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县级答案解析

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县级答案解析
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县级答案解析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县级)答案解析

1十八大之后,中国经济航船行进在“新常态”这片新海域上。尽管有风浪、礁石,但依然交出了一份令世人()的答卷,呈现出增长平稳、改革深入、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A.侧目

B.注目

C.炫目

D.瞩目

本题参考答案是D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辨析及固定搭配。

空格处与“令世人”搭配共同形容“答卷”,且根据后文的内容可知这份答卷是一份写满成就的答卷。选项中“令人瞩目”、“举世瞩目”为常见固定搭配,且多用于修饰“成就”。故D项为正确答案。

A.项侧目指斜着眼睛看,表示畏惧或愤恨,如侧目而视。

B.项注目强调集中目光,如这身打扮太惹人注目了。

C.项炫目指耀眼夺目,如南京路上光彩炫目。

故参考答案为D。

【文段出处】《驾驭宏观经济的大哲学》

【考点】实词填空

2清正廉洁,不仅是党员干部的自我追求,也是老百姓的()希望。

A.深切

B.急切

C.殷切

D.恳切

本题参考答案是C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辨析及固定搭配。

A.项“深切”指深厚亲切,深刻切实,常与感情、感受等搭配,如深切同情,体会深切;B项“急切”重在强调急迫,如急切的心情;D项“恳切”侧重于诚恳,常与态度搭配,如态度恳切,恳切祝愿,与文段中百姓对党员干部的“希望”都无法搭配。C项“殷切”意为深厚而急切,可见这一词已经包括了深切与急切的涵义,语义更为丰富,且最常与希望、期待等词搭配使用。故参考答案为C。

【文段出处】《领导干部要做清正廉洁的表率》

【考点】实词填空

3在历史使命的()下,唯有深化改革开放,才能实现广东“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

A.指引

B.召唤

C.指导

D.召集

本题参考答案是B,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辨析及搭配。

此题的核心解题点在于空格处所填词语与“历史使命”的正确搭配。A项指引重在方向性的引导,除了与人搭配外,常与精神、理想等词搭配使用,鲜搭配“使命”。 C.项指导意为指示教导,往往与较为明确具体的词语搭配,而文段中的“使命”过于抽象。 D.项召集意为通知有关人员聚集,与文意完全不符。 B.项召唤为比喻性的呼唤,常与使命、时代、历史等抽象名词搭配使用。

故参考答案为B。

【文段出处】《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而奋斗》

【考点】实词填空

4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培养一代新型职业农民,农业问题才能(),国民经济的基础才会更加牢固。

A.迎刃而解

B.水到渠成

C.立竿见影

D.知难而进

本题参考答案是A,

【解析】此题考查关联词及成语含义辨析。

文段以“只有……才……”的必要条件关联词表明整个文段为解决问题的对策型文段,空格处应填入表达解决农业问题之意。

A.项迎刃而解原指劈竹子,只要破开头几节,下面的就迎着刀口裂开。比喻关键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问题就很容易解决。重在强调解决问题,与文意相符。

B.项水到渠成指水一流到,沟渠自然形成。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会成功。重在强调条件的重要性以及顺其自然,与文意不符。

C.项立竿见影指竖起竹竿,在阳光下立刻便能见到竿影。比喻见效快。重在强调效果好,而非解决问题,与文意不符。

D.项知难而进指明知有困难但仍然努力去做,不退缩。重在强调面对困难的态度,并无解决问题之意。

故参考答案为A。

【文段出处】《正确认识和解决当今中国农民问题》

【考点】成语填空

5发展没有局外人,谁也不能(),各级领导干部更是要身先士卒、做出表率。

A.置之度外

B.置身事外

C.置之不理

D.置若罔闻

本题参考答案是B,

【解析】此题考查成语含义及重点字词对应。与前文中“发展没有局外人”以及后文中“身先士卒”均可知,文段要强调对发展的积极参与。A项置之度外指(把生死、利害)放在考虑的范围之外(度:指个人考虑所及的范围),与文意显然不符,故排除。C项置之不理指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多搭配他人的言行,而非文段中的发展,故排除。D项置若罔闻指放到一边,好像没听见一样,显然重在以听不见表达漠不关心之意,亦无法与发展搭配,故排除。而B项置身事外一词中的“事”恰好对应了发展这件大事。

故参考答案为B。

【文段出处】《干部是干出来的》

【考点】成语填空

6造成城市白领们“亚营养”危机的原因之一,是他们长期在外就餐且通常凑合应付。这样容易导致某种营养素的(),并使他们不知不觉中养成多油、高糖、高盐等()膳食习惯。

A.缺乏不良

B.失衡不当

C.流失不良

D.失调不当

本题参考答案是A,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辨析及搭配。

此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根据“不良习惯”的固定搭配排除B、D两项。不当多搭配行为。

反观A、C两项的第一空。缺乏重在强调少,没有;流失则为以前有,后来失去。与文段中“长期在外就餐且通常凑合应付”对应可知,这些营养素并非之前存在而后失去,而是由于吃饭凑合应付压根就没有。故排除C项。

故参考答案为A。

【文段出处】《亚营养百度百科》

【考点】实词填空

7某市推出“自住型商品房”,意在()涨价预期,但由于自住型商品房用地进一步()了普通商品房用地,使得商品房地价一再上涨。

A.平抑缩减

B.制止挤压

C.抑制压缩

D.平抑挤压

本题参考答案是D,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辨析及句子主干分析。

第一空分析选项,制止指用强力迫使行动停止或情况不再发生,显然无法与涨价预期搭配,违背常识,故排除B项。抑制为压抑、控制;平抑在抑制的基础上还含有使之平稳的涵义。可见平抑的语义更为丰富,故排除C项。

第二空分析句子主干,为“自住型商品房用地()了普通商品房用地”,显然挤压这个主动性动词更为合适,如用缩减,应为普通商品房用地被缩减。故排除A项。

故参考答案为D。

【文段出处】京地价三级跳明年房价难摁住

【考点】实词填空

8很多人对励志书籍的阅读体验是,读的时候(),但激动了几天之后却发现生活还在继续,自己的人生道路并没有多大()。

A.心潮澎湃改变

B.心潮起伏改变

C.热血沸腾转变

D.慷慨激昂转变

本题参考答案是A,

【解析】此题考查重点对应及近义词辨析。第一空根据后文的“激动了几天”可以对应得出,所填成语应表达心情十分激动之意。B项思潮起伏仅指思想活动十分频繁,并无激动之意;D项慷慨激昂用以形容满怀正气,激动昂扬,但特指讲话的语调及情绪,与原文阅读的大语境不符,故排除B、D两项。A项心潮澎湃指心里像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C项热血沸腾比喻激情高涨,均符合文意。

第二空区分改变和转变。二者均强调变,但改变搭配范围较广,转变则常搭配抽象名词,如转变思想、转变作风。文段搭配的名词为“道路”,故改变更为恰当。

故参考答案为A。

【文段出处】《书里的成功之道我能信多少》

【考点】混搭填空

9建设现代农业,要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新突破。

A.发掘开发寻求

B.挖掘开发寻找

C.发掘开辟寻找

D.挖掘开辟寻求

本题参考答案是D,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辨析及搭配。

此题第一空较难区分,且与“新潜力”的搭配均可。故可从后两空入手。第二空搭配名词为“新途径”,显然开辟更常与道路、途径、线路、领域等词连用。故可排除A、B两项。开发常与能源、新产品、智力等词搭配使用。

第三空寻求在寻找的基础上还含有追求、探求之意,语义更为丰富,且与“新突破”的搭配更为合适。故可排除C项。

故参考答案为D。

【文段出处】《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

【考点】实词填空

10()改革开放大业是一座正在建设中的大厦,()老百姓身边细微之处的需求,就是建成这座大厦的一块砖、一片瓦,()给这座大厦添砖加瓦,则是每个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A.如果那么而

B.尽管但是也

C.因为所以则

D.假设那么且

本题参考答案是A,

【解析】此题考查虚词,即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改革开放是正在建设中的大厦与老百姓的需求是大厦的砖瓦之间并无B项的转折关系,亦非C项中的因果关系。故排除B、C。

A.、D两项均为假设,均可填入。

需求是砖瓦,与每个党员干部必须给大厦添砖加瓦之间并非D项中“且”表达的并列关系,而是A项中“而”所表达的顺承关系。

故参考答案为A。

【考点】虚词填空

11从高层决心和公众自觉方面看,大气污染治理的步伐不断加快。调整能源结构、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政府更有所作为,这是无可争议的重头。同时,作为每位公民却可做到少些抱怨,多些从自身做起,比如不放鞭炮、多乘坐公共交通等等。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达的是()。

A.每位公民在大气污染治理中都应承担相应责任

B.大气污染治理需要政府与每位公民的共同努力

C.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应承担起最主要的责任

D.政府与公民都已经开始积极投身于大气污染治理中

本题参考答案是B,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段中心的概括总结。

文段首句提出治理大气污染这一话题,后两句以“同时”连接的并列结构可知,政府与公民都需要发挥作用,故B项正确。

A.、C两项分别侧重于公民和政府,不够全面;D项偷换时态,文段为对未来的倡导,D项中的“已经”偷换为对现状的描述。

故参考答案为B。

【考点】表面主旨题

12当前意义上的人民福祉已经不同于历史上简单的温饱状态,而是包括极为丰富的内容:既包括人民的权利和尊严,也包括人民的收入和消费,同时也涉及自由、安全、社会保障和精神生活等方面。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人民福祉的内涵相比以往有了巨大的变化

B.人民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温饱状态了

C.人民福祉的含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不断丰富

D.人民福祉已经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过渡

本题参考答案是A,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段中心的理解。

首先根据“人民福祉”这一主题词可排除B项。文段以“不同于历史上……而是包括……”表达对历史与现在的对比,A项准确的表达了这一对比。C项仅说明了现在,而未体现出前后的对比,故不够准确,D项的“已经……过渡”说明这一过渡已经完成,即人民福祉仅包括精神层面,与文意中物质、精神都包括的语义不符。

