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错题的真正原因

做错题的真正原因
做错题的真正原因

做错题的真正原因

我们常常认为,平时做过的,考试就能做出来,其实并不是。做错题在粗心表象下,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判断“粗心”的标准通常有:

1. “简单的,不该错的,考试错了”——那就问问自己,熟练度够吗?

2. “原本会做的,考试做错了”——那就问问自己,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吗?

3. “审题错了,不是不会做”——那就问问自己,准确率够吗?平时做题力求一遍做对吗?

一、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

当我们在计时的情况下完成1000题,并不一定全对。如果平时经常做计算类的工作,很可能做得又快又准。

●解决办法:一道题目,反复接触至少要六次以上,且每次都在思考,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

二、对知识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还有一些题目,认为自己是会做的,因为平时做对过,只是考试错了。但很可能是只看过1-2次,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细节到底是什么?并未深究。

●解决办法:试着去讲解题目,如果做到能讲解题目,表示确实理解了。在讲解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

三、习惯有问题

很多学生写作业不认真、不检查、不喜欢打草稿、不肯写步骤等,也都是习惯的问题。还有的学生做题喜欢跳步骤,不但容易错,还会导致按步得分时得不到前半部分应该能得到的分。

●解决办法:比如做数学可以在草稿纸上先画图,画图常常能使自己的思维清晰。另外,对同一题给出多种算法,这其实也可以帮忙检查出一些错误。

四、做题准确率不高

如果平时做事力求“一遍做对”,“每遍都提升”,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这需要用心投入,反复多次后才能成为本能。如果做错了,觉得“没关系”,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态。另外,准确率还和“做题量”以及“题目类型”有关。

●解决办法:每次做题都认真对待,提高准确率,争取会做题,建立错题本。每次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才能真正提高成绩。

五、六个习惯改掉“粗心”的毛病

1、慢慢读题

拿到试卷后,读题要慢,尤其是题目较长时,更要慢读,细细读!边读边思考,同时把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比如,把已知的数据标示在题目的图上。切记,题目没有读完,不能妄下结论。

这样一遍读下来,基本也就只需要一遍,有用的信息都正确进入自己的脑海,做题就能正确运用所有的已知条件啦!那么不会发生看错题目,看漏条件这些事故。

2、演算工整

解答数学题时很多计算都会在草稿纸上进行。如果草稿纸上的计算过程比较整齐,干净醒目,那么发现已知条件中暗含的关键信息就比较容易,更不会发生挪错数字,弄错符号等情况。

3、回头检查

做完一道题目后,判断一下结果的合理性。比如:解出来发现结果的数很难看;或者解出来要求的时间竟然是负值。这时候就需要回头仔细检查一下刚才的计算过程。那么,干净整齐的草稿纸就发挥了它的另一项重要作用——方便检查!

4、深挖根源

有些题目老师稍稍一点拨,学生就知道正确的解题方法啦。这些看似粗心导致的错误,其实是概念不清晰。这时候不能一改了之。应该抓住小问题不放手,深入挖掘根源,运用类比,对比等方法,把相关的知识统统过一遍,彻底理清楚。

5、专心做题

平时练习题目,作业要重视,把它们当作考试题目看待。做题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快速的完成。6、信心、决心、耐心

树立信心,下定决心,同时耐心的坚持。慢慢的就能把“粗心”的坏毛病,用细心的好习惯去替换掉。

小学数学应用题100道

?应用题: 1、某校五年级一班男生有23人,女生有25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儿分之儿? 2、把3吨化肥平均分给5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分多少吨?每个生产队分得化肥总数的儿分之儿?(第二个问题只写答即可) 3、少先队员采集树种。第一小队7人采集了8千克,第二小队6人采集了7千克。哪个小队平均每人采集得多? 4、一堆货物120吨,用去了45吨,还剩总数的儿分之儿? 5、要制10根截面边长是1dm,长为2.5m的白铁皮烟囱,共用白铁皮多少平方米? 6、一段长方体钢材,长1.6米,横截面是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厘米刚重7.8克, 这块方钢重多少? 7、一块棱长是0.6米的正方体的钢坯,锻成横截面是0.09平方米的长方体钢材,锻成的钢材有多长?(用方程解答) 8.某家具厂要订购600根同样的方木,每根方木横截面的面积是25dm2,长是2m,这些方木一共有多少立方米?

