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相总结

沉积相总结
沉积相总结

声明:本资料如有遗漏重复处,请大家自己添加删除,如有与课本不同处,请以课本为准。

沉积相复习总结

第十六章沉积相概念及综合分类

沉积相: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

沉积环境:沉积作用进行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物理上、化学上和生物学上有别于相邻地区的一块地表。环境要素包括: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构造条件、沉积介质物理条件、沉积介质地球化学条件。

相标志:沉积岩特征的这些要素是相应各种环境条件的物质记录。其中包括有:(岩石的成分与结构、沉积构造、垂向序列、砂体宏观分布、古生物类型)、地球化学特征、测井响应、地震响应

相序:在一连续地层剖面中出现的沉积相的有序组合。或从一种相逐渐过渡到另外一种相的关系或相的有序组合。沃尔索相律: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叠覆出现而没有间断。即:在连续的没有间断的地层剖面中,垂向上几种有成因联系的沉积相相互叠置出现的顺序与它们在横向上出现的顺序是一致的。

相模式: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研究为依据,从大量的研究实例中对沉积相的发育和演化加以高度的概括,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

沉积相分类:P247 海相组、陆相组、海陆过渡相组()

第十七章山麓-洪积相

山区河流携带大量碎屑物质,流出山口因坡度急剧变缓,流速骤减,碎屑物质大量沉积,形成锥状或扇状堆积体,称为冲积锥或冲积扇。因其搬运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洪水期,又称洪积锥或洪积扇。

冲积扇基本特征:(详见课本P248)

冲积扇分类:根据气候变化将冲积扇分为两类:旱地扇:指的是在干旱气候环境下发育的泥石流沉积作用占有重要比例的冲积扇。湿地扇:潮湿气候环境下以长年河流作用为主的冲积扇。

干旱型和湿润型冲积扇特征对比

类型干旱型冲积扇湿润型冲积扇

河流性质间歇性河流长年河流

扇体半径一般1.5~8Km,最大可达25Km 50~140Km

坡度较陡,一般3~10 平缓,<1~1.5

河床分布格

变化频繁紊乱河流往往定向迁移,决口改道具突发性

沉积物分布多泥石流沉积,多粗碎屑岩,自扇顶向前

缘沉积物逐渐变细自扇上部至前缘沉积物逐渐变细,但在冲积扇中部和前缘的河槽内分布砾质沉积

垂向层序整个冲积扇层序自下向上逐渐变粗,但单

个沉积旋回主要为向上变细的河流层序整个冲积扇及单个沉积旋回均为向上变细的层序。

冲积扇的沉积过程和沉积类型

(一)水流形成的牵引流搬运沉积作用(二)泥流、泥石流等陆上重力流搬运沉积作用

冲积扇上的沉积物按成因可分为水携沉积物和泥石流沉积物两种类型:

一、冲积扇的亚相划分----按照现代冲积扇地貌特征和沉积特征,将冲积扇相进一步划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缘三个亚相。

扇根(近端扇,上扇,扇顶):位于冲积扇根部,主要为河床充填沉积及泥石流沉积。

扇中(中扇):位于冲积扇中部,构成冲积扇主体,以辫状分支河道和漫流沉积为主。

扇缘(远端扇,下扇):出现于冲积扇的远端,地形平缓,沉积类型以漫流为主。

二、干旱型冲积扇(旱地扇)

1、扇根亚相:地形地貌:坡度大,深切主水道发育。沉积特征:大套砾岩发育,有泥石流沉积,层理不发育。

2、扇中亚相:地形地貌:坡度较小,辫状宽浅水道发育。沉积特征:砾岩与砂砾岩、砂岩互层,厚层块状,可夹

少量泥岩,平行层理、大型交错层理发育,冲刷面常见。

3、扇缘亚相:地形地貌:坡度缓,片流沉积为主。沉积特征:砂岩与泥岩互层,薄层为主,小型交错层理发育,缺乏冲刷面,可见遗迹化石。

三、湿润型冲积扇(湿地扇)

1.扇根亚相主要由若干单元的厚层格架砾岩组成,这些单元的基底是平的,在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剖面中具有上凸的顶面。沉积单元呈长条状,与水流方向平行,两侧为具交错层理的砂岩。扇根亚相主要受洪水期泄水量的控制。砾石主要为巨砾级,碎屑呈叠瓦状排列并且磨圆良好。大多数细砾和巨砾相互接触,其间被后期的较细粒沉积物充填。

2.扇中亚相底部含砾不多,但冲刷面发育。在中扇亚相中可确定出两种类型的砂坝。中扇上部或过渡带为粗砾的斜长方形砂坝;中扇下部为纵向砂坝。最大的碎屑集中于斜长方形砂坝的上游一端,在坝的侧方或下游一侧具板状交错层理的砂楔。河道砂质砾石中发育槽状交错层理。中扇下部的纵向砂坝主要由较细的砾石组成并被由洪泛形成的、具有砂丘的低水流河道分隔开,纵向砂坝砾岩具有水平层理和板状前积层等。

3.扇缘亚相中的砾石仅分散在具有槽状、板状交错层理的一些薄层砂岩和透镜体砂岩中。扇缘中辫状河道发育。砂坝类型包括纵向、舌形和横向形式。最常见的沉积构造是板状交错层理,其上覆坝顶平面层或波纹,河道砂丘形成槽状交错层理砂岩。

四、冲积扇鉴别标志

1、岩性:冲积扇的岩性变化较大,颜色偏红,主要与母岩区类型有关。大部分冲积扇多以砾岩为主,砾石间充填有砂、粉砂、粘土等。扇根以砾岩和砂岩为主,到扇缘部分砾石减少,砂、粉砂、粘土含量增多。可有膏盐及碳酸盐沉积。泥石流和筛状沉积是冲积扇的典型识别标志

2、结构:粒度粗,成熟度低,圆度不好,分选差是冲积扇沉积物的主要特征。泥石流沉积是其中分选最差的。从扇根至扇缘有粒度逐渐变细、分选性渐好、圆度逐渐增高的明显趋势。

3.粒度特征: 冲积扇砂质沉积物的粒度概率曲线一般为三段式。(详细见课本P255)

4 、生物化石:冲积扇中几乎不含动植物化石,也很少含有机质(湿地扇例外)。

5、沉积构造及颜色: 粗碎屑沉积常见冲刷—充填构造,块状层理或不显层理,有时也可以见不太明显和不太规则的交错层理。砂质沉积物局部可见水流波浪,泥质表层可发育干裂、雨痕、流痕等。层理构造表现为流水沉积物与泥质沉积物复杂交互的构造序列。砾石可向源倾斜。沉积物多暴露地表,受氧化作用常缺少暗色沉积物,泥质沉积的颜色一般带红色。

6、垂向层序及沉积相组合: 冲积扇在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发生进积和退积作用,使其垂向沉积层序有着明显的不同。当冲积扇向源区退积,则形成下粗上细的退积正旋回层序,否则相反。在扇体的不同部位,其沉积层序也不相同。在横向上,向源区方向冲积扇与残积、坡积相邻接,向沉积区常与冲积平原组合或风成-干盐湖相相接,与河流或湖泊、沼泽沉积呈超覆或舌状交错接触,有时也可直接与滨海(湖)平原共生。甚至有些扇体可以直接进入湖泊或海盆地的安静水体,形成水下扇或扇三角洲。

五、冲积扇与油气的关系

在我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中,冲积扇是较常见的油气储层。重要的冲积扇带如柴达木盆地西北缘阿尔金山山前冲积扇带,渤海湾盆地西缘太行山东麓冲积扇带,新疆油田克拉玛依组冲积扇是克拉玛依油田的主要储层等等。

本章小结

1、携带大量碎屑物质的山区洪流流出山口,因坡度变缓流速降低而使碎屑物大量沉积而形成的锥形沉积体称冲(洪)积扇。源区范围大、构造差异升降强烈、碎屑物质丰富、气候干燥有利于典型冲积扇的形成。

2、冲积扇经由重力流和牵引流交互沉积形成,可分为河道、漫流、筛状和泥石流沉积四种沉积类型;常划分为扇根、扇中、扇缘三个亚相。

3、冲积扇的鉴别标志为:多种碎屑岩的组合,其中砾岩占很大比例;粒度粗、分选差、圆度低、结构成熟度低;具特殊的粒度概度图和CM图;生物贫乏;多冲刷构造、块状层理以及斜层理;垂向层序与扇的进积与退积有关,相应为向上变粗和向上变细层序;平面上向源与剥蚀区或坡残积相邻,向沉积区与河流或风成干盐湖或湖、沼泽、海相接。

☆☆第十八章河流相

本章重点:

1.RUST(1978)根据河道分岔参数和弯曲度提出的河流分类体系及其特点。

2.曲流河的亚相和微相划分。

3.河流的二元结构。

4.曲流河和辫状河的区别

5.古代河流识别标志及与油气的关系。

一、河流分类表(Rust,1978)及特征

河道分岔指数:在每个平均蛇曲波长中河道沙坝的数目。河道弯度指数:河道长度与河谷长度之比。

1.平直河流

弯度小,通常又称低弯度河。平直河流比较少见,一般仅存在于河流某一段较短的距离内,其长度一般不超过宽度的10倍。

2.曲流河的主要特征

(1)单河道,高弯度(弯度指数大于1.5),宽

/深<40,河道较稳定

(2)水流缓,水量变化小

(3)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沉积形成边滩

(4)常截弯取直作用

(5)发育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

3.辫状河

(1)多河道,低弯度(弯度指数<1.5),宽/深>40, 河道不稳定

(2)坡降大,流量不稳定,搬运方式以底负载为主,

沉积物较粗

(3)心滩发育,天然堤和决口扇不发育

(4)一般发育于河流的上游、山区或者冲积扇上面

4.网状河

(1)多河道,高弯度(弯度指数大于1.5),河道窄而深,

稳定

(2)坡降小,流量稳定,水流缓,以悬浮负载为主

(3)冲积岛、泛滥平原或湿地发育,由细粒物质和泥碳组成,占据60~90%的地区

在横向上,河流相向上游方向与山麓-洪积相衔接,向下游方向上与湖泊、三角洲、海岸相相邻。在垂向上,向上可演变为三角洲相等相类型。

二、河流相亚相微相特征:(一)河床亚相

1、岩石类型:砂岩为主,次为砾岩,碎屑粒度是河流相中最粗的。

2、层理类型:层理发育,类型丰富多样。以底部具明显的冲刷面,和槽状交错层理发育为特征。砾石具叠瓦状排列。

3、化石类型:缺少动植物化石。仅见破碎的植物叶片、枝干等。可见硅化木化石。

4、砂体形态:岩体形态多具顶平底凸的透镜状。

(1)、河床底部滞留沉积

成因:河床中流水的选择性搬运,使细粒物质被悬浮或带走,而将上游搬来的或就近侧向侵蚀河岸形成的(洪水期)砾石等碎屑物留在河床底部,集中堆积成不连续的透镜体沉积,底部具有明显的冲刷界面。河床底部滞留沉积在河道砂体底部呈透镜状产出。

沉积特征:河床底部滞流沉积主要成分是砾石,常呈叠瓦状排列,砂级沉积物少,砾石成分复杂,包括泥砾。常含植物茎杆,不具层理,底部具冲刷侵蚀接触。

(2)、边滩沉积

曲流河中主要的沉积单元,河床侧向迁移和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

在弯曲河道中,主流线沿河床弯曲,构成连续螺旋形前进的单支环向环流。表流是辐聚水流,在凹岸处产生强烈的下降水流,是冲刷凹岸的主要因素。底流是辐散水流,使泥砂在凸岸发生堆积。

(1)主要是分选较好的砂级碎屑沉积,碎屑物成分复杂,成熟度低,不稳定组分多,岩屑和长石含量高。

(2)下部多由大型沙垄迁移形成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向上发育有平行层理,小波痕层理,爬升层理等。(3)几乎没有化石,但常见炭化的植物茎叶碎片。

(4)砂体从下向上,粒度变细、层厚变薄、层理规模变小。

曲流河河床中的搬运以底负载(滚动和跳跃)搬运为主,故边滩以砂岩为主,矿物成分复杂,成熟度低,不稳定组分多,长石含量高。垂向上,自下而上常出现由粗至细的粒度或岩性正韵律。层理类型主要为大、中型槽状或板状交错层理,间或出现平行层理。

(3)、心滩沉积

辫状河以下切侵蚀作用为主,水流不断的分叉又会合,导致心滩发育,这是与曲流河的重要区别。辫状河边滩沉积不发育。

(1)沉积物一般粒度较粗,以粗细砂岩为主,成熟度低,岩屑砂岩,长石砂岩。(2)可形成各种类型的交错层理,如巨型或大型槽状,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等各种流动成因的交错层理,有时还有逆行沙坡交错层理。(3)偶见植物残片。(4)砂体剖面上为透镜状;垂向上,心滩砂体从下向上也有向上粒度变细的趋势,心滩层序反应了水动力由强变弱的特征。

(二)堤岸亚相:垂向上,常发育在河床沉积的上部,相对河床亚相而言,属顶层沉积。与河床沉积相比,其岩石类型简单,粒度较细,小型交错层理为主。进一步可分为天然堤和决口扇两个沉积微相。

1、天然堤微相:河流在洪水期因水位较高,河水携带的细、粉砂级物质沿河床两岸堆积,形成平行河床的砂堤。它高于河床,把河床与河漫滩分开。天然堤主要由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沉积物较边滩沉积细,比河漫滩沉积物粗.垂向上突出的特点是位于河床沉积之上,细砂、粉砂、泥组成的薄互层。以具有小型波状交错层理和上攀交错层理为特征。

(1)沉积物主要由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粒度比边滩沉积细,漫滩沉积粗;垂向上突出的特点是砂、泥组成薄互层。

(2)垂向序列是下部砂质岩发育交错层理,上部泥质岩则发育水平层理。以小型波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为特征,上部泥质岩则发育水平层理。

(3)常由钙质结核、植物根,干裂、雨痕等。

(4)砂体剖面上为透镜状。天然堤多发育在曲流河河道两侧,凹岸一侧的天然堤常被侵蚀不易保存下来。

2、决口扇微相——是洪水期由于天然堤决口,河水携带大量沉积物通过决口被冲到洪泛盆地上形成的扇状沉积体。主要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粒度比天然堤稍粗;发育小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及水平层理,常见冲刷充填构造;横剖面呈透镜状。

