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教案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案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案

九年级二班心理健康教案

谢高芳

一、主题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讲,心情也称为心境,是人的情绪状态,也属于情感的内容,是情感的具体表现之一。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微弱,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心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的体验,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当一个人处于某种心境时,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因此,有意识地调整自己认识事物的角度,调整自己不良的情绪,培养激发良好的心境,是很有必要的。

二、活动目的:

1 懂得情绪是怎样产生的。

2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健康的心态。

3 掌握一些驾驭情绪的方法。

三、活动重点、难点:

1 重点:让学生明白不同的认识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2 难点:使学生掌握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

四、活动准备:

1 用透明的杯子装上半杯水。

2 制作幻灯片。

五、活动过程:

(一)体验感悟

1 导入“杯,是半空的还是半满的”

就半杯水请大家谈谈看法:你的看法是“只剩下半杯”还是“还有半杯”?还有其他看法吗?

教师总结:强调改变认识态度,学会积极认知是改善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引起情绪好坏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于事件的看法。对同一事件,看法不同,结果在他内心产生的反映就不同,相应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所以,情绪好坏,决定权在自己手中。

2 故事《卖布鞋和卖雨伞的故事》

一位老奶奶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卖布鞋的,一个是卖雨伞的,晴天,老奶奶担心小儿子的雨伞卖不出去,雨天,她又担心大儿子的布鞋卖不出去。因此整天愁眉不展,没有一天好心情。

想一想:老奶奶应该用什么方法调适自己的情绪?

教师总结方法:改变对事物的认识态度,换个角度考虑问题。

(二)与人分享

1 提问:类似卖布鞋和卖雨伞的故事,你还想到了哪些其他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碰到的调节情绪的故事?

如杯弓蛇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 实际情景:假如你第一次考了65分,而这次考了70分,但在班级中仍然处于最后几位,你会怎样评价这个成绩?

教师分析:评价分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

3 自身实例:大学里,一个室友爱听音乐,常把自己的耳机音量开到最大(内放)……

4 教师补充介绍几种驾驭和调适情绪的方法:

①提出合理要求,不作过高奢望,减少失败或失落感

举自身例子,对上大学充满了幻想,进入这个象牙塔之后却发现其实也并不怎样。

再比如说,你的物理成绩在班中属于中等,那即使你进行了认真的复习,也不能要求自己去考全班第一的好成绩,否则考得不好,自己的失败感会比平常增加几倍。

(三)引导实践

1 情景体验-------“撞车了”

放学了,你骑着自行车在小心地避开人群往家赶,急着要把今天获奖的事告诉妈妈。突然,你被飞驰而来的摩托车擦了一下,你跌倒在一旁。双方都受了惊吓,但没有受伤,只是车子坏了。

讨论:碰到这种尴尬加倒霉的事儿,你会怎样处理?

教师看法:幽默法、自嘲法——看来我今天的奖励要变成惩罚了,不过还好,我懂得了乐极生悲的道理,凡事不要太高兴过头了。

2 情景体验--------“丢伞之后”

3 幽默法《乌戴特将军的幽默》

在柏林空军俱乐部举行的招待会上,一位年轻的士兵不小心将酒洒在著名的乌戴特将军的有名的秃顶上,士兵吓得魂不附体,全场气氛异常紧张,将军大人一时也呆住了。所幸的是,他立刻反映过来,微笑着说“…………”一句话,使在场的人大笑起来,难堪的局面立刻打破,而乌戴特将军也以这极富人情味的举动赢得更多人的爱戴。

提问1:乌戴特将军说了一句什么话?

提问2:还有那些类似用幽默法来处理尴尬场面的故事?如苏格拉底的“雷声过后必有骤雨”论,萧伯纳的“智退情书”。

4 推荐读物《富翁的价值》

有一天,苏格兰诗人贝恩斯独自一个人在泰晤士河畔的大街上散步。忽然有一个富翁失足掉进河里,他在水中呼喊救命。当时有一个穷苦的青年,他听到喊声后,就奋不顾身跳进河里,冒着生命危险,把那富翁营救上岸。

那位富翁得救以后,对这位救起他的穷青年,没说一句好话,丢下一个铜元,转身就走。围在旁边观看的行人,被这个富翁的骄横和忘恩负义所激怒。大家哄叫起来,七手八脚,抬起那位富翁,想把他再扔到河里去。

这时目睹这场闹剧的贝恩斯过来,劝阻群众说:“…………。”那个富翁听了,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提问:你觉得贝恩斯会说什么话?

