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报告

关于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报告
关于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报告

关于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报告
——以鼓浪屿、凤凰古城和婺源李坑为例
小组成员:周凤芝 陈晓林 爨文栋 陈跃玲 戴兰萍 李 佩
0923112048 0923112004 0923112005 0923111005 0923112006 0923111017 0923111023 0923112028
刘洪梅 罗月群

间:
2012 年 4 月 7 日



一、鼓浪屿篇 ............................................. 2 (一)景区发展过程 .................................... 2 (二)社区参与方式 .................................... 2 (三)经济利益 ........................................ 3 (四)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 ................ 3 二、凤凰古城社区参与方式发展研究 ......................... 5 (一)景区发展过程 .................................... 5 (二)社区参与方式 .................................... 5 (三)经济利益分配 .................................... 6 (四)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 ................ 7 三、婺源李坑篇 ........................................... 8 (一)景区发展过程 .................................... 8 (二)社区参与方式 .................................... 8 (三)景区门票收益分配 ................................ 9 (四)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 ............... 10 四、社区参与旅游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11
1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 之后, 人们对于精神方面表现出来了极大的需求,而旅游业正是满足人们这一需 求的最主要的方式。 在近些年的旅游发展中,随着一些景点的不断扩宽社区参与 旅游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但是不同的旅游地因为地域差异、 文化差异、 风俗差异、 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等原因, 导致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的发展过程和方式也出现一些 的不同点,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其相同的地方。下面,我们就以鼓浪屿、凤凰 古城、婺源李坑村为例来探究社区参与旅游的不同和相同点。
一、鼓浪屿篇
(一)景区发展过程 1988 年 8 月,鼓浪屿列入我国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在这前后,鼓 浪屿基本围绕旅游景区的定位发展,开始实施人口疏解政策。由于常住人口的减 少,部分公共服务设施的撤离,使得鼓浪屿越来越单一化,逐渐丧失其原来身为 人文社区的多层次的城市内涵。 2000 年鼓浪屿上原有的 16 家工业企业全部搬迁出岛, 2003 年,鼓浪屿撤区并入思明区,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正 式挂牌成立。 产业工人、 区政府 300 多名工作人员及其家属的撤离使鼓浪屿的人 口再次减少,社区脉络再受重创。 2007 年 5 月 8 日,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如今, 鼓浪屿已经启动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并计划在 2013 年冲击世遗。 (二)社区参与方式 鼓浪屿原本是一个城区,1988 年以前是按城区管理,但是厦门市政府 1988 年向国家申报名胜区,由国家批准后,鼓浪屿就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来管理,然 而景区的发展离不开社区支持, 社区也依托这景区。鼓浪屿的社区参与旅游的方 式主要体现在: 1.家庭旅馆 鼓浪屿的家庭旅馆从 2004 年开始,从此家庭旅馆就如雨后春笋般在鼓浪屿 成长。政府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加强对家庭旅馆的管理。如:2008 思明 区政府经过广泛调研,制订了《厦门鼓浪屿家庭旅馆管理办法》 ,对家庭旅馆的

管理、开办条件、程序、服务要求进行明确规范。2008 年 12 月 11 日,厦门市 委、市政府办公厅转发思明区政府的管理办法。 2.餐饮和购物 在食住行游购娱这六大要素中,餐饮和购物也有居民的参与,主要是当地居 民自己卖纪念品、水、饮料等;还有就是开餐馆。在岛上大部分居民的经济来源 都是旅游。 3.出租门面 然而有些居民由于各种原因,自己不开店,就将店面房屋出租或者转卖给他 人经营,以此来获取租金。 (三)经济利益 进入鼓浪屿是不需要门票的,但是对于鼓浪屿上面的各个景点,有些是要收 门票的,这其中,又分为两种:一是政府负责的景点,这些景点由鼓浪屿——万 石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统一管理,统一收取门票;二是私人经营的景点,比如海 底世界等, 这些景点则由私人收取门票。 社区的居民是不可以自己设景点售票的。 (四)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 1.社区环境 (1)商业气息 我们发现在鼓浪屿上有占道经营的现象,相关部门应该对这些商家进行管 理,如可以指定统一的地点经营。另外烧烤摊对居民生活环境影响很大,它们使 鼓浪屿的空气受到污染,此外,还有一些假冒的美食小吃等,这样的商业环境对 原本的社区生活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对他们的经营时间和规模 进行限制,以保持鼓浪屿最原汁原味的生活状态。 (2)社区环境脏乱 有些前来旅游的旅客素质低下,乱扔垃圾。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看到路边的 垃圾桶对某些游客来说形同虚设, 他们无视身旁的垃圾桶, 将垃圾随手扔向路边, 并在我们的调查表上提出垃圾桶摆放过少的建议。如今环保宣传的力度已然不 小, 我们认为想要遏制这类游客的恶劣行为, 必须在各个景区增加醒目的宣传板, 有效的唤醒民众的环保意识, 让他们自觉地将扔垃圾的手伸向垃圾箱。在最后一 次的调查中我们还特别注意到, 在饭店餐馆周围的垃圾尤其多,如那些海鲜饭店 门前一般布满餐巾纸、包装纸等废物。这个现象的造成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只要 清洁工人多一点,饭店老板勤快一点,就能使饭店门前看起来更干净,说不定还 会增加饭店的经济效益。
3

(3) 游客过多,环境嘈杂。旅客和居民一致反映岛上的游客人数太多,使 鼓浪屿看起来很杂乱。 所以我们建议相关部门科学的控制游客人数,在保护中发 展鼓浪屿的旅游业。另外,游客的人数远远多于路边休息椅的数量,很多又热又 累的游客找不到休息的地方, 所以我们希望鼓浪屿的管理人员可以在路边搭一些 帐篷以便游客更好地休息,或者在大树下多设一些休息椅也好。 2.生活方式 (1)交通拥挤 鼓浪屿的游客接待量越来越大,考虑环境承载量,还是需要每日的限制登岛 人数。 (2)社区功能弱化 调查显示,95%的人认为鼓浪屿近年来在卫生方面处于停滞和衰退状态;90% 的人认为鼓浪屿近年来在民生经济方面处于停滞和衰退状态。 鼓浪屿医疗卫生事 业的停滞与衰退及民生设施的持续萎缩,是鼓浪屿社区衰落的主要表现。鼓浪屿 从一个混合的居民区调整为单一的风景名胜区, 随着工厂企业外迁与人口外迁经 济建设不断萎缩, 社区要素的医院学校处迁,导致了鼓浪屿社区功能弱化的的主 要原因。 街道社区只有社会管理职能没有经济管理动力,而管委会则只有自己的 经济发展职能,对社会经济发展没有什么感觉和期望。 (3)物价抬高 旅游的发展是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也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物 价太高, 使得大多数居民不得不离开鼓浪屿或者即便是日常生活用品有时候也要 到厦门岛上购买,这造成了当地居民生活上的不便。 3.社区人口 据当地居民分析, 这与岛上人口流失且人口结构不合理有关。岛上的老人回 忆, 鼓浪屿曾经是个热闹的地方。 有工厂, 有各国风情的洋房, 熙熙攘攘的游客, 常住人口通常保持在两三万人以上。1993 年,厦门市政府出台《厦门市城市人 口管理暂行规定》 ,按“只准出、不准进”的原则严控鼓浪屿人口。2004 年出台 的《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显示要将岛上人口裁至 1.2 至 1.5 万人。
4