(三)河漫亚相(泛滥盆地)

1、河漫滩微相:以粉砂岩为主,含粘土岩;

波状层理和沙纹层理为主,也见水平层理;

发育干裂、雨痕等暴露构造。

2、河漫湖泊微相:以粘土为主,有粉砂出

现;发育水平层理、泥裂;潮湿区生物化石

常见,干旱区可见盐湖。

3、河漫沼泽:由潮湿区河漫湖泊发展而来,

沉积特征与河漫湖泊类似,只是富含泥碳沉积。

(四)牛轭湖亚相(废弃河道):弯曲河流的截弯取直作用使被截掉的

弯曲河道废弃,形成牛轭湖。牛轭湖沉积主要是粉砂岩及粘土岩。粉

砂岩中具有交错层理,粘土中发育水平层理。常含有淡水软体动物化

石和植残骸。岩石呈透镜状。

三、曲流河和辫状河相比较

(一)曲流河相:一个完整的曲流河相在垂向上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

下部由底部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组成;上部由天然堤岸和泛滥盆地沉

积组成,二者的厚度比接近1:1。

河流的二元结构:一个垂向上向上变细的河流层序,底层沉积由河道

亚相构成,顶层沉积由泛滥平原亚相构成,在曲流河中顶层沉积和底

层沉积厚度近于1:1,在辫状河中顶层厚度远小于底层沉积厚度。

(二)辫状河相

1、发育与曲流河相同的河床滞留沉积,砂砾沉积为主,其上发育心滩,也发育侵蚀面。

2、心滩发育,边滩沉积不发育,这是与曲流河的重要区别。在砂体剖面上,呈上平下凸的透镜状或板状嵌于四周河漫泥质沉积中。

3、辫状河河道迁移迅速,稳定性差,所以堤岸、泛滥平原沉积不发育。辫状河废弃河道一般不形成牛轭湖。因此辫状河流二元结构不发育。

☆四、鉴别标志

1、矿物成分复杂,成熟度低

河流沉积由砾、砂、粉砂和粘土等各类碎屑沉积物组成。并且矿物成分复杂,成熟

度低。碳酸盐岩较少出现。上游偏粗,下游偏细。砾石成分复杂,有比较多的陆源砾石。

底部冲刷面之上的泥砾,是河流相的重要鉴定标志之一。

2、粒度资料反映出牵引流性质

河流沉积的砂和粉砂分选差到中等,分选系数一般大于1.2,粒度频率曲线常为双峰,

正偏态;粒度概率图上常表现明显两段性,且以跃移总体为特征。

3、沉积构造丰富,并且具有特征的“二元结构”序列

层理类型多样,以反映单向水流的大型槽状和板状交错层理为特征,斜层倾角为15°~

30°,层系厚度一般为30cm或更薄,一般不超过1m。还有平行层理和上攀波纹状层理,

以及包卷层理等。河流中常见流水不对称波痕,有时可见砾石的叠瓦状排列,扁平面倾

向上游,倾角10°~30°。河漫沉积可见钙质结核和泥裂,以及碳化植物屑及立生植物

根。

4、生物化石稀少

河流相生物化石一般保存不好,通常较难见到动物化石及较完整的植物化石,所见者常是破碎的植物枝、干、叶,在时代较新的河流相地层中可见到脊椎动物化石。硅化木是河床亚相的指相化石。

5、特征的砂体形态

在横向上,河流相相变较快,砂岩多呈上平下凸的透镜状;垂向上常出现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间断性岩性正韵律,每个韵律底部发育有明显的底冲刷现象。平面上多呈弯曲的条带状、带状、树枝状等。

五、河流砂体与含油气性

1.河流相砂体可以作为很好的油气储集层,储层非均质性强。

2.河流砂体可形成岩性圈闭油气藏、地层—岩性圈闭油气藏以及构造—岩性圈闭油藏。我国鄂尔多斯二叠系、三叠系的油田有河流相储层。美国、加拿大也有河流相储层。

第十九章湖泊相

本章重点:1.湖泊的沉积相、亚相和微相划分及特征2.古代湖泊识别标志3.湖泊与油气的关系湖浪所引起的水体波动的振幅随水体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当达到湖浪波长1/2的水深时,水体质点运动几乎等于零,故常把相当于湖浪波长1/2的水深界面称为“浪基面”。浪基面以下的湖水成为静水环境。

陆源碎屑湖泊沉积模式及亚相类型

一、沉积模式

1、沉积相带在平面上有环带状分布的趋势。边缘向中心沉积物逐渐变细,滨浅岸湖相—半深湖—深湖,但是

浊流和三角洲会使沉积相带变复杂。许多湖盆的相带展布常常是不对称的。尤其是不对称断陷湖盆。一侧坡度较缓,相带展布宽,发育远程河流形成的大型三角洲,另一侧坡度陡,相带展布窄,湖滨形成扇三角洲,常伴生有重力滑塌、水下冲积扇。

二、亚相类型

滨湖、浅湖、半深湖、深湖、湖湾、湖泊三角洲

1、滨湖——水位季节性变化的洪水时湖面和枯水时

湖面之间的地带。周期性被湖水淹没、暴露。沉积

从泥到砾级都可能有。滨湖上部因暴露时间长,干

裂、雨痕和植物根常见;湖滨的下部与浅湖区过渡

带湖浪作用强,以砂质沉积为主,各种浅水波痕、

交错层理常见。湖滩、砂坝、砂嘴、泥坪

(1)湖滩与砂坝(滩坝):发育于较陡的湖岸岩性:砾岩、砂岩结构:分选、磨圆好成分成熟度:高

构造:小型交错层理,逆粒序砂体形态:席状、底平顶凸透镜状,平行湖岸生物化石:贫乏,可见生物壳碎片

(2)泥坪:发育于较缓的湖岸岩性:泥岩、粉砂岩颜色:氧化色为主构造:水平层理、泥裂生物化石:植物化石、遗迹化石

2、浅湖-湖盆平均浪基面以上到湖泊枯水时水面之间的地带。该带可以有波浪和湖流作用,总体上水介质能量变低,沉积物以粉砂和泥为主,夹有细砂岩的透镜体。生物化石丰富。虫孔和虫迹较多,有时而不显层理。如有砂质供应--砂岩;如无砂质供应--泥岩、粉砂岩

(1)滩坝若湖底地形平缓,砂质供应充分,在宽阔的浅湖地带可形成具席状展布的砂质浅滩或局部砂质堆积加厚的砂坝沉积(砂质滩、生物滩、鲕粒滩)1)位于湖岸线拐弯处的滩坝2)水下古隆起处滩坝3)三角洲侧缘的滩坝4)开阔浅湖地区的滩坝

岩性:砂岩结构:分选、磨圆好成分成熟度:高构造:交错层理、浪成波痕、逆粒序砂体形态:席状、底平顶凸透镜状,多平行湖岸生物化石:常见,破碎

(2)滨浅湖泥及粉砂

岩性:泥岩夹粉砂岩构造:水平层理,沙纹层理,无暴露标志生物化石:常见,完整

3、半深湖

正常浪基面之下、洪水或风暴影响的深度之上。

泥岩夹洪水沉积的粉砂岩及细砂岩薄层,还原色为主,水平纹理发育,浮游生物化石较多,底栖生物化石少见。4、深湖

洪水或风暴影响的深度之下,常为缺氧环境。

泥岩为主,可夹浊流沉积的粉砂岩及细砂岩,还原色,水平纹理发育,可见浮游生物化石,缺乏底栖生物化石。5、湖湾

在浅湖区,由于砂嘴、砂坝或水下隆起屏蔽、遮挡而形成的半封闭的水体。薄层泥岩、泥质粉砂岩、碳酸盐岩,分布局限,其上常为沼泽沉积。

6、湖泊三角洲-河流入湖处形成的三角形碎屑岩堆积体。从河口向湖心方向沉积物发生机械分异作用。粗的沉积在近岸处,较细的被带到湖心沉积。三角洲常具有三层式结构。顶积层是三角洲平原河道沉积。一般以砂质为主;前积层往往是湖泊三角洲沉积的主体,主要为砂质粉砂和粉砂沉积。常见交错层理、沙纹层理。底积层则为粉砂和泥质沉积,生物碎片较多,富含有机质,具水平层理或因生物扰动而不显层理,相当于浅湖沉积。

在垂向上,由底积层-前积层-顶积层组成一个向上变粗、变厚的沉积层序。

三、沉积相组合

从湖盆边缘到湖盆中心的沉积相平面分布:洪积扇——河

流——三角洲——滨浅湖——半深湖——深湖

湖泊沉积相的垂向组合往往以较深湖或深湖亚相开始,向

上递变为滨湖和河流相沉积,构成下细上粗的反旋回垂向

层序。

三、湖泊沉积鉴别标志

1.岩石类型较单一

以粘土岩、砂岩和粉砂岩为主,砾岩少见。砂岩与河流相相比矿物成熟度高、石英含量可达70%以上;与海相相比成分较复杂,成熟度较低。砂岩的粒度比河流相的细,分选也较好,因而与海相较难区分,其粒度概率曲线也与海相成因的近似。粘土岩在碎屑湖泊中广泛分布,且向湖中心增多。深水还原环境的湖相粘土岩常富含有机质,成为良好的生油岩系。我国油气田的生油岩系大多为湖相成因的粘土岩。碎屑湖泊沉积中也可出现类型多样的化学岩和生物岩,如石灰岩、泥灰岩、硅藻土、油页岩等,其沉积厚度及分布范围较为局限。

2.沉积构造多样

层理类型多样,但以水平层理最为发育。由于湖泊的范围有限,浪基面深度小,湖泊广大地区多处于浪基面以下,故在此地区的粘土岩多发育水平层理,有时亦为块状层理。在近岸地区可见交错层理、斜波状层理等。湖泊沉积可有较发育的波痕。以往认为对称波痕是湖泊与河流相区别的一种标志,但根据皮卡德(Picard)等人的研究,波痕的对称性并非为湖泊所独有。而且湖泊亦发育不对称波痕,但其波峰的走向绝大多数与滨岸平行,不对称波痕的陡坡向岸方向倾斜。干裂、雨痕也常见到。

☆3.生物化石丰富

生物化石丰富是碎屑湖泊沉积的重要特征。常见的生物种类有介形虫、瓣鳃类、腹足类、鱼类等,没有海相生物化石。

藻类也是湖泊中较常发育的生物。轮藻为淡水环境所特有,蓝绿藻、硅藻和部分绿藻也是常见的类型。其中蓝绿藻

与海相见到的呈叠层状构造的不同,常呈树枝状或分离的结核团块状构造;红藻在湖相中未曾见到过。此外,陆生植物的根、干、叶、孢子花粉等大量出现也是湖相重要特征。尽管海相也出现植物化石,但可以其种属和数量远离滨岸越来越少这种梯度变化来加以鉴别。

4.垂向层序多反旋回

碎屑湖泊沉积多出现由深湖至滨湖的下细上粗的反旋回层序,以此区别于下粗上细的间断性正旋回的河流相沉积。5.分布范围及沉积厚度

湖泊相沉积的分布范围比河流相大,比海相小,相带、岩性和厚度大致呈环带状分布,而且岩性和厚度横向变化比河流相稳定,但稳定程度比海相差。

四、湖泊沉积与油气关系

目前我国发现的绝大多数油气田都分布在碎屑湖泊相沉积中。

(一)碎屑湖泊相常具有油气生成和储集的良好条件

1.深湖和半深湖亚相水体深,地处还原或弱还原环境,适于有机质的保存和向石油的转化,是良好的生油环境。如我国的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和苏北盆地的生油岩系就分别是白垩系和下第三系半深湖一深湖亚相的暗色泥岩,其厚度可达千米以上。

2.碎屑湖泊沉积中发育各种类型的砂体,如滨浅湖滩坝砂体、三角洲砂体、深水浊积扇砂体等,因具有分布广、厚度大、近油源、粒度适中、生储盖组合配套等特点而成为油气储集的良好场所。

(二)多旋回的湖泊发育演化形成多个生储盖组合

1.从湖泊的发育和演化来看,湖泊下陷扩张期,湖盆大幅度持续稳定下沉,有利于深湖-半深湖亚相的发育,即有利于以粘土岩为主的生油岩系及盖层的形成。

2.湖盆的抬升和收缩,有利于三角洲、滨浅湖滩坝等储油砂体的形成。

3.若湖泊的发育具有多旋回性,在垂向剖面上可出现多个生储盖组合,而且第一个组合的盖层即为第二个组合的生油层,从而造成生储盖组合的垂向叠合。目前勘探结果表明,潮湿气候区多旋回近海湖盆的中部旋回,生储盖组合最发育,油气资源最丰富。

☆☆第二十章三角洲相

重点:1. 三角洲形成的主控因素2.三角洲分类3.河控三角洲沉积相划分及相序4.三角洲与油气的关系三角洲概念:三角洲是河水携带的载荷在其与湖泊、海洋的汇合处卸载形成的半锥形沉积体,在平面上以河口为顶端向湖泊、海洋展开呈三角形状。

一、三角洲形成的主控因素

1.河流的作用

河流流量和输砂量是形成三角洲的物质基础。河流流量和输砂量越大,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的比值越高,越有利于泥砂在河口堆积,即有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2.蓄水体密度和河水密度的差异

贝茨(1953)将三角洲河口比拟为水力学的一个喷嘴。认为河流流入蓄水体,可以形成轴状喷流和平面喷流两种自由喷流类型。

A. 河水密度>蓄水体密度

B.河水密度=蓄水体密度湖泊

C.河水密度<蓄水体密度平面喷流类型,河控三角洲

3.蓄水体的水动力作用

河流的建设作用——波浪和潮汐的破坏

4.河口区的盆底地形

陡坡----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缓坡—三角洲

5.蓄水盆地的构造特征

蓄水盆地相对稳定,或缓慢沉降,沉降速度等于或略小于沉积速度,对三角洲的形成和保存有利

二、三角洲分类

1.斯考特(1969)分类:高建设性三角洲, 高破坏性三角洲。

高建设性三角洲:河流作用主要是向海盆输送沉积物,不断使三角洲向海进积,起着建设作用,所形成的沉积相称建设相。以建设相为主的三角洲为高建设性三角洲。根据其形态可可细分为朵状和鸟足状三角洲。

