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楝素对大型溞生存 生长和繁殖的毒性效应

印楝素对大型溞生存 生长和繁殖的毒性效应
印楝素对大型溞生存 生长和繁殖的毒性效应

第28卷第2期大连海洋大学学报Vol.28No.2 2013年4月JOURNAL OF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Apr.2013

文章编号:2095-1388(2013)02-0121-06印楝素对大型溞生存二生长和繁殖的毒性效应

刘青1,李扬1,何芳1,张清靖2,倪健3,邵森林1

(1.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2.北京水产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68;3.新疆赛湖渔业

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新疆博乐833400)

摘要:通过急性二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了质量分数为0.32%的印楝素乳油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生存二

生长和繁殖的影响三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印楝素对大型溞24h和48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9二

17μg/L,安全浓度为1.12μg/L,属于剧毒物质三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随着印楝

素浓度的增加,大型溞的内禀增长率(r m)二产幼次数二总繁殖量二平均世代周期(T)二净生殖率(R0)和存

活时间均呈现降低趋势;低浓度组(0.432二0.768二1.120μg/L)大型溞的r m与对照组(空白对照和丙酮

对照)差异不明显(P>0.05),当印楝素浓度升高至1.340二2.400μg/L时,大型溞的r m逐渐下降,从

0.3476d-1降至最低值0.3063d-1;而最高印楝素浓度组(2.400μg/L)大型溞的存活时间二R0二T二产幼

次数和总繁殖量均为最低,分别为13.60d二24.6961二11.4399d二2.47次二26.87个三本研究表明,高浓

度印楝素显著缩短了大型溞的存活时间,降低了净生殖率R0二平均世代时间T二产幼次数和总繁殖量三

关键词:印楝素;大型溞;毒性;内禀增长率;存活;繁殖

中图分类号:Q959.223 文献标志码:A

印楝素是印楝Azadirachta indica种仁中所含的次生代谢产物,属于四环三萜类物质,在结构上类似于昆虫的蜕皮激素三在昆虫防治上,主要通过破坏昆虫口器的化学感受器使昆虫产生拒食作用,扰乱昆虫内分泌激素的平衡,进而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1-2]三印楝素对非靶标的鱼类二鸟类二哺乳动物具有低毒二易分解二无残留等特性,是理想的植物源杀虫剂[3-4],现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于农业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5-6]三在大量使用的过程中,印楝素会随着雨水冲刷二人工喷洒等过程进入到天然水环境[7],进而通过食物链的富集进入生物体内,并对低等水生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三因此,评价印楝素对低等水生生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三

大型溞Daphnia magna在水生态系统中处于重要位置,具有生活周期短二繁殖快二易于培养二对毒物敏感二经济实惠二使用简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毒性评价中[8-9]三目前关于印楝素对低等水生生物影响的报道很少,仅见Kreutzweiser[7]报道了印楝素对几种底栖动物的毒性以及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报告中公布了印楝素对几种水生无脊椎动物的毒性[10],而国内关于印楝素对低等水生生物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三本研究中,作者以大型溞为试验动物,通过急性二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了质量分数为0.32%的印楝素乳油对大型溞生存二生长和繁殖的影响,旨在对印楝素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依据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大型溞由大连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实验室提供,从人工气候箱(RTOP-500D)中挑选健康个体,用同一母体繁殖的后代进行克隆培养,连续培养达到试验所需幼溞数量三大型溞的饵料为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nda,由大连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实验室提供三

试验用0.32%(质量分数,下同)印楝素乳油由沈阳东大迪克化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采用丙酮助溶三使用时先配制浓度为1000mg/L的母液,再按试验浓度逐级稀释,母液现配现用三

试验用水为曝气除氯24h以上的自来水,pH 为8.7,溶解氧为6~8mg/L,试验容器均用体积

 收稿日期:2013-02-28

 基金项目: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46-26)

 作者简介:刘青(1966-),女,副教授三E-mail:liuqing@https://www.360docs.net/doc/d84177121.html,

分数为4%的硝酸浸泡24h 后使用三1.2 方法

1.2.1 急性毒性试验 采用静态试验方法,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三设置1个空白对照组和1个丙酮对照组(丙酮含量为18mg /L),并根据预试验结果,按等对数间距分别设置5个印楝素浓度水平:

24h 急性毒性试验中浓度设置为18二24二32二43二58μg /L,48h 急性毒性试验中浓度设置为10二13二18二24二32μg /L,每个浓度梯度设3个平行三试验容器为100mL 的烧杯,每个烧杯中放入80mL 试验溶液和20只出生6~24h 的大型溞幼溞三以受试溞心脏停止跳动为死亡标志,判断方法详见‘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方法“[11]三应用SPSS 16.0软件中的Probit 命令对死亡率进行计算,得到印楝素对大型溞的24h LC 50和48h LC 50及其相应的95%置信区间,并按照下式计算安全浓度(Sc )[12]:

Sc =48h LC 50×0.3

(24h LC 50/48h LC 50)2

(1)

1.2.2 慢性毒性试验 以24h 和48h 的LC 50计算得出的印楝素对大型溞安全浓度(1.12μg /L)为基础,设置5个印楝素浓度水平(0.432二0.768二1.120二1.340二2.400μg /L),同时设置空白对照

和丙酮对照组,每个浓度梯度设15个平行三试验容器为50mL 的玻璃瓶,每瓶放入40mL 试验溶液和1只出生6~24h 的幼溞三试验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温度为(23±1)℃,光周期为12L ∶12D,湿度为50%三每24h 更换1次试验溶液,试验期间用新鲜四尾栅藻投喂,投饵密度为2.0×105~3.0×105个/mL三同时取出新生幼溞,并记录母溞第1次产幼时间二第1次产幼数二产幼总数二总胎数和死亡数,时间持续到所有受试个体全部死亡为止,最后测量母溞的体长三大型溞的内禀增长率(r m )采用文献[13]

中的Euler 方程计算:

∑e -r m

x l x m x

=1三(2)

r m 的精确值是在粗略计算的基础上采用逐步逼近法得出三

大型溞的净生殖率(R 0)二平均世代时间(T )和周限增长率(λ)根据下式进行计算:

R 0=

∑l x m x ,

(3) T =ln R 0/r m ,(4) λ=e r m ,

(5)

其中:x 为日龄;l x 为第x 天大型溞的存活率;m x 为每只母溞在第x 天的产幼数三1.3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处理,采用

SPSS 16.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 多重比较三显著性水平设为0.05三

2 结果与分析

2.1 印楝素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

从表1可见,急性毒性试验中,大型溞的死亡率随着印楝素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三24h 急性毒性试验中,除两个较低浓度组(18μg /L 和24μg /L)外,其他3个浓度组大型溞的死亡数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48h 急性毒性试验中,各浓度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三经计算得到印楝素对大型溞的24h LC 50和48h LC 50分别为39μg /L 和17μg /L,95%置信区间分别为

34~46μg /L 和15~20μg /L,印楝素对大型溞的安全浓度为1.12μg /L三

表1 印楝素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Tab.1 Acute toxicity of azadirachtin to water fleas Daphnia magna

印楝素浓度/(μg四L -1)azadirachtin concentration

试验溞/个

number of test animal

死亡溞death number /个

24h 48h 死亡率mortality /%

24h 48h 0(空白对照)200a

a

000(丙酮对照)

200a 0a

00

1020-2.5±0.7b -12.5±3.51320-

5.0±0c

-

25.0±0

18200

a

8.0±1.4d

040.0±7.124204.0±1.4ab 17.0±1.4e 20.0±7.1

85.0±7.132207.5±2.5

bc 19.0±1.4

e

37.5±14.895.0±7.1

432012.0±1.4cd

-60.0±7.1-58

20

15.0±0d

-75.0±0

-注:同列中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者表示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5),标有相同小写字母者表示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下同三Note:The means with different letters within the same column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the 0.05probability level,and the means with the same letters within the same column a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et sequentia.

