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本土文化与全球化

印度本土文化与全球化
印度本土文化与全球化

文 史 哲JOURNAL OF LITERATURE,HISTORY AND PHI LOSOPHY 2007年第5期(总第302期)No15,2007(Serial No.302)

印度本土文化与全球化

姜玉洪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与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 要:全球化打破了民族的藩篱,把各民族文明都卷入了大交流、大融合的浪潮。印度社会正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印度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以印度教为主体的印度多元文化,具有顽强的生

命力、高度的凝聚力和极大的同化力,在外来文化的冲击面前不会丧失自我,将重新反思和整合,嬗变出使人

耳目一新的、不失民族特色的独特文化。

关键词:印度本土文化;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1-4721(2007)05-0083-08

全球化正在成为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全球化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但其意义不仅仅是经济的,毋宁说,它是由经济全球化所推动的人类活动的“时空延伸”和“时空压缩”[1](P6-9),是世界范围内人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交流和互动的强化。赫尔德在《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把全球化视为一个综合性概念:“社会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都无法摆脱全球化进程的影响。这些进程体现在所有社会领域,从文化领域到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法律领域、军事领域以及环境领域。全球化最好被理解为一个多面的或者分化的社会现象。不能把它看作一个单一的状态,相反它指的是在社会活动的所有关键领域中不断全球化的相互联系模式……任何对全球化进程的一般性解释都必须认识到,全球化不是一个单一的状态,最好把它理解为分化的、多方面的进程。”[2](P37)全球化打破了民族的藩篱,把各民族文明都卷入了大交流、大融合的浪潮,并呈现出文明的全球性、整体性局面。马克思说:“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3](P88)人类社会进入了“世界历史”,全世界各民族人民都被卷入了由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所形成的世界体系之中,各个民族或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愈来愈深地与西方、工业化或现代化发生着联系。

全球化的发展,不仅彻底改造人类传统经济的生活方式,而且给人类生活的其他领域也带来了同样的革命效应。秘鲁学者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对全球化这样描述:“在下个即将开始的世纪,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将远没有过去的一个世纪那样丰富多彩,要少许多地方特色。过去曾赋予人类丰富的民俗和民族多样化的节庆活动、衣着、习惯、礼节、仪式和信仰将逐渐消失或被封闭在极少数领域里,而社会主体将抛弃它们,接受其他更符合我们时代现实的东西。这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正在经历的一个过程,只是有的国家快些,有的国家慢些。”①世界范围文化的相互激荡,正是在这一大背景展开的。

全球化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冲突与碰撞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现象,没有文化冲突,就不会有文化融合, 收稿日期:2006-12-20

48文史哲?2007年第5期

也就没有文化的发展。正如郭英剑在为《文化帝国主义》一书所作的“代出版说明”中所言:“全球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经济力量,更在于我们的文化经验,也就是我们理解日常生活的方式。”[4](P9)纵观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史,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是一个根本的规律。拒绝、排斥外来文化,闭关自守、消极保守只能是停滞落后,而接纳优秀外来文化的快慢和深浅,则又直接影响着这个民族或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文化繁荣。特别是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更加深刻。印度社会的文明史不但证明了印度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同时也展示了全球化与印度本土文化的交流、冲突与融合的客观现实,以及在冲突中印度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文化的繁荣。

一、独特的印度本土文化

印度文化博大精深,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底蕴,与中国一同跻身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文明的种子曾从这里传播到全球各地。在悠悠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于印度所具有的独特因素———封闭险要的地理环境、历史久远的宗教传统、多元复杂的社会结构、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闭关自守的村社结构,使印度文明在具有东方国家共同特征的同时,又被打上了极为独特的烙印,其文化具有强烈的宗教性、极大的包容性、深刻的内省性、稳定的连续性的特征。

印度民族具有一种倾向,他们承认和理解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世界观、哲学和宗教。印度文化非常活跃,它不时地根据需要而吸收进外来文化。《宽容的文化》一书中写道:“从文字无法企及的时代开始,印度就接受了外族人民。它像一块充满魔力的土地,激起各种各样人丰富的想象,流浪者、殖民者、抢劫者、生意人、征服者不断涌入这个国家,他们带来了新的种族、文化、习俗、宗教和语言。”[5](P2)因此,有人说印度“像海洋一样有无限的吸收能力”,这“无限的吸收能力”正是印度文化无限的包容力。正是这种包容使印度呈现出多样的人种、众多的民族、繁杂的语言、纷繁的宗教共存的多样性社会面貌。

在世界各大文明传统中,印度人在精神生活方面,尤其是在宗教方面的热情,是其他文明难以与之匹敌的,这不仅表现在印度社会宗教生活的普遍化程度上,也表现在个人的宗教追求的彻底性程度上。印度人笃信宗教,他们的“宗教动机是与别的地方两样。别的地方多半情志怯弱,所以其结果必至诎抑个性;印度人多半不是想有所仰赖托命而是堂堂正正要求出世———他们叫做‘还灭’”[6](P115)。所以,他们的许多宗教信仰,譬如梵我同一、业报轮回、精神解脱、践行瑜伽等鼓励人逃避现世,驱使人走上内省沉思的道路。日本著名学者高楠顺次郎、木村泰贤共著的《印度哲学宗教史》指出:“印度为世界无比的宗教国,同时又是很少有的哲学国,在那里发生的宗教与哲学,其种类之丰富杂多,真可惊人!我们通观其全部历史,在其中看见世界一切宗教的模型。”②梁漱溟先生也指出:“形而上学之成就,是印度人之小成就,假使印度人要有成就一定在宗教上,因为印度原只有宗教,而形而上学原是附属于其内的。”[6](P95)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宗教在印度是何等的广泛、何等的重要,我们也不难发现无论是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生活方式、思维模式,无不渗透着宗教的影响。因此,克里斯托弗?道森说:“伟大的宗教是伟大的文明赖以建立的基础。”[7](P32)宗教性实乃印度文化最本质的特性。强烈的宗教性是印度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之处。这种独特的具有强烈宗教性的印度文化,是印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内在运行机制。所以,对于印度这个宗教感如此浓厚的国家,许多问题仅仅从政治、经济和历史等角度来理解和研究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在印度,对民族和文化的认同主要在宗教,人们生活的重心不在国家政治上而在宗教上。对印度人而言,要紧的是宗教而不是政治,是灵魂而非躯体,是无数的来世而非此生,宗教一直是民族文化之根本。

宗教在印度的作用和影响也许出乎我们的想象,“在印度,人以宗教划群,物以宗教定性”[8](P85)。几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宗教的控制,都能看到宗教的影子,宗教不仅仅作为一种信仰,也是一种价值

观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宗教意识主宰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以致印度人认为,信仰宗教是天经地义的,而不信仰宗教却是不可思议的,这也就无怪乎印度近代哲学家维韦卡南

达说:“在印度,宗教生活形成了中心,它是民族生活整个乐章的主要基调。”[9](P91)无论是婆罗门教、印度

教,还是佛教、耆那教,在教义上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具有一种重精神、轻物质,重灵魂、轻肉体,重直觉、轻理性的倾向。印度人在这种倾向的影响和熏陶下养成了一种竭力追求精神而轻视物质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种人生价值观念表现在印度文化的各个领域,对印度的制度、文化、人的思想感情、观念形态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全方位、多层面的影响。

综观人类历史,传统的封闭的日常生活世界同建构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社会体系曾经长期契合,构成人类历史中漫长的半停滞时期。印度是一个自然经济和农业文明的历史十分悠久的文明古国,它拥有十分强大和沉重的日常生活结构,绝大多数人一直沉溺于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日常生活之中。印度文化从印度河文明到今天的经济改革,从《吠陀》本集到当代文献,中间虽然有过间断,但印度文化可谓生生不息,一脉相传。这一沉重的日常生活结构虽然屡经历史事变,却始终没有受到真正的触动和打击,这成为传统的印度人走向现代化的沉重的制约因素。

