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 构建学习型幼儿园

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 构建学习型幼儿园
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 构建学习型幼儿园

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构建学习型幼儿园

[摘要] “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宏观的管理理论,不仅适用于企业管理,也适用于国家管理、社区管理、学校管理、家族管理以及一切“组织”的管理。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结合教师教育“终身学习”的基本思想,笔者认为把幼儿园建成“学习型幼儿园”,探索学习型幼儿园的构建策略,既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又是“学习化社会”教育理念的积极践行。

[关键词] 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幼儿园

一、“学习型组织”及其学习特点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组织模式,按这种模式建设起来的组织具有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信心和使命感,具有坚韧的毅力和实现共同目标(shared vision,有译为“愿景”或“构想”)的不懈动力。在学习型组织中工作和生活,人们将胸怀大志,互相鼓励,求真务实,勇于挑战,善于学习提高,从而不断地在学习中领悟工作的意义,达到心灵满足和自我实现。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有以下五个特点:

1、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是组织的学习而不是个体的学习。彼德·圣吉认为,“在某种层次上,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是无关的,即使个人始终在学习也不表示组织在学习” [1]。在学习型组织中,团队才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创造力的单位。

2、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是“习”重于“学”。学习型组织的学习与以往所理解的偏重知识及理念获得的“学”不同,它强调的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的“习”,“习”重于“学”,是一种反思性的学习。

3、学习型组织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学习型组织的成员将每一项工作视为一个学习的机会,从工作中学习新技能、新方法并促进专业知识的成长。同时,每个成员将学习视作一项必要的工作,并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而不是将学习当作额外的任务与负担。

4、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概念是改变或变革。学习型组织以改善心智模式、团队学习、系统思考来提升组织的应变能力;以自我超越、建立共同愿望来成就组织、实现组织内心远大愿望和自创未来的能力。

5、学习型组织进行的是一种创新型的学习。创新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把别人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改造、扬弃、整合而升华为自己精神修养的学习过程即创新型的学习过程。学习型组织提倡创新型的学习,认为没有创新参与的学习,充其量只是小技巧而不是大智慧。

二、“学习型组织”的启示——幼儿园应成为学习型组织

很多人认为教学机构理所当然就是学习型组织,其实不然,我国学校组织模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2009-06-25 14:05:24 关于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在许多场合表达过其含义。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1] 1934年,陶行知还发表过《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的文章,指出了二者的区别。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1)教学生自己吃自己。传统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它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只需听教师讲,不许问;好一点的,在课堂里允许提问了,但不许学生到大社会里、大自然里去活动。从小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一受下来,便等于一个吸了鸦片烟的烟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再加以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这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2)教学生吃别人。传统教育教人劳心而不劳力,它不教劳力者劳心。传统教育更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更明白一点,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人、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农人、工人才是最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人、工人的血汗。生产品使农民工人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而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完全相反。(1)生活教育不教学生自己吃自己。生活教育教学生做人,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生活教育反对杀人的种种考试,教人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2)生活教育也不教学生吃别人。生活教育不教人升官发财。生活教育只教中国的民众起来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机器的主人,做人中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一)生活即教育[2] “生活即教育”的主旨包括: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与之相应的教育,教育是供人生需要、为了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的,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文字、书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意义在于生活的变化,因此生活教育的内容是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生活即教育”是终身教育,是与个人生活共始终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教育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是以学校为整体的狭义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

创建学习型组织案例

创建学习型组织案例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案例:以提高创造力为核心的学习型企业创建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以学习为基础,营造组织学习氛围 莱钢确立了大学习观,着力把握学习的深刻内涵,而不是把学习局限在一般意义的举办培训班和集体学习上。 (一)莱钢的“学习”特点。与传统学习相比,莱钢所倡导的学习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注重对人自身完善和提高的学习。学习不局限于一般意义的获得知识和信息,更侧重于“人之所以为人”的健康品格和心态的培育,侧重于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育。 二是强调与工作不可分离的学习。强调带着工作中的问题学习,强调“学”后要有新的行为,学习始终与实际工作相联系。 三是突出团队学习。莱钢既给员工创造条件,激发个人的学习热情,以个人能力的提高促进团队整体能力的提高,又通过各种形式的团队学习,使组织智慧高于个人智慧的简单相加之和。 (二)形成立体的学习网络。莱钢提出“让学习成为人人感受的生活内容”的理念,强化职工培训,拓展职工学习的途径,把企业办成一所大学校。 创造适合企业特点的学习形式。比如莱钢在拓展员工的品格、改善员工的心智方面,培养了一批自己的培训师,开发出“品格训练”和“心智体验”课,改变了传统的培训方法。品格训练是以案例分析、典型故事、做游戏等生动的形式营造一个大家都积极参与的气氛,通过互动式的讨论和研习,感受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心智体验则是在精心设计的特殊环境和背景下,让员工组成团队,在

