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学习十二学习要点

专题学习十二学习要点
专题学习十二学习要点

专题学习十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专题辅导及《党章》的学习

时间:2014年4月18日地点:学校大会议室

主讲人:欧建强学习人员:全体党员

辅导方式:专题辅导、观看电教片《四风之害》

学习要点:

1、党的历史:1921年7月23日到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李达、毛泽东、董必武、王烬美、张国焘等13人,代表有全国50多名党员。大会通过了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

2、党的宗旨:党的根本宗旨在全体党员思想、观念、行动中的自觉反映,宗旨意识来源于思想,形成于实践,表现于行动,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整体风貌的集中体现。

3、党的纪律:简称“党纪”,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根据党的性质、纲领和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需要而确立的各种党规党法的总称,是党的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4、党的作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

5、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党员的义务和权利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和相辅相成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义务是权利的基础,不履行党员的义务,不能享有党员的权利;权利是义务是保证,不享有一定的权利,就不可能出色地履行党员的义务。

6、新时期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基本要求:一是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坚持党的宗旨,无私奉献的模范;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忠于职守的模范;三是在反对和清除各种腐败现象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清正廉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模范。

2020高考物理名师练习卷:专题四《曲线运动》含答案

2020衡水名师原创物理专题卷 专题四曲线运动 考点10 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考点11 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考点12 圆周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7个小题,每题4分,共6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一小球质量为m,用长为L的悬绳(不可伸长,质量不计)固定于O点,在O点正下方L/2处钉有一颗钉子,如图所示,将悬线沿水平方向拉直无初速释放后,当悬线碰到钉子后的瞬间( ) A.小球线速度大小没有变化 B.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到原来的2倍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到原来的2倍 D.悬线对小球的拉力突然增大到原来的2倍 2、如图所示,在长约100c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用红蜡做成的小圆柱体(小圆柱体恰能在管中匀速上浮),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然后将玻璃管竖直倒置,在红蜡块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紧贴黑板面水平向右先匀加速后匀减速移动,你正对黑板面将看到红蜡块在减速阶段相对于黑板面的移动轨迹可能是下面的( )

A. B. C. D. 、质量相等,通过相同长度的缆绳悬挂在“秋3、如图,“旋转秋千”装置中的两个座椅A B 千”的不同位置。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当旋转圆盘绕竖直的中心轴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角速度比B的大 B.A的线速度比B的大 C.A与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的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 D.悬挂A B 4、如图,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以速度v匀速向右运动当小车运动到与水平面夹角为θ时,下列关于物体A说法正确的是() vθ,物体A做减速运动,绳子拉力小于物体重力 A. 物体A此时的速度大小为cos vθ,物体A做加速运动,绳子拉力大于物体重力 B. 物体A此时的速度大小为cos vθ,物体A做减速运动,绳子拉力小于物体重力 C. 物体A此时的速度大小为/cos vθ,物体A做加速运动,绳子拉力大于物体重力 D. 物体A此时的速度大小为/cos 5、有一条两岸平直、河水均匀流动,流速恒为v的大河,一条小船渡河,去程时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回程时行驶路线与河岸垂直,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2v,去程与回程所用时间之比为( ) A.3:2 B.2:1 C.3:1 2

2015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学重要考点:课程

第五章课程 1、课程的一般概念 “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2、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具体的制约因素有: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 3、课程类型 (1)根据任务,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2)根据课程的制定者,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3)根据课程的组织方式,分为科目本位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经验本位课程。 4、课程设计的概念 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前者主要解决依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和如何设置这些课程的问题,涉及到基本的理论要求和不同形式的优化组合;后者主要解决课程标准问题。 5、课程计划

(1)课程计划的概念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2)课程计划的内容 ①教学科目的设置②学科顺序③课时分配④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3)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 ①保证实现教育目的与任务,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 ②依据科学的课程理论,处理好课程系统内部范畴的几个基本关系,体现基础性和多样性。 ③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精简课程,加强基础知识教育和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知识体系相对完整,保证学科间的合理关系;注重统一性与灵活性、稳定与变革相结合。 6、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即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大纲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7、教科书 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核心考点:小学教育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核心考点:小学教育核心考点 1.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发展 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岁~l2岁的儿童。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基本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 (1) 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2) 我国近现代的小学教育 1878年,张焕纶所翻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近代小学的开端。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设初等小学堂,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1840年以后,我国的小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①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②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③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 (3)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小学教育 新中国成立之后,从1986年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2.义务教育 (1)义务教育的概念 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

