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复习提纲整理2018

思修复习提纲整理2018
思修复习提纲整理20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复习题目

绪论

1、新时代概念:

由19大提出,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五层定义:

(1)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3)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5)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中国梦

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

(1)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2)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3、思想道德素质

(1)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2)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3)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

3、法治素养

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对于保证人们尊崇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的意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二、基本问题

1、大学生如何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根本要求: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①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人生志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民族复兴为己任。)②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③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

(2)夯实综合素质基础,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

1、人生观: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2、人生目的:

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

2、人生态度: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3、人生价值: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包含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处理生命历程中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付出与收获、生与死等一系列人生中的重大问题等,都与人生价值紧密相关。)

二、基本问题

1、什么是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二者的关系如何?

(1)自我价值: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3)二者关系: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①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②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①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觉将人生目标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不断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②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大学生要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把人生追求建立在正确把握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个人的主观努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决定着人生价值实现的程度。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大学生要在为人民群众服务、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4、结合个人体验谈谈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1)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美好的人生目标要靠社会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

(2)正确对待人生矛盾,自觉抵制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荣辱观。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与历史同向。与人民同在。与祖国同行。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一、基本概念

1、理想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

2、信念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追求理想目标的精神动力。执着性。多样性。

二、基本问题

1、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1)昭示奋斗目标。

(2)提供前进动力。

(3)提高精神境界。

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激发起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3、如何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1)对立:二者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2)统一:理想的发展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现实孕育理想;理想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以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如何处理:(1)理想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要符合实际(2)在现实艰苦奋斗.

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人生理想?

实现理想是长期的、艰巨的和曲折的。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

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铺张奢华的思想和生活作风;

工作上: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

一、基本概念

1、中国精神

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地位:①兴国强国之魂②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③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④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2、民族精神

核心:爱国主义

定义: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地位: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3、爱国主义

定义: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地位: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内容:①爱祖国的大好河山②爱自己的骨肉同胞③爱祖国灿烂文化④爱自己的国家。

特点:历史的、具体的。

4、国家安全

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

(什么是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二、基本问题

1.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反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要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火热生活为源泉,批判的继承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道德,吸取和借鉴外来文化的道德的积极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断丰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使民族精神得到大力的弘扬。

2.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2)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3)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4)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3、如何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①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②促进民族团结③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基本概念

1、核心价值观: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体现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党十八大)

特点:①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基础③以其先进性、人民性和真实性而居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二、基本问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是对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

重大问题,揭示了当代中国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契合,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2)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3)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4、大学生应当如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扣好人生扣子。在大学时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养成核心价值观。(2)勤学(以增智)修德(以立身)明辨(以正心)笃实(以明功)

(3)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一、基本概念

1、道德

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具有认识、规范、调节功能。

2、社会公德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3、职业道德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即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4、家庭美德

指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遵循的高尚的道德规范。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二、基本问题

1、如何理解道德的本质?

(1)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

(2)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

(3)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2、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有哪些?如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2)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3)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5)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如何弘扬:(1)必须通过科学的分析和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传统美德新的时代内涵。(2)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丰厚的道德资源,赋予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以鲜明的民族特色。(3)发挥中华传统美德的人伦育化作用,使传统美德丰富人的精神,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如何理解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1)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2)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4)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什么是中国革命道德: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4、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是什么?

核心:为人民服务原则:集体主义原则

5、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恋爱观: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

①异性之间要把握友谊与爱情的界限②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③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④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⑤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6、网络生活中有哪些道德要求?

①正确使用网络工具。②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③自觉避免沉迷网络。④加强网络道德自律。⑤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7、大学生如何提升个体品德?