二、凤凰古城社区参与方式发展研究
凤凰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 国最美丽的小城。 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 永顺的猛洞河, 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 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 凰的风景将自然的、 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 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 这座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作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之一的“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时,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 ,小 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一)景区发展过程 2001 年,凤凰古城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03 年、2004 年,凤凰古城连续被评为中国旅游"十大最好去处"。 2005 年,凤凰古城跃居"九个最值得去的中国古镇"榜首,被世界著名媒体 NHK 电视台推介为"世界名镇";而南方长城,则被称为 21 世纪最有魅力的"中国 新的旅游热点。 2006 年,凤凰古城入选"新潇湘八景"。 现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85 处,其中国家级 2 处、省级 10 处;有古遗迹 116 处,特色居民 120 多栋,石板街 20 多条。 (二)社区参与方式 1.经营体制简介。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2001 年湖南凤凰县委县政府与在张家界经营旅游 业多年的黄龙洞投资公司多次接触谈判后,于 12 月 28 日签订协议,将南方长 城等 8 个景区(点)打捆,以 8.33 亿元的价格转让经营权 50 年。 “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公司经营,群众参与”的独特经营管理方式,使湖南凤凰县这一全新 的旅游发展模式已成为旅游业经营的“典范”,其发展速度也刷新了中国旅游界 的记录,创造了中国旅游业的奇迹。而在民营资本介入当地景区开发后,我们也 可以通过下图来了解其前后经营管理体制的变化。

表1 模 式 旧 体 制
凤凰古城景区民营资本投入前后经营体制对比 管理体制 部门 管理 传统的政府 县文 国家 将去管委会 经营权,旅游资 源分属政府不同 部门管理古城及 文物 公司 景区管理委 文物 局 10 人 现场从事 文物管 理,公司 250 人负 责景点经 营与保护 文物 局 6 个人 管理全县 文物。 管理 管理措施 营业管理 景区管理 人员
专营管理经营模 式,景区所有权 和经营权统一归 国家所有。
物局、县旅 财政开发, 下格式所有权和 游局、县政 政府定价 府及其他 部门。 门票及旅 入上缴国 库。
游收费,收 部门管理,文化
新 体 制
凤凰县政府
凤凰 县政府宏 司具体经 营操作
拥有景点的所有 权与管理权,黄 龙河投资股份有 限公司拥有景点 的经营权与收益 权
开发,公司 员会制定景区发 部门审核, 案审批和资源保 年收入 2% 交由政府 另需上缴 税金 护监督实施。公 司负责景区游客 和市场营销
观监控,公 定价,物价 展规划、建设方
保护文物, 服务、景点维护
2.社区居民的参与 旅游发展的实践表明,社区居民的参与在景区文物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整 合外来文化影响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黄龙洞公司较少涉足资源性旅游景点建设经营之外的其它项目,而是把主要 精力放在带动和扶持当地居民参与开发餐饮、 住宿、 购物等旅游服务性行业之上, 实现了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组合,为凤凰的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 化创造了条件。 (三)经济利益分配 按照转让合同规定,黄龙洞公司每年将其经营总收入的 2 %上交给凤凰县政 府,用以文物保护和维修;另由凤凰县文物局派出 10 名文管员,监督相关法规的 执行。
6

(四)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 据凤凰县旅游局的数据分析,经营权易主后,古城每年的游客量递增 50 万 人。2001 年至 2008 年,全县 GDP 由 8.35 亿元增加到 22.87 亿元,以文化旅游 为主的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3.5 亿元,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 59%, 2009 年 1 从 至 9 月统计的数据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已占到该县国内生产总值的 62%,旅游 产业在凤凰经济发展中已处于主导产业地位,成为富民强县的最大门路。 1.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1)农林业的开发。围绕旅游,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 业,引导旅游公路沿线农民发展水果业、种植农业观光带,积极建设特色农业基 地,发展农家生态游。2008 年全县休闲农业经济接待游客 68 万多人次,直接经 济收益 2350 万元,极大改善了农村经济结构。 (2)旅游工艺的发展。围绕旅游,凤凰县加大整合民族民间工艺资源 力度,扶持旅游商品加工企业发展,大力开发服饰、食品、工艺品、文化艺术品 及风光和民俗音像、名人名著、蜡染、扎染、银器等民族文化旅游商品。通过精 加工、集约化、创品牌,使小作坊有了大眼界、小商品形成大产业。目前凤凰县 仅面向游客从事银器加工生产的就有 30 多家。 (3)居民参与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使当地居民有了更多的生活门 路, 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 据统计, 旅游产业为凤凰直接提供就业岗位 1.5 万个, 全县涉旅从业人员共计 4.5 万人。在旅游经济的激活下,蜡染、扎染、纸扎、银 饰等传统工艺品,成为最抢手的旅游商品。古城现有旅游商品经销店 500 多家, 以盈丰公司为代表的旅游品加工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几年来,凤凰县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每年以 15%以上的速度递增,截止 2009 年 9 月,居民银行储蓄存 款余额达 20 多亿元。 2.城建开发与功能区的完善。 为实现城市提质扩容,凤凰先后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 、 规划》《城市小区详细规划》和《城镇土地利用整体规划》 、 ,启动实施了古城核 心景点区、旧城商务娱乐区、红旗行政生活区、堤溪文教体育区、城北仓储物流 区和凤凰园旅游服务区等六大城市功能区规划、建设以及红旗新区路网建设。 3.就业机会与经济收入 “凤凰模式”的成功运作,给县域经济带来明显的“晕圈效应” ,直接影响 到了旅游地社区居民的就业机会与经济收入。 4.生活环境氛围与生活质量 伴随着凤凰旅游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旅游地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氛围也 在发生着变化。在经历了外域文明和城市文化的冲击后,凤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 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整合,使旅游地社区的生活环境氛围较旅游开发初
7

期有所改善。 景区经营权转让后,凤凰的生活环境氛围变好,生活质量也在一定程 度上得到提高这一事实得到了大多数旅游地社区居民的认可。 5.社会风气与社会治安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批量游客的涌入也对当地的社会风气与社会治安产生 了直接的影响。 6.居民经济意识与社区民风 景区经营权转让后,经营家庭旅馆、餐馆、黄包车、私家游船和旅游纪念品 的社区居民越来越多,并形成了较敏锐的市场眼光。凤凰人的商业意识较以前大 大增强,而本地淳朴民风有所减弱。
三、婺源李坑篇
(一)景区发展过程 1.2000 年,李坑村开始开发旅游,是由村民自主开发。对李坑旅游的开发 都处于最原始的阶段, 旅游资源以自然资源与其原始的文化资源为主,旅游基础 设施及收益的方式都是由村民自主制定,开发简单。 2.2001 年,随着旅游者的增多,村民无法承担自主开发,把旅游开发外包 出去, 李坑步入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开发。随着以叶如煌为代表的旅游开发商的介 入,李坑景区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3.到 2007 年,李坑的旅游呈井喷的方式发展。婺源县转变思路,由民营资 本单点开发变成旅游公司搞资源整合。景区的开发主体发生变化,使李坑景区的 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把李坑旅游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4.2003 年,李坑村因其保存完好的徽派古建筑群和秀丽的自然景观被评为 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6 年被评为全省首批 19 个星级乡村旅游点之一及丽水市 农家乐特色村,2007 年被评为第三批“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浙江美丽乡村, 2008 年被评为“浙江省特色旅游村”。 (二)社区参与方式 通过对李坑事件的解读, 我们可以了解到婺源李坑村民及村委会(社区的角 色)在整个案件中的参与方式如下: 1.2001 年李坑村与投资者签订了首份协议,当时投资方还是私营业主叶如 煌, 协议中定下了村民门票分成方式: 10 年每年 19%, 10 年增长到每年 21%。 前 后 这份协议虽经过两次变更,但最终确定下来的村民收益比例没有变化。
8

