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教案

滕王阁序教案
滕王阁序教案

23、《滕王阁序》教案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诵读课文,初步把握

2、了解文体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自燃的思想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初步把握

教学难点:了解文体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学习新课,导入

《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王勃才气从中可见一斑。正因为如此才华,路过洪州,参加滕王阁重阳宴会时,才能顷刻而就,文不加点,写下在唐代已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

文体:《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经历:作者的人生道路与文章主旨有密切关系,“知人论世”对理解作品内容不无益处。除课文注释外,补充介绍下列知识:王勃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曾为沛王府修撰,为沛王李贤侍读时因撰《檄英王鸡》文而被逐,入蜀后补虢州参军时又因擅杀官奴曹达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二、诵读课文,初步把握

初读求读准:让学生自己搭桥过河,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碰壁”后予以引导,记忆尤深。例如,骈文的七字句和诗句节奏不同,诗句的节奏一般是四三,而骈体文七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三四、三一三、二五、四一二、二三二等,所以下列文句节奏应是:A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B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C都督阎公∕之∕雅望,启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帷暂暂驻。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引导点拨后,举一反三,学生自会读出语感,有所感悟。

3.再读解词句:即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解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特殊句式这些文言语法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边读边依靠积累、依靠语感用特定的标记画出不同词法现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换重点,同时共同释疑,提出难点,教师适当启发点拨。例如:“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的“雾”“星”学生凭语感画出名词作状语的标记。“襟三江而带五湖”中的“襟”“带”两个名词的意动用法,可从“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点拨而来,同时巩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三、作业:熟读课文

教后记:学生朗读还需加强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疏通文义

2、讲解实词、虚词用法(故、尽、属、即、且、矣)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疏通文义

教学难点:讲解实词、虚词用法(故、尽、属、即、且、矣)

教学方法:讲析、讨论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学深诵读第一段,检查作业情况

二、学习新课,学习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请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理解课文。

教师答疑

学生通过自读解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特殊句式这些文言语法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边读边依靠积累、依靠语感用特定的标记画出不同词法现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换重点,同时共同释疑,提出难点,教师适当启发点拨。例如:“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的“雾”“星”学生凭语感画出名词作状语的标记。“襟三江而带五湖”中的“襟”“带”两个名词的意动用法,可从“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点拨而来,同时巩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三、讲解几个实、虚词的用法(见课后练习)

四、作业:课后练习二、三

教后记:学生能够初步读懂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1、常见句式分析

2、文章分析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常见句式分析

教学难点:文章分析

教学方法:讲析、讨论

板书设计:滕王阁序

王勃

一、述宾主之美

二、绘山川之美

三、写宴会盛况

四、叹知己难遇,盛宴难再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练习二、三作业检查

二、学习新课,课文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请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理解课文。

教师答疑

第四段,抒怀才不遇之悲,勉励自己要坚持高尚志向;第五段,写苦于无路请缨但幸得款待,有感于盛宴不再,愿与众宾客一同赋诗。“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二句总收胜景,转入抒情,先感慨古代失志者,再劝勉当今失志者,最后叙到自己,以逊词结束全文,甚为得体。

表宴会“盛大”的语句、抒情的语句及典故的用意,要读中见情,读出文意。例如:“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读这两句时“难”“悲”“怀”“不见”“何年”需重读,读出真情,读出不得志之苦和渴望被赏识之情。“奉宣室”的典故,巧妙地为下文“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作铺垫,同时意在叹息难以接近朝廷,效忠皇帝。在于抒发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怀才不遇之情,委婉曲折地表达对所谓“圣君”“明时”的不满情绪。

三、句式特点:

明确:以四、六句为主

句式错落,节奏分明

运用典故,简练含蓄

四、作业:

课后练习四

教后记:学生能够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1、强化练习

2、提高学生古诗文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强化练习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古诗文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讲析、讨论

板书设计:滕王阁序

王勃

句式错落,节奏分明

骈俪藻饰,辞系华美

运用典故,简练含蓄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检查作业:课后练习四

二、学习新课,文章鉴赏

要求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章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魅力,根据体验、兴趣选其一点品评、评价,以达到强化延伸的目的,真正做到感受、理解、品评,学

以致用。无论“命途多舛”,但仍要“穷且益坚”的人生态度启人心智;委婉的抒情,动人心弦;开阔的意境、华美的语言予人美感……在鉴赏中,学生才能真正与作者产生共鸣,产生自觉背诵的欲望。

