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LOS-WI-HR-07-13-CH(Rev 04)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

1.0 目的

本工作指导书通过规范对生产、活动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的步骤和方法,以达到对事故预防的目的,为员工创造健康、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2.0 范围

本工作指导书适用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包括所属全资分公司子公司,合资公司参照执行。

3.0 职责

工厂/部门危害辨识CFT小组(由一级经理/授权运作经理指定)负责:

●组织本部门的危害因素的登记、辨识、评价以及汇总更新工作,对辨识的危害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每年对本部门的重大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措施进行回顾、更新;

●协助、督促施工主管部门对相关方在本部门的作业活动实施相应的危害辨识和风险控制工作。

人力资源部负责:

●审核、签发各工厂/部门的危害辨识CFT小组人员名单;

●组织危害辨识CFT小组成员培训;

●编制并维护属于重大风险的危险源清单并对其控制措施以及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反馈;

●发布公司重大风险作业活动的作业安全性分析(JSA)标准。

4.1 危险源辨识范围:应包括进入公司区域内的所有人员以及为了公司任务在公司外作业的公司员工,

所进行的一切作业和活动及使用的设备、设施和工具、作业环境。

4.2 危险源调查辨识

4.2.1 以员工岗位操作过程为基础,通过运用JSA等分析工具,结合现场检查、事故案例以及材

料特性(化学品的安全数据表)、设备使用、环境影响等因素,识别出有可能对人员造成

伤害或产生健康影响或造成财产损失或其他作业环境破坏的因素,填写《危险源信息表》;

4.2.2 辨识时应考虑 三个时态 (过去、现在、将来)和 三个状态 (正常、异常、紧急)因素,

以避免危害因素的遗漏。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危害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是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精髓所在, 它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实施有效的风险辩识评价与控制,可实现对事故的预防和生产作业的全过程控制。公司正是对各 种作业和生产过程进行初始评价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职业安全卫生 管理体系策划,形成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作业文件,对各种预 知的风险因素做到事前控制,以实现预防为主的目的,并对各种潜 在的事故制定应急程序,力图使损失最小化。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实施全过程控制,即把职业安全卫 生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职业安 全卫生问题。从分析可能造成事故的危险因素入手,根据不同情况 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在研究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对职业安全 卫生的影响时,通常把可能造成事故的危险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 危险因素是和组织的管理有关,这可通过建立管理体系,加强内部 审核、管理评审和人的行为评价来解决;另一类就是针对原材料、 工艺过程、设备、设施、产品,研究整个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从 管理上和工程技术上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为了有效地 控制整个生产活动过程的危险因素,必须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采用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工艺、先进的设备及全员参与,才能确保 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水平得到改善。由此可见,危害辨识、风险评 价及控制是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主线条,只有正

确的辨识危害和进行评价,有效的控制各类风险,体系的建立才有 意义。 1.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基本概念 1.1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之根源或状态。危害分为两类。第一类危害:根据能量意 外释放理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 物质称作第一类危害。常见的如: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各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等。第二类危害: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 危害。它通常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 1.2危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危险评价也称安全评价或风险评价,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的评价,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规定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 理规定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1目的 辨识并评价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害因素,并在体系运行中及时更新,为制定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目标和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危险因素识别、更新与评价的全过程。 3相关文件及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第70号令) 《危险化学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变更管理制度》(文件编号:QG/****10.10-2010)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4职责 4.1总经理:负责批准重大危险源清单,组织落实重大风险的整改工作。 4.2主管副总:负责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4.3其他各副总:确保各主管部门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各主管部门编制危害识别评价记录,制定落实管理方案。 4.4安环质监部:负责制、修订《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负责组织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审核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制定落实管理方案。 4.5生产部:负责开展装置工艺过程及生产操作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工作;负责开展设备及设备检维修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工作;负责开展电气、仪表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各车间危害因素的识别,审核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制定落实管理方案。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程序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一、目的 二、范围 三、职责 HSE管理者代表:对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直接负责,确定及审批管理程序、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的结果。 安全环保部门和HSE管理人员:组织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负责对各单位的工作进行指导、控制和更新。省公司安全环保部门负责编制发布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对全省工作进行指导,负责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全省的识别和评价结果进行总的分析和认证。各市地分公司的安全环保部门及HSE管理人员负责本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 其它各部门:参与开展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的查找、分析、控制和更新工作。 所有员工:接受安全环保部门组织的培训,参与危害识别和风险控制的查找、分析、控制和更新工作。