2. 2003 年 2 月,私营业主叶如煌和村民签了一份新的补充协议,也是按照 村民的意见,新分成方式是包干,从 2003 到 2021 年,从每年 30 万元开始,以 5 万元为一个档期,以三五年为一个档期逐渐增加,到 2021 年的最后一个 5 年, 增加到 45 万元。 3. 旅游发展迅速,门票收入增加,村民认为利益分配不公平,自己吃亏了, 于是在 2004 年 4 月双方再次签订的新合同,放弃包干制,重新回到按比例分成 的方式。但与 2001 年的第一份协议相比,村庄分成的总比例降低了,前 10 年从 40%降到 31%;后 10 年从 45%降到 33%。但是村民的分成比例没有变,还是 19% 和 21%,景点参观户的比例也没有变。改变的主要是村委和乡镇的分成比例:镇 政府从 2%增加到 8%,村委会从 14%和 16%降到 4%。 4.2007 年新的婺源旅游公司正式成立,县旅游局副局长葛健出任执行总裁。 新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举措,就是景点门票不同程度的提价,其中李坑从 30 元 涨到了 60 元,但是支付给村民的分成并没有增加。 5.2010 年的最后一天到期后又过了半年 ,李坑的村民没有见到分红,也没 有人来谈后续的合同, 于是三年没有抗议的李坑村民再次故技重施,重新围堵景 区。 但是婺源旅游公司的封闭景区的做法也让李坑村民意识到了他们最有效的抗 议方式已经失灵,故出现了如今旅游旺季李坑仍闭门拒客的现象。 (三)景区门票收益分配 1.村民自主开发阶段: 除了交一部分给相关部门,其余的收益都由村民自主 分配。 2.开发商参与开发阶段: (1)2001 年叶如煌和村委会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合作经营期限是 20 年, 从 2001 年 9 月 18 日到 2021 年 9 月 18 日, 协议规定在合同期里明确提出了门票 收益按比例分成:前 10 年,村里占 40%,后 10 年增加到 45%,具体构成是前 10 年镇政府 2%,村委会 14%,村民 19%,景观参观户共占 5%,后 10 年,镇政府 2%, 村委会 16%,村民 21%,景点参观户共占 6%。 根据村民意愿, 一年一次分配如下:第一个五年由乙方代缴李坑村民所交纳 的税费,指农业税、农特税、屠宰税、镇村统筹提留等;第二、三、四个五年, 在第一个五年的基础上,由乙方分别补偿村民,每人每年 100 元、200 元、300 元,不足或剩余部分由乙方处理。 (2)2002 年,与村民签定一份补充协议定额包干制。定额包干定了一个 30 万,每年加 5 万。 (3)2004 年,再次签订合同,放弃定额包干制,村庄分成的总比例降低了, 前 10 年从 40%降到 31%,后 10 年从 45%降到 33%,但是村民的分成比例没有变,
9

还是 19%和 21%,景点参观户的比例也没有变,改变的主要是村委和乡镇的分成 比例,镇政府从 2%增加到 8%,村委会从 14%和 16%降到 4%。 (4)2007 年至今,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李坑景区的旅游开发,其分 配方式:每人每年 2000 元,此外村民还可得到门票收益分成的 1%(数字还可以 商量) 。村民与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门票收益分成问题发生纠纷,村民提 出的收益方式一种是按照门票收益的增长比例来算,要求翻倍,另一种是按照之 前与叶如煌所签合同的比例来算,门票分成比例按规定的方式增长。但两种方式 都一直都没有和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一致。至今,矛盾初步缓和。 (5)总的来说,村民的利益分配比例在 19%——21%。 3.李坑景区旅游开发结构:以开发旅游为重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周边 的景区、景点为依托,将农事活动、溪水风情等参与性强的项目糅合到农家乐休 闲旅游中去,拓展休闲旅游项目,吸引城市居民来休闲度假,同时加快农业产业 化、市场化进程,重点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全面打造“生态旅游 之村、绿色氧吧”。而景区的收益方式主要是依托其开发结构。 (四)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 1.知名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入李坑景区,门票收入也从开始的 10 万元增加到今天的几百上千万元,熙熙攘攘的游客对村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往日 的宁静不复存在, 如今李坑景区因收益分配不均问题而暂停旅游,让不少村民感 慨道: “多少年没有这样清静过了。 ” 2.社区各个利益主体关系紧张。利益的分配不均问题使得村民和政府、旅 游公司的关系紧张, 相互封路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做法一方面影响了村民正常 生活出行,一方面也打破了昔日李坑村的宁静生活,让村民惶惶不可终日,整日 需为了争取利益而奔波劳累,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3.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旅游是一个综合产业,它的发展会带动相关联 的食、住、行、游、购、娱产业的发展,这样来说李坑旅游的发展增加了村民的 收入,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4.美化环境,让婺源李坑从一个穷乡僻壤变成了“中国最美乡村” 。在利益 的驱动下, 村民会更加小心翼翼的保护乡村的原貌, 使李坑村近看小桥流水人家, 远看云白花红草绿。
10

四、社区参与旅游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从以上这三个案例中,相同是,本来都是一个普通居民生活的地方,由于保 存比较完好,加上各有特色,比如:凤凰古城的清代建筑和苗族特色、婺源李坑 的徽派建筑、 鼓浪屿的西洋建筑等等。但从基本层面来讲它们本来都只是一个人 们聚居的地方, 因为当地居民的创造而具有了魅力,现在却因为这种魅力而改变 原有的生活形态,这就是旅游景区常见的情况。 1.社区参与旅游方式中的相同点。 当地居民都会利用自身的优势选择经营家 庭旅馆、餐饮、纪念品、出租店面房屋的方式,这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式之 一。 2.文化碰撞。 一个生活圈一旦有外来人员进入就必定会出现文化的碰撞,一 般情况下当地的文化会被外来文化淡化或者融合,而出现不同的情况。这一点在 李坑村和凤凰古城更是明显, 因为这两个景区在开发之前都是比较闭塞的, 加之, 凤凰古城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 3.经济发展,物价抬高。旅游业是第三产业。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满 足物质需要之后, 人就开始追求精神需求。这也就意味着物质丰富都一定的程度 了,当然,我指的是游客。游客的到来产生群聚效应,竞争也就越来越大。经济 是上去了, 但是不平衡的经济上涨和物价上涨的不均衡让居民生活受到冲击。这 是很多新开发的景区必然的出现的情况。 不同点: 1.社区参与旅游的层面不同。不同的景区吸引点不一样,则对于它本身的开 发利用方面也不一样,比如说凤凰古城除了它特有的建筑特色之外还有文化习 俗、工艺品的吸引力,这也就在凤凰古城中大力开发服饰、食品、工艺品、文化 艺术品及风光和民俗音像、名人名著、蜡染、扎染、银器等的原因。凤凰古城的 居民在参与旅游方面不仅仅是直接参与还有间接参与。 并且这种简介参与所站比 例比其它两个景点更深。不过这里也凸显出一个畸形的地方,比如,凤凰县居民 制作苗银器以前是因为生活习惯,现在更多的是为了经济利益,很多东西都变成 取悦旅客的工具,而丧失了原本的意义。 2.门票经济。 在上面的案例中, 除了李坑村有对整个村作为景区收取门票外, 其他两个景区都是采用分别收取景点门票的方式, 这也就是李坑村为了经济利益 产生较大争执的原因。 3.经营主体不同。 首先, 鼓浪屿上面的景点是被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 区管委会统一管理, 居民还是一样的生活,它没有将整个鼓浪屿打包在一起统一 强制管理与李坑村正好相反, 凤凰古城则采用了转让经营权的模式,这些的不同