故参考答案为A。

【考点】表面主旨题

13现代社会中对公共事务的探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与一般的“公共知识分子”和媒体不同,

智库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应基于科学的分析和论证,而非情绪的宣泄和价值判断的争议。智库要尽可能从自己一手得到的材料和客观事实出发进行研究,完成对复杂资料的筛选和判断,建立持之以恒的预测分析系统。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达()。

A.智库是一个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机构

B.智库的运作具有相当高规格的要求

C.智库应该科学客观地参与公共事务的探讨

D.智库对公共事务的探讨比一般的“公共知识分子”和媒体更深入

本题参考答案是C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段中心的概括总结。

文段为分分结构,从两方面指出智库应如何对公共事务进行探讨。第一句以“应”为标志,强调“基于科学的分析和论证”;第二句以“要”为标志,强调“从客观事实出发”,综而观之,C 项中的科学客观对此二者进行高度概括。故参考答案为C。

A.项为对智库的定义,非文段重点;B项偏离了探讨公共事务这一主题词;D项仅针对第一部分阐述,过于片面。

故参考答案为C。

【考点】隐含主旨题

14宋、明、清三代,非进士出身者,基本无法成为宰相,而许多炙手可热的官职,也规定不是进士出身者不许担任。能考上一个进士,已经殊为不易,更何况作为进士中第一名的状元了!状元一旦出笼,便立刻进入国家的储才机构——翰林院,被作为未来的宰相加以重点培养,各种别人削尖了脑袋也谋不到的美差也会扑面而来,挡都挡不住。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考取状元是成为宰相的必经之路

B.重要官职都由进士出身者担任

C.只有状元才能进入翰林院

D.状元在仕途上由更好的发展机会

本题参考答案是D

【解析】此题考查细节辨析。此题可用细节题中的相对绝对法确定答案。A项中的“必经之路”、B项中的“都”表述均过于绝对,说法不够准确,故排除。C项亦缩小范围,文段中意为状元可进入翰林院,并非翰林院里只有状元。

故参考答案为D。

【考点】细节判断题

15从发展趋势来看,淡化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是大势所趋,因为片面过度追求这一个指标,不足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青山绿水、放心食品、良好教育、便捷出行、健康工作、安享晚年等美好生活方面更高水平的期待与向往。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A.片面追求GDP指标的不当之处

B.淡化GDP增长目标后的发展趋势

C.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D.淡化GDP增长目标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

本题参考答案是D,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段中心的理解。

文段结构非常清晰,首句提出淡化GDP增长目标是大势所趋,随后以“因为”为标志,详细阐述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故参考答案为D。

A.项为原因内容,非文段重点;B项为无中生有;C项亦在原因解释中,非文段中点。

故参考答案为D。

【考点】表面主旨题

16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那些态度最积极乐观的被调查者在研究持续期间膳食结构的改善幅度最大,而最消极悲观的被调查者不仅从一开始便更倾向于选择较不健康的饮食,而且在运用各种手段加以干预后,改善的情况也不理想。研究者指出,自控能力是令乐观者更易成功戒除抽烟、喝酒和暴饮暴食等坏习惯的关键。

对这段文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饮食结构取决于人的情绪的好坏

B.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很难通过干预而改善

C.积极乐观的人更容易改善不良饮食习惯

D.悲观者的自控能力无法通过干预而改善

本题参考答案是C,

【解析】此题考察细节的一一对应。A项中饮食结构与人情绪好坏之间的条件关系属无中生有;B项内容表述过于绝对,文段中明确表示饮食习惯难以通过干预而改善的群体为消极悲观者;D项亦程度过重,文段中为“改善的情况不理想”而非“无法改善”。C项内容对应首尾句。

故参考答案为C。

【考点】细节判断题

17经济增长下滑源于人口的老龄化,果真如此吗?有结论指出:人口结构越年轻,国家越穷,而反之则越富。那么为什么要恐惧老龄化呢?人们认为衰老会让人变得脆弱,65岁以上的人是社会的负担。不过,一些人的生产力要远远高于其他人,而这并不关乎年龄。事实证明,人口老龄化需要结合人力资本,特别是教育和健康状况来综合考虑。全球大多数国家年轻人受教育程度高于年长者,他们通过提高教育程度来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办法,或许可以弥补人口少的缺陷。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人们完全有能力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B.要多角度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

C.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没有任何影响

D.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本题参考答案是B,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总结概括。文段以问句开头,引出经济增长与人口老龄化之间关系这一话题,随后进行分析。最后以事实证明,人口老龄化需要综合考虑,方可客观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B项中多角度一词为综合考虑的同义替换,故参考答案为B。

A.项中的完全与C项中的任何表述过于绝对,较易排除。D项观点并非文段的观点。

故参考答案为B。

【考点】表面主旨题

18对于雾霾天气,人们深受其害。殊不知,精神上也存在雾霾现象,如果不及时驱除,就会使心灵压抑灰暗,精神萎靡不振,思想浑浑噩噩,危害一点儿都不比雾霾天气小。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矛盾多,这种精神的雾霾对于个人生活和各项事业的害处多多。如何调试心情,驱散雾霾?一剂良方就是借助文艺的力量,以文“明”志、以文“养”心、以文“怡”情、以文“化”人。

对这段文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借助文艺有助于驱散精神雾霾

B.精神雾霾比雾霾天气更难驱散

C.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精神雾霾出现的原因

D.精神雾霾对人们的危害比雾霾天气更大

本题参考答案是A,

【解析】此题为主旨化的细节判断题。文段先以雾霾天气引出精神雾霾这一话题,中段对精神雾霾的形成原因加以分析,最后以设问句给出对策,即“借助文艺的力量”,故A项正

确。 B.、D两项均为二者对比,属无中生有;C项的原因过于片面。

故参考答案为A。

【考点】细节判断题

19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以有经济保障和物质享受为前提的婚姻数量迅速减少,但是“金钱决定一切”、“拜金论”仍然在一些人心中根深蒂固。在恋爱婚姻自由的现代社会里,依然存在家长极力干涉子女婚姻的情形,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工作条件仍然是主要的参考因素。我们不禁思考:金钱能决定一切吗?当然不是。

通过这段文字最有可能作出的结论是():

A.纯粹建立在美貌和激情基础上的婚姻将会是失败和不幸的婚姻

B.婚姻中感情是最重要的因素,经济保障和物质享受均无需考虑

C.现代社会中女性需要通过婚姻中的财富和地位提高自身的身份

D.为了美好的婚姻,我们要有正确的婚姻观和对待婚姻的态度

本题参考答案是D,

【解析】此题考察接语衔接,重点关注给出文段的最后一句。前文介绍了现代社会中“金钱决定一切”、“金钱决定婚姻”的大背景,尾句以设问句的形式可知,作者的观点是完全否定“金钱决定一切”的观点,接下来最可能做出的结论应与此紧密衔接。D项符合作者态度。

A.项的美貌与激情为无中生有,故排除;B项感情最重要,经济保障无需考虑的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C项重点仍在财富和地位,与文段矛盾,故排除。

故参考答案为D。

【考点】接语选择题

20对于消费者来讲,传统零售业最大的弊端在于信息的不对称。而互联网可以将一件商品的真正定价变得透明,让每个人都知道商品的真正价格区间。传统制造业属于封闭式生产,由生产商决定商品品种、型号,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是割裂的。而互联网会让消费者全程参与到生产环节,由用户决定他们想要的商品。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互联网将打破信息不对称的格局

B.个性化定制是传统零售业的发展方向

C.互联网会对传统行业进行渗透与改造

D.互联网会对传统零售业和制造业产生影响

本题参考答案是A,

【解析】此题考察对文段主旨的概括总结。文段以传统零售业信息不对称这一最大弊端引入,可知后文重在强调互联网能够解决这一弊端,即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现状。

A.项为文段中心的同义替换。

B.项未包含“互联网”这一主题词,可轻松排除;

C.项的渗透与改造为无中生有;

D.项重点在互联网对传统零售业的影响,非文段重点。

故参考答案为A。

【考点】表面主旨题

21

3、10、31、9

4、()

A.125

B.188

C.283

D.2914

本题参考答案是C,

【解析】原数列两两作差,得到新数列:7、21、63、(),新数列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故括号内应为63×3=189。题干所求项应为94+189=283。

故参考答案为C。

【考点】多级数列

22

2、10、30、68、130、()

A.222

B.272

C.300

D.390

本题参考答案是A,

【解析】方法一:原数列两两作差,得到新数列M:8、20、38、62、()。继续两两作差得到新数列N:12、18、24、(),是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故数列括号里是30。数列M括号内为92,进而推出题干所求为130+92=222。

故参考答案为A。

方法二:这道题也能看成幂次修正数列,,所以题干所求应为。

故参考答案为A。

【考点】多级数列

23

19、18、26、24、33、30、40、()

A.32

B.34

C.36

D.38

本题参考答案是C,

【解析】题干数列较长,考虑分组。

方法一:两两分组,19-18=1、26-18=2、33-30=3、40-()=4,分组后做差得到自然数列,故题干所求数为36。

故参考答案为C。

方法二:按照奇偶项划分,奇数项组成新数列A:19、26、33、40,是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而偶数项组成的新数列B:18、24、30、(),是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则括号所求为30+6=36。

故参考答案为C。

【考点】分组数列

本题参考答案是D,

【解析】分母变化幅度很大,倍数关系为2、3、7,与三项分母相同。再观察分子,5-2=3、10-3=7、30-7=23、210-23=187。故题干所求分数的分子应为210-23=187,分母为23×210=4830。

故参考答案为D。

【考点】分数数列

25

A.11,7

B.13,5

C.17,9

D.21,3

本题参考答案是B

【解析】表格题目。按照列,或者按照行观察表格,数值较大的数字位置不固定,和差倍比也不能成关系。然后考虑每一行、每一列相加的和,结果都为148。所以左上角括号的数字应该为148-14-19-102=13。

