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1

开国大典1
开国大典1

第三小学语文“621”信息化课堂教学导学案

主题同步

读推荐篇

作业超市基础达标:能力提升:

板书设计

《开国大典》练习题(附答案)

《开国大典》课课练 基础训练 一、用“ ”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首都( d ōu d ū) 飘拂( f úf ó) 差不多( ch āch à) 直奔( b ēn b èn ) 电钮( li ǔni ǔ) 乘车( ch én ch én ɡ) 二、比一比,再组词。 ┌协( ) ┌瞻( ) ┌佛( ) ┌择( ) └胁( ) └檐( ) └拂( ) └泽( ) ┌钮( ) ┌徐( ) └纽( ) └涂( ) 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2.毛泽东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3.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陆续 连续 继续 4.步兵、炮兵、骑兵( )不断地经过主席台。 5.一万支礼花( )射入天空。 6.阅兵式结束了,群众游行( )进行。 四、根据词意写词语。 1.一个新的国家建立时举行的隆重的典礼。( ) 2.恭敬而庄严地站着。 ( ) 3.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 ) 4.恭敬地看。 ( ) 五、把下列意思相近的词用线连起来。 徐徐 汇合 安静 雄壮 举 汇集 缓缓 雄伟 肃静 擎 六、缩句。 1.受检阅的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2.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三、选词填空。 宣读 宣布1.这庄严的(

3.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综合应用 七、课内阅读。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 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 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 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用“”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2.这段文字在写法上运用了先后的方法,重点写了、,应该说他们是全场三十万人的“”。 3.用“[] ”标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和比作和。4.如果把文中的“直奔”换成“走向”,好不好?为什么? 《开国大典》课内阅读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拿、举)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 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b ēn bèn ) 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 更(g ēng gèng) 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 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 dǎo d ào)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 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看到、投向、望着)主席台。 1、用“√”打出正确的读音或正确的词语。( 5 分) 2、用“ ____”画出第一段文字的中心句。这段文字在写法上运用了先_______后 _______的方法,重点写 了 _________、 _________,应该说他们是全场三十万人的“___________ ”。(6分) 3.“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这个句子运用了 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请你仿写一句。(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加“——”句子,你体会到什么?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表现了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情。( 2 分)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开国大典课外阅读

《开国大典》课外阅读拓展 开国大典的礼炮 当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时,广场上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抬头瞻仰五星红旗。 这时,大地震动,炮群长啸,齐鸣二十八响。礼炮声如同报春的惊雷,在天宇间回响激荡,震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把开国大典上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进一步推向了高潮。 国外一些国家在举行庆典活动时,一般都鸣礼炮二十一响,这是最高的礼仪。开国大典为何要鸣二十八响呢? 这是毛泽东首先提出来的。在政协一届会议上,一位代表提出质疑:“在国外,最高礼仪是二十一响,我们为什么要鸣二十八响呢?”当时没有人回应。 会议休息时,毛泽东见到负责开国大典筹备工作的华北军区作训处长唐永剑,话题很快进入开国大典的礼炮鸣放问题,毛泽东问小唐:“你说,放二十八响有没有道理呢?” 唐永剑是个文采横溢、学识渊博的才子,他一下就明白了毛泽东的用意,马上说:“主席,我起草一个关于礼炮二十八响的说明吧。” 毛泽东微笑着默允了。很快,简明扼要的二十八响说明报告递上来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横空出世到1949年,刚刚二十八年。二十八响礼炮就是二十八年党史的赞礼,这不是极有道理吗?毛泽东看到这份报告后,在上面用铅

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开国大典上,礼炮队由一百零八尊山炮组成,分为两组,一组装填,一组发射,轮流作业,以缩短每响之间的间隔时间。所以,人们习惯上仍称五十四尊礼炮。 一百零八尊礼炮一字形摆开,背倚天安门广场,靠着一截古墙边,位置在前门附近。两分半钟之内,二十八响无头空炮全部送入空中。 礼炮队员们十分自豪,因为全中国全世界的人民都听到了他们代表新中国发出的呐喊。 建国之后,在开国大典上鸣放过的山炮大部分被销毁了,有两尊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作为陈列文物。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瞻仰: 呐喊: 2.结合课文内容并回答问题。 ⑴开国大典礼炮有什么作用? ⑵开国大典礼炮为何要鸣二十八响呢? 。