从印度文明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种沉重的日常生活结构的冲击不断出现。方广锠在《印度文化概论》中指出:“在这许多次外来入侵中,有三起入侵曾对印度历史、印度文化产生过全局性的影响,这就是发生于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雅利安人的入侵、从公元八世纪开始的伊斯兰教势力的入侵及近代的

西方殖民。”[10](P6,《绪论》)其实,更为激烈的冲突是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印度的改革开放之后。这些外来

因素,一方面导致了印度本土文化的衰微及其边缘化;另一方面,也近而激发起印度的有识之士开始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进行重新审视,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外来文化有一种吸纳和融会,使得新的开放性的印度近现代文化破土萌芽,不断成长。印度的近现代文化的形成过程正是由英国殖民主义入侵所带来的西方文化精神与印度传统文化精神冲突的过程,它是印度文化由传统农业文明的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向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主义文化模式转变的转机和希望。这一转机和希望并不只是来自不断引进与更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拓宽的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至关重要的是,在蓬勃发展的技术和经济现代化进程的背后,可以看到传统日常生活的沉重结构的真正松动以及千百万普通人正在悄悄萌生的走出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冲动。这一冲动将成为印度传统文化由自然主义和伦理中心主义向现代理性和人本主义转型的契机。

首先,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印度人在关注精神解脱的同时,也开始追求物质生活,市场经济意识增强。改革开放以后,印度社会出现了独立以来最活跃的变迁,传统的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印度原有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在独立运动中和独立后的尼赫鲁时代,印度社会有个普遍观念,即在印度这样的贫穷国家,不要让权力和金钱勾搭上庸俗和罪孽。因此,高尚的人鄙视庸俗,富有的人也不炫耀财富。那时印度大资本家的数量很少,中小企业也没有发展起来,印度有的是圣雄甘地和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思想遗产。但实行市场经济使印度社会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善必认为:“文化变

革的基础必须从表面现象之外去寻找,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表面现象往往被当作实质。”[11](P9)市场经济

把许多东西商品化,使具有浓厚宗教气氛的印度社会中的宗教活动也逃不出这个怪圈。而且,金钱的影响凸显出来,“致命的竞争已经动摇了道义的轴心,事实上,印度社会的一只脚踏在传统上,另一只脚踏

在现代上”[12]。

其次,工业文明打破了传统的封闭的日常交往范围,改造了生活方式,交往的空间与自由扩大,平等、自由精神不断生成。在印度人开始以西服代替传统的服饰,抽雪茄代替抽自产的烟叶,使用刀叉代替习惯的手抓方式时,并不是简单的表面化的变革,那种内在的深层的东西———文化也正在变化。尼赫鲁说:“人们想象她(印度)没有变化那就根本大错。毫无变化就等于死亡。它之所以能免于沦亡而成为

一个高度进化的国家,就表示其中有某些不断的适应过程在进行着。”[13](PP507)现代化大生产要求社会必

须进行普遍的联系和交往,它促使村社和种姓制度影响下的封闭、保守的心态和小农经济意识逐渐消亡,人们已经开始寻求合作、面对开放。

5

8印度本土文化与全球化

68文史哲?2007年第5期

英国殖民者给印度留下三大文化遗产:一种语言———英语,一个阶层———英语阶层,一种政体———议会民主。对于拥有繁杂语言、众多民族的印度,英语是第一个对全印度实行统一的语言工具,它不仅加强了民族之间的了解、交往,促进了文化的整合,而且以英语为教学手段的学校的建立,促使印度出现了现代的教育形式、教育体制,为现代科学技术在印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英语教育打开了印度人的眼界”[13](P319),培养和造就了印度现代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和扩大,他们不断接受西方先进文化,主体精神和理性精神不断生成,使印度在东方专制社会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十分健全、完善的民主制度,使印度人在民主、自由的环境中生活。

第三,印度本土文化在外来势力、外来思想的碰撞下,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印度文化吸纳、包容外来的特性,使西方理性文化与印度文化相结合产生了强大的创造力,在印度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印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经济增长势头强劲,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民主法制意识增强,等等。从表面上看,以西方文化为支撑的科技理性文化在现实社会起了主导作用,取得了强势地位,使印度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政治稳定的良好局面,这种客观现实我们不能否认。在深层次里,具有极强生命力、包容力、同化力的印度宗教文化仍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束缚着印度人的思想,阻碍着印度社会的发展,贫穷、落后、愚昧、混乱不断呈现。印度在迅速变化,特别是现代化正在冲击过去分割的乡村世界,但它的传统特色与现代特色一样强烈。这两者难以区分,而且在很多情况下简直就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二、印度本土文化的现实命运

当下,印度社会正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的主导,印度本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人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文化:以印度教为主体的印度复合文化,是否还能够承载这一切,是否需要荡涤出去一些,是否需要汲取改造一些,不然我们将用什么样的理念和思想来面对和融合于这个新世纪和新世界呢?

对于世界各个民族来说,从总体上看,从古至今,日常生活在个体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中的比重呈现逐步下降或弱化的趋势。人的世界的历史建构通常遵循着从日常到非日常的基本途径前行,而当非日常生活世界真正建构并日渐发达时,日常生活世界则逐渐作为人类社会和历史的潜在基础结构退隐为背景世界。但是,印度的情形并不完全如此,尽管印度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尽管在信息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已经向前走了很远,但农本社会的根基和文化基因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冲击和变革,而是以一种农业文明特有的成熟方式从容地持续存在。印度传统农业文明特有的成熟状态和它对印度社会的深层文化结构的影响,使它对印度现代化进程有着顽强的文化阻滞力。其表现就是与日常生活世界相伴随的价值观念、思维定势以及心理结构等文化因素与现代社会的市场化、契约化、理性化、民主化和开放性等文化因素的要求相去甚远。具体而言,传统日常生活世界对印度现代化进程的内在阻滞力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精神解脱的宗教追求,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改造自然和积极竞争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阻滞了现代化的理性进程。宗教追求的是一种与现实世界完全异质的“彼岸世界”,宗教的终极目标是要人们远离现世,到一个更高的理想世界中去。由于不同宗教对彼岸世界的描绘以及达到彼岸世界的途径和方法各不相同,因而对人们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也不同。宗教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就解脱观而言的。从一百多年前马克斯?韦伯确立宗教文化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命题开始,宗教对经济的发展问题就一直受到极大关注。印度文化具有强烈的宗教性、深刻的内省性和极大的包容性,其出世倾向对印度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更大。“梵”是印度教中最高的超自然力量———“宇宙灵魂”,在个人感觉背后有一个和“梵”一样的神秘存在———“我”,人应该努力发现自己在精神世界背后的“我”,并努力达到与“梵”合一,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世俗一切苦恼,达到不生不灭的境地。这种“梵我同一”的解脱理论,使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永恒的恐惧,使印度教徒把注意力从现实世界转移到了现实世界背后,走向了内

省、逃避现实的道路。同时,对超验世界的无休止追求,不仅使世俗世界丧失了神圣性和固有价值,而且也使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政治积极性以及经济上的努力都降至次要的地位。按印度教教义规定,世俗的

