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有趣的歇后语》

《体会有趣的歇后语》
《体会有趣的歇后语》

《体会有趣的歇后语》

主讲:黄冈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吴晓珍

一、知识点概述

同学们,今天一上课,我就想给大家讲一段古代传说,说的是在古老的苏州西园寺,风景优美,这里有座迷宫式的“八卦”罗汉堂。这座罗汉堂结构严谨,建筑奇特,总是引来游人驻足赞叹。据说,这座罗汉堂是当时一个身材高大的和尚设计建造的,人们都不知道他的法号,便根据他的身材特点叫他“丈二和尚”。在施工建堂的时候,据说匠人们都迷迷糊糊的,因为“丈二和尚”没有把图样画出来,而且连施工计划都没有告诉大家。“丈二和尚”只是胸有成竹地像个工头一样领着工人们干活。他边干边指挥,干到哪里就要别人跟到哪里。一个“八卦”式的建筑,左拐,右扭,东弯,西曲,把瓦木工人们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以。因此,人们都说,摸不着“丈二和尚”的头脑。也就是说,弄不清他是怎么想的。

就这样,人们稀里糊涂地跟在“丈二和尚”后面干,干了许多个日子,临到竣工的时候,大家仔细一看,这才清楚这些日子都干了些什么:一座造型优美,布局合理,玲珑剔透的八卦罗汉堂展现在众人的面前。人们这才啧啧称赞,没有一个不佩服“丈二和尚”本领高强。“丈二和尚”则站在一旁乐呵呵地笑。从此,“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句话就慢慢传开了,成了人们普遍运用的一句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歇后语是汉语独有的文字游戏,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有时也称作“俏皮话”。最初的歇后语与现在我们看到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

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比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就是一个歇后语。菩萨,指佛和某些神。迷信认为,菩萨能保佑人消除灾祸,得到幸福。但是,用泥巴做的菩萨——泥菩萨,一碰到水,就变成一摊泥了。泥菩萨过河,自然是“自身难保”了。这个词语形容那些连自己都保不住,更不能照顾别人的人,是再恰当不过了。

歇后语的语言诙谐幽默,读了之后往往能令人会心地一笑,如果说笑话让您捧腹大笑,那么歇后语会让您嘴角微翘,暗暗叫妙。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

歇后语有两种:

第一种叫喻意歇后语。这种歇后语的前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说明、解释。例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大海里丢针——无处寻”、“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等等,都是喻意歇后语。

第二种叫谐音歇后语。这种歇后语的后部分借助其中某个词与另外事物的同音(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造成一语两解的效果。例如“坐飞机放鞭炮——想(响)得高”、“一二三五六——没事(四)”、“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等等。

在我们五年级下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课本中,回顾·拓展五中的日积月累的六条歇后语,除了“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是谐音歇后语外,其余如“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等五条都属于喻意歇后语。

由于歇后语具有风趣幽默的特点,人们在日常生活或者写文章时都乐于使用。但必须注意使用歇后语的场合,例如在那些庄重的场合和讨论严肃的问题时要慎重考虑歇后语的使用,能不用的尽量不用。

经典题型1

让我们读下面的句子,画出句子中的歇后语,先将它们分类,再体会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

1、说起他们几个呀,那可真是纳鞋不用锥子——真(针)好,狗赶鸭子——呱呱叫。比我可强上一百倍了。

2、这个人很有意思,和别人相处,从来不占别人的便宜,但是别人也休想沾她的光,和谁家共事都是这样,小葱拦豆腐——一清二白。

3、我说你呀,懂就懂,不懂就不懂,不要“猪鼻子插根葱——装象”。

4、“16号呢?”那个青年好像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名师一点通

这道练习题就是让我们通过认识具体语句中运用的歇后语,对两类歇后语进行分类练习,进一步体会每一个歇后语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

上面的句子中喻意歇后语有:

狗赶鸭子——呱呱叫、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猪鼻子插根葱——装象。

谐音歇后语有:

纳鞋不用锥子——真(针)好和打破沙锅问到底。其中“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个特别的歇后语,在使用过程中,省略了中间的破折号和谐音字“纹”。如果补充完整,就是“打破沙锅——问(纹)到底”。

经典题型2

照样子将下面歇后语补充完整。

例: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水中捞月——()