四、定义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害识别: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风险: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的结合。 风险评价: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忍的全过程。 事故:造成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事件。 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事情。 五、工作程序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程序流程,参照附录1,具体步骤概括如下: 1、成立评估小组 省、市、县公司及所属部门应成立有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参加的评估

小组,所有评估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并有能力、资格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和指导工作,同时各部门也应要求其他员工参与危害的确定。 2、选择和确定评估范围和对象 评估小组应首先识别出公司从事的经营活动、产品或服务范围,包括规划、设计、建设、投用、采购、销售、产品、储运、设备、设施、服务、检维修、消防、合约商的服务和设备,以及行政和后勤等活动的全过程。所有可能导致重要危害的活动,包括非常规活动如检维修等都必须充分得到识别。 在确定评估范围后,评估小组可按下列方法,确定评估对象: ——按地理区域或部门; ——按装置、设备、设施; ——按作业任务。 对所确定的评估对象,可按作业活动进一步细分,以便对危害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同时应对工作活动的相关信息有所了解,包括: ——所执行的任务的期限、人员及实施任务的频率;

危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程序

危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程序 1目的 为确保达到有效识别和评价危险因素,确定重大危险因素,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工作。 3定义 3.1危险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场所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2危险识别 认识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3.3风险 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3.4风险评价 评价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允许的全过程。 4角色和责任 4.1管理者代表 4.1.1负责危险识别、评价全过程的审查和批准。 4.1.2负责向最高管理者及公司管理层报告危险识别、评价结果。 4.2生产技术部 4.2.1对工艺、设备的安全性负责。 4.2.2在危险识别评价工作中负责生产工艺过程的技术指导。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s://www.360docs.net/doc/d66359553.html,好好学习社区

4.3 EHS部 4.3.1具体负责危险识别、评价的策划、实施、检查和纠正的监督工作,并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负责。 4.3.2负责危险识别评价程序的编写及运行结果的汇总并向管理者代表提交结论报告。 4.3.3负责各部门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 4.4 综合部 4.4.1负责提供公司设备、设施台帐及分布情况。 4.4.2组织对新购设备、设施进行EHS的后评估,确保各种相关资料完整有效。 4.5公司各部门 4.5.1负责本部门危险识别工作。 4.5.2对新购设备和设施提出EHS要求,并参与EHS的后评估。 5工作程序 5.1危险识别评价方法 5.1.1危险识别评价应以本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所有的活动、人员和设备设施为对象,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和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所涉及的危险性。 5.1.2各部门在进行危险识别评价时,应依据危险识别评价方法说明中危险识别评价的基本原理及推荐的方法进行。 5.1.3危险识别评价应由员工广泛参与、自下而上进行。各部门编制本部门的《危险识别清单》交EHS部确认、汇总。 5.2重大危险因素确定 5.2.1重大危险因素确定由EHS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确定后的重大危险因素清单送交管理者代表批准发布。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s://www.360docs.net/doc/d66359553.html,好好学习社区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危险源识别、评价和预控一览表 工程名称: 北京市*************涉及电力工程工程(L1线、L3线) 注:1、判别依据:Ⅰ、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Ⅱ、曾发生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措施;Ⅲ、相关方合理要求; Ⅳ、直接观察到的危险;Ⅴ、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要注意;<20(1级危险),可以接受。 3、控制措施包括:培训;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监督、指挥、检查;规程、规范、标准、管理制度;管理方案等。 危险源识别、评价和预控一览表 Ⅳ、直接观察到的危险;Ⅴ、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要注意;<20(1级危险),可以接受。 3、控制措施包括:培训;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监督、指挥、检查;规程、规范、标准、管理制度;管理方案等。 危险源识别、评价和预控一览表 注:1、判别依据:Ⅰ、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Ⅱ、曾发生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措施;Ⅲ、相关方合理要求; Ⅳ、直接观察到的危险;Ⅴ、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要注意;<20(1级危险),可以接受。 3、控制措施包括:培训;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监督、指挥、检查;规程、规范、标准、管理制度;管理方案等。 危险源识别、评价和预控一览表 Ⅳ、直接观察到的危险;Ⅴ、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要注意;<20(1级危险),可以接受。 3、控制措施包括:培训;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监督、指挥、检查;规程、规范、标准、管理制度;管理方案等。 危险源识别、评价和预控一览表 工程名称: 北京市*************涉及电力工程工程(L1线、L3线)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通用版)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60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 识(通用版) 对于危险源的认识,一直以来大家都是一些模糊的概念,各企业为了通过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都在咨询管理公司的指导下整理了公司各部门的危险源,并形成了危险源辨识清单,但是大多数的结果都有是,将危险源辨识清单摆放在资料柜中储存,每年再拿出来更新几条,以满足体系运行的要求。这其实是一个本末倒置的作法,完全将危险源管理中最重要的东西给忽略掉了,本着让大家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管理有一个基础的认识,以下就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过程进行一些基础的说明,希望给大家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首先,危险源及风险评价的定义是什么?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也就是说,危险源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另外一种定义是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GB/T28001-2001)术语和定义,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中对危险源的定义中没有包括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关于重大危险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起草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中有明确的定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我们公司不存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工业城天然气站属于标准所称的重大危险源) 风险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 程序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腈纶厂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 管理程序 文件编码:QLSH/CX-10/03-2010 发行版本:A/0 编制部门:安全环保部 编制人:臧皓高云慧 审核人:徐尊亮 批准人:李胸有 2010-06-30 发布 2010-07-01 实