三、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骈体文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是全盛时代,这时骈体文成为文章的正宗,中唐古文运动兴起才逐渐走向衰落。我们要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就不能不了解这种特殊文体。

(一)语句方面的骈偶与“四六”

A. 骈偶:即对仗。骈偶的基本要求是句法结构的相互对称,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

例(依次):a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b披绣闼,俯雕甍。

c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d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四六”:即骈体文一般是四字句和六字句。“四六”的基本结构有五种:①四四;②六六;③四四四四;④四六四六;⑤六四六四。这就决定了对仗的句式特点相应为四字句对四字句,六字句对六字句……请同学们找出例句。

例:四四四四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二)用词方面的特点:用典与藻饰

a、用典:骈体文用典目的主要在于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文中典故不仅用得恰当,而且要引导学生欣赏其善于把古代事典中传颂的美谈与眼前的情景巧妙结合起来的艺术手法。如:“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b、藻饰:即追求词藻华丽。颜色、金玉、灵禽、奇兽、香花等类词是骈体文用得最多的词语。这一特点在文章的第三段中有明显体现。

该文写景雄伟壮丽,文辞华美;抒情真挚委婉,借助典故,充实内容,抒发心志,毫不滞塞。可从“藻饰”“用典”两点入手,赏滕王阁盛景,解王勃心怀。

五、作业:

《练习册》《滕王阁序》

教后记:文体知识还应巩固

滕王阁序教案语文版必修

滕王阁序 【教学目的】 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 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 4.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目标3、4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课前出示一段中学生创作的文言习作) 悲哉秋心,萧条凄瑟,西风飒过,万木咸荒。苇叶纷下,芜杆迁黄。三五之月,新上田桑,明明若水,触目生凉。离人频顾,羁客成伤。中夜不寐,林下彷徨。哀歌骚辞,从风流荡,鱼雁闻声,中心惶惶...... (孔立新主编《高考状元作文》) 大家相信吗?这段文字出自一位17岁的高中生之手。 1999年,这位同学参加了上海市高考,以一篇洋溢文言气息的作文获得了高考作文满分的好成绩!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组长王光祖先生对他的作文评价是:"思想严密,层次清楚,语言老到,体现出良好的语言素养。" 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其作者则是一位1300多年前的青年,这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 二、解题

滕王阁,是唐高祖的儿子李元婴在洪州任都督时修建的一座楼阁,故址在今天江西南昌赣江之滨。落成时,李元婴封为滕王,所以命名为“滕王阁”。唐高宗时,洪州任都督阎某又重新修缮,并在公元675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但前往交趾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1.关于本文的写作(见“王勃一序传千秋”) 据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2.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稷山县)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祖父是隋朝著名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受连累贬为交趾(今越南河内)令。在省亲途中溺水身亡,年仅26岁。他的诗文中常流露出一种愤懑忧郁的心情。有《王子安集》。 三、熟读课文 1、听录音,正音断句。2、自由朗读:读音准确,断句恰当。 提示: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其中四字句只节拍为二二式。 六字句大致有四种,如: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5、滕王阁序(王勃) 【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教学难点】骈体文的特点 【教学课时】3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介绍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解题:(多媒体出示)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的需要。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着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 文因饯别而作,但对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情,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 二.背景:唐高宗十四年,王勃的父亲任六合县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文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可佐证。 还有一种说法,王勃上元二年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从序文中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看来,非“童子”之作,而是成年作品,“童子”非小孩,而是“弱冠”二十岁左右之作。课文采用这种说法。 三.时人对王勃的评价: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时人认为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而语惊四座。 四.关于骈体文: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1、语句方面: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 2、语音方面:平仄相对。 3、用词方面:用典和藻饰。 五.朗读与预习: 1.下列词语的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是:(引导学生逐段批注) A 宇文新洲之懿范懿:yi 美好 B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崇阿:a 高大的丘陵 C 云销雨霁霁:ji 雨过天晴 D 逸兴遄飞遄:chuan 迅速 2.断句品韵: A 四四对四四: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二二式”。 B 六字句的断句: (1.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三三式”; (2.临/帝子之长州;穷/岛屿之萦回“一五式”;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二二二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滕王阁序》 教案

