 仁 第一,保障城镇劳动力的全面就业。重工业具有资本密集程度商的特征,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低,如政府不加干预,就会产生过爲的失业率,影响社会稳定。 第二,保障城镇职工的低工资水平。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面临严重的积累困难,政府必须人为的扭曲生产要素的价格,包括压低工资水平。 第三,抹平具有不同人力资本禀賦的职工之间的报酬。人力资本积累不同表现为不同的生产效率,由于国有企业是唯一的就业场所,拥有高人力资本的职工尽管得不到应有的激励,但这种较优越的人力资本的机会成本很低。 第四,实行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维持低工资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为维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要求实行基本生活用品的低价格政罠?二是为保障职工及家庭的基本生活还需要提供实物福利和社会性服务,这必须限制受惠者的范国。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就业体制均服务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2、 为实施电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必须实行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制度,以保障职工及家庭的基本生活还需要提供实物福利和社会性服务,这必须限制受惠者的范围?从而国家在制度上实行了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户藉制度的实施限制了城乡人口、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人为的造成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扭曲,进而减缓了城市化水平。 3、 第一,就业是否存在竞争。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育,城市职工就是不再是“铁饭碗”, 而需要面临就业岗位的竞争,特别是与外地劳动力的竞争。 第二,就业渠道是否单一。劳动力市场发育水平的第二个方面为是否就业渠道单一。企业制度改革以前,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唯一渠道就是国有企业。随着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吸收了大量的城市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者和农村转移劳动力。 第三,各自的产业结构是否对比较优势做出不同的反应?传统就业体制下,各自产业结构无法对比较优势作出不同的反应,并没有根据不同所有制企业对资本的集约程度不同而做出相应反应。事实上,国有企业与资?本集约程度的相关系数为负,全部非国有企业为正。 4、 第一,资源重新配置效应。改革以前,由于政府人为的扭曲的劳动力的配置,造成资源配置的无效率,改革以后,资源配置逐步向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转移,发挥了中国劳动力资本丰富的比校优势,进源配置效率得到提升. 第二,保持比较优势的效应.中国目前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于是劳动力的这种流动,有助于为城市地区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资源,有助于保持经济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 第三,填补岗位空白的效应。与农村地区劳动力相比,城市地区劳动力具有更高的人力资本,就业层次较高,而就业层次较低的职位需要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进行填补,以保证整个经济的完整运行。 第四,促进城市建设的效应。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对应着两种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计划体制下依赖于投资资源的再分配;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发展主要通过自我融资实现。当城市建设越来越依赖市场的自我融许吋,较多的人口和更为活跃的经济就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的积累来源。 5、 第一,如何保持城乡就业的稳定与增长。从需求角度看,目前尚有许多因素是就业形势趋势继续严峻。从劳动力供给角度看,人口数量虽最终不能决定中国的长期就业形许,但是劳动力素质的确构成就业增

中国经济方面的论文免费

中国经济方面的论文免费 浅谈中国粮食经济现状与发展 摘要: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绝对重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 是农业的基础。建国后随着农业改革,中国农业制度有了巨大改变;改革开放后农业制度 更加完善。伴随着农业制度的完善,中国粮食制度也一次次进步,这对于中国粮食的生产 和流通意义更大。不过,虽然粮食产量不断增长,现在已达到建国后粮食产量最高纪录, 但产量增加的数量仍不稳定。因此,不仅农业技术需进行完善,且粮食生产、储备、购销 及管理等一系列制度也需要完善。 关键词:中国粮食产业;粮食产业制度;粮食产业的问题;国家政策 一、中国粮食产量的分析 在中国,粮食产量不单单只包含国有的、集体的以及农民的粮食产量,还包括了工矿 企业创办的农场经营的粮食产量和其他生产单位的粮食产量。粮食的种类也不是单指小麦、玉米、稻谷,除了还包含高粱、谷子和其他的杂粮外,连薯类和豆类也被算入其中。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具体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粮食产量大致可划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的28年,虽这时期中国粮食产量一直增加,但发 展速度十分缓慢,并且每年的粮食总产量未达30000万吨。这一阶段,可以说中国粮食产 量是“五起五落”:从建国第一年的11320万吨,随着1950年开始的农业改革,中国国 民经济得到恢复,粮食产量也有所增加。但1954年粮食产量增长率出现下降。1956年虽 然出现了恢复性增产,1957-1961年却第二次出现下降。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粮食产量可想而知。五年连续增产是从1962年开始,但随后粮食生产出现第三次波动,平均粮食增长率直跌至负值。1970-1971年粮食又持续增产,接着,1972年粮食产量 又较大幅度减产。1973年-1975年又不断增产,1976年、1977年粮食生产出现第五次波动。 第二阶段:1980年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对粮食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取消了统购统销的制度,并实施了一些优惠于种粮的策略,不仅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还减少定购数量,使粮食产量快速增加,突破了30000万吨,增长率一路高升。不过,改革开放来,虽 然中国粮食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波动也更加频繁复杂,粮食产量也是起起落落。1978 年中国农村开始改革并且粮食价格也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因此在1978年中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30000万吨。 但是1981年却粮食减产,年均粮食增长率再次为负。1984年中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离了土地的使用权、所有权,农民生产自主了,有了支配剩余产品的 权利,粮食总产量自然上升了。然而1985年粮食收购比例价实行“倒三七”,使实际降 价幅度接近10%,农资价格却涨了4.8%,又出现了第二次的减产。到、1990年才恢复,以