幸福、财产、功名等不仅无助于实现个人解脱,反而是个人发现“阿特曼”(我)的障碍,是一切“苦”之源。

在印度,那些舍离俗世、走上巡游道路的游方僧,或者是那些在丛林或喜马拉雅山深处搭起茅庵、闭目冥想、专心于各种自我折磨的苦行者,受到人们的极大的尊重。在印度,多数印度教教徒确实具有强烈的“脱俗”意识和对遁世、苦行生活的热衷,这就是韦伯所说的“出世禁欲主义”。它阻碍印度教教徒产生理性化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并进一步影响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业报轮回”理论对世界和人生提供了一种宿命的解释,对一个印度教教徒来说,“前生”是一种不可改变的、决定性的力量,此生无论有什么遭遇都必须屈从。对整个社会来说,业报思想也宣布了人的生活条件和地位的差异是合理的,对现实社会作任何的改革和变动不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它使人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阻断了真正的宗教和社会改革。

第二,教义冲突和利益纷争导致的教派斗争,与现代社会追求和谐、稳定相背离,阻碍了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宗教信仰是宗教教团内部的强大的结合力量,但又常常是不同宗教教派之间矛盾与纷争的起因。可以说,近代印度教教徒与伊斯兰教徒之间的分歧、对立与冲突,就其内部的原因而言,首先就是由这种宗教信仰、礼仪和习俗方面的分裂所引起的。从伊斯兰教进入印度后,教派斗争一直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发生,而且愈演愈烈。教派斗争对印度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独立以来,以尼赫鲁为首的国大党政府坚定世俗主义信念,决心推动印度的各种宗教团体的和平共处。《印度斯坦时报》曾发表文章强调:“如果印度要作为文明的民主国家存在下去,就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反教派

主义斗争。……就必须关闭所有教派毒药之源泉。”①尼赫鲁也坚信印度应当是一个世俗国家,所有的

宗教和文化拥有完全的自由与合作。事实上,印度却远没有达到历代领导人所希望的那样,尼赫鲁的梦想不仅没有实现,政教结合的趋势反而使印度距离世俗的民主和民族主义的发展道路越走越远,以致出现了尼赫鲁所担心的以教派主义形式出现的宗教和政治的联盟———“最危险的联盟”。政治宗教化的现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如1992年“阿约迪亚”清真寺被毁事件就是印度教教派政党煽动的结果。现在,在印度教极端主义者那里,印度教经典不需要成长、扩展和回应,他们早已经抛弃了印度教的宽容性、多元性和弹性,鼓吹向后看,走向了极端,使印度社会的教派冲突成为无法根治的毒瘤。因此印度著名的哲学家维韦卡南达说:“建立新印度的首要条件是要使各种宗教的联合,我并不是说政治或者社会

的改革是不需要的,但是……宗教是首要的。”②进入21世纪,教派主义和教派纷争仍然是印度社会的

一大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印度社会才能安定团结,印度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第三,限定身份、职业和等级的不平等的种姓制度,与现代民主制度主导的平等精神和市场经济遵循的契约原则相违背,限制了民主政治制度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在于,这种等级制的形成不但与社会分工相关,而且与种族压迫联系在一起。印度的种姓制度把劳动划分为“洁净的”和“污秽的”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集团的隔离意识,影响了分工体制的合理化发展,阻碍了科学进步。印度教并将这种划分同终极目标———同神的合一结合起来,认为只有那些从事洁净职业的人才能够解脱,从事污秽职业不仅会影响自己的解脱,而且污秽像细菌一样会通过接触、交往传染给别人,从而影响别人解脱。因此,人们只能同较洁净的种姓接触和交往,否则会受到污染,丧失种姓地位而不能解脱。这种担心使每个种姓都自我封闭于相互隔离的壁围之内,排斥不属于自己种姓集团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手工业和商业要发展到现代企业和现代管理组织是很难的。印度教徒视自己从事的职业是基于“达摩”的规定,这种使劳动分工永恒化的观念,使印度教徒甘居落后、不思变革、不易接受新技术和新事物,而且严格的职业世袭也意味着对经济竞争的否定,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达和现代雇佣关系的确立。由于种姓对立根深蒂固,加上高种姓对低种姓的经济剥削,高低种姓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多地表

7

8印度本土文化与全球化

88文史哲?2007年第5期

现为暴力冲突,这些都影响着印度社会的稳定,使社会凝聚力不断减弱。

时至今日,印度的种姓意识还很强烈,虽然我们也曾看到种姓发生过变化:“它表面上具有惊人的动态性,但实质上并未发生任何变化。种姓和亚种姓始终一分裂再分裂,教派对立和宗教改革运动常常在宗教生活中留下痕迹,但这些变动都未能对传统背景和传统结构造成决定性的、永久性的决裂。”[14](P237)因此,许烺光深刻地指出,种姓主义并非一种在将来可以修改的缺陷,它表现为一种永远无法解决的冲突。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说过:“种姓制度则是印度进步和强盛的基本障碍。”[3](P771)第四,多元复杂的社会结构,使印度社会处于分散、不平衡状态,使社会难以整合形成共同的民族凝聚力。印度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民族众多,不同的民俗展示着各自特色;有多样的人种,不同肤色、不同长相的人遍布在印度;有繁杂的语言,既显示着他们交流中的优势,又成为他们交往中的障碍。多元的社会造就了多样的文化,多样性文化成为了印度最主要的特色。印度裔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尔塔?申教授指出:“在当今世界,和谐的希望不是任何想象中或强制性统一,而是我们各种特性的多元化。”“剥夺我们多元化的特性,不仅使我们处境艰难,而且也使世界枯竭。”①虽然多元的印度文化造就了独特的印度,但问题是多民族、多宗教和多教派的存在使各种文化冲突不断,各种势力此消彼长,不同的利益集团都在强调自己的文化传统,势必使印度文化呈现出动荡不安或者说不太和谐的局面。印度社会进一步多元和疏离,使印度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发达与原始混杂、文明与落后并存、富豪与赤贫同在的状况,这种状况很难使印度形成政治上的统一、行动上的一致,更难以在印度形成一种共同的意志。传统是历史的惰力,而传统赖以存在的土壤是社会的深层结构,这种多元的深层结构是超稳定的,外来的冲击,政治体制的变动,权力的更迭,新思潮的传布,很难破坏它;即使这种深层社会结构被摧毁了,由于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从这一结构滋生出来的文化传统还会长久地保留下来,成为制约社会进步和转型的习惯势力。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一体化的不可逆转,印度不可避免地卷入到这一现代化的第三次大的浪潮中。“当今的印度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以及思想观念上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变革就像是缓慢进行着的革命,既充满了痛苦,又充满了希望;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印度就像是一只背负着重物的巨象。众多的人口构成了它庞大的身躯,而它庞大的社会躯体上的重负则是其传统性和多样性。”②由于印度传统文化的极端顽固性,多样性也成为印度进步的桎梏,使得它在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步履维艰。

第五,与村社结构相伴随的小农意识和封闭意识同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的开放精神、协同互利之间存在着矛盾。在印度传统日常生活世界中,广大民众的小生产心理积淀甚为深厚,并且延续至今,成为印度市场化进程中的主要障碍之一。印度人口构成的绝大多数是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农民,而传统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小农意识又与小农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阻碍着与现代化大生产所对应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印度封闭、保守、落后的村社结构,使农业文明条件下的广大农民终生囚禁在家庭、种姓、乡里等相对凝固或稳定的天然共同体中。传统社会中无数的天然共同体组成了人们熟悉和安全的但却是封闭的日常生活世界。自在自发的传统日常生活结构造就了人们依靠传统习惯、常识经验和宗法血缘关系维系而无须他求的封闭性特征,这与现代社会所要求的自由和开放性的特征截然相反。同时,长期身处传统日常生活世界中,久而久之必然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保守心态。他们只看到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只关心自己身边的事情,不顾周围发生的一切等等,这是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进取冒险精神、团结互助精神背道而驰的。

