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为何失败抗日战争为何胜利

甲午战争为何失败抗日战争为何胜利
甲午战争为何失败抗日战争为何胜利

甲午战争为何失败抗日战争为何胜利

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国仿佛很“意外”的败给了日本。关于这一点,一直让后人匪夷所思。但是综合考察一下当时中国的状况,也许我们会发现:依照当时中国的状况,如果不战败才真的让人匪夷所思。这里便就这个问题,浅薄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其实在甲午战争之前,对于中日战争双方,西方国家普遍是对日本抱着怀疑态度的。外国报刊都不约而同的认为:日本是在给自己找麻烦。一家德国报纸,甚至说:“日本的举动,不亚于以卵击石。”,“中华帝国有庞大的陆军,强大的海军,坚固的海岸堡垒”1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攻破的。但是战争的结果却是:日本不仅打败了中国的陆军。还摧毁了中国的海军,并强迫中国签定了苛刻的《马关条约》。事情怎么会是这样的呢?还是让我们来比较比较中日战前两国的情况吧。

一、中日政治之比较

当时的中国,虽然是一个大帝国,但却没有一个坚强的政治领导核心。王朝实际上有两个最高政治主宰,有两条旨令传承体系,并且随着皇帝年龄的增大,在权力分配问题上,两个最高政治主宰之间的矛盾开始尖锐起来,因而引发了所谓的“帝党”和“后党”之争。从这儿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政治统治核心实质上已分裂了。一个分裂的政治统治核心是很难引导一场战争走向胜利的。因为政治核心的分裂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政策上的摇摆。一个摇摆的政策是无法对一个战争有正体性、统筹性的安排的。于是,战争只能处于一种应对状态而不能作出什么主动性的动作,失败便有了可能。

另外,朝廷大员之间也存在很大矛盾。最突出的是翁李矛盾。翁李矛盾是由于一系列的矛盾而造成的。如私人恩怨、政见不和等2。这一对“将相”的矛盾很大程度上使王朝的政局无法沿一个稳健的方向发展。两者互相猜忌,翁以为军队为李的私人,李以为翁以台谏为其私党。翁对李的军队多般掣肘。李则忧忌翁的台谏,不敢过于发展自己所统率的军队,结果造成了中国军队渐渐积弱不振。

而此时的日本经过“王政复古”,“明治维新”,明治天皇作为日本帝国唯一的政治核心的地位已经确立了。并且由伊藤博文、陆奥宗光等一批得力大臣的辅佐,可谓君臣一心,一致共同对外。国内政治上的巩固,使得日本对于战争则有较全盘的统筹,军事行动较中国也更为主动。

二、中日军事之比较

在军事上,中国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锻练起来的劲旅——准军此时已暮气太重,将帅是怯懦畏敌,贪生怕死;士卒则军纪败坏,毫无斗志。而此时的日本军队在采纳“西法”训练后,则成为了一支既忠于天皇又纪律严明的军队。两者一相较,孰优孰劣便很判明了。

海军,本来中国海军力量是优于日本的。1888年,北洋舰队建成时既有"“定远”、“镇远”大小战舰二十五艘",为亚洲最强的海军力量。而到了光绪15年以后(即公元1889年),这种优势便渐渐地丧失了。有资料显示,甲午战前,日本已有各类舰只三十三艘,吨位63738吨。而中国海军还是六年前的水平。各类舰船二十五艘,吨位四万多一点。3且火器装备业已落后。吨位已与日本相差二分之一,无怪乎会战败。舰龄老化,导致作战时行动迟缓,反应迟钝更使得本处于劣势的中国海军雪上加霜。虽然中国海军有巨炮数量上的优势,(中日巨炮数量比为108门:69门),但弹药却严重不足,况且中国的快炮数量远逊于日本,

(中日快炮数量比为2门:66门)4,日本快炮多,可以在同一时间以数倍之大火力射击中国舰队。于是中日甲午黄海海战我国沉没多艘战舰,而日本却一艘未沉便可以理解了。

其实,海军不仅军备上已落后于人,其内部矛盾重重。海军的最高统帅为一陆军出身的人;而实际的主持者刘步蟾又不为众人所服,政令往往无法得到贯彻,再加上众多洋员的存在,左右撺掇,更使北洋内部矛盾尖锐化。这样的海军,无怪乎在海战时会错误理解命令,排出一个受挨打的“凸半月”形。

如其他中国军队一样,北洋的军纪也很败坏。当时有资料称“刘公岛(中国海军基地之一)上,妓馆烟馆林立,军士往往逡巡其间”不愿回舰。后来日本的海军军官在回忆甲午战争时说,起初对中国海军是抱有戒心的,还认为不一定能战胜中国海军,但见到刘公岛上的海军兵勇在铁甲巨炮上晾晒衣服,便知道中国海军不足畏了。