高破坏性三角洲:海洋作用主要是将河流倾入海中的沉积物进行改造和再分配,起着破坏作用,所形成的沉积相称破坏相。又区分为波浪作用主导的浪控三角洲和潮汐作用主导的潮控三角洲。

2.盖洛韦(Galloway,1975)根据河流、波浪和潮汐三种主导作用的相对强度三角形进行分类: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和潮控三角洲。前者属于建设性三角洲,后两种属于破坏性三角洲。

3.近期,人们不仅考虑河流、波浪、潮汐三种能量作用的关系,而且还考虑三角洲沉积区与物源区的关系、三角洲平原河流类型以及三角洲沉积物的粗细,首先将三角洲划分为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正常三角洲(薛良清,1991),然后再根据河流、波浪、潮汐三种能量作用的关系将三角洲划分出河控、浪控和潮控三角洲。

三、河控三角洲沉积相划分及相序

1.河控三角洲形态:(1)、鸟足状三

角洲

鸟足状三角洲又称为舌形或伸长形

三角洲,是以河流作用为主的极端

类型,也是最典型的高建设性三角

洲。

特点是河流的输砂量大,悬浮负载

多,砂泥比值低,有较发育的天然

堤和较固定的分流河道,沉积巨厚

的前三角洲泥,分流河道和指状砂

坝向海推进快、延伸远,有广阔的

三角洲平原和较发育的滨海沼泽。

(2)朵状三角洲

三角洲的形态呈向海突出的半圆状

或朵状。河流的输砂量相对较少,

砂泥比值较高,波浪作用有所增强,

但河流输入沉积物的数量仍高于波

浪和潮汐作用改造的能力。

三角洲前缘的指状砂体受到海水的冲刷、改造和再分配而形成席状砂层,使三角洲前缘变得较为圆滑而近似于半圆形。

2.三角洲的亚相沉积特征

根据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可将河控三角洲相划分为三个亚相: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

(一)三角洲平原亚相

是三角洲沉积的陆上部分,其范围包括从河

流大量分岔位置至海平面以上的广大河口

区,是与河流有关的沉积体系在海滨区的延

伸。三角洲平原可视为河流相的缩影。

三角洲平原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分流河道、

陆上天然堤、决口扇、沼泽、淡水湖泊等

几个沉积微相。

①分流河道微相:分流河道是搬运陆源物质的通道,它构成了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的骨架。

A)岩性:构成三角洲平原体系中的砂质格架,主要为砂质;发育向上变细的沉积层序。河床可发育边滩或心滩。最上部为含有大量植物根系的粉砂岩和泥岩。B)沉积构造:底面有侵蚀面,向上为较粗的滞留沉积,垂向上具下粗上细的间断性正韵律。常发育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具有不对称波痕及冲刷一充填构造。C)生物:化石少见,最底部可见植物碎片。D)砂体形态:横剖面呈透镜状,沿河床呈长条状;

②陆上天然堤微相:天然堤分布在分流河道两侧,平行河道延伸。

A)岩性: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粒度向下游及远离河道变小。B)沉积构造:小波痕层理、透镜状层理、水平纹层、植物根系和碎屑以及动物的潜穴。生物扰动构造也很发育。由于洪水期与平水期的交替,天然堤的层序呈粉砂层与粉砂质粘土层互层特点。C)砂体形态:横断面成楔状或不对称的透镜状,向河道一侧较陡,另一侧较缓并逐渐过渡到河道间其他沉积。

③决口扇微相:洪水漫溢河床,冲破天然堤形成决口扇滩,可形成较大面积的席状砂层,但比河床沉积细,与河流相决口扇沉积类似。

④沼泽微相:位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的低洼地区,其表面接近平均高潮线。沼泽中植物繁茂,排水不良,为一停滞的还原环境。

A)岩性:深色有机质泥岩、泥炭、褐煤,夹有洪水成因的纹层状粉砂岩,含有丰富的黄铁矿、菱铁矿等自生矿物;B)生物:富含保存完好的植物碎片,当排水通畅时,泥岩中的有机质不发育,并可见昆虫、藻类、介形虫、腹足类等化石。C)形态:沼泽沉积约占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的90%,广泛而稳定分布的层状有机质沉积可作为三角洲平原地层对比的标志层,根据其分布范围,可圈定三角洲平原的大致轮廓。

⑤淡水湖泊微相:三角洲平原亚相的湖泊面积小,水体浅,通常为3~4m;

A)岩性:沉积物主要为暗色有机粘土物质,并夹有泥砂透镜体。B)构造:粘土沉积物显示极好的纹理。C)生物:多见原地生长的软体动物贝壳;可见黄铁矿、蓝铁矿,但不成结核,虫孔发育。D)河流支流注入时,可形成小型的湖成三角洲沉积。

(2)三角洲前缘亚相:三角洲前缘呈环带状分布在分支流河道的前缘地带,是三角洲的水下部分。

三角洲前缘是河流的建设作用和海洋的破坏作用相互影响和斗争最激烈的地带。

1)、水下分流河道微相

水下分流河道是陆上分流河道的水下延伸部分,在向海延伸过程中,河道加宽,深度减小,分叉增多,流速减缓,堆积速度增大。(A)岩性:以砂岩和粉砂岩为主,泥质极少;(B)沉积构造:常发育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及冲刷一充填构造,并见有层内变形构造;(C)砂体形态:垂直流向剖面上呈透镜状,侧向则变为细粒沉积物。

2)、水下天然堤微相

它是陆上天然堤的水下延伸部分,为水下分流河道两侧的砂脊,退潮时可部分地出露水面成为砂坪。

(1)沉积物为极细砂岩和粉砂岩;常具有少量的泥质夹层;(2)砂岩粒度概率曲线为单段或两段型,基本上由单一的悬浮总体组成。(3)波状层理为主,局部出现流水的、与波浪共同作用形成的复杂交错层理。(4)有时可见植物碎片。

3)、(支流)间湾微相:它是水下分流河道之间相对凹陷的海湾地区,与海相通。当三角洲向前推进时,在分流河道间形成一系列尖端指向陆地的楔形泥质沉积体,称为“泥楔”。(A)岩性:以泥质沉积为主,含少量粉砂和细砂,砂质沉积物多是洪水期河水漫溢带来沉积的,常呈薄透镜体;(B)沉积构造:泥岩发育水平层理,砂岩具有透镜状层理,可见浪成波痕及生物介壳和植物残体等,虫孔及生物搅动构造发育;(C)在层序上,下部为前三角洲粘土沉积,向上变为富含有机质的沼泽沉积。

4)、(分支)河口砂坝微相:它是在分流河道入海口附近形成的砂质浅滩。海水的冲刷和簸选作用,使泥质沉积物被带走,砂质沉积物被保存下来,分流河口砂坝沉积物主要由分选好、纯净的细砂和粉砂组成。(A)岩性:主要是砂岩及粉砂岩,分选磨圆都很好,缺乏泥质组分;(B)沉积构造:槽状、楔状交错层理,小波痕交错层理,浪成交错层理,层面可见有波痕构造。有时可见气胀构造、泥火山或底辟构造;(C)生物:化石稀少,偶有破碎介壳分布。(D)砂体形态:在平面上多呈新月形,或与河口平行的伸长形,横剖面呈双凸的透镜状。

5)、远砂坝微相:位于河口砂坝向海侧的前方,坡度向海缓缓倾斜,又称为末端砂坝,沉积物比河口砂坝细。(A)岩性:主要为粉砂岩和少量泥岩;常形成泥质粉砂岩层。(B)沉积构造:发育水平层理、砂纹交错层理、波状交错层理和波痕以及冲刷一充填构造。(C)生物:可有底栖生物生活,含有生物化石及潜穴遗迹,生物扰动构造非常发育。(D)砂体形态:多为延伸较远的层状,一般均分布在河口砂坝之下,前三角洲粘土沉积之上。远砂坝与河口砂坝沉积一起构成一个典型的、向上变粗的垂向层序,这是与河流相沉积层序的重要区别。

6)、前缘席状砂微相:河口砂坝、远砂坝受到波浪、潮汐和沿岸流强烈改造和再分布,并发生侧向迁移,呈席状或带状广泛分布于三角洲前缘,形成三角洲前缘席状砂体。(A)岩性:细砂岩及粉砂岩,分选好,成熟度高,质纯,可成为很好的储集层;(B)沉积构造:发育平行层理及砂纹层理;(C)生物:化石稀少;(D)砂体形态:砂层面积较大,层厚向岸加厚,向海逐渐变薄;(E)它是破坏性三角洲的沉积微相类型,在高建设性三角洲相中不发育。

在河控三角洲中,分流河道的进积快,随分流河道向海推进,河口坝和远砂坝砂体形成呈指状垂直海岸线的砂体,合称为指状砂坝。由于分流河道的改道,形成多个指状砂坝呈放射状展开鸟足状。这在三角洲砂体等厚图上表现得很清楚。在指状沙坝砂体中可形成许多“泥质底辟”和“泥火山”的侵入

(三)前三角洲亚相:前三角洲位于三角洲前缘的前方,是三角洲沉积最厚的地区。沉积物大部分是在浪基面以下深度范围内形成的,基本上不受浅水波浪的干扰。(1)岩性:主要为暗色泥岩和粉砂质泥岩,可含少量细砂,有时可见海绿石等自生矿物,富含有机质;(2)沉积构造:常发育水平层理及块状层理;(3)生物:常见有广盐性的生物化石,如介形虫、瓣鳃类等。随着向海洋方向过渡,正常海相化石增多,生物潜穴及生物扰动构造发育;(4)前三角洲暗色泥岩由于富含有机质,可以成为良好的烃源岩;(5)前三角洲泥向盆地过渡为浅海陆架泥质沉积。

3、河控三角洲平面相组合及垂向层序

三角洲内部的平面相组合由陆向海依次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三个单元。在发生进积作用的情况下,三角洲的垂向层序具有“海退”旋回的特点,从下向上岩性表现为从泥岩(页岩)向砂岩的过渡,具有典型的

三层结构:(1)下部:前三角洲和浅海环境沉积的暗色、富含有机质的泥岩;(2)中部:以发育浅水、受海水扰动的三角洲前缘砂体为特征,具有典型的向上变浅变粗的沉积序列;(3)上部:为夹有浅色分流河道砂体的大量暗色层(深灰色至黑色),为沼泽广泛发育的三角洲平原环境

四、河控三角洲相的鉴别标志

(1)由陆源碎屑岩组成,其中以砂岩为主;分选、磨圆好,成分成熟度高。

(2)具有过渡环境沉积的特征,处于陆海(陆湖)交界处,一侧为冲积平原,一侧为海相。

(3)垂向相序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反映了三角洲沉积体的进积过程。下部为浅海和前三角洲的泥岩,水平层理及被生物强烈扰动而均化的块状层理;向上过渡为远砂坝、河口砂坝、席状砂等沉积的细砂和粉砂岩,发育各种交错层理;上部为分流河道、天然堤、沼泽等形成的细砂岩、泥岩和煤等,槽状、板状交错层理与块状层理交替出现。反映从前三角洲到三角洲前缘再到三角洲平原水动力活动是从低能~高能~能量多变的特点。

(4)自下而上为正常浅海狭盐度生物~半咸水生物~淡

水生物(以大量植物出现为特色)。在古代地层中,河控

三角洲平原是最主要的聚煤环境。

(5)在平面上向海方向呈鸟足状,剖面上呈透镜状;横

向变化复杂,只有从三度空间研究各相的关系和变化,

才能正确地恢复三角洲体系的内部结构。

(以河控三角洲为模型总结扇三角洲和辫状三角洲)

五、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扇三角洲定义为:“由相邻高地进积到安静水体中的冲积

扇”。

根据扇三角洲的影响因素,将其划分为:湖泊扇三角洲、

波浪改造的扇三角洲和潮汐改造的扇三角洲。

本质讲,扇三角洲的陆上部分属于近山口的冲积扇环境。

扇三角洲平原与正常三角洲平原差别较大。中国东部断

陷湖盆中常常发育规模不等的湖泊扇三角洲。它由扇三

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组成。

1.扇三角洲平原沉积特征

(1)分流河道:扇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具有一般辫状河

流的沉积特征。

①岩性:主要为厚层碎屑支撑的砾岩、砾状砂岩,泥质

胶结,岩屑含量可达45%;

②结构:成熟度低,分选差至中等,无递变或具正递变层理,砾石次棱角至次圆状;

③沉积构造:底部具有冲刷面和滞留砾石、泥砾沉积,一般呈块状,向上粒度变细,相应出现大型交错层理、

小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包卷层理以及顶部的水平层理;

④生物:化石少见,仅在顶部泥岩中偶见植物根系或虫孔。

(2)漫滩沼泽:漫滩沼泽位于分流河道间或单个扇体之间的低洼地区。

1)由于扇三角洲主要发育于气候干燥的地区,因而漫滩沼泽发育不全,面积较小;2)沉积物较细,一般为粉砂、粘土及细砂的薄互层;3)沉积物呈块状或水平纹层状,夹少量交错层理和干裂构造,常见植物根系和生物扰动构造,个别地方见有石膏、盐类沉积。由于受洪泛影响,见有较粗的砂岩透镜体。4)断陷湖盆中,入湖的冲积扇在湖盆陡岸呈裙边状分布。

2.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1)水下分流河道

①由含砾砂岩和砂岩构成;②分选中等。粒度概率图由悬浮、跳跃、滚动三个次总体组成。C-M图也反映了

牵引流的特征;③以小型交错层理为主,有时出现脉状层理及水平层理;④化石较少,主要是浅水介形虫及淡水轮藻;⑤自然电位曲线呈顶底突变的箱形及钟形;⑥整个砂体呈长条状分布,横向剖面呈透镜状且很快尖灭;

⑦垂向层序结构特征与陆上分流河道相似,但砂岩颜色变暗。

2)水下分流河道间沉积

①位于水下分流河道的两侧;②互层的灰色、浅灰色细砂岩、粉砂岩及灰绿色泥岩组成;可见鲕粒,主要是表

鲕。在反韵律的单层中,由下而上分选变好,表鲕含量增加;③粒度概率图中跳跃总体常由两个斜率不同的次总体组;④发育水平层理、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以及压扁层理、包卷层理。此相的重要特征是生物扰动程度