故参考答案为B。

【考点】图形数阵

26

阅览室有100本杂志,小赵借阅过其中75本,小王借阅过70本,小刘借阅过60,则三人共同借阅过的杂志最少有()本。

A.5

B.10

C.15

D.30

本题参考答案是A,

【解析】三个人没有借阅过的杂志分别是25本,30本,40本,共95本。要让共同借阅的杂志最少,就让没有阅读过的杂志不重复,取极大值。所以共同借阅的杂志最少100-95=5本。

故参考答案为A。

【考点】容斥原理问题

27

在一次抽奖活动中,要把18个奖品分成数量不等的4份各自放进不同的抽奖箱。则一个抽奖箱最多可以放()个奖品。

A.6

B.8

C.12

D.15

本题参考答案是C,

【解析】构造思维。要让某一个抽奖箱放最多奖品,那么另外3个抽奖箱就要放最少的奖品。因为箱子的奖品数量是不等的,所以我们设3个箱子的奖品数量为1、2、3,所以最多奖品的箱子有18-1-2-3=12个奖品。

故参考答案为C。

【考点】统筹规划问题

28

水果店一天卖出每千克为10元,12元,16元的3种水果共100千克,共收入1316元。已知售出的每千克12元和每千克16元的水果共收入1016元,那么每千克10元的水果售出了()千克。

A.26

B.30

C.34

D.38

本题参考答案是B

【解析】设三种水果分别卖X,Y,Z千克,根据题意可得:

X+Y+Z=100 ①

10X+12Y+16Z=1316 ②

12Y+16Z=1016 ③

②-③得10X=300,所以每千克10元的水果售出了30千克。

故参考答案为B。

【考点】计算问题

29

一个人骑车去工厂上班。他从家出发,用30分钟骑行一半的路程后,他加快了速度,以每分钟比原来快50米的速度,又骑行了10分钟。这时发现距离工厂还有2千米。那么他从家到工厂之间的距离为()千米。

A.6

B.7.5

C.8

D.8.5

本题参考答案是B,

【解析】设原来的速度为每分钟X米,可得30X=10(X+50)+2000,解得X=125,所以从家到工厂的距离为125×60=7500米。

故参考答案为B。

【考点】行程问题

30

小吴到商店买布。有两种同样长的布料,小吴买了第一种布料25米,买了第二种布料12米。买完后,第一种布料剩下的长度是第二种布料剩下长度的一半。那么这两种布料原来共有()米。

A.26

B.38

C.72

D.76

本题参考答案是D

【解析】设原来一种布料有X米,可得2(X-25)=X-12,解得X=38,所以两种布料原来一共有38×2=76米。

故参考答案为D。

【考点】和差倍比问题

31

某乡镇举行运动会,共有长跑、跳远和短跑三个项目。参加长跑的有49人,参加跳远的有36人,参加短跑的有28人,其中只参加两个项目的有13人,参加全部项目的有9人。那么参加该次运动会的总人数为()。

A.75

B.82

C.88

D.95

本题参考答案是B

【解析】典型三集合容斥问题。

方法一:代入公式A+B+C=x+2y+3z,得到式子49+36+28=x+2×13+3×9,解得x=60,

所以总人数为60+13+9=82人。

故参考答案为B。

方法二:根据三集合韦恩图,先把三个圆相加,然后减去重叠的部分,即为题目所求,

49+36+28-13-2×9=82。

故参考答案为B。

【考点】容斥原理问题

32

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每隔16米插一面彩旗。现在要增加一些彩旗,并且保持每两面相邻彩旗的距离相等,起点的一面彩旗不动,重新插完后发现共有5面彩旗没有移动,则现在彩旗间隔最大可达到()米。

A.15

B.12

C.10

D.5

本题参考答案是C

【解析】原来一共插了400÷16=25面旗。题中5面彩旗没动,一共分隔出5段跑道,每段400÷5=80米。在被分隔出的80米内,原来是16米一个小段,现在被修改成另外一个长度X。两种情况下,前后两端的彩旗都没动,中间全部被移动,那代表X与16的最小公倍数为80。代入选项,C、D都符合要求,但题目求最大值,则选C。

故参考答案为C。

【考点】倍数约数问题

33

小李有一部手机,手机充满电后,可供通话6小时或者供待机210小时。某天,小李乘坐火车,上车时手机处于满电状态,而当他下车时手机电量刚好耗尽。如果小李在火车上的通话时长相当于他乘坐火车时长的一半,其余时间手机均为待机状态,那么他乘坐火车的时长是()。

A.9小时10分

B.9小时30分

C.10小时20分

D.11小时40分

本题参考答案是D,

【解析】设手机满电电量为210,那么通话每小时消耗35,待机每小时消耗1。设乘坐火车时长为T,可得,解得。

故参考答案为D。

【考点】工程问题

34

某次考试中,成绩不超过30分的有153名考生,平均分为24分;成绩不低于80分的有59名考生,平均分为92分;成绩超过30分的,平均分为62分;成绩低于80分的平均分为54分。那么参加这次考试的考生共有()人。

A.795

B.875

C.1007

D.1264

本题参考答案是C

【解析】设考生一共X人,则有

X尾数为7。

故参考答案为C。

【考点】计算问题

35

有两箱数量相同的文件需要整理。小张单独整理一箱文件要用4.5小时,小钱要用9小时,小周要用3小时。小周和小张一起整理第一箱文件,小钱同时开始整理第二箱文件。一段时间后,小周又转去和小钱一起整理第二箱文件,最后两箱文件同时整理完毕。则小周和小张、小钱一起整理文件的时间分别是()。

A.1小时,2小时

B.1.5小时,1.5小时

C.2小时,1小时

D.1.2小时,1.8小时本题参考答案是A,

【解析】取时间的最小公倍数,设一箱文件的工作量为9,则小张、小钱、小周的效率分别为2、1、3,三人同时工作,整理两箱共需要9×2÷(2+1+3)=3小时,小张的工作量为6,剩余3由小周做;小钱的工作量为3,剩余6由小周做。所以小周在两边的工作量之比为1:2,时间比也是1:2。

故参考答案为A。

【考点】工程问题

36

本题参考答案是C,

【解析】本题考查的图形推理中元素的叠加,去同存异。第一组图中第一幅图减去第二幅图中相同的黑点,留下不同的点。同样的方法用在第二组图上,我们发现C选项为去除同样的黑点后留下的不同点。

故参考答案为C。

【考点】平面-元素

37

本题参考答案是B,

【解析】方法一:本题考查的是平面元素中的去异存同。第一组图中,第一幅图与第二幅图中的相同部分即是第三幅图的组成元素。同理,第二组图中的问号处填入的答案应该是B 选项中的图形。

故参考答案为B。

方法二:本题每组图形都含有一个共同的元素图形,故选B。

故参考答案为B。

【考点】平面-元素

38

本题参考答案是D,

【解析】观察给出的图形,第一张图减去了一条线得到了第二张图,第二张图减少了两条线得到了第三组图,第三组图片减去了三条线得到了第四幅图,以此类推,问号处填入的应该是第四幅图减去四条线得到的图形,即只剩下两条线,D选项符合题意。

故参考答案为D。

【考点】平面-数数

39

本题参考答案是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功能元素“黑点”位置,所给图形黑点均标记在图形锐角处,不包括直角、钝角,排除A、B、C,故D选项正确。

故参考答案为D。

【考点】平面-特殊【考点】

40

本题参考答案是B,

【解析】观察第一组图,我们不难发现黑色方块在沿着长方形内边逆时针旋转,每次都移动一格。同理,第二组图中,第一个图中的四个三角形逆时针移动一格得到第二个图,如果再逆时针移动一格得到B选项。

故参考答案为B。

【考点】平面-位置

41

本题参考答案是B,

【解析】方法一:观察第一组图不难发现,第二幅图是由第一幅图以向右翻转得到的,第三幅图是由第一幅图顺时针旋转180度得到的或者可以是由第二张图向上翻转得到的,所以以此方式可以推出B为正确选项。

故参考答案为B。

方法二:观察第一组图不难发现,第二幅图与第一幅图竖轴对称,第三幅图与第二幅图横轴对称,可以推出B为正确选项。

故参考答案为B。

【考点】平面-位置

42

本题参考答案是C,

【解析】本题为双重考点,首先考查是元素的种类,第一幅图由两种元素组成、第二幅图由三种元素组成、第三幅图由四种元素组成。第二组图中已知两幅图分别由1、2种元素组成,故问号处填入3种元素组成,排除A、B选项。

之后考虑图形的个数,第一组图分别是7、6、5个图形,第二组图分别是6、5,那么问号处填入图形个数为4,故选择C选项。

故参考答案为C。

【考点】平面-元素

43

本题参考答案是A,

【解析】方法一:本题注意观察图形中黑色方块的部分。都是一笔画构成,故排除B、C选项,并且在一笔画形成的图形中没有相交的点,故排除D选项。

故参考答案为A。

方法二:本题中每幅图黑色方块都只在5×5宫格的最外圈和对角线位置出现,排除BCD。

故参考答案为A。

【考点】平面-特殊【考点】44

本题参考答案是A,

【解析】观察本题不难发现第一张图和第三张图都是以一个三角形为中心,其三个顶点与其他图形相交,第二张和第四张是两个同样的图形相交,故可以推出问号部分填入的应该是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和其他图形点交,答案选择A选项。

故参考答案为A。

【考点】平面-位置

45

本题参考答案是A

【解析】本题为传统九宫格图形,首先横向观察,不难发现,第一行都有元素“圆”,第二行图都有元素“正方形”,第三行前两个图形都有元素“三角形”,故填入图形应该有三角形,A 选项符合题意。

