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后悔对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预期后悔对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预期后悔对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Modern Marketing 现代市场营销, 2017, 7(1), 1-14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d26943385.html,/journal/mom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26943385.html,/10.12677/mom.2017.71001

文章引用: 耿黎辉, 严茂洋, 向金金. 预期后悔对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 现代市场营销, 2017, 7(1):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Anticipated Regret on Impulse Buying Behavior on Internet

Lihui Geng 1, Maoyang Yan 1, Jinjin Xiang 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ch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chang Jiangxi

Received: Jan. 13th , 2017; accepted: Feb. 6th , 2017; published: Feb. 9th

, 2017

Abstract

Drawing on the theory of impulse buying behavior and anticipated regret,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icipated regret and impulse buying behavior on internet, investigates different factors (price promotion, graphic display and online comment) and impulsivity trait influencing impulse buying behavior on internet. Samples collected are empirically tested by SPSS17.0 and multiple group regression analysis is conducted with anticipated regret as a mod-erator variabl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nticipated regret can directly influence online impulse buying. In the effect of price promotion, graphic display and impulsive impulsivity trait on con-sumer impulse buying,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anticipated regret is significant. In the effect of on-line comment on consumer impulse buying,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anticipated regret is not sig-nificant.

Keywords

Impulse Buying, Anticipated Regret, External Stimuli, Impulsivity Trait, Moderated Function

预期后悔对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影响的 实证研究

耿黎辉1,严茂洋1,向金金2

1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2

南昌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耿黎辉 等

收稿日期:2017年1月13日;录用日期:2017年2月6日;发布日期:2017年2月9日

摘 要

基于冲动性购买、预期后悔等相关理论,探讨了预期后悔和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关系,研究了不同的刺激因素(价格促销、图文展示、他人评论)和冲动性特质对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产生的影响。以预期后悔作为调节变量,使用SPSS17.0对样本数据进行分组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预期后悔能够直接影响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在价格促销、图文展示和冲动性特质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影响过程中,预期后悔的调节作用显著;在他人评论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影响过程中,预期后悔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冲动性购买,预期后悔,外界刺激,冲动性特质,调节作用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d26943385.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冲动性购买是消费者生活方式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从过去的发展可以看到,引发冲动性购买的方式已经从传统商店到信用卡、电话营销、家庭购物以及如今的电子商务。已有研究证明,冲动性购买行为也会产生在网络购物中,甚至更容易产生[1]。Rook 首次将认知评估引入到冲动性购买体系中,指出冲动性购买容易在消费者对后果的后悔减弱时发生[2]。随后的学者运用后悔理论对冲动性购买展开了研究,但更多的是研究消费者冲动性购买后的后悔行为,即将后悔作为后置变量进行研究,而把后悔作为前置变量对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研究很少。根据后悔在决策行为中的前后位置,可以将后悔分为两类:决策前的后悔,即预期后悔,决策后的后悔,即经验后悔[3]。

众多研究已经证实,预期后悔会在消费者决策前促使消费者采取一定方式降低决策后带来的后悔,从而对消费者的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在这些研究中,很少有涉及到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研究,尤其是网上冲动性购买[4] [5] [6]。网上购物存在着空间的限制,消费者无法亲身体验产品质量,更多的不确定因素让消费者在购买前有更多的顾虑。本研究通过情景调查问卷法研究了预期后悔对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影响。研究中影响网上冲动性购买的因素为外界刺激和冲动性特质。在外界刺激因素的选取上共选择了三个:价格促销、图文展示和他人评论。

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2.1. 冲动性购买行为

冲动性购买是一种非计划的购买,是对接触到的刺激反应结果的一种立即性购买,并且在购买后,消费者经历一种情感或者认知的反应[7]。目前,学者们对网络冲动性购买的研究较多集中在模型构建和影响因素上,如Dholakia 将影响冲动性购买的因素分为营销刺激、情景因素以及冲动性特质三个方面[8]。陈旭和周梅华研究了网上冲动性购买的影响因素,提出三种因素:限制因素、刺激因素以及个人特质,

Open Access

耿黎辉等

并构建了网上冲动购物形成机制模型[9]。Park以服装产品为对象,探讨了在互联网环境下产品属性、网页浏览和冲动性购买之间的关系[10]。常亚平等构建了第三方正面评论与网络消费者冲动购买意愿的影响模型[11]。

2.2. 反事实思考与预期后悔

后悔在人们制定决策过程中以两种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第一,它能够促使人们在做出决策之后尝试去撤销后悔选择的影响;第二,当人们在决策之前预期到决策后的结果不好,而体验到后悔时,它会在决策做出前影响人们的选择[12]。在第一种方式中,人们在购买决策之后产生的后悔情绪称为经验后悔;在第二种方式中,人们在购买决策之前产生的后悔情绪称为预期后悔。本文重点着眼于后者,即预期后悔对消费者随后购买决策的影响,对预期后悔方向的界定主要是基于反事实思考进行分类的。反事实思考是指针对已发生的实际情况,由想象与实际情况相反的情形从而来推测这种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会对目前的决策结果具有怎样影响的一种思维过程[13]。反事实思维可分为两个方向:上反事实思考和下反事实思考,当人们模拟一个比实际结果更好的结果时,称为上反事实思考;而当人们模拟一个比实际结果更差的结果时,则称为下反事实思考[14]。本研究借鉴了银成钺、于洪彦对预期后悔方向的划分[15],将消费者基于反事实思考引起的对后悔的预期也分为两个方向,上预期后悔和下预期后悔。由上反事实思考引发的对后悔的预期界定为上预期后悔,即:买了,会后悔;由下反事实思考引发的对后悔的预期界定为下预期后悔,即:不买,会后悔。

2.3. 预期后悔对网上冲动性购买的直接影响

反事实思考是后悔等情绪的重要前因,它不但能够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还能提供避免这些情绪的行为方法[16]。当消费者受到价格促销、图文展示、他人评论等因素的刺激时,如果预期现在购买产品后决策结果会不好,便会想到若不购买结果会更好,从而产生后悔情绪,即出现了上预期后悔。为了降低后悔的程度,消费者有很大的可能放弃此次冲动性购买行为。相反,当消费者受到价格促销、图文展示、在线评论等因素的刺激时,如果预期现在不购买,以后购买没有比现在购买更好的决策方案,将会后悔现在不购买的行为,即出现了下预期后悔。当发生下预期后悔时,为了降低后悔的程度,消费者很有可能产生冲动性购买行为。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1:消费者不同方向的预期后悔,会产生不同的冲动性购买倾向,具体而言,下预期后悔比上预期后悔更容易产生冲动性购买倾向。

2.4. 预期后悔的调节作用

冲动性购买的特性之一是对刺激的反应。刺激能够唤起或者煽动活动,被认为是引起消费者冲动的催化剂。外界刺激主要来源于卖家的促销方式、购物场景的布置等因素[17],这些刺激可能是有形的产品、产品包装等,或者是无形的店内音乐、气味等。由于网购的特殊性,消费者无法亲身体验产品,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后悔情绪也更容易出现。在决策结果不确定的条件下,预期后悔会影响当前的决策。消费者预期如果现在购买某种产品会产生有利或者不利的结果,他们将选择立即购买或者放弃购买来降低后悔的程度。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2:外界刺激因素对冲动性购买倾向有正向影响,在这一影响中,预期后悔起调节作用。

本研究着重针对三个网上购物的外部环境刺激因素:价格促销、图文展示和他人评论进行研究。Zhou 和Wong认为,产品价格是冲动性购物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18]。尤其是在产品有折扣促销活动时,消费者更容易产生冲动性购买行为。与传统环境相比,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网上购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

耿黎辉等

是网上商品的价格促销力度较大,因此,价格促销是影响网上冲动性购买的一个重要刺激因素。当消费者面对促销诱因,预期购买该产品后产品的价格促销力度会更大或者其他网店有更优惠的价格促销时,会产生购买后可能后悔的情绪,即向上的预期后悔。为了降低后悔程度,消费者可能不会产生冲动性购买行为。反之,当消费者面对促销诱因时预期现在不购买,以后产品恢复了原价或者其他网店的售价会更高时,就会产生后悔情绪即下预期后悔,为了降低这种后悔的程度,消费者很有可能会采取冲动性购买行为。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2a:价格促销对冲动性购买倾向有正向影响,在这一影响中,预期后悔具有调节作用。

Dholakia的研究表明,产品陈列和展示是影响消费冲动的另一重要因素[8]。Rook和Hoch通过采访消费者发现,只是看见产品宣传册上的产品或者商店内摆放的商品,就可以激发顾客对物品拥有的渴望

[19]。而在网络环境下,存在着更多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无法通过密切接触来体验产品,商家只能通过

文字和图片等方式向消费者传递该产品的相关信息。吴锦峰等对网上商店对在线消费者的影响研究中发现,商品形象对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最强,能直接刺激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图[20]。当消费者在网上购买服装时,面对图文展示这一诱因,当消费者预期购买到的实际商品与网页上显示的商品图片不完全相符时,就会产生向上的预期后悔,即担心买了会后悔,因此会降低冲动性购买行为倾向;当消费者预期如果不进行购买,而考虑到实际商品可能与网上的描述非常一致时,就会产生向下的预期后悔,即担心不买会后悔,从而提高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行为倾向,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2b:图文展示对冲动性购买倾向有正向影响,在这一影响中,预期后悔具有调节作用。