较高,有较多的生物潜穴。同时,受波浪的改造作用较明显;⑤螺类化石较丰富。

3)河口砂坝

①位于水下分流河道的前方;与正常三角洲河口砂坝相比,扇三角洲河口砂坝的沉积规模较小,但含砂量高;

②分选较好的粉砂一中砂为主,沉积粒序主要显示反韵律;③沉积构造:小型交错层理、平行层理。粉砂质泥岩中,可见滑动作用形成的变形层理以及生物扰动构造。④粒度概率图:跳跃总体由两个斜率不同的次总体构成,反映河流和湖泊水流的双重作用;⑤自然电位曲线反映了粒度反韵律特征,显示漏斗形、顶底渐变的箱形;

⑥河口砂坝整体呈底平顶凸或双凸的透镜状。

4)前缘席状砂

①位于河口砂坝的侧方或前方,紧临前三角洲。当波浪和沿岸流作用增强时,水下分流河道或河口砂坝沉积物受到改造并重新分布。②岩性:细砂岩和粉砂岩;沉积物:成熟度较高;③结构:岩性较细,分选好,概率图中的跳跃总体含量高达80%~90%,滚动组分含量少;可显示反韵律的粒序;④沉积构造:波状层理、变形层理;⑤砂体形态:分布广而薄的席状砂体;

3.前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1)岩性:由互层状灰绿色、灰黑色泥岩、泥质粉砂岩、钙质页岩、油页岩组成;

(2)沉积构造:发育水平层理,常见粉砂质透镜体夹层;

(3)生物:含较丰富的介形虫、鱼类化石;

(4)自然电位曲线平直;

(5)前三角洲沉积分布较窄,与深湖相暗色泥岩较难区分。

(6)前三角洲以及深湖暗色泥岩中可见浊积成因的较粗粒砂体。

4、扇三角洲沉积的鉴别特征

(1)岩性:粒度粗,分选差,砂岩和砂砾岩;

(2)沉积构造:(进积) 自下而上水动力变强,粒度由细变粗,具反韵律特征,沉积构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3)生物:生物化石少。

(4)在地震剖面上显示楔形、透镜状反射外形,其内部具有不清晰的前积反射结构。

(5)在前三角洲或扇三角洲的前方还有浊积扇的丘形、小透镜状的地震反射响应。

六、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辫状河三角洲是由辫状河体系(包括河流控制的潮湿气候冲积扇和冰水冲积扇)前积到停滞水体中形成的富含砂和砾石的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通常受湍急洪水控制,常为季节性的沉积作用产生,具有限定性的河口。

辫状河三角洲可细分为三个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辫状河前三角洲亚相。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主要由众多的辫状河道或辫状河平原相所组成。辫状河道充填层序主要由砂岩组成,也常见砾岩。辫状河道的沉积单元包括成互层的横向砂坝或纵向砂坝或它们两者的透镜体,并掺夹有丰富的小到中等、从砂到泥充填的冲蚀槽。与冲积扇相比,辫状河沉积物以河流体系的高河道化,更深、更持续的水流和很好的侧向连续性为特征。

1.辫状河道沉积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主要由众多的辫状河道或辫状河平原相所组成。1.以河道砂坝侧向迁移加积而形成的沉积物为主,亦见部分废弃河道充填沉积;2.河道砂坝岩性较粗,为砾岩、含砾砂岩及砂岩,它们组成若干个向上变细的透镜体并相互叠置而成,单个透镜体最大厚度从0.2~5m不等,横向延伸数米即变薄尖灭;3.侧积交错层及冲刷面构造发育,见平行层理,大、中型板状一槽状交错层理。

2.废弃河道充填沉积

①沉积体往往呈下凹上平的透镜状,岩层向两端收敛变薄、尖灭;

②充填沉积物从下向上粒度明显变细,往往从砾岩(河道滞留沉积)逐渐变为砂岩、粉砂岩和泥岩;

③底部见起伏不大的冲刷面。向上层理规模从大、中型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到小型交错层理,顶部为水平层理,层内还可见到充填沉积过程中形成的滑塌构造;

④岩性及沉积构造特征反映了水道充填沉积过程中,水动力逐渐减弱的过程。

3.越岸沉积

①洪水期,水体漫越河道,在河道两侧形成一些积水洼地,其内部接受细粒物质的沉积;

②岩性为粉砂岩、泥岩;

③可逐渐被植被覆盖,发展为沼泽环境,沉积碳质页岩及煤层,煤层厚度变化大,分布不稳定,多呈透镜状,局部越岸沼泽中含有暂时性小水道砂岩透镜体。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像正常三角洲一样,由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及远砂坝沉积组成,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特别活跃,其沉积物在前缘亚相中往往占总量的90%以上。

(1)水下分流河道沉积

1)它是辫状河道入湖后在水下的延续部分,其沉积特征类似于辫状河道砂体;2)沉积物较粗,由砂砾岩组成,砂砾岩中泥质杂基含量极少,多在5%以下,呈颗粒支撑;3)砂体中侧积交错层极发育,此外,冲刷面构造、平行层理及大、中型交错层理亦常见;4) 砂体总体呈层状,分布稳定,但内部往往由若干个下粗上细的砂岩透镜体相互叠置而成,单个透镜体从下向上为细砾岩一含砾中、粗粒砂岩一中砂岩;5) 单一透镜体的最大厚度一般为0.5~2m,少数可达5m;横向延伸数米即变薄尖灭。

(2)分流河道间沉积

①岩性较细,常为粉砂岩与泥岩,颜色较深,为灰色及灰绿色;

②多以大小不等的透镜状形式出现在河道砂体中。

(3)河口砂坝

河口砂坝位于水下分流河道的前缘及侧缘。岩性为中、细粒砂岩,局部为含砾砂岩,从下向上多显示由细变粗的沉积层序,见平行层理及中型交错层理。

(4)远砂坝

远砂坝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末端沉积;

由粉砂岩和细砂岩组成;

向延伸远,分布范围广,但纵向上相带窄,厚度薄

内部见小砂纹层理,往往同前三角洲泥质沉积物呈薄互层状频繁交互。

辫状河前三角洲沉积特征

(1)与各类三角洲的前三角洲亚相相似,均以泥质沉积物为主。

(2)由于辫状河三角洲(也包括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物堆积迅速,沉积体不稳定,很易形成重力流沿前缘斜坡运动到前三角洲泥质沉积物中堆积下来,常见的有碎屑流、液化流及浊流沉积,例如库车拗陷卡普沙良地区的下侏罗统阳霞组前辫状河三角洲深灰色页岩中夹有碎屑流和液化流沉积。

七、湖泊辫状河三角洲鉴定特征

湖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基本介于扇三角洲与正常三角洲之间,在前三角洲中可以发育重力流沉积。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层序中发育块状砾岩相(Gm)、块状砂岩相(Sm)、平行层理砂岩相(Sh)、波状、断续波状交错层理粉细砂岩相(Fr)、块状粉砂岩相(Fm),而叠瓦状砾岩相(Gi)、板状交错层理砂砾岩相(Sp)和糟状交错层理砂岩相(St)不太发育。平原地区以下粗上细正韵律沉积为主,前缘地区多发育下细上粗的反韵律。

八、三角洲鉴别标志

1.岩石类型单一

三角洲沉积以砂岩、粉砂岩、粘土岩为主,在三角洲平原中常见有暗色有机质沉积。无或极少砾岩及化学岩,这是与河流相和湖泊相区别之一。碎屑岩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比河流相高。

2.粒度分布特征

由陆向海方向,三角洲砂岩中的碎屑粒度以及分选有变细变好的总趋势。

3.多种沉积构造: 层理类型复杂多样,河流中沉积作用和海洋波浪、潮汐作用形成的各种构造同时发育。见流水波痕、浪成波痕、板状和槽状交错层理,水平层理以及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包卷层理、冲刷-充填构造、变形构造、生物扰动构造等。

4.生物化石混生:海生和陆生生物化石的混生现象是三角洲沉积的又一重要特征。生物主要为广盐性生物,如瓣鳃,腹足,介形虫等。

5. 发育三层结构和反旋回沉积层序:三角洲在垂向上出现由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沉积组成的三层结构,前三角洲和三角洲前缘沉积构成下细上粗的反旋回层序,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为下粗上细的正旋回层序。

6. 朵状砂体形态:砂体形态在平面上呈朵状或指状,垂直或斜交海岸分布,剖面上呈发散的扫帚状,向前三角洲方向插入泥质沉积之中,与前三角洲泥岩呈齿状交叉。高建设性三角洲前缘砂坝的延长方向与岸线垂直,高破坏性三角洲前缘则发育与岸线平行的砂坝或砂堤。

相序上具有向上变粗、变厚的特征,反映了三角洲沉积体的进积过程。下部浅海陆棚和前三角洲的泥岩,水平层理及被生物强烈扰动而均化的块状层理;向上过渡为远砂坝、河口砂坝、席状砂等沉积的细砂和粉砂,发育

各种交错层理;最上部为分流河道、天然堤等形成的细砂、泥岩和煤等,槽状、板状交错层理与块状层理交替出现。反映从前三角洲到三角洲前缘再到三角洲平原水动力活动是从低能~高能~能量多变的特点。

九、三角洲相与油气关系

三角洲相本身具有很好的生、储、盖条件及圈闭条件。1、前三角洲亚相的泥质岩是有效的烃源岩,它颜色暗,厚度大,富含有机质。2、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的砂岩成因类型多样,砂体发育、成熟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储集条件。3、三角洲平原的细粒粘土岩、煤层等可作为区域性良好盖层。4、同沉积断层的发育易于形成滚动背斜以及岩性圈闭、地层圈闭等圈闭易于油气的聚集。

第二十一章障壁岛、泻湖、潮坪和河口湾

障壁海岸亚环境(相)划分:障壁岛、海岸泻湖、潮坪、潮道和潮汐三角洲

一、泻湖是被障壁岛阻隔而成的半封闭水域,为浅水低能环境,波浪作用微弱,潮汐作用明显,且极易受气候影响而淡化或咸化或停滞缺氧。

1)泻湖沉积由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泥岩、泥晶石灰岩、云岩构成。2)发育水平层理、缓波状层理。3)化石种类单调,以广盐性生物为主4)膏盐类沉积是咸化泻湖的特征。

二、潮坪(潮滩):发育在波浪能量低、具有明显潮汐周期(潮差>2m)的平缓倾斜的海岸地区,或形成于沿岸海岸、

碎屑潮坪沉积特征

岩石类型:以粘土岩、粉砂岩、细砂岩为主,砾岩极其少见。平面上由海向陆沉积物粒度呈由粗变细的带状分布。泥炭——潮湿气候下潮上坪石膏——干旱气候下潮上坪

沉积构造:1.层理

泥坪——水平纹层、水平波状纹层

砂泥坪——脉状、波状、透镜状层理

砂坪——羽状交错层理

潮汐通道——大型流水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

2 .层面构造:砂坪及混合坪——流水波痕和浪成波痕及叠加波

痕泥坪及混合坪——干裂、雨痕、冰雹痕

3.其它构造:泥坪、混合坪、砂坪—生物潜穴、钻孔

泥坪——石膏及石盐晶体

4. 再作用面构造:是一种侵蚀成因的局部性倾斜面,出现于

流水成因的交错层内,表现为分隔交错层系的倾斜面。

种类少数量多,海相和陆相混生为特征,半咸水生物或广盐

度生物大量发育,分异度低。

潮坪沉积层序:古代潮坪以进积型潮坪为特征,剖面上表现

为下粗上细的沉积序列。(见右图)→→→→

障壁岛综合沉积体系与油气关系:1.泻湖相——良好的生油相

带,沉积水体安静,沉积物细,泻湖底常处于还原环境,有

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向石油的转化。2.障壁岛、潮坪、河口湾

相中有不同类型砂体,尤其是障壁岛砂体,砂粒度适中,分

选好,岩性均一,离生油岩近, “近水楼台先得月”,对油气的

储集更为有利。3.泻湖、潮坪广泛发育泥质岩类,也可以成为

良好的盖层。海平面交替升降变化,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生、储、盖组合。

第二十二章海相组沉积

本章重点:1、滨岸和浅海相主要鉴别标志;2、风暴岩的概念及垂向特征;3、等深流的概念及垂向特征;

海洋沉积相划分:滨海相平均高潮线~低潮线之间浅海相低潮线至200m

半深海相200~2000m 深海相2000m以下

滨岸亚相类型:海岸沙丘、后滨、前滨、临(近)滨(各亚相特征见课本P342-P343)

一、滨岸相鉴别标志:1、岩石学特征:砂质较纯,石英等稳定组分含量高,重矿物相对富集,圆度和分选较好,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高。

2、沉积构造:高角度槽状交错层理—海岸沙丘大型冲洗交错层理,各种波痕—前滨槽状、板状交错层理—近滨水平层理、生物潜穴—近滨下部

3、生物化石:含数量不等的各门类海相生物及碎片。

4、垂向层序:进积型层序最发育。

5、砂体形态:平行于岸线走向呈线状分布,往往呈排出现,剖面上常呈下平上凸的透镜状。

风暴岩:风暴沉积是

一个时间过程,在风

暴活动的不同阶段,

发生着不同的沉积

作用,形成不同的结

果。一次完全的风暴

过程可以形成具有

一定规律的垂直层

序,一个理想的风暴

层序自下而上依次

出现侵蚀的底面,粗

粒滞留层,粒序层,

纹层段,泥质段。

1)侵蚀底面:是在

风暴高峰期由风暴

浪产生的涡流侵蚀

而成。一般为平滑或

不规则状。与下伏好

天气时细粒的陆架

沉积物突变接触,并常保留在风暴沉积层底面形成各种工具痕、渠痕等底部印模。这些印模可以指示风暴流的流向。

2)粗粒滞留层:一般多为大的介壳和粗的内碎屑和砾石,它们是风暴簸选滞留物。介壳层常具有优选方位,多数呈凸面向上平行层理排列的组构,但也有呈垂直的或叠瓦状排列。介壳层一般都是经过原地簸选、改造和扰动,但未经长距离搬运。贝壳常保留有泥晶包裹的痕迹。由于风暴衰减时细粒物质的沉积,在介壳层中可形成渗滤组构。3)粒序层:在有些剖面中,介壳层不发育或没有,侵蚀面上直接出现的是粒序层块状砂岩,尤其是在风暴浪基面以下的剖面中非常普遍。粒序层是由风暴回流形成的浊流沉积而成的,皆为向上变细的正粒序。