2

21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第28卷

2.2 印楝素对大型溞的慢性毒性

从表2可见:当印楝素浓度为0.432μg /L 时,大型溞的存活时间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当浓度升高到0.768μg /L 时,对大型溞的存活时间产生明显影响(P <0.05),且浓度越高大型溞的存活时间越短三

印楝素对大型溞的繁殖有明显影响,虽然各试验组间母溞的第1次产幼数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母溞的第1次产幼时间随印楝素浓度的变化而变化三当印楝素浓度大于或等于1.120μg /L 时,母溞的第1次产幼时间比对照组显著提

前(P <0.05)三母溞的产幼总数和产幼总胎数均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减少,除最低浓度(0.432μg /L)组外,其他浓度组中母溞的产幼总胎数和产幼总数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当印楝素浓度为2.400μg /L 时,母溞产幼溞总数仅为26.87个,远低于空白对照组(249.93个)和丙酮对照组(203.06个),产幼胎数也仅有2.47次,

远低于空白对照组(18.71次)和丙酮对照组(18.55次)三

印楝素对大型溞生长的影响不明显,只有当浓度增大到2.400μg /L 时,才对大型溞的体长产生显著影响(P <0.05)三

表2 不同浓度的印楝素对大型溞存活、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Tab.2 Effect of azadirachtin on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water fleas Daphnia magna

印楝素浓度/(μg四L -1)

azadirachtin concentration

存活时间/d survival time

第1次产幼时间/d first brood time 第1次产幼数/个first brood number 1个母溞的产幼总数/个number of offspring per adult 1个母溞的产幼总胎数/次number of brood 溞体长/mm

body length

0(空白对照)49.73±12.74a 7.00±0.55a

9.86±1.79a 249.93±59.41a 18.71±4.70a 2.41±0.51a

0(丙酮对照)

42.11±11.70a 6.68±0.50ab 9.09±2.25a 203.06±41.47a 18.55±3.59a 2.20±0.47ab 0.43252.60±9.39a

6.71±0.47ab 9.29±1.94a 22

7.57±30.33a

18.71±2.81a

2.39±0.40a

0.76833.67±9.11b 6.61±0.51ab 8.92±2.36a 131.85±34.40b 10.85±3.29b 2.10±0.37ab 1.12025.33±6.74c 6.31±0.48b 9.08±2.81a 99.38±27.70c 7.77±2.74c 2.21±0.58ab 1.34019.53±4.03cd 6.47±0.52b 8.73±2.34a 77.80±24.01c 5.60±1.72c 2.16±0.45ab 2.400

13.60±2.90d 6.53±0.64b 8.73±2.40a

26.87±14.51d 2.47±0.83d

1.93±0.39b 从图1可见:试验初期(10d 内),各浓度组中大型溞的存活数与对照组相差不大(P >0.05);

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大型溞的存活数随着印楝素浓度的升高有明显变化三最低浓度组(0.432μg /L)大型溞的存活数随时间下降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始终相差不明显(P >0.05),而最高浓度组(2.400μg /L)溞的存活数随试验时间的延长明显急剧下降三即印楝素浓度越高,大型溞的存活数随时间下降越快

图1 各组大型溞的存活数随时间的变化

Fig.1 Changes in survivorship of Daphnia magna in

different experimental groups over time

从表3可见:除高浓度组(2.400μg /L)大

型溞的内禀增长率(r m )和周限增长率(λ)较低外,其他各药物浓度组大型溞的r m 和λ与对照组变化不大;印楝素浓度对大型溞的平均世代时间(T )和净生殖率(R 0)影响十分明显,均随着印楝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三当印楝素浓度为0.432μg /L 时,大型溞的T 和R 0分别为28.7239d 和

226.4897,与对照组大型溞的T 和R 0的比值分别为1.004和0.9223;但当浓度增加到2.400μg /L 时,大型溞的T 和R 0分别为11.4399d 和24.6961,与对照组大型溞的T 和R 0的比值却分别降为0.4000和0.1006三

3 讨论

3.1 印楝素对水生生物的毒性

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是预测化学物质进入水生态系统后可能产生效应的方法之一,参考一些国家的

分级标准中国将毒物分为剧毒二高毒二中等毒二低毒和微毒5个级别[12]三对溞类而言,当48h LC 50<0.1mg /L 时属于剧毒物质三本试验中0.32%印楝

3

21第2期 刘青,等:印楝素对大型溞生存二生长和繁殖的毒性效应

表3 不同浓度的印楝素对大型溞生命周期的影响

Tab.3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zadirachtin on life cycle of water fleas Daphnia magna

印楝素浓度/(μg四L -1)

concentration

内禀增长率r m /d -1

intrinsic increase rate

周限增长率λfinite increase rate

平均世代时间T /d mean generation time

净生殖率R 0

net reproduction rate

0(空白对照)0.35261.422828.5971245.56570(丙酮对照)

0.35371.423428.6021237.97410.4320.36121.435128.7239226.48970.7680.35851.431219.5811128.70101.1200.36291.437516.668096.43731.3400.34761.415714.752975.64062.400

0.3063

1.3584

11.4399

24.6961

素乳油对大型溞的24h LC 50和48h LC 50值分别为

0.039mg /L 和0.017mg /L,按毒物分级标准,0.32%印楝素乳油对大型溞属于剧毒物质三印楝素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报道不多见,吴伟等[3]研究了印楝素对斑马鱼Danio rerio 的急性毒性,得出印楝素对斑马鱼的48h LC 50和96h LC 50分别为41.9mg /L 和23.3mg /L,属中低毒农药三如把Mar?

gosan-O 混入水中,鳟的96h LC 50为88mg /L,翻车鱼的96h LC 50为37mg /L [14],表明Margosan-O 对鱼类低毒三Kreutzweiser [7]报道了印楝素对Hyda?

tophylax argus 等几种底栖生物无明显急性毒性三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10]的报告显示,印楝素对几种低等水生生物的影响也较小,对藻类栅藻Scenedesmus subspicatus 的72h EC 50为530mg /L,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 的48h EC 50为23.63mg /L三

陈小军等[15]研究表明,印楝素对水生生物无明显毒性或毒性较小三而本试验中得到的大型溞毒性试验数据与FAO 公布的数据相差很大,导致这种结果的差异有多方面的原因,可能与使用的助溶剂和药物的产地二季节二剂型二试验环境条件及受试生物的不同品系等有关三

印楝素不溶于水,本试验中用丙酮作助溶剂,丙酮为微毒或无毒物质[16],符合毒性试验要求三FAO 的数据没有助溶剂类型,对此作者不好判定三印楝素是印楝种仁中所含的次生代谢产物,为柠檬素类化合物[1-2]三试验证实,不同地区的印楝种仁中印楝素含量差别很大,印度二缅甸和泰国的印楝素含量较高,而夏季气温高的苏丹二索马里二马里和尼泊尔等国家的印楝素含量较低[17]三

除了不同的地理种源外,不同季节收获的印楝种仁中,印楝素的含量也有较大差别三印楝素杀虫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有印楝素A 和印楝素B,通常印楝素B 的含量为印楝素A 的1/3~1/2[18]三Sidhu 等[19]认为,印楝素A 是雨季所结果实种子中的主

要代谢物,在雨季含量较高,而干季胁迫明显有利于印楝素B 的合成,在干季所结果实种子中两者含量的比例几乎相等三可见,收获季节不同,是影响印楝素A 和B 含量的主要因素三

印楝素A 和B 的稳定性和致毒作用也各不同三二者在甲醇二甲醇+水及直接热贮中均易降解,且印楝素A 降解率高于印楝素B,即印楝素B 的稳定性高于印楝素A [20]三在活体拒食和生长发育抑制试验中,印楝素A 的活性显著高于印楝素B,但对细胞核的影响中,印楝素B 的影响显著高于印楝素A,经印楝素B 处理后的细胞核破损率更大,破损程度也更严重[18]三

