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南区实验中学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孝南区实验中学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孝南区实验中学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孝南区实验中学

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落实区教育局关于开展学生养成教育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养成教育方案,教导处在养成教育方面的重点是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思想上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受益终生。为他们到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要做到:师生共参与,活动促落实。半年看变化,一年见规范,二年有成效,三年出成果。

三、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根据学生本身的发展要求,符合我校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结合日常生活及各年级教学特点抓养成。根据这一宗旨,确定我校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如下:

1、一心向学

2、提前预习

3、学会倾听

4、善于提问

5、合作学习

6、经常阅读

7、善于背诵

8、按时作业

9、认真书写 10、及时复习 11、整理资料 12、及时纠错

13、口语交际 14、动手实践 15、自评互评 16、定时定量

四、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法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重要性的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营造学校学习习惯养成的文化氛围。通过教研组长会、教师业务学习会、班主任会、班会、宣传专栏、校园广播等形式在师生中进行学习习惯养成的宣传。要求教育内容必须写进教师备课本、教学计划和班主任工作计划,做到教师全员参与。

(二)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为了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管理,解决学习习惯养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学习习惯养成能正常、稳步地进行,成立“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工作小组”。

组长:李文

副组长:刘黎明

成员:张国强、钟宝安、陈少春、李胜荣、陈建军、黄少锋、唐颖、黄新国、邱先权

由教导处陈少春同志具体负责学习习惯养成工作。

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工作效果纳入教师个人和班级、年级年终考核。五、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操作

本学年各年级共同抓的习惯:

一心向学、提前预习、学会倾听、善于提问、合作学习、善于背诵按时作业、及时复习、口语交际

要求:

1.同德育处协作,抓好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抓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习惯。

2.专心听课的习惯。要求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勤做笔记.班级或学校定期举办学习方法的专题讲座,召开学习经验交流的主题班会等。学校进行学习笔记的评比和展览。

3.各班主任、科任教师要求学生做到提前预习的习惯。

①掌握预习方法,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和准备。

②把握好预习内容,明确重点,找到难点,以便上课时能够有的放矢,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老师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指导,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并在课堂上检查预习的效果。也可在课外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预习的情况。

③检查依据:预习记录本、资料搜集本、教材上的圈点勾画、批注及各种笔记等。

4.养成背诵的习惯

要求:每天背诵一首古诗、熟记一条名言、背诵一篇英语短文。

5、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要求科任教师每天检查学生作业并记载到教师作业记载栏目中。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认真细心,独立完成,书写规范,注意整洁;学会自查,及时订正;要求学生建立错题集,老师要对错题集进行检查批阅;学校定期对学生作业评优并进行展览。检查方式:作业本、错题集本。

6.及时复习习惯。各学习小组的同学相互检查、科任老师抽查。

7.口语交际习惯的养成。要求学生会和他人沟通,能口头表达思想和对话、口头作文能力。检查方式:演讲比赛。

各年级抓特色习惯:

七年级:认真书写的习惯、记日记的习惯

要求学生认真书写作业、每天坚持写日记或写周记,用汉语或英语写均可。语文老师要对学生的日记或周记进行批阅。(用英语写的英语老师批阅),学校进行日记评比,优秀日记编辑成集。

八年级:课外阅读、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及时纠错习惯。

广泛阅读,注重积累,提升素养。做到“看、查、划、读、摘、想、记”,运用朗读、默读、浏览等方式阅读教材及课外读物,并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要求学生每天阅读课外读物30分钟,并记好读书笔记;老师对学生课外阅读要进行引导和指导,每周检查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举办读书心得或征文比赛一次。

检查方式:读书汇报交流、问卷调查、朗读比赛、积累笔记和日记本等。

九年级:整理复习与及时复习的习惯

学会整理复习的方法,形成自主评价的能力。对每节课、每单元、每学期所学内容及时复习整理、查缺补漏、整体掌握;要求学生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老师要注意督导检查,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

