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混元功练功方法

太极混元功练功方法
太极混元功练功方法

太极混元功练功方法

一、降气洗脏功

降气洗脏功是调解三焦,去浊留清,滋养五脏,松气松身的功法。

动作:1、无极站桩:两脚平行同肩宽,立身中正,周身放松;

2、两手上举:两手领臂自体侧两旁缓缓上举至头顶上方;

3、两手下按:上动不停,两手经脸前、胸前、腹前下按,回到无极脏。如此降9次后收功。意念:1、身心虚静:用三性归一法内想丹田,内视丹田,内听丹田,逐渐达到身心虚静,物我两忘的无极之境,静站片刻;

2、引气上行:眼神心意领两手缓缓引气上引;

3、降气洗脏:意气不停,引大自然混元气由头顶性宫进入体内,自上而下地缓缓下降,顺两腿一直降达两脚涌泉。

作用:1、清洗脏腑,舒通经络,去浊留清,滋养五脏,平和六腑,固本培元。

2、松气松身,强筋壮骨,筋肉离骨,骨节松开,滋养肌肤。

3、培养松沉劲,稳固桩功,兼练太极十三势的按劲、中定劲。

4、若津液满口,可随降气分三次咽下,以意送入丹田内,可灌脏润身,滋养真元。

5、若某脏腑器官有病,降气时意念到达部位处,稍停一停,然后再随意念引导从脚梢、头梢排出去。

降气收功法:外形动作与降气洗脏功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眼神心意引气降到中丹田,而不是降到涌泉。降气收功每次做三遍。

二、三丹采气

三丹采气功是修炼天地人三才合一,采收天地混元气,培养先天混元气的功法。

三丹在人体的位置:上丹田是先天元神之窍,称为“上元窍”,位于两眼眉之间深处祖窍内;中丹田是先天元气之窍,称为“中元窍”位于脐内神阙穴之深处;下丹田是先天元精之窍,称为“下元窍”,位于前阴与肛门之间会阴穴的深处。

三丹采气功按上丹、中丹、下丹采气修炼。

上丹采气功

动作:1、提手上采:自无极始,两手缓缓自体侧分开向前上方楼采;

2、收手下按:上动不停,两手缓缓向里收回,经脸前、胸前下按至腹前,然后放松。如此反复采收9次。

意念:1、采气收气:眼神心意领两手采收天地混元之气;

2、降气归丹:由祖窍上丹田过入体内,下降归入中丹田。

作用:1、培养和充实丹田混元气。

2、加强吐故纳新,增多血液中的氧气,提高蓄氧能力,调动肺泡,增强肺活量,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脏腑功能。

3、兼有炼神之功,通任脉之功。

4、培养太极十三势的采劲、按劲、中定劲和混元桩。

中丹采气功

动作:1、两手前采:两手自体侧分开缓缓向前采收;

2、合手回收:上动不停,两手缓向前收回;稍停放松。如此反复采放9次。

意念:1、采气收气:眼神心意领两手:采收天地混元之气;

2、拢气归丹:由肚脐直接归入中丹田内。

作用:1、培养和充实丹田混元气。

2、丹田的收放带动了腹部鼓荡运动,使隔肌的升卫幅度增大,使腹肌的伸缩强度增大,增加对肠胃按摩,加强消化器官的活动,促进肠蠕动,增加了胆、胰、胃与肠的分泌液,增加

了消化能力和吸收营养能力,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排泄,排浊能力。

3、培养太极十三势的采劲、中定劲和混元桩。

下丹采气功

动作:1、俯伸下采:两手向前下方俯伸下采;

2、提收转前:再缓缓向后上提收至命门,然后自后引向中丹田,稍停放松。

如此反复收采9次。

意念:1、松气松身

2、采气提气:眼神心意领两手采气上提至会阴下丹田;

3、转气归丹:再由会阴提过尾闾,转气到。命门,向前贯至中丹田。

作用:1、能够多生精液,炼精化气,还精补脑,营养骨髓,增加骨密质强度。

2、添命门之火温养能中精水,水火既济,心肾相交,性命双修。

3、接通任督二脉,有助周天循环。

4、兼练混元桩。

三、带脉磨盘功

磨盘带脉功是修炼气通带脉转丹田的功法。

磨盘速写喧脉功分小磨盘和大磨盘两种练法。

动作:1、提手平腰:接上式马步桩,两手屈臂上提,高与腰平;

2、磨盘左转:以腰为轴,以臀为重心,两手自右向左磨左转9次后换方向;

3、磨盘右转:再自左向右磨盘转9次后,再换换方向进行大磨转圈,同亲左转9次,右转9次,练毕收功。

意念:1、意守中丹:用三性归一法意守中丹田片刻。

2、左转带脉:以中丹田为中心,以带脉为内圈,以两手为外圈,眼神心意引气领手催腰左转磨盘9次。

3、右转带脉:再反过来,眼神心意引气领手催腰右转磨盘9次。

作用:1、气通带脉转丹田,形成磨盘气圈。

2、培养两腰的虚实转换能力,增强腰脊的旋转力度和中气上下贯通的能力。

3、强壮肾气,精气转化。

4、培养太极十三势的捋劲、中定劲和混元桩功。

四、日月旋转功

日月旋转功是修炼胸腹开合折叠转摩心、肺两脏的功法。

所谓日月,是借天之日月比喻人的心、肺两脏。

动作:1、抖手摩掌抚两胸:接上式,两手先抚两胸片刻,再同时抖动两手,并快带摩擦两掌心然后贴抚两胸,如此反复操作三次;

2、先逆后面两手旋:两手抚胸后,先沿上、外、下、里的圆形路线缓缓地同时旋转9次;再反方向:沿下、外、上、里的圆形路此缓缓地旋转9次。

转毕,两手自一而上而下地顺胸腹摩擦三次。然后抱守丹田静想片刻收功。

意念:1、抖气摩热熨心肺:两手抖动产生气场,再摩擦产生热量,然后将两手的气场热量熨敷渗透至胸腔内的心、肺两脏;

2、内外合一旋日月:眼神心意引两手气场与胸腔内的太和元气混融相合,内外合一地同时旋绕转气,荡摩心肺两脏。

作用:1、改善和增强心肺两脏的生理功能,提高心肌和血管的弹性,加速血液循环,加强吐故纳新,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液载氧能力。

2、具有太和元气冲开八脉的功能,使任脉更为平顺,冲脉更为通顺,督脉更为健顺。

3、使上体更虚灵,下体更沉实。

五、环形伸缩功

环形伸缩功是修炼周天混元圈的功法。

按立圈的顺逆路线分左、右弓马步两种练法。教材以左弓马步为例。

动作:1、虚步站立:左脚前迈一步成左虚步,两手臂自然下垂;

2、顺圈伸缩:两手领臂沿顺立圈路线环形上棚下捋,身体随之前拥后缩,重心随之前弓后坐。如此顺圈环形伸缩9次后换方向。

3、逆圈伸缩:然后再沿逆立圈路线环形前棚后捋,身体随之前拥后缩,重心随之前弓后坐。如此逆圈环形伸缩9次后,换步再行环形伸缩。收功。

意念:1、顺转循环:眼神心意引气领手沿任督两脉后上前下顺转循环9圈后换方向

2、逆转循环:眼神心意再引气领手沿任督两脉前上后下逆转循环9圈。

作用:1、有助于任督循,周天运行,培养混元气圈,强壮先天混元气。

2、有助于炼精化气。

3、兼练太极十三势的棚劲、捋劲、采劲、靠劲和进退劲、中定劲。

六、双手开合功

双手开合功是动中求静,修炼三焦,舒通经络,调和阴阳的功法。双手开合功分上开合、中开合、下开合而依次修炼,分别与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相联系。

