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shover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Pushover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Pushover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收稿日期:2003-02-16; 修订日期:2003-05-12

基金项目: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2001年度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汪大绥(1941-),男,江西乐平人,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大型复杂结构设计与研究工作.

文章编号:100726069(2004)0120045209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Analysis )的

基本原理和计算实例

汪大绥 贺军利 张凤新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02)

摘要:阐述了美国两本手册FE M A273/274和AT C -40中关于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给出了利用ET ABS 程序进行适合我国地震烈度分析的计算步骤,并用一框剪结构示例予以说明,表明

Pushover 方法是目前对结构进行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分析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静力弹塑性;能力谱;需求谱;性能点中图分类号:P315.6 文献标识码:A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a case study of the static elastoplastic analysis (pushover analysis)

W ANG Da 2sui HE Jun 2li ZH ANG Feng 2xin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 o.,Ltd ,Shanghai 200002,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he static elasto 2plastic analysis (pushover analysis )in FE M A273/274and in ATC 240.Its main calculation procedures are summarized and a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for the frame 2shearwall structu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China C ode for Seismic Design by means of ET ABS.It has been proved that pushover analysis is a effective method of structural elastoplastic analysis under the maximum earthquake action.K ey w ords :static elastoplastic ;capacity spectrum ;demand spectrum ;performance point

1 前言

利用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Analysis )进行结构分析的优点在于:既能对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弹性设

计进行校核,也能够确定结构在罕遇地震下潜在的破坏机制,找到最先破坏的薄弱环节,从而使设计者仅对局部薄弱环节进行修复和加强,不改变整体结构的性能,就能使整体结构达到预定的使用功能;而利用传统的弹性分析,对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结构,可能采取增加新的构件或增大原来构件的截面尺寸的办法,结果是增加了结构刚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也可能存在新的薄弱环节和隐患。

对多遇地震的计算,可以与弹性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看总侧移和层间位移角、各杆件是否满足弹性极限要求,各杆件是否处于弹性状态;对罕遇地震的计算,可以检验总侧移和层间位移角、各个杆件是否超过弹塑性极限状态,是否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

20卷1期2004年3月

世 界 地 震 工 程

W OR LD E ARTH QUAKE E NGI NEERI NG

V ol.20,N o.1

Mar.,2004

2 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S AP2000n 和ET ABS 程序提供的Pushover 的分析方法,主要基于两本手册,一本是由美国应用技术委员

会编制的《混凝土建筑抗震评估和修复》(ATC -40),另一本是由美国联邦紧急管理厅出版的《房屋抗震加固

指南》

(FE M A273/274)。混凝土塑性铰本构关系和性能指标来自于ATC -40,钢结构塑性铰本构关系和性能指标来自于(FE M A273/274),而Pushover 方法的主干部分,即分析部分采用的是能力谱法,来自于ATC -40。

其主要步骤如下:

(1)用单调增加水平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计算结构的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图1(a ))。(2)建立能力谱曲线

对不很高的建筑结构,地震反应以第一振型为主,可用等效单自由度体系代替原结构。因此,可以将—曲线转换为谱加速度—谱位移曲线,即能力谱曲线(图1(b ))

:

图1 Pushover 曲线和能力谱之间的转换

S a =

V b M 1, S d =u n

Γ1φn ,1

(1)

式中Γ1、M 3

1分别为结构第一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和模态质量,V b 为基底剪力;u n 为结构顶点位移。

M 3

1

=

n

i =1(w i φi 1)/

g

2

∑n

i =1

(w i φ2i

1)/g

(2)

式中:w i /g ———第i 层质点的质量;φi 1———振型1中质点i 的振幅;φn 1———振型1中最顶层质点的振幅。

(3)建立需求谱曲线

需求谱曲线分为弹性和弹塑性两种需求谱。对弹性需求谱,可以通过将典型(阻尼比为5%)加速度S a 反应谱与位移S d 反应谱画在同一坐标系上(图2(a )),根据弹性单自由度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可知S a 和S d 之

间存在下面的关系

图2 典型弹性加速度谱与位移谱

64 世 界 地 震 工 程 20卷

S d =

T

2

2

S a (3)

从而得到S a 和S d 之间的关系曲线,即AD 格式的需求谱(图2(b ))。 对弹塑性结构AD 格式的需求谱的求法,一般是在典型弹性需求谱的基础上,通过考虑等效阻尼ζe 比或延性比μ两种方法得到折减的弹性需求谱或弹塑性需求谱。ATC -40采用的是考虑等效阻尼比ζe 的方法。图3 反应谱折减用阻尼的推导 在图3中,d p 为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最大位移,ATC -40中等效阻尼比ζe 由最大位移反应的一个周期内的滞回耗能来确定,按下式计算

ζe =E

D

4πE s

(4)

式中:E D ———滞回阻尼耗能,等于由滞回环包围的面积,即

平行四边形面积;E s ———最大的应变能,等于阴影斜线部分的三角形面积,即a p d p /2。

为确定ζe ,需要首先假定a p 、d p ,有了ζe 后,通过对弹性需求谱的折减,即可得到弹塑性需求谱(见图4)。(4)性能点的确定

将能力谱曲线和某一水准地震的需求谱画在同一坐标系中(见图4),两曲线的交点称为性能点,性能点所对应的位移即为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在该地震作用下的谱位移。

将谱位移按式(1)转换为原结构的顶点位移,根据该位移在原结构V b —u n 曲线的位置,即可确定结构在该地震作用下的塑性铰分布、杆端截面的曲率、总侧移及层间侧移等,综合检验结构的抗震能力。

若两曲线没有交点,说明结构的抗震能力不足,需要重新设计。

因为弹塑性需求谱、性能点、ζe 之间相互依赖,所以确定性能点,是一个迭代过程。

只要已知参数输入正确,性能点、ζe 、需求谱等可由程序自动算出。在输入已知条件时,需要注意的是:

程序中的地震反应谱与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 B50011—2001)的地震反应谱表达方式略有不同,需

经等效后换成程序中的系数,程序中的反应谱如图5所示

3 计算步骤

3.1 建立模型、内力分析和配筋

利用程序,求出构件在设计规范规定的各种荷载工况下的内力并配筋,其中柱最大配筋率为1%,梁最大配筋率为1.5%。内力分析时,梁、柱用框架单元模拟,现浇板、用壳单元模拟,由于S AP2000n 程序没有给壳单元提供塑性铰,因此,我们用模拟框架来代替剪力墙,以考虑剪力墙进入塑性时的性能。对截面宽度为