中国经济论文

摘要,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志,20世纪中国的经济是出于一个非常的低谷时期,经济得不到发展,中国经济地位在世界上出于落后时期。现代的经济的主要特点是经济的全球化,中国的经济进过一个低谷时期后开始了改革开放加入到了世界经济行列之中,经过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的经济得到全新的发展,中国的农业工业都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前进着,但中国事情都会是两面性的,中国经济融入到全球化虽然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利益,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所以我国要正确认识现代世界经济形势作出正确的判判断,既不能错过眼前的大好机遇也不能盲目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地位,机遇,挑战,方针、 正文,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国际资本跨境流动加快,但保护主义依然是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障碍。胡锦涛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首尔峰会上指出,“我们应该坚定不移推进自由贸易,坚定不移恪守历次峰会承诺,坚定不移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取消已有的贸易保护措施”。这是我国政府向世界的宣示。我们要深刻领会胡锦涛主席的讲话精神,认清形势,积极应对,旗帜鲜明地反对保护主义,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1》中国经济面临的巨大机遇 、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而全球化又给我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 (1)dxg有利于利用外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2000年我国利用外资407亿美元,2005年增长到603亿美元,到2005年底累计利用外资6224亿美元(张强莉等,2006),极大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实现了由对外借款到外商直接投资的转换,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2)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贸出口以年均14.9%的速度增长,到2004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8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6.2%(赵华等,2006),成为了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3)有利于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外企的进入可有效地解决部份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如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直接参与外贸加工业的农村劳动力近两亿,不但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4)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资和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有助于传统产业结构改造和产业竞争,对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具有重

中国经济专题复习

中国经济专题复习 关键词: 1.基尼系数:基尼系数为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 入分配差异程度。其值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以上时,则表示收入差距很大。 2.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家庭收入 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3.国有企业:或称国营事业或国营企业。国际惯例中,国有企业仅指一个国家 的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在中国,国有企业还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特点。 4.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 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乡镇企业是中国乡镇地区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统称,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五级。 5.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 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 6.经济起飞:表示一国经济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即由传统经济进入现代化经 济的高速增长阶段。罗斯托认为,起飞阶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次突变。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 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成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生产的东西:“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8.赶超战略:是指采取扭曲产品和要素价格的办法和以计划制度替代市场机制 的制度安排,提高国家动员资源的能力,突破资金稀缺的比较劣势对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制约,进而使产业结构达到先行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战略。 1.中国目前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有哪些?二元经济结构中农业发展 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

当代中国经济论文95974

如何缩小中国歌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甘红宇 目录: 经济差异的定义及形成原因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现状 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如何解决当前经济差异问题 作为大学生,在这样下如何取舍未来工作去向 正文: 从最早的设立经济特区,到开放口岸,再到西部大开发,至如今的中部崛起,我们都可以从这些宏观政策中窥得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那么什么事区域间的经济差异呢。区域经济差异是指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一些区域比另一些区域有更快的增长速度、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更强的经济实力,致使空间上呈现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并存的格局。至于产生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我想大概可以分为三点 1、资源禀赋的差异,这个资源禀赋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又包括地理位 置,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科学技术 发展水平等。 2、制度的差异,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这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作用尤 其明显,譬如西部大开发等政策。 3、历史和文化的差异,譬如中国受两千年来封建文化的通知,使得与自然经济相适应 的小农沂水根深蒂固,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居民们存在着进球不足而守成 有余的现象。 那么,我们有必要了解如今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到底是怎样的情况。我将从各区域的一些数据来介绍。 一是,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悬殊,2009 年东中西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 40800 元,19862 元,18286 元; 二是,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显著,2009 年东中西部地区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 总值之比分别为 98.45%,86.39%,86.26%; 三是,地区间财政收入不平衡,2009年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分别为 18786.6亿元,5039.6亿元,6056.4亿元; 四是,地区间对外经济开放程度不同 ,2009 年东中西部地区外贸依存度分别为67.63%,7.54%,9.35%。以上东部地区为不包括东北地区在内的东部十省。 从这些数据我么不难看出,如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有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 那么区域经济差异对我们的经济的发展到底是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呢。其实,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有着积极的作用,也有着不良作用,当然,在特定的情况下还是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利弊分析的。