开国大典(1)

7.开国大典 3 1 I.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学习第一段。 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1.揭示课题,布置自学任务。 (1)读题。 (2)“典”是什么意思?“大典”是什么意思?(盛大或隆重的庆祝仪式。) (3)投影或小黑板揭示自学要求: ①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②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③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1.学生自学:读、划、同桌讨论。 3.检查。 (1)试说课题(开国大典)是什么意思。(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新中国成立了”,“成立”换个词,也可以说新中国—一—?(诞生。) (2)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这几个场面是怎么连接的? (3)给课文分段。试说根据什么分的。综合板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会场典礼阅兵游行 (4)检查宇词学习。 ①同桌互查生字认读。说说课后词语大致意思。完成作业本第2题。 ②课堂指读生字。 “协”,查什么部?(十部。)随机解释“政治协商会议"。 “瞻”,,点拔第1l笔:长点。落实“瞻仰”的意思。 “拂”共几笔? (8笔。)飘拂的近义词是什么? (招展、飘扬。) ③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讨论。 ④当堂听写,检查订正。 4.初学“学习提示”。,

(”老师读“学习提示”,学生边看边思考,“提示”写了哪几层意思。 (2)讨论。 ①“提示”告诉我们,这一单元,我们要用什么方法去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理解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②联系《开国大典》,该怎样去学?(写了哪几个场面一为什么反复写群众的神情、动作、语言一写这些是为了表达什么?) (3)小结:运用这一方法领悟中心,首先要读懂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然后想想为什么写这些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5.学习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归纳每节介绍什么。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要点:参加典礼有各方代表,总人数30万;会场广阔;主席台布置庄严、隆重;入场的群众队伍涌动如潮。) (3)投影或小黑板揭示句子。比较。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挤得满满的,成了一个人海。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挤得满满的,到处是举着红旗的人。 ①两句句子哪一句好,为什么? (体会课文原句运用比喻,不仅写出人多的气势,而且表达出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②朗读这句句子,读出喜悦、兴奋。 (4)第4节中还有哪些句子反映了人民群众参加典礼的喜悦心情?找到句子后试着练习,然后朗读一句给大家听。(评价重点:①句子有没有找对?②有没有读出喜悦心情?鼓励学生竞读。) 齐读第4小节。 (5)小结:会场庄严、隆重,气氛热烈。 6.作业。 (1)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抄写生字、词语o (2)抄写并确定带点字的部首和笔划数,填在括号里。’ 协.商( )典.礼( )诞.生( )融.成( ) 瞻.呼( )胸.膛( )爆.发( )率.领( ) (3)完成作业本第1题。

开国大典的内容介绍

开国大典的内容介绍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下面是分享的开国大典的内容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开国大典的简介1949年9月21日,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的,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侨胞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人群和旗帜、彩绸、鲜花、灯饰,汇成了喜庆的锦秀海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

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里:原市制单位1里=500米>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一前一后,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当林伯渠宣布开会后,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1949年开国大典有什么意义

1949年开国大典有什么意义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我们的新中国成立了,你知道开国大典带来的意义是什么吗?下面是分享的1949年开国大典有什么意义,一起来看看吧。 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表明中国终于是1个自主的国家了,表明中国人民可以从东亚病夫成为龙的传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中国的历史开辟了新的纪元。 开国大典的选时原因当时中国南方一些地区还未解放,国民党的空军经常袭扰北方,并图谋破坏开国大典。国民党空军夜航能力不行,在大陆轰炸完后,必须在天黑前返回,如果上午举行大典,国民党飞机飞到北京还能赶在天黑前回去,如果下午举行,国民党飞机就来不及了。于是开国大典决定在下午举行。后来随着解放军空军战斗力的

增强,拥有了对付国民党飞机的能力,以后的国庆活动就都改在上午举行。 开国大典的其它相关外国朋友 新中国开国大典的日期确定的程序与绝对保密性使能出席的外国人少之又少,择何日举行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当时在外交上也是很敏感而举世关注的。 苏联文学家艺术家代表团,斯巴诺,算是有幸出席开国大典的仅有的外国朋友了。 大典筹备 当时西方通讯社对于新中国开国大典的时间,在八九月间已经有了种种揣测:有1种说法是中国人办事讲究选择吉日良辰,极有可能在占领华南、西南基本统1大陆后,于1950年元旦这天举行仪式,“元旦”是中国人认为一年中最好的喜庆开端日子;在9月27日政协会议宣布将北平改为北京,定为首都消息传开后,也有西方记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对孙中山有好感,既然中华民族各方面的精英人物都已云集北平开会,或许他们会选择辛亥革命的“双十节”10月10日这天,举行大典的仪式。 关于国名、国旗、国徽、国歌及采用的纪年等开国的诸多事宜,一些书籍和文章都已有详细生动的记述与描写,但关于“10月1日”开国大典日子的选定,至今尚未见到完整、专题及甚为具体的文字记载。 新政协筹备会议在6月15日开始开会,1949年7月7日过后,