三、中日对战争认识之比较

在认识上,日本很早就把中国视为自己的敌人,国内舆论也不遗余力的进行宣传。并把甲午战争看作是一场“国运相搏"的战争。不管是日本政府欺骗也好愚弄也好,的确当时的日本国民在舆论的左右之下是对中国充满仇恨的,并且有一种战而且要必胜的强烈情绪。

而中国方面呢?虽然鸦片战争已过去五十几年了,但人们还是没有摆脱“外夷犯边”这种观念的桎梏。当时的中国人对于日本还几乎是无知,普通民众尤是。当时在华的外国人,便记载下了中国对自己的敌国的认识:“对于日本,城里的人,,也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知道朝鲜那边有这样的一个国,内中住着一群矮人…..而离城市远一点的地方,连这一点模糊的概念也没有了。5对于战争,中国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两国进行国运相搏的战争,而仅仅当成是外夷犯边6。***讨伐。于是便有了日本倾全国之力以对中国;而中国仅以两三省之力对付日本的场面了。“这场战争(指的是甲午战争),仿佛不是中华帝国与日本的战争,反倒很象是中华帝国的三个省与日本的战争”可见中国当时根本就未调动国人的抗战热情。

四、中日外交上的得失

在外交上,中国也陷入了很不利的局面。中国军队入驻朝鲜后,很大程度上有惊扰朝鲜普通民众的劣迹,这一点上使朝鲜民众对华兵很是反感;并且中国是反对朝鲜改革的,不仅如此中国的一些上层分子还提出与日本共同瓜分朝鲜。这又激起了朝鲜上层的反对。而此时的日本,则打着赞襄朝鲜开化的旗帜,并且还假惺惺的宣布承认朝鲜是“自主之邦”,这一切都投了朝鲜上层分子所好。

而且当时,中国的一些人,如李鸿章,还迷信所谓的“以夷制夷”政策。但是“夷”那是那么容易制的,到最后反而被夷所制。反被日本钻了空子,以可援引“最惠国待遇”的许诺,稳住了列强,得到了列强的默许。

五、中日情报上之得失

日本对于战争是早有准备的。为此日本对中国进行了多方面的情报刺探。日本派出大量的间谍人员,化装成华人,以乞丐、塾师、苦力等身份潜入中国山东、东北等地。收集情报,时人记载,在中日战事前,他曾收留一个所谓的“落魄塾师”,待到日军开进后,却发现他原来是日本人。为此有的资料甚至称,高升号遇袭,便是因为日军早就掌握了情报。

而相比较的中国,则一直没有这一种意识,直等到战争爆发后,一些台谏之人才提出,要派人员刺探情报。

结语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是由政治、军事、外交、情报等诸方面因素造成的。但中国输给了日本,教训却是让我们深省的。一直以为历史是用来借鉴的,而不是用来辩白的。这场战争我们输了,再去辩白它可不可能赢,实在觉得无多大意义。还不如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会输。这就是我写该文的原因。浅论甲午战争之中国为何失败

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国仿佛很“意外”的败给了日本。关于这一点,一直让后人匪夷所思。但是综合考察一下当时中国的状况,也许我们会发现:依照当时中国的状况,如果不战败才真的让人匪夷所思。这里便就这个问题,浅薄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其实在甲午战争之前,对于中日战争双方,西方国家普遍是对日本抱着怀疑态度的。外国报刊都不约而同的认为:日本是在给自己找麻烦。一家德国报纸,甚至说:“日本的举动,不亚于以卵击石。”,“中华帝国有庞大的陆军,强大的海军,坚固的海岸堡垒”1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攻破的。但是战争的结果却是:日本不仅打败了中国的陆军。还摧毁了中国的海军,并强迫中国签定了苛刻的《马关条约》。事情怎么会是这样的呢?还是让我们来比较比较中日战前两国的情况吧。

一、中日政治之比较

当时的中国,虽然是一个大帝国,但却没有一个坚强的政治领导核心。王朝实际上有两个最高政治主宰,有两条旨令传承体系,并且随着皇帝年龄的增大,在权力分配问题上,两个最高政治主宰之间的矛盾开始尖锐起来,因而引发了所谓的“帝党”和“后党”之争。从这儿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政治统治核心实质上已分裂了。一个分裂的政治统治核心是很难引导一场战争走向胜利的。因为政治核心的分裂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政策上的摇摆。一个摇摆的政策是无法对一个战争有正体性、统筹性的安排的。于是,战争只能处于一种应对状态而不能作出什么主动性的动作,失败便有了可能。

另外,朝廷大员之间也存在很大矛盾。最突出的是翁李矛盾。翁李矛盾是由于一系列的矛盾而造成的。如私人恩怨、政见不和等2。这一对“将相”的矛盾很大程度上使王朝的政局无法沿一个稳健的方向发展。两者互相猜忌,翁以为军队为李的私人,李以为翁以台谏为其私党。翁对李的军队多般掣肘。李则忧忌翁的台谏,不敢过于发展自己所统率的军队,结果造成了中国军队渐渐积弱不振。

