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张甸中学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导学案

姜堰区张甸中学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导学案
姜堰区张甸中学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导学案

姜堰区张甸中学高一政治导学案 课题: 3-1 消费及其类型

编制:薛峰

【知识梳理】

一、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1.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 。(主要≠唯一)

收入是消费的 和 。

(1)当前可支配收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 ,消费 就越大。

(2)未来收入预期:对未来收入预期非常 ,预支将来收入的 就会加大。

(3)社会收入差距: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 。

2.从影响消费的因素认识提高消费水平的途径

因素 关系 措施

经济发展水平 (根本因素) 生产决定消费 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居民收入

(主要因素)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当前可支配收入 要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未来收入预期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收入预期 社会收入差距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消费观念

(主观因素) 影响消费水平和习惯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注意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除收入外,物价、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社会福利制度等都对居民消费水平有重要影响。

例题1、2013年我国旅游总收入达2.67万亿,接

待总人数超过34亿人次。我国旅游市场火爆的

根本原因是

( )

A .国家提倡扩大内需,鼓励消费

B .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

C .物价下跌,人们的购买力提高

D .食品支出减少,额外开支增加

例题2、解读图表“不同收入群体对物价的敏感

度”,得到的结论是 ( )

A .经济发展决定收入水平

B .消费行为受

消费心理影响

C .收入差距影

响消费水平

D .收入是消费

的基础和前提

例题3、下列能正确反映收入差距(G)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L)关系的图例是

( )

第 3 周

X 1

二、消费类型

1.消费类型

(1)按交易方式的不同:、贷款消费、。

(2)按照消费的目的不同:、和。其中生存资料消费是最的消费。随着经济发展、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

2.恩格尔系数

(1)含义: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2)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例题4、小王在2013年“十一”举办婚礼。他在“五一”期间贷款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后来花了3万多元购置了家用电器,举办婚礼时为妻子租了一套婚纱。小王的这些消费方式分别属于() A.贷款消费、租赁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

B.贷款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

C.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贷款消费

D.租赁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

例题5、下表反映的是2002~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情况。

年份2002 2005 2008 2012 2013 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 46.2 43.8 42.9 40.6 39.3

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 43.7 37.5 36.2 34.9 36.2

表格说明()

①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②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支出越来越少③我国城乡居民享受资料的消费越来越占主导④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到不断改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例题6、2014年山东与江苏、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比:

地区城镇居民人均

纯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元)

城乡收入

之比

江苏26 341 10 805 2.44∶1

浙江27 283 11 553 2.36∶1

山东22 792 8 342 2.73∶1

(1)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信息?

(2)结合该表反映的信息,请为山东省扩大内需提建议。

解析:设问(1)主要考查了当前我国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特别是通过山东、江苏、浙江三省的对比,体现了收入对消费的制约作用。设问(2)在设问(1)对影响消费因素考查的基础上,逆向引导学生分析怎么做,主要考查探究和讨论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姜堰区张甸中学高一政治练习 课题: 3-1 消费及其类型

编制:薛峰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策略。从根本上来说,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就要 ( )

A .发展经济,降低消费品的价格

B .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C .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

D .加强管理,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

2.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在居民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物价上涨理论上会导致( )

A .家庭劳务消费的缺失

B .家庭消费出现新的热点

C .家庭消费水平的下降

D .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

3.2012年2月22日阿里巴巴网报道,随着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以及人们消费理财观念的日益成熟,贷款买车为人们所普遍接受。贷款消费作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新型消费方式 ( )

①从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 ②能够促使资金的流通 ③能刺激消费,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

④对任何人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中国人传统的节日消费方式悄悄发生着变化。过去人们喜欢待在家中,享受饮食大餐。现在更多的人喜欢在春节期间享受文化大餐或者外出旅游度假。据此回答4~5题。

4.从消费类型看,旅游消费属于 ( ) ①劳务消费 ②生存资料消费 ③发展资料消费 ④享受资料消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5.对当前人们春节消费中提高了文化消费的比重,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①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了,消费结构趋向合理 ②恩格尔系数提高了,消费水平降低了 ③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协调发展 ④恩格尔系数降低了,生活水平提高了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6.要使漫画中小小的梦想不再成为美丽的奢望,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必须

做到 ( )

①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②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③缩小收入差距 ④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7.据统计,近两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36.3%下降至33.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43.1%下降至34.3%。这说明 ( )

A .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很不完善,但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 .农村居民生存资料的消费在不断下降,消费水平较高

C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D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差距不断拉大

第 3 周

A 1

【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基金

社会保障基金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而建立起来、专款专用的资金。包含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社会救济基金等具体基金。可见,这一基金是全社会的救命钱、养老钱,但是长期以来,群众对这一重要的基金却知之甚少,直到2006年上海爆出了社保案基金案,涉案金额达上百亿,才引起了社会对社保基金的广泛关注:原来社保基金总额如此巨大,这些钱到底能不能管理好?

那么,社保基金总额到底有多少,真的多吗?

筹措足够的基金是进行管理的重要前提,2014年5月29日,人社部发布了“2013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8269亿元,去年,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35253亿元,比上年增长4514亿元。基金支出合计27916亿元,比上年增长4585亿元,增长率为19.7%。这些数字看似庞大,但正如温家宝同志所说:“一个再大的数字除以十三亿就会变得很小。“特别是我国正快速的进入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支出将与日俱增,我国基金总额虽然增速很快,但是远远不能跟上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

这些钱到底管理的好不好?