9.公园南面要修一道长30米,宽0.24米,高5米的围墙。如果每立方米用砖500块,共需要多少块砖? 10、一个修路队修一条路,九月份前13天共修2230米,后17天平均每天修160米,九月份平均每天修多少米?(4分) 11、商店运来一批蔬菜,黄瓜占总数的1/3,西红柿占总数的2/5,其它的是土豆,土豆占这批蔬菜的儿分之儿?(4分) 12、一个商品盒是正方体形状,棱长为6厘米,用塑料棍做这个盒的框架,至少需要多长的塑料棍?在这个盒的四周贴上商标,贴商标的面积是多少?(4分) 13、光明小学六年级植树214棵,比五年级植树的3倍还多7棵,五年级植树多少棵?(4分) 14、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16平方厘米,把它锯成体积相等的8个小正方体,求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15、小明家装修房子,客厅和卧室打地板,正好用了200块长50厘米、宽80厘米,厚2厘米的木质地板,小明家客厅和卧室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他家买地板多少立方米?(4分) 16.工人叔叔挖一个长8m,宽6m,深2m的游泳池。如果游泳池的四周和底部贴上瓷砖, 至少 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瓷砖?

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策略(3) 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伊宁市教研培训中心库尔班江·吐合达吉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儿童认识数学是从认数和计算开始的,它是学习数学的最基本能力,《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要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生活及参与社会所必要的基本素质之一。实施南市区课题以来,我们进一步发现及研究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一、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 在计算练习中,学生的计算错误经常会发生: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者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当成了除法,小数点忘了或点错了一位;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等。 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归纳为知识性错误和非知识性错误。知识性错误是指学生对于计算法则概念或运算顺序的不理解,或者没有很好的掌握所导致的错误。非知识性错误是指学生不是不懂运算导致错误,而是由于不良的学习习惯所导致的错误;如抄错数字、不认真审题、注意力不集中等。 1.概念、法则理解不清

概念和法则是学生思维的基本形式,又是学生进行计算的重要依据。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有些错误是由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清而引起的. 23.76-(13.76-3.58) =23.76-13.76-3.58 =6.42 错误原因是学生在去掉小括号时没有减变加,不理解已知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用这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 1.25×(80+4) =1.25×80+4 =100+4 =104 错误原因是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还不清楚。 624÷6=14 780÷3=26 计算除法时,在这里学生对0 的占位作用认识不够及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0 占位这一知识点没有掌握。对“商的最高位确定后,不够商1 的就商0”理解不清,因此出现跳位商和空位的错误。 2.思维迁移的影响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积极作用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消极作用则干扰学生学习新知识。7.68-2.75+1.25 =7.68-4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200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200题) 1. 商店有4筐苹果,每筐55千克,已经卖出13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苹果? 2. 美术组有24人,体育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4倍,两个组共有多少人? 3. 每盒粉笔1元3角4分,每瓶墨水6角2分,学校买了6盒粉笔5瓶墨水,共花多少钱? 4. 有篮球9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8倍,足球有多少个? 5. 有足球72个,篮球9个,足球的数量是篮球的多少倍? 6. 有足球72个,正好是篮球个数的8倍,篮球有多少个? 7. 学校买来6箱图书,每箱50本,平均分给4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多少本? 8. 在3千米长的公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要分多少段? 9. 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0米长的路,如果他来回走2趟共行多少米? 10. 商店有黄气球19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7个,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2倍,花气球 有多少个? 11. 同学们做习题,小华做了75道,小明做了85道,小青比小华和小明的总数少30道, 小青做了多少道? 12. 学校有14棵杨树,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2倍,柳树比松树多4棵,有多少棵柳树? 13. 三年级(1)班有46人,其中21人是女生,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14. 公园有7只大猴,小猴的只数比大猴多9只,公园一共养了多少只猴? 15. 甲有140元,甲的钱数是乙的2倍,甲乙共有多少元? 16. 一列火车早上5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下午3时到达乙地, 但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5时整,晚点2小时。问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5-5)*120=1200 1200/(10+2)=100 17.一辆汽车早上8点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下午4时到达乙地。 但实际晚点2小时到达,这辆汽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6-8)*60=480 480/(8+2)=48 18 .小宁、小红、小佳去买铅笔,小宁买了7枝,小红买了5枝,小佳没有买。回家后,三 个人平均分铅笔,小佳拿出8角钱,小佳应给宁多少钱?给小红多少钱? (7+5)/3=4 8/4=2 2*(7-4)=6 8-6=2

小学二年级学生计算题错误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赵老师资料

小学二年级学生 计算题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赵金仙 华宁县宁州镇示范小学

小学二年级学生计算题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小学生计算错误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很多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点就通,可是一算就错。二年级是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阶段,千以内数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除法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但是计算中的错误是最让我们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阐述了笔者记录的学生作业和考试卷中出现的两大类问题、十三种错误情况,并针对这些情况讲述了笔者总结出来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计算题、错误、对策 小学生计算错误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很多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点就通,可是一算就错。二年级是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阶段,千以内数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除法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但是计算中的错误是最让我们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将学生作业和考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做了详细记录,并根据学生出现的错误研究了一些解决办法。下面就谈一谈我两年来研究分析的学生出现的两大类问题、十三种错误情况。 一、计算法则不熟的错误原因及对策 批阅学生作业时,我发现有三种情况是属于学生计算法则掌握不