而此时的日本经过“王政复古”,“明治维新”,明治天皇作为日本帝国唯一的政治核心的地位已经确立了。并且由伊藤博文、陆奥宗光等一批得力大臣的辅佐,可谓君臣一心,一致共同对外。国内政治上的巩固,使得日本对于战争则有较全盘的统筹,军事行动较中国也更为主动。

二、中日军事之比较

在军事上,中国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锻练起来的劲旅——准军此时已暮气太重,将帅是怯懦畏敌,贪生怕死;士卒则军纪败坏,毫无斗志。而此时的日本军队在采纳“西法”训练后,则成为了一支既忠于天皇又纪律严明的军队。两者一相较,孰优孰劣便很判明了。

海军,本来中国海军力量是优于日本的。1888年,北洋舰队建成时既有"“定远”、“镇远”大小战舰二十五艘",为亚洲最强的海军力量。而到了光绪15年以后(即公元1889年),这种优势便渐渐地丧失了。有资料显示,甲午战前,日本已有各类舰只三十三艘,吨位63738吨。而中国海军还是六年前的水平。各

类舰船二十五艘,吨位四万多一点。3且火器装备业已落后。吨位已与日本相差二分之一,无怪乎会战败。舰龄老化,导致作战时行动迟缓,反应迟钝更使得本处于劣势的中国海军雪上加霜。虽然中国海军有巨炮数量上的优势,(中日巨炮数量比为108门:69门),但弹药却严重不足,况且中国的快炮数量远逊于日本,(中日快炮数量比为2门:66门)4,日本快炮多,可以在同一时间以数倍之大火力射击中国舰队。于是中日甲午黄海海战我国沉没多艘战舰,而日本却一艘未沉便可以理解了。

其实,海军不仅军备上已落后于人,其内部矛盾重重。海军的最高统帅为一陆军出身的人;而实际的主持者刘步蟾又不为众人所服,政令往往无法得到贯彻,再加上众多洋员的存在,左右撺掇,更使北洋内部矛盾尖锐化。这样的海军,无怪乎在海战时会错误理解命令,排出一个受挨打的“凸半月”形。

如其他中国军队一样,北洋的军纪也很败坏。当时有资料称“刘公岛(中国海军基地之一)上,妓馆烟馆林立,军士往往逡巡其间”不愿回舰。后来日本的海军军官在回忆甲午战争时说,起初对中国海军是抱有戒心的,还认为不一定能战胜中国海军,但见到刘公岛上的海军兵勇在铁甲巨炮上晾晒衣服,便知道中国海军不足畏了。

三、中日对战争认识之比较

在认识上,日本很早就把中国视为自己的敌人,国内舆论也不遗余力的进行宣传。并把甲午战争看作是一场“国运相搏"的战争。不管是日本政府欺骗也好愚弄也好,的确当时的日本国民在舆论的左右之下是对中国充满仇恨的,并且有一种战而且要必胜的强烈情绪。

而中国方面呢?虽然鸦片战争已过去五十几年了,但人们还是没有摆脱“外夷犯边”这种观念的桎梏。当时的中国人对于日本还几乎是无知,普通民众尤是。当时在华的外国人,便记载下了中国对自己的敌国的认识:“对于日本,城里的人,,也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知道朝鲜那边有这样的一个国,内中住着一群矮人…..而离城市远一点的地方,连这一点模糊的概念也没有了。5对于战争,中国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两国进行国运相搏的战争,而仅仅当成是外夷犯边6。***讨伐。于是便有了日本倾全国之力以对中国;而中国仅以两三省之力对付日本的场面了。“这场战争(指的是甲午战争),仿佛不是中华帝国与日本的战争,反倒很象是中华帝国的三个省与日本的战争”可见中国当时根本就未调动国人的抗战热情。

四、中日外交上的得失

在外交上,中国也陷入了很不利的局面。中国军队入驻朝鲜后,很大程度上有惊扰朝鲜普通民众的劣迹,这一点上使朝鲜民众对华兵很是反感;并且中国是反对朝鲜改革的,不仅如此中国的一些上层分子还提出与日本共同瓜分朝鲜。这又激起了朝鲜上层的反对。而此时的日本,则打着赞襄朝鲜开化的旗帜,并且还假惺惺的宣布承认朝鲜是“自主之邦”,这一切都投了朝鲜上层分子所好。

而且当时,中国的一些人,如李鸿章,还迷信所谓的“以夷制夷”政策。但是“夷”那是那么容易制的,到最后反而被夷所制。反被日本钻了空子,以可援引“最惠国待遇”的许诺,稳住了列强,得到了列强的默许。

五、中日情报上之得失

日本对于战争是早有准备的。为此日本对中国进行了多方面的情报刺探。日本派出大量的间谍人员,化装成华人,以乞丐、塾师、苦力等身份潜入中国山东、东北等地。收集情报,时人记载,在中日战事前,他曾收留一个所谓的“落