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地的居民,居民是景区的载体,但是不同地区的居 民思想不一样,眼界不一样,使用的方式也不一样。在李坑村和凤凰古城都曾经 因为与景区管理方有分歧而出现暴力事件。 4.旅游对人口数量影响的不同。鼓浪屿景区在 1988 年就开始对岛上的人口 进行控制,只准出,不准入。这就是要控制岛上人数。让当地居民搬离鼓浪屿。 而凤凰古城采取的方式是建立一个凤凰新村,居民要建新房可以到凤凰新村建, 不破坏原有的建筑,不影响原有的建筑。对人口则没有强制的措施。 通过以上对鼓浪屿、 凤凰古城和婺源李坑村三个景点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 现在的居民参与旅游形式是多样的,同时也看一看到很多不利的一面,特别是开 发景区之后对当地文化的破坏, 其实文化是最脆弱又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在开发 一个景区时一定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12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也是民族经济继续走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一路高歌猛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跨越式发展都在深入推进中,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必须正视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其产业化运作的简单易行,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借助于现代商业和市场的深加工。只有经过现代商业和市场的产业转换,文化资源才能转变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文化商品。与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一样,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起步、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近年来,发达地区在短时期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而民族地区除了文化旅游业呈现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外,影视、出版、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仍显弱小。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夹杂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巨浪中,文化旅游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时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实现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而且对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 (一)旅游与文化 在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旅游文化则是以一般文化的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包括旅行、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文化不仅覆盖了旅游业的六要素,而且与旅游的各相关部门、产业有紧密的关联度,其容相当丰富多彩。而文化旅游

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相关理论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相关理论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有关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理论 (一)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区域旅游合作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是区域分工与贸易理论和区域相互依存理论的延伸,是对生产力布局的形成、发展过程的动态描述。 1.“点一轴”开发理论 代表人物是法国地理学家克里斯特勒(WoChristallar)和规划学家沃纳松巴特(Wernersombart)。这一理论的核心是中心地理论和生长轴理论。中心地理论重视“点”的作用,认为不同等级中心的市场有差异,使各城市产生等级分工;生长轴理论重视“轴”的作用,认为由于交通干线成为连接各中心地的纽带,能有效地促进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区域旅游合作符合“点一轴”开发理论的规律,通过点与点之间跳跃式配置资源要素,进而通过轴带的功能,牵动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 2.“增长极”理论 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r)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一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自渠道向外扩散,从而形成以增长极为核心、周边地区不均衡增长的地区性经济综合体。这一理论后来经过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J·Boudeville)、美国经济学家尼科尔斯(V·NICho1S)、赫希曼(A·Hirshman)等人的论证和发展,开始将研究视角由“经济单元”转向地域空间,提出了“增长中心”(包括“吸引中心”和“扩散中心,’)概念,使增长极理论更具实用性。这一理论已被我国理论界普遍接受,并已应用于旅游业的空间布局实践中。 3.不平衡增长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中一种不平衡的连锁演变过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经济互动效应,如果利用得好,对双方经济发展都有利。代表性理论有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Myradal)提出的“循环累积模型”、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A·0·Hirshman)提出的“联系效应理论”等。区域旅游合作中,旅游线路上的“热点带冷点”、“热点促温点”的合作形式方兴未艾,虽然在前后者之间的经济效应上存在着相当的差距,随着发展这种差距会逐步缩小,这是地区间相互联系与合作的结果。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势在必行(一)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势在必行(一) 一、问题的提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背景阐述 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活动产生于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旅游活动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旅游活动的经济作用,并随着闲暇时间的私有化和商品化、旅游活动的商品化和社会化而倍受注目。我国旅游业发展二十多年的历程及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步走的台阶式发展模式也证明发展旅游业即为开展旅游活动。“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拉动内需”、“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市)”的提法及在实践中的推广更是出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可以达到创收外汇、平衡国际收支、增加税收、拓宽就业渠道的经济目的。旅游发展中的泛经济性是一把双刃剑,在对旅游目的地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造成对东道主地区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消极影响,经济短视而秩序混乱、环境污染而加剧恶化、文化传统扭曲而丧失、社会风气败坏而沦丧。从东道主社区角度考虑,旅游发展中的非社区性造成旅游发展的非持续性,主要体现为: (1)“旅游飞地”现象 “旅游飞地”现象是指旅游或休闲活动空间虽然依托的是当地的土地和旅游资源,但与社区主要地域单元相分离,成为旅游直接经营者的特区。旅游消费的物质和从事服务的中高层人员基本来自外地,旅游收入“漏损”严重。旅游发展对当地发展的关联度小、联带作用弱。旅游的乘数效应便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造成当地资源的“低价出售”,甚至是为微小经济所得而支付环境、社会、文化上的高昂代价。 “旅游飞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目的地的经济基础及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发展产生刚性约束,目的地供给潜力扩张有限,为了发展旅游经济,增加了对外部需求的依赖程度,使旅游目的地成为发达经济体的“飞地”。这就是经济久发达的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的“悖论”:希望通过发展旅游壮大经济基础,但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资本基础、开发与管理经验和企业家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及发展旅游经济激烈竞争的现实,使目的地经济体不得不依靠来自体外的投资和管理,从而造成“贫困化出口”,旅游业发展的带动效果大打折扣1]。 (2)“旅游孤岛”现象 “旅游孤岛”现象指旅游活动发生地与旅游地所在社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界限可是有形的实体边界,也可是无形的意态界限,旅游者与当地平民的社会联系被切断,旅游活动空间孤立于东道社区空间。整个旅游行程中,旅游者生活于周密策划的场景中,他们目光被掮客左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旅游活动空间被舞台化,旅游者很难得出有关这个国家和地区的真实生活的基本结论。 (3)“新殖民主义”现象 “新殖民主义”现象指旅游业发展中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监督权四权分离,相关利益者之间地位及关系的不平等,特别是旅游活动的经营管理权掌控于旅游中介企业,社区居民主体地位往往忽略,形成“契约”形式隐掩下,旅游业直接经营者对东道社区旅游发展的控制、干涉与旅游利益的掠夺、剥削。 鉴于“旅游业并不象一系列急功近利者所说的那样是一种灵丹妙药”,2]改变旅游发展模式,构建经济与环境、旅游相关利益者间的和谐关系,凸显社区参与旅游的主体地位,走可持续旅游发展之路便提上议事日程3]。可持续旅游发展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重点强调:代内代际公平;旅游开发利用应以环境可承载能力为限;在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旅游经济。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的实践落实即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实现社区旅游一体化成为其最佳模式选择。联合国大会在1969年发表了《社会进步与发展宣言》,指出公民参与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1995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通过《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制定了《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强调“旅游发展目标要符合经济期望目标和环境要求,不仅要考虑当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研究 随着现今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伴随着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旅游作为现代都市人一种放松心情和舒缓精神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追捧,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不仅追求自然风光美的精神享受,而且还想通过旅游来满足其对文化内涵的需求,从而找回生活中失落的朴素、真诚、热情与简单。民俗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出现在当今的旅游舞台上,在旅游者的面前尽显其独特个人魅力和风采。旅游业的兴旺发达促进了民俗文化的复兴,但另一方面也给民俗文化的保护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因此正确认识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正负影响,并找出解决所面临问题的方法,对促进当地社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旅游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中国目前主要研究的大多还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在很多文献里,学者研究的是怎样在旅游开发中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不被侵害,以及民俗文化对于旅游的重要性。总的来说,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旅游,旅游对当地的影响及民俗文化保护这几方面。 1.1 关于民族旅游的研究 我国最早关于民族旅游的研究综述是吴必虎、余青(2000)对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随后吴其付(2007)对国外民族旅游研究文献进行的回纳和评析,反映出国外民族旅游的研究内容更全面,研究结论更深刻和更有洞察力。国内学术界对民族旅游主要从开发模式、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民族村寨等四个层面来研究。早在1998年,薛群慧,邓永进就研究了民俗旅游消费需求的激发及其影响因素,总结出民俗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时间性、民间性、重复性和文化性的特征。田美容以西双版纳傣族歌舞为例,通过分析国内游客对傣族歌舞表演的期看、满足度以及对传统性的态度,从而研究游客对歌舞旅游产品真实性的心理熟悉,

