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符号互动论的微信朋友圈使用分析

80

学术探讨

基于符号互动论的微信朋友圈使用分析

曹 珊

(西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摘 要:近些年来,微信作为最受关注的社交软件,它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而朋友圈作为一个极其受欢迎的微信插件,成为好友之间互动的主要媒介。用户在朋友圈内利用图片、文字、表情等发布信息内容,并与好友之间通过内容的转发、点赞以及评论等方式互动。然而人为什么会发朋友圈?发布的内容由什么决定?个人在朋友圈中是如何与他人互动的?这种虚拟空间对现实社会有何影响?本文以符号互动论为理论框架,从理论上分析个人在使用微信朋友圈时种种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使人更加合理地利用该媒介。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符号互动论;人际互动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21-0080-02一、自我表达与自我满足

用户为什么要发朋友圈?笔者通过对随机选取的50位微信朋友圈的用户进行了深度访谈。经统计,约有25%的用户发朋友圈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进行自我表达,并不期望朋友圈中的好友可以与自己互动。而超过5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发朋友圈是希望可以与好友在朋友圈内进行互动,并在互动中得到他人的认可。此外,还有少部分用户认为自己发朋友圈的动机并不总是相同的,时而仅仅想表达自我,但有时却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总的来说,用户发朋友圈的动机可以归为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自我表达。“自我表达”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在《透明的自我》一书中提出,他将“自我表达”

界定为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以及感觉的过程。[1]

这个“自我表达”的概念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中的。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自我表达”的机会越来越少。近几年来,微信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微信朋友圈也成为现代人表达自我情感的网络平台。在朋友圈内,用户可以通过文字、图片等符号进行自我表达。例如,表达获得成功时的喜悦或是经历失败时的悲伤等。因此,微信朋友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的平台。

第二,自我满足。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提到,我们是通过儿童时期扮演他人的角色并在玩耍和游戏中逐步形成自我意识与独立人格,也就是说人们是在与他人的

交往中完成对自我的建构的。[2]

而美国社会学家文

·戈夫曼在米德的角色符号互动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拟剧理

论”和“印象管理”的概念。[3]

他认为,

人们无时无刻不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进行着表演,并且会在不同的现实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塑造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当自我所要构建的形象与他人心中自己的形象不符时,人们还会通过引导来改变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这一行为实际上是为了寻求他人对自己的认同,是一种自我满足的方式。同样,在朋友圈内,用户通过发布朋友圈建构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并在与好友的互动中试图得到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二、“主我”与“客我”的互动

根据在CNNIC 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微信朋友圈的使用率高达78.7%,大量的微信用户不断在朋友圈中发布内容,但每个人发布的内容都不尽相同,这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米德认为,“自我”分为作为意愿与行为主体的“主我”和作为他人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客我”,而“自我”作为

一种社会结构,是在“主我”与“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4]

朋友圈所发布的内容作为体现自我的一种方式,同样由这两个方面决定。一方面,来自于“主我”直接公开呈现;另一方面,也经过了“客我”的自我审视和评价,最后通过“主我”

与“客我”的共同作用,向外界展示朋友圈中的自我。而作为具有约束性的“客我”,起到了内容的“把关”作用,这种把关主要有两种途径:

第一,用户在编辑所要发布的文字、图片等信息时,脑子里会想象其交往对象在看到状态时的反应,想象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就像库利所说的“镜中我”一样,通过自身这面镜子,评估自己是不是符合他人的要求。通过自身评估,决定发布朋友圈的内容。例如,自己本打算在深夜发布一条美食的朋友圈时,但由于预估到这条“深夜放毒”类的内容会造成圈内好友的反感,此时便会打消发布朋友圈的念头。

第二,用户通过其他人对自己发布内容的反应进行评估,从与他人的互动中获得反馈,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米德认为,人的思想不是以固定的机体存在的,而是一个不断对经验作出解释、反映和判断的过程。人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不断调整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例如,当用户在朋友圈中发布关于美食、自拍等主题的朋友圈时,好友的点赞数以及评论数暴增,且多以正面称赞为主,那么该用户就会通过他人的反应被激发,从而多发此类内容的朋友圈。反之,当该用户在朋友圈中传递一些负面能量时,好友与他之间的互动频率极低,那么该用户就会得出好友对此类消息并不感兴趣的结论,从而调整自己,在日后少发甚至不发类似的内容。

三、人际间的符号互动

米德认为符号在人际互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提出著名的互动理论。之后,布鲁默在对米德的互动理论进行了修缮后提出了较为成熟的符号互动论。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实质上是符号的互动,是以使用符号、解释符号以及探知另一个人的行动意义为媒介的。而微信朋友圈中,人际互动本质上是信息传播的过程,在朋友圈中,用户不管是通过文字、表情符号还是图片来发布朋友圈或是回复他人,其实都是一种符号的互动,好友之间也是通过符号来实现个人与他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的。这一互动过程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朋友圈内容的发出者作为信源,出于自我表达或自我满足等原因,产生发布朋友圈的意愿并将发布内容进行预设。

第二,在将发布内容预设之后,用户将其符号化,利用图片、文字等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传递给朋友圈好友。

第三,好友看到该用户所发布的朋友圈时,进行符号的解读,理解其意义。

第四,好友通过思考,将自己所想要表达的观点转化为点赞、文字、表情等符号对其进行回复,完成评论。

第五,之后好友之间不断循环这一过程,直到互动结束。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互动过程并非一定会发生,并且就算发生了好友之间的互动也并不一定顺畅。为何会有这种现象呢?布鲁默所提出的人际互动发生的三个前提就极好地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