4)丘状层理或浪成交错层理层段:主要由细砂及粉砂组成,风暴流能量逐渐减弱,细粒物质沉积而成。粒序层之上,出现具丘状交错层理砂岩。向上逐渐过渡为水流更为缓慢,风暴流携带的悬浮物质最终成雾状沉积下来,形成水平纹层。在砾屑粒序层之上,可以出现具浪成交错层理细砂岩。该纹层段顶部开始出现底栖生物的活动,逃逸迹比较常见。

5)泥岩段:风暴完全停息后,陆架已恢复到正常天气时的沉积状况,沉积物主要是泥岩。这时底栖生物又重新定居在海底,对底质强烈扰动。原生层理多被破坏。生物扰动构造、内栖生物的潜穴、表生生物的遗迹非常发育。二。、陆棚相的鉴定标志

(1)沉积物以砂、粉砂、和泥为主,砂岩成熟度高,可含绿泥石、海绿石。(2)砂岩从薄层到厚层都有,大型和小型交错层理都可存在。泥岩中水平纹层常见。(3)含正常浅海生物化石组合,泥质沉积物可有丰富的遗迹化石。(4)泥岩和粉砂岩层中,夹风暴岩或具浪成层理的薄粉砂、细砂岩。(5)缺乏暴露标志

(二)等深流沉积

等深流是一种在大陆坡或陆隆带沿等深线持续缓慢流动的洋流,是由于地球旋转导致大洋水团的温度、盐度变化而形成的一种环流体系。

等深流流速较慢,一般在5–20cm/s左右,可以搬运粉砂甚至极细砂;等深流是牵引流,可以形成床沙形体。等深岩中有单向水流沙纹层理,其层理反映出来的流动方向平行于大陆坡。分选较好,杂基含量常低于5 %。

第二十三章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

本章重点1、曲型鲍玛序列;浊积岩与风暴岩的区别;2、浊流海底扇相模式亚相划分,沉积特征以及相序特征;

☆一、典型的浊积岩--------曲型的鲍玛序列

A段——底部递变层段:主要由砂岩组成,近底部含砾石。

粒度下粗上细,递变清楚;冲刷一充填构造和多种印模构造,

如槽模、沟模等。A段常比其他段厚度大,代表递变悬浮沉积

的产物。

B段——下平行纹层段:与A段为渐变关系,比A段细,

多为细砂和中砂,含泥质,显平行纹层,粒度递变不大明显。

剥离线理。若B段作底,则与下伏鲍玛单元呈突变关系,其间

有一冲刷面,可见各种印模构造。

C段——流水波纹层段:以粉砂为主,小型流水型波纹层

理和上攀波状层理,包卷层理、滑塌变形层理;是在A段和B

段沉积后,浊流转变为低密度流,出现了牵引流水流机制所致。

D段——上平行纹层段:由泥质粉砂和粉砂质泥组成,具

有断续平行纹层。是由薄的边界层流造成的,厚度不大。

E段——泥岩段:为块状泥岩,E段和D段有时不好区分,

两者均属低密度重力流沉积。

F段——深水页岩段:为远洋深水沉积的页岩或泥灰岩、

生物灰岩层,是判断深水浊流沉积的重要标志,有时与E段难

于区分,合并在一起统称E段。

二、浊积岩与风暴岩的区别:(1)浊流岩属于重力流沉积,风暴浪引起的风暴流沉积,属于牵引流;(2)分布深度:风暴流一般分布在200m以上的陆棚地带,而浊流分布在200米以下的深海/半深海地带,(3)沉积构造区别:风暴岩发育丘状\洼状层理,生物逃逸潜穴等构造,浊积岩则上述构造不发育,但是底部总存在侵蚀面并出现底模构造,并发育水平层理。(4)浊积岩的规模通常大于风暴岩,具有鲍玛序列;(5)相同点:在湖泊和海洋中均可发育;底部均有侵蚀面,均可发育平行层理。教材P350:表22-2

三、海底扇相模式

在补给水道稳定,深海平原宽广的条件下,多形成沉积物重力流扇,在扇体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特征及岩石组合。补给水道:将砂、砾、泥组成的重力流沉积物输送到深水环境中去,高密度重力流具有侵蚀下切作用,使水道或峡谷不断向海底延伸。常被粗粒沉积物充填,特殊情况下可有细粒沉积物堆集。

1. 上部(内)扇:在地貌单元上这个相位于大陆斜坡根部的峡谷出口处。上部扇有主水道充分发育,在主水道延伸方向上依次出现泥石流、碎屑流(紊乱砾岩及粒序砾岩),在水道堤及外缘可发育C—E序的典型浊积岩。

2. 中部扇:常呈叠覆舌状砂体,突出的地貌特征是辫状分支水道发育。在辫状分支沟道里,以卵石质砂岩(或含砾砂岩)和块状砂岩为主,有时可见颗粒流和液化流沉积。在辫状分支沟道间以不同序列的典型浊积岩分布为特征。多形成A—E、B—E序浊积岩。在无水道部分多形成B—E、C—E序浊积岩。

3. 下部(外)扇:下部扇地形平坦,无水道。沉积物细而薄,多形成C—E、D—E序浊积岩。

4.深海平原相:在深海平原广阔面积上以远积典型浊积岩为特征。其厚度是很稳定的,有的薄粉砂层可以侧向追踪几十至数百千米。

5.深切扇:深切沟道是指深切海底扇叶表面形成的沟道,重力流在低洼处形成小型“深切扇。

纵向层序:深海扇多向深海平原推进而形成向上变粗厚的层序。

第二十五章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

重点:1、欧文、威尔逊、塔克碳酸盐岩综合相模式。2、何谓陆表海?3、碳酸盐岩形成环境。4、缓坡模式、镶边台地模式及孤立台地模式的主要区别?

碳酸盐的补偿深度—CCD:随水深增加,由于水温降低和压力增加,使碳酸钙溶解的饱和度增大,方解石和文石的溶解速度也增加。在某一深度上碳酸盐沉积物的溶解速度和供应速度达到平衡。在此深度之下,碳酸盐沉积物被溶解而不能沉积下来,粘土质和硅质便相对得到富集。现代海洋的CCD在4500m之下。

台地碳酸盐沉积:即是指水深200M以内、地势平坦的浅海碳酸盐沉积场所。

Shaw(1964)总结的陆表海能量和沉积物分布。

陆表海(epeiric sea)——也称内陆海、大陆海等。是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范围广阔的、很浅

的浅海。

陆缘海(pericontinental sea)也称为大陆边缘海,是位于大陆边缘或陆棚边缘、坡度较大的浅海。

在地质历史中,沉积碳酸盐的海大多数是陆表海。

现代的浅海是陆缘海。Irwin(1965)在show的陆表

海能量分布基础上,提出了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

的一般原理。划分出三个能量带:X带、Y带和Z

带。

☆威尔逊碳酸盐岩综合相模式(见课本P400)

Wilson(1975)根据对海底地形、水深、水动力

条件、海水盐度、氧化还原界面等综合因素控制

碳酸盐沉积作用的认识,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一个

理想的碳酸盐相带模式。威尔逊提出了9个相带

和24个微相类型。

1.盆地相

盆地相位于浪底(或波基面)和氧化界面以下,

水深超过几十米至几百米,为静水还原环境。因

水深而光线暗淡,不适于底栖生物生长。沉积物

主要依靠从外带注入的细粒泥质物质和硅质物

质,以及浮游生物死亡后降落的生物雨。停滞缺

氧的和过威化条件均可出现。盆地相按沉积特征

又可分为下列类型:1)石灰岩浊积岩相:2)深海

瘦地槽相:3)克拉通盆地(欠补偿和停滞缺氧的)

碳酸盐岩相:

2.开阔陆棚相(或广海陆棚相)

此环境水深几十米至100m,一般为氧化环境。

盐度正常,水体循环良好。海底一般在波基面以下,

但大的风暴也可以影响底部沉积物。这种陆棚较

宽阔,沉积作用相当均匀。这是典型的较深的浅

海沉积环境,主要岩石类型为富含化石的石灰岩

与泥灰岩,呈灰、绿、红及棕等色,视氧化和还原条件而异,普遍见生物扰动构造。层理薄到中,或呈波状到结核状。在泥灰岩中见球状或流动状构造,还可见泥丘和尖塔礁。陆源物质有石英粉砂岩、页岩等,与石灰岩互层,成层性好。生物群有代表正常盐度的介壳化石,狭盐性动物群的腕足类、珊瑚、头足类及棘皮类等相当发育。此开阔陆棚相带与开阔台地相很相似,因此,常难加以区别,前者多为广盐性生物

3.碳酸盐岩台地的斜坡脚相(或盆地斜坡相或盆地边缘相)

碳酸盐岩台地的斜坡脚相位于碳酸盐岩台地的斜坡末端,其沉积物由远洋浮游生物及来自相邻的碳酸盐岩台地的细碎屑组成,水体深度与开阔陆棚相相似,一般位于波基面以下,但高于氧化界面,由薄层、层理完好的碳酸盐岩组成,夹少量粘土质及硅质夹层。此岩石类似盆地相沉积物,但含泥质较少,厚度较大。某些韵律性或类似复理石层理的薄层石灰岩可达数百米,有滑塌现象。

4.碳酸盐岩台地的前斜坡相(或台地前缘斜坡相)

此相带为深水陆棚和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的过渡沉积,从波基面之上一直延续到波基面以下,但一般位于含氧海水下限之上。此斜坡的角度可达30o,主要由各种碎屑组成,堆积在向海的斜坡上。沉积物不稳定,其大小和形状变化极大,可能呈层状,有细粒层,也有巨大的滑塌构造,或为前积层及楔形体岩层。它们主要由灰砂组成,或由细粒碳酸盐岩组成。广海生物十分丰富。

5.台地边缘的生物礁相

其生态特征取决于水体的能量、斜坡陡峻程度、生物繁殖能力、造染生物的数量、粘结作用、捕集作用、出露水面的频率以及后来的胶结作用。此种生物建造可分为三种类型:①灰泥丘或生物碎屑丘;②圆丘礁台或斜坡;③格架建筑的环礁。主要由块状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几乎全由生物组成,也有许多生物碎屑。

6.簸选的台地边缘砂相(或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浅滩相)

簸选的台地边缘砂相主要呈砂洲、海滩、扇形或带状的滨外坝或潮汐坝,或风成砂丘岛。一般位于海平面之下到5~10m水深的范围内。组成的颗粒已受波浪、潮汐或沿岸海流的簸选,因而比较洁净。此带盐度正常,循环良好,氧气充足。但由于底质经常变动,因此不适于海洋生物繁殖。

7.开阔台地相

从地理位置来看,此相带位于台地边缘之后的海峡、潟湖及海湾中,因此也可以用陆棚潟湖或台地潟湖来命名。此环境水较浅,由数米到数十米,盐度由基本上属于正常盐度到略为偏高,水流环境中等。这种条件适合各种生物生长,但无狭盐性生物。沉积物的结构变化大,但含有相当数量的灰泥。

8.局限台地相(半封闭—封闭的台地)

这是一个真正的潟湖,海水循环受到很大限制,盐度显著提高。从地理位置来看,这些潟湖可分为堤礁(堡礁)之间或堤礁(堡礁)之后的潟湖,沿岸砂嘴之后的潟湖以及环礁内的潟湖。此相带还包括潮间带环境。主要沉积物为灰泥,它们堆积于天然堤、潮汐坪、潟湖内。粗粒沉积物见于潮汐沟以及局部海滩内。海水盐度变化较大,淡水、盐水、超盐水均有。有的地区可暴露于水面以上,氧化和还原环境均有。所见植物有海水沼泽植物,也有淡水沼泽植物。

9.台地蒸发岩相

此带即潮上带,干热地区的潮上盐渍地或萨巴哈沉积均为此带典型代表。此带经常位于海平面之上,仅在特大高潮或特大风暴时才被水淹没。主要岩石类型为白云岩及石膏或硬石膏,它们很可能是交代成因的。这些沉积还常与红层共生。(图不清晰,见课本P401)

1、2、3带属远海低能带的范畴;4带可算作远海低能带与高能带的过渡;5、6带属高能带,7、8、9带属近岸低能的范畴。

以上就是威尔逊的九个相带沉积环境的基本特征。(1),(2),(3)所述相带相当于陆棚沉积区;(4),(5),(6)所述相带相当于障壁岛、滩沉积区;(7),(8),(9)所述相带相当于潮坪、潟湖沉积区。

第26章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

碳酸盐台地——巴哈马台地碳酸盐沉积。指地形平坦的浅水碳酸盐沉积环境。后来该术语的含义扩大了。水深在风暴浪基面之上的浅水碳酸盐环境(Read, 1985)。

碳酸盐台地又进一步细分多种环境,潮坪、生物礁、浅滩、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等。

一、碳酸盐缓坡(ramp)

阿尔(Ahr,1973)碳酸盐缓坡模式

碳酸盐缓坡是从海岸向外海缓缓倾斜逐渐过渡到深水环境的一个区域性缓斜坡,在斜坡上没有明显坡折。其相带多呈宽阔的、不规则地带。后来又分为等斜缓坡和末端变陡缓坡。

二、碳酸盐沉积的几点规律(条件)

1.碳酸盐沉积物主要是海洋环境的沉积物。在非海洋环境的碳酸盐中,只有湖泊碳酸盐比较重要。其它类型的非海洋环境的碳酸盐,在数量上微不足道,它们只有地质学的理论意义。

2.海洋碳酸盐主要发育在温暖、清洁、浅水环境中。所谓“温暖”是指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主要指南北纬40°之间的地区。所谓“清洁”,是指没有或很少有来自陆地的,含有大量陆源物质的、混浊的河流水的注入。所谓“浅水”,主要是指浅于20m的海洋环境,在这一环境中,产生碳酸盐的各种生物最为繁茂,同时对无机碳酸盐沉淀作用的进行也最有利。

3.碳酸盐沉积中生物作用很重要。据研究发现,有很多微晶或泥晶碳酸盐岩,主要是由微体或超微体浮游生物堆积而成。

4.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对各种碳酸盐组分的生成和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如鲕粒的形成,碳酸盐颗粒的粒度分选和磨圆度以及灰泥等物质的被簸选,都与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有关此外,礁的发育、叠层石的堆积也与水体能量密切有关。