上开合、中开合、下开合的外形动作均相同,区别只是双手开合的高低位置不同。因此,不分列说明。

动作:1、两手相合:自无极始,上开合两手合于脸前,中开合两手合于脸前,下开合两手合于档前。手心均相对;

2、先开后合:两手先徐徐向两侧拉开,再缓缓向内合拢。

如此上、中、下各反复开合9次后收功。

意念:1、意守劳宫:上、中、下开合之前,均要意守劳宫片刻;

2、意开手开:眼神心意领两手徐徐相开,对应的丹田也随之相开;

3、意合手合:眼神心意领两手缓缓相合,对应的丹田也随之相合。

作用:1、意气开合练意,容易增长内劲。由丹田开至两手,由两手合至丹田,反复传运,反复开合,越练内气越足,越练内劲越大。

2、开合调和阴阳,舒通手三阴、三阳经,调解三焦,平和六腑,康壮五脏。

3、开合沟通任督,一开气循督脉上行,一合气顺任脉下降。开合往来,百病皆愈。

4、开合荡摩刚柔。开则气运肌肤,合则敛气入骨;开时紧(意气相对紧),合时松(意气松),一松一紧,一充一敛,刚柔相摩。

5、开合动中求静,心意贯注于开合之中,心不散乱,神不外驰,杂念不起,容易入静。

6、开合即为拳经,动静相兼,体用兼备,太极虚灵棚劲自然而生,随意所至。

七、单腿提降功

单腿提降功是修炼单腿轮换提气气通经络的功法。

动作:外下内上,轮换提降自无极始,两手先顺左腿外侧向下俯伸,再沿左腿内侧向上提收,然后转顺右腿外侧向下俯伸,再沿右腿内侧向上提收。如此周而复始、左右腿轮换提降9次。

意念:降气提气,左右循环:眼神心意引气由中丹田出发,先顺左腿外侧阳面足三阳经向下缓缓降气,降至左腿心涌泉后,再沿左腿内侧阴面足

三阴经缓缓提气上行,经会阴下丹田到中丹田;稍定一定,再由中丹田出发转顺右腿外侧阳面足三阳经向下缓缓降气,降至右脚心涌泉后,再沿右腿内侧阴面足三阴经缓缓提气上行,经会阴下丹田到中丹田,稍定一定,再行循环降气提气。

作用:1、舒通足三阴、三阳经、平和阴阳,健脾胃,平肝气,舒胆,壮肾,增强脏腑机能。

2、可防止或推迟“人老在腿”的提早发生。

3、修炼会阴下丹田,有利接通任督两脉。

4、在虚实转换中掊养太极十三势的中定劲,并使下盘稳固,增强腿力。

八、双腿提降功

双腿提降功是修炼双腿同时提所降气通经络的功法。

动作:外下内上,同时提降接无极势,两手同时顺两腿外侧向下俯伸,再同时沿两腿内侧向上提放,如此周而复始、外下内上同时提降9次后收功。

意念:降气提气,同时循环眼神心意引气由中丹田出发,同时顺两腿外侧阳面足三阴经缓缓向下降气至两缓缓向上提气至会阴下丹田,再到中丹田,稍定一定,再降气提气。

九、收气归丹功

收气归丹功是左右收气归入丹窍的功法。

动作:左楼右抱,两手轮换,自无极始,左手先由外而内地搂抱合于肚脐,然后换右手由外而内地搂抱合于肚脐。如此两手轮换,左搂右抱36次后,静守丹田片刻收功。

意念:左右收气全凭心意用功、静心想着收气,静心看着收看,静心听着收气。

作用:所聚丹田,充实丹田,培养和壮大丹田混元气。

十、转气还原功

转气还原功是修炼周天转气的功法,又称转气收功法。

动作:1、两手相叠,无级站立。右手心贴于肚脐,左手心叠于右手背;

2、逆转36以肘脐为中心,沿左上右下的逆时针路线,由小到大地缓缓旋转36圈;

3、顺转24然后换和相叠,沿右上左下的顺时针路线,由大到小地缓缓旋转24圈。

意念:1、静守丹田:三性归一静守中丹田片刻,同时意想两手劳宫之气,与丹田混元气相连通;

2、逆转散气:以中丹田为中心,眼神心意内外合一地围绕中丹田由内而外,由小到大,逆时针螺旋式转气,这叫逆转散气。

3、顺转收气:然后换方向,眼神心意引气由外而内,由大到小,顺时针螺旋式转气,周身之气逐渐向中丹田聚集收归窍内,这叫顺转收气。

作用:将练功时所获得的集中于丹窍内的先天混元气先行散开,以免瘀积不适。然后再把丹窍散开的先天混元气与在练功中散发全身的五脏精华之气,一起收归到丹窍内,储存起来,混融合一。

24式简化太极拳呼吸要领.

24式呼吸要领 预备式: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站立,调整身形(舌抵上腭,提肛收复)松静自然之后调息,缓缓吸气引入丹田,吸足、吸满,意在丹田;而后徐徐将气呼出,意在涌泉穴,调息1-2次再开始打拳。(呼吸要尽可能地细匀长,吸气要吸足,呼气要呼尽)起式:重心移到右腿,提左腿时吸气,意在丹田,左脚下落踏实时呼气,意在左脚,踏实后意在两脚涌泉穴,两臂上扬时吸气,意从丹田想至两肩、大臂、肘、小臂、手腕到手指,下蹲时呼气,意想沉肩、坠肘,最后想到丹田。 左(右)野马分鬃:虚步抱球时吸气,意在丹田,蹬腿踏实之后,转腰、转胯、摆左(右)臂时呼气,意从丹田至腰,再到左(右)肩、大臂、肘、小臂、手腕想至虎口,右(左)手置于右(左)胯侧加下按的意念。 白鹤亮翅:虚步抱球时吸气,意在丹田;两臂分开意想拉开一弹簧时呼气,意在右臂上侧左臂下侧,胸微微张开再放松。 左(右)搂膝拗步:转腰摆掌时吸气,意在丹田;蹬左(右)脚踏实左(右)手搂膝拗步时呼气,意从腿到腰至右(左)手掌劳宫

穴,右腿蹬到位时,右手也同时推到位,右(左)掌心突出中指微挺之后立刻放松。 手挥琵琶:右脚跟半步,提左手时吸气,意在丹田;双手合抱下搨,左腿钩脚尖下蹬时呼气,意在双掌和左脚跟。 左(右)到卷肱:虚步摆掌时吸气,意在丹田;退步推掌时呼气,意在左(右)掌推和右(左)肘,双手之间有引力感。 左(右)揽雀尾:摆掌抱球时吸气,意在丹田;左(右)棚时呼气,意在左(右)肩和小臂外侧,有挤靠之意;抱掌回捋时吸气,意在丹田双手有下沉之意,转腰回挤时呼气,意在左(右)小臂,分掌回坐时吸气,意在丹田,双按掌时呼气,意在腿、腰和双掌劳宫穴,双掌心微凸,中指微挺,有推山之意。 单鞭:虚步摆掌时吸气,意在丹田,转腰蹬腿摆掌时呼气,意想腿、腰、左肩、左臂外侧至小指外侧。 云手:向右摆掌时吸气,意在丹田,进左腿根右腿,向左摆掌时呼气,意在左胯、左肋、左肩和左臂外侧,有向左冲挤之意。 高探马:跟半步翻掌时吸气,意在丹田,推右掌撤左肘时呼气,意念同到卷肱。

