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基因组时代与人类健康

后基因组时代与人类健康
后基因组时代与人类健康

后基因组时代与人类健康

穆文娟

(20110149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在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认识自身的世纪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我们进入到了人类的后基因组时代。在绝大多数人类基因组序列已知的情况下,我们面临的新任务是如何将这些人类基因组序列转变为人类认识自身的知识,以及如何对这些序列加以利用,从中寻找出可控开发的宝藏,使之能够造福人类,让我们能够更加健康、舒心的享受生活的乐趣,这应是我们一切努力的终极目的。

一、什么是后基因组时代?

1、基因组计划的提出:

谈到人类基因组计划不得不提到另一个已经失败了的计划——肿瘤十年计划。这个计划是由美国年轻的总统肯尼迪在1961年提出的。但是,在不惜血本地投入了一百多亿美元,由诺贝尔奖获得者、肿瘤病理学家雷纳托·杜尔贝科带领数百位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以后,科学家们发现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人类疾病都与基因直接或间接相关,而当时的科学手段无法对这一结果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这样,耗资巨大的肿瘤计划失败了。

虽然肿瘤计划失败了,但是让人们认识到基因研究是攻克多种疾病的基础,而测出基因的碱基序列又是基因研究的基础。当时,世界各国有许多的实验室在对自己感兴趣的基因做测序研究。

1986年3月,杜伯克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癌症研究的转折点:测序人类基因组》的文章。杜伯克说,科学家们面临两种选择:要么“零敲碎打”地从人类基因组中分离和研究出几个肿瘤基因,要么对人类基因组进行全测序。正确的选择是对人类基因组进行全测序,这样大的项目也应当由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携手完成。

1990年10月1日,经美国国会批准美国HGP正式启动,总体计划在15年内投入至少30亿美元进行人类全基因组的分析。

2、基因组计划的内容:

所谓人类基因组是指人体所有基因的总和,DNA是人类基因的物质基础,而DNA又是由4种碱基构成的,这四种碱基被称作A、T、C、G。整个人类基因组当中有30亿个这样的碱基。

如果我们把这四种碱基比喻成四个字母。那么DNA就是有着四个字母构成的单词。一系列的DNA单词组成一个故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基因”。数千个基因故事组成个章节——一对染色体,23对染色体组成了完整的人类基因组。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要按顺序读出这30亿个碱基“字母”。

3、基因组计划的划时代意义:

整个人类基因组计划地完成过程就像一个由粗到细的画图过程,先画好框架,再画草图,再对草图进行加工,越画越细致。2000年6月26日,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美、英、日、法、德、中6个国家16个研究中心联合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画好了。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是覆盖人的大部分基因组、准确率超过90%的DNA序列图。从这一时刻开始,人类真正认识了自己,从此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后基因组时代。

二、基因组计划的成果与意义

人类基因组序列“完成图”,是打开生命科学之门的金钥匙,事实上,人类基因组图谱绘制并未全部完成,依现行技术尚有一部分DNA没有办法完成测序,不过这只占极少部分。在“完成图”中不但可以找到基因,而且可以找到那些辅助调节基因活性的DNA片段序列。可以说,人类已经握有打开生命科学之门的金钥匙。如果继续研究基因组所有的基因,就有可能揭开生命所有的密码,故此人类基因组计划目标可喻为建立生命的元素周期表。元素的数目有限,可组成的物质无限;基因的数目有限,而生命现象又无限。

人类基因组计划建立的人类基因组图谱,可以理解成“人体第二张解剖图”。第一张人体解剖图标明了人体的构

成,主要器官的位置、结构与功能,它让人类了解了自身组织与细胞的特点,亦才有今天的现代医学。这第二张人体解剖图是生物分子水平上的一张解剖图,它将成为疾病预测、预防、诊断、治疗及个体医学的参照,将奠定21世纪生命科学、基础医学与生物产业的基础。

人类基因组计划成果不仅可以揭示人类生命活动的奥秘,而且人类6000多种单基因遗传性疾病,以及严

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基因易感性疾病的致病机理有望得到彻底阐明,为这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奠定基础。同时,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还将带动医药业、农业、工业等相关行业发展,产生极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要完成这样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必须发展一系列新的实验技术及手段为科学家、医生及其他研究者所共享,从而使研究成果能够尽快的服务于公众。

三、新时代的到来——后基因组时代下人类健康问题

在后基因组时代,科技给了我们真正认识自己的机会。我们可以知道影响自己生命进程程序是怎样编写的,我们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预测自己会患什么样的疾病,我们甚至可以预测未来的自己是胖是瘦。我们可以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我们可以从根本上治疗现在还难以治疗的疾病。人类的寿命将提高到120岁甚至150岁。

这一切,都是从基因开始的。在后基因组时代,我们善于利用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了解自己的基因,充分享受

这一最新科技成果带给我们的乐趣,让我们的生活从此有所变化:

1、疾病预防与治疗的新的研究方向

a)单、对基因遗传病的进一步研究;

我国有丰富的疾病资源,特别是一些我国特有的遗传病家系,可提供良好的基础发现新的致病基因,为针对各种疾病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准备条件。

b)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与个体化治疗

在临床上对同样一种疾病使用同一种药物,不同的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和毒性反应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由基因决定的,所以需要针对不同的个体作进一步的基因研研究。

c)基于基因组的新型药物

即利用反向生物学原理,根据人类基因序列数据,经生物信息学分析,高通量基因表达,高通量功能筛选和体内外药效研究开发得到新药候选物.

d)基因诊断

我们已经知道健康和疾病的秘密都藏在基因里。那么,我们怎么才能了解自己的基因呢?了解基因的过程叫做“基因诊断”,而这个过程中需要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基因芯片。基因芯片是21世纪的水晶球,它能帮你窥探

未来。

基因芯片是通过特殊方法将大量特定序列的基因探针有序地固化在1平方厘米的玻璃或硅衬底上,而构成有

大量生命信息储存的芯片,与计算机的电子芯片十分相似。科学家让芯片上这些成千上万的探针分子,与想要检测的带有标记的基因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杂交信号的强弱判断样品上某些生物分子的数量、活性(表达力)。因为它一次可对大量核酸分子进行检测分析,所以它能在同一时间内分析大量的基因,使人们准确高效的破译遗传密码。它是继大规模集成电路后又一次深远的科技革命。