(四)总结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的我)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2.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静面对过高的评价。 3.明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2.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信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问一问:同学们,听说过上帝造人的故事吗?相传,上帝在造每一个人的时候,就把模子打碎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实生活中也确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由于生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致使每一个人也不尽相同,那么“我是谁?”“我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展示: 出示一张照片,来猜猜我是谁?(猜后请该同学介绍“我的成长经历”) 活动二: 展示:“我的成长经历卡片” 请学生介绍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及相关经历,并就此展开想像。 想一想:未来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小组内展示照片,互相交流。 师生归结:从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及各自的性 格特点。 想一想:那么我的所作所为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别人是怎样看我的呢? 说一说:我是谁(别人眼中的我) 先请一名同学模仿班级内另一名同学的语言,行为动作,姿态等,其他 同学猜一猜他模仿的是谁?(如果需要配合,也可以小组内的同学共同来演一演)生猜中后,让表演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模仿×××?你眼中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示生在回答的时候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说明×××同学的优缺点,性格,气质等。) 问一问:×××同学,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看法。(此处2-4名同学为宜) 师生小结:看来,正确看待自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正确看清自己就需要大家的帮助。 说一说:我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们之所以能猜出他是谁,就是因为他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自己或是某个同学的最大特点。 活动三: 演示:《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的故事情节。 教师拿一张白纸一张黑纸走上讲台,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 想一想:“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黑点”。

初中生心理健康活动教案

初中生心理健康活动教案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班级内的各种角色及其分工。 2、根据自身情况在班级中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3、能说出执行班规和建设良好的班级氛围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 1、让学生认识到执行班规和建设良好的班级氛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增强团体凝聚力。 2、激发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意识,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意识,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流程: 主题活动一:班级领头雁 主题活动二:梦之班 主题活动三:我爱我班 总结与延续 师生活动 一、预学 刚才同学们设计出了理想的梦之班目标和班规,这是同学们向梦之班开始前进的第一步。在前进的道路上,如果有自己的班级特有的标志做引领是不是更加有凝聚力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出谋划策,来

制定我们的班名、班训、班歌,并设计一个代表本班特色的标志或 动作吧。 二、互学 1、学生分小组设计、讨论,提出本组的班名、班训、标志。 2、通过小组展示、投票,评选出本班的班名、班训、标志。 3、给被评选中的设计小组颁发集体创意奖、最佳点子奖等。教 师要注意跟进点评学生发言。教师要注意跟进点评学生的发言。 三、评学 1、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会了什么? 2、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及时点评。 3、总结本节课学生们的积极表现,结合“心海导航”内容,表 扬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 学习目标:1、让学生能较好地适应中学生活,尽快完成从小学 到中学的过渡期。2、引导学生正确地与同学友好交往,开始快乐的 中学生活。学习重点:让学生能较好地适应中学生活,尽快完成从 小学到中学的过渡期。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地与同学友好交往,开始快乐的中学生活。教学流程:讨论------寻找解决办法------- --总结归纳 师生活动: 一、预学 引导学生分析进入初中后有哪些不适应 1、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小学生一般都是就近入学,在家吃住,生 活上许多事情由父母照顾;有些小学生甚至由家人接送上下学,由家 人整理书包;进入初中后,学生一般要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而父母 也不再接送他们上下学,生活中的事情需要自理;学校及家庭都对中 学生提出独立的要求,而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面临依赖性与独立性 的心理冲突;

【教学设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我有我的young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个体自我的健康发展。 3.从他人的角度了解自己,学会客观的认识自我。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2.难点:指导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合理的看待他人的评价。教学过程 引导:(2分钟)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那大家知道自己有这些东西吗?在古希腊的戴尔菲神殿上刻有两行字,其中一行是“认识你自己”。在我们年幼的时候,总觉得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有什么样的个性,就算是认识了自己,其实不然。因为随着自己阅历和经验的增多,接触的事物的不同,我们的观念也会随之变化。与其去了解世界,不如多了解自我,因为人对世界的了解永远不可能足够,也不可能停止,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了解自我才是最可行的。 可是,大家真正的了解自己吗? 活动一:(5分钟) 首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按照课件所显示的格式写出这样的10个句子,比如“我是一个开朗的人”,写好后请同学们把纸放到“百宝

箱”中,在纸上不用写姓名,但一定要写真实的自己哦! 活动二:(10分钟) 同学们,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百宝箱里搜集了**个与众不同的“我”,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看看你对自己的认识和他人对你的认识是不是一致的? 请每个人从“百宝箱”中随机抽出一张纸片,然后猜一猜他是谁?分享与讨论:(7分钟) (1)你为什么会猜是他呢? (2)你被同学猜中时是怎么想的? (3)猜中了,说明什么? (4)没猜中,又说明什么? 结束活动:配乐诗朗诵(1分钟) 诗歌《为自己喝彩》(背景音乐:钢琴曲) 也许, 你想成为太阳, 可你却只是一颗星辰。也许, 你想成为大树, 可你却只是一颗小草。也许, 你想成为伟人, 可你却只有平凡。但是, 星辰也有动人的光芒, 小草也有强健的力量, 平凡也能演绎生命的乐章。同学们, 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 为自己喝彩吧!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案例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的我》 实验中学林广寒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2.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静面对过高的评价。 3.明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2.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信心。 教学过程 活动一: 问一问:同学们,听说过上帝造人的故事吗?相传,上帝在造每一个人的时候,就把模子打碎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实生活中也确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由于生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致使每一个人也不尽相同,那么“我是谁?”“我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展示:出示一张照片,来猜猜我是谁?(猜后请该同学介绍“我的成长经历活动二: 展示:“我的成长经历卡片” 请学生介绍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及相关经历,并就此展开想像。 想一想:未来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小组内展示照片,互相交流。 师生归结:从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及各自的性格特点。 想一想:那么我的所作所为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别人是怎样看我的呢? 说一说:我是谁(别人眼中的我) 先请一名同学模仿班级内另一名同学的语言,行为动作,姿态等,其他 同学猜一猜他模仿的是谁?(如果需要配合,也可以小组内的同学共同来演