施 1目的 为了确保与生产装置、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作业环境有关的潜在危害得到识别、风险得到评价,采用规定的方法和过程确定重要和不可容忍的危害因素,采取明确、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腈纶厂生产运行过程中,生产装置、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对人员、生产、声誉和环境所造成的潜在危害的识别过程和风险评价控制过程。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危害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害识别 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风险 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的结合。 风险评价 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忍的全过程。 事故 造成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意外事件。 事件 已经发生,但没有造成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意外事情。 4 职责 管理者代表:对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直接负责,确定重大HSE危害,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整改。 安全环保部: 1)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编制、修订和解释本程序; 2) 负责组织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培训工作; 3) 督促、指导各部门、基层单位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4)参与组织、制定重大危害控制措施和隐患治理措施; 5)负责检查本程序实施情况。

2021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控制程序

2021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控制 程序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06

2021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控制程序 1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及控制的方法。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作业活动、设备风险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程序,但鼓励根据本程序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程序。 GB/T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 3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给出以下术语的定义。 3.1危险源(危害)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2根源危险源 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3.3状态危险源 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指运行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等造成人的失误、物的故障,进而造成能量意外释放。 3.5危害辨识 识别危险源(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

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 1.目的 1.1为作业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提供操作技术参考,系统地识别作业过程潜在的风险和指导作业风险的有效控制。 1.2规定了作业活动过程的危害识别及其危害导致的风险评估方法,适用于作业过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评估工作。 2.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第四十五条 3.定义 3.1危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3.2风险: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3.3风险评估: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可能性、暴露和结果的严重度,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 4.要求与方法 4.1区域内部风险评估 区域内部风险评估是对作业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主要针对作业任务执行过程进行,目的是掌握危害因素在各工种的分布以及各工种面临风险的大小。评估结果应填写《区域内部风险评估填报表》,该报表有关项目填写要求如下:4.1.1工种:是生产活动中专业作业活动的分类。 4.1.2作业任务:指各专业涉及的工作任务类别。 4.1.3作业步骤:即作业过程按照执行功能进行分解、归类的若干个功能阶段。在分解作业步骤时避免划分过细,以免增加分析的工作量,一般按照完成一个功能单元进行划分。 4.1.4危害名称:执行每一步骤中存在的可能危及人员、设备和企业形象的危害的具体称谓。危害一般填写格式为“副词+名词或动名词”,如:“压力不足的车胎”、“有尖角的设备”等。 4.1.5危害类别:分为9大类,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 4.1.6危害及有关信息描述:对辨识出的危害,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普查,确定其存在的数量、位置、时间以及相关的化学或物理特性,即说明在执行同类作业任务时,该危害存在于哪些地方?有多少?什么时间会涉及到?该危害的可能重量、强度、长度等如何?