竹篮打水——()

和尚打伞——()

麻雀开会——()

井里丢石头——()

刘备借荆州——()

秀才遇到兵——()

猪八戒照镜子——()

阎王爷贴告示——()

对着镜子行礼——()

十五个吊桶打水——()

一个巴掌拍不响——()

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步步高升

()——大材小用

()——十拿九稳

名师一点通

这道练习题要补充的歇后语太多,牵涉到的内容也较复杂,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可以通过同学或者家长协作完成,也可以通过查歇后语词典等工具书帮助完成,目的在于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增强对歇后语的认识,积累歇后语知识。

水中捞月——(一场空);竹篮打水——(一场空);和尚打伞——(无法 [发]无天)麻雀开会——(叽叽喳喳);井里丢石头——(不懂 [扑通]);刘备借荆州——(有去无回);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对着镜子行礼——(自己恭维自己);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矮子爬楼梯)——步步高升;(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坛子里捉乌龟)——十拿九稳。

经典题型3

把下面的谐音歇后语补充完整。

裁缝打架——();

大粪车出村——();

开会请了假——();

脚盆里撑船——();

孔夫子的弟子——();

三更半夜出生——();

出了题就交卷——();

老婆婆喝豆桨——();

飞机后面挂口袋——();

耗子钻到书箱里——()。

名师一点通

这些谐音歇后语都特别有趣,填一填,读一读,常常有使人忍俊不禁的效果。它们的答案分别是:

裁缝打架——真(针)干;大粪车出村——装死(屎);开会请了假——没出息(席);脚盆里撑船——内行(航);孔夫子的弟子——闲(贤)人;三更半夜出生——害死(亥时)人;出了题就交卷——糟糕 (早稿);老婆婆喝豆桨——好稀 (吸);飞机后面挂口袋——装疯(风);耗子钻到书箱里——蚀 (食)本。

经典题型4

把下面这些关于猴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猴子爬树——();

猴子推磨——();

猴子看戏——();

猴子爬树梢——();

猴子看果子——();

猴子吃核桃——();

猴子学走路——()。

名师一点通

猴子本身就是机灵智慧的象征,这道题让我们补充关于猴的歇后语,就更令人有一种妙趣横生的感觉。当我们填写出这些歇后语时,发现所填全是三个字的谜底:

猴子爬树——拿手戏;猴子推磨——玩不转;猴子看戏——干瞪眼;猴子爬树梢——到顶了;猴子看果子——留不得;猴子吃核桃——全砸了;猴子学走路——假惺惺。

经典题型5

用带“一”字开头的成语补充下面的歇后语。

徐庶进曹营——()

无弦的琵琶——()

黑炭做汤圆——()

高空中跳伞——()

半夜吹喇叭——()

铁锤打在橡皮上——()

名师一点通

这道题的难度较大,难就难在所要补充的成语必须是“一”字开头的。具体答案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无弦的琵琶——(一丝不挂);黑炭做汤圆——(一团漆黑);高空中跳伞——(一落千丈);半夜吹喇叭——(一鸣惊人);铁锤打在橡皮上——(一声不响)。

经典题型6

5、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我爱歇后语

“狗拿耗子——()”,“太平洋的警察——()”,“猫哭老鼠——()”……搜集这些饶有风趣的歇后语,是我的课外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对歇后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春节前夕,爸爸邀周伯伯来家做客。吃饭时,周伯伯喝了几口酒,话便多了起来:“刘师傅,我们厂里转来了几个青年人,他们工作时说说笑笑,很不认真,简直是猴子屁股——(),大象屁股——(),老虎屁股——()。我拿他们可真是没有办法啊!”我一听,乐了。这位伯伯说的话怎么那么有趣啊!