一演)生猜中后,让表演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模仿他?你眼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示生在回答的时候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说明那个同学的优缺点,性格,气质等。) 问一问:同学,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看法。(此处2-4名同学为宜) 师生小结:看来,正确看待自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正确看清自己就需要大家的帮助。 说一说:我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们之所以能猜出他是谁,就是因为他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自己或是某个同学的最大特点。 活动三: 演示:《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的故事情节。 教师拿一张白纸一张黑纸走上讲台,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想一想:“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黑点”。 师沮丧:“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 展示: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 想一想:“同学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齐答:“一个白点”。 师高兴道:“同学们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生活中也是这样,评价自己或别人不能只把眼光局限于他的缺点,我们更要认识他的优点。 谈一谈:你同桌的优点吧!指名谈,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你还想谈谈谁的的优点?能谈谈你自己的优点吗?(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教师归结:人各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把自己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 活动四: 问一问: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了,进而发展自我,为自己建立信心、树立自尊。这样我们就能扬起头来,迎接挑战。那么如何培养自信心呢?

中学生心理健康

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人是一个整体,人的身体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身体健康是指人的身体符合人的正常身理现象,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没有疾病的发生;心理健康是一个人的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现实保持统一,并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二.心理健康从心理学的角度见定其心理健康,其基本标准有: 1.有基本的自我安全感; 2.能很好地了解自己,并能恰当的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10.在符合团体要求的情况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三.摆脱抑忧情绪的方法: 1.不要为自己寻找借口 2.再给自己一点爱 3.分散你的注意力 4.改变你的行为 5.走出忧郁,创造“三人空间” 6.了解自己的极限 7.寻找心灵的绿洲——让身心安宁的放松术和冥想术 8.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9.计划一些积极有益的活动,应付枯燥的生活 10.向朋友诉说自己的烦恼 11.看到事情的光荣面---- 宽容、自嘲及“愉快疗法” 12.把复杂问题分解成简单的问题 13.倾尽全力完成一件事 14.运动时自救的基础 四.中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自觉学习心理知识,寻求心理健康的良药 2.对自己不过分苛求,确立目标适中,养成“平常心态” 3.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避免失望感 4.不要盲目处处与其他同学竞争,避免过度紧张 5.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社会交往 6.加强意志锻炼,保持乐观的“正性情绪”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第一课时青春期的生理发展特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点,从而做好心理准备,顺利度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将来的事业发展、知识储备形成健康心态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活动一:回顾自己及周围同学、朋友、兄弟姐妹若干年来的变化,并试图了解产生该变化的原因。 学生给出的调查结论可能有:身高增加了,体重增加了,喉结有了,长了小胡子,变声了…… 在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引出青春期的概念,并探究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活动二:归纳总结青春期的年龄阶段:12-23岁。 活动三:归纳总结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1、身高体重迅速增加。原因: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促使骨骼尤其是下肢骨细胞分裂生长速度加快,同时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的重量增加,故身高体重迅速增加。 2、心输出量、肺活量、脑容量增大。 3、性器官迅速发育:女:月经;男:遗精。 4、第二性征出现。它的出现是靠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 男:喉结突起,嗓音变粗,发音低气,固声带长而宽,出现小胡须,阴毛、腋毛相继出现。 女:嗓音高而尖,声带比男孩长,乳腺发育,骨盆宽大,臂部增宽变圆。 小结:青春期是生理发育突飞猛进的阶段,是性成熟期,是决定一生的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身体上的变化,我们不要大惊小怪,在思想上要充分准备,迎接人生的这个重要阶段。 第二课时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特点,并对照自身的心理发育阶段,做到有的放矢地加以说明,使学生能顺利地度过人生心理发育这一黄金时期。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导学生回顾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进而引导学生回顾自身的心理发展过程,是否发现自己这几年有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七嘴八舌,经充分思虑后,说出自己的心理变化及感受,教师适时地加以小结。如:自己和父母之间不再像以前那样融洽了,顶撞父母的事逐渐多了,不少人在这里开始写日记,对《日记》倾诉自己的感受,他们不允许任何人接近自己的日记。 活动二: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表各自的意见后,教师及时小结。 1、少年朋友在身高上迅速接近成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向他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们自己意识到不是小孩,于是要求父母用对待成人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而这种成人感,其实只是他们对自身的一种成熟的看法,而做父母的此时最担心的