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 制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658-64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目的 辨识并评价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害因素,并在体系运行中及时更新,为制定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目标和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危险因素识别、更新与评价的全过程。 3 相关文件及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第70号令) 《危险化学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变更管理制度》(文件编号:QG/****10.10-2010)《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 4 职责 4.1总经理:负责批准重大危险源清单,组织落实重大风险的整改工作。 4.2主管副总:负责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4.3其他各副总:确保各主管部门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各主管部门编制危害识别评价记录,制定落实管理方案。 4.4安环质监部:负责制、修订《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负责组织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审核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制定落实管理方案。 4.5生产部:负责开展装置工艺过程及生产操作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工作;负责开展设备及设备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一、辨识更新评价步骤 (1)作业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 ①识别确定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形成作业活动清单; ②对各项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中的危害因素及风险进行辨识; ③对与各项危害因素有关的风险进行评价; ④判定危害因素及风险级别,确定是否构成重大危害因素及风险; ⑤针对评价中需要控制的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⑥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的更新。 (2)作业区(大队)主要领导审批作业区级一般危害因素(见附表4)和重大危害因素台帐(见附表5),并将重大危害因素台帐报厂安全环保科; 二、危害因素的辨识及风险评价 1、工艺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工艺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以下简称为“工艺危害分析(PHA)”工艺危害分析是通过系统的方法来识别、评估和控制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包括后果分析和工艺危害评价,以预防工艺危害事故的发生。工艺危害分析是装置生命周期内各个时期和阶段辨识、评估和控制工艺危害的有效工具。 (1)工艺危害分析的时机 生产装置在下列阶段可以进行PHA:新改扩建项目、在役生产装置

推荐使用的分析方法:故障假设/检查表法(What If/Checklist)、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 (3)工艺危害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 HAZOP:应用于新改扩建项目投用前、高危害工艺装置生产阶段。What If/Checklist:应用于低危害工艺装置生产阶段、停用封存、拆除报废阶段、工艺变更过程。 FMEA:应用于分析在役装置的关键组件及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也可以辨识共因失效和单一组件失效导致的危害事件、事故。 FTA:应用于由HAZOP和What If/Checklist识别出来的特定事件的分析。 (4)工艺危害分析的频次 高危害工艺装置生产阶段每三年一次,其他生产装置每五年一次。(5)工艺危害分析的实施 公司将首先采用HAZOP方法陆续对公司的所有生产装置开展工艺危害分析,具体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工作管理规定》执行。 2、作业活动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作业活动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以下简称“作业危害分析(JHA)”作业危害分析是通过系统的方法来识别、评估和控制作业活动过程中的危害,以预防作业活动中事故的发生。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程序资料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程序 1、目的 对与公司及所属部门从事的经营活动、作业过程、服务,以及设备、设施、 检维修、承包商、供应商的服务等有关的危害进行识别,并对它们进行准确的评价分析。确定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的程度,确保安全健康的目的。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属部门的采购、生产、储存、装卸运输、设施、设备、检维修、施工、基本建设、供应、销售等业务活动以及可以施加影响的承包商、供应商的活动或服务。 3、职责 4、工作程序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程序(见附图) 4.1成立危害评价小组 公司应成立有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参加的评价小组,所有评价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并有能力、资格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指导工作,同时各部门也应要求其他员工参与危害的确定。 4.2选择和确定评价范围和对象 评价小组应首先识别出从事的经营活动、作业过程、服务范围,包括采购、销售、生产、储存、运输、设施、设备、服务、检维修、消防、承包商、供应商的服务和设备,以及行政和后勤等活动的全过程。经营范围应包括从规划、设计、建设、投产和商品销售的全过程。所有可能导致重要的危害和环境影响的活动,

