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天中记_版本源流考略-朱仙林

_天中记_版本源流考略-朱仙林
_天中记_版本源流考略-朱仙林

《天中记》版本源流考略

朱仙林 (南京大学文学院)

摘 要 《天中记》曾多次刊刻,据记载有五十卷本及六十卷本两种。五十卷本被认为刊刻于隆庆三年,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六十卷本先后有陈龙光校刻本及屠隆校刻本两种。屠隆校本因在陈耀文去世后的万历三十七年被翻刻,又因四库馆臣将其作为底本校勘后收入《四库全书》,以及道光间林则徐等人据其校刻,光绪间又据道光本翻刻,故为人熟知。但实际情况是,陈龙光校本不仅比屠隆校本早,且文字错讹更少,版本价值更高,更值得重视。

关键词 《天中记》 陈耀文 陈龙光 屠隆 五十卷本 六十卷本

DOI: 10.13663/https://www.360docs.net/doc/dc4042398.html,ki.lj.2014.07.017

Review of the Editions of the Tian Zhong Ji

Zhu Xianlin (School of Liberal Arts, Nanjing University, 210023)

Abstract The Tian Zhong Ji was frequently printed.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records, there were two versions of the Tian Zhong Ji: one was the Fifty V olumes; the other was the Sixty V olumes. It was commonly believed that the Fifty V olumes was printed in the third year of Long Qing, though this was actually a misunderstanding. There were two editions of the Sixty V olumes. The earlier edition was the one edited by Chen Longguang; the later was the Tu Long edition. The Tu Long edition was reprinted after Chen Yaowen passed away in the thirty-seventh year of Wan Li. It became the well-known version because of several reasons. First, the Tu Long edition was used as the master copy of the Tian Zhong Ji by the editors of the Siku Quanshu, and was included in the Siku Quanshu after revision. Second, Lin Zexu reprinted this book based on the Tu Long edition during the Daoguang era. Third, the reprinting of the Tian Zhong Ji during the Guangxu era was based on the Daoguang edition. Whereas, the factor was that the Chen Longguang edition was not only earlier than the Tu Long, but also had less misprint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hen Guanlong edition has more value than the Tu Long edition, and thus it should gain more recognition.

Key words The Tian Zhong Ji, Chen Yaowen, Chen Longguang, Tu Long, The Fifty V olumes, The Sixty V olumes

*

《天中记》是明代陈耀文编撰的一部颇具特色的类书。前人对此书的编撰、类目、版本等方面均有所研究,值得重视。a但对该书版本的考察,尚未有令人满意的结论。比如隆庆间是否刊刻过五十卷本?万历间屠隆校刻本价值如何?在屠隆刻本前是否有更早的刻本?陈龙光校刻本的价值如何?《四库》本的底本究竟是哪个版本?清道光刻本以及据道光本翻刻的光绪本价值如何?等等问题,均尚需更进一步的研究来加以说明。下文的论述,正以此为核心展开。

* 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资助“陈耀文文献学研究”(编号:2013M531306)的研究成果之一。

a 涉及探讨《天中记》版本问题的有:冯惠民《陈耀文和他的〈天中记〉》,《文献》1991年第1期;孙顺

霖《陈耀文和他的〈天中记〉》,《天中学刊》1995年第2期;郑慧生《一部罕见的类书——〈天中记〉》,《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第2期;以及新浪博客上署名为“汲古得修绠”的博主所写的一篇题为《天中记》的札记(2008-07-09 17:34:10):https://www.360docs.net/doc/dc4042398.html,/s/blog_5003ecf90100a11n.html。

1 《天中记》的成书及卷次问题

在全面梳理《天中记》版本问题前,有必要探讨其成书及卷次情况。据李隆庆三年(1569年)所作《天中记序》称:“自[陈耀文]登第迄今,历二十季而乃成此书,其力诚强,而其心诚专且恒也。”则陈氏在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登第后开始编纂《天中记》。又据陈耀文万历十一年(1583年)《花草粹编叙》称:“邑侯太初谓,《天中》百卷,未便刻成,此帙(指《花草粹编》)无多,宜先付梓。”此为陈氏亲笔,真实性当无疑问,则此时《天中记》已初具规模,且已能刊刻,只是“未便刻成”而先刻了《花草粹编》。另据陈文烛万历十七年(1589年)《天中记叙》称:“余访先生精舍,委序于余。稿凡四易,为之者劳,观之者逸,章往训来,悬诸日月,此不刊之书也。”以及结合现存陈龙光校本前仅有李及陈文烛《叙》来看,此时的《天中记》已经陈耀文四次易稿,在“百卷”的基础上反复修订,而成为六十卷本了。a到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屠隆又协助校刻了另一种六十卷本,但校刻似并不谨严,因为该版存在许多陈龙光校本之外的文字讹误(详见表3)。

可见,《天中记》是陈耀文历时近五十年编辑而成的,从着手编纂,到陈氏身前最后一次刊刻,经陈氏多次易稿,最终成为六十卷本。b故关于该书卷次,亦曾有几种不同的记载。据相关史料记载,陈耀文“著有《天中集》二百卷,《文集》几十卷,《正杨》四卷。”c所谓“《天中集》二百卷”,显然是早期的记录,或者是一种误记,而非陈氏曾刊印过“二百卷”的《天中记》,而清初学者万斯同撰修《明史》时,未曾注意及此,从而流衍出陈氏所辑《天中记》有“数百卷”的说法。(《明史》卷三八七《文苑传二?李濂传》后附《陈耀文传》)[1]而据陈氏《花草粹编叙》“《天中》百卷”的记载,则到万历十一年时,经过陈氏删削,《天中记》已从早先的“二百卷”减少为“百卷”(此“百卷”或非实指,但此处为叙述方便,取作实数),但此时《天中记》仍未刊刻。此后,陈氏仍不断努力,并在其子陈龙光及学者屠隆的协助下,逐渐将《天中记》删

定为仅有五十和六十两种卷次的版本。

关于五十卷本,较早的记载如焦竑(1540-1620年)《国史经籍志》“子部类书类”著录的“《天中记》五十卷”。我们知道,《国史经籍志》在万历三十年(1602年)首次刊刻,此时陈耀文尚未去世;我们还知道,在陈耀文生前,焦竑还曾因应诏修史,需要搜集材料的缘故,给陈耀文写信恳求得到帮助,信中说:“不佞结发时,从事铅椠,即闻明公盛名,博文好古者也。顷与二三同志论列海内文学之士,靡不以明公为称首。每读所撰著,窃有以得于心。夫其文理贯综,叙致雅畅,经疑证隐,语类搜奇,收百代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顿挫万汇,囊括九围,非旷代之通材,孰与于此!……诸所收藏采葺,有涉国典、朝章、人材、世故者,能悉倾囷教之否?司李程君,仆之亲友也,辄以鄙怀托之代请,倘蒙惠然许录其副,将一代钜典,实有裨焉。”(《澹园集》卷一三《与陈晦伯》)[2]可见,焦氏不仅时刻关注陈氏的著述情况,还非常细心地阅读过,信中所说“收百代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者,或即指《天中记》及《花草粹编》等著作。因此,《国史经籍志》的著录,极有可能是焦氏目验的结果,故应有相当的根据。而四库馆臣在《天中记》提要中说:“世所行本皆五十卷,卷端亦不题次第,草略殊甚,盖初

a 上海图书馆及天津图书馆藏(见下文)明万历

十七年(1589)刻六十卷本,其实就是陈龙光校

刻本。因为笔者所见陈龙光校刻本(南图藏)前

仅有隆庆三年李 序及万历十七年陈文烛序,而

天津图书馆藏本的著者信息里有“陈龙光校”;

那么,陈序的存在,说明此本为万历十七年刻

本,而“陈龙光校”的存在,说明其校刻者是陈

龙光。

b 陈耀文生于嘉靖三年(1524年),卒于万历

三十三年(1605年),享年82岁。关于陈耀文生

卒年情况,研究者多未能得出确切结论,对此笔

者已另文详加探讨,参见《陈耀文生平家世及交

友考》(待刊)。

c [明]张宁修,[明]陆君弼纂:万历《江都县志》

卷一六《秩官名臣传第三?文职》,明万历刻本;

[明]杨洵,[明]陆君弼纂修:《扬州府志》卷一○《秩官志下?国朝秩官列传》,明万历刻本。

刻未竟之本。”亦证明了五十卷本的存在。

但遗憾的是,焦竑并未指明此五十卷本的刊刻时间,而据上引陈耀文《花草粹编叙》“《天中》百卷,未便刻成”的记载,《天中记》最早刊本应不早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虽然通行本《天中记》载隆庆三年李 序,但李在序中著录《天中记》卷次仅称“《记》凡分类囗囗分卷囗囗”,凡涉数字均空缺,可知此时《天中记》尚未刊刻。只因陈、李二人关系密切,故陈耀文提前为自己的著作向李 要了一个序。a 然而清莫友芝(1811-1871年)《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卷一○下“子部类书类”记载道:“《天中记》……隆庆己巳(三年,1569年)初刊本五十卷。”[3]此后邵章(1872-1953年)沿袭其说:“明隆庆己巳初刊五十卷本。”[4]故有学者认为,隆庆三年刻本为《天中记》最早版本。[5]实则,此说源于莫氏对李序的一种误解,非莫氏等人曾亲眼见过所谓隆庆初刻五十卷本。对此,王重民先生已有解释,此本“或是最早印本,然非刻于隆庆,殆因李《序》致误也。”[6]此说甚确。因此《天中记》虽确有五十卷本,但并非刊刻于隆庆三年,其刊刻时间或是在万历十一至十七年间。

关于六十卷本,较早的记载,如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卷上所载:“《天中记》六十卷,陈晦伯。”祁承《澹生堂藏书目》载:“《天中记》三十册,六十卷,陈耀文。”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一五载:“陈耀文纂《天中记》六十卷。”等等。而现存通行本也正是六十卷本。

综上,陈耀文为编纂《天中记》,曾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一过程,从早先的两百卷(或为误记),逐渐删减为一百卷(非确指),乃至五十卷(未定稿),到最后通行的六十卷,可以说该书是陈氏的心血之作,是反映陈耀文乃至整个明代中后期文献学发展历程的一部重要文献。

2 《天中记》的版本问题

据上文分析,《天中记》实际仅刊刻过五十卷和六十卷两种,而所谓隆庆初刻本其实并不存在。但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简称《善目》)“子部类书类”记载的《天中记》四种版本:1. 《天中记》五十卷,明陈耀文辑,明隆庆三年

刻本。现藏于辽宁省图书馆。2. 《天中记》五十卷,明陈耀文辑,明隆庆刻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3. 《天中记》六十卷,明陈耀文辑,明万历刻本。现藏于南京图书馆等。4. 《天中记》六十卷,明陈耀文辑,明刻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7]里面赫然有隆庆五十卷本的存在。而近出《中国古籍总目》(简称《总目》)在基本沿袭了《善目》著录内容的情况下,更增加了国图藏隆庆刻六十卷本,上图藏隆庆刻五十五卷本,同时还增加著录了台图藏万历三十七年翻刻六十卷本,以及清代《四库全书》本、道光刻本以及据道光本翻刻的光绪本。[8]

据笔者的分析,隆庆刻本其实并不存在,但《善目》及《总目》的著录不仅有隆庆刻本,而且还分别有五十卷、五十五卷、六十卷三种不同的记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笔者认为,这应该是一种误记。据《善目》及《总目》记载,上海图书馆(简称上图)藏有两种隆庆间刻本,一种是五十卷本,一种是五十五卷本。笔者曾前往上图查阅过,查阅的结果令我们很吃惊,因为两种本子都不是隆庆间刻本。详情如下:

第一种是残本,题明隆庆刻本,索书号为线普长57977。此本仅残存两卷,共两册,分别是第一册,《天中记》卷一一《帝》“皇帝”条“其煌煌盛美”句至该卷末;第二册,《天中记》卷一六《邸驿》“万春”条至该卷末。事目作方圆白地黑字。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一字。若仅从此本残存内容来看,是无法确定其刊刻时间的,因它既无序跋也无牌记等,甚至连卷首显示著者信息的内容都没有,上图将其定为隆庆本,不知何据?

