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4 答案

习题4 答案
习题4 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边币: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晋察冀等边区银行所发行的货币的简称。

2、陕甘宁边区银行:1937年10月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改组成立。总行设在延安,下设绥德、陇东、三边、关中4个分行。

3、折实储蓄:解放初期,物价大幅波动,人民银行为了保障储户利益,举办以货币折成实物单位存取的储蓄业务叫折实储蓄。

4、《银行工作“六条”》:中共中央、国务院为克服国家财政经济困难,加快国民经济调整进程,于1962年3月10日作出《关于切实加强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简称“银行工作六条”。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于1932年2月1日正式成立营业。(√)

2、抗日根据地银行担负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适应的经济金融政策,支持公私经济发展,帮助财政周转,平抑物价与维护法币。(√)

3、解放区货币逐渐统一的步骤是由区内货币统一到大区间货币统一,再到全国统一于人民币。(√)

4、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48年12月1日,它是在华北银行、陕甘宁边区银行、北海银行的基础上组建的,以原陕甘宁边区银行为总行。(×)

5、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同时即发行了人民币。(√)

6、1950年3月,政务院公布《中央金库条例》,指定中国人民银行代理各级金库,全国财政金库由此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7、1950年4月,政务院颁布《关于实行国家机关现金管理的决定》,指定中国人民银行为现金管理执行机关,统一管理和集中调度公营企业、机关、合作社的现金。(√)

8、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银行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于1995年7月1日起实施。(√)

10、深圳发展银行是我国首家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成立最早的银行是( A )

A、海丰劳动银行

B、东古平民银行

C、闽西工农银行

2、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创建最早的造币厂是( A )

A、井冈山上井造币厂

B、赣南东固印刷厂

C、江西瑞金中央印钞厂

3、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银行创建最早的印钞厂是( B )

A、井冈山上井造币厂

B、赣南东固印刷厂

C、江西瑞金中央印钞厂

4、在对私营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革中,中国人民银行引导私营行庄走上国家资本主义道路的措施是(A )

A、公私合营的典型示范形式

B、团结、领导、运用、改造的具体方法

C、没收民族资本

5、抗日根据地银行的利率政策是(A )

A、实行低利率,服务根据地生产发展

B、实行差别利率,限制民族资本发展,扶助工农生产

C、实行浮动利率

6、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八字方针是(A )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调整、改革、充实、提高

C、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7、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时间是(C )

A、1981年1月

B、1984年1月

C、1983年9月

8、我国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合法席位的时间是(A )

A、1980年4月

B、1980年5月

C、1985年5月

9、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正式决定恢复中国在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的代表权的时间是(A )

A、1980年5月

B、1985年5月

C、1980年4月

10、国务院颁布《中国人民银行政策委员会条例》的时间是(A )

A、1997年4月15日

B、1997年7月31日

C、1997年10月31日

四、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银行发行货币的原则是(AC )

A、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组织货币发行,单纯的财政需要放到次要地位

B、根据财政需要组织货币发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放到次要地位

C、充实货币发行基金(金银、粮食、土特产等),保证纸币兑现,取信于民

D、发展生产,扩大财源

E、支援战争

2、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政府关于现金管理的具体措施有(ABCDE )

A、发展工业生产,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B、开采银矿与收熔银器,增铸银元

C、实行金银管制,动员企业、群众用银元或金银饰品兑成银元或购买公债

D、向富农征借,打土豪筹款,战争缴获

E、执行《现金出口登记条例》

3、抗日根据地银行货币发行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是(ABCD )

A、独占发行

B、分散发行

C、支持财政

D、支持生产、贸易

E、.经济发行

4、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银行的主要业务有(ABCD )

A、发行货币

B、代理金库

C、吸收存款

D、发放贷款

E、办理投资

5、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的措施是(ABC )

A、把解放区原有的银行改建为中国人民银行所属机构

B、从解放区原有银行抽调干部组建中国人民银行所属的新分支机构

C、以接管官僚资本银行为基础在各城市组建中国人民银行所属的分支机构

D、以接管官僚资本银行为基础在农村组建中国人民银行所属的分支机构

E、没收民族资本银行,组建中国人民银行所属的新分支机构

6、1950年3月,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要求力争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的三个平衡(简称“三平”),“三平”是指(ABD )

A、财政收支平衡

B、现金收付平衡

C、信贷收支平衡

D、物资调度平衡

E、国际收支平衡

7、“大跃进”时期,我国金融工作中的失误主要表现在(ABCD )