包括非常规活动、检维修等都必须充分得到识别。 在确定评价范围后,评价小组可按下列方法,确定评价对象:——按作业流程的各阶段; ——按区域或公司、部门、基层单位;——按设备、设施; 对所确定的评价对象,可按职能管理、作业活动进一步细分,以便对危害和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价。同时应对工作活动的相关信息有所了解,包括: ——所执行的任务的期限、人员及该任务实施的频率、特点;——可能涉及到的设备、设施、机械、工具和器材;——用到或遇到的物质及物理形态(油料、烟气、蒸气、液体、粉尘、固体)和化学性质; ——工作人员的能力和已接受任务的人员的培训;——作业程序或作业指导书,包括特种作业任务的执证、上岗的相关制度和规定; ——发生过的与该工作活动有关的事故、事件。――与现场所有关的HSE法律、法规及标准。 4.3 选择危害识别方法评价人员应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对象的作业性质和危害复杂程度,选择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安全检查表(SCL)、工作危害分析(JHA)等各种识别方法的应用简介参照附录。 在选择识别方法时,应考虑:――活动或作业性质; ――工艺过程或系统的发展阶段;――危害分析的目的; ――所分析的系统和危害的复杂程度及规模;――潜在风险度大小; ――现有人力资源、专家成员及其他资源;――信息资料及数据的有效性;――是否是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各部门应制定安全检查表(SCL对作业环境、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对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方法指南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指南 一、方法介绍 1、工作危害分析(JHA): 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害。分析步骤: (1)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等,用3—4个词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而不说如何做; 分解时应:a)观察工作 b)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 c)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 d)结合上述三条 (2)对于每一步骤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3)识别每一步骤的主要危害后果; (4)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5)进行风险评价; (6)建议安全工作步骤。 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是基于经验的方法,是分析人员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安全检查分析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分析步骤: (1)建立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从有关渠道(如内部标准、规范、作业指南)选择合适的安全检查表。如果无法获取相关的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必须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制定检查表; (2)分析者依据现场观察、阅读系统文件、与操作人员交谈、以及个人的理解,通过回答安全检查表所列的问题,发现系统的设计和操作等各个方面与标准、规定不符的地方,记下差异; (3)分析差异(危害),提出改正措施建议。 3、故障假设分析(WI):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是对工艺过程或操作的创造性分析方法。危险分析

危害因素的辨识与风险评价

辩识方法 辩识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采取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估方法。主要的评价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勘查、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安全检查(SCL)、工作危险源分析(JHA)、预先危害因素分析(PHA)、故障假说分析(WI)、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危害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危害因素辩识方法 第一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各种能量或危险物质。 1、危险物质辨识:如氢气、原油、天然气、液化气、汽油、乙决、甲烷、煤油等可燃物质;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氨、二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硫、甲醇等有毒物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 2、能量辨识:辨识产生、供给能量和能量的载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具的动能的各类机械运动部件、工件和人体及产生的机械性、动力性等振动部件。 b.具有势能的平台及坑、井、沟口处等场所上的人体和物体。 c.带电体的电能,包括雷电、静电; d.高温设备和管线的热表面、高温介质及剧烈热反应工艺装置的热能及低温

介质所具有的冷量。 e.盛装具有能量的介质的压力容器。 f.机械性、动力性等噪声的声能。 g.化学反应的化学能。 h.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非电离辐射等。 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对第一类危险源控制设施和措施失控的状态和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设施和措施缺陷。 无控制设施和措施或控制设施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和设计规范等要求。控制措施不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人员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中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 3、管理缺陷:缺少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工作职责不明确;组织不全;缺乏协调或协调不当、检查不及时、不到位;奖惩不分明;培训不到位等。 4、作业环境和场所不良: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的温度、温度、风雨雪、照明、视野、噪声、扰动、通风换气,色彩、作业区环境不良等环境因素。 危险源识别方法简介 一、工作危险源分析(JHA): 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险源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险源。 分析步骤: (1)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等,用3—4个词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而不说如何做; 分解时应: ——观察工作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程序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所属范围的经营活动、服务,以及设备设施、相关方的服务和设备等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估的过程,以便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措施,实现持续改进公司HSE绩效。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从事的化工石油、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公路工程、电力工程等的监理及经营管理活动。 3职责 综合部:本程序的管理部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修订及解释。负责组织在公司范围内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制订公司的重大危害因素清单,监督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总监:负责组织监理活动前因地制宜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实施组织本项目部监理过程中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所有员工:提供基础信息,参与本岗位危害和影响的确定,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4工作程序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流程,参照附录1)。 风险评价的组织 1)开展项目监理活动前,由总监负责组织,因地制宜的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2)对于重大的工程,应由公司总经理组织公司有关部门、总监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 价工作。 3)风险评价的组织者应任命HSE监理工程师为评价组组长,并授权负责风险评价的全 过程; 评价小组成员应具备必要的HSE专业技术知识,具备与风险评价相关的技巧和能力;评价时尽可能使操作人员参与,提出建议。 选择和确定评估范围和对象 评估小组应首先识别出所监理项目的经营活动、施工作业过程,包括设计、改扩建施工、安装、设备、检维修、消防、合约商的服务和设备,及项目监理部的行政和后勤等活动的全过程。在确定评估范围后,评估人员可按下列方法,确定评估对象: 1)按作业流程的各阶段; 2)按区域; 3)按设备、设施; 或上述方法的结合。