这些基因芯片除对基因研究有巨大帮助外,对医疗诊断、治疗、保健、制药都有着革命性的作用。如医疗保健业,在婴儿出生前,可用生物芯片进行有效的产前筛查和诊断,防止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婴儿出生。而在婴儿出生后,即可采用基因芯片来分析其基因图谱,不仅可预测出他日后可以长多高,还可预测其患心脏病或糖尿病等疾病的潜在可能性有多大,以便采取预防措施。从而让有病早知道,没病早预防。

a)基因治疗

既然许多疾病是基因造成的,那么如果我们把正常基因导入人体,来纠正缺陷基因或辅助机体抵抗疾病,能否治疗疾病呢?答案是肯定的。上世纪90年代,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对一个小女孩进行了首例基因治疗,并获得成功,极大鼓舞了人们的信心。

在世界上第一例基因疗法宣告成功后的一年,复旦生物公司创始人的同事,复旦大学遗传所薛京伦教授为两位血友病病人输入了经过处理的健康基因,使他们获得了新生,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例对血友病患者实施的基因治疗。

但是,基因治疗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后来在美国进行的几例试验都相继失败了。所以各国政府对基因治疗的运用采取了极其谨慎的态度。基因治疗的起步比较早,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前,人们就开始对一些单基因疾病进行治疗了,由于当时的人们对基因组全貌上不能了解清楚,所以失败也是可以理解的。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被完整的绘制出来,基因诊断技术进一步发展,现在,上千种严重遗传病的基因已经被精确定位了。相信不久的将来,基因治疗就能进入我们的日常医疗领域了。

2、后基因组时代的健康新法则

既然高科技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手段,我们自然要好好利用。在后基因组时代,拥有健康的法则就是:关爱健康从关心基因开始。这包含了两层含义:

a)了解自己的基因

尽早尽快地为自己和家人做一下疾病易感性基因芯片检测,知道自己和家人容易得什么样的疾病。古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保护好自己的基因

基因是比较稳定的,一般来说,出生以后就不太会改变。但是一些不良的环境因素还是会造成基因的突变的,所以在生活中要注意回避。我们容易接触到的导致突变的因素主要包括各种辐射和化学物质。比如手机、电脑、微波炉的电磁辐射;比如霉变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烟草、不合格一次性餐具中的二恶英等、居室装修残留的苯等等。所以保护好我们的基因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减少使用辐射超标的产品、戒烟、不使用不合格餐具、尽量在正规商店购买食品或环保装修材料等等。

c)服用对基因健康有益的食品

一般来说具有抗辐射、抗氧化、提高免疫作用的健康食品对基因的健康是有益的。包括菌类食品、富含多糖、维生素E或胡萝卜素的食品都属于这一类。基因是存在于细胞中的,所以,细胞中的微环境对基因的健康很重要,上面这些食品,可以通过提高细胞含氧量、提高细胞免疫力以及清除自由基等方式让基因生活在一个不受干扰的小环境里。

总的来说,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又在科学技术层面上为我们的健康增加了几道屏障,相信随着科技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定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福利。

关于基因组学的论文

公共卫生面临的基因时代 摘要: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类医学进入基因组时代,海量的生物医学信息在疾病防治领域的应用带给公共卫生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作为公共卫生的主要学科----预防医学的理论发展和研究方向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基因组时代的医学对预防医学不仅是挑战,更是一个新的起点。 关键词:公共卫生;基因组时代;预防医学;机遇与挑战 公共卫生的发展与医学进步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疾病预防的理念也在渐渐的被赋予新的内涵。近年来,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Map Project)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相继启动和完成,标志着生物医学进入了基因组时代,生物学界和医学界因此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健康资源。因此科学家预测,充分利用基础医学的研究成果为疾病的个体化防治服务,将预示着一个新的公共卫生时代的到来,即基因组时代的公共卫生。基因组时代的公共卫生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卫生的继承和发扬。 首先,新的研究技术和手段以及多学科的交叉和合作为预防医学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 基因组学的目的在于阐明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组学发展至今,仍有相当多的基因功能不清,这对环境有害因素的致病机制、营养对防治疾病的机制、传染病以及各种慢性病的发病机制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机遇。基因组学研究技术在预防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DNA重组技术应用于乙肝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并成功地在我国推广应用。 基因克隆技术的应用产生转基因或基因敲除动物和细胞株,转基因技术可导入外源性的或发生突变的基因片断,在染色体基因组内稳定整合,使导入的基因能进行稳定的遗传并表达,把基因敲除与转基因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可以用于研究和发现重大传染病或慢性疾病的新基因及功能。 而且,用于以核酸杂交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可以进行各种致病病原体的检测,不仅可以做单一病原体的专用检测,也可以将有关病毒、细菌中不同的品种作一次多元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于难于培养的病毒(乙肝)、细菌(如结核、厌氧菌)和原虫(如梅毒螺旋体) 等来说尤为适用。 不仅如此,质粒图谱分析技术、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以及寡核苷酸图谱分析等,在病原体检测、分型、鉴别致病性、分析变异以及宿主作为传染源的传染性和测定排毒期的长短等研究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次,分子流行病学与基因多态性研究也为公共卫生带来了实际指导意义。 分子流行病学不仅将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研究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分子结构的差异,以阐明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同时也用来检测暴露于外来化学致癌物中的DNA 特有分子标记,以表示DNA 受损程度并观察其后果。我国预防医学领域中关于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既包括基因多态性与病因未知的疾病关系的研究,又包括对已知特定环境因素致病易感基因的筛检,涉及的疾病有肿瘤、神经系统、生长发育、循环系统和骨骼疾病等。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在职业医学领域更具有实际意义。 通过对易感基因和易感性生物标志物的分析,将某些携带敏感基因型的人甄别出来,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将提高预防职业环境中接触污染物的种类