印楝素含量及其稳定性除受遗传因素控制外也

会因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三印楝素对光敏感,暴露在光下会逐渐失去活性;温度对印楝素的稳定性也有影响,通常需在低于20℃的温度下贮藏,高温会加速印楝素的降解;印楝素在中性条件下比较稳定,但在碱性和强酸溶液中不稳定[17]三

由此可见,作为植物源药物的印楝素,其产

地二出产季节和保存方式等都是影响药性的重要因素,会直接导致各试验结果的差异三

此外,药物的不同剂型对药效也有很大影响三印楝素有多种剂型,目前在美国登记的印楝杀虫剂产品有:Neem oil 15种二Neem oil rtu 14种二Neem oil tgai 1种二Trilogy xl 4种和Trilogy xl rtu 4种三中国批准登记的印楝素杀虫剂主要有40%二32.8%二

20%二12%和10%印楝原药及0.3%二0.32%二

0.5%二0.7%二0.8%二0.9%二1.0%和2.0%的印楝素单剂等[15]三Abou -Tarboush 等[21]以印楝杀虫剂Neemix-4.5处理SWR /J 鼠,其研究结果与之前纯印楝素对鼠的影响结果不一致三张欣等[22]研究发现,脂溶性的乳剂类除草剂丁草胺比粉剂的毒性大得多三本试验中使用的印楝素属于脂溶性,这也可能加大了印楝素对大型溞的毒性三当然,不同

421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第28卷

溶剂二不同产地二不同剂型的印楝素对大型溞的毒性需要进一步试验证实三

3.2 印楝素对大型溞内禀增长率和繁殖的影响

一种生物的内禀增长能力决定了该种生物的生育力二寿命和发育速率,是种群增殖能力的一个重要综合指标,可以灵敏地反映出环境对一种群的影响[13]三本试验中,低浓度组(0.432二0.768二1.120μg/L)大型溞的内禀增长率与对照组(空白对照和丙酮对照)差别不大,甚至略有提高,这与一些研究结果相似三如Chu等[23]研究表明,5μg/L和50μg/L的S-烯虫酯促进了多刺裸腹溞的

种群增长三杨冬青等[24]也发现,低浓度(0.1μg/L和1.0μg/L)的β-六六六对多刺裸腹溞的种群增长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三黄国兰等[25]发现, 4.0二2.0二1.0mg/L的DBP对大型溞繁殖有抑制作用,而0.5mg/L的DBP显著提高了大型溞的净生殖率三以上研究均表明,在被低浓度药物刺激后,溞类等生物受到轻度逆境胁迫,可促使其瞬时增长率增大,以此来抵御外部不良的环境条件三本试验中随着印楝素浓度升高至2.400μg/L,大型溞内禀增长率逐渐下降为最低值0.3063d-1三Fernndez等[26]与Ferrando等[27]研究认为,种群内禀增长率的降低是杀虫剂对溞类的慢性毒性所致三本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组(1.340二2.400μg/L)大型溞的初次产幼时间早,产幼总数和产幼次数少,存活时间短,大型溞的内禀增长率二净生殖率和世代时间均减少三有研究表明,100二1000μg/L的β-六六六能显著缩短多刺裸腹溞的世代时间,且1000μg/L的β-六六六还能显著减小多刺裸腹溞出生时的生命期望值和净生殖率[24]三Chuah等[28]研究也表明,0.002mg/L的硫丹能显著降低多刺裸腹溞的平均寿命二首次生殖年龄和种群内禀增长率三高浓度二亚致死剂量的杀虫剂使浮游动物母体中毒加深,影响了母体的机能二生存和繁殖,即对浮游动物的种群增长产生抑制作用[29-30],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三

有研究报道,在药物作用或生存环境改变的条件下,枝角类能改变生殖方式,产生休眠卵[31-33]三本试验中,随着印楝素浓度的增加,产生休眠卵的个体及每个个体产休眠卵的数量也增加,并且是在没有雄性个体的情况下由雌体直接产生三这种情况在蚤状溞种群中出现过,即在没有雄体时也能进行有性生殖,雌体直接产生卵鞍,并在未受精的情况下孵出幼溞[34-35]三本试验中,除0.432μg/L浓度组外,其他浓度组的大型溞均有几次在生殖高峰后产生休眠卵,这可能与印楝素的药性以及没有迅速移除幼溞二试验水体较小有关,造成母溞一段时间处于劣质的环境中而产生了休眠卵三

参考文献:

[1] 王瑞波,党承林,张燕平.一种新型生物农药 印楝素的性

质和功效[C]//2002-2003年教育科研文荟(二).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146-150.

[2] Shmutterer H.Properties and potential of natural pesticides from

the neem tree[J].Annu Rev Entomol,1990,35(5):271-297.

[3] 吴伟,朱小惠.印楝素对鱼的毒性及在鱼类寄生虫病防治上的

应用[J].农药学学报,2003,5(2):85-88.

[4] Aerts R J,Mordue A.Feeding deterrence and toxicity of neem trit?

erpenoids[J].Journal of Ecology,1997,23:2117-2132. [5] Boonsoong B,Bullangpoti V.Toxicity of neem-based insecticides

on non-target aquatic invertebrates:a mini review[J].Biopesti?cides International,2009,5(2):100-105.

[6] 戴建青,黄志伟,杜家纬.印楝素乳油对斜纹夜蛾的生物活性

及田间防效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6):1095-1098.

[7] Kreutzweiser D P.Nontarget effects of neem-based insecticides on

aquatic invertebrates[J].Ecotoxi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1997,36:109-117.

[8] Sanchez M,Ferrando M,Sancho E,et al.Assessment of the toxicity

of a pesticide with a two-generation reproduction test using Daph?nia magna[J].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Part C: Pharmacology,Toxicology and Endocrinology,1999,124(3):247-252.

[9] Villarroel M J,Sancho E,Ferrando M D,et al.Acute,chronic and

sublethal effects of the herbicide propanil on Daphnia magna[J].

Chemosphere,2003,53(8):857-864.

[10]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 Specifications and evalu?

ations for agricultural pesticides[R].Rome,2003:21. [11] 周永欣,章宗涉.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方法[M].北京:农业出

版社,1989.

[12] 国家环境保护局.水生生物监测手册[M].南京:东南大学出

版社,1993.

[13] 董双林,赵文.养殖水域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45-52.

[14] 张志祥,程东美,田永清,等.印楝二印楝杀虫剂与生态环境

[J].科技导报,2004(2):56-59.

[15] 陈小军,杨益众,张志祥,等.印楝素及印楝杀虫剂的安全性

评价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6):1478-1484. [16] Canton J H,Adema D M M.Reprodicibility of short-term and re?

production toxicity experiments with Daphnia magna and compari?son of the sensitivity of Daphnia magna with Daphnia pulex and Daphnia cucullata in short-term experiments[J].Hydrobiologia, 1978,59(2):135-143.

[17] 王瑞波,刘新龙,张燕平.影响印楝素稳定性及其含量的主要

因素[J].西部林业科学,2004,33(1):59-61. [18] 黄星艳,李文欧,张志祥,等.印楝素A与印楝素B对粉纹夜

蛾BTI-Tn-5B1-4的细胞毒性[J].昆虫学报,2010,53(6):

521

第2期 刘青,等:印楝素对大型溞生存二生长和繁殖的毒性效应

664-669.

[19] Sidhu O P,Behl H M.Seasonal variation in azadirachtins in seeds

of Azadirachta indica[J].Current Science(Bangalore),1996,70

(12):1084-1086.

[20] 张志祥,田永清,程东美,等.印楝素A和印楝素B的稳定性

比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5,28(1):125-127. [21] Abou-Tarboush F M,El-Ashmaoui H M,Hussein H I,et al.

Effect of azadirachtin of neemix-4.5on SWR/J mice[J].Saudi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2009,16:69-76. [22] 张欣,赵文,徐峰.三种除草剂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存活二

生长和繁殖的影响[J].农药学学报,2009,11(1):121-125.