身体力行的活动中认识自我,改善心智,熔铸团队品格。新的培训运用“体验”和“互动”等开放形式,使参与者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都成为主角,在活动和讨论中共享学习成果,有效激发了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以基层的学习环境作为基础。激励基层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学习活动,从“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过渡到“精一技、会两技、学三技”,在抓好岗位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开展多种技能培训,培养一支复合型的员工队伍,以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拓展班组学习内容、丰富班组学习方式,各个单位结合自身特点有效组织,形成了“每周一题”、“每日一题”、“反省周记”、“班组周点评”、“深度汇谈”、“班后成果共享”等形式多样的基层团队学习模式;对岗位成才的典型加大奖励力度,形成尊重技工、崇尚技术、努力成才的良好环境。 通过多种方式形成立体培训体系。比如,以一专多能、文化知识、专业技术及管理理论、思想理论、在职学历培训以及品格与心智训练等形成的多领域培训网络,贯穿于莱钢的各个层面。此外,强调8小时以外充电学习,各单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形成了“40+4”(即每周工作40小时,学习4小时)或“40+8”(每周工作40小时,学习8个小时)的业余培训模式。 目前,65%的职工有自己的学习计划、4l%的职工愿意自费参加学习。主动学习、持续学习,已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三)拓展团队学习的领域。莱钢以“行”为重点,创新团队学习途径和方法,把团队学习贯穿于实际工作之中,拓展组织的学习力。 在莱钢,人们最熟悉的学习理念之一就是“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莱钢引导员工将工作当做学问来研究,使“上班要做三件事——工作、学习和研

学习型组织研究综述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实践 1 学习型组织理论发展历程回顾 现在,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 Learning)与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已经成为当今中外企业管理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近十年以来,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在西方对组织学习的研究正方兴未艾。据粗略统计,近年来关于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的文献呈直线增长态势。不仅有很多论文发表,而且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专著;不仅有理论探讨,而且有大量的实证分析与案例研究,并且出现了一些咨询公司专门辅助企业转变为学习型组织。 与理论界相呼应,大批优秀企业也纷纷表示了对学习型组织的兴趣,有的还积极推进组织学习或导入学习型组织辅导项目,如美国的福特汽车(Ford)、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摩托罗拉(Motorola)、康宁(Corning)、A T&T、联邦快递(Federal Express);欧洲的塞恩斯钢铁(Sheerness Steel)、罗福(Rover)、ABB等,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初露锋芒。 实际上,学术界对组织学习的研究已经有了很长时间,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纵观理论发展过程,笔者认为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 萌芽期 最早关于组织学习的论述可追溯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中的个人学习上,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心理学或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代表人物有钱德勒(Chandler)、阿吉瑞斯(Chris Argyris)、萧恩(Schon)、马奇(March)、辛尔特(Cyert)等。 (2) 成长期 本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组织学习研究缓慢发展的时期。 80年代末期,一些学者开始对传统的理论假设与关系提出了质疑,如莱维蒂(Levitt)和马奇(March)于1988年、休伯(Huber)于1991年分别发表文章,回顾了美欧主流研究学派,一些杂志如《组织科学(Organizational Science)》也出版特刊,或发表评论文章(Cohen & Sproul, 1991; Meindl, Stubbart, & Porac, 1994)。这些研究不仅拓展了组织学习的研究领域,突破了一些思想束缚,而且对组织学习过程也进行了一些探讨。 这一时期,研究重点也开始由早期重视组织中的个人学习转移到组织中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的连接上。如休伯和巴尼特(Barnett)分别于1991年、1994年对有关组织学习的文献进行了富有远见的综合,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人们对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界限的认识。休伯给学习下了定义,并提出了一种分阶段的学习过程模式,为用系统动力学研究组织学习奠定了基础,并起了巨大促进作用。其它重要研究还包括科恩(Cohen, 1991)、科内等(Corner, Kinicki & Keats, 1994)、哈里斯(Harris, 1994)以及费罗(Fiol, 1994)。科恩论述了心理学研究对于人们理解组织学习的作用,并着重讨论了“学习转移”(transfer of learning)过程和程序化记忆与陈述性记忆在转移中的作用。科内等人探讨了战略决策环境,建立了一种“多层次并行过程模式”,使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再次概念化:并行流动伴随着特定点的交换。而哈里斯则认为,无论是个人学习,还是集体学习、组织学习,都可以统一纳入公司文化框架中去。费罗