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2)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 3.《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与实施 《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实施对象及年限、学制、管理体制、办学条件、各方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规定。 (1)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是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2)义务教育的实施对象及年限 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均为适龄义务教育学生;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儿童的入学年龄可推迟到7周岁;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为9年。 (3)义务教育的学制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2个阶段。”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通常有“六三学制”“五四学制”“九年一贯制” (4)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 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

海康威视录像容量计算

海康威视设备的录像容量(含Smart265) 2017-02-20 15:29:28 从14年开始,我们陆续地推送过多次设备录像容量的计算方法~ 然而,还是会有很多用户询问录像容量如何计算的问题,最近比较集中的是关于Smart265编码格式下录像容量怎么算,重庆监控安装今天就来跟大家唠个两分钟的~ H.265来了,录像容量计算的新规则,可查阅 【新版】录像容量计算方法告诉你如何选择硬盘! 开启Smart 264功能后的容量规则,以及非Smart 264情况,可查阅 必备!HDTVI 3.0时代容量计算方法! 容量计算工具哪里有,怎么用?可查阅 海康设备录像容量计算方法 以上是之前我们推送过的录像容量计算相关文章的精选,大家有需要就可以点进去瞅瞅哦~ 下面来说说Smart265~ 关键点一:Smart 265覆盖全系列H.265经销产品 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提到的H.265摄像机=Smart265摄像机,H.265 NVR=Smart265 NVR (当然,这仅限于我们大海康的产品,Smart265是海康威视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视频编码技术!) 关键点二:Smart265比H.265带宽再减,存储再省!

空闲场景(基本静止): 码率大小可在H.265基础上再降低70%以上 常规场景: 码率大小可在H.265基础上再降低50%以上 复杂场景: 码率大小可在H.265基础上再降低30%以上 根据《【新版】录像容量计算方法告诉你如何选择硬盘!》,H.265录像容量计算的结论是200万摄像头全天24小时的录像容量大约是20G,300万摄像头全天24 小时的录像容量大约是30G,依次类推。 所以,很方便就能得出结论:Smart265按常规场景计算,200万摄像头全天24小时的录像容量大约是10G,300万摄像头全天24小时的录像容量大约是15G,依次类推。 Smart265常规场景 200W≈1M≈10G 300W≈1.5M≈15G 400W≈2M≈20G *实际数值根据现场场景浮动。 海康威视H.265录像容量计算方法? 2015-08-12 19:16:49 海康威视容量计算 14年我们发过一篇计算容量的文章,大家还记得吗? 当时的结论是130万摄像头全天24小时录像的容量大约是21G,200万摄像头全天24小时的录像容量大约是42G,依次类推。

专题四 曲线运动讲课稿

专题四曲线运动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专题四 曲线运动 1.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D .物体加速度大小、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2、甲、乙两人从距地面h 高处抛出两个小球,甲球的落地点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是乙的2倍,不计空气阻力,为了使 乙球的落地点与甲球相同,则乙抛出点的高度可能为:( ) A 2 h B 2h C 4h D 3h 3.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 )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 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C 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D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4.在宽度为d 的河中,水流速度为v 2 ,船在静水中速度为v 1(且v 1>v 2),方向可以选择,现让该船开始渡河,则该船( ) A .可能的最短渡河时间为 2d v B .可能的最短渡河位移为d C 只有当船头垂直河岸渡河时,渡河时间才和水速无关 D 不管船头与河岸夹角是多少,渡河时间 和水速均无关 5.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B .向心力可以是多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其中一个力或一个力的分力 C 对稳定的圆周运动,向心力是一个恒力 D 向心力的效果是改变质点的线速度大小 6如图所示的传动装置中,a 、b 两轮同轴转动.a 、b 、c 三轮的半径大小的关系是r a =r c =2r b .当皮带不打滑时,三轮的角速度之比、三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三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分别为多少? 7一圆盘可绕一通过圆盘中心o 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 动.在圆盘上放置一木块,当圆 盘匀速转动时,木块随圆盘一起运动(见图),那么 a .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方向背离圆盘中心 b .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方向指向圆盘中心 c .因为木块随圆盘一起运动,所以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方向与木块的运动方向相同 d .因为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所以木块所受圆盘对它的摩擦力的方向与木块 的运动方向相反 e .因为二者是相对静止的,圆盘与木块之间无摩擦力 (第10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德育考点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德育考点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德育考点 1.德育和学校德育 德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 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则专指 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 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学 校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历史继承性、全球性特征。 2.小学德育的构成 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区别,政治、思想教育 是目标,是方向,它完成的是儿童发展的定向性任务,而道德教育 则是基础,是关键,它完成的是教人做“人”的思想及行为上的准备。 3.小学德育的意义 (1)小学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2)小学德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小学德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证。 4.我国小学德育目标 小学德育目标是教育者依据教育目的,通过德育在儿童品德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亦即小学德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 或结果:我国小学德育目标具体包括:首先,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

