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论语_官德_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_论语_官德_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_论语_官德_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收稿日期:2009-09-18

作者简介:李茵莱(1972-),女,四川成都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行政伦理研究。

《论语》“官德”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李茵莱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成都610054)

摘要:《论语》的“官德”思想以为政者的道德理想及其实践为主要内容,要求为政者具备高度的道德修养与理想化的信念,其对道德主体的张扬及对上下级之间互动的重视等对当代行政伦理建设仍然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论语;官德;现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B2221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5365(2009)11-0114-03

儒家思想是我国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意识形态。在国

家治理方式上,儒家思想推行“仁政”,主张“德治”,对官员道德建设的目标、内容和途径作了系统而完备的论述。在一定意义上,儒家“官德”思想,主要就是关于官吏的行政道德及其建设的思想。必须承认,儒家思想是传统农业社会的思想体系,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两千余年的历史积淀,已使它成为中国人潜在的文化心态,正是在这一点上,儒家思想对当今的行政伦理建设仍是必要的。

由于历史环境的变化,儒家思想本身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很难一概而论。但儒家各派以及儒家在历史中的流变仍然以孔子的思想为共同渊源:以礼教为治国之本,将道德视为治国的根本手段,强调忠孝人伦的价值。作为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包含了儒家思想最基本的观念。较之更早期的原始儒家,它鲜明地凸现了人的主体道德神圣。较其后的儒学,则更强调伦理关系双方的对等性和“泛爱众”的自然亲和,包含着更多合乎人道的因素。

一、“官德”观念的内涵

(一)高度的人格魅力与道德修养“官德”,简单的说就是行政官员的道德规范,就是行政伦理观。《论语》中的官德,其主体并非只有官员,还包括君王与士。孔子对这三者提出了诸多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构成《论语》“官德”思想的核心内容:

1、为政以德———为政者的人格要求“为政以德”是《论语》的基本政治思想。“为政以德,譬如北

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①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

正。”(颜渊)政治就是伦理,伦理即是政治。为政以德,意味着政治就是为政者以道德为表率,以为政者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收服民心,达到治。即“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

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颜渊)可见,人格要求和道德水准是为政者的根本条件。反过来讲,一个合格的从政者,就应当具备相当的人格高度和道德修为。而这种高度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从整体上讲就是“仁”。

2、忠恕———推己及人的仁爱“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仁政,包括为政者的道德品质、保民惠民富民教民的政策施为等,而以道德为核心,其根本在于用为政者“仁”的道德感召力去感化人民。修身养性的核心在于道德,在于将为政者培养为有“仁”德的人。“仁”,用孔子的话说,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前者是仁的积极意义,后者是仁的最低标准,事实上,仁的两种意义包含着孔子的“一贯之道”———“忠恕”。按朱熹的解释“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有了这样的仁德,为政者才能够从自身的亲缘感情出发,由己及人,由家及国,实现仁政与德政。

3、修己以治人———“君子”理想

仁者的人格要求和道德修养,在《论语》中具体体现为“君子”这一道德理想。按照孔子“为政以德”的目标和要求,为政者应当是君子,或者至少应当向“君子”努力实践。关于“君子”,“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

姓,尧舜其犹病诸?’”(宪问)可见,君子,其内在要“修己以敬”,

即要做到后人所谓的“仁、智、勇”三达德,如孔子所说:“子曰: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宪问);其外在要“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即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内圣是为政者的内在本质,外王是为政者的外在事

4

11 第11期 №11 宜宾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 November .2009 

功。由“内圣”到“外王”是君子的任务。但是,一方面外王是由内圣而自然引导出来的,内圣是外王的起点和基础;另一方面,“外王”在事实上必然要受到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并非为政者道德神圣的逻辑必然,因而“外王”往往成为儒家“君子”难以企及的目标。

4、反求诸己———内省与独立的精神气质

《论语》高度强调人的道德意识,或者说内部控制的作用。“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都流露出强烈的道德主体性倾向。在孔子看来,无论天子、大夫还是庶人,其行为都是由其内在道德意识引导的,是决定于人自身的选择,而不应当为外物所动。因而他强调为政者的自律,并提倡“反求诸己”的道德实践,形成了一种内省与独立的精神气质。〔1〕这种内省和反思要求君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或如曾子所说:“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这种道德品质的修炼只对自己负责,而不在于求得外在的回报、赞誉,甚至外人的了解,所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

5、人能弘道———刚毅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在《论语》中,君子独立内省精神见之于行动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刚毅是摒除了个人私欲,不计利害得失。进取是为达目标永不停止。“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即便深知“道之不行”,也不放弃,而且,恰恰是在“道之不行”的情况下,才更要积极努力。所谓“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微子)因此,仁者爱人是“仁”的一面,刚毅进取、执着坚守是“仁”的另一面,二者不可或缺。如曾子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这种执着的精神和积极的行为即体现着儒家所特有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理想化的信念追求

在《论语》里,孔子不仅提出了君子的人生理想,同时也完整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社会模型:

1、安百姓———和谐安定的社会理想

孔子的志向,也是为政者的社会理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也就是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尽管就历史现实而言,孔子的这一理想并未真正实现过,但这一理想,在个人的人生实现和展开上,确实对众多儒者产生了极大的感召作用,并也确实产生了一批执着于儒家理想而抛弃个人私利的儒士。

2、忧道不忧贫———道与贫

在道与贫的问题上,孔子选择了前者。“君子谋道不谋食。耕者,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君子可以贫贱,可以困顿,但是心中不能没有对仁的追求,离开“仁”就不成其为君子。甚至于“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为了成仁取义,性命且可不顾,能有什么样的私利能够在道之上呢?在这里,《论语》对道德神圣的追求已超越了现实功利性,具备了“内在超越”的性质和功能。

