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理论部分讲义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理论部分讲义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理论部分讲义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

1.文献:

定义:文献是记录有知识或信息的一切载体。

具体地说文献是以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等手段将信息、知识记录在各种载体上所形成的物质实体。即记录有信息、知识的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及一些网络资源都可以称之为文献。

文献的主要功能是存储信息、传递信息。

文献的特征:包括文献的内容特征和文献的外表特征两个方面。

2.信息:

定义: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的反映。简言之,信息就是事物发出的消息。人与人间传递信息可通过:肢体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等。

信息的特征:①普遍性;②时效性;③客观性;④可加工性;⑤共享性;⑥可变换性;⑦传递性;⑧可转化性

3.知识:

关于知识的定义亦有种种,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流行的说法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专题报告中所提的知识定义:“4个W”:

● Know what (知道是什么)——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

● Know why(知道为什么)——关于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

● Know how(知道怎么做)——关于技能或能力方面的知识。

● Know who(知道谁有知识)——关于到哪里寻求知识的知识。

定义: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和结晶,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这是广义的知识概念。

知识具有主观性、抽象性、客观性的特点。

二.文献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对文献类型的划分,由于所选标准以及分析方法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划分方法,一般可按下面几种情况来划分。

1根据载体材料、存储技术和传递方式的不同:

印刷型(又称纸制文献、印本文献)

以纸张为载体,用印刷方式(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石印、照相影印、计算机排

印)记录知识的文献,是传统的文献形式,也是现代的文献信息资源的主要形式之一。

印刷型文献因方便实用,直观性强,是人类交流和传播信息的主要形式。缺点:存储的信息密度低,占据空间大,难以实现加工和利用的自动化,不便于对其进行长期管理和长期保存。主要类型有:期刊、图书等。

缩微型

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用缩微照相的方式,将文字、图形、影像等信息按比例缩小后存储在感光材料上,并借助于专用阅读器而使用的文献。目前最常用的是缩微胶卷(microfilm)和缩徽平片(microfiche)。

声像型

又称音像型文献或视听型文献,以磁性材料、光学材料等为载体,记录声音信息和图像信息的文献。它是人们最容易而且乐于接受的信息形式,主要特点:存储信息密度高,内容直观、真切,表现力强,易于理解,尤其是适用于难以用文字、符号描述的复杂信息和自然现象。但需要专门设备对其进行制作和阅读。主要类型: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电影胶片、幻灯片、激光视盘等。

机读型

又称电子型文献、数字信息资源,即用计算机阅读的文献,并以光、电、磁性材料为存储介质,采用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为记录手段,将信息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中而形成的多种类型的电子出版物。机读型文献包括计算机文档、光盘数据库、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电子邮件和电传文本等。

其优点是存贮密度高,存取速度快、查找方便,信息共享性好、易复制,原有记录可以改变、更新。除具有与印刷出版物相当的文献文本之外还可以提供多维的、有序化的可操作的功能。除检索之外,还可以对文本进行有目的的抽取、排序、重新组合,从而产生新的信息产品。

第一类文献又称纸质文献或纸版文献,后三类文献统称为电子文献,当前人们通常说的电子版文献,大都指机读型文献。

2按照文献的出版形式划分

图书

定义:图书:是指具有独立的内容体系、相当篇幅和完整装帧形式的文献。

图书往往是以原始记录为素材,对某—领域进行系统阐述,或对现有研究成果、技术和经验进行归纳、概括而成,多为总结性。

特点:内容比较成熟、全面、系统、可靠且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不足之处:出版周期长,传递信息速度慢。通过它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一个学科或专门领域的

研究历史与现状,在调查显示的科研人员利用文献的比重中,图书只占15%左右。从信息检索的角度看,图书不构成主要对象。科研人员一般不把它列为首选的使用对象。

连续出版物

(1)期刊:

定义:又称杂志,是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有统一的名称、固定的开本、版式、有连续的序号、汇集了多位作者分别撰写的多篇文章,并由专门的机构编辑出版的连续性出版物。

期刊的种类很多,有学术性刊物,普通的快报、消息性刊物,数据性刊物、检索刊物亦以期刊的形式出版。较图书更新迅速、反映研究动态与前沿。目前,全世界每年出版的各类期刊中,科技期刊约占2/3。我国现有的期刊中,科技期刊占54%以上。据统计,科研人员从期刊中得到的信息约占65%以上,是十分重要的情报源。

特点: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出版周期短、传递信息快、传播面广、时效性强用途:获取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

核心期刊: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

(2)报纸:有统一的名称,定期连续出版,每期汇集许多篇新闻、报道、消息、评论等,多为对开或四开,以单张散页形式出版。

以传播新闻和评论、提供娱乐或生活服务为主要内容。具有时事性、普及性、大众性、服务性和传递信息迅速、信息量大的特点,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信息来源,有人称之为“第一传媒”。报道快、及时、新颖、发行量大,是图书、期刊等无法比拟的。

特种文献

通常指那些出版发行方式或获取途径比较特殊的文献,非书非刊,形式多样。

(1)科技报告:也称技术报告、研究报告,是科学研究工作和开发调查工作成果的记录或正式报告。按研究阶段可分为进展报告和最终报告。

特点:信息新颖、叙述详尽、保密性强、每份报告单独成册、有独立的编号、有固定的机构名称和较严格的陈述形式,是获取最新信息的重要信息来源。科技报告内容新颖、专业性强,技术数据具体详尽,完整可靠,信息含量高,有数据、图表、实验记录等相关资料,涉及领域十分广泛。对于了解某项技术的研制试验和评价结果,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非常重要。科技报告的数量很大,在全世界的科技报告中,美国占了80%以上。

如:美国政府四大报告:PB、AD、NASA、DOE报告,都有各自的检索工具。

(2)会议文献:是了解有关领域发展情况的重要资源,有会前文献、会中文献、会后文献之分(会议论文等:正式出版物)。

(3)专利文献:专利制度的产物,是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在接受申请和审批发明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出版物的总称。包括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专利分类表、专利检索工具以及与相关的法律性文件。

目前全世界有130多个国家建立了专利制度,我国的专利法是1984年3月通过,1985年4月开始实施的,它的目的在于通过保护发明人的合法权益推动技术的发展。目前专利制度已进入国际合作阶段。各个国家的专利审批机构、国际性专利组织都是获取专利文献的重要来源(另:专利网站、数据库)。

(4)技术标准:标准化的产物,是经过公认的权威机构(标准化组织或有关机构)以特定的文件形式出现的标准化工作成果。由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及其他具有标准化性质的类似文件所组成,是从事生产和建设的一个共同依据。

特点:具有权威性、规范性、法律性、时效性、陈旧性。

目前,各个领域都在标准化的影响范围之内。技术标准按内容可分为基本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标准。

技术标准是各国推行技术政策的工具,一个国家的指标文献可以反映其经济、技术政策、生产水平、资源情况和标准化水平。先进的标准可供研制新产品,改进工艺、操作水平提供参考;进口设施的组装、维修、零部件的配制需要标准文献在对外贸易中,技术标准常常构成非关税壁垒。

(5)学位论文:是指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的学生为取得某种(博士、硕士及学士)学位时,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并呈交的体现其学术研究水平,并供审查答辩用的研究论文。特点: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一般不公开出版;质量参差不齐。

(6)政府出版物:各国政府及其设立的专门机构所颁发行政文件和科技文献的总称。就其性质可分为行政性文献和科技性文献两大类。行政性文献包括国企记录、政府法令、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决议指示、调查报告、统计资料等;科技性文献包括科技研究报告、科普材料、技术政策文件等。政府出版物具有正式性、权威性的特点。

(7)技术档案:是指科研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有具体事物对象的技术文件、图纸、图表、照片和原始记录等的总称。

(8)产品样本:产品样本是对定型产品的性能、构造原理、用途、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等所作的具体说明。

3按加工的深度划分:

零次文献信息:(non-printed Document)

指未经出版发行的或未进入社会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献。如:私人笔记、底稿、书稿、手稿、实验记录、会议记录、个人通讯等。具有内容新颖、不成熟不定型不公开交流、难以获得的特点。

零次文献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价值,而且能弥补一般公开文献从信息的客观形成到公开传播之间费时甚多的弊病,其新颖程度颇受关注。

一次文献信息:(Primary Document)

又称原始文献,通常是指著者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创作或撰写的,已公开发行进入社会流通使用的文献,如:专著、学术论文、专利说明、科技报告等。具有新颖性、创造性的特点,是科技人员参考得最多的基本材料,有很高的直接参考价值和借鉴使用价值,但数量庞大,储存分散,不易直接查找利用。

二次文献信息:(Secondary Document)

二次文献的生成过程即是对知识信息有序化的二次加工过程。是把大量的、分散的、无序的文献收集进来,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加工、整理、提炼、浓缩,使之系统化,便于查找而形成的文献。如文摘、题录、书目、索引等检索工具。

在现代社会信息量激增的形势下,人们为了快速而经济地传递信息、搜集和利用信息,更加关心和重视使用文摘杂志,具有浓缩性、汇集性、有序性的特点。

三次文献信息:(Tertiary Document)

是选用大量有关的文献,经过综合、分析、研究而编写出来的文献。通常是围绕着某个专题,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选用大量相关的一次文献,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文献的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编写而成的。如综述、述评、字典、词典、辞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手册、年鉴、指南等。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文献的这种划分界线变得模糊,大部分数据库集文献线索检索与原文献获取为一体。

四者的相互关系

从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到三次文献,它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由博而略地对知识信息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过程。零次和一次文献是最基本的信息源,是文献信息检索和利用的主要对象;二次文献是一次文献的集中提炼和有序化,是文献信息检索的工具;三次文献是把分散的零次、一次、二次文献按照专题或者知识的门类进行综合分析加工而成的成果,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信息,它既是文献信息检索和利用的对象,也可作为检索文献信息的工具。它主要有两大