第二种是五十五卷本,题明隆庆三年(1569年)刻本,索书号为线善T276883-937。此本事目作黑地白字阴文,但卷四三至卷四五与此不同,事目作方圆白地黑字,似原阙,后人据他本补配。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一字。每卷一册,共五十五册。前有明隆庆己巳李叙及万历己丑陈文烛叙。序文后为《天中记》总

a 关于陈耀文与李 的交谊,笔者已另文详加讨

论,参见《陈耀文生平家世及交友考》(待刊)。

目。其实,仅从此本有陈文烛叙,就可断定其非隆庆刻本。但有意思的是,此本陈文烛叙“雅号武库,晓狼星之直”(此用上图藏六十卷本陈文烛《叙》作对照)前,后人手抄补入李叙开头至“口说沸腾,固陋日”等句子,而陈叙开头至“有纵横五经”句,也就是与“雅号武库”相接的部分不翼而飞。然而陈叙后,紧接着即为李《叙》之完整内容,那么此处陈叙的残缺是原有的?还是被有意删去,手抄补入李叙,以示此本为隆庆刻本?值得再三品味。

据考察,此本卷首下多题作“朗陵陈耀文晦伯甫纂”,其后一行与之并列的位置为墨钉,包括卷一至卷二五、卷二七至卷三○、卷三二至卷三五、卷四七至卷五○、卷五三至卷五五。且卷四七至卷五○、卷五三至卷五五,各卷首之卷次似经人改动过。而卷四七末原阙两叶纸,后人据他本手抄补入,故卷末题作“《天中记》卷之五十二”;卷五三末亦阙一纸,后人据它本补入,故卷末题作“《天中记》卷六十终”;卷四八至五○、卷五四、卷五五,卷末完具,均仅题作“《天中记》卷■■”。

另外,卷二六(此卷仅首叶纸张颜色呈黄色,其后均为乳白色)、卷三八至卷四四、卷四六,卷首下均题“朗陵陈耀文晦伯甫纂”、“男龙光校”,且除卷二六、四六(卷四六纸张颜色呈乳白色)外,其余七卷之纸张颜色与他卷呈乳白色者明显不同,颜色泛黄,更显古旧。卷三一、五一,卷首下两行显示著者信息的位置均作墨钉,且卷五一的卷次似曾改动过,而卷末仅题“《天中记》卷■■”。卷三七,卷首原阙两叶纸,刊刻者据他本手抄补入。卷四五原阙首叶,后人据屠隆刻本手抄补入,故卷首之卷次及著者信息分别作“《天中记》卷之五十一(原注:四十五)”,“朗陵陈耀文晦伯甫纂”、“四明屠 隆纬贞甫校”,与他卷所题不同。卷五二,卷首下题“朗陵陈耀文晦伯甫纂”,其后一行与之并列的位置为空白,且卷首卷次似经人改动过,卷末原阙一叶,刊刻者据他本手抄补入,卷末题作“《天中记》卷”。

可见,此隆庆刻本,不仅卷次及著者信息存在诸多疑点,而且若将其卷次目录与六十卷

本(南图藏,索书号为GJ/116731,见下文)的卷次目录相对照,不禁会发现其间有重大的关联。为便观览,我们先将其列表如下:

表1 五十五卷本与六十卷本《天中记》

卷次对比一览表

序号五十五卷本(上图藏)

六十卷本

(南图藏)1卷一至卷四四同

2卷四五(版心卷次为墨钉)卷五一

3

卷四六(版心作“卷

四十五”)

卷四五4卷四七(版心卷次为墨钉)卷五二

5卷四八(同上)卷五三

6卷四九(同上)卷五六

7卷五○(同上)卷五七

8卷五一(同上)卷五八

9卷五二(同上)卷五九

10

卷五三(同上,且卷末作

“卷六十”)

卷六○11卷五四(版心卷次为墨钉)卷五四

12卷五五(同上)卷五五

通过分析,以及结合表1所示可见,卷一至卷四四,及卷五四、五五两卷,“五十五卷本”与“六十卷本”完全对应(包括卷次、类目、事目、字体及内容);从卷四五开始,“五十五卷本”与“六十卷本”的卷次并不对应,且“五十五卷本”相对“六十卷本”,缺卷四六至卷五○共五卷之内容。同时,因前四十卷,“五十五卷本”与“六十卷本”卷次对应,故其版心及版末所题卷次亦相对应,未有改动的痕迹,而“五十五卷本”的卷四五至卷五五,因与“六十卷本”卷次不一致,故其版心及版末所题卷次信息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而“五十五卷本”的卷四六与“六十卷本”的卷四五对应,按照上面所示的一贯做法,此处“五十五卷本”的刊刻者应将该卷版心改动,以适应变化后的卷次,但实际未曾改动,仍作“卷四十五”,故造成与实际应作“卷四十六”者不符。这一错误的存在极为重要,因为它显示所谓隆庆刻“五十五卷本”,实是通过将“六十卷本”改头换面而成的版本。

另外,我们注意到,“五十五卷本”的卷四五,与“六十卷本”的卷五一相对应,而“五十五卷本”的卷四五原阙卷首叶,后人据屠隆刻本手抄补入,故卷首之卷次及著者信息分别作“《天中记》卷之五十一(原注:四十五)”、“朗陵陈耀文晦伯甫纂”及“四明屠 隆纬贞甫校”;此外“五十五卷本”的卷四七、卷五三与“六十卷本”的卷五二、卷六○,亦存在类似的问题。这些证据都显示出,“五十五卷本”的刊刻者实际非常了解“六十卷本”,因为他们正是用“六十卷本”的内容来“拼凑”的“五十五卷本”。因此,上图将此“五十五卷本”定为隆庆三年刻本显然是一种误解。

可见,上图藏两种被定为隆庆间刻本,著录的真实性均有疑问,前者很难确定其刊刻时间,而后者则是据万历间陈龙光校刻六十卷本改头换面而成,其间还杂入屠隆刻本的内容。并且两本均题作隆庆刻本,而其事目一作“方圆白地黑字”,一作“黑地白字阴文”,显然属于不同的系统,则隆庆间曾两次刊刻?因此,笔者认为,《善目》及《总目》著录的所谓隆庆刻本,其实是因书前李《序》而生出的一种误解,而这个误解甚至可能如上图藏五十五卷本那样,是刊刻者有意为之的。

据《善目》及《总目》记载,除隆庆刻本外,明代尚有四种六十卷刻本,分别是:万历间刻本,藏于南京图书馆(简称南图)等;万历十七年刻本,藏于天津图书馆;万历二十三年刻本,藏于上图等;万历三十七年刻本,藏于台图。关于万历十七年刻本,笔者上文已讨论过,指出它应该就是陈龙光校本;a而万历三十七年刻本,因是万历二十三年刻本的翻刻本,且藏于台图[5],笔者也未能一见,故不做讨论。剩下的藏于南图的万历间刻本以及上图的万历二十三年刻本,笔者均曾查阅过。

先谈上图所藏六十卷本。据考,上图原藏有两种六十卷本,一种题作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刻本,索书号为线善454971-5020。但据工作人员介绍,此本已不在上图,具体去向不得而知,故笔者未能寓目(或即是天津图书馆所藏?);另一种题作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刻本,索书号为线普380939-78。此

本事目作方圆白地黑字,共六十卷,因有两卷合为一册者,故分装为四十册。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一字。前有同治癸酉(十二年,1873年)阮望手书识语,其后为万历乙未屠隆序及万历己丑陈文烛序。序文后为《天中记》总目。此本卷一至卷六○卷次连贯,卷首多题作“朗陵陈耀文晦伯甫纂”、“四明屠 隆纬贞甫校”。但亦有例外,如卷一五、卷三七、卷四○至卷四二、卷五○,卷首下与“朗陵陈耀文晦伯甫纂”并列的另一行为墨钉;卷三五、卷四九,卷首下与“朗陵陈耀文晦伯甫纂”并列的另一行为空白;卷四三至卷四八,卷首下题“朗陵陈耀文晦伯甫纂”、“男龙光校”。可见此本主体为屠隆校刻,但校刻时,某些卷次曾参考了陈龙光校本(南图藏),详见下文。

再来看南图藏六十卷本。据考,南图共藏有五种《天中记》,根据版式、字体及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包括两种,索书号为GJ/114667、GJ/116756,前者著录为存五十卷,包括卷一至四○,卷五一至六○;后者仅存前四十卷。二类包括三种,索书号为GJ/116731、GJ/113238、GJ/114666,三者均为六十卷全,两卷一册,分装为三十册。

第一类主要探讨GJ/114667本。此本事目作方圆白地黑字,虽题六十卷,实则仅五十卷,每卷一册,分装为五十册。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一字。前有万历己丑陈文烛序、万历乙未屠隆序,以及隆庆己巳李叙。序文后无《天中记》总目。首卷前及卷五○末钤有“阳湖陶氏涉园所有书籍之记”印。b需要指出,此本虽与上图所藏六十卷本(即屠隆刻本)有不同处(如多李《序》,序文后无总目等),但就版式、字体及内容言,两者基本一致(如事目均作阳文等),可见两者间有某种联系。