3、君君臣臣———道与君

《论语》对君王提出了诸多要求:“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等。按孔子的想法,君王本身就应当是具有高度道德修养的“君子”,因此理想的状况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君王、人臣等在“礼”的约束下,通过内心的道德反省和良知召唤,实现对私欲和利益的有效控制。因此,有道德的人本身就成为社会秩序、社会和谐,成为“道”的来源。在这里,不存在道与君的矛盾。可以说,《论语》提出了一种规范化的标准、理想化的模型。然而,现实中的君王大都不是孔子所希望的君子,孔子的理想无从展开。进言之,在现实的政治体制中,在“家天下”的时代,君王的权力本身就是私权,权力的稳固才是君王们最关心的事,而非成贤、成圣。同时,君王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道与君往往相悖而行。由此导致对帝王、官员、士人的道德要求在整体上落空。并且,随着专制倾向的加强,《论语》中君臣关系、君民关系双向互动等合理因素在儒家思想中也不可避免地减弱了。

二、《论语》官德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人伦秩序和等级关系中的合理成分

儒家思想的根基在于天然的血缘、姻亲等自然关系。它以父子关系为起点,将家族内部的关系及其相应规范延伸到整个社会。在儒家伦理中,君臣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如同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一样,是天然的、不可移易的人伦秩序和等级秩序。“礼”就是对这种秩序的区分和辨别。“和”固然重要,但“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礼记》则说得更为明白:“非礼无以辨群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按现代的观点看,这显然有违民主精神。但如果就此将《论语》以及儒家思想一笔抹煞仍有失公允。首先,《论语》中提出的仁、孝、恕等是人情之常。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因此,只要父子、兄长等自然关系在可预见的将来还必将存在,仁、孝、恕等道德素质就将在可预见的将来以某种形式存在;其次,君主制在我国早已消失,社会主义制度

511

 2009年11月 李茵莱:《论语》“官德”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早已建立,但上下级仍然广泛存在,因而由上下级关系体现的等级关系在可预见的将来也必将存在,尽管它不同于封建时期的等级制。事实上,正因儒家对等级制的把握,使得“它能够把一切与等级关系相适应的因素都纳入到自己所能够把握和驾驭的思想体系中来。特别是以道德哲学的形式出现的时候,就具有了普适性的特征……如果仔细地分析当代社会的话,就可以发现:形式化的工业社会结构中存在着实质性的不平等,而儒家文化与社会等级关系的关联性决定了它在一切存在着等级的地方都有着普适的价值。如果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在形式上规定了等级关系的不合理性,而且在实质上消除了等级关系存在的现实基础的话,那么,儒家文化也就会最后失去以体系的形式延续下来的可能性了……”〔2〕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论语》所提出的人伦秩序和规范才值得重新审视。

(二)上下级之间的互动

在人伦秩序中,君与臣、父与子尽管首先意味着等级,但在《论语》中,无论臣还是君,子还是父,都各有其人伦义务。例如:“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在孔子看来,臣固然要“忠”,但君也应当守“礼”,应当履行其作为“父”的伦理义务并在行政施为上为民着想。而且,在君臣的关系中,君是更为核心和主动的要素,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宪问)但在人性善的假定下,义务仅有赖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这在事实上是靠不住的。于是,《论语》中开明的上下级关系自汉代以后就日益等级分明,并最终形成了教条化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值得思考的是:在人伦关系和上下级关系都还将存在的前提下,如何才能建立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同时保留人伦亲情,以形成和睦有序的环境。

(三)道德主体性的张扬

对主体性的张扬是儒家伦理的显著特点,即“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众多学者都已经指出,外部控制的缺乏是儒家道德流产的重要原因,并提出了行政伦理的法制化等方案。这固然是现代法制社会的必由之路。但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行政管理过程中面临各种具体情境,套用现成法律规范不足以解决全部问题。而且,特定的行政决策和活动常常具有双重性甚至多重性,当各方面的利益诉求都合法、正当时,行政主体就必须对其选择做出基于道德理由的说明。这一过程要求行政人员具备充分的伦理意识和道德推理、判断能力。换言之,充分的伦理意识能帮助行政人员将抽象的公共利益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而充分的伦理意识首先要求确立道德主体性。其次,近年来,对行政人员的道德教育,就实效性讲尚待增强:一方面,对个人利益的肯定释放了被压抑两千多年的人欲;另一方面,传统的价值观自“五四”起发生了严重的断裂,当前的制度建设又尚不完善,因而既缺乏能有效控制私欲的制度,也缺乏可以缓解它的理性。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以及一个外部控制还很不健全的时期,要保持行政主体的公正性、公共性,维持行政人员的负责任行为,其道德主体性的确立和张扬就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它也是外部控制发生作用的基础,这里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并不矛盾。

如孔子所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有耻且格”固然是一种更高的理想,但是,只有更高的理想,才能保证行政的公共性,引导社会的方向。

注释:

①本文引用《论语》的语句均出自《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

1980年版。

参考文献:

〔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康之.论行政伦理研究中的理论追求〔J〕.社会科学研究,2007,

(1):54-59.