开国大典中的第一排领导人全是国家副主席

《开国大典》中的第一排领导人全是国家副主席,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油画《开国大典》是董希文的心血之作,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亲切接见了他。毛泽东称赞道:“是大国,是中国。我们的画拿到国际上去,别人是比不了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1953年,《人民日报》在头版的重要位置发表了油画《开国大典》,也是这一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将《开国大典》印成油画在全国发行。《开国大典》第一次改动是在1954年“高饶事件”之后。作为国家副主席、政治局委员的高岗于同年年初被撤销职务,8月自杀身亡,此后又被开除出党。“高饶事件”中国革命博物馆要求董希文修改《开国大典》,将画面上的高岗形象抹掉。《开国大典》中的第一排领导人全是国家副主席,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因为高岗站在前排最边上,抹去后构图差异不大,整体艺术损失也不大,为了不使画面损坏,董希文在其它油画上做了多次实验后才动笔,删掉了高岗的画像。就这样六位副主席剩下五位,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的位置被一盆菊花取代。修改后的油画,在建国10周年时,印制了邮票。196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了年画,后来还印制了纪念币、金银币等。《开国大典》的第二次修改是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少奇成了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被打倒。1972年“四人帮”在美术界的代理人,通知董希文在画面上去掉刘少奇。这个修改工程就更难了,因为不是简单地去掉一个人,而且要另外补上一个人,还要牵动旁边的人。更为难的是董希文在文革后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1969年,他被安排在北京钢厂劳动,非人的折磨,外加翻砂的劳累,使他胃溃疡穿孔,胃被切除了3/4。1970年被确诊为患了癌症,手术后虽然情况尚好,但体力衰弱,实在难以负担这样繁重的精神和体力劳动。然而他仍然拖着被病痛折磨的身体,到博物馆亲自进行修改,经过修改后删掉了刘少奇画像,在刘少奇的位置上改画了董必武,建国时期的六位副主席只剩下四位。197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了这一版的的年画。因为这一版是“文革”时期的见证,使用时间只有一年。1973年著名画家董希文病势,这一次修改版竟然成了画家的“绝笔”。很遗憾,等到刘少奇得到平反昭雪之日,董希文已不幸逝世,他再也不能亲自在《开国大典》上恢复刘少奇的形象了《开国大典》的第三次修改是在,粉碎“四人帮”后的1979年,刘少奇的冤案得以平反昭雪,本着实事求是、还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中国革命博物馆征得上级同意,决定将《开国大典》恢复原貌。但董希文的原作因在“文革”中蒙受不实之词的连累,作了很大的改动,难以恢复原貌,董希文家属也不同意在原作上再改动。为尊重这个意见,博物馆只好委托著名画家靳尚谊修改,当时靳尚谊忙于其他事情,便推荐了北京青年画家阎振铎、叶武林。他们在《开国大典》的复制品上画上了刘少奇和高岗。至此,《开国大典》终于恢复原貌——这就是我们今天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览厅里所见到的《开国大典》(复制品),而原作则存放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的画库里。第三次修改的《开国大典》画面临摹的很逼真,但仔细看,在色彩的处理,绘画的风格,人物神态等方面,还是与第一版有所区别,毕竟不是出自于原作画家之手。这一版的的油画没有发行年画,只是一些报刊、挂历、电话磁卡、旅游门票印制了这一版的宣传画。 油画《开国大典》历经几次风风雨雨的磨难,董希文在创作《开国大典》这幅油画时,不会想到他的命运始终和政治事件相牵连,因为政治,他的美术作品要得到毛泽东的审查(油画《开国大典》);因为政治,他不得不对作品做了荒谬的挖、补、填、涂;为了政治,他也不得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做出模糊解释。董希文是职业美术家,又是职业美术匠。他可以在美术领域内做最无忌的恣肆,但在文革期间他一直和政治相连,一直用政治的尺度衡量自己的美术作品。《开国大典》是特殊时期被扭曲的艺术和政治关系的见证,也是共和国历史的见证。 董希文简介 1914年6月27日生于浙江绍兴柯桥光华楼。曾就读于杭州芝江大学土木工程系,苏州美

