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总复习—高中物理公式集锦

高中物理总复习—高中物理公式集锦
高中物理总复习—高中物理公式集锦

一、质点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t

s

v =

---vt s = 其中:v 表示速度,s 表示位移,t 表示时间。 2.变速直线运动:------t v s = 其中:s 表示位移,v 表示平均速度,t 表示时间。 3.匀变速直线运------基本公式:t v v a t 0-=

---t v s =---2

0t

v v v += ------导出公式:2021at t v s +

=---2

022v v as t -=---t v v s t 2

0+= ---t v v 中中>+=2

v v 2t 20s

------纸带法:2

aT s =?---2

)(T

N M S S a N

M --=

---2T 两侧中S v v t == ------特殊公式1: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 S 1:S 2:S 3=12:22:32

S Ⅰ:S Ⅱ:S Ⅲ=1:3:5

V 1:V 2:V 3=1:2:3

v 1:v 2:v 3=1:2:3 v Ⅰ:v Ⅱ:v Ⅲ=1:3:5

------特殊公式2: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连续相等的位移S 内。

V 1:V 2:V 3=1:2:3

T Ⅰ:T Ⅱ:T Ⅲ=)23(:)12(:1--

v Ⅰ:v Ⅱ:v Ⅲ=)23(:)12(:1++

4.平抛运动:------沿V 0方向---t v S x 0= ---0v v x = ---0=x a ---0=x F ---y x t t =

------沿垂直于V 0方向---2

2

1gt S y =

---gt v y = ---g a y = ---mg F y = ------各量方向------位移:θφtan 21

2tan 0==

=

v gt S S x

y ------速度:0

tan v gt v v x y ==θ

------其余量的求法:---位移:4

2220224

1t g t v S S S y x +

=+=

---速度:222022t g v v v v y x +=+= ---时间:g

h

t 2=

5.匀速率圆周运动:

---基本公式:---运动快慢---线速度:t

s

v = 其中:s 为t 时间内通过的弧长。

---转动快慢---角速度:t

φ

ω= 其中:φ为t 时间内转过的圆心角。

---周期:f

T 12=

=

ω

π

v r

?=π2 并且有:r v =ω

---向心力:心心ma v m r f m r T

m r v m r m F =??=====ωππω2222

22

44 ---向心加速度:m F r f r T

r v r a 心心=====2222

22

44ππωv ?=ω 二、 力的表达式

1. 重力---mg G =---不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

2

R GMm

mg =

其中:G 为引力常量,M 为地球的质量,R 为地球的半径。 2.弹力---不明显的形变---用动力学方程求解;

明显的形变---在弹性限度以内,满足胡克定律:x k f ??-= 3.摩擦力---静摩擦力---max 0f f ≤< 最大静摩擦力:N s F f μ=max

其中:s μ为最大静摩擦因数。

---滑动摩擦力---N F f μ= 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F N 为正压力。 4.力的合成和分解 ------合力的大小:θcos 2212221F F F F F ++=其中:θ为F 1与F 2的夹角;

------合力的方向:θ

βsin tan

212F F F +=

的夹角。

5.简谐运动回复力------kx F -= 单摆回复力---x l

mg

mg F -

=-=θsin (θ很小) 6.分子间力:当r 增大时引力和斥力均减小,斥力变化得快;d r 10>时0≈=斥引F F 7.电场力:------库仑力:2

2

1r

Q kQ F =

------电场力:Eq F = 8.安培力:---当为有效长度均匀其中时l B l I B F I B ,,??=⊥;当0//=F I B 时。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9.洛仑兹力:---v B qBv F ⊥=其中 ; 若0//=F v B 则;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10.其它力---函数力)(x g F =--牵引力v

p

F =---压力pS F =---浮力排液浮gV F ρ=。 三、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二定律------ma F =外