《滕王阁序(并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言、文化知识。 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 4、体会和感悟课文的情思和哲理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受、理解、讨论、鉴赏、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掌握骈体文的语言特点。 难点:理解大量的典故的作用,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师: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那么有谁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呢? 明确: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师:与四大名楼有关的名人题诗,谁能例举一二? ……(参考)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崔颢《黄鹤楼》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让滕王阁名扬天下的、初唐诗人王勃一挥而成的《滕王阁序》。 (插入藤王阁视频) 二、学习《藤王阁诗》 三、学习《藤王阁序》 1、教师范读全文,并做诵读指导 师:听完全文,给我们第一个感觉是这篇文章在句式上采用大量对偶、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大量用典,而且词藻华丽,节奏鲜明,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篇古文相似,大家说是哪一篇? 明确:《阿房宫赋》 师:说得好,因为《滕王阁序》和《阿房宫赋》都属于骈文。 骈文: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 南北朝是骈俪文的全盛时期。唐与“古文”相对称为“骈文”。又因它通篇四、六字句,亦称“四六文”。骈文本义即对偶文的意思。其主要特点是:特点:1. 讲求对仗,2. 平仄相对,3. 多用典故,4讲究藻饰。5.多用四六,6音律和谐。其句子多为:四四、六六、四四四四、四六四六、六四六四五种形式。 四字句读法(一种)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六字句读法(四种)

滕王阁序优质课教案

滕王阁序优质课教案 《滕王阁序》教案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 2.了解《滕王阁序》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3.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4.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5.训练学生能将名句改写成优美片段散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利用网络筛选信息法、总结归纳法

2. 研究创新的方法:形象描述法、改写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 1.是学生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二、教学方法设计 1.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网络信息筛选法、总结归纳法、改写法 2.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三、教材处理设计: 《滕王阁序》是一篇记述盛会的序文。是初唐文学家王勃一挥而成的千古名篇。王勃在探望父亲途中,到达洪州,正好赶上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滕王阁成,宴请宾客,阎都督听说王勃之才,因此邀请王勃参加。作者用生动的文笔,由地理风貌到自然、人文景观,再到宴会,

层层铺叙,突现了滕王阁的壮丽,描绘出欢饮娱乐的场景;并且即景生情,抒发了他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在表现技巧上,文章的词藻极为丰富华美,其中不乏精辟之句,受到时人和后人的赞赏。文章多用典故,简练含蓄。结构也很紧凑,前后互相呼应,脉络十分清楚。 《滕王阁序》能成为千古传颂的文章,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原 因很多,但是短短的一学时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分析,因此确立本课时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为: 1.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2.欣赏千古名句,体味名句之美。 四、教学过程与师生互动设计 (一)导语设计: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那么有谁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呢?(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

【滕王阁序教案(附原文)】滕王阁序原文

【滕王阁序教案(附原文)】滕王阁序原文《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对仗工整,言语华丽。 滕王阁序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fān)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huáng)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qǐ )戟(j ǐ)遥临;宇文新州之懿(yì)范,襜(chān)帷(wéi)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yǎn)骖騑(cān 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ē);临帝子之长洲,得

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tīng)凫(fú )渚(zhǔ),穷岛屿之萦(yíng)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tà),俯雕甍(méng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yū)其骇瞩。闾(lǘ)阎(yán) 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gě)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zhú)。云销雨霁(jì),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è)。睢(suī)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zūn);邺(yè)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dì)眄(miǎn)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jiǒng),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kuài)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míng)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hūn)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hé zhé)以犹欢。北海虽赊(shē),扶摇可接;东隅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⒈学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 ⒉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教学时数:2 第一教时 明确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二、解题 1.介绍“序”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介绍“骈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3.介绍王勃和写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三、诵读课文 1.放课文录音。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定7名学生朗读课文(每人一段),注意把握句子的节奏。 明确:①四字句的读法有“二二式”。 ②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三三式”;“一四式”;“二二二式”;“二四式”;“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三四式”;“二一四式”;“二三二式”; “二二三式”。 四、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一遍。 2.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字句。 3.思考: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 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五、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并试背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四两题。 第二教时 明确目标: ⒈学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 ⒉理解作者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教学过程:

滕王阁序试讲教案-word

滕王阁序试讲教案 教学目标: ⒈学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 ⒉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教学时数:2 第一教时 明确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二、解题 1.介绍“序”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介绍“骈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3.介绍王勃和写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三、诵读课文 1.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定7名学生朗读课文(每人一段),注意把握句子 的节奏。 明确:①四字句的读法有“二二式”。 ②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三三式”;“一四式”;“二二二式”;“二四式”;“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三四式”;“二一四式”;“二三二式”; “二二三式”。 四、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一遍。

2.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字句。 3.思考: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 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五、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并试背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四两题。 第二教时 明确目标: ⒈学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 ⒉理解作者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教学过程: 一、赏析第一部分 (一)集体朗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滕王阁序教案(2)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⒈学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 ⒉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教学时数:2 第一教时 明确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二、解题 1.介绍“序”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介绍“骈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3.介绍王勃和写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三、诵读课文 1.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定7名学生朗读课文(每人一段),注意把握句子的节奏。 明确:①四字句的读法有“二二式”。 ②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三三式”;“一四式”;“二二二式”;“二四式”;“一 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三四式”;“二一四式”;“二三二式”; “二二三式”。 四、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一遍。 2.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字句。 3.思考: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 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设计

标准实用 滕王阁序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教学难点】骈体文的特点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介绍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解题: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的需要。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 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二.背景: 唐高宗十四年,王勃的父亲任六合县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文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可佐证。 还有一种说法,王勃上元二幼年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序文中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看来,非“童子”之作,而是成年作品,“童子”非小孩,而是“弱冠”二十岁左右之作。课文采用这种说法。 三.时人对王勃的评价: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时人认为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而语惊四座。 四.关于骈体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

滕王阁序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教学难点】骈体文的特点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介绍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解题: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的需要。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 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 二.背景: 唐高宗十四年,王勃的父亲任六合县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文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可佐证。 还有一种说法,王勃上元二幼年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序文中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看来,非“童子”之作,而是成年作品,“童子”非小孩,而是“弱冠”二十岁左右之作。课文采用这种说法。 三.时人对王勃的评价: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时人认为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而语惊四座。 四.关于骈体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1、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 2、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3、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滕王阁序教案3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二科目:语文授课人:课题滕王阁序第3课时 三维目标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5.背诵课文。 重点学习本文优美语言,体会文章的情趣美中 心 发 言 人 王智斌 难点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作者复杂情感 教具多媒体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 3 课时教法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学法读练结合个人主页 教学过程 一.再理结构: 第一段:扣“洪府”,地势雄伟、物产珍异、 人才杰出、宾主尊贵。 第二、三段:扣“秋日登阁”,楼阁壮丽、山川胜景, 秋景特色,流光溢彩 第四、五段:扣“饯”,宴会胜况,人生遇合 借古勉今,穷且益坚 第六、七段:扣“别”,自叙遭际,谢主引宾 二.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三.本文骈俪句式有何特点? 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启承转合。 四.语言揣摩 1.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评析: 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人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

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 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 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 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 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评析: 这一句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 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 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该 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 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 “烟光”对“暮山”,“落霞”对“孤鹜”,“秋 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 青云之志。” 评析: 这是全文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历来有志之士 对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追求, 即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 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 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 困顿而自暴自弃。王勃此时怀才不遇,仍有这般情怀, 确实难能可贵。 教后 反思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把每一节平常课上成公开课 把每一节公开课上成平常课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及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欣赏《滕王阁序》的美景与真情;掌握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过程与方法读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接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和“居卑位而有为”的蓬勃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用富丽的词藻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指导背诵。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作者文体 1、导语设计。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四大名楼”,你们能说出写这些名楼及其相关诗句吗?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该文集音韵之美、文句之美、景物之美、感情之美于一体,浑然天成,实为千古骈俪绝调,今天我们进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 2、简介滕王阁:滕王阁面临赣江,处于赣江和抚河交汇处。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都督时,于公元653年下令在江西南昌修建,以封号为名。 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此楼在历史上迭废迭兴达28次。现在的滕王阁楼于1989年10月8日竣工,全楼九层,高57.5米,背城临江,距唐代遗址百余米。今重修后的滕王阁,连地下室共九层,高57.5 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 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1926年军阀混战时,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建国后,江西省政府重建滕王阁。重建后的滕王阁,无论其高度,还是面积,均远胜于历代四阁,同时也大大超过了现在的黄鹤楼和岳阳楼,仍然居于三大名楼之首。如今滕王阁已成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王勃作序后,