〔责任编辑:李 青〕

611 宜宾学院学报 2009年11期 

《论语》对当代人的启示

杨玺 内容摘要: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中国古代地位极其重要的经典著作,其虽然里当然有几千年的时间,但是,其中的很多重要思想对当代人来说仍然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从《论语》对孝道、对学习、对中庸之道三个方面来分别阐述对当代人的启示。 关键词:论语孝道中庸之道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写成于战国初期。《论语》记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从多方面表现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孔子是中华名族家喻户晓的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在古时的很多朝代都奉之为圣人,他的儒家思想也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众所周知的很多名言,例如“父母在,不远游。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等”都是孔子的至理名言。所以,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论语》这部著作,虽然很简短,甚至有些内容只有数个字,但是这本著作里所阐述的内容是非常深刻,影响极其深远的,所以有句名言说到“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评价相当之高。自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时至今日,我们在各个的成长阶段,都会学习到论语中的经典语句,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教育,论语都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可以说是我们的终身教师。但是,时至今日,要想完全读懂论语之中所有的思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我们只能尽力去理解孔子的深刻的内涵思想,来使得我们按照正确思想方式去引导我们。 因此,笔者主要从《论语》对孝道、对学习以及对于“中庸之道”对于现代人的启示。 一. 《论语》对当代人对于孝的启示 百善孝为先。孔子非常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但是今天的人们对于孝道却在褪色,甚至不以为然。对当代人来说,讲孝理应是和古代一样,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要学习论语,要让现代人真正明白孝是为人之本。所以,论语中有提及“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现代当今很多人都认为,只要自己让父母衣食无忧,过上物质丰裕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尽孝之道,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中国从古到今,都讲究“道德”,即道德比物质更加重要。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努力让父母过上物质丰厚的生活,但在社会上做违反道德的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样使父母担心、忧心,甚至是自责,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能够有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父母更加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本本分分做人,不做违反道德之事,即使生活并不丰裕,但是有高尚的品德,一生平安,这样才是对于父母最大的欣慰与孝道。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做一个有道德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对于父母真正的孝。所以,对于父母物质丰裕是次要的,父母真正想要的是子女本分的做人,不要惹是生非,触犯法律底线,让他们看着自己平安健康的生活下去是孔子所说的最大的孝。这也是论语所对于孝道来说最深刻的启示。 二. 《论语》对当代人对于学习的启示 对于学习部分,在《论语》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是在阐述学习的重要性以为如何去学习。孔子对于学习在《论语》之中做了非常详细的说明,比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

我对论语的感悟

略谈我所感受到的《论语》的魅力 【内容摘要】:《论语》作为一部几千年来经久不衰的儒家经典,在仅仅一万一千多字的二十七篇文稿中包含着说不尽的奥妙,有着无穷的魅力,堪称中国人思想的源泉。他是修身、资政、教育教学等的范本,对后世的贡献是非凡的。 【关键词】:《论语》孔子魅力做人处世教育教学 《论语》是一部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根据当时孔子的言行记录整理而成的儒家经典著作。现存《论语》二十七篇,一万一千余字。《论语》集中体现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大思想家孔子的思想,是一部传世之作。于丹教授曾在《于丹〈论语〉心得》后序中这样介绍《论语》的温度:“它不烫手,不冷漠,略高于体温,亘古不变。” 为什么《论语》能历千年而不衰,始终魅力无限呢?这就在于《论语》这部经典著作自身所体现出的人类永恒的道德取向以及价值判断。其影响遍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诸多领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标识。《论语》是中国两千多年来主流文化的活水源头。宋代第一位宰相赵普曾经有语“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的魔力和魅力。 《论语》没有成系统的故事情节,有的只是零星语录,吉光片羽。初读它,难免失之浮光掠影、支离破碎,但它的魅力恒久远,千载以降,仍在激励着我们,感动着我们,教化着我们。 回顾自己生活的几十年,特别是执教25年来,深感《论语》的魅力无处不在。下面就如下几点谈一谈自己的粗浅感受。 一、做人篇 1.讲仁德树爱心 做人要先讲徳。在这个问题上,当今社会从学校教育到社会宣传,大到以爱国为核心,强化团结和谐、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把克己奉公,乐于奉献的人颂为德高之人,现在社会上老幼皆知的风尚当属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小到集体、家庭中提倡互敬互爱,团结协作。 追根溯源,这些思想理念的本源当属《论语》。如: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论语》对现代社会得启示 作者:高远 《论语》全书共二十篇,以“仁、礼”为核心,涉及政治、教育、教育、礼仪、经济、文学、天道观、认识论等多方面得内容,并没有严格得分类。但就是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将会从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道德与品德修养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分析与现代社会得关系及给予我们了哪些启示。(由于能力有限,在这里我仅研究前五篇得部分章节) 一、政治主张 关于政治主张,《论语》中有很多描述,在这里我简要分析一下其中得几句: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供之。’” “子曰:‘道之以刑,齐之以政,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以上两章说得都就是治国得方略,第一章侧重于道德感化;第三章侧重于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这与我国现在实行得治国方略有很大得相似之处,即依法治国个以德治国相结合。但仔细分析一下,它们还就是有区别得,《论语》中得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中,孔子更加注重德治,她主张以道德教化为主,很多情况下,如果德治能达到治国安邦得目地,那法治就没有存在得必要得了。现代社会恰恰相反,现代社会实行得就是依法治国为主,以德治国为辅得治国方略,单从这一方面来瞧,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现代社会得确就是退步了,法治得最终

目地就就是让其慢慢淡化出历史舞台,天下太平,仅依靠德治就能使社会安定。所以,与孔子描述得相比,现代社会得却就是退步了。因此,孔子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其奋斗得目标,如果有一天中国社会真得能够实现“以德为主,法治为辅”得目标,那我们离共产主义社会就真得不远了。 二、教育原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知也。’” 从这里我们就能瞧出来,《论语》中就是很注重学习方法得,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好得学习方法:学习要经常复习;经常温习旧知识就能有新发现;学习不思考就会容易受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很危险,学习要有实事求就是得态度,知道就就是知道,不知道就就是不知道,等等,这些学习方法不仅仅只适用于那个时代,对现在得我们也就是很实用得。我们都知道,中国当前得教育现状就是令人担忧得,只就是机械得学习、考试,学习只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自己所学习过得内容,这样得学习方式就是很难有所收获得。当然了,虽然目前中国教育这个大现状我们无法改变,但就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从自身做起,勤于思考,及时温习、巩固所学习得知识,做到学

论语诵读心得体会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王凤兰 《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的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 他的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建国已六十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守成期”,顺理成章的天命。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人生,