东北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硕士)开题报告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东北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研究 姓名:杨一 年级: 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论文类型:

东北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框架 东北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研究 0绪论 0.1研究背景 0.2研究目的及意义 0.3国内外研究综述 0.4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0.5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1相关理论概述 1.1 基本概念界定 1.1.1区域旅游合作 1.1.2无障碍旅游区 1.2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基础 1.2.1马克思主义理论 1.2.2区域经济学理论 2 东北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1 东北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 2.2 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性 2.2.1 东北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2.2.2 实现振兴东北“大旅游”战略目标的要求 2.3 东北地区旅游合作可行性分析 2.3.1 合作的动力源--共同的利益 2.3.2 合作的推动力--政府间的合作 2.3.3 合作的基础--企业的合作 2.3.4 合作的支持系统--交通可进入性 2.3.5 合作的保障--基础设施 3.东北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的选择 3.1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选择的依据 3.2典型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的借鉴 3.2.1国外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 3.2.2国内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 3.3 东北的选择——无障碍区域旅游发展模式 3.3.1无障碍旅游区的基本模式 3.3.2东北无障碍区域旅游发展模式的目标 3.3.3东北无障碍区域旅游发展模式的内容 4 东北无障碍区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构建

4.1 建立政府主导的战略性联盟机构与协调机制 4.2 加强利益相关性的旅游企业间战略性合作 4.3 优势互补,精心设计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4.4 加强部门间协作,推动“四通”的实现 4.5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加强旅游信息沟通 4.6 规范旅游市场,塑造东北地区旅游整体形象 5结论与展望 5.1主要结论 5.2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一、选题的依据 经济全球化打破了经济发展的国家疆域,信息化把全球的每个角落连接成一个“地球村”,世界产业的发展因此经受国际化的洗礼,产生了一系列的变革。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产业间合作发展不断更新。而旅游业作为关联程度、开放程度极高的新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经济产业,在区域经济的合作中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对于我国旅游业来说也必将催生更高领域、更大规模的新型旅游合作模式,中国旅游业跨区域合作的时代已经来临。区域旅游合作是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潮流的要求,也是我国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旅游强国发展目标的关键。目前区域旅游合作已经成为国内外旅游界和经济界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迅猛,但是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放眼全国,区域旅游合作已成趋势:如长三角地区建立起“15+1”无障碍旅游圈,随之鄂渝两地共建长江三峡无障碍旅游经济协作区,如今环渤海旅游合作势头迅猛。可以说,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一个通过合作追求多赢的新时代。但与如火如荼的区域旅游合作实践相比,我们对于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却是非常滞后的一种状况,并未形成体系。对于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研究也是大致始于20世纪90年代,自2004年以后才逐渐增多。很多学者仅仅是从不同角度分析并提出区域旅游合作的各种模式,真正构建并分析模式及其运行的案例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导致在实践发展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及操作性,甚至很多计划得不到实际落实,变成了一种空洞的口号,失去了区域旅游合作的真正意义。 (二)东北区域旅游合作的环境及条件成熟 东北区域物产丰盈、人杰地灵,曾为共和国的发展与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旅游业成为最有潜力、最具吸力的产业,以冰雪旅游、生态环境、边境旅游、风城市情和市内外场五大优势独步中外,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心与关注。而东北地区对外的相对独立性,及内部城市间较强的差异性、关联性和互补性,与旅游产业“内合外放”的要求恰好吻合,加之东北人文相亲,整体特色鲜明,合作基础十分坚实,可见东北地区无论是从资源、区位、基础还是实力角度,其城际间旅游合作的条件已经成熟。加之全面振兴东北的战略机遇期,东北的区域旅游合作恰逢

对社区参与旅游的几点思考

摘要:通过分析社区与旅游发展的影响,存在的问题,研究社区参与旅游的模式和措施,把旅游景点景区建设与社区建设相结合,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与发展 大部分旅游景区景点是和周围居民社区生活场所融为一体的,如果没有社区居民的参与,孤零零的景点将难以吸引旅游者,必须把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和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以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以社区为背景,才能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社区与旅游发展的相互关系 (一)旅游活动对社区的影响 1.提高经济效益 作为一个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必将产生相应的经济效应,同时也促进了其他经济活动的开展。同时随着景点景区的开发建设,必然引起对周边社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以适应旅游业本身发展的需要,这亦将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经济效益。旅游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不论是酒店、旅行社、景区,还是其他旅游服务企业,都需要大量服务与管理人员,促进了社区居民的就业。 2.提高社会效益 旅游业的发展也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社会效应。首先,推动当地居民的对外交流,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增强居民的自信心与荣誉感。其次,一些新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方式,也会引起当地居民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可以提高和改善当地居民的行为举止、卫生习惯等。同时,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能够更好的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提高环境效益 旅游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既要有好的生态环境,又要有好的社会环境,二者缺一不可。旅游的发展必将对当地社区的环境改善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环境改善的最大受益者是当地居民,非常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4.负面影响 一些当地居民认为,旅游只能使得少数居民获益,而且导致了物价上涨,也可能造成当地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外来人口的涌入或者旅游活动的逐渐频繁又引起了污染物的增多。另外,景区一些人为建设会使自然风景受到了破坏,已成为景区发展的不利因素。 (二)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认知 在不同的旅游发展阶段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也具有不同的认知。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居民的正面感知要强于负面感知,居民总体对旅游发展以及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文化影响持较为肯定态度,绝大多数居民目前没有认识到旅游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反对旅游发展的对抗情绪也没有产生。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文化程度的提高,居民会越来越强调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处置不当,很有可能会引发对旅游发展不利的情绪,从而阻碍了旅游的发展。 (三)社区参与旅游存在的问题 1.缺乏参与意识 社区居民大多是旅游景区当地的村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对旅游发展的认识不足。同时,大部分人认为老百姓没有决策的权利,这样就缺乏积极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也失去了自己应得的权利。 2.缺乏统一管理 有些旅游景区景点除了行政上各有主管部门外,从地域上来说,又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县市。这种分头管理的现象最终导致了居民的自发参与旅游,没有统一的管理和信息联系,基本属