除了筹措资金,社保基金的管理还有其他重要方面,比如依法支付、投资保值等等。自上海社保案案发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社保基金的安全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管理体制和投资约束机制,可以有效地避免再次出现社保蛀虫。但是,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忽视,有关专家经过调研发现,社保基金的管理现如今存在以下两个重要问题:一是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制定的政策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就带有明显的部门主义色彩,而且相关协调性也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社保基金管理和监督的效果;二是监督力度明显不足,公众监督的渠道不通畅。另外,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的信息披露机制尚未健全,也使得社会监督受到制约。

综上,虽然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在资金筹措、管理监督方面成绩显著,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不能为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而,做好以下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在资金筹措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的协同作用,以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在基金管理方面,应完善相应法律规范,明确各机关部门的权责,更好的做好内部管理。在监督方面,应完善基金的信息披露机制,拓宽监督渠道,让群众放心交钱,安心生活。

社会保险基金是为全社会的保险钱,能否筹措到位,管理到位对于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只要清醒的认识现在的问题,切实的做好管理工作,才能完成这项虽然艰巨但是关荣的任务,为全社会“兜好底“。

姜堰区张甸中学高一政治导学案 课题: 3-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编制:薛峰

【知识梳理】 一、 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的表现 特点

评价

从众消费心理 仿效性、 重复性、盲目性 优点: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某一产

业的发展; 弊端: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消费心理 标新立异 优点: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弊端: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可提倡

攀比消费心理 夸耀性盲目性 弊端: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应提倡

求实消费心理 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优点: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 态度:大力提倡

提醒 不能认为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都是不正确的。除了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之外,对从众和求异心理都应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

例1、漫画《推销良机》(见下图)中,汽车商迈克让

推销员去向鲍威尔推销新车,是因为:

A .鲍威尔是个崇尚个性的人

B .鲍威尔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

C .想让鲍威尔与邻居竞争提高售价

D .想利用鲍威尔的攀比心理推销汽车

例题2、一份网购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消费者

会关注网店商品的销量。有网购狂人表示,“卖得多

的商品就算不是太个性,至少大家都在买,可信度就大大提高了。”这种消费心理是

A .从众型的,这有利于钱花得物有所值

B .求异型的,这有利于形成消费流行趋势

C .攀比型的,这有利于帮助企业掌握市场需求

D .求实型的,这有利于提高社会对个人消费的认可度

例题3、近年来,在收入有限的年轻人中流行着“CPW ”一词。CPW =P/N(P 为衣物单价,N 为着装次数),常被用来衡量要购买的着装衣物是否“物有所值”。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依据CPW 概念,建议购买的衣物是 ( ) ①会连穿几季的普通衣物 ②婚纱等用于特定场合的衣物

③不常穿的名贵时髦服装 ④耐用常穿价格偏高的牛仔裤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第 3 周

X 2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原则要求反对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

费。消费要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

应,合理消费

既反对超前消费,也反对消费滞后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理性消费,健康消费反对跟风随大流、情绪化消费,反对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

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以保护消

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

主旨,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做到戒奢从俭

铺张浪费,骄奢淫逸

注意:关于消费认识的几个误区

(1)倡导贷款消费,实质上就是鼓励超前消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信贷消费是在充分考虑自己未来经济收入及偿还能力基础上的适度消费;而超前消费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或明知自己无力消费却盲目攀比,搞一步到位消费。

(2)崇尚节俭,就是限制消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节俭是我们的美德,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也不是限制人们的消费。崇尚节俭与适度消费是一致的。

例题4、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时下,人们对餐桌上的蔬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关心。有机小冬瓜每500克3.9元,有机苦瓜每500克5元,价格是普通菜的3~5倍,普通长茄子的售价每500克1.88元,而有机长茄子每500克22.98元,价格相差11倍。尽管有机菜价格贵一些,但吃得健康比什么都划算。对此我们的正确认识是()

①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②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符合价值规律③不符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④贯彻了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例题5、由国际知名咨询公司贝恩顾问公司与意大利奢侈品生产者协会联合发布的全球奢侈品市场报告显示,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这警示我们,消费应该()

①考虑我国生产力水平,抑制消费②从国情出发,理性消费③满足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④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例题6、低碳生活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A.保护消费者健康B.可持续性消费

C.节约资源、能源D.保护生态环境

姜堰区张甸中学高一政治练习 课题: 3-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编制:薛峰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看右面漫画:“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在消费领域,面子的影响也随处可见。这种“面子”型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面子”型消费主要属于 ( )

A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2.最近,以年轻白领、在校大学生为主的一群人热衷于在商场记下商品货号,再到网上购买,沉醉于这种“线上线下”的过程,这样一群人有个响亮的名字:“抄号族”。“货比三家不上当”,对于众多热爱网购的人们来说,对此更是深信不疑。对于“抄号族”的消费,我们应该这样认识

( )

①是理性消费②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③受价格变动的影响④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3.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形式。小明是一位“换客”,他将自

己闲置的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

友来交换。“换客”这种流行方式 ( )

A .是一种商品流通

B .属于租赁消费的类型

C .符合绿色消费的要求

D .可以实现商品价值的最大化

眼下,在城市中的不少中小学校流行着这样的说法:“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据此回答4~5题。

4.上述消费观念属于 ( )