2. 牛顿第三定律------BA AB F F -=

3. 万有引力定律------2

2

1r

m Gm F =

其中:G=6.67*10-11牛顿米2/千克2; 条件:均匀球体或者质点。

四、星体运动

1.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心引F F =

2. 卫星绕行星的环绕速度:------r

GM

v =

其中:M 为行星的质量。 3. 卫星绕行星的公转周期:------GM

r T 3

2π=其中:r 为轨道半径。

4. 黄金替代:---

g R GM

=2

其中:R 为地球半径;g 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5. 用近轨道卫星的周期表示行星的密度:

---2

323323

23GT 3(r R 33

4434πρππππρ======近地轨道),时当R GT r R GT r R M V M 。 6. 双星问题:它们之间的引力提供了他们的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且有:---角速度:21ωω=---向心力:21F F =

---到圆心的距离:21r r r +=---------所以:r m m m r 2

12

1+=

7. 同步通讯卫星:在赤道正上方36000千米处;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相同; 五、动量、冲量、动量守恒定律

1. 动量:---定义式:mv p =---改变量:I mv mv p p p =-=-=?1212 ---与动能的关系:k mE p 2=

2. 冲量:---定义式:---恒力冲量:p Ft I ?==;

---变力冲量:p t F I ?==其中:F 为平均作用力。

---合力冲量:先求合力后求冲量;或者先求每个力的冲量后合成。

---安培力冲量:l Q B t l I B t F I ??=??=?=电冲其中:Q 为电量;l 为导体长度。

3. 动量定理:---1212mv mv P P P I -=-=?=

4. 动量守恒定律:012=-=?P P P ---系统的动量的增量为零;

---12p p ?-=?---第二个物体的动量的增量等于第一个物体的动量的减小量; --- 常用具体等式:'

22'

112211v m v m v m v m +=+

---条件--系统:规律。;或者某一方向满足此且时间或内外外0t 0→??=F F F 六、功、功率、动能定理、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1. 功---恒力功:αcos FS W =;---变力功:K E s F W

W ?===

∑外

外总

2. 滑动摩擦力功:l fl W 其中:=是路程;且滑动摩擦力功生热?-==相对热fl Q E

3. 功率:---平均功率t

W

P =

v F = ---瞬时功率αcos Fv p =其中:F 为牵引力。 4. 动能定理:---2

122K 2

121E mv mv W -=?=外其中:∑=W W 外

5. 重力势能:P G P E W mgh E ?-==且

6. 机械能守恒定律

---物体:P k E E E E ?-=?=或12或者2

222112

121mv mgh mv mgh +=+

条件0=其它W -系统!22222111112E E E E E E E E E E E E KB PB KA PA KB PB KA PA =+++=+++?-=?或或

---条件:只是系统内部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不产生其它形式的能。

7. 补充:功能原理---?=其它W E

七、机械振动、机械波

1. 简谐运动:特点---回复力 kx f -=;---周期和频率T

f 1= 2. 单摆:回复力---x l

mg

mg F -=-=θsin (θ很小) 周期:g

l

T π

2= 测量周期:置的次数时间内刚好通过平衡位为其中t n 12-=

n t T 测量重力加速度:2

1

2222244T T l g T l g -?==ππ或者其中:l ?为改变的摆长。 3. 受迫振动的频率---策动迫f f =与固有频率无关;共振条件:固有策动f f ≈ 4. 机械波的波长、频率、波速等关系:t

S

T

f v =

=

λ 5. 明显衍射的条件:为波长。;为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其中或者λλλl l l ??≈ 6. 干涉条件:21f f = 且振动方向不垂直。

初始振动相同的情况下:干涉相长---------=、、、、取其中3210n λσn 为波程差)(σ 干涉相消-----+=、、、、取其中32102

)