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2 0 0 7年1 2月第2 2卷第4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综述苘茂兰,王峥 摘要:近年来民俗旅游成为各地旅游发展中的一个亮点,甚至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国内学者对此也给予了关注。1 9 9 8年以来各种学术性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有关民俗旅游研究动态的文章,对其进行梳理和归纳,可以发现,民俗旅游研究在某些方面还有需要加强的地方。 关键词: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可持续发展 当前,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文化旅游发展,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采的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的民俗旅游发轫于2 0世纪8 0年代初期,民俗旅游以其浓郁的文化气息、可观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各地迅速兴起,甚至民俗旅游成为各地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迄今,中国民俗旅游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六大特点:规模从小到大;内容从单一向多样化、复合型发展;地域上从少数民族聚居区向内地和全国范围扩展;形式上从单纯观光向体验、参与发展;游客以境外为主到国内外游客并重;层次上从初级水平向专业化水平发展。民俗旅游的发展及其开发中出现的新问题已经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加强对民俗旅游及其开发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遍观近年来的旅游论著,在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中对民俗旅游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试图对 1 9 9 8年以来在各种学术性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民俗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把握和评价,希望能够对今后国内民俗旅游发展的研究有所启示。 一、民俗旅游基本问题界定 1 .民俗及民俗旅游 发展民俗旅游首先需要搞清民俗是什么。如果用“泛民俗”来代替民俗,那么其所导致的对传承的背离是与民俗精神背道而驰的。对于民俗及其内容的理解,学界至今见仁见智。巴兆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集体性文化,表现在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例。[ 1 ] 钟敬文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参与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事项;既包括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和行为、心理等形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 2 ] 对于朝礼和宗教是否属于民俗,一种观点认为,将祭孔仪典、天子朝拜仪礼归人民俗项目有欠妥当,将历史遗迹、佛道寺观统人民俗旅游有失偏颇。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还是应将朝礼和宗教归入到民俗旅游资源之列,因为朝礼和宗教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事实上已成了当地居民的文化传统,生活息息相关。但无论如何,民俗与旅游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古代开始,观风察俗,考察民间文化,就是推动旅游的一种动力。[ 3 ] “民俗旅游”概念最早是由西敬亭、叶涛于1 9 9 0年提出的,“顾名思义,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民俗事项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 4 ] 。时至今日,对于民俗旅游的概念还是百家争鸣,几乎在所有以民俗旅游为主题的文献中都有对民俗旅游的解释。尽管学者对民俗旅游的内涵认定不一致,但对于民俗旅游的本质认定还是达成了共识: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是一种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具体来说,其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游者出游观赏的主要对象是民俗,即旅游客体是民俗风情。二是旅游地向旅游者提供的核心产品是民俗产品。只有当旅游者享用和消费的产品是旅游地供给的以民俗风情为核心的系列产品,这样的旅游活动才能归人民俗旅游之列。三是民俗产品必须由纯正地道的民俗开发而成。开发民俗必须保持原味,切忌歪曲。四是民俗旅游产品的主要载体是旅游地的民众。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有民众的广泛参与,民众的态度、素质直接关系到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高低和旅游地的声誉。 2 .民俗旅游的内容 根据民俗旅游涉及的民俗范畴差异,民俗旅游可分为物态民俗游、动态民俗游、心态民

基于社区参与的旅游规划

社区参与在旅游规划中的意义 作者:田润乾文章来源:点击数:1527 更新时间:2011-12-19 在旅游规划中,以人为本、人本主义的概念向来是一种重要的规划理念和基本原则。这是一种体现规划合理性和社会公平性的重要方式,但是在规划的具体过程中,人本主义更多的时间体现出的是一种口号,甚至是一种不公平,远远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初衷。 1、以人为本何以成为一种不公平 在旅游规划中,规划者的视角更多地停留在开发商和旅游者的角度,产品设计细节主要从旅游者的体验角度进行设计,盈利方式以开发商的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进行设计。在成本核算中,很少核算环境、空间等隐性成本,而这些成本最终都均摊在项目地社区的居民身上。从客观角度来讲,旅游规划者在规划过程中是以牺牲社区原住民的潜在利益来满足旅游者和开发商的利益,这是一种隐形的不公平现象。 2、社区参与亟需纳入规划内容 作为规划区内的弱势群体,社区居民往往没有维护自身利益的力量,无法可依是最根本的原因。在旅游名镇丽江古镇,原住民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失去了土地、承受着旅游开发带来的高物价,生活环境被旅游者入侵,这使许多原住民走向了更加艰难的境地。与丽江同样的例子不在少数,还有一些强行拆迁当地居民的例子时有发生,这些都在暴露出旅游规划中存在着基本功能和内容的缺失,对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没有在根本上进行维护。 3、社区参与应当成为规划的核心理念 从旅游发展的角度出发,旅游规划的编制只是一个开端,如何理顺项目的肌理、规划区内的各个群体之间的博弈关系,决定着规划的质量和项目开发的最终结果。开发商、政府、当地居民、各类相关社会组织都会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受到或好或坏的影响,如何对受益群体的利益进行合理分割,对受害群体进行利益补偿,是旅游规划当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 因此,在旅游规划中,应根据项目低的利益主体特征,对项目开发的相关利益主体进行博弈分析,并确定相应的参与方式和利益分配方式,设计切合项目地实际情况的社区参与模式,确保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均衡发展,才能实现项目地的平稳快速发展。所以,社区参与不仅仅是一种概念,他更是在旅游规划当中应该坚持的一种规划理念,特别是作为站在旅游圈子之外看旅游的规划者,更应该将社区参与作为一种规划思维进行培养。 4、社区参与是一种社会责任