A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5.针对上述现象,中学生作为消费者应该践行的原则是 ( )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买房可以自行设计,旅游可以自定路线,使用手机可以自定铃声……如今,在城镇居民的生活中,定制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现象的出现 ( ) ①说明体现求异心理的个性化消费成为消费的主流 ②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 ③说明生产者针对顾客的个性需求,生产出不同的产品 ④有利于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节约社会资源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7.《中国财经报》报道,由上海市环保局倡导的“绿色饭店”在上海悄然兴起。所谓“绿色饭店”就是运用环保、健康、安全的理念,“倡导绿色消费,抵制食物浪费”。“倡导绿色消费”的主旨是

( )

A .消除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

B .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

C .优化和改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

D .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节约资源

二、非选择题

8.20世纪80年代出生、目前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年轻一代被称为“80后”。他们经历了市场经济、全球化、互联网进程的洗礼,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追求时尚、个性——标榜“我就喜欢”,崇尚“我有我风格”、“我的地盘我作主”,不满足于标准化、模式化,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喜欢追求时尚、新鲜、前沿的消费潮流,看重产品的夸耀性、符号性和个性化。

追求享受和品牌——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讲究排场,互相攀比,品牌意识鲜明。

第 3 周

A 2

货币超前消费——敢于“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许多人很少考虑为将来而储蓄,花钱没有节制,挣多少花多少,常常是“月光一族”。虽然经济能力不强,但敢于贷款买车、买房。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80后”消费特征体现的消费心理。

(2)“80后”追求个性,热衷对新产品与众不同的消费,有何积极意义?

(3)针对“80后”消费现象,向该群体就“做理性的消费者”发出倡议。如果让你执笔书写这份倡议书,请列出提纲要点。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消费心理、正确的消费观等知识。第(1)问直接点出了考查消费心理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注意抓住材料中描述“80后”消费行为的有关词句,联系教材中四种不同的消费心理对应回答即可。第(2)问,首先根据设问中“80后”追求个性,热衷对新产品与众不同的消费判断其应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然后联系教材内容说明其积极作用。第(3)问,排除设问的技巧,本问实际上考查教材中理性消费者应当践行的正确的消费原则,只要掌握教材知识,不难做出正确解答。

【社会热点】

土豪文化

“土豪”是近来流行的网络热词,意指现实世界中物质富足但又缺乏文化内涵的社会群体。比如炫富、非理性消费,其表现不一而足。“土豪文化”实际上是网络时代快餐文化的一部分,随着公众的关注和使用迅速流行开来。

土豪文化的流行满含对现实世界部分社会群体的嘲讽,其出现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合理性,但其对拜金主义的助虐,对公众价值观念的误导也值得我们引以为思。

首先,网络的普及和网络文化的崛起为“土豪文化”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和文化基础。从“白富美”“高富帅”到“甄嬛体”再到“元芳你怎么看”,“土豪”只不过是网络快餐文化的一部分;其次,某些社会群体在物质相对富足的同时,忽视了文化内涵的积累,成为“土豪文化”的标杆,当然,在不注重文化素养的追求这一点上,我们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应该反思;再次,公众价值观念的偏差使公众在逐利动机指导道德评判的当下,既对“土豪”嘲讽,又对“土豪”倾羡,从网络里流行的“与土豪做朋友”以及“为土豪写诗”活动就可窥一斑;最后,“土豪文化”的流行从一个侧面也体现了公众对社会公平的呼唤。

面对“土豪文化”我们既不必过于焦虑,也不要熟视无睹。我认为“土豪文化”的流行也给我们一些启示:第一,加强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播和引导,让尊重知识、尊重文化、勤劳致富的主流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的创建,真正践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第二,进一步推进面向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有必要引入媒介素养课程,引导青少年理性看待、使用新媒介,客观地看待网络文化;第三,针对先富群体,社会舆论要做好文化消费和慈善消费的引导,逐步改变部分先富群体“富而不贵”的公众印象;最后,要大力推进收入分配调节,逐渐缩减贫富差距,真正构建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导的社会公平。唯有如此,才是对待“土豪文化”的正确态度。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易错点 编制:薛峰

易错点1 提高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居民收入

提醒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但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的发展,提高消费水平的根本措施是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矫正训练1 近年来,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昔日的某些“贵族运动”,如出国旅游、健身运动等,如今已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 )

A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B .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C .社会商品、服务价格水平下降

D .居民家庭人口数量减少

易错点2 误认为贷款消费即超前消费

提醒 贷款消费是否是超前消费,应该辩证分析。如果贷款消费与自己的收入状况相适应,就不属于超前消费。

矫正训练2 (2011·重庆高考)2009年,我国实施较为宽松的汽车信贷政策,助推了汽车消费的增长。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 80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由材料可知( )

A .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汽车的生产与消费

B .汽车消费增长是汽车生产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C .汽车信贷政策的变化影响汽车的销售和生产

D .贷款买车属于超前消费,背离了正确的消费观

易错点3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提醒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中享受资料消费的比重上升,但仍以生存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消费为主。

矫正训练3 (2012·海南高考)近年来,我国高档商品的消费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据统计,2011年我国高档商品的销售总额超过百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30%,远高于同期全球增长率,我国高档商品的消费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 )

A .消费者预期未来高档商品价格将趋于上涨

B .消费者具有一定的攀比和从众心理

C .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

D .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易错点4 四种消费心理区分不清

提醒 对于不同的消费心理,要作出正确的区分,一是看其表现,二是看其造成的结果或影响。除了攀比心理不健康外,对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要做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