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其次,培养学 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再次,培养学生的泊我教育的能力。 5.小学德育的内容 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6.小学德育过程 (1)概念及构成要素 小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小学德育目标对儿童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儿童的政治意识、思 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教育,从 而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 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德育过程中的各要素,通过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活动而发生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并在这种矛盾运动中推动受 教育者的品德发生预期变化。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 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2)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 ①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②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③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④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7.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录播教室方案(2014.12)讲解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概述 为解决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整合,推进基于课程的互动教学、课程内容建设,通过建设网络教学实时录播系统,完善课程建设过程性评估与教学质量监督管理、精品课程评估,从而减轻教师课程建设强度,加强互动交流,倡导自主学习,培养创新型人才。 随着各个社会机构对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网路教学实时录播系统已成为现代化教育视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录播系统建设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成后不仅具有视频互动的功能,还具有召开大型会议、远程培训、远程视频呈现、远程调度、重要事迹报告等功能。系统能够实现平滑扩容和升级,将来能够向更高带宽和更高图象质量扩展。 学校录播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音视频压缩技术、多媒体技术,遵循TCP/IP 标准,构成具有广泛应用、支持网络的广播、直播、存贮、后期编辑等多种功能专业录播系统。 1.2用户需求分析 结合系统功能描述系统的应用范围 拟建设一套以×间高清录播精品课室为基础,通过网络互动形式实现校内教学资源共享,实现网上教学、网上教研、网上培训、网上互动课堂教学等各项信息化教育教学业务应用。

通过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库,整合学科教研资源,建立教学视频互动教学模式,利用教学网络实现师生共享网上优质资源。 通过建设信息化系统加强普及录播教学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开展远程教学培训课程。把优质教师的授课资源通过录播教学系统 (精品课程)与录播视频互动应用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以远程教学培训促进教学应用,以教学应用促进学习兴趣,以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制定各学段各学科课堂信息化教学模式与方法指导,组织学校、优质教师利用网络教研平台系统开展网上即时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录播系统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课堂多媒体录播教学的应用,实现每学段学科打造各种不同课型的精品课程的教学视频资源。 加强课题引领,推广教研资源成果,推进日常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应用。发挥名师、教研组的专家引领作用,建立每周定期网络教学直播实质课堂机制,利用教学录播系统,进行直播共享。 第二章录播系统方案设计 2.1 设计原则 1)标准化、规范性 采用标准网络通信协议,选择符合工业标准的网络设备、通信介质。工程实施遵照国家相关实施标准进行。录播输出的音频图像格式符合网络视频标准,录播系统设备操作使用规范; 2)先进性、成熟性和实用性

小学教育学考点命题:4.3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第三节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一、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这是有关师生在教学中关系的最简单的表述。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能否建立正确的学生观,能否正确地处理这种授受关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水准和质量。 (一)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从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规定意义上看,在知识上,教师是知之较多者,学生是知之较少者;在智力上,教师是较发达者,学生是较不发达者;在社会生活经验上,教师是较丰富者,学生是欠丰富者。教师之于学生有明显的优势。教师的任务是发挥这种优势,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但这一过程并不是单向传输过程,它需要有学生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参与,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我们的教育所要培养的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个体,是具有主人翁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消极被动、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的下一代;要培养主动发展的人,就必须充分调动个体的主动性。不能想象,消极被动的教育能够培养出主动积极发展的人来。但同时,个体身心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地由外在因素施加影响的结果,而是教师、家庭、社会等外在因素通过学生的内在因素起作用的结果。没有个体主动积极的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内化,学生的主动发展是难以实现的。 (三)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终是要促成学生能够不再依赖于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而不是永远牵着他们的手。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习的标准、道德的准则、价值的取向也是不断变化的,整个世界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多元化。我们不可能期望在学校里教授的东西能使学生受用终生。我们不仅要认可而且要鼓励学生善于根据变化着的实际情况有所判断、有所选择、有所发挥。 所以,有关“授受关系”的提法是局限性的,只是最初级的表述。二人格上的平等关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既是现代师生关系的主要标志,又是社会主义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的反映,是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虽然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地位和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师生之间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人格上都是平等