太极站桩要领

更多文章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db4352413.html, 站桩,是在静止状态中实现中和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养人体内在潜能,蓄力于体内的过程。同时,站桩可以提高人体抗击打能力及发放能力,还可以锻炼神经末梢,增加反应灵敏度。在站桩修炼中,采取了意念假借、内视观想及精神放大等三种精神诱导方法。意念假借是在假想身体与外物相互作用时(例如意想两手抱球于胸前),体会身体所发生的相应变化。 然后,在意念假借基础上,利用内视观想的方法来体察自身表皮、肌肉、筋、骨、髓的变化。精神放大,即是意想自己头顶蓝天,脚踏大地,身体充塞于天地之间。在实际站桩过程中,意念是十分丰富的,每个环节都互有区别,各尽其用,本文不能详谈。先天无极门的桩功,为充分发挥人体潜能,将劲力有效调动起来,在上述意念诱导训练的同时,更注重丹田开合及周身气血鼓荡。因为丹田乃气机发起之源,只有充分启动丹田,才能实现身如气囊力贯周身。通过站桩,可达到内外三合(即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并可促成六面平衡之力,周身相争相抗,不偏不倚。 行桩,是在运动中通过单式习练,将站桩中生出的六面平衡混圆力发挥出来,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整体八面螺旋力。使肢体在运动中八面生力,任何方向上皆可打可化,运转自如。这一步主要是把站桩中所练出来的内涵与运动实战有效的连接到一起,有些习练者在站桩时能练出整体力,但在运动当中这种整体力又散了,这就是在行桩这个环节上没有有效的深入练;导致中间脱节,这种脱节使你日常训练的内涵不能有效的发挥,实乃练功中一大损失! 化桩,是在站桩、行桩的基础上,行走坐卧始终处于桩态,全身任何一点皆具八面螺旋力,在这个阶段对间架的要求就不是很注重了,因为修炼者的一举一动都是在太极拳阴阳转换的哲理中进行的,大可无外,小可无内,无形无象,只有神意犹存,初步接近后天返先天的境界。 一、无极桩 无极桩也称自然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桩法之一,被历代拳家认为是太极拳的根基。拳理说:“太极者,无极而生也。”练习此桩时身体处于高度放松状态,意形合一,阴阳相调,无形无象,是一种平衡和谐的内在运动。 1、桩势: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身体自然站立,脊柱松直,头微上顶,下颔内收,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两侧,掌心向内,掌指向下,口轻闭,舌抵上腭,双目微闭。 2、要领:十趾抓地,足心含空,两腿微屈,敛臀松胯,含胸松腹,沉肩坠肘,精神集中,全身放松 3、呼吸:以鼻呼鼻吸,呼吸自然、均匀、缓慢、细长。 4、意念:排除杂念,意念专一,使内气充盈,任内气自然周流全身,并达到身体内处的统一。 5、要求:每次静站10—30分钟,每日站1-2次。

太极拳教学大纲

《太极拳》课程简介 1.课程名:《太极拳》 2.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教材:《武术》.高谊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学生参考书:《武术》.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1978. 《国术概论》.吴图南著,中国书店,1984. 《太极拳术》.顾留馨,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与学》.李德印李春莲,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3.任课教师姓名、职称:陈少洲讲师 4.学分:1 5.学生选课前应具备条件: 选课的同学无需武术功底,最好是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一定的兴趣,并希望通过太极拳的学习来增强体质,增进自身武术修养。 6.课程内容简介: 武术运动主要是通过身体直接参与各种活动,并且与思维紧密地相结合,因此,练习武术是体力与智力相结合的活动过程。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优秀拳种,堪称中国武术的代表作。它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运动形式,健身防身等多种功能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太极拳的健身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太极拳是把攻防技击动作演化为柔缓均匀的动作,因其与导引术养生方法相似,故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价值。 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轻灵,非常适合女同学练习。同学们在紧张学习的同时,难免会感觉身心疲惫,体力不支,练习太极拳,会使你感到身心舒畅,有缓解身心疲劳、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还可以配一段舒缓的乐曲,进行练习,效果会更好。当你早晨起床或晚饭后、课间休息时、学习感到疲劳时、练习太极拳可以使身体的血液循环得以顺畅,疲劳得以恢复。7.考核方式: 技术评定40%+素质考试30%+平时20%+理论考试10%

《太极拳》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太极拳 面向对象:本科大二学生 学分:1 课程性质:综合职业能力模块 先修课程:大二体育选项课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一)课程的性质 大学二年级开设太极拳选项课,是以学院的SPT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三个核心能力”培养为依据,以学生“三自管理”的能力培养为目标而开设的具有越秀特色的体育公共选项课程。此课程主要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学生自身的需要出发,学生适应社会,形成良好竞争能力的角度出发来进行选择和设计。 武术是以技击的攻防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同时注重培养意志品质和增强体质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大学生对武术的爱好与追求,除了表现在学习武术的技术和方法上,还应该对武术内涵及其文化渊源有更高的追求与理解,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体验练习武术、欣赏武术、运用技法以及创编武术套路的艰辛与乐趣,用身心感受武术带来的快乐,用心灵体验武术的博大精深。大学生练习武术一定要树立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和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观念,通过习武修德将把自己锻炼成为身心健全的优秀SPT外语人才。(二)课程的地位 当代大学生是将中国武术发扬光大并推向全世界的最有力的智慧团体,发挥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因此,本课程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各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包括目标的设计、内容的设计、实施方案的设计和课程评价的设计,并通过系统的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让学生熟练掌握终身锻炼的体育项目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意志,提高竞争与合作意识;陶冶体育文化情操,把体育作为自身学习、锻炼、休闲和交流的手段之一。具体包括: 1.通过太极拳课程的开设及教学实践,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机能水平,主要提高速度、力量和耐力及心血管系统等几个方面的健康水平,

怎样练好太极拳站桩

怎样练好太极拳的站桩? 原创:一丰居士(中国式健身功法) 太极桩(或叫做混元桩)是太极拳、形意拳、意拳、八极拳等内家武术的基本功(各家拳法可能会改个名或者姿势上略作变化,但本质不变),也是强身健体的重要方法。无极桩练习的要领主要有: 1、双脚平行站立,间距一脚的距离,差多与肩同宽。 2、双手左右平伸,与身体成十字,周身放松。 3、头顶向上顶的劲,如同头发悬挂在房梁的感觉,下巴与地面垂直,这叫“虚领顶劲儿”。 4、双眼平视前方,不要用什么意念,不要用气功的方法增加什么想象。 5、双手缓缓合抱向前,如同抱着大树,形成圆型,手掌自然分开,相距10公分,拇指向上指,稍微用力上提。 6、臀部下坐,这叫坐胯。像坐着的姿势,裆部要撑圆,膝盖外展的感觉(不是真的外展),要放松后背,腿部略微弯曲,很自然的坐着的感觉,像坐在一个高凳子上一样。同时头部有向上顶的劲,这样身体才平衡,双脚行下踩的劲。 7、不断微微调整身体,做到完全放松,特别是双臂和双肩。双臂腋窝下如同夹着球,保持镂空,双肘外展但不要抬的太高,肩部自然下沉放松,这叫“沉肩坠肘”。 8、保持这个姿势,不断微微调整身体,使全身各部位都放松,特别是各关节部位,不