类型:一是系统阐述某个领域的内容、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综述性学科总结,如综述、评论、述评、进展、动态、教材等;二是把大量的定理、原理、数据、公式、方法等知识进行浓缩和概括,编写成便于查阅的参考工具书,如百科全书、手册、年鉴、指南等。三次文献内容更集中,针对性更强,系统性好,并有一定的检索功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4根据出版形式和内容公开程度划分

白色文献白色文献是指一切正式出版并在社会成员中公开流通的文献,包括图书、报纸、期刊等。这类文献多通过出版社、书店、邮局等正规渠道发行,向社会所有成员公开,其蕴涵的信息大白于天下,人人均可利用。是当今社会利用率最高的文献。

灰色文献灰色文献指非公开发行的内部文献或限制流通的文献。因从正规渠道难以获得,故又被称为“非常见文献”或“特种文献”。这类文献出版量小,发行渠道复杂,流通范围有一定限制,不易收集。其收录和获取成本较高,但是价值却很大。

黑色文献包括两方面的情况:其一,人们未破译或未识别其中信息的文献,如考古出现的古老文字、未经分析厘定的文献;其二,处于保密状态或不愿公布其内容的文献,如未解密的档案、个人日记、私人信件等。这类文献除作者及特定人员外,一般社会成员极难获得和利用。

三、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1信息检索的相关概念:

信息检索:即信息查找,是人们利用特定的检索技巧与方法,从信息集合中对目标资源进行快速定位、获取与信息需求相关的那部分信息的过程。也就是: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求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有广义,狭义之分。

完整的信息检索概念包括两项工作:

(1)信息存储过程,即搜集、筛选、整理、积累现有信息及检索工具,建立信息检

索系统;

(2)信息检索过程,即利用信息检索工具查找所需要的信息。

狭义的信息检索即利用信息检索工具查找所需要的信息。则仅指该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询。

4.著录:也称标引。所谓“标引”,是给这些文献信息一个标识,引导我们使用这些标识把文献纳入到检索系统或者利用这些标识检索文献。比如说我们图书馆的目录,就是把图书的书名,著名,分类号等项目著录下来,并按分类号排列形成分类目录,或按书名顺序排列形成书名目录。

2文献信息检索的类型

根据检索方式(即依赖的检索工具与检索系统)来划分:

手工检索是利用检索工具与工具书进行的,在检索之前,要对检索工具的编排、检索方法,包含的内容进行全面了解。

计算机检索是利用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的,输入指令由计算机自动匹配完成。因此拟定的检索式应该便于系统识别。

3 文献信息检索系统

3.1检索系统的概念

信息检索系统:又称情报检索系统,是指按某种方式、方法建立起来的,以提供信息检索为目的一种有层次的信息存储与检索系统,是表征有序的信息特征的集合体。其中二次或三次文献信息是文献信息系统的核心和概括。

信息检索系统的建立是以对所收录信息的组织为基础的,是一定范围文献、信息的全部记录的有序集合。

功能:报道文献信息、存储文献信息、检索文献信息

3.2文献信息检索系统的主要类型

严格地说,信息检索系统是作为检索工具存在的信息源集合,其功能侧重于检索。所以,在这里,我们把信息检索系统的类型也称作检索工具的类型。

1.目录型

目录也称书目,是以一件或一种完整的出版物(如一本书、一种期刊等)作为著录基本单位的检索工具。按一定次序编排,仅提供检索线索。主要描述文献的外部特征。

常见的目录型检索系统(检索工具):

国家书目:系统记录一个国家某时期所出版的全部书籍的一种目录,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书籍出版的现状和历史。比如:《全国总书目》。

馆藏目录:主要提示某一图书馆或若干图书馆收藏书刊的信息。

联合目录:是汇总若干图书馆或其它收藏单位所藏书刊的目录。

出版社目录:根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或书店发行的图书馆编制而成的目录。

索引:是根据一定的需要,把特定范围内的某些重要文献中的有关款目或知识

单元(如书名、刊名、人名、地名、语词等),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并指明出处,

为用户提供文献线索的一种检索工具。

索引是一种常见的检索工具,有些网络数据库便是以索引命名的,如《十三经

索引》、《科学引文索引》(SCI)等。

3.题录型:

题录是以单篇或单份文献为著录的基本单位的检索工具,以文献的题名、著者

等特征信息为描述对象,提供对文献出版的检索工具。主要揭示、报道文献的外表

特征。

4.文摘型

文摘亦称提要、内容摘要等,是指在题录的基础上,在每条著录款目后边用简

练的语言文字,对文献的内容所做的简略、准确的描述。不包括对原文的补充、解

释或评论。它不仅报道文献的外部特征,也报道文献的内容特征,是二次文献的核心,检索工具的主体。

著名的文摘有《新华文摘》、《科学文摘》等,《工程索引》虽以索引命名,

却是著名的文摘型检索工具。

5.全文

是一种面向全文、提供全文的新型检索技术。它可以使用原文中任何一个有实际意义的词作为检索入口,得到的结果是源文献而不是文献的线索。

四.文献信息检索语言

1检索语言的概述

定义:检索语言(information retrieval language)是信息存储与检索过程

中用于描述信息特征和表达用户信息提问的一种专门语言。也称标引语言、索引语言、信息检索语言。检索语言独立于具体的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之外,作为一种软

件被若干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所利用。

检索语言的作用:对文献的外部征和内容进行多层次描述,提供多种检索途径,

以方便用户从不同角度检索查找。主要有以下两种作用:加工与组织:对文献中包

含的知识内容与外部特征进行规范化标引,对文献的外部特征进行规范化描述。匹

配检索:提供对标引用语和检索用语的相符性比较。

2检索语言的主要类型

按检索语言的结构与产生原理分:分类语言、主题语言、代码语言。

⑴相关概念:

①分类语言:按知识门类的逻辑次序对信息进行组织与检索的语言,是从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对文献进行描述与揭示,建立在对文献、信息所属内容的特征基础上的检索语言。按分类语言对检索系统进行组织,具有按学科组织与检索相关文献信息的作用,这就是分类语言的族性检索(从学科门类)功能。具有极好的扩检与微检功能。

②类目:是分类语言的基本语汇。一个特定类目由分类号与类目名称共同构成。

分类号的主要功能是组织文献与提供检索。分类号的标记制度:纯数字(如:《科图法》)、字母与数字共同组成的混合制(如:《中图法》)两种。

类目名称是用来说明特定类目所聚集的文献、信息的学科范围的一组文字。如“I247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的“I247”为分类号,“当代作品(1949-)”为类目名称。

③索取号或索书号:是文献在目录或书库中的地址号,也就是图书排架的号码。由分类号+种次号(或著者号)构成。如:I247.5/4-1。

⑵分类语言的类型:等级体系分类语言(等级体系分类法)、分析——综合型分类语言(组配分类语言)与混合分类语言。其中最常见的是等级体系分类语言。

最常见的等级体系分类法:

国内:《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国家标准)简称中图法,《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简称《资料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

国外:《杜威十进分类法》(国际上使用范围最广的)、《国际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目前各搜索引掣的网页目录采用的是等级体系结构,也就是采用了分类语言对网络信息进行组织的通行方法,以便网络用户逐级点击直到锁定目标资源。

分类语言的最大特色是它的族性检索功能,使用它比较容易进行扩检与缩检。但这种检索语言的局限亦十分明显,即同一主题的文献、信息常常被分散到不同的类目之下。

⑶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

体系分类法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依据概念的划分与概括原理,把概括文献内容与事物的各种类目组成一个层层隶属、详细列举的等级结构体系的一种文献分类法,亦称列举式分类法、枚举式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是国家标准。共分五个基本部类: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综合性图书。在五大部类的基础上,社会科学展开为九大类,自然科学展开为十大类,共计22个基本大类,称为一级类目,每个基本大类下又可划分成若干个二级类目,二级类目下再划分出若干个三级类目,这样屡屡划分,逐级展开,类目可细分至七级。1个字母或数字代表一级类目。如:H311.2一共有五级。

由于T类“工业技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文献数量巨大,因此又以双字母标记展开了16个二级类,其重要程度不亚于基本大类。

2.主题语言

⑴定义:主题语言是表达文献内容中所涉及的核心事物与概念的检索语言。

主题法:用以自然语言中的词语或规范化的词语作为揭示文献主题的标识,并以此标识编排组织和查找文献的方法

主题词:指代特定概念与事物的语词。主题词有自然语言中的词语,也有从自然语言中优选出的规范化词语。

⑵主题语言的类型

主题法在发展过程中,依选词的不同,先后出现了标题词法、单元词法、关键词法和叙词法等多种文献组织与检索的方法。

关键词法:关键词是指那些出现在文献标题(篇名、章节名)、摘要和正文中,对表征文献主题内容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关键词语言是直接选用文献中的自然语言作为基本词汇,并将那些能够揭示文献主题的关键性词汇作为关键词进行标引和检索的一种检索语言。关键词是非规范的,无需查阅标准词表,不受词表控制,快捷简便,适于用计算机组织和检索文献信息。

但由于关键词法的词语不规范,影响了文献信息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如果你所使用的关键词不规范,随意性太强,就可能查不出相应的文献。所以选取关键词时应尽量考虑周全。首先由于名词与名词术语在取名上的多样性,选词时要对同义词、近义词、学名和俗名、不同译名、简称与全称、不同写法等进行选择;对多义词、同形异义词进行限定说明;其次由于英文构词的多样性,选词时也要注意英语的复合词、派生词、单复数以及英文单词拼写的变体等等,从而避免产生误检和漏检。

