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K6252平台IMEI写号说明文档V1.0

MTK6252平台IMEI写号说明文档V1.0
MTK6252平台IMEI写号说明文档V1.0

MTK6252平台IMEI写号说明文档V1.0

1.解压SN_Write_tool_exe_v2.1112.rar这个文件,解压出来文件夹里有如下图几个文件,点击下图红色圆圈标注的setup.exe安装IMEI号写号工具:

2.安装完成后,桌面上会有如下图的快捷方式:

3.点击这个快捷方式进入界面,如下图:

4.请把COM PORT的选项选择到USB VCOM,如下图红色圆圈标注的地方;如果是写两个IMEI 号的话,请选择如下图红色圆圈标注的位置:

5.点击MODEM database选项选择database(我司提供),如下图红色圆圈标注的地方:

6.然后点击开始,如下图红色圆圈标注的地方:

7.点击start以后会进入如下图所示的窗口,然后再红色圆圈标注的位置写入对应的IMEI号码,然后点击OK,如下图红色圆圈标准的位置:

8.最后把手机放上电池(不开机),插入USB下载线,会继续弹出写IMEI号的窗口,并且下面的红色圆圈内显示的是绿色,表示写IMEI号成功,最后在重复第7和8步来写IMEI号就可以。

田中HW13710专用工具使用说明书

重汽HW系列变速箱维修专用工具 使用说明书 济南田中工贸有限公司 JINAN TIANZHONG GONGMAO CO.,LTD

1. 省力板手(TZ300301) 变速箱输出凸缘螺母(规格S=60mm )是以1200牛顿·米的大扭矩上紧的。因此在维修需拆卸和上紧该螺母时,即使用加力杠杆也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在整车现场进行拆卸时,就更加困难。如图1,凸缘螺母省力板手是由增扭器、支架、套筒和滑杆滑头以及短加力杆组成。增扭器是一个1比14的行星齿轮增扭器,即输入1牛顿·米的扭矩即可输出4.5牛顿·米的扭矩。如图2,首先将S=60mm 的凸缘套筒头(TZ300314)套在凸缘螺母上,然后用两只凸缘螺栓将支架与凸缘联接固定,再将增扭器输出端和机壳六方同时插入套筒头和支架内,然后用滑杆、滑头和短加力杆旋松或旋紧增扭器的输入端,凸缘螺母即可轻松地旋松或上紧。 图1a. 凸缘螺母省力板手 图1b. 用省力板手拆.装凸缘螺母 图1. 凸缘螺母省力板手 图2. 用省力板手拆、装凸缘螺母 2. 副箱吊盘(TZ300302) 图1是副箱吊盘。在维修解体变速箱以及将主、副箱分离时使用吊盘是十分方便的。 在解体变速箱前,首先用省力板手将凸缘螺母拆卸,然后将输出轴孔内的油封堵头拔出,再用长接杆套筒将输出轴孔内的定心螺帽拆出,再将凸缘螺母重新装上。 如图2b ,用两只凸缘螺栓将吊盘和变速箱输出凸缘联接固定。用吊机将变速箱总成立置。(注意:在将变速箱立置时,要用木块将离合器壳垫起,使输入一轴悬空,以免损坏一轴)。 如果要拆卸副箱,则首先将副箱与主箱联接螺栓拆卸,并确认输出轴中心孔内的定心螺母已经拆卸(这点十分重要,如果输出轴内的定心螺母没有事先拆卸,副箱和主箱的分离是不可能的)。然后用两只M10的顶丝将副箱总成从主箱壳体上分离,如图3,用吊机吊盘将副箱总成与主箱分离。 图1 副箱吊盘 图2. 用吊盘将变速箱总成吊起

支撑平台工具使用说明

目录 1综述 (2) 2winnttcp (3) 2.1 简介: (3) 2.2 操作方法 (4) 2.2.1 链路状态图 (4) 2.2.2 链路详细信息页 (5) 2.2.3 配置选项页 (6) 3tcpout (7) 3.1 简介: (7) 3.2 操作方法 (7) 4 S10see (8) 4.1 简介: (8) 4.2 操作方法 (9) 4.2.1 支撑系统信息页 (9) 4.2.2 支撑打印信息页和业务打印信息页 (10) 4.2.3 参数设置页 (10) 5 Printctl (12) 5.1 简介: (12) 5.2 操作方法 (12) 5.2.1流向选择页 (12) 5.2.2业务模块选择页 (13) 5.2.3测试选项页 (13) 6 Ommsee (14) 6.1 简介: (14) 6.2 操作方法 (14)

1综述 支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上层应用进程提供和操作系统平台无关的调用接口,对应用进程进行基于消息的调度,建立和维护通信链路,统一管理定时器和内存资源,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收集运行参数,捕获各种异常情况并进行记录和相应处理。 支撑系统各个主要模块的分布结构如图所示,图中实线箭头为链路建立的方向:

2winnttcp 1.1 简介: winnttcp又称小轮子、小齿轮,是运行在后台服务器129-139节点以及客户端30-64,165-199,210-239上的通信程序,专门负责建立、维护通信链路以及应用进程之间的通信。 应用进程通过调用动态连接库comm.dll中的接口函数RegisterOnZXTcp注册到winnttcp,然后就可以调用接口函数ZXClientSendMsg来发送消息到其他本地或远端的应用进程了。 Winnttcp启动以后,通过读取配置文件$WINNT\tcpseek.ini中的信息绑定本地的IP地址和端口号,侦听远端节点发来的连接(当本机设为服务器时),同时也通过读取配置文件中的远端节点的节点号和IP地址,向远端节点发起连接,默认情况本地绑定的端口和要连接的远端端口号都是5000。 关于comm.dll中的接口函数使用方法,详见如下文档: winnttcp启动以后会根据配置文件中的配置自动建立好所有链路; 应用进程通过comm.dll与winnttcp交互,调用comm.dll中的接口注册到winnttcp,将消息发到winnttcp,然后由winnttcp将消息发送到目的地,若为本节点的进程,则winnttcp 直接将消息发往目的进程,若为其他节点上的进程,winnttcp会检查与远端节点链路是否已建立,若建立,则将消息发送目的节点,目的节点上若运行的是winnttcp则目的节点上的winnttcp会将接收到的消息分发到目的进程,若目的节点上运行的是NT/UNIX或MP支撑,则这些支撑的通信模块会将消息分发到目的进程。 在发送消息接口函数ZXClientSendMsg中会在所有业务消息之前加上一个29字节的消息头,然后再发到winnttcp,消息头中主要包括消息发送者的PID、消息接收者的PID、事件号、消息长度、加密域等内容:

万能支撑器安装使用说明

VERSIJACK垫高器安装施工说明 蔼美公司 编制

一、准备工作 标出网格布局 1.1参考施工图并标出网格布局 1.2确保向排水口方向找坡 1.3根据施工图,确定起始点和竣工标高 1.4减去铺装木材或石材厚度之后,在边缘标记出竣工标高 1.5使用激光矫平装置或其他矫平工具进行操作

二、 去除旋锁红标 安装之前去除旋琐红标,以便可以将延柱放入、调高及旋紧 三、 高度调整 3.1 旋转底座和顶座达到所需高度 3.2 旋转延柱到所需高度 去除红标 旋动底座或延柱特定高度

向下锁定锁固环 3.3旋紧所有锁环,以保证底座稳定、无高度位移 去除锁环 3.4锁环可稳定顶座、延柱和底座,但每个锁环会增加7.5mm高度;如需降低最 低高度,可剪开锁环的U形凸角并向外拉,从而去除锁环 四、高度微调 使用氯丁橡胶垫片,进行高度微调 氯丁橡胶垫片 4.1使用一个或多个氯丁橡胶垫片进行高度微调,或补偿垫高器或石材厚度的轻微 偏差

4.2 如有需要,可沿四等分线对氯丁橡胶垫进行拆分和使用 五、 斜度调整 5.1 通过顶部斜度调整器,对铺装表面的斜度进行补偿和找平 5.2 将顶座的卡口黄标与角度锁定口对准、卡稳 5.3 斜度调整范围在1到5%之间,以1%斜度递增或递减 六、 标高单元 每200m 2可设一个参考标高单元

大约在每200m2安装一个独立的参考标高单元,按照设计标高将其放置在四个底 座之上,以作为大面积铺装的标高参考 七、标高校正 标记高度 直接进行现场测量 使用激光矫平装置检查标 高 导引线 分别或组合使用激光矫平仪、自动平整仪、参考标高单元、导引线或标记,对标高 进行检查和校正

运维支撑平台功能需求V0.4

运维支撑平台功能需求 1、功能总览 运维平台由六部分组成,性能监控、故障管理、流程管理、知识库、账户管理及平台总体展现: 简要概述: ●性能监控:主要是对服务器CPU、内存及Apache、Nginx、Mysql等服务的监控,并通 过阈值进行邮件告警,并将报警记录进行周期性存档; ●故障管理:主要来源有3部分,一为性能监控的报警记录来源、二是人工作业维护计划 的问题发现,或者来自内部反馈或者用户反馈,一可以自动记录,二可以手工填报,然后进行汇总,并以图形或者报表的形式直观化反映出故障的来源及状况; ●流程管理:根据ITIL规范,有问题管理、发布管理(部署支持)、变更管理、配置管理 流程。但是结合我们现状分析如下: 1. 问题管理:由于有QONE的介入,不便引入; 2. 发布管理:建议将测试环节加入,通过测试加强发布的控制,并细化发布的内容; 3. 变更管理:是项目经理及主要项目干系人都可以发起的流程。目前我们在系统中一 般是通过任务的形式发起,而且很多环节项目经理要求开发人员更改功能口头通知比较