要吃劲儿。 9、呼吸上,顺腹式呼吸(吸气鼓起下腹部,呼气放松下腹部),做到缓慢深长,不要憋气。自然放松,开始可能下腹部无法鼓起,没关系,坚持这样做,过一段年时间就能渐渐鼓起来了,随着练功时间的加长,整个下腹部,直到大腿根都可以在吸气的时候鼓起来,并能感到丹田温热,内气充盈,并可以做到气沉丹田。这需要不断的坚持。 10、意念上,不要有任何意念,不要胡思乱想什么导引、引气、闭眼瞎想,都会出问题!!切记。我们不是练气功,我们的练功是科学的,是人体自然的体能激发,不需要什么想象。只要保持自己别胡思乱想、心烦意乱就行。身体本能的气血就会自动灌入丹田并沿经络游走周身,这叫做“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窍门:全心体会呼吸过程,不想别的事情。(类似人在愣神的状态)。我说边看电视边站桩,有人不信,其实,看着电视里无聊的节目,最容易让人放松,这种似看非看的状态,反而是很好的入定方式,等你真的能不借助外力,就能自然入定,那时候就好办了。至少一开始,越是安静的地方,越让你胡思乱想! 11、调整方式,为了尽量让自己放松,可以在开始的时候做一些心理暗示,就是想象:头顶一个气球、下巴下含一个气球、双手抱着大气球、双腿夹着大气球、坐着一个大气球、腋下夹着气球等,有周身浑圆、外撑、内抱的感觉。这个感觉不是一下子能找到,要慢慢体会。无极桩就是要有周身的“整”劲儿,浑圆劲儿才行。太极拳的各种招式,其实都是这个装的姿态的变化,有关内容可以看《太极拳谱》。 总之,每个人的姿势都不是完全一样的,在这个总体的架子上,微调自己的身体,找到让自己能完全放松的姿势,但不能破坏这个架子,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1周左右能周到合适的站位。 每次站桩的时间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越长越好,但如果累了就停下。通常感到累了,往往是没有放松,可以微微调整自己的姿势,找到让自己不累的状态。 通常,站桩应该是越站越轻松,不会感到那里很吃力、发酸,很累的。慢慢地,你可以感到周身气血通畅,自然流动。双脚双手温热(不是火烧的那种热,那是出偏差了)沉重,仿佛可以一掌击碎玻璃一样的力道,周身内部温热舒畅,仿佛有热气遍布全身,感到自己像气球一样充满张力,一句话,很舒服、很有活力,即使不站桩,也能随时感受到周身充满力量的感觉,走路也双腿轻松很多。等等还有许多好处,这里不啰嗦了,自己体会吧。

陈项老师练功随感(一)

陈项老师练功随感(一) 大家好,因为都是喜欢混元太极的,所以都是一家人了。 家人不说两家话。我怎么练的,我怎么想的,我就怎么说。 大家有什么看我说的不对的,或有什么问题,马上就提出来。 我是知无不言,我知道的我一定说出来。言必由衷,我一定是发自肺腑的。真诚的跟大家交流。就这个事呢,本来我不应该说,没资格说。那天,秀茜说,你说说吧。正好小王也在那,她说,你说说吧。(也让)我说,我说什么?我不说,不能说,实在不能说。她(们让我)说,说:“说”。那勉为其难。非让说那就说说吧。后来一想,这也对,也应该说说。 你怎么练的就怎么说。那就说说练功随感,就跟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样——不能说呀,不能说,实在 不能说。非要让你说,就勉为其难。我就说一说。实际上是 跟这个暗和。咱们从怎么练的说起,因为我原来也练了些东西,从小也是喜欢这方面的东西。在创刊杂志的时候也写过一段小的文章,写的也是练功随感——《择名师,走正道》。确实是这样。练功首先是要找明白人练,看明白人怎么教,你这个明白人又怎么学;你学了,你又怎么练。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真心教,真心学,也真下功夫去练,那么天道酬勤的话就不是空话了,要在大家的身上体现了。所以说我们练功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思想,因为混元太极拳它不

是力气活,它是个意气活。“意气君来骨肉臣”,它是君臣的 关系。如果你要“意气均来”,均,都到了身上,那骨肉发沉。 这是从练功角度说。 从练功上说完,又从思想上说。“意气君 来”或者是“意气均来”,咱们给它翻译一下,骨肉发沉。这是 第一个感觉。所以我们要有好的思想, 要有我们的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是什么,凡是做事咱们一定要引经据典。我觉得它 的基础是我们传统的古老的《道德经》。我们练功一定要有 点哲学思想。有了这个,我们以什么为指导思想呢,混元。 以混元的思想为指导思想,指导我们行功实践。那么我们就 要弄清楚混元是什么。什么是混元?这个咱们一定要弄清, 因为理通方法明,理通拳法精,理通功法成。天地人和,就 是混元。“天地人和自混元”。混元它是什么呢,我理解混元 是初始本元的东西,是根本的东西。那么我们练功,我们不 要丢掉根本。不要本末倒置。首先这点我们弄清楚。 么我们知道了混元是根本的东西,是初始本元的东西,就行 了吗?它还要有具体方法。我们终究是练功,身体力行,我 们要进行行功实践的。我们的具体方法,实际上,你看我拿 着这个,就是冯老师练功思想。具体方法已经在书里写上了 性归一。眼为见性,耳为听性,心为勇性,三性归 物”。“有物混成”我们怎么去混成?这就需要方法了。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 怎么去修身,怎么去是灵性。三性归一怎么归一?老子说:“有物混成, 不知为何 “修

太极拳松功十法纲要

太极拳松功十法纲要---黄震寰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练拳又练功道艺两相丰 太极泰斗吴图南老师说:“根据我的体会,太极拳的功可概括为四种:一、松功;二、着功;三、劲功;四、气功”。吴老师一再告诫我们:“要练好太极拳,首先要练好太极拳松功”。因此,松功是太极拳的基础。 松功修炼就是说要集中练养“神形”,“放松,入静”,而后练养“沉气,通空,圆融,虚灵”。通过这样用功,就可心定气和,周体四肢百骸,关节,肌肉,韧带无不柔和,无不松沉,无不轻灵。“无一处不轻灵,无一处不坚韧,无一处不沉着,无一处不顺遂”。 太极拳要求一松到底,放松入静,毫不含糊地进行“大松,大静,大柔,大软,大虚(空)”。只要神虚领(灵)不丢,就不会懈、塌和丢。 松要先心松、神松、意松、气松。而后形松。形松要达内松(五脏六腑)和外松(筋骨皮)。全体九大关节要节节松开,如九曲珠,又要节节贯串,通体无间,无微不至而周身一家。 松的意义是松展、松开、松柔、松软、松沉、松圆、松通、松空、松灵,这样练法就不会松懈,松塌和松瘪。 松要排除身上刚气、躁气、浮气、僵气而存积真气、元气、中气。

从而能卸僵、弃木、化柔、转活、轻灵而富弹性。 松功的目的要排除病气、养炼神气、积储内气、增长内功。 本功法的特点要求气沉涌泉,神领到顶,养时神气相合,练时神气相分,一举一动立足消除“力学效应”,而求内气鼓荡。 全套功法可以集中练,分散练,也可选择一式练,每一式可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要想功夫长得快,就要下苦功。 身形要求神虚领,脊正,沉肩垂肘,尾闾中正,虚实相分,动静相间,开合相寓,阴阳相生,上下相随,左右相应,八面支撑。 本套功法总结实践了十几年,对防治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低血压,五脏失调,关节炎,腰椎,颈椎,肩周炎,腰肌劳损等有效。对沉气通络获得“定功”来得较快。主要贯彻了“动静相兼,养练结合,形神双修,内外兼练”的养生练功法,同时遵循“养生中寓有技击基础,技击推手中求养生”的宗旨。以“用意不用力”的法则来修炼“神气相合和神气相分”,从而能够卸僵化柔,积柔蕴刚,调柔堪能。 第一法:无极桩静功――要求两会(百会、会阴)一点(涌泉联线中点)一垂线(中垂线)。 第二法:松肩带腕功――起于涌泉,气贴背。 第三法:沉气荡手功――气沉涌泉,荡双手。 第四法:擎指功 1.单指擎天理脾胃2.双指擎天理三焦3.双指前擎通大椎4.双指横擎气贴背 第五法:太极开合功――心开胯开形于手