初中生心理健康

初中生心理健康:应对与异性同学交往中的误解与误会 【设计理念】 理论层面: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和心理都有所变化,渴望、喜欢与异性交往,这是青春期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必然。中学生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有利于他们的学习进步和个性发展。然而,如果男女同学交往处理不当,如男女同学间产生误会或是引起了家长、老师、其他人的误解等,也会影响和妨碍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情绪上的困扰,有时甚至会对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人格与观念的形成产生比较深刻的影响。 现实层面: 我校位于汽车产业开发区比较深入的地段,生员以开发区周边一些不太富裕的普通工人家庭和“失地农民”家庭的孩子为主,潜在的家庭教育也是现代与传统混合、文明与野蛮并存,所以男女生之间不存在“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能够比较正常和自然的交往,但在交往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自尊心过强、小心眼儿、接触过密、态度生硬等问题,引起一些误解和误会,而误会是交往中一块最 大的绊脚石。 因此,通过这堂解决由于与异性同学交往而引起误会的心理教育课,使学生知道误会往往产生于对对方心理特征的不了解及误解,这影响男女生的健康交往,使之能够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形成正确的异性交往态度,了解家长子女之间、老师学生之间、男女同学之间误会和纠纷的产生原因并学习解决,学习 以正确的方式方法与异性同学交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验与分析男女同学在交往过程中的现象——包括欣赏与误会,知道由于交往不当可能引起家长、老师、其他人的误解及当事人双方的误会,从而了解男生和女生各自的心理特征、优势和特点,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在交往 中的友谊与冲突。 2、能力目标: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异性同学,能够运用理智调控与异性交往中存在的情感与冲突及消除由此引起的家长、老师、其他人的误解,掌握男女生交往的恰当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反思并正确把握交往、冲突问题,初步形成有关友谊的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学习解决由于与异性同学交往而与家长、老师、其他人发生不和谐的方法。 【教学重点】 与异性交往引起误解、发生冲突的原因、应对技巧与方法 【教学难点】 学以致用 【教学方式】 活动体验、情境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准备】 1.学生分组:全班分成7个或6个6人小组,座位安排如下图。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课:情绪,变变变 一、目标: 通过这次班会,使学生初步了解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知道基本的情绪类型及不同情绪的作用,进一步了解调节情绪的必要性,并逐步掌握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以便在实际生活中克服消极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能较好地调节和控制情绪。 二、过程 课前播放《拍手歌》 老师:同学们,刚才听到这首歌心情怎么样? 有关情绪的问题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心理健康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次班会的主题就是:“善于调节情绪”。 主持人:我们平时讲的\触景生情\这个词,“情”就是“情绪”,\景\就是引起情绪变化的刺激因素。比如说,你碰巧有位同学正在说你的坏话,就会产生气愤的情绪;如果是这位同学正在夸你,则会产生高兴、愉快的情绪。人的情

绪有很多种,中国汉语中描写情绪的词语有上千个,喜、怒、哀、惧是人的四种基本情绪。 主持人:下面请小组展示。 2、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 主持人:同学们想一想,下面哪些是积极情绪?哪些是消极情绪? ①快乐②恐惧③愤怒④痛苦⑤喜欢⑥忧虑⑦难过⑧讨厌 主持人:请同学们各自体会一下,当自己处在愤怒、恐惧、痛苦等消极情绪状态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对你的生活和学习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当你处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消极的情绪会减弱人的体力与精力,活动中易感到劳累、精力不足、没兴趣,思维迟钝,判断能力下降,消极的情绪还会降低人的自控能力,遇事易冲动、不理智,常会做出一些事后令自己后悔的事。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感受啊?因此说,消极情绪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主持人:同学们看以下几个事例,每一事例中消极情绪对人的什么方面有影响。 a.同学小王的例子: 一天中午,小王的父亲给小王买了一只他最心爱的足球,到学校后正好背课文,很长的课文一点也没费劲;第二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的我)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的我)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2?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静面对过高的评价。 3.明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2?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信心。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问一问:同学们,听说过上帝造人的故事吗?相传,上帝在造每一个人的时候,就把模子打碎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实生活中也确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由于生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致使每一个人也不尽相同,那么“我是谁?”“我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展示: 出示一张照片,来猜猜我是谁?(猜后请该同学介绍“我的成长经历”) 活动二: 展示:“我的成长经历卡片” 请学生介绍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及相关经历,并就此展开想像。 想一想:未来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小组内展示照片,互相交流。 师生归结:从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及各自的性格特点。 想一想:那么我的所作所为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另从是怎样看我的呢? 说一说:我是谁(别人眼中的我) 先请一名同学模仿班级内另一名同学的语言,行为动作,姿态等,其他 同学猜一猜他模仿的是谁?(如果需要配合,也可以小组内的同学共同来演一演)生猜中后,让表演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模仿XXX?你眼中的XXX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示生在回答的时候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说明XXX同学的优缺点,性格,气质等。) 问一问:XXX同学,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看法。(此处2-4名同学为宜) 师生小结:看来,正确看待自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正确看清自己就需要大家的帮助。 说一说:我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们之所以能猜出他是谁,就是因为他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一句话 来概括你自己或是某个同学的最大特点。 活动三: 演示:《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的故事情节。 教师拿一张白纸一张黑纸走上讲台,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 想一想:“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黑点”。