7

41期 汪大绥等: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Analysis )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实例

b ,高度为h ,厚度为t 的剪力墙来说,模拟框架的计算简图如图6所示。

根据文献[1],利用模拟框架与原剪力墙抗弯刚度、抗剪刚度、轴压刚度相等的原则,可以求出柱子的面

积和惯性矩、链杆及斜支撑的面积等特征值。

柱子:

惯性矩 I c =

tb

3

12

(6B -0.5)(5)截面积 A c =tb (0.25-B )

(6) 链杆:

截面积 A c =tb (0.25-B )

(7)

斜支撑:

截面积 A d =

tb (0.25+B )

sin 3θ

(8)

式中 B =

h

2

16b 2(1+μ

)

3.2 塑性铰的定义和设置

S AP2000n 给框架单元提供了弯矩(M )、剪力(V )、轴力(P )、轴力和弯矩相关(PMM )四种塑性铰,可以在

一根构件的任意部位布置一个或多个塑性铰。各种塑性铰的本构模型归纳为图7所示。 在上述塑性铰本构关系中,纵坐标(力)代表弯矩、剪力、轴力,横坐标(位移)代表曲率或转角、剪切变形、图8 柱屈服面轴压变形。整个曲线分为四个阶段,弹性段(AB )、强化段(BC )、卸载段(C D )、塑性段(DE )。只要将几个关键点B 、C 、D 、E 确定出来,整个本构关系就确定了,其中确定B 点时,涉及到屈服力和屈服位移的确定,关于屈服力和屈服位移,有两种确定方法,一种是自定义,输入某一具体值,另外一种是由程序计算;确定C 、D 、E 时,各点的纵、横坐标需要分别按照力、位移与屈服力和屈服位移的比值来输入,S AP2000n 程序也提供了两种方法,一种是自定义,另一种是程序按照美国规范FE 2M A273和ATC -40给定。本文采用后一种方法来定义塑性铰的本构关系。

对梁单元,一般仅考虑弯矩(M )屈服产生塑性铰,对柱单元,一般

考虑由轴力和双向弯矩相关(PMM )作用产生塑性铰。对钢筋混凝土

结构,程序根据截面的配筋值,可自动计算屈服弯矩值和轴力弯矩相关面(由0度、22.5度、45度、67.5度、90度五个方向的曲线形成的包络面),见图8。 塑性铰的位置,应设置在弹性阶段内力最大处,因为这个位置最先达到屈服。对梁、柱单元,一般情况是

84 世 界 地 震 工 程 20卷

两端弯矩最大,弯曲塑性铰和压弯铰(PMM )应设置在两端,在剪力最大处,应设置剪切铰。3.3 侧向加载模式和Push -over 工况

侧向荷载的分布方式,即应反映出地震作用下各结构层惯性力的分布特征,又应使所求得位移,能大体真实地反映地震作用下结构的位移状况。事实上,由于任何一种荷载分布方式都不可能反映结构全部的变形及受力要求,因为不论用何种分布方式,都将使得和该加载方式相似的振型作用得到加强,而其他振型的作用则被削弱。而且,在强地震作用下,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结构的自振周期和惯性力大小及分布方式也因之变化,楼层惯性力的分布不可能用一种分布方式来反映。因此,最少用两种以上的荷载分布方式进行Pushover 分析。

FE M A -273推荐三种形式: 1)均匀分布:各楼层侧向力可取所在楼层质量; 2)倒三角形分布:结构振动以基本振型为主时的惯性力的分布形式,类似于我国规范中用底部剪力法确定的侧向力分布; 3)SRSS 分布:反应谱振型组合得到的惯性力分布。

ATC -40采用与第一振型成正比的侧向力分布形式。S AP2000n 程序提供了自定义分布、均匀加速度分布和振型荷载分布三种加载方式。均匀加速度分布提供的侧向力是用均一的加速度和相应质量分布的乘积获得的;振型荷载分布提供的侧向力是用给定的振型和该振型下的圆频率的平方(ω2)及相应质量分布的乘积获得的,可以取任何一个振型。其中,均匀加速度方法相当于均匀分布,振型荷载分布方法,当取第一振型时,相当于倒三角分布。用户也可以自定义水平力分布情况,也可以把三者按一定系数组合。

在定义Push -over 工况时,除了按上述方法考虑各种水平荷载及组合外,应首先定义重力荷载作用作为Push -over 第一工况,各种水平力及其组合作为其它工况,计算时首先计算第一工况下的内力和变形,其它

工况下的计算是在第一工况下内力和变形基础上施加水平荷载,水平荷载不断增加,结构侧移不断增大,直到达到规定的位移为止。

常用的Push -over 工况主要有: 1.重力+振型1(纵向) 2.重力+振型2(横向) 3.重力+x 向加速度 4.重力+y 向加速度图9 在不同性能水准下的塑性铰位移限值

3.4 结果分析和性能评价

经Pushover 分析后,得到性能点,根据性能点时的变形,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1)顶点侧移 是否满足抗震规范规定的弹塑性顶点位移限值。

2)层间位移角 是否满足抗震规范规定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3)构件的局部变形 是指梁、柱等构件塑性铰的变形,检验它是否超过建筑某一性能水准下的允许变形。

ATC -40将房屋遭受地震后,可能出现的状态主要分为I O (Immediate Occupancy )、、DC (Damage C ontrol )、LS (Life Safety )、SS (Structural Stability )四种状态,可解释为‘立即居住’、‘损坏控制’、‘生命安全’和‘结构稳定’。

ATC -40给出了梁、柱、墙等构件在上述几种相应状态下的塑性限值,无论何种类型铰,都可以用图9表示,纵轴表示轴力、弯矩、剪力等,横轴表示轴向变形、曲率、转角等,其中B 、I O 、LS 、CP (C ollapse Prevention )、C

为性能点,其中B 点出现塑性铰,C 点为倒塌点,CP 为预防倒塌点,各性能点所对应的横坐标为相应的弹塑性位移限值。

9

41期 汪大绥等: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Analysis )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实例

4 计算实例

4.1 工程概况

该结构为15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层高均为3.6m ,其结构平面如图10所示。以5层为一个标准层。下面5层柱混凝土标号为C35,梁混凝土标号为C30,柱截面为0.7m ×0.7m ,沿横向边跨梁截面为0.4m ×0.