第3章 人类基因组学

第三章人类基因组学 基因组指一个生命体的全套遗传物质。从基因组整体层次上研究各生物种群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及相互关系的科学即基因组学。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即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是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世界多个国家参与合作的研究人类基因组的重大科研项目。其基本目标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从而为阐明人类全部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解码生命奥秘奠定基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体现在人类基因组遗传图,物理图和序列图的完成,而基因图的完成还有待大量的工作。 后基因组计划(PGP)是在HGP的人类结构基因组学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计划,将主要探讨基因组的功能,即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由此派生了蛋白质组学,疾病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环境基因组学等分支研究领域,同时也促进了比较基因组学的展开。后基因组计划研究的进展,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变革,可以预见会对医学、药学和相关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HGP的成就加速了基因定位研究的进展,也提高了基因克隆研究的效率。基因的定位与克隆是完成人类的基因图,进而解码每一个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研究手段。 一、基本纲要 1.掌握基因组,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基因组医学, 后基因组医学的概念。 2.熟悉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历史,HGP的基本目标;了解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基因图的概念和构建各种图的方法原理。 3.了解RFLP,STR和SNP三代DNA遗传标记的特点。 4.熟悉后基因组计划(PGP)的各个研究领域即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疾病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的概念和意义。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活动单及答案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活动单 第1课时共1课时 活动目标: ⒈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对说明对象形成综合理解。 ⒉把握本文总分结构对于表达说明对象与文章内容的意义。 ⒊领会本文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理所运用的各种说明方法及其效果。 活动方案 一、课前活动 1.作者简介 杨焕明,1952年生于浙江。1978年毕业于杭州大学1988年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后为法国INSERE-CRNS马塞免疫中心博士后;1989年~1992年为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1992年~1994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博士后。现为博士生导师。现为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暨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中心主任,为争取和主持完成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定下汗马功劳。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协调人。2003年被《科学美国人》杂志评为年度领袖人物。 2、背景介绍 人类基因组计划最早在1985年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杜尔贝克提出。1990年10月,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中国于1999年9月获准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并承担了l%的测序任务。本文作者杨焕明教授为争取和主持完成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1%序列的测定立下汗马功劳。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这一计划尤其是实施这一计划的意义作了详细的说明。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核苷.()酸辜.()负胰.()岛疟.()疾滥.()用衍.()生免疫.()解.读()押解.()解.数() 二、课堂活动: 1、整体感知:通读全文,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思考文章这样安排结构有什么好处? 第一部分(第—段): 第二部分(第—段): 第三部分(第—段): 第一层(第—段): 第二层(第—段): 2、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万法、有什么作用。

基因组时代临床医生如何做到精准诊断遗传性肾脏病

基因组时代临床医生如何做到精准诊断遗传性肾脏病 摘要 虽然临床医生通过诊断性实验室(遗传检测机构或实验室)所提供的新的遗传学技术如二代测序及染色体芯片等极大地提高了对遗传性肾脏病的诊断,然而,要做到精准诊断此类疾病,首先需要临床医生能识别出可能的此类疾病患者,然后在熟知各种遗传检测方法的基础上依据患者表型选择恰当的分子诊断技术手段和合适的组织标本进行检测,获得的遗传检测报告需结合患者的表型、可能的遗传模式以及共识指南等进行临床解读,与此同时发挥研究性实验室功能,通过应病而设的技术方法解决诊断性实验室无法解决的特殊问题,最终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精准诊治意见。 遗传性肾脏病广义上是指由于遗传物质结构或功能改变所导致的肾脏疾病;狭义上则指由于遗传物质结构或功能改变所致、按一定方式垂直传递、后代中常常表现出一定发病比例的肾脏疾病。此类疾病按照遗传病的分类可分为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线粒体病和体细胞遗传病,按照累及肾脏部位分为肾小球病、肾小管病、肾小管间质病、肾血管病、肾脏尿路畸形、肾囊肿和肾脏肿瘤。 自遗传学进入肾脏病领域的近40年里,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飞速发展带动并促进了对遗传和肾脏疾病关系的认识,且实现了对遗传性肾脏病的分子诊断。研究显示,遗传性肾脏病是成人慢性肾脏病最严重阶段终末期肾病五大常见原因之一,约占25岁前起病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20%,占儿童肾移植患者的30%,可见遗传性肾脏病并不罕见。然而,此类疾病种类繁多,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常不特异,甚至直至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时才被发现,因此早期、及时确切的诊断此类疾病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新的遗传学技术如二代测序和基因芯片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临床医生对遗传性肾脏病的诊断,但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哪些肾脏病需要分子诊断,如何选择合适的遗传检测方案,如何基于临床对诊断性实验室出具的遗传检测报告进行解读等。显然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做到精准诊断遗传性肾脏病的关键一步,需要临床医生在提高对遗传性肾脏病识别力的基础上,掌握并及时更新遗传学知识,且与专业的实验检测专家、生物信息学家、遗传学家合作,充分发挥研究性实验室作用,进而为每一位患病个体及所在家庭的精准诊断、客观遗传咨询提供科学严谨的依据。 一、分子诊断的适应证 遗传检测的诊断价值仅限于具有遗传病因的疾病。也就是说,遗传检测适用于肾脏科医生依据专业知识高度怀疑某种肾脏病为遗传病。然而,如果将遗传检测作为除外某种肾脏病系遗传原因所致则是不合适的。 详细地收集表型(包括病史、体格检查、生化检查、肾组织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家族史调查)对判断肾脏病有无遗传病因必不可少。相当数量的遗传性肾脏病在儿童期甚至婴儿期、胎儿期就出现症状,因此起病年龄早,特别是当临床对某种肾脏病诊断不清楚时往往被作为怀疑遗传病的依据之一。伴有肾外表现的肾脏病、双侧先天性肾脏尿路畸形、对包括激素在内的多种免疫抑制剂都耐药的肾病综合征以及有家族聚集现象的肾脏病均提示遗传病的可能。依据肾活检组织的特异性病理改变及一些生化检查如血乳酸水平、半乳糖苷酶α活性等可明确诊断某些肾脏病为遗传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小家系、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肾脏病和新发变异引起的肾脏病而言,通常缺乏家族史;遗传性肾脏病临床表现多样,而肾脏科医生关于此类疾病的认识往往基于小样本患者,且此类疾病的儿童患者可能尚未表现出有诊断价值的症状或肾脏病理改变,临床中采用的确诊方法非标准化等,造成临床