学习太极拳基本功要点

1、压腿:后腿绷直,压得点与腰一齐,起腿,压的腿勾向鼻尖,腰挺直,身体慢慢向压得腿靠近,压完后蹬一蹬腿。 2、蹬腿:前腿向前弯曲,不能超过脚尖,后腿绷直,双手压住前腿膝盖,慢慢向前弓,需要时蹬2-3分钟。 3、踢腿:前脚勾起,双手打开,与双肩一齐,前腿踢完后收缩,如金鸡独立状,迈步,再踢另一条腿。 4、拍手:前脚绷直,双手打开,与双肩一齐,一手拍打另一面的脚,一手拍完后腿收缩,如金鸡独立状,迈步,再拍另一只手。 以上动作每天早晚2次,每次1小时 以下动作主要是锻炼腰部 1、双手垂直,弯腰,左右呈360度旋转,眼跟手走,反复做。 2、双脚与肩同宽,双手似抱圆球状,左右摆动,注意要以脊柱为中心转,胯骨不动。 3、太极的灵魂是“松”,注意体会! 太极拳呼吸法 太极拳神、意、气是构成其内功的三大要素。其中气与呼吸法,既是练好内功,又是学好拳架的重要因素,它对整体技术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十分重要。拳论说:“能呼吸然后能灵活。”那么,练习拳时如何掌握与运用呼吸呢?笔者认为,应循序渐进,分阶段修炼。

一、自然呼吸阶段 “自然呼吸”即人的本能呼吸方式。初学或习拳两三年者均应采取此种呼吸方法。修炼太极拳时,按自己平时的习惯,毫不着急、毫不努气地自然呼吸,不必受动作约束。动作时,当吸则吸,当呼则呼,一切通畅自然。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重形不重意”“练形不练气”。如过早地关注呼吸配合动作,易出现憋气,对健康不利,对学动作不利。本阶段,应着重用心把握好动作规格,把动作学准确,将功架学扎实,打好形体基础,这是学好拳的关键一步。 二、意识介入呼吸阶段 是指在自然呼吸习拳的基础上,意识适当介入呼吸与动作配合。本阶段,拳架应比较熟练,打拳完整协调,连贯圆活,和谐流畅不“断劲”。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以意导体”“以体导气”“开头利气”,形成“先外后内”“以外导内”之拳势。这时,意识能够主导整体动作的部分要素,大脑皮层可以兼顾呼吸运动,在意识的引导下,对一些简单和开合明显的动作以呼吸配合。呼吸时,采用“腹式深呼吸”方式,每式动作开始时吸气,动作完成时呼气,即“开吸合呼”。并逐步增加在套路中呼吸配合动作的比例。进而,按动作要领,反复修炼,以形体引导,促关节经穴开启,达人气流注,使呼声吸与动作自然结合,初步形成不完全的“拳势呼吸”(这时,意、气与劲、形还不够协调统一)。本阶段,仍不要太注重呼吸配合动作。正确的做法是,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切记“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三、拳势呼吸阶段 “拳势呼吸”是指呼吸与动作(肢体的展收、劲力的蓄发、攻防意识的表现等)紧密配合的呼吸运动,是习拳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形成的一种呼吸方法。本阶段,动作已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动作规范,已由“以外导内”达“以内引外”的拳法要求。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以意御气”“以气运身”“重意不重形”。这时,意识已是主导整体动作各要素的主帅,在意识支配导引下,形成呼吸配合动作,动作导引呼吸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了

基础入门-太极桩功站桩功详解(配图)

基础入门-太极桩功站桩功详解(配图) 一:站桩功的作用: 站桩功是在静止状态中实现中和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养人体内在潜能,蓄力于体内的过程。同时,站桩可以提高人体抗击打能力及发放能力,还可以锻炼神经末梢,增加反应灵敏度。在站桩修炼中,采取了意念假借、内视观想及精神放大等三种精神诱导方法。意念假借是在假想身体与外物相互作用时(例如意想两手抱球于胸前),体会身体所发生的相应变化。然后,在意念假借基础上,利用内视观想的方法来体察自身表皮、肌肉、筋、骨、髓的变化。精神放大,即是意想自己头顶蓝天,脚踏大地,身体充塞于天地之间。在实际站桩过程中,意念是十分丰富的,每个环节都互有区别,各尽其用,下文详谈。桩功为充分发挥人体潜能,将劲力有效调动起来,在上述意念诱导训练的同时,更注重丹田开合及周身气血鼓荡。因为丹田乃气机发起之源,只有充分启动丹田,才能实现身如气囊力贯周身。通过站桩,可达到内外三合(即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并可促成六面平衡之力,周身相争相抗,不偏不倚。 二:站桩功的详解 正确的行功桩架是保证功夫上身的基本条件,架势的体悟则体现了心性、慧根的高下。 太极站桩功是的传统杨氏太极拳入门功夫,对桩架、结构也有特定的要求。现论述于下: 五种站桩功的详细解述:

(一)无极桩(二)浑圆桩(三)开合桩(四)升降桩(五)虚步桩(一)无极桩 动作练法: 身体自然站立,屈膝沉胯,左脚横开,两脚间距与肩同宽或比肩略宽,脚尖朝前,两膝微屈,左掌在内,右掌在外,两掌交叉相合,轻按于腹前。 口诀要领: 百会上领头顶悬 眉宇舒展眼平视 舌抵上腭唇微启 下颌微收神内敛 虚灵顶颈耳听后 松肩沉肘左右抻 含胸拔背脊骨直 松腰沉胯收尾闾 两膝微屈微外撑 两脚踏实劲在中 百会会阴要垂直 呼吸自然气下沉 心静体松上下通 针对性作用:规范身体各部位姿势,调整气息,放松身心,增强腿部力量,增强意识的引导以及意识对肢体的控制力 心法:身体放松后观想自身与茫茫宇宙混然合为一体进入忘我境界

练太极拳的十个技巧与歌诀

练太极拳的十个技巧与歌诀 太极是一项极好的健身运动。太极拳拳法源远流长,拳理博大精深。初习拳探理,多半一知半解。然久而习拳则颇有体感。“十个技巧”细细品味,令人身心舒畅。 太极拳技巧一:松。练拳不修松,到头一场空。要心松,意松,神松,体松。五脏六腑 松,四肢百骸松,节节松,周身松。一动一虚实,一动一松柔,松而不懈,刚柔相济,用意 不用力。 太极拳技巧二:静。从预备到收式,都要心静,意静,神静。外静,排除一切干扰,于 世事而不见,听而不闻,神不外弛,意念贯注。内静,神气内守,意导行随,气随行走,意 气力合。 太极拳技巧三:空。心空,意空,神空,体空。中空道通,全身透空。以心行意,以意 导气,以气运身。全身气息充盈。 太极拳技巧四:连。太极拳套路从起势到收势均为连贯系列动作,立身中正安舒,以腰 为轴,动作如行云流水,均速连绵不断。 太极拳技巧五:缓。气沉丹田,动静相间,思绪高度贯注,一招一式,缓慢匀速,意气 合一,悠缓流畅。 太极拳技巧六:合。上下相合、左右相随、内外相应。外: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 足合。内: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眼身法步要合,神形意气功要合。开合自然 流畅,全身协调和合。 太极拳技巧七:通。心通,意通,神通,全身通。五脏六腑、四肢百体一通无有不通。 一动无有不动,动则根松摧,中通畅,稍发透,气行通达无滞处。 太极拳技巧八:乐。即是含笑意。且发自内心之,是内含笑意,外示安逸,笑则气降体 舒神畅。 太极拳技巧九:圆。太极即是圆,阴阳各半,互为包容。一动一圆,一静一圆。无论是 棚、捋、挤、按、采、列、肘、靠还是前进、后退、左顾、右盼,均以弧形、圆形动之。 太极拳技巧十:柔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柔而不软,刚而不硬,棚而不架,松而不 散。动如棉中裹铁,屈伸轻灵柔缓,从容、安舒、柔合。 “松,静,空,通,乐,圆,柔,连,缓,合”为统一整体,乃太极之真境界!