初中生心理健康基础知识

五、竞赛规则: 第一环节:必答题。此环节每队回答10道选择题,每题10分,共100分。答对加10分,答错不扣分,累计得分。第二环节:抢答题。此环节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主持人读完题,“开始”话语响起后,开始抢答。答对得5分,答错扣5分。主持人宣布正确答案,继续下一题。累计得分。 六、奖励:根据两个环节的累计分数最终评出一等奖1名,二、三等奖分别2名。 七、说明: 1、竞赛题目内容可参见小门家中学网站——学生社团——向日葵心理社团《初中心理健康知识》相关内容。 2.必答题根据相应内容编为5个组,每班派一名参赛同学抽取相应的题目号码,此号码亦为该组相应的组号及就坐位置。例如:6、1班参赛同学抽到2号题目,则回答2号题,也被安排坐到2号位置。 3抢答环节:准备回答抢答题目的同学不能直接说出答案,必须站起来说出组号。例如6、1班的同学准备回答主持人刚读完的题目,站起来的同时说“2组”,速度快的组获得抢答的机会。 初中生心理健康基础知识 1.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心理健康的范围( D ) A.能极力满足个人的需要 B.对自己有过高的评价 C.为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极力宜泄自己的情绪 D.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对于相貌美的标准,人们通常有大体一致的看法,但是也存在各种差异.而在我们的周围经常流行这样一句话"情人眼里出西施",那么这个是说明人们在对相貌的看法中存在(C )差异 A 文化 B 个人C关系 D 时代 3.个体在估计事件后果时总认为负面后果只会出现在其他人身上,自己则不会有事,这种现象是(B).A自我防御机制B理想化偏见C自利性归因D自我效能感 4.下列哪种心理属于健康心理( D ) A.抑郁情绪 B.不愿与人交往 C.经常感觉自己无能 D.遇到困难时,能积极克服困难 5.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中可表现为( C ) A.经常与素不相识的人十分热情地交谈.表现为十分兴奋的状态 B.对同事,好友无缘无故地表现为冷漠,漠不关心 C.有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人 D.接触异性时经常表现为紧张的情绪 6.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夜晚工作效率高,这是指( A ) A.人的心理活动的周期节律性 B.环境适应力 C.心理自控能力 D.社交能力 7.下列行为哪一项属于心理健康的范围( D ) A.见人都热情相待 B.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C.经常努力工作 D.经常保持乐观的心态 8.关于对错觉的理解,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 ) A.是歪曲的知觉 B.只在病人中存在 C.病理性错觉多持续时间较短 D.错觉存在时间较短 9.当患者遇到突发性事件时,表现心慌,紧张,出汗,坐立不安,我们称此人有( B ) A.情感脆弱 B.焦虑情绪 C.反应过度 D.心境突变 10.心理卫生的倡导者是( A ) A.比奈尔 B.比尔斯 C.迈耶 D.詹姆斯 11.以经验为标准判断心理活动是否正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 D ) A.判断者的个性不一样 B.判断者的经验和水平不一样 C.判断者的观察角度不一样 D.以上都是 12. 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是( D ) A. 社会关系 B. 朋友关系 C. 层次关系 D. 亲子关系 13. 学校的领导方式会影响一个班课堂学习管理的效果,最好的领导方式是( D ) A. 控制式的 B. 自由式的 C. 专制式的 D. 民主式的 14.当班级规模过大时,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就弱,不易建立群体规范,因此,最适宜的班集体人数为( C ) A. 5-10人 B. 10-20人 C. 30-40人 D. 50-60人 15 .印度的卡玛拉狼孩典型事例说明人的心理基础是( D ). A. 自然环境 B. 人的大脑 C. 个体活动 D. 社会实践活动 16.关于情绪的叙述,正确的是(D ) A.人类的情绪都可后天习得 B.具有两极性 C.体验是情绪得基本特点 D. 以上都正确 17.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是(A) A.我爱我 B.我是我 C.我要我 18.心理学的英文名称是(B ) A.Psychologist B.psychology C.psychopath D.psychiotry 19. 由于缺乏准备,不能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 D ) A .快乐 B.悲哀 C.愤怒 D.恐惧 20. 关于自卑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A,自卑的人热衷于与人比较,而对自己的期待却很低B,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无法悦纳自己C,自卑的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D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是处理自卑问题的方法之一 21. 以下不利于睡眠的是(D) A 睡房较暗 B.定时运动 C.每晚定时上床睡觉 D.临睡前运动 22.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大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 D ) A.家庭内部 B.社会环境 C.人际关系的处理 D.自身的内部冲突 23.在心理咨询的各种形式中,最主要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 B ) A.电话咨询 B.面对面 C.专题咨询 D.互联网咨询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怎样对待考试焦虑 一、设计背景: 考试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虽然如此,由于考试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知识认识水平等的重要途径,有些考试甚至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前途,因此,所有考试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和焦虑,也就是考试焦虑。在考试过程中,中等程度的焦虑水平是可以提供临场发挥的最佳情绪状态。以这种心态迎接考试,往往不会失误,甚至能超水平发挥;而心理承受较弱、对考试压力的感受和反应过分强烈,就会产生严重的紧张和焦虑情绪,这种高强度的焦虑水平不但对考试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起相反作用。甚至本来会做的试题,心理一紧张,也会做错了。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考试焦虑,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与具体表现,以及如何克服考试焦虑,树立自信心,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考试焦虑对人的生理、生活、学习工作的危害; 2、学会自己调节自己,以恰当的紧张程度对待每一次考试。 三、教学重点:学会克服考试焦虑的几种方法 四、教学难点:运用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提高自信心 五、教学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案例(投影画外音)凌××是某中学初中学生。上课或做作业时,会无缘无故地东张西望,遇难题会焦虑甚至手心出汗。该生进校后,测验考试紧张,尤其是初三下半学期期考前夕引发了胃溃疡,胃出血四个"+"。凌××学习上接受知识速度较慢,学习方法较差,成绩在班中倒数几名。有时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产生弃考的念头。 (让学生讨论,现身说法。) 4、小结:引出考试焦虑的概念 (二)考试焦虑的危害性 1、分散和阻断一个人注意的过程。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考试焦虑能够分散和阻断注意的过程,使我们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试题上,而是分散在各种各样的担心、忧虑或多余的动作上、阻断注意的过程,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考试焦虑还会干扰回忆的过程,大脑记忆库中的信息检索和提取发生混乱,会造成错答、漏答、或不知如何应答的现象,严重影响考试成绩。此外,考试焦虑还可以影响我们正常的思维过程,使我们的思维活动陷于停滞状态。在焦虑状态下,我们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具体思维能力无法正常发挥,从而导致考试失败。