他人评论已是网上购物者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通过这种方式,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多有关产品的信息,例如卖家的信誉、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交易风险等,从而更加准确地掌握真实情况。研究表明,在线评论的质量越高,消费者网上购买意愿也就越强烈[21]。当消费者面对在线正面评论这一诱因,预期现在购买此商品,但是这些评论的可信度不高甚至存在虚假信息时,就会产生向上的预期后悔,从而降低冲动性购买倾向。当消费者预期不进行购买后,而在线评论可能来源于真正的购买者,评论内容的可信度较高时,可能会错过一次难得的购买机会,就会产生向下的预期后悔,从而会提高冲动性购买倾向,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2c:他人评论对冲动性购买倾向有正向影响,在这一影响中,预期后悔具有调节作用。

消费者冲动性特质是影响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2]。它是消费者接触到刺激后快速反应、无条件反射的倾向,是一个单一的维度。冲动性特质是消费者的内在属性,具有稳定性,而由反事实思考引发的预期后悔是个不稳定因素。在消费者进行购买决策时,预期后悔的方向取决于反事实思考,消费者个体的反事实思考存在差异,由于这个因素的不稳定性,消费者冲动性特质所引起的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发生变化。本文认为在冲动性特质对冲动性购买的影响过程中,会受到不同方向的预期后悔的调节,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3:冲动性特质对冲动性购买倾向有显著影响,在这一影响中,预期后悔具有调节作用。

根据以上分析,以Dholakia研究的冲动性购买整合模型以及冲动性购买的整合模型为依据[8],在银成钺、于洪彦的研究基础上[15],结合网上冲动性购买的实际情况,构建出本文的研究模型(如图1)。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与变量测量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每份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外界刺激和冲动性特质的测量;第二部分是关于向上的预期后悔或者向下的预期后悔情景下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倾向的测量;第三

耿黎辉等

Figure 1. Research model

图1.研究模型

部分是关于受测对象的基本信息的测量。此次调查问卷为情景调查问卷,根据预期后悔的方向分为两种情景,问卷中关于预期后悔方向的设定是采用焦点小组讨论的形式确定图文展示和他人评论的预期后悔情景的具体内容。小组讨论的对象为西南交通大学经管学院的30名同学,首先将30名参与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记为A组和B组。由A组讨论基于图文展示和他人评论的向上的预期后悔情景下的具体内容,并将头脑风暴得来的词汇进行全面记录,B组讨论基于图文展示和他人评论的向下的预期后悔情景下的具体内容,并将头脑风暴得来的词汇进行全面记录。然后将A组得到的词汇由B组成员进行打分,选出平均分比较靠前的词汇;将B组得到的词汇由A组成员进行打分,选出平均分比较靠前的词汇。最终对预期后悔的两种情景进行设定。通过多次预测试确定具体的内容,如表1所示:

对于价格促销的预期后悔情景内容,参考了银成钺、于洪彦的研究[15]。对价格促销、图文展示和他人评论评论这三个刺激因素的测量,参考了Rook & Fisher,Dittmar & Beattie,陈铭慧的量表[22][23][24] (见表2);对冲动性特质的测量参考了Rook & Fisher的量表[22],景奉杰和岳海龙的量表[25] (见表3);对冲动性购买倾向的测量借鉴了Zeelenberg等的研究[3],根据具体的情景让被调查者在数字“1”(一定不会买)至“7”(一定会买)的范围内做出选择,直接填写产生冲动购买的可能性。在产品类型的选择方面,已有研究表明,消费者对不同类别的产品产生的冲动性购买意愿是不同的,享乐型产品更容易诱发冲动性购买倾向[26],因此,本研究选取服装作为享乐型产品的代表展开问卷调查(问卷见附录)。

3.2. 样本与数据收集

根据最新的CNNIC数据显示,网购用户的年龄大多集中在18~30岁,并以企业白领和学生为主。为了研究的便利性,本文的研究对象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这部分群体容易获得,而且具有较高的同质性,收入和消费相似,便于比较。我们在国内外成熟量表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设计出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并进行了小规模的前测,前测有效问卷回收90份,经过修改后发放正式问卷。正式问卷共发放400份,每种情景各200份,去除了“没有发生过冲动性购买”、正反向题项答案一致和作答不全等无效问卷之后,有效问卷为340份,回收率85%。其中一种情景下的有效问卷为169份,另一种为171份。样本人口统计特征见表4。

耿黎辉 等

Table 1. Two types of anticipated regret situation 表1. 两种预期后悔情景

上预期后悔的情景

现在就买,几天后发现这件衣服打了更低的折扣 现在就买,以后发现其他网站卖得更便宜 现在就买,发现买了之后,我的生活费不够了 现在就买,几天后发现衣服试穿后不合身

现在就买,几天后发现实际到手的衣服质量不过关 现在就买,几天后发现实际到手的衣服与图有色差 现在就买,几天后发现在线评论的内容存在虚假信息

现在就买,几天后发现在线评论者是店主请的托,可信度不高 现在就买,几天后发现大多数正面评论是通过其他方式刷出来的 下预期后悔的情景

现在不买,几天后发现价格又会恢复到原价

现在不买,几天后发现这件衣服比别的网站卖得更贵 现在不买,几天后发现这件衣服已经售完,成为绝版

现在不买,几天后发现自己穿上这件衣服会和模特穿起来一样好看 现在不买,几天发现这件衣服会让自己与众不同 现在不买,以后发现到手后的衣服的确品质良好 现在不买,发现评论者都是实际的购买者,非常可信 现在不买,发现在线评论的内容都是真实可靠的 现在不买,发现在线评论者的数量非常多

Table 2. External stimuli scale 表2. 外界刺激量表

变量

题项 题项内容

参考文献

价格促销

PP1

网购时,我容易受到打折促销的诱惑 Rook & Fisher (1995); Dittmar & Beattie (1995);

陈铭慧(2002)

PP2 网购时,我常在打折促销的时候购买商品

PP3 网购时,网站上的促销对我的购买计划没有什么影响 图文展示

PI1

网购时,看到精美的图文展示,我会很有购买的欲望 PI2 网购时,我会因为精美的图文展示而对产品产生好感 PI3 网购时,精美的图文展示对我非常有吸引力 PI4 网购时,商品的图文展示不会影响我的购买决策 他人评论

PR1

网上的在线评论能左右我对这个商品的看法 PR2 网上的好的商品评论会让我很有购买的欲望 PR3 网上的在线评论会影响到我的购买决策

PR4

网购时,买不买是我自己的判断,没必要看他人的评论

Table 3. Impulsivity trait scale 表3. 冲动性特质量表

题项 题项内容

参考文献

IT1 我买东西经常是:看见它,喜欢它,就买了它 Rook & Fisher (1995) 景奉杰和岳海龙(2005)

IT2 我买东西经常不做什么思考

IT3 我买东西时经常是:现在就买,以后再去想它 IT4 我买东西取决于购买时的感觉 IT5

有时候我买东西有点不计后果

耿黎辉等Table 4.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 of samples

表4. 样本人口统计特征

人口统计变量类别频次所占比重(%) 性别

男173 50.9

女167 49.1

年龄20岁及以下42 12.4 21~30岁292 85.9 31~40岁 5 1.5 41~50岁 1 0.3

教育程度高中、中专及以下 2 0.6 大专15 4.4 本科137 40.3 硕士及以上186 54.7

收入1000元以下152 44.7 1000~1999元118 34.7 2000~2999元37 10.9

浏览购物网站频次

1~3次90 26.5 4~6次121 35.6 7~9次79 23.2 10次及以上50 14.7

分组

买了,会后悔169 49.7

不买,会后悔171 50.3

4.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4.1. 信度与效度检验

信度和效度是衡量问卷质量的重要标准。本文首先采用SPSS17.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问卷的结构效度,再利用AMOS17.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验证问卷的收敛效度和判别效度。在研究中,一般利用Cronbach’s α系数来对变量进行信度评价。从表5中可以看出,变量的Cronbach’sα值介于0.80至0.90,问卷的信度很高。由于研究中的量表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因此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如表5所示,变量中各个题项的因子负荷均大于0.5,每个变量的组合信度(CR)也大于0.6,除了他人评论的平均变异数抽取量(AVE)为0.478,接近0.5之外,其他变量的AVE值均在0.5以上,不影响整体效果,总体来看,量表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如表6所示,各变量的AVE均方根都大于与其他潜变量的相关系数,说明该量表的判别效度较好。

4.2. 假设检验

在本研究中,由于预期后悔分为上预期后悔和下预期后悔两个不同的方向,因此,在进行正式调研的过程中,根据预期后悔方向的不同,设置了两种不同的情景,分别进行问卷的收集和整理。在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将上预期后悔情景下的相关数据记为group 1 (即买了,会后悔);将下预期后悔情景下的相关数据记为group 2 (即不买,会后悔)。