矫正训练4 在成了卡奴、房奴之后,80后、90后最近又光荣成为“抠抠族”和“海囤族”。随着日用品价格一天一变,大家纷纷在网上晒出省钱秘籍,大到省了上万元的房子、车子,小到省了几毛钱的一把青菜、一块肥皂。这是 ( )

A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第 3 周

周末作业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热点解读

命题前瞻 [背景扫描] 据统计,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折合人民币一年高达2 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钱财花了固然可以再挣,但有些资源耗尽了却不可再生。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人均资源相对匮乏,在遭遇“煤荒”、“油荒”之后,我们感受到了资源短缺所带来的不便。① 当下,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②。因此仍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③。 中央出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一系列规定,各级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严查餐桌浪费。在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节俭”成为2013年全国的新风尚,拒绝“剩宴”的“‘光盘’行动”在民间迅速展开,倡议大家珍惜粮食,杜绝身边的浪费④。 [考点对接] 信息点① 生产决定消费。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水平不高,要求我们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信息点②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我国人民的收入水平总体不高而且差距较大,仍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信息点③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民族的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发扬光大。 信息点④ 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践行绿色消费方式。

[命题预测] 1.“面子消费”撑了面子多了浪费。中国人

太爱面子,这是造成种种铺张浪费行为的

重要原因。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

B.要坚持勤俭节约,理性消费

C.居民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D.消费方式影响消费心理

2.在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的号召下,“节俭”成为2013年全国的新

风尚:节俭新风正在改变中国。今年一季

度,全国餐饮业收入增长8.4%,比上年同

比放缓4.2个百分点。特别是靠政务宴请过

日子的大型高端餐饮业销售下滑明显,四

星级以上酒店营业额下降18.9%,开始“入

冬”遭遇“寒流”,相关行业纷纷开始转

型谋求出路。

(1)有人认为:“厉行节约会抑制消费,进

而影响经济发展。”请谈谈你的看法。

(2)结合材料概括我国餐饮业现状,并结合

经济生活知识为高端餐饮业走出“寒流”

打好转型战提出建议。

1答案 B

解析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因此,我国旅游市场日益火爆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故选B。

2答案 D

解析从图中看出,收入越低,对物价的敏感度越高,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3答案 B

解析收入差距越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越低,B项正确。

4答案 B

解析贷款买房属于贷款消费,用现金买家用电器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租婚纱属于租赁消费,B项符合题意。

5答案 D

解析恩格尔系数不是一个绝对量,而是一个相对量。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并不意味着食品支出总额的降低,故②不准确;恩格尔系数变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得到改善,故①④正确;③在材料中反映不出来,不选。

1解析: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保持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措施。

答案:B

2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物价越高,消费量越少,D 项说法明显错误,A、B两项与材料无关。

答案:C

3解析:本题考查贷款消费的相关知识,贷款消费适合有稳定收入,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目前又没有太多积蓄的人,故④错误,①②③正确。

答案:A

4解析:本题考查消费的类型。旅游消费按消费的目的分,属于享受资料消费;按消费的对象分属于劳务消费。①④正确。②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C

5解析:本题考查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春节消费中提高了文化消费的比重,说明恩格尔系数降低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结构趋向合理了,因此①③④正确,②错误。

答案:C

6解析: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①符合题意。对于未来收入,如果人们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②符合题意。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③符合题意。物价下降,则购买能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④符合题意。

答案:D

7解析:本题考查恩格尔系数变动的意义。恩格尔系数下降表明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因此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答案:C

例题6

答案:(1)2011年山东省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江苏、浙江两省,而且山东省城乡收入差距要大于江苏和浙江两省。

(2)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实际购买力,从而提高消费水平。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刺激目前消费水平的提高。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着很大的关系。差距小,总体消费水平高。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山东总体消费水平。

④物价影响消费水平,物价越高,人们购买力越低。物价越低,人们的购买力越高。政府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更要合理地调控物价。

1答案 D

解析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消费心理主要包括:求实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对于漫画题一定要注意漫画的标题和漫画的文字。漫画中汽车销售商迈克之所以认为现在是向鲍威尔推销新车的良机,关键是他的邻居刚买了一辆,这正是基于鲍威尔的攀比心理。A、B、C都与材料无关。故选D。

2答案 A

3答案 C

解析本题的题眼在于公式“CPW=P/N”。通过公式可以看出“物有所值”的衣服应是穿着次数多、衣物单价低,因此①④符合题意。②③由于价格高、穿着次数少,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4答案 D

5答案 B

6答案 B

1解析:此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心理。抓住关键词“虚荣心在作祟”,不难判断“面子”型消费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答案:C

2解析:④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符合材料,材料中的做法是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选①②③。

答案:C

3解析:本题考查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换客”是用自己闲置的物品换别人闲置而自己所需求的物品,这样既节约资源又满足了双方的需要,符合绿色消费的原则。

答案:C

4解析:本题考查对攀比心理的理解。材料反映的消费行为,其目的是为了炫耀、攀比,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故选C项。

答案:C

5解析:本题考查树立正确消费观的知识,③表述正确,但与材料无关,应排除,①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D

6解析:①观点错误,体现求异心理的个性化,个性化消费是一种消费现象,但不能认为其成为消费的主流;②③④分别分析了这种消费现象出现的原因、对生产者的影响、社会的意义,正确。