曲线运动经典专题复习

曲线运动经典专题 知识要点: 一、曲线运动三要点 1、条件:运动方向与所受合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2、特点: (1)速度一定是变化的——变速运动 (2)加速度一定不为零,但加速度可能是变化的,也可能是不变的 3、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矢量运算:(注意方向) 2、特性: (1)独立性 (2)同时性 (3)等效性 3、合运动轨迹的确定: (1)两个分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 (2)两个分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3)两个分运动都是初速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4)两个分运动都市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三、平抛 1、平抛的性质:匀变速曲线运动(二维图解) 2、平抛的分解: 3、平抛的公式: 4、平抛的两个重要推论 5、平抛的轨迹 6、平抛实验中的重要应用 7、斜抛与平抛 8、等效平抛与类平抛 四、匀速圆周运动 1、运动性质: 2、公式: 3、圆周运动的动力学模型和临界问题 五、万有引力 1、万有引力定律的条件和应用 2、重力、重力加速度与万有引力 3、宇宙速度公式和意义 4、人造卫星、航天工程 5、地月系统和嫦娥工程 6、测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7、双星、黑洞、中子星 六、典型问题 1、小船过河 2、绳拉小船 3、平抛与斜面 4、等效的平抛 5、平抛与体育 6、皮带传动 7、表针问题 8、周期性与多解问题 6、转盘问题 7、圆锥摆 8、杆绳模型、圆轨道与圆管模型 9、卫星问题 10、测天体质量和密度 11、双星问题 一、绳拉小船问题 例:绳拉小船 汽车通过绳子拉小船,则( D ) A、汽车匀速则小船一定匀速 B、汽车匀速则小船一定加速 C、汽车减速则小船一定匀速 D、小船匀速则汽车一定减速 练习1:如图,汽车拉着重物G,则() A、汽车向左匀速,重物向上加速 B、汽车向左匀速,重物所受绳拉力小于重物重力 C、汽车向左匀速,重物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D、汽车向右匀速,重物向下减速 练习2:如左图,若已知物体A的速度大小为v A,求重物B的速度大小v B? 练习3:如右图,若α角大于β角,则汽车A的速度汽车B的速度 v B v Aθ A B

个人整理的小学教育学考试大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 1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考点: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考点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考点: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a。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 b。制度化教育 选择: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从17-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近代学校系统。 名词解释: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考点: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的学制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制。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二战以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注视与小学教育的制度。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 1.古代社会 a。古代中国:在奴隶社会初期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到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由六门课组成。礼、乐、射、御、书、数。b。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被浓缩为《四书》《五经》。 考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书经》《诗经》《易经》《礼记》《春秋》考点:古希腊的两大教育体系: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 古代斯巴达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强悍的军人,强调军式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2.文艺复兴 3.近代教育

2017届中考科学培优讲义专题集训第12讲简单机械试题

第12讲简单机械 知识梳理 【复习重点】 1.杠杆 (1)杠杆指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注意:一切可以绕某固定点转动的刚性物体,都可以看成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注意:杠杆画力臂时,要先找支点,再画力的作用线,然后画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2)杠杆的平衡 杠杆的平衡状态指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满足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3)杠杆的分类和应用 (4)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为了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可通过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位置,此时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方向与杠杆垂直。 通过多次改变钩码数量和力臂大小取得平衡并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可得出杠杆平衡条件的结论。 2.定滑轮、动滑轮与滑轮组 定滑轮 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定滑轮的特点是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不考虑摩擦和绳重