熟产生的错误。 第一种: 4×8=36 、36÷4=8 、6×7=32、6×9=45。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记不住乘法口诀,没有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 第二种 错误原因是不理解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算理。 第三种75+25 =100-100 =0 针对以上三种错误,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三种应对策略。 1、口诀不熟“逆推记”。 学生的第一种错误是乘法口诀记忆不熟悉导致的,我引导学生运用“逆推理解记忆”法计算,如:看到“4×8”就倒回去想“3×8=?”,因为3×8=24表示3个8的和是24,那么4×8就表示求4个8的和,就用3个8的和24加1个8得32,就推出“四八三十二”。记“六七四十二”时倒回去想“六六三十六”,记“六九五十四”就倒想“六八四十八”。这种推理既能理解口诀所表示的意义,又容易记住口诀的正确得数,有效地减少了第一种错误的出现频率。 2、算理不解“念歌诀”。 针对学生总是不理解被减数中间的“0”退位后发生变化的算理,我就巧妙地引导学生将退位减法中:“哪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1’当‘10’再减”变成一句歌诀:“0上有点变9减”。在理解算理的基

小学数学应用题大全(强烈推荐)

小学数学应用题大全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1 一、分数的应用题 1、一缸水,用去1/2和5桶,还剩30%,这缸水有多少桶? 2、一根钢管长10米,第一次截去它的7/10,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3,还剩多少米? 3、修筑一条公路,完成了全长的2/3后,离中点16.5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4、师徒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徒弟做了总数的2/7,比师傅少做21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5、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2/5,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3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袋,两次共取出多少袋? 6、甲乙两地相距1152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对开,货车每小时行72千米,比客车快2/7,两车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7、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1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5,一条裤子多少元? 8、饲养组有黑兔60只,白兔比黑兔多1/5,白兔有多少只? 9、学校要挖一条长80米的下水道,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4,第二天挖了全长的1/2,两天共挖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2 二、比的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2:1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96 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 ∶1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3、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96 厘米,高为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 3 ∶2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4、某校参加电脑兴趣小组的有42人,其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 ∶3,男生有多少人? 5、有两筐水果,甲筐水果重32千克,从乙筐取出20%后,甲乙两筐水果的重量比是4:3,原来两筐水果共有多少千克? 6、做一个600克豆沙包,需要面粉红豆和糖的比是3:2:1,面粉红豆和糖各需多少克? 7、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9,第二天看了24页,两天看了的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是1:4,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8、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2:3:4,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3 三、百分数的应用题 1、某化肥厂今年产值比去年增加了20%,比去年增加了500万元,今年道值是多少万元? 2、果品公司储存一批苹果,售出这批苹果的30%后,又运来160箱,这时比原来储存的苹果多1/10 ,这时有苹果多少箱? 3、一件商品,原价比现价少百分之20,现价是1028元,原价是多少元? 4、教育储蓄所得的利息不用纳税。爸爸为笑笑存了三年期的教育储蓄基金,年利率为5.40%,到期后共领到了本金和利息22646元。爸爸为笑笑存的教育储蓄基金的本金是多少? 5、服装店同时买出了两件衣服,每件衣服各得120元,但其中一件赚20%,另一件陪了20%,问服装店卖出的两件衣服是赚钱了还是亏本了? 6、爸爸今年43岁,女儿今年11岁,几年前女儿年龄是爸爸的20%? 6、比5分之2吨少20%是()吨,()吨的30%是60吨。 7、一本200页的书,读了20%,还剩下()页没读。甲数的40%与乙数的50%相等,甲数是120,乙数是()。 8、某工厂四月份下半月用水5400吨,比上半月节约20%,上半月用水多少吨? 9、张平有500元钱,打算存入银行两年.可以有两种储蓄办法,一种是存两年期的,年利率是2.43%;一种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是 2.25%,第一年到期时再把本金和税后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入一年.选择哪种办法得到的税后利息多一些?