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论文

浅谈基因工程与人类健康 王招弟 经济管理学院 14会计4班 70 摘要: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基因工程在世界围发展迅速,渗透科学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基因制药、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等,回顾生物技术的每一步发展都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基因工程、基因制药、转基因技术、人类健康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已成功生产出白细胞介素-2、尿激酶、乙型肝炎苗等,临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人类已知至少五千多种疾病的发生都直接或间接与基因有关,如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艾滋病,如何根治这些疾病还需人类基因组的进一步研究。2003年4月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六国政府首脑联合发表了《六国政府首脑关于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联合声明》宣布: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协作组已经解读了人类生命密码书中所有章节的秘密,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完成图”,并且全世界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免费获取这些信息。日前美国奎格?文特研究所和多伦多儿童医院以及加州大学的研究者第一次向世界公布了个人的二倍体基因组序列。 有关基因工程与人类健康的密切联系,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叙述。一、基因制药 科学家预言,下个世纪的药物主要是基因药物。在庞大的“人类基因组”这台大戏中,基因药物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尤其是针对一些遗传疾病与疑难顽症,基因药物把传统疗法上升到了基因疗法。 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将相应的人体遗传物质(基因)转移到不同的微生物中,制造出如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等药物,已成现实。科学家在牛羊中植入人类基因,使这些动物的乳汁含有人类血液的主要成分,如特有的蛋白质、使血液凝结的成分和抗体等等。科学家还把基因切开、粘上,从一种植物转移到另一种植物,从一种动物转移到另一种动物,把切下的基因植入任何生命细胞中,从而获

【课外阅读】生命科学进入后基因组时代

生命科学进入后基因组时代 随着破译生命密码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接近尾声,科学家们又全力以赴投入到了生物学下一个挑战性领域的研究: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 蛋白质组学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学科,主要是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的组成及其活动规律。人类细胞中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组,由全套基因组编码控制的蛋白质则相应地被称为蛋白质组。由于生物功能的主要实现者是蛋白质,而蛋白质又有自身特有的活动规律,所以仅仅从基因的角度来研究是不够的。 人类基因组图谱并没有告诉我们所有基因的“身份”以及它们所编码的蛋白质。人体内真正发挥作用的是蛋白质,蛋白质扮演着构筑生命大厦的“砖块”角色,其中可能藏着开发疾病诊断方法和新药的“钥匙”。 从前,科学家认为一个基因负责制造一种蛋白质,知道基因就足以知道蛋白质。但人类基因组图谱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人体只有大约3万个基因,科学家据此认为,基因可能由许多可以按照不同组合方式拼接的片段组成,一个基因可以产生多种蛋白质。 绘制人类蛋白质组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数亿美元的投资和无数次计算。分子对比能说明全部问题:人类基因组是由DNA———

这种简单的线性分子只含有4个基本成分组成的。而蛋白质是由20种被称为氨基酸的不同成分组成的复杂结构。 美国米里亚德遗传学研究所、甲骨文公司和日本日立公司组成联盟,计划在3年内完成人体所有蛋白质的图谱。 美国塞莱拉公司现已进入蛋白质组研究阶段。它为此增添了大批蛋白质鉴别和分析设备,目的是每天对数百万个蛋白质片段进行识别和分类,最终绘制出一张蛋白质组图 在塞莱拉转向蛋白质组研究之前,已有几家公司先行一步。美国“大规模生物学公司”目前拥有一个包含11.5万种人类蛋白质的数据库,另一家美国公司赛托根则已绘制出70多族人类蛋白质中一族的相互作用图。 事实上,在过去几年里,世界上一些主要制药公司以及一批规模较小的生物技术公司就已将注意力转向蛋白质,掀起了一场寻找新蛋白质以及确定它们功能的竞赛。美国加州前线战略管理咨询公司的一项研究显示,蛋白质组学已逐步形成产业和市场,今后5年内这个市场的规模将有巨大发展,有望从目前的5.6亿美元扩大到2005年的27.7亿美元。

第八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及人类基因组学

第八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及人类基因组学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分子杂交 2.Southernblotting 3.Northernblotting 4.Westernblotting 5.dotblotting 6.DNA芯片技术 7.PCR 8.功能性克隆 9.转基因技术 二、填空题 1.Southernblotting用于研究、Northernblotting用于研究,Westernblotting用于研究。 2.PCR的基本反应步骤包括、和三步。 3.在PCR反应体系中,除了DNA模板外,还需加入、、和。 4.Sange法测序的基本步骤包括、、和。 5.目前克隆致病相关基因的主要策略有、、。 6.血友病第Ⅷ因子基因的首次克隆成功所采用的克隆策略是,而DMD致病基因的克隆所采用的克隆策略是。 三、选择题 A型题 1.经电泳分离后将RNA转移到硝酸纤维素(NC)膜上的技术是: A.SouthernblottingB.Northernblotting

C.WesternblottingD.dotblotting E.insituhybridization 2.不经电泳分离直接将样品点在NC膜上的技术是 A.SouthernblottingB.Northernblotting C.WesternblottingD.Dotblotting E.insituhybridization 3.经电泳分离后将蛋白质转移到NC膜上的技术是 A.SouthernblottingB.Northernblotting C.WesternblottingD.dotblotting E.insituhybridization 4.经电泳后将DNA转移至NC膜上的技术是A.SouthernblottingB.Northernblotting C.WesternblottingD.Easternblotting E.insituhybridization 5.PCR的特点不包括 A.时间短,只需数小时B.扩增产物量大 C.只需微量模板D.用途非常广泛 E.底物必须标记 6.用于PCR的DNA聚合酶必须 A.耐热B.耐高压C.耐酸D.耐碱E.耐低温7.PCR反应过程中,模板DNA变性所需温度一般是A.95?CB.85?CC.75?CD.65?CE.55?C 8.PCR反应过程中,退火温度一般是 A.72?CB.85?CC.75?CD.65?CE.55?C 9.PCR反应过程中,引物延伸所需温度一般是A.95?CB.82?CC.72?CD.62?CE.55?C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学案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导学学案 编写:段素娟 诵读经典 鹊桥仙(北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注释:1、金风:秋风。秋,在五行中属金。 2、玉露:晶莹如玉的露珠,指秋露。 3、忍顾:不忍心回头看。 4、朝朝暮暮:日日夜夜。这里指日夜相聚。 赏析: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课标点击 1.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基本情况和意义,把握科学的时代前沿性。 2.学习作者在这篇报告中的科学态度与人文关怀融为一体的精神。 相关链接 人类基因组“中国卷”大事记 ?1995年,杨焕明等人呼吁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1998年6月,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挂牌成立。 ?1999年4月,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开始进行人类基因组测序,在中国实现零的突破。 ?1999年9月1日,杨焕明在第五次伦敦国际人类基因组战略讨论会上介绍情况。