A、银行信贷管理权限下放使信贷资金管理放松

B、变更金融规章制度使金融工作出现混乱

C、资金供应大撒手使信贷失控

D、试行“全额信贷”

E、试行“差额信贷”

8、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银行在贯彻《银行工作“六条”》中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ABCD )

A、加强和改进信贷计划管理

B、统一安排、管理支农资金,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领导

C、做好清仓核资工作

D、依据政策原则改革规章制度

E、加强现金管理

9、目前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有(ACDE )

A、中国工商银行

B、交通银行

C、中国银行

D、中国建设银行

E、中国农业银行

10、目前我国政策性银行有(BCD )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国家开发银行

D、中国进出口银行

E、中国民生银行

五、简答(每题7分,共28分)

1、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银行建立的背景、条件和目的。

答:革命根据地银行以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前提,以工农群众集资和政府拨款作为自己的资本来源;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组织管理;机构设置、经营方针都直接由苏维埃政府领导。

在摧毁旧的金融制度(废除高利贷、摧毁旧的金融机构、清除旧币)的同时,各革命根据地也致力于建立自己的银行、信合社以取代旧金融机构;支持新的借贷关系;驱逐旧币,建立新型、独立自主的货币制度。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服务于稳定金融、发展根据地经济、支援革命战争。

2、高度集中的银行体制建立的目的、过程和影响。

答:适应“一五”时期国家在大规模经济建设中业已建立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需要,中国金融领域也建立起集中统一的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纵向型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实现了一切信用集中于国家银行。

中国高度集中的银行体制在1952年底时,因全行业公私合营银行建立,私营金融业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所有制结构趋向单一,已具雏形,且在“一五”时期得到强化。

中国人民银行成为国家管理金融的机构,统一经营全国金融业务的经济组织,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银行体制由此形成。

3、银行工作“六条”的主要内容。

答:中共中央、国务院为进一步克服国家财政经济困难,加快国民经济调整进程,于196 2年3月10日作出《关于切实加强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简称“银行工作六条”)。主要内容是:

(1)收回原下放的一切权力,银行业务实行彻底地垂直领导。

(2)严格信贷管理,加强信贷计划。

(3)严格划清银行信贷资金,财政资金界限。

(4)加强现金管理,严格结算纪律。

(5)建立各级人民银行向当地党、政汇报工作制度。

(6)严格财政管理。

4、“文化大革命”中,银行工作转机、挫折的启示。

答:银行工作的第一次转机与挫折: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银行工作在中央、国务院关心支持下,逐渐出现转机;1974年,在“四人帮”策划下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使初现转机的银行工作遭受挫折。

银行工作的第二次转机与挫折:1975年9月,邓小平根据毛泽东关于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精神,提出了“各方面都要整顿”和《财政金融十条》,控制货币投放和平衡信贷收支的工作开始有了明显的转机;1976年,随着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四人帮”又一次搞乱人们的思想,搅起无政府主义思潮,国民经济在管理放松、生产下降中再一次遭到挫折。

启示: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金融工作带来了猛烈冲击、严重破坏,只有拨乱反正,严格按经济规律、财经纪律办事,严格监管才能使金融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六、论述(20分)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

答:1、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方式从主要依靠信贷规模控制转向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按季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分层次监测控制指标;

1996年起先后7次调低利率,并于该年建立起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1994年4月1日开办外汇公开市场业务,1996年4月9日正式以国债回购形式开展本币公开市场业务;

1994年11月起正式开办再贴现业务,1997年3月1日对工、农、中、建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总行开办再贴现业务,并把扩大票据承兑、贴现与再贴现业务作为改进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的重要政策措施;

1998年3月,改革了原有存款准备金制度;

1994年2月起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1998年1月1日起取消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长期实行的贷款规模限额控制;

1999年将消费信贷业务经营放宽到所有商业银行。

2、初步形成金融法律体系框架,金融监管逐步加强。

(1)金融立法方面。在1995年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1998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出台。

(2)金融监管方面。由于整个金融领域都已有相应的基本法律法规,这对于中央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加强对各金融机构的市场进入退出与日常依法监管、依法行政的力度提供了重要法律保证。

3、外汇体制改革的深化。

1993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改革外汇管理体制,逐步使人民币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基础上成为可兑换货币。

该年1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提出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1994年初,实现汇率并轨,建立了外汇指定银行结售汇制度。

1996年1月27日,中国宣布自1996年12月1日接受《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八条款,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由此,中国的汇率制度开始与国际惯例接轨,并因此有助于接受国际社会监督、促进中外经济技术交流、保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