魄塾师”,待到日军开进后,却发现他原来是日本人。为此有的资料甚至称,高升号遇袭,便是因为日军早就掌握了情报。

而相比较的中国,则一直没有这一种意识,直等到战争爆发后,一些台谏之人才提出,要派人员刺探情报。

结语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是由政治、军事、外交、情报等诸方面因素造成的。但中国输给了日本,教训却是让我们深省的。一直以为历史是用来借鉴的,而不是用来辩白的。这场战争我们输了,再去辩白它可不可能赢,实在觉得无多大意义。还不如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会输。这就是我写该文的原因。

“血肉筑长城”:一、中国军人在战场上英勇献身,用中国军人的血肉之躯筑成抵御外来侵略的长城;二、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开始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这次胜利是用生命为代价换取的)、共产党军队在敌后战场(平型关大捷是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侵华政策,以主要兵力进攻抗日根据地,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和疯狂的“扫荡”;这一时期,国内投降的倾向日益严重。为了打破日军对根据地的封锁、克服投降危险,中共领导百团大战主动出击日军,取得重大战绩,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国共两党联合抗战,用中华民族的血肉之脉筑成抵御外来侵略的长城。

抗战胜利有哪几个方面的原因?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的战争。一、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从国民党的抗战、共产党的抗战、人民的抗战等具体史实,进行概括理解);二、中国抗日是世界反法西斯的组成部分,得到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配合和援助(从美国在太平洋对日作战、苏联出兵中国的史实去理解)。三、(白求恩支援中国抗日)国际友人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爱国华侨对抗日的贡献。

2020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文档2篇

2020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文档2篇 2020 summer social practice report to commemorate th 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nti Japanese War 编订:JinTai College

2020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社会实践报告是进行社会实践后需要完成的报告,是 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对完成的社会实 践活动的一个总结报告。本文档根据社会实践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 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2020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文档 2、篇章2:2020年抗战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报 告文档 篇章1:2020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 践报告文档 河间社会实践队借在河间市实践之机,深入河间社会, 寻访河间市的中国故事、道德典范与河北精神,领略优秀民族

文化。实践队的队员们走向田间地头、走向基层群众、走向道德典范。 寻访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也将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河间暑期社会实践队借此契机,来到河间市光荣院采访了孟庆玉老人,听他讲述了他的“中国故事”。 孟庆玉老人1943年参军,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16岁参军,怀着“打倒侵略者、解放全中国”的一腔热血参加了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队,成为了一名侦查员。抗日战争胜利后跟随着第四野战军第三纵队第八师参加东北战役,在四平战役中负伤复员。他说,当时参军的最大动机就是对日本侵略者的国仇家恨,中国人民为了打跑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妻子送郎上战场,娘亲送儿打东洋”——就是在这样的精神鼓舞下,抗日战士在战场上不怕牺牲、不怕流血、决不后退,一个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孟庆玉老人认为,人民的支持是共产党能打败国民党的根本原因,军民鱼水情什么时候都扔不得、丢不得、忘不得。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正式版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认识并讲述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了解并认识促使日本五条件投降的原因,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近代史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共七大的召开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是一次团结胜利的大会,它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从而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 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应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援助,培养学生的求真、求实精神。 统一以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团结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周围);(3)七大是在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因而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日本无条件投降] 请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该目第一、二两段的主要内容,思考这些内容与日本无条件投降之间有什么关系,与抗日战争胜利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强调指出,该目第一、二两段主要介绍了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苏联对臼宣战并进攻中国东北的日军,中国抗日军民展开大规模反攻,这些都是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看到,美苏对日军事行动,客观上为我国军民举行抗日大反攻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同时,中国的抗战也大力支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的抗日力量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1945——2015)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60多年前的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一场殊死搏斗。德、意、日法西斯为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给人类文明造成空前浩劫。面对邪恶的法西斯势力,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联合起来,互相支持,并肩作战,沉重打击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经过多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在人类史册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最早举起了反法西斯的旗帜,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这是中国各族人民抗击日本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持续时间最长,牵制和抗击了日本陆军三分之二以上的总兵力,消耗了绝大部分的日军精锐部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无数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母亲的尊严,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事业,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彪炳千古的壮丽篇章。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极为珍贵。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就是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共同创造人类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编撰这套资料,作为历史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安排组织开展教学,以此总结、反思这场战争,祭奠为民族解放献身的英雄先烈,从而弘扬革命传统,振奋民族精神。 救亡高潮 赵一曼 赵一曼(1905~1936),四川宜宾人,东北抗日的女英雄。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赵一曼是她到东北参加抗日斗争时期的化名。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党中央调她到满洲省委工作,1934年满洲省委决定,派她到哈尔滨东南山区的珠河县(今尚志县)抗日游击区工作,她在当地建立反日农民会、妇女会、儿童团,创建珠河道北农民游击连。在战场上,她跨着白马,手持双枪,英勇杀敌。1935年11月,因腿部受重伤,不幸被捕。她被押解到哈尔滨,遍体伤残、奄奄一息,日本特务机关对她软硬兼施,她把囚室变成战场,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在逃脱失败后,敌人对她进行了一个月的审讯,没有得到任何东西,对她百般折磨,使用所有的酷刑,她没有屈服。敌人把赵一曼押解到她战斗过的珠河县处死“示众”。就义前,她给未满8岁的儿子留下了一封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事情,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我最亲爱的儿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牺牲的!”赵一曼,这位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共产党员,一位满腹柔肠的母亲,一个普通的中国女人,1936年8月,在她战斗过的东北珠河英勇就义。她把31岁的年轻生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抗日战争。 转入相持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的基本史实;识记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会议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联系所学知识思考、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懂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道理,认识世界是一个整体,人类只有相互支援、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共同的敌人,赢得进步。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抗战。2015年9月3日,是中国第二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首个决定放假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3月国务院专门发布活动通知,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并对纪念活动作出总体安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讲授 <一>全民坚持抗战 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回答问题: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工矿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教师讲述:面对出现了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争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抗战的表现有哪些? 国民党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1945——2015)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1945——2015) 文本资料目录 一、导言 二、救亡高潮 庙行血战 吉鸿昌 赵一曼 三、举国奋战 宝山、罗店血战 八百壮士四行抗敌 忻口战役 临沂之战 保卫大武汉 四、转入相持 张自忠 冀中反扫荡 狼牙山五壮士 蓄胡明志的梅兰芳 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五、走向胜利 出奇制胜——地雷战 入缅远征军 日军密苏里号受降 六、结束语 导言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60多年前的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一场殊死搏斗。德、意、日法西斯为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给人类文明造成空前浩劫。面对邪恶的法西斯势力,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联合起来,互相支持,并肩作战,沉重打击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经过多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在人类史册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最早举起了反法西斯的旗帜,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这是中国各族人民抗击日本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持续时间最长,牵制和抗击了日本陆军三分之二以上的总兵力,消耗了绝大部分的日军精锐部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无数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母亲的尊严,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事业,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彪炳千古的壮丽篇章。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极为珍贵。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就是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共同创造人类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专家分析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