答案:B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应选D。

8答案:(1)追求时尚、新鲜、前沿的消费潮流,体现了从众消费心理;追求个性、与众不同,体现了求异消费心理;追求享受和品牌,讲究排场,体现了攀比消费心理。

(2)追求个性,热衷对新产品与众不同的消费,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革新和进步。

(3)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增强可持续消费理念;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戒奢从俭,反对铺张浪费。

第三周周末作业答案

1答案 A

解析该题易错选B。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是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

2答案 C

解析汽车信贷政策属于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手段,A项排除;生产决定消费,B项观点错误;贷款买车如果在个人的预期收入承受能力之内,就不是超前消费,D项片面。国家的汽车信贷政策引导了汽车的生产、销售和消费,是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体现,C项正确。

3答案 C

解析高档商品的消费快速增长,说明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使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故C项正确。A项错误,高档商品价格的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较大,预期价格上涨,需求将会下降;B项属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而非根本原因,舍去;D项说法错误。

4答案 D

解析针对物价上涨的现实,消费者能够立足自身收入实际进行消费,可见属于求实消费心理主导的消费行为。

答案 B

答案(1)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如果过于紧缩消费,会使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但厉行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反对浪费,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①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高端餐饮企业应根据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供合理的消费价格。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随着公款消费的规范化,高档餐饮企业必须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餐饮业服务方式,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过程,认识元朝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过程与方法:识读有关成吉思汗、忽必烈两位历史人物的图像资料、文字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尝试了解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统一的历史;阅读《知识拓展》,正确评价文天祥的抗元行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元朝统一对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 【学习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学习难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是本课重点,也是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导学历史 导入:播放德德玛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回答这首歌反映了哪个民族的生活。 生:蒙古族。 师:提到蒙古族,你脑海里的“蒙古印象”有哪些? 生:成吉思汗、大草原、羊群、蒙古包、马头琴、骑兵、游牧、马靴、马鞭…… 多媒体滚动出示图片,暂停在《成吉思汗陵内供奉的马鞍具》这一张。学生介绍,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12世纪开始不断征战,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元朝。由此导入新课。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过渡:蒙古族是如何兴起、壮大并统一全国的呢?让我们通过对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的学习,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教师多媒体出示《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请学生结合教材,在地图上找一找蒙古族兴起的区域,说一说蒙古族生活的环境特点,猜一猜蒙古族的民族习性。 之后,教师多媒体出示《课后活动》中的蒙古族历史文献《蒙古秘史》: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劫财物……

第四课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学案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一框题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一、问题探究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发展生产力? 二、课前预习 1、生产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的。(2)生产决定消费的。 (3)生产决定消费的和。(4)生产为消费。 2、消费于生产,消费拉动,。(1)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作用。 (2)一个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3)消费为生产创造出,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4)消费时生产的和。 3、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 (1)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2)是要求。 4、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1)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 (2)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致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 (3)才能不断增强,提高我国的; (4)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5、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措施 (1)从生产力角度: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要牢牢扭住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 ③必须加快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2)从生产关系角度:必须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实现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与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四、反馈练习 1、随着轿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城市家庭轿车拥有量不断增加,省内、省际的“自驾游”开始成为部分人群旅游的“新宠”。这主要说明() A.生产决定人们的消费方式 B.轿车工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础 C.消费创造了新的劳动力 D.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2012年,我国生产汽车1379.1万辆,居世界第一。汽车生产的大发展,使人们对家庭轿车的向往更强烈。这说明()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D.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航天科技的民用化极大地改变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得益于航天科技发展的人造心脏技术、汽车导航技术、红外线温度计、数码相机等走进了大众生活。这体现了() A.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B.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C.消费决定生产的方式和水平 D.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会带动经济的发展 4、3G最大的优点即是高速的数据下载能力,它可以实现名副其实的移动宽带,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随着3G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3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限时规范特训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辽宁抚顺模拟]某家庭有甲、乙两劳动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6亩地以每年每亩1100元转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经营。当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12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薪金年收入300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000元。则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 ) A.1.55万元B.2.4万元 C.1.74万元D.4.85万元 答案 B 解析该家庭承包土地转包给他人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中的土地要素获得收入,为6600元,甲在私营农业公司打工,收入是按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获得收入,为14400元,乙在国有企业上班的工资、薪金属于按劳分配,乙的专利技术转让所得是按生产要素中的技术要素获得收入,为3000元,则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6600+14400+3000=24000元,答案为B。 2.[2017·盐城期中]从2016年9月1日起,我国调整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所得税政策,扩大现行股权激励优惠政策的覆盖范围,并针对技术成果投资入股的税收政策增加递延纳税的政策选择。这一政策调整( ) ①有利于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创新创业活力②旨在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体现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④是国家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举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我国调整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所得税政策,有利于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创新创业活力,而凭借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①③正确;该政策下,人们获得的是非劳动收入,并不会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排除;调整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所得税政策,属于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④排除。 3.[2017·唐山模拟]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分享经济成为供给侧改革创新的一个亮点。比如在“共享车位”这一问题上,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智能软件,车位拥有者可以把空闲车位分时段分享出来,让苦于找车位的车主错时停车、按时计价。可见,分享经济( ) ①是通过变更所有权来实现资源优化②能提升供需匹配效率,节约社会资源③能激发要素活力,增加财产性收入④是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增加有效供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分享经济是指消费者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和他人共同享用产品和服务,而无需持有产品与服务的所有权,使用但不拥有,分享替代私有,不选①④。分享经济借助于以公共信息平台为载体的社交网络,在资源拥有者和资源需求者之间实现使用权分享,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激发要素活力,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故选②③。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学案新人教版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目标】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 【学习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政策。 2.改革先从开始,以调动农民的,促进发展。 3.农村逐步实行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带来农村的大 解放。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发展,农村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4. 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为 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5.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 行制;实行以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6.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通过改革,大大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增强 了企业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的崭新局面。 7.1992年,中共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经济体制。 8.对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明显增强。 二、合作探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那些步骤? 三、练习巩固