时(理想条件),F=G 物。 动滑轮 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动滑轮的特点是能够省力但费距离、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若不考虑摩擦和绳重、动滑轮重时,拉力等于物重的一半,即F=2 1 G 物;若不考虑摩擦和绳重而只考虑动滑轮重时,拉力等于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一半,即F= 2 1 (G 物+G 动)。 滑轮组 滑轮组是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装置,其特点是既能省力又能(不是一定)改变力的方向。若不 考虑摩擦和绳重、动滑轮重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 F= n 1 G 物(n 为分担物重的绳子股数);若不考虑摩擦和绳重但要考虑动滑轮重时,存在下列关系: F=n 1 (G 物+G 动)。 滑轮组的绕绳方法:确定n 后,遵循“偶定奇动”的原则确定固定端,从内往外绕;自由端确定的话,也可从外往内绕。对于滑轮组要注意关注绳子股数n 。 水平方向使用滑轮组时,要能够转换或换位。 3.斜面 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也属于一种杠杆的变形。 如图所示的斜面,当斜面光滑时,有F l=Gh ,η= %100h %100?= ?l 总 有用F G W W =100%;当斜面存在摩擦时,有F l=Gh+f l,η= %100h %100?= ?l 总 有用F G W W = %100h h ?+lf G G 4.机械效率 有用功指为达到某一目的必需要做的功。额外功指虽然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也叫无用功。总功指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即总功=有用功+额外功。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率:η= %100?总 有用W W 。 【复习难点】 1.杠杆的五要素中支点和力臂的确定。

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要点

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得发展 一、教育得概念 考点:教育就是培养人得一种社会活动,就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得与社会生活经验得基本途径。 考点广义:凡就是增进人们得知识与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得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得教育要求,有目得、有计划、有组织得通过学校得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得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她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得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考点: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得发展: 教育制度得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得过程。 a。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没有形成一定得制度。 b。制度化教育 选择:近代学校系统得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得新阶段。 从17-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近代学校系统。 名词解释: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得就是正规教育,也就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得按年龄分级得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得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得许多专业课程与机构,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得各级各类学校。 考点: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得标志就是:清朝末年得“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得学制产生于 1902年得《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及1903年得《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制。 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所推崇得理想就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得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得趋势 ×二战以后现代教育发展得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得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得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得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得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得过程 1、古代社会 a。古代中国:在奴隶社会初期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得形态。 到西周建立了典型得政教合一得官学体系。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文武兼备得六艺教育,由六门课组成。礼、乐、射、御、书、数。 b。中国封建社会得教育内容就是儒家经典,被浓缩为《四书》《五经》。 考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书经》《诗经》《易经》《礼记》《春秋》四书被作为教学得基本教材与科举考试得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得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考点:古希腊得两大教育体系:古代雅典教育得目得就是培养有文化修养与多种才能得政治家与商人,注重身心得与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 古代斯巴达式教育得目得就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强悍得军人,强调军式体育训练与政治道德灌输,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2、文艺复兴 3、近代教育 考点:机械化工业革命得基本完成与电气化工业革命得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得要求,并为初等教育得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

2019届高考物理专题七曲线运动精准培优专练

培优点七 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的问题每年必考,主要是在实际问题中考查速度、加速度、及位移的分解,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以及圆周运动与牛顿运动定律、能量等内容的综合应用。 2. 常用思想方法: (1)从分解的角度处理平抛运动。 (2)圆周运动的动力学问题实际上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且已知合外力方向(匀速圆周运动指向圆心),做好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典例1. (2017·全国卷Ⅱ·17)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v 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 A. v 216g B. v 28g C. v 24g D. v 2 2g 【解析】物块由最低点到最高点有:2211 1222mv mgr mv =+;物块做平抛运动:x =v 1t ;4r t g =联立解得:22416v x r g = -,由数学知识可知,当28v r g =时,x 最大,故选B 。 【答案】B 典例2. (2018?全国III 卷?17)在一斜面顶端,将甲、乙两个小球分别以v 和2 v 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水平抛出,两球都落在该斜面上。甲球落至斜面时的速率是乙球落至斜面时速率的 ( ) A. 2倍 B. 4倍 C. 6倍 D. 8倍 【解析】设甲球落至斜面时的速率为v 1,乙落至斜面时的速率为v 2,由平抛运动规律,x = vt ,212y gt =,设斜面倾角为θ,由几何关系,tan y x θ=,小球由抛出到落至斜面,由机械能守一、考点分析 二、考题再现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点命题(6.2)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点命题(6.2)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 第二节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理论是教学的基本理论,历代中外教育家曾以不同观点、从不同角度对教学过程做过种种的探索,提出各自的见解。 早在约公元前6世纪,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的统一过程。后来的儒家思孟学派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其重点在说明学习过程。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之上。这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19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则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它以新的知识观和知识形成观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 20世纪40年代,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以强调师生交往、认知结构的构建、信息加工以及系统状态变换等不同观点来对这一过程进行解释。这些不同观点,各有其哲学、心理学的理论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对教学实践认识的不断发展。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对于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在我国,长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其主要观点如下:

计算专题讲座教案

第一章有关化学量计算 第一节相对原子质量 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 各同位素原子的绝对质量与12C原子的质量的1/12的比值. 近似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该元素各天然同位素的质量数(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与其丰度的乘积之和,氯元素的近似平均相对原子质量=35×75.77%+37×24.23%=35.485. M A、M B——同位素的质量数 A%、B%——同位素的丰度 例题:自然界中硼有两种同位素:10B和11B,又测得硼的相对原子量为10.8,试求10B和11B的原子个数比. [提示]应用求平均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 解:设自然界中硼的原子总数为100,其中含10B为X,则11B为100-x 解得:x=20(10B)故11B含量为80 10B:11B=20∶80=1∶4 第二节气体密度 气体密度 一般是指在标准状况下每升体积气体的质量(单位:g/L )

气体相对密度(D)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密度的比值. 第三节求相对分子质量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相对分子质量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组成该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无单位)根据气体密度求相对分子质量 摩尔质量(g/mol)=22.4L/mol×ρg/L,相对分子质量数值上等于摩尔质量. (M=22.4×ρ0 (ρ0——标准状况下该气体密度.) 根据气体相对密度求相对分子质量 如M=2×D H2, M=29×D空气. 根据气态方程求相对分子质量

(m——质量,p——压强,T——温度,ρ——密度,R——常数) 例题:某元素的无水硫酸盐0.114g溶于水,跟过量BaCl2溶液作用,得0.233gBaSO4沉淀.在827℃,1×105Pa,测得90.2mL此元素的氯化物蒸汽质量为0.1335g.求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提示]根据气态方程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设该元素为A,化合价为y,则: A2(SO4)y+yBaCl2=yBaSO4↓+2ACl y (2A+96y)∶ 233y∶ 0.114 0.233 (2A+96y)∶0.114=0.233 A=9y (1) A+35.5y=133.5 (2) 解(1)、(2)联立方程组得:y=3 A=27 分子的质量 1个分子的绝对质量g (1)摩尔质量6.02×1023(g) (2)组成分子的各元素原子的质量(g)之和. 第四节求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求统计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小学教育学考试重点

小学教育学考试重点 一、教育的起源 (一)生物起源论(二)心理起源论(三)劳动起源论 二、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特点:(1)普及义务教育(2)采用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3)教育没有实现真正平等,教育存 在双轨制 三、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1)教育战略化(2)教育现代化(3)教育人性化(4)教育一体化 四、教育学发展的历史阶段(1)教育经验积累阶段(2)教育学独立形态阶段(3)教育理论的多样化和深化阶段 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贵小学生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目的(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教育结构和教育内容(4)....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发展和革新 六、教育对经济活动中再生劳动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者(2)把一般性的劳动 者转变为专门性的劳动者(3)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4)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改造为另一种形态的劳 动者 七、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权利(3).. 决定即爱哦与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与的内容 八、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促进作用:(1)教育对文化的传递、保存作用(2)...活化、选择作用(3)...更新、创造作用 (4)...交流、交融作用 九、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提高教育质量和扩大教育者的数量(3)...影 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十、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能够传递传播科学知识(2)教育能够发展科学 十一、教育对人口的影响(1)教育可以调节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2)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是改变人口 质量的手段之一(3)教育可以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十二、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极其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2)社会坏境是热的发展的现实制约 因素(3)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部动力(4)教育 十三、我国现行学制系统(1)学前教育(2)初等教育(3)中等教育(4)高等教育 十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1)人的片面发展的历史根源在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2)人的全面发展是工 业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提供了可能性(3)社会生产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条件(4)教 育与生产的相关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十五、教育的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 十六、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鲜明地提出了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性质(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 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是转载自百分网https://www.360docs.net/doc/ca17748299.html,,请保留此标记人的唯一方法 十七、小学智育的实施要求(1)直接经验时间接经验相结合(2)培养独立学习能力(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培养良好 的学习习惯 十八、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1)全体性(2)全面性(3)发展性(4)科学性 十九、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1)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有促进作用(2)家庭教育对儿童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具 有奠基作用(3)...的品德形成具有导向作用(4)...的性格形成具有塑造作用 二十、家庭教育的特点(1)早期性(2)示范性(3)感染性(4)丰富性(5)灵活性