第二十七章礁和礁相

本章重点:1、礁的概念、分类2、生物礁中的生物及礁灰岩3、生物礁形成条件及鉴别标志4、生物礁与油气的关系

一、礁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分类

1.礁的概念:邓哈姆(1970)提出的礁的双重概念:广义礁和狭义礁。

狭义的礁即所谓生态礁,是指造礁生物原地生长造成的坚固的抗浪骨架,它在地形上具有隆起的正性地貌特征。2、礁的类型

根据礁的沉积环境,可把礁分为台地礁、台地边缘礁、盆地礁、泻湖礁、滩礁。

按礁的形态可分为:点礁、塔礁、环礁、马蹄礁、丘礁、层状礁。

按礁的形态和与海岸的关系可分为:岸礁、堤礁(堡礁)、环礁和台礁。

按形态可将礁分为以下类型:

l)点礁,也称为斑点礁

礁体近似圆形,或呈不规则状,是在泻湖或外滨海底较小隆起上形成的孤立小礁体。现代海洋中,点礁主要分布在大陆架海域波基面以上,并止于海面。

2)宝塔礁:也称为尖柱礁和孤礁,形似锥状或者陡侧向上变尖的丘状,是成礁期海底持续下降而成,多出现于深水带。

3)马蹄形礁:也称为新月形礁。向风面一侧礁体发育,背风一侧不发育,礁体凸面迎风,多分布于开阔海盆中,如美国二叠纪马蹄形礁。

4)环礁:礁体围绕海底较大隆起的边缘生长,连接成环状,中央带凹下成泻湖,多出现于外滨广海中。现代太平洋、印度洋以及我国南海均有发育,古代礁如墨西哥白垩纪的环礁。

5)丘礁:孤立地分布,近似半球状。是波基面以下较深水碳酸盐堆积而成。圆丘礁或宝塔礁用来指示大陆架边缘或盆地内的单元岩隆。

6)层状礁:也称为带状礁和滩礁,分布面积较大,礁高度不大,多分布于碳酸盐岩台地上,相当于前述生物层礁。

三、生物礁发育的控制因素

1、浅水最有利礁的生长。海平面相对变化改变水深对礁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海平面相对快速下降时,礁露出水面干死;海面相对快速上升,礁进入深水中淹死;海平面若保持相对稳定,礁体可以向侧向发展。

2、温暖有利礁的生长。板块运动进入高纬度礁冷死。

3、盐度正常有利于礁生长。礁后泻湖高盐度礁渴死。

4、清洁海水最有利于礁的生长。当气候变化或地壳变动陆源物注入时礁呛死。

因此,大地构造和地壳运动、气候条件、在地形地貌条件等均对礁的生长发育有重要控制作用。

四、生物礁鉴别标志

1、生物标志:在碳酸盐岩地层中生物礁相中造礁生物和附礁生物的大量出现。

2、古地貌标志:生物礁具有明显的原始地貌隆起,加上礁相和非礁相之间的差异压实作用,因此,礁相地层的厚度明显比同期非礁相地层的厚度明显大。

3、岩性标志:礁核发育骨架岩、障积岩和粘结岩。礁前的垮塌礁角砾也是礁的识别标志之一,礁顶、礁翼的生屑、砂屑灰岩易发生白云岩化而成为良好的油气储层。

4、结构、构造标志:礁体常呈灰白色块状岩体,成层性差、无层理。礁灰岩内示顶底构造发育。

5、次生标志:孔隙发育,各种溶蚀作用发育强。较纯的礁灰岩常呈小石林和陡崖地貌。

6、相带标志:生物礁一般能划分出礁核、礁翼、礁间、礁盖等亚相。

五、含油气性

与礁有关油气,所占储量极其巨大。各种原生孔隙(体腔孔、骨架孔、体腔间孔)和次生孔隙极其发育,白云化及溶解作用极发育,提高有效的储集空间。1.礁常常是成群或成带分布;2.礁储层常常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3.礁复合体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4.礁型油气田一般油气分布于礁核。

工程测量知识点总结.关键考试知识点

名词解测量复习提要 考试形式:半开卷;开卷范围:手写A4纸一张。 第一章:掌握以下内容(不是名词解释)测量学、水准面、水平面、大地水准面、平面直角坐标、高程、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测量工作的程序、及遵循的原则、测量的任务、测量的基本工作。 第二章:高程测量的种类、水准原点、水准测量原理、水准仪的使用、、水准点的表示方法、水准路线的种类、水准测量方法{记录(2种)、计算、检核}、水准测量测站的检核方法、闭合、附合水准测量成果计算及精度要求、转点的作用。 第三章:水平角、竖直角测角原理、经纬仪的操作、测回法测水平角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及精度要求、竖直角仰、俯角代表的意义、竖直角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第四章:测量工作所指距离的内容、直线定线定义及操作、钢尺量距方法、精度要求及计算方法。 第五章:直线定向内容、直线的基本方向、方位角的内容及取值范围、正反方位角的关系、方位角与象限角关系。方位角的计算。 第六章:误差产生原因、分类,评定精度的方法、算术平均数与真值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控制、控制测量、控制网的内容,平面控制测量的形式,导线布设形式、导线测量的外业内容,闭合、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及各自的精度要求,坐标正算、坐标反算。跨河流水准测量内容、三角高程测量的适应范围。 第八章:地形图涵盖内容、比例尺、纸上与地面距离的互换计算、地物的表示方法(4种)、地貌的表示方法(等高线、等高距、等高线平距)、会看典型的地貌、理解等高线的特征。测图前要做哪几项准备工作、视距测量公式、碎步测量测站上要做的工作、地形测量的记录、计算以及测量的原理。地形图的运用(掌握第项) 第九章:拨角法放线其转向角的计算及正负角的意义,纵、横断面图涵盖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圆曲线及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要素计算、主点测设及里程计算,用偏角法测设2种曲线如何进行碎步测量(内、外业)。 第十一章:测设的基本工作(水平角、高程、点位、坡度)先内业如何计算,后外业如何观测。 桥墩、桥台中心点(直线)测设的内业 抓住教材、作业及回忆实习整个过程(内、外业)去复习。 析 1.水准面:将海洋处于静止平衡状态时的海水面或与其平行的水面,称为水准面。 2.大地体:由地球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3.参考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的能用数学方程表示的旋转椭球体相应的规则曲面。4.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5.相对高程:地面点沿其铅垂线方向至任意假定的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 6.高差:地面两点间的绝对高程或相对高程之差。

驾照考试科目一-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及技巧

驾照考试科目一-考试知识点总结 归纳及技巧 驾照考试科目一 理论考试的一些记忆技巧 以下七种情形可以扣留驾驶证: 1、累计积分达十二分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4条) 2、饮酒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 3、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道路交通安 4、驾驶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 5、驾驶拼装的机动车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0条) 6、造成交通事故需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 7、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 行车制动、发动机制动、驻车制动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1、行车制动与驻车制动器都是汽车的制动,他们的功能不一样。 2、行车制动是用于行车过程中,使汽车停止和减

速。指脚刹(脚制动)。 3、驻车制动,一般叫做手刹,(个别也有用脚操作,如别克GL8),他的作用就是在停车时,给汽车一个阻力,使汽车不溜车。驻车制动,也就是手刹或者自动档中的停车档,锁住传动轴或者后轮。 4、驻车制动比行车制动的力小很多很多,仅仅是在坡路停车不溜车,就可以了。而行车制动则必须让汽车在高速运动中停下来 5、发动机制动,是指通过发动机进行牵制车辆 的速度,这点在下长坡时最有效。 记忆技巧: 1、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时,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 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如果是高速路上警告要在车后面的150米 之外)。 2、上高速路的车最低时速是要求60公里,最高不得超过120公里,如果高速路同方向有2条车道,右侧车的速度范围为60公里到100公里,左侧车的速度范围为100公里到120公里。如果有同方向有3条的车道,最右侧的速度范围为60公里到90公里,中间的为90公里到110公里,最左侧的为110公里到120 公里。所以超车当然是要从左侧超车。 3、只要涉及到罚款的题目不是选罚20到200就是选罚200到2000。20 到200 的罚款可以和警告同时处罚,200到2000的罚款可以和扣留机动车同时处罚。 4、扣车与吊销驾照题目选题方法,只要是车有问题就扣车,如果是人有问题就吊销驾照。 5、我现在没有驾照,却驾驶我表哥的车,又被交警抓了,我要处200到2000 元的罚款,15日以下的拘留。我表哥也要处200到2000的罚款,并被吊销驾驶证。 6、没有限速标志、标线的城市道路的最高速度为30公里,公路的最高速度为40公里,只有一条机动车道的城市道路最高50公里,只有一条机动车道的公路最咼为70公里。

软件测试知识点总结

软件测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次课10.7 软件测试概述 一软件测试定义:使用人工或者自动的手段来运行或测定它是否满 足规定的需求,或弄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 二软件测试的分类 1.按照开发阶段划分 a)单元测试:模块测试,检查每个程序单元嫩否正确实现详细设计说明中的 模块功能等。 b)集成测试:组装测试,将所有的程序模块进行有序、递增的测试,检验 程序单元或部件的接口关系 c)系统测试:检查完整的程序系统能否和系统(包括硬件、外设和网络、系统 软件、支持平台等)正确配置、连接,并满足用户需求。 d)确认测试:证实软件是否满足特定于其用途的需求,是否满足软件需求说 明书的规定。 e)验收测试:按项目任务或合同,供需双方签订的验收依据文档进行的对整 个系统的测试与评审,决定是否接受或拒收系统。 2.按照测试技术划分白盒测试:通过对程序内部结构的分析、检测来寻找问题。检查是否所有的结构及逻辑都是正确的,检查软件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设计说明的规定正常进行。-- 结构测试 黑盒测试:通过软件的外部表现来发现错误,是在程序界面处进行测试,只是检查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实现。

灰盒测试:介于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之间的测试。 3 按照测试实施组织划分:开发方测用户测试第三方测试 4 是否使备测软件运行:静态测试动态测试。 课后作业:1. 软件测试与调试的区别? (1)测试是为了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调试是为证明软件开发的正确性。(2)测试以已知条件开始,使用预先定义的程序,且有预知的结果,不可预见的仅是程序是否通过测试;调试一般是以不可知的内部条件开始,除统计性调试外,结果是不可预见的。 (3)测试是有计划的,需要进行测试设计;调试是不受时间约束的。 (4)测试经历发现错误、改正错误、重新测试的过程;调试是一个推理过程。(5)测试的执行是有规程的;调试的执行往往要求开发人员进行必要推理以至知觉的"飞跃" 。 (6)测试经常是由独立的测试组在不了解软件设计的条件下完成的;调试必须由了解详细设计的开发人员完成。 (7)大多数测试的执行和设计可以由工具支持;调式时,开发人员能利用的工具主要是调试器。 2.对软件测试的理解? 软件测试就是说要去根据客户的要求完善它. 即要把这个软件还没有符合的或者是和客户要求不一样的,或者是客户要求还没有完全达到要求的部分找出来。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整理版,DOC

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 课程的性质:《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测量学与教育评价学内容的整合并侧重于教育测量的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它着力探讨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价的原理和方法,是一门带有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的应用性学科,是实现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科学化所必须借助的一门科学,也是教育学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类标准化的教育测验、会作测验质量分析、能正确解释分数的含义,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做出比较正确与合理的判断和评价,以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研究科学化。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 1.测量的定义 史蒂文斯曾对测量作出以下定义:“就其广义来说,测量是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我国有些学者认为:“测量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用数字方式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描述的过程”。

本书的观点:从广义上讲,测量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从以上对测量所下的各种定义可以看出,这种对事物进行区分的过程,必须是按照一定法则的,区分的结果必须能够用数字的方式进行描述的。 2.测量的要素 (1)测量的量具 测量的量具是指依据某些科学原理和法则,发展出合适的量具或制定出科学的测量方案。(2)测量的单位 不同的测量所采用的单位是不同的。 理想的测量单位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要有确定的意义;②要有相等的价值。教育测量的单位不够完善,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 (3)测量的参照点 量的参照点系测量的起点。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测量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 参照点有两种类型:①绝对参照点(绝对零点);②相对参照点(相对零点)。理想的参照点是绝对参照点,但教育测量中很难找到绝对零点,多采用人为指定的相对零点。 3.教育测量的定义与特点 教育测量的定义 教育测量,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5)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系试卷 一、填空题( 每空0.5 分,共10 分) 3 、一般说来,层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力条件①__________ ,多属②__________ 的产物;柱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条件③__________ ,多为④__________ 的产物。①较弱,②潮间带上部,③较强,④潮间带下部至潮下带上部。 6 、Young et al.(1972) 以潮汐作用带为形式的相带模式包括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 ③__ 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四个相带。①潮上带,②潮间带,③局限潮下带,④开阔潮下带。 7 、第一部系统论述我国各地质时代的沉积岩层的古地理轮廓的专著是①__________ 编著的② __________ 。①刘鸿允,②《中国古地理图》。 1 、相标志是相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可归纳为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和③ __________ 三类。①岩性标志,②古生物标志,③地球化学标志。 6 、Laporate(1969) 以潮汐作用划分的相带模式包括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四个相带。①潮上带,②潮间带,③潮下带上部,④潮下带下部。 7 、米德尔顿和汉普顿按支撑机理把沉积物重力流划分为四种类型,即①__________ 、②______ ____ 、③__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①碎屑流,②颗粒流,③液化沉积物流,④浊流。 5、按照地貌特点、水动力状况和沉积物特征,可将砂质高能滨岸相划分为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_四个亚相。①海岸沙丘、②后滨、③前滨、④近滨。 6、欧文(Irwin,1965)根据潮汐和波浪作用的能量,将陆表海碳酸盐沉积作用环境划分出了三个能量带,即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①远离海岸的X带(低能带)、②稍近海岸的Y带(高能带)、③靠近海岸的Z带(低能带)。 三、比较下列每对术语的异同点( 每小题 4 分,共32 分) 4 、泥岩与页岩——均为粘土岩,前者无页理,后者有页理。 5 、沉积相与岩相——岩相与沉积相是从属关系。沉积相是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而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是沉积相的主要组成部分。 6 、河控三角洲与浪控三角洲——为不同作用所控制形成的三角洲。河控三角洲是以河流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是高建设性的三角洲,形态上呈鸟足状或朵状。浪控三角洲是以波浪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是破坏性的三角洲,形态上呈鸟嘴状。 7 、内波与内潮汐——内潮汐是内波的一种特殊类型。内波是指存在于两个不同密度的水层界面上或具有密度梯度的水体之内的水下波(LaFond,1966 ),内波的振幅、周期、传播速度、深度的变化范围都很大。其中周期与半日潮或日潮相同的内波叫做内潮汐。