学习型组织

创建学习型组织促进组织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基于Marquardt的学习型组织创建理论的5个子系统,分析了我国机构五个方面的情况,论述了会计学习型机构5个子系统创建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创建;组织;学习;系统 随着全球化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多样化,我国会计行业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特别是2007年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体现出我国“创造了一个既坚持特色又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建立了一个既能让国人认可、又能使国际认可的准则趋同平台。”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都面临着一种新的挑战,不断出现的新业务、新方法、新信息使会计人员感觉到需要不断学习的压力,滞后的思维和守旧的业务处理技能将成为提高从业水平的障碍,会计人员必须走在行业的前沿,学习吸收知识的速度比变革速度快,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创建学习型会计机构,全面营造学习环境,培养会计人员终生学习能力,是应势而生的需要。本文基于Marquardt(1996)学习型组织系统模型的5个子系统理论(以下简称5子系统),对如何创建学习型会计机构进行探讨。 一、5子系统模型及其应用 5子系统模型被广泛应用在创建企业组织上,世界上成功的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其内容是:学习、组织、人员、知识和技术。 (一)学习子系统 学习子系统是核心子系统,存在于个人、团队和组织三个不同层次中。包括各种学习技巧和方法,是通过实践获得改变行为的指导。会计人员与会计机构、与会计主体之间存在不同层次的学习,会计从业人员分主管、中层业务处理、基层业务处理三层次,各层次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掌握应用要求都不相同。管理者学习掌握宏观调控内容,基层实务操作者学习具体的事项处理技能和方法。 (二)组织子系统 Marquardt理论认为本子系统包括四要素:愿景、文化、战略和结构。实务中指环境,大环境是指会计主体所处的、经济环境;小环境是指会计主体内部、会计机构内部环境。笔者认为,其具体是指:1.各层次会计人员的学习态度,思想重视程度;2.长远和短期计划;3.周边工作协作关系;4.自觉性和习惯性。 在我国,会计行业由财政部门主管,对会计人员的学习规范主要由财政部门制订,由财政部门提出每时期会计人员必须学习的内容要求,是一种强制性学习,在岗的会计人员必须完成。除此而外,会计人员还应自觉地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 (三)人员子系统 本子系统所涉及的人员包括会计主管、会计机构的从业人员、主体内业务伙伴、协作部门和协作单位相关业务的执行人员。 会计机构由个体的会计人员构成,是一个有自身发展,有自我更新能力的有机生命体。会计人员的个体学习是会计机构学习的组成部分,会计机构起组织、整合作用。 (四)知识子系统 知识子系统是指知识的获得和应用,笔者认为,其由两部分组成:管理知识和促进学习,是“学