故参考答案为A。

【考点】平面-元素

46

商场:小卖部

A.县城:农村

B.拖拉机:农用车

C.水稻:莲藕

D.工厂:作坊

本题参考答案是D,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的两个词是并列关系,且“商场”是规模比较大的“小卖部”,他们的性质和功能都相同,都是出售商品。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选项,县城是县级行政机关政府所在的城市,农村是不同于城市、城镇而从事农业的农民聚居地,所以二者是并列关系,但性质和功能并不完全一致,不符合题意。

B.选项,拖拉机是农用车的一种,两个词是种属关系,不符合题意。

C.选项,水稻和莲藕为并列关系,都为农作物,但其功能和性质并不完全一致,不符合题意。

D.选项,工厂和作坊的功能与性质相同,只是规模不同,规模大的“作坊”可以称作“工厂”,二者是对应关系,符合题意。

故参考答案为D。

【考点】对应关系

47

天真:幼稚

A.小偷:强盗

B.懵懂:糊涂

C.公正:公平

D.懦弱:忍让

本题参考答案是B,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的两个词是并列关系,“天真”和“幼稚”

为近义词,区别在于“天真”为中性词而“幼稚”为贬义词。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选项,“小偷”和“强盗”是对两种不同的性质的犯罪人员的定义,不符合题意。

B.选项,“懵懂”和“糊涂”都是用来形容人脑袋瓜儿一下子转不过来弯,懵懂是中性词,糊涂更多时候带有贬义。符合题意

C.选项,“公正”和“公平”是一组包容关系的词汇,“公正”包含了“公平”和“正义”两个含义,不符合题意。

D.选项,“懦弱”和“忍让”从词性角度来讲,“懦弱”是形容词而“忍让”则是动词,“懦弱”是贬义词而“忍让”更多时候是中性词,不符合题意。

故参考答案为B。

【考点】并列关系

48

高大:渺小

A.无穷:无尽

B.春种:秋收

C.赞誉:诋毁

D.牛奶:面包

本题参考答案是C,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的两个词是反义词关系,高大的另一面就是渺小。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选项,“无穷”和“无尽”都是指没有穷尽的意思,是同义词。不符合题意。

B.选项,“春种”和“秋收”是两个农耕农作的词语,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C.选项,“赞誉”的反义词是“诋毁”,故题目给出的词语关系相同。

D.选项,“牛奶”和“面包”都是食品,是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选项为C。

【考点】其他

49

计算:电脑

A.可乐:饮料

B.热水:茶壶

C.载货:货车

D.火焰:灶台

本题参考答案是C,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的两个词是对应关系,“电脑”的功能之一是用于“计算”,主要考察的是二者功能的对应一致且第一个词“计算”为动词,第二个词“电脑”为名词。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选项,“可乐”和“饮料”属于包容关系,“可乐”是“饮料”中的一种。故不符合题意。

B.选项,“热水”和“茶壶”是并列关系,“茶壶”可以用来盛装“热水”,“热水”为名词,故不符合题意。

C.选项,“载货”和“货车”二者对应的功能是一致的,“货车”也是用来“载货”的并且“载货”是动词,“货车”是名词,符合题意。

D.选项,“火焰”并非“灶台”的功能且“火焰”“灶台”都为名词,不符合题意。

故参考答案为C。

【考点】对应关系

50

和平:战争

A.小生:老生

B.油画:素描

C.遗传:变异

D.整齐:凌乱

本题参考答案是D,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的两个词是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矛盾关系是指非此即彼.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选项,“小生”和“老生”是中国戏曲中不同的行当,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不符合题意。

B.选项,“油画”和“素描”是绘画艺术中不同的方式方法,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不符合题意。

C.选项,“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繁衍,生命进程中的一部分,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顾不符合题意。

D.选项,“整齐”和“凌乱”是两个并列的词语且不“整齐”指的就是“凌乱”,即矛盾关系,符合题意。

故参考答案为D。

【考点】并列关系

51

艳羡:嫉妒

A.崇拜:迷信

B.增长:衰退

C.淡漠:热心

D.排放:污染

本题参考答案是A

【解析】题干均为实词,考虑题干的词性与感情色彩。题干词语均为动词词性,且前者偏褒义,后者偏贬义。观察选项:

A.项:二者均为动词,且前者为褒义词,后者为贬义词,与题干相符;

B.项:二者均为中性词,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前者为贬义词,后者为褒义词,与题干相反,排除;

D.项: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参考答案为A。

【考点】对应关系

52

花木:盆景

A.布料:窗帘

B.轮胎:汽车

C.墨水:书画

D.石头:假山

本题参考答案是D,

【解析】观察题干的对应关系,盆景由花木制作而成,且花木是盆景的主要制作材料。A.项:窗帘是由布料制作而成,且布料是窗帘的主要制作材料,符合题干对应关系; B.项:轮胎仅为汽车的组成构件之一,不符合题干的对应关系; C.项:墨水与书画无关,书画并不能由墨水构造而成,排除; D.项:假山由石头制作而成,且石头为假山的主要制作材料,符合题干对应关系。

进一步对比A、D两项,假山和盆景均为观赏性景物,而窗帘不符合这一特质,D项更贴合题干的对应关系。

故参考答案为D。

【考点】对应关系

53

近视:远视

A.雨水:冰雹

B.瘦弱:肥胖

C.前进:后退

D.收缩:松弛

本题参考答案是B

【解析】题干为反义词关系,且均为人体的一种非健康状态,观察选项:

A.项:二者并非反义词关系,排除;

B.项:二者为反义词关系,且为人体的一种非健康状态,正确;

C.、D两项虽然也为反义词关系,但与题干的二级关系“人体的一种非健康状态”无关,通过二级辨析只有B项最为贴合。

故参考答案为B。

【考点】并列关系

54

散步:走路:赶路

A.战斗:战役:战争

B.想象:理想:幻想

C.休闲:无聊:空虚

D.好感:喜欢:热爱本题参考答案是D,

【解析】观察题干,散步是走路的一种状态,赶路也为走路的一种状态,且前者状态较轻,后者较重。分析选项:

A.项:战斗和战争并非属于战役,与题干关系不对应,排除;

B.项:想象和幻想并非属于理想,与题干关系不对应,排除;

C.项:休闲与空虚并非属于无聊,休闲指调节身心的一种方式,并非无聊,排除;

D.项:好感与热爱均为喜欢的一种状态,且好感状态较轻,热爱状态较重,符合题干的对应关系。

故参考答案为D。

【考点】包容关系

55

空气:空调:冷气

A.信号:电视:图像

B.食材:烹饪:美食

C.面粉:烤箱:面包

D.石油:提炼:汽油本题参考答案是A,

【解析】题干第二项“空调”为名词,而B项“烹饪”、D项“提炼”均为动词,故排除BD两项。题干:空调可以将空气转化成冷气,且冷气属于空气的一种。

A.项:电视可以将信号转化成图像,且图像为信号的一种,与题干逻辑关系对应; C.项:烤箱可以将面粉制作成面包,但面包并非面粉的一种,与题干关系不符。

故参考答案为A。

【考点】对应关系

56

只有遇到下雨天,客车才不会准时到达。现在,客车没有准时到达,所以()遇到下雨天。

A.没有

B.可能

C.一定

D.不可能

本题参考答案是C,

【解析】题干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其逻辑关系可以翻译为:一准时到达→下雨。而现在客车没有准时到达,故可推知一定下了雨。

故参考答案为C。

【考点】关联词推导

57

已知甲、乙、丙、丁四人具有以下直系、旁系血亲关系:甲是乙的父亲,丙是甲的弟弟,丁是丙的母亲。则甲、乙、丙、丁四人中年龄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本题参考答案是D

【解析】题干要求的为年龄最大的一位,可以采取排除法。

甲是乙的父亲,故甲的年龄一定比乙大,排除B项;

丙是甲的弟弟,故甲的年龄也一定比丙大,排除C项;

丁是丙的母亲,故丁也为甲的母亲,则丁的年龄一定比甲大,排除A项。

年龄最大的为丁。

故参考答案为D。

【考点】排列组合

58

海水经过海水淡化技术的处理可变成淡水,而海水的量是极其巨大的。因此,无须节约使用淡水资源。最能质疑上述结论的是()

A.近海海水的污染比较严重

B.海水淡化成本高昂

C.冰川水储量巨大,可替代海水淡化

D.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是恒定的

本题参考答案是D

【解析】题干的论点为:无须节约使用淡水资源;其论据为:海水经过海水淡化技术的处理可转成淡水,而海水的量是极其巨大的。要削弱论点,就要指出淡水资源是需要节约的。

A.项:近海海水污染比较严重。近海海水出现污染,依然能够通过技术处理转化成淡水,且仅为“近海”区域,削弱力度较小;

B.项:海水淡化成本高。成本高并不代表不能转换或不去转换,属于干扰项,不能质疑题干论证;

C.项:冰川水量巨大,可替代海水淡化。说明不光海水,冰川同样可以变成淡水,加强了题干论证,排除;

D.项:地球水资源是恒定的。意思即为,地球水资源是固定的,使用一些就减少一些,就算海水淡化依旧是减少了,是需要节约的。可以削弱题干,削弱力度较强。

故参考答案为D。

【考点】削弱题型

59

有甲、乙两家公司,甲公司售后服务部门接到的产品投诉电话是乙公司的3倍。因此,甲公司产品的质量没有乙公司的好。以下最能反驳上述结论的是()

A.乙公司的产品操作相对来说更为简单

B.甲公司接到电话大多数是咨询电话

C.甲公司的咨询电话机数量比乙公司多

D.甲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6%

本题参考答案是D

【解析】题干论点为:甲公司产品的质量没有乙公司的好;其论据为:甲公司售后服务部门接到的产品投诉电话是乙公司的3倍。要削弱论点就要指出,甲公司的质量比乙公司好。可以指出,虽然甲公司接到的投诉电话是乙公司的3倍,但是甲公司售出的产品数量是乙公司的3倍多,这样即可说明甲公司的质量比乙公司的好。

A.项:乙公司的产品操作相对简单,操作简单与质量好坏无关,无关选项,排除;

B.项:甲公司接到电话大多数为咨询电话,同样咨询电话并非投诉电话,与产品质量无关,排除;

C.项:甲公司的咨询电话机数量比乙公司多,电话机数量与产品质量好坏无关联,排除;

D.项:甲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76%,则乙公司市场占有率最高仅为24%。意思即为甲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是乙公司的3倍多,而接到的产品投诉电话仅为乙公司的3倍,故可说明甲公司产品质量比乙公司要好。

故参考答案为D。

【考点】削弱题型

60

某高中只有文科班和理科班,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理科班人数比文科班多。根据以上条件,可以判断下列说法必定为真得是()

A.文科班的男生总人数多于文科班的女生总人数

B.理科班的男生总人数多于理科班的女生总人数

C.文科班的男生总人数多于理科班的女生总人数

D.理科班的男生总人数多

于文科班的女生总人数

本题参考答案是D,

【解析】①男>女:理科男+文科男>理科女+文科女

②理>文:理科男+理科女>文科男+文科女

①+②: 2理科男>2文科女

由此可以推出:理科男>文科女。

故参考答案为D。

【考点】排列组合

61

据总计,和去年相比,今年1月以来流感患者的数量有明显的下降。这得益于新型特效药的发明和投入使用。以下最能反驳上述结论的是()

A.2月份为流感的高发期

B.流感患者很少到医院去治疗

C.流感病毒具有抗药性

D.