?2000年6月26日,包括中国在内的六国科学家共同宣布,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绘制完成,这是人类历史上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天。”?2001年4月1日,随着运算速度超千亿次的曙光3000超级计算机正式落户杭州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从而标志着一个完整的世界级基因组信息学中心在我国诞生。 ?2001年8月26日,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测序项目汇报及联合验收会在京召开,标志人类基因组“中国卷”通过国家验收。 一、积累整合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疟.疾解.读 痢.疾押解. 2.掌握以下词语的辨析。 ①成分:事物构成的部分和要素。如:化学成分、句子成分。 成份:人的出身及经历、职业等。如:地主成份。 ②致病:使得病。如:查明致病原因。 治病:治疗疾病。如:治病救人。 ③估计:可以是对事物发展的时间、可能性、作用的推测,也可以是对事物的质量、数量等的推测。 估量:多用于对事物的轻重、大小、强弱、数量等方面的推测。 二、理解感悟 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阐述人类基因组计划对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产业发展的巨大导向性意义的? 三、品味鉴赏 品味本文作为一篇学术报告,试简析其写作的方法特色。

基因与人类健康

基因与人类健康 系别:生物科学系专业:生物技术姓名:王晓思学号:20111341031028 【摘要】:介绍了基因与疾病的关系(主要是肿瘤与其基因的关系)、基因治疗与基因免疫的原理及其应用等。阐述基因在疾病产生中的作用,反衬出正常基因的表达其对健康的重要性。 【关键字】:基因疾病 基因是生命体遗传信息的载体,能够表达产生蛋白质,且蛋白质是构成生命体的物质基础。生物之所以能幸存、维持机体各部分结构功能的正常,首先在于它的DNA能被忠实的复制(复制后的DNA携带遗传信息进入新的细胞或机体),并且尽可能的保护机体免受各种因素的损伤,维护DNA编码蛋白质的准确性。但这些过程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一系列的或轻或重的疾病的发生,从而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基因对医学各生命科学的发展极具现实意义[1]。 1、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在人类的疾病中,由遗传因素或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称谓遗传病。其中的一部分是由基因组某个基因座(Locus)上存在致病基因而引起的,此类遗传病称为单基因遗传病;如:地中海贫血、血友病、白化病等。另一些疾病则是由多个基因座位存在有缺陷基因,这些缺陷基因相互协同作用所致。在许多情况下,这些缺陷基因还需要一定的环境因素参与,才能致个体发病,这一类疾病称谓多基因遗传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肿瘤等等。 基因疾病的发生往往由于基因缺失、突变、错位或外来基因(或DNA片段)插入所引起,导致疾病症状发生的直接原因往往是基因控制的产物发生改变所致[2]。基因产物(蛋白质、酶)的一级结构,二级结物、三级结构或四级结构的改变都可引起疾病[3]。 1.1 基因与肿瘤 癌(Cancer)是一群不受生长调控而增殖的细胞,也称恶性肿瘤。目前已经发现了上百个原癌基因和许多抑癌基因,证明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是基因突变,DNA的变化和不正常活动导致了细胞癌变。癌基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病毒癌基因(主要有DNA病毒和RNA病毒),其使靶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另一类是细胞转化基因(原癌基因),其广泛存在与生物界,具有高保守性,属于管家基因,正常表达时对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有调控作用。 ①RNA病毒至少含有gag(组成病毒中心和结构的蛋白质的基因)、pol(逆转录酶的基因)、env(病毒外壳的基因)三种基因,其反转录出的线性双链DNA与宿主的DNA整合,其线性双链表达的产物会激活宿主特定的基因表达,破坏宿主细胞本身固有的平衡,导致细胞发生癌变。 ②原癌基因的突变使其转录活性改变造成细胞癌变。 ③基因互作与癌基因表达主要有染色体构象影响原癌基因表达与抑癌基因产物对原癌基因的调控。 2、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通过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手段,将正常基因包括它表达所需要的顺序导入有缺陷基因的患者细胞内,使导入基因发挥作用,从而纠正基因缺陷所致的各种疾病临床症状。纠正致病基因,才能根本上消除病患。目前肝癌基因治疗的方法有: ①反义基因治疗[4]根据肝癌发病原因,导入反义寡核苷酸封闭肝癌基因的表达或用正常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同步练习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同步练习 1.下面是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怎样排列它们的顺序才合理() ……虽然地球上的水非常丰富,但是,。,,它们才是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水资源。 ①淡水大约只占3%②只有极少部分存在于大气、河流、湖泊以及地表浅层③海洋水约占地球全部水量的97%④这大约3%的淡水绝大部分又分布在南极、北极和人迹罕至的高山地区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基因工程(节选) 所谓基因工程是指在其因水平上的操作,并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技术。具体地说,按照人们的需要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将不同生物的基因(目的基因)进行分离、剪切、拼接等操作,并通过分子载体(如质粒、人噬菌、SV40及其它病毒)转入适宜的受体细胞中而获得复制和表达的一种分子生物技术。由该技术构建的且具有新遗传性状的生物称之为“基因工程生物”,一般简称为“工程生物”。1973年基因工程的诞生,标志着新的生物革命的开始。这一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分子生物学家S?柯恩第一个建成“基因工程菌”,并创立基因工程模式,科学界把这一年定为基因工程元年,而S?柯恩成为基因工程发展史上第一位创始人。然而,基因工程的诞生不是偶然的,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物理学家克拉克,在前人发现生物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或者说基因)的基础上,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最终揭示了生物遗传之谜;60年代确定遗传信息传递方式以及“工程酶”与分子载体研究取得一系列成就有关系。这些成就为基因工程诞生做了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充分准备。以基因工程诞生为标志,20多年来,生物技术飞速发展,通过“工程微生物”生产的新药有胰岛素、荷尔蒙、干扰素、乙肝疫苗等等;还有转基因动物生产医药品和优质营养品以及基因农作物抗各种病虫害等等。1990年开始实施、至今已取得重大进展并正在加紧进行的“人体基因组计划”,将为人类创造奇迹。这一计划一旦完成,人体基因组图谱绘制出来,图解整个人体10万种基因,并了解其功能,这将成为遗传病诊治或基因治疗以及寻找医治癌症、艾滋病等药物的指南。我国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程,如制订了水稻基因组计划;人体基因计划项目在我国南方、北方均已启动,发现了一些新基因及其功能,研究工作取得可喜进展。 2.对“基因工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基因工程是一种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技术。 B、基因工程是按照工程设计的方法,将生物的基因分解后获得一种新分子的生物技术。 C、基因工程是将不同生物的基因进行操作,然后将它转入受体细胞,从而获得一种新的遗传性状的生物技术。 D、基因工程是将不同生物的基因转入受体细胞后,所获得的一种新的遗传性状的分子生物。 3.基因工程的诞生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突出的成就是: 50年代成就是: 60年代成就是: 70年代成就是: 4.划线句子是一个长句,这个长句是阐述的主要意思是() A、这个计划将成为指南。 B、这个计划一旦完成,将成为指南。 C、人体基因组图谱图解人体基因将成为指南。 D、人体基因组将成为指南。