第一课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案

第一课初中生心理健康教案:初中生早恋行为 一、课程设计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性解放,性文明冲击着我国古老而传统的性文化。人们的性道德、性观念己发生了变化,旧时代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式婚姻己不多见,代之而起的是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在6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大多数家长仍然禁止l8岁至20岁左右的人,特别是在校大中学生谈恋爱,可到了8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社会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对大学生谈恋爱是既不禁止也不提倡。然而中小学生过早谈恋爱,这仍然是社会所不赞同的。从目前青少年的早恋情况来看,小学、中学、大学都有,最多的是中学生。尽管学校、家长都提倡男女学生应大方的进行集体交往,但仍有部分男女学生从对异性的好感转入了一对一的恋爱阶段,进而影响了学习、生活,甚至荒废了学业。本课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辅导,让高一学生认识到早恋行为产生的一般原因及其严重的危害性,从而在思想上有所准备。最后了解如果有了早恋行为,应如何进行自我调整和改正。 二、教学目的 1、了解早恋产生的原因,正确认识早恋对中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所产生的危害。 2、学会如何预防早恋行为的发生。 三、教学难点: 早恋行为的危害和预防。 四、教学方法 提问、讨论、引导法 五、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跨进了中学的校园就意味着进入了或即将进入人生的黄金时期--青春期。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身体发育发生着巨大变化,同学们的自我意识增强,社会交往逐渐增多,男女同学间的相互吸引和彼此需要增加,因此在这个时期,同学们都面临着这样一种困惑:如何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而不产生早恋行为?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有关早恋 行为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提纲,电脑显示】 1、什么是早恋? 2、早恋的一般成因; 3、早恋的危害: 4、早恋的预防措施。 【角色扮演】高一某班同学男a学习成绩突然急剧下降;上课和与人说话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出现"走神"现象;经常单独与同班同学女d说话、约会;而且就连上课都经常传写纸条,纸条上都是一些心形的"现在你还好吗?""真的好想你""中午12点老地方不见不散"等等话语;显得对对方有强烈的感情依恋,见不到对方就产生"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班主任观察到这个现象后,就及时地分别找了这两位同学进行思想工作。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投影显示: 1、这两位同学为什么被班主任找来做思想工作? 2、你是否希望这两个同学继续这样下去?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这两位同学的行为是早恋行为。 (板书)所谓早恋行为就是未成年男女过早地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 【讲述】青少年之间建立正常的异性交往交系和友谊是有利于健康成长、心理和社会成熟的,但如果过早地建立一对一的伴随频繁约会、发生性行为或者以结婚为目的的异性交往关系,则是有害无益的,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的不得早于22周岁,女的不得早于

初中生心理健康资料

初中生逆反心理解析 初中生逆反心理最重 认为自己有逆反心理,会为了某一件事或者因为家长没达到自己的要求,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不听家长话,与家长“对着干”想法的,25%表示经常有,59%偶尔有过,16%为其他。 调查中,10%的人从小学时开始有逆反感觉,67%从初中开始逆反,23%在高中时逆反。 长春市金钥匙心理咨询教育中心主任孟宪忠说,孩子在成长时,有两个特殊时期有逆反心理,2岁~5岁是第一反抗期。 12岁~15岁进入第二反抗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都在初中,生理和心理发展很快,独立意识增强,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增加,就出现父母不让做的偏做,跟父母和老师对着干。 孩子从初一开始逆反父母和朋友亲密 对于孩子来说,最亲密的应该是父母,但是遇到问题或者困难时,第一个选择倾诉的对象却不是他们。58%的孩子会在第一时间找朋友倾诉,5%会找家长说,而23%的孩子则选择憋在心里,14%为其他。 当遇到自己想做,但父母却不允许做的事时,38%选择了不做;48%虽然害怕批评,但也会偷偷去做;14%的孩子即使不被支持也会执意要做。 孟宪忠解释,孩子虽然跟家长逆反,但对于同龄的伙伴却变得亲密,这就引出一个话题——伙伴关系。从初一开始,孩子对家庭的依恋会向伙伴群体转变,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形成比较稳定的小圈子,孩子的言行、举止、爱好、打扮都受伙伴们的影响,信任伙伴胜过家长和老师。 孩子因家长管得严而逆反 对于自己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52%的孩子认为和家长管教过严有关,40%认为与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有关,8%是因为学习负担过重。