分类语言、叙词语言和关键词语言是目前检索系统所使用的通用检索语言,是我们认识和使用一种检索工具与检索系统的起点。目前大多数搜索引掣使用的都是关键词语言,而学科信息门户使用的基本是规范语言。

五.文献信息检索途径

1以文献信息外表特征为检索途径:

题名途径:是以各种事物的名称为检索点来检索文献信息。主要用于检索图书,期刊与有关资料。

著者途径:以文献著者的姓名字顺为检索点进行检索的一种途径。这类检索工具有著者目录、著者索引,机构索引等。

号码途径:是以文献信息的号码标识为检索点来检索文献信息的途径。在已知文献代码情况下,利用代码途径检索文献,可谓是一条既快又准的捷径。

2以文献信息内容特征为检索途径:

关键词途径

是以文章作者所列出的、反映自己文章主题内容的关键词作为检索点来检索文献。这是机检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检索途径。

分类途径

是以文献信息内容所属的学科类别为检索点来检索文献的一条途径。它是检索文献的主要途径之一。常用的工具有分类目录和分类索引。

主题途径

这是以反映文献内容的有关主题词作为检索点检索文献的一条途径,它也是文献检索的主要途径之一。

按主题途径检索的关键是选准主题词,合理选择和使用主题词,对检索结果的优劣直接产生影响。主题检索途径是目前很受用户欢迎的一种文献信息检索途径。

引文途径

利用被引文献来查找原文献的检索方法。如: CNKI中国期刊网被引用字段,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引文检索途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六、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基本技术与方法

1 计算机文献信息检索的技术

查全率(Recall ratio)=[检出相关文献量/文献库内相关文献的总量 ]×100% 查准率(Precision ratio)=[检出相关文献量/检出文献总量]×100% 1.1布尔逻辑检索(逻辑组配检索)(Boolean logical)

指采用布尔逻辑表达式来表达用户的检索要求,并通过一定的算法和实现手段进行检索的过程。

布尔逻辑表达式是采用布尔运算符(逻辑与“and”、逻辑或“or”、逻辑非“not”等)来连接运算检索词,以及表示运算优先级的括号组成的一种表达检索要

求的一种算式,简称提问逻辑式。

●逻辑与“ AND ”运算符,也可用“*”表示,用来组配不同的概念的检索词。是一种概念相交和限定关系的组配。例如:“A AND B”或“A * B”

其含义是:检出的信息中必须同时含有“A”和“B”两个检索词。

基本作用是对检索范围加以限定,逐步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查准率。例如,检索“计算机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方面的文献,其提问式可写成:计算机 and 图书馆或计算机*图书馆

●逻辑或“ OR ”运算符,也可用“ + ”表示,是用来组配具有同义或同族概念的检索词。如:检索提问式:“A OR B”或“A + B”

其含义是数据库记录中任何一条记录,只要含有“A”或“B”中任何一个检索词即为命中的文献。

基本作用是扩大检索范围,增加命中文献量,提高文献的查全率。如:“微机 + 电脑 + PC机”、“微机 or 电脑 or PC机”

●逻辑非“ NOT ”运算符,也可用“-”表示,“NOT”算符是排除含有某些词的记录,其逻辑提问表达式为“A NOT B”或“A - B”,即检出的记录中只能含有“NOT”算符前的检索词 A,但不能同时含有“NOT”后的检索词 B。

基本作用是缩小检索范围,但并不一定能逻辑非提高文献命中的准确性,一般只起到减少文献输出量的作用。在联机检索中可降低检索费用。例如:“计算机 NOT 微机”

应注意,由于“NOT”算符有排除掉相关文献的可能,因此,在实际检索中应慎重使用。

1.2.截词检索

截词检索是在词干的不同位置添加截词符“?”、“*”或“$”,以此代表词的可变部位,以检索一组概念相关或同一词根的词,从而减少相同词干的检索词的输入数量,提高检全率的一种常用检索方法。

这种检索方式可以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查全率,主要用于西文数据库检索。中文数据库通常不使用这种技术。

主要用于检索词的单复数、词性的词尾变化、词根相同的一类词,以及同一词的拼法变异等。在不同的检索系统里用不同的符号,一般为:*、?、!

基本作用是提高查全率,防止漏检。

类型:

■根据截词的位置不同,分为前截断、后截断、中截断

?前截断:又称左截断,截词符放在被截词的左边,可与后截断一同使用。目前这种检索技术应用已经极少,例如:*magnetic。

?中截词:把截词符放在词的中间。这种方式查找英美不同拼法的概念最有效。例如:如:wom*n 可检出woman,women

?后截断:是前方一致检索,又称右截断,截词符放在被截词的右边,是最常用的检索技术,例如:librar*。

■根据截断的数量不同,分为有限截断和无限截断。

?有限截断:限制被截断的字符数量,例如输入apple? ? 表示被截断的字符只有两个,可检出apple、applet等结果。

?无限截断:不限制被截断的字符数量。例如输入educat?,可以检索educator,educators,educated,educating,education,educational,等等。

?注:不同的数据库所用的截词符不一样,使用应先查一下各数据库的帮助加以确认。

1.3.位置算符检索

表示两个检索词间的位置临近关系,又叫邻接检索。这种检索技术通常只出现在西文数据库中,在全文检索中应用较多。

布尔逻辑运算符表示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位置算符表示的是两个概念在信息中的实际物理位置关系

常用位置算符

? W/n(with/n):两词相邻,在一个标引字段中W/n表示两个词不可以互换顺序,二者之间可插入0-n个词。如:智能机器人(w/3)控制,可检出“智能机器人控制”,“智能机器人行为控制”等

? N/n(near/n):两词相邻,N/n表示两个词可以互换顺序,二者之间可插入n 个词。如:智能机器人(n/3)控制,可检出“智能机器人控制”,“控制算法对智能机器人的影响”等

? F(field):同字段检索,被f连接的检索词必须出现在同一字段中。

? S(sub-field/sentence):同句检索,要求参加检索运算的两个检索词必须在同一自然句中出现。

1.4. 限制检索

通过设定相应的检索条件实现对检索的优化。是缩小或约束检索结果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对特定字段的限定检索。

如:rice in ti(表示只在题目字段中查找文献)

rice in de(只在主题词中查找)

rice in ab(只在文摘中查找)

au = Smith,J.C (查作者为Smith,J.C 的文章)

py = 1998(只查1998年的文章)

la =Chinese (只查语种为中文的文献)

常用的限制检索方式:

?字段检索——将检索限定在特定字段内进行限制的方法。

字段限制范围的大小顺序是:题名<关键词<摘要<全文

常见的检索字段:

题名(Title,TI)、著者(Author,AU)、文摘(Abstract,AB)、

关键词(Keyword,KW)、文献类型(Document Type,DT)、主题词(DE)

刊名(Journal,JN)、语种(Language,LA)、全文(Full-text)等

1.5.禁用词表

有些词在单独使用时无实际意义或出现频率过高,一些检索系统规定这些词为禁用词(Stop Words),如:in,on,about,a,an,only,do等。这些词在某些数据库(如BP BIOSIS Previews 生物学文摘数据库)中不能作为检索词。

1.6.嵌套检索技术

用括号将优先检索的检索式括起来,系统首先检索括号中的概念。

优先算符()优先级别最高

优先级运算:()>NOT>AND>OR

1.7. 全文检索:

全文检索是指对文献全文内容进行字符串匹配检索,包括字符串检索、截词检索和位置检索等技术。全文检索技术是一种面向全文、提供全文的新型检索技术。它可以使用原文中任何一个有实际意义的词作为检索入口,得到的结果是源文献而不是文献的线索。

全文检索系统必须具有一个全文数据库。在全文库的基础上,对其字、词、句、段等的加工、检索与编辑。系统除了可以用布尔逻辑运算式进行检索外,还具有文本检索功能,并具有同义词控制、后控词表对检索策略的自动调整等功能。此外,系统还允许用户以自然语言进行检索,直接获取原文中的有关章、节、段、句等。

1.8. 扩检:在试探性检索所获取的检索结果过少,还不到检索要求时,应采取扩展检索以扩大检索范围,保证检索率。采用的方法可以是增加检索词:如将原检索词的所有同义词、别名、俗名作为检索词进行组配检索,使用截词技术或扩大检

索的年代与文献范围。

缩检:亦称二次检索,当检索结果数量过多,评价、筛选困难时,为保证检索精度与检准率,使用缩检,即在原有检索结果中进行筛选,这个措施可反复采用,直到检索结果符合要求。

2 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步骤与策略

采用检索工具检索文献信息一般要经历5个紧密相连的步骤

1.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检索要求

分析研究检索课题是整个检索过程的关键,是信息检索成功与否的关键,检索者首先要对课题作综合分析,通过分析明确如下要求,

(1)明确课题的专业范围及其关健点,选取主题词。

(2)明确所需文献类型。

(3)确定所需文献的时间范围与语种范围.