灵活,此流程不好介入; 4. 配置管理:由于配置需要由项目经理确认是否发布新版本后针对svn打版本,我们 现在处于频繁发布的阶段,配置版本可能是一个旧版本,在项目稳定期以前,发布管理应该更符合我们的运作方式。当项目稳定后不会频繁,为了统一更新,再采取配置管理的方式; ●知识库:根据故障处理的内容和运维中发现的问题,统一进行知识总结并存档; ●账户管理:对该系统的用户和管理权限进行分配; ●平台总体展现:将运维月报进行拆分性总体总结,对系统现状做总体展现;或者将运维 月报和作业维护计划都作为附件放置在文件列表。 2、功能需求 2.1 性能监控 主要是对服务器CPU、内存及Apache、Nginx、Mysql等服务的监控,并通过阈值进行邮件告警,并将报警记录进行周期性存档。包括资源监控、邮件告警、报警记录查询等功能。 2.1.1 资源监控 对企业社交化平台相关系统资源进行监控。该功能分为前端、控制端和受控端三部分。 ●前端:目前使用finereport破解版实现,但finereport破解版无法用于商用,所以 需改用php实现。样式可参考finereport已实现的页面。 ●控制端:使用python开发,目前部署在157服务器。 ●受控端:使用python开发受控端代理,并以后台进程方式部署到每一台受控端。 2.1.1 邮件告警 当出现系统故障或性能瓶颈时,需要通过邮件(或短信)方式将信息告警给相应的负责人。该功能分为告警探测、告警表、告警推送三部分。 ●告警探测:当出现系统故障,或性能达到阈值时,触发告警,并保存到告警表中。 ●告警表:用于存储告警信息,及告警推送结果。 ●告警推送:当发现告警表中存在需要告警信息时,将信息推送给指定的负责人。 2.1.1 报警记录查询 对告警历史记录进行查询,支持按负责人、时间段查询,并支持告警内容的模糊查询。 2.2故障管理 2.2.1 故障巡检 针对不同的巡检任务,自动按天、周、月的作业维护计划报告,并邮件(或短信)通知相应的负责人进行巡检,巡检完毕后,填写巡检结果。对于巡检异常的任务,可手工将异常任务流转到下面的故障处理流程。 2.2.2 故障处理 故障的主要来源有三部分: ● 1. 自动监控产生的报警; ● 2. 人工巡检发现的故障; ● 3. 内部反馈或者用户反馈; 其中1可以自动记录,2需要手工流转,3需要手工填报,然后进行故障的流转、处理

常用工具简介及使用说明

常用工具简介 及使用说明 安 阳 小 学 一.木工锯1.简介

木工锯,也称锯子,是木工工匠们在加工木材时使用的工具之一。一般可分为框锯、刀锯、槽锯、板锯等。 2.分类 框锯 又名架锯,是由工字形木框架、绞绳及绞片、锯条等组成。锯条两端用旋钮固定在框架上,并可用它调整锯条的角度。绞绳绞紧后,锯条被绷紧,即可使用。框锯按锯条长度及齿距不同可分为粗、中、细三种。粗锯锯条长650—750mm,齿距4—5mm,粗锯主要用于锯割较厚的木料;中锯锯条长550—650mm,齿距3—4mm,中锯主要用于锯割薄木料或开榫头;细锯锯条长450—500mm,齿距2—3mm,细锯主要用于锯割较细的的木材和开榫拉肩。 刀锯 刀锯主要由锯刃和锯把两部分组成,可分为单面、双面、夹背刀锯等。单面刀锯锯长350mm,一边有齿刃,根据齿刃功能不同,可分纵割和横割两种;双面刀锯锯长300mm,两边有齿刃,两边的齿刃一般是一边为纵割锯,另一边为横割锯。夹背刀锯锯板长250—300mm,夹背刀锯的锯背上用钢条夹直,锯齿较细,有纵割和横割锯之分。

槽锯 槽锯由手把和锯条组成,锯条约长200mm。槽锯主要用于在木料上开槽。 板锯 又称手锯。由手把和锯条组成,锯条长约250—750mm,齿距3—4mm,板锯主要用于较宽木板的锯割。 狭手锯 锯条窄而长,前端呈尖形,长度约300—400mm。狭手锯主要用于锯割狭小的孔槽。 曲线锯 又名绕锯,它的构造及框锯相同,但锯条较窄(10mm左右),主要是用来锯割圆弧、曲线等部分。 3.用法 纵割法 锯割时,将木料放在板凳上,右脚踏住木料,并及锯割线成直角,左脚站直,及锯割线成60°角,右手及右膝盖成垂直,