卷首下多题作“朗陵陈耀文晦伯甫纂”、a 此本笔者虽未寓目,但据该馆著录信息,可略知

此本的面貌:“《天中记》六十卷,陈耀文纂,陈

龙光校,明万历十七年(1589)刻本,60册6

函;28.2×16.5 cm。”

b “阳湖陶氏”,指陶湘(1871-1940),字兰泉,号

涉园。江苏武进人。民国著名藏书家、刻书家。

“四明屠 隆纬贞甫校”。但亦有例外,如卷二、卷三五,卷首下与“朗陵陈耀文晦伯甫纂”并列的另一行为空白;卷五、卷六、卷一五、卷一六、卷二一、卷二二、卷二六、卷二九、卷三二、卷三七、卷四○、卷四五,卷首下与“朗陵陈耀文晦伯甫纂”并列的另一行为墨钉。

更为重要的是,将此本与上图藏六十卷本对比,发现此本卷四一至卷五○,并不与上图藏六十卷本的同卷次对应,而是与其卷五一至卷六○对应。其中,卷四一、卷四四、卷四五,卷首卷次分别作“卷■■■四十一”、“卷■■■四十四”、“卷■■■四十五”,且此三卷的三个数字均为手写补入,非原刻所有;而卷四二、卷四三、卷四六至卷五○,卷首之卷次数字原作墨钉,刊刻者在墨钉上手写补入卷次数;而此十卷之版心及版末所题卷次均仅作“卷■■”。可见,此本之底本末十卷实未分卷。为直观显示二者的差别,列表如下:

表2 五十卷本与六十卷本《天中记》

卷次对比一览表

序号五十卷本(南图藏)

六十卷本(上图藏)

1卷一至卷四○同

2卷四一(版心及版末卷

次为墨钉)

卷五八

3卷四二(同上)卷五九

4卷四三(同上)卷六○

5卷四四(同上)卷五五

6卷四五(同上)卷五四

7卷四六(同上)卷五七

8卷四七(同上)卷五六

9卷四八(同上)卷五一

10卷四九(同上)卷五二

11卷五○(同上)卷五三

通过分析,以及结合表2所示可见,卷一至卷四○,“五十卷本”与“六十卷本”完全对应(包括卷次、类目、事目、字体及内容);从卷四一开始,“五十卷本”与“六十卷本”并不对应,且“五十卷本”相对“六十卷本”,缺卷四一至卷五○共十卷的内容。同时,前四十卷因两者卷次对应,故其版心及版末所题卷次

亦相对应;而“五十卷本”的卷四一至卷五○,因与“六十卷本”同卷次不对应,故其版心及版末所题卷次信息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同时,根据“五十卷本”的卷四一至卷五○虽与“六十卷本”的卷五一至卷六○对应,但并非依次对应一点来看,“五十卷本”似乎并非是“六十卷本”的残缺所致;但结合“五十卷本”末十卷之卷次原作墨钉,似原未经分卷来看,此“五十卷本”或是刊刻者有意为之,即将其手中的“六十卷本”去掉卷四一至卷五○共十卷(或因此十卷原本有某种程度的残缺,故去掉不用),然后将“六十卷本”末十卷打乱次序,拼合而成的。根据王重民先生的看法:“今行本皆为六十卷,当是最后定本。惟初印者,卷五十以后未编卷数,卷数作墨钉,后印本始统次第为六十卷。”[6]那么,此“五十卷本”之末十卷,因为原本均作墨钉,故或正是据王先生所说的“初印者”校刻而成的?

再来看第二类的三种,笔者将主要探讨GJ/116731本。此本事目作黑地白字阴文,共六十卷,每两卷装为一册,共三十册。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一字。前有万历己丑陈文烛序,隆庆己巳李序,均为手写。序文后无《天中记》总目。每卷卷首下题“朗陵陈耀文晦伯甫篹”、“男龙光校”。第一册卷首右下方钤有“毗陵文献征存社”、“余庆堂方氏珍藏”、“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藏”三方朱印。从第二册开始,每册书皮及卷首右下方分别钤有“余庆堂方氏藏书”、“余庆堂方氏珍藏”两方朱印。

卷一与卷二之间,手写补入张衡《周天大象赋》。卷一九阙首叶,文字从《贤妇》“投畚”条“行不顾至”句始,故无法得知此卷卷首下所题著者信息;但此卷事目作方圆白地黑字,与他卷不同,疑此卷原阙,后人据屠隆校刻本补入。卷二八原阙首叶,后人据屠隆校本手写补入,此可从该卷卷首下所题“朗陵陈耀文晦伯甫篹”、“四明屠 隆纬贞甫校”看出。卷五○,卷首下题“朗陵陈耀文晦伯甫篹”,其后一行为墨钉;且该卷《铜》“铸鼎荆山”条以下共23叶纸的内容,上图藏六十卷本、清修《四库》本(笔者考察了文渊阁及文津阁本)及清道光刻本、光绪翻刻本均无。卷五一,卷首下

题“朗陵陈耀文晦伯甫篹”、“四明屠 隆纬贞甫校”,且此卷事目作方圆白地黑字,与他卷不同,当是据屠隆校刻本补入。卷五二至卷五七、卷六○,卷首卷次作“《天中记》卷■■■”,卷首下题“朗陵陈耀文晦伯甫篹”,其后一行为墨钉,版心及卷末卷次信息作“卷■■■”。卷五八、卷五九,卷首卷次作“《天中记》卷■■■”,卷五八卷首下题“朗陵陈耀文晦伯甫篹”、“男龙光校”,卷五九卷首下题“朗陵陈耀文晦伯甫篹”,其后一行为空白行,且两卷之版心及卷末卷次信息均作“卷■■■”。

显然,此本与上图藏六十卷本(索书号为线普380939-78)及南图藏另一种六十卷本(索书号为GJ/114667)不是同一系统,但却与上图藏五十五卷本(索书号为线善T276883-937)有诸多相似处,不仅事目均作黑地白字阴文,且上图藏五十五卷本,其卷二六、卷三八至卷四四、卷四六,卷首下均题作“朗陵陈耀文晦伯甫纂”、“男龙光校”,与此本相同;更可注意者,上图藏五十五卷本,其卷三八至卷四四共七卷,不论是版式、行款、字体还是内容,乃至于纸张之颜色均与此本相同。又据此本卷五○以后,各卷卷次均为墨钉,则此本末十卷或仍是据“初印本”校刻而成,且此本卷五八卷首下题“男龙光校”,则此本当是在“初印本”基础上经陈龙光校订后的版本;而万历二十三年屠隆校刻本(上图藏),因末十卷卷次及著者信息均已不作墨钉,且卷四三至卷四八,卷首下题“朗陵陈耀文晦伯甫纂”、“男龙光校”,与他卷不同,可见屠隆刻本确实在陈龙光校本后,且参考了陈龙光校本的某些卷次,又重新据“初印本”校刻而成的。关于此点,下文将要从文字异同角度入手详谈,此处从略。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天中记》有隆庆刻本说不成立,故《善目》及《总目》的著录存在讹误。2. 万历间刻本里,陈龙光校刻本要比屠隆校刻本早。《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所说:“明刊本有二:事目作黑地白字者,原本也;事目作方圈者,翻刻本也。”[4]就刊刻时间言,这一说法与我们的结论一致。而有人认为《天中记》“最早的定本当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乙未本,六十卷,事目作黑地白字阴文;其后有万历三十七年(1609)己酉本,这是乙未本的翻刻本,事目作阳文,外加方框。”[5]这一说法显然存在问题,因为它并未能考虑到在屠隆校刻本前,尚有陈龙光校本的存在。并且此说认为万历二十三年刻本(即屠隆刻本)“事目作黑地白字阴文”,也与笔者在上图看到的万历二十三年屠隆刻本事目作方圆白地黑字者不同,而“事目作黑地白字阴文”者,则是南图所藏陈龙光刻六十卷本。

此上的探讨,已将现存隆庆刻本及万历刻本的问题基本讨论完毕,接下来将简要介绍文渊阁《四库》本及清道光刻本(光绪刻本因是据道光本翻刻,故不做讨论)。讨论将从上文叙述过的各家版本(包括未提及的《四库》本及道光本)的文字异同入手,请先看下表所示:

表3 诸本《天中记》文字异同对照表a

上图藏南图藏上图藏

序号《天中记》

卷次及出处

两卷

残本

五十五

卷本

屠隆刻

五十

卷本

陈龙光刻

四库

抄本

道光

刻本

1

一《帝王》“皇帝”

审谛审训

2母地母帝

3《帝王》“天子”夷狄之朝诸侯

4《帝王》“君”君者群君者郡a 需要指出,为方便探讨上海图书馆藏两卷残本《天中记》,此次文字异同的对比,包括此残本在内的所有进入讨

论的版本,均选取此两卷文字进行对比。并且,表3所示,并非此两卷中各本文字的所有异同,而是选取其中最能说明各本间关系的文字。且以两卷残本文字为依据,凡与此残本不同者均列出文字,与此残本相同者则不列。

上图藏南图藏上图藏

序号《天中记》

卷次及出处

两卷

残本

五十五

卷本

屠隆刻

五十

卷本

陈龙光刻

四库

抄本

道光

刻本

5

一《帝王》“导进称辞”天子手天子千

6《帝王》“利势”有也及其

綦也

为安及

其亡也

7《帝王》“立功成名”行无行母行母行母行母行母8《帝王》“神器”王玺玉玺玉玺玉玺

9《帝王》“玉床”坐王床坐玉床

10《帝王》“践祚”何休沈休沈休囗休

11《帝王》“皇纲”晋█晋桓晋志

12

《帝王》“归仰”如平如秤如秤如水

13过王过去过去

14《三皇》“尤行”尤行九行九行九行九行15《三皇》“任风力”二古二占二占二占三古16《五帝》“神圣”神然神圣神默17《五帝》“舜祖幕”空三字乃至于要铲字18《五帝》“卷娄”万█万里万千19《五帝》“十尧九舜”韩了韩子韩子韩子

20《三代》“四王”伐索伐崇伐崇伐虢

21《三代》“惜阴”径天径尺径尺径尺

22

六《邸驿》“万春”光是先是先是先是

23《邸驿》“女巫乘传”所至而行而至24《邸驿》“高塘”楚襄土楚襄王楚襄王楚襄王

25《闾里》“清节”易志敢易

26《闾里》“戚里”姻戚婚姻

27《闾里》“秽里”秽投秽里秽里秽里

28

《市》“市”市时市恃市恃市恃

29言友言交言交言交

30《市》“夜市”囗县█县█县豳县邠县31《市》“斧牛”斧牛多牛多牛

32《市》“市南”稷稷稯稯稯稯

33《市》“求存”者得君得君得君复

34

《市》“林市”林市柳市柳市柳市

35万章萭章萭章萭章

36万子夏萭子夏萭子夏萭子夏

37《市》“门如”哀帝贵哀帝责哀帝责哀帝责

38《市》“槐市”囗囗三十三十人万人中39《市》“阅曹”阅曹阅书阅书

40《市》“市易”六平六年六年六年

41《市》“亥市”故诗故谓故谓故称

(续表)