65m ,中间跨横向梁及纵向梁截面为0.4m ×0.45m ,横向墙厚0.25m ,混凝土标号C35;中间5层柱混凝土标号为C30,梁混凝土标号为C25,柱截面为0.6m ×0.6m ,沿横向边跨梁截面为3m ×0.65m ,中间跨横向梁及纵向梁截面为0.3m ×0.45m ,横向墙厚0.20m ,混凝土标号为C30;上面5层柱混凝土标号为C25,梁混凝土标号为C20,柱截面为0.6m ×0.6m ,沿横向边跨梁截面为3m ×0.65m ,中间跨横向梁及纵向梁截面为0.3m ×0.45m ,横向墙厚0.16m ,混凝土标号C25。整个纵墙厚度均为0.16m 。所有柱、梁截面受力主筋选用二级钢筋,抗剪钢筋为一级钢筋

图10 结构平面图

根据上面给出的墙体已知条件,按照公式(5)~(8),可得模型框架的特征值,其中斜向支撑的类型主要

分1.5×1.5m 、1.35×1.35m 、1.2×1.2m 等三种类型。带有模拟框架的整体结构三维图形如图11所示。 楼板采用150厚现浇混凝土板,填充墙采用240厚粉煤灰泡沫砌块砌体。本工程按7度抗震设防,场地类别为Ⅳ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场地特征周期为0.9秒。

经S AP2000程序地震反应谱分析,得到梁、柱、支撑等配筋,其中底层柱最大的配筋率为2.7%,最大轴压比为0.4%,各构件的配筋率及强度等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侧移和层间位移角见表1。

y 向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968,满足限值1/800的要求,x 向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753,大于限值1/800约6%,可以认为近似满足要求

。 表1 侧移和层间位移角

层 号

X 向侧移

(mm )Y 向侧移

(mm )X 向层间

位移角

Y 向层间

位移角

1554.6443.531/8121/10491450.2140.101/7811/10231345.6036.581/7661/9971240.9032.971/7561/9761136.1429.281/7531/9681031.3625.561/7631/981926.6421.891/7771/1000822.0118.291/8091/1029717.5614.791/8571/1088613.3611.481/9521/118859.588.451/12001/13644 6.58 5.811/14121/15933 4.03 3.551/17821/19892 2.01 1.741/25901/29031

0.62

0.50

1/5806

1/7200

05 世 界 地 震 工 程 20卷

该结构的总质量为8942.7×103kg ,动力特性见表2。

表2 模态周期与频率

振型序号

周期/s

频率/H z

频率(弧度)

1 1.4227620.702858 4.416188

2 1.1594960.86244

3 5.4188913 1.0952430.913039 5.73679440.348921 2.86597618.00745650.296485 3.37285621.1922786

0.290551

3.441738

21.625080

4.2 数据的准备和输入

为了简单起见,本算例只采用程序里提供的缺省的塑性铰本构模型(即不需要另外输入图7中B 、C 、D 、E 各点值),将弯矩(M )塑性铰赋予梁的两端、轴力和弯矩相关(PMM )铰赋予柱两端,轴力(P )铰赋予支撑和链杆,其中B 、C 、D 、E 等关键点由程序根据计算出的配筋数量及截面尺寸,利用上述两本手册提供的相关公式确定。

由于本工程属于中等高度建筑,本文采用振型荷载(倒三角形荷载)作用在纵、横两个方向,即两个工况是:

a.重力+振型1 (纵向)

b.重力+振型2 (横向)

按照抗震规范,本算例进行两种地震烈度情况下的计算,即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根据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地震反应谱与ATC -40反应谱的对比,可以确定系数C A 、C V 。7度多遇地震,C A =0.032,C V =0.0767度罕遇地震,C A =0.2,C V =0.48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1.多遇地震

经Pushover 计算,X 向的性能点S a =0.053,S d =0.027,根据(1)式转换,得到V b =3191kN ,u n =0.042m <0.054m (弹性反应谱计算结果,见表1)。

Y 向的性能点S a =0.064,S d =0.022,经(1)式转换,得到V b =3961kN ,u n =0.035m <0.043m (弹性反应谱计算结果,见表1)。

在达到上述状态时,各杆件没有产生塑性铰,与弹性计算是符合的,只是极限位移略小于反应谱计算的位移。

Y 向—关系曲线见图12。

图12 Y 向底层剪力—顶点位移曲线

2.罕遇地震

X 向性能点S a =0.127,S d =0.164,转换后,V b =

7786kN ,u n =0.256m 由于u n =0.256m <1

100

×54=

0.54m (1%是抗震规范规定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所以,X 向顶点位移满足弹塑性极限要求。

Y 向性能点S a =0.167,S d =0.145,转换后,V b =

10033kN ,u n =0.225m 由于u n =0.225m <1

100

×54=0.

54,所以,Y 向顶点位移满足弹塑性极限要求。

在性能点状态时的X 向和Y 向层间位移角见表

3。 从表3可见,X 向和Y 向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小于抗震规范规定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1%,所以,该结构的层间位移角也满足弹塑性极限的要求。 X 向、Y 向在性能点时的塑性铰分布如图13、14所示,塑性铰主要出现在梁、模拟框架柱、链杆、斜支撑、底层柱底端等部位,这些铰的变形落在两种区段,B -I O 、I O -LS 段。深颜色为I O -LS 段,浅颜色为B -I O

1

51期 汪大绥等: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Analysis )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实例

段,位于I O -LS 段的梁铰,梁柱节点处保护层出现了剥落现象,塑性铰区出现了弯曲裂缝,没产生永久变形,

承载力完好;位于I O -LS 段的柱铰,出现了弯曲裂缝,少量的剪切裂缝,没有保护层剥落现象,没有永久水平偏置,承载力完好。

表3 利用Pushover 计算出的侧移和层间位移角

层 号

X 向侧移

(mm )Y 向侧移

(mm )X 向层间

位移角

Y 向层间

位移角

152562251/1711/189142352061/1711/171132141851/1641/189121921661/1711/180111711461/1641/189101491271/1641/180********/1711/2008106891/1711/189785701/2001/225667541/1891/225548381/2401/300433261/2771/300320141/3271/5142971/5141/7201

2

2

1/1800

1/1800

综合以上评价,该工程满足使用要求。如果局部某个构件不满足塑性限值要求,则需要局部加强,而不

会改变整体结构的性能

5 结语

本文阐述了美国两本手册中进行Pushover 分析的基本原理,并结合我国抗震规范对一个15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了抗震分析,结果表明,Pushover 方法不仅能够对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弹性反应谱计算结果进行检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对结构在遭受罕遇地震后可能出现的破坏状况进行较精确的分析,比现行抗震规范中关于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部位)弹塑性变形计算更进一步。