(4)分析检索目的:以科研攻关,解决具体的技术难题为目的。

(5)研究探索:密切跟踪,了解国内外某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动态。

每一项理论或技术都有其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检索时就是根据研究课题相关知识发展的形成期、高峰期和稳定期来确定检索的时间范围。

检索要求愈明确,检索范围愈具体,已知条件愈多,检索效果愈好。因此,分析研究课题这一步进展得如何,对其后的检索程序至关重要.检索者切忌情况不明就贸然开始检索,这会导致走弯路或检索失败。

检索的目的与要求及检索范围作为选择检索工具与数据库的依据。不同的数据库其收集的文献类型、学科范围,对文献的回溯期限不同。

2.选择检索工具(或数据库)与检索手段

根据已经明确的检索要求与专业范围,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或数据库。

确定检索方法:追溯法、工具法(顺查法,倒查法,抽查法)、综合法

中外文检索工具与数据库很多,检索者要求对各种检索工具或数据库的性质,内容和特点作深入了解,可借助于各种检索工具指南,学科文献指南或联机数据库目录。

机检包括联机检索,脱机检索,光盘检索与网络检索,其中手工检索基本上不花钱,机检速度快,效率高,但费用也高。检索者可根据时时间要求、设备状况与经费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检索手段。

3.确定检索途径与拟定检索式

采用哪种方法与途径,要结合课题检索要求与检索工具或数据库的特点来确定。

就检索途径而言,如果课题检索要求泛指性较强的文献资料,最好用分类途径;如果课题检索要求是专指度较高的文献资料,最好选择主题途径,如果事先巳知文献著者,分子式,专利号,标准号,报告号等条件,则利用著者途径,分子式途径与文献代码等途径为好。必要时将这些途径与分类、主题途径配合使用,将会收到更好的检索效果。

检索提问式是计算机信息检索中用来表达用户检索提问的逻辑表达式,由检索词和各种布尔逻辑算符、位置算符、截词符以及系统规定的其他组配连接符号组成。

4.实施试检索操作

用分类法与主题法检索文献时,要选准分类号与主题词,在机检中还要构造机检策略,即用布尔逻辑或其它符号将检索词连接起来,组成一种逻辑运算式。在检索过程中,无论是手检或机检,均需视检出结果,如果试检索的结果与检索需求存在差距,则需要对检索课题进行再分析,不断修改与完善检索策略,以达到检索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再分析的过程包括:重新选择检索系统,选择相关检索词,重新拟定检索式,以及在原有检索策略的基础上进行扩检、缩检,设定较长的文献回溯期等。阅读检出结果,决定取舍。在手检中对切题的文献要记录文献资料的篇名(书名),著者,文摘、文种、来源等,尤其是文献来源切不可遗漏。倘若是机检,可选择打印格式,联机或脱机打印输出即可。

5.检索结果的评价与获取原始文献

评价检索结果是结合多种标准对检索结果进行评价、筛选,把真正符合需要的检索结果保留下来。

获取原文是文献检索的最后一步,原文获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全文数据库的检索与原文获取可以一步完成,是检索时的首选。而题录与摘要信息检索系统只能检索到原文的线索,在这种情形下,应尽可能通过本地资源获取原文。如本地资源无法保障,则可以考虑使用电子文献传递系统从其他图书、情报机构获得原始文献。目前大部分非全文数据库多提供了原文的外链接,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3 计算机信息检索的策略

1.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检索要求

检索误区1——过分依赖搜索引擎。Internet资源与专业的网络数据库来比,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上都有很大的差距,检索文献目前来说最主要的来源还应是专业数据库,即正规的出版物上发表的文献。

检索误区2——忽略摘要数据库。摘要数据库的数据量大,范围广,是查找文章线索极好的检索工具。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不可能全部都能得到电子版的全文,

先找到文章线索再根据线索查找印刷版的全文是一项不错的组合。

2.选择数据库或网络检索工具

选择合适检索工具的前提是对网络资源有一个较全面的、清晰的了解,具体地说要对检索工具的类型、内容特点、时间范围、学科范围、甚至出版商的大体情况都要有一个了解。

方法:

①注重平时的积累

②不要盲目检索,应养成检索前了解一下数据库的习惯

③注重与他人的交流

④重视图书馆主页的资源

3.提炼检索词,制定检索式

①检索词尽可能选用词或词组,然后用布尔逻辑运算符将检索词连接起来,切忌把整个题名输入到检索框中。

如:网络数据库的安全性研究

②要提炼关键的、核心的词作为检索词。去掉意义太泛或“无所谓有”的词,有时不需要死抠字眼,意思匹配就可以了。

③漏检:忽视了同义词、相似词等。

④检索中不断调整策略

4.实施试检索操作

检索,再分析,再检索,再分析。

5.检索结果处理。

七.参考文献著录标准、范围以及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1.著录标准

(1)排列次序:依在正文中被首次引用的先后次序列出各条参考文献。

(2)具体要求:项目齐全,内容完整,顺序正确,标点无误。

(3)注意事项:

①只有3位及3位以内作者的,其姓名全部列上,中外作者一律姓前名后;

②共有3位以上作者的,只列前3位,其后加“,等”或“,et al”;

③外文文献中表示缩写的实心句点“.”一律略去;

④原本就缺少某一项目时,可将该项连同与其对应的标点符号一起略去;

⑤页码不可省略,起止页码间用“-”相隔,不同的页码引用范围之间用“,”相隔。

⑥正文中参考文献标引一律用上标形式的方括号内数字表示,例如[3],方括号和数字不必用粗体。

2.著录范围(共8类)

(1)已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由国内外出版公司或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有ISBN号);

(3)有ISBN号的会议论文集及论文集中的析出论文;

(4)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

(5)专利文献;

(6)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

(7)报纸文章;

(8)电子文献。

其他性质的资料可以作为正文的随文脚注。

非纸张型电子文献应注明载体类型,见后述。

3.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志

根据GB3469 规定,对参考文献类型在文献题名后应该用方括号加以标引,以单字母方式标志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4.电子文献类型标志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以下列字母作为标志: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志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

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

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示:

[电子文献类型标示/载体类型标示],如: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 (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 (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 (journal 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 (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可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5.各类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思考题

1.文献有那些类型?将文献划分成这些类型的依据是什么?请举例说明什

么是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2.什么是核心期刊?目前评定核心期刊的机构有哪些?请查找一下本专业

中文核心期刊有哪些?(最新版本的)。

3.常用的文献信息检索途径(检索入口或者检索字段)有哪些?在“中国期全文数据库”中字段有哪些?他们的字段代码分别是什么呢?

4. 什么是检索语言?分类检索语言的特点是什么?用分类检索模式检索出来的文献有什么特性?目前湖南大学图书馆对图书的分类采用的是什么分类法?请举一例说明中图分类号的基本构成是什么?

5. 什么是关键词语言?用关键词语言检索有什么优势?使用关键词语言检索文献时,如何尽量避免误检与漏检呢?

6. 布尔逻辑检索的主要运算符有哪些?它们各代表什么含义?请分别举一例说明。

7.什么是截词检索?截词词干是怎么确定的呢?常用的截词算符有哪些?

在“EBSCO学术期刊(ASP)”、“EI工程索引”以及“ScienceDirect“数据库中,他们使用的有限截词符号(通配符)与无限截词符号分别是什么?

8.在数据库检索中,当检出的文献数量较少时,请以实例分析采用何种对应措施,才能增大文献信息的检出量?如果检出的文献数量过大呢?

9.能用实例分析说明文献信息检索的五个基本步骤吗?

10. 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以及会议文献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规范是怎样的呢?请分别举一例说明。

11. 分析课题“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请从查全的角度考虑,提炼该课题的关键词并书写检索式(检索时要求“关键词”分别限定在题名、关键词、文摘以及主题字段)。+

3

文献检索课学习心得

文献检索课学习心得 文献检索课学习心得一:文献检索课程学习体会 通过本学期的文献检索课程的学习,我个人觉得这是一门很有现实用途意义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虽然在课程属性里是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但是它的用途却是关乎我们今后很多课程的,认真学习好这门课将会使我们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工具,还是一种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很好的文化素质。 文献检索,顾名思义,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过程,所以它的全称又叫“信息的存储与检索,这是广义的信息检索。狭义的信息检索则仅指该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寻。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们每天需要大量的信息以便进行各项活动。网络就成为一个很便捷的信息查询方式。就对学生来说,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但是只有纸质的藏书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所以高校的电子藏书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两种方式的结合下,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除此之外,学生们可以利用很多的网站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这些检索方法都可以在文献检索这门课程里学到,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能够改进和提升我们对文献进行检索的效率和质量,避免我们因为不懂检索方式和检索工具而造成的浪费时间,资源等现象。 对我个人来说,我在查询文献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以前我很少在学校馆藏数据库里进行文献的搜索,很多情况下都是借用图书馆里的纸质资源,有时候图书被借完,还有的时候根本借不到自己想要书籍,这样使得我的完成相关作业时很棘手。除此之外,我用的最多的也就是网页上寻找相关信息,但是还是由于查找文献的技术和方法不是很熟悉,最终导致我自己对所查找到的文献并不是很满意的结果。在学习了文献检索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实际检索过程中,仅需一个检索词就能满足检索要求的情况并不很多。通常我们需要使用多个检索词构成检索策略,以满足由多概念组配而成的较为复杂课题的要求。对于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关键词的选择,即检索词和检索策略的选择。检索词选的精确,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检索速度,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检索结果的质量,更容易找到自己所需数据或文献资料。同时,对文献检索的学习,让我形成了借助这些数据库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只要有需要,我就会在这些数据库中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用来丰富自己的综合知识。可以说,通过文献检索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很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以前在需要学习资料的时候不知道在哪里找,而现在完全不用茫然无头绪了,各种数据库所包含的强大的检索功能和丰富的信息资源,给我