据表3所示,有几点特别值得注意:

第一,上图藏残本、屠隆刻本、道光本与南图藏五十卷本(简称屠氏系统)间,文字存在高度一致性,可见四者应出于同一系统,此点亦可从四者字体相同一点得到证实;但道光本因经林则徐等人的校勘,故某些内容与其余三个版本稍有不同。但道光本因校勘者的不够严谨,因而出现了多处底本外的错误,如表3第17条,《天中记》卷一一《五帝》“舜祖幕”条,道光本将“要铲字”(笔者按:即版刻时要铲掉的文字)三字误入正文就是最好的证据。此外如表3第1、4、5等条,都是其他三本不误,而道光本新出现的错误。这类情况非常普遍,非仅限于表3所示,因此道光本及其后据此翻刻的光绪本,并不是校勘意义上的善本。

第二,上图藏五十五卷本与南图藏陈龙光刻本(简称陈氏系统)间,文字也高度一致,字体也相同,而与屠氏系统存在较大的文字差异。a并且,两系统间文字有差异时,又往往是前者正确而后者错误。比如表3第11、12两条,均出自《天中记》卷一一《帝王》“归仰”条,据考察,《天中记》此条文字是据《法苑珠林》卷四五《引证部》转引而来的,而《法苑珠林》的文字与陈氏系统文字完全一致,分别作“如秤”与“过去”。[9]其他如表3第8、10、14、15、19、20、21、22、24、27、28、29、31、32、34、35、36、37、38、39、40、42、43、44、45、47、48、49、51、52条等都是此种情况。仅此两卷内容,就发现如此多屠氏系统错误而陈氏系统正确的例子,且此类情况在他卷中亦存在,非仅限于此两卷内容,可见陈氏系统有其独特的价值;而陈氏系统里,又以南图藏陈龙光刻本更值得注意,因为它既是一个足本,又要比屠隆刻本早,且经过陈龙光认真校订过,因此这个版本应当是目前所见版本中最好的,最应该用来作为校勘底本。

第三,据表3所示,四库本采用的底本应是屠氏系统,而不是陈氏系统,因为四库本与屠氏系统存在多处同样的文字错误(如表3第31、32、39条等),而这些文字错误在陈氏系统里都是正确的。而四库本与陈氏系统也存在诸多相同处,且相同者大都是正确的内容,可见四库馆臣在校勘《天中记》时,据文义或引文进行过校订,但校订时未采用陈氏系统的版本作为参照,否则不至于放掉更值得作为校勘

上图藏南图藏上图藏

序号《天中记》

卷次及出处

两卷

残本

五十五

卷本

屠隆刻

五十

卷本

陈龙光刻

四库

抄本

道光

刻本

42《道路》“褒斜”二秦记三秦记三秦记三秦记43《道路》“街卒”拱秀挺秀挺秀拱令

44

《村》“东亭”二矣二丈二丈二丈

45辄肉辄凶辄凶输肉

46《原》“风凉”关王图关上图关上图关中图

47《野》“青寇”青寇青羌青羌

48《野》“牧野”郎国郡国郡国即国

49《野》“激物”激物敦物敦物

50《关塞》“蜀三关”张囗张█张█张华

51《桥》“万里”费█费袆费袆费袆费费

52《桥》“五丈”符丕█符丕救符丕救符丕救符丕别

(续表)

a 上文讨论南图藏六十卷本时,曾指出其卷五○

《铜》“铸鼎荆山”条以下共23叶纸的内容,上图

藏六十卷本、清修《四库》本及清道光刻本、光

绪翻刻本均无,此最能见出两者属于不同系统,

且可证明陈龙光校刻本确实要早于屠隆校刻本。

底本的陈氏系统,而选取相对晚出且错误更多的屠氏系统作为底本。

综上,《天中记》是陈耀文历时近半个世纪编纂而成的一部类书,在该书的编纂校刻过程中,其子陈龙光与学者屠隆曾付出了艰苦的努力。该书于万历十一年至十七年间刊印过一种五十卷的“初印本”,但现今或已不传。现存最早的刻本是万历十七年陈龙光校刻本,此本也是目前所知最好的版本。其后万历二十三年又有屠隆校刻本面世,而万历三十七年又有据屠隆刻本翻刻者,清修《四库全书》时,即以屠隆刻本为底本进行校勘,且修改了不少屠隆刻本存在的错误,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抄录时出现大量脱漏等情况);此后清道

光间林则徐又以屠隆刻本为底本进行校勘,但因校勘过于疏忽,出现了诸多底本不误,而重刻时新出现的错误,因此此本虽晚出,但并不是校勘意义上的善本;而光绪间据道光本翻刻的版本,并未能改正道光本的错误,反而在校刻时又出现新的错误,故其版本价值更低。其后扬州广陵书社曾于2007年据光绪本影印出版过一种《天中记》,缺漏处则以明刊本补入,故其版本价值也相对较低。因此,笔者认为,《天中记》诸多版本中,以明万历十七年陈龙光校刻本较他本为善,而其他明刻及清《四库》抄本则可补此本之不足,清中叶以后刻本或影印本,从校勘意义上说,略之可也。

参考文献

[ 1 ] 万斯同. 明史:续修四库全书第331册[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影印,

2002:162.

[ 2 ] 焦竑撰;李剑雄整理. 澹园集[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9:109.

[ 3 ] 莫友芝撰, 傅增湘订补. 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M]. 北京:中华书局, 2009:804.

[ 4 ] 邵懿辰撰. 邵章续录. 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574.

[ 5 ] “国家”图书馆特藏组编.“国家”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 (第三册) [M]. 台北:“国家”图书馆出

版社, 1998:17.

[ 6 ] 王重民. 中国善本书提要[M]. 上海: 上海古籍出

版社, 1983:375.

[ 7 ]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843. [ 8 ] 中国古籍总目编纂委员会编. 中国古籍总目(子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2006.

[ 9 ] 释道世著;周叔迦, 苏晋仁校注. 法苑珠林校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3:1372-1373.

朱仙林 博士后,南京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古代文学与文献。E-mail:xiaoz2006@https://www.360docs.net/doc/dc4042398.html, 江苏南京 210023

(收稿日期:2013-10-15)

参考文献

[ 1 ] 张伟云. 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研究——以“贵州省情(地方志)全文数据库”建设

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 2007(6): 183-188.

[ 2 ] 湛江图书馆网站 http: //www. zjlib. com/.

[ 3 ] 周艳. 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建设的一点尝试[J].

图书情报研究, 2011(1): 60-61.

[ 4 ] 陈春阳, 李红学. 莆仙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建设刍议[J]. 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8(1): 120-121. [ 5 ] 于志敏. 浅谈新疆地方文献资源全文数据库建设[J]. 西域图书馆论坛, 2002(4): 11-12.

[ 6 ] 林晓玲. 潮汕地方文献资源网共建共享的探索与实践[J]. 图书馆论坛, 2011(3): 54-56.

[ 7 ] 谢耀芳.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探讨: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图书馆为

例[J].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1(1): 48-51.

[ 8 ] 湛江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 http: //183. 61. 108.

195: 91/Struts01/libs/zjlib.

[ 9 ] 全国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联盟 http: //dfwx.

chaoxing. com/.

[10] 周玉山, 张岚. 山东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开发略

述[J]. 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6(3): 86-89.

[11] 杨成哲. 市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

享[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1): 100-101.

吴建华 湛江市图书馆,馆长。E-mail:zjlib@ https://www.360docs.net/doc/dc4042398.html, 广东湛江 524000

(收稿日期:2014-05-03)

(上接第68页)

陶渊明集版本源流考

陶渊明集版本源流考 摘要:陶集版本流传大致分为五个时期:梁以前为传抄时期,梁至北宋为补辑时期,南宋至明代为校订付刻、注释评选时期,清朝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为汇集、考订时期,新中国成立至今为集注与释解评论时期。 关键词:陶渊明集;版本;考述 陶渊明(365年—427年),晋寻阳(今江西九江)人。一名潜,字元亮。大司马陶侃曾孙,曾为州祭酒,复为镇军、建威参军,后为彭泽令。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自隐,以诗酒自娱。征著作郎,不就。南朝宋元嘉初年卒,世称靖节先生。其诗描写山川田园之秀美,自然朴素,而疾世激昂之情,亦时有之。散文与辞赋亦质朴流畅。他创作的诗文被誊写传抄、雕刻或影印出版,经过众多人之手流传至今。 魏晋诸家集中,惟陶渊明集传本最接近本来面目。然就各版本流传而言,也存在很多毛病。最初病在阙,搜罗不完备,多有遗失;其次病在伪。在流传过程中,一些伪作窜入陶集中;再次病在误,经过多次传抄翻刻,颠倒排比,错误繁多;最后病在晦,因陶渊明时代距今已远,意义难明,众说纷纭。 基于上述原因,可将陶集版本流传大致分为五个时期:大致梁以前为传抄时期,梁至北宋为补辑时期,南宋至明代为校订付刻、注释评选时期,清朝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为汇集、考订时期,新中国成立至今为集注与释解评论时期。 一、梁以前传本——传抄时期 (一)陶渊明自定本 陶渊明是否有自定本,历来有不同看法。清陶澍《靖节先生集》卷二认为“《五柳先生传》云…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则其集必有自定之本可知。”但仅据此似不能作为强有力的证据,因此,桥川时雄即不主此说。《陶集版本源流考》认为“陶公性行,旷达自然,《饮酒二十首》,犹假故友,以为编次,岂其自行编次全部乎?” 按陶渊明《感士不遇赋》云:“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又云:“留诚信于身后,动众人之悲泣。”《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饮酒》第二首:“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拟古九首》第二首:“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不学驱驰子,直在百年中。”由此可知,陶渊明关切“垂名”,“身后”,传于“百世”,传于“无穷”。对陶渊明来说,“垂名”,“身后”,传于“无穷”,关键在于“志”“节”的身体力行,亦在于“颇示己志”之文章。故自定集本,当有其事。 (二)六卷本 佚。《隋书·经籍志》:“宋徵士《陶潜集》九卷。”注云:“梁五卷,录一卷”,可知梁以前陶集只五卷。苏写本附录北齐阳休之《序录》:“余览陶潜之文……其集先有两本行于世。一本八卷,无序;一本六卷,并序目,编比颠乱,兼复缺少。”知此六卷本有序有目,惜其不传。 (三)八卷本 佚。梁启超《陶集考证》:“此(八卷)本,殆于五卷外加入《五孝传》一卷,《四八目》上下两卷,共为八卷。”桥川时雄《陶集版本源流考》:“此本亦必当梁以前之物,集七卷,录一卷,凡八卷者也。”考阳休之本十卷,于《四八目》亦不分卷,由此推之,则此八卷本也不应当分卷。依阳休之所说,《五孝传》及《四八目》当为梁以前两本所有,而为萧统本所缺。然则《五孝传》及《四八目》当为萧统所寓目,而萧统不录,殆疑非陶渊明作品。但是,《四八目》及《五孝传》未必不是陶渊明