新型特效药定价高,患者使用少

本题参考答案是D,

【解析】题干的论点为:流感患者的数量有了明显下降得益于新型特效药的使用;论据即为:1月份以来流感患者的数量有了明显下降。反驳结论就要指出,流感患者数量下降并非新型特效药的功劳。

A.项:2月为流感高发期,时间的说明与特效药毫无关联,为无关项,排除;

B.项:流感患者很少去医院治疗。如果是因为使用特效药的话,反而加强题干,故排除;

C.项:流感病毒具有抗药性。抗药性是指同一种药品的药效越来越弱,与新型特效药无关,排除选项,为干扰项;

D.项:新型特效药患者很少使用。很少使用则说明流感患者中使用这种药品的人数很少,与题干“明显的下降”矛盾,故可说明流感人数的下降并非特效药的功劳,质疑结论。

故参考答案为D。

【考点】削弱题型

62

某项科学研究发现:经常使用左手能更好地锻炼右脑,使得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增强,更利于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但事实证明:发明家中左撇子的比例并不高。因此,这个科学研究的结论不可信。以下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A.用右手也可以达到锻炼右脑的效果

B.用右手的人数大大超过用左手的人数

C.发明

创造主要依靠天赋,而非后天锻炼 D.发明创造不依靠形象思维能力

本题参考答案是B

【解析】题干的论点为:经常使用左手并不能很好的锻炼右脑,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其论据为:发明家中左撇子比例并不高。要削弱论证就要指出,经常使用左手能够可以锻炼右脑,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A.:用右手可以达到锻炼右脑的效果,并没有说明左手的情况,与题干无关;

B.:用右手的人数大大超过左手的人数,说明并非使用左手不能锻炼右脑,导致发明家中左撇子的比例不高,而是因为用右手的比例大大的超过了左手,而没有突出左手训练的作用,是削弱论证;

C.:发明创造主要依靠天赋,而非后天锻炼,说明发明创造的能力不能依靠左手的锻炼提高,后是依靠天赋形成的,加强了题干论证;

D.:发明创造不依靠形象思维能力,并未明确说明使用左手与锻炼右脑之间是否存在关系,相对于B项削弱力度要小。

故参考答案为B。

【考点】削弱题型

63

有调查显示,那些作息时间不同的夫妻,虽然每天相处的时间较少,但他们发生争吵的次数比作息时间基本相同的夫妻更多。因此,为了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夫妻之间应当尽量有相同的作息时间。最能削弱上述论点的一项是()

A.夫妻产生矛盾后,往往以作息时间不同来表现不满

B.具有同事关系的夫妻更容易在工作上产生矛盾

C.作息时间不同的夫妻更容易产生矛盾

D.生活习惯不同是夫妻产生矛

盾的主要原因

本题参考答案是A,

2016年司法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卷二

2016年司法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卷二 1.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当然适用于不作为犯罪,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必须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 B.在特殊情况下,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不需要行为人具有作为可能性 C.不真正不作为犯属于行为犯,危害结果并非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要素 D.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中均存在不作为犯 【考点】不作为 【解析】A项是错误的。理由在于,“法无明文规定不作为罪”的原则适用于所有犯罪类型,不作为犯罪亦不例外;但是,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义务来源并不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而有可能来源于生活经验(理论上称之为“开放的构成要件”)。 B项是错误的。理由在于,作为可能性的具备是成立不作为犯罪的必备条件,不具备此条件,不作为犯罪即不成立。 C项是错误的。理由在于,不真正不作为犯并非单纯的不作为即可成立,而是必须其不作为导致一定的法定后果才成立。 D项是正确的。理由在于,不作为只是一种实施犯罪的方式,原则上所有犯罪类型均有不作为方式存在的空间。 【答案】D 2.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重伤王某致其昏迷。乞丐目睹一切,在甲离开后取走王某财物。甲的行为与王某的财产损失有因果关系 B.乙纠集他人持凶器砍杀李某,将李某逼至江边,李某无奈跳江被淹死。乙的行为与李

某的死亡无因果关系 C.丙酒后开车被查。交警指挥丙停车不当,致石某的车撞上丙车,石某身亡。丙的行为与石某死亡无因果关系 D.丁敲诈勒索陈某。陈某给丁汇款时,误将3万元汇到另一诈骗犯账户中。丁的行为与陈某的财产损失无因果关系 【考点】刑法因果关系 【解析】A项是错误的。理由在于,王某的财产损失是由乞丐独立导致的,而不可归责于甲,甲只需对其导致的伤害后果负责。 B项是错误的。理由在于,虽然在追杀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介入了被害人自身行为,但这一介入因素并不异常,不能阻却追杀行为与死亡结果的因果关系。 C项是正确的。理由在于,虽然直接导致结果的是丙的行为,但丙的行为本身并无不当之处,因此,石某死亡的结果不可归责于丙,而应归责于交警的错误指挥。 D项是错误的。理由在于,没有丁的敲诈行为,就不会有陈某的财产损失结果,因此,二者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至于谁获得了财物,不能改变被害人财产损失的事实。 【答案】C 3.关于刑事责任能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第一次吸毒产生幻觉,误以为伍某在追杀自己,用木棒将伍某打成重伤。甲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B.乙以杀人故意刀砍陆某时突发精神病,继续猛砍致陆某死亡。不管采取何种学说,乙都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C.丙因实施爆炸被抓,相关证据足以证明丙已满15周岁,但无法查明具体出生日期。不能追究丙的刑事责任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三真题解析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三解析 1根据法律规定,下列哪一种社会关系应由民法调整? A甲请求税务机关退还其多缴的个人所得税 B乙手机丢失后发布寻物启事称:“拾得者送还手机,本人当面酬谢”C丙对女友书面承诺:“如我在上海找到工作,则陪你去欧洲旅游”D丁作为青年志愿者,定期去福利院做帮工 解析 我国《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B项:乙丢失手机后发布寻物启事属于悬赏广告,由民法调整。所以,B项正确。 A项:甲请求税务机关退还个人所得税,甲与税务机关不是平等主体,不由民法调整。所以,A项错误。 C项:丙与女友之间的承诺属于生活关系,不由民法调整。所以,C项错误。 D项:丁作为志愿者去福利院帮工,丁与福利院之间不是平等主体。所以,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2甲企业是由自然人安琚与乙企业(个人独资)各出资50%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欠丙企业货款50万元,由于经营不善,甲企业全部资产仅剩20万元。现所欠货款到期,相关各方因货款清偿发生纠纷.

对此,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丙企业只能要求安琚与乙企业各自承担15万元的清偿责任 B丙企业只能要求甲企业承担清偿责任 C欠款应先以甲企业的财产偿还,不足部分由安琚与乙企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D就乙企业对丙企业的应偿债务,乙企业投资人不承担责任 解析 我国《合伙企业法》第38条规定:“普通合伙企业对其债务,应先以其全部财产进行清偿。第39条规定:合伙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所以,C项正确,AB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3潘某去某地旅游,当地玉石资源丰富,且盛行“赌石”活动,买者购买原石后自行剖切,损益自负。潘某花5000元向某商家买了两块原石,切开后发现其中一块为极品玉石,市场估价上百万元。商家深觉不公,要求潘某退还该玉石或补交价款。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商家无权要求潘某退货 B商家可基于公平原则要求潘某适当补偿 C商家可基于重大误解而主张撤销交易 D商家可基于显失公平而主张撤销交易 解析 A项:“赌石”活动在该地盛行,则潘某与商家明确知悉赌石的相关