文献检索试题与答案

五、问答题: 1、某刊2000年、2001年共发表文章240篇,2002年这240篇文章共被引3660次,请问该刊2002年的影响因子是多少? 影响因子: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计算方法(以2002年为例) A=2002年的全部引文(指定数据库中的记录) B=2002年引用某期刊发表在2000和2001的论文的总次数(B是A的子集) C=某期刊2000 和2001 年发表的全部论文的总和 D(期刊2002的影响因子)=B/C = 3660/240 2、国际专利分类表将专利分为几个部,每个部涉及的范围分别是什么? IPC分类表八个部涉及的技术范围: A部-人类生活必需(农、轻、医) B部-作业、运输 C部-化学、冶金 D部-纺织、造纸 E部-固定建筑物(建筑、采矿) F部-机械工程(照明、采暖、武器) G部-物理 H部-电学 填空 1.未经出版发行的或者没有进入社会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献称为零次文献。 2.文献的载体形态有印刷型、微缩型、声像型和电子型等,其中印刷型文献是最基本的文献形式,电子型文献是文献的发展方向。 1.文献检索以文献为检索对象。 2.按获取手段不同区分,信息检索可分为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 3.信息检索系统一般分为目录、题录、文摘等几种类型。 4.文献检索的首要步骤是分析课题。 5.文献检索的最后一个步骤:获取原始文献。 6.在《中图法》以及任何类似的分类表中,被区分的类型称为上位类。区分出来的类就是下位类,处于同一上位类的各个类称为同位类。 7.《中国图书分类法》经济类片段:…… 其中,F721.2得上位类号为F721,他的含义为中国商业经济体制和组织,F721.1与F721.2之间为同位类关系。“私人商业”所属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大类号和类名是F经济。 8.禁用词包括冠词、介词和连词等。 9.数据库主要由文档、记录和字段三个层次组成。 10.纪录是组成文献数据库的基本单元,字段是组成纪录的基本单元。 11.在计算机检索中,已知课题名称查找其相关文献时,首先必须进行概念分析,然后用算符构成检索策略。 1.图书馆IPAC包含图书、期刊等文献类型的书目信息。 2.在索书号“TN/J11”中TN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号,J11是种次号。 3.在索书号“53.8150051”中,53.815是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0051是种次号。 4.写出已知文献的书目信息获取原文的三个步骤判断文献类型、选择检索项查找iPAC、根据所的信息借阅。

文献信息检索重点

1、信息: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所依赖的和使用的一种既非物质又非能量的东西,它是客观世界中一切物质的属性,又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客观反应。 2、信息的特性:客观性、依附性、可传递性、可塑性、时效性、共享性 3、知识: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的反应。 4、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5、文献4要素: 知识信息内容,即文献的内容; 信息符号:文字,图表,声音、图像等; 载体材料:甲骨,竹筒、纸张、胶卷、磁盘、光盘等; 记录的方式及手段:刀刻,书写、录像、印刷等 6、情报:是知识的传递并起到作用的部分 7、文献的分类: 物理分类: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机读型文献(电子型)、视听型文献(声像型) 出版类型:图书、报纸、期刊、特种文献(特种文献有: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标准文献、会议文献) 按文献加工层次分: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零次文献:未经出版发行的文章,包括手稿、个人通信、原始记录等一次文献:也叫原始文献,首次出版发行的,包括特种文献,期刊论文,也是我们常用的。 二次文献:报道和查找一次文献的检索书刊(有目录,题目,文摘。查找以此文献的工具。)工具性、系统性、汇集性 三次文献:利用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浓缩加工而成(包括各种综述,进展报告,动态综述,手册,年鉴,百科全书。) 8、信息检索:一般是指查找满足特定需要的过程 广义上:将信息按一定方式组织和储存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 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狭义上: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信息的过程,相当于信息查检。 9、信息检索类型: 存储检索对象分: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 信息存储和检索方式和技术分类:传统信息检索(手工)包括追溯法、工具法、综合法

文献检索的方法

文献检索的方法 一、文献检索方法 查找文献的方法分为如下三种: 1. 直接法 直接利用检索工具(系统)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这是文献检索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1)顺查法 按照时间的顺序,由远及近地利用检索系统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收集到某一课题的系统文献,它适用于较大课题的文献检索。例如,已知某课题的起始年代,现在需要了解其发展的全过程,就可以用顺查法从最初的年代开始,逐渐向近期查找。 (2)倒查法 倒查法是由近及远,从新到旧,逆着时间的顺序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此法的重点是放在近期文献上。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快地获得最新资料。 (3)抽查法 抽查法是指针对项目的特点,选择有关该项目的文献信息最可能出现或最多出现的时间段,利用检索工具进行重点检索的方法。 2. 追溯法 不利用一般的检索工具,而是利用已经掌握的文献末尾所列的参考文献,进行逐一地追溯查找“引文”的一种最简便的扩大信息来源的方法。它还可以从查到的“引文”中再追溯查找“引文”,像滚雪球一样,依据文献间的引用关系,获得越来越多的相关文献。 3. 综合法 综合法又称为循环法,它是把上述两种方法加以综合运用的方法。综合法既要利用检索工具进行常规检索,又要利用文献后所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检索,分期分段地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即先利用检索工具(系统)检到一批文献,再以这些文献末尾的参考目录为线索进行查找,如此循环进行,直到满足要求时为止。 综合法兼有常用法和追溯法的优点,可以查得较为全面而准确的文献,是实际中采用较多的方法。对于查新工作中的文献检索,可以根据查新项目的性质和检索要求将上述检索方法融汇在一起,灵活处理。 二、文献检索途径

合规管理-合规管理基础知识课程讲义

合规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合规与银行合规部门》简介2003年10月,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巴塞尔委员会)就银行合规问题发布了题为《银行的合规职能》(《The compliance function in bank》)的文件,在世界围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经过历时一年半的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巴塞尔委员会终于在2005年5月正式发布了《合规与银行合规职能》(《Compliance and the compliance function in banks》)(以下简称“《文件》”)。《文件》首先肯定了合规风险管理已经作为一项日趋重要并且高度独立的风险管理职能而存在,其次界定了合规管理的涵,然后明确了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合规职责,最后阐述了关于银行部合规职能的组织、结构、作用以及其他相关问题。 早在《文件》出台之前,以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为代表的国际化大银行就已经开始创建其合规工作机制,至今已经颇具规模。在世界围,越来越多的银行认识到合规的重要性并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合规工作。《文件》既是对于国际领先银行合规工作的经验总结,为世界各地银行提供了银行合规工作的基本指引;同时也明确了国际银行监管标准的发展趋势,拓宽了银行监管当局在银行是否合规方面的监管视野。

第二章合规管理的基本涵 对于大多数国商业银行而言,尽管“依法合规”一直是其经营理念之一,而且事实上已经开展了合规工作,但是“合规”相对于银行其他业务仍处在初级阶段。面对监管机构逐渐加大合规监管工作的力度以及日益复杂的国际金融形势,国银行如何拓展合规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显得日趋紧迫。 1998年9月,早在《文件》发布之前的5年,巴塞尔委员会在《银行业组织部控制体系框架》中将“合法和合规性,即合法方面的目标”列为银行业组织部控制体系框架的三个目标之一。合法合规性目标要求所有的银行业务应当与法律、法规、监管要求、银行政策和程序相符合,以保护银行的权利和声誉。2005年5月发布的《文件》可以视作是对于合法合规目标的具体阐述,其将合规进一步明确界定为银行部应当具有的一种独立职能,其目的在于管理银行自身的合规风险。为了对于合规管理有全面客观的的认识,我们可以结合《文件》,从合规管理是什么、合规管理由谁做以及合规管理如何做这三个方面来认识合规管理的基本涵。 2.1合规管理是什么? 合规管理是银行部所应具有的管理自身合规风险的独立职—2 —

文献检索

综述评分标准 一、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策略(20%) 含数据库及检索结果、检索词及检索式。 二、检索结果(20%) 列举8-10篇(含外文)与你课题密切相关的文献,根据相关性评分。列举的文献要求包括篇名、作者、文献来源、文献摘要。 三、综述(60%) 1.文献内容简介部分,要求简明扼要地介绍每篇文献的主要内容。理论性文献,要求列举其主要观点,简要介绍其产生的效果;技术或产品类文献,则要说明该技术或产品的特点、原理、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2.综合列举文献,介绍该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发展趋势。 (1)该课题研究的意义:要求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所属学科范围、相关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预期结果等。 (2)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简明扼要地写出该课题的历史沿革,相关背景,曾经获得的重大成果,以及相关时间、人物等;另一部分是课题发展的当前水平,要求写出目前课题研究状况。如果是理论性观点综述,则要列举、分析、各种理论观点,找出其共性与差异、探讨出中心一个论题。如果是某种技术或产品,则要概括出同类技术或产品中有代表性的,说明它们的特点、原理及存在的问题。注意要围绕论题,准确、鲜明、生动地展开叙述,突出重点,结构合理。 (3)课题研究发展趋势:对其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趋势进行预测;也可在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建议等。 实习考查说明 本课程的组织教学是由课堂教学与实习两部分组成,比例为2:1。 实习采用“一题实习法”,具体说就是:一题(或几题)贯穿实习的始终。实习内容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特种文献、因特网检索等。在每次检索实习中都使用你选定的一题。最后学生将检索的中文、外文、学位论文以及网络信息文献资料汇集起来,经过自己全面的综合分析和对比,写出本课题最终的文献综述。

文献检索考试(修订版)