[23] Chu K H,Wong C K,Chiu K C.Effect of the insect growth regu?

lator(s)-methoprene on 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freshwa?ter cladoceran Moina macrocopa[J].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997,96(2):173-178.

[24] 杨冬青,席贻龙,姚胜,等.β-六六六对多刺裸腹溞生命表统

计学参数的影响[J].动物学杂志,2007,42(5):157-160. [25] 黄国兰,孙洪文,高娟,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大型溞的毒

性作用研究[J].环境化学,1993,17(5):428-433. [26] Fernndez A,Ferrando M D,Andreu E.Chronic toxicity of diazi?

non to Daphnia magna:effects on survival,reproduction and growth[J].Toxi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hemistry,1995,49 (1-2):25-32.

[27] Ferrando M D,Sancho E,Andreu-Moliner E.Effects of lindane

on Daphnia magna during chronic exposure[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Part B,1995,30(6):815-825.[28] Chuah T S,Loh J Y,Hii Y S.Acute and chronic effects of the in?

secticide-endosulfan on freshwater cladoceran,Moina macrocopa [J].Straus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2007,79(5):557-561.

[29] Wong C K,Chu K H,Shum F F.Acute and chronic toxicity of

malathion to the freshwater cladoceran Moina macrocopa[J].Wa?ter,Air,and Soil Pollution,1995,84(3-4):4399-4051. [30] Wong C K.Effects of diazinon on some population parameters of

Moina macrocopa(Cladocera)[J].Water,Air,and Soil Pollution, 1997,94(3-4):393-399.

[31] 陈艳,席贻龙,何忠文.艾氏剂对连续三个世代多刺裸腹溞生

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29(10):58-65.

[32] Lurling M,Roozen F.Response of Daphnia to substances released

from crowed congeners and conspecifics[J].Journal of Plankton Research,2003,23(8):967-978.

[33] 邓道贵,孟琼,殷四涛,等.温度和食物浓度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28

(9):68-75.

[34] Spaak P.Sexual reproduction in Daphnia:interspecific differ?

ences in a hybrid species complex[J].Oecologia,1995,104:501-507.

[35] Innes D J,Singleton D R.Variation in allocation to sexual and a?

sexual reproduction among clones of cyclically parthenogenetic Daphnia pulex(Crustacea Cladocera)[J].Bi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2000,71:771-787.

The toxicity of azadirachtin to survival,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water fleas Daphnia magna

LIU Qing1,LI Yang1,HE Fang1,ZHANG Qing?jing2,NI Jian3,SHAO Sen?lin1

 (1.Key Laboratory of Hydrobiology in Liaoning Province,Dalian Ocean University,Dalian116023,China;2.Beijing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100068,China;3.Xinjiang Saihu Fishe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Bole833400,China)

Abstract:The toxic effects of0.32%azadirachtin EC on survival,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water fleas Daphnia magna were studied by acute and chronic toxicity tests.The acute toxicity test showed that azadirachtin as a highly toxic substance had the24h LC50of39μg/L,48h LC50of17μg/L and the safety concentration of1.12μg/L for the water fleas.The Chronic toxicity test revealed that the water fleas showed decrease in intrinsic rate of population increase(r m),number of clutches per female,total offspring per female,generation time(T),net reproductive rate(R0),and survival time with the increasing azadirachtin concentration.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 m in the water fleas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low concentration groups(0.432,0.768and1.120μg/L) (P>0.05).The r m was decreased from0.3476d-1at insecticide concentration of1.340to0.3063d-1at insecti?cide concentration of2.400μg/L.The minimal number of clutches per female(2.47times)and total offspring per female(26.87ind.),the minimal survival time(13.60d),the minimal R0(24.6961),and T(11.4399d) were observed at the maximal concentration of2.400μg/L.In conclusion,the findings show that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zadirachtin leads to short survival time,and T,and to reduce in R0number of clutches per female and to?tal offspring per female significantly.

Key words:azadirachtin;Daphnia magna;toxicity;intrinsic rate of population increase;survival;reproduction 621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第28卷

毒理学重点笔记考点

毒理学重点笔记考点

毒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毒理学概念 -----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外源化学物(外源生物活性物质)——指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科学。 毒理学主要的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 1、描述毒理学:直接关注的是毒性鉴定(毒性试验),为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提供信息。同时可为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提供线索。 2、机制毒理学:研究重点是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产生损害作用的细胞、生化、分子机制。 研究资料的用途:1)、证实与人类直接相关的实验动物中所观察到的损害作用;(有机磷);2)、验证可能与人类无关的发生于实验动物中的有害效应;(糖精);3)、设计和生产较为安全的化学物以及合理治疗化学中毒和临床疾病;(反应停);4)、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生理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了解。 3、管理毒理学:主要的职责和任务是根据描述和机制毒理学的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确保化学物、药品、食品等进入市场时足够安全,达到保护人体健康的目的。还需根据危险度评定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描述毒理学和机制毒理学研究提供的科学信息,制定相关的卫生标准. 4、毒理学其它特殊领域包括:法医毒理学、临床毒理学、环境毒理学 第二节、毒理学简史 1、古代与中世纪毒理学 ——是指较低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疾病或危及生命的物质。 2、启蒙时代毒理学:Paracelsus的格言:所有的物质都是毒物,不存在任何非毒物质,剂量决定了一种 物质是毒物还是药物。 3、现代毒理学 第三节毒理学展望 毒理学是借助多个学科成长并繁荣起来的科学。随着现代生物技术信息的快速扩增和现代分析技术与方法的超常发展,毒理学的研究领域、评价过程和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可以预料,毒理学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是:从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从体内试验到体外试验;从构效关系到定量构效关系;从定性毒理学到定量毒理学;从微观、宏观到人体;从观察现象、探明机制到科学规范管理。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毒性和毒效应 一、外源化学物和毒性 ):指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1、外源性化学物的分类(按用途及分布范围分类):工业毒物(工业原料、中间体、辅助剂、杂质等)、 环境污染物(工业“三废”)、食品中有毒物质(天然毒素、食品变质产生的毒素、食品中不合格的添加剂等)、农用化学物(农药、化肥、生长激素等)、嗜好品(香烟、化妆品、日用品中的有害成分)、生物性毒物(微生物、植物、动物产生的毒物)、医用药物(包括兽医用药)、军事毒物、放射性核物(内源性毒物、含氧自由基、含氮自由基、同型半光氨酸) 二、损害作用和非损害作用 第二节外源性化学物作用于人体的毒效应谱 一、毒效应谱: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取决于外源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可引起多种变化,称为~,可以表现为: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③亚临床改变;④临床中毒;⑤甚至死亡。

2013M54CL05950 典型抗生素多世代毒性效应及其表观遗传学机理研究(1)

投送学科 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环境科学 如是学科交叉研究,所涉及的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是否涉密: 是 否√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申请书 (第 54 批) 申请者:---- 博士后全国统一编号:---- 申报单位:---- 项目名称:典型抗生素多世代毒性效应及其表观遗传学机理研究 研究方向:污染物的生态毒性与毒理分析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E-mail:----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申请日期:2013年5月7日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制 第 1 页共 21 页

须 知 1. 申请者应认真阅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和《中国博士 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实施办法》,按有关要求逐项填写申请材料。 2. 如申请项目涉密,不得在网上提交申请材料。申请者需下载申报软件,填写后打印3份申请材料,刻录光盘一张,一并报送设站单位进行审核。 3.“投送学科”系指申请者所报项目的所属学科。若申报项目是学科交 叉研究项目,应填写所涉及的学科名称。 4.“项目名称”不得超过25个字。 5.“研究方向”系指申请者所报项目的研究方向,不得超过15个字。 6. 填表必须实事求是,认真翔实,不得弄虚作假。 第 2 页共 21 页