就要有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取成功,这是天地自然社会赋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而这些,却是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一、要勤学善悟,学以致用 读完《论语》之后,脑子里都是中国伦理道德和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思想,但整篇文章下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关于学习方面的论述。孔子很重视学习态度,强调要终身“好学不厌”,提倡“不耻下问”的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当然不会都是强于自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从之”,对于“不善者”要引以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这里指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像我们工作时间短的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学习首先要勤奋,其次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爱因斯坦有个著名的成功公式:“勤奋努力+正确方法+讲究效率=成功”。其中把勤奋看成是首要因素,说明要取得任何方面的成功,都必须具备勤奋精神。勤奋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方法,就是要勤学、勤记、勤思,“温故而知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必须认真读书和思考,两者不可废,要养成经常思考问题和总结自己的习惯。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形成自己有理有据的判断,那就是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定期对自己所感所悟进行梳理和提炼,不断温故旧学、收获新知。能“悟”,才能有所提

孔子《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孔子《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郭卉艳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药学2012012111 《论语》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共知的,堪称世界名著的人生哲学书。小小的、薄薄的一本《论语》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充满了为人处事的智慧、经世致用的哲理,对人的启迪无疑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不少关于从政的格言警句,至今对我们大有裨益,是我们一辈子都要学习和探究的。这也真正的体现了《论语》中的春秋末期的孔子的伟大和睿智。古人曾经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中每一则语录虽然都寥寥数语,但每一则的含义都是引人深思的。其中每则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几个赋有表现力的关键语气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眼前,十分具有魅力。 《论语》主要从十一个方面:修身、君子论、处世、治国、师道、治学、识人、交友、论仁、礼说、论孝进行了讲述。对还是学生的我,处世不深,生活环境比较简单单纯,没有太多的烦恼,《论语》中关于处世方面的道理对我来说有些难以理解,没有太多的体会;治国之道对我来说又比较大,这是我更不能体会的,但是在治学、识人、交友、论仁、礼说、论孝、修身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初中时我最初学到的是《论语十则》其中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对我的学习产生了影响。温习学习过的旧知识,就会有新的体会和理解,也可以做老师了,在学习生活中我就深深体会了这一点。《论语》还主张勤学善悟,学以致用,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在《论语》强调学习要不耻下问,好学不厌,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人非生而知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们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前进的动力,否则的话我们就会停滞于此,不能前进分毫。一个人不能轻易满足,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在学习中去理解、感悟,把学来的东西加以消化吸收,然后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得到,学习可以分为三种境界。第一境界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里谈到,获取知识首先要做到“勤勉”、“好问”。“文”、“行”、“忠”、“信”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博、广,不能偏颇、单一。第二境界为“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这是我们从小到大被老师耳提面命的一点,只有不断的巩固自己学到的东西,

孔子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姓名:吴智慧班级:文院3班学号:2013013333 孔子论语对我的人生启示 孔子论语的内容博大精深,其中很多方面的内容我觉得都会对我以后的人生产生积极影响。在此就只立足于论语当中的天命问题。通过学习孔子论语,我对天有了新的认识。 我认识到了何为天命。“天命”在《论语》①出现将近三十次,单言“天”字也有十八次,其中孔子自言十二次。天可分为有无意志两方面。当天具有无意识,纯客观的意味时,有以下两种含义: 1.天代表自然界、宇宙、客观世界。 2.天命即客观规律,现实存在的合理性.孔子一方面在困惑时在寻求天命的的支持;另一方面又表现对天命的不信任。 我从孔子那里学会了如何对待天命。孔子对待天命可以从三方面来说。 第一,对其中的客观的必然因素,孔子认为要尊重天命、认识天命,即“畏天命”和“知天命”。(这使我知道“存而不论”) 孔子的“畏”,不是认为人的渺小,相反是强调人可以认识、掌握世界,掌握自己的命运。由此,孔子强调对天命的认识,即知天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治理,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这里的知命、知礼、知言,采用逻辑的逆向推演方式是知人,行伦理,认识自然社会的客观规律。孔子再一次强调把握、利用天命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对天命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储备知识、积累经验然后才能逐渐认识天命和理解天命,掌握天命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说,在孔子的天命观领域内,天命不是不可认识的,神秘遥不可及的,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去认知和把握。 第二,对待世界中的偶然因素,强调尽可能的调动人的主体地位。 孔子对天命不信任,但却承认各种不可抵抗、不可预测的偶然性。对于一意外发生的偶然性,孔子的态度是这样的: 鲁域门久朽欲顿,孔子过之,趋而急行。左右曰:“久已。”孔子曰:“恶其久也”(《论衡.幸偶》)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内容摘要】人非生而知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贵在有良好的方法和端正的态度,以及学以致其道的目的。良好的方法就是勤学、善思,端正的态度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就是犹恐失之。而学习的目的,永远要让自己真正能问心无愧。学习,本身就是一门大学问。 【关键词】论语;人生启示;学习;兴趣 万世师表的孔子,其做学问的态度有如他的德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当今世界,知识是人一生受用的东西,而善于学习又是我们一生都必须具备的能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先贤大哲,是如何从学习的方法、态度、目的这三个方面告诫后生们的,今日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在孔子的眼里,学习是有方法可寻的。《论语·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论语通译》:学了知识后,而能按时地复习所学的知识,不也是见愉快的事吗?此言颇令人费解,孔老先生真不愧是圣人,现在的人谈到学习,哪有多少乐趣可言啊!若说“不亦苦乎,”倒觉得老先生很通人情。但是翻卷阅典,《论语·为政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杨树达《论语疏证》:学而时习,温故也,温故能知新,故说也。杨伯峻《论语译注》:学而时习之,关键在于“时,”这是一个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在适当的时候,也就是说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学过的知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这让我想起,我求学已十年有余,因为是农村的孩子,所以特别重视和珍惜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从未敢抱怨学习压力大学习无聊学习无用。在我觉得,学习是一种思想上的碰撞,灵感上的激发和情感上的交融,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书是你的朋友是你的老师,你会与它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它会启发你创造生活的灵感,它会交融在你饱受挫折的情感里。读书,深读书,犹如伯牙子期,乐本就在其中,而若能在适当的时候,也就是你想起你的故友或你的恩师的时候,终于又见它一面,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孔子一生以学为友,他正是因为对学习有种深刻的体会,故学习之乐油然而生心中。《论语·为政篇》子曰:“君子不器(2)。”《论语通译》: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有一种用途)。言外之意,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3)矣夫(《论语·雍也篇》)。孔子他自己确实也做到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皆精。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说孔子样样都行却无一专长,如果他不是学广如天、学深似海,怎能教育并影响了一个民族乃至世界达千年至今而不衰?试想当今社会,所谓专家如云,却没有多少能海纳百家的集大成者,令人唏嘘不已。所以,孔子屹立千年而不到!关于学与思,《论语·卫灵公》:

论语启示作文

论语启示作文 【篇一:《论语》启示我们如何洞悉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论语》启示我们如何洞悉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文】 孔子说:“先看他做什么,再观他行为的动机,再考察他内心安于什么。那么,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怎么隐藏的住呢?这个人的内心世界 怎么隐藏的住呢?” 【小感】 透视人的内心,实在是一个难题。尤其是时下人人戴着面具生活。 然而要想大到任用人才,小到交到 挚友,密切到找找自己的另一半,无不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 人的内心世界。听其言显然不可全信。观其行还不够本质。考察他 行为的动机就接近了。看看他内心安于什么就再也无所遁形了!连 我也要感慨了: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怎么隐藏的住呢?这个人的内心 世界怎么隐藏的住呢? 【篇二:《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 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礼”“义”“仁”“智”的思想,其 内容广泛,涉及许多社会问题,比如道德行为、做人准则等。作为 儒家学派的经典代表作,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中国文人的必读书 目。流传至今,下至5、6岁的孩童,上至70、80岁的老人,也几 乎人人知晓此书。我也毫不例外是看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论语》名言长大的。小时候看的 是只言片语,也只靠生硬的翻译去浅显地理解《论语》。而今已为 大学生的我,终于认真地看了一遍《论语》,联系现实,对它也有 了很多全新的更加深刻的理解,或许有偏差也或许不够深刻,但还 是让我一一道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可能是《论语》中我知道得最早的一句话了,小时候对此的理解 更多是在学习的层面上,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不懂装懂,

《论语》对当前语文“真阅读”教学的启示-2019年文档

《论语》对当前语文“真阅读”教学的启示 《论语》集合了早期儒家思想的智慧结晶,它主要记录了被誉为“万世师表”――孔子日常经典的言语评论,孔子以“‘仁’论贯穿于他的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的诸多方面”[1]。其中有许多涉及学习和教学的经典?Z句,如《论语?述而第七》篇中记载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等都与当代教育学提倡的一些教学思想、方法不谋而合。尽管在近现代中国教育史上曾出现盲目的推崇儒家思想和疯狂的打压批判,但这两种极端行为都属“过犹不及”,偏离了孔子最原始本真的教育思想主张。以辩证视角品读《论语》能够从中发现它对当今语文教学仍具有启示意义,笔者从语文阅读教学角度,系统阐述从《论语》中受到的“真阅读”的启示。 一、何为“真阅读” “真阅读”这里指从学生自身知识建构的角度看,它在融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背景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自我建构、内化知识和提升阅读量,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故称之为“真阅读”。《论语?为政第二》篇中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本意是指审视一个人时应分三个层次:1.表层:从近处看他直观呈现的行为;2.浅层:从远处观察他先前的生平经历,找寻原因;3.深层:从源头考察他事后的秉性习惯,明确他的本意。引申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划分阅读教学层次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按照这个理念可将语文阅读教学分为三个层次:1.表层:从近处阅读教材;2.浅层:从远处阅读他人的品鉴;3:深层:从文本源头系统阅读原著。学生从表层阅读到深层阅读逐渐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建构,深层次的从源头系统阅读原著即是指学生进行的“真阅读”――整本书阅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直接翻译意思是指“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不 解”[2]。孔子强调学习应做到学思结合,才能真正有依据地答疑解惑,从根本上实现有所学习、有所进步。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掌握实用的阅读技能,完善思维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文学审美水平。

谈论语对我们人生态度的启示

谈《论语》对我们人生态度的启示 安阳县实验中学王秀平 参加国学种子培训班将近一年了,一年来,通过学习论语,听专家讲课,觉得自己受益匪浅,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思想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们都知道,《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其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可操作性强。宋初宰相赵普曾说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虽然时过千年,但对后世依然有重要价值。而且,《论语》中内容丰富。有为政治国之术,有为人处世之道,有各种学习之法,还有儒家的思想核心“仁”和“礼”。学习过《论语》之后,我更感觉到《论语》对我们的人生态度也做了很好的指导,很有利于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 一、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有时候听人抱怨:“我怎么没有贵人?人家运气怎么这么好?为什么好事都找他,怎么没有人来帮我呢?”实际上这就是大格局的君子和小格局的小人的差距。君子遇到难题的时候,首先想自己怎么解决,怎么不断提高自己修养去解决这个难题,不断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去克服困难。如果没有做成,会反思自己是不是用心了?用力了?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有时候机会没有给自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没有把握住以前的机会?做任何事都不要有投机的心理,不要自作聪明,要知道,世上一定有人比我们聪明,一定能看得明白我们的心思,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太讲礼貌了,大家心里清楚,不说而已。要是每件事都竭尽全力