2016年司法考试真题及解析带答案和解析

1、甲杀人后将凶器忘在现场,打电话告诉乙真相,请乙帮助扔掉凶器。乙随即把凶器藏在自家地窖里。数月后,甲生活无着落准备投案自首时,乙向甲汇款2万元,使其继续在外生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乙藏匿凶器的行为不属毁火证据,不成立帮助毁火证据罪 B.乙向甲汇款2万元不属帮助甲逃匿,不成立窝藏罪 C.乙的行为既不成立帮助毁火证据罪,也不成立窝藏罪 D.甲虽唆使乙毁火证据,但不能认左为帮助毁火证据罪的教唆犯 2、下列哪一行为应以危险驾驶罪论处? A.醉酒驾驶机动车,误将红灯看成绿灯,撞死2爼行人 B.吸毒后驾驶机动车,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危及交通安全 C.在驾驶汽车前吃了大量荔枝,被交警以呼气式洒精检测仪测试到洒精含量达到醉酒程度 D.将汽车误停在大型商场地下固左卸货车位,后在醉酒时将汽车从地下三层开到地下一层的停车位 3、甲杀人后将凶器忘在现场,打电话告诉乙真相,请乙帮助扔掉凶器。乙随即把凶器藏在自家地窖里。数月后,甲生活无着落准备投案自首时,乙向甲汇款2万元,使其继续在外生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乙藏匿凶器的行为不属毁火证据,不成立帮助毁火证据罪 B.乙向甲汇款2万元不属帮助甲逃匿,不成立窝藏罪 C.乙的行为既不成立帮助毁火证据罪,也不成立窝藏罪 D.甲虽唆使乙毁火证据,但不能认左为帮助毁火证据罪的教唆犯 4、关于朱某帮助电气厂通过年检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行为和国家损失300万元税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B.属滥用职权,构成滥用职权罪 C.属徇私舞弊,使国家税收遭受损失,同时构成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D.事后虽获得了利益(升任局长),但不构成受贿罪 5、未成年人小付涉嫌故意伤害袁某,袁某向法院提起自诉。小付的父亲委托律师黄某担任辩护人,袁某委托其在法学院上学的儿子担任诉讼代理人。本案中,下列哪些人有权要求审判人员回避? A.黄某 B.袁某 C.袁某的儿子 D.小付的父亲 6、黄某倒卖文物案于2014年5月28日一审终结。6月9日(星期一),法庭宣判黄某犯倒卖文物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立即送达了判决书,黄某当即提起上诉,但于6月13日经法院准许撤回上诉;检察院以量刑畸轻为由于6月12日提起抗诉,上级检察院认为抗诉不当,于6月17日向同级法院撤回了抗诉。关于一审判决生效的时间,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6月9日 B.6月17日 C.6月19日 D.6月20日 7、对下列哪些拟作出的决定,行政机关应告知当事人有权要求听证? A.税务局扣押不缴纳税款的某企业价值200万元的商品 B.交通局吊销某运输公司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C.规划局发放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直接涉及申请人和附近居民之间的重大利益关系

(精品)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四答案及解析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四答案及解析 一、(本题20分) 材料一: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材料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所谓公正司法,就是受到侵害的权利一定会得到保护和救济,违法犯罪活动一定要受到制裁和惩罚。如果人民群众通过司法程序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利,那司法就没有公信力,人民群众也不会相信司法。法律本来应该具有定分止争的功能,司法审判本来应该具有终局性的作用,如果司法不公、人心不服,这些功能就难以实现。 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总体要求,谈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于推进严格司法的意义。 答题要求: 1.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 2.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 3.总字数不得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要点)】 (一)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必须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一方面,宪法法律对所有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利予以平等保护,对受侵害的权利予以平等

2018年司法考试复习真题及真题对照答案解析(全集整理)

2018年司法考试复习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 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甲公司在城市公园旁开发预售期房,乙、丙等近百人一次性支付了购房款, 总额近8000万元。但甲公司迟迟未开工,按期交房无望。乙、丙等购房人多次集体 去甲公司交涉无果,险些引发群体性事件。面对疯涨房价,乙、丙等购房人为另行 购房,无奈与甲公司签订《退款协议书》,承诺放弃数额巨大利息、违约金的支付 要求,领回原购房款。经咨询,乙、丙等购房人起诉甲公司。下列哪一说法准确体 现了公平正义的有关要求? A.《退款协议书》虽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但为兼顾情理,法院应当依据购 房人的要求变更该协议,由甲公司支付利息和违约金 B.《退款协议书》是甲公司胁迫乙、丙等人订立的,为确保合法合理,法院应 当依据购房人的要求宣告该协议无效,由甲公司支付利息和违约金 C.《退款协议书》的订立显失公平,为保护购房人的利益,法院应当依据购房 人的要求撤销该协议,由甲公司支付利息和违约金 D.《退款协议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确保利益均衡,法院应当依据购房人 的要求撤销该协议,由甲公司支付利息和违约金 2.乙因病需要换肾,其兄甲的肾脏刚好配型成功,甲乙父母和甲均同意由甲捐肾。|学/法/网|因甲是精神病人,医院拒绝办理。后甲意外死亡,甲乙父母决定将 甲的肾脏捐献给乙。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甲决定将其肾脏捐献给乙的行为有效 B.甲生前,其父母决定将甲的肾脏捐献给乙的行为有效 C.甲死后,其父母决定将甲的肾脏捐献给乙的行为有效 D.甲死后,其父母决定将甲的肾脏捐献给乙的行为无效 3.王某是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以甲公司名义向乙公司发出书面要约,愿以10万元价格出售甲公司的一块清代翡翠。王某在函件发出后2小时意外死亡,乙公司回函表示愿意以该价格购买。甲公司新任法定代表人以王某死亡,且未经董事会同意 为由拒绝。关于该要约,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2015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解析带答案和解析

1、高某利用职务便利多次收受贿赂,还雇凶将举报他的下属王某打成重伤。关于本案庭前会议,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高某可就案件管辖提出异议 B.王某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可调解 C.高某提出其口供系刑讯所得,法官可在审查讯问时同步录像的基础上决定是否排除口供 D.庭前会议上出示过的证据,庭审时举证、质证可简化 2、下列哪一行为应以危险驾驶罪论处? A.醉酒驾驶机动车,误将红灯看成绿灯,撞死2名行人 B.吸毒后驾驶机动车,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危及交通安全 C.在驾驶汽车前吃了大量荔枝,被交警以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测试到酒精含量达到醉酒程度 D.将汽车误停在大型商场地下固定卸货车位,后在醉酒时将汽车从地下三层开到地下一层的停车位 3、关于证人证言与鉴定意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证人证言只能由自然人提供,鉴定意见可由单位出具 B.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的人有时可以提供证人证言,但不能出具鉴定意见 C.如控辩双方对证人证言和鉴定意见有异议的,相应证人和鉴定人均应出庭 D.证人应出庭而不出庭的,其庭前证言仍可能作为证据;鉴定人应出庭而不出庭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根据 4、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就同一犯罪而言,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既遂标准完全相同 B.《刑法》第一百七十条未将单位规定为伪造货币罪的主体,故单位伪造货币的,相关自然人不构成犯罪 C.经理赵某为维护公司利益,召集单位员工殴打法院执行工作人员,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的,成立单位犯罪 D.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发现其曾销售伪劣产品20万元。对此,应追究相关自然人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刑事责任

5、甲因琐事与乙发生口角进而厮打,推搡之间,不慎致乙死亡。检察院以甲涉嫌过失致人死亡提起公诉,乙母丙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关于本案处理,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法院可对附带民事部分进行调解 B.如甲与丙经法院调解达成协议,调解协议中约定的赔偿损失内容可分期履行 C.如甲提出申请,法院可组织甲与丙协商以达成和解 D.如甲与丙达成刑事和解,其约定的赔偿损失内容可分期履行 6、关于结果加重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故意杀人包含了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实际上是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 B.****罪、强制猥亵妇女罪的犯罪客体相同,****、强制猥亵行为致妇女重伤的,均成立结果加重犯 C.甲将乙拘禁在宾馆20楼,声称只要乙还债就放人。乙无力还债,深夜跳楼身亡。甲的行为不成立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 D.甲以胁迫手段抢劫乙时,发现仇人丙路过,于是立即杀害丙。甲在抢劫过程中杀害他人,因抢劫致人死亡包括故意致人死亡,故甲成立抢劫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7、高某利用职务便利多次收受贿赂,还雇凶将举报他的下属王某打成重伤。关于本案庭前会议,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高某可就案件管辖提出异议 B.王某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可调解 C.高某提出其口供系刑讯所得,法官可在审查讯问时同步录像的基础上决定是否排除口供 D.庭前会议上出示过的证据,庭审时举证、质证可简化 8、关于李某脱逃后的诉讼程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李某脱逃后,法院可中止审理 B.在通缉李某一年不到案后,甲市检察院可向甲市中级法院提出没收李某违法所得的申请 C.李某的近亲属只能在6个月的公告期内申请参加诉讼 D.在审理没收违法所得的案件过程中,李某被抓捕归案的,法院应裁定终止审理 9、3万元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二答案及解析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二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当然适用于不作为犯罪,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必须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 B.在特殊情况下,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不需要行为人具有作为可能性 C.不真正不作为犯属于行为犯,危害结果并非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要素 D.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中均存在不作为犯. 【答案】D。 【考点】危害行为 2.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重伤王某致其昏迷。乞丐目睹一切,在甲离开后取走王某财物。甲的行为与王某的财产损失有因果关系 B.乙纠集他人持凶器砍杀李某,将李某逼至江边,李某无奈跳江被淹死。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无因果关系 C.丙酒后开车被查。交警指挥丙停车不当,致石某的车撞上丙车,石某身亡。丙的行为与石某死亡无因果关系 D.丁敲诈勒索陈某。陈某给丁汇款时,误将3万元汇到另一诈骗犯账户中。丁的行为与陈某的财产损失无因果关系 【答案】C。 【考点】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3.关于刑事责任能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第一次吸毒产生幻觉,误以为伍某在追杀自己,用木棒将伍某打成重伤。甲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B.乙以杀人故意刀砍陆某时突发精神病,继续猛砍致陆某死亡。不管采取何种学说,乙都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C.丙因实施爆炸被抓,相关证据足以证明丙已满15周岁,但无法查明具体出生日期。不能追究丙的刑事责任 D.丁在14周岁生日当晚故意砍杀张某,后心生悔意将其送往医院抢救,张某仍于次日死亡。应追究丁的刑事责任 【答案】A。 【考点】犯罪主体概述自然人犯罪主体 4.农民甲醉酒在道路上驾驶拖拉机,其认为拖拉机不属于《刑法》第133条之一规定的机动车。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未能正确评价自身的行为,存在事实认识错误 B.甲欠缺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C.甲对危险驾驶事实有认识,具有危险驾驶的故意 D.甲受认识水平所限,不能要求其对自身行为负责 【答案】C。 【考点】犯罪主观要件 5.吴某被甲、乙合法追捕。吴某的枪中只有一发子弹,认识到开枪既可能打死甲也可能打死乙。设定吴某对甲、乙均有杀人故意,下列哪一分析是正确的? A.如吴某一枪没有打中甲和乙,子弹从甲与乙的中间穿过,则对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B.如吴某一枪打中了甲,致甲死亡,则对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对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实行数罪并罚 C.如吴某一枪同时打中甲和乙,致甲死亡、乙重伤,则对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对乙仅成立故意伤害罪 D.如吴某一枪同时打中甲和乙,致甲、乙死亡,则对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实行数罪并罚 【答案】A。 【考点】犯罪主观要件