曲线运动经典专题复习总结

一、绳拉小船问题 1、汽车通过绳子拉小船,则( D ) A 、汽车匀速则小船一定匀速 B 、汽车匀速则小船一定加速 C 、汽车减速则小船一定匀速 D 、小船匀速则汽车一定减速 2 、如左图,若已知物体A 的速度大小为v A ,求重物 B 的速度大小v B ? 3、如图,竖直平面内放一直角杆,杆的水平部分 粗糙,竖直部分光滑,两部分个套有质量分别为m A =2.0kg 和m B =1.0kg 的小球A 和B ,A 小球与水平杆的动摩擦因数μ=0.20,AB 间用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图示位置处OA=1.5m ,OB=2.0m ,取g=10m/s 2,若用水平力F 沿杆向右拉A ,使B 以1m/s 的速度上升,则在B 经过图示位置上升0.5m 的过程中,拉力F 做了多少功?(6.8J) 二、小船过河问题 1、甲船对静水的速度为v 1,以最短时间过河,乙船对静水的速度为v 2,以最短位移过河,结果两船运动轨迹重合,水速恒定不变,则两船过河时间之比为( ) A 、v 1/v 2 B 、v 2/v 1 C 、(v 1/v 2)2 D 、(v 2/v 1)2 三、平抛与斜面 1、如左图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 迹如右图中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 ) A . 1tan θ B .12tan θ C .tan θ D .2tan θ 2如图,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平抛后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满足( ) A 、tan α=sin θ B 、tan α=cos θ C 、tan α=tan θ D 、tan α=2tan θ 3、如右图物体从倾角θ为的斜面顶端以v 0平抛,求物体距斜面的最大距离? 4如图物体从倾角θ为的斜面顶端以v 0平抛,从抛出到离斜面最远所用的时间为t 1,沿斜面位移为s 1,从离斜面最远到落到斜面所用时间为t 2,沿斜面位移为s 2,则( ) A 、t 1 =t 2 B 、t 1

摄影测量考试复习题说课讲解

摄影测量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摄影测量学: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象信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对象的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2、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用计算的方式,根据量测的像点坐标和少量的控制点,采用较严密的数学公式,利用最小二乘原理,在计算机上解求测图所需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3、数字摄影测量是基于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拟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取所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几何与物理信息的摄影测量学的分支学科。 4、空间前方交会:由立体像对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像点坐标来确定相应地面点坐标的方法。 5、单向空间后方交会:利用航片上三个以上的像点坐标及相应的地面控制点坐标计算像片外方位元素的工作。 6、影像匹配:利用两个影像信号相关的函数,评价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以确定同名像点的过程。 7、数字影像匹配:用数字计算的方法对立体像对经数字化后所取得的灰度值,通过相关函数,探求左右影像的相似程度,以确定同名像点。

8、像片解析:利用数学分析的方法,研究被摄景物的成像规律,根据像片上的影像与所摄物体之间的数学关系式,从而建立起的像点与物点的坐标关系式。 9、双向解析摄影测量:按照立体像对与被摄物体的几何关系,以数学计算方式,通过计算机解求被摄物体的三维空间坐标的方法。 光束法:用已知的少数控制点以及待求的地面点,在立体像对内同时解求两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和待定点的坐标,俗称一步定向法。 10、摄影基线:航线方向相邻两个摄站点间的空间距离。 11、相对定向:根据立体像对内在的几何关系恢复两张像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姿态,使同名光线对对相交,建立与地面相似的立体模型,即确定一个立体像对两张相片的相对位置。 12、绝对定向:用已知的地面控制点确定相对定向所建立的立体几何模型的比例尺和空间方位。 解析法绝对定向:利用已知的地面控制点,从绝对定向的关系式出发,解求七个绝对定向元素。模型缩放因子λ模型旋转因子 φ坐标原点平移量X s、Ys、Zs。 、κ Ω 、 13、相对定向元素:描述两张像片相对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绝对定向元素:描述立体像对在摄影瞬间的绝对位置和姿态参数。 14、方位元素:确定摄影瞬间摄影中心与像片在设定的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与姿态的参数,即确定这三者之间相关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15、内方位元素:描述摄影中心S与相片的相对位置的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