学习道德模范。自觉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参与志愿活动。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一、基本概念

1、法律

法律,指统治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

2、宪法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

3、行政法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政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政权监督的法律规范,调整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关系,遵循职权法定、程序法定、公正公开、有效监督等原则,既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又注重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

4、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是一种正当性思维;第二,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第三,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第四,法治思维是一种

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因此,法治思维是一种融法律的价值属性和工具理性于一体的特殊的高级法律意识。

3、犯罪与犯罪构成

犯罪: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中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是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混合概念,也就是指触犯了法律。

犯罪构成:(犯罪构成要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

犯罪成立四个构成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4、正当防卫

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5、人身权利

人身权利主要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又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和隐私权等。是人的基本权利。

6、财产权利

财产性权利是指可单独转让或与其他权利一并转让的权利;旨在使持有者获得物质利益的权利;以现实物质利益或预期物质利益交换而得的权利。

二、基本问题

1、怎样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机制?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包括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等环节。

法律制定:国家对权利和义务,即社会利益和负担进行的权威性分配;法律的执行、适用、遵守:把法律规范转化为法律实践,把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的权利和义务。

2、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3)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4)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3、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4、如何理解我国民法和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

①罪刑法定:指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指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③罪刑相适应等基本原则: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5、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和制度是怎样的?

(1)刑罚种类: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附加刑,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适用驱逐出境;

(2)刑罚制度:自首、立功、缓刑、减刑、假释、社区矫正等

6、什么是诉讼法?概述我国的民事和刑事诉讼制度。

定义:规范国家司法活动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包括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

(1)民事诉讼法:确立了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公开审判、两审终审等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明确了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规范了证据制度,规定了第一审普通程序、第二审程序、简易程序、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等民事审判程序,还对执行程序、强制执行措施作了明确规定。

(2)刑事诉讼法,规定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辩护,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等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并规定了管辖、回避、辩护、证据、强制措施、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制度和程序,有效保证了刑法的正确实施,保护了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7、如何理解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都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法治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它强调对任

何人都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以德治国就是通过在全社会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对不同人群提出有针对性的道德要求。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法治和德治对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作用,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也都具有必须遵守的性质,但约束作用的内在要求和表现形式不同,行为人违反两种规范以后承担的后果也不相同。法治发挥作用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主要依靠法律的预测作用、惩罚作用、威慑作用和预防作用对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约束,并对违反法律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德治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俗、社会舆论等进行道德教化,并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道德谴责。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法治和德治的实现方式和实施载体不同。法治主要依靠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的形式来推进和实施,国家要保护什么、不保护什么,倡导什么、禁止什么,都得有明确的

法律依据,实行法有禁止不得为,体现的是规则之治。德治主要依靠培育和弘扬道德等途径来推进和实施,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以价值、精神和理念等形式表现出来,引导人们自觉地在行动上符合道德才可为,违反道德不可为。

推动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促进。一是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应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努力使道德体系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衔接、相协调、相促进;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

文化环境。二是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要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要坚持严格执法,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要坚持公正司法,发挥司法断案惩恶扬善功能。三是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比如,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

8、如何理解法律权利行使的目的、限度和方式?

权利行使的目的。公民在行使法律权利时,不仅要在形式上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也要符合立法意图和精神,不得违反宪法法律确定的基本原则,保障权利行使的正当性。此外,行使权利不得破坏公序良俗,妨碍法律的社会功能和法律价值的实现。如,赋予公民言论自由权的目的在于保障思想自由,不能将该权利作为打击不同意见、钳制思想自由的手段;赋予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目的在于保障精神自由,不能借此宣传邪教和迷信思想。

权利行使的限度。任何权利的行使都不是绝对的,都有其相应的限度,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限度来行使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我国物权法规定,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

益和他人合法权益。如果因行使自己权利而损害了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利益,超出了国家法律所许可和保障的范围与界限,则不再是行使权利,而是侵权,会受到法律追究。

权利行使的方式。权利行使的方式分为口头方式、书面方式和行为方式,有时口头方式和书面方式可以兼用。如,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但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权利行使还可分为直接行使和间接行使,前者指权利主体直接行使权利,后者则指由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代为行使权利。比如,我国选举法规定,选民如果在选举期间外出,经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书面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三人,并应当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代为投票。

8、违反法定义务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规定、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因违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责任。

刑事责任: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担的由国家司法机关代表国家依法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2018思修复习提纲版