中国民俗旅游发展趋势分析研究

中国民俗旅游发展趋势研究-旅游管理 中国民俗旅游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厚多彩,构成了旅游资源的重要基础,我国民俗旅游1983年始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民俗旅游特色鲜明、表现形式多样、成果丰硕,民俗旅游已形成产业化发展趋势。 雷俊霞 1983年,山东潍坊“石家庄千里民俗旅游线”开启了中国民俗旅游最具重要意义的一年,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新形式,开始引起各界的重视并逐渐得到推广。迄今为止,中国民俗旅游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民俗旅游经历了起步阶段、快发展阶段和深化成熟阶段等发展阶段。民俗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可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今民俗旅游已经与自然风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一起构成中国旅游的三足鼎立,其参与型和体验性成为新时期休闲旅游和体验旅游的重要卖点。中国民俗旅游业出现了诸多新的领域和热点,探讨民俗与旅游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才能提升民俗旅游的竞争力,促进其长久发展。 一、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民俗旅游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为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水平的提升,求新、奇异、求奇,注重参与型与体验性,民俗旅游逐渐发展起来。民俗旅游的发展在中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改革开发以来至1989年,这一时期,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逐渐得到推广,作为风光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补充而存在,在

旅游活动中所占比重较少、规模小、范围窄。 快速发展阶段。1990年—1995年我国的民俗旅游逐渐引起全国各界的关注,很多著名的民俗旅游景点出现,如深圳的锦绣中华。这个阶段,我国的民俗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多样化,从单一的观赏发展到多样的参与。 深化成熟阶段。1996年至今,我国民俗旅游开发不断成熟,与自然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一起构成我国旅游的三足鼎立局面。同时,这些年也出现了中国的民俗旅游亮点活动,如从2002年—2011年我国各地陆续推出的民俗旅游主题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设置使我国的民俗旅游开发走向深入与成熟,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印象刘三姐等大型民俗项目的出现即是其典型的标志。 二、民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在民俗旅游30过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如我国旅游界越来越重视民俗旅游的开发,民俗旅游成为旅游开发中最具潜力的方面。同时,民俗旅游的发展也迎合了国内游客对文化旅游的多元需求。国家旅游局也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民俗主题旅游活动、主题旅游线路和主打项目,都凸显了民俗旅游额独特魅力。民俗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每年我国的传统节假日,都是民俗旅游的高潮期,清明踏青游、端午近郊游、中秋赏月之旅、春节庙会游,使得民俗旅游热闹非凡。民俗旅游发展促进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对我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挖掘、抢救、保存与弘扬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民俗旅游发展中业态逐渐多元化 我国的民俗旅游发展初期是作为自然旅游与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补充而存在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民俗旅游的形式逐渐多样化,民俗

区域旅游竞合国内外研究综述

区域旅游竞合国内外研究综述 区域旅游竞合指某区域内不同地域间的旅游经济主体在追逐自身更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过程中的一系列竞争性合作行为,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相关利益主体应对更激烈竞争时突破行政壁垒展开广泛合作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旅游经济行为。对国内外区域旅游竞合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后发现:国外研究倾向于竞争或合作其中一方面的探讨,且偏向于以微观旅游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国内最新研究一般将竞争与合作统一来谈,并已形成由竞合条件、动力机制、模式、措施、保障等各方面构成的较成熟的论述与论证框架。 标签:区域旅游;竞合;研究综述 区域旅游竞合指某区域内不同地域间的旅游经济主体在追逐自身更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过程中的一系列竞争性合作行为,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相关利益主体应对更激烈竞争时突破行政壁垒展开广泛合作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旅游经济行为,是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效手段。 1国外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 国外学者有关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习惯于将其拆分为区域旅游竞争和区域旅游合作两个问题进行单独探讨。竞争方面成果主要集中于引入某特定理论进行区域旅游的竞争性讨论或构建指标体系用于评价区域旅游竞争力。例如:盖茨在区域旅游地竞争研究中运用生命周期理论,指出特定旅游区域内不同景点可能处于旅游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而影响整个旅游地的发展阶段;约翰吸收波特的竞争理论相关思想,提出决定旅游企业竞争优势的外部环境模型,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环境以及竞争机会和进入威胁,概括为C-PEST;韦伯构建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游客承载率、旅游需求量、过夜增长率、游客季节性结构,针对欧洲39个首都城市进行对比评价。 国外学者有关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明显更加丰富和深入,大量文献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旅游合作的类型和模式、旅游合作成败的影响因子、旅游合作的领域、旅游合作利益的相关主体。 区域合作类型研究。类型划分的标的可以从程度、对象、时间、范围、法律基础、地方控制力等等中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进行划分。例如:蒂莫西按合作程度从小至大的顺序将跨界旅游合作划分为异化、共存、协作,合作、整合共五类,按合作对象将旅游合作分为政企合作、同级政府合作、上下级政府合作、政府内部机构合作。 旅游合作影响因子研究。区域旅游合作成功与否取决于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关键性因子归纳总结为:知识技能、合作目标、合作方式与行为;政府角色、协调机制、社区参与、权力关系等等。例如:托桑将影响因素划分为运行、结构、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上市场经济营造的激烈竞争的氛围,导致城市居民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的乡间环境,乡村旅游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西班牙开始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随后,乡村旅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中国的乡村旅游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自我发展和20世纪90年代的倡导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21世纪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迄今为止,学者们对它进行了研究,并创造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现将近年来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文章综述如下。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兴起研究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研究 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作了很多种界定。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说法。不同的专家学者所关心的领域和重点不同,因而对于什么是乡村旅游,其观点和看法各有侧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Bramwell&LaneB (1994)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型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1]何景明,李立华(2002)给出了狭义的乡村旅游的概念: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2] 杜江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3] 王兵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4] 肖佑兴 (2001)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即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旅游形式。[5] 通过对现有一些乡村旅游概念的比较和分析,乡村性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如果对这个乡村旅游概念中“乡村性”这个特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就可能导致乡村旅游概念的模糊。 (二)乡村旅游发展动因研究 任何旅游活动产生的动力都来自于需求市场和旅游动机两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兴起也同样如此。