2信息的属性:1普遍性 2客观性 3中介性 4无限性 5扩散性 6可知性 7 可贮性 8共享性 4知识的属性:1意识性2信息性3实践性4规律性5渗透性6继承性6情报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1:知识性和信息性2:针对性3:竞争性4:时效性5:保密性 8文献的基本要素:1知识信息内容 2信息符号 3载体资料 4载体形态 5制作方式 9文献特点:1文献数量大,增长速度快。2载体多样化3文献类型复杂4 语言种类复杂5内容广泛分散交叉重复。6文献知识周期缩短,文献实效性强。7传播速度快 11信息资源的四种类型:1宽泛型 2狭窄型 3折中型 4信息本体型 12信息资源的特性:1无形性2无限性3时效性4流通性5针对性6可再生性7增值性8共享性 13文献信息资源类型划分 按文献加工深度划分及特点:1零次文献;特点:价值高新颖不公开交 流难以获得。2一次文献;特点:1创造性2先进性3价值性4分散性。3二次文献;特点:1汇聚性2工具性3综合性4系统性。4三次文献;特点:综合性,浓缩性,参考性,系统性,知识信息面广。5高次文献;特点:参考性强,实用价值高。 按文献载体形式划分及特点:1印刷型;特点:其优点是易于携带,读取 方便,流传广泛,价格便宜,尤其符合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阅读习惯,其不足是存储信息密度低,占据空间大,笨重,且不易于保存.管理.不便于快速传递信息.高效查阅和高密度存储文献信息。2缩微型;特点:其优点是信息存储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价格便宜.保存期长,此外,还有不易散失弄乱,易于检索复制.放大.转换成其他形式文摘。其缺点是非直观性,不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必须借助专门的设备才能阅读。3机读型;特点:其优点是信息存储密度高,存取速度快,传递信息迅速,寿命长,可以融文本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于一体,信息共享性好,易于复制。其缺点是必须利用计算机才能阅读,相应设备的投入较大,短期内难以更新。4视听型;特

目视管理基础知识讲义

5S管理系列讲义之二 目视管理 一、目视管理概述 1、目视管理的含义 目视管理是通过视觉导致人的意识变化的一种管理方法。据统计,人的行动的60%是从“视觉”的感知开始的,因此在管理中,通过目视管理使各种管理状态和方法“一目了然”,使员工通过眼睛的观察就能把握现场运行状况,让员工能及时、准确地判断问题,达到“自主管理”的目的。因为没有信息就不可能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要保证获取信息,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简单的直观管理技木——目视管理。 2、目视管理的作用 1)暴露异常及问题; 2)使员工了解应管理控制的项目; 3)创造高效率的工作环境。 3、目视管理评价 ①目视管理要符合以下要求: 1)无论谁都能判明异常和好坏; 2)能迅速判断,且判断的准确程度高; 3)判断结果不会因人而异。 ②目视管理水平可分为3个级别: 初级水平:有表示,能明白现在的状况; 中级水平:谁都能判断当前的状态和问题; 高级水平:列明管理方法〔如异常处置办法等〕。

3、目视管理对象

①车间目视管理 车间生产现场的对象包括质量、交货期、成本、安全、5S。其具体内容是: 1)作业管理 ●目视作业标准:如利用照片、图片做成的标准书; ●颜色管理::如工具、零件定置场所的色彩管理; ●限度样本; ●异常警示灯或蜂鸣器; ●标示、看板; ●区域线:如不良品、半成品定置而所的标示; ●人员配置图; ●技能地图:如作业熟练程度的表示; ●安全标志:危险区域的标志。 2)交期管理 ●生产进度管理板; ●生产计划表; ●派工板。 3)品质管理 ●检查工具、夹具的层别管理; ●不良品层别管理; ●量具仪器梭正色别管理:如检测器具精度在规定值内和外的颜色区别; ●直方图; ●检查指导书。 4)设备管理 ●加油色别管理:如加油口的颜色标示; ●操作动作的顺序指引; ●保养部位色别管理:如定期保养部位的颜色标示; ●危险动作部位色别管理:如紧急停止开关的颜色标示; ●换模部位与固定部件的颜色区分; ●仪表安全法围色别管理:如控制范围内、外的颜色区分; ●螺丝、螺栓的配合记号; ●管路色别管理:如对相似的油或溶剂的颜色区分。 ②办公室目标管理 办公室目视管理主要是信息的共有化、业务的标准化和简单化,以迅速、正确地为生产现场提供信息,并有效解决问题。具体的内容是: 1)文件管理 ●文件的分类标示; ●文件保管场所的标示; ●文件的定位标示。 2)行动管理 ●人员动态管理图板; ●个人工作计划; ●出勤管理 3)业务管理 ●业务标准手册

文献信息检索文献信息检索理论试卷(二)

文献信息检索理论试卷(二) 目的:查考学生文献信息检索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考察文献基础知识、文献检索基础知识以及针对信息需求的检索分析和检索工具的选择等。试题类型:填空、选择、理解分析为主。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文献的定义是指“记录有( C )的一切载体”。 A.情报 B.信息 C.知识 D.数据 2.以作者本人取得的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著作、论文、报告等,并经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各种文献,称为( B )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3.从文献的等级来理解文献信息的检索过程就是( A ) A:通过二次、三次文献获得一次文献的过程 B:通过三次文献获得一次文献的过程, C:通过二次获得一次文献的过程 D:通过二次、三次文献获得零次文献的过程 4.《中图法》中基本大类由22个字母表示,“E”和“O”分别表示的是( C )。 A:经济、军事 B:自然科学、文学 C:军事、数理科学和化学 D:经济、外语 5.布尔逻辑检索技术中的布尔逻辑运算符包括( D ) A.逻辑与 B.逻辑或 C.逻辑非 D.A,B和C 6.网络信息资源特点的是(ABC)。 A.信息量大,传播广泛B.时效性强,动态,不稳定 C.类型多样,内容丰富D.信息分散有序,容易管理 7.在数据库检索界面的选项“前方一致”代表的含义为截词检索中的( A )。 A.后截断 B.前截断 C.中截断 8.在网络检索工具--搜索引擎中,布尔逻辑算符种,A and B表示( A ) A.查找包括A和B的文献, B.查找A与B其中之一的文献, C.查找有A无B的

文献。 9.下列逻辑运算次序最优先的是(C) A. 逻辑“与” B. 逻辑“非” C. 逻辑“或” D.加“()” 10.查询的词很长的情况下,百度所有结果会把这个查询词拆分,导致搜索结果您并不满意。为实现让百度不拆分查询词,解决的方案是( A ),实现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精确检索。 A:查询词加上双引号或书名号 B;在查询词前加filetype: C:在查询词前加intitle: D:在查询词前加site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文献信息资源是指以文献为载体的信息资源,依文献出版类型划分,主要包括图书、报纸、期刊、博硕士论文、标准、专利、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政府出版物、档案文献、产品样本11种文献。 2文献信息的检索方法有常用法、追溯法和综合法。常用法又分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3.文献信息检索的一般步骤分为四步:分析研究课题,提取关键词、确定检索策略、评价检索,调整检索策略、查找文献线索,获取原文。 4.相同的检索提问表达式,选择不同的检索工具,其检索结果(不同)。 5.检索策略的调整:当检索结果偏多时,可通过逻辑“与”、“非”和时间、地区、语种、文献类型的限定等缩小检索范围;当检索结果偏少,不能满足检索需求时,可通过增加同义词、相关词,逻辑“或”和检索系统的扩展功能扩大检索范围。 6.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是一个全国性的文献服务平台,汇集了全国一百八十多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科技图书馆加盟,咨询馆员有五百多人,为社会广大读者提供免费信息服务,可获得图书、期刊、博硕士论文等类型文献的全文免费的下载或远程传递(邮箱)服务。 7.我校某同学写毕业论文,请帮他推荐三个可以用来查找并下载全文的学术论文检索工具: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s://www.360docs.net/doc/d63927445.html,/)。(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d63927445.html,KI数据库的全文阅读格式有两种,分别为 CAJ格式和 FTP格式。

第二章 文献信息检索概述讲义(教学用)

第二章文献信息检索概述 导入: 面对以下问题怎么办?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当代大学生如何应对挑战? 将来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完全不相关,你如何应对? 信息检索的重要性:有效、快速地获取所需信息 ?为什么要进行文献信息检索(know why)? ?什么是文献信息检索(know what)? ?怎么去做文献信息检索(know how)? 第一节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文献信息检索途径与策略 第三节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步骤 第一节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 一、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 1、检索:所谓检索是指查找、寻求、获取的意思。 2、信息检索: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根据信息用户的需求,找出信息的过程。广义的检索包括信息存储与检索两个过程。狭义的信息检索指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查询。 3、信息检索原理: 原始文献——加工整理——数据库(存储) 提问——检索——输出(检索) 简而言之:文献信息检索是指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仅指检索一个过程。 二、文献检索的分类 按其检索对象分为: 1、文献检索:凡是以文献为检索对象的称为文献检索。它不直接解答用户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本身,只是提供相关的文献供用户参考。 2、数据检索:凡是以数据作为检索对象的称为数据检索,它直接回答用户提出的技术问题,即直接提供用户所需要的确切的数据或事实 3、事实检索:凡是以事实为检索对象的成为事实检索,直接查询事实性答案,提供用户所需要的确切事实,是一种确定性检索。例:同类产品中,哪个品牌销售量最大? 4、概念检索:就是查找特定概念的含义、作用、原理或使用范围等解释性内容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第一节概论 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需要依靠经验、材料和理论的不断积累,没有科学上的继承和借鉴,就没有提高。任何一个科技工作者,都有赖于在前人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在科研选题过程中,要首先了解所研究的学科领域发展现状与趋势,对自己挑选的课题进行查新,以免重复别人的劳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借鉴别人已有的成果,比如一些统计、实验数据,可以直接利用,没有必要自己再做一次,节省研究经费与时间;对别人研究没有取得成功的地方,要分析原因,可以避免研究走入歧途。要完成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技文献的检索与利用。科技文献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记录,积累了许多有用的事实、数据、理论、方法和科学假设,反映了科学技术研究的进展和水平,是科技信息的主要来源。科技文献数量急剧增长,可以说是“知识爆炸”,在浩如烟海的文献面前,盲目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文献很困难,对信息污染难以分辨;专业文献出版分散,如果只注意查找本专业的核心期刊,已看不到专业文献的全貌,仅能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因为大量的专业文献分散出版在其它刊物里。文献老化加快,出版种类繁多,我们如果想了解某一数据、某一事件或事实,更如大海捞针,无从下手。要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文献信息,就必须掌握科学的文献查找方法,因此就必须学习科技文献检索知识。 掌握了科技文献检索的方法,首先可以节省查找文献的时间,据调查统计,一个科技工作者在其科学研究生涯中花在查找文献上的时间占整个科研时间的40~50%,如果掌握正确的文献检索方法,将缩短查找文献时间,从而延长科研寿命。其次有利于专题文献查全,由于专题文献出版分散特点,使得只从核心期刊上获取专题文献很难查全,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在检索工具或数据库中去检索,就能克服这一不足。再者可以克服自然语言和学科专业语言障碍,由于当今文献语种很多,而一般科技工作者除母语之外仅掌握1~2门外语,这就为了解世界先进技术带来困难。而文摘型检索工具选登的文摘覆盖的语种较多,即使是一个不掌握外语的人也可能通过文摘的阅读,就能了解各语种文献的主要论点、研究方法、结论等,能够广泛了解有关领域的发展趋势。 下面主要是通过介绍科技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和典型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导科技人员掌握检索科技文献的方法。 一、关于信息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信息 1、信息的定义 信息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都能见到,信息化社会、信息时代、信息产业、信息技术……我们的生活和信息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信息到底是什么呢?作为日常用语,信息就是信息,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存在有信息,如手机铃声、上网浏览的网页、电视节目等等。对人类而言,人的五官就是为了感知信息,他们是信息的接收器,它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信息。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中。根据发生源的不同,信息一般可分为自然信息、生物信息、机器信息和人类信息四大类。湖光山色、刮风下雨是自然信息;细胞染色体的遗传基因是生物信息;电讯系统中的电流脉冲、计算机中使用的“0”与“1”的二进制代码是机器信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各种语言、文字、图形符号是人类信息。