司法考试真题(卷二)答案及详解

2010年司法考试真题(卷二)答案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是:(1)禁止溯及既往(_____的罪刑法定);(2)排斥习惯法(_____的罪刑法定);(3)禁止类推解释(______的罪刑法定);(4)刑罚法规的适当(______的罪刑法定)。”下列哪一选项与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 A.事前——成文——确定——严格 B.事前——确定——成文——严格 C.事前——严格——成文——确定 D.事前——成文——严格——确定 【考点】刑法的基本原则 【司法部答案】D 【答案】D 【解析】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为:(1)溯及既往的禁止,即事前的罪刑法定。犯罪及其刑罚必须在行为前预先规定,刑法不得在对其公布、施行前的行为进行追溯适用。(2)排斥习惯法,即成文的罪刑法定。犯罪与刑罚必须由立法者通过特定程序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刑事司法应以成文法为准,而不能适用习惯法。(3)合理解释刑法,禁止类推,即严格的罪刑法定。类推解释是对事先在法律上没有规定要予以处罚的行为进行处罚,属于司法恣意对国民的行为进行压制,这是不允许的。(4)刑罚法规的适当,即确定的罪刑法定。同时,刑罚法规的适当还包括刑法的明确性、禁止处罚不当处罚的行为、禁止不确定刑三方面内容。因此题干的空格中应分别填入:事前、成文、严格、确定,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本题应选D。 2.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离职守,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趁机逃走,但刚跑到监狱外的树林即被抓回。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主观上是过失,乙是故意 B.甲、乙是事前无通谋的共犯 C.甲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 D.乙不构成脱逃罪 【考点】故意与过失的认定、共犯的认定 【司法部答案】A 【答案】A 【解析】根据《刑法》第400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但注意: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此罪。司法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此罪的主观方面为过失。本题中,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离职守,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趁机逃走,但刚跑到监狱外的树林即被抓回,甲存在过失,但并未造成严重后果,因此甲不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也不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因此C选项错误。 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出于脱逃的故意,实施脱逃的行为,虽然刚跑到监狱外的树林即被抓回,但其行为已经构成脱逃罪。且该罪为行为犯,只要实施脱逃的行为即成立既遂,D选项错误。因此甲主观上为过失,乙是故意,A选项正确,

司法考试真题及解析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关于证人证言与鉴定意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证人证言只能由自然人提供,鉴定意见可由单位出具 B.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的人有时可以提供证人证言,但不能出具鉴定意见 C.如控辩双方对证人证言和鉴定意见有异议的,相应证人和鉴定人均应出庭 D.证人应出庭而不出庭的,其庭前证言仍可能作为证据;鉴定人应出庭而不出庭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根据 2、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犯重婚罪和虐待罪,数罪并罚后也可能适用缓刑 B.乙犯遗弃罪被判处管制1年,即使犯罪情节轻微,也不能宣告缓刑 C.丙犯绑架罪但有立功情节,即使该罪的法定最低刑为5年有期徒刑,也可能适用缓刑 D.丁17岁时因犯放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23岁时又犯伪证罪,仍有可能适用缓刑 3、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犯重婚罪和虐待罪,数罪并罚后也可能适用缓刑 B.乙犯遗弃罪被判处管制1年,即使犯罪情节轻微,也不能宣告缓刑 C.丙犯绑架罪但有立功情节,即使该罪的法定最低刑为5年有期徒刑,也可能适用缓刑 D.丁17岁时因犯放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23岁时又犯伪证罪,仍有可能适用缓刑 4、根据《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1)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2)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3),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4)论处。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5)。将下列哪一选项内容填充到以上相应位置是正确的? A.(1)地位(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利益(4)利用影响力受贿罪(5)间接受贿 B.(1)职务(2)国家工作人员(3)利益(4)受贿罪(5)斡旋受贿 C.(1)职务(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不正当利益(4)利用影响力受贿罪(5)间接受贿 D.(1)地位(2)国家工作人员(3)不正当利益(4)受贿罪(5)斡旋受贿 5、李某不服区公安分局对其作出的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向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公安局作出维持决定。李某不服,提起行政诉讼。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李某可向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司法考试真题卷三答案及详解

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解析——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民事权利的表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A.抵销权是一种形成权 B.知识产权是一种支配权 C.债权请求权不具有排他性 D.支配权不存在对应义务 【答案及解析】:D支配权是对权利客体进行直接的排他性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中财产权等属于支配权。请求权是特定人得请求特定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债权是典型的请求权。形成权是依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权利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权利。撤销权、解除权、追认权、抵销权等都属形成权。 2.甲、乙、丙各出资5万元合伙开办一家餐馆,经营期间,丙提出退伙,甲、乙同意,三方约定丙放弃一切合伙权利,也不承担合伙债务。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 A.丙退伙后对原合伙的债务不承担责任 B.丙退伙后对原合伙的债务仍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C.丙退伙后对原合伙的债务承担补充责任 D.丙退伙后仍应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原合伙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答案及解析】:B民通意见第53条规定:合伙经营期间发生亏损,合伙人退出合伙时未按约定分担或者未合理分担合伙债务的,退伙人对原合伙的债务,应当承担清偿责任;退伙人已分担合伙债务的,对其参加合伙期间的全部债务仍负连带责任。 3.甲公司经常派业务员乙与丙公司订立合同。乙调离后,又持盖有甲公司公章的合同书与尚不知其已调离的丙公司订立一份合同,并按照通常做法提走货款,后逃匿。对此甲公司并不知情。丙公司要求甲公司履行合同,甲公司认为该合同与己无关,予以拒绝。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 A.甲公司不承担责任 B.甲公司应与丙公司分担损失 C.甲公司应负主要责任 D.甲公司应当承担签约后果 【答案及解析】:D表见代理是指虽无代理权但表面上有足以使人信为有代理权的代理。表见代理发生有权代理之效果,即有本人而非行为人负代理行为的效果。 4.甲于1972年将房屋出典给乙,典价5000元,典期20年。1992年典期届满,甲以5000元向乙回赎,乙主张甲必须以该房现价3万元回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甲应按照哪一价款回赎典物? 元 万元 【答案及解析】:A回赎是出典人向典权人提出以支付原典价消灭典权的单方行为。回赎是出典人的权利,它只需要出典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并支付原典价即可,不必取得典权人的同意即产生效力。

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试卷二】二 53.关于认识错误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1年卷二多选第53题) A.甲为使被害人溺死而将被害人推入井中,但井中没有水,被害人被摔死。这是方法错误,甲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B.乙准备使被害人吃安眠药熟睡后将其勒死,但未待实施勒杀行为,被害人因吃了乙投放的安眠药死亡。这是构成要件提前实现,乙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C.丙打算将含有毒药的巧克力寄给王某,但因写错地址而寄给了汪某,汪某吃后死亡。这既不是对象错误,也不是方法错误,丙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D.丁误将生父当作仇人杀害。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都认为丁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答案】AC 【考点】认识错误 【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因果关系错误,是指侵害的对象没有错误,但造成侵害的因果关系的发生过程与行为人所预想的发展过程不一致,以及侵害结果推后或者提前发生。选项A中,甲为了杀死被害人而将被害人推入水中,结果井中无水,被害人被摔死。这属于因果关系错误,而不是方法错误。 选项B说法正确。构成要件的提前实现,是指实际上提前实现了行为人所预想的结果。选项B中的情况就属于犯罪构成的提前实现。 选项C说法错误。丙的行为属于具体的事实错误中的对象错误,即行为人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加以侵害,而甲对象和乙对象体现相同的法益,行为人的认识内容与客观事实仍属同一犯罪构成的情况。对于对象认识错误而言,无论采用具体符合说还是法定符合说,结果都是一样的。因此,丙的行为应成立故意杀人的既遂。

选项D说法正确。丁的行为属于具体的事实错误中的对象错误,对于对象认识错误而言,无论采用具体符合说还是法定符合说,结果都是一样的。因此,丁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54.下列哪些选项不构成犯罪中止?()(2011年卷二多选第54题) A.甲收买1名儿童打算日后卖出。次日,看到拐卖儿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新闻,偷偷将儿童送回家 B.乙使用暴力绑架被害人后,被害人反复向乙求情,乙释放了被害人 C.丙加入某恐怖组织并参与了一次恐怖活动,后经家人规劝退出该组织 D.丁为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3万元用于孩子学费,4个月后主动归还 【答案】ABCD 【考点】犯罪中止 【解析】《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选项A不成立犯罪中止。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只要行为人以出卖为目的,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就成立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既遂。据此可知,甲以出卖为目的购买儿童的行为,已经成立了拐卖儿童罪的既遂,他事后将儿童送回家的行为属于犯罪后的悔改表现,可以在量刑上有所体现,但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选项B不成立犯罪中止。绑架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和财产权。乙使用暴力将被害人绑架的行为,已经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自由权,该绑架行为已经完成,成立犯罪既遂。后经被害人反复求情将其释放的行为属于犯罪后的悔改表现,可以在量刑上有所体现,但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选项C不成立犯罪中止。组织参加恐怖活动罪是指加入恐怖活动组织,使自