一、个 人 信 息 姓 名 ---- 性 别男 出 生 日 期1984年3月2日身份证号 ---- 国 籍中国 民 族 汉族 进站时间 2012年6月14日 预计出站时间2014年6月14日 进站单位 流动站√ 0 同济大学 导师:---- 工作站0 导师:---- 学 位 情 况 学位 授予年月 授予单位 一级学科 导师 学士 2007年6月 南京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 程 尹大强 硕士 博士 2012年11月 同济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 程 尹大强 主 要研究工作经历 起止年月单 位 研究内容 项目分工 2013年1月~至 今 同济大学 抗生素抗性基因在饮用水处理系 统的分布特征、形成机制与控制 方法 参与 2010年1月~ 2013年1月 同济大学 三峡库区污染物-水-沉积物互 相作用关系及饮用水安全保障技 术 参与 2008年1月~ 2010年10月 同济大学 环境暴露水平典型四环素类抗生 素胚胎致畸效应与化学机制 参与 第 3 页共 21 页

苯的急性毒性试验

苯对小鼠急性吸入毒性试验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苯急性毒性,观察气态苯吸入染毒致小鼠急性中毒一般表现和神经表现,探讨急性毒性机制。方法通过建立气态苯静式吸入染毒小鼠的动物模型,实验组分别按33.9mg/L、43.25mg/L、55.21mg/L、70.47mg/L、89.95mg/L、115.12mg/L剂量组,对照组为NS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连续染毒1.5h后,观察急性中毒行为表现,分组记录死亡时间及死亡数。结果①苯具有急性毒性;小鼠苯染毒各组都有急性中毒的表现,表现为兴奋症状、抑制症状(闭眼、侧卧),呼吸急促转衰弱,除低剂量组外每组都有小鼠死亡。运用改良寇氏法公式得㏒LC50=1.848,故LC50=70.4mg/L;s=0.0193(LC50的标准误);LC50 95%CI(可信区间)=(64.71,76.73)。结论①小鼠静式吸入苯蒸气有急性毒性。②LC50=70.4mg/L,属于低毒毒物。关键词:苯小鼠吸入染毒急性中毒LC50 近年来,由于室内装修引发的环境污染与健康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其中苯是目前主要室内空气污染物之一。室内环境中的苯主要来自建筑装饰中使用大量的化工原材料,如涂料、填料及各种有机溶剂等[1~3]。尽管到目前为止,开展了大量有关苯毒性调查研究工作,但关于苯中毒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4]。本文通过建立苯静式吸入染毒小鼠的实验模型,模拟人体实际暴露苯情况,探讨苯对机体的急性毒性危害的机制,以便为深入研究苯的毒性效应,为人接触苯的健康效应评价提供生物标志物奠定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试验动物选择与处理:选择健康、成熟的昆明种小白鼠(沈阳医学院实验中心提供),17~22g,雌雄各半,分别按性别称重,编号。预实验得出LD0与LD100,LD50的计算方法符合改进寇氏公式的条件,随机分组,分6个剂量组和一个NS组,每组10只[5]。 1.2 受试物: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的分析纯液态苯,比重ρ为0.89g/ml,纯度>99.5%。 1.3 染毒方法:A-F实验组按照表1剂量接受苯气体静式吸入染毒,连续染毒1.5h;G对照组也在同等条件下的染毒柜内,以自然挥发的水蒸汽为空白对照。 表1 A-G组染毒剂量情况 组别对数剂量剂量(mg/l) 加苯量(ml) A 1.53 33.9 2.3 B 1.636 43.25 3.1 C 1.742 55.21 3.9 D 1.848 70.47 5.0 E 1.954 89.95 6.4 F 2.06 115.12 7.8 G 0 0 0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观察小鼠最早死亡时间和数量及染毒期间小鼠的中毒症状,用改良寇氏法计算出LD50,进行毒性分级。 1.5 仪器:(1)电子天平,JA21001型,上海精科天平厂; (2)染毒柜,60L,沈阳医学院毒理组实验室 1.6 统计分析