检查方式:作业本、考卷、错题集及整理的复习材料、考试的分析反思等。

六、每月成果检查

每月教学常规检查时,各年级主任督促教研组长上交相关材料(原件或复印件)、在各年级分管教学的主任集中上交备查。

党岔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党岔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我们要适应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需要,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加强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加大宣传力度: 1.利用学校政教处的大黑板和各班墙报每月搞一次素质教育专刊。 2.学校每学期期中举行一次素质教育专题报告会,推出一批典型。如“书发能手”“象棋高手”“乒乓球高手”等。 3.利用专栏贴标语宣传素质教育。 二.规范常规教学管理方案,实行素质教育目标管理,改革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年初学校制订工作计划、教学计划、班级工作管理方案等都把素质教育的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提高到突出的地位,把它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严明素质教育在教师教育教学中的质量、工作实绩评价的地位,将所有科目纳入常规管理之中,学生评价不只看文化成绩,还注重道德素质、行为规范达标、学习习惯、动手能力及特长,阶段性总结重点看特长提高和后进生的转化等。 三.改革课程计划,严格执行教学大纲。

上好学科课,开足活动课,使学生在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情况下,得到自主自冶的教育。活动课单周分科分班上课,双周打破班级界限,按不同兴趣的小组分组由专职教师组织上课,学术成立了书法、绘画、音乐、篮球、足球、乒乓球、计算机等兴趣小组。 四.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的需要,因势利导地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活方法,发展能力”。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学生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强调以下几点: 1.坚持以启发为指导思想,让学生思考,学得生动; 2.坚持以心理科学为基础,注重发挥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研究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 4.从实际出发,符合再优化的原则,即选用合适的教法,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在可能条件下最大可能的良好效果,使学生得到最合理教育与发展; 5.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让学生愉快成长,主动发展; 五.加强素质教育教改教研,努力提高课堂效益。 学校规定每周二为固定教研活动时间,集体探讨素质教育的教法,各教研组和教师个人根据各科实际定专题。课堂教学针对提高学

贾汪区中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贾汪区建平中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德育工作中最基础性、最关键的环节。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和情操,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交往,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非常基础性的内容,是真正落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将继续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进行德育建设的切入点,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从小事抓起,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根据《贾汪区中小学、幼儿园养成教育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学生的文明素养,结合本校学生思想实际及德育工作现状和特点,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安全生存、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辱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 三、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建平中学学生一日常规》、《建平中学违纪学生处理办法》、《贾汪区中小学生良好习惯基本要求》等,明确养成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四、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 “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网络,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会、集会等时间,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 3.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与课堂教学相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管理。(二)开展主题班会,落实“行”的要求。

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中心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特制订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为目标。为把我校建成“校园环境优美,管理科学规范,教风学风严谨,教学手段优化,氛围积极向上”的学校而努力。 二、目标任务 1、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成员的小学素质教育领导组。建立自我评估制度,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团结一致、既分工又合作;班主任教师具体抓,做到教育教学工作事事有人抓、项项有人管、件件抓落实。 实施素质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万继春 成员朱怀安孙秀民 2、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本管理。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关键在教师。努力造就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文明勤奋、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 3、全面提高质量,争创特色。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以素质教育《决定》与基础教育《决定》等重要文件为依据,结合校情,千方百计提高教育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向科研要效率。 4、严格执行《计划》,实行课程刚性化管理,开足开齐各门课程,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抓好创安、普法、行评工作,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大力做好“创安、普法、行评”工作。加强对学校各重点要害部位安全工作的检查,整改存在问题,签订安全责任状,加强教育,提高学生自防、自教、自护的意识和能力,杜绝一切安全事故。认真开展普法教育,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加强自律,切实抓好行风建设,把学校办成群众满意的教育。 三、方法与措施 ㈠、强化学习管理 一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二加强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学习,增强法纪意识;三加强有关教育理论的学习,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和课改理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四加强校际间交流,增强竞争意识;五加强有关教育改革文件的学习,增强改革意识;六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上级精神,明确教育教学方向和工作要求。 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⑴、构建教师思想工作运行机制,确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功效。做到政治学习有制度、有学习时间、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有方法、有小结、有反馈、有督查等,有条不紊地层层落实。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改革管理体制,建立起教师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教师的工作实绩。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杜绝乱收费和未经批准为学生征订学习资料,杜绝教师搞第二职业或集体补课。 ⑵、优化教师结构:完善学科结构,加强音、美、体、劳等师资培训,配备专(兼)职教师。 ⑶、加强科研兴教。开展校本教学业务培训,进一步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力争80%以上至少参加一次县级以上的培训。面对实际,求真务实,教师制定出