Y211型系列封隔器及配套工具使用说明书

Y211型系列封隔器及配套工 具使用说明书 一、概述: Y211型系列封隔器是一种机械式卡瓦封隔器,采用上提旋转再下放管柱的方式坐封,上提管柱的方式解封。经多年的现场应用证明:该型系列封隔器具有起下顺利,中途不误坐封,坐封、解封操作简单,密封可靠,承压高,通径大,摩阻小等优点。同时在使用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当单独使用该型系列封隔器时,可用于试油、验串、找水等井下作业;当与之配套的水力锚、压差式反循环阀组合使用时可用于分层压裂、分层酸化、保护油层套管等井下作业施工之中。 二、结构和工作原理:

1、结构: 1)、Y211型系列封隔器主要由密封、支撑、J型换向机构、中心管及上、下接头等部分组成(见附图一)。 2)、YSM型水力锚主要由锚体、锚块、弹簧、压条、衬套、胶件等部分组成(见附图二)。 3)、YFF型压差式反循环阀主要由中心管、滑套、弹簧、剪销环、控制销钉、阻尼塞、胶件等组成(见俯图三)。 2、工作原理: 封隔器下井时下接头上的换向销始终位于J形钩的直槽内上下运动,保证下井的顺利进行。当封隔器下至预定深度后,按要求上提管柱一定高度,使换向销位于J形钩直槽的上死点,正转油管使换向销脱离J形钩的直槽,然后下放管柱,使锥体下移推开卡瓦并咬在套管内壁上,继续下放管柱,胶筒受压胀大,密封油套环形空间,从而完成封隔器的坐封过程。 如果是试油、验串、找水则可进行

下步作业,如果是分层压裂、分层酸化或保护油层套管,需在下封隔器前把与之配套的水力锚其上面,压裂过程中,水力锚锚块在油套压差的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伸出,紧紧的咬在套管的内壁上,压差越大,咬和力越大,此力可防止封隔器上串,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施工结束后,放掉油管压力,使油套压差平衡,再上提管柱封隔器既实现解封。 三、现场施工要求: 1、下井前的准备工作: 1)、必须用大于封隔器钢体最大外径1-2mm,长度不小于0.5m的通井规通至人工井底。 2)、用刮管器刮削套管内壁,对封隔器经过的射孔井段和坐封井段要重复刮管两次以上,刮管深度应超过坐封深度10m以上。刮削过程应进行分段循环,当刮到要求深度后应彻底洗井,将刮下

建筑高层施工用智能支撑平台及其安装方法与制作流程

图片简介: 本技术公开一种建筑高层施工用智能支撑平台及其安装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支撑平台结构简单,而且全部是站着作业,而且有时候需要仰着头进行作业,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大,长时间工作比较累,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包括支撑平台本体,所述支撑平台本体的底端面通过螺栓安装在剪叉式升降机上,支撑平台本体的右侧壁开设有第一散热窗,操作人员通过爬梯到支撑平台本体上,然后坐在座椅上,并系上安全带,操作人员将两脚分别放置在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内部开设的脚放置区上,然后将遮挡杆上的插销插入第二插销环内,采用坐在座椅上的操作方式,避免长时间站在支撑平台上作业,造成腿部较累。 技术要求 1.一种建筑高层施工用智能支撑平台,包括支撑平台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本体(1)的底端面通过螺栓安装在剪叉式升降机(5)上,支撑平台本体(1)的左侧壁通过螺栓安装有爬梯(11),支撑平台本体(1)的右侧壁开设有第一散热窗(14),支撑平台本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滑块槽(12)和电机室(13),滑块槽(12)的内部安装有丝杠(18),电机室(13)的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的主轴端通过联轴器(17)与丝杠(18)的一端传动连接,电机室(13)与散热窗(14)连通,电机室(13)上通过铰链安装有挡板(16),第一丝杠(18)上通过螺纹安装有导轨滑块(19),导轨滑块(19)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罩(2);