从《扬雄集》看《汉语大词典》的修订

从《扬雄集》看《汉语大词典》的修订 汉语史专书词汇研究有利于辞书的编纂与修订。《扬雄集》词汇研究在增补词条、修正释义、补充义项、提前书证、补充书证等方面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 标签:《扬雄集》《汉语大词典》词汇研究辞书修订 汉语史专书词汇研究与辞书编纂联系紧密。以《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为例,它是汉语史专书词汇研究的重要参考,汉语史专书词汇研究有利于完善《大词典》。《大词典》是一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①,是当前权威的语文工具书之一。尽管《大词典》在收词、释义、例证等方面都力求完备,但由于各种原因,难免存在疏漏。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扬雄集》词汇研究对《大词典》修订的作用。 一、增补词条 1.明神 《扬雄集·太史令箴》:“夏氏黩德,而明神不蠲。”② 《大词典》收“神明”,未收“明神”。“明神”即神明,指天地间一切神灵。“明”有神灵义,例如《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今吾执政毋乃有所辟,而滑夫二川之神,使至于争明,以防王宫室。”颜师古注:“明谓神灵。”“明神”是同义复词③。文献中习见,例如《诗·大雅·云汉》:“敬恭明神,宜无悔怒。”《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国之将兴,明神降之。”《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十一引汉班固《东巡颂》:“是以明神屡应,休征乃降。”《晋书·后妃传·左贵嫔》载左芬《元杨皇后诔》:“惟存揆亡,明神所嘉。”唐杨炯《和刘长史答十九兄》:“精诚动天地,忠义感明神。”宋范仲淹《与省主叶内翰书》:“此金石其诚,对明神而无愧。”例多,不赘举。 2.清坛 《扬雄集·甘泉赋》:“傧暗蔼兮降清坛,瑞穰穰兮委如山。” “清坛”指清净的祭坛,《大词典》未收,文献中多见。例如晋葛洪《神仙传·葛玄》:“清坛肃侣,依太真之仪。”唐裴铏《道生旨》:“存归太上之清坛,靖想虚皇之宝座。”宋王安石《九宫贵神祝文》:“伏以卜用灵辰,躬修禋享,清坛所兆,洁告有常。”明卢柟《水亭赋》:“奠珍璧于清坛,荐馨香以摅诚。” 3.乃祖 《扬雄集·逐贫赋》:“昔我乃祖,宗其明德。”

5篇介绍山西皇城相府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山西皇城相府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山西皇城相府的导游词范文(一) 自崇祯五年建起河山楼后,陈氏家族凭借坚固的河山楼顽强抗击了数次流寇的袭击,保证了周围千余乡邻的生命不受侵害。但楼内容量毕竟有限,为永保万全,陈家耗巨资,于崇祯六年(1633年)农历七月动工,第二年春天建成。内城全长467米,垛口149个,平均宽度为2米,高度为12.5米,最高处25米,用石7000余方,砖370多万块.西、北门用铁皮包裹,门上各有楼阁。为防不测,铁门之外设有粗大的木栅栏。城内所有建筑均为明代建筑,每处院落自成体系,各有特点,对研究明代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什值。 [世德居] 这座精巧别致的院落叫“世德居”。俗称“世德院”,由陈廷敬曾祖父陈三乐经商时的商号——“世德堂”而得名。世德堂创建于明代正德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是陈氏家族移居中道庄时的早期建筑。后经多次修复扩建,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 世德居是陈氏家族繁荣昌盛的发祥地,是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居住的地方。第一层东方为陈廷敬的出生地,第二层为藏

书楼,第三层为藏版楼。因为陈家家道殷实,读书人多,又历代尊师重教,所以建有刻版印刷厂,印刷各类书籍供子弟们学习,并有自己的藏书楼。 站(在内城高处可以看出,内城与外城相连,互为依托,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进可攻,退可守。内城的建筑多是坐东朝西四合院,典型的晋东南民居特色,外城坐北朝南,明代建筑风格,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有致。 [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是祭祀陈氏祖先的祠堂,里面供奉着陈氏先祖的牌位,厢房内挂有陈氏先祖遗像图和陈氏族谱图。祠堂正门两侧悬挂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记载着陈氏在明清两代共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皇城陈氏,原籍河南省彰德府临漳县(彰德府即现在的安阳市,临彰县即现在河北省邯郸市临彰县)。明永乐年间,由于家乡遭受自然灾害,师祖陈靠被-迫带领全家老少迁居晋城市泽州县天户里半坡村,明宣德四年(1429)年迁居于此。 皇城相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宏伟的建筑,还在于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陈氏家族不仅留下众多的诗文、遗著和传说,而且有作为清朝极盛时期最高统治者康熙皇帝的大量御书、御诗、牌匾、挽诗、一个朝臣宰辅的故地,能遗存这样多的皇帝御笔,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皇城相府对于研究明清中国政治、

京津的地理及饮食文化

京津的地理及饮食文化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京津的地理、历史与饮食文化 今天的京津地区的饮食包罗万象,口味、种类囊括五湖四海,表现出来的完全是国际大都市的饮食面貌与文化。单就面食而言,从兰州拉面、广州鸡蛋面到法国面包、意大利比萨……几乎无所不包。 不过每一种文化现象,乃至于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京津的饮食当然也不例外。北京作为首善之都至今大约 850 年左右,但是它建城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 3000 多年之前。天津的历史相对更短一些,大约在汉朝的时候设置了盐官,天津才登上历史的舞台;到了明成祖时在天津设“卫”,它的发展才正式展开。 京津的饮食、特别是面食,属于一般平民百姓的日常饮食,平凡到只有极少的相关历史记载,但我们还是循着仅有的蛛丝马迹,尽可能尝试勾勒出京津饮食文化的脉络与轮廓。 从粟文化到麦文化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京津位于华北平原北端的黄海平原,是土壤肥沃的冲积平原,土壤本身是适合农耕的。但是当地的气候条件不理想,夏天炎热,冬天寒冷,季节温差相当大。降雨相当不平均,大多集中在夏季;加上地表的河流、湖泊分布也不平均,所以土壤虽然肥沃,却有严重的缺水问题。

根据《史记》记载,京津地区在商朝后期就已经有“ 燕国”、“ 蓟国” 等自然形成的小国。公元前 1045 年,周武王灭了商朝之后,分封天下诸侯,把帝尧的后代封于“蓟”,自己的弟弟召公奭封于“燕”。 当时,这片土地上还没有出现麦子的踪迹,普遍种植的主食是适合在干旱、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的“粟”(古代也称为“稷”),也就是今天中国北方常见的“小米”。 不过,情况很快就有了改变,一种新的外来农作物“小麦”,来到了华北平原。根据考古研究显示,面食的原料作物“小麦”原产于西亚一带,大约在距今5000 年前通过中亚进入中国新疆地区。之后由西向东,然后由北而南扩张。根据《左传》里的记载,春秋时期黄河下游地区就已经有小麦的种植。 农业考古研究发现,中国小麦最初的栽培季节和栽培方法可能和原有的粟、黍等作物一样“春种、秋收”,也就是春麦(旋麦)。但是人们发现,小麦的抗寒能力虽然强于粟、耐旱能力却不如,播种期间如果缺乏水分,就需要灌溉。华北地区夏末秋初是降水相对集中的季节;春季干旱,春播反而不利于小麦发芽生长,于是出现了头年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的冬麦(宿麦)。 冬麦是小麦在中国扩张革命性的一步。由于中国传统粮食作物大多春种、秋收,每年的夏季往往粮食青黄不接,而冬麦正好在夏季收成,可以缓解粮食短缺的问题,因此受到广泛重视。这也是今天京津地区小麦的主要种植形态。 不过有了原料,却不一定有面食。因为小麦传入中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采取食用小米的方法来食用小麦,将整粒谷物蒸煮熟化之后,制成“麮”(麦饭),也有将小麦粗磨成碎粒,再加工成麦饭或“麦粥”;这两种方式都属于“粒食”。一直到西汉初期,历史上才出现了关于“面食”的记载,不过当时面食只为少数贵族享用。一直到唐朝,由于西域民族“胡食”(饼)的传入并广受欢迎,面食才真正开始向四方普及。 不过北魏末年成书的《齐民要术》之中,已经记载了许多带有西域色彩的饼的做法,甚至包括今天已知的面条原型“水引”的做法。由于《齐民要术》所记载的内容来自黄河下游的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因此京津地区的面食有可能在北魏时期就已经从山东东北部、河北南部传入。