2008年司法考试真题(卷二)答案及详解

2008年司法考试真题解析(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男(25岁)明知孙某(女)只有13岁而追求她,在征得孙某同意后,与其发生性行为。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B.警察乙丢失枪支后未及时报告,清洁工王某捡拾该枪支后立即上交。乙的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C.丙诱骗5岁的孤儿离开福利院后,将其作为养子,使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丙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 D.丁恶意透支3万元,但经发卡银行催收后立即归还。丁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答案:A 解析:危害结果是危害行为对法益所造成的实际侵害,它具有因果性、侵害性、现实性、多样性和规范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为人不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问题的批复》规定,行为人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不论幼女是否自愿,均应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刑法》第236条第2款规定,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所以A项所述的甲的行为是侵害了孙某的合法权益,已经造成了实际损害,所以A是错误的。应选。《刑法》第129条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B项中警察乙虽然在其枪支丢失后没有及时报告,但是清洁工捡到枪支后立即上交,没有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后果,没有对法益造成实际侵害,所以B的说法是正确的,不应当选。《刑法》第262条规定,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C项中丙诱拐5岁孤儿离开其监护场所(孤儿院),尽管该孤儿在丙的养育下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但丙的行为仍然触犯了《刑法》第262条的规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C项的说是正确的,不应当选。《刑法》第19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四)恶意透支的。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根据上述法条可知,D项中丁某的行为并没有构成对法益的实际侵害,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所以D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应当选。[学法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c8061416.html,] 2.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明知自己的财物处于国家机关管理之中,但不知此时的个人财物应以公共财产论而窃回。甲缺乏成立盗窃罪所必须的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故不成立盗窃罪 B.乙以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窃取军人的手提包时,明知手提包内可能有枪支仍然窃取,该手提包中果然有一支手枪。乙没有非法占有枪支的目的,故不成立盗窃枪支罪 C.成立猥亵儿童罪,要求行为人知道被害人是或者可能是不满14周岁的儿童 D.成立贩卖毒品罪,不仅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贩卖的是毒品,而且要求行为人认识到所贩卖的毒品种类 答案:C 解析:一般情况下,盗窃自己的财物不成立盗窃罪,但是,如果盗窃本人已经被依法扣押的财物,或偷回本人已经交付他人合法持有或保管的财物,以致他人因赔偿责任而遭受财产损失,也构成盗窃罪。A项中,甲明知自己的财物处于国家机关管理之中,仍然采取秘密窃取的方式取回,仍然可以成立盗窃罪,因此,A项说法错误,不选。B项中,乙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可能是盗窃枪支,而希望或放任该行为的发生,属于直接故意

(精品)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四答案及解析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四答案及解析 一、(本题20分) 材料一:2012年12月4日,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只有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我们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据新华社北京2012年12月4日电) 材料二:2014年1月7日,总书记出席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要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有力法律保障。要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遏制严重刑事犯罪高发态势,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据新华社北京2014年1月8日电) 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涵义,谈谈你对构建和完善人民群众权利保护体系的理解。 答题要求: 1.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 2.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

2014年司法考试真题解析试卷一

试卷一 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依法治国,下列哪一认识是错误的?() A.依法治国要求构建科学完善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 B.依法治国要求坚持“法律中心主义”,强调法律在治理和管理国家中的作用 C.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D.依法治国要求党必须坚持依法执政,正确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答案】B 【考点】依法治国 【解析】选项A正确。社会主义法治是“治官之治”和“治权之治”。坚持依法治国,要从法律上构建起“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的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与机制,以保证执政党的权力和立法、执法、司法等各种权力的设置和行使始终不偏离我国民主政治的正确轨道。 选项B错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认同“法律万能”的思维偏向,在我国社会的规范体系中,除了宪法和法律等规范性文件外,还有党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道德规则、各种社会组织合法的规章制度,以及为人民群众所广泛认同的民规、民俗、民约等等,即实现法律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的有机结合,全面发挥各种社会规范的调整作用,综合协调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和方式来实现对国家的治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这一特征,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理论中片面、绝对化的“法律中心主义”具有重要区别。 选项C正确。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浩瀚庞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深入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选项D正确。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2.某省政府向社会公布了政府在行政审批领域中的权力清单。关于该举措,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旨在通过政务公开约束政府权力 B.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 C.体现了比例原则 D.符合法治原则 【答案】C 【考点】依法治国

最新-2016司考国际私法司考真题及解析

2010-2016司考国际私法司考真题及解析 (2016) 35.经常居所同在上海的越南公民阮某与中国公民李某结伴乘新加坡籍客轮从新加坡到印度游玩。客轮在公海遇风暴沉没,两人失踪。现两人亲属在上海某法院起诉,请求宣告两人失踪。依中国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宣告两人失踪,均应适用中国法 B.宣告阮某失踪,可适用中国法或越南法 C.宣告李某失踪,可适用中国法或新加坡法 D.宣告阮某与李某失踪,应分别适用越南法与中国法 答案:A 36.英国公民苏珊来华短期旅游,因疏忽多付房费1000元,苏珊要求旅店返还遭拒后,将其诉至中国某法院。关于该纠纷的法律适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因与苏珊发生争议的旅店位于中国,因此只能适用中国法 B.当事人可协议选择适用瑞士法 C.应适用中国法和英国法 D.应在英国法与中国法中选择适用对苏珊有利的法律 答案:B 37.经常居所在汉堡的德国公民贝克与经常居所在上海的中国公民李某打算在中国结婚。关于贝克与李某结婚,依《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两人的婚龄适用中国法 B.结婚的手续适用中国法 C.结婚的所有事项均适用中国法 D.结婚的条件同时适用中国法与德国法 答案:A 38.俄罗斯公民萨沙来华与中国公民韩某签订一份设备买卖合同。后因履约纠纷韩某将萨沙诉至中国某法院。经查,萨沙在中国境内没有可供扣押的财产,亦无居所;该套设备位于中国境内。关于本案的管辖权与法律适用,依中国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中国法院没有管辖权 B.韩某可在该套设备所在地或合同签订地法院起诉 C.韩某只能在其住所地法院起诉 D.萨沙与韩某只能选择适用中国法或俄罗斯法 答案:B 39.蒙古公民高娃因民事纠纷在蒙古某法院涉诉。因高娃在北京居住,该蒙古法院欲通过蒙古驻华使馆将传票送达高娃,并向其调查取证。依中国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蒙古驻华使馆可向高娃送达传票 B.蒙古驻华使馆不得向高娃调查取证

2019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解析

2019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解析 司法考试真题及解析(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 A.从实际出发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法治建设可适当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B.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基础是中华法系,实践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经验 C.从中国实际出发不等于“关起门来搞法治”,应移植外国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 D.从实际出发要求凸显法治的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知识点】依法治国 【答案】D 2.推进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要求健全透明预算制度。修改后的《预 算法》规定,经本级人大或者常委会批准的政府预算、预算调整和决算,应及时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也应向社会公开。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依法行政要求对不适应法治政府建设需要的法律及时进行修改和

废止 B.透明预算制度有利于避免财政预算的部门化倾向 C.立法对政府职能转变具有规范作用,能为法治政府建设扫清障碍 D.立法要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但立法总是滞后于改革措施 【知识点】全透明预算制度 【答案】D 3.某市建立并推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将其作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前置程序。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有利于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正当性 B.是健全依法决策的重要措施 C.是以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一种表现 D.可以代替公众参与和集体讨论 【知识点】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 【答案】D 4.梁某欲将儿子转到离家较近的学校上小学,学校要求其提供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梁某找到户籍地派出所,民警告之,公安机关已不再出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等18类证明。考虑到梁某的难处,民警仍出具了证明,并附言一句:“请问学校,难道父母有犯罪记录,就可以剥夺小孩读书的权利吗?”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公安机关不再出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将减损公民合法权益 B.民警的附言客观上起到了普法作用,符合“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 C.派出所对学校的要求提出质疑,不符合文明执法的要求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解析卷三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三真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4.甲公司在与乙公司协商购买某种零件时提出,由于该零件的工艺要求高,只有乙公司先行制造出符合要求的样品后,才能考虑批量购买。乙公司完成样品后,甲公司因经营战略发生重大调整,遂通知乙公司:本公司已不需此种零件,终止谈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公司构成违约,应当赔偿乙公司的损失B.甲公司的行为构成缔约过失,应当赔偿乙公司的损失C.甲公司的行为构成侵权行为,应当赔偿乙公司的损失D.甲公司不应赔偿乙公司的任何损失 【答案】D 【逐项解析】本问题在冲刺班讲课过程中多次强调,错了不应该。甲乙双方只是处于缔结合同的阶段,合同尚未成立,谈不上违约责任的问题,因此A 项错误。 《合同法》第42 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本题中,甲公司并不存在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不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因此B 项错误。 甲乙双方处于缔约过程中,双方均不能保证一定会签署合同,甲公司终止谈判并非违法行为,乙公司也应当预见存在对方终止谈判的风险,甲的行为不构成侵权。因此C 项错误,D 项正确。 【常见错误】有的考生认为甲的行为属于缔约过失,因此误选了B。 6.乙买甲一套房屋,已经支付1/3 价款,双方约定余款待过户手续办理完毕后付清。后甲反悔,要求解除合同,乙不同意,起诉要求甲继续履行合同,转移房屋所有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合同尚未生效,甲应返还所受领的价款并承担缔约过失责任B.合同无效,甲应返还所受领的价款C.合同有效,甲应继续履行合同D.合同有效,法院应当判决解除合同、甲赔偿乙的损失 【答案】C 【逐项解析】《物权法》第15 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可见房屋买卖合同的成立、有效、生效与是否办理登记无关,因此AB 两项错误。 《合同法》第110 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因此C 项正确。 《合同法》第94 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本题中,甲主张解除合同缺乏法律依据,因此D 项错误。 【常见错误】有的考生误认为房屋买卖合同以登记为生效要件,因此误选了A 或B。本问题在冲刺班讲课过程中多次强调,错了不应该。 7.张某发现自己的工资卡上多出2 万元,便将其中1 万元借给郭某,约定利息500 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