(风险管理)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管理程序

广州市天然气利用工程中压管网工程增城市北汽天然气供应配套管道工程(广惠高速、S256段)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 管理程序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广东新中南航空港建设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三日

1目的 为了识别、评价项目施工过程中有关的危害、影响,确定最大风险,以便采取控制、改进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或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程度,项目部根据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施工中采用的施工工艺、设备、设施、组织机构、资源条件及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所有方面,确定出对项目健康、安全、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广州市天然气利用工程中压管网工程增城市北汽天然气供应配套管道工程(广惠高速、S256段)项目管辖范围内所有生产活动、保障、设备设施以及可以施加影响的活动、保障或设备设施。 3 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协调开展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负责审核本项目风险评价报告, 监督落实重大风险控制、改进措施。 3.2质安部是本程序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及解释本程序。负责组织开展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编制本项目风险评价报告,监督落实重大风险控制、改进措施。 3.3其他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工作范围内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 3.4本项目部全体员工应积极参与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 4 程序 4.1 成立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小组 4.1.1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前,成立由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组成的识别评价小组,小组成员需经过HSE培训, 掌握识别评价程序和方法,具体按《培训、意识和能力管理程序》执行。 4.1.2各部门应全员参与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 程序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程序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所属范围的经营活动、服务,以及设备设施、相关方的服务和设备等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估的过程,以便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措施,实现持续改进公司HSE绩效。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从事的化工石油、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公路工程、电力工程等的监理及经营管理活动。 3职责 综合部:本程序的管理部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修订及解释。负责组织在公司范围内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制订公司的重大危害因素清单,监督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总监:负责组织监理活动前因地制宜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实施组织本项目部监理过程中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所有员工:提供基础信息,参与本岗位危害和影响的确定,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4工作程序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流程,参照附录1)。 风险评价的组织 1)开展项目监理活动前,由总监负责组织,因地制宜的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 作。 2)对于重大的工程,应由公司总经理组织公司有关部门、总监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 价工作。 3)风险评价的组织者应任命HSE监理工程师为评价组组长,并授权负责风险评价的全 过程; 评价小组成员应具备必要的HSE专业技术知识,具备与风险评价相关的技巧和能力;评价时尽可能使操作人员参与,提出建议。 选择和确定评估范围和对象 评估小组应首先识别出所监理项目的经营活动、施工作业过程,包括设计、改扩建施工、安装、设备、检维修、消防、合约商的服务和设备,及项目监理部的行政和后勤等活动的全过程。 在确定评估范围后,评估人员可按下列方法,确定评估对象: 1)按作业流程的各阶段; 2)按区域;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1 目的 辨识并评价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害因素,并在体系运行中及时更新,为制定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目标和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2 职责 2.1总经理:负责批准重大危险源清单,组织落实重大风险的整改工作。 2.2生产副总:负责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2.3部门负责人:确保各主管部门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各主管部门编制危害识别评价记录,制定落实管理方案。 2.4安全部:负责制、修订《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负责组织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审核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制定落实管理方案。 2.5生产管理部:负责开展装置工艺过程及生产操作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工作;负责开展设备及设备检维修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工作;负责开展电气、仪表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各车间危害因素的识别,审核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制定落实管理方案。 2.6各车间及其他部门:负责本部们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工作,由安全部、生产管理部、动力设备部共同进行监督检查。 3、定义 3.1危害: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 3.2危害识别: 又称为危害辨识,是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3风险: 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的结合。 3.4风险评价: 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忍的全过程。 4、风险评价范围 4.1企业主要的设备设施 4.2常规作业活动和异常作业活动; 5、评价组织 总经理负责危险源辩识及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组织安全部及各职能部门、车间负责人及岗位员工组成风险评价领导小组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落实重大风险的控制措施。 6、风险评价的方法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doc 68页)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doc 68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热电厂2×330MW机组工程建设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二○○八年元月