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及练习要领

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及练习要领 预备式 一起势 1、左脚开立:首先使左膝放松,身体重心大部份落在右脚上。提左脚向左侧迈出时,其高度以不超过右踝骨的高度为宜,右腿也不要弯屈。要“轻起轻落、点起点落”。 2、两臂前平举:两臂边旋转(劳宫穴找涌泉穴)慢慢向体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自然伸直,肘关节微屈,肘尖下垂,手心向下,指尖向前。有如要把一根下端踩在脚下、上端系于手腕的橡皮筋拉长扯起似的,动作时可有这样的意念。注意腕关节不要过于松软,不要出现指尖朝下的“折腕”。 3、屈膝按掌:(1)下按的用力和用意,有如要将水面上漂浮着的木板按入水中一样。(2)两臂、两掌不要只是被动地随屈膝而下落,要有主动下按的动作。(3)按到终点时需展掌,舒指,避免手指向上的“坐腕”。本式定势时,要配合呼气下沉,使之有一种沉稳的感觉。 二野马分鬃 (一)左野马分鬃 1、抱手收脚:上体稍向右转(意欲向左,必先右去),右臂屈抱于右胸前,左臂屈抱于腹前,掌心相对,呈右抱球,左脚尖点地(这里的“脚尖点地”是指用脚前掌着地。动作熟练以后,脚尖不必着地,收至支撑脚内侧足弓附近即可),眼看右手。 2、转体上步: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步,脚跟轻轻着地,重心仍在右腿。面向南偏东。 3、弓步分手: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左脚屈膝前弓,右腿自然蹬直,成左弓步。两手前后分开,上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下手停于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两臂微屈,眼看左手。面向正东。(二)右野马分鬃 1、转体撇脚: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左转。重心移动的过程中,上体要保持正直,不可起伏,移动幅度不必过大。也不可先坐成虚步再转体,造成“断劲”脱节。 2、抱手收脚:收脚时主要是重心前移。当体重已从后腿移到前腿时,就以大腿的力量轻轻地把后脚提起,慢慢地屈膝向前,使脚尖在前脚的内侧落下。“抱球”和“收脚点地”要同时协调完成,不可“球”已抱好而后脚尚未到位。 3、转体上步 4、弓步分手(三)左野马分鬃 1、转体撇脚 2、抱手收脚 3、转体上步 4、弓步分手练习要点: 1、抱球:肩部放松,手指微屈,肘低于肩,腕低于手。屈肘时,上臂与前臂的夹角约120度,手腕、前臂同胸部之间应有20-30厘米的距离,要使能容下一个球的空当,既能抱得住这个球,而又不使球触着身体。 2 、上步:上步时一腿支撑体重,另一腿轻灵地迈出,不可将身体重心过早地前送,整个脚掌一下子踏实,呈“砸夯”状。 3、弓步:弓步四要素:“踏掌”、“弓腿”、“转腰”、“蹬腿”。脚尖与中线的交角成45~60度,两脚调整成介乎“丁弓步”和“川弓步”之间的“人弓步”。前后腿分担体重的比例是:前弓腿约承担三分之二,后弓腿约承担三分之一。弓步时,胯部自然里合,从而使上体正直,腰部放松。脚跟蹬展的整个过程中,脚掌都要贴着地面,不允许出现脚外侧离地的“掀脚”或脚后跟离地的“拔跟”现象。太极拳的弓步,后腿不能象练长拳那样挺劲绷直,但也不可过于放松,使膝部出现较大的弯屈度,显得软化无力。 4、分手:分手时左手手心斜向上,力点在手臂外侧,向左斜上方“靠”出。此时左肩要松沉,肘部要微屈,使左臂保持弧形。分到顶点时,要展掌、舒指,力贯指稍。由过渡运作到完成姿势,属于由虚到实的变化,手指表现为由自然微屈逐渐地展掌、舒指。右手同时向右斜下方分开,直“采”至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朝前,肘微屈,右臂保持弧形。采到顶点也要求展掌、舒指、坐腕,肩部要松沉。这种“分”的手法运用,就好象要缓缓地把两手间系着的一根线扯直而又不把它拉断似的。 5、眼神:眼神是太极拳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一般规律是:视线随主要动作的手移动,或保持头颈正直,目光平视。要避免低头或歪头,也不要死盯着前手。应把视线不时平移远望,有张有弛。 6、定式: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过渡

无极桩也称自然桩

无极桩也称自然桩,是太极拳功重要的桩法之一,被历代拳家认为是太极拳的根基。拳理说:“太极者,无极而生也。”练习此桩时身体处于高度放松状态,意形合一,阴阳相调,无形无象,是一种平衡和谐的在运动。 1、桩势: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身体自然站立,脊柱松直,头微上顶,下颔收,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两侧,掌心向,掌指向下,口轻闭,舌抵上腭,双目微闭。 2、要领:十趾抓地,足心含空,两腿微屈,敛臀松胯,含胸松腹,沉肩坠肘,精神集中,全身放松。 3、呼吸:以鼻呼鼻吸,呼吸自然、均匀、缓慢、细长。 4、意念:排除杂念,意念专一,使气充盈,任气自然周流全身,并达到身体处的统一。 5、要求:每次静站10—30分钟,每日站1-2次。 6、作用:培养元气,放松身体,稳固身体重心,端正身体姿势,增强腿部力量。

丹田混元气是先天之气,是包括太极拳在的家拳术之根本。如果不练好先天的丹田混元气,单凭后天之气和体力,是不可能真正练好太极拳的。 太极混元功是修炼太极气、培养太极劲、增强太极功的功法,既是练好太极拳的入门基础功法,也是使太极拳通向高深境界的必经之路,属于动静相兼、外俱练、性命双修、体用兼备的拳家功。 一、降气洗脏功 降气洗脏功是调节三焦、去浊留清、滋养五脏、松气松身的功法。 动作 1.无极站桩:两脚平行向前同肩宽,立身中正,周身放松。 2.两手上举:两手领臂自体侧缓缓上举至头顶上方。 3.两手下按:上动不停,两手经脸前、胸前、腹前下按,回到无极桩(图1~图3)。如此反复升降9次后收功。 意念

1.身心虚静:用三性归一法(三性是眼为见性、耳为灵性、心为勇性,三性合一是真性)想丹田,视丹田,听丹田,逐渐达到身心虚静、物我两忘的无极之境,静站片刻。 2.引气上行:眼神、心意领两手缓缓引气上行。 3.降气洗脏:意念不停,引大自然混元气由头顶进人体,自上而下地缓缓下降,顺两腿一直降达两脚涌泉。 要点 1.站无极桩时,虚领顶劲,下颏收,头正项竖,舌抵上腭,闭口合齿,胸实腹实,松腰敛臀,脊柱竖直,沉肩坠肘,松腕舒指,松胯圆裆,膝脚相对,周身放松,中正不偏,神形虚静,忘却呼吸。 2.动作舒展放松,节奏和缓连绵,只用心意不用力。 3.身形姿势须随心神意念的上升而渐渐舒展,随心神意念的下降而微微下沉,上下相随,周身一家。 4.降气路线以体为主,体表为辅,两手配合导引,外合一、绵绵不断地逐渐降气,同时外协调一致地松气松身,意念一直松降到脚底涌泉。 5.呼吸顺其自然。 提示