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张美仁 I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前几日在班上进行了一次四则混合运算的测试,居然卑、劝-戒一初一槁一禧二J 韵一困孕_

连一个满分也没出现,(通常测验满分至少有十余人),试卷上或多或少的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错误,让人有些遗憾。在计算教学中,甚至出现同样的一道题,学生今天做是对的,明天做可能就是错的。当然,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方面原因 我们常说学生“粗心”,其实“粗心”大多是由学生感知、注意、思维、记忆、情感等因素造成的。 1.感知不正确。 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并且外显形式简单,这样更容易造成小学生感知粗略、笼统、不够具体,再加上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又急于求成,因而所感知的表象是模糊的,致使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女口,把“+”误作“―” 把“3”写成“ 5”,把“ 56”写成“ 65”,把236X 103抄成236X13,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 2.注意不集中。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尚未发展成熟,不善于分配注意是小学生注意的特征之一,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丢三落四,造成计算错误。如计算四则混合运算不是抄错数据,就是忘记将暂时不参加运算的部分抄下来,漏一部分计算导致错误。 3.短时记忆出错。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储存、积累和更新都要依赖于记忆,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或估算都需要良好的短时记忆力做保证。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发展较

(完整版)小学数学应用题100道

一.应用题: 1、某校五年级一班男生有23人,女生有25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把3吨化肥平均分给5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分多少吨?每个生产队分得化肥总数的几分之几?(第二个问题只写答即可) 3、少先队员采集树种。第一小队7人采集了8千克,第二小队6人采集了7千克。哪个小队平均每人采集得多? 4、一堆货物120吨,用去了45吨,还剩总数的几分之几? 5、要制10根截面边长是1dm,长为2.5m的白铁皮烟囱,共用白铁皮多少平方米? 6、一段长方体钢材,长1.6米,横截面是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厘米刚重7.8克,这块方钢重多少? 7、一块棱长是0.6米的正方体的钢坯,锻成横截面是0.09平方米的长方体钢材,锻成的钢材有多长?(用方程解答) 8.某家具厂要订购600根同样的方木,每根方木横截面的面积是25dm2,长是2m,这些方木一共有多少立方米?

9.公园南面要修一道长30米,宽0.24米,高5米的围墙。如果每立方米用砖500块,共需要多少块砖? 10、一个修路队修一条路,九月份前13天共修2230米,后17天平均每天修160米,九月份平均每天修多少米?(4分) 11、商店运来一批蔬菜,黄瓜占总数的1/3,西红柿占总数的2/5,其它的是土豆,土豆占这批蔬菜的几分之几?(4分) 12、一个商品盒是正方体形状,棱长为6厘米,用塑料棍做这个盒的框架,至少需要多长的塑料棍?在这个盒的四周贴上商标,贴商标的面积是多少?(4分) 13、光明小学六年级植树214棵,比五年级植树的3倍还多7棵,五年级植树多少棵?(4分) 14、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16平方厘米,把它锯成体积相等的8个小正方体,求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15、小明家装修房子,客厅和卧室打地板,正好用了200块长50厘米、宽80厘米,厚2厘米的木质地板,小明家客厅和卧室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他家买地板多少立方米?(4分) 16.工人叔叔挖一个长8m,宽6m,深2m的游泳池。如果游泳池的四周和底部贴上瓷砖,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瓷砖?

小学数学应用题(已含答案)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3 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例1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4 和倍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数量关系】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 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248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

计算题出错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计算题出错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作为家长,不应一味地责怪、怀疑孩子的学习态度和认真程度。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帮助孩子对计算错误进行心理分析,找出具体原因,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并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细致的防范措施和规则,对症下药,查漏补缺,扫清计算上的障碍,为进一步提升计算能力做好基础工作。 1、视觉迁移引起的感知错误 小学生特别是中段学生,其思维特征是由现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极易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混淆,因而经常出现抄错数据、抄错运算符号的错误;还有忘记进位、退位,漏写、漏抄、出现运算顺序错误。 2、注意力发展不完善,注意稳定性不高 小学生由于注意品质不佳,特别是低年级儿童,还不善于有意识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常表现为,思维与书写不同步,注意力不是集中,而是一方面手中在抄写,另一方面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下一步计算方法上。小学生这个“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事物缺乏整体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生理、心理特点就使他们容易产生计算错误。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正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注意的品质还很不完善,把23看成32是注意的指向性、集中性尚待发展;把9写成6是注意的选择性较差;把4位数写成3位数是注意的广度和分配能力不够。有研究发现,7~10岁儿童的注意力可持续20分钟,10~12岁儿童为25分钟,12岁以上儿童可持续30分钟。因此在解答结构步骤较简单的题时,正确率比较高,而解答结构步骤较复杂的题时容易出错。这也正说明了为什么低年级的计算正确率高,而中高年级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如低年级的原因之一。 3、短时记忆较弱、记忆错漏 一道计算题往往包括多步计算,中间得数需要进行短时记忆,而小学生由于急躁、抢时间、怕麻烦,使得储存的信息部分消失或暂时中断,造成“记忆性错漏”。比如,在连续退位减法中忘了退1,导致计算结果错误,像4020-199,学生很容易算成4020-199=3931,这就与中间得数的储存与回忆不完整有关。 4、不良学习心态的影响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心态主要有三种:

小学数学各类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差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差倍问题。基本关系式是:两数差÷倍数差=较小数。 例:有两堆煤,第二堆比第一堆多40吨,如果从第二堆中拿出5吨煤给第一堆,这时第二堆煤的重量正好是第一堆的3倍。原来两堆煤各有多少吨? 分析:原来第二堆煤比第一堆多40吨,给了第一堆5吨后,第二堆煤比第一堆就只多40-5×2吨,由基本关系式列式是: (40-5×2)÷(3-1)-5 =(40-10)÷2-5 =30÷2-5 =15-5 =10(吨)第一堆煤的重量10+40=50(吨)→第二堆煤的重量 答:第一堆煤有10吨,第二堆煤有50吨 和差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一般关系式有:(和-差)÷2=较小数(和+差)÷2=较大数。 例:甲乙两数的和是24,甲数比乙数少4,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24+4)÷2 =28÷2 =14 乙数(24-4)÷2 =20÷2 =10 甲数 答:甲数是10,乙数是14 还原问题: 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变化后的结果,要求原来的未知数的问题,一般叫做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是逆解应用题。一般根据加、减法,乘、除法的互逆运算的关系。由题目所叙述的的顺序,倒过来逆顺序的思考,从最后一个已知条件出发,逆推而上,求得结果。 例:仓库里有一些大米,第一天售出的重量比总数的一半少12吨。第二天售出的重量,比剩下的一半少12吨,结果还剩下19吨,这个仓库原来有大米多少吨? 分析:如果第二天刚好售出剩下的一半,就应是19+12吨。第一天售出以后,剩下的吨数是(19+12)×2吨。以下类推。 列式:[(19+12)×2-12]×2 =[31×2-12]×2 =[62-12]×2 =50×2 =100(吨)答:这个仓库原来有大米100吨。 置换问题: 题中有二个未知数,常常把其中一个未知数暂时当作另一个未知数,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假设性的运算。其结果往往与条件不符合,再加以适当的调整,从而求出结果。 例:一个集邮爱好者买了10分和20分的邮票共100张,总值18元8角。这个集邮爱好者买这两种邮票各多少张? 分析:先假定买来的100张邮票全部是20分一张的,那么总值应是20×100=2000(分),比原来的总值多2000-1880=120(分)。而这个多的120分,是把10分一张的看作是20分一张的,每张多算20-10=10(分),如此可以求出10分一张的有多少张。 列式:(2000-1880)÷(20-10)=120÷10 =12(张)→10分一张的张数 100-12=88(张)→20分一张的张数或是先求出20分一张的张数,再求出10分一张的张数,方法同上,注意总值比原来的总值少。 五盈亏问题(盈不足问题): 题目中往往有两种分配方案,每种分配方案的结果会出现多(盈)或少(亏)的情况,通常把这类问题,叫做盈亏问题(也叫做盈不足问题)。

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近来发现,学生们有许多会的、懂得、能做对的题都做错了,仔细研究,全是计算惹的祸。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项重要任务。新课程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错误仍然困扰着教师和学生,老师们习惯于把错误归咎为学生“粗心马虎”所致,其实不然,孩子在计算中出现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概念、法则理解不清 概念和法则是学生思维的基本形式,又是学生进行计算的重要依据。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有些错误是由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清而引起的。 如:23.76-(13.76-3.58)=23.76-13.76-3.58=6.42错误原因是学生在去小括号时没有减变加,不理解已知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用这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反之同理。又如:1.25×(80+4)=1.25×80+4=100+4=104错误原因是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还不清楚。再如:624÷6=14、780÷3=26归结为学生对以除法概念不够清晰。 2 注意不集中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尚未发展成熟,不善于分配注意是小学生注意的特征之