文化模式与经济模式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传统文化可以影响或者促进印度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反过来也可以促进传统观念的更新。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最终会带来思想意识的变化,旧的文化残余会随风而去。印度实行经济改革以来,向世界开放市场,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印度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印度传统观念的更新。“和中国一样,印度必须向西方学习,因为现代西方有

许多东西可以教导我们,而现代精神是以西方为代表的。”

[13](P507)经济发展必将加速印度的现代化进程,

同时也会加速印度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更新。三、印度本土文化未来展望

由封闭走向开放,是一个不确定的过程。封闭,会使传统更为浓厚;开放,将使现代性融入传统。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就是由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过程。现代化的过程,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评价和批判继承的过程,同时,现代化的进展,又会促进传统文化的更新和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结合过程,也就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

今天的印度,应当说依然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阶段;今天的印度文化,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混合体。作为一个固守传统秩序、相对静止且精神上自满自足的国家,印度的宗教文化传统经历了千百年来种种巨大的、灾难性的历史变故后,依然根深叶茂地存活着。印度固有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法律、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日常生活方式等,无异于地理上的次大陆本身一样,具有强大的稳定性。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落后陈腐的观念已经随风而逝,其中的精华则流传下来,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它

的根本不会丧失,也绝不会迷失自己。“什么都可以买来,唯独历史是买不来的。”

(泰戈尔语)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财富是无法替代的。传统文化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人们以史为鉴,认识印度社会独有的社会文化发展规律,认识几千年积累的历史经验,从而在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能够成功地调节自己,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可以预见,印度的传统文化将面临这样的历程:

第一,传统文化不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丧失。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印度传统文化将继续不断地受到西方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冲击,也将会与西方文化和其他文化不断地交流、融合,但唯有印度传统文化本身产生了比较全面和彻底的自我反思、自我批判和自我转变,这才能真正实现印度传统文化的根基———印度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真正转变。否则,即使是再强烈的西方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影响,也有可能被淹没在印度无所不包的“大梵”精神中,成为印度文化的又一个新的变种,就像以前印度历史上对异域文化加以同化的屡见不鲜的情况一样。对此,我们从印度人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自豪感、高度荣誉感中可以体悟若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些曾经激动过我们种族的理想,历代印度人民的梦想,古人的智慧,我们祖先的蓬勃精神和他们对于人生和大自然的爱好,他们的好奇心和智力上的探索,他们思想上的奔放,他们在文学、艺术和文化上的辉煌成就,他们对于真、美和自由的倾倒,他们所树立起来的那些基本价值,他们对于生命神秘方面的了解,他们对不同的风俗习惯的宽容,他们对于其他民族和对他们文化上成就的同化能力,将它们综合起来并且发展—种多样性的和混合性的文化……我们将永远不会忘记它们或不再以我们那些高贵遗产而自豪。如果印度忘记了它们,它就不复成其为印度了,而且那曾使它

成为我们欢乐和光荣的许多东西也就会荡然无存了。”

[13](PP509-510)第二,传统文化将会在现代化过程中发展更新。作为世界多元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印度文化独特的个性应该具有一种重要的缓冲单极化而加强文化的多元化的意义。生命、文化、美与精神的本质特征之一,就在于某种多样性的统一,而文化上的多样性,本身就具有不可否认的价值。存在的多样性、发展的多样性,是客观世界的普遍形式。正像在自然界,我们不能用一种色彩来看待无限复杂多样的事物一样,我们也不能用一种模式、一种观念、一种色彩来看待人类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发展,有多样性,才会有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多样性,才会有人类文化的繁荣。人类文化,就像一个百花园,是由无数朵花、许多色彩构成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存在和价值,都散发着独特的色彩和芳香。正因如此,人类的文化世界,才多姿多彩,绵延不绝。设想一下:如果人类文明只有一种模式,只有一种价值观,只有一种色彩,那不仅是一种悲哀,而且人类也不会发展到今天。这绝不是人类文明的前景,而是一种危险和灾难。在古代,拉丁文并没有消灭希腊文;相反,希腊文化独特的艺术性和深厚的知识底蕴不可98印度本土文化与全球化

09文史哲?2007年第5期

隔离来保持活力和兴旺发达。各国文化需要自由地生活,并面对不同文化的不断比较,这样它们才能更新、丰富、发展和适应生活的不断发展。”①全球化不会消灭本土文化,本土文化中宝贵的和值得生存的一切将在世界开放的格局中找到合适的土壤并生根发芽。

印度文化是以印度教为主体的多元文化的综合,印度文化的这种特征使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高度的凝聚力和极大的同化力。它不断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得到充实和丰富。因此,印度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冲击和碰撞中会不断融合、吸收,这是一个价值重塑、体系调整的过程。现代化和传统通过独特的连续性和变化过程互相补充。印度不会全盘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不会丧失自我。印度文化会像以前历次一样,在外来的冲击面前重新反思和整合,嬗变出使人耳目一新的、不失民族特色的印度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我们相信印度民族的能力,相信其智慧,相信他们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各种形式的极端主义,最终实现印度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王逸周.全球化的国际安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英]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M].杨雪冬,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Syed Osman sher,T he Cult ure of Tolerance,Originals,2001.

[6]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8]马加力,尚会鹏.一应俱全印度人[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

[9]黄心川.印度近代哲学家辨喜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10]方广锠.印度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文化书院,1987.

[11][印]高善必.印度古代文化与文明史纲[M].王树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2][印]帕万?瓦尔马.脚踏两只船[N].[印]国民柱石报,2000-12-11.

[13]J awaharlal Nehru,T he Discovery of I ndia,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14][美]许烺光.宗教、种族、俱乐部[M].薛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T raditional I ndian culture in the course of glob alization

Jiang Yuhong

(College of Politics,L aws and Economic M anagement,Harbin N ormal Universit y,H arbin150080) Abstract:In the clashes between global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traditional Indian culture will not lose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on the contrary,through reflection and integration it may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rationalization in the face of foreign cultures.In this case,a brand new Indian culture wit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may come into being,which will go on shaping a new,unique India for the world of cultures.

K eyw ords:traditional Indian culture;G lobalization

[责任编辑 刘 培]