25 世 界 地 震 工 程 20卷

与时程分析法相比,Pushover 方法概念清晰,实施相对简单,同样能使设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反应,迅速找到结构的薄弱环节。

当然,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剪力墙的准确模拟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史密斯B S ,库尔A 编著;陈瑜,龚炳年等译校.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M].地震出版社,1993[2] G 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3] FE M A ,“NEHRP G uidelines for the Seismic Rehabilitation of Buildings ”[R],FE M A -273,W ashington D.C.,1997

[4] ATC ,“Seismic Evaluation and Retrofit of C oncrete Buildings ”[R],Report N o.ATC -40.Applied T echnology C ouncil ,Redw ood City ,California ,1996[5] S AP2000Analysis Reference[R],C om puters and S tructures ,Inc ,1998

3

51期 汪大绥等: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Analysis )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实例

SAP2000之Pushover分析

SAP2000之Pushover分析 Pushover分析:基本概念 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Nonlinear Static Procedure),也称Pushover 分析法,是基于性能评估现有结构和设计新结构的一种方法。静力非线性分析是结构分析模型在一个沿结构高度为某种规定分布形式且逐渐增加的侧向力或侧向位移作用下,直至结构模型控制点达到目标位移或结构倾覆为止。控制点一般指建筑物顶层的形心位置;目标位移为建筑物在设计地震力作用下的最大变形。 Pushover方法的早期形式是“能力谱方法”(Capacity Spectrum Method CSM),基于能量原理的一些研究成果,试图将实际结构的多自由度体系的弹塑性反应用单自由度体系的反应来表达,初衷是建立一种大震下结构抗震性能的快速评估方法。从形式上看,这是一种将静力弹塑性分析与反应谱相结合、进行图解的快捷计算方法,它的结果具有直观、信息丰富的特点。正因为如此,随着90年代以后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Diaplacement-Based Seismic Design,DBSD)和基于性能(功能)的抗震设计(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等概念的提出和广为接受,使这种方法作为实现DBSD和PBSD的重要工具,得到了重视和发展。这种方法本身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计算结构的能力曲线(静力弹塑性分析)、计算结构的目标位移及结果的评价。第一方面内容的中心问题是静力弹塑性分析中采用的结构模型和加载方式;第二方面内容的中心问题则是如何确定结构在预定地震水平下的反应,目前可分为以A TC-40为代表的CSM和以FEMA356为代表的NSP (Nonlinear Static Procedure,非线性静力方法),CSM的表现形式是对弹性反应谱进行修正,而NSP则直接利用各种系数对弹性反应谱的计算位移值进行调整。两者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在一些文献中将第一方面的内容称为Pushover,不包括计算目标位移和结果评价的内容。本文中,将两方面的内容统称为“Pushover 分析”。基于结构行为设计使用Pushover分析包括形成结构近似需求和能力曲线并确定曲线交点。需求曲线基于反应谱曲线,能力谱基于Pushover分析。在Pushover分析中,结构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作用下,其抗侧能力不断变化(通常用底部剪力-顶部位移曲线来表征结构刚度与延性的变化,这条曲线我们可以看成为表征结构抗侧能力的曲线)。将需求曲线与抗侧能力曲线绘制在一张图表中,如果近似需求曲线与能力曲线的有交点,则称此交点为性能点。利用性能点能够得到结构在用需求曲线表征的地震作用下结构底部剪力和位移。通过比较结构在性能点的行为与预先定义的容许准则,判断设计目标是否满足。在结构产生侧向位移的过程中,结构构件的内力和变形可以计算出来,观察其全过程的变化,判别结构和构件的破坏状态,Pushover分析比一般线性抗震分析提供更为有用的设计信息。在大震作用下,结构处于弹塑性工作状态,目前的承载力设计方法,不能有效估计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工作性能。Pushover分析可以估计结构和构件的非线性变形,结果比承载力设计更接近实际。Pushover分析相对于非线性时程分析,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分析结果,减少分析结果的偶然性,同时可以大大节省分析时间和工作量。

管理学基本原理

第二十章管理学基本原理 一、人本原理 人本原理就是现代管理原理中最主要、最基础性的原理。 行政管理就是由内外多种相关因素共同作用的活动过程。其中,人就是最主要的因素或决定因素。所谓“人本原理”,就就是强调人在行政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与做好人的工作的重要性这样一个基本思想。 行政管理中的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基本精神: 第一,人就是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与核心; 第二,搞好行政管理的关键就是做好人的工作; 第三,搞好行政管理要靠一批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 第四,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管理,理应更科学地掌握与贯彻人本原理。 二、激励原理 人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决定行为,行为取得成果,成果又能使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激励原理的核心就是以人们各种需要为基本内容的动力问题。动力的正确运用与需要满足度的提高,能产生巨大的激励力。根据人们需要的不同层次与内容,激励的动力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物质动力:物质生活资料的基本满足就是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构成人类一种初级的但却就是基本的动力。 精神动力: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就是有思想的。信仰、理想、事业心、荣誉感、成就感、光荣称号以及日常的思想工作等,都就是精神动力的源泉。 信息动力:信息就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与运动方式的反映。整个行政管理工作,实际上就就是以信息处理为中心的工作。来自行政机关内部与外部的各种行政信息,成为推动行政管理工作不断改进与完善的巨大动力。 三、能级原理 能级原理又称能级相称原理,即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赋以相应的责任与授以相应的职权,使有不同才能的人都处于相应的能级岗位上,各展其能,各施其才,以保持与发挥组织或团体的整体效能。 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按能级使用人才,实现合理的能级管理,能保证组织结构的稳定性与有效性,并能获得最佳的管理效率与效益。根据国内外行政管理实践的经验,运用能级原理应注意以下原则或要求:

PUSHOVER分析

提要:本文首先介绍采用Midas/Gen进行Pushover分析的主要方法及使用心得,然后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具体说明,其结果反映出此类结构在大震下表现的一些特点,可供类似设计参考。 关键词:Pushover 剪力墙结构超限高层 Midas/Gen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方法是对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弹塑性变形分析的一种简化方法,本质上是一种静力分析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在结构计算模型上施加按某种规则分布的水平侧向力,单调加荷载并逐级加大;一旦有构件开裂(或屈服)即修改其刚度(或使其退出工作),进而修改结构总刚度矩阵,进行下一步计算,依次循环直到结构达到预定的状态(成为机构、位移超限或达到目标位移),得到结构能力曲线,并判断是否出现性能点,从而判断是否达到相应的抗震性能目标[1]。 Pushover方法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步建立结构能力谱曲线,第二步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对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超限高层而言,选取Pushover计算程序的关键是程序对墙单元的设定。SAP2000、ETABS软件没有提供剪力墙塑性铰,对框-剪结构可将剪力墙人工转换为模拟支撑框架进行分析;对剪力墙结构来说,进行转换不可行。而Midas/Gen程序提供了剪力墙Pushover单元(类似薄壁柱单元,详见用户手册),对剪力墙能够设置轴力-弯矩铰以及剪切铰。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在Midas/Gen中进行Pushover分析的步骤(以Midas/Gen 6.9.1为例): 一 Pushover分析步骤 1. 结构建模并完成静力分析和构件设计直接在Midas/Gen中建模比较繁琐,可以用接口转换程序从SATWE(或其他程序如SAP2000)中导入。SATWE转换程序由Midas/Gen提供,会根据PKPM的升级而更新。转换仅需要SATWE中的Stru.sat 和Load.sat文件。转换时需要注意的是,用转换程序导入SATWE的模型文件后,形成的是Midas/Gen的Stru.mgt文件,是模型的文本文件形式,需要在Midas/Gen中导入此文件,导入后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风荷载及反应谱荷载没有导进来,需要在Midas/Gen中重新定义; 2) 需要定义自重、质量; 3) 需要定义层信息,以及墙编号; 此外,还应注意比较SATWE的质量与Midas/Gen的质量,并比较两者计算的周期结果实否一致。 2. 输入Pushover分析控制用数据 荷载最大增幅次数用于定义达到设定的目标位移(或荷载)的分步数,一般来说,分步越多,每次的增幅越小,最终得到的能力谱曲线越平滑。但是分步过多带来计算时间上的大大增加,所以取值应该由少至多进行试算,直到取得满意的曲线结果为止。 图1 10分步,每步最大10次迭代结果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六版

第一篇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 二:管理的必要性 三:管理的概念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二:管理的自然属性 三:管理的社会属性 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二:管理者的职能 罗伯特卡次的研究,管理者必须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机能)第四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归纳法(二)试验法(三)演绎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1: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英国) 2:查理巴贝奇(英国) 3:罗伯特。欧文(英国的空想主义家)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 亨利。甘特:布雷斯及他的妻子: (二)对“泰罗制”的评价 (三)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第三节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行为科学学派 霍桑试验: 1: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 2: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 3:X、Y理论 4:Z理论——威廉。大内 二:“管理科学”学派 三:“决策理论”学派 四: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 五:新经济时代管理思想的变革

(一)管理思想的创新 (二)管理原则的创新 (三)经营目标创新 (四)经营战略创新 (五)生产系统创新 (六)企业组织创新 第三节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的管理 (二)我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的管理 (三)全面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 (四)探索中国现在管理模式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一)由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化 (二)由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化 (三)由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化 (四)由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化 (五)由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拟管理转化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第一节管理原理的特征 第五章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第六章二: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 第七章第二节系统原理 第八章一:系统的概念 第九章二:系统的特征 第十章三:系统原理要点 第十一章第三节人本原理 第十二章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第十三章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第十四章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第十五章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第十六章第四节责任原理 第十七章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第十八章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 第十九章三: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第二十章第五节效益原理 第二十一章一:效益的概念 第二十二章二:效益的评价 第二十三章三:效益的追求 第四章信息化管理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化 一、信息的含义 二、信息化的内涵 三、信息化的影响

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概述

第四章企业治理的差不多原理 企业治理的差不多原理是人们在长期的企业治理实践中总 结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治理工作的差不多规律。它是对企业治理工作客观必定性的揭示,对企业治理者的治理活动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企业治理者假如违背了治理原理,就会受到客观规 律的惩处,就要承受严峻损失。 第一节系统原理 企业治理的系统原理,是系统论在企业治理中的应用。掌握这一原理,首先应了解一般系统的概念,掌握系统论的差不多观点和思想方法,然后将它们应用于企业治理之中。 一、一般系统的概念 系统论的要紧创始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Bertalanfeg)。他于1945年发表了《关于一般系统论》的论文,宣告了这一理论的诞生。贝塔朗菲把系统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联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合)”。 关于系统的概念,由于涉足的领域不同、理解的角度不同,因而会产生不同的定义。我们认为,下面关于系统的定义具有代表性。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靠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那个地点所谓“组成部分”,通常称为“子系统”,或“要

素”。应该强调的是,子系统或要素,是相关于具体系统而言的,要素假如离开了它所从属的具体系统,它就失去了要素的属性,也就没有意义了。例如一个企业中的班组,在本企业是构成企业系统的要素,而关于另外一个企业来讲就没有意义了。另外,系统中子系统或要素的划分也是相对的,一般是依照系统的性质、系统的功能和研究问题的需要,将那些相对独立的、对系统的构成和功能起重要作用的部分划分为一个要素。 从系统的定义能够看出,一个具体的系统必须具备三个差不多条件:一是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二是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三是系统具有确定的功能。这三个差不多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一个系统。 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一个机器是一个系统,一个单位是一个系统,一套制度也是一个系统。为便于研究和更深刻地认识系统,我们可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系统进行分类。按照系统形成的方式可将系统分为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自然系统是由自然物自然形成的,人工系统是用人工方法建筑起来的系统;按照系统组成的要素的特征可将系统分为物质系统和概念系统,物质系统是由物质实体组成的系统,概念系统是由概念、原理、原则、制度、程序等非物质实体组成的系统;按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将系统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孤立系统是指与环境不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封闭系统是指与环境之间仅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开放系统是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原理有以下几个: (一)要素有用原理,(二)同素异构原理,(三)系统优化原理,(四)能级对应原理,(五) 互补增值原理,(六)激励强化原理,(七)反馈控制原理,(八)弹性冗余原理, (九)竞争协作原理,(十)信息催化原理,(十一)主观能动原理,(十二)动态 优势原理。 (一)要素有用原理 任何要素(人员)都是有用的,换言之。没有无用之人,只有没有用好之人,而 人力资源管理根本目的在于为所有人找到和创造发挥作用的条件。 (二)同素异构原理 事物的成分因在空间关系上的变化而引起不同结果,发生质的变化。例如,在群体成员的组 合上,同样数量和素质的一群人,由于排列组合不同,产生不同的效应;在生产过 程中,同样人数和素质的劳动力,因组合方式不同,其劳动效率也不同。 (三)系统优化原理 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 两个以上 ) 有区别的子系统组合而成,并具有特定功能 和共同目的的有机集合体。人力资源系统具有以下特征:关联性、目的性、社会性、多重 归属性、有序性、适应性、冗余性。 (四)能级对应原理 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能级”的含义:指人的能级,也就是指一个人能力的 大小;指管理职务中的级别高低 2、能级对应原理包含下列主要内容: (1 )人与人之间具有能级差异,这种差异是可以测评的;(2)管理的能级必须分序列、按层 次设置,不同的级次有不同的规范与标准;(3 )人的能级与管理级次的相互对应程度标志着社 会的进步与人才使用的合理程度;( 4)不同的管理能级应表现为不同的责任、权力与利益;( 5) 人的能级具有动态性、可变性与开放性;(6)人的能级必须与其所处的管理级次动态对应。 (五)互补增值原理 1、知识互补。每个人在知识的领域、深度和广度上都是不同的,不同知识结构互为补充,整体 的知识结构就比较全面; 2 、气质互补。不同气质者之间互补,有助于将事物处理得更完善;3、 能力互补。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中,各种不同能力的互补可以形成整体的能力优势,以促进系 统有效地运行; 4 、性别互补。男女互补,能发挥不同性别的人的长处,形成工作优势;5、年 龄互补。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结合在一起,优势互补,可以将工作做得更好;6.关系互补。每个 人都有自己特殊的社会关系,如果这些关系重合不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就可以形成集 体的关系优势,增强对外部的适应性。 (六)激励强化原理