2018思修复习提纲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1.大学生活的变化(三个变化)P2 2.如何培养和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四个方面)P3 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 1.学习理念P4-5 : 自主学习 全面学习 创新学习(以求真务实为基础) 终身学习(学习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 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 1.成才目标P5-6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二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1.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P7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P7 (关系: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准则和道义基础,法律为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二者共同作用)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性P8 2.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容P8 3.法律素质的定义和意义P8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9 2.社会主义的价值要求 P10 3.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P11 第三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认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 1.学习本门课的意义(三个方面)P13 二、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 1.学习本门课的基本方法(四个方面)P14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P17 2.理想具有现实性和预见性 P18 3.理想的类型(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P18 4.信念的含义P18 5.理想和信念的关系:如影随影、相互依存P19 二、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P20-21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1.大学生承担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P20 2.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百年目标P22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1.马克思主义是P23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1.共同理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24 2.如何树立共同理想P25-27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第三节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一、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P28-29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间距性、曲折性P29 3.艰苦奋斗的意义P31 二、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1.个人理想的定义和内容P32 2.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P32-33 ①实质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理想层面上的反映 ②社会理想规定、指引个人理想 ③社会理想又是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1.立志的要求(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P34-35

整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复习提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1、社会公德 2、依法治国 3、民事主体 4、故意犯罪形态 5、慎独

6、知识产权 7、法人 8、具体行政行为 二、填空 1、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和()。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核心,以()为原则。 3、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4、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5、知识产权是指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完成人或工商业标志的所有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总称。它主要包括()、()、商标权、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 6、民事诉讼时效分为普通诉讼实效和特殊诉讼时效两类。普通诉讼时效适用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分为两类:一般诉讼实效期间为()年;短期诉讼时效为()年。 7、我国国防安全法律制度主要有《》、《》、《兵役法》、《军事设施保护法》、《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等法律法规构成。 8、处理离婚时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二是()。 ()、9、 《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义务有: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 ()。 10、《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有警告、()、()、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外国人适用)等。 11、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依据我国

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可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二是(),三是()。 12、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和()。 13、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4、我国的《游行示威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是(),二是(),三是()。 15、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和()。 16、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往,必然也要受到道德的约束。恋爱中的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7、一般说来,可以把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等三个方面。 18、在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方面,当代大学生至少应作到以下三个方面:(),(),()。 1 9、我国民法所规定的民事权利,主要有()、()、()、()、人身权等。 20、《刑法》根据共同犯罪人的作用并适当考虑分工的情况,将共同犯罪人分为()、()、胁从犯与教唆犯,并规定了不同的刑事责任原则。 三、简答题: 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2、社会公德有哪些基本特征? 3、什么是法律思维?如何培养自己的法律思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大题复习提纲

1.如何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2为什么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以及如何提高? P7 3.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实际生活。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4.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了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 5.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6.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7.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8.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 9.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10.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主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基本内容) 弘扬:做忠诚的爱国者和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培养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1.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与时代要求是什么? 基本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时代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12.如何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只有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始终做到爱国的深厚感情、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复习提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知识框架 绪论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P1-P2 2、大学生怎样才能成为时代新人?P3-P7 3、简述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P6【区别和联系】第一段 4、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的含义。P6最后一段 5、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P7第二段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 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1、人的本质。P9最后一段 2、人生观的含义。P10第三段 3、人生目的。P10最后一段] 4、人生目的的重要性。P10-P11首先、其次、再次。 5、人生态度的含义。P11第二段 6、人生价值的含义。P12第二段 7、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P12第二段 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 1、世界观的含义。P13第二段 2、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P13第三段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13-14【对立统一。最根本的是?】 4、科学高尚的人生最追求是什么?P15第三段 为什么?4点(4个才能)