基因与健康

自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以及1985年Crick的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的提出,更是极大地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从而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基因技术革命,它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工业、农业、环保、医药等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世界六国科学家联手合作的“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成功。中国作为参加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完成了其中1%的的测序任务,在世界基因组学的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基因含义 基因是从英文“Gene”音译过来的。基因是脱氧核核酸(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功能片段。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呈双螺旋结构。每个细胞内的基因总数称为基因组,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大约有10万个基因,贮存着生命从诞生到死亡的全部信息。通过复制、表达、修复,完成生命繁衍、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基因与人的相貌,特征、性格、体态、智力以及疾病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基因作为机体内的遗传单位,不仅可以决定我们的相貌、高矮,而且它的异常将会不可避免的导致各种疾病。某些缺陷基因可能会遗传给他们(或者她们)的后代,有些则不能。总之,基因是生命之源,生命之本。没有基因,便没有生命。原美国总统克林顿便将基因称为“上帝创造生命的语言”,它在谈到基因时说到:“我们正在学习上帝创造生命的语言……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最神奇的图谱,也是迈向解读人类生命语言的第一步”。破译了人类基因就有望弄清楚人类各种疾病的根源,从而揭示生命的所有奥秘。它是一项改变世界、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科学计划,专家形容其为“生物学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通过破译基因,可以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改变。杨焕明博士指出,通过破译基因,医生可以早期诊断、治疗危害人类健康的5000多种遗传病以及与遗传密切相关的癌症、心血管疾病、关节炎、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病等。甚至可以通过改变基因把胖人变瘦,在孩子出生前通过遗传分析进行风险预测保障生个健康、漂亮的宝宝,以及根据“基因图”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使自己处于最佳的生命环境中,拨动人体的生物钟,人类可以活到500岁…… 科学研究还进一步表明,目前人类畏惧的癌症、艾滋病等绝症,以及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帕金森氏综合征等临床上难以治愈的常见疑难病,都是由遗传基因的缺陷而引起的。据估计,因基因缺陷而引起的疾病约有7000种,今后对它们都有可能运用“基因疗法”进行有效的治疗。 二、基因与性格 人的性格和基因有一定关系人的性格不同,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遗传基因各不相同。不久前,以色列和美国的研究小组各自单独发表声明,宣布他们已经发现人体第11号染色体上有种叫D4DR的遗传基因,它对人的性格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布卡德对分开抚养的同卵孪生子的一项研究结果提示:基因塑造了人类的心灵。这些孪生子基因型相同而成长环境差异很大,却在众多的方面都显示出强烈的一致性。 同时,科学家发现,7号染色体上的SPCH1基因与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关,该基因发生变异会使人在学习语法和语言时遇到巨大困难;人类遗传性智力低下症与X染色体上的PAK3基因的变异有关。我国台湾省的陈景虹教授提出了基因与人类行为的因果理论。她认为,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循规蹈距,动辄惹是生非甚至犯罪,是和他们的遗传基因有关,对于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可进行基因治疗。 但英国基因观察组织苏·梅尔博士也指出:获得基因知识和了解基因是件好事,但我们还需要一点人性的东西,因为我们不止是基因的集合物。在决定人的智力和性格方面,环境因素至少与遗传因素同等重要。同时,基因的改变有可能来自遗传,但也可能受到环境污染或紫外线辐射产生。 三、基因与习惯