所述支撑罩(2)的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21),伺服电机(21)的顶端通过连接件(33)与底座(3)的底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支撑罩(2)的上端一体成型有第一弧形条(26),支撑罩(2)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弧形条(25),支撑罩(2)上开设有若干个螺栓孔(22),支撑罩(2)的侧壁开设有第二散热窗(24); 底座(3)的底端面开设有第一弧形槽(32),第一弧形条(26)位于第一弧形槽(32)内,底座(3)的底端面通过螺栓安装有弧形卡块(31),弧形卡块(31)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弧形槽,第二弧形条(25)位于第二弧形槽内,底座(3)的上端面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支撑座(34)和斜支撑块(39),第一支撑座(34)上通过转轴安装有支撑杆(35)的底端,支撑杆(35)的顶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座椅(4)的底端面,斜支撑块(39)上通过螺栓安装有电动推杆(38)的底端,电动推杆(38)的活塞杆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7)的底端,第一连接杆(37)的顶端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二支撑座(36)内,第二支撑座(36)通过螺栓安装有座椅(4)的底端面; 所述座椅(4)上开设有第一放置槽(45)和第二放置槽(46);所述第一放置槽(45)和第二放置槽(46)的底壁均开设有脚放置区(4501),第一放置槽(45)内安装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15)主轴顺时针转动的第一按钮开关(4502)和用于控制驱动电机(15)主轴逆时针转动的第二按钮开关(4503);第二放置槽(46)内安装有用于控制伺服电机(21)主轴顺时针转动的第三按钮开关(4601)和用于控制伺服电机(21)主轴逆时针转动的第四按钮开关(4602); 所述连接件(33)包括内齿轮(3301)和外轮(3302);内齿轮(3301)安装在外轮(3302)内部开设有的齿轮槽内;内齿轮(3301)通过螺栓固定在伺服电机(21)的主轴端;外轮(3302)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3)的底端面; 所述座椅(4)的两侧一体成型有两个扶杆(41),位于座椅(4)左侧的扶杆(41)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放料箱(42)且放料箱(42)底端面与扶杆(41)之间焊接有三角支架,位于座椅(4)右侧的扶杆(41)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工具箱(43),工具箱(4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4301),第一弹簧(4301)的顶端焊接有隔板(4302);座椅(4)上安装有安全带(44);

应用支撑平台技术白皮书

应用支撑平台技术白皮书 版本:1.9 https://www.360docs.net/doc/d03339666.html,

白杨应用支撑平台技术白皮书版本控制 版本号修改时间修改内容修改人审阅者 1.0 2007-07-21 创建,从老版概述文档迁移白杨 白杨 修正文档组织结构(6.3.3 -> 6.4); 1.1 2007-08-09 纠正个别措辞 新增 web 应用扩展库说明白杨 1.2 2008-01-04 加入 bz2 算法支持白杨 1.3 2008-03-19 更新 AIO 框架;新增 SCGI 支持白杨 1.4 2009-12-02 重构文档;新增 HTTP 支持白杨 1.5 2010-04-27 新增 Web 框架性能比较表白杨 1.6 2010-06-13 新增HTTP Pipelining描述白杨 1.7 2010-07-06 白杨 1.8 2010-08-25 根据近期底层库的调整新增 LRU Cache等组件 白杨 1.9 2010-08-27 新增典型的Web应用节点工作模型 说明

白杨应用支撑平台技术白皮书前言 白杨应用支撑平台从2002年发布第一版以来已有超过8年的历史了。在这8年多里,我一共为支撑平台编写了超过50万行C/C++代码。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libutilitis库基本上是完全由我亲手实现的。因为要实现libutilitis中包含的大量跨平台功能封装,除了原本就比较了解的Windows平台,我也逐渐熟悉并喜爱上了Linux、FreeBSD/NetBSD/OpenBSD、OpenSolaris等优秀的操作系统。 对于支撑平台中的其它库,我的主要做法就是以libutilitis为基础,设计一套界面/框架。然后依赖没有版权问题而且品质稳定的第三方代码来实现具体功能。例如:libcrypto中的密码编码学和数据压缩算法;libaudioio中的音频编解码器等等。 多年来,基于支撑平台的各种产品已被广泛部署于兴业银行(China CIB)、中石油(CNPC)、华安保险(Sinosafe Insurance)、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03339666.html,)、法兴银行(SOCIETE GENERALE)、德尔福汽车(Delphi)、美联航(United Airlines)、GE(美国通用电气)、贝塔斯曼(Bertelsmann)等各大企业的生产环境中。生产环境下的大范围部署不但为上层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平台无关的底层环境,也进一步检验了可靠性、稳定性、可移植性、高效性等各方面指标。

辅助工具操作详细说明(DOC)

2013年上半年全国统考说明 尊敬的各机构统考执行人员,感谢您在以往统考工作中的辛苦付出。今又缝全国统考之际,大家将再次奋战在各种数据之间;在此,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再次感谢大家。您高效的为我们提供详细、准确的统考数据,将使我们能更快的为大家实施后续工作流程。 根据以往统考情况,大家在使用辅助工具收集统考数据以及上报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遇到一些操作问题,给大家带来一些困惑。特此我们制作了此说明,为大家提供参考;请大家耐心、仔细的阅读,此文将为您解答此前遇到的部分问题。 期待统考期间与您顺利的合作。 此说明中总共涉及三部分: 一,辅助工具的安装(2-11页) 二,统考计划的数据接收与操作(12-17页) 三,考生信息的收集与导入(18-22页) 涉及程序及文件: 宗旨:耐心细致