驾照科目一知识点总结

【累计积分】:记分周期12个月,一年满12分的,扣留驾驶证,参加科目一学习并接受考试。 ※记12分:①驾驶车型不符、饮酒后驾驶、事故后逃逸。②未悬挂车牌,故意遮挡车牌,使用伪造的车牌、驾驶证和行驶证。③高速上倒车、逆行。④超速50%以上。⑤4h未休息,休息少于20min。⑥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驾驶校车的。 ※记6分:①违反交通信号灯。②违法占用应急车道。③驾驶证暂扣期间驾驶。④不按规定避让校车。 ⑤以欺骗手段补领驾驶证。 【普通公路的最高时速】:无道路中心线的城市道路30,公路40。同方向只有一条机动车道的城市道路50,公路70。 ※最高30公里/小时:①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和窄桥。②掉头、转弯、下陡坡。③雾雨雪沙尘冰雹泥泞。④进出非机动车道、牵引故障机动车。 【高速公路的最低时速】:最低60,最高120。标牌红高蓝低黄建议,地面黄高白低。 ①同方向三车道:左110,中间90,右60。②同方向二车道:左100,右60 ③低能见度下: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危险报警闪光灯 <200米:最高60公里每小时,与前车保持100米以上。 <100米:最高40公里每小时,与前车保持50米以上。 <50米:最高20公里每小时,从最近出口尽快驶离高速。 【安全距离】:①发生故障后普通公路放警告标志车后50-100米,高速公路车后150米以外。 ②交叉路口、铁道路口、急弯路、窄路窄桥、陡坡、隧道50米以内不得停车。 ③公共汽车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站30米以内不得停车。 ④车速>100公里,跟车距离100米以上。车速<100公里,跟车距离>50米。 【交通处罚】:应自行撤离而未撤离造成交通阻塞的罚款200元。 ※扣留机动车:未悬挂车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未携带行驶证和驾驶证。 使用其他车辆的号牌、行驶证、保险标志和检验合格标志的,予以收缴,扣留机动车,罚款2000-5000。 使用伪造变造的号牌、行驶证和驾驶证的,予以收缴,罚款2000-5000,处15日以下拘留。 补领驾驶证后,继续使用原驾驶证的,予以收缴,罚款20-200。 ※扣留驾驶证: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达到12分。初次酒驾。 ※吊销驾驶证:假一吊二撤三醉五逃终身。醉驾五年,醉驾出事故终生。 ①将机动车交给驾驶证被暂扣或被吊销的人驾驶,罚款200-2000,并吊销驾驶证。②驾驶拼装或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道行驶,予以收缴,强制报废,罚款200-2000元,并吊销驾驶证。③超过规定时速50%的罚款200-2000元,并吊销驾驶证。

相平衡总结

第六章 相平衡 一、主要概念 组分数,自由度,相图,相点,露点,泡点,共熔点,(连)结线,三相线,步冷(冷却)曲线,低共熔混合物(固相完全不互溶) 二、重要定律与公式 本章主要要求掌握相律的使用条件和应用,单组分和双组分系统的各类典型相图特征、绘制方法和应用,利用杠杆规则进行有关计算。 1、相律: F = C - P + n , 其中: C=S-R-R’ (1) 强度因素T ,p 可变时n =2 (2) 对单组分系统:C =1, F =3-P (3) 对双组分系统:C =2,F =4-P ;应用于平面相图时恒温或恒压,F =3-P 。 2、相图 (1)相图:相态与T ,p ,x 的关系图,通常将有关的相变点联结而成。 (2)实验方法:实验主要是测定系统的相变点。常用如下四种方法得到。 对于气液平衡系统,常用方法蒸气压法和沸点法; 液固(凝聚)系统,通常用热分析法和溶解度法。 3、单组分系统的典型相图 对于单组分系统C =1,F =C -P +2=3-P 。当相数P =1时,自由度数F =2最大,即为双变量系统,通常绘制蒸气压-温度(p-T )相图,见下图。 p T l B C A O s g C ' p T l B C A O s g F G D 单斜硫p T 液体硫 B C A O 正交硫 硫蒸气 (a) 正常相图 (b) 水的相图 (c) 硫的相图 图6-1 常见的单组分系统相图

B A p x B (y B ) B A p x B (y B ) B A p x B (y B ) (a) 理想混合物 (b) 最大负偏差的混合物 (c) 最大正偏差的混合物 图6-2 二组分系统恒温下的典型气液p -x 相图 B A t x B (y B ) B A t x B (y B ) B A t x B (y B ) (a) 理想或偏差不大的混合物 (b) 具有最高恒沸点(大负偏差) (c) 具有最低恒沸点(大正偏差) B A t x B B A t x B D C G F O g g + l g + l l 1 + l 2 p = 常数 l B A t x B (y B ) (d) 有最高会溶点的部分互溶系统 (e)有最高和最低会溶点的部分互溶系统 (f) 沸点与会溶点分离 x B (y B ) B A t x B (y B ) B A t B A t x B (y B ) (g) 液相部分互溶的典型系统 (h)液相有转沸点的部分互溶系统 (i) 液相完全不互溶的系统 图6-3 二组分系统恒压下的典型气液相图 (2)液-固系统相图: 通常忽略压力的影响而只考虑t -x 图。 简单的相图也可分为固相部分完全互溶(形成固溶体α,β)、固相部分互溶(细分为有一低共溶点和有一转变温度的系统)、固相完全不互溶(形成低共熔混合物)、固相形成稳定化合物和固相形成不稳定

软件测试知识点总结

一、基础知识1、什么是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啥?2、什么是测试计划?都包括啥?什么是测试方案,什么是测试策略?测试方案包含哪些内容?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哪些?测试用例内容有哪些?3、测试用例为什么需要分级,如何分级别?测试用例需要哪些人来评审?评审的目的是什么?好的测试用例关键点是什么?不能发现BUG的测试用例不是好的测试用例吗?4、测试分为哪几个阶段?5、软件测试类型都有哪些?你进行过哪些测试,擅长什么?6、软件缺陷等级划分7、缺陷生命周期8、测试生命周期9、为什么要进行交叉测试?10、α、β测试是什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11、什么是驱动模块、桩模块12、什么是白盒测试,有几种方法13、测试结束标准14、测试报告包含哪些内容?15、项目中的需求,测试可以和客户沟通吗?不确定的需求怎么解决?16、你认为测试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开发犯低级错误怎么办?开发说不是bug怎么办?你为什么能够做测试这一行?你的职业规划?17、如何测试纸杯二、接口测试1、什么是API?什么是API测试?2、常见的API 测试点有哪些?API测试中使用的一些常用协议?用于API测试的工具?最常用的API文档模板?3、API和Web服务之间的区别?4、什么是Soap?什么是Rest API?SOAP和REST的区别?5、API常见测试有哪些?API测试有哪些优势?API测试中验证哪些内容?6、API测试、单元测试和UI测试之间的区别?7、API测试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8、执行API测试时我们一般会发现哪些BUG类型呢?9、接口测试用例的编写要点有哪些?10、列举一些最常用的HTTP方法?常见的响应状态码及意义11、可以使用GET请求而不是POST请求来创建资源吗?POST和GET有什么区别?12、PUT和POST方法有什么区别?13、接口产生的垃圾数据如何清理?测试的数据你放在哪?14、你们怎么做的参数化?15、接口测试的步骤有哪些?API测试设计的原理是?16、异步接口怎么测试?17、请详细阐述接口测试和UI测试在测试活动中是如何协同测试的?18、怎么设计接口测试用例?19、下个接口请求参数依赖上个接口的返回数据?依赖于登录的接口如何处理?依赖于第三方数据的接口如何进行测试?20、不可逆的操作,如何处理,比如删除一个订单这种接口如何测试21、json和字典dict的区别?三、性能测试1、性能测试包含了哪些软件测试(至少举出3种)?2、请问什么是性能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3、在给定的测试环境下进行,考虑被测系统的业务压力量和典型场景?4、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执行性能测试?5、简述性能测试的步骤。6、你如何识别性能瓶颈?7、性能测试时,是不是必须进行参数化?为什么要创建参数?LoadRunner中如何创建参数?8、你如何设计负载?标准是什么?9、解释5个常用的性能指标的名称与具体含义。10、描述不同的角色(用户、产品开发人员、系统管理员)各自关注的软件性能要点。11、请分别针对性能测试、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12、请问您是如何得到性能测试需求?怎样针对需求设计、分析是否达到需求?13、描述你的性能测试流程四、安全测试1、HTTP接口测试和Web Service接口测试区别是什么?2、HTTPS的优点和缺点?HTTPS的工作原理?HTTPS和HTTP的区别?什么是http代理服务器,有什么用?HTTPS在哪一层, 会话层在第几层?3、简述TCP/I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为什么TCP建立连接协议是三次握手,而关闭连接却是四次握手呢?为什么不能用两次握手进行连接?4、TCP和UDP有

地史学复习重点汇总+中国地质大学.doc

沉积环境: 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自然地理单元 沉积相——反映沉积记录成因(环境、条件和沉积作用)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综合。即沉积记录成因的物质表现。生物相岩相 相变——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在空间(横向)上的变化。 相分析——综合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推断其成因(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瓦尔特相(定)律亦称相对比原理 :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相互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起; 即在垂向上整合叠置的相是在侧向上相邻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The past history of our globe must be explained by what can be seen to be happening now” (James Hutton). It was named Uniformitarianism by Charles Lyell (1830; Hutton, 1795) Sed. Facies indicators——the physic, chemic and biologic characteristics which indicat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processes and conditions. 。。。。。。 地层:各种层状岩石的统称.包括所有的沉积岩,部分火成岩和变质岩. 地层学:研究层状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地质年代、时空分布规律(狭义)和形成环境条件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地质学分支学科.她的核心目标就是建立地球科学的时间坐标。 地层叠覆律: 原始地层自下而上是从老到新的(上新下老) 原始水平律: 地层沉积时是近于水平的,而且所有的地层都是平行于这个水平面的(水平摆放). 原始侧向连续律: 地层在大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是连续的,或者延伸到一定的距离逐渐尖灭(侧向连续)。 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相同。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超强总结

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总结(完整必看) 1.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能够以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的方式有机地连接起来的、而各自又具备独立功能的自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外部特征:自主计算机系统、互连和共享资源。内部:协议 2.网络分类:1)根据网络中的交换技术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ATM网等。2)网络拓朴结构进行:星型网;树形网;总线型网;环形网;网状网;混合网等。4)网络的作用地理范围: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范围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个域网 网络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时序或同步。语义:协议元素的定义。语法:协议元素的结构与格式。规则(时序):协议事件执行顺序。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 3.TCP/IP的四层功能:1)应用层:应用层协议提供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及各种应用服务。2)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为应用层隐藏底层网络的细节。3)网络层:处理来自传输层的报文发送请求;处理入境数据报;处理ICMP报文。4)网络接口层:包括用于物理连接、传输的所有功能。 为何分层:目的是把各种特定的功能分离开来,使其实现对其他层次来说是可见的。分层结构使各个层次的设计和测试相对独立。各层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各层不必理会其他的服务是如何实现的,因此,层1实现方式的改变将不会影响层2。 协议分层的原则:保证通信双方收到的内容和发出的内容完全一致。每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下层向上层提供透明服务,上层调用下层服务,并屏蔽下层工作过程。 OSI七层,TCP/IP五层,四层:

岩石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火成岩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类似矿物的物质(如有机质、玻璃、非晶质)和生物遗骸等构成的固态集合体。 岩石的成因分类:按岩石的形成作用过程划分为:岩浆岩:是由地幔或地壳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形成岩浆继而冷却固结的产物。沉积岩:是由地表风化产物、火山碎屑物等,在外力作用下搬运、沉积、固结而成的。变质岩:是由先已存在的岩石(岩浆岩及沉积岩)在温度、压力及应力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为适应新的环境而形成的岩石。 三大岩类之间的循环转换关系:已经存在的沉积岩、变质岩、火成岩抬升到地表以后,经风化剥蚀、机械破碎、搬运、沉积等作用可以形成沉积岩;已经存在的沉积岩、火成岩或变质岩,因温压条件的变化或流体的作用等可形成变质岩;温压条件的进一步变化,可使原来的沉积岩。变质岩或火成岩发生熔融形成岩浆,岩浆在固结形成新的火成岩。 岩石学:是专门研究地壳、地幔及其它星体产出的岩石的分布、产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成因、演化等方面的科学。 岩浆:是天然形成于上地幔或地壳深部,含有部分挥发分和固态物质、粘稠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高温熔融体。自然界中硅酸盐岩浆占绝大多数,极少量是金属硫化物岩浆和金属氧化物岩浆(矿浆)及碳酸岩浆。 岩浆的主要化学成分: (1) 常量元素: O、Si、Al、Fe、Mg、Ca、Na、K、Mn、Ti、P、H、C等,其中O最多。在岩浆结晶过程中这些元素相互结合,组成各种矿物。通常以氧化物形式来表示:如SiO2 、Al2O3 、Fe2O3 、 FeO 、MgO、CaO、Na2O、K2O、MnO、TiO2、P2O5、H2O、CO2 等。但实际上在岩浆中这些元素并非以氧化物形式存在,而多是呈离子、原子或离子团的形式存在,如: Mg2+、 Na +、[SiO4]4-。 另外还有挥发份:CO2、SO2、CO、N2、H2 NH3、NH4、HCl、HF、KCl、NaCl等等。硅酸盐岩浆化学成分以SiO2含量最多,根据SiO2含量将硅酸盐岩浆分成4种类型:1) 酸性岩浆SiO2 > 63%(wt%) 2) 中性岩浆SiO2 52~63%(wt%) 3) 基性岩浆SiO2 45~52%(wt%)