人类后基因组计划及研究进展

人类后基因组计划及研究进展 摘要:2003年4月14日生命科学诞生了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基因组时代正式来临。着重介绍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目标与任务、实施与进展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讨论了后基因组时代的时间界定,分析展望了后基因组时代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密切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等几个重要研究领域。 关键词: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进展 2003年4月14日,美国人类基因组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Collins F博士在华盛顿隆重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这标志“人类基因组计划”胜利完成和“后基因组时代”(post genome em,PGE)正式来l临,在举世庆祝“DNA双螺旋结构”提出50周年之际,生命科学诞生了一个新的里程碑。HGP被誉为可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相媲美的伟大系统工程,是人类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解读和研究人类遗传物质DNA的全球性合作计划。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成功绘制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奠定了人类认识自我的重要基石,推动了生命与医学科学的革命性进展。在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关注的范围越来越大,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采用的技术越来越高,取得的成就将越来越多,生命科学及其相关科学将大有作为。 1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产生与目标 1984年12月,美国犹他大学的Wenter受美国能源部的委托,主持讨论了DNA重组技术及测定人类整个基因组DNA序列的意义.1985年6月,美国能源部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 project,HGP)的初步草案.最早提出测定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是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辛西默(Robert Sinshimer).1986年3月,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雷纳多·杜尔贝柯石(Renato Dulbecco)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短文中率先提出“测定人类的整个基因组序列”的主张[1],后经世界性的讨论取得共识.1987年,美国开始筹建“人类基因组计划”实验室.1988年,科学家开始讨论如何才能更快、更多、更好地研究与人类的生老病死有关的所有基因——全部的人类基因组.1989年,美国成立“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诺贝尔奖获得者、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者Jamse Wateson担任第一任主任.1990年10月,美国首先正式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完成人类全部DNA分子核苷酸序列的测定.1993年,美国对这一计划做了修订,其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人类基因组的基因图构建与序列分析,需最优先考虑、必须保质保量完成的是DNA序列图.随后,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前苏联、中国等许多国家积极响应,都开始了不同规模、各有特色 的人类基因组研究。 1999年12月1日,人类首次成功地完成人体染色体基因完整序列的测定.2000年6 月26日,六国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成为人类基因组计划进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01年2月12日,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首次公布.2003年4月15日,美、英、德、日、法、中6个国家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提前2年实现了目标。 2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

专题一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开卷有益 你能活多少岁?你想活多少岁?长寿是人类梦寐以求的,但是疾病等因素一直困扰着我们,癌症、糖尿病等大多是基因病。如果能攻克人类基因的奥秘,活到一百五十岁并不是异想天开。我们也能够在超市买到抗感冒的苹果、防肝炎的梨,能吃到治疗艾滋病的大米。如果能攻克人类基因的奥秘,我们的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正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员国之一,承担着百分之一的任务,而这正是本文作者杨焕明博士争取而来的。今天我们就随他走进基因世界,去领略基因世界的多姿多彩! 话题链接——科学与生活 1.教材赏悟 全文通过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地位及六大导向性的意义,阐明了该计划是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可以奠定揭开生命最终奥秘的基础,反映了当前领先于科技前沿的基因组研究的重大突破和广阔前景,体现了人文关怀性和科学严谨性,并呼吁人们要加强国际性合作,走良性发展的科研之路。 2.名句赏记 ◆科学家的成果是全人类的财产,而科学是最无私的领域。——高尔基 ◆数理科学是大自然的语言。——伽利略 ◆科学是我心中的温暖和愉快,你使我无所畏惧,视死如归。入狱者虽难得重见天日,你却能把锁链和铁窗粉碎。——布鲁诺 ◆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硕果……展望科学的未来,人类将高举科学的火炬登上宇宙的天堂。——霍金 ◆科学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最美好和最需要的东西。——契诃夫 ◆没有科学和艺术,就没有人和人的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科学是我们时代的神经系统。——高尔基 ◆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说来不外是这样: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培根

◆科学、科学知识总是假设的:它是猜想的知识。科学的方法是批评的方法: 寻求和消灭错误并服务于真理的方法。——卡尔·波普尔 ◆科学本身就有诗意。——斯宾塞 3.典例赏析 揭开遗传奥秘 原文:1832年的一天,奥地利西里西亚地区一个名叫海因赞多夫的小村庄,10岁的约翰正忙着帮助父亲嫁接果树。父亲酷爱园艺,是果树栽培嫁接方面的行家,左邻右舍的农民经常来向他请教。约翰从小就在父亲影响下学会了干各种农活,并且对果树嫁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次小约翰问父亲:“爸爸,一枝小小的良种接穗,尽管全部养料都由劣种砧木供给,为什么仍能长成粗大的枝干和香甜的果实?” “孩子,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事实的确如此。比养料力量更大是树木的本性,就是人们称为‘遗传’的那种性质吧!”父亲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回答了约翰的问题。 小约翰默默地听着听着,陷入了沉思:“树木的本性”“遗传”,那是怎么一回事呢?他不断地喃喃自语。 童年的嫁接经验和学校里组织的生物活动,这些生物学的遗传现象在约翰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深深的根基,这对他成为举世闻名、发现遗传规律的伟大的生物学家影响极大,他就是发现遗传三大定律的孟德尔。 悟语:伟大的发现常产生于我们普通的生活中,但是如果没有刨根究底的精神,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坚持,没有把好奇心继续到底的决心,这伟大的发现还会是平常的生活现象。 4.时文赏读