1.20世纪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 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A.互助组 B.农业合作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杜化 2.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 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A.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使农民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3.既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战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 4.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5.我国的对内改革在农村是如何进行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1.改革开放 2.农村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 3.家庭联产承包劳动热情生产力商品化社会化乡镇企

《经济生活》第十课新修改内容

2018年高中《经济生活》第十课新修改内容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时代的新征程,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第一框) 历史性变革(第一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沉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全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第二目)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

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课型:新授课计划课时:1课时主备人:陈婷审核人: 一、【教学目标】 1.识记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2.通过对经济危机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 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经济危机的特点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 三、【教学难点】经济危机原因及影响;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四、【课前预习】 (一)、从繁荣到危机: 1、历史背景:20世纪20年代, _________ 经济空前繁荣。但是,繁荣的后面隐藏着_____________ 过剩、全国性的_______________ 活动等巨大的危机。 2、经济大危机: ①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②爆发:________ 年10月,美国股票突然爆跌,一场空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迅速席卷美国 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③表现:大量企业_________ ,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资本家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 润,不惜大量_______________ 。 ④特点: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二八罗斯福新政: 1、时间、人物:_________ 年, ________________ 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 2、目的:应付日益严峻的______________ ,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挽救资产阶级统治)。 3、特点:采用____________ 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①整顿___________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 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并制定最低工资和限制工时;通过 《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③调整农业政策: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 保护农产品价格。 ④推行“ ________________ ”:通过投资新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⑤社会福利: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体制;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 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5、历史影响: ①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②新政增强了政府的________________ 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 深远影响。 6局限性: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也就不能彻底消除经济危机。

高一经济生活第四课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十一课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学案 一、学习目标: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A)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B) 二、基础再现: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___________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________。 2.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公有制包括________ 国有经济指由_______________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_________,在国民经济中起_______作用。集体经济是由________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我国_________主要经济形式,并广泛存在于工业和服务业中。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____________成分和__________成分。 3.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公有资产在_________中占优势。这是就_____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__________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4.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由劳动者______________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个体经济以劳动者________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________所有和支配。 私营经济: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外资经济: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___________企业以及_________企业、__________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是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5.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为什么?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__________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促进_________的发展,有利于增强__________,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两个符合,三个有利于) 如何坚持?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________________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______________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两个毫不动摇一个新格局) 三、重难点突破 情境一:李明家有六口人,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他们工作企业的性质 1、爸爸在中石油上班 2、爷爷在村委拥有一家煤厂工作 3、奶奶自己开了一家烟花厂,雇有20个工人 4、妈妈自己开了一家理发店 5、姐姐在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采购部工作(该公司为韩国三星集团独资) 6、李明在上海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国有资金占80%,非公有资金占20%)

经济生活第七课复习学案

第一周第一课时 教师寄语: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 【考纲要求】 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重点)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难点)【复习提问】 1.现行分配制度是什么?其客观必然性? 2.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地位 3. 按要素分配的意义。 4. 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及意义。 5. 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6.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新教材修改部分】 1.按要素分配 含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管理、技术、信息、土地。 原因: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2.分配公平 措施:(1)坚持我国的分配制度,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实行合理的分配政策; (2)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3)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考点过关】 考点一:按劳分配 1. 60多年来,我国分配制度经历了“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

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 )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 C.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D.由我国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决定的 3. 下面是小吴一家人所获得收入,其中属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形式的有 ①小吴的爷爷通过自己炒股所得收入 ②小吴爸爸承包20亩地,在专家指导下科学种植所得收入 ③小吴的妈妈在外资企业工作所得工资④小吴在国有企业工作所得工资收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考点二:按要素分配 5. 2018年3月,根据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方案,某物质科学研究院将技术股的30%奖励给科研团队。企业参与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将科研人才与企业发展“绑在一起”,有利于( ) ①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②防止出现收入差距 ③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④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同步富裕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张先生是某国有企业的职工,每月获得5300元工资,通过科技创新,获得了公司奖励3万元,并且通过科技入股的形式参与了某私营企业的生产,一年可获得收入4万元。下列对张先生的收入情况表述正确的是( ) ①5300元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参与分配②3万元属于按要素参与分配 ③4万元属于按资本要素参与分配④鼓励科技要素参与分配可以促进科技创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点三: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7.2018年,我国多地提出,要深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提高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这一要求有利于( ) ①完善分配政策,促进社会和谐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居民收入④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社会公平 A.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

高一经济生活导学案学生版2.1

高一经济生活导学案2.1 制作人:安星星陈冰凤段翔鹏校对:寇建刚 学习目标---导航 一、学习目标 1.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2.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3.理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4.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5.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分析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难点: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基础梳理-----预习 (一)供求影响价格 1.影响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 间接: 直接: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来实现的, 2.供求变化对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供不应求——价格——“_____________”——方市场(起主导作用) 供过于求——价格——“_____________”——方市场(起主导作用)。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最终是由价值的。价值是价格的,价格是价值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 2.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决定的,而是由决定。 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说明劳动生产率越高,反之越低。二是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少,说明劳动生产率越高,反之越低。 (2)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分 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分别引起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2)若其他因素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比,与个别