一,辅助工具的安装 注意:本次统考所使用辅助工具已经修改和测试,较以前版本,功能有部分修改和增强。此前有机构已安装过此程序,如果其中原有计划已经完成流程,建议你卸载全部辅助工具程序后重新安装或者换一台未安装过此程序的电脑重新安装。 大家通过QQ群“职鉴中心直属所统考”(218970495)可以下载到此前直属所王鹏 灵同志为大家上传的“” 辅助工具安装涉及到其中三个文件: 1,基础程序安装步骤: 双击运行 双击运行“ostaoasetup”程序后,电脑桌面弹出上图,点击“下一步”进入协议许可安装页面。

上图为协议安装页面,选择“我接收许可证协议中的条款(A)”,之后点击“下一步”进入客户信息页面。 上图为客户信息页面,不要做任何修改;点击“下一步”进入选择目的地位置页面。

统一应用支撑平台参考

统一应用支撑平台 遵循统一规范构建随需应变的的应用系统 应用支撑层是华炎办公管理各项应用系统和服务应用系统的运行支撑环境,是实现用户管理和权限控制、工作流管理、信息交换的公共服务基础平台。 应用支撑平台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作为系统的软件运行环境,提供基础的公共功能,支持信息交换、协同工作;二是作为应用管理和数据管理平台,实现统一的用户管理和权限控制。在此基础上,支持各种具体应用。 应用平台支撑层基于构件化思想,可以随用户的不同需要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该平台产品的构件化思路是以基础构件为核心、其他构件为业务插件的"主体+插件"形式,搭建出来的各个子系统健壮灵活,从而保证了大型企业级应用的稳定性和高效的可扩展性。 ?构建随需应变的的应用系统,增强企业快速实施战略部署能力 ?可视化组件及工具,降低使用及开发难度,提高快速执行力可持续增长的知识构件管理,降低重复开发投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多年多行业大型应用的经验积累,降低进入行业的门槛,提供稳定可靠的应用基础?提高应用系统的可移植性,实现应用在异构环境中的快速部署 ?构建组织信息门户,提供底层应用互通的基础,实现多业务、多系统的集成 应用支撑平台作为系统的中间层构件,它基于跨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的中间件软件构建,应具有良好的平台兼容性、部署灵活性、互操作性和标准性等特点,从而达到基于应用支撑平台之上构建的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周期短,平台移植性强,系统运行稳定、维护方便的目的。

统一工作流引擎 为了统一设计、统一管理华炎办公管理不同业务系统的工作流特性, 我们整合了完全符合WFMC(工作流管理联盟)国际标准模型的统一工 作流引擎,提供给我们的开发团队、合作伙伴和客户方的定制开发小 组调用。 流程设计平台 流程设计平台提供了完全可定制的工作流引擎,可供系统各模块自由调用。系统全面采用工作流管理与控制,各项工作的流程可以根据单位实际工作规范进行配置。系统管理员无需编程便可灵活自定义出符合各种业务特征需求的流程,流程数量不限,调整灵活,能完全适应未来的需求发展及变化。工作流支持多种的归档方式;支持多种办理方式;支持多种办理人及办理权限选择和控制;支持直流、分流、辅流、条件分支、自由流程及流程嵌套等多种流向方式。从工作流规划、设计、授权、运行,调整、以及监控和管理,动态地反映一个完整的业务处理过程。 工作流的设计完全基于图示的方式,简单、明了。 一、工作流设计中主要涉及了7节点类型:通知、处理、角色处理、通知角色、通知提交者、提交者处理、归档。 1、通知和通知角色:通知节点只有一个分支。两者的区别是在本步骤中的处理人一个是非角色一个是角色(角色的概念是在流程设计前定义好的,比如:提交者是市场部的人员,市场部定义了他的下一步骤处理人为角色,那么在提交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寻找到市场部的角色处理人(一般为领导))。 2、处理和角色处理:默认有两个分支,可以选择多个分支(最多只能选择8个)。

(完整版)软件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xxxxx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版本历史