中学生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长清区万德镇中学生 养成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为了能够落实《长清区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扎实有效的实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和文明举止,现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我校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文明、安全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中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守则》、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有关规范为基本内容,深入开展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道德情操,提高道德认识,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并将养成教育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二、培养目标: 总体目标: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安全生存、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 具体目标:重点抓好“四种习惯”的养成,即“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安全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 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规范学生穿戴行为,养成勤劳俭朴、生活有序、自强自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积极进取、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精神,提高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通过“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

中学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学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学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一七五中学也由课程改革的试点年级进入全面课程改革阶段。新的课程改革给本xxx学校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 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始终坚持全面育人的方针,以培养现代化人才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方向,形成了“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宗旨。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课程改刻的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师培训,不断研究和探索开发校本课程的新路子,特别是在艺术、体育校本课程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引领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教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为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

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校本课程内容 学校目前安排如下内容作为校本课程: 1、音乐:声乐的基本常识通俗歌曲 2、体育:篮球技能训练校园健美操 3、美术:版画装饰画 四、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我校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出了选修课和活动课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2、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五、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上应注意以下原则: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尤古庄镇康各庄中心小学 2013.9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在五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劳动技术课作为中高段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一)知识目标 劳动技术知识是指生活劳动、简单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和管理知识。具体知识目标如下: 1.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 2.了解木工、金工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3.了解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简单知识。 4.了解工艺品制作、编织技术、裁剪与缝制的知识。

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最新)

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 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教基〔X〕26号)等文件精神,现就减轻我区中小学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出如下方案。 一、充分认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和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我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改革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全区教育进入了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的新阶段。但总体来看,教育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特别是有些学校办学行为不够规范,片面追求升学率,违规补课、考试多、作业多、学生睡眠不足等现象尤为突出,造成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影响了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此,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上来,把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纠正不规范行为,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

二、切实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 (一)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标准 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和标准,不得擅自调整教育部或省定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增加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切实保障体育、音乐、美术、小学科学、小学英语、综合类和实践类课程的全面开设,切实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时间。进一步加强对教材和教辅材料的监督管理,从X 年下学期开始,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小学只能征订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的各一本教辅资料;初中、高中只能征订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各一本和课程设置对应的教辅资料,其他一律不得征订。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选用中小学教材。严禁任何部门、团体和个人滥编、滥发教辅资料,或向学生摊派习题集、考试卷及课外读物等。 (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1.科学安排学生作息时间。严格落实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作息时间的有关规定,即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含课间休息、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不宜超过6小时,初中生不宜超过7小时。确保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住校生每天晚自习时间不得超过2课时,走读生原则上不安排晚自习,要切实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日有9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2.严格控制书面家庭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得留书面家

中小学开展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

中小学开展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20__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 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为 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奠定了基础。青少年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我们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如何将 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网推进以德治国,落实《纲要》精神必然要求我们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而青少年 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必然以一系列 优良素质为基础。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而言,素质教育的成功实 施离不开一系列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 让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 的良好习惯。因此,坚持从中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入手, 不仅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德育工作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对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 的时代环境和形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和***“****”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为依据,遵循青少年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坚持德育工作与时俱进,体现时 代特点,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促进青少年学生良好习惯的形 成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努力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校 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网 三、目标和任务 1、目标: ——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促进他们健 全人格的发展。 ——研究制订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 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促 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他们智力发展,使广大中小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 形成克服各种困难的坚强意志。 2、任务: >-您的专属秘书!<小学:小学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 重要时期,而人的行为习惯是通过训练、强化形成的。要通过示

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1)

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Implementation plan of promoting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Middle Schools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前言: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件。本文档根据公文写作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扎实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按照市、县主管部门要求,积极组织课改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手段,改革单一评价模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稳妥地探索课程改革的新路子. 二、课改组织机构 课改组长:张延成副组长:窦兴民、聂炳法、段连学成员:曹林、丛临香、马玉明、教研组长 三、目标任务 1、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体例结构、特点、使用策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校本研究,开发乡土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3、开展教学方式的研究。科任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摒弃一支粉笔“满堂灌”的现象,积极探索教师的角色意识,当好课堂的“导读”,而不是“演员”,研究课堂教学结构、流程,教师要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4、开展学习方式的研究。积极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展个性潜能,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5、开展形成科学的评价观,建立一套适合本校的评价体系。 四、措施方法 1、大力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任何改革,先要过思想关, 即是思想观念要先行,这是改革的保障。我们组织的三级培训,第一级即上层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省、市参加骨干培训,第二级即组织全体教师的通识性培训和学科培训;第三级是由学校组织培训,定时间反复强化学习,特别是观摩实验区的示范