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 今年是日本战败投降,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抗战胜利,是近代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军事科学院原军史所抗战组长、研究员岳思平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对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抗战胜利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争取民族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正义事业和人类和平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回顾历史,岳思平指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日本面对的既不是甲午战争时腐朽的清政府,也不是签署“二十一条”的北洋军阀政权,而是一个团结起来和空前觉醒的中华民族,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以国家和民族解放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时代特征的进步力量,发挥了扭转乾坤的中流砥柱作用。随着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和倡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调整方针和政策,将“反蒋抗日”改变为“逼蒋抗日”至“联蒋抗日”。国民党则在卢沟桥事变后,承认共产党和其他党派的合法地位,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从而正式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对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卢沟桥的炮声一响,中国共产党立即号召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一致奋起,开展神圣的民族自卫战争。不久,中国共产党制订并发表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必须发动全民族参加抗战的完全正确的全面抗战路线。同时,中国共产党还从斗争的实际出发,提出反对教条主义、反对关门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应用于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在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作用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独立自立的原则,表现了一个成熟政党的睿智 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是战胜强敌的成功战略举措。岳思平分析说,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建立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游击队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紧紧依靠和发动群众,组织和武装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东北、华北、华中和华南四大敌后战场,抗击了日军主力,并使自己获得了大发展,逐步成为中国抗战的主力军。毛泽东在著名的《论持久战》中深刻揭示了中国全国抗战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的发展规律,科学地指明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出路和前途,从思想和理论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全国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简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简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广义上指的是一系列的抗日纪念日。《全国年 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发布的有关法定节日的抗日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另有八一五抗战胜利纪念日等。 七七抗战纪念日(7月7日) 为纪念国耻七七事变的发生设立。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 桥(亦称芦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七七事变是日本帝 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 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9月3日) 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用 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9月2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 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代表在无 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 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1945年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 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 九一八纪念日(9月18日) 为铭记国耻九一八事变而设立。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了九一 八事变,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 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 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 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其他节日 八一五抗战胜利纪念日(8月15日) 重庆夏季时间8月15日晨7时(即北京时间晨7时),四国政府在各自首都(重庆、华盛顿、伦敦、莫斯科)同时宣布接受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1949 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曾将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表《政务院规定九月三日为抗日战 争胜利纪念日的通告》。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布了规定9月3日为抗日战 争胜利纪念日的通告。过去,在很长的时间里,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往往把日 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的第二天――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连政府部 门也曾在1949年12月23日的相关通告中发生失误。应确定的是,法定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9月3日,而不是8月15日。另外,中国香港规定抗日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日本正式投降,9月3日在南京举行了中国战区的受降仪式。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在这个附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可以说,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历经14年的历史任务,使中国人民在世界中站了起来,不再软弱,不再受压迫,真正有了立足之地。在胜利后的这50多年中,我们没有忘记先辈们的艰难困苦,没有忘记是因为他们才有现在的生活,如今,战争没有了,艰难的日子没有了,可是我们仍然要学习战争,学习其中的道理、经验、原因和意义,下面就简单剖析一下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在14年浴血奋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广泛的民众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真正的人民战争,决定了中国人民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首先,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真正觉醒起来,全国各族人民焕发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地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之中。在长达14年的战争中,不论是军人、工人、农民、商人、学生,不论是男人、妇女,不论是青壮年、老人、少年儿童,无不以各种方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他们之中,有多少人血洒疆场,壮烈牺牲;有多少人毁家纾难,捐资破敌;有多少人宁死不屈,以身殉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是“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东洋”的动人场面,到处是汹涌澎湃的救亡图存浪潮,到处是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的壮烈景象。这样,日本帝国主义面对的不再是少数人,而是拥有四亿五千万人民的整个中华民族,是四亿五千万人民用血肉筑起的新的长城!正如毛泽东所说,在这种情况下,它只能遭到失败的命运。 其次,国共两党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地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从而在全国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自1927年以后,国共两党进行了持续10年的内战。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的关键时刻,如果两党不能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就不能挽救中国的危亡。鉴于此,中国共产党首先发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中国国民党也顺应历史潮流,放弃内战政策,从而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全国人民有了团结的核心。 第三,放手发动群众,实行人民战争,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根据敌强我弱、敌宜速决我宜持久的客观形势,广泛开展人民战争,充分采用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战场,使敌人无时不受到惊扰,淹没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通过人民战争,敌后战场有力地消耗了敌人,壮大了自己,逐渐改变了敌强我弱的态势,并且积极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抗日战争中,中国民众的动员和参与是历次反侵略战争中最深入、最广泛的。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还有很多,以上三条是比较主要的,其他的在此不一一列举,通过以上论证,可以看出中国广大人民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也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他们是主力中的主力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使我们军队的力量更加强大。抗日战争胜利了,虽然我们付出很大代价,但它也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下面则简单说一说。 抗日战争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因战争失败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弘扬;光复了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失地;废弃了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长达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国之一和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抗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2010年,参观了坐落在卢沟桥畔宛平城内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内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和一处处复原景观重重地撞入了我们的内心,丰富的史料真实再现了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与艰苦卓绝的抗战之路。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副生动的图片和详细的文字,介绍全国是怎样被日本统治者所占领的,介绍了我爱国将士是怎样保家卫国为国家领土以及国家尊严同敌浴血奋战。不惜为牺牲自己的生命抛头颅撒热血同敌战斗,这里涌现出很多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和歌颂的英烈。有张自忠将军,亲率部同日军数战多日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还有杨靖宇将军,在东北进行抗日斗争,日军用重金悬赏他的头颅,但杨将军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东北能够早日将日本赶出中国与日军进行艰苦努力的一次次的激战,打得日军闻风丧胆,最后杨将军因寡不敌众而应用就义,当日军解剖他的胃中吃惊的发现在他的胃中竟然只有草根和棉絮,日军军官都为中国有这样的民族英雄深感敬佩。 近代以来,中国人饱受了过多劫掠和沧桑,失去了太多尊严与自信。只因我们一时的落后列强便用血与火来教会我们认识什么叫屈辱,什么叫残忍,什么叫蹂躏,什么叫不平等。 1937年的七七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战开始。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超过30万无辜平民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屠杀中被残害致死。特别是看到那些被活埋的村民和婴儿,我的心真如刀割一样。虽然在此之前,我已通过电视和网络看到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许多报道及照片,但当再次看到这些照片和血淋淋的历史时,我依然悲愤难忍。心中对侵略者的痛恨更加深了。 在抗战馆第七分馆处,看到远东国际法庭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十个甲级战犯全部处决,包括中国人恨之入骨的东条英机,南京大屠杀的发动人之一,心里那种恨恨的感觉才稍稍得以平复。再往前走,就是世界和平的场景了。在这里,不禁要佩服中国人的胸襟,对中日历史既往不究的态度,对抗战中遗留在中国的日本遗孤当自己孩子一样抚养,两国领导人可以友好会晤、商业往来……中国之所以可以发展这么快,也是因为有一颗包容和原谅的心吧。在这次参观中,我们首先感受到了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主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从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在正面战场的奋起抵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再到港澳台通报捐款捐物,海外华侨认购国债回国参战,不同党派和团体捐弃前嫌,共赴国难,……。整个中华民族聚合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空前的团结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 在今天,“拼搏、奉献、团结、自强”的八字精神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对于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相当需要的国民精神。这无疑也是抗战精神的最主要的内容,也是中华民族在抗战时期积累的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是抗战历史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近百年来中国为何饱受列强欺凌,丧权辱国?除了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落后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阀割据、内部分裂,偌大中国一盘散沙。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屠杀,以血的事实教育了人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我们应该反思,我们一定要用血的事实来激起我们的爱国热情?一定要用血的事实来凝聚我们的团结力量吗?日本帝国主义却是可恨,甚至可憎,但那只是外因。试想我们的内因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战争,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受害最深,牺牲最烈,斗争持续时间最长,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彻底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扞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它是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上进行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改变了屈辱挨打的状况。终于摆脱了“恐洋症”,全中国人民找回了自信与自尊。从此感到自己作为世界上一个有能力自立的民族,能够打败侵略者,这对整个民族精神非常重要,也就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能够有地位,不再受人欺压,从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它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抗战中形成的团结一致、英勇不屈、奋发图强、百折不挠的精神已深深地溶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激励着中华民族继续前进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世界上真正奠定了中国的大国地位。抗战前,中国被认为是“东亚病夫”,而正是通过抗日战争,中国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起到的巨大作用都让世界刮目相看,战后的一系列会议都承认中国的地位,中国也成为联合国的发起国之一。中国在近代的许多屈辱得以洗雪,在甲午战争战败后,被迫割让台湾,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收回了台湾;同时,这对民族精神也是一大提升。。。纪念抗日战争的意义:我们纪念伟大胜利,不仅是回顾中国人民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更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要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动新世纪的世界和平事业。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1945——2015)