5、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P16-17 四点 6、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什么?当前标准是什么?P18第二 段 7、如何评价人生价值?【根本尺度,当前标准,三点方法】P18 8、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P19 三点 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1、怎样看待幸福问题?P20-21 2、怎样看待得失问题?P21 3、怎样看待苦乐问题?P21-22 4、怎样看待顺逆问题?P22 5、怎样看待生死问题?P22-23 6、怎样看待荣辱问题?P23 7、怎样看待金钱问题? 8、个人主义。P25第二段 9、几种错误的人生观。P23-25 10、如何成就出彩的人生?P25-26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1、理想的含义及特点P29 2、信念的含义及特点P30 3、理想信念的重要性。P31-32 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

2018版思修复习资料

2018版思修复习资料 第一章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 人生观: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3含义): ①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②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③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其中,人生目的是核心,决定着其他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一.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在人生观中的地位。 人生的含义:所谓人生,是指人的生命活动的社会旅程。 人的本质: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 人生目的含义:人生目的是指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

“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⑵意义:①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②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③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1.为什么要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的原因) 原因:①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要求与期待 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和期待 ③是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 2.在现实生活中,怎样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境遇? 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使人正确地面对现实,不怕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 ②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使人确立较高的人生价值目标,并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③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使人将远大的理想寓于具体的行动中,不断调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不断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价值观的含义:是指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最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复习提纲】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知识框架绪论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P1-P2 2、大学生怎样才能成为时代新人?P3-P7 3、简述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P6【区别和联系】第一段 4、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的含义。P6最后一段 5、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P7第二段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 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1、人的本质。P9最后一段 2、人生观的含义。P10第三段 3、人生目的。P10最后一段] 4、人生目的的重要性。P10-P11首先、其次、再次。 5、人生态度的含义。P11第二段 6、人生价值的含义。P12第二段 7、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P12第二段 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 1、世界观的含义。P13第二段 2、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P13第三段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13-14【对立统一。最根本的是?】 4、科学高尚的人生最追求是什么?P15第三段 为什么?4点(4个才能)

5、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P16-17 四点 6、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什么?当前标准是什么?P18第二 段 7、如何评价人生价值?【根本尺度,当前标准,三点方法】P18 8、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P19 三点 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1、怎样看待幸福问题?P20-21 2、怎样看待得失问题?P21 3、怎样看待苦乐问题?P21-22 4、怎样看待顺逆问题?P22 5、怎样看待生死问题?P22-23 6、怎样看待荣辱问题?P23 7、怎样看待金钱问题? 8、个人主义。P25第二段 9、几种错误的人生观。P23-25 10、如何成就出彩的人生?P25-26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1、理想的含义及特点P29 2、信念的含义及特点P30 3、理想信念的重要性。P31-32 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

2018思修与法律基础提纲+例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 绪论 一、基本概念 1、新时代概念: 由19大提出,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五层定义: (1)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3)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中国梦 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 (1)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2)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3、思想道德素质 (1)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2)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3)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 4、法治素养 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对于保证人们尊崇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二、基本问题 1、大学生如何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根本要求: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①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人生志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民族复兴为己任。)②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③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 (2)夯实综合素质基础,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 1、人生观: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2、人生目的: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 3、人生态度: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复习提纲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知识框架绪论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P1-P2 2、大学生怎样才能成为时代新人?P3-P7 3、简述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P6【区别和联系】第一段 4、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的含义。P6 最后一段 5、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P7 第二段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 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1、人的本质。P9 最后一段 2、人生观的含义。P10 第三段 3、人生目的。P10 最后一段 4、人生目的的重要性。P10-P11 首先、其次、再次。 5、人生态度的含义。 P11 第二段 6、人生价值的含义。P12 第二段 7、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P12 第二段 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 1、世界观的含义。P13 第二段 2、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P13 第三段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13-14【对立统一。最根本的是?】 4、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是什么?P15第三段;为什么?4点(4个才能) 5、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P16-17四点 6、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什么?当前标准是什么?P18 第二段 7、如何评价人生价值?【根本尺度,当前标准,三点方法】P18 8、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P19 三点 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1、怎样看待幸福问题?P20-21 2、怎样看待得失问题?P21 3、怎样看待苦乐问题?P21-22 4、怎样看待顺逆问题?P22 5、怎样看待生死问题?P22-23 6、怎样看待荣辱问题?P23 7、怎样看待金钱问题? 8、个人主义。P25 第二段 9、几种错误的人生观。P23-25 10、如何成就出彩的人生?P25-26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1、理想的含义及特点P29 2、信念的含义及特点P30 3、理想信念的重要性。P31-32 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 1、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P33-35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P35第二段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P35-36 4、四个自信。P36 第二段