[学习型,资源管理,人力]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学习型组织构建

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学习型组织构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竞争的焦点越来越多的转移到企业的人力资源上,企业人力资源的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决定企业能否在新一轮竞争中胜出的关键。而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已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知识型人才的发展需求,这就促使企业在寻求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上进行创新,主动适应现代市场竞争。 一、学习型组织与人力资源的持续发展 企业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再生性、增值性等特征。依据这三个特征,企业人力资源是一种可以无限开发和增值的资源,能产生乘数效应,在人力资源的量和质上能保持企业人力资源的长期动态均衡发展。 学习型组织之所以能促进并推动企业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它能塑造企业内生长机制。这种机制在促进企业员工方面表现在使员工富有能动性和持续增强员工的生存能力。它能在实际运作中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即通过激发组织学习力,持续改善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质和量,最终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学习型组织的建构策略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学习型组织的建构要以促进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须充分考虑以下方面: 1、激发企业学习力 培养组织学习力重在培养组织系统的学习力,强调注重组织内员工、团队的内在主动学习力,这些群体是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参与者,他们对自身的期望、学习态度及如何对待自己能力的看法,在整个学习型组织创建过程中地位突现。若企业员工、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那么任何组织内学习环境因素的变革也达不到预期目的。总而言之,企业员工、团队的主动与全员参与精神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的意义重大。 2、培养企业学习力 在《造就组织学习力》中,黄健构建了关于个人学习力的三角形模型,即生理基础是构成个人学习力的必要条件;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是学习力的核心;态度是个体学习的内部心理状态,决定了个体对学习行为的选择方向,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习质量。以上述模型为鉴,构建培养企业学习力模型,主要包括: 2.1改变学习态度 改变学习态度在整个模型中起主导作用,没有学习态度的改变,后续无从谈起;同时心态波动较大,易影响学习,其他两部分相对稳定。学习态度改变包括: 2.1.1转变学习心态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2009-06-25 14:05:24 关于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在许多场合表达过其含义。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1] 1934年,陶行知还发表过《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的文章,指出了二者的区别。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1)教学生自己吃自己。传统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它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只需听教师讲,不许问;好一点的,在课堂里允许提问了,但不许学生到大社会里、大自然里去活动。从小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一受下来,便等于一个吸了鸦片烟的烟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再加以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这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2)教学生吃别人。传统教育教人劳心而不劳力,它不教劳力者劳心。传统教育更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更明白一点,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人、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农人、工人才是最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人、工人的血汗。生产品使农民工人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而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完全相反。(1)生活教育不教学生自己吃自己。生活教育教学生做人,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生活教育反对杀人的种种考试,教人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2)生活教育也不教学生吃别人。生活教育不教人升官发财。生活教育只教中国的民众起来做主

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考试答案)

学习课程: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 单选题 1.创建一个学习型组织,最重要的一点是回答:正确 1. A 知道怎么样去构建学习型组织 2. B 知道怎么样去管理学习型组织 3. C 学习组织怎么样去创新 4. D 组织的全体员工都认识到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学习型组织"精简"的方法应该是回答:正确 1. A 先乘后减 2. B 先加后除 3. C 先乘后加 4. D 先人后事 3.下面的哪一项无助于右脑的开发?回答:正确 1. A 欣赏风景画 2. B 使用汉字 3. C 听现代音乐 4. D 使用左手 4.学习型组织认为最重要的学习是回答:正确 1. A 看书 2. B 培训 3. C 反思 4. D 交流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修炼3Q的内容?回答:正确

1. A 智商 2. B 情商 3. C 成功商 4. D 逆境商 6.学习型组织的第五大特征是回答:正确 1. A 热爱学习 2. B 善于学习 3. C 创造性学习 4. D 有弹性 7.团队学习的关键是回答:正确 1. A 深度汇谈 2. B 沟通交流 3. C 互帮互学 4. D 钻研反思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愿景的构成要素?回答:正确 1. A 敬业精神 2. B 目标 3. C 价值观 4. D 使命感 9.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中的第一项修炼是回答:正确 1. A 心智模式 2. B 自我超越

3. C 共同愿景 4. D 团队学习 10.学习力的三个要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回答:正确 1. A 学习的动力 2. B 学习的智力 3. C 学习的能力 4. D 学习的毅力 11.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理念是回答:正确 1. A 连续学习 2. B 持续创新 3. C 发展自我 4. D 增强凝聚力 12.下面哪项不是心智模式的特点回答:正确 1. A 深植于人们心中 2. B 多数人都是"自我感觉良好" 3. C 每个人对事物的反应总是不同的 4. D 每个人的心智模式必有欠缺之处 13.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回答:正确 1. A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种管理理论 2. B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最前沿的管理理论 3. C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种宏观管理理论 4. D 学习型组织理论不适用于家庭的管理