10春中国经济专题期中考试试卷和试题说明

2010年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双学位课程《中国经济专题》期中考试 试卷和试题说明 2010年5月 试卷说明 1.开卷笔试,可以参考任何读物和笔记;但请关闭一切电子设备。请直接将选择和理由回答在本试卷上,无草稿纸。2.考试时量为1小时。 3.答题时,请在各题选项后相应括号内划勾,三个选项能且只能选择一个选项;划勾后,请在“理由”处给出解释。4.答题要求:解释与选择一致,符合经济学逻辑,概念理解和使用准确,必要时注明自己对概念的理解;可用实例。5.答题“理由”部分的长度不要超过试卷留白所限,字迹务必清楚。 6.考试期间不得交谈、交换答案、参看或抄写其他同学回答,若当场发现或事后答案雷同,将一律视为考试作弊。7.考试作弊按学校规定要受到同时取消主修学位和双学位的严厉处罚,请大家自觉遵守考试纪律。 8.本试卷共一大张,双面印刷,共四小面;若有缺印、漏印、重印等印刷问题,请及时向监考助教请求调换试卷。9.本试卷一共20题,每题1分,满分20分。 试题说明 1.本试卷所有试题均没有唯一标准答案,试题为开放性的。 2.试题说明主要从试题考查目的、试题主要特点、同学答题情况几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仅供大家参考。 3. 欢迎大家对试题和试题说明提出疑问、批评意见和建议。 4. 欢迎大家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以逻辑或事实,向我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回答。 5. “试卷和试题说明”由易声宇,贾珅,韩思怡,吴鸾莺四人分头整理,最后由易声宇统撰成稿。

试卷和试题说明 1.如果农民拥有农地的流转权,他们就会迫于生计失去土地,无以为生。 对()错()不确定() 理由: 说明:本题重点考查对权利特别是流转权的认识。“如果—就”表示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的关系判断。注意本题题干隐藏的是有流转权和没有流转权的对比。多一项权利就会导致无以为生,这种判断在逻辑上不成立,在事实中也没有见到过。有的同学举出征地制度的例子,但在征地制度中,农民是没有流转权的,只能被迫将土地权利以政府定好的价格让渡给政府,这一点课堂上重点提过。另外,迫于生计失去土地,在一些情况下是可能的,但这仍然不代表“如果—就”判断关系成立;至于从失去土地到无以为生,前提正是没有土地流转权,所以失去土地才无法得到符合意愿的补偿。 2.将包产到户合法化就是一种产权界定。 对()错()不确定() 理由: 说明:本题重点考查合法化服务的产权界定属性,只不过以包产到户为具体例境。题干是判断句,“合法化是产权界定”。为地方、基层的自发实践提供合法化服务,是产权界定中加入政府强制力支持的重要一环,对产权纠纷能提供有强制力支撑的仲裁服务。这也是课上讲过的内容。 3.农业集体化运动失败,是因为农业活动没有规模经济的效果。 对()错()不确定() 理由: 说明:本题重点考查集体化运动失败与农业活动特性之间的关系。农业集体化运动失败,关键在于监督费用高昂,与规模经济并无必然联系。此外,农业活动当然有一些规模经济存在,因为规模经济的本质是投入不可分割性,而田埂、畜力、机械等在一定耕作强度范围内都有此性质,课堂上讲授过的“驴腿”就是一例,但本题的重点尚在于因果关系,至于后半句表述本身的问题,倒在其次。 4.国家的农地征用权利导致低价征地和高价拍卖土地之间的差价归政府。 对()错()不确定() 理由: 说明:本题重点考查对征地制度及其之于土地收益分配效果影响的认识。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农地征用权利。如果把城镇国有土地招拍挂市场由政府垄断经营的制度也算入农地征用权利,那么这种农地征用权利就会既包括低价拿地(征地制度),也包括高价拍卖(垄断招拍挂制度);如果不算入,那么单单农地征用权利只能保证政府低价征地,没有垄断招拍挂制度,尚无法保证政府一定能高价拍卖土地。但如果从宪法关于“城市一切土地均属国有”的条款出发,得出征地所得土地只能归政府,政府对如何处臵这些土地具有垄断权利,因而可以高价拍卖的结论,也是基本允许的。 5.农民不能自由退出人民公社,导致了大饥荒。 对()错()不确定() 理由: 说明:本题重点考查人民公社社员退出权对生产绩效的影响。由于社员无法通过退出权来迫使其他社员好好干活,无法起到替代监督的作用,只剩下费用最高的监督渠道——直接监督农业生产过程,高昂的监督费用导致生产积极性受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 小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 摘要: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如既往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策;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当,成就非凡。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关键性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情况展开详细论述。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1.1、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1.1.1在经济增长方面,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 1979年-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953年-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1.1.2在就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改革以来,我国在就业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实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1.1.3在国际收支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 改革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由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由1982年的62.91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