一,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造成计算错误。如计算四则混合运算不是抄错数据,就是忘记将暂时不参加运算的部分抄下来,漏一部分计算导致错误。 3 思维定势影响 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在计算方面,则会看不到题目的变化与独立性,仍旧以旧经验去解决问题。例如学“分数乘法”时,教师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分数乘法,会与分数加减法进行区别,可学完分数乘法之后,一些学生做分数加减法出现了分子相加减,分母也相加减,显然是新学的分数乘法计算方法对原有加减法计产生了负面影响。 4 教师的训练量不够 新课程提倡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我们有的老师因未能很好理解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出现了算用颠倒现象,学生基本算理未理解,急着进行大量生活应用;还有的老师一味追求算法多样化,大量时间化在探究算法上,不注重算法提炼,最终学生连基本的方法都不会,更不用说能熟练、灵活地进行计算。 不管何种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都要注意找出错误的根本和关键,分析错误的原因,然后再针对错误性质、原因和范围,作具体分析,对症下药。 1 强化口算基本训练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科学地组织口算训练,有助于提高笔算的速度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60道)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60道)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1~20道) 1、男生有22人,女生有21人,其中有16人参加比赛,还有多少人没参加? 2、三个小组一共收集了94个矿泉水瓶,第一组收集了34个,第二组收集了29个,第三组收集了多少个? 3、汽车里有41人,中途有13人上车,9人下车,车上现在还有多少人? 4、小红有28个气球,小芳有24个气球,送给幼儿园小朋友15个,还剩多少个? 5、超市里买4袋饼干要付8元,买8袋饼干要付多少元? 6、老师有8袋乒乓球,每袋6个,借给同学15个,还剩多少个? 7、老师拿70元去买书,买了7套故事书,每套9元,还剩多少元? 8、数学课上小朋友做游戏,每5人一组,分了6组,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9、小军和小丽做灯笼,小军做了21个,小丽做了18个,送给老师50个,他们还要做多少个? 10、二一班有女生15人,男生比女生多11人,问二一班有学生多少人? 11、一辆空调车上有42人,中途下车8人,又上来1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12、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玩,用20元买票够吗? 13、我有50元,要买一件29元的衣服和一副18元的眼镜,还剩多少元? 14、2002年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B组得分,中国队主场得分12分,客场得分比主场得分少5分,中国队的总分`是多少分? 15、图书馆有90本书。一年级借走20本,二年级借走17本,问图书馆还有多少本书? 16、妈妈买了15个苹果,买的橘子比苹果少6个,问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

17、爸爸、妈妈和我分别掰了9个玉米,小弟弟掰了6个。问我们全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 18、小兔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送给邻居兔奶奶15个,还剩多少个? 19、王师傅做了80个面包,第一次卖了17个,第二次卖了25个,还剩多少 20、小汽车每辆能坐4人,大客车能坐25人,有3辆小汽车和1辆大客车,问一共能坐多少人?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21~40道) 21、有25名男生,21名女生,两位老师,50座的车够坐吗? 22、某大楼共十层,每层4米,小明站在8楼阳台,他离地面多少米? 23、小蜗牛有6只,蚂蚁是它的3倍少2只,蚂蚁有多少只? 24、梨有36箱,苹果有37箱,小货车一次能运70箱,这些梨和苹果能一次运完吗? 25、一条大毛巾38元,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6、小红家买了一箱红富士,吃了18个,还剩6个,一箱红富士原有多少个? 27、食品店有85听可乐,上午卖了46听,下午卖了30听,还剩多少听? 28、老师布置了80道口算,小新做了69道,还剩多少道? 29、桌子上放了5本语文书,一本书有10页,共有多少页?还有1本数学书,数学书有24页,五本语文书和一本数学书共有多少页? 30、小明和小花去公园采花,小明采了6种花,每种花各7朵,小花采了4种花,每种花各8朵,小明和小花各采了多少朵花? 31、妈妈办公室里有2张办公桌,其中一张办公桌上有9种不同的书各4本,另一张办公桌上有3种不同的书各8本,妈妈办公室的两张办公桌上共有书多少本? 32、有两个花瓶,一个花瓶里插6朵花,另一个花瓶插4朵花,两个花瓶一共插多少花?

浅谈小学三年级学生计算错误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浅谈小学三年级学生计算错误原因的 分析及对策 (馆驿小学金艳青) 【摘要】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总会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在运算中出现错误,其中有知识方面的原因,也有技能方面的原因。由此,我们教师也必须从情感与技能两方面同时下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关键词】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一、小学生运算错误原因分析 随着儿童学习的发展,他们开始逐渐摆脱以实物来表征运算,而直接获得以符号表征的运算。例如:学习“1000以”的加减运算时,学生更多的是面对直接用符号来表征的运算,这是通过“20以”加减法的规则迁移来获得的。学生的思维也由具体逐渐转为抽象。于是运算错误也就时常发生。错误的原因有很多,有知识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 1、知识方面的原因 概念不清。任何数学规则都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之上的,概念不清会导致对数学理解不清或冠戴,使计算出现错误。如:376-(176-98)=376-176-98=102错误原因是学生在去小括号时没有减变加,不理解已知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用这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反之同理(1)基本口算不熟。任何一道题的运算,最终都要分解成一些基本口算题加以解决。口算不熟会导致计算缓慢,所有口算中只要有一个错误,计算结果必然错误。