太极拳入门须知要领

太极拳入门须知要领 太极拳入门须知要领一、学会入静 所谓入静,就是使练拳者从现实生活中过渡到练拳境界中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叫“无极桩功”。其主要作用是调心、调气、调息。 所谓调心,就是使浮躁的心情平静下来;调气,则使急促的气息变得顺畅,有节律;调息是使自己身体的姿态达到练拳的要求,即两腿并立,头部百会顶天,两眼平视,下颏回收,颈项竖直,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松胯,两腿似直非直。 即看似直立,但不僵硬。思想上要排除杂念,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做到这些,练拳才能全神贯注。心神稳定,方能显收神形合一之效果。 太极拳入门须知要领二、夯实下盘 太极拳入门,首先要练就下盘的稳固,要有落地生根的力量,推不动,拉不摇。只有下盘稳定了,练拳时才能腿脚沉稳,上身灵活,动作敏捷。要使下盘稳定,腿脚的力量是基础。 增强腿脚力量最有效的方法是练“马步桩”和“虚步桩”。“马步桩”是同时练双腿的力量。要求上身中正,两膝顺脚尖方向而弯曲,两脚保持平行,但膝不能超出脚尖,而是在脚尖与踝关节之间变化,裆要撑圆。 练“马步桩”必须循序渐进。根据体能的增强逐步加大力度,

大小腿之间的夹角逐步变小,身形逐步下降,一次站桩的时间逐步加长。“虚步桩”是练单腿的力量,左右腿交换着练。 要求一腿着地,另一腿的脚后跟轻触地或微离地。着力的脚后跟应与身体脊椎末端的长强穴垂直相对并屈膝。前腿即虚腿,膝微屈,前脚与后脚的横向距离保持在10厘米左右。其他与“马步桩”一样。 以上是练太极拳扎根筑基的功夫。练此功夫,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吃得苦,耐得劳,坚持下去,一定能取得好成果。 太极拳入门须知要领三、正确掌握身、眼、手、法、步 身眼手法步是太极拳入门最基本的元素,指的是拳势中的身形与身法,眼神与眼法,手形与手法,步形与步法。 太极拳入门的身形要求立身中正。即身形随时保持头顶百会穴、腰脊命门穴以及会阴穴在一条直线上。即使个别动作要求前倾(诚如“海底针”),这三个穴位的连线仍是直线。 杨式太极拳中的“中正安舒”,吴式太极拳中的“斜中寓正”,都是同一道理。身法为以腰为轴带动四肢,上肢动作以腰带臂,以臂带肘,以肘带手;下肢动作则以腰带胯,以胯带膝,以膝带足。 眼神是太极拳演练者的精神体观。习练太极拳要做到神形兼备,即通过动作展现出太极拳的气势和神韵,要求眼神与肢体动作协调配合,从而体现精神与气质。 因此,太极拳入门行拳中才会有“手眼相随”和“眼到手到”的要求。如果在演练中不注意眼法,动作就无生机;如果运用得当,就会充分展现所练太极拳的精神内涵,且富有表现力。 眼法主要有两种,一为“注视”,一为“随视”。“注视”多用

练太极的十个基本要求

一、调息 调整呼吸。根据个人的体质、病情和日常习惯,保持呼吸自然,不要因为练功而引起呼吸急促,该呼就呼,该吸就吸,不要憋气。首先要使呼吸保持从容不迫,舒适自然,并且注意循序渐进。使吸起呼落,开吸合呼,使呼吸与动作自然配合。太极功系采用逆腹式呼吸,吸气时收腹提肛,呼气时小腹自然放松隆起,这种呼吸方式适合动作的要求与生理需要,能提高排浊吸清量,使膈肌与腹肌的力量加强,加大腹压的变化,改善腹腔血液循环,减少体内淤血,同时易于做到“气沉丹田”。进一步就是练精化气。 二、凝神 凝神就是精神集中。《内经》谓之“精神内守”,孟子谓之“不动心”,孔子谓“定而后静”。刘纬祥先生说的“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猛虎啸于后而不惊。”静时要如此,动时也要如此。人体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使体内各个系统与器官机能活动按照需要统一起来。所以精神集中对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就有良好的保健意义。不但“无极式”如此,每一动作都要注意精力集中,由心而眼神、四肢、躯干上下照顾完整,一气不能散乱。《拳经》云“手眼身法步,内外紧相随”“心意为元帅,气血为先锋,拳脚为兵丁。”眼神的贯注,有助于精神的集中,心神不乱就能提高运动的效果,所以《拳论》也主张“眼为先锋”。对病弱的人、眩晕病人或极度神经衰弱者,可以“眼若垂帘”,似睁非睁,似闭非闭。对体内气血变化的感觉较为明显,并能促精神内敛,注意精力集中。对大脑活动起到良好的训练作用。 三、肌肉放松 太极功与其它武术运动、体操运动不同,定式也好,动式也好,全身肌肉都要放松,连骨骼关节也要使之放松毫不用力。在行功之前,要求人体的脊柱呈自然形态直立,使头、躯干、四肢等部分都要进行松散舒适的活动。所以我们在练太极功之前,往往要作洗髓金经,以活动筋骨关节。因为放松自如,真气易于流通。孟子日:“持其志,勿暴其气”,又说:“蹶者趋者则动其气矣。”这里所指肌肉放松,就是《拳经》所云:“纯任自然,毫不用力”,“肌肉松地,如肉欲坠。” 四、头顶云领 《拳经》云:“头如泰山压顶,领如高着浮云”,又有“头顶悬”、“虚灵顶劲”、“提肛吊顶”。这些要求都是说明头向上顶,颈项竖直,要避免颈项僵直与头的自由摇晃,更不能左歪右斜,任意动作,而要随着身体的转动,方向变换与躯干旋转连贯一起,协调动作。因为头顶项竖,真气才能由督脉上升。项竖直,下颏微向后收;口轻闭舌上卷舔上腭,才能能行功时舌下生津(即金津玉液)。此乃人体五脏精华随脾气上升而产生,“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历代养生家都很重视,称它为“甘露”。 五、含胸拔背 一、行功时不能挺胸,也不能过分内缩,应顺其自然。背部肌肉要自然舒展,胸部肌肉也自然松弛,不能紧张,两臂下垂,两肩微向前扣,胸部自然,稍有内含

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过程其要点

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过程及其要点 练习太极拳和其它体育项目一样,要经过一个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太极拳有独特的运动特点和风格,只有充分体现出这种风格特点,使每一姿势动作符合要领,才能更好地收到增强体质的功效。 大致说来,练太极拳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应该在姿势(完成式)、动作(过滤式)上打好基础,把拳套中的步型、步法、腿法、身法、手型、手法、眼神等基本要求弄清楚,做到姿势正确,步法稳定,动作舒展、柔和。第二阶段,注意掌握动作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做到连贯协调,圆活自然。第三阶段着重练习劲力的运用和意念、呼吸与动作的自然结合,做到动作轻灵沉着,周身完整统一。 在全部锻炼过程中,不管哪一阶段、哪一步,都要注意保持“心静”、“体松”两个基本要领。心静、体松是太极拳运动特点所决定的最基本的要求,它对于其它要领的掌握起着保证作用,应该贯注于练太极拳的全过程。“心静”就是指思想集中,精神贯注,做到专心打拳。“体松”是指身体各部位保持运动中的自然,排除不必要的紧张。正确运用这两个要点,有利于掌握太极拳的其它要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提高健身和医疗的效果。因此有人把“松”“静”两点作为打好太极拳的基本条件。 在练习太极拳的不同阶段,对“松”“静”这个基本要求的掌握也是从低到高,逐步加深体会的,它和技术练习的要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个方面不可割裂对待。