毒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毒物(poison, 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称为毒物。 4、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毒效应)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5、靶器官(target organ):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6、生物学标志(biomarker):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通常把生物学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7、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指毒物在低剂量时有刺激作用,而在高剂量时有抑制作用。其基本形式是U型,双相剂量- 反应曲线。 8、半数致死剂量/浓度(median lethal dose or concentration, LD50/LC50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所需的剂量。通过统计处理计算得到,常用以表示急性毒性的大小,最敏感。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LD50的数值越小。 9、阈值(threshold):一种物质使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10、急性毒作用带(acute toxic effect zone,Zac):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ac=LD50/Limac。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 11、慢性毒作用带(chronic toxic effect zone,Zch):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ch= Limac /Limch。Zch值大,说明Limac 与Limch 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视,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小。 12、毒效应(toxic effect):又称为毒作用,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毒效应是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作用的结果。当改变暴露条件时,毒效应会相应改变。毒性是一种能力,中毒是一种状态,而毒效应是一种表现。 13、毒效应谱(spectrum of toxic effect):是指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由于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不同,可引起机体多种变化。 13、量反应(graded response):属于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用某种测量数值表示。14、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属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体的数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来表示。 15、不确定系数(LIF):根据所得的有害作用阈值量或最大无有作用剂量提出的安全限值时,为解决由动物资料外推至人的不确定因素及人群毒性资料本身所包含的不确定因素而设置的转换系数。1、生物转运(biotransport):外源化学物穿越生物膜的过程,且其本身的结构和性质不发生变化。 2、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又称代谢转化,是指外源化学物转化为新的衍生物的过程,形成的产物结构与性质均发生了改变。特点:反应的连续性、反应类型的多样性、解毒与致毒的双重性。 3、蓄积(accumulation):外源化学物以相对较高的浓度富集于某些组织器官的现象,包括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 4、肠肝循环(enterohepati circulation):一部分如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可为肠道菌群水解,脂溶性增强,被肠道重吸收,返回肝脏,形成肠肝循环。毒理学意义:排泄速度减慢、延长生物半减期、毒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5、代谢活化(metabolic activation):又称生物活化(bioactivation),一些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这种现象称为代谢活化。 6、脂水分配系数:脂水分配系数=脂相中溶解度/水相中溶解度,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8:血气分配系数:气态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与在肺泡气中的浓度之比为 7、首过消除:经胃肠道吸收的外源化学物通过门 静脉系统首先到达肝脏,进行生物转化后,再进入 体循环,这种现象称---- 1、终毒物(ultimate toxicant):指与直接内源 靶分子反应或引起机体生物学微环境的改变、导 致机体结构和功能紊乱并表现毒物毒性的物质。 2、自由基(free radicals):是在其外层轨道中 含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分子片段。特 点:①化学性质十分活泼②反应性极高,半减期 极短,作用半径短。 3、增毒(toxication)或代谢活化:外源化学物 在体内经生物转化为终毒物的过程称为增毒。 4、解毒(detoxication):消除终毒物或阻止终毒 物生成的生物转化过程;在某些情况下,解毒可能 与中毒竞争同一外源化学物。 1、毒物的联合作用:同时或先后接触两种或两种 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 2、相加作用(addition joint action):剂量相 加作用指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等于各个 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所产生效应的算术总和。它 们每一化学物以同样的方式、相同的机制,作用于 相同的靶,仅仅效力不同。 3、独立作用(independent action):各外源化 学物不相互影响彼此的毒性效应,作用的模式和作 用的部位可能(但不是必然)不同,各化学物表现 出各自的毒性效应。 4、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外源化学 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总毒性效应大于各个外源化学 物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和,即毒性增强。 5、拮抗作用(antagonistic joint action):外 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联合毒性效应低于各个 外源化学物单独毒性效应的总和,即为拮抗作用。 6、加强作用(potentiation joint action):一 种化学物对某器官或系统并无毒性,但与另一种化 学物同时或先后暴露时使其毒性效应增强。 1、蓄积作用(accumulation):外源化学物连续 地、反复地进入机体,而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 谢转化排出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质就有可能在 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质的蓄 积作用。 2、物质蓄积(material accumulation):当实验 动物反复多次接触化学毒物后可以用分析方法在 体内测出物质的原型或其代谢产物时,称为物质蓄 积。 3、损伤蓄积(damage accumulation):如果在机 体内不能测出其原型或代谢产物,却出现了慢性毒 性作用,称之为损伤蓄积(功能蓄积)。 4、一般毒性:指外源化学物在一定的接触剂量, 一定的接触时间和一定的接触方式下对动物产生 综合效应的能力。 5、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机体一次或24 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 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 1、突变(mutation):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及引起 的变异称为突变,是一种可遗传的变异,可分为自 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和诱发突变 (induced mutation)。 2、致突变作用或诱变作用(mutagenesis):外来 因素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 且此种改变可随同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 4、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基因中DNA序列 的变化,因基因突变限制在一特定的部位,也称为 点突变(point mutation )。 DNA中发生碱基 对的缺失、增添或改变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5、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指染 色体的结构改变,是遗传物质大的改变,一般 可用光学显微镜检查细胞有 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来发现。 6、S9混合液:经多氯联苯处理后制备的肝匀浆, 再经9000g离心分离所得上清液,加上适当的缓冲 液和辅助因子。主要含有 混合功能氧化酶(MFO),是国内常规应用于体外致 突变试验的代谢活化系统。 7、遗传负荷(genetic load):指一种物种的群体 中每个个体所携带的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 的平均水平。 1、化学致癌物(chemical carcinogen):是指具 有化学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大多数是亲电子活性 产物。 2、化学致癌作用(chemical carcinogenesis): 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或诱导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并发展成为肿瘤的过程。 3、直接致癌物(direct carcinogens):本身直 接具有致癌作用,在体内不需要经过代谢活化即可 致癌。 4、间接致癌物(indirect carcinogens):本身 并不直接致癌,必须在体内经代谢转化,其所形成 的代谢产物才具致癌作用。 5、终致癌物(ultimate carcinogen):指不需代 谢活化的直接致癌物和间接致癌物经代谢活化所 形成的具有致癌作用的代谢物的统称。 1、畸形(malformation):指出生前因素引起发育 生物体的严重的解剖学上形态结构的缺陷(异常)。 2、畸胎(terate):具有畸形的胚胎或胎仔。 3、致畸性(teratogenicity)和致畸作用 (teratogenic effect):均指在妊娠期(出生前) 接触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后代结构畸形的特性或 作用。(致畸作用所表现的形态结构异常,在出生 后立即可被发现) 4、致畸物或致畸原(t eratogen):凡在一定剂量 下,能通过母体对胚胎或胎儿正常发育过程造成干 扰,使子代出生后具有畸 形的化学物。 5、胚胎毒性(embryotoxicity):通常是指外源 性因素造成的孕体着床前后直到器官形成期结束 的所有的毒性。表现为:胚胎 期染毒而出现畸胎、生长迟缓、着床数减少和吸收 胎,也偶有晚死胎。 6、发育毒理学(deve1opmenta1 toxico1ogy): 研究出生前暴露于环境有害因子导致的异常发育 结局及有关的作用机制、发病 原理、影响因素和毒物动力学等。 7、发育毒性(developmental toxicity):出生 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 的任何有害影响。 8、致畸作用敏感期:器官形成期的胚胎对致畸物 最为敏感,一般称为危险期(critical period) 或致畸敏感期。 9、致畸指数:致畸指数=母体LD50/胎体最小致畸 作用剂量。 10、出生缺陷:婴儿出生前已形成的发育障碍。 1、安全性(safety):即在规定条件下化学物暴露 对人体和人群不引起健康有害作用的实际确定性。 (化学物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条件下,对人体 健康不产生损害)。 2、安全性评价(safety evaluation):利用规定 的毒理学程序和方法评价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 效应(损伤、疾病或死亡),并 外推和评价在规定条件下化学物暴露对人体和人 群的健康是否安全。 4、可接受的危险度:是指公众和社会在精神、心 理等各方面均能承受的危险度。 3、危险度:指在具体条件下,某一种因素对机体、 系统或(亚)人群产生有害作用的概率,可分为绝 对危险度和相对危险度。 5、危险度评定(risk assessment):以损害作用 评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和接触评定的各种参数 为依据,对外源化学物对人 群健康的危害程度作出估计。 6、VSD:实际安全剂量,相应于可接受危险度的外 源化学物暴露剂量称为实际安全剂量。 7、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收集, 处理和评价流行病学和实验毒理学数据,以及基 于毒理学针对化学物有害效应保护健康和环境的 决策。 8、基准剂量BMD:依据动物试验剂量-反应关系的 结果,用一定得统计学模型求得的受试物引起一定 比例动物出现阳性反应剂量的95%可信限区间下 限值。 9危险性管理:依据危险性评价的结果,权衡出管 理决策的过程,必要时,选择并实施适当的控制措 施。 简答题 1、简述毒理学的基本功能以及三大领域。 答:⑴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①检测理化因素产生 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②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 度评价功能); ⑵三大研究领域:①描述毒理学②机制毒理学③管 理毒理学 1、生物学标志有哪几类? 答:暴露生物学标志: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 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 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 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效应生物学标志:机 体中可测出的生理、生化、行为或其它改变的指标。 反映与不同靶剂量的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有关 的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易感生物学标志:反映 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性物质产 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2毒作用分类: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局部或全身 作用,可逆或不可逆作用,超敏反应,特异质反应 1、简述经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的主要特点 及影响因素。答:⑴经胃肠道吸收:吸收方式主 要通过简单扩散,还可以通过主动转运、滤过、胞 饮或吞噬;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影响胃肠道吸 收的因素:①化学物的脂溶性和水溶性;②胃肠道 的酸碱度;③消化道内容物的数量和性质、胃肠的 蠕动和排空速度以及肠道菌丛等也可对吸收产生 一定的影响。⑵经呼吸道吸收:吸收对象气态物 质(气体、蒸汽)气溶胶(烟、雾、粉尘);吸 收的方式——简单扩散;主要的吸收器官—— 肺;经肺吸收的特点经肺吸收十分迅速,仅次于静 脉注射;不经过肝脏的生物转化,直接进入体循环 而分布全身。影响因素:①主要取决于脂溶性和 浓度;外源化学物在肺泡气中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中 的浓度差;③血气分配系数;④肺通气量和经肺血 流量;⑤气溶胶颗粒的直径大小⑶经皮肤吸收:外 源化学物经表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穿透阶 段,第二阶段为吸收阶段。主要的影响因素:① 化学物溶解性:既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脂/水 分配系数接近于 1,易被吸收进入血液。光有水溶 性或光有脂溶性吸收困难;②皮肤条件表皮损伤 可促进外源化学物吸收。皮肤潮湿,促进吸收充 血和炎症。 2、简述体内主要的贮存库及分布的毒理学意义。 答:⑴毒物在组织中的贮存:①血浆蛋白作为贮存 库(清蛋白);②肝和肾作为贮存库;③脂肪组织 作为贮存库;④骨骼组织作为贮存库。⑵意义: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贮存具有两重意义,一方面对 急性中毒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靶器官中外源化学 物的量,毒效应强度降低;另一方面贮存库是不断 释放毒物的源头,使毒物在机体作用的时间延长, 并可能引起毒性反应,故认为贮存库中蓄积的毒物 是慢性毒性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 4、简述生物转化的意义、主要类型以及影响生物 转化的因素。 答:⑴毒物经过生物转化可以:①多数化学物经 生物转化后毒性降低,毒效应减弱,水溶性增加, 易于排泄; ②一些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明显增强,甚 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生物转化是机体 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的环节,是机体维持稳态 的主要机制。⑵生物转化反应类型:I相反应和 II相反应;①I相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和水 解反应。②II相反应主要——结合反应。⑶影 响生物转化因素:①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②代 谢酶的种属差异和个体差异;③遗传与代谢酶的多 态性;④代谢饱和状态;⑤其他。 1、简述终毒物的四种类型。答:⑴亲电子剂:指 含有一个缺电子原子(带部分或全部正电荷)的分 子。⑵自由基:在其外层轨道中含有一个或多个 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分子片段。⑶亲核物;⑷活 性氧化还原反应物:一种特殊的产生氧化还原活性 还原剂的机制。 2、简述靶分子反应的几种类型。答:⑴非共价结 合:通过非极性交互作用或氢键与离子键的形成, 具有代表性的是毒物与膜受体、细胞内受体、离子 通道以及某些酶等靶分子的交互作用。⑵共价结 合:亲电子剂以共价结合方式与靶分子结合。⑶ 去氢反应:自由基可迅速从内源化合物去除氢原 子,将这些化合物转变为自由基。⑷电子转移。⑸ 酶促反应。 3、多数毒物发挥毒性作用经历的4个过程:1、 经吸收进入机体的毒物通过多种屏障转运至一个 或多个靶部位;2、进入靶部位的终毒物与内源靶 分子发生交互作用(反应);3、毒物引起机体分子、 细胞和组织水平功能和结构的紊乱; 4、机体启动不同水平的修复机制应对毒作用,当 机体修复功能低下或毒物引起的功能和结构紊乱 超过机体修复能力时,机体即出现组织坏死、癌症 和纤维化等毒性损害。(无法修复) 1、简述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答:影响毒作用 的主要四类因素:⑴化学物因素:①化学结构(取 代基不同毒性不同;异构体和立体构型的影响;同 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构的影响);②理化性质(脂 /水分配系数;大小;挥发性;气态物质的血/气分 配系数;比重;电离度和荷电性);③不纯物和外 源化学物的稳定性。⑵机体因素:①物种、品系 及个体的遗传学差异;②宿主其他因素对于毒性作 用敏感性的影响⑶环境因素:①气象条件;②季 节或昼夜节律;③动物宠养形式;④外源化学物的 接触特征和赋形剂。⑷联合作用:①非交互作用; ②交互作用 2、试述联合作用的类型。答:⑴非交互作用:① 相加作用:剂量相加作用指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 性效应等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所产生效 应的算术总和。每一化学物以同样的方式,相同的 机制,作用于相同的靶,仅仅它们的效力不同;② 独立作用:各外源化学物不相互影响彼此的毒性效 应,作用的模式和作用的部位可能(但不是必然) 不同,各化学物表现出各自的毒性效应