第10课导学案

第10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由于西方列强将中国作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同时也促使部分地主官僚为“自强”和“求富”,采用机器;开展军工和民用生产,掀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随后出现了民间设厂的现象,中国民族工业诞生。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分析,增强我们透过现象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兴办近代工业的一些企业家的事迹,感受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爱国主义精神,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 1、重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难点:正确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学法指导】:针对设计的问题自主学习和分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导学过程】: 一、经济结构的变化: 问题1:从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与列强签订了哪些有关开放通商口岸的条约?

问题2:从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与列强签订的条约中看出列强的意图是什么?它使19世纪40、50年代的中国经济出现什么变化? 问题3:分析课文第46页图《开埠后的宁波口岸》、《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和《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幅图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 问题4:洋务运动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自强”和“求富”?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问题5:洋务运动的官办企业的主要代表有哪些?它的出现有何历史进步意义? 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 问题6:19世纪70年代前后,民族工业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主要代表有哪些? 问题7: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主要代表有哪些?

经济生活第四课一轮复习教学案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班级姓名 【考点扫描】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大力发展生产力 3.公有制为主体 4.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知识网络】 【学生自主学习内容】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决定环节)、、 、消费(是 最终的目的和动力)四环节。 1、生产消费——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②生产决定消费的;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④生产为消费创造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①消费是生产的——产品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 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同落后的之 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 2、大力发展生产力原因 ⑴必要性: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②发展,对于全面小康社 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⑵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 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差距, 赶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的才能不 断,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3、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地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十八届三中全会内容) 2、公有制经济: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的基 础。 ②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国有经济:含义:指由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 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地位: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 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2)集体经济:含义:是由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 济。它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并广泛存在于城乡的工业和服务业中。地位:是社会主 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集体经济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 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3)混合所有制经济:含义: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的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 济形式。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地位: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 混合所有制是资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十八届三中全会内容) 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投资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将进一步发 展。 ③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措施:A:必须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 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 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B: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 的集体经济。 ④主体地位的表现:第 一,;第二, 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 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生 产 与 经 济 制 度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我国的基本 经济制度 生产与消费 大力发展生产力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四个环节的内容 四个环节的关系 公有制的地位 公有制经济的内容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表现 坚 持 和 完 善 我 国 的 基 本 经 济 制 度 原因 意义 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经济生活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导学案及答案

经济生活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导学案 一、考纲考点 1.生产决定分配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 5.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二、课时知识建构 三、考点解读 考点1、2按劳分配 1.现行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2.按劳分配的地位、基本内容和要求 (1)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经济中,在对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按劳分配的原因 ①客观必然性:是由我国现实的决定的。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直接原因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 ②意义:有利于促进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的社会地位。学习小贴士 在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津贴、奖金都是按劳分配的具体表现。 注: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①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③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 考点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考点梳理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劳动,其劳动成果扣除后直接,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学习小贴士

个体劳动所得的分配范围是个体经济,分配对象是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个体劳动者的特点是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 (1)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2)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3)原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题眼突破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比较 学习小贴士 (1).区分劳动收入与按劳分配收入 ①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而言的。因此,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 ②但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如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生产要素分配。【提醒】非劳动收入一定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另外,按劳分配一定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 (2).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2.关于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方式 对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形式应全面了解,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1)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还有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 (2)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获得相应的股份,从股份制企业获取收入,属按技术要素投入所得的收入。 (3)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科技人员受雇于私营企业主和外商,其所得工资是按劳动要素分配。

经济生活学案(消费类型)

襄樊三中经济生活(必修1)学案﹙5﹚ 课题: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 一、学习目标 1、重点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及恩格尔系数。 2、难点 对贷款消费的理解 二、预习导引 1、居民的消费水平主要受哪两大因素影响? 2、消费的分类﹙注意分类标准即按照交易方式、按消费对象、按消费的目的﹚ 3、什么是消费结构和恩格尔系数? 三、知识梳理(见《金牌学子》p19-20) 四、知识拓展 1、全面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见《金牌学子》p20) 2、准确理解消费结构和恩格尔系数(见《金牌学子》p21) 3、理解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常用的一种收入差别的测量指标,其数值在0~1 之间。数值越高,收入分配的不均等水准越高。按照国际通常标准,基尼系数在0.3 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达到 0.6则属于危险状态。自2000年开始,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 年上升。1978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317,2006年则升至0.496。我国贫富差别在扩 大 五、易混知识 1、国家鼓励公民贷款消费。 2、恩格尔系数越大,表明消费结构层次越高;系数越小,说明消费结构层次越低。 3、恩格尔系数与生活水平成正比。 4、物价越低,生活水平越高。 5、消费就是生活消费。 六、经典回放 1.(09江苏卷8)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说明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 2.(08广东卷9)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6.1%。这表明() A.从收入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B.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初一历史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案(最新整理)