下面把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过程及其要点,简述如下。 第一阶段 属于打基础阶段,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端正 打太极拳首先要注意姿势正确,特别要保持上体自然正直,腰脊中正,两肩、两胯自 然放松,不可俯仰歪斜,或耸肩膀、扭胯。其它部位也要按照要求切实做好(参照前“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部分)。忽视任何一个部位的要领,必然牵其它部位,造成错误定型和错误动作。例如姿势中臀部外突,必然牵连腰部和胸部前挺,腹肌紧张。因此,初学阶段要抓住姿势“端正”这一环节,不可贪多求快,潦草从事。这样做开始阶段可能刻板一些,初练起来灵活性稍差,但只要抓住了“身法”中的主要矛盾,其它问题,以后容易解决。 (二)稳定 要使上体端正舒适,必须首先保持下肢稳定。步型、步法既是姿势当中的一部分,又是整个姿势的基础。经验证明,很多人下肢不稳,并不完全出于力量不足,而多数是由于步型、步法不当。如果步子过小过窄,或脚的位置、角度不对,以及变换动作时虚实不清,势必造成身体重心不稳。因此必须把步型、步法的要求弄清楚,可以单练各种桩步和步法,先把身体重心的变换找清楚。这样既利于培养下肢的支撑力量,又能把主要步型(弓步、虚步、仆步、独立步等)、步法

太极内功的修练及其方法

太极内功的修练及其方法——太极基本功之一 王培昌 (此文发表于2002年6月《哈尔滨都市资讯报》) 凡是太极拳爱好者均知道,太极拳是我国著名的内家拳术。是内外兼修、身心并练的拳种。对内家拳而言,应以练意、练气为主。正如拳论所云:“意气君来骨肉臣”。但如今大多数练习者,在练拳前做准备动作时,大多压压腿,弯弯腰,活动四肢。很少有人站站桩,练练气,做一些呼吸运动让自己身心静下来,使身心放松,气息平和,丢掉杂念,进入拳境,一心一意地练拳。 王宗岳先生的《太极拳论》一开头就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那就是说,练太极拳之前应练练无极桩功。动为太极,静为无极。太极应从无极开始,练太极一辈子不练无极功,一辈子得不到内气,更出不来内劲,更谈不到内功。古人云:“拳无功,一场空。” 古人练拳,先从无极开始,学练太极桩功,一个桩功,一个桩功练下去,一般花费一年半载,等腿上有了功夫,气能松沉下去,有了一定基础再学练太极拳架。当然,这样练习需花费好多时间,而且练起来比较苦。这种方法的练习不一定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是相当宝贵的。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不能把古时候的练功方法套用到现代社会,练功的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简、快、

好、省的原则。本人根据古人常练的桩功,组合成一套动静相兼的功法称为太极六部功法和太极内功功法,献给大家。供太极拳爱好者再练拳之前作舒筋拔骨,调和气息,使练功者很快进入到练拳的意境中去。 现将功法的名称及练习方法介绍如下: (一)功法名称: 1、三线放松功 2、太极升降功 3、太极浑元功 4、下肢导引功 5、左右琵琶功 6、收势还原功 (以上简称太极六部功法) 7、捧气灌顶式 8、前起侧捧气式 9、侧起前捧气式 10、侧前起捧气式

陈式太极拳桩功

陈式太极拳桩功 陈式太极拳桩功一、无极桩 无极桩也称自然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桩法之一,被历代拳家认为是太极拳的根基。拳理说:“太极者,无极而生也。”练习此桩时身体处于高度放松状态,意形合一,阴阳相调,无形无象,是一种平衡和谐的内在运动。 1、桩势: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身体自然站立,脊柱松直,头微上顶,下颔内收,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两侧,掌心向内,掌指向下,口轻闭,舌抵上腭,双目微闭。 2、要领:十趾抓地,足心含空,两腿微屈,敛臀松胯,含胸松腹,沉肩坠肘,精神集中,全身放松 3、呼吸:以鼻呼鼻吸,呼吸自然、均匀、缓慢、细长。 4、意念:排除杂念,意念专一,使内气充盈,任内气自然周流全身,并达到身体内处的统一。 5、要求:每次静站10—30分钟,每日站1-2次。 6、作用:培养元气,放松身体,稳固身体重心,端正身体姿势,增强腿部力量。 无极者,一物未有也,心静如水,无物所著,无念所思。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身桩端然恭立,思想松静无为,头颅正直,顶劲虚领,肩井穴下沉,双肩松脱,膻中穴内含,心气下降,横膈膜下沉,束肋

合腹,腰部向后撑平而下塌,松胯圆裆,开膝合膑,双脚内旋,涌泉穴虚而含吸地气之感,双脚外侧与肩同宽站立,周身放松合住劲,清浊之气共同浑合至小腹之内,等待阴聚阳震之机。功积力久,渐悟无极桩。待无极桩锻炼纯熟后,内气已较充盈,并有阳震之机,即可进行太极桩的训练。 无极桩功与太极桩功一样,是意识训练和体能训练同步进行的一种内功修炼,即可增加内功又可增加腿部力量。“站桩如插柳,根繁枝叶自然茂盛”就是说站桩就好像插柳一样,只有根部旺密了,树枝和树叶才能茂盛起来。站桩是固根,是在增加自身的稳固性,更是对自身极限挑战。 练习方法如下:脚步与肩同宽,双手呈抱球状或双掌心向下外撑置于胸前或腹前,两肩放松,沉肩坠肘,身体下沉,两腿微微下蹲。虚领顶劲牙齿微拢,舌顶上腭,下颌微收,双眼虚视两掌心,其要领如下: 意守丹田像球旋,“气海”“关元”四指间。 凝结玉带随腰绕,上虚下实何等闲。 随着缠丝螺旋劲,大圈小圈四梢尖。 形断劲断意不断,劲断形断意再连。 无极桩功中身法,挑战极限功可圆。 无极桩功在意识及形体上要求:“上虚下实”和“劲走螺旋,达于四梢”,上虚是指上肢各节要放松,下实是指下肢肌体要稳牢。四梢是指四肢之梢节的两手与两足。两足是固已之根本,两手是击敌之重器。将劲传于四梢之根本就是要用意识去支配。只有意达才能神达,换句话讲只有意达才能劲达。在练习过程中下肢肌体和

太极拳社团活动纲要

太极拳社团活动纲要 活动目标: 力争通过两个学期的习练,让参与的同学学会杨式太极拳二十四式完整套路,并使大家在习拳过程中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强健体魄,增强体质,缓解各种慢性疾病。 加入方式:本校各班同学均可报名加入。 活动开展:每周五一次集中教学活动。 具体活动安排: 9月完成第一节套路教学(第一式至第四式) 10月完成第二节套路教学(第五式至第九式) 11月完成第三节套路教学(第十式至第十四式) 12月完成第四节套路教学(第十五式至十九式,余下待续) 教学设想: 在本单元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始终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响应国家新课改,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通过对二十四式太极拳知识、理论和动作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太极拳的知识、理论;了解太级拳的健身、防身、养性、益智功能,知道太极拳是祖国文化长河里的一朵奇葩,是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一项健身运动;理解太极拳动作的攻防含义;掌握太极拳的动作形式及运动风格;掌握学习太极拳的方法。 (二)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记住24式太级拳的动作名称,100%的学生能在教师的提示下完成太极拳套路练习,8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套路。35%以上的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攻防技术;85%以上的学生能够认真地完成“课课练”练习;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究民族传统体育的热情,加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武德修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勤学苦练、自尊自信、尊重爱护同伴等优良品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相互帮助、乐于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能够运用所学的太极拳技能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教材分析: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显著的健身效果而享誉于世。流传数百年而不衰。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全面、均衡、合乎人体生理规律。其内容精练,套路编排合理,动作规范,易学易练,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通过练习,对外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