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文 化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境 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过程方兴未艾。2l世纪是全球世纪,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兴起,将在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形成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风暴。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超国家的、超国界的、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动,全球性的问题在蔓延:环境污染的全球化,人口爆炸以及由之而来的移民问题的全球化,核武器以及其他大规模毁灭武器扩散所造成的对全人类的威胁,恶性传染病、毒品买卖与犯罪活动的全球化,甚虿垃圾处理都成了全球性的问题。同时,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资源、粮食、贫困等问题都带有了令球意味,然而,在众多的问题中,文化似乎始终牵动着人们最敏感的神经,因为文化是各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人们永远的情结。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昭示着以往那种各民族文化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的终结。一.全球化加速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历史现象与过程,但是,对于经济伞球化是否会带来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却成了迄今为止最具争议的概念之一。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关的学术着作更是数不胜数,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实际上,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经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因此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伴随社会存在的变迁,迟早会发生社会意识的相应变动。所以,只要我们承认经济生活中全球化的存在,我们就无法否认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可以说文化全球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全球化一样,都是全球化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文化全球化并不就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而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大规模的交流与互动。这种文化的交融,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融化到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之中,导致这个或那个民族文化的消失,或使本民族的文化受到削弱;卡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关键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Key words..........................................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引言 (1) 二、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 (一)全球化的内涵与特征 (1) 1、全球化的内涵 (1) 2、全球化的特征 (2) (二)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3)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3)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4) 3、西方文化的特点 (4) 三、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影响的二重性 (4) (一)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积极作用 (4) 1、全球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4) 2、全球化促进了西方民主法制思想的传播 (5) 3、全球化促进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改造 (5) (二)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消极作用 (6) 1、全球化促使了文化的大众化 (6) 2、全球化深刻影响青年的文化消费 (6) 四、在全球化进程中传承、弘扬、发展中国文化 (7) (一)寻找不同文化的相同之处 (7) (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8) (三)创新传统文化 (8) 五、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10)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摘要:20世纪末,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建立与国际潮流密切相连的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将使中国与外部世界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要经历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最终还要实现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和必然发展趋势,不仅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变化,而且极大影响并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文化习俗及社会心理等。全球化对我国的文化有重要的影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全球化,学习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大力发扬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文化;影响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Chinese culture Abstract: 20th century,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 China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to establish a market economy, globalization process will enable China and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life become more closely linked. Global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it is not only experiencing a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olitical globalization, cultural globalization will eventually be realize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s an objective fact and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not only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to ou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greatly influence and impact on people's lifestyle, thought patterns, cultural practices and social psychology. Globaliz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our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文化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2009.11 今日南国2009年11月(总第139期) 今日南国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NO.11,2009(Cumulatively ,NO.139) 一、研究背景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的一种新现 象,反映了当代时代的总体特征和主要 趋势。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 心、包含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 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 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 自吉登斯提出了全球化的完整理论之后,国内外学者对此的关注度越来越 高,学者关注的角度和程度都不一样。这 些研究所涉及的面很广,很少有学者对 这些研究进行整理,因此,本研究就这些 研究的一个方面进行整理是必要的。 二、文献搜索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方面,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文献法。国内文献搜素中,首先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系列数据库”中以“全球化文化”为“主题”或“关键词”或“题名”,限定学科为社会学和统计学进行搜索。因为关于“全球化文化”的文章最早出现在1993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所以搜索年限是从1990年以后开始的。由搜索的结果整理可以看出:各学科对全球化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年份的研究成果呈现上升趋势。三、研究内容在所学者对此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1.文化认同。认同就是主体对自己身份、角色、地位和关系的定位的一种认识和把握,即一种自我意识。文化认同即对自身文化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自觉和把握。文化认同表现在众多方面,政治、经济、伦理、宗教、语言和观念凡同人类的活动有关的一切领域几乎都是文化的领域,因此都存在文化认同的问题。 一方面,有学者认为即使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在21世纪并不会随大流,丧失自己的文化个性,而是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在世界文化的多元格局中显示出独有的地方性。麻国庆站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认为文化的 选择性使得族群的认同、地方文化的认同与跨国文化圈———华人文化圈的认同在一种良性的状态下展开。民族文化的“无意识的传承” 传统,进行着“有意识的创造”,这种创造的过程,正是一种“文化的生产”与“消费”的过程。这种“生产”和“消费”并没有脱离固有的文化传统。同 时,这一过程,也从单一的民族文化的领 域进入到地域共同体之中。 张卫东教授选择中国饮食和西方麦当劳在饮食目的、饮食的制作和饮食的 选择三个方面的碰撞和互动的案例,证 明了中国饮食并没有被西化,但是另一 方面也没有阻碍西方快餐。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正因为文化认同,致使我国传统文化的丧失。吕传庭等学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提出由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侵入,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者在文化认同的背景下,所获取的外来文化都是肢解的、片断的直观印象,并非是真正的文化内涵。2.文化冲突。刘晓研和胡永辉指出全球化已对各国的很多社会活动产生了不同影响,尤其是西方霸权文化伴随这 一浪潮不断扩张,使人们的文化意识逐 渐“西化”。同时,他们也批判了在东西方 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失却自己民族身份的 作者和批评家。他们提出民族国家在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应坚持自己 的文化立场和文化主体性。从历史来看,伴随经济、军事、政治而来的往往是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在全球化时代,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会产生冲突。强势国家会借助经济、军事、政治上的优越地位,迫使他国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念。文化 本身的异质性也是产生价值冲突的重要 根源。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对国家集体利益重视的差别,对人性善与恶的不同认识,对人的私利行为与利他行为的不同评价,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等不同的文化传统都隐含着自己的价值系统,并显示在社会风俗和社会政治制度层面,这标志着文化及其价值的异质性差异。 霍志钊在他的研究中,阐述在乡村都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在发展中造成文化变迁二者所产生的矛盾,探讨了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提出了文化自觉是文化保护的思想基础。 四、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尽管学术界对此问题进行了很多的探讨和研究,但是就社会学这一领域来说,对此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广泛,大多都是围绕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对待西方文化侵入的反应和表现,同时他们提出了应对“西化”的措施。但是却很少有学者从更深入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 其次,文化包括很多方面,在这些研究中,有少数的学者提到了休闲和消费文化,对文化的其他方面研究得不够,甚至是没有。 最后,在这方面的研究方法上,大多都是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以文献为主的研究方法占绝大部分。 全球化仍然对各国各个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是怎样的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如何保持自己的地方性、本土性,这些都值得学者关注,以个人、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领域对此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参考文献] [1]韩勇.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社交[J].青年探索,2006,(4). [2]王金宝.吉登斯全球化理论的深度解读及其批判[J].哲学研究,2007,(6). [作者简介]符琼(1985-),女,湖北恩施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8社会学专业硕士。 文化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 符琼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 610064) [摘要]全球化已经是当今世界的一种趋势,国内外学者对此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本文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里 索所有关于文化全球化的文章,对所有文章进行简单地梳理。在梳理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两方面。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文化冲突[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90-(2009)11-0236-01 236

印度教文化对种姓制度的影响

种姓制度是世界文明史上一种具有奇特性质的等级制度,它覆盖和渗透了印度社会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它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民族等因素,但笔者在本文中试图从文化层面来探讨印度教文化对其的影响,及低种姓和不可接触者因此而遭受的苦难。 印度教有两大教义构成了种姓制度的理论基础,并根据这些教义建立了一套关于区分超越现世﹑超越有限历史的永恒正义的理论,将种姓制度建立在既玄秘不实而又似乎“无懈可击”的神﹑哲学基础之上。第一个是洁净和污秽观念。印度教认为世界森罗万象的背后有一个终极的存在,“梵”,世界皆为这个终极存在所幻化并最终复归于梵。但万事万物同梵的距离是不同的,复归的时间也有长有短。印度教趋于把世界看成一个有差别的长长的序列,人类社会只是这个长序列中的一段。人生来就有差别。这种观念用于人类社会,便成为种姓划分的重要依据。社会中职业划分出洁净与不净,从事相关职业的人也划分出洁净与不净。“污秽”被看成是可以传染的,可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而传染。于是产生了种姓隔离﹑内婚制等。第二个是业报和轮回思想。宇宙万物皆为梵自我展现的结果,且梵对现实世界没有道德上的约束力。于是,这种超自然的存在对人们有了一种永恒的恐怖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这意味着现实中人们的地位﹑财富﹑权力等方面的差异是受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制约预先安排好的。人的灵魂永恒不灭,但灵魂总要从一个躯壳转到另一个躯壳。灵魂的这种不断转世就是轮回,而轮回的推动力是“业力”。“业力”是人的行动,包括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全部活动。业有善恶,善恶导致不同的果报。业报轮回思想就这样让人们相信,现实中的不平等实际上体现着一种永恒的平等,而且,正是这种现世的不平等,在维护着永恒平等的正义。于是,低种姓和不可接触者相信了对此世命运的怨恨和反抗只会加重自己的恶业,使来世更悲惨。“业报﹑轮回思想就像一副强有力的粘着剂,把各种姓永久的固定下来。它又像一条无形的绳索,把个人牢牢地束缚于种姓的桩柱上。它要求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阶位而不得谮越。这种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个人对改变自己现实地位的任何世俗努力,从而也阻止了对种姓制度的彻底批判和改造。”(引自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二章第67页)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活动,而文化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印度教文化对生活于其中的低种姓和不可接触者的影响正是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点。印度教自产生时候起,逐渐在这片土地及生活于其中的人的思想上扎根,最终产生了独特的种姓制度。下面笔者引用一段对话,1965年,印度社会福利部组成了一个表列种姓的不可接触制﹑经济和教育发展委员会,对印度各邦进行不可接触制度的调查。调查者问一个不可接触者“你知道你为什么是一个不可接触者吗?”。答“不知道,先生。一定是由于我的祖先犯了什么罪,或者由于我的前生做了什么恶。”问“那么,你怎样改变不可接触制呢?”。答“神创造了它,只有神才能改变它。”。问“你知道,在我们的圣典中,没有一处关于不可接触制的记载。不是神创造了它。”。答“神可能没有创造它,但至少,神希望我们存在。”。笔者认为那位不可接触者的根深蒂固的种姓观念也可代表一般的不可接触者。即使在遭受了西方思想冲击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近现代,种姓制度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衰落,比如现代工业发展,破坏了旧的以种姓为基础的分工体制,种姓对职业的限制逐渐松弛;贾吉曼尼制度衰落,种姓关系随之松弛;种姓日渐失去其传统的政治和司法职能;种姓实践和种姓意识弱化等,但种姓制度对人的影响仍未减弱。且先不谈受教育水平低下的低种姓的不可接触者,而说印度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在如何保护低种姓和不可接触者及少数派的利益的问题上也未能逃脱这个制度的束缚。所以,当甘地在1931年英﹑印第二次圆桌会议上劝说他的人民“先赶走英国人再说”时,他彻底地孤立了。以甘地为代表的许多印度社会活动家和思想家,看到了种姓制度的不平等性,但并不认为是一制度本身的罪恶。他们想在不铲除这一制度的前提下,将其改造成一种“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

