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论文

训诂学论文
训诂学论文

妙趣横生的形训

2班26号林素钗

汉语训诂学术语,形训就是以形索义,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字的结构和字义有着密切的联系,许慎所谓:“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会意者,比类合宜,······”此三者不是象形,就是象意,都有象可寻。由此可见,象形、指事、会意三者都是通过对字形的分析来寻求字义。这就是形训的理论依据。

象形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

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的甲骨文:,就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字的甲骨文:,就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的甲骨文:,就像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字的甲骨文:,就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门”

字的甲骨文:,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日”字的甲骨文:,就是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人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的造字法,用指事法造出的字是指事字。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一点,以作标示;“凶”字是指地上有一个深坑,走路的人没看见而踏空掉进深坑里,“ㄩ”代表深坑,中间的“×”符号就是象征掉下坑的那种惊吓的感觉和危险的情形;“甘”字是在口内加一点,表示口中含有甘美的食物;“本”字是在“木”的底部加上一横“-”表示树木的根部。

会意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实意文组合而成的用来表达与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文有关的另一个抽象意义的字,我们把这种造字的方法统称为会意造字法。

会意字十分有趣。比如,许慎在《说文解字》的序言中列举了两个典型字例来说明会意字,即“武、信”。先说“武”,如果把它拆解开来,就变成“止、戈”二字,

联系“止”甲骨文作,像人足之形,“戈”则是一种古代的兵器,因此“止、戈”

合用就表示人扛戈而行貌,再联系文字兴盛的殷商、两周时期的历史背景,可以推断出战争是频繁的。因此,士兵扛戈而行是对战争的一种警惕,因此,“武”就一定与战争有关。例如,《尚书·武成》:“偃武修文”即是指战争、军事而言。再看“信”字,如果把它拆分为两部分,即使“人、言”,人说的话就叫“信”。因为人需要通过语言进行交流沟通,所以在名俗淳朴的古代,人们都十分真诚,认为凡是人言大都可以相信。例如:《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就用的是此意。再如“家”字上边的“宀”是屋子,下边的“豕”是猪,古时候人们家中大都养猪,所以就用“宀”下有“豕”表示“家”。“看”字是把手搭在目(眼睛)的上。边,向远处望。“明”字由“日”和“月”组成,表示明亮。“男”由“田”“力”组成,表示男人,因为过去男人主要在田里劳动。“休”

由“人”“木”组成,一个人靠着树,表示休息。

中华民族的文字在我看来是最生动有趣的,同时也是最有血有肉的,因为许许多多的字都可以通过分析其字形结构来解释其字义,仿佛所有的字都在跟你诉说它的由来、它的历史、它的内涵,像一个个小小的精灵,在那里绚丽多彩地生活着,生活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