中心小学劳动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

2017-2018学年度 xx中心小学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研究和探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劳动意识培养的关系,主要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2、通过研究,提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 3、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小学阶段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范围及培养途径。 一、家校配合,共造劳动环境 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例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造劳动教育氛围,精心设计“劳动教育”长廊,让每一个地方,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使校园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学习教育场所。在学校校门的宣传栏、教学大楼每层走廊墙壁上可以悬挂有关劳动的名人名言。如苏霍姆林斯基:“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又如高尔基:“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以及宋庆龄:“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等。校内

黑板报等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大力地宣传,使全体师生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劳动”的良好氛围,为“人人爱劳动”打下舆论基础。另外在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等集中性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时,也要注意与劳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如可以在学生的小品节目上表演、美术和手抄报作品的展示以及故事演讲中,进一步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渗透性。 2、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热爱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如班级的布置上,班级黑板报、专栏、等都可以围绕热爱劳动的内容。班里可开展一些有关劳动的活动,如开展“每天一分钟家务”,“整理小房间”,“养出最美的花”、“我不甘落后”等活动。种种实践活动,会使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再也不娇气了,个个成了爱父母,爱班级,爱学校,爱劳动的好儿童。同时班上还可以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中队会;开展“学习身边人,评点身边事”的演讲;评选“班级劳动之星”,使“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思想意识扎根学生心里。 3、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上的,是社会中人,因此他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

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韩寺二中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加快我校标准化建设进程,推进素质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学校良性循环,特制定韩寺二中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现代化办学理念为指导,围绕“铸师魂、办名校、争一流”目标,以“三个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为重点,以为平民百姓子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依法治校、文化立校、名师兴校、质量强校”的发展战略,认真贯彻教育方针,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打造文化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实现学校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办学理念 以德立校,依法治校,和谐兴校,教研强校。以社会称道为办学追求;以德高品优、真才实学、身心俱健为育人目标,关注学生的成绩,着眼于学生的成功,追求学生的成材,立足于学生的成人。 学校校风:博学厚德、笃志报国。激励师生自强不息,锲而不舍;注重实际,务求实效;勇于开拓,与时俱进;凝心聚力,和衷共济。 学校学风:勤学善思、文明进取。引导学子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师生做人做事的核心标准:敬业、忠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团队意识、注意细节、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不找任何借口、有较强的执行能力、自主自发的工作、维护单位的形象、给学校提合理的建议、与学校同命运。 三、发展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形成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校园文化浓郁、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管理科学、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质量一流、办学特色鲜明、品牌优势明显的优质完全中学。 具体目标和要求: 办学规模:到2014年,学校办学规模发展为初中6个教学班、小学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0人左右。 办学水平: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改革,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学校风险防范机制、教育教学质量和声誉形象预警机制、危机处理机制,三风(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育教学质量稳定提高,中考质量保持全县领先水平,在惠民助困、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艺术教育等方面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综合办学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声誉和知名度有效提升,2014年争创为“郑州市农村文明学校”。 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建立和完善教师终身学习机制、继续教育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构建完善的校本培训体系;积极推进“名师工程”和“骨干教师教”、“新秀工程”,培养和造就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个以名师为核心、骨干教师和高级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师群体;以绩效工资为杠杆,健全教职工绩效考评机制和选优汰劣的人事聘任机制;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管理才能、热爱管理工作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充实到管理队伍,形成合理梯队,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到2014年,教师本科文凭达到70%,学校专任教师具有中高级教师职称达到40%以上。 德育工作:进一步优化“以德育人,全员参与,自主管理,三位一体”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健全德育工作网络,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的水平和教职工全员育人的积极性,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合力。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思路,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不断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健全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激励机制,完善学校德育教育目标体系、德育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为了深入贯彻哈密市教育局2012年“师德师风建设年”工作精神,把《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落到实处,提高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质量,根据2012年工作计划要点,决定在本学期开展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特拟定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充分认识新时期学校教育中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培育高尚思想道德品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通过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促使全市中小学生增强文明意识,养成良好习惯,提升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组织机构 组长:马萍高英马修远尉成涛张春陈淑银王艳丽木和买提 副组长:陈琼钱忠敬 成员:各班年级组长各班主任 三、活动时间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四、养成教育的内容:

(一)把学习习惯抓实 学生在学校里最多的活动就是学习,而且和每个老师息息相关,从学习习惯抓起容易形成合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把生活习惯抓好 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推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校上学期制定了《哈密市第六中学仪容仪表规范》(附在后面),本学期要继续对照规范定期检查、整改,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把行为习惯抓细 1、举止文明的习惯。结合学校实际,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2、遵守秩序的习惯。秩序包括课堂秩序、课间秩序、活动秩序、集会秩序等。学校将根据六中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3、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的习惯。教育学生礼貌待人、宽厚待人,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4、讲究卫生的习惯。讲究卫生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教育学生既要讲究个人卫生,也要讲究公共卫生。 5、勤俭节约的习惯。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从爱惜学习用品、节约一滴水、一粒米、一度电做起。6诚实守信的习惯。诚信教育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日常生活抓起,让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树立诚信意识。 7、懂得感恩的习惯。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 8、劳动习惯。倡导学生在校认真完成班级值日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义务劳动,遵守劳动纪律,保证劳动安全;在家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五、养成教育的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3月1日——3月8日)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学校要成立以校长或主管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工负责,逐级细化工作内容。学校要在征求师生合理化建议的基础

2020中小学最新课改实施方案

2020中小学最新课改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改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和提高课堂效益为重点,实现在新课改中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及教师自身可持续发展,构建达标课堂。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具体目标: 1、以导学案编写和使用作为本期课改的重点,一方面抓导学案的编写,要求教师动手编写导学案,另一方面,很抓导学案的使用落实情况,通过常规检查,跟踪听课评课等,最大限度的发挥导学案的作用,体现导学案的价值。 2、课堂基本要求: A、教师主导:民主授课,教师前后累计讲授时间不超过20分钟左右,师生互动带动生生互动。 B、学生主体:学生在课堂内表现积极主动,情绪热情饱满,勇于自我表现。 C、课堂活动:学生能积极动脑、动手、动口、,体验知识获得和能力形成的全过程。 三、建立健全组织,明确互相分工 组长:郭 职责:负责全校课改工作的总体规划及协调 副组长:肖 职责:负责全校课改的具体事务的组织筹划 成员:语文学科数学学科 组长:谭组长:周 成员:全体语文教师成员:全体数学教师 英语组 组长:崔 成员:代、谢 职责:负责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课改的相关材料及工作的实施

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在学习中进步,在研究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这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也是时代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挑战。素质教育呼唤着高素质的教师,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需要。为此,在新的阶段下,我校将立足于新课改的实施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力度,派教师去参加上级安排的新课改培训,多去听上级组织的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 五、初步尝试 由于我校教师队伍年龄上呈两极分化,年纪大的近五年陆续退休,再就是近几年招聘的年轻老师,中间层次的没有几人,因此,可以想象我校实施课改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学校领导班子经过认真讨论,觉得我校实施课改步子不宜过大在去年五年级实施课改的基础上,新增六年级参与课改,逐步实施。 1)、召开课改专题会议,让教师了解新课改意义和方法。通过网络观看别人的授课方式,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 2)、授课模式供参考: 数学: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观察实践(或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发散思维,拓展应用,发散思维,,课后,畅谈感受 语文:创高情景,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解决问题,读写结合,总结升华,词句,巩固检测。 英语:创高情景,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单词,读写结合,词句,巩固检测。 进一步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交流,拓展升华”的和谐课堂模式,形成师生共同参与学习,相融共济的课堂气氛。 六、实施途径 1、在去年五、六年级实施课改的基础上,今年全校(一年级和六年级不作要求)参与课改。每位教师精心准备一节新课改教案,准备讲公开课。从低年级开始到高年级。通过听课的形式让所有老师了解新课改的要求。 2、领导平时经常推门进教室听课,起督导作用,对课改有进步的老师予以表彰,对没进步的老师给予鼓励和帮助。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劳动养成教育和劳动知识技能教育 总体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市区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劳动技术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在3--6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活动形式 实践活动实施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一般可采取两种组织形式: 1.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初中学生集体合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 2、个人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允许初中学生独立进行的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 四、主要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的基本特点。学生亲身参加劳动操作实践是劳动技术课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实践是劳动技术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创新素质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学校要结合实际,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劳动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校、教师要切实做好指导和管理工作,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2.技术性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基础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在劳动技术课上,无论是生活劳动或生产劳动,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