管理基础知识整理资料

▲判断:组织在管理中起着关键枢纽作用。(V) ▲判断:管理本质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V) ▲环境:组织生存的土壤,它既为组织活动提供条件,同时也必须对组织的活动起制约作用。▲判断:任何组织的经营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在其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与经营目标三者之间寻求动态平衡的过程。(V) ▲判断:SWOT分析是最常用的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技术。(V) ▲判断:不是古埃及颁布的)古巴比伦:《汉穆拉比大法典》 ▲古罗马:建立了层次分明的中央集权帝国,实行一种把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连续授权制度。(判断V) ▲到中世纪,西方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判断:V) 道家:(老子) ▲道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无为而治(判断V) ▲商家的经营思想在我国管理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判断V) ▲欧洲伟大社会学家韦伯的管理学理论,为管理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判断题)▲人际关系理论的诞生是从著名的霍桑试验开始的。(判断V) ▲判断题影响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工作中发展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待遇和工作环境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判断题) ▲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作的满足感。(判断题) ▲判断:决策是管理的核心,管理功能实质上是决策方案实施过程的体现。(V) ▲判断:决策就是从两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的过程。(V) ▲判断:专家调查法是最科学的预测方法。(X) 管理者是在管理中指挥和领导他人活动的人们,他们构成了管理活动的主体。(判断)

判断:管理是人类社会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产物(V) 政府的管理具有典型的合法性和强制性(判断) 判断:“带着有色眼镜看人”是种应当克服的决策定型效应。(V) 判断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V) 作为管理的载体和基本途径,组织对于管理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的意义(判断) 判断:非正式组织也有明确的组织结构类型。(X) 判断:任何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失误。(V) 社会生产在不断发展,但现代组织的规模和内部结构日趋简单。(X) 由于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组织必须通过控制来及时了解情况,调整计划,修正目标。(V)判断:建立专门履行控制职能的机构是控制的功能。(X,应该是功能的基本条件) 判断:一种新制度是否优越的衡量标准是企业的效益是否提高X)。坚持收益大于成本的原则。 判断:只有市场创新,才能对消费者各类需求给予更大程度的满足X) 管理创新是一种手段、方式,而不是最终目的(判断); 1、组织是以特定的结构形式存在和活动的。V 2、组织设计不仅是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更重要的是组织规范的制度建议。V (1)组织结构的刚性将减少内部组织成本(判断)。 (2)组织结构的刚性将减少委托代理成本(判断)。 (3)组织结构的刚性将增加外部交易成本(判断)。 单项选择题 2)内部环境:组织性质和人员状况等。(单选)

《信息检索技术》书中答案

《信息检索技术》书后习题及参考答案(部分) 第1章绪论 【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文献是信息的主要载体,根据对信息的加工层次可将文献分为_________文献、__________文献、___________文献和___________文献。 2.追溯法是指利用已经掌握的文献末尾所列的__________,进行逐一地追溯查找_________的一种最简便的扩大情报来源的方法。 3.用规化词语来表达文献信息__________的词汇叫主题词。主题途径是按照文献信息的主题容进行检索的途径,利用能代表文献容的主题词、关键词、叙词、并按字顺序列实现检索。 4.计算机信息检索过程实际上是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进行对比匹配的过程。 5.无论是手工检索还是计算机检索,都是一个经过仔细地思考并通过实践逐步完善查找方法的过程。检索过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检索工具按信息加工的手段可以分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共分___________个基本部类,下分________个大类。 8.索引包括4个基本要素:索引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出处指引系统。 答案1.零次,一次,二次,三次 2.参考文献,引文 3.容特征 4.检索提问词,文献记录标引词 5.分析课题,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途径及检索式,进行检索,获取原文 6.手工检索工具,机械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工具 7.五,22 8.索引款目,编排方法 二、判断题 1.在检索信息时,使用逻辑符“AND”可以缩小收缩围。() 2.逆查法是由近及远地查找,顺着时间的顺序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 3.按编制方法划分,信息检索工具可以分为:手工检索工具、机械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工具。() 4.请判断下面图书的国际标准书号的格式是否正确。ISBN:978-030-26151-X。() 5.文献的专利号、报告号、合同号、标准号、索取号、国际标准书号、刊号属于文献的部特征。 6.二次检索是指在第一次检索结果不符合要求时,重新选择检索条件再次进行检索。 答案1.√2.×3.×4.√5.√6.× 三、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文献信息检索》第二次作业

杏林会计专业作业二 一、馆藏书目检索 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查询南通大学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说明你的检索方法、检索结果,并列举密切相关的图书两本(包括书名、索书号、馆藏地)。 检索方法:通过“普通检索”,选择文献类型中文图书,选择检索字段主题词“会计”; 检索结果:340项命中主题词会计; 图书:《成本与管理会计》索书号:F234.3-43/1029=2 主校区社会科学书库《会计学概论》索书号:F230-43/1123 主校区社会科学书库 二、电子图书检索 1、下载安装超星图书阅览器,可利用“图书馆网站-中文数字资源-超星电子图书”,或利用“图书馆网站-读者服务-软件下载”进行软件下载。 2、在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分别利用快速检索、高级检索以及分类浏览三种方式检索自己所学专业的电子图书,写出每种检索方式的步骤及检索结果,列举其中密切相关的图书一册,记录其名称、作者、出版信息等。 快速检索:检索步骤:在“图书检索”框内直接输入需要检索的“书名”、“作者”或“主题 词”,点击“检索“按钮; 检索结果:输入“会计学”,可共查到1526本图书,每页显示10条记录等。 高级检索:检索步骤:在检索项- 书名”、“作者”或“主题词”等对应的框内输入需要检索 的资料,点击“检索”按钮; 检索结果:相应输入“会计学基础”、“郭徐咸”、“出版年代从1994年到2010年”,共查到 2 本图书; 分类浏览:检索步骤:经济图书馆-经济计划与管理会计-各种会计和簿记; 检索结果:共检索到1948本图书,每页显示10条记录等 图书:名称:《会计学基础》,作者:郭徐咸,出版信息:出版日期::1994年08月第2版,主题词:会计高等学校教材 3、打开该书的全文,利用文字识别功能将其中一段信息识别为文本格式,复制粘贴到作业文件中。 〔二)会计工作的内容经历了由对经济过程的广泛计其记录到对经济过程特定方面——价值运动计算记忌舶发展。最初的会

培训讲义-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大则勒岗前教育培训讲义 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2019年11月

第一节煤矿井下作业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快速发展,煤炭工业面貌不断得到改善,以大型煤炭企业、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综合机械化、矿山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逐步提高,淘汰落后产能成效显著,安全生产条件大为改善。但是煤炭工业是一个特殊行业,生产条件和工作环境相对特殊,工作场所环境变化大,生产安全事故始终影响和制约着煤矿的生产建设,为此,从业人员了解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特点,对于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矿作业环境特殊 煤矿作业场所多为地下作业,条件相对艰苦,而且我国95%以上的煤矿是井工煤矿,井深平均在400米以上,作业环境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1.井下作业场所空间较小。采煤工作面空间依据煤层厚度而定,中厚煤层空间稍大,薄煤层、极薄煤层作业空间非常狭小,给行人和运输造成不便。此外,采掘作业面经常处在交替衔接之中,采掘作业的条件变化较大。 2.作业场所没有自然采光,井下作业人员要靠矿灯照明;采掘设备和各种运输设备运转声响大,经常造成噪声超标。 3.有的井下作业场所和巷道经常出现淋水现象,或者巷道存有积水,导致井下环境湿度较大。 4.在生产过程中,伴随着粉尘、有害气体的产生,采深大的矿井伴有地热现象,环境温度较高。 5.作业场所在地下,井深巷远,加上辅助时间,作业人员在井下时间较长,劳动强度大。 二、煤矿生产系统复杂 1.煤矿生产工艺复杂。煤矿井下生产具有多工种、多方位、多系统立体交叉连续作业的特点。采煤、掘进、通风、机电、排水、供电、