去做,兢兢业业去做,就会不断有机会给予我们。孔子去祭祀、去参加活动,一定穿上得体的衣服,表示对这个事情的敬重。我们有时候做事时,会想今天凑合一下吧。当有一次凑合,就有两、三次凑合,慢慢地,就发现自己很多事都是应付。当应付成了习惯的时候,就没有任何机再会得到。 孔子讲“君子求诸己”,就是告诉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贵人,做事要依靠自己,遇事要反思自己。如果逐渐调整自己的心态,不知不觉就会发现,态度积极了,人生也快乐了,很多事情慢慢就能想明白了,自己的未来也就开阔了。 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论语〃述而》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伯夷和叔齐兄弟让国,在孔子看来,是求仁的表现。既然让国而心安理得,已经得仁,就没有怨言了。现在多用来比喻理想和愿望均实现。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先明白自己要求什么,再努力去追求,达到了就没什么遗憾了。就如雷锋传人郭明义,他把助人当做他要追求的人,他就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他追求的“仁”达到了,虽然他自己的生活也并不富裕,但“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虽然我们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为雷锋传人,不可能人人都把自己所求的“仁”定的那么崇高,我们也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小仁”。我们可以自私一点去追求学习,追求事业,追求成功。只要是“求仁而得仁”,就无

论语给我的启示

《论语>>给我的启示 每一则语录虽然都寥寥数语,但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几个赋有表现力的关键语气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眼前,是什么文章这么精炼,表达又这么生动、形象呢?不知道?我来告诉你,是《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 对于知识,“学”只是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和“习”结合起来,只有用丰富多彩的知识点缀自己的大脑,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朋友从远方千里迢迢的赶来,我们应该感到无比快乐与荣幸,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增加友谊,这样难道不开心吗?我们做人要坦坦荡荡,光明正大,不要不被人了解就杞人由天,应该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对待事物。 我知道了怎么学习,我知道了该怎么做人,《论语》十则让我懂了许多许多……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希望人与人的相处应该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可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一定要他人明白,一定要他人理解?其实,面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面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则论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这句话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智理名言,意义至大。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 这则论语还表现出了孔子的两个精神:一,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二,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的精神。

谈论语对我们人生态度的启示

谈论语对我们人生态度的启示 谈《论语》对我们人生态度的启示 安阳县实验中学王秀平 参加国学种子培训班将近一年了,一年来,通过学习论语,听专家讲课,觉得自己受 益匪浅,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思想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们都知道,《论语》是儒家的 经典,其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可操作性强。宋初宰相赵普曾说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虽然时过千年,但对后世依然有重要价值。而且,《论语》中内容丰富。有为政治国之术,有为人处世之道,有各种学习之法,还有儒家的思想核心“仁”和“礼”。学习过《论语》之后,我更感觉到《论语》对我们的人生态度也做了很好的指导,很有利于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 一、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有时候听人抱怨:“我怎么没 有贵人?人家运气怎么这么好?为什么好事都找他,怎么没有人来帮我呢?”实际上这就 是大格局的君子和小格局的小人的差距。君子遇到难题的时候,首先想自己怎么解决,怎 么不断提高自己修养去解决这个难题,不断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去克服困难。如果没有做成,会反思自己是不是用心了?用力了?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有时候机会没有给自己,要 反思自己是不是没有把握住以前的机会?做任何事都不要有投机的心理,不要自作聪明, 要知道,世上一定有人比我们聪明,一定能看得明白我们的心思,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太讲礼貌了,大家心里清楚,不说而已。要是每件事都竭尽全力 去做,兢兢业业去做,就会不断有机会给予我们。孔子去祭祀、去参加活动,一定穿 上得体的衣服,表示对这个事情的敬重。我们有时候做事时,会想今天凑合一下吧。当有 一次凑合,就有两、三次凑合,慢慢地,就发现自己很多事都是应付。当应付成了习惯的 时候,就没有任何机再会得到。 孔子讲“君子求诸己”,就是告诉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贵人,做事要依靠自己,遇 事要反思自己。如果逐渐调整自己的心态,不知不觉就会发现,态度积极了,人生也快乐了,很多事情慢慢就能想明白了,自己的未来也就开阔了。 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论语〃述而》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伯夷和叔齐兄弟让国,在孔子看来,是求仁的表现。既然让国而心安理得,已经得仁,就没有怨言了。现在多用来比喻理想和愿望均实现。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先明白自己要求什么,再努力去追求,达到了就没什么遗憾了。就如雷锋传人郭明义,他把助人当做他要追求的人,他就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他追求

《论语》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

《论语》金言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作为中华民族最有名的经典,博大精深、影响深远。《论语》在一万多言的短小篇幅中,充满了为人处事的智慧、经世致用的哲理,对人的启迪无疑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不少关于从政的格言警句,至今对我们做一个清廉正直的领导大有裨益。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句话我很喜欢,我最初读到它,有一种心灵为之一振的感觉,我把它摆在开宗明义的位置,当然不止于喜欢而是这话的确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原文出自《论语·学而第一》,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有若的名言,大意是说,君子专心致志于根本的工作,只要基础的东西建立了,“道”也就产生了。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生命有根,万物有源。农民的根本在于精耕细作,学生的根本在于勤学好问,为官的根本在于执政为民,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才是领导干部的务本之策和为官之道。 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原文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大意是说,君子能和谐相处,但不盲目附和,小人盲目附和,却不能和谐相处。在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这句话更应该作为领导者搞好班子建设的座右铭。 北大著名学者汤一介教授认为中华文明的核心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和谐”。一个“和而不同”的领导班子犹如一架钢琴,只有发挥好每个琴键的功能,才能合奏出最美妙的音乐。一个“同而不和”的班子,就一像集体穿一条裤子,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地里却最易勾心斗角、狼狈为奸。 因而一位优秀的领导须有“和而不同”的君子风度,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脸,才气现于事,义气示于人。讲团结而不相互勾结,讲党性而不搞派性,不拉拉扯扯,不团团伙伙。 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是孔子最有名的论从政的名言,做领导的很少没有引用这句话的。原文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与此类似的名言还有“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我以为,孔子论从政最推重的品质就是一个“正”字。 的确,一个“正”字是做官的全部真谛。正人先正已。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首先要处处事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据2007年《决策》杂志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领导者修炼性要素比如责任、尊重、文化、道德等,最受公务员欣赏,99%的公务员承认领导的作风和思想品质对下属有示范和影响作用,59%的人认为