工业废水的鱼类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工业废水的鱼类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李丽君1,刘振乾*1,徐国栋2,舒阳1,曹玉珍2,齐卫华 2 (1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广州 510632;2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广州 510030) 【摘要】利用斑马鱼对某市六家有代表性的企业所排放的处理前和处理后的工业废水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以对斑马鱼的半致死浓度为评价指标,得到了六种工业废水毒性强度的初步排序,并结合理化指标分析了斑马鱼的致死原因。 实验表明,六家企业处理前工业废水的毒性大小顺序为:电子类>食品类>电镀类>电池类>玻璃类>橡胶类,96hLC50分别为:0.98%、4.73%、11.35%、13.60%、47.60% , 其中橡胶类毒性最小,100%的工业废水对斑马鱼无致死效应。处理后的工业废水毒性基本消除,但部分行业的工业废水处理后仍存在毒性。 关键词:工业废水;斑马鱼;急性毒性 中图分类号:X 503.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73(2006)01-043-05 Study on acute-toxicity of six kind industrial wastewaters to zebrafish LI Li-jun1, LIU Zhen-qian*1, XU Guo-dong2,SHU Yang1, CAO Yu-zhen2,QI Wei-hua2(1.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2.Guangzhou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e,Guangzhou 510030,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ute-toxicity test using zebrafish was applied to monitoring the wastewater form six industries. Based on 96h LC50 values, the toxicity sequence of the six industrial effluents was in order of electron effluent> grocery effluents> electroplate effluent >battery effulent >glass effluent > rubber effluent. The six 96hLC50 are as follows: 0.98%、4.73%、11.35%、 13.60%、47.60%.The toxicity of the rubber effluent was the least, the 100% industrial wastewater can not be deadly to Brachydanio rerio fish. The toxicity was eliminated after management, but the toxicity of some industries were not eliminated. Key word: Industrial wastewater; Zebrafish (Brachydanio , rerio); Acute-toxicity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对水生生态系统及人类安全的影响日益严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为了有效地控制水环境污染和保护水资源,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都广泛地开展了工业废水及其组分的毒性评价和生物监测工作。目前我国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督和管理主要以理化监测为主,这虽然能快速地定量测定某些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但对于组分复杂的工业废水来说,就难以用理化分析方法阐明其组分和对环境的影响,而且是在没有考虑时间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毒性的影响,没有考虑各毒性物质之间可能相互作用的情况下进行的,而实际情况比较复杂,理化分析并不能反映出废水的综合毒性强度。因此通过水生生物毒性试验[1、2]来反映废水的综合毒性,以此说明水质的污染状况将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目前被用来监测工业废水的生物主要有:鱼[3~9]、藻类[10]、大型溞类[11]、发光细菌[13,14]、虾[12]等,本研究选择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的五大试验鱼种之一——斑马鱼为试验生物,对某市六家有代表性的企业处理前和处理后的工业废水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把毒性测试结合理化测试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评价了污染源的污染程度,确定了工业废水的安全排放浓度。这对加强生物监测与评价手段,强化工业污染源的科学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生物试验所用鱼种为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又名蓝条鱼、花条鱼,真骨鱼总目,鲤科。原产地:印度和孟加拉国。购于当地鸟鱼虫市场,平均体长 2.56 cm,平均体重为0.29 g。在连续曝气的循环水中驯养14 d以上,驯养期间无一尾鱼死亡。 1.1.2 试验器材化学惰性材料制成的水族箱(规格一致,体积适宜),采用高27 cm、直径20 cm的5000 mL 的圆形玻璃烧杯,同一试验采用相同规格和质量的容器。实验容器使用前彻底洗净。 pH计(HI-8424)等。 1.2 试验条件 试验用水为曝气24 h的驯养循环水;光照每天12 h 生态科学 2006年2月第25卷第1期 ECOLOGIC SCIENCE Feb., 2006, 25(1):43~47

!5 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讨论课)

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第一节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略) 二、生理学基础 1.神经传递 (1)突触传递:是神经系统细胞间信号流的一种主要形式。突触传递分为电突触和化学突触。 (2)缝隙连接:又称电突触,是指电信号通过特殊的缝隙连接,直接从一个神经元传递至另一个神经元。 (3)神经元间交互作用:发生在大量神经元胞体或突起紧密排列的部位(如海马、小脑皮质等)一个神经元兴奋时产生的局部电流可直接影响毗邻的神经元。 2.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是指一些在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起信息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多为小分子的极性化合物,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合成。一般分为:(1)胆碱类:乙酰胆碱; (2)单胺类:儿茶酚胺,吲哚胺和组胺; (3)氨基酸类:兴奋性递质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抑制性递质如甘氨酸、γ-氨基丁酸; (4)神经肽类:下丘脑释放的激素类、神经垂体激素类、阿片肽类、垂体肽类、脑肠肽类; (5)其他类:一氧化氮、一氧化碳、花生四烯酸、血小板激活因子; 3.神经系统受体 按递质受体的激活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生物效应的机制看,可将神经系统的受体分为两大家族: (1)与离子通道相偶联的受体 (2)通过激活G蛋白和蛋白激酶途径而产生效应的受体 4.与药物对神经系统毒性相关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特点 (1)血脑屏障的完整性 (2)神经系统能量需求