修改记录

目录 1引言 (5) 1.1编写目的 (5) 1.2背景 (5) 1.3参考资料 (5) 1.4术语定义及说明 (5) 2设计概述 (5) 2.1任务和目标 (5) 2.1.1需求概述 (5) 2.1.2运行环境概述 (5) 2.1.3条件与限制 (6) 2.1.4详细设计方法和工具 (6) 3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6) 3.1详细需求分析 (6) 3.2详细系统运行环境及限制条件分析接口需求分析 (6) 4总体方案确认 (6) 4.1系统总体结构确认 (6) 4.2系统详细界面划分 (7) 4.2.1应用系统与支撑系统的详细界面划分 (7) 4.2.2系统内部详细界面划分 (7) 5系统详细设计 (7) 5.1系统程序代码架构设计 (7) 5.1.1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表示层 (7) 5.1.2BLL(Business Logic Layer)业务逻辑层 (8) 5.1.3DAL(Data Access Layer)数据访问层 (8) 5.1.4Common类库 (8) 5.1.5Entity Class实体类 (8) 5.2系统结构设计及子系统划分 (8) 5.3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9) 5.3.1XX子系统 (9) .1XX模块 (9) 列表和分页 (9) 创建XX (9) .2XX模块 (9) XX列表 (9) XX修改 (9) 5.3.2XX子系统 (9) 5.3.6.1用户管理模块 (9) 5.3.6.2角色管理模块 (14) 5.3.6.3系统设置模块 (14) 5.3.6.4系统登录注销模块 (14) 5.4系统界面详细设计 (14) 5.4.1外部界面设计 (14) 5.4.2内部界面设计 (14) 5.4.3用户界面设计 (14) 6数据库系统设计 (14) 6.1设计要求 (14) 6.2信息模型设计 (14) 6.3数据库设计 (14) 6.3.1设计依据 (14)

铁塔规划支撑系统操作手册

操作手册 铁塔规划支撑系统操作手册 技术文件名称:铁塔规划支撑系统操作手册 技术文件编号: 版本:1.0 版本 共页 (包括封面) 拟制 审核 会签 标准化 批准

操作手册 修改记录

一、总体说明 铁塔公司成立初期,主要是被动接受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大运营商的规划支撑需求,依靠人力和 EXCEL 表格进行站址的规划和整合,已经影响到了业务的发展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为顺利开展站址规划工作,变被动承接需求为主动规划站址,加快形成站址规划能力,提前形成站址储备,迫切需要建设站址规划支撑系统,以通过 IT 支撑手段提高站址规划工作的效率。站址规划以流程和数据进行驱动,自动分析为主,人工分析和勘查为辅进行站址的整体和细节的闭环规划管理,使站址规划有据可依、有规可循,站址规划流程可自定义化以满足不同地区的不同需求策略。 二、IE相关设置 规划支撑系统只支持 IE8 和 IE11,对于其他浏览器出现的问题,请更换成 IE 后再试。 如果界面点击按钮无反应,或者应该弹出的窗口没有弹出等异常情况,建议先检查 IE 相关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建议使用前确认以下 5 项在 IE 都已经正常设置,尤其是地址要配置正确。 1、使用IE浏览器(IE8或IE11) 系统目前只支持 IE 浏览器,使用其他浏览器可能出现一些无法预知的问题,如右键菜单无效,页面不能显示或者显示混乱,或者点击按钮无反应等问题。 2、预选址系统地址加入信任站点 如果发现网页打不开,可以尝试将资源系统地址加入信任站点:

→ → 点击【关闭】按钮即可。 3、IE浏览器兼容性设置 如果遇到页面显示异常,该出现的表格没有出现,或者点击按钮没有反应等情况,可尝试设置 IE 的兼容性设置,将资源系统的地址加入。 请在 IE 中选择[工具]-[兼容性视图设置]; 添加预选址系统的网页地址,点击【添加】→【关闭】,则兼容此页面成功;

基础支撑平台技术要求

基础支撑平台技术要求 2010年11月10日

一、基础支撑平台总体要求 基础支撑平台是东胜区数字化教育平台建设的重要基础,主要包括统一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数据中心平台三大部分。实现对教育管理支撑系统、教育教学支撑系统、教师能力提高支撑系统整合应用的有效支撑,实现各个系统的统一管理,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效率,保障平台运行并降低维护成本。 1、系统设计应采用国际技术标准和规范,如Portlets、Web Service、面向服务架构(SOA)、WSRP、XML等;软件设计开发标准遵循国际标准(ISO/IEC 11801-1995)信息技术互联国际标准以及与其等同的国家标准及《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等教育部标准。 2、应用开发技术:平台软件需采用J2EE体系架构开发,采用B/S结构,保证跨平台部署及安全稳定运行。 3、服务器操作系统: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操作系统都采用Unix 或LINUX类操作系统,保障操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4、数据库平台:采用企业级大型数据库Oracle,满足海量数据存储及并发。 5、易管理和易操作性:系统界面设计要简捷大方,操作简便,并自带使用帮助和常见问题说明;根据用户的不同合理设置功能模块与数据查询权限。 6、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在保证满足应用系统业务管理要求的同时,要体现出系统的先进性。在系统设计中要将先进技术与成熟技术结合起来,充分考虑系统应用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7、权限管理和验证:支持系统管理员根据需要灵活的分配和管理用户的使用权限,保证系统和内容的安全;密码管理:支持基于用户和角色的密码管理,为用户密码设置策略。 8、可集成性及可扩展性:系统必须具备集成其他外部应用系统的能力和良好的系统扩充性。软件系统采用基于组件的功能模块设计方式,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