运输等系统中,任何部位或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酿成事故,甚至造成重、特大事故。 2.煤矿生产和建设常常同时进行。要保证矿井持续生产,保持采掘平衡,必须要在工作面回采的同时,不断进行巷道开拓准备,保证生产接替,这些生产建设环节的交叉,增加了安全生产、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复杂性。 三、煤矿生产设备多 1.煤矿机电设备多而复杂。由于煤矿生产环节多,工艺复杂,所以井下生产要用到提升运输设备、通风压风设备、供电及电气设备、排水设备、采掘设备等;另外还有保障安全生产的安全监测监控及瓦斯抽放设备。 2. 煤矿机电设备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综采成套设备的生产能力在适宜的煤层条件下,采煤工作面可实现年产超千万吨,出现了“一矿一面、一个采区、一条生产线”的高效集约化生产模式。高度智能化的采煤机实现了远程操控和工作面无人操作,胶带运输系统实现自动化,矿井主要通风机、主提升设备操作也实现了智能化。 四、煤矿事故诱发因素多样 1.由于煤矿生产条件的特殊性,大多数煤矿灾害因素多,致灾机理复杂。矿井瓦斯、矿尘、水、火、冲击地压及有毒有害气体经常威胁着煤矿安全生产,甚至引起重大安全事故。 2.如果安全管理不到位,设备、物料处于不安全状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也是造成人为事故的重要因素。 随着国家十二五计划的逐步实施,到2015年全国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平均达到75%以上。其中,大型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100%。,千万吨级煤矿将达到60处。煤矿主要设备控制的自动化、运输系统的网

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和途径

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和途径 自控1106 张国旺 110240173 文献检索方法有多种,主要有: (一)时序检索法。时序检索法是按时间先后次序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地查找文献信息的方法。分顺时法、逆时法和分段法三种。 1·顺时序法。这是以课题研究所涉时间为检索起点,由远及近地检索所需文献的方法。适用于需要系统掌握有关文献的研究课题。优点:查全率高并可系统掌握现有的研究成果,便于分析、比较和筛选文献。缺点:所需的检索工具书刊或数据库较全、时间较多,否则反而影响文献检索质量。 例如,查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史料,即可采用顺时法。所涉工具书刊除《全国报刊索引·社会科学》分册及其数据库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的复印资料有关经济类各分册和索引外,《经济年鉴》、《汕头经济特区年鉴》及有关经济专题索引等检索工具,也是不可或缺的。 2·逆时序法。这是以课题研究所涉时间为检索起点,由近及远地检索所需文献的方法,又称倒查法。适用于新课题或老而有新进展的课题研究所采用。例如“汕头与深圳经济特区利用外资结构的分析研究”,即可采用此法。优点:可迅速掌握本课题的研究动态、新观点、新数据等文献信息,缩短查资料的时间。缺点:漏检率高,以至影响对现有文献的有效利用。 3·分段法。是顺时法与逆时法交替使用的检索方法,又称循环法、交替法。采用此法查找文献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已知在某一时期内有关本课题文献的集中与分散情况;二是已知某一专题学术会议中必议题与时间。凡与本课题有关的

文献集中期,则列为重点检索的时间范围,其它时间内的文献可作为补充性检索。优点:目标明确,可迅速掌握切题文献信息和节省检索时间。但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及其脉络必须有清晰的了解。 (二)跟踪检索法。利用所见图书或论文的后附引文索引、脚注、参考文献等所提供的文献线索,循踪觅迹地扩大检索范围的检索方法,又称追溯法、扩展法。这种由此及彼地扩大检索范围的检索方法,往往可以查到意想不到的切题文献。在检索工具不完备的条件下,广泛地利用文献综述或述评、研究报告等文献后所附的参考文献,不失为扩大检索范围的好方法。但扩展法所索文献往往不系统、漏检率也高。 例如:一位研究员要研究一篇大致题为“抗药性害虫适应高温胁迫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是在完成某一课题的基础上发现某害虫对某农药产生抗药性后,其对高温适应性显著提高。要解决的问题是要阐明为什么该害虫对这种农药产生抗药性后其对高温适应能力反而提高,这方面问题鲜有报道,从何入手?是否有相关借鉴? 再检索害虫对这种药剂的抗药性与其高温适应性之间的联系。

网络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网络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已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因特网是全世界最大的信息宝库,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商务活动和共享资源的重要手段。如何从这个宝库中迅速、准确地查找所需情报信息,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1. 网上信息源种类 网上文献信息种类繁多,按文献信息加工层次,可以分为五类: (1)网上报刊由于网上文献信息传送速度快,越来越多的出版商注重在网上发行报刊。 据统计现已有数百种报纸,近千种期刊,其中很多是免费的。 (2)动态信息各级政府机构、高等院校、团体、公司在网上发布的消息、政策法规、会议消息、研究成果、产品目录、出版目录、广告等。用户还可以通过Outlook设置所爱好的新闻热线。在新闻热线上不仅能获得动态信息,而且还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与网友进行交谈。 (3)馆藏书目数据库网上有包括美国图书馆在内的6000多所著名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如中国数字图书馆(https://www.360docs.net/doc/d63927445.html,/)、美国国会图书馆(https://www.360docs.net/doc/d63927445.html,/)。 (4)网上文献数据库如我们常用的Dialog(http://www.dialogweb.com)、OCLC(http:/www.oclc.org)、STN(http://www.Jicst.go.jp;http://www.Fj2kar1sruhe.de;http://info.cas.org)等网络系统以及中情所的数据库检索系统(http://www.chinainfo.gov.cn)。 (5)参考工具书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http://www.eb.com),汉语词典(http://www.erols.com)等已进入了因特网。

文献信息检索

《文献信息检索技术与方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文献信息检索技术与方法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管理学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课程学时:24 课程学分:1.5 课程简介:信息及网络时代,各种信息成指数级地增长,信息丰富了,但很难及时地找到我们 需要的信息。《文献信息检索技术与方法》教给学生检索技能、技巧与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 动手的能力,思维的方法和其他一些信息科学(情报学)的基本知识。 选用教材: 罗爱静,于双成?医学文献信息检索(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谢志耘.医学文献检索.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 参考书: 夏立新等.信息检索原理与技术.科学出版社,2009 彭奇志.信息检索与利用教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二、 课程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技能、技巧与方法,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 课程学时分配 内容 课程的意义与基本概念 文献信息检索原理与方法 文献信息检索技术 常用文献检索系统 常用学术信息检索系统 检索结果评价与检索策略调整 医学研究论文写作 四、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课程 的意义与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1.1文献信息检索的意义:信息素养 1.2信息、知识与文献 1.3文献与信息的分类及其特点 【教学要求】 1 ?熟悉文献信息检索的意义:信息素养 2 ?掌握信息、知识与文献的概念内涵 3.了解文献与信息的分类及其特点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问答、回顾、比喻、举例、分析与归纳 【学时】1 第二章 文献信息检索原理与方法(重点) 早 氏代 第一早 第二早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早 第六章 第七章 学时 1 2 3 1 6

4文献检索的原理方法与步骤1

重点:文献检索的方法步骤 难点:文献检索原理 授课内容:第四章文献信息检索原理及方法步骤 4.1 检索原理 文献检索包含文献的存储与检索两个部分,对用户而言,后者更为重要。只有经过组织有序的信息集合体才能提供检索的途径,才有用于检索的功能。文献的编排、组织与检索查询有对应的关系,因此了解一个文献系统的组织方式也就找到了检索的根本方法。 ⑴检索点:每件信息都包含有其内部及外部特征(即信息的属性),文献与课题的主要特征信息可以用来作为检索的出发点和匹配依据,它们称作检索点(access point),这些检索点包括分类、主题、著者、题名、机构名称、代码等。 ⑵检索手段:检索是通过检索工具(系统)和检索方式方法来实现的。无论是用手工检索书本式的工具,还是用计算机检索数据库获取文献资料,都有分类、主题、代码等多种检索途径。 ⑶检索系统:包含网络条件、技术设备(存储服务器、计算机)及文献信息集合体(数据库)。 检索系统按存储的媒体和技术手段来分,检索系统有两种:手工检索工具(印刷型的检索性刊物与参考工具书)和计算机检索系统(各种数据库)。

文献存储和检索原理:是使用户的课题提问标识与检索系统中的信息特征标引标识尽相一致地选择与匹配。如图1—3: 图6—1 信息用户的需求和信息集合的比较与选择,即匹配的过程。从用户需求出发,对一定的信息集合(系统)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根据一定的线索与准则指出(命中)相关信息。 各种检索系统的检索原理基本相同。简单地讲,就是检索提问标识与存储在检索工具中的标引标识进行比较,两者一致或信息标引的标识包含着检索提问标识,具有该标识的信息就从检索工具输出,输出的信息就是检索命中的信息。 信息检索的全过程包括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存储过程就是按照检索语言(主题词表或分类表)及其使用原则对原始信息进行处理,形成信息特征标识,为检索提供经过整序(即形成检索途径)的信息集合的过程。具体来说,信息的存储包括对信息的著录、标引以及编排正文和所附索引等。所谓信息的著录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信息的外表特征和内 容特征加以简单明确的表述。信息的标引是就信息的内容按一定的分类表或主题词表给出分类号或主题词。检索过程则是按照同样的分类表(或主题词表)及组配原则分析课题,形成检索提问标识,根据存储所提供的检索途径,从信息集合中查获与检索提问标识相符的信息特征标识的过程。因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