(3)轴索运输、髓鞘形成与维护 (4)神经递质及神经传导 (5)神经元损伤与修复 第二节药物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及其机制 药物神经毒性:药物引起神经系统功能和结构损伤的毒性称为神经毒性(neurotoxicity)。 药物引起神经系统病变的类型: ?结构改变:神经组织的细胞、髓鞘及细胞内超微结构发生的病理改变。 ?功能改变:引起感觉、运动能力紊乱。 ?行为改变:神经系统毒性作用较敏感的指标,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综合功能的改变,表现出众多的行为异常。 一、神经性毒物的作用特点 1.受损表现出现早,表现多样。包括:综合功能紊乱,传导功能紊乱。 2.发育中的神经系统对某些类型的损伤非常敏感 3.直接和间接损伤:CNS不仅受到毒物直接损害而发生功能和形态的改变,而且也受O2、血和低血糖的影响而间接受到损害。 4.神经元的不可修复性:神经元一旦受毒物损害死亡,则损伤持续存在,其功能不能由其他神经元所代替。 5.轴突的修复不全性:中枢神经轴突受毒物损害再生效果很差,周围神经系统中轴突再生也十分缓慢,且再生后功能也不完全。 6.长神经干的修复需要较长时间。 7.不同剂量下,神经系统可产生不同的反应。 如抗抑郁药在低剂量下,产生兴奋作用,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在高剂量下则产生抑制作用,甚至威胁生命。 8.累积性毒性效应:多种神经毒物/药物会产生累积性毒性效应。如铅等重金属中毒。 二、药物对神经损伤的类型 (一) 按神经毒性靶器官分类 1、神经元损伤

毒理学评价

食品毒理学 苏 丹 红 安 全 性 毒 理 学 评 价 组员:李润之周丹罗慧沈永 娟郭丽伟管健王申 杰

班级:食品质量与安全15-2 指导老师:郭东起老师 苏丹红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李润之周丹罗慧沈永娟管健郭丽伟王申杰 指导老师:郭东起 摘要本试验用昆明种小白鼠对苏丹红Ⅰ进行了较系统的毒理学试验包括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在对小鼠进行以苏丹红Ⅰ绝对致死量(LD100)和最大耐受量(LD0)测定的基础上制定急性毒性试验用药剂量范围进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并确定苏丹红Ⅰ的半数致死量(LD50)参照小鼠1/7-1/28 LD50确定试验用药最高剂量以昆明种小白鼠为动物模型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苏丹红Ⅰ对小鼠外周血细胞和肝、脾、肾的毒性和的损伤作用并对其毒性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全面评价苏丹红Ⅰ对哺乳动物的毒理效应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显微和超微结构的观察证明苏丹红Ⅰ能够导致小鼠肝、脾、肾各织织发生损伤使其生理机能降低。不同剂量苏丹红Ⅰ染毒后病理组织结构变化的差异为判断和分析苏丹红Ⅰ中毒效应提供了充分的形态依据。 关键词苏丹红Ⅰ小鼠;半数致死量;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 1引言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己成为第一大产业。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早在1993年至1998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由3430亿元增至6000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2℅。2003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是首破12000亿元远远超过汽车工业总产值9400亿元的水平。但是全球及我国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也促使各国政府重新审视这一己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各国纷纷加大了对本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2003年4月16日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工作迈入了综合监管与具体监管相结合的新阶段也表明了我国政府与时俱进、切实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心。然而有关食品安全的负面消息依然不断阜阳劣质奶粉、致癌毒大米、山东“掺胶”龙口粉丝、苏丹红致癌、南京冠生园月饼。在我国无论食源性疾病还是化学性污染物对公众健康的危害都以惊人的速度上升。 苏丹红系列染料是人工合成亲脂性偶氮化合物。因其对光线的敏感性不强物品被染色后能长期保持颜色不容易褪色所以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领域才禁止苏丹红的使用。而后苏丹红做为化工染料主要用于彩色蜡、地板蜡、油脂、汽油和鞋油等的增色添加剂还可以用于焰火礼花的着色[1]。 研究表明苏丹红Ⅰ可引起大鼠肝脏癌变但对小鼠没有致癌性目前尚无充分的证据证明对人体有致癌性。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在其1999年公布的对人致癌性总评价表中将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定义为对人致癌性尚无法分类的物质[3]最近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苏丹红的致癌作用进行了分析评价将其归类为三类致癌物但这种致癌物进入人体后代谢为二类致癌物即人类可能致癌物。 1995年欧盟(EU)国家己禁止其作为色素在食品中添加。1996年我国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也禁止将苏丹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1]。但由于其染色鲜艳、价格低廉印度等一些国家在加工辣椒粉的过程中添加苏丹红。2003年初欧盟(EU)从印度进口的红辣椒中检出苏丹红Ⅰ同时在一些其它食品中也检测到这种物质为此欧洲委员会(EC)于2003年6月底发布禁止进口含有苏丹红Ⅰ的红辣椒及红辣椒制品的禁令[4]12月EC的禁令产品从苏丹红Ⅰ扩大Ⅰ、Ⅱ、Ⅲ和Ⅳ四种[5]。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向消费者发出警告并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亨氏、联合利

常用化学絮凝剂的环境效应与生态毒性研究进展

常用化学絮凝剂的环境效应与生态毒性研究进展 3 李 威1  周启星 1,233  华 涛 1 (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1;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沈阳110016) 摘 要 化学混凝法是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水处理方法,因此化学絮凝剂在使用过 程中的生态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常用的铝盐絮凝剂、铁盐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的生态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认为铝盐絮凝剂的长期使用会造成水中过高的铝离子残留,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会造成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的危害;铁盐絮凝剂在制备过程中可能会引入有害离子,并产生NO 2有害气体,铁离子可以促进自由基的产生,导致细胞和组织的损害;聚丙烯酰胺在自然条件下可缓慢降解为剧毒的丙烯酰胺单体。基于国内外化学絮凝剂在生态安全性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絮凝剂应用和研究的方向。关键词 污水处理;絮凝剂;生态安全;环境效应中图分类号 X17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90(2007)06-0943-05Research advances i n env i ronm en t a l effect and ecolog i ca l tox i c ity of comm on ly used che m 2 i ca l floccul an ts .L IW ei 1,ZHOU Q i 2xing 1,2,HUA Tao 1(1 College of Environm enta l Science and Eng ineering,N ankai U 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2 Key L aboratory of Terrestrial Ecologi 2cal P rocess,Institute of A pplied Ecology,Chinese A cade m y of Sciences,Shenyang 110016,Chi 2na ).Ch 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7,26(6):943-947. Abstract:Che m ical coagulati on is one of the water treat m ent methods widely used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More and more attenti on has been paid t o the ecol ogical safety of che m ical fl oc 2culants during their usage .I n this paper,the ecol ogical safety in p reparati on,p r oducti on,and usage of the commonly used A l 2based fl occulants,Fe 2based fl occulants,and organic poly mer fl occulants was analyzed .Due t o the l ong 2ter m app licati on of A l 2based fl occulants,high concen 2trati ons of alum inum i ons are re mained in waters,and their m igrati on and transfor mati on in the envir onment can result in the da mage of p lants,ani m als,m icr oorganis m s,and human beings .Fe 2based fl occulants can als o intr oduce s ome har mful i ons and p r oduce NO 2during their p repara 2ti on p r ocess,and the ir on i ons can catalyze the for mati on of t oxic radicals,leading t o cell and tis 2sue da mage .Polyacryla m ides can be decomposed t o t oxic acryla m ide under natural conditi ons .Based on the p resent research status in the ecol ogical safety of che m ical fl occulants at home and abr oad,the app licati on and research directi ons of the fl occulant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waste water treat m ent;fl occulant;ecol ogical safety;envir onmental effect . 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25722)。33通讯作者E 2mail:zhouqx@iae .ac .cn 收稿日期:2006208221 接受日期:2007201206 1 引 言 随着世界各国污水处理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各 种水处理剂的广泛应用,水处理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导致的生态不安全问题日益增加。化学混凝法由于具有经济、简便等优点,迄今为止仍然是国内外 水处理领域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当前,用于水处理的化学絮凝剂种类繁多,可分为无机类絮凝剂、有机类絮凝剂和有机2无机复合类絮凝剂等。常用的无机类絮凝剂有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等铝盐絮凝剂和聚合硫酸铁等铁盐絮凝剂,常用的有机类絮凝剂有聚丙烯酰胺等。对这些常用絮凝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导致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毒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col ogy 2007,26(6):943-9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