(2)法则记错或记不准。有时学生算错,反复检查也不能发现,甚至告知他已经错了,让他重做,他仍沿用错误的方法,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生记错了法则且已经形成了错误的计算习惯。在计算时丢落某些步骤,很大可能也是因为法则记忆不准确。如:63÷7×9=63÷63=1。这是因为对计算法则中“一道算式中,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没有记准。 2、心理方面的原因 (1)情感态度。造成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因素首先在情感态度方面,有些小学生错误的认为写作业是为了“应付”老师,致使写作业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小学生见到数据大,式子长,心理就烦,因而不能认真审题,认真选择算法;有些小学生见到难题,产生畏惧,浅尝辄止,敷衍了事……,诸如此类的现象,必然引起计算错误。 (2)认知局限性。小学生年龄较低,认知能力有限,这写也是造成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感知错误。小学生感知事物,往往不能够精确、准确。而计算题形式单一,不易引起学生兴趣,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因而经常出现抄错数、抄错运算符号等错误。另外,小学生的感知还伴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容易感知新奇的、感兴趣的“强刺激”,而忽略“弱刺激”,造成感知错误。例如:做填空题:5+54()5+45,有些学生就会填写等号,原因是加法交换率的“强刺激”,掩盖了54和45不同的“弱刺激”。 注意力不稳定、较狭窄。小学生的注意力稳定性较差,而对单调乏味的符号容易疲劳;注意的围比较狭窄,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力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顾此失彼。常表现为,思维与书写不同步,注意力不是集中在笔尖

最新小学数学常见应用题50道带答案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12、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追上一中队? 13、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将比计划多烧一天。这堆煤有多少千克? 14、妈妈让小红去商店买5支铅笔和8个练习本,按价钱给小红3.8元钱。结果小红却买了8支铅笔和5本练习本,找回0.45元。求一支铅笔多少元?

会做的计算题怎么做错了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会做的计算题怎么做错了---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计算教学一直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的错误,却是小学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教师在批改作业时都会发现,有很多学生并不是不会做计算题,而是会做而做不对。比如,我发现学生计算错了,我想了解学生错的原因,我便让学生再做一便,学生便能做对。作为教师必须认真分析错误原因,制定对策,减少错误率。在平常教学中,学生无论是平时的作业还是素质评估中,计算错误屡见不鲜,也不是只在差生中出现。其中的原因我想应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笔者就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小学生错误的原因及针对这些原因思考对策。 一、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来看 1、感知比较粗略。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感知开始。人类的知识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都是建立在通过感知而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毛泽东就曾经讲过:“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受。”同样,小学生在计算时,首先是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数,符号或数的符号组成的算式,即看题,读题审题。小学生感知事物不仔细、不全面,比较笼统、模糊,只能感知客体的个别部分,而且感知的目的性较低,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感知任务,即使对于教师提出的任务也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拢,集中感知事物。这就造成小学生的计算时,由于受到算题本身的影响,常常会感知不全面,不精细,造成抄错数字或漏写数学等。如把54 写45;把×写成+;有时抄题时,抄了这一题的前半部,下题的后半部,首尾不符。有时由于观察不具体,只看到大致轮廓,遗漏了某些细节而导致错误,例如:4-3÷4-3=1。针对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教师应注意重视首次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提高他们感知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准确、生动、鲜明的首次感知材料,突出学生容易忽略的部分,加强其刺激强度。在作业批改方面,要尽量挖掘他们的优点,评价从宽;对于他们的不足处,要正面引导。如对每次作业应用红笔作出肯定的标志,如用“√”“优”等,定期展示班级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于每个学生的进步予以及时的肯定和精神奖励等。当学生看到自己学习被肯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不断地培养学习兴趣,更加努力地认真感知学习对象,从而减少因感知错误造成算错的情况。2、注意品质差,表现为注意的不稳定性和注意分配性不广。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换句话说,就是当人们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一定对象,而不理会其它对象时,这就是注意。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任何一个心理过程自始自终都离不开注意。打个比说吧,如果把心理过程比作一艘轮船那些注意不仅掌管着起航,还负责领航、护航,一旦注意中止,那么心理过程这艘轮船就会偏离目标,甚至停止,可见,注意品质的好坏,对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注意品质包括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四种。那小学生的注意品质是怎样的呢?小学儿童注意广度较小,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而慢慢广大。小学生注意稳定性不高,有人对小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稳定性作研究,发现7-10岁儿童可维持20分钟,10-12岁的为25分钟。12岁以上儿童可维持30分钟,小学生同样不善于注意的分配和转移。正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经验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品质差,所以在计算时往往容易造成错误。小学生在算一道题目时,特别是碰到数目较大,计算较多的题目时,由于注意分配能力差,常会顾此失彼,造成错误,例如:1200-35×4÷7+80=1200-140÷7=1200-20=1180,又如在初学用竖式计算整数除法时,有些学生只注意试商而未顾及观察余数是否比除数小从而造成商的位数增多的错误。另外,有些学生在连续做了几道乘法题后,其思维停留在乘法上,以致“张冠李戴”。有些学生的注意不稳定,明明在做加法,突然听到同学说声“减”,就错将加法做成了减法,从而造成错误。对于这种错误,教师应在教学中,必须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对运算的难点,做到分散练习,集中突破,逐步加大难度,培养学生逐步达到注意的合理分配。将注意集中在某一难点上,逐一突破,再综合各种情况进行练习,不仅便于学生逐步掌握运算法则,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算时注意的分配与转移。另外,