小学素质教育工作计划

小学素质教育工作计划 五营一中学校xx-xx素质教育工作计划 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本计划: 一、坚持德育为首,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我校教育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主课堂作用。各校要加强领导,成立组织,做到职责分明、任务具体、责任到人,既分工,又合作。寓德育于各项活动中,不断加强德育管理。 1、加快中学思想品德及思想政治课的改进与建设思品课和政治课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我校要开全开足课程,并在师资方面给予重视,加强师资力量,使思品课在指导学生思想、行为方面发挥其巨大作用。利用思品课结合当前实际,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法制观的教育。结合远程,以此开阔学生眼界,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加强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与指导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公益劳动,可安排学生到敬老院、环卫所进行奉献活动。利用中秋、重阳、春节等传统节日,指导学生开展民俗调查研讨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 孩子们受到教育,得到锻炼。 3、深入开展 __活动 我校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社会荣辱观教育,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切入点夯实做人的基础,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坚持抓好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将行为习惯培养内容尽量细化,突出重点,切实落实《守则》、《规范》,在学生当中开展知、比、纠、行系列化养成教育竞赛活动。 积极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要把学生心理健康、青春期、毒品预防、安全、公共卫生、预防艾滋病、环保、感恩教育等结合起来,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教育。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法制观念,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提高。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歧坪镇登高中心小学校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学行为规范,做文明学生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为有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特制定我校“行为习惯”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所谓习惯,《辞海》是这样解释的:“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地、长期地培养和训练而逐步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心理学也告诉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明确养成教育的目标和重要意义,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提供无穷的动力,通过意志保证,最终成为自觉的行动。所以,我们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以教育为先导,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从小事抓起,注意积累,逐步提高,最终实现习惯的内化与养成。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是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习久成性,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古希腊的哲人也认为:“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德只能在习惯或制约中寻求”。中国的先哲也有“慎始”的教训,一种习惯之养成,莫不由“渐”而来。一旦习惯养成,就会

“不虑而行”,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仅如此,习惯养成还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长久性,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律需要,变为引导和激励中学生不断向善好学的重要精神动力。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才会起到促进作用。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它是种种错误甚至罪恶的渊薮。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使人终生受益。养成教育可以使学生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学生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关,其中习惯占有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习惯。 行为习惯及人的修养,涉及人际关系,它不仅对本人起作用,还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界起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尽人意的事都是由人的不良行为和习惯造成的。现在的中学生迟早要走入社会,他们的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我国的社会风气。为了建设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必须抓紧养成教育。 二、活动目标: 通过逐步培养,强化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学习、生活、合作交往等良好习惯。做到有起色,重坚持,促进我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三、活动内容:

中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实验背景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创新精神的倡导、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教材的整合、通识人才的短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和人们的广泛关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社会和自然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新型人才,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作为集中体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整个基础教育核心的课程体系,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依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从源头上、从根本上革除基础教育的弊端。 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初中,也一直十分重视教育教学改革。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以课程革新为突破口,构建活动教育体系”的课题研究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实验,通过课程的革新、活动教育体系的构建,已探索出了一条素质教育的新途径。近年来,为了转变观念和及时领会国家教育改革的精髓,我校多次派骨干教师参加了省、市级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和学术研讨会,外出学习的领导和老师先后在校内举办培训讲座,帮助全校教师了解国家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推动了全校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探索教育改革实践的热潮。观念的转变,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校的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根据牡丹江市制订的《初中课程改革方案》的要求,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使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学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三、实验目标: (一)按照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达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要求。在实验过程中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主动、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学科整合,促进学科间的联系与沟通,设置综合课程,形成新型的课程体系。 (三)优化课程实施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开拓创新的能力。 (四)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五)探索新课程的评价机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构建与国家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六)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引导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途径和规律,实现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七)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引导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从而培养—支高水平、有影响的具有课程研究和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 (八)以学校为本,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家庭、学校、社区各种课程资源,开展新课程的校本课程开发、校本培训、校本管理的实验研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形成多样化的办学特色,以适应社会、学校、学生发展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