初一历史第10 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案: 一、明确目标 1、了解自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概括唐朝中晚期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教学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二、前置自学 1、为提高粮食产量,从引进的优良品种,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太 湖流域的、,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 ”的谚语。 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棉花的种植,由、扩 展到长江流域。 2、宋时,南方丝织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宋时棉织业由发展到东南沿海。 3、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浙江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宋时,地区已成为制瓷业重心。 4、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和。出现了和。 5、宋朝时,、是世界闻名的大商港。宋朝的海外贸易,近至和 ,远达和。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_ ,管理对外贸易。 6 、前期,地区出现的,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时,纸币发 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叫。纸币的产生。 7、从开始的经济中心南移,到最后完成。 三、展示交流 四、合作探究 1、材料一: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西汉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朝迁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1)上述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五、达标拓展 1、宋朝时,优良品种占城稻是从哪里引进的?( )A、日本B、越南C、朝鲜D、阿拉伯 2、如果你回到了北宋东京,可能会遇到下列哪几种情况?()①使用交子买东西② 吃上太湖流域的大米③用上景德镇的瓷器④晚上盖棉被睡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3、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A、开封B、广州C、临安D、泉州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北宋的四川地区 B.南宋的四川地区 C.北宋的汴梁地区 D.南宋的临安地区 5、北宋兴起的()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A、杭州B、苏州C、景德镇D、明州 6、经济中心南移到何时最后完成()A、唐朝中后期B、北宋C、南宋 D、元朝 7、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办理有关手续应到 A. 蕃市 B.市舶司 C.蕃学 D.蕃坊

经济生活学案22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编写人:张小明审稿人:张慧日期: 班级:姓名: 目标导学 知识目标 1、懂得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2、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3、了解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以及替代品与互补品的含义。 4、了解替代品与互补品的含义。 5、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能力目标 1、分析商品价格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实际生活能力。 2、能够运用商品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有关理论,分析相关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3、能够初步根据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对如何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4、能辩证看待商品供求与商品价格的关系,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购买是比较经济合算的,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培养自主性和独立精神。 2、通过学习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树立竞争意识,了解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只有不断努力提高效率才能取得竞争的胜利。 学案诱思 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商品价格变动与消费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价格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商品价格上涨,人需求就,反之,则。 (二)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影响(较大/较小),而高档耐用品的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影响(较大/较小)。 (三)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如果某种商品有替代品存在,一旦其价格上涨,就会大量减少需求量,导致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反之,其价格下降,就会增加它的需求量,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的。例如,牛肉和羊肉、火车和飞机等 如果某种商品有互补商品,该商品价格上涨,就会使其需求量减少,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反之,该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例如,汽车和汽油、乒乓球拍和乒乓球等。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第二,; 第三,。 知能训练 单项选择题 1.盛夏来临,空调的价格提高了,导致风扇的销售量增加,是因为()A.风扇是空调的互补商品 B.风扇是空调的替代品 C.风扇较受人们喜欢 D.风扇的价格降低了 2.下列属于互补商品的是()A.牛肉与猪肉 B.货车与飞机 C.汽车与汽油 D.自行车与电动车 近年来,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为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我国乙醇汽油的使用在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此外,受油价过高影响,美国市场中型汽车的销量持续下滑。根据材料回答3~4题。 探究活动一 材料:如何购物更实惠。 ⊙在你的日常消费中,哪些商品是在旺季购买的,哪些是在淡季购买的?理由是什么? ⊙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市场上是不是真有“物美价廉”的商品?探究活动二 材料:牛蒡事件。 ⊙牛蒡价格的涨落是怎样影响药农生产活动的?⊙怎样才能减少牛蒡价格暴跌带来的损失?

(完整版)经济生活第七课专项训练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经济生活第七课 一、选择题 1.某市村民老王算了一笔账:自家有40亩地,以前以种玉米为主,遇到顶好的年景,纯收入也就3万多元;2014年,以土地入股一家农业合作社后,自己除了不用再费劲种地、可以坐享股金外,还能分红4万多元。下列对此经济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老王入股前后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②农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转移③农业合作社模式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规模经营水平④农业合作社模式能促进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当前,我国积极推动形成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允许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在履行好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这一做法 A.有助于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B.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C.通过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促进财富创造D.体现通过再分配为提高效率创造动力 3.某地农村新集体经济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各类生产要素产权归属问题。村集体经济经历了办农业、办企业、办物业、搞资本运作四个阶段,形成了资产租赁型、企业股份型、农业开发型、联合发展型等四种发展模式,建立起农村各方利益主体认可的分配机制,从共建到共享,实现了强村富民。这表明,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利于 ①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多种实现方式,为农村集体经济释放活力 ②变革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制性质,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③实现各类生产要素有效利用,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④在农村集体经济中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4.(题文)2017年9月,国务院出台改革举措,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引进S层次或紧缺人才。这一举措 A.坚持了按劳分配为主体B.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C.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D 改变了我国高校性质5.2017年8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扩大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实施范围、放宽实施条件,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相关所得税政策。上述举措 ①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坚持和完善②旨在增加科技人才的财产性收入 ③体现了对劳动、知识和创造的尊重④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018年高中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课-新修改内容

经济生活第十课新编教内容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时代的新征程,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第一框) 2012年到2017年的五年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城镇新增就业6600万人以上。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消费贡献率从54.9%提高到58.8%。 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 城镇化率从52.6%提高到58.5%。 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从9000公里增加到2.5万公里、占世界三分之二,高速公路里程从9,6万公里增加到13.6万公里。 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 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3.1%。 出境旅游人次从8300万增加到1.3亿。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历史性变革(第一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沉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