伯伯走后,我从爸爸那里知道这是歇后语。它的前半句像谜面,后半句像谜底。从此,我对歇后语产生了浓厚了兴趣,并开始了搜集歇后语。

我主要从三条渠道来进行搜集。第一是看书。我一有空就抓紧时间看课外书,从书上找到了歇后语,如“螃蟹上岸——()”,“狗咬鸭子——()”等等,都一一记了下来。二是听广播。记得有一次课外活动时,我收听了少儿广播节目,听到了这样四个歇后语:“狗熊钻烟囱——

()”,“聋子的耳朵——()”,“哑巴吃汤圆——()”,“芝麻开花——()”。我就连忙记到本子上。三是注意听大人们的谈话。一天,我和妈妈去百货大楼买衣服,买完后,我和妈妈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两位阿姨高声对起话来。只听见其中一位阿姨说:“最近,我们那分房子,我一心想给你找一套房子,恰好那时的房子刚分完,我真是哑巴吃黄连——()啊!……大妹子,我对你可是灶王爷上天——()呀!”这不是歇后语吗,我怕忘了,连忙掏出纸和笔,蹲下来,把纸垫在膝盖上写了起来。周围的人都用惊愕不解的目光看着我。我可不顾这些,迅速地把这两条歇后语记录了下来,就像得到了什么心爱的东西似的,心里美滋滋的。

经过三年多的日积月累,我收集了八百多条歇后语。它们像一首首千古绝句,耐人寻味;像一朵朵思想火花,发人深思。它丰富了我的课外生活,而且对我的作文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呢!

(1)在括号里写出歇后语的后半部分。

(2)“我”是怎样对歇后语产生兴趣的?

(3)“我”是怎样搜集歇后语的?

(4)找到小作者所认识到的搜集歇后语好处的相关语句,用“——”画出来。

答案:

(1)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太平洋的警察——管得宽;猫哭老鼠——假慈悲;猴子屁股——坐不住;大象屁股——推不动;老虎屁股——摸不得;螃蟹上岸——横行霸道;狗咬鸭子——呱呱叫;狗熊钻烟囱——太难过;聋子的耳朵——装样子;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芝麻开花——节节高;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灶王爷上天——有一句说一句。(2)周伯伯到我家做客,他说话用了很多歇后语,很风趣,从而使我对歇后语产生了兴趣。(3)一是看书,二是听广播,三是注意听大人们的谈话。把看到的、听到的及时记录下来。(4)它丰富了我的课外生活,而且对我的作文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呢!

- 返回 -

同步测试

1、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半空点蜡烛——();

口袋里冒烟——();

阎王爷嫁女——();

飞机上摆手——();

吊死鬼要账——();

馋猫吃老鼠——();

飞机上开会——();

驾驶员停工——();

口袋里盛米汤——();

胆小鬼坐飞机——()。

2、补充出下面的谐音歇后语。

五件夹衣——();

瞎子吸烟——();

木头人投河——();

毛八的弟弟——();

肩膀上放烘笼——();

3、把下面的歇后语用直线搭配起来。

孤子遇亲人混淆黑白泥鳅跳龙门货真价实

关公开刀铺喜出望外

穿没底的鞋有目共赌

牛奶拌墨汁兴风作浪

龙王爷出海脚踏实地

大家看电影痴心妄想

4、在下面的括号填上恰当的成语,把这些歇后语补充完整。

石头生病——();

七人聚会——();

含冰糖说好话——();

老虎跟着狐狸走——();

裁缝师傅的尺子——();

一个碟子摔九块——();

开封府里的包公——();

隐藏答案

答案:

1、半空点蜡烛——高明;口袋里冒烟——烧包;阎王爷嫁女——鬼要;

飞机上摆手——高招;吊死鬼要账——活该;馋猫吃老鼠——生吞活剥;

飞机上开会——高谈阔论;驾驶员停工——想不开;口袋里盛米汤——装糊涂;胆小鬼坐飞机——抖起来了。

2、五件夹衣---实践(十件);瞎子吸烟——摩登 (摸灯);木头人投河

——不成 (沉);毛八的弟弟---冒救 (毛九);肩膀上放烘笼---恼 (脑)火。

3、孤子遇亲人——喜出望外;泥鳅跳龙门——痴心妄想;关公开刀铺

——货真价实;穿没底的鞋——脚踏实地;牛奶拌墨汁——混淆黑白;

龙王爷出海——兴风作浪;大家看电影——有目共赌。

4、石头生病——无可救药;七人聚会——三朋四友;含冰糖说好话——

甜言蜜语;老虎跟着狐狸走——狐假虎威;裁缝师傅的尺子——量体裁衣;一个碟子摔九块——四分五裂;开封府里的包公——铁面无私。

-END-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