开国大典预习提纲

五年级下册第26课《开国大典》预习提纲 学校:班级:姓名: 一、日积月累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 (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 2、易写错的字: 3、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4、趣味识字: (二)词语 1、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 开国大典:典礼: 排山倒海:迎风招展: 擎着: 瞻仰: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在课文中分类标记。 二、文本细读: (一)整体感知:1.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写作顺序:课文按_____进行的顺序来写,先讲大会____

__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________的主体部分,再讲_______的盛况,最后讲。 (二)默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为我们记叙了哪几个盛大隆重场面?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请用这种方式来总结: (2)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式来汇报: 我们组找到的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是段,下面请同学为大家朗读这一段课文。 下面请谈一下感受。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到这些感受? 最后请带着他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朗读他的感受。 (3)选择一处场面描写,作者是怎样把这个场面描写清楚的? 我们组选择的是这一个场面,下面请同学为大家朗读这一段课文。 下面请说一下这处场面描写? 最后请带总结一下这处场面描写的特点。 三、拓展延伸: 搜集关于开国大典的资料。

开国大典课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qíng)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

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n iǔ),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zhān)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任检阅司令员,聂(niè)荣臻(zhēn)将军任阅兵总指挥。朱总司令和聂将军同乘汽车,先检阅部队,然后朱总司令回到主席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

《开国大典》课文原文

《开国大典》课文原文 《开国大典》课文原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qíng)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

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ni ǔ),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zhān)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开国大典》练习题[1]

26 开国大典姓名: 一、用“\”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首都(dōu dū)飘拂(fúfó)差不多(chāchà)直奔(bēn bèn)电钮(liǔniǔ)乘车(chén chénɡ)二、看拼音,写词语 Jiǎn yuazhān yǎnɡqízhìxi?shānɡpiāo fúzhǎo z?huìjídàn shēnɡɡāo cháo diǎn lǐ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照样子,换偏旁组字,再分别组词。 例:协(政协)——胁(威胁) 檐( )—( )( ) 钮( )—( )( ) 仰( )—( )( ) 四、按要求写词语 1.写近义词。汇集( ) 次序( ) 鼓舞( ) 陆续( ) 率领( ) 隐藏( ) 2.写反义词。肃静( ) 热烈( ) 整齐( ) 光明( ) 空洞( ) 隐藏( ) 五、选词填空宣告宣布宣传宣读 1.毛主席庄严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2.毛主席在群众—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3.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欢呼起来。 陆续连续继续 1.步兵、炮兵、骑兵()不断地经过主席台。2、一万支礼花()射入天空。 3、阅兵式结束了,群众游行()进行。 六、查字典,按要求填空“开”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在字典中“开”的解释有:①扩大,发展;②发动,操纵;③举行;④起始。“开”在“开会”中的意思是,在“开国大典”中的意思是。 七、缩句。1.受检阅的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修改病句。1.参加开国大典的有工人、农民、市民、学生、女人等各种各样的人。 2.城楼檐下,八盏五彩纷缤的大红宫灯分挂两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公公抡起锄头,把口袋里的狼用锄头打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普法教育,群众普遍的觉悟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妈妈给我买了铅笔盒、语文书,笔、尺子、橡皮等学习用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开国大典姓名: 一、用“\”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首都(dōu dū)飘拂(fúfó)差不多(chāchà)直奔(bēn bèn)电钮(liǔniǔ)乘车(chén chénɡ)二、看拼音,写词语 Jiǎn yuazhān yǎnɡqízhìxi?shānɡpiāo fúzhǎo z?huìjídàn shēnɡɡāo cháo diǎn lǐ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照样子,换偏旁组字,再分别组词。 例:协(政协)——胁(威胁) 檐( )—( )( ) 钮( )—( )( ) 仰( )—( )( ) 四、按要求写词语 1.写近义词。汇集( ) 次序( ) 鼓舞( ) 陆续( ) 率领( ) 隐藏( ) 2.写反义词。肃静( ) 热烈( ) 整齐( ) 光明( ) 空洞( ) 隐藏( ) 五、选词填空宣告宣布宣传宣读 1.毛主席庄严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2.毛主席在群众—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3.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欢呼起来。 陆续连续继续 1.步兵、炮兵、骑兵()不断地经过主席台。2、一万支礼花()射入天空。 3、阅兵式结束了,群众游行()进行。 六、查字典,按要求填空“开”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在字典中“开”的解释有:①扩大,发展;②发动,操纵;③举行;④起始。“开”在“开会”中的意思是,在“开国大典”中的意思是。 七、缩句。1.受检阅的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修改病句。1.参加开国大典的有工人、农民、市民、学生、女人等各种各样的人。 2.城楼檐下,八盏五彩纷缤的大红宫灯分挂两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公公抡起锄头,把口袋里的狼用锄头打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普法教育,群众普遍的觉悟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国大典》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回顾导入 快速阅读全文,说说课文大意。 ↘研读交流 交流给“难忘镜头”配写的解说词。 ①交流“大典前的会场”的解说词。 a.出示相关图片,小组代表解说,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从他们的解说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b.出示填空,使学生明确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参加的总人数等问题。 开国大典于年月日在举行,参加典礼的成员有__,估计总数__________。会场在__________。主席台设在__________。 c.说说从他们的解说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可以从天安门广场布置和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场景来谈。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出示: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体会参加大典群众的激动和热切的心情。) 2.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体会开国大典时盛大的场景。) d.试背给你留下印象较深的语句或段落。 ②交流“毛主席宣告”、“升国旗”、“读公告”的解说词。 a.小组代表解说,出示相关图片、录像。说说听了他们的解说,你有什么感受? b.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加深理解、体会、感受。 请你对比地读读下列句子,说说你的感受。(出示对比句) (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发出一阵掌声,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人的目光看向主席台。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体会人民群众对毛主席和新中国的无比热爱。) (2)三十万人脱帽站立,抬起头,看着国旗。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体会中国人民为从此站起来、当家做主人感到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c.通过展开思维想象,加深理解、体会、感受。