管理学基本知识

管理学基本知识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是研究管理理论、方法和管理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管理科学的初创阶段,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首先,由美国工程师费雷德里克·泰罗创造出"标准劳动方法"和劳动定额,被称为"泰罗制",并于1911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泰罗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与"科学管理理论"同期问世的还有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这三种理论统称为"古典管理理论。" 管理的概念:一个组织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使用以实现目标的过程,就叫管理。 管理科学的第二个里程碑是""。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创始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乔治·奥尔顿·梅奥和茨·罗特利斯伯格等。后来,行为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一些新的理论分支。现代管理理论是以"系统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等学派为代表,其特点是以、、为其理论基础,模型和手段来研究解决各种管理问题。 管理学的分类 管理学是一门多分枝的学科体系.按照不同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细分为很多分枝学科。按照教育部学科分类目录,管理学下设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工商管理(会计学,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

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 我国着名学者提出了中国管理科学“三个基础,三个层次和三个领域”的学科结构理论。即 三个基础 三个基础是数学、经济学和心理学.数学是管理科学中数量分析方法的基础,最常使用的是统计学(包括数理统计、回归分析、非参数统计等)、组合数学(主要研究存在性、计数、优化等问题)、数学规划(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目标规划等)、随机过程、离散数学及模糊数学等。 经济学是管理科学中各类决策的出发点和依归,最常使用的是理论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例如工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及计量经济学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科学,它是管理科学中研究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依据。最常使用的是工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等。 三个层次 三个层次是基础管理、职能管理和战略管理。 基础管理是管理中带有共性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主要包括管理数学、管理经济学、管理心理学、管理会计学、管理组织学、管理决策学、管理史学,等等。职能管理是将管理基础与特定的管理职能相结合,例如计划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科技管理、国际贸易管理,公共行政管理,等等。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11905

第一章 1.人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 答:三个基本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这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所以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 2.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特征: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3. 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基本职能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每一项管理工作一般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又一轮新的管理循环。创新在这管理循环之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4.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 答: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性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是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更加和谐。 5.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答:有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6.分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目标。 答: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方法:归纳法、实验法、演绎法。 第二章 1.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要点的主要内容,并思考对现代企业经营有何启示。比如,中国古代法制思想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现代企业做到这几点才能在企业中得人心,每个人都积极做好自己的工作,企业工作效率才会提高。“明法、一法”明法是法律公布于世。一法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请综合分析斯密与巴贝奇关于劳动分工的研究。 答:斯密认为日用必需品供应情况的好坏,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这个国家的人民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技巧和判断力的高低;二是从事游泳劳动的人数和从事无用劳动人数的比例。巴贝奇提出了“边际熟练”原则认为分工可以减少支付工资这一好处。 3.科学管理理论为什么会在19世纪末的美国产生?泰罗为什么要研究并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其理论的实质是什么?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谈谈科学管理理论对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的启发。 答:因为当时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也逐步走向垄断的资本主义。单凭经验进行生产和管理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剧烈争夺的局面了。泰罗认为单凭经验进行管理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必须加以改变。实质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内容: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学习目标 1.掌握管理原理的特点 2.理解管理原理与管理原则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的主要内容 4.理解贯彻每个管理原理应遵循的主要管理原则 第一节管理原理的特性和意义 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性 1. 客观性 2. 概括性 3. 稳定性 4. 系统性 二、管理原则 管理原则是以管理原理为依据考虑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环境及管理任务的要求而制定出来的进行管理活动应遵循的法则。它是用来规范、指导实际管理工作的,表现为组织的规章制度和各种规程。 三、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 研究管理原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对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二是有助于管理科学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系统原理 一、系统论和系统 系统论是指研究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的哲学理论,又称系统观。 系统是指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二、管理系统 1. 管理系统的要素 考察管理活动不难发现,管理系统包括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过程和管理目标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四个方面,就是管理系统的四大要素。

2. 管理系统的特性 管理系统是个社会系统,其目的性就是通过管理主体的主导活动实现系统的各种目标。 三、系统原理的主要内容 1. 整体性原理 所谓的整体性原理,就是指系统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 整体性原理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持系统有机性;二是系统整体功能不等于要素功能之和;三是系统整体功能具有不同于个别要素所表现的新功能。 在贯彻整体原理时,要坚持的原则: 1)整分合原则 2)能级原则 2.动态相关性原理 动态相关性原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系统内部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二是要素与系统整体的相关性; 三是系统环境的相关性。 在贯彻动态相关性原理时,应遵守的原则: 1)弹性原则 2)环境适应性原则 3. 有序性原理 有序性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首先,任何系统都有特定结构,结构合理系统有序度高,功能就好,反之亦然,混乱是一种低度有序状态。 其次,系统由低级结构转变为高级结构趋向有序,反之趋向无序。 最后,要实现并维持系统有序,前提条件是保持系统的开放,从环境中不断吸收物质、能量、信息,以抵制系统熵增。 贯彻有序原理应遵守的原则: 1)层次性原则