历史街区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

【摘要】本文深入剖析了目前历史街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去居民化”现象,提出了“社区参与式”旅游发展模式:将政府的推动和当地居民的参与相结合,同时借助于旅游发展商成熟的市场运作,形成多向互动的过程,以促进历史街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该模式的理念支撑、合作基础和内容作出了相应阐述。 【关键词】历史街区;旅游;去居民化;社区参与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以旅游为动力的历史街区复兴正在获得当地政府的青睐。昔日亟待拆除、“衰败、破落”的地段,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城市的“聚宝盆”。在利益的驱使下,激进的大拆大建,正逐渐被一种“原汁原味”保持历史景观的方式所取代。 毋庸置疑,旅游业使得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但是,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街区,不同于遗址或博物馆,而是城市中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其最大特点,就是有着众多的居民生活于此。因此,历史街区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具有高度的复杂性。 一、去居民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居民的问题,是历史街区复兴过程中最复杂而且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它涉及繁杂的产权关系、过高的人口居住密度、居民自身经济能力、社会网络关系、年龄结构等一系列议题。但是,由于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在历史街区的旅游发展过程中,人们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对历史人文资源的经济获取,而忽略或者简化了诸多社会、环境问题的解决。“去居民化”就是一个已经出现但并未被广泛关注的一个现象。 (一)“去居民化”的表现形式 “去居民化”的第一种表现形式是大量搬迁当地居民。上海新天地、浙江杭州清河坊是十分典型的案例。乌镇在二期工程中把全部居民都迁了出去。苏州山塘街在一、二期工程中采用的也是搬迁性改造,平江路启动区也采取了大量搬迁居民的做法。这种“去居民化”的做法似乎正成为一种共识而在不同城市之间加以推广:在项目启动之前,应该将整治地段的居民搬迁出去,否则当地居民在看到整治成效后,会“坐地抬价”,进而增加后期的动迁成本和影响整治进展。 “去居民化”的第二种表现形式是当地居民利益的边缘化。即使在未大量搬迁居民的历史街区中,居民的利益也被忽视。首先,忽视了旅游对居民生活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如安全、环境噪音、物价升高、居住服务设施配套等。其次,忽视利益分配的公平原则,一些居民经营的小店铺、流动摊点被当作有碍观瞻的部分而逐出,本来就有限的空间资源大部分被有经济实力的“外来者”占有。丽江是一个很极端的案例。 综上所诉,“去居民化”在历史街区旅游发展过程中,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诚然,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其特殊背景,如城市的快速发展、保护资金的市场化运作、过密人口的疏解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当地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弥补完善,但是“去居民化”的做法仍值得商榷。 (二)“去居民化”可能导致的问题 ——社会层面的问题 大规模搬迁居民,除了破坏原有社会网络之外,还会对弱势群体“居住-就业体系”造成破坏。历史街区内的居民群体,具有老龄化、中低收入群体相对集中和就业能力偏低的基本特征,多从事力所能及的行业,如出租房屋、开店、摆摊、加工、修理、送水、蹬三轮等。一般来讲,历史街区及其所属的老城区位于城市的中心区位,众多的公共设施和大量的人流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当地居民的就业状况明显依赖于老城区。这些貌似不起眼的行业,无形中提升了居民自身的经济能力,其实是对现有尚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弥补,起着社会稳定的作用。 居民利益的边缘化所造成的利益分配不公,同样会激发矛盾。比如在同里,一些居民因为所住地区禁止开店而采取了泄愤砸店的过激行为。 ——经济层面的问题 旅游业同其它经济现象一样,也具有“旅游生命周期”,有一个开始、发展、鼎盛和衰落的过程。发展旅游业投资庞大、周期长,同 历史街区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吕 凯

国内文化旅游产业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文化旅游产业研究综述 09旅游管理2009412004 杨二林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知网所有相关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文献及论著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国内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 关键词:文化旅游产业、研究现状、发展特点 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现代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产业效益增长点,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经济效益实现现象。现代旅游业是我国产业结构中大力发展和支持的第三产业中的全新产业结构模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完善和合理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现代旅游业客观上已经使得文化旅游由自然经济文化向现代经济文化过渡、转变,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制高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产业日益文化化,文化形式逐步旅游产业化,旅游产业的发生与凸现具有时代的意义和鲜明的社会价值。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学者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大量研究,我国对文化旅游产业的研究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特别是近几年来,文化旅游产业相关论文的发表数量日趋增多,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一、当前国内文化旅游产业研究现状 从研究重点来看,目前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实践研究,多出现于报纸及会议论文(超过搜索文章的75%以上),理论研究稍稍落后,还不能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 从研究时间来看,国内文献研究主要集中于2006~2009年,此期间相关论文研究数量增长迅速。 从研究人员来看,作者主要来源于大学、研究机构、旅游管理部门和其他,其中大学和研究机构占到总数的4/5,旅游管理部门。 从研究内容来看,涉及文献主要集中于文化旅游产业内涵、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等方面。其中,有关国内文化旅游产业研究文章数量和其他占到总数的1/5。 从研究方法来看,目前对国内文化旅游产业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和概念性,属于定性研究,构造模型和数理统计方面涉及较少,缺乏定量研究。 二、目前主要研究领域 (一)文化旅游产业概念的界定

浅析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展

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展 旅游治理专业学生张燕文 指导教师崔峰 摘要:通过对2000年以来我国有关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文献的查阅,从区域旅游合作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案例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其中,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内容包括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类型、原则、制约因素和必要性,以及促进区域旅游的进展的途径。案例研究包括长三角、泛珠三角、泛长株潭的区域旅游合作的有关研究。最后,对有关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小结与展望。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展 Progress and prospect on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study in China Student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Zhang Yanwen Tutor Cui Feng

Abstract:This paper consults some correlation literatures about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in China since 2000, and summarizes three aspects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the specific content and the cases study. Among them, there are researches about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including the main subjects, types, principles, some restrict factors and necessities, as well as the approaches to promote the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Cases study is mainly about Yangtse River delta, Pan-pearl River Delta, the Pan-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Changsha, Zhuzhou and Xiangtan in the study. Finally,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es on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and lays out the prospects. Key words: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progress; prospects 近年来,区域旅游合作成为了我国旅游界的热点话题,是旅游产业化进展的必定趋势。区域旅游合作能够有效地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提高区域旅游的竞争力,国内一些地区的政府和企业差不多着手进展区域旅游合作。关于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越来越多,下面总结和归纳了2000年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状况,包括区域旅游合作的定

社区居民对与旅游景区管理的参与度分析

社区居民对与旅游景区管理的参与度分析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声明 本次论文写作数据是参考我们专业去年张家界实习调查问卷所整理出的数据库。由于当时同学活动范围较小,也有调查不谨慎的原因,故最后所下结论可能与事实有所偏差,望评阅老师指正。 摘要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景区管理体现了居民发展旅游的态度与意志,同时影响着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管理的调查,发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管理的程度较低,景区在其发展中也忽视了社区的参与,最后提出了社区参与景区管理的模式,以实现旅游景区与当地居民社区的同步发展。 关键词:景区管理;社区参与,张家界森林公园 Abstract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scenic area management embodies the residents with the attitud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influence will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cenic spots. In zhangjiajie national forest park by th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management survey and found that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management, the lower level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enic spot also ignores th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cenic spot management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也是民族经济继续走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一路高歌猛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跨越式发展都在深入推进中,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必须正视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其产业化运作的简单易行,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借助于现代商业和市场的深加工。只有经过现代商业和市场的产业转换,文化资源才能转变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文化商品。与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一样,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起步、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近年来,发达地区在短时期内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而民族地区除了文化旅游业呈现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外,影视、出版、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仍显弱小。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夹杂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巨浪中,文化旅游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时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实现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而且对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 (一)旅游与文化 在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

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旅游文化则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包括旅行、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文化不仅覆盖了旅游业的六要素,而且与旅游的各相关部门、产业有紧密的关联度,其内容相当丰富多彩。而文化旅游则是将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组合成产品推向市场。也就是说,旅游文化内涵开发得越丰富,文化旅游产品项目也将不断推陈出新,更具有特色。文化与旅游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繁荣。 (二)文化旅游 关于文化旅游,有不同的认识和角度,反映了社会组织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的认同,充满了学者的纷争。虽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旅游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其内涵却是一致的,立足文化资源,满足文化需求。 第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旅游是相对于自然观光、度假疗养等而言的一种特殊旅游类型,从时间维度上讲,可分为历史文化旅游和现代文化旅游;从形态表现上看,则涵盖了古迹游览旅游、民俗体验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艺术欣赏旅游、休闲娱乐旅游等。基本上都强调两个方面:①强调资源,认为文化旅游是指以文化旅游资源为支撑,旅游者以获取文化印象、增智为目的的旅游产品。②强调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为实现特殊的文化感受,对旅游资源内涵进行深入体验,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精神和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