全球化时代的艺术与文化

全球化时代的艺术与文化 今天来到这里非常的高兴,希望跟大家有所交流。我把中国大陆最近经济、社会发展在文化上的 反映跟大家有一些沟通。 其实说到建筑,大家都会发现,中国正进入一个新的建筑时代,建筑时代又和中国所谓的青春期一起到来。就是说建筑时代,大规模的开发的时代,在中国到来了。当然这个时代,大规模开发的时代就是一个资本主义全球化,这个青春时代一到来,使得对房子的需求现在变成了一个无限的需求。总的来说,中国人住房的欲望还没得到充分的满足,这一点作为一个建筑师或者一个行业来说是一个时代。这个时代从一个建筑师来看,进入了一个最有机会的时期。当然这个机会是靠人来掌握的,现在中国人可以施展的地方很多。就是有一个说法,最近“中国”这个词 (CHINA),中文的译音就是“拆哪”。 虽然最近国家中央政府的政策,但是挡不住地方政府强烈变革的欲望。中国改革特色就是地方分权。地方拿到权利,每个地方的党委书记,市委书记基本上就是董事长一样。这个地方的所有成员,老百姓其实就是公司的成员。董事长就是市委书记,每一个地方都像一个大公司,大公司就是把这个地块做出业绩来。地方政府就发现如果不在这个竞争中间取胜的话这个地方就被别人抛掉没人用了。就是说每一个地方的政府都要大兴土木,就是要赶上所谓全球化的浪潮。就是说这些地方都是自己直接跟世界组织接轨,中央政府只是把这个国家画一个圈圈,实际上各个公司中央政府等于是一个大的总公司,所有的这些上市公司都疯狂地追求自己的利润。 这个格局下面,中央政府等于是一个证监会,就是管理这些公司的。但是管不住,公司他有自己的逻辑。所以你看,每一个市政府基本上就是一个公司的格局,这个秩序是中国非常独特的秩序。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所谓全球化的程度现在已经是很深的程度。 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讨论这个全球化在文化上在社会上引起的一些后果是什么。我想跟大家探讨对于建筑,因为我们也关心建筑行业。现在在北京,北京人他的地标或者象征性的建筑是什么。

《文化认同论》读后感

《文化认同论》读后感 文化认同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历史中值得探讨的永恒话题,文化认同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文化认同的相关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文化本身,提升对大社会发展背景的了解。郑晓云在本书中共利用六个大板块来介绍文化认同的理论知识,并且在前言中详细地谈到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全球传媒、互联网迅速发展等多个角度来阐释文化认同之于世界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本书的支柱,六个章节的分类简洁明了。 其中,第一章作者从文化存在与发展的主位因素;文化认同在文化结构中的地位;文化认同与文化模式三个方面讲解“作为文化核心的文化认同”的内容。在第二章中,着重介绍文化认同的过程与形成。通过对这一章的品读,使读者明白文化认同并非是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一个长期的文化过程。单独的个人作为社会单位中最基本的个体,是构成群体认同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个人认同对群体认同,乃至于民族认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告诉我们的单独个体,自己对于这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从而警示人们应该为社会发展做出必要的努力。说是艰涩难懂的理论书籍,其实讲述的便是最基础的知识。我们从小便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但是知道中华民族形成的诸多因素的人却是

为数不多。 郑晓云在书中为我们讲述了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说到民族认同是民族构成的一个要素,“顺流而下”,讲到民族认同与民族特征,然后把民族认同与民族发展结合起来。历史的车轮历来少不了政权的压轴,政权同样与文化认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除了从纯理论的角度讲述文化认同的相关内容,作者还从现实层面来探讨文化认同对社会的影响。即从澳门这个特殊单位,讲述其回归后的文化认同与整合研究。不光是澳门,还是像台湾、香港这样曾经沦为殖民地的地区,亦或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都能从其社会文化背景来分析其发展历史及现状前景。这便启示我们对一个理论的研究不仅仅是要从表面理解,更要结合实际,才能更好的懂得理论的深刻内涵。