管理的基本原理练习题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习题 (一)填充题 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系统,任何管理都是对系统的管理。 3.构成系统的子系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4. 管理和战略,__________告诉我们怎样“做正确的事”,_________在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 5. 企业的伦理经营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_____________的利益,从而要采取行动并付出一定的成本。 6.管理原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构成了一个有机体系。 7.系统从组成要素的性质来看,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管理系统属于____________。 8. 科学知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三者构成了管理能力。 9.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包括的含义,一方面是________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另一方面是_________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二)选择题 1.系统有哪些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客观性 B.集合性 C.层次性 D.相关性 E.稳定性 2.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A.集合性 B.层次性 C.相关性 3.责任原理要求________________。 A.权利尽可能集中,管理者必须加强对企业的控制 B.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C.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 D.管理者要尽可能授予下属权利,以激发积极性 E.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4.________指单位时间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 A.效益 B.效果 C.效率 D.效用 5.________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A.效益 B.效果 C.效率 D.效用 6.伦理具有哪些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 A.非强制性 B.非官方性 C.普适性 D.扬善性 7.下面哪些不是人本管理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 A.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B.人是“经纪人”,所以是要给予足够的物质激励,就能让他为企业卖力 C.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 D.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E.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对此管理者要给以压制 8.职责界限要清楚,一般来说,在生产第一线的,应负哪些责任_______________。 A.直接责任 B.间接责任 C.实时责任 D.事后责任 9.大多数研究表明,企业的伦理经营和长期效益之间有___________。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10.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循等边三角形定理,_________是三角形的三个边,它们是相等的。 A.权限、利益、能力 B.职责、权限、利益 C.职责、权限、能力 D.职责、利益、能力 11.系统原理的要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三章设计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设计管理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各种设计活动,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被合理化和组织化。另外,设计管理还要负责处理设计与其它管理功能的关系,并负责有效地使用设计师。 在设计管理的过程中,设计管理者扮演了组织者、协作者、整合者、同中求异者、传达沟通者及媒介者等诸多角色。本章在管理学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设计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1节设计管理的基本原理 原理是指某种客观事物的实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设计管理原理是对设计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基本原理,除具有管理原理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独特特点。 一、系统原理是指将产品创新设计的整个过程视为一个开放式系统,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设计要素、设计组织、设计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优化设计管理系统的最优功能,以实现企业产品的整体优化和产品创新的总体目的。 在一项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管理工作的内部存在着错综复杂、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还表现在这一管理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之间也存在着这种错综复杂、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一种关系处理不好,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设计管理系统的正常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设计管理者必须坚持系统理论和方法论,通盘考虑,全面权衡,综合处理它们之间的各种问题。 产品创新设计系统内诸要素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其性质必然满足系统存在的一切条件。一方面,系统的整体目标规定着要素的根本性质及其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要素又随着管理系统是开放而同外部环境以及其它系统发生着各种形式的“输入和输出”,表现为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动态相关图景。设计管理强调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对管理对象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充分的系统管理和综合,以实现设计管理的最优化目标。 为了正确贯彻设计管理系统的原理,必须掌握它的三个主要观点: 1、目的性观点 设计管理意义上的“目的”一词,是指设计管理系统存在的依据和最终目标。没有目的的设计管理系统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系统;目的不明确或混淆了不同的目的,都必然会造成设计管理系统的紊乱。一般讲,设计管理对象在未经管理之前呈无序状态。设计管理的任务就在于:通

SAP2000之Pushover分析

Pushover分析:基本概念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Nonlinear Static Procedure),也称Pushover 分析法,是基于性能评估现有结构和设计新结构的一种方法。静力非线性分析是结构分析模型在一个沿结构高度为某种规定分布形式且逐渐增加的侧向力或侧向位移作用下,直至结构模型控制点达到目标位移或结构倾覆为止。控制点一般指建筑物顶层的形心位置;目标位移为建筑物在设计地震力作用下的最大变形。Pushover方法的早期形式是“能力谱方法”(Capacity Spectrum Method CSM),基于能量原理的一些研究成果,试图将实际结构的多自由度体系的弹塑性反应用单自由度体系的反应来表达,初衷是建立一种大震下结构抗震性能的快速评估方法。从形式上看,这是一种将静力弹塑性分析与反应谱相结合、进行图解的快捷计算方法,它的结果具有直观、信息丰富的特点。正因为如此,随着90年代以后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Diaplacement-Based Seismic Design,DBSD)和基于性能(功能)的抗震设计(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等概念的提出和广为接受,使这种方法作为实现DBSD和PBSD的重要工具,得到了重视和发展。这种方法本身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计算结构的能力曲线(静力弹塑性分析)、计算结构的目标位移及结果的评价。第一方面内容的中心问题是静力弹塑性分析中采用的结构模型和加载方式;第二方面内容的中心问题则是如何确定结构在预定地震水平下的反应,目前可分为以ATC-40为代表的CSM和以FEMA356为代表的NSP (Nonlinear Static Procedure,非线性静力方法),CSM的表现形式是对弹性反应谱进行修正,而NSP则直接利用各种系数对弹性反应谱的计算位移值进行调整。两者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在一些文献中将第一方面的内容称为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分析)两种方法剖析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分析) ■ 简介 Pushover 分析是考虑构件的材料非线性特点,分析构件进入弹塑性状态直至到达极限状态时结构响应的方法。Pushover 分析是最近在地震研究及耐震设计中经常采用的基于性能的耐震设计(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方法中最具代表性的分析方法。所谓基于性能的耐震设计就是由用户及设计人员设定结构的目标性能(target performance),并使结构设计能满足该目标性能的方法。Pus hover 分析前要经过一般设计方法先进行耐震设计使结构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的规范要求,然后再通过pushover 分析评价结构在大震作用下是否能满足预先设定的目标性能。 计算等效地震静力荷载一般采用如图2.24所示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反应修正系数(R)将设计荷载降低并使结构能承受该荷载的方法。在这里使用反应修正系数的原因是为了考虑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时吸收地震能量的能力,即考虑结构具有的延性使结构超过弹性极限后还可以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所以设计时的地震作用就可以比对应的弹性结构折减很多,设计将会更经济。目前我国的抗震规范中的反应谱分析方法中的小震影响系数曲线就是反应了这种设计思想。这样的设计方法可以说是基于荷载的设计(force-based design)方法。一般来说结构刚度越大采用的修正系数R 越大,一般在1~10之间。 但是这种基于荷载与抗力的比较进行的设计无法预测结构实际的地震响应,也无法从各构件的抗力推测出整体结构的耐震能力,设计人员在设计完成后对结构的耐震性能的把握也是模糊的。 基于性能的耐震设计中可由开发商或设计人员预先设定目标性能,即在预想的地震作用下事先设定结构的破坏程度或者耗能能力,并使结构设计满足该性能目标。结构的耗能能力与结构的变形能力相关,所以要预测到结构的变形发展情况。所以基于性能的耐震设计经常通过评价结构的变形来实现,所以也可称为基于位移的设计(displacement-based design)。 Capacity (elastic) Displacement V B a s e S h e a r 图 2.24 基于荷载的设计方法中地震作用的计算