最新思修复习提纲整理20181整理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复习题目 绪论 1、新时代概念: 由19大提出,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五层定义: (1)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3)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5)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中国梦 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 (1)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2)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3、思想道德素质 (1)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2)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3)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

3、法治素养 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对于保证人们尊崇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的意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二、基本问题 1、大学生如何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根本要求: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①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人生志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民族复兴为己任。)②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③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 (2)夯实综合素质基础,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 1、人生观: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2、人生目的: 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

2018思修复习提纲(版)

( 2018思修复习提纲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1.大学生活的变化(三个变化)P2 2.如何培养和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四个方面)P3 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 [ 1.学习理念P4-5 : 自主学习 全面学习 创新学习(以求真务实为基础) 终身学习(学习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 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 1.成才目标P5-6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 第二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1.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P7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P7 (关系: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准则和道义基础,法律为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二者共同作用)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性P8 2.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容P8 > 3.法律素质的定义和意义P8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9 2.社会主义的价值要求 P10 3.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P11 第三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认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 ;

1.学习本门课的意义(三个方面)P13 二、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 1.学习本门课的基本方法(四个方面)P14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 1.理想的含义P17 2.理想具有现实性和预见性 P18 3.理想的类型(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P18 4.信念的含义P18 5.理想和信念的关系:如影随影、相互依存P19 二、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P20-21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 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1.大学生承担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P20 2.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百年目标P22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1.马克思主义是P23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1.共同理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24 2.如何树立共同理想P25-27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 第三节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一、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P28-29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间距性、曲折性P29 3.艰苦奋斗的意义P31 二、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1.个人理想的定义和内容P32 ¥

2018新版思修复习要点

绪论 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世代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3个意味着: (1)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一)党的十九大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战略要求。大学生应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 (二)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1.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1)新世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3.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1)大学生的担当精神:奉献祖国、奉献人民、尽心尽力、勇于担责 (三)提升道德思想素质与法治素养 1.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法治素养 2.思想道德(社会主义法律正当性和合理性的重要基础)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价值基础 3.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三、其他 1.我校精神:包容开放、学与俱进、追求卓越 2.大学教育目标:育人(根本:立德) 3.大学:立德树人、培养人才 4.法律:准绳道德:基石 5.大学各种精神:科学人文求真独立自由包容批判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间 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一、人生与人生观 (一)人生观: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二)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1.劳动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2.对人的认识:核心:认识人的本质 3.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 (三)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1.人生目的:核心(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决定态度和价值 2.人生态度:重要内容。影响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评判

2018年大学思修重要知识点整理

一、人生的青春之问 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在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实践中形成的根本看法,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以及对待生活态度都是由人生观决定的。人生观即人生真谛,是对人本质的认识,从而对人生目的的确立以及人生价值意义。马克思曾用辩证的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阐释过人的本质问题,并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经历和体验及个人感悟,从而形成一种个人对人生的根本看法,价值判断及生活的态度,由此而形成个人人生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任何认识都有正确的与错误的之分,正确的人生观对人未来的成功具有导向作用,而错误的人生滚则阻碍人们向前发展,故确立人生观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①p13上三行 ②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做出正确的选择,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前进。 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以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坎坷。 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 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1)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3)二者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4)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制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个体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 5)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和满足程度,取决于他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即社会价值。 二、坚定理想信念 1.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1)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只有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够解答好人生的意义、奋斗的价值以及做什么人等重要的人生课题。 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大学时期,同学们都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需要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 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p35-38(特别38中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