人类基因组计划论文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要性 “以破解人类遗传和生老病死之谜,解决人类健康问题为目的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旨在通过测定人类基因组DNA约3×109对核苷酸的序列,探寻所有人类基因并确定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明确所有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解读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使得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认识自我。” 基因作为掌控人类自身性状、特征和遗传的根本因子,以其简单的双螺旋结构、复杂的排列方式,使全世界范围内的每一个人类都有着相同的本质和不同的特质。基因的轰动范围极为广泛,我们身上的每一处体态特征几乎都由基因所决定,大到一个人的身高、外貌,小到一颗牙形的状,甚至是一根头发的直径都与基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众所周知,基因由五种碱基对以庞大的数量按一定顺序排列组合而成,其本质是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在一个活跃的细胞内,特定的基因通过解旋、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来实现RN A、蛋白质等相应物质的合成,这些数以万计的不同形态不同功能的RN A、蛋白质在细胞内外发挥出他们自身的作用,从而达到控制人类机体、完善结构功能、协调组织器官运作的神奇效果。 由以上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要想解开人类自身的秘密,就要从破解基因的密码做起。 人类基因组计划便应运而生了。该计划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美国、英国、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日本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预算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按照这个计划的设想,在2005年,要把人体内约10万个基因的密码全部解开,同时绘制出人类基因的谱图。换句话说,就是要揭开组成人体4万个基因的30亿个碱基对的秘密。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1罗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 “HDP(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解码生命、了解生命的起源、了解生命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认识种属之间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起因、认识疾病产生的机制以及长寿与衰老等生命现象、为疾病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后基因组时代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后基因组时代 3 骆建新1  郑崛村 133  马用信2 张思仲 2 (1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成都 610083 2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附属第一医院医学遗传室 成都 610041) 摘要 2003年4月14日生命科学诞生了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基因组 时代正式来临。着重介绍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目标与任务、实施与进展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讨论了后基因组时代的时间界定,分析展望了后基因组时代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密切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等几个重要研究领域。关键词 人类基因组计划 后基因组时代收稿日期:2003210229 3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03Z Q0262056)33通讯作者,电子信箱:juecunz @https://www.360docs.net/doc/cf17906065.html, 2003年4月14日,美国人类基因组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C ollins F 博士在华盛顿隆重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 P )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这标志“人类基因组计划”胜利完成和“后基因组时代”(post genome era ,PGE )正式来临,在举世庆祝“DNA 双螺旋结构”提出50周年之际,生命科学诞生了一个新的里程碑。HG P 被誉为可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相媲美的伟大系统工程,是人类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解读和研究人类遗传物质DNA 的全球性合作计划。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成功绘制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奠定了人类认识自我的重要基石,推动了生命与医学科学的革命性进展。在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关注的范围越来越大,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采用的技术越来越高,取得的成就将越来越多,生命科学及其相关科学将大有作为。 1 人类基因组计划 111 HGP 的提出 HG P 的提出有两个重要背景。其一,美国(1945年)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的两颗原子弹导 致大量幸存者遭受大剂量核辐射,造成受害者DNA 结构严重破坏,基因大量突变。美国能源部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 )用了30多年时间研究 “核辐射对人类基因突变作用”,未取得实质的突破性进展,受害者已表现出明显的突变性状,但检测不出其基因突变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1984年12月,受美国能源部和国际预防环境诱变剂和致癌剂委员会的委托,犹他大学的White R 教授在美国犹他州的阿尔塔组织召开了一个小型学术会议 [1] 。主要目的是研讨寻找有效检测人类基因突 变的新方法,分析研究核辐射对人类基因突变的作用。与会者普遍认为解决该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测定受害者及其后代的全基因组序列,并且,首先测定出人类基因组全序列作为“参考文本”。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到“测定人类基因组全序列”。其二,美国于1975年投资巨额启动的“肿瘤十年计划”基本上以失败告终 [2] 。1985年,美国DOE 在加利福 尼亚州的圣克鲁兹会议上第一次对“测定人类基因组全序列”进行了认真讨论,形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草案,由Delisi C 和Smith D 负责可行性论证。1986年3月,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圣菲会议上进一 步讨论了该计划的可行性;1986年3月7日,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Dulbecco [3] 在Science 杂志上发表题为“癌症研究的转折点—测定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文章,高瞻远瞩地率先向世界公开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Dulbecco 在详细讨论癌症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明了测定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意义,指出不能继续用“零敲碎打”的方法来了解人类的基因,应当从整体上研究和分析人类基因组及其序列,并倡导全世界有能力的科学家共同完成这一国际性 第23卷第11期 中 国 生 物 工 程 杂 志 CHI NA BI OTECH NO LOGY 2003年11月

人类基因信息与健康

《人类基因信息与健康》结业感想 上完《人类基因信息与健康》后,熊雄老师给我留下挺深的印象。我个人认为老师是比较幽默风趣的,我本来以为这样的课是比较无聊,因为听名字就觉得可能不是很有趣,但是老师给这门课程加分许多,我觉得老师是挺实在的一人,不会按照书中那样照本宣科,而是讲得很生活化,从生活的小地方的相关知识来引入课程。老师不会像其他老师那样只是呆在讲台上讲自己的东西,而更喜欢走下讲台和我们互动,问我们一些小问题,但这些问题又不是非常专业的知识,而是比如说知道感冒要吃什么药吗之类的问题,让我们觉得不无聊。 老师课上还讲到男生女生喝牛奶还是喝豆浆的问题,当时讲到这个问题时就引起了班里大多数人的兴趣。老师说男生应该多喝牛奶,女生应该多喝豆浆。其实这是有科学依据,记得我以前也听过这样的说法,还特地上网查过,网上说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维生素D等,包括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氨基酸,有研究表明,长期喝牛奶的中年男子,其血栓栓塞性脑卒中的危险低于不喝牛奶者。其原因在于牛奶中的一些物质对中老年男子有保护作用。喝牛奶的男子体力比较充沛,高血压患病率也比较低,所以男子喝牛奶有益于身体健康。而女人适合喝豆浆,是因为豆浆中还有抗氧化剂、矿物质和维生素,还含有一种牛奶中没有的植物雌激素异黄酮物质。它们具有弱雌激素的活性,对于更年期女性来说,可以部分弥补雌激素水平下降带来的种种问题,如皮肤弹性减弱,骨钙流失加快,心跳加快,面色潮红,情绪烦躁等。所以老师说女生多喝豆浆皮肤会变好,变光滑就是这个道理。我认为,喝牛奶和喝豆浆并不绝对,并不是说男生就不适合喝豆浆,女生就不适合喝牛奶。牛奶和豆浆都是对我们身体有益的饮品,喝牛奶和喝豆浆都属于健康的饮食行为,男女老幼都适合。所以我们并不需要担心男生不能喝豆浆,女生不能喝牛奶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是与遗传健康有关联的事情,就拿老师在课上讲的饮酒来说。在现代社会中饮酒已经成为生活交际的一大部分,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认为适量的饮酒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我身边就有一个例子,我奶奶就是每天吃饭的时候喝半杯自己酿的酒,她现在身体依旧很健康。自古以来就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可见酒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有一定的益处的。中医药物中医药学认为酒是一味药物,其性味属“苦甘辛热”,可以“行经络、御风寒、通血脉、行药势”,并可主治“风湿痹痛及胸痹诸症”。抗炎德国一所大学医学中心的科研认为,适当饮酒者的血清反应蛋白水平低于不饮酒与过量饮酒者,表示少许饮酒具有抗炎效应。有益心血管病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的新科研显示,适当饮酒可保护心脏,可避免40%的冠心病发作。由此可见,适量的饮酒还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