《滕王阁序》教案设计

《滕王阁序》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二、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掌握“故”、“尽”、“属”、“即”等实词的义项,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四、背诵课文2~5段。 教法及思路:以诵读法学习本文。 一、读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二、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三、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介绍写作背景。 二、疏通文意,通读全文。 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课文。 1、作者:见课下注释①。教师补充: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2、写作背景:见课下注释①。教师补充:《新唐书·文艺传》记滕王阁诗会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 二、通读全文。 1、通读课文,把生字找出来,看注释注音。 2、看注释,粗通文意。

3、集体齐读课文。要求:分段读,师个别指导正音,节奏校正。 明确:诵读的停顿关系到语气的准确性,本文是骈文,都是偶句,字数或四或六,也少数七字句。 四字句的读法只有一种模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模式: (1)、孟学士/词宗;访风景/崇阿。 (2)、临/子之长洲;穷/屿之萦回。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七字句读法有四种: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3)、台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长天/一色。 (4)、都督/阎公/之雅望。 4、熟读课文。 三、作业:背诵课文2~~5段。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背诵课文 二、重点段落分析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个别学生,全体学生) 二、理清全文结构,重点分析2~~5段。 1、问:速读课文,全文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概写洪洲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高中语文《第5课 滕王阁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

《滕王阁序》教案 教学目的 1.背诵全文。 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进行文言仿写训练。 3.积累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 2.通过仿写感受了解文言的特征。 教学方法 1.预习,理解注释中的重要典故,了解有关文化知识。 2.教学可分两个层次:对于文言文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学目标应定位于理解文意、熟读成诵上;对于有一定文言基础的学生,可定位于理解、背诵、仿写上,即增加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课前出示一段中学生创作的文言习作。 悲哉秋心,萧条凄瑟,西风飒过,万木咸荒。苇叶纷下,芜杆迁黄。三五之月,新上田桑,明明若水,触目生凉。离人频顾,羁客成伤。中夜不寐,林下彷徨。哀歌骚辞,从风流荡,鱼雁闻声,中心惶惶...... (孔立新主编《高考状元作文》P271,文汇出版社) 大家相信吗?这段文字出自一位17岁的高中生之手。 1999年,这位同学参加了上海市高考,以一篇洋溢文言气息的作文获得了高考作文满分的好成绩!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组长王光祖先生对他的作文评价是:思想严密,层次清楚,语言老到,体现出良好的语言素养。 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其作者则是一位1300多年前的青年,这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 今天,我们的任务一是背诵这篇千古名篇;二要学写一段文言。 (解说:同年人的成功对学生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新奇的任务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以往的文言文教学一般只要求学生读懂、会背,进行文言文写作对于学生而言似乎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恰恰如此,才更容易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激情。) 二、解题 1.关于本文的写作 《唐摭言?卷五》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2.关于作者 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稷山县)人,祖父是隋朝著名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在前往交趾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三、研习课文

《滕王阁序》教案超强版

《滕王阁序》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课文教学中,课文导入是一个亮点,最能体现语文新、奇的特点;文体知识可增加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背景资料补充对理解文本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关于作者思想及其影响的介绍;文言知识更不能省,必须全面而综合地介绍……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对所有的问题我都不愿舍去。 备课时,设计所有这些内容都一笔带过,当简则简。但在实际教学中我还是未能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愿舍弃一个内容,不愿简化一个环节,导致教学重点的突显受影响,未能迅速地进入文本的解读和欣赏,以至于整篇文章花了整整四个课时才教完,最终淡化了文本是关键,学生是主体这一教学主旨。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不甘放弃的情怀。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归纳文中出现的成语 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5.背诵第二、三段。 【教学重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教学难点】骈体文的特点 【教学课时】8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课前三分钟才艺展示为成语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介绍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初读课文。 1.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2.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 那么有谁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呢? 滕王阁面临赣江,处于赣江和抚河交汇处。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都督时,于公元653年下令在江西南昌修建。以封号为名。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的需要。

《滕王阁序》教案

滕王阁序(王勃)·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教学难点】骈体文的特点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介绍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解题: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的需要。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 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二.背景: 唐高宗十四年,王勃的父亲任六合县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文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可佐证。 还有一种说法,王勃上元二幼年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序文中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看来,非“童子”之作,而是成年作品,“童子”非小孩,而是“弱冠”二十岁左右之作。课文采用这种说法。三.时人对王勃的评价: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时人认为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而语惊四座。 四.关于骈体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1、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 2、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3、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五.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扣“洪府” ——赞地之灵秀,述宾主之美 第二部分(2):扣“秋日登阁”——绘山川美景,叙人烟富庶 第三部分(3-4):扣“饯”——写宴会盛况,抒人生感慨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设计