孩子们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和父母产生矛盾呢?61%的孩子选择因成绩没达 到父母的要求,34%觉得自己的自由被限,5%因消费和父母发生矛盾。 长春二实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矫颖老师称,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增强,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独立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对父母的权威也逐渐产生怀疑,他们不想受约束,也想要摆脱家长的监护和束缚。 另外,现在很多父母都自认为很关心孩子,可是除了学习成绩之外,他们似乎对孩子一点都不了解,所以才会出现越来越难沟通。 大多孩子不会离家出走 对于离家出走的想法,73%表示从来没有过,24%偶尔产生过这种想法,3%常想离家出走。 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离家出走呢?65%表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选择 离家出走,19%认为如果和父母之间有严重矛盾会选择离家出走,16%会因父母管得太严,被父母打骂选择离家出走。 矫颖称,绝大多数孩子能很理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离家出走有时只是冲动下产生的想法,而现在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好,许多孩子即使有过离家出走的想法,也不会选择这么做。 逆反是孩子在说“我长大了” 每天,长春二实验中学心理咨询室会有3个小时向同学们开放,同学们都是提前预约再来,平均每周都有20多个孩子来咨询。 矫颖说,来这里的孩子,一般都是心情不好,或是遇到什么难题,有心事,不想和父母说,又不能和同学说。他们把咨询当成是陪伴和帮助。 她感觉,孩子出现逆反的高峰期是在初中二年级。孩子们的想法很多,很想摆脱束缚,感觉不到尊重和信任时,就会闹情绪,任性,出现不理智的行为。其实,孩子逆反,是在向家长或者老师提出一个信号“我长大了”。 要随孩子变化改变教育方法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独一无二的我》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独一无二的我> 高2012级1班吴必忠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2.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静面对过高的评价。 3.明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2.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信心。 教学过程 活动一: 问一问:同学们,听说过上帝造人的故事吗?相传,上帝在造每一个人的时候,就把模子打碎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实生活中也确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由于生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致使每一个人也不尽相同,那么“我是谁?”“我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展示: 出示一张照片,来猜猜我是谁?(猜后请该同学介绍“我的成长经历”)活动二: 展示:“我的成长经历卡片” 请学生介绍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及相关经历,并就此展开想像。 想一想:未来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小组内展示照片,互相交流。 师生归结:从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及各自的性格特点。 想一想:那么我的所作所为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别人是怎样看我的呢?

说一说:我是谁(别人眼中的我) 先请一名同学模仿班级内另一名同学的语言,行为动作,姿态等,其他 同学猜一猜他模仿的是谁?(如果需要配合,也可以小组内的同学共同来演一演)生猜中后,让表演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模仿×××?你眼中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示生在回答的时候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说明×××同学的优缺点,性格,气质等。) 问一问:×××同学,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看法。(此处2-4名同学为宜) 师生小结:看来,正确看待自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正确看清自己就需要大家的帮助。 说一说:我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们之所以能猜出他是谁,就是因为他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自己或是某个同学的最大特点。 活动三: 演示:《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的故事情节。 教师拿一张白纸一张黑纸走上讲台,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 想一想:“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黑点”。 师沮丧:“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 展示: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 想一想:“同学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齐答:“一个白点”。 师高兴道:“同学们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生活中也是这样,评价自己或别人不能只把眼光局限于他的缺点,我们更要认识他的优点。 谈一谈:你同桌的优点吧!指名谈,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你还想谈谈谁的的优点?能谈谈×××的优点吗?能谈谈你自己的优点吗?(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教师归结:人各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把自己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优秀教案

中学生心理健康得优秀教案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标准,就是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有效衔接得必然要求。那么,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优秀教案有哪些呢? 中学生心理健康优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人与人之间就是需要沟通得; 2、在情境中体验,理解、掌握人际沟通中正确得态度与方法技巧。 课前暖身(1分钟) 暖身活动:请同学们站起来,我们一起做运动:伸出您得双手1、左手掌放在右手掌上面2、左手放回原位3、右手掌放在左手掌上面4、右手放回原位。请跟着节奏一起做,1、2、3、4……(节奏越来越快)。大家加快点,发现其实这就是一个鼓掌运动。好,让我们一起来鼓掌,欢迎大家来上心理健康活动课。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小故事:误会了五十年 (音乐导入:爱尔兰画眉) 一对老夫妻,在她们结婚五十年后,准备举行金婚