各种系统架构图与详细说明

各种系统架构图与详细说明 2012.07.30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1.2.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综上,我们对整体应用系统架构图进行了设计,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智慧校园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方案中职学院信息标准规范 1.1.1概述 1.1.1.1信息标准是整个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信息标准在全校范围内为数据库设计提供类似数据字典的作用,为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提供了基础性条件。信息标准确保信息在采集、处理、交换、传输的过程中有统一、科学、规范的分类和描述,能够使信息更加有序流通、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学校信息系统得到协同发展,发挥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 建设目标 1.1.1.2按照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标准,对数据基本单元的标识、分类编码、含义、表示格式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和统一,并形成统一的教育标准数据库。经过标准化的数据是信息系统的基石,可以确保各项业务以完整、有效、高效的方式运行。可以说,数据标准化工作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最基础工作。. 、统一的数据标准有利于各系统之间数据共享和统一管理,1 减少信息资源不足存在的矛盾;、为校内各系统数据库进行集成整合提供方便,确保各个2业务员系统之间数据的转换和全校范围内的数据互转互通工作有效的进行;、通过统一数据口径、完善指标体系,可确保数据的完整3性、准确性、一致性,有利于向上一级部门提供方便统一的数据报表,也方便向下级部门收集数据;、统一的数据标准对快速

创建索引和排序,建立表间联系,4优化查询等都是必不可 少的,同时也便于对数据的进一步挖掘与操作。功能设计 1.1.1.31.1.1.3.1信息标准及数据管理 1.信息标准代码集的制定与初始化 实现信息标准代码集的新增、修改、删除、查询、导入等功能。根据教育部信息化标准中的《教育管理基础代码》初始化标准代码集。信息标准集的制定2.根据教育部信息化规范,建立学校的标准数据库。内容包括学校基本信息、学生信息、教职工信息、招生信息、教学信息、办公信息等等,同时,也可以包括一些带有学校特点的其它信息。3.信息标准的发布对符合教育部信息化标准以及学校信息化标准 的数据标准发布,生成相应的数据模型。据维护 1.1.1.3.2对学校基础信息进行的维护、管理与查询。包括:学校概况数据、学生管理数据、招生管理数据、教职工管理数据、教学管理数据、办公管理数据等数据的维护。1.1.1.3.3标准数据导出 系统提供按标准的格式导出数据的功能,如:可以将数据导、文本等格式,系统支持单表数据导Excel出为固定模板的.出和批量数据导出。标准数据导入1.1.1.3.4系统可将符合标准的数据信息导入标准数据库,待导入信息格式数据。系统支持单表数据Excel必须是符合标准规范的导入和批 量数据导入。综合查询1.1.1.3.5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平台软件使用说明书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平台 软件使用说明书1.0版本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图形图像研究所

目录 一、软硬件系统要求 (2) 二、安装方法 2.1设置系统环境变量 (2) 2.2课程设计平台安装 (7) 三、操作说明 3.1 视图管理 (11) 3.2 代码编辑 (13) 3.3样例代码学习 (14) 3.4基于OS_Platform的课程设计——程序代码的编辑 (15) 3.5基于OS_Platform的课程设计——程序的编译、链接 (18) 3.6基于OS_Platform的课程设计——程序的运行 (19) 3.7基于OS_Platform的课程设计——程序的调试 (20) 3.8基于OS_Platform的课程设计——程序的导入和导出 (21) 3.9基于OS_Platform的课程设计——程序的帮助信息 (23) 四、异常处理 (24)

一、软硬件系统要求 1.1 操作系统软件: Win2000 SP4及以上、Windows XP SP3 1.2 硬件: CPU:900MHZ及以上、硬盘:40G及以上、内存:512M及以上、显示器最低分辨率:800*600 1.3 平台支撑软件(下述软件自行安装,安装方法可查阅相关网站): (1)Turbo C 1.0或者Turbo C 2.0 (2)Visual Studio https://www.360docs.net/doc/d03339666.html,或者Visual Studio https://www.360docs.net/doc/d03339666.html, 二、安装方法 2.1 设置系统环境变量 课程设计平台本身并未内嵌编译器,课程设计代码在该平台上进行编译、运行等操作都要事先与TC和VC编译器建立连接。此处假定本机已经安装了Turbo C 2.0和Visual Studio https://www.360docs.net/doc/d03339666.html,。假定它们分别安装在C:\ Turbo C 2.0和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2003。本文以上述两个编译环境为例进行环境变量设置(具体路径以课程当前使用电脑上的安装情况为准)。Windows系列的环境变量设置窗口打开方式如下(详细操作可在百度或者google中进行查找):右键点击桌面的“My Computer”(我的电脑)图标 ,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Properties”(属性),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Advanced”(高级) 。在该页面中选择 “Environment Variables”(环境变量),最后弹出环境变量设置窗口如图1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