开国大典简介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国的国庆节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1949年9月21日,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的,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侨胞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中共中央成立了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周恩来任主任,朱德任阅兵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任阅兵指挥所主任。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人群和旗帜、彩绸、鲜花、灯饰,汇成了喜庆的锦秀海洋。 10月1日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一前一后,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当林伯渠宣布开会后,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 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代表着54个民族的54门礼炮齐鸣28响,如报春惊雷回荡在天地间,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28年,终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升旗之后,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紧接着举行了规模浩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庆祝活动到晚上9点多钟结束,但欢乐的人群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开国大典的阅兵按阅兵式、分列式的组织程序进行。阅兵式在静止状态下进行,全体受阅部队以天安门主席台为中心,按序列

《开国大典》教案优质课完美版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之七 第一课时 ↘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学生结合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已有知识。 ②过渡:(出示图片:中国贫穷落后、人们衣衫褴褛的情景。) 师:在旧中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不懈的奋斗努力,我们终于翻身解放了,从此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1949 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隆重的开国大典。(出示图片:开国大典的情景。)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练习读课文,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a.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b.反馈自学生字词情况。 正确连线,解释词语,练习造句,找出近义词: 擎檐瞻 qǐnɡqínɡzhān yán 擎着:往上托;举。(造句练习) 瞻仰:恭敬地看。(造句练习) 分别找出“汇集”、“擎着”、“提着”的近义词。 ②质疑解疑。 简单问题当时解决,和理解课文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随着深入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细读课文,品味理解 ①练习分段。 a.默读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 b.学生讨论。 明确: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第1段: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2段:大典中毛主席宣告、升国旗、宣读公告。 第3段:阅兵式盛况。 第4段:天安门广场灯光辉煌的景象和群众游行队伍的情况。 第5段: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 ②披文入境。 此时此刻,你就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几个难忘的镜头?为什么? 明确七个镜头: 大典前的会场;毛主席宣告;升国旗;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大典结束。 ③合作研读。 请选拍相同镜头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合作给这些照片配上解说词(口头准备)。

课后作业-《开国大典》 (1)