耿黎辉 等

Table 5. Variable factor loading and average extraction variance 表5. 变量因子载荷及平均抽取方差

变量

题项 标准化因子负荷

Cronbach ’s α

组合信度(CR )

平均变异数抽取量(AVE )

价格促销

PP1

0.807 0.818

0.600

PP2 0.803 0.817 PP3 0.710 图文展示

PI1

0.807 0.847

0.585

PI2 0.803 PI3 0.847 0.841 PI4 0.573 他人评论

PR1

0.698 0.732

0.478

PR2 0.639 0.728 PR3 0.732 冲动性特质

IT1

0.544 0.809

0.578

IT2 0.710 IT3

0.784 0.805

IT4 0.630 IT5 0.708

冲动性购买倾向 (上预期后悔)

ARPT1 ARPT2 ARPT3 ARIT4 ARIT5 ARIT6 ARIT7 ARRT8 ARRT9 0.805 0.790 0.828 0.837 0.859 0.839 0.831 0.820 0.795 0.828 0.950 0.677

冲动性购买倾向 (下预期后悔)

ARPT1 ARPT2 ARPT3 ARIT4 ARIT5 ARIT6 ARIT7 ARRT8 ARRT9

0.805 0.790 0.828 0.837 0.859 0.839 0.831 0.820 0.795

0.888 0.950 0.677

Table 6. Discriminant validity of the scale 表6. 量表的判别效度

变量 价格促销 图文展示

他人评论

冲动性特质

冲动性购买倾向

价格促销 0.775 图文展示 0.499** 0.765 他人评论 0.362** 0.479** 0.691 冲动性特质 0.301** 0.254** 0.108* 0.760 冲动性购买倾向

0.217**

0.229**

0.165**

0.330**

0.823

注:对角线上数据位各变量的AVE 平方根,对角线下方为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表示P 值小于0.05;**表示P 值小于0.01。

耿黎辉 等

1) 预期后悔对冲动性购买倾向的直接影响

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的方法,根据group 1和group 2这两个不同的样本组,对冲动性购买倾向的值取平均值。检验结果F 值 = 0.714,显著性水平为0.399,没有通过方差齐性检验(P > 0.05),说明方差齐性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此时在方差相等条件下对冲动性购买倾向下进行T 检验,结果表明P 值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两组样本均值有显著差异,由此表明,消费者预期后悔的方向不同,消费者冲动性购买倾向也不同,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group 1和group 2两组均值的差值为负,说明下预期后悔比上预期后悔更容易促使消费者产生冲动性购买行为,因此假设H1得到验证。

2) 预期后悔的调节作用

运用SPSS17.0针对group 1和group 2分别进行回归分析。group 1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值为0.156,group 2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586,均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无论预期后悔的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价格促销对冲动性购买倾向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要验证调节效应是否显著,必须检验差异系数是否显著,此

时要运用T 检验。B 1 = 0.156,B 2 = 0.586。我们假设,B 1 ? B 2 = 0,构建T 统计量:T = 12

12B B S ?,S 12是

B 1和B 2的联合标准误差,公式为

12S =

T = 7.388,大于1.96临界值,因此拒绝原

假设,这两个回归系数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而说明预期后悔在价格促销对冲动性购买倾向的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显著,支持假设H2a 。

图文展示对冲动性购买倾向的回归分析中,group 1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值为0.141,group 2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297,均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无论预期后悔的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图文展示对冲动性购买倾向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运用T 检验来分析预期后悔的调节作用,构建T 统计量,T = 3.233,大于1.96临界值,因此拒绝原假设,表明这两个回归系数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而说明预期后悔在图文展示对冲动性购买倾向的影响中所起的调节作用显著,支持假设H2b 。

他人评论对冲动性购买倾向的回归分析中,group 1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值为0.153,group 2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291,均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无论预期后悔的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他人评论对冲动性购买倾向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运用T 检验预期后悔的调节作用,构建T 统计量,T = 1.929,小于1.96临界值,接受原假设,这两个回归系数之间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而说明预期后悔在他人评论对冲动性购买倾向的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因此,部分验证了假设H2c 。

冲动性特质对冲动性购买倾向的回归分析中,group 1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值为0.211,group 2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681,均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无论预期后悔的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冲动性特质对冲动性购买倾向都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运用T 检验预期后悔的调节作用,构建T 统计量,T = 5.050,大于1.96临界值,拒绝原假设,这两个回归系数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预期后悔在冲动性特质对冲动性购买倾向的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显著,支持假设H3。

5.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结合问卷调查和相关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预期后悔能够直接影响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在价格促销、图文展示和冲动性特质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影响过程中,预期后悔的调节作用显著;在他人评论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影响过程中,预期后悔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5.2. 实践启示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网上商家在进行营销推广的过程中,应尽量通过营销手段激发消费者的购买

耿黎辉等

冲动,同时采取一些保障措施促使产生向下的预期后悔,抑制消费者产生向上的预期后悔。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营销刺激策略

①关注产品价格,加大推广各种促销活动。网上商家要时刻关注在其他网店上该商品的价格走势,

随时调整自己的产品价格,保持本产品价格的竞争力。②精美的图文展示。网上商家成百上千,售卖相同款式的网店往往不止一家,要想留住消费者,必须在第一时间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尽量突出商品的特色,如“传图返现”的形式鼓励买家上传图片。③塑造正面的评价。消费者往往会通过浏览产品网络口碑来衡量此次购买的可能性,网络口碑的数量和类型显著影响消费者冲动性购买。卖家要尽量引导买家对产品做出正面的评价,尤其是包含主观感受的评价,其他买家的评论同样会刺激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

2) 价格保证策略

价格保证是指如果消费者在本店促销时间段外,或在其他网店,能够找到相同的产品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则商家承诺将差额退还给消费者的政策。为了降低消费者在购买决策前向上预期后悔的焦虑,商家可以通过提供价格保证的策略,减少向上的预期后悔,从而提高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倾向,而与此同时,网上商家应尽可能提供产品的价格信息,制造紧迫感(如“最后三天价格折扣”),促使消费者进行向下的反事实思考,产生下预期后悔,借此提高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倾向。

3) 无条件退换货包邮策略

如果商家承诺消费者不满意可以无条件退换货,且免付来往邮费,则可以大大降低消费者进行上预期后悔的思考,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冲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Donthu, N. and Garcla, A. (1999) The Internet Shopper.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No. 39, 52-58.

[2]Rook, D.W. (1987) The Buying Impulse. Th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4, 189-19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26943385.html,/10.1086/209105

[3]Zeelenberg, M., Beattie, J., Van Der Pligt, J., et al. (1996) Consequences of Regret Aversion: Effects of Expected

Feedback on Risky Decision Mak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65, 148-15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26943385.html,/10.1006/obhd.1996.0013

[4]Bell, D.E. (1982) Regret in Decision Making under Uncertainty. Operations Research, 30, 961-98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26943385.html,/10.1287/opre.30.5.961

[5]Crawford, M.T., Mcconnell, A.R., Lewis, A.C., et al. (2002) Reactance, Compliance, and Anticipated Regre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8, 56-6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26943385.html,/10.1006/jesp.2001.1481

[6]Connolly, T. and Zeelenberg, M. (2002) Regret in Decision Making.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1,

212-21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26943385.html,/10.1111/1467-8721.00203

[7]Piron, F. (1991) Defining Impulse Purchasing.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No. 18, 509-514.

[8]Dholakia, U.M. (2000) Temptation and Resistance: An Integrated Model of Consumption Impulse Formation and

Enactment. Psychology and Marketing, 17, 955-982.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26943385.html,/10.1002/1520-6793(200011)17:11<955::AID-MAR3>3.0.CO;2-J

[9]陈旭, 周梅华. 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冲动性购买形成机理研究[J]. 经济与管理, 2010(12): 19-22.

[10]Park, E.J., Kim, E.Y., Funches, V.M., et al. (2012) Apparel Product Attributes, Web Browsing, and Impulse Buying on

Shopping Website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5, 1583-158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26943385.html,/10.1016/j.jbusres.2011.02.043

[11]常亚平, 肖万福, 覃伍, 阎俊. 网络环境下第三方评论对冲动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 以产品类别和评论员级别为

调节变量[J]. 心理学报, 2012, 44(9): 1244-1264.

[12]Gilovich, T. and Medvec, V.H. (1995) The Experience of Regret: What, When, and Why. Psychological Review, 102,

379-39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26943385.html,/10.1037/0033-295X.102.2.379

[13]Hilton, D. and Slugoski, B.R. (1986) Knowledge-Based Causal Attribution: The Abnormal Conditions Focus Model.

Psychological Review, 93, 75-8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26943385.html,/10.1037/0033-295X.93.1.75

[14]Markman, K.D., Gavanski, I., Sherman, S.J. and McMullen, M.N. (1993) The Mental Simulation of Better and Worse

耿黎辉等

Possible World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9, 87-10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26943385.html,/10.1006/jesp.1993.1005

[15]银成钺, 于洪彦. 预期后悔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J]. 管理评论, 2009, 21(12): 71-79.