《论语》“仁者爱人”说及其当代启示

《论语》“仁者爱人”说及其当代启示 陈功文 孔子的儒学思想以“仁”为核心。“仁,亲也,从人二。”(《说文·人部》)从字义上说,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最高道德规范。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多次谈及仁,据知名学者杨伯峻先生统计,《论语》书中“仁”字出现了109次[1]P228,远远高于其他道德范畴,可见《论语》一书仁学思想内容包含甚广。仁“含义广泛又灵活多变,致使两千年来从无达诂,也给后人见仁见智的理解提供了多种可能。”[2]P394《论语》在对“仁”进行阐释的同时,也奠定了其“仁”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仁者爱人”说。《论语》“仁者爱人”说是一个以“三段论”为存在方式的理论体系,具体包括“修己论”、“仁本论”及“博爱论”三个方面的内容,且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有机统一的。总结《论语》“仁者爱人”说,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论语》“仁者爱人”说的“修己论”。这是孔子所强调的个人内在修养,也是“仁者”能在真正意义上“爱人”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人格都不完善,又谈何关爱他人?故孔子非常关注人格修养。“修己”就是律己,就是追求人格的不断完善。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以下凡引用《论语》,只写篇名)显然,成就仁完全在于自身,不必仰仗他人。也即若达到仁者的境界,必须通过个体内在的不断努力,才能完成个体人格的完善,这样才能达到修己的目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宪问》)。这是孔子“修己论”的核心内容。 《礼记·中庸》说:“仁者,人也。”蒋伯潜认为此“言仁为人之所以为人之道也。” [3]p521《孟子·尽心下》也说:“仁也者,人也。”这个“人”,“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而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社会人。这样的人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靠修养才造就出来的。”[4]P11靠后天修养(修己)造就仁人,此即“为仁由己”的修养方法。《论语》中多次论及这种修己之方。如“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唐代韩愈在《原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便是对其最佳诠释。《论语》还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君子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仁,即使是“造次”与“颠沛”,也要心念仁爱,不得忘记。 “修己”需要不断地学习。孔子认为仁与学的关系密不可分。首先,孔子认为“仁”须学才能得到。孔子所追求的哲学原则是“中庸之道”,这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完美目标,而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便是不断学习。其弟子子夏也说:“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这个“道”便是仁。为了实现仁,孔子认为先要立志,“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为学要“志于道”(《述而》),并做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心中有了大志,求仁还需做到如子夏所说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样才能“仁在其中矣”(《子张》),才能求仁而达仁,才能“我欲仁,斯仁至矣。”另外,在求仁的过程中,孔子认为还要注意一些细节:(1)做到“里仁为美”。他认为“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与仁人相处能经常受到仁人的熏陶,这对“求仁”的人来说,岂不是明智之举?(2)“观过,斯知人矣”(《里仁》),要从过错上观察人、考察人。(3)“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能以自身为例,可以称为仁的途径了。(4)“以友辅仁”(《颜渊》)。朱熹在《论语集注》中释之为“取善以辅仁则德日进。”其次,得到了仁,还需学,不能懈怠。孔子主张以仁德为主,不是机械地认为一个人有了仁德,就能明了一切事理。他说:“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阳货》),其意思就很明确:喜好仁不喜好学习,其弊病是愚昧。由此可见,具有了仁德还需学习,这样才能明晓事理。

浅谈《论语》对现代教育教学的启示(一)

浅谈《论语》对现代教育教学的启示(一) 【摘要】任何一部经典从不同角度去探究都可以获得不同的感受,《论语》亦是如此。它在帮助人修身治国的同时,还蕴涵了十分丰富的教学思想,它那简明扼要的言语给现代教育教学中许多争论不休的问题指明了方向,其中包括教者与学者的素质、教学的方向与教学方法的选择等等。 【关键词】论语;孔子;教育教学 《论语》,作为一部几千年来经久不衰的儒家经典,篇幅不过二十七篇,字数仅仅一万一千多,却包含着说不尽的奥妙。它可以用来修身,从古至今《论语》塑造了无数个人格模范,于丹教授对这本书的解读就是从这个角度切入的;它可以用来资政,宋代名臣赵普曾用半部《论语》来治天下,新加坡至今仍以《论语》来治国;它更有资于教育教学,时至今日,其中的教育思想仍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本文,就将以此为视角,分以下四个方面对《论语》进行挖掘。 一、什么人教 1.身正,而后正人。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让笔者感触很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篇》)。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当你立下一个制度时,你万不能成为这个制度的最大破坏者。让学生不许乱扔杂物,自己随手丢烟头;让学生不许玩网络游戏,自己在办公室上网玩得不亦乐乎,如此就失去了教育的全部前提与效益。 “身正,而后正人”。这应成为教育工作者们时刻提醒自己的一句话。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作为一名老师,孔子是这样要求自己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篇》)这简单的十二个字,便是一个学习型与奉献型教师的全部体现。而这里的先“学”后“诲”,也正显示出孔子那种一丝不苟,不“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高尚人格。 3.虚心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一生杜绝了四种缺点:毋意、毋心、毋固、毋我。即为:不凭空猜测、不武断、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述而篇》记述过这么一件事情:“子与人歌而善,必使人反之,而后和之”。意思是孔子与别人一道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就一定虚心请教他,让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跟着他唱和。这里不难看出,孔子善于发掘他人之长,后必学他人之长,直至补己之短。如今的时代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很快。有好多东西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去学习摸索,和学生一块探究,最终教学相长。而此时,我们一定要具备一颗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品质,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传播错误的知识最终只会失去学生对老师的信任。 4.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教师的角色姿态是教育界一直讨论不停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论语》在几千年前就告诉了我们。通读《论语》的人不难发现,孔子并不是一个整天板着脸告诉你这不行那不行的老头子,他是一个理想的热烈追求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也是一个笑语晏晏的老者,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他感伤于“逝者如斯夫”的时光,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不退缩,即便身处逆境困于陈蔡之间,还不时也和学生开开玩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我们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沿着旷野行走,是不是我们的道义不行了?)他也直接表达过对社会的不满,对黑暗政治的失望:“凤鸟不至,河不出图。” 此外,作为一名老师,孔子相当性情。他毫不掩饰对某个学生的喜爱。季康子问他谁最好学,孔子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矣,今也则无。”颜回死,孔子大哭:“天丧予!”他很直接很严厉地批评不思进取的学生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公共场合,孔子彬彬有礼,可燕居在家时,他却是“寝不尺,居不容”,并且“申申如也,夭