管理学原理基本概念

管理学原理基本概念 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资源,以有效益和高效率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组织:是以目标为导向的、经过精心建构的社会团体。 组织效益(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是指组织实现其既定目标的程度。 组织效率(organizational efficiency):是指用来实现组织目标的资源数量,即指生存一定数量的产出所需要的原材料、资金和人力的数量。 高绩效(performance):以有效益和高效率的方式使用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者多样化的活动可以划分成10项管理任务: 危机管理中以下5种领导技能至关重要: ?保持冷静 ?身先士卒 ?把人放在第一位,业务放在第二位 ?公布事实真相 ?知道何时恢复营业 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每个人都参与发现和解决问题,以使组织能够持续不断地实验、变革、改进并提高其发展、学习和实现目标的能力。注重以团队为基础的组织结构、员工授权及信息共享。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是指系统地发掘、统筹安排并使组织的知识资本能够为人所用,并营造持续学习和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以便组织的全部活动都能够建立在我们既有的知识基础之上。 社会力量(social forces):是那些指导和影响人际关系及人的价值观、需要和行为准则的文化因素。 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指关于人与人之间和员工与管理层之间关系的非书面化的、共同的准则和认知。 政治力量(political forces):指政治和法律规制对人和组织的影响。 经济力量(economic forces):指影响社会资源在竞争性用户之间的获取、生产和分配的那些力量。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强调对整个组织的管理,以向顾客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4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员工参与、重视顾客需要、标杆管理、持续改进。

静力非线性分析pushover

pushover分析 2011-07-08 20:03:25| 分类:默认分类|举报|字号订阅 SAP2000高级应用: 1.基本概念 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Nonlinear Static Procedure),也称Pushover 分析法,是基于性能评估现有结构和设计新结构的一种方法。静力非线性分析是结构分析模型在一个沿结构高度为某种规定分布形式且逐渐增加的侧向力或侧向位移作用下,直至结构模型控制点达到目标位移或结构倾覆为止。控制点一般指建筑物顶层的形心位置;目标位移为建筑物在设计地震力作用下的最大变形。 Pushover方法的早期形式是“能力谱方法”(Capacity Spectrum Method CSM),基于能量原理的一些研究成果,试图将实际结构的多自由度体系的弹塑性反应用单自由度体系的反应来表达,初衷是建立一种大震下结构抗震性能的快速评估方法。从形式上看,这是一种将静力弹塑性分析与反应谱相结合、进行图解的快捷计算方法,它的结果具有直观、信息丰富的特点。正因为如此,随着90年代以后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Diaplacement-Based Seismic Design,DBSD)和基于性能(功能)的抗震设计(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等概念的提出和广为接受,使这种方法作为实现DBSD和PBSD的重要工具, 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这种方法本身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计算结构的能力曲线(静力弹塑性分析)、计算结构的目标位移及结果的评价。 第一方面内容的中心问题是静力弹塑性分析中采用的结构模型和加载方式; 第二方面内容的中心问题则是如何确定结构在预定地震水平下的反应, 目前可分为以ATC-40为代表的CSM和以FEMA356为代表的NSP (Nonlinear Static Procedure,非线性静力方法),CSM的表现形式是对弹性反应谱进行修正,而NSP则直接利用各种系数对弹性反应谱的计算位移值进行调整。两者在理 论上是一致的。在一些文献中将第一方面的内容称为Pushover,不包括计算目标位移 和结果评价的内容。本文中,将两方面的内容统称为“Pushover分析”。 基于结构行为设计使用Pushover分析可以得到能力曲线,并确定结构近似需 求谱与能力曲线的交点。其中需求曲线是基于反应谱曲线,能力谱是基于Pushover分析。在Pushover分析中,结构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作用下,其抗侧能力不断变化(通常用底部剪力-顶部位移曲线来表征结构刚度与延性的变化,这条曲线我们可以看成为表 征结构抗侧能力的曲线)。将需求曲线与抗侧能力曲线绘制在一张图表中,如果近似需

周三多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 教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 第一章:P35 概论 1:人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 2: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的什么? 3: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 5: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6:分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及方法。第一题:人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 答案: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第二题: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的什么?答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1: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第三题: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第四题: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 第五题: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答案: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第六题:分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及方法。答案: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一:归纳法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个别——一般1:在管理学研究中,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张建华先生认为,考虑到各种管理实践活动的普遍共性,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哲学原理,并建议构建下列基本管理原理体系: ⑴环境决定原理:事物都是环境的产物,事物的能量和物质都来自环境,也即事物的内因全部来自外因,因此事物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周围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 ⑵系统原理:事物都是一定环境的产物,都是由若干元素组成的系统,事物内部各元素相互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系统结构取决于事物所处的环境并在外部环境因素推动下不断发展变化,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其各组成部分孤立功能之和。 ⑶人本原理:人是管理系统内部诸要素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管理成败的主要因素。其中,既包括管理者,也包括被管理者,还包括用户、合作伙伴和社会大众。 ⑷利益驱动原理:人们参与管理活动的根本动机是自身的利益。 ⑸随机概率原理:事物发展变化都是依据一定的概率进行的随机过程。 ⑹随机否定原理:事物总是依据一定的概率在不断的随机否定中向前发展。 ⑺黄金突破点原理:事物发展变化总是首先在旧事物相对发达之处实现突破。 ⑻组织分化原理: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在外部环境因素推动下进行的组织分化过程,即事物总是通过不断吸收外来新鲜因素,在原有系统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地分裂分化,形成新的越来越复杂的组织结构。 ⑼不可逆原理:事物发展变化是一个时间不可逆过程,一旦变化,就不可能回复原状。 ⑽惯性原理:事物在环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总是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 以上10条原理,概括起来,集中回答了管理实践中经常发生的三个基本问题:即事物发展的原因、发展的方向以及发展的过程和内在机制,其中第1-4条主要阐明发展的原因和动力,第5-8条主要阐明发展的方向、过程及内在机制,第9-10条则是阐明发展变化的阻力和局限。所有这些都是任何一项管理实践活动都必须认真考虑的最基本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