[16]Roese, N.J. (1997)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1, 133-14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26943385.html,/10.1037/0033-2909.121.1.133

[17]李亚林, 景奉杰. 基于冲动性购买诱发因素的消费者冲动性购买之购后满意度研究[J]. 管理学报, 2012, 9(3):

437-445.

[18]Zhou, L. and Wong, A. (2004) Consumer Impulse Buying and In-Store Stimuli in Chinese Supermarke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nsumer Marketing, 16, 37-5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26943385.html,/10.1300/J046v16n02_03

[19]Rook, D.W. and Hoch, S.J. (1985) Consuming Impulse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2, 23-27.

[20]吴锦峰, 常亚平, 侯德林. 网络商店形象对情感反应和在线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2(8):

35-44.

[21]杜学美, 丁璟, 谢志鸿, 雷丽芳. 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J]. 管理评论, 2016, 28(3): 173-183.

[22]Rook, D.W. and Fisher, R.J. (1995) Normative Influences on Impulsive Buying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mer Re-

search, 22, 305-31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26943385.html,/10.1086/209452

[23]Dittmar, H., Beattie, J. and Friese, S. (1995) Gender Identity and Material Symbols: Objects and Decision Considera-

tions in Impulse Purchases.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16, 491-51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26943385.html,/10.1016/0167-4870(95)00023-H

[24]陈铭慧. 沟通策略, 消费者冲动性特质, 产品特质对冲动性消费行为之影响[D]. 台北: 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

2002.

[25]景奉杰, 岳海龙. 中国消费者冲动性购买倾向量表的研究[J]. 财政研究, 2005(5): 37-40.

[26]章璇, 景奉杰. 网购商品的类型对在线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J]. 管理科学, 2012, 25(3): 69-77.

耿黎辉等

附录

问卷调查

亲爱的朋友: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回答此问卷。请您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如实填写,答案没有对错之分。您的回答只作为学术研究之用,特此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严格保密,请放心作答!谢谢支持!

请您真实的回答下列问题:

回想您的网上购物经历,请选择:

A 我发生过冲动性购买;

B 我没有发生过冲动性购买

选择A请继续作答,选择B停止作答。

第一部分:

回忆一下您在网购衣服过程中发生的一次冲动性购买行为,根据您所经历的自身实际情况按同意程度选择。

请根据经历的实际情况按同意程度,在下方适当的位置上打“√”非

意1 2 3 4 5 6 7

1 网购时,我容易受到促销打折的诱惑

2 网购时,我常在打折促销的时候购买大量的商品

3 网购时,网站上的促销对我的购买计划没有什么影响*

4 网购时,看到精美的图文展示,我会很有购买的欲望

5 网购时,我会因为精美的图文展示而对产品产生好感

6 网购时,精美的图文展示对我非常有吸引力

7 网购时,商品的图文展示不会影响我的购买决策*

8 网上的在线评论能左右我对这个商品的看法

9 网上的好的商品评论会让我很有购买的欲望

10 网上的在线评论会影响到我的购买决策

11 我买东西经常是:看见它,喜欢它,就买了它

12 我买东西经常不做什么思考

13 我买东西时经常是:现在先买,以后再去想它

14 我买东西取决于购买时的感觉

15 有时候我买东西有点不计后果

耿黎辉等

第二部分:①您在浏览一家经常购物的网站时,发现喜欢的某中档服装品牌正在搞活动。假设您考虑到现在就买这件衣服,几天后可能发生的情况。请您用两分钟思考,根据题项内容结合以上情景,对您是否现在就购买此件衣服做出相应的选择。

请根据经历的实际情况按同意程度,在下方适当的位置上打“√”一

买1 2 3 4 5 6 7

17 现在就买,但考虑到几天后这件衣服打了更低的折扣,那么我现在:

18 现在就买,但考虑到以后发现其他网站卖得更便宜,那么我现在:

19 现在就买,但考虑到买了之后,我的生活费就减少了,那么我现在:

20 现在就买,但考虑到衣服试穿后不合身,那么现在:

21 现在就买,但考虑到实际到手的衣服与图有色差,那么我现在:

22 现在就买,但考虑到实际到手的衣服质量不过关,那么我现在:

23 现在就买,但考虑到在线评论者是店主请的托,可信度不高,那么我现在:

24 现在就买,但考虑到大多数正面评论是通过其他方式刷出来的,那么我现在:

②您在浏览一家经常购物的网站时,发现喜欢的某中档服装品牌正在搞活动。假设您考虑到现在不买这件衣服,几天后可能发生的情况。请您用两分钟思考,根据题项内容结合以上情景,对您是否现在就购买此件衣服做出相应的选择。

请根据经历的实际情况按同意程度,在下方适当的位置上打“√”一

买1 2 3 4 5 6 7

17 现在不买,但考虑到几天后价格又会恢复到原价,那么我现在:

18 现在不买,但考虑到几天后这件衣服比别的网站卖得更贵,那么我现在:

19 现在不买,但考虑到过几天这件衣服已经售完,那么我现在:

20 现在不买,但考虑到自己穿上这件衣服会和模特穿起来一样好看,那么我现在:

21 现在不买,但考虑到这件衣服会让自己与众不同,那么我现在:

22 现在不买,但考虑到这件衣服的确品质良好,那么我现在:

23 现在不买,但考虑到评论者都是实际的购买者,是可信的,那么我现在:

24 现在不买,但考虑到在线评论的数量很多,那么我现在:

第三部分:个人基本信息(请在括号内划√)

您的性别:男( );女( )

您的年龄:20岁及以下( ); 21~30岁( );31~40( );41~50岁( )

耿黎辉等

您的受教育程度:高中、中专及以下( );大专( );本科( );硕士及以上( )

您的个人月可支配收入:1000元以下( );1000~1999元( );2000~2999元( );3000~3999元( );

4000元及以上( )

请问您平均每周逛购物网站的频率:1~3次( ); 4~6次( ); 7~9次( ); 10次及以上( )

期刊投稿者将享受如下服务:

1. 投稿前咨询服务(QQ、微信、邮箱皆可)

2. 为您匹配最合适的期刊

3. 24小时以内解答您的所有疑问

4. 友好的在线投稿界面

5. 专业的同行评审

6. 知网检索

7. 全网络覆盖式推广您的研究

投稿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d26943385.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mom@https://www.360docs.net/doc/d26943385.html,

概念学习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与新进展

概念学习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及新进展 概念是任何一个学科知识体系最基本的构成元素。若干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构成规则(又称命题、定理或公式),概念和规则构成了学科的知识体系。概念也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概念学习是意义学习中最基本的类型,掌握概念是个体学习规则、解决问题乃至进行创造的必要前提。对概念的学习深化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简化了人类认识的具体过程,因此,在心理学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概念的学习和教学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一。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概念教学的专门性和特殊性。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有关概念教学心理机制的研究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概念是如何获得和发展的、有哪些因素影响概念的学习和教学、学生已有的概念对学校里的概念教学有什么影响等日渐成为我国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关注的领域。因此,梳理和利用教育心理学的已有研究成果十分有意义,也是进一步指导实际教学的基础。下面,我们将依次介绍心理学研究对概念的界定与分类、概念学习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对概念教学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研究概念转变的相关成果,以及相关研究的新进展。 一、概念的定义及分类 心理学认为概念(concept)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和层次并用一定的词来记载和标志。心理学者从四种不同角度对概念进行了划分。 1.根据概念学习的方式进行划分。比如,维果斯基提出的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日常概念也叫前科学概念,指没经过专门的教学,由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而掌握的概念。科学概念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揭示概念的内涵而形成的概念[1]。 2.基于概念本身的复杂程度来区分。比如,奥苏贝尔提出的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初级概念是指通过分析概念的正反例证可以概括其关键特征的概念。二级概念比初级概念更复杂,不是经过观察正反例证而是直接通过同化定义获得。例如“,三角形”是一个初级概念,观察比较不同的图形(三角形、六边形、矩形、圆形等)可以掌握其关键特征“;等边三角形”则是一个二级概念,是在初级概念“三角形”的基础上增加了“三条边相等”这一属性的概念。再如,加涅所提出的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具体概念是指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的概念;定义概念则是指只能通过下定义的方式来界定的概念。又如赫尔斯提出的易下定义的概念与难下定义的概念。其中,易下定义的概念关键特征明显,易用某种规则加以揭示;难下定义的概念则关键特征不明显,不易用某种规则揭示。 3.依据概念研究的方法划分。比如将概念区分为自然概念(naturalconcept)和人工概念(artificialcon-cept)。自然概念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在自然界中存在相应的例证。人工概念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制造出的概念。它起源于赫尔的研究(Hall1920)。 4.基于概念所揭示的关键属性的特点分类。这样的概念分类体系既有心理学家提出的,也有约定俗成的。比如:具体概念(concreteconcept)与抽象概念(abstractconcept)。具体概念是按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抽象概念是按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布鲁纳根据概念的关键属性与概念定义之间的关系区分了三种类型的概念: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合取概念(conjunctiveconcept)是根据同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这些属