12(n n λ

σ-

八、电场中的公式

1.库仑定律:---2

21r

Q KQ F =

其中:K 是静电力常量K=9.0*109牛顿米2/库仑2

2.电场强度:---定义式: q

F

E =

其中:q 为试探电荷, 对于电场中的某一点有:q F ∝;普遍适用。

---量度式1: 2r

KQ

E =

其中:Q 为场源电荷, r 为该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量度式2: d

U

E =

其中:U 为两点间的电势差, d 为沿电场线的距离,只适用于匀强电场。

3.电势差 ---B A AB

AB q

W U ??-==

---电场力做功:Uq W =

4.电势能 ---q ?=?ε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Uq W ==?-电ε

5.某带电粒子只在重力和电场力作用下:

222111εε++=++P K P K E E E E

6.静电场中平衡导体:---等势体:12??= ---内部场强为零:0=内E 。

7.电容器:---电容定义式:U

Q U Q C ??==

; ---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决定式:kd

S

C πε4=

其中ε在这里是介电常数; 电容器的两极板与其它断开时,电量不变,且有: S

kQ

E ?=επ4

电容器与电源相连时,两极板电压不变;它两端的电压等于与它并联的电路的电压。 在稳恒直流电路中与它串联的电阻是无用电阻。

8.电荷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的加速:K E Uq W ?==;当m

qU

v v 2,00==末速时 。 9.电荷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的偏转: - - -电场力:d

Uq

Eq F =

= ---加速度:md Uq m F a ==

---穿过l 长电场所用时间:0

v l t = ---偏转速度大小:0mdv Uql v =

---速度偏转方向:2

tan mdv Uql

=θ ---偏转位移大小:2

2

2mdv Uql y = ---位移偏转方向:θφtan 212tan 20==mdv Uql 九、稳恒电流

1. 电流:---定义式:t

Q

I =

---微观描述:nvsq I =其中:n 为单位体积内自由电荷数,v 是自由移动电荷的定向移动速度,s 是导体的横截面积,q 是自由移动电荷的带电量。

2. 电阻:---定义式:I U R =

(纯电阻的定义),---导体决定式:S l R ρ= 3.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R

U

I = ---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导电气体不适用)

4.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动势:等于开路时电源两端的电压。

电动势、内电压、路端电压的关系:r I U U U E ?+=+=内外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r

R E

I +=

条件:纯电阻电路(导电气体不适用) 路端电压:E R

r E r

R R U +=+=11

随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

5. 电功:(普遍适用) Pt UIt UQ W === ---纯电阻电路中t R I Q W ?==2

热t R

U 2

= 6. 电功率: (普遍适用)UI t W P == ---纯电阻电路中R

U R I 22

===热P P 电源输出功率:当 R = r 时,输出功率最大,且%5042

==η此时效率是出r

E P 某电机的输入功率:UI p = ,热功率:R I 2=热P ,机械输出功率:热机P P P -=. 7. 串联电路:---电压:......321+++=U U U U ---电流:......21===I I I

---电阻:......321+++=R R R R ---其它关系:

2

1

212121R R W W P P U U =

== 8. 并联电路: ---电压:......321====U U U U ---电流:......321+++=I I I I

---电阻: (1)

312111+++=----R R R R ---其它关系:

1

2

2121R R P P I I =

= 9. 把电流计Ig 、Rg 改装成量程为I 的电流表---需并联电阻的阻值是:g

g g I I R I R -=

10. 把电流计Ig 、Rg 改装成量程为U 的电压表---需串联电阻的阻值是:g g

R I U

R -=

。 11. 多用电表工作原理:因为:x

g R R r E

I R +++=调零所以:调零R R r I E R g x ++-=( ) 十、磁场

1.安培力:---当为有效长度均匀其中时l B l I B F I B ,,??=⊥;当0,//=F I B 时。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2.磁感应强度:---当S

l I I B φ

=?=

⊥F B 时, 3.洛仑兹力:---当v B q f v B ??=⊥时, ;f 不做功,但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动量。

---当0/B/=f v 时,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4.带电粒子只在洛仑兹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率圆周运动: ---半径:qB m v R = ; ---周期:qB m T ?=π2 ;转过圆心角θ所用时间:qB

m t θ= 十一、 电磁感应

1.磁通量:---BS =φ ---改变量:S B ??=???=?φφ或者S B 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0≠?φ ;---改变率:t