(word完整版)2019年科目一复习重点总结,推荐文档

1)终生吊销, 2)驾驶拼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车上路(吊销,罚款200~2000) 超过规定时速50%(吊销,罚款200~2000) 3)因欺骗/贿赂而撤销(暂扣三年) 酒后驾驶(暂扣6个月,罚款1000~2000) 4)only违法,no违规/违章 5)初次申领驾驶证后实习期为12个月 6)悬挂机动车号牌(车辆用光盘遮挡号牌,属于违法行为,直接扣12分),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 7)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累积记分周期(即记分周期)为12个月,满分为12分,从机动车驾驶证初次领取之日起计算。 8)机动车驾驶人在机动车驾驶证丢失、损毁、超过有效期或者被依法扣留、暂扣期间以及记分达到12分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9)交通标志分为: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施工安全标志和辅助标志。 道路交通标线分为:指示标线、警告标线、禁止标线。 10)在道路同方向划有2条以上机动车道的,左侧为快速车道,右侧为慢速车道。超车只能左侧超,不能右侧超车 11)红圈白底限制最高速度,蓝底限制最低速度。 12)向左转弯、向左变更车道、准备超车、驶离停车地点或者掉头时,应当提前开启左转向灯; 向右转弯、向右变更车道、超车完毕驶回原车道、靠路边停车时,应当提前开启右转向灯。13)(notice)机动车在夜间没有路灯、照明不良或者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情况下行驶时,应当开启前照灯、示廓灯和后位灯,但同方向行驶的后车与前车近距离行驶时,不得使用远光灯。机动车雾天行驶应当开启雾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 机动车在夜间通过急弯、坡路、拱桥、人行横道或者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时,应当交替使用远近光灯示意。此处为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所以需要交替使用远近光灯。机动车驶近急弯、坡道顶端等影响安全视距的路段以及超车或者遇有紧急情况时,应当减速慢行,并鸣喇叭示意。 14)无中线,城三公四,同向一道,城五公七 同向三车道,110-120,90-110,60-90 同向两车道,100-120,60-90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与同车道前车距离可以适当缩短,但最小距离不得少于50米。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二)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 (三)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15)追尾都是后车的责任,因为没有保持足有的安全距离。

水力学总结

● 流体的力学特征: 静止时抗拉;运动时抗拉,抗切 ● 连续介质模型概念: 把流体视为密集质点(含有大量分子,体积忽略不记,具有一定质量的流体微团)构成的无空隙连续介质,且其所有的物理量都是空间坐标和时间的连续函数的一种假设模型 ●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 惯性(不可压缩流体,可压缩流体); 2. 粘滞性 (动力粘滞系数,运动粘滞系数 ) μ随压强变化不大,温度升高液体粘滞系数降低,气体粘滞系数升高。理想流体不 考虑粘滞性 3. 压缩性和热胀性 4. 表面张力特性(毛细现象 测压管的管径不小于10mm ) 5. 汽化压强(空化和气浊现象) ● 静压强的两个特征: 特征1: 静压强的方向与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一致 特征2: 静压强的大小与作用面方位无关, 只与空间坐标点的位置有关. ● 重力作用下静止液体压强分布规律: 压强p 的大小与水深h 成正比,与液体体积无直接关系; 压强相等时,水深h 为常数,即等压面与液面平行的水平面; 对于任意两点压强: p B =p A +ρgh AB ; 压强等值传递 ● 压强的量度方法及计算量换算: 绝对压强:p abs ≥0 相对压强:p=pabs-pa 真空压强:pv=pa-pabs=-p 标准大气压:1atm=101.3kpa=10.33mH2O=760mmHg 工业大气压:1at=98kpa=10mH2O=736mmHg ● 液柱式测压计测压原理: 等压面是指流体中压强相等p=Const 的各点组成的面 ● 液体的相对平衡: 1. 处于相对平衡的流体,质量力除重力外还有牵连惯性力,因此等压面不是水平面 2. 处于相对平衡的流体,只要单位质量力在铅直轴向分力与重力一致,则铅直方向的 压强分布规律与静止液体相同 3. 处于相对平衡的流体,各点测压管水头不是常数 压强分布图和曲面压力体的绘制: 1. 根据基本方程式p=γh 绘制静水压强大小; 2. 静水压强垂直于作用面且为压应力; 3. 在受压面承压的一侧,以一定比例尺的矢量线段表示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法:潜没在液体中的任意形状的静水总压力P ,大小等于受压面面积A 与其形心 点的静压强pc 之积 du T du T A dy A dy μτμ===或μνρ=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考试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6*3=18)+选择题(18*1=18)+判断题(10*1=10)+简答题(34分)+综合题(20分) 1. (室)土工试验:包括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的测定、土的力学性质指标的测定、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粘土矿物分析等等。原位测试:在保持岩土体天然结构、天然含水率以及天然应力状态的条件下,测试岩土体在原有位置的工程性质的测试手段。 2. 原位测试与室土工试验的比较: 原位测试:一、实验对象面:1,测定土体围大,能反映宏观微观结构对土性的影响,代表性好;2,对难以取样的土体仍能实验;3,对实验土层不扰动;4,能给出连续的土性变化剖图;5,土体边界条件不明显。二、应力条件面:1,基本在原位应力条件下进行应力试验;2,应力路径和排水条件不能控制;3,应力条件有局限性三、应变条件:1,应变场不均与;2,应变速率一般大于实际工程条件下的应变速率四、岩土参数:多建立在经验公式上五、实验期:期短,效率高 室试验:一:1,与原位相反;二,排水条件、应力路径、应力条件都可以模拟控制;三、应变场均匀,应变速率可控制;四、可直接测定;五:期长,效率低 1. 载荷试验:在现场用一个刚性承压板逐级加荷,测定天然地基、单桩或复合地基的沉降随荷载的变化,借以确定它们承载能力的试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层地基土,包括各种填土和含碎的

土;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埋深等于或大于3.0m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土;螺旋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层地基或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 2.载荷试验目的:(1)确定地基土的比例界限压力、极限压力,为评定地基上的承载力提供依据(2)确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3)估算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4)确定地基土的基床系数 3.原理:典型的平板载荷试验p-s曲线分为三个阶段:直线变形阶段:P-S呈线性关系,此线性段的最大压力称为此时的界限P0 。在直线变形阶段,受荷土体中任意点产生的剪应力小于土体的抗剪强度,土的变形主要由土中空隙的压缩而引起,土体变形主要是竖向压缩,并随时间逐渐趋于稳定。剪切变形阶段:当载荷大于P0而小于极限压力Pu,P-S变为曲线关系,且斜率逐渐变大。在剪切变形阶段,P-S曲线的斜率随压力P的增大而增大,土体除了产生竖向压缩变形之外,在承压板的边缘已有小围土体承受的剪应力达到了或超过了土的抗剪强度,并开始向围土体发展。处于该阶段土体的变形由土体的竖向压缩和土粒的剪切应变共同引起的。破坏阶段:当载荷大小大于Pu时,即使荷载维持不变,沉降也会持续或急剧增大,始终达不到稳定标准。在破坏阶段,即使荷载不再增加,承压板仍会不断下沉,土体部开始形成连续的滑动面,在承压板围土体发生隆起及环状或放射状裂隙,此时在滑动土体的剪切面上各点的剪应力均达到或超过土体的抗剪强度。 4.实验技术、步骤:试坑的尺寸及要求: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试坑宽

沉积岩与沉积相考试题

沉积岩与沉积相 请注意: 1、本考试科目提供一套试题参考答案,进入本门课程点在线考试,随机抽题,如果考试题不是其中试题,千万别点最下面的“完成考试”按钮,立即关闭窗口,重新进入抽题,直到抽到所给这套题为止 2、在线考试只有一次机会,成绩为最终考试成绩,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没给答案的可自行发挥,别空题,做完后一定点完成考试显示“答卷结果保存成功”表示提交成功,否则考试结果将无分值

1.成岩作用 广义的成岩作用是指从沉积物到沉积岩,以及在沉积岩形成以后再到它遭受风化作用或变质作用即到其被破坏或发生质的变化以前,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或作用,是沉积岩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阶段。 2.沉积相 沉积环境和该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综合)。 3.河流的“二元结构” 河流沉积的下段是由河床亚相的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组成,是由于河道迁移而引起的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的底层沉积。上段由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组成,属泛滥平原沉积,主要是大量细粒悬浮物质在洪泛期垂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剖面的顶层沉积。底层沉积和顶层沉积的垂向叠置,构成了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 4.在海里或江里的岩石或珊瑚虫遗骸堆积成的岩状物 5.海洋或湖泊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大量泥沙并呈悬浮状态搬运的高密度底流 6.如波状层理:纹层呈对称或不对称的波状,但其总的方向平行于层面。 7.又称毛细管浓缩作用或蒸发泵作用。 一般认为在潮上带,早先沉积的碳酸钙沉积物饱含孔隙水,在强烈蒸发时孔隙水沿毛细管上升,并使沉积物下部与海水沟通的孔隙不断获取海洋中正常海水的供给,就像泵汲一样。蒸发泵汲作用进行,使潮上带沉积物上部孔隙水的盐度大大提高,出现文石、高镁方解石及石膏沉淀,特别是石膏的沉淀增高了卤水中Mg/Ca比值,这些卤水就成为一种交代溶液,逐渐交代碳酸钙沉积物而形成白云岩。 8. 三角洲,即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淡水高得多的海水,凝絮淤积,逐渐成为河口岸边新的湿地,继而

驾校考试科目一知识点整理知识讲解

1、题目里有“口”的选50米,有“站”的选30米,叫“口五站三" 剩下的全选150米,没有150的选最大。判断题全对。 2、有关公里的题目:城市街道选50公里,其余有30的全选30。高速最高70,高速最低60。判断题全对。 3、吊销机动车证的为二年,撤消机动车证的为三年,以醉酒吊销五年,因逃跑而吊销是终身,叫“吊二撤三醉五逃终身”。 4、伤员急救知识:选择题:A、B、C、“选字最多的”。判断题:只有“远心端”和“软质担架”是错的,其余都是对的。 5、危险知识:题目里找“不需要”“不受”“可以”“三层”“坚固无损”是错的,其余都是对的。 6、扣分题:扣1分:“未带证件”判断题:有“灯光”和”倒车“是对的,其余全错。扣2分:匝道超车(高速),未达20%,打手机,违反标志,超4小时,没有划中心线,实习期,交叉路口。判断题:”未与前保持安全距离“是对的。其余全错。扣3分:灯光、信号灯、号牌、高速、挂车,判断题全错。扣6分:饮酒、超过50%、超过30%,学习驾车(高速),不按规定停车(高速)。判断题全对。扣12分:醉酒、扣证驾车、逃逸、借证驾车,超过三个月未缴罚款,驾不符合车型的,强行通过。判断题全对。 7、罚款题:有”2000“选”2000“,没”2000“选”500“,没有”2000以上”的和没有”1000“的罚款。其它全选最大题。考罚款金额的判断题全选正确。 8、有关天数的题目:只要记住一个调解的选10天,其余有15天选

15天,没有15天的选3或90。 9、有关高度的:出现”集装箱“选最大,其余选小。 10、关于作用的”变、离、柴、行“ 4个字后有作用全错,其余有作用全对。 学车顺口溜只要牢记考试准能过 上车喊报告! 拉门出左脚,坐好叫考官,面带梨涡笑。 关门深呼吸,坐姿要摆好。 查看空挡位,点火要轻柔。 方向别忘了,挂挡要干脆,手刹要放掉。 起步问考官,多看后视镜,喇叭来欢叫。 离合器放松,做好半连动,出发要稳当,别让考官晃! 换挡要及时,加挡要迅速,遇人要刹车,可别过了头。 转弯要减速,立即减下挡,多看多停顿,安全放心中。 肩膀要放松,双手放到位,神态要自然,莫因考官慌。 自己有信心,艰辛都不怕,胆大又心细,礼貌别忘了。 只要牢记着,考试准能过! 驾照考试秘笈小路考:驾校大路,小路考试(9九选六)考试技巧,注意事项和秘笈 步程序 1,调整座位 2,检视左右反光镜和倒车镜,检视手制动拉杆和排档杆位置

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重要知识点总结

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 (1)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C) A. 算法的执行效率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 B.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程序中指令(或语句)的条数 C. 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算法必须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D. 以上三种描述都不对 (2) 以下数据结构中不属于线性数据结构的是(C) A. 队列 B. 线性表 C. 二叉树 D. 栈 (3) 在一棵二叉树上第5层的结点数最多是(B) 注:由公式2k-1得 A. 8 B. 16 C. 32 D. 15 (4) 下面描述中,符合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的是(A) A. 使用顺序、选择和重复(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表示程序的控制逻辑 B. 模块只有一个入口,可以有多个出口 C. 注重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D. 不使用goto语句 (5) 下面概念中,不属于面向对象方法的是(D) 注:P55-58 A. 对象 B. 继承 C. 类 D. 过程调用 (6) 在结构化方法中,用数据流程图(DFD)作为描述工具的软件开发阶段是(B) A. 可行性分析 B. 需求分析 C. 详细设计 D. 程序编码 (7) 在软件开发中,下面任务不属于设计阶段的是(D) A. 数据结构设计 B. 给出系统模块结构 C. 定义模块算法 D. 定义需求并建立系统模型 (8)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B) A. 数据模型 B. 数据库管理系统 C. 软件工具 D. 数据库 (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 A.数据库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不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 B.数据库设计是指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共享的问题 D.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物理结构必须与逻辑结构一致 (10) 下列模式中,能够给出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的是(A) 注:P108 A. 内模式 B. 外模式 C. 概念模式 D. 逻辑模式 (11)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C) A. 执行算法程序所需要的时间 B. 算法程序的长度 C. 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运算次数 D. 算法程序中的指令条数 (12)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D) A. 算法程序的长度 B. 算法程序中的指令条数 C. 算法程序所占的存储空间 D. 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存储空间 (13) 设一棵完全二叉树共有699个结点,则在该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为(B) 注:利用公式n=n0+n1+n2、 n0=n2+1和完全二叉数的特点可求出 A. 349 B. 350 C. 255 D. 351 (14) 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强调的是(B) A.程序的规模 B.程序的易读性 C.程序的执行效率 D.程序的可移植性 (15) 在软件生命周期中,能准确地确定软件系统必须做什么和必须具备哪些功能的阶段是(D) 注:即第一个阶段 A. 概要设计 B. 详细设计 C. 可行性分析 D. 需求分析 (16) 数据流图用于抽象描述一个软件的逻辑模型,数据流图由一些特定的图符构成。下列图符名标识的图符不属于数据流图合法图符的是(A) 注:P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