团队学习、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

[摘要]本文从管理理论和组织理论角度,对核心概念: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得出结论学习型组织是组织学习的指导理念与奋斗目标。 [关键词]组织学习;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的管理理论,许多管理学家、组织理论学家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积极探索,其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Peter Senge)博士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在管理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然而,关于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和研究畴至今还含糊不清。大多数学者认为,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是可以互换的,是同义语,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包括所有的组织变化及组织工作之间的关键概念和问题。大部分定义呈现是整体性而不是基本的概念之间的差别。为增进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科学理解,更好地指导实践,有必要对其核心概念进行甄别、梳理和释义,并通过考察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概念,理清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一、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 学习一般是指个体学习,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等个体学习方面的研究已经很深人,用“学习”来描述团队或组织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模拟,即借用描述个人行为的方式来形象地描述一个团队或组织的行为。组织中有许多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整合就构成了组织学习。在这里为了表述的清楚,本文将团队学习概括在组织学习之中。组织学习是将组织这个整体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的,因而才有类似的“集体思维”和“团体智商”这样的概念,团体智商并不就是团体中个人智商的算术平均。正如彼得·圣吉(Peter Senge)所看到的“为什么在许多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智商都在120以上,而整体的智商却只有62,而团队学习的修炼即在处理这种困境”。组织学习不是个体学习的简单累计,组织具有记忆和认知系统,通过这些功能,组织可以形成并保持特定的行为模式、思维准则、文化以及价值观等。郝德伯格(Hedberg)认为:组织学习通过个体学习产生,但组织学习不是个体成员学习的累加,组织没有头脑,但他们有认知系统和记忆,当个体发展他们的个性、个人习惯和信仰时,组织发展它们的观点思想,组织不只是被动地受个体学习过程影响,而且可以主动地影响其成员的学习。因此,组织学习发展组织世界观和意识形态。阿吉瑞斯和熊恩(Argyris& Schon)等学者深入探讨了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的关系,他们指出,组织学习主要是具有共同思维模式的个体行为的结果。组织学习过程比个体学习过程更为复杂。一方面,从理论上说组织拥有比个体更大的储存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潜力,特别是具有将个体知识创新纳入特定方向并加以支持扩大的能力,因此,组织可以产生远远大于组织中个体学习总和的整体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很多组织在传播、共享、储存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过程损失”,致使组织学习的效果可能远远低于个体学习效果的总和。“过程损失”一般是由组织内部各种权力和关系冲突所引起的,为组织学习制造各种障碍。斯泰塔(Stata)为:我们趋向于认为个体学习的过程是个体获得新知识和洞察力,修正他们的行为和行动的过程,组织学习承担着新的洞察力和修正行为,但它在以下几方面不同于个体学习:首先,组织学习通过分享洞察力、知识和心智模式而产生;其次,学习是建立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上,组织的记忆依靠制度化机制(例如;政策、策略和外在的模型),被用来保留知识。那么,在学习型组织中的个体学习是如何转化为组织学习的?这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特点及其内涵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特点及其内涵 摘要: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它是在知识经济正在到来、知识管理成为管理核心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学习型组织有特定的内涵。在管理实戏中,学习型组织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应密切关注并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特别是学习型政府的建设。 什么是学习型组织 对学习型组织内涵最具权威性的阐述是彼得?圣吉作出的。他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他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即五项修炼使建立学习型组织成为一项管理技术。这五项修炼是: 1.自我超越—实现心灵深处的渴望;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2.改善心智模式—用新眼睛看世界;改变我们的思考模式 3.建立共同愿景—打造生命共同体;创造共识,认同感是不同的活动融汇在一起 4.团体学习—激发群体智慧;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 5.系统思考—见树又见人;将各个独立的片段的时间联系起来,发现其内在的互动关系的思考方式 改善心智模式和团队学习是基础,自我超越和建立共同愿景是向上的张力,系统思考是核心 学者丹尼尔?托宾认为,学习型组织的最大特点在于:接受新观念的开放性;具有鼓励并提供学习与创新机会的文化;具有整体目的与目标。 学习型组织意味着:1.组织中的每一人都是学习者; 2.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彼此学习; 3.通过学习促进组织的变迁; 4.组织学习的持续性; 5.强调学习是一种投资而非消费。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环境、自我调整、自我生存与发展的组织;有能力进行集体学习,不断改善自我收集、管理与运用知识的方法。 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是指将组织办成一所学校,它要突出的是学习在组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里的“学习”是指: 1.学习与工作不可分离。既要把工作学习化,把工作过程看成学习的过程,不断对工作进行反思;又要将学习工作化,把学习看作与工作一样,需要规划、组织、考核。 2.更强调组织的学习、团队的学习。通过团队的学习建立共同目标,形成系统思考,使个人与组织学习力达到自我加压,自我超越。总之,学习型组织更侧重依靠员工的自觉自主,依赖于组织内部的相对稳定的运行机制,而不是依靠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