E ??=φ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平均感应电动势:t

n

E ??=φ

其中n 为线圈匝数; ---瞬时感应电动势1:v l B E ??=条件:v l v B l B ⊥⊥⊥

---瞬时感应电动势2:θsin Blv E =其中θ为任意两个量的夹角,其余夹角为90度。

自感电动势---t

I

L E ??=自其中L 为自感系数。

电磁感应现象中通过导体的电量:总

感R R φ?=

=?=t E t I Q 十二、 交变电流

1. 峰值:电动势ω???=S B n E m ;电流总总R nBS R E I m m ω

==

;路端电压:m E r

R R U +=外外

2. 瞬时值:---电动势:t nBS t E e m ?=?=ωωωsin sin ---电 流:t sin sin ?=

?=ωω

ω总

R nBS t I i m ---路端电压:t U u m ?=ωsin

注意:以上三个式子中的时间t 都是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的.

3. 有效值:利用电流热效应定义的

---条件:直流交流直流交流直流交流Q Q t t =---=---=R R

正弦式交流电:峰值与有效值的关系:m m m U U I I E E 2

22222=---=---=

4. 变压器:理想变压器: 121

21212P P t

t =---??=??-

--?=?---=φφφφφφ --- 电压关系:---=---321321n n n U U U ::::

--- 电流关系

1

2

21n n I I =

若多个副线圈---++=332211I n I n I n --- 功率关系:出入P P =

5.远距离输电:

则: ---

2121/n n = 4343

n 32R I U U U -=?=导线损 ---电流:1221//n n I I = 3443//n n I I = 32I I =

---电功率:21P P = 43P P = 232

R I P P P -==导线损 十三、 电磁场和电磁波

1.电磁振荡:---周期:LC T π2= ---频率:LC

f π21=

2.电磁波:---波长、波速、频率即周期的关系:γλλ

?==T

c

十四、热学

1. 阿伏加德罗常量:1

231002.6-?=mol N A ---含义:表示一摩尔某种物质的微粒数。 2. 热力学第一定律:W Q U +=?

---其中:U ?表示物体内能的增量;Q 表示物体吸收的热量;W 表示外界对物体做功。 另一种描述形式:W U Q +?=

---其中:Q 表示物体吸收的热量;U ?表示物体内能的增量;W 表示物体对外界做功。 3. 热力学第二定律:1

Q W

=

η 其中:η表示热机效率(%100<η);W 表示热机做的功; 1Q 表示他从热源吸收的热量.

4. 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温度与体积的关系---nRT PV = 其中:P 表示气体压强; V 表示气体的体积;n 表示气体的摩尔数;R 表示一个常量;

T 表示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且开尔文0>T ; K t T 15.273+=。

十五、 光学

1.光的反射:入射反射αβ= 入射反射v v = 入射反射λλ= 入射反射γγ=

2.光的折射:入射折射γγ= 介质

真空

λλ=

==

v c r i sin sin n 3.全反射:---临界角:真空

介质λλarcsin arcsin n 1arcsin

C ===c v

4.光的干涉:干涉相长---亮条纹 σ=n λ;干涉相消---暗条纹 σ=(2n+1)λ/2 。

条纹宽度-----△x=L λ/d ---------其中:σ时光程差。 5. 原子光谱:E E E h n m ?=-=γ

6.光子说:一个光子能量:E=h γ 其中 h=6.63×10-34 js---普朗克常量

光电效应方程:E k =h γ-W---其中E k 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 为金属的逸出功。 7.物质波:波长是--- λ= h/p

8. 氢原子的能级各能级的能量关系---E n =E 1/n 2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h γ=E m -E n

9.衰变:α 衰变的实质---原子核失去一个氦核------He Y X m n m n 4

242+→--

β衰变的实质---原子核的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e Y X m n m n 0

11-++→

10.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质子的发现------------H O He N 1

117842147+→+

---中子的发现-------------n C He Be 1

01264294+→+

11.爱因斯坦质能方程---2mc E = 核反应释放的能量---2

mc E ?=?