论清朝的婚姻制度

论清代的婚姻制度 【内容摘要】:我国古代各个朝代都有婚姻制度,清代的婚姻制度是众多朝代中的一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则是家庭组成的重要条件。因此,我国的婚姻制度也在不断演进,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不断成熟。“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从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婚姻主要被作为可以祭祀祖先、延续后代的手段。这一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正因为这种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不但没有带给中国古代男女感情生活的幸福,而成了束缚中国古代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沉重枷锁。 古代的婚姻制度有着其独特的婚姻原则,人们的婚姻受着各种条件的制约。婚姻制度的发展,离不开封建制度的发展,同时却又受着封建礼法制度的制约。中国古代婚姻的条件是封建礼法所决定的,与封建伦理道德密不可分。婚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年,反映了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有 的婚姻制度和婚姻观念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 【关键词】:清代婚姻制度封建制度婚姻条件婚姻解除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婚姻爱情的追求。我们现代的婚姻制度是由古代的婚姻制度慢慢发展而来的。那么,清朝的婚姻制度究竟是怎样的呢?比如婚姻制度的原则、婚姻的条件、婚礼的过程以及婚姻是如何解除的。下面我就清代的婚姻制度作以下论述。 清朝婚姻制度在入关前后有一定变化。满族贵族入关之后,使清代婚姻制度深层次受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影响,在其全面继承明朝婚姻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使之具有自己本朝的特色。清朝婚姻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此外还有包办的门当户对、童养媳制度。 首先我说一下清朝人们的婚姻条件。(1)结婚年龄。清朝入关之前,实行早婚制。入关以后,清承明制,规定男十六岁,女十四岁为法定结婚年龄。(2)"父母之命"封建包办婚姻依然是清朝婚姻的基本特征,尊亲长掌握卑幼的主婚权是清朝法律的规定。《大清律例.户律.婚姻.男女婚姻》规定:"嫁娶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俱无者,从余亲主婚。其夫亡携女适人者,其女从母主婚。"封建国家法律赋予尊长对卑幼的主婚权,同时也要求主婚权的行使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有关规定。对于诸如嫁娶违律、隐瞒残疾、老幼、庶出、过房、乞养等情况,主婚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清以前家长的主婚权在事实上已经存在,但只有到了清朝之时,家长主婚权才得以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下来。家长主婚权实际上就是父母的包办婚姻权。中国父母几千年来一直掌握着这个大权,到清朝时,则不管在法律条文上,还是在社会实际方面,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充分表现了封建社会后期家族本位主义的进一步泛滥。婚姻制度由于剥夺了当事人的自主权,从而使男女私定终身的情况被视为非法。男女的私自结合,不仅为舆论所不齿,而且也是国家法律规定强制离异的情形之一。(3)婚约、婚书与聘财是婚姻成立的条件婚约一经成就,男女无论任何一方均不得反悔。《大清律例.户律.婚姻》规定:"若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辄悔者,笞五十……若再许他人,未成婚者,杖七十,已成婚者,杖八十……男家悔者,罪亦如之,不追财礼。"婚约约定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嫁娶日期,期约未至男家不得强娶,期约已至女家不得拖延。若男家强娶或女家故意拖延,主婚人笞四十。男方无故超过婚约约定的婚嫁期限五年不娶,及未婚夫逃亡三年不归者,女方可以另行择配,但须官府

谱牒学源流考

谱牒学源流考 摘要:谱牒学之源流可以溯及先秦时代,先秦典籍《世本》之《帝系》、《世家》即为最早之家谱,然其真正盛行,实始自汉魏之纪,南北朝时发展为一门专学。宋代谱学发展,进入系统化阶段。元代因统治者歧视汉人、南人,禁止官私撰刻汉人姓谱,谱牒学无以发展。明清两代,私家修谱之风大盛,现存家谱几乎皆为此时修撰,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谱牒学家。 关键词:谱牒学;源流;《世本》 族之有谱,犹帝王之有世系,天子之有玉牒,诸侯之有年表,大夫之有世家,乃在记前言往行以示之于后世,鉴古而识今,亦所谓之“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矣!《世本》之《帝系》、《世家》,即最早之家谱也。家之有谱,亦犹人类之有史册,家谱即为一家一姓之史也,乃在于记述先烈,追溯本原也。近代梁任公先生曾言:二十四史,乃二十四姓之家谱也。其言虽指旧史之弊,亦中乎谱牒缘起之的欤? 谱牒之兴,虽可溯及上古,然其真正盛行,实始自汉魏之纪也。当汉魏之世,尤其是季节汉之时,皇权衰竭,地方豪强四起,士族门阀迭兴,各阀掌控地方权柄,专利以胁中央。士族为别其同姓之亲疏,彰本族之声势,亦明本族之尊卑序次,各着家谱以明辨其虚实矣!曹魏代汉,任人不拘一格,此风略衰。晋室一统中原,不久中原震荡,晋室南渡偏安,门阀复兴,时谢安为东晋丞相,权倾朝

野,于是谢、张、王三大门阀鼎足而立。南朝四代,皆门阀士族所建,时之民谚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在政治利益与经济权益的交织影响之下,阿谀奉承、谄媚权贵者比比皆是,乃至有篡改族谱以附士族者。各族为别亲疏、明尊卑,皆修谱以彰之。于是谱牒之学大盛,时贾弼之祖孙三代专精谱学,贾弼之所着的《十八州士族谱》七百余卷,最为时人推重。刘宋刘湛、南齐王俭、萧梁王僧儒等人皆谱学专家,各有专着传世。谱牒之学成为一门学问。时之士族若不精通谱牒之学,皆不能到吏部为官,谱学既是吏部选官之依凭,亦是南朝矫正伪冒士族门阀的庶族寒士之鉴镜。 李唐之世,统治者欲借谱学打击旧士族势力,唐太宗时修订《氏族志》,将以李氏为首的关陇士族列居首位。唐初之士族门阀主要分四个地域集团,它们各有所尚:山东士族尚婚娅,江左士族尚人物,关中士族尚冠冕,代北士族尚贵戚。关中士族实际上也包括部分陇右士族,李唐皇室即自称陇西李氏,故关中士族又称“关陇士族”。关陇士族以武功起家,在李唐正确中实力最强,是左右时局力量。江左士族及代北士族此时已全面衰落。以崔、卢、李、郑为首的山东士族虽在隋末农民战争中受到沉重打击,然因其根深蒂固,在唐初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影响。当时,士族门第观念在人的意识中也很有市场,贞观名臣魏征、房玄龄、李绩等都曾争相与山东士族联姻,时之三品以上高官“欲共衰代旧门(山东士族)为亲,纵多输钱帛,犹被偃仰”。与山东士族相比,关陇士族在声

理学宗师李侗

理学宗师李侗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福建理学发展历史,了解理学大师的理学成就。 (2)配合学校的明理教育,让学生掌握闽学的优秀传统文化成果。 2.能力目标 (1)学会探究过程,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 (2)学会调查、考证、查阅筛选资料,掌握访谈技巧,提高关于人物传记及历史论文的写作水平。 【生平简介】 李侗(1093-1163),字愿中,世号延平先生,两宋之际南剑州剑浦(今福建南平)人。二十四岁时师从二程再传弟子罗从彦,得其《春秋》、《中庸》、《论语》、《孟子》之说。学其师好静坐,认为“学问之道不在多言,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宋史?李侗传》)。退居山田四十余年,谢绝世故,终身不仕。授徒讲学,答问不倦。朱松与其为同门友,十分推重,遗子朱熹从侗学,因此得其传授理学思想。侗虽身在山野,但心系天下,伤时忧国,认为当世之弊在于三纲不振、义利不分,要求“人主当于此留意”。孝宗隆兴元年(1163),病卒,终年七十一岁。 李侗学宗二程,潜心理学,认为“道可以治心,犹食之充饱,衣之御寒”。注重力行,认为“读书者知其所言莫非吾事,而即吾身以求之,则凡圣贤所至而吾所未至者,皆可勉而进矣”。继承二程“理一分殊”之说,强调理会分殊的重要性,认为“若概以理一,而不察其分之殊,此学者所以流于疑似乱真之说而不自知也”(同上)。世人将其与杨时、罗从彦并称为“南剑三先生”。清人全祖望认为罗从彦在杨时之门,所学虽淳,而所得实浅。然而“一传为延平(李侗),则邃矣;再传为晦翁则大矣”(《宋元学案?豫章学案序录》)。充分肯定了李侗在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李侗所著有《李延平先生文集》、《延平答问》等。 李侗的先祖世代居住在福建南剑州剑浦县崇仁里樟村乡,且以儒学起家。其曾祖名干,官至屯田郎中,辞官后赠金紫光禄大夫。祖父名熏,官至朝散大夫,辞官后赠中奉大夫。父亲名涣,官至朝奉郎,辞官后赠右朝议大夫。李侗是其父之幼子,他“生有异禀,幼而颖悟,少长,孝友谨笃”,求学于乡里的学校并有声望。李侗少年时性情豪迈,好饮酒,常常夜里醉酒后,骑马奔驰数里才返回。后来养成缓慢性格,即使是一二里路程,也常常是行走缓步,从容自得如在家中一样。弟子朱熹记述:“李先生行郊外,缓步委蛇,如在室中,不计其远。尝随至人家,才相见,便都看了壁上碑文。先生俟茶罢,即起向壁立看,看了一壁碑,又移步向次壁看,看毕就坐,其所持专一详缓如此。初性甚急,后来养成,至于是也。”由“初性甚急”,到后来养成“专一详缓”,终日无疾言遽色,改变源于其“潜养思索”的不懈求学。 政和六年(1116),李侗二十四岁,开始师事罗从彦,研习《春秋》、《中庸》、《论语》、《孟子》等典籍,从容潜玩,领悟于心,尽得罗从彦所传之精奥,遂成为程门三传弟子。他开始时好看《论语》、《孟子》,后来受罗从彦的影响更爱看《春秋左氏》。又因钦

北大中文工具书考试复习题

第一章工具书的类型、结构和排检 第一节工具书的特征、类型及功用 工具书: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提供某方面的知识和资料,专供查阅的图书。 一、特征 1.编制目的上:查检性 2.内容材料上:概括性 3.材料编排上:易检性 二、类型 1.文种:中文、外文 2.学科内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3.编撰时代:古代、现代 4.刊印形式:书籍、期刊、单幅图片 5.功用: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文摘、表谱、图录 (1)字典 《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以分析字形、探讨字体结构源流为主要内容的字书 《尔雅》第一部以训释字义词义为主要内容的训诂书{《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它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后来孔子及其弟子作过增补。后人大都认为是秦汉时人所作,经过代代相传,各有增益,在西汉时被整理加工而成。大约是秦汉间的学者,缀缉春秋战国秦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的。} 《广韵》现存第一部完整的以归纳字音、探求声韵源流为主要内容的韵书(宋) 《康熙字典》首部以“字典”命名的字书 (2)词典:语文字典和词典、学科(百科)词典、专名词典 《国语词典》黎锦熙1937 首次按注音字母排列 《辞海》《辞源》首次创立“词条” (3)百科全书 综合性《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专科性《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 (4)类书:辑录古籍片段、整篇或整部著作,按类目或韵部编排的类似百科全书的大型工具书。但只罗列资料 (5)政书:记载典章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十通

唐杜佑《通典》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三通) 清官修《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 会典、会要 唐苏冕《会要》唐杨绍复《续会要》宋王溥《新编唐会要》(现存最早会要) 唐官修《唐六典》元《元典章》明《明会典》清《清会典》 (6)年鉴:汇集一年里重要的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 综合性《中国百科年鉴》 专科性《中国经济年鉴》 (7)手册:汇集某方面经常要查考的资料,放在手头随时备查 综合性《人民手册》 专业性《各国货币手册》 (8)书目:一批相关文献的揭示与记录。记录书的名称、作者、卷册、版本、定价等情况,间或叙及学术源流、图书流传、内容得失、收藏情况等 (9)索引(引得、通检):汇集书报、文集内容。 书籍索引《十三经索引》 报刊索引《全国报刊索引》 (10)文摘(论文摘要):简明摘录论文观点。 (11)表谱:以编年或表格形式记载事物发展。 记载人物生平《陆游年谱》、历史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职官《历代职官表》、地理《历代疆域表》、学术《先秦学术年表》 编年是表谱的主要形式。 (12)图录:以图像表示事物形象。包括地图和其他图录。 三、功用 1.解释词语 2.了解图书内容 3.提供文献线索 4.掌握学术信息 5.获取各科知识 第二节工具书发展简况 一、春秋战国:对工具书的需要不迫切。 二、汉:经济文化发展,为工具书发展奠定基础。工具书开始出现,【说文解字】 三、魏晋南北朝:工具书有一定发展。