第一部分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方法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火电建设规模、机组容量、施工难度不断增加,各种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给火电建设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全国重大、特大事故接连不断,人员伤亡和财务损失十分惨重,除主观原因外,主要的客观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安全管理模式和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主观性、经验性、人为性强。 安全管理涉及面广,相关因素多,在如此复杂的系统中,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和方法均显得力不从心。现行的火电建设安全管理模式虽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这种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安全保证模式耗费了各级领导大量的精力,使他们用于战略研究和经营管理的时间相对不足,而且不能根本扭转安全管理的被动局面。 对于复杂的火电建设过程,完全依靠安全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还不足以完全杜绝事故,而直接影响安全的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行为的可靠性等因素,已经成为是否导致复杂系统事故发生的最深层次原因。另一方面,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各行各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突飞猛进,并取得了巨大的效益。反观火电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虽然近年来已开始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体系,但体系的建立仅仅是向科学管理迈出了一小步,因为安全管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观管理的有效性。有效的管理不但需要丰富的经验,而且需要一种科

学的方法及手段。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微观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研究适合各行业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与手段,是安全管理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前提。宏观管理手段和行政命令手段的作用已经用到了极限,进一步加强用这两种手段管理安全的边际效应已不明显,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开始研究、探索新的安全管理思路和安全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问题。 1 基本概念 为了讨论内容的规范性,以及便于所研究的问题和对象的抽象,本文的论述建立在以下的概念基础上: 1.1 事故(accident):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和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1.2 危害(hazard):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状态。 1.3 意外事件(incident):危害出现并可能与可被危害对象(人员、财产和环境)产生相互作用的事件。 1.4 风险(risk):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1.5 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允许的全过程。 1.6 安全(safety):免遭不可接受风险的危害。 1.7 可容许风险(tolerable risk):组织根据其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已降低到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

工作场所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 1. 范围 本指导意见规定了工作场所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方法。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工作场所存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评估工作。2. 术语与定义 2.1 危害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2.2 风险 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机会,通常表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后果、暴露程度和可能性的组合。 2.3 风险评估 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后果、暴露程度和可能性,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 3. 要求 3.1 风险评估总体要求 3.1.1 风险评估应全员参与。 3.1.2 应确定风险评估的范围或界限,也就是接受评估的程序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风险评估分为区域内部风险评估和区域外部风险评估。 3.1.3风险辨识评估 区域内部风险评估是针对作业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主要针对作业任务执行过程进行,目的是掌握危害因素在各工种的分布以及各工种面临风险的大小。各作业单元(班组) 识别并罗列本专业的作业任务/活动。根据罗列出来的任务活动,具体识别员工在执行任务的各个步骤中存在的危害,辨识与评估相应风险,并对照风险等级标准,制定

针对性的控制风险措施,最后进行合理性评价。 3.2 危害辨识 工作过程及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九类: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 3.3 风险辨识 3.3.1 风险的范畴划分为:人身伤害类、设备类、职业健康类、环境类。 3.3.2 人身伤害风险种类有:碰撞、坠落、撞击、跌倒、坍塌、触电、火灾、辐射、接触、交通意外、中毒、掩埋、倾覆、窒息、咬伤、淹溺、爆炸、灼烫等。 3.3.3 设备风险种类有:设备损坏、设备停运、设备性能下降。 3.3.4 健康类风险种类有:听力受损、视力受损、职业中毒、肺功能障碍、接触性皮肤伤害、职业性慢性病、健康影响事件。 3.3.5环境类风险种类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态失衡、工作环境污染。 3.4 风险评估 3.4.1 风险值的计算 D(风险值)= L(可能性)×E(暴露程度)×C(后果) 风险值代表危害造成风险的具体程度 3.4.2 在使用风险计算公式时,给每个因素分配的具体数字等级或比重,基于风险评估人员的判断和经验。 3.4.3风险评估公式中L(可能性)的定义和取值可能性是指危害引发事故或导致后果的概率。分数从最可能发生(10 分)到几乎从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