铭记历史警示未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会计125班学号201216013506 任栊吉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70多年前的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一场殊死搏斗。德、意、日法西斯为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给人类文明造成空前浩劫。面对邪恶的法西斯势力,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联合起来,互相支持,并肩作战,沉重打击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经过多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在人类史册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 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最早举起了反法西斯的旗帜,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这是中国各族人民抗击日本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持续时间最长,牵制和抗击了日本陆军三分之二以上的总兵力,消耗了绝大部分的日军精锐部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无数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母亲的尊严,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事业,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彪炳千古的壮丽篇章。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极为珍贵。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就是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共同创造人类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编撰这套资料,作为历史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安排组织开展教学,以此总结、反思这场战争,祭奠为民族解放献身的英雄先烈,从而弘扬革命传统,振奋民族精神。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还没有散尽,随着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来临,法西斯的阴霾笼罩全球。 1931年,在日本军部极端势力推动下,日本悍然发动侵华的“九?一八事变”,亚洲战争策源地开始形成。1933年,希特勒上台,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反共、排犹……无所不用其极;对外疯狂扩军备战,把德国绑上战车。1936年,德日两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欧亚战争策源地正式形成。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为掩饰侵略行径,炮制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为迫使英美等国承认其占领东北的事实,为威逼国民政府就范,日军悍然制造“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直至签订《淞沪停战协定》。此后,日本的侵略暴行甚嚣尘上,继占领东北三省之后,发动热河战役,占领长城要塞,逼签《塘沽协定》。策动汉奸卖国贼,制造“华北事变”,逼签《何梅协定》、《秦土协定》,妄图使华北五省继东北四省之续。 日寇把沦陷区变成其“王道乐土”,由日本宪兵、特务、警察与伪组织结合,实行残酷的法西斯殖民统治,对人民肆意蹂躏。仅1933年9月的抚顺平顶山惨案一事,就残杀居民3000多人,烧毁房屋800余间。还大肆移民,实行奴化教育……种种罪行罄竹难书。