汉书作业

王莽代汉立新之路新朝的覆亡 王莽的发迹之路:平稳地改朝换代,建立新朝。 新朝覆亡的原因:1、托古改制:王莽代汉自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发起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在民族政策上也进行了重大调整,结果却导致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外交和社会危机,给民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最终也招致了自身及其政权的灭亡。 经济领域:土地改革(王莽将西汉社会实际存在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如土地国有制,自耕农所有制和地主所有制),通通改为单一的国家所有制,“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新莽时期的土地改制由于从内容到形式都背离了封建社会的性质和客观经济规律,宣告失败。 奴婢制度:(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货币改制(由于币制复杂混乱,导致民间交易很不顺畅。并且每次改制的钱币大小不断缩小,价却越来越高,实质上剥削了普通民众的财富。币制改革的失败也是新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五均、六管政策(政府对工商经营及物价进行统管 政治领域:爵位制度(始建国四年二月,王莽以《尚书》、《周官》、《诗经》为依据,仿效西周封建,“授诸侯茅土”,封诸侯二千三百多个);官吏制度;选拔制度;监察制度;吏禄制度;更改政区和地名 文化领域:制礼作乐;优遇儒生倡立古文经学;迷信淫祀大兴 名族政策:名族歧视王莽代汉后推行的民族歧视政策及其征讨四夷的战争,激化了汉族同周边少数民族的矛盾,损兵折将、劳民伤财,加速了新朝的灭亡,同时也破坏了西汉自立国以来,在与各民族的斗争与融合基础上,苦心经营的民族统一团结局面,致使中原汉族政权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从此陷入长期的民族仇视战争之中 班固称:“莽之制度烦碎如此,课计不可理,吏终不得禄,各因官职为奸,受取赇赂以自共给。” 班固评改制失败的原因: “动欲慕古,不度时宜”“莽性躁扰,不能无为,每有兴造,必欲依古得经文”;“莽志方盛,以为四夷不足吞灭,专念稽古之事”;“莽意以为制定则天下自平,故锐思于地理,制礼作乐,讲合《六经》之说” 2,自然灾害《汉书·五行志》:平帝元始二年秋,蝗,遍天下,是时,王莽秉政。“二年,邯郸以北大雨雾,水出,深者数丈,流杀数千人。 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政策多迂通不合实情处,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不断引起天下各贵族和平民的不满。到了天凤四年(公元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四起,各地农民纷起,形成赤眉、绿林大规模的反抗。导致新朝的灭亡。 二、汉书艺文字的图书分类方法及学术意义,价值 全志分六大类,即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和方技六略。略下分三十八种、五九六家、一三二六九卷。在《艺文志》中, 班固把西汉时所收集到的自古以来的典籍整理为596家、13269卷。并分为六大类: 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 每一大类又区分为若干种, 共38种。 汉书艺文字的六分法: 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 诸子略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 杂家农家小说家 诗赋略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 歌诗 兵书略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 数术略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 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 1,班固《汉书·艺文志》来源于刘向、刘歆的《七略》、《别录》。《汉志》以《七略》为主要依据. 《汉志》对《七略》著录各书有调整去取之处。这些变动, 《汉志》都用“入”、“出入”、“省”字样来标明。汉志》引《七略》文字有所改易.《汉志》改变了《七略》的类属汉志》删略了《七略》的一些题解《汉志》与《七略》著录书名有不同 2《汉志》始创史志目录一体, 使目录成为地位尊贵的正史中的组成部分, 存历代典籍之耍, 开千百年史志目录之局,汉以后史书多仿其例而编有艺文志或经籍志.《汉书·艺文志》便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图

诗歌之源流

詩學源流考 清魯九皋 校對者:西南交大中文系05級古典文學組 説明:電子本來源于國學網,根據《清詩話續編》(上海古籍出版社)校對。 詩學源流考 新城魯九皋山木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自春秋迄戰國,又數百年,於是屈子興於南服,作為《離騷》、《九歌》、《九章》之屬,以上繼《風》、《雅》、《頌》之音,其徒宋玉之徒和之,號為《楚詞》。遭秦滅學,旋廢其業。漢興,《大風》、《秋風》之作,振起於上,於是小山《招隱》之詞,《惜誓》、《九諫》、《九懷》、《九嘆》之什,羣然並作,王逸審定其旨,並列《騷》學。而司馬相如、揚雄又沿其流,作《子虛》、《上林》、《羽獵》、《長楊》諸賦;東都班固、張衡繼之,而《兩都》、《兩京》等賦出焉。要其敷陳直敘,不失古人諷諫之意,故班固之《兩都賦序》曰:“賦者,古詩之流也。”自時厥後,賦學漸棼,沿及梁、陳、隋、唐,又有古賦、律賦之別,而賦遂與《詩》、《騷》不相比附矣。五言之興,或云始於蘇、李與《十九首》。梁昭明太子選《十九首》,係以無名氏。徐陵《玉臺集》,分其中六章為枚乘作。劉勰《文心雕龍》則云:“孤竹一篇,傅毅之詞。”是《十九首》中,東西兩都,並有其人,而枚乘在陵、武之前,又不得云始於蘇、李也。大抵漢之五言,其意委曲詳盡,其詞抑揚宛轉,工於比興,切近事情,猶有十五《國風》之遺焉。然自唐山夫人有《安世房中歌》,而武帝立樂府采詩,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風》、《雅》、《頌》之音已備。蓋《房中歌》意擬《周南》,而義則取諸《文王之什》,是《大雅》之遺也。《郊祀十九章》學《頌》,《鐃歌十八曲》學《小雅》,其餘《相和曲》、《清調》、《平調》、《瑟調》、《舞曲歌詞》,《雜曲歌詞》,皆《風》之遺也。故自漢以來,樂府而外,凡學士大夫之作,別為徒詩,殆其音節與絲竹不相調歟?蜀漢之際,魏、吳並立,而曹氏父子擅制作才,子建尤為傑出,多借樂府題以歌咏時事。其時孔融、王粲、徐幹、劉楨、陳琳、阮瑀、應瑒羣相景附,謂之“建安七子”。自後言詩者,奉為大宗。魏旣篡漢,晉旋代魏,典午之世,阮嗣宗之《詠懷》,其遺音也。及金陵旣下,混一晉統,而陸氏機、雲入洛,與張華兄弟齊名,時稱“二陸三張”。而傅玄、潘岳,並擅時譽,然文采徒存,性真不附,詩道至此少衰。惟太冲《詠史》,景純《遊仙》,劉琨傷亂,頗能振興。迄陶公降生,以西山之節,師柳下之行,不激不隨。超然閑淡,時時歌咏其性情,而眞詩以出,風雅之盛,復嫓於建安矣。劉宋之奪晉祚也,晉臣謝靈運入焉,與其從叔父混、從弟惠連、瞻並名於時。其詩長於遊山,刻畫點綴,備極神妙。而顏特進、鮑參軍各以其能著。參軍之擬古諸作,實足與謝相伯仲,故後世並稱鮑、謝。及玄暉繼起於齊,又有大小謝之稱。梁繼齊統,何遜、沈約、范雲、任昉、江淹、柳惲、吳均一時並起。諸子之才,水部為冠。休文審定音韻,特標五聲八病,遂為律詩濫觴。自後陳有徐陵、陰鏗,

略述宋代刻帖的种类-文档资料

略述宋代刻帖的种类 刻帖是我国古代书法作品广为流传的一种形式, 它对书法艺术的传播、扩大书法艺术的影响, 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尤其是宋代刻帖, 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宋代刻帖, 是历史上保留魏晋六朝以及唐宋书迹最重要的资料宝库, 不仅对宋代书法产生重要影响, 而且对后人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刻帖盛行起于宋,历经元、明, 直至清乾、嘉时,一直久盛不衰。刻帖这种 形式虽然不是在宋代才出现的,但作为书学范本广泛传播, 确是自北宋兴起, 宋代刻帖在普及书法教育、保存前人书迹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宋代刻帖大兴, 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古代书迹, 也反映出宋朝社会对于书法艺术的自觉追求。宋代刻帖盛行, 有几十种之多。 面我们择要介绍一些著名的刻帖。 1 丛帖 1.1历代丛帖 (1)《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 帖。宋淳化三年(992 年), 北宋第二个皇帝太宗赵炅, 命翰林侍书王著编刻, 共十卷。前五卷收历代君臣的作品, 后五卷专收二王法书。全帖有420件作品,共2287行。据说这部帖刻于枣木板上 刻成后朝廷专建“秘阁”庋藏帖板, 故名《淳化秘阁法帖》, 简称 淳化阁帖》、《阁帖》。元赵孟《松雪斋文集?阁帖跋》曰:“宋 太宗淳化中,诏翰林侍书王著,以所购书, 由三代至唐,厘为十卷, 摹刻秘阁。赐宗室、大臣人一本, 遇大臣进二府辄墨本赐焉。后乃止不赐, 故世尤贵之。”宋代记录, 初拓用“澄心堂纸”、“李 廷墨” , 未见此种拓本流传。此帖有“法帖之祖”之誉, 即使在北宋当代, 也属难得之物。民间尊之为“祖帖” , 纷纷辗转翻刻, 广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1.《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 《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而基本上则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共有神话、寓言故事一百零二个。如《黄帝篇》有十九个,《周穆王篇》有十一个,《说符篇》有三十个。这些神话、寓言故事和哲理散文,篇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列子》的每篇文字,不论长短,都自成系统,各有主题,反映睿智和哲理,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只要我们逐篇阅读,细细体会,就能获得教益。它完全可以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相媲美,但在意境上远远超越二者。 2.《说苑》,西汉刘向撰。本书是他校书时根据皇家藏书和民间图籍,按类编辑的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 3.《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一部中国东汉许慎编著的文字工具书。《说文》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说解共用133,441字,原书分为目录一篇和正文14篇。原书现已失落,但其中大量内容被汉朝以后的其他书籍引用,并有北宋徐铉于雍熙三年(986年)校订完成的版本(称为“大徐本”)流传至今。宋以后的说文研究著作多以此为蓝本,例如清朝的段玉裁注释本。 4. 段玉裁(1735年~1815年)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字若膺,号懋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江苏金坛人,龚自珍外公。乾隆举人,历任贵州玉屏、四川巫山等县知县,引疾归,居苏州枫桥,闭门读书。曾师事戴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之学。著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均表》、《古文尚书撰异》、《毛诗故训传定本》、《经韵楼集》等,对我国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校勘学诸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5. 助字辨略:解释古籍虚词的书。清代刘淇著。本书是第一本有专用于讲解古籍中虚词的书,对古汉语虚词的研究有奠基之功:一、所收单字,除同音相通者外,有476字,较之王引之《经传释词》的160字,几乎有近3倍之多。二、所收的例句,除先秦两汉古书以外,下及唐诗宋词,范围广泛。三、所收复音词不少,甚至“等头”、“等闲”、“者边”等唐宋人常语也收了进去,约略计算有1140挑。 6.经传释词:《经传释词》,王引之撰,共十卷。是一本解释经传中所出现虚词的专著。经传释词主要因声求义,不限形体。其研究方法包括古注推衍、互文同训、异文互证、同文比例等。本书尤其注重对虚词的解释。本书有两个问题。其一为缺漏甚多,其二是有时会错误解释古书。 7. 词诠是近人杨树达著,这是一部虚词词典。按语法词类来分析各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包括虚词的通常用法及特殊用法。体例是每解一个虚词,先注音,次辩明其词类,再说明其意义和用法,然后列举书证。结合词类具体指明古汉语中虚词的语法作用,是虚词研究的发展。本书共收虚词四百六十九个字,其中包括不常见的虚字。通俗易懂,对初学古代汉语的学者比较适用。本书是按注音字母音序编排的,并附有《部首目录》,第二版末附有拼音索引,可供查检。 8. 类书,就是采摭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随类相从而加以编排,