12.裂变和聚变: 铀核的裂变---n Kr Ba n U 1

092361415610235923++→+ ; 轻核的聚变------n He H H 10423121+→+ 。

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总结大全资料

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 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规律汇编表 一、力学公式 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θCOS F F F F 212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 tg α=F F F 212sin cos θθ+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 x =0 ∑F y =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μN 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Vg (注意单位) 7、 万有引力: F=G m m r 12 2 (1). 适用条件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 (3) .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 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 加速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1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览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览表 高中物理有很多公式,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有很多物理知识点需要总结,为了方便大家学习物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公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s=aT2 {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 1、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 有关) 2、重力: G = mg (g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 到的地球引力) 3 、求F 1、F 2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 F≤ F1 +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合=0 或: F x合=0 F y合=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 (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 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 f= μ F N 说明:① F 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②μ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 大小范围: O≤ f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 F= ρgV (注意单位) 7、万有引力: F=G m m r 12 2 (1)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2) G为万有引力恒量,由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首先测量出。 (3)在天体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m—卫星质量, R--天体半径,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h— 卫星到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G Mm R h m () + = 2 V R h m R h m T R h 2 2 2 2 2 4 () ()() + =+=+ ω π 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 Mm R2 g = G M R2 c、第一宇宙速度 mg = m V R 2 V=gR GM R =/ 8、库仑力:F=K22 1 r q q (适用条件:真空中,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9、电场力:F=Eq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场力: (1)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qVB (B⊥V) 方向--左手定则 (2)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 221F F F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 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 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 2 2 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 22mg ma r T 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 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②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2 3 24GT r M π=r GM v =

_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_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x/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0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0)/2 4.末速度Vt=V0+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02+Vt2)/2]1/2 6.位移s=V平t=V0t+at2/2=Vt/2t 7.加速度a=(Vt-V0)/t (以V0为正方向,a与V0同向(加速)a>0;a与V0反向(减速)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0):m/s;加速度 (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测量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 时刻、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二、质点的运动 (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 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0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0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0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0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 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 一、力学公式 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 的合力的公式: F=θCOS F F F F 212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 tg α=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 x =0 ∑F y =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μN 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Vg (注意单位) α F 2 F F 1 θ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 一、力学公式 1、胡克定律: F = Kx(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G = mg(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 F 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F2+ F2+ 2F F COS F2F 1212 合力的方向与F1成α角: αθ F2sin tgα= F1 F1+ F2cos 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F2? ≤F≤F1+F2 (3)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或∑F x=0∑F y=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f= μN 说明: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 )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O≤f静≤f m(f 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 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 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F= ρVg(注意单位) 7、万有引力:F=G m1m2 r 2 (1).适用条件(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 (3) .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 加速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Mm = m V 22 4 2 G= m(R+h) =m(R+h) (R+h)2(R+h)2T 2 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 1 -

2017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详细大全

人教版高考复习——物理公式大全 一、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定义式):t s v = ; 2、有用推论:as v v t 22 02 =-; 3、中间时刻速度:2 02 t t v v v v += =; 4、末速度:at v v t +=0; 5、中间位置速度:22 202 t s v v v +=; 6、位移:20021 2at t v t v v t v s t +=?+= ?=; 7、加速度:t v v a t 0 -={以0v 为正方向,a 与0v 同向(加速)0>a ;反向则0

高一与高二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高一和高二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高一 力 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 (1)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 后有受力物体 (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5)力的种类: 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 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 =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 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新版)-高一所有物理公式整理