简述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简述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一个由生活教育的目的、原理、原则和基本途径构成的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表现为一个目的、三大原理,七条原则,七项措施。 (一)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为“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是“教民造富”、“教民均富”、“教民用富”、“教民知富”,“教民拿民权以遂民生而保民族”;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是对学生进行“心、脑、手并用”、“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相结合”的“全面教育”。 所以说:生活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指向社会的、民族的、整体的、为人民生活向前、向上需要的、为民族、为大众求解放、谋幸福、培养“生活力”的教育; 其次是指向社会个体的,即培养人的多方面的人格道德素质的教育:

总之,生活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的,同时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与教育对象的不同规定了具体培养目标,其核心就是启发儿童、青年、 __改造社会生活的觉悟、手脑结合的实践创造能力,去改造生活,创造新的人生,创造新的中国、新的世界。 (二)生活教育三大原理 陶行知生活教育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 何谓“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无目的生活是无目的教育。”“从

学习型组织建设方案

生产技术部学习型组织建设实施方案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论,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管理圣经。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创建学习型社会,需要全社会各级各类组织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我们处在一个信息不断爆炸、知识快速更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节奏,学习是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源泉。未来最成功的组织将是一种能够使各阶层所有成员全心投入、并持续不断学习的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组织和个人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来构建的。它是一门现代管理理论,是组织及其成员获取、加工、整理、创新和利用知识,来指导和改善自身的行为和思想,从而达到增强适应环境、影响环境能力的组织。它强调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共同奋斗、不断创新进步。由于它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所以迅速风靡世界。 生产技术部在公司建设学习型组织,是贯彻落实“以生为本,办学为民”办学理念的实际行动,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是迎接新挑战的必然选择,是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应有之义。要把生产技术部建成团结、奋进、民主、快乐的团队,必须不断学习。全体员工要在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公司发展的共同目标中自我超越、自我发展,共同奋斗。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指导思想 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以不断增强团队学习力和创造力为核心,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实现“一个素质、二个能力”的培养目标,营造“提高个人素质、增强专业知识、注重知行合一”的学习氛围,转变观念,不断创新。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目的 (一)实现部门管理层次扁平化。在学习型组织中,不存在各种等级制度,各级领导和干部职工之间由原来的彼此顺从关系转变为伙伴关系。 (二)实现部门内部咨询化。整个部门就像一个咨询公司,各级领导和干部职工之间彼此询问、学习,相互之间形成非常和谐、非常融洽的关系。

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被认为是21世纪管理新模式的理论。该理论顺应了时代的需要,也适用于各教育类组织,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学习与掌握的重要的管理前沿理论。课程实施的目标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1.理解与掌握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核心内容,特别是“第五项修炼”的具体内容,提高理 论素养,为管理实践与创新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学习与实践探讨,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使 学生能够逐步将该理论运用到教育管理的实践与研究中去。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书店,1994 年版 2.张声雄编著:《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年版 3.周德孚等编著:《学习型组织》,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张声雄主编《第五项修炼导读》,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课程内容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产生 二、学习型组织的涵义

三、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四、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产生 (一)组织的变化:扁平化、学习+激励 (二)工作的变化:复杂工作比重增大 (三)学习的变化:不进则退、共同学习 (一)组织的变化:学习+激励【更聪明】 组织是有生命周期的,大企业一般为40年;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企业的平均寿命缩短了 打破原有单一的:制度+控制【更勤奋】 美国前25名的80%、世界前100名的40%,都采用学习型组织 必须变金字塔型组织结构为扁平化、信息化,形成多个创造型团体,并以此为最基本的组织学习单位 扁平式结构,决策权下移,让最下层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并对所产生的结果负责; 融战略规划理论、质量控制理论、文化管理理论、终身教育思想为一体,把学习作为企业生命的源泉,使组织寿命的延长成为可能 (二)工作的变化:80:20 = 复杂:简单 今天,80%的工作需要员工做出判断!而正确判断需要智慧! 企业中研发人员比重加大 农业经济时代:7-14岁