审视全球化时代国家角逐之变

审视全球化时代国家角逐之变 编者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与发展,首先必须扫除战略思维上的障碍。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的角逐有什么变化?我国应当怎样去争取和平和发展的条件?本文从“整体战”的角度,试图解读这些问题。作者的个别说法虽有可商榷之处,但文章提出的国家间角逐呈现的新变化,确实引人思考。 角逐形成整体战是采取暴力的方式制胜,还是以和平的方式制胜?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角逐中面临的两大选择。历史发展到今天,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生存与发展的角逐,已不再寻求通过单一的战争领域和用单一的战争手段谋取利益,而是通过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多种领域、多种手段去谋取自身更大效益和利益,这种角逐呈现出一种整体性,是谓“整体战”。 历史上从来都没有实现过真正的和平,由于人类对权力和利益的贪欲不会消灭,因此战争就很难避免。由于战争的巨大破坏力,使政治家们在采取战争手段时不得不持审慎态度(即使是军事实力超强者也是如此)。如今对强权者、霸权者,特别是对美国,人们更多看到的是美国的军事实力,军事上的进攻战略。其实美国在谋求实现世界霸主地位时,主要是以政治上的“民主”和人权打压战略,经济上的资本扩张战略,文化上的渗透战略等非战争手段开辟通道(如和平诱导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及诱发亚洲金融危机等)。军事上的战争暴力手段是在其他手段都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才使用的。这种主要以非战争的“软”手段与辅助的军事“硬”手段相配合的方式,就是所谓的“整体战”。在未来的国际斗争中,整体战手段的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地位将会越来越突出,较量将会越来越激烈。一些强权国家攻击他国,已不会是孤立的军事行动,而是全方位的行动;其目标,将更多地指向对方的战略决策层,给对方造成认识、判断和决策错误。在整体战中处于防御性地位的国家,必须增强防范意识,预先作好应对准备。 政治战当今强权国家已将政治战作为攻击其他国家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残酷性仅次于军事手段。采用的具体手段有:“民主”扩张、利用人权干涉主权、肢解与控制、培养政治代理人等。从历史上看,这些手段的杀伤力绝不亚于军事手段,因为它们与军事手段一样,也能直接推翻或改变对手的国家政权。在新的世纪里,发展起步较慢的国家若不能以崭新的社会政治文明,扬弃西方民主、人权的原始性,必将被置于西方打压冲击下,影响生存与发展,甚至被肢解与控制退出历史舞台。 经济战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极力利用自己拥有的经济优势和技术优势,力求主导与操纵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建立有利于自己的世界经济秩序。经济不仅是一切军事、政治斗争的原动力,而且已经成为兵不血刃地攫取战略利益的直接手段。一场经济危机所造成的损失,丝毫不亚于一场较大规模局部战争所造成的损失。一些经济大国通过操纵经济危机所得到的丰厚利益,也远远超过武力征服所得。全球化以来,经济战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成为最激烈的战场。在未来强权国家发动的经济战中,将更加注重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能源战手段的使用,世界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多变。因此,如何防范强权国家发动的经济战,就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不得不特别关注的问题。 文化战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涉及经济、政治、军事,也涉及文化领域。自经济全球化以来,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咄咄逼人。这种文化传播主要以价值观征服、战略传媒欺骗、战略文化渗透、战略舆论攻击、战略心理攻击为手段,影响甚至部分改变其他国家的文化体系,力图在对方国家获得更大程度上的文化认同,使该国的民众特别是精英层接受、偏好、向往他国的价值观念、思想理念、生活方式以至社会制度,逐步放松戒备,消除敌意,削弱其民族凝聚力,甚至造成一个国家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社会道德的全面崩溃。面对愈演愈烈的西方文化战,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开放的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有效地维护国家文化利益与安全,是一个紧迫的课题。

印度教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影响

《东南亚南亚研究》2011年第4期 收稿日期:2011-10-10 作者简介:朱明忠(1943 ),男,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员。 印度教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影响 朱明忠 (中国社会科学院 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北京 100007) 摘要:中国与印度是两大文明古国,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互为影响。印度教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诸多领域如天文、数学、医学、哲学、宗教等学科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的祖先曾经从佛教和印度教文化中吸收了许多有益的东西,大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思想文化。 关键词:印度教;佛教;婆罗门天文经;婆罗门算经;婆罗门药方中图分类号:B982, B9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392(2011)04—0057—06 中国与印度两大文明古国,山水相依、互为比邻, 两国人民很早就开始了经贸与文化的往来。根据史书记载,大约在两千年前,印度教就伴随着佛教传入 中国。虽然印度教在中国的名声没有佛教那么大,但是它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诸多领域都产生了一定 的影响。 一、印度教在中国的传播 大约在公元前后,印度教伴随着佛教,就已从印 度传入中国。关于佛教传入的具体时间, 历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般倾向于这两种观点:一则为西汉哀 帝元年(公元前2年), “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支王使伊存,口授 《浮屠经》”(见《魏略·西戎传》);二则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中天竺和尚摄摩腾和竺法兰 ,“白马驮经”来到洛阳,翌年在洛阳建白马寺。无论怎么说,在公元前后,佛教就已传入我国。至于印度教是何时传入中国的,确实很难考证。因为印度教比佛教早产生近一千年,佛教受印度教的影响很深,在它的思想中糅杂着许多印度教的教义与学说,一般人很难区分。例如,初期佛教吸收了奥义书中的许多思想,如“业报轮回”、“瑜伽修行”等;到了大乘时期,佛教不仅吸纳了吠檀多的哲学内容,而 且实行偶像崇拜, 移入了不少印度教的神灵;晚期的佛教密宗,更是大量汲取印度教性力派的思想和修行方式。实际上,印度教的许多思想都包含或融合于佛 教之中,当佛教传到中国后,印度教的思想也自然进入中国。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和考古发现的遗迹,佛教和 印度教传入中国的途径,主要有四条:(1)“陆上丝绸之路”———由印度的西北部,经克什米尔,越葱岭,沿 着天山南北两路, 到达阳关和玉门关,这条路线又被我国称之为“西域道” 。(2)“海上丝绸之路”———从印度科罗曼德尔海岸,经马六甲海峡、马来群岛,至我国的广州、泉州等海港,此路线又被称为“南海道”。(3)“滇缅道”———由印度阿萨姆地区进入缅甸,再由缅甸传入我国云南省和西南地区。(4)“尼藏 道”———从印度向北,经过尼泊尔,穿越喜马拉雅山,进入我国的西藏地区。 佛教自西汉传入我国,经过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到了隋唐时代,中印的佛教文化交流已达到鼎盛时期。在这种交流中,许多拜佛求经的香客和学者,络绎不绝地往来于中印之间。为了寻求宗教真理,他们跋涉戈壁沙漠、穿过丛林峻岭、翻越喜马拉雅山,历经千难万险。在这条漫长、艰苦、充满危险的旅途中,不知道有多少中印的香客或学者,未能达到终点而死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必须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传统文化机遇挑战应对措施 引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 然而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不得不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应对等问题。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如十七大六中全会所要求的那样“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2] 一、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是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相对于外来文化而言是本土文化,即民族文化;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是指历史上形成并流行至今的文化。 [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4]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要经历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最终还要实现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是世界性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和实践认同的发展趋势,它必然会对世界上所有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构成破坏和冲击,这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付出的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做近年来,“全球化”这一字眼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眼前,如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等概念也随之而来。对全球化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第一,全球化主要指世界经济一体化,各个国家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以至形成了全球经济整体。第二,全球化也即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全球化。目前,我们正处在全球化的进程中。 全球化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 说到全球化,不得不说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于世界各国在自然资源、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以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西方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有更多的优势,获得更多的利益。发达国家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高新科学技术,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发达国家掌握了经济全球化赖以发展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世界研究与开发的投资、科技力量和科技成果也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正是利用其雄厚的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优势,集中精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信息含量的高新技术产业,而将传统工业和一般技术成熟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化的步伐明显要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快一些。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多多少少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这些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境 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过程方兴未艾。2l世纪是全球世纪,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兴起,将在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形成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风暴。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超国家的、超国界的、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动,全球性的问题在蔓延:环境污染的全球化,人口爆炸以及由之而来的移民问题的全球化,核武器以及其他大规模毁灭武器扩散所造成的对全人类的威胁,恶性传染病、毒品买卖与犯罪活动的全球化,甚虿垃圾处理都成了全球性的问题。同时,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资源、粮食、贫困等问题都带有了令球意味,然而,在众多的问题中,文化似乎始终牵动着人们最敏感的神经,因为文化是各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人们永远的情结。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昭示着以往那种各民族文化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的终结。一.全球化加速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历史现象与过程,但是,对于经济伞球化是否会带来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却成了迄今为止最具争议的概念之一。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关的学术着作更是数不胜数,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实际上,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经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因此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伴随社会存在的变迁,迟早会发生社会意识的相应变动。所以,只要我们承认经济生活中全球化的存在,我们就无法否认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可以说文化全球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全球化一样,都是全球化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文化全球化并不就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而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大规模的交流与互动。这种文化的交融,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融化到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之中,导致这个或

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2012至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题目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科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姓名易三才 专业产业经济学 入学年月2012 年9月