纪念。就在这天吃早饭得时候,老太太想:“五十年来,每天我都为丈夫着想,早餐吃面包圈时,我都把最好吃得面包圈得头让给她吃。今天,我该自己好好享受这个美味了。于就是,她切下了带奶油得面包圈得头给自己,把剩下得给丈夫。不料,她丈夫很高兴,吻了吻她得手,说:“亲爱得,您今天给了我最大得享受。五十年来,我从没有吃过面包圈得底部,那就是我最爱吃得,我一直想您也一定喜欢吃那个。” 师:听了这个故事您有什么体会?怎样才能避免这样得就是发生呢? 学生谈谈自己得体会、瞧法 师总结:我们今天得得主题就就是沟通。与人沟通就是最重要得就就是把双方得意见、想法与观点相统一,再达成一致,这就就是成功得沟通。今天咱们就来学学沟通得技巧。 二、游戏深入,体会沟通得重要 1、折纸游戏 游戏规则:请大家拿出一张长方形得纸,然后根据教师得提示进行。操作过程中第一组学生面对面,可以商量,也可以询问教师;其它六组学生背对背,不能相互商量,也不能询问教师,独立完成。 游戏过程: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急救知识与方法 文章来源:作者:发布时间: ( 2010-3-7 ) 浏览次数:2084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急救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方法。 2提高学生的急救技巧。 3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助人于危难之时。 教学重点:常用的急救方法 教学难点:急救知识与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教具:棉签、三角巾、绷带、木板、秒表 教学过程: 毛泽东同志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说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下面我们来看一道题目: 健康学习工作房子车子 100000000 没有了健康就为零 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日常生活中难免发生或遇上各种意外事件,来不及就医,需要立即处理,这就要我们学一点急救知识、方法来自救或互救。 一、急救的基本知识 1、重要的生命体征及观察 2、体温:正常37℃。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40℃ 高热。平静时,心跳每增加20次,温度上升1℃左右。 3、脉膊:正常人在安静状态60—100次/分,一般人在70次/分。(自测脉膊) 4、呼吸:正常人平静状态下16—20次/分。 5、血压: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收/舒=100—120mmHg/60—80mmHg收>140 mmHg 舒>90mmHg 6、瞳孔:光照射一侧瞳孔后,双侧瞳孔均能缩小,停照后恢复原状 二、急救中心: 电话号码:120 求救注意事项:①在电话中说明病人或伤员人数、病情、伤势,有利医生准备。 1、说清病员或伤员的详细地点,附近明显建筑物,联系人电话、姓名。 2、有条件的派人到路口引路,及时清除路碍 3、求助

及时向身边的人员求助,邻居、心理善良的热心人在危难时,都能伸出帮助之手。 二、常用的急救方法 1、外伤止血法: 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8%,50kg的人血液为4000mL,失血1/3时会有生命危险。(1)出血特点: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皮下出血(困跌、撞、挤、挫伤) (2)止血方法: a、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血管的靠近心脏的一端,使血管压在骨骼上,达到止血的目的。如:桡动脉上臂中段,肱二头肌肉外侧沟处。(学生动手) b、加压包扎止血法:先用消毒纱布,垫在伤口,再加棉花、纱布、毛巾等放在伤口处,再紧紧包扎,常用于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c、止血带止血法:用于四肢大动脉的出血,止血带有:橡胶管、布条、绷带、三角巾,每隔30—60分钟松解2—3 分钟。 d、加垫屈肢法:用于前臂、手和小腿、足的出血,将棉垫放在肘窝或腘窝、使肘、膝关节尽量屈曲,并作“8”字型包扎。 2、人工呼吸 人缺氧4—6分钟就会引起死亡,人工呼吸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最有效的急救方法。 ①检查病人有无自主呼吸,确认病人呼吸已停止或极微弱时才能施行。 ②保持气道通畅:仰卧、颈下垫高,头向后仰、清除病人口内异物、松开衣扣、裤带③实施人工呼吸:16— 20次 3、心脏按摩 让病人仰卧地上,抢救者站在左侧、双手重叠、手掌平放在病人的胸骨下处,用掌跟用力向下挤压,每分钟60~80 次,并随时观察病人的颈动脉,颈动脉有博动时,证明有效。 4、触电的急救方法 首先切断电源[关闭开关或用木棒、竹竿等绝缘体把电线挑开] ,触电后会出现心悸、头晕、局部皮肤灼痛、严重的会出现呼吸和心跳停止;需用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来抢救,同时打“120”,千万不可随便移动病人、有条件的可用湿沙盖四肢。 5、溺水的急救方法 俗语说:“欺山莫欺水”,参加游泳不能大意,万一有人溺水。 a、救人出水面的方法

中学生心理健康小常识

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中学生首先应学习一些心理知识,促进对自我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其次,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满意的心境,形成良好的个性和统一的人格,始终保持热情饱满,乐观向上的情绪。 一、中学生基本心理小知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知识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中学生学习了心理学的知识以后,能按心理学规律去学习,学习成绩就会有较大的提高。比如:学习了记忆的规律,就可以解决上课不专心,开小差的问题;学习了思维规律,就可以解决记不住,记不牢以及死记硬背的问题;学习了有意注意的规律就可以使思维开阔、更敏锐、更富有创造性,还可以调节考前情绪,消除紧张,轻松上考场。 2.心理学知识还可以解答中学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疑难问题,从而达到自我认识、发展与完善。比如,学习了有关性格的知识,就可以使自己对自身的性格有所了解,从而矫正自己性格中不良的一面,锻炼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习了情感的知识,可以使自己学会调节情绪、升华情感的方法

;学习了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可以了解青少年在青春斯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顺利地度过青春发育期。 3.学习了心理知识不但能提高自己,还能对正确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有所帮助。因为在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时,也学会了了解同学的心理,这样便可以对不同气质、性格的同学采取相应的态度,从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加强与同学的友谊。心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不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现在学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都是有益的,将来的祖国建设需要心理素质较高的一代青年。 二、保持心理健康,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状态。也就是说,健康与否从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三个方面来评价。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绝对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人们都处在较健康和极不健康的两端连续线中间的某一点上,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而非静止不动的。人的心理健康即可以从相对的比较健康变成健康,又可以从相对健康变得不那么健康,因此,心理健康与否是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另外,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行为和心理,并不意味着心理不健康。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