滕王阁序教案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诵读课文,初步把握 2、了解文体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自燃的思想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初步把握 教学难点:了解文体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学习新课,导入 《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王勃才气从中可见一斑。正因为如此才华,路过洪州,参加滕王阁重阳宴会时,才能顷刻而就,文不加点,写下在唐代已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 文体:《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经历:作者的人生道路与文章主旨有密切关系,“知人论世”对理解作品内容不无益处。除课文注释外,补充介绍下列知识:王勃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曾为沛王府修撰,为沛王李贤侍读时因撰《檄英王鸡》文而被逐,入蜀后补虢州参军时又因擅杀官奴曹达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二、诵读课文,初步把握 初读求读准:让学生自己搭桥过河,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碰壁”后予以引导,记忆尤深。例如,骈文的七字句和诗句节奏不同,诗句的节奏一般是四三,而骈体文七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三四、三一三、二五、四一二、二三二等,所以下列文句节奏应是:A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B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C都督阎公∕之∕雅望,启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帷暂暂驻。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引导点拨后,举一反三,学生自会读出语感,有所感悟。 3.再读解词句:即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解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特殊句式这些文言语法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边读边依靠积累、依靠语感用特定的标记画出不同词法现象,然后以小组为单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 【的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滕王阁序》公开课教案要求学生理解和积累掌握“故、尽、即、胜、幸、且、矣”等多义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骈文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教师诵读指导使学生熟读成诵,通过学生研读和讨论,疏通文字,把握文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文章的感情,初步感受骈体文的文采和音韵之美,理解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失意和不平及不甘沉沦的乐观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积累掌握重点文言字词意义和用法,体悟辞采典雅华美的特点并能熟读成诵当为重点,同时理解把握作者失意而不失志的复杂的思想情感、典故的作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认知、情趣导入 在江南,有中国古代的三大名楼,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请同学们说说下面三首诗描写的分别是哪座名楼? 出示诗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阁诗》) 今天,我们就来一赌王勃笔下的滕王阁的风采 二、指导诵读,初步感受 朗读是学习感悟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培养语感教师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节奏 教师提示: 1、疑难字音 轸zhěn 瓯ǒu 隍huáng 棨qí 戟jǐ 懿yì 襜zhàn 潦lǎo 俨yán 骖cān 騑fēi 凫fú 闼tà 甍méng 舸gě 舳zhú 鹜wù 蠡lǐ 遄chuán 睢suí 睇dì 眄miǎn 阍hūn 舛chuǎn 赊shē 悫què 簪zàn 笏hù 叨tāo 2、节奏划分示例: 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 四字句的读法只有一种:如,豫章/古郡 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穷/岛屿之萦回; 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滕王阁序》教案设计

《滕王阁序》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积累文化知识。 2、诵读文章,理解体会本文的语言美、音韵美、情感美及其表达方式,背诵全文。 3、体会作者怀才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情感,并给予正确评价。 【教学重点】 1、找出文中重点文言知识,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2、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3、作者情感的变化以及对写景和抒情名句的鉴赏。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誉为“永垂不朽”的“天才之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着一千古绝唱。 二、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2、整理这篇文章涉及到的历史典故。 3、了解有关滕王阁的历史传说,丰富文化知识。 4、回顾“序”的文体知识,将《兰亭集序》温习一遍。 5、试着梳理文中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联系作者的身世理解作者兴悲之由并将这种情感的变化和《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情感的变化进行比较。 三、作者和解题: 请学生介绍王勃的生平事迹,教师明确: 1、王勃14岁应举及第,受朝散郎。为沛王侍读时因撰写《檄英王鸡》而被逐。入蜀补虢州参军时又因擅杀官奴曹达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2、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3、解题: (1)王勃和《滕王阁序》: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2)序:序的概念和种类 (3)四大名楼: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有些景观因为历史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例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鹳雀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范文正公感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它们因为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名扬天下,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四、第一环节: 朗读:第一次朗读听学生读,正字音,明句读。 第二次朗读要求体会音韵美。 第三次朗读注意体会意境美即文中的美景和作者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