建立学习型组织

建立学习型组织 目前创建学习型组织已在我国企业界以及整个社会掀起了一股热潮,以2004年2月全总等十部委下发“创争活动”文件为标志,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由民间自发行动上升为政府推动。随之以后,涌现出了许多有关学习型企业理论学习班、研讨会,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城市”等口号此起彼伏。学习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这种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本来是一件好事,反映了我们跟踪世界管理潮流的可贵进取精神。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对学习型组织理解的泛化、庸俗化、片面化的现象,最突出的表现是一些单位或个人根本就不去认真领会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和本质,使创建学习型组织成了一种赶时髦的形式主义。 中国企业的“学习型组织建设”但到底学习组织能给中国企业带来什么,及如何创建,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积极探索。本文依据笔者对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的研习和在学习型组织建设咨询工作中的体会,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几点思考,供正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参考。 创建学习型组织要防止“四种倾向” 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1947年出生在美国芝加哥。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西方普遍沿用了一百多年以泰勒科学管理为基础,以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为主导的传统的管理理论,强调职能分工,条块分割,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管理方式,强调“金字塔”式的等级权力控制型的组织结构。虽然在工业经济前期曾起过巨大的作用,但随着由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愈来愈不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竞争取胜的需要,愈来愈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企业家都在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寻找一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了。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中国人民教育家 ,民主革命家。他原名文濬,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虽然王阳明学说含有主观唯心主义的成分,陶行知却从中悟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且终生以此自勉。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提倡国难教育、战时教育,投身抗日民主教育。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1946年又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同年7月25日病逝于上海。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针对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帝国主 义“洋化教育”和封建主义“传统教育”而提出的教育理论。它的主要思想是要求教育同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能为广大工农劳苦大众的解放和民族解放斗争服务,以实现他“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宏愿。为了实践这个理论,他于1927年3月在南京北郊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这些教育主张都是他在晓庄学校每天的寅会作演讲时逐步加以阐明的。 陶行知认为,教育这个社会现象,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为社会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凡社会生活的中心问题也就是教育的中心问题,而“这个中心问题就是政治经济问题”。教育应责无旁贷地负有解决好这个问题的使命,“生活教育是教人做工求知管政治”。生活教育“所负的使命:一是教民造富;二是教民均富;三是教民用富;四是教民知富;五是教民拿民权以遂民生而保民族”。他还屡屡强调说:“第一要教育与农业携手”;“第二要教人生利”;“第三要教农民在农业上安根,在工商业上出 头”;“第四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成五谷”。为此,他要求教育 要“教人发明工具、制作工具、运用工具”;“教育有无创造力,也只需看他能否发明人生新工具或新人生工具”。有了这个新工具,才能更好地向自然界开战。陶行知强调说,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们是现代化的人,要过现代化的生活,就要受现代化的教育”。他还认为,现代化的生活是健康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和改造社会的教育。

创建学习型组织

“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实施方案为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提高教职工适应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能力,按照要求,结合我单位教职工队伍建设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教职工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及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为目标,坚持全员参与,方式灵活,边总结边提高,为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提供教职工素质保障。 二、目标任务 通过创建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引导教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培养教职工探求知识、崇尚科学的精神,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通过读书学习、岗位练兵、教育探讨、集中培训等实践活动,素质上不断提高。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 1.成立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活动办公室主任: 召开动员会。召开动员会,广泛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2.

积极行动,掀起学习创建活动新高潮。 (二)组织实施 结合教职工工作实际,采取自学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在充分发挥教职工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为教职工搭建学习平台,主要开展以下活动。 1.政治理论学习。今年学习的重点内容:党的十七大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师德水平和依法执教的能力,要每周进行一次政治理论学习。 2.读书学习。 研读教育书籍,《陶行之教育名篇》(方明编)、《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使教职工在精读书中学习教育家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增强职业光荣感、责任感。 学业务知识,主要学习信息技术。教职工在学习的同时,做好笔记,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个人每月要有1篇读书心得,一年至少完成1篇三千字以上的专题文章。单位组织读书笔记展评、心得评比、读书演讲比赛、读书征文、读书汇报会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3.网上学习。在单位网页上建立专栏向教职工推荐好书、好报、好站,把教职工喜欢的、急需的、健康的文章加载到网站中供教职工学习。 4.骨干引领。调动业务骨干的积极性,使他们在集中辅导、个别咨询中发挥作用。.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已做)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任何教育理论的研究只有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检验和发展才能常青常新。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他一生倡导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师范教育、普及教育和社会大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一理论成果在今天仍有意义。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其基本内容主要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教育是与生俱来的,在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生活决定教育。生活决定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教育的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但陶行知又指出,教育并不是消极的适应生活,教育对于生活是有反作用的。教育反作用于生活、选择和改造生活。“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是强调扩大学校的教育范围,是要以生活作为学校的中心内容。反对脱离社会生活的死教育、死学校,而不是主张取消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论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做合一”的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适应近代我国的国情,而且与当前的教育息息相通。认真学习和研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推动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的借鉴作用。陶行知