高中物理公式汇编 一、力学公式 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 有关) 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θCOS F F F F 212 22 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角: tg = F F F 212sin cos θ θ +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 x =0 F y =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N 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 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Vg (注意单位) 7、 万有引力: F=G m m r 12 2 (1). 适用条件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 α F 2 F F 1 θ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电场 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电场中的导体、导体 知识要点: 1、电荷及电荷守恒定律 ⑴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中电荷,电荷在它的同围空间形成电场,电荷间 的相互作用力就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基本电荷 e =?-1610 19 .C 。 ⑵使物体带电也叫起电。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①摩擦起电 ②接触带 电 ③感应起电。 ⑶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的体的这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这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2、库仑定律 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 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数学表达式为F K Q Q r =122 , 其中比例常数K 叫静电力常量,K =?90109.N m C 22·。 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是(a)真空,(b)点电荷。点电荷是物理中的理想模型。当带电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带电体的线度时, 可以使用库仑定律,否则不能使用。例如半径均为r 的金属球如 图9—1所示放置,使两球边缘相距为r ,今使两球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Q ,设两电荷Q 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 ,比较F 与K Q r 22 3() 的大小关系,显然,如果电荷 能全部集中在球心处,则两者相等。依题设条件,球心间距离3r 不是远大于r ,故不能把两带电体当作点电荷处理。实际上,由于异种电荷的相互吸引,使电荷分布在两球较靠近的球面处,这样电荷间距离小于3r ,故F K Q r >22 3() 。同理, 若两球带同种电荷Q ,则F K Q r <22 3() 。 3、电场强度 ⑴电场的最基本的性质之一,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电场的这种性质用电场强度来描述。在电场中放入一个检验电荷q ,它所受到的电场力 F 跟它所带电量的比值F q 叫做这个位置上的电场强度,定义式是E F q = ,场强 是矢量,规定正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的场强方向,负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该点的场强方向相反。 由场强度E 的大小,方向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是客观存在的,与放不放检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力学 一、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 2≈10m/s 2,作用点在物体重心。 2,静摩擦力:0≤f 静≤≤f 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μN ,与物体运动或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是动摩擦因数,N 是正压力。 4,弹力:F = kx (胡克定律),x 为弹簧伸长量(m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N/m )。 5,力的合成与分解: ①两个力方向相同,F 合=F 1+F 2,方向与F 1、F 2同向 ②两个力方向相反,F 合=F 1-F 2,方向与F 1(F 1较大)同向 互成角度(0<θ<180o):θ增大→F 减少 θ减小→F 增大 θ=90o,F=2221F F +,F 的方向:tg φ= 1 2 F F 。 F 1=F 2,θ=60o,F=2F 1cos30o, F 与F 1,F 2的夹角均为30o,即φ=30o θ=120o,F=F 1=F 2,F 与F 1,F 2的夹角均为60o,即φ=60o 由以上讨论,合力既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大,也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小,它的大小依赖于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合力范围:(F 1-F 2)≤F ≤(F 1+F 2) 求 F 1、F 2两个共点力 的合力大小的公式(F1与F2夹角为θ): 二、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位移vt s =。平均速度t s v = 匀变速直线运动: 1、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22 1at t v s o + = 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at v v o t += 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as v v o t 22 2=-,适合不涉及时间时的计算公式。 4、平均速度t s v v v v t o t =+= =22 ,即为中间时刻的速度。 5、中间位移处的速度大小22 2 2t o s v v v +=,并且2 2t s v v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理: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 △s=s n+1 —s n =aT 2=恒量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 为等分时间间隔): ①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值为 v 1:v 2:v 3......:v n =1:2:3......:n ②1T 内、2T 内、3T 内……的位移之比为 s 1:s 2:s 3:……:s n =12:22:32……:n 2 ③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之比为 S I :S II :S III :……:S n =1:3:5……:(2n-1) θ cos 2212221F F F F F ++=