【中图版】 4《抗日战争的胜利》【一等奖教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1)了解中共七大的概况。 (2)列举有关日本投降的时间。 (3)认识抗战胜利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2)说明促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的主要原因及投降时间。 (3)复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 2.过程方法与能力 (1)根据教师设定的目标,结合中共七大基本知识,通过阅读书籍、网上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多种创新形式,增强归纳、比较、理解、表达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增强世界意识,注意培养“以史大鉴”、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和感悟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如举办抗战历史故事会或编辑历史交流小报,观看抗战影视作品,参观历史博物馆和纪念馆,考察相关的遗址和遗迹,阅读抗战文学作品或演唱抗日歌曲,走访老人和抗战英雄等。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加强对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的全面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中共七大的相关知识,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历尽艰辛,作出了伟大贡献,从而增进对党的无限热爱之情。 (2)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学习,认识到抗日战争打破了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先例,洗雪了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完全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要点 重点: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意义。中共七大是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即将胜利前夕,中国革命又处在转折关头时召开的。它在政治上和理论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不仅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充分准备,而且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意义重大。②日本投降和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迫使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和巨大牺牲。这次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难点:①理解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及七大确定的党的政治路线的含义和作用。在教科书没有介绍抗日战争局部反攻和国民党六大内容的情况下,让学生学习理解七大的背景和党的政治路线是比较困难的。②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特别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学生分析起来会比较困难。 教学过程与方法: 【直接导入新课】