【一遍过】课后作业-《开国大典》 一、下面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A.渠道宣布八盏擎.(jìng)着 B.石栏汇集距离诞.(yán)生 C.旗帜检阅制服电钮.(niǔ) D.坦克暴炸隆隆瞻.(zhān)仰 二、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五()六()迎风()() 排()倒()()()齐齐 1.形容色彩繁多时可以用上面的词语,像这种含有两个数字的四字词语还有、、。 2.画横线词语的意思是,像这种可以用来形容声音的成语还有、、。 三、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1.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奔”是多音字,它的读音和释义如下: 奔bēn ①奔走;急跑:狂~。②紧赶;赶或赶急事:~丧。③逃跑:东~西窜。 奔bèn①直向目的地走去:投~。②朝;向:渔轮~渔场开去。③年纪接近:他是~六十的人了。④为某事奔走:~球票。 句中“直奔”的“奔”应读,释义为。(填序号)“直奔”可以换为“走向”吗?品读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2.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这句话描写了天安门广场人潮如、旗多如的热闹场面。同时也反映出参加典礼的人们的心情。 3.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排山倒海”表达了人民群众。我们还可以说、的掌声。

4.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下面是对这句话的理解,其中说法正确的有()(多选) A.句中的“红流”指的是群众游行的队伍,表现了游行队伍声势浩大,场面壮观。 B.“流去”在这里指游行队伍行进的样子,用词恰当,与前面的“红流”相呼应。 C.“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指灯笼火把和礼花把北京城照亮了,也象征着新中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D.从“流”可以看出游行的队伍行进的速度非常快,表现出群众激动的心情。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记叙了年月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主要通过对群众入场、、、、 、群众游行等场面的描写来表现人们的心情,展现了的领袖风采。 五、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1.用简要的文字给文段描绘的场面拟个小标题:。(不超过六个字) 2.“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这句话把战士们比作 ,生动地写出了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的形象。 3.“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 ..够表达自己心里 ..了,把手掌都拍麻 ..了,还觉得不能 的欢喜和激动。”这句话是写人民群众时的举动,从加点词可以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思想感情。

1949年开国大典的感想

1949年开国大典的感想 看完开国大典,有什么感想吗?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几篇关于1949年开国大典的感想,希望能帮到你哟。 中国成立之日要举行一个盛大的典礼,典礼上要举行阅兵式,这个设想早在,1949年7月底就确定下来了。 可是,开国大典的地点选在哪里好呢?这个问题却让开国领袖们颇费脑筋,很长时间都没能决定下来。 举行开国大典,面对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这事一定要圆满。而选定一个合适场地的重要性,也就因此凸现出来。 7月,中共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彭真、聂荣臻、林伯渠、李维汉等人为副主任的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 开国大典的方案,很快由筹委会拿了出来。方案主要内容有三项:一是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二是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式;三是举行人民群众游-行活动。 筹委会认为,新中国的开国大典,这三项内容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三者之中,阅兵式怎样举行,尤其是阅兵式在什么地方举行,决定着整个开国大典怎样进行的问题。 阅兵式怎么搞和在哪里搞的问题,成为筹备开国大典的中心问题。

开国大典筹委会成立不久,就设立了阅兵指挥机构。这个指挥机构的领导力量很强。开国元勋朱德总司令亲自挂帅,担任阅兵总司令。阅兵总指挥由聂荣臻担任;副总指挥由杨成武、唐延杰(华北军区参谋长)、唐永健(华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刘仁(中共北京副书记)、肖明(北京市总工会主席)、肖松(共青团北京书记)等人担任。 杨成武与唐延杰走上特殊领导岗位后,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首先主持起草“阅兵典礼方案”。 这个方案拟制出来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筹划阅兵仪式的负责人,专门听取了有关汇报。 阅兵总指挥聂荣臻汇报了阅兵的基本设想。阅兵副总指挥汇报了阅兵方案的主要内容:受阅部队的选调、编组、阅兵程序、阅兵礼乐及受阅前的训练等事宜;方案设想,阅兵式分为检阅式和分列式。 听完汇报后,各位领导先后进行发言,作了一些指示。 阅兵方案顺利通过,但开国阅兵地点放在哪里,却没有当即定下来。 毛泽东对搞好阅兵很重视。他说:“我们历来主张慎重初战,这次阅兵也是初战,开国第一次嘛。一定要搞好!” 1949年10月1日,多么伟大的日子!在历史上是多么不平常的一天!这预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成立了,标志着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场典礼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也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