《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作者:高远 《论语》全书共二十篇,以“仁、礼”为核心,涉及政治、教育、教育、礼仪、经济、文学、天道观、认识论等多方面的内容,并没有严格的分类。但是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将会从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道德和品德修养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分析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及给予我们了哪些启示。(由于能力有限,在这里我仅研究前五篇的部分章节) 一、政治主张 关于政治主张,《论语》中有很多描述,在这里我简要分析一下其中的几句: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供之。’” “子曰:‘道之以刑,齐之以政,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以上两章说的都是治国的方略,第一章侧重于道德感化;第三章侧重于法治和德治相结合。这和我国现在实行的治国方略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即依法治国个以德治国相结合。但仔细分析一下,它们还

是有区别的,《论语》中的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中,孔子更加注重德治,他主张以道德教化为主,很多情况下,如果德治能达到治国安邦的目地,那法治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的了。现代社会恰恰相反,现代社会实行的是依法治国为主,以德治国为辅的治国方略,单从这一方面来看,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现代社会的确是退步了,法治的最终目地就是让其慢慢淡化出历史舞台,天下太平,仅依靠德治就能使社会安定。所以,与孔子描述的相比,现代社会的却是退步了。因此,孔子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其奋斗的目标,如果有一天中国社会真的能够实现“以德为主,法治为辅”的目标,那我们离共产主义社会就真的不远了。 二、教育原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来,《论语》中是很注重学习方法的,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要经常复习;经常温习旧知识就能有新发现;学习不思考就会容易受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很危险,学习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等等,这些学习方法不仅仅只适用于那个时代,对现在的我们也是很实用的。我们都知道,中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是令人担忧的,只是机械的学习、考试,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自己所学习过

读论语有感600字5篇

读论语有感600字5篇 《论语》是一本成就于春秋时期伟大作品。这本书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论。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读论语有感600字,希望大家喜欢。 读论语有感600字1 小时候,妈妈让我看《论语》,我看了好几遍,也能背出几句来,可我却没有理解任何一句话的意思。 我是独生女,所以大人们将我视为“掌上明珠”。小时候我不懂事,吃饭时,一遇到不好吃的菜就往外公碗里扔。妈妈见了说:“亏你还读了那么多遍《论语》,怎么不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呢?”我一知半解地把菜放回碗中。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但妈妈训斥了我,我知道自己做错事了。 二年级的一个中午。我们班发生了一场“鱼丸风波”。我班的二号胖子小陈,看着他碗里的美味佳肴—鱼丸,差点流出了口水。但他的同桌小窦看着鱼丸却皱起了眉头。小陈看见了皱着眉头的小窦,拍了拍她的肩膀,在她耳边叽里咕噜说了一通话。说完后,小窦眉开眼笑地把鱼丸一股脑儿地倒给了小陈。我和一些同学见状,也把自己不要吃的鱼丸倒给了小陈。没过多久,小陈的碗里矗立起一座宏伟的鱼丸金字塔。这时朱老师进来,看见小陈苦着脸,捂着饿扁的肚子,对着“金字塔”无从下手。朱老师急忙走过去,从他碗里扔出了许多鱼丸。终于让小陈吃到了饭。当朱老师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在黑板上写下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并且对我们讲了这句话的由来。这时,

我听了朱老师的话,我才渐渐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自己不要的东西,不能强行别人。我们这么做,给小陈添了很多麻烦。 通过这些事,我明白了,孔老夫子写的《论语》蕴含着许多我们做人的道理,我还会再读《论语》的。 读论语有感600字2 《论语》是一本成就于春秋时期伟大作品。这本书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论。《论语》是一颗灿烂的明珠,在过去的2500多年中,世界人们最熟读恐怕就是《论语》。今年,暑假我有幸读了这部书,去感受里面无穷的智慧。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在自省也。”它使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它像一面警钟一样时时刻刻提醒着我见到比自己还有贤能的人,应该要虚心学习,以她为榜样,不应该存有嫉妒之心。如果是见了没有才德的人,也应该自我反省一下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以便及时调整自身的修养。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同样的我们也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反思当天的所作所为,就像《论语》里面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替人做事有没有尽心尽力?跟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信的地方?老师所传授的课业,有没有不用心温习?总而言之。我们每天都要做到这一点,这样才能让我们自己不断进步。 我还觉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求学不仅是为了明白道理,更要去实践以此为乐,如果我们把学习当成臆见无聊、枯燥的事情,那就很难将课业学好,所以尝试着用快乐的心情去学习,这样必定会学得更好。我们的许多同学也像我说的这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