长芦大清河解说词 配音稿

芦盐瑰宝 导语: 在河北省乐(lao四声)亭县的西南渤海沿岸,有一座有着七百多年历史的古老盐场,它就是中国长芦盐区的重点盐场之一--大清河盐场。在中国三大盐区之一的长芦盐区,大清河盐场具有怎样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作为曾经的御用贡品,大清河海盐凭借怎样的高端品质,获得了“芦盐瑰宝”的美誉?借助大清河盐场的优势资源,唐山三友盐化有限公司怎样一步步发展成为集原盐、食盐、海水化工、特色旅游、现代水产养殖、现代物流为一体的国有大型现代化企业?《揽胜神州》《长芦·大清河》之《芦盐瑰宝》正在播出。 正文: 眼前这片广阔的滩涂盐田,就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大清河盐场,在早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宁静而神秘。大清河盐场的前身叫石碑场,公元1287年,石碑场场署正式建立,成为元代长芦地区二十二盐场之一,在七百余年的漫长岁月中,大清河盐场作为中国长芦盐区的重点盐场,铸就了一部光辉的历史传奇。 长芦盐区位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据《沧州志》记载,原古漳河支流在沧州境内,因岸边多生芦苇,称为“长芦”。早在西汉时期便设置盐官,掌管盐务。明代初期,设立了河间长芦都转运盐使司,自此以后,河北省盐区都沿用长芦称谓,大清河盐场的前身石碑场,因场署最初设在河北省乐亭县马头营镇石碑村而得名。 在河北省档案馆中,珍藏着三万三千多卷长芦盐务档案,它记录了从乾隆时期到民国年间,长芦盐业的生产、运输、销售、税收、缉私等各方面的情况。2003年,这批档案被列入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翻阅长芦盐务档案,可以发现大量关于石碑场的历史资料。在大清河盐场的档案馆中,也保存着一套完整而又珍贵的民国初期版《盐法通志》,其中也有关于石碑场较为详细的记载。通过研究这些重要的史料可以发现,大清河盐场在长芦盐区中占据着显著的历史地位,自元代石碑场场署正式建立起,大清河盐场便对长芦盐区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社会等各个层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力。 2016年秋天,大清河盐场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挖到了一块残破的石碑,上面清晰刻有“海畴玉献”四个大字,这块石碑可以说是大清河盐场历史地位的重要见证。在清代,盐业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各大盐区的贡品,在清代的进贡单上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据传说,乾隆十年盛夏时节,乾隆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消夏避暑,某清晨,乾隆皇帝外出时偶见一僧早斋,虽然只有一菜一汤,僧人却吃得津津有味,乾隆好奇之下尝了几口,味道极为鲜美,不禁连连称奇,询问何故?那僧人答道:只因一个字-“盐”,盐质不同,则味道不同。数年前,僧人曾借宿于石碑场吉祥寺,自此只食芦盐。乾隆听闻之后,不仅沿滦河微服私访了石碑场,更下旨让这里出产的芦盐成为了皇家贡品。

第十章 清代的法律制度

第十章清代的法律制度 (公元1644年——公元1840年) 第一节清代立法概况 学习重点: 清代立法思想与主要立法 一、清代立法思想 “参汉酌金”与“祥译明律、参以国制”的指导思想 参汉,就是吸收明朝的封建法制。 酌金,是有条件地援用女真族的习惯法。 这一思想的内涵,在于首先要全面理解、吸收以明律为代表的汉族法律文化、法律制度,然后再根据满族自身的特点及清代社会的现实,制定出一套既能体现儒家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精神,又适合清代政治统治的法律体系与法律制度。 二、清代的主要立法 (一)《大清律集解附例》的制定 清朝入关不久,即开始将明律译为满文,并对明律略加修订,使之成为清朝法典。顺治三年制定《大清律集解附例》,?是第一部成文法典。基本沿袭明律,稍有删改,但没能认真执行;? (二)《大清律例》的制定 乾隆时期,《大清律例》对《集解》的整理删改。律后增加小注。律后附例,是以明律为蓝本,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部法典。更加严密周详。整部律例共有条例1042条。清初由简单袭用明律,经过近百年时间,几经修订,终于完成《大清律例》。 《大清律例》颁行后,作为“祖宗成法”,律文自乾隆五年以后不再修改,只是每五年一次将新颁的条例续纂入律例。所谓“律一成而不易,例则逐年增删,五年一小修,又五年一大修,通行天下”。这样就使《大清律例》沿用至清朝灭亡前夕,成为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传统法典,直到清末修律时才被《大清现行刑律》代替。 (三)例的制定 清朝最主要的法律形式是例,例是统称,可分为条例、则例、事例、成例等名目。律条与条例,条例与条例之间彼此矛盾冲突,影响法制的统一和稳定。 条例是专指刑事单行法规; 则例指某一行政部门或某项专门事务方面的单行法规汇编; 事例指皇帝就某项事务所发布的“上谕”或经皇帝批准的政府部门提出的建议; 成例是一种统称,包括条例及行政方面的单行法规,是经过整理编写的事例。 (四)《大清会典》的制定 清朝会典是仿照明朝的会典编成的,康熙二十三年,正式编篡会典。《大清会典》,史称《康熙会典》,后来,四朝又续修了会典。所以清代有“五朝会典”流传下来。《大清会典》是按行政机构分目的,内容包括宗人府,内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等等职能及有关制度。从内容看,是以行政法律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汇编。《大清会典》不仅是清朝行政法规大全,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完备的行政法典。

专题训练6(文学常识)

《大学语文》专转本考试专题训练(六) 文学常识 1.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2.“四书五经”中,“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诗经》在先秦称《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才把它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诗经》的编排,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民歌),“雅”是朝廷的正声雅乐(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祭歌)。“风”中大部分是民歌。 《诗经》的艺术手法为赋、比、兴;“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多用重章叠句、双声叠韵,用词精练生动,形式以四言为主,间以杂言。《诗经》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的传统。课文选有《蒹葭》《氓》。 4.《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的一部诗歌总集,收有屈原、宋玉等人写的辞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楚辞》大量的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形成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楚辞》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富于个性、富于独创的爱国诗人,他创作了《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作品。《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品,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句中多用“兮”字以助语势。课文选有《湘夫人》《国殇》。 5.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论语》、《孟子》、《庄子》、《墨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6.《左传》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左传》是《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的简称。《春秋》为简括的大事记,《左传》则详写其本末。 《左传》也是一部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叙事具有故事性、戏剧性,重点突出、有条不紊。尤其擅长描写战争,重视分析战争胜负的前因后果。《左传》中直书无隐的精神,为后代良史所继承,即常说的“春秋笔法”。“春秋三传”指的是《左氏传》《谷梁传》《公羊传》。课文选有《晋楚城濮之战》(节选)《郑伯克段于鄢》。 7.《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主要为记言,故名《国语》。收有《勾践灭吴》《召公谏厉王弥谤》等精彩篇章。 8.《战国策》简称《国策》,战国时期国别体史料汇编。后经西汉学者刘向整理编订,定名为《战国策》。本书长于记事,善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课文选有《赵威后问齐使》《冯谖客孟尝君》。 9.《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丘)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门人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以记言为主,是语录体散文。这部儒家经典记述了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及教育主张,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文学特色是言约义丰,精练含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是《论语》里的名言。课文选有《季氏将伐颛臾》。 10.《孟子》是记载孟轲言行的著作,为孟子与其门人共同编著,儒家的另一经典著作。本书属于对话体散文,提出了孟子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而王天下,阐释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主要特色是取譬设喻、雄辩犀利、精设机巧、引人入彀,具有鲜明的论战色彩,推动了说理文的发展。课文选有《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寡人之于国也》。 11.《庄子》又称《南华真经》《南华经》,战国时庄周及其门人著。今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自著,外篇、杂篇为其后学所著。庄子的散文将哲学思辨与文学想象相结合,运用寓言来说理,寄哲理于形象之中。其文意境开阔,想象丰富,具有强烈的浪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又名《韩子》。其中作品大部分为韩非自著。韩非的思想成就超过了所有的法家代表人物,他在总结商鞅、申不害和慎到三人代表性法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成熟法治理论,为专制主义的政治理论的提出作了铺垫。 13.汉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它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一种诗化的散文。汉赋可分为散体大赋、骚体赋、抒情小赋三类。汉代以后,又演变为俳赋、律赋、文赋等类。欧阳修的《秋声赋》属于文赋,偏向于散文;苏轼的《前赤壁赋》属于文赋,偏向于诗歌。 14.《史记》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一部史书,为纪传体通史。“不虚美、不隐恶”成为后世史籍的楷模,堪称纪传文学的典范。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共130篇,体例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课文选有《垓下之围》《李将军列传》(节选)。 15.《汉书》又称《前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所撰。部分由其妹班昭续成。 16.汉代乐府民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乐府本来是指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