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摘要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西方各种文化产品纷至沓来,在给人们提供多样化文化体验的同时,也把其承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进了国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与碰撞,也使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等问题凸显了出来。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目录 一、文化认同综述 (1) (一) 文化认同概念 (1) (二) 文化认同类型 (1) (三) 全球化条件下文化认同的意义 (2) 二、国家认同综述 (2) (一) 国家认同概念 (2) (二) 国家认同分类 (3) (三) 全球化条件下国家认同的意义 (4) 三、全球化条件下强化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4) (一) 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树立文化认同 (5) (二) 加强国家认同教育的构建 (6) 1.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确立政治认同 (6) 2. 通过中国历史教育强化历史认同 (6) 参考文献 (7)

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一、文化认同综述 (一)文化认同概念 关于“文化认同”,它所回答的是“我们是谁”。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二)文化认同类型 当关涉个体如何处理与他者的关系问题,大致而言有两种处理方式和认同类型:一是健康的自我认同,二是扭曲的自我认同。 健康的自我认同,也可以称之为开放性认同。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的认同,在这种认同状态中人的“一致性”与“自我性”处于和谐状态,个体拒绝自我的封闭与孤立,与他者互动成为自我成长的动力,自我在不断认识他者的基础上建构起健康的自我概念,他人的优长成为自我成长的促进因素,群体不会泯灭个体,求同也不会消除个性;个体以基于“主体间性”的交流、沟通来促成自我认同的变化与更新。 扭曲的自我认同,创伤性记忆、从众心理、自我中心性思维等人格因素,社会体制、意识形态宣传、商业文化等社会因素,种种内外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

张晴晴 34 091资源0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的发展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全球发展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随着全球化的大潮渐起,文化的问题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中心话语”之一。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和趋向化相互斗争的复杂态势,各种文化在异彩纷呈的同时也分别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与考验。 在当前的时代,概括文化发展的特征,首先就是多样性。从西方文化哲学对文化形态的区分开始,多样性就成为文化发展的首要表现。2001年11月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样性宣传》。明确提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随着全球化的时代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发展的所谓“普世文明”中,“仍将保留各别文明丰富否认个性,普世文明的统一性中仍将蕴涵各别文明深刻的多样性”,这是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主要存在方式。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态,是与人与人类社会的存在形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类文化的多样形态是人类本身发展历程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的多样性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表现,是世界各国的地域文化形态维持其存在的主要表现。 我们在看到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呈现出多样形态的同时,必须看到全球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发展形态,就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挑战和文化霸权的出现。文化帝国主义的出现,与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化趋势是相反的,也往往被作为所谓的文化“一元文化”倾向的主要表现来看。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形态为代表的强势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中占据着主流和中心的地位,对其他文化形态产生不平等和不均衡的信息流动,从而使得以发展相对较差国家的地域文化为主要代表的弱势文化形式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实力、技

经济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摘要: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给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与此同时,随着西方文化迅速扩张,消费文化日益盛行,文化呈现出世界趋同或融合的趋势,这给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我们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让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当今的世界正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现代化的迅猛发展,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通信传媒的高速进步,自由贸易的逐步深化,正在把整个世界融合为一个全球性的统一市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推进。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富国和穷国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但也是侵犯一个国家主权、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很大争议的过程。全球化和文化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今天,任何一种民族都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经济全球化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保持我们文化特色,借鉴外来文化优势的同时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首先,经济全球化使各国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得以加强,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在经济全球化的号召下,我国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正慢慢走出国门,向世界显示我们文化的魅力。像是如今风靡全球的孔子学院,向世人展示了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它秉承了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其次,经济全球化发展有利于我们汲取世界各国文化之长,使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世界各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验等。这些先进的思想观念不仅是西方国家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西方文明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并且还是我国传统文化所不太完善的部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成果,从而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增强市场意识、科技意识、效率意识和现代管理意识。 再者,国外从不同角度审视和关注我国传统文化,这为我们思考和关注传统文化提供了新视野。在外国思想家的视野中,他们从老子的著作中发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生成说的初步设想,也从中找到了对当今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的环境保护思想,特别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从中他们看到了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伦理中,他们看到了可以用于改善当代西方家庭伦理关系,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种种社会规范;从《易经》中外国人更是读出了当代计算机二进制的原理。而一部孙子兵法更是成为世界军事院校的经典教材。而这些,都是我们不曾发现的。经济全球化下,当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我们的文化时,我们看待同一事物的视野越来越宽广了,我们的文化被剖析地也就越来越深刻了。 二.经济全球化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纵然经济全球化给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首先,日益密切的文化交流使大量外来文化流进,西方文化迅速扩张,从而忽视了本土的传统文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逐潮流,热衷过一些洋节,如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等。然而,我们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却原来越冷清,逐渐被打入冷宫。外来文化的冲击使我们传统文化的地位摇摇欲坠,有些文化甚至都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其次,经济全球化下我们的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严重的威胁。当前的文化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西方部分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充斥于世界。可以说,西方文化意识和西方文化习俗正在日趋全球化,无论是在服装、食品、电影、电视,还是在建筑设计方面。美国更是凭

文化认同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文化认同 周述波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 自20世纪90年代以降,文化认同问题成为世界性热门话题与高频词汇。各个学科无不借助于认同概念来建立相关的研究,形成了历时性与共时性交杂的认同“概念丛”。鉴于这个舶来的关键词在当代的显学地位以及复杂内涵,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之,谱系之,敞开之。 一文化认同现象的发生根源及言说语境 何谓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1] 事实上,文化认同作为一种人类普遍现象,早在文明之初就存在着,“当社会组织从家庭扩大到氏族和部落,成员的联系纽带从血亲扩大到姻亲观念认同时,氏族成员的认同便已经初步具备文化的内涵。”[2]文化认同“界定了同边陲相对立的中心的特征,是时间性/或空间性的,并展示了更‘原初’的特征”[3]。郑晓云认为,人类文化认同产生源于三个方面,即劳动实践,自身发展的族体归属,自然祟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4]。 文化认同作为一种现代社会问题,则是西方现代性引发的结果,并在西方后现代性影响下日益突出,以至于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多次文化认同的危机。西方工业社会现代性的开拓,造成了殖民国家文化主体性的形成和被殖民国家文化主体性的丧失,引起了近现代的文化认同现象。“认同作为一个现代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则是伴随现代性及其引发的文化危机而出现的。”[5]两次世界大战使知识分子在世界范围内漂泊与散居,也强化了文化认同问题。“所有这些跨越疆界、国家、民族、地区的流动、移居、放逐和迁徙,形成了20世纪以来全球性的‘散居’现象,并且带来了空前突出的文化身份问题与文化‘认同危机’。”[6]文化认同也与20世纪60年代欧美社会中现代主义衰落、后现代主义来临以及人文领域“文化论转向”带来的文化研究有关。“‘认同’在社会学和政治学等领域的兴起,与20世纪80年代前后世界学术话语的后现代转向有着密切关联。”[7]冷战结束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也使得各种异质文化的接触变得空前剧烈与频繁,文化认同问题更加凸显。“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竞争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人们对文化身份的认同中。”[8] 305. [2]闵杰.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二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64-265. [3]俞正燮.节妇说. [4][7][10]胡适.贞操问题[J].新青年5卷1号. [5]鲁迅.我之节烈观[J].(署名唐俟).新青年5卷2号. [6][日]与谢野晶子.周作人译.贞操论[J].新青年4卷5号. [8][9]钟叔河.周作人文类编5·上下身[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13、20. [11]徐仲佳.论《新青年》“贞操问题讨论”的现代性 意义[J].德州学院学报,2006,(1). [12]吴俊编译.东洋文论—— —日本现代中国文学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522. [13]陈子善.名人笔下的郁达夫·郁达夫笔下的名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5. [14]刘思谦.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J].文艺研究, 1998,(3). (作者简介:徐仲佳,男,山东青岛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