高二物理知识点汇总高二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物理知识点汇总2017高二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中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是物理学中的最基本的知识,学好高二物理的相关知识点尤其重要,下面是学而思的2017高二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上学期物理知识点 一、三种产生电荷的方式: 1、摩擦起电:(1)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3)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2、接触起电:(1)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2)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3)、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1)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3)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4、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二、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生,亦不能被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三、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元电荷,用e表示。1、e=;2、一个质子所带电荷亦等于元电荷;3、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荷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五、电场:电场是使点电荷之间产生静电力的一种物质。1、只要有电荷存在,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电场;2、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静止、运动)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电场力;3、电场、磁场、重力场都是一种物质 六、电场强度: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该点的电场强度;1、定义式:E=F/q;E是电场强度;F是电场力;q是试探电荷;2、电场强度是矢量,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方向就是放在该点的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反)3、该公式适用于一切电场;4、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Q/r2 七、电场的叠加:在空间若有几个点电荷同时存在,则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为这几个点电荷在该点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解题方法:分别作出表示这几个点电荷在该点场强的有向线段,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场强; 八、电场线:电场线是人们为了形象的描述电场特性而人为假设的线。1、电场线不是客观存在的线;2、电场线的形状: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G:\用锯木屑观测电场线.DAT(1)只有一个正电荷: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无穷 远;(2)只有一个负电荷:起于无穷远,终于负电荷;(3)既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3、电场线的作用:1、表示电场的强弱:电场线密则电场强(电场强度大);电场线疏则电场弱电场强度小);2、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场强方向;4、电场线的特点:1、电场线不是封闭曲线;2、同一电场中的电场线不向交; 九、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方向处处相同的电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且分布均匀;1、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一簇等间距的平行线;2、平行板电容器间的电是匀强电场;场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超全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超全版) 高中物理有很多公式,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有很多物理 知识点需要总结,为了方便大家学习物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公式 大全(超全版),希望可以帮助你们更好的学习,更多高中物理知识请关注。 1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 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 =(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 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 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 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 平夹角α:tgα=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 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 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 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 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 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 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W汇总)

2F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 1、胡克定律:kx F =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mg G = (g 随高度、纬度而变化) 3、求 、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或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 说明: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牛顿第二定律: ma F =合 或者 x ma F =合x y y ma F =合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 同一性 ☆7、匀变速直线运动: N F f μ= 0=合F 0=合x F 0 =合y F 1F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四、动力学(运动与力) 五、振动与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 六、功与能(功就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七、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 八、气体的性质 九、电场 十、恒定电流 十一、磁场 十二、电磁感应 十三、电磁波 十四、光的本性(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十五、原子与原子核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 t2-V 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 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臵速度Vs/2=[(V o2+ V t2)/2]1/2 6、位移s=V平t=V o2+at2/2=(Vt+Vo) t /2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就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就是定义式,不就是决定式; (2)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与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书。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臵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就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规律汇编表 一、力学公式 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 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θCOS F F F F 212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 tg α=F F F 212 sin cos θθ+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 x =0 ∑F y =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μN 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Vg (注意单位) F 1

高中物理公式与知识点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及知识点汇总 一、力 g 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 1、重力:G = mg 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 地球引力 2、摩擦力的公式: 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 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2-1、滑动摩擦力:f= μN ②μ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2-2、静摩擦力: 正压力成正比。 注: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2-3、关于摩擦力: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 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 3、弹力:胡克定律: F = kx 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 粗细和材料有关 4、浮力:F= ρgV G( 引力常量) =6.67 ×10-11N ? GMm F 5、万有引力: 2 万 r 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M :天体质量(kg) m:天体质量(kg) r:天体半径(m) Qq k(静电力常量): 6、库仑力:F=k 2 r k=9.0x109Nm2/C2 (N:牛;m:米;C:库仑) Q、q :两点电荷分别的带电量(单位:库仑)。 r:两点电荷之间的距离(单位:米) 7、电场力:F=Eq 电场力和库仑力的区别 库仑力是电子和电子之间的作用力 电场力是电场和电子之间产生的作用力 8、磁场力: B: 电场强度单位:特斯拉,简称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