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华战争(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结束,共14年抗战。 1931年9月18日,日军进攻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当局的不抵抗,致使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始终坚持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以中国共产党为中流砥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实现和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保证。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以其精诚团结、坚持抗战、献身民族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代表者,充分发挥出民族先锋队和阶级先锋队的作用,赢得了全中国人民的拥戴。 第三,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第四,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发扬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展党在全民族团结奋斗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2021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7月7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着力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着力宣传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着力宣传全民族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历史功绩。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青少年忧患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民族精神教育融入青少年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激励和动员广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努力奋斗。 二、活动主题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三、活动时间×年×月×日 四、活动目的 共同纪念那场对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法西斯战争,共同缅怀在这场战争中付出宝贵生命的抗战英雄的英勇事迹,共同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既是为了重温那段血雨腥风的悲壮 五、活动介绍 (1)抗战题材优秀影视剧放映。 (2)各班级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班会。 (3)参观抗战纪念馆。 五、前期宣传 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要内容,通过各个网络平台(飞信、微信、微博、QQ、人人等)进行宣传。 由学生会宣传部负责出宣传板。 六、具体内容 抗战题材优秀影视剧放映,负责人××老师。 放映地点一楼会议室。 放映时间周六晚上。

放映对象学生及老师。 放映影片《董存瑞》、《西安事变》、《南京南京》之一。 放映流程 A.选主持人一名,放映前对纪念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周年主题宣传。 B.放映正式开始。 C.组织退场。 D.各班组织写观后感。 参观抗战纪念馆,负责人××主任。 参观地点抗战纪念馆。 参观人员团支部人员、各班优秀团员。 参观过程由团支部向其他人员介绍抗战历史背景及现场参观对象的讲解。 参观结束团支部负责开展观后总结交流会议。 六、基本要求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周年纪念活动是今年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求各班级要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明确专人负责,加强领导、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周密安排,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对活动的要求。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典型事例开展教育、深化效果。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解放战争,无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着伟大意义,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入侵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软弱,最后都以割地赔款而告终。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号法西斯强国。这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胜利。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抗战以前,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可言。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四大国之一。 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是由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可以一直冲向中东。”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面作战。”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如果日军进军西印度洋,必然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因此,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在宣言上领衔签字。1945年4月筹建联合国,会议在美、英、苏、中四大国首席代表轮流主持下进行。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种国际地位的变化,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在1942年以前,苏联宣布放弃沙俄在中国的特权;美、英两国政府也于1942年10月通知中国,表示愿意废除领事裁判权及其他特权(九龙租借权除外)。中国还收回了被日本侵占达半个世纪的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四)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最危急时刻,被人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华民族终于觉醒了。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原来“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中华各界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抗战。海外赤子心系祖国,泰国1000多名华侨司机回国参加军事运输,美国华侨飞行员回国参战……抗战的胜利鼓舞了中国人民,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五)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 抗日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着扭转乾坤的伟大意义,经过抗战,改变了中国内部政治力量对比,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为新中国代替旧中国准备了精神和物质条件。邓小平同志说:“在这场以劣胜优的战争中,我们成功的主要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

浅谈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感想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半个多世纪了,巍巍中华那段可歌可泣的故事,那段荡气回肠的抗争史再一次扣开我们记忆的闸门,再次回想起那段用血与泪浇灌的历史。 70年前的胜利来之不易,代价万分沉重。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人民都是受害者,而付出的牺牲之大,遭受的苦难之深,当数中国人民为最。1937年7月7日,日本策划“卢沟桥事变”,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他们曾叫嚣:一个月占领上海,三个月占领中国。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六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顿时血肉横飞,尸体遍地。日寇用了各种残酷的手段,杀害了30万南京人民,整座南京城成为尸横遍地,瓦砾成堆的人间地狱。这就是震惊世外,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我们永远会记住这个血债。 已经过去了70年的抗日战争,在今天依然时刻警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从十九世纪开始,日本侵略者就开始不断地、肆无忌惮地欺辱中国。日本为何能以小欺大,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国力、军力强大,而中国虽大却是积贫积弱,国力单薄,一时难以和日本抗衡。所以,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只有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现代化强国,只有具备了强大的、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陆海空三军,才能有效地抵御外敌;才能让某些对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领海觊觎已久的国家不敢轻举妄动;让某些企图依仗着某大国“撑腰”,非法侵占我国岛屿并企图“国有化”或永久化的国家,其痴心妄想彻底破灭。 二战结束近70年来,在日本,总有那么一些人矢口否认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性质和罪行,竭力美化军国主义战争,甚至公开质疑《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近年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屡屡制造事端,引来国际社会强烈不满。所谓“钓鱼岛国有化”,挑战的是战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础;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美化的是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侵略历史;妄图修改和平宪法、强行解禁集体自卫权,威胁的是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可以说,这些年来日方一系列逆历史潮流的举动,其核心目的就是要推翻二战战败的历史公案,否定世界反法斯战争胜利成果,挑战战后国际秩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