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近几年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但由于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受着应试教育的束缚,重知识传授而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为了考出好成绩,片面地强调对学生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德、体、美和生产劳动教育,忽视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这种教育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所以应加强对生活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借鉴“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淡化了个人成绩、强调团体精神、全面推行我国的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中解放出来,促使学生和谐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其次,生活教育理论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陶行知曾在《创造宣言》中提出“创造的儿童教育”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深刻地阐述了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和嘴,解放儿童的眼睛、时间和空间这样具体的方法。今天,创新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所以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的思想对于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关于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思想又为我们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行的素质教育就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要以“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要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填鸭式学习为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变偏重智力教育为能力与知识并重,就必须

学习型组织 你看清楚了吗

学习型组织,你看清楚了吗?作者:王轶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日期:2003-03-03 点击:247 目前,全国正在提倡进行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北京也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目标。在人们不遗余力地致力于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时候,本文试图从学习型组织的适用性、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对学习型组织认识的误区、在学习型组织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实现扁平化的基础和如何量化与评价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目前的学习型组织建设进行几点思考。 一、学习型组织的适用性 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经过不断实践演变,战略管理的主要价值发展成为了帮助企业成功地在动态、复杂的环境中经营,战略的柔性要求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当今时代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无论是个人、企业、政府还是整个社会,都时时面临着变革的挑战,学习型组织理论应运而生。

由于社会环境、管理基础、制度效率等因素,引入学习型组织这一模式的时候,必须考虑其适用性。 首先,由于社会环境及相关背景的不同,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并不是拿来即用。“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在西方土壤中诞生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如果不加以鉴别、分析和取舍,直接移植到国内的土壤中,难免会有化橘为枳的危险。学习型组织这一尚未成熟的理论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必须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 其次,在目前的学习型组织案例中,无论是国外的微软、通用电气、英特尔,还是国内的联想、宝钢、海尔,都是管理基础比较好的企业。对于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引入必然带来巨大的风险和高额的成本,处置不当,反而动摇甚至破坏了原有的薄弱的管理基础。学习型组织只是众多组织形式之一,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学习型组织,并不是每个企业都适合于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企业在引入学习型组织之前,必须思考本企业的管理基础如何?现阶段进行学习型组织建设是否合适? 第三,从制度效率角度来看,一个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一个能实现其效用最大化的组织形式。正如一个人的

继续教育公开课: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课后测试

1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 单选题 1. 创建一个学习型组织,最重要的一点是√ A 知道怎么样去构建学习型组织 B 知道怎么样去管理学习型组织 C 学习组织怎么样去创新 D 组织的全体员工都认识到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确答案: D 2.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最终是√ A 技术的竞争 B 人才的竞争 C 学习力的竞争 D 产品质量的竞争 正确答案: C 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修炼3Q的内容?√ A 智商 B 情商 C 成功商 D 逆境商 正确答案: C 4. 学习型组织的第五大特征是√ A 热爱学习 B 善于学习 C 创造性学习

D 有弹性 正确答案: B 5. 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的核心是什么?√ A 自我超越 B 系统思考 C 共同愿景 D 团队学习 正确答案: B 6. 团队学习的关键是√ A 深度汇谈 B 沟通交流 C 互帮互学 D 钻研反思 正确答案: A 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愿景的构成要素?√ A 敬业精神 B 目标 C 价值观 D 使命感 正确答案: A 8. 下面关于强调生命意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满足个人的一切需求 B 解决个人的温饱 C 实现自我价值 D 获得归属感

正确答案: C 9. 下面哪项不是心智模式的特点√ A 深植于人们心中 B 多数人都是“自我感觉良好” C 每个人对事物的反应总是不同的 D 每个人的心智模式必有欠缺之处 正确答案: C 10. 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种管理理论 B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最前沿的管理理论 C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种宏观管理理论 D 学习型组织理论不适用于家庭的管理 正确答案: D 11.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的执行者是企业的√ A 人事部门 B 宣传部门 C 最高层领导 D 教育部门 正确答案: C 12.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学习型组织的真谛?× A 全体员工能全身心投入并有持续增长的学习力 B 能让组织人员体验到工作的生命意义 C 学习型组织的学习能转化为创造能量 D 学习型组织强调学习是为了获得学习乐趣正确答案: D 13. 下列哪一项不是微软“学习三理念”中所提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