小学数学11种简单应用题

小学数学11种简单应用题 学生清晰理解和掌握各种类型中的数量关系,将是解决问题关键的一环。也是为今后解答复合应用题打好基础的重要一步。 在小学教学基本类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中,可分为十一种:加法2种;减法3种;乘法2种;除法4种。现分述如下: 一、加法的种类:(2种) 1.已知一部分数和另一部分数,求总数。(求和用加法) 例:小明家养灰兔8只,养白兔4只。一共养兔多少只? 想:已知一部分数(灰兔8只)和另一部分数(白兔4只)。求总数。 也就是求8与4的和。 列式:8+4=12(只)答:(略) 2.已知小数和相差数,求大数。(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 例:小利家养白兔4只,灰兔比白兔多3只。灰兔有多少只? 想:已知小数(白兔4只)和相差数(灰兔比白兔多3只),求大数(灰兔的只数)。也就是求比4多3的数。 列式:4+3=7(只)答:(略) 二、减法有3种: 1.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求剩余用减法) 例:小丽家养兔12只,其中有白兔8只,其余的是灰兔,灰兔有多少只? 想:已知总数(12只),和其中一部分数(白兔8只),求另一部分数(灰兔有多少只?)也就是求剩余部分。 列式:12—8=4(只) 2.已知大数和相差数,求小数。(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例:小强家养白兔8只,养的白兔比灰兔多3只(或养的灰兔比白兔少3只)。养灰兔多少只? 想:已知大数(白兔8只)和相差数(白兔比灰兔多3只),求小数(灰兔有多少只?)(即求比8少的数) 列式:8-3=5(只) 3.已知大数和小数,求相差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 例:小勇家养白兔8只,灰兔5只。白兔比灰兔多多少只?(灰兔比白兔少多少只?)想:已知大数(白兔8只)和小数(灰兔5只),求相差数。(白兔比灰兔多多少只?或灰兔比白兔少多少只?) 列式:8-5=3(只) 三、乘法有2种: 1.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求总数。(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例:小利家养了6笼兔子,每笼4只。一共养兔多少只? 想:已知每份数(4只)和份数(6笼),求总数(一共养兔多少只?)也就是求6个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4×6=24(只)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例:白兔有8只,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2倍。灰兔有多少只? 想:白兔有8只,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2倍,也就是说:灰兔有白兔只数两个那么多,就是求2个8只是多少?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一.知识方面的原因。 任何数的计算总是与其相应的知识密切联系的。如果学生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口算 不熟、笔算不准,计算时必定会产生错误。主要表现在: 1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数学知识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正 确掌握了与四则运算的有关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例如,笔算加法计算法则是由 “数位”、“个位”、“相加”、“满十”、“前一位”、“进一”等数学概念组成,如 果学生没有弄清楚这些概念,就无法依据计算法则进行笔算。又如,计算 2600÷400=26÷4=6……2,余数算成了2,反映了学生的数值概念比较模糊,在应用“商 不变的性质”计算时,对余数相应要发生变化的道理缺乏理解。再如,做小数加法和减法 运算时,必须相同数位对齐后再进行加或减,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才能正确做加减运算。 学生练习时出现6.9+1=7,5.4-4=5等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自如地正确运用计算 法则。 2口算不熟,笔算不准。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表内乘法和除法是进行多位 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任何一道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 算都可以归结为若干基本的口算。基本的口算不熟练,计算时只要有一步口算错误,就会 导致整题计算结果出错。 二.心理方面的原因。 造成计算错误,学生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是不能忽视的。我们常说学生“粗心”,其实“粗心”大多是由学生感知、情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因素造成的。 1感知粗略。小学数学中的式题都是一些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算式,计算时先 要对算式中的数和运算符号作全面而准确的感知。但是,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尤其是感知 水平的制约,对式题的感知往往比较粗放而不够精确,常常表现为把式题中的数据抄错或 看错运算符号,如把65写成56,把“-”号看成“÷”号,把“+”号看成“×”号,这 必然造成计算结果错误。 2信息干扰。学生对试题的感知往往伴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从而 忽略对整体的认识,学生会将一些新奇的、感兴趣的强成分首先摄入脑海,而掩盖了其他 的弱成分。由于“0”和“1”在计算中的特殊作用,以及“凑整”往往可以满足简便计算 的要求,这些因素均会对学生产生强烈刺激,使他们在计算时忽略了运算顺序、计算法则,导致计算出错。如计算“125×8÷125×8”一类式题,他们会不假思索地误认为是一道两 个积相除的式题。 3注意不稳定。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 转移能力都尚未发展成熟,他们不仅难以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保持在某一事物或活动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