管理学决策计算题

管理学决策的方法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 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面对的问题的相关因素是确定的,从而建立的决策模型中的各种参数是确定的。 例如: 1.某企业可以生产A、B两种产品。生产单位产品A和B所需要的机器、人工、原材料的数量,每天可用资源的总量和各种资源的价格,都在表中给出。已知产品A的售价600元,B的售价400元。市场需求旺盛。问:如何安排生 设A为产品A每天的产量 B为产品B每天的产量 C1为每天使用机器的数量 C2为每天使用工人的数量 C3为每天使用原材料的数量 模型:MAX:600A+400B-5C1-20C2-1C3(1) ST:6A+8B=C1(2) 10A+5B=C2(3) 11A+8B=C3(4) C1小于等于1200(5) C2小于等于1000(6) C3小于等于1300(7) A大于等于0(8) B大于等于0(9) 解:(2)(3)连立,得 60A+80-60A-30B=10C1-6C2 50B=10C1-6C2 (3)(4)连立,得 80A+40B-55A-40B=8C2-5C3 25A=8C2-5C3 MAX:600A+400B-5C1-20C2-1C1=75C1+124C2-121C3 又由25B=5C1-3C2 25A=8C2-5C3 因为A≥0,B≥0 所以5C1≥3C2 8C2≥5C3 MAX=75C1+124C2-121C3 又 C1≤1200 C2≤1000 C3≤1300 要使MAX最大,则取C1=1200,

C2=1000,C3=0 , 所以MAX=75*1200+124*1000-0=214000即最大利润为214000元 二.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如果决策问题设计的条件中有些是未知的,对一些随机变量,连它们的概率分布也不知道,这类决策问题被称为不确定型决策。 2.某企业打算生产某产品。根据市场预测分析,产品销路有三种可能性:销路好、一般和差。生产该产品有三种方案: 改进生产线、新建生产线、外包生产。各种方案的收益值表在下表给出。 第三种方案值最大,选外包生产方案 2、大中取大法分别为180,240,100 第二种方案值最大,选新建生产线 3、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决策者在选择了某方案后,若事后发现客观情况并没有按自己的预想发生,会为自己的决策后悔。从而产生此法。 改进生产线的最大后悔值最小,所以选择(1)改进生产线

冲动性消费行为内在机制研究述评_提升调节点在冲动性消费行为中解读

心理科学进展 2008, 16(5 :789~795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789 冲动性消费行为内在机制研究述评 * ———提升调节点在冲动性消费行为中所起作用 景奉杰熊素红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营销科学研究所,武汉 430074 摘要有关冲动性消费行为研究的文献众多, 但难以从内在联系上进行统一。最近, 利用提升调节点对冲动性消费行为内在机制的揭示是该领域的一个突破, 从而有望把一些相关文献统一起来。作者介绍了冲动性消费行为内在过程; 综述了用于冲动性消费行为内在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 从内在机制这个角度对有关冲动性消费行为文献进行评述。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冲动性消费行为内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利用调节点等相关理论,特别是调节适应理论对冲动性消费行为内在机制做进一步探讨。关键词冲动性消费行为,内在机制,提升调节点,调节适应。分类号 B849:C93 1 冲动性消费行为的定义及过程 在不同的冲动性消费行为中,冲动性购买最为常见,同时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Stern (1962 较早研究了此种行为,并把冲动性购买归类为纯冲动购买、提醒式冲动购买、诱导式冲动购买和有计划的冲动购买 [1]。在早期的市场营销文献中,冲动性购买行为被定义为非计划购买 [2]。这样的定义虽然便于操作,但却不能准确反应冲动性购买本质。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这一定义不断进行修正 [3,4] 。其中, Rook (1987 指出当发生冲动性购买时,

“消费者经历一种突然,通常是强烈及执着的立即购买驱力” [3]。冲动性购买作为冲动性消费行为的一个方面,该定义很好地揭示了冲动性消费行为的本质。 关于更一般意义上的冲动性消费行为,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这些定义实质上是一致的 [5,6] 。最近, Sengupta 和 Zhou (2007把冲动性消 费行为定义为“感受到一种突然意外的冲动,以一种取乐的方式行动,这种行动方式基于冲动,没有仔细考虑随后的不良后果,但该行动能带来立即的满足” [7] 。这种冲动的驱力往往是强烈的、执着的, 有时甚至觉得不可抵制。 面对诱惑会引发冲动者进行冲动性消费的强烈 收稿日期:2007-12-1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772055 。 通讯作者:熊素红, E-mail: susanxsh@https://www.360docs.net/doc/d26943385.html, 愿望,但有此愿望却不一定产生冲动性消费行为。在诱惑面前,消费者除了感受到一股强烈消费驱力之外,同时也会经历对欲望的渴求与自我控制之间的冲突[6]。当冲动战胜自我控制的时候,消费者才会不顾一切地立即消费。 除此之外,在消费者的冲动行为过程中,还受到规范性评估的影响。 Rook 和Fisher 的研究证明:消费者的个性特征及冲动性购买行为间的关系受到规范性评估(即, 对冲动性购买行为适当性的判断地调节。只有当消费者认为他们的冲动性购买行为是适当的时候,他们的冲动性购买行为与冲动性购买个性特征间的关系才显著。否则,消费者的个性特征就不能对其冲动性行为进行预测 [8]。规范性评估实质上是影响自我控制,但自我控制还受到其它众多因素的影响。冲动性消费行为的

从冲动型消费行为研究分析消费者购物历程

从冲动型消费行为研究消费者地购物历程有没有过这样地情况,你走进琳琅满目地商场,心里想着,我需要一支牙刷.而在结账地时候,你心满意足地看着营业员刷过一件又一件地物品,欣然地递过卡.直到回到家里,或睡觉前,你忽然发现,其实你只是需要一个牙刷.接下来,也许你会捶胸顿足,一遍遍地念着冲动是魔鬼,并痛下决心以后绝对不会再这么冲动,直到下次这种情况又那么“自然而然”地发生.这样“自然”地过程,便是一次“冲动购买”. 1、冲动购买和非理性 对于冲动购买地定义,Beatty和Ferrell(1998)认为冲动购买是一种突然地非计划地购买行为.为什么会发生冲动购买呢?在解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经典地营销案例.b5E2R。 下面是《经济学人》网页地广告: 欢迎光临《经济学人》征订中心,请选择你想订阅或续订地方式: 口电子版:每年59美元 包括《经济学人》网站全年所有在线内容及1997年以来各期《经济学人》地所有在线内容地权限 口印刷版:每年125美元

全年各期印刷版地《经济学人》 口电子版加印刷版套餐:?澳 25美元 全年各期印刷版地《经济学人》加全年《经济学人》网站所有在线内容及1997年以来地各期《经济学人》地所有在线内容地权限p1Ean。 在麻省理工学院地斯隆管理分院,100个学生选择地结果是: A单订电子版 59美元—16人 B单订印刷版 125美元—0人 C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 125美元—84人 是地,按照我们地正常思维,谁会选择B呢?所以乍一看,B选项地存在本身就十分地荒唐.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就算把B选项去掉,也不会影响其他选项地选择.而现实情境中真地把B选项去掉后,结果却是这样地:DXDiT。 A单订电子版:59美元—68人 C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125美元—32人

2冲动性购买情境的研究

冲动性购买情境的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面对同样的营销刺激,如同样的产品、服务或同样的广告,同一个消费者在不同的情境下将作出不同的反应。比如,当女性单独购物时,她们对产品包装最为关注,但如果是夫妇俩人一起购物,则对包装的关注度就会迅速下降。同样,如果购物时有孩子在场,则购买谷类食品和糖果的几率就会上升。可见,情境是影响消费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与非情境激励因素及消费者特质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事实上,情境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情境与产品、与个体之间的交互影响实现的。因为在几乎所有的产品领域,单纯的情境所解释的行为量是很小的。但是,对某些品类而言,情境因素的确比个人偏好更能影响消费行为。消费者行为变量分析参见下表:

一、情境的定义和特征 尽管很多学者都对情境的概念做过界定,但大都过于宽泛和模糊。简单地说,情境就是时空中一个特定的点。它由一些暂时性的事件和状态所构成,既不属于营销激励,也不是一种消费者特征。然而,它对消费者如何评价激励物,是否和如何对外在激励作出反应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为止,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情境就是那些依赖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与个体内部特质和外在激励物无关,对当时的行为具有显著和系统影响的所有因素。这个定义包含两个层面:首先,情境具有特定性和短暂性。个人特征,包括个性、智力、性别以及种族,在任何时间和空间下都是稳定的,这些因素对个人而言都可以看作是不变的。但如果个体的某些状态是暂时的,如头痛和饥饿,则可以归于某类情境。 其次,情境具有间接性。情境包含消费或购买活动发生时个体所面临的环境因素,如购物时的气候、购物场所的拥挤程度等。而那些营销激励物则是消费者直接予以反应,且隶属于特定产品或品牌的,如产品包装和店内广告。可见,激励物属于营销人员可控的范畴,而情境则可能是不可控的,如消费者从超市出来,突然遭遇一场暴雨,于是决定购买一把雨伞;也可能是可控的,如百货商店可以通过播放柔和舒缓的音乐来使消费者心情愉悦,从而促进冲动性购买。 国外学者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情境作了比较系统的归纳,认为情境包括以下五类: (1)物质情境(Physical Surroundings),包括装饰、声音、气味、灯光、天气以及其他围绕在激励物周围的有形物质。 (2)社会情境(Social Surroundings),是指消费时其他人是否在场、他们的特征、发挥的作用以及个体间的互动等因素都会对当时的购买行为产生影响,这些其他人包括营业员、其他顾客和购物者的同伴等。 (3)时间情境(Temporal Perspective),是指购买发生时消费者可支配时间的充裕程度,也指购买活动发生的时机。诸如一天中的某个时段、一年中的某个季节、距离上次购买的时间以及距离发薪水的日期在内的众多时间因素,都会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4)任务情境(Task Definition),是指消费者具体的购物理由或目的。是产品的购买者还是使用者,会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组织行为学要点(自行整理)

组织行为学要点目录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论------------------------------------P2 组织行为学中的几个重要理念 组织的要素与特点 管理者做什么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个人特征与工作行为------------------------------------P3、P4 能力与人格特征 价值系统 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几种与工作有关的态度 工作满意度 第三章社会认知及其管理------------------------------------P5、P6 知觉及其重要性 影响知觉的因素 归因理论及对他人的判断 第四章判断与决策------------------------------------P7 人类的决策 个人决策模型 --理性决策模型 --行为决策模型 重要的教训

决策的个体差异 第五章动机与激励------------------------------------P8、P9 员工绩效=f(能力×动机×机会) 动机定义与激励的逻辑 有关需求与人性的动机理论 其他几个重要的动机理论 内在报酬与外在报酬 第六章群体过程与行为------------------------------------P10、P11 群体及其发展 群体决策及其问题 群体思维及其危害 对阿比勒尼悖论的分析 影响群体过程的因素及其对绩效的影响 第七章沟通与谈判------------------------------------P12 沟通与交流 -《摩托车零部件公司》案例分析 谈判与影响力 -《员工干私活怎么办》 第八章领导------------------------------------P13、P14 领导与管理 有关领导的研究 中国企业领袖的变迁

浅谈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浅谈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心理学逐渐从其它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百多年的历史,各种心理学著作层出不穷。心理学发展成为现代心理学,并发展衍生出了许多派别和分支。例如教育心理学、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等。 一、国外心理学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重视心理学的研究,这一点相比我国要早得多。在国外,心理学的研究水平比较高,心理学的派别分支也分得比较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政府的支持。经济发达的国家,人们的认识水平也较高,政府大力支持心理学的研究,并且每年拨款支持心理学的研究,因此心理学研究硕果累累。 (一)教育心理学。所谓教育学研究的主要是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整个研究具有连续性。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还研究个体个性的形成,个体的社会化,个体传授、学习、与掌握知识技能的一般规律。(二)生物心理学。所谓的生物心理学探索的主要是动物和人类行为发生的过程和心里活动的过程,以及相关的规律。生物心理学对整个心理学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例如条件反射理论对心理学的影响之大,心理学上著名的行为主义就是在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二十世纪以来,生物心理学流派出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研究理论,其

中比较出名的有功能系统学说。 (三)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产生是具有历史的意义的。行为主义一直以来,在心理学中都是占主导地位的,然而在五十年代以来,逐渐兴起了计算机语言、语言学、信息论和控制论,并导致了心理学上的认知革命,行为行为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走向衰落,而认知心理学由此产生。认知心理学主要是利用信息加工的方式来进行研究的。 二、我国心理学研究现状 我国的心理学总体而言,起步较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历史上屡受挫折。这主要是由于经济的落后和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心理学的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意识到心理学的重要,并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引进人才与心理学和著作,并成立自己的研究机构。 (一)教育心理学。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我国秉着谦虚的态度,积极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理念,并吸取其中的精华,结合实际,展开自己的研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生物心理学。所谓生物心理学研究人的大脑和人的行为的科学。我国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所来研究生物心理学,研究领域广阔,并且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硕。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一是药物成瘾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内环境复杂,药物成瘾问题比较严重,毒品交易时有发生。二是记忆与学习。对于这方面的研究,

从冲动型消费行为研究消费者的购物历程

从冲动型消费行为研究消费者的购物历程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你走进琳琅满目的商场,心里想着,我需要一支牙刷。而在结账的时候,你心满意足的看着营业员刷过一件又一件的物品,欣然地递过卡。直到回到家里,或睡觉前,你忽然发现,其实你只是需要一个牙刷。接下来,也许你会捶胸顿足,一遍遍 地念着冲动是魔鬼,并痛下决心以后绝对不会再这么冲动,直到下次这种情况又那么“自 然而然”地发生。这样“自然”的过程,便是一次“冲动购买”。 1、冲动购买和非理性 对于冲动购买的定义,Beatty和Ferrell(1998)认为冲动购买是一种突然的非计划的购买行为。为什么会发生冲动购买呢?在解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经典的营销案例。 下面是《经济学人》网页的广告: 欢迎光临《经济学人》征订中心,请选择你想订阅或续订的方式: 口电子版:每年59美元 包括《经济学人》网站全年所有在线内容及1997年以来各期《经济学人》的所有在 线内容的权限 口印刷版:每年125美元 全年各期印刷版的《经济学人》

口电子版加印刷版套餐:?澳 25美元 全年各期印刷版的《经济学人》加全年《经济学人》网站所有在线内容及1997年以来的各期《经济学人》的所有在线内容的权限 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管理分院,100个学生选择的结果是: A单订电子版 59美元—16人 B单订印刷版 125美元—0人 C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 125美元—84人 是的,按照我们的正常思维,谁会选择B呢?所以乍一看,B选项的存在本身就十分的荒唐。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就算把B选项去掉,也不会影响其他选项的选择。而现实情境中真的把B选项去掉后,结果却是这样的: A单订电子版:59美元—68人 C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125美元—32人 看到这种情况,你是不是也在心里惊叹,一个无用的选项怎么会有如此之魔力。然而要说明的是,“单订印刷版 125美元”这一选项,绝非无用,而是一个“诱饵”,他本身的出现并不是为了被选择,而是增加其他选项(“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被选上的概率。

冲动性购买行为之购后评价研究

摘要:冲动性购买是日常生活中相当普通的现象,在消费者购买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相关研究表明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之购后情绪既可能为正面的也可能为负面的,购后评价既可能是满意也有可能是后悔。本文从文献研究入手,借助认知评估、自我控制等方面的理论,对冲动性购后这一矛盾结果进行了解释,提出了购后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的观点,并就这一动态过程中购后评价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冲动性购买行为;购后评价;矛盾结果;动态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b 一、引言 在营销研究领域中,消费者行为模式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方向(林建煌等,2005)[1]。其中,冲动性购买行为更是消费者行为与营销活动主要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rook,1987)[2],因为冲动性购买是日常生活中相当普遍的现象(liang et al.,2008)[3]。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消费者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巨大转变,诱发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情境因素更多且更容易接近消费者,如24小时营业、电视及网络购物等使得冲动性购买变得更为容易(kacen,j.j. & lee,2002[4];vohs & faber,2007[5]),因此可以推断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在未来消费者购买决策中将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显示出了解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行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十分重要。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冲动性购买行为仍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特别是冲动性购买购后行为的研究,通过研究购后行为,提高顾客购后满意度,一方面为企业获得持续的顾客资源提供指导,另一方面获得购后满意亦是消费者追求消费价值目标之一。顾客满意是顾客经历购后评价过程所产生的知觉与态度,购后评价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下一次的购买行为,影响到顾客的购后行为,如当消费者购后评价后悔时会散布负面口碑及产生转换行为(bougie et al.,2003)[18]。因此,文章选择冲动性购买后评价作为研究主题,利用文献研究,从理论层面解释了消费者冲动后为什么会存在两种不同的矛盾评价结果,以期进一步全面理解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 二、认知评估差异下的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之购后评价 正是由于购买过程中认知评估的差异使得冲动性购买行为常与不成熟、草率、缺乏理性、缺乏远见、社会不认同、浪费、购后失调等负面的评价有所关联(rook & hoch,1985[15];rook & fisher,1995[8];rook,1987[2];zhang & shrum,2009[11];liang et al.,2008[3])。从实际来看,企业很多刺激消费者冲动购买的营销因素,如广告或价格促销活动、卖场气氛营造等手段均是通过给予消费者一定的外部刺激,以降低其对产品属性的评估,引发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行为,正是因为如此,高达80%冲动性购买者购后产生负面结果(rook,1987[2])。可见,冲动性购买后的负面感受或评价与消费者在冲动性购买过程中的认知评价存在很大关系,消费者往往根据自己对所购商品的不同评价决定购买后的感受。购买前后的认知评价差异对冲动性购买后的感受给予了较合理的解释。但是消费者购买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冲动性购买后的评价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可能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 三、自我控制理论下的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之购后评价 自我控制失败是导致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有些情形下,如消费者有成就感、心情低落、特殊节日、有额外的金钱等情况下,消费者更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的控制而产生冲动性购买行为,这些情境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冲动性购买带来的负面影响(mick & demoss,1990)[31]。郑毓煌(2007)[32]在研究奢侈性消费时指出当消费者有了足够的理由时将放弃自我控制产生冲动性性消费,这种理由会降低奢侈品消费带来的

心理学新进展作业

河南大学 题目:简述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姓名程欣 学号 104753100585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年级专业 01级应用心理学 课程名称心理学研究新进展

简述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其研究主要 集中于积极的情绪体验、塑造积极的人格特征和积极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上。该文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与人本思想的关系上对积极心理学进行概括介绍,认为其将推动心理学向前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思想;心理健康 Abstract: Positive psychology is rise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in the United States a share important psychology power, its research mainly focus on the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shaping posit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ositive emotions and healthy relationship. In this paper, research purpose,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 cont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manistic thoughts on positive psychology was summarized introduction, think it will push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Keyword: Positive Psychology; human-oriented thought;Mental Health 前言 自1997年Seligmen在就任APA主席一职后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思想以来,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主张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的发展、生活,如何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并探索如何增强人性中的积极层面,帮助人们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己,这将是更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事情。 一、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来看 积极心理学的目的在于寻找“人类有效地充分发挥自己功能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人能够获得更好的进化适应技能和学习性技能?尽管面临许多困难,但大多数人仍然设法会使自己过一种有尊严、有目的意义的生活,对这一现象又怎样解释呢?”1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有三项使命:治疗精神疾病、是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和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而二战后,心理学成了一门大力治理与治疗的科学,它的研究焦点集中在测评并治愈个人心理疾病,其中约有95%的研究是关于抑郁、焦虑、偏见等负性情绪的研究,在对精神疾病的了解和疗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心理学却忘记了它的另外两项使命。在对预防心理疾患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对于抵御心理疾患其缓冲作用的是人类的力量:贱人、人际关系、技能、创造力、勇气、乐观、信阳、希望、未来的憧憬、洞察力、才能和智慧等等,因此积极心理学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并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制品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

体验营销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

体验营销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 ——基于旅游者的实证研究(一)选题 冲动性购买在商场和超市的零售中占有相当的比例,甚至占到某些产品购买量的80%,Turner和Reisinger(2001)指出旅游购物行为可能不同于普通的日常购买行为,购物行为在兴奋的和离家的旅行环境中可能会发生改变。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旅游购物支出甚至排在旅游支出项目中的第一位,甚至有许多旅游者三分之二的旅游支出花在购物上,这对当地的零售商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目前,世界旅游购物的平均消费指数是30%,而我国的旅游商品收入只占旅游总收入的20%左右,可见,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仍存在较大的增值空间。 在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城镇的零售业将依赖旅游者的异地购买,而不仅仅是当地居民的同城购买。希望通过有效的营销刺激来激发旅游者的冲动性购买,在各种营销刺激中体验营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过去对体验营销的研究大量都集中在理念层面上,对体验营销的绩效和机制的实证研究较少。体验营销是如何影响旅游者的冲动性购买的呢?不同类型的体验活动的行为绩效有何差异呢?哪一种效果更好?这对商家来讲至关重要,也是本研究将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背景 1.冲动性购买的研究 早期的研究将冲动性购买几乎等同于非计划购买,并且研究有很强的管理目的性,也就是为了零售商的利益。调查的对象是购买量而不是消费者行为本身。研究者的唯一目的在于弄清冲动性购买的普遍性,并将其作为购买者打算购买和

实际购买的差异加以记录。Clove(1950)和West(1951)等的研究均采用这一定义。Stern认为冲动性购买受到一系列经济、人格、时间、地点、甚至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对于不同的购买者在考虑购买相同的产品时各不相同,而且对于在不同的购买情形之下,同一购买者购买同一产品时也有所不同,这使我们对冲动性购买的理解大大加深。Rook 和Hoch(1985)的研究注重于消费者在冲动性购买中可能经历的认知和情感反应,在他们看来,这种反应是冲动性购买的精髓所在。Rook 和Fisher(1995)进一步将冲动性购买定义为:消费者无计划地、缺乏思考地、立即性地购买行为。这是目前研究中最常使用的定义。 2.旅游购物行为的研究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旅游购物的研究发生兴趣,最早专门研究旅游购物的学者是Kent和Gordon,他们分别于1983 年和1986 年发表了关于旅游购物和旅游购物品方面的论文。进入20 世纪90 年代,旅游购物研究成为国外的一个研究热点并一直持续到现在。Littrell 在20 世纪90 年代针对旅游购物行为和旅游购物品的选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发表了4 篇较有影响的论文。Reisinger 则在旅游购物感知和购物满意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国内对旅游购物的研究始于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可以检索到的文献并不多,其中大部分研究是在探讨旅游者消费行为时提及旅游购物,专门研究旅游购物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对旅游购物环境或旅游购物品选择方面的研究。文献中关于营销刺激对旅游购物行为影响的研究很少,只有Reisinger 和Waryszak(1994)研究了售货员的语言对旅游者购物行为的影响。其实,我们知道除了购物以外,许多旅游者在购物的同时寻求一种独特环境下的体验。

冲动性购买行为

一、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概念的不断膨胀,人们的消费方式已从单一的基本生活需求,开始向消费个性化与多样化转变。同时,由于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模式不断简化,消费者很容易产生冲动购买行为。据日本关西学院大学青木幸弘教授的研究调查表明,在日本消费者在超市平均周购买次数为3.3次的情况下,日本消费者在超市中的计划购买率仅为11%,而在店内决策的非计划购买率却达到89%。在店内决定的部分中,有10.8%的商品只是事先决定了所购买的商品种类,而没有确定所购买的特定品牌;有2.1%的商品品牌是预先决定好的,但是在店内又临时变更为其他品牌。另外,多达76.1%,即占总购买量3/4的商品全部是在店内决定的。据对北京一些大型超市的顾客调查以及对中日之间消费行为的比较分析,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的消费者在超市中的非计划购买率已接近日本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水平,即非计划购买比率基本接近80%。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冲动性购买成为一种普遍的消费现象,占据了产品销量的相当大的部分,因此研究这一购买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概念 冲动购买(Impulse Buy)即非计划购买,是指消费者没有经过充分的考虑或者尚未形成购买意图而实施的购买行为,是对外部营销刺激作出的心理反应从而导致的外在的行为。或者说,冲动性购买行为是消费者在由特定环境所激发的动机和强烈情感的作用下放弃自我控制所实施的未经深思熟虑、不计后果且无先期计划的购买行为。 三、类型 1.纯冲动型 顾客事先完全无购买愿望,没有经过正常的消费决策过程,临时决定购买。购买时完全背离对商品和商标的正常选择,是一种突发性的行为,出于心理反应或情感冲动而“一时兴起”或“心血来潮”,或是“图新奇”、“求变化”。 2.刺激冲动型 顾客在购物现场见到某种产品或某些广告宣传、营业推广、提示或激起顾客尚未得到满足的消费需求,从而引起消费欲望,而决定购买,是购物现场刺激的结果。 3.计划冲动型 顾客具有某种购买需求,但没有确定购买地点和时间。如得知某超市要让利销售,专门到该超市购物,但没有具体的购物清单,因而买“便宜货”是有计划的,买何种“便宜货”则是冲动的。

冲动性购买影响因素分析

冲动性购买影响因素分析 蒋旭骏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山东威海) 【摘要】冲动性购买行为是消费行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购买决策有着自身的特点,涉及一系列的影响因素。了解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特征与规律有助于商家在满足顾客需要基础上通过对这些因素调节使营销活动更加有效地开展。 【关键字】冲动性购买;当地、异地、电子商务环境下;影响因素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购物品位和消费观念不断转变,冲动性购买行为在一般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也变得相当之普遍,几乎所有的消费者都有偶尔因为冲动而从事购买的行为,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信其发生频率有越来越高的趋势。 一、概念 相对于计划性购买行为,冲动性购买行为的概念是复杂而又矛盾的。张迪(2010)结合以前学者的研究结论,在其硕士论文中将冲动性购买定义为:冲动性购买行为是在外部足够大的刺激下,消费者的欲求被激发,从而产强烈的情感反应,由一种瞬间产生的强烈购买渴望所驱动而采取的计划之外的购买行为。 以上这个定义不仅传达出了“冲动性购物是一种自发的、无意识的非计划性购物行为”,而且强调了冲动性购物包含的复杂性和情感因素。 二、冲动性购物的影响因素 (一)当地冲动性购买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1)商品包装 商品包装不仅承载商品,保护商品不受损坏,它还具有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诱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的功能。因此,包装与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包装的优劣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重要影响。 (2)商品广告 广告不仅能提供商品信息,更能通过各种手段唤醒消费者潜在的冲动性购买倾向,促使冲动性购买行为的产生。 (3)购物环境 购物场所是消费者实现购买行为的基础条件,购物环境如店内装潢、背景音乐、商品陈列、购物气氛、同种类型商品的数量以及购物的便利程度都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直接激发或者抑制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例如背景音乐具可以影响到消费者在店内的购物时间,也可以影响到他们花费金额的多少。Millman曾进行了两项单独的研究,第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购物者在慢节奏音乐的购物环境中,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钱去购物。第二项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在快节奏音乐的环境中,消费者在慢节奏的环境中,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吃饭。 商品陈列一般有两种方式。一:首先,针对那些会按照购物清单进行购物的消费者,确定他们所要购买的商品,作为常规商品;然后,把同这些商品具有互补性的其它商品,以某种具有吸引力的形式陈列在常规商品的旁边。另外一个是把消费者购买的最畅销商品陈列在商店的最里面,这样消费者在走进商店购买这些畅销商品时,就”不得不”经过其它的商品,这样就增加了消费者购买其所途经商品的可能性。把畅销商品在店内分开陈列也是商家常用的一种做法。比如,面包和牛奶是两种畅销商品,商家一般会把这两种商品陈列在商店内的两边,这样消费者在购买这两种商品时,就会经过其它的商品,增加了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这些商品的机会。 购物气氛中的店内拥挤通常会被认为是一种不愉快的购物体验。在遇到店内拥挤时,消费者往往会减少购物的时间、购买较少的商品、推迟购物、更加依赖于购物清单、减少人员之间的沟通行为以及减少对商品的搜索等。所有这些都将会减少消费者的冲动性购物。 (4)销售手段 销售人员的销售方法对于消费者是否产生冲动性购买的作用较为明显,销售人员的专业知识能使消费者对购买决策更有信心,除此之外,商家的促销策略是对消费者购买决策最后环节的重要冲击。 优惠券是常见的销售手段之一,它的效果同消费者的情绪、情感和心理认知紧密联系在一起。店内”即兑”优惠券是那种会为消费者带来一定”惊讶”的优惠券,是消费者在店内购物时,拿到的那种”意料之外”的优惠券,而且该优惠券仅限于本次购物行程使用。相比

大学生冲动性购买调研问卷

大学生冲动性购买调研问卷

调 查 问 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非常感谢您抽空填答此问卷。这是一份学术性的研究问卷,研究目的是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冲动性购买行为。本问卷采用匿名的方式,您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学术研究之用。回答无对、错之分,只希望您能表达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想法。您的热心参与将有助于本研究的顺利完成,在此先向您致以衷心的感谢! 【说明】请按题目描述,根据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在您认为最符合的选项上“√”。同意程度:用数字“1-7”依次表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点不同意、不确定、有点同意、同意、非常同意。 编号 非常 不同意 不同 意 有 点不 同 意 不 确 定 有 点 同 意 同 意 非 常 同 意 1 我会经常冲动性的购买 1 2 3 4 5 6 7 2 我在购物时常常买一些原来并不打算购买的产品 1 2 3 4 5 6 7 3 我有大量买回来却很少用的东西(如衣服、鞋子) 1 2 3 4 5 6 7 4 我认为我是一个冲动性购买者 1 2 3 4 5 6 7 背景说明 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听说哪个商场店庆或者节日促销时,我们会忍不住过去看看。在闲逛中我们发现某些商品都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同时优惠的价格让我们真的有克制不住的冲动,要立刻将其据为己有。买回去之后却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需要,以后也很少用到。 请您回顾最近一个月内令您印象最深的一次冲动性购买行为,并回答下列问题。

5 我容易受到促销打折的诱惑 1 2 3 4 5 6 7 6 我常常在打折促销的时候购买大量的商品 1 2 3 4 5 6 7 7 广告和促销对我的购买计划没什么影响 1 2 3 4 5 6 7 8 如果看到某种商品吸引我眼球的新颖包装,我就会很有购买欲望 1 2 3 4 5 6 7 9 在购买时我会因商品的包装而对商品产生好感 1 2 3 4 5 6 7 10 我在购物时会因喜爱商品的包装而产生购买冲动 1 2 3 4 5 6 7 11 我很反感店员催促我赶快做出购买决策 1 2 3 4 5 6 7 12 店员的建议对我有帮助 1 2 3 4 5 6 7 13 买不买某个产品是我自己的事情,没有必要听别人的建议 1 2 3 4 5 6 7 14 我购买的商品经常是摆在醒目的地方 1 2 3 4 5 6 7 15 购买时,我更愿意选择“伸手可及”的商品 1 2 3 4 5 6 7 16 当我看到喜欢的商品时我会变得兴奋 1 2 3 4 5 6 7 17 当我在逛商店的时候我看到的许多商品都赏心悦目 1 2 3 4 5 6 7 18 有时那种想要得到喜欢的商品的感觉很难压制 1 2 3 4 5 6 7 19 即使看到喜欢的商品,我也会很平静 1 2 3 4 5 6 7 20 看到喜欢的商品我能深刻体会到那种强烈购买的渴望 1 2 3 4 5 6 7 21 看到喜欢的商品时,我有一种不能自禁的感觉 1 2 3 4 5 6 7 22 有时候那种立即购买的愿望却是非常强烈 1 2 3 4 5 6 7 编号非 常 不 同 意 不 同 意 有 点 不 同 意 不 确 定 有 点 同 意 同 意 非 常 同 意 23 喜欢的东西如果不买下来,我总有一种不满足的感觉 1 2 3 4 5 6 7 24 我买东西经常不做什么思考 1 2 3 4 5 6 7 25 我买东西经常是:看见了它,喜欢它,就买了它 1 2 3 4 5 6 7 26 我买东西取决于购买时的感觉 1 2 3 4 5 6 7 27 有时候我买东西有点不计后果 1 2 3 4 5 6 7 28 我绝大多数购买都有详细的计划 1 2 3 4 5 6 7

心理学研究新进展—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心理学研究新进展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摘要: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一个新的领域,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根源、对积极心理学的界定、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特征和研究层面的介绍。 关键字:心理学研究进展积极心理学 1 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positiv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positum,原意是“实际的”或“潜在的”。因此,积极从其本义上说既包括了人外显的积极,也包括了人内部的积极。积极这一概念最早在心理学界被系统提出来是在195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贾霍达(Jahoda)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的思想。但直到20世纪末,“积极”这一概念才逐渐在心理学界得到明确的界定。 就目前来说,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概念主要包含了一下三重含义:①积极是对前期集中于心理问题研究的病理学式心理学的反动;②倡导心理学要研究人心理的积极方面,如主管幸福感、快乐体验、乐观主义、自我决定、创造与健康等;③强调用积极的方式来对心理问题做出适当的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 谢尔顿(Kennon M.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将积极心理学定义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有人认为,积极心理学史关于人类力量,如能力、乐观、毅力、善良、幽默、热情、宽容等的科学。概括的说,“积极心理学就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人格心理学》,郑雪主编) 2 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与现状

管理决策中认知偏差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管理决策中认知偏差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决策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现象.上至国家要事、下到百姓生活,都涉及决策问题。目前,面对技术进步、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挑战,组织所面临的决策问题也日益复杂多变。面对新的决策问题,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决策者受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再加之决策者性格、生理因素、认知能力等使其在决策过程中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即认知偏差( CognitiveBias)。认知偏差是指生理心理状态均正常的决策者,由于知识水平的匮乏而对决策问题缺乏明确的预期和把握时.出现的认识上的种种偏差,比如“代表性”偏差、“易得性”偏差、过度自信等等。这种认知偏差在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中被证实,且在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宏观政策制定等方面也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针对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研究管理决策行为认知偏差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一、决策理论与模型 1.完全理性决策。经典决策理论(Classical DecisionTheory,CDT)假设人是理性的,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能用明确的语言和模型加以描述.并可依据一定的通用模型和决策规则实现决策过程的基本自动化。决策者

在决策之前能考虑到一切行动及其影响;然后根据决策者自身的价值标准,选择最优的行动为对策。CDT认为决策本质上是完全相同,能够设定标准进行比较。事实上,行为证据暗示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着认知偏差,并不总是根据决策者自身价值标准(如期望效用最大化的原则)选择最优的决策策略.并不能完全遵循一个标准模型来决策。由于CDT 假设条件的局限性,不能完全解释现实世界中的行为与决策,例如St. Petersburg悖论和Allais悖论就是违背期望效用理论的典型决策。 2.有限理性决策。决策者足有限理性的,面对不确定性决策问题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也没有固定的决策规则和通用模型可依,决策者容易受到知觉偏差的影响.直觉的运用往往多于逻辑分析方法的应用。在风险型决策中,与经济利益相比,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更为重要(Heath,1998)。行为决策理论主要研究决策者的认知和主观心理过程,关注决策行为背后的心理解释,而不是决策的正误。行为决策不仅仅研究决策者的直感判断或决策思维过程,而且研究含有行为变量的决策模型。通过研究决策者在判断和选择中信息的处理机制以及决策者所受的内 外部环境的影响,提炼出行为变量,修正和完善传统决策模型。通过心理学实验、观察、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